声声慢寻寻觅觅(精选11篇)
1.声声慢寻寻觅觅 篇一
《声声慢·寻寻觅觅》大气包举,别无枝蔓,相关情事逐一说来,却始终紧扣悲秋之意,深得六朝抒情小赋之神髓。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宋词《声声慢·寻寻觅觅》赏析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译文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
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
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
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
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
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
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赏析
声声慢:词牌名。据传蒋捷作此慢词俱用“声”字入韵,故称此名。亦称《胜胜慢》、《凤示凰》、《寒松叹》、《人在楼上》,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笔下。双调,上片十句,押四平韵,四十九字;下片九句,押四平韵,四十八字,共九十七字。又有仄韵体(一般押入声)。用“仙吕调”。
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作于南渡以后,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此词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2.声声慢寻寻觅觅 篇二
《声声慢》全篇暗含词人或俯或仰的情感视角, 并以此抒写其人生遽变, 其中自有世事无常, 情随事迁, “向之所欣,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 王羲之《兰亭集序》) 的喟然长叹。此等遽变, 猝然而降, 以致词人恍兮惚兮, 颠兮倒兮, 心已凉透而极难调养, 即词中所言“最难将息”。整首词围绕这四字, 层层铺叙, 最终归结于“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撕心裂肺的呐喊。凄惶、孤独的抒情形象, 跃然纸上。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起调三句, 十四叠字, 写词人“俯视”寻觅之秋思情状。从表层来看, 这是一个极普通的生理上的动作; 就里层而言, 也是一个极有含情量的心理动作, 意蕴颇深。该心理动作产生的时间, 从情态来判断, 好像是梦回之际。也就是说, 词人已经略去梦境不表, 直接从梦醒后的情形写起, 如此便有劈空而至的突兀感和迷惘感。明确地说, 这时间应该是某一秋日之晨。这既符合生理实际, 又符合情感况味。人之晨起, 常残梦萦怀, 故倍觉迷茫。再引申联想, 此处似有“失向来之烟霞”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的意味, 只有失去了, 才会有寻找之举。那么, 词人究竟失去了什么呢? 不太清楚, 或许是美的人事景物, 或许是美的情怀。生活中的美, 是稍纵即逝的, 然而我们每个人都不甘心这种美梦易逝的现实。因此, 词人才“寻寻”, 找了又找, 相信那生活的美还在, 然后又细察究竟, 觅了又觅, 结果呢? 一切成空, 万事如幻, 这回只能直面惨淡的现实了。走出残梦之后, 故觉“冷冷”, 这外感之“冷冷”有醒脑功效, 使词人清醒地认识到昨日之梦、梦之昨日皆已逝去, 故觉“清清”, 这才真正回到自己的内心深处。内心与现实一经比照, 发现任何聊以慰藉的东西都没有, 故倍觉“凄凄惨惨”。这种心理感受在无限地滋长、膨胀, 以至不堪, 故声嘶力竭地逼出“戚戚”二字———“我”忧苦到了极点啊! 实在是受不了啊! 这七个叠词构成的句子, 前人从音韵效果、情感层次的角度, 多有评析。我的理解是, 词人在以声传情, 藉俯视沉思的情感视角, 将情感由残梦之留恋、寻觅, 演进到现实之孤独无聊、凄寒无依。要说读这三句的感受, 那就如同置身凄清凛冽的早晨, 在蒙蒙寒气中, 听到了传自空谷幽壑的一声声绝望的嘶喊! 如泣如诉, 如怨如慕, 词人是在以无所顾忌的情感状态, 用既尖且细的嫠妇之哭, 引起我们读者的注意, 其笔力豪纵, 情之“昊天罔极”, 可谓古今独步。心境悲凉, 总得想点办法调养才是, 然而,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在这刚刚有了一丝暖意, 但仍然寒气逼人的秋日的早晨, 最难调养, 最难扶持啊! 于是, 词人一改先前俯首低眉之态, 强打起精神, 摇摇晃晃地摸起酒杯, 欲把盏御寒, 借酒消愁, 无奈,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晓 ( 通行本作“晚”) 来风急”! 外界的秋寒, 原本就顽固地保持着其透心砭骨的寒意, 哪知强劲的秋风又起, 几杯淡酒, 又如何抵御得住呢?! 这“淡酒”, 若从实的层面理解, 当指“扶头卯酒”———古人晨起于卯时所饮的保健、调养之酒 ( 参见俞平伯《唐宋词选释》) ; 其实, 这里更应该从虚的层面来理解, “淡酒”并非真的很淡, 而是因为心境太过凄寒, 晓风太急 ( 这“风”并不仅仅指自然之风, 还隐喻着社会、人生的遽变, 故曰“急”) , 以致酒力显得太淡、太弱。旨在表明, 此心怕是暖不过来了! 这正好说明其心也凉透, 失落、伤感之至, 其情感状态被逼至不吐不快的强烈程度。词人在以淡酒之“淡”反衬愁情之“浓”, 反衬现实处境之困厄, 这情形是说连酒都不管用了, 还能用什么来暖心呢? ———“最难将息”呀!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这三句变为“仰视”的情感动作。这一视角也包含了极复杂的心理活动: 正感叹“最难将息”, 好伤心的时候, 秋风里传来缕缕嘹唳的雁叫声, 词人习惯性地仰首而望, 但见鸿雁是北方飞来的鸿雁, 雁字是旧时的雁字, 好熟悉的, 曾经的浪漫情怀, 曾经的温馨画面, 曾经的良人, 曾经的一切, 纷至沓来。这是词人从痛苦中冒出的记忆, 如微弱摇曳的火苗; 但即刻便熄灭了, 因为企望的旁边就是失望, 乃至绝望, 当企望无意中被激活, 闪现了一下的时候, 绝望竟被彻底激活———现实告诉她, 鸿雁已无书可传。“仰首望飞鸿” ( 《西洲曲》) 是经典的忆郎盼郎的动作, 而今郎君安在哉? 家国安在哉? 想忘却, 偏又记起; 已记起, 偏想忘却———“最难将息”! 这是由秋雁引发的更深的愁绪。
词的上阕, 依次含有“俯”“仰”这两个情感视角, 由秋思而秋风而秋雁, 如此步步写来, 层层递进, 且种种情形都是“最难将息”。
及至过片三句, “似承而又似转” ( 夏承焘注张炎《词源》语) , 所谓“承”, 是承上阕之秋风、秋雁写来, 继续铺叙“最难将息”; 所谓“转”, 是指情感视角由“仰”而变为“俯”。“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秋风裹挟着肆无忌惮的秋寒, 强劲而至, 庭院中的秋菊又将如何? 敏感细心的词人, 不由得又俯首低眉, 但见园中秋菊如堆似积, 盛开依旧, 毕竟还只是初秋, 因为后之“梧桐更兼细雨”表明桐叶 ( 梧桐叶, 初夏生, 早秋落) 未落, 远非深秋。即便如此, 词人在俯首而视的过程中, 仍是心比天寒, 连眼前之秋菊都还能暂且抵御这秋风、秋寒, “我”却早就承受不了自己的“心寒”。少妇时的词人尚有“东篱把酒”的情致, 一边饮酒赏花, 一边试图解除离愁, 折下花来, 毕竟还有所期待; 如今呢? 词人倍感憔悴, 人不如花, 过去还可以勉强道出“人比黄花瘦” ( 《醉花阴》) , 现在应该是“人比黄花苦”! 即使摘得花来, 馨香盈袖, 然而, 此花遗谁? 良人已去, 无心赏花, 摘花也无趣! 故曰: “如今有谁堪摘?”秋菊引发的仍是今昔俯仰之思, 在这一俯视的情感动作里, 目之所遇, 莫不伤怀; 心之所想, 有若天壤———仍旧“最难将息”! 屏蔽这眼前所见, 又将怎样呢? 时间过得太慢, 慢得让词人备受煎熬, 便自然而然地引出“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的内心独白。更糟糕的是, 目之所遇的问题还未解决, 耳之所闻的烦忧, 又缠上心头: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秋雨霏霏秋风狂, 从早到晚, 一整天的风声雨声 , 持续、长久、缓慢地影响着词人的心境。尤其是点点滴滴的雨声, 滴滴点点地让词人的孤独潜滋暗长, 以至如寒流涌动。这是从听觉的角度写词人内心倍受折磨, 还是归于“最难将息”。
词的下阕, 由秋菊而秋雨而秋声, 写得是步步惊心, 层层生寒, 无论是俯视所及, 还是耳之所闻, 皆“最难将息”。词人在百无聊赖的情状下, 只能以“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姑且收束全篇。
3.《声声慢》课堂实录 篇三
(投影)百度帖吧"心情宁静时写出的诗是一杯甜酒,心情激动时写出的诗是一杯烈酒,悲痛时写出的诗是一杯苦酒"
师:今天李清照带来一杯酒,让我们来品品它的味道。
(生自由朗读)
师:这是一杯怎样的酒?
生:苦酒
师:为什么?
生:心情悲痛
师:怎样才能表达这种悲痛的心情?
生:声音
(投影)叶圣陶《精读指导举隅》"国文本是"读"的学科。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若能到这种境界,必将终身受用不尽。"
师:诗歌要品读。
(请一女生读)
师:(评价朗读)其实她能读得更好。怎么样才能读得更好?
生:了解背景
(师读专题前言中几句话"杜甫诗云: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流芳百世的名篇,都来自于生命的力量")
师:"一首诗蕴含着诗人的生命",要了解诗人生命
(投影)李清照简介: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早年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相思之情;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等。
(师解说时补充部分内容:李清照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这样的出生让她饱读诗书,使得她外美如花,又内秀如珠。她十八岁时遇到她生命最重要的另一半--她的丈夫赵明诚,他们情投意合、门当户对、恩爱非常,但是有个成语叫造化弄人,上天把世界中最大的不幸和最大的幸福都高度统一在李清照的身上。当国家破碎,金军入侵,李清照经历了她人生中最痛苦的三大磨难:第一大磨难,她丈夫赵明诚早逝,遭遇感情生活的痛苦;第二大磨难,国家破碎身世飘零、居无定所;第三大磨难,她将近暮年,却又不得不面对那无尽的孤独,她身边没有任何的亲人,只有独守孤灯小院,陪伴他的只有院中的秋风吹落的黄叶。国事已然如此,家事更怕重提,这样的孤独寂寞的女词人,走在杭州秋风吹落的黄叶之中,吟哦出这首一生痛楚的《声声慢》)
(师范读,请生努力重现画面)
师:你脑子里出现了哪些情景?
生1:一个失去丈夫的孤寂女子,独自一个人在房子里,坐在窗边,外面下着雨......
师:画面给你的怎样感受?
生1:冷清
师:词人这样描绘,想传达怎样感情?(用词中的句子来回答)
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师:这就是本词中心句。
(投影)唐圭章《唐宋词简释》"自庾信以来,诗人写愁,多半极言其多。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而词中句句皆现愁。"
师:"词中句句皆现愁",能体味得到吗?
(生自由朗读)
师:前后桌六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你觉得哪句最能体现词人的愁?(生交流)
生2:第一句,"寻寻觅觅"为什么寻?寻什么?从整诗看内心空虚,再结合背景,"冷冷清清"环境,内心冷清,"凄凄惨惨戚戚"中"戚戚"通常与悲凉的词结合在一起。叠词的表达效果,读来朗朗上口。
师:分析非常到位
(投影)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此十四字之妙妙在迭字,一也,妙在有层次;二也,妙在曲尽思妇之情;三也,良人既已行矣,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步步写来,自疑而信,由浅入深,何等层次,几多细腻!此等心情,惟女儿能有之,此等笔墨,惟女儿能出之。"
生3:"梧桐更兼细雨......滴滴"。细雨是极寂寞环境中听到,它既滴在地上,又滴在心里,可表现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
师:你有接触过梧桐树这一意象吗?
(投影)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温庭筠"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最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生4:第一句写得好,不是忧愁、悔恨,是一种物是人非的沧桑感......
生5:"满地黄花堆积......"黄花成为李清照的代名词,在李清照诗词中用到很多,反问句也可看出,黄花必有辉煌之时,可与李清照年轻时对应,又与现在对比。我认为第一句写得太虚,"黄花"一句更现实。
师:黄花指什么?
生:菊花
师:为什么用"如今"?说明以前怎么样?
生:以前摘。
(师结合注释,补充过去李清照与丈夫生活片段,摘花插在词人头上,如今无人与之共摘)
(请生5读这句词)
生6:"三杯两......"酒淡,也可借酒浇愁,但淡酒不可敌风与心中愁苦,真可谓:举杯消愁愁更愁。
(请生6读这句词)
生7:我认为生2回答太"标本"。"雁过也......"最百感交集的一句,很有根据。作者在北宋亡国后南渡,看见雁飞来,思乡,送给丈夫的《一剪梅》中"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也说明思夫,两种感情在一起,很复杂。
师:这些淡酒、旧雁、梧桐、黄花能否让词人解愁?
生:都不能
(师放背景音乐,大家自由朗读,读出自己对词的感受)
(师放配乐,请上课读第一遍女生再读)
(让学生自己分析前后朗读有什么不同,有什么收获)
生:第二遍朗讀显然在更贴近李清照的"愁"情,而且在语音、语调上比上一次有了很大的进步。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师:全词有愁,纵观其写愁词句
(投影)"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师:什么愁?生:相思闲愁)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师:载不动什么愁?生:国愁、家愁)
师:因此最后喷薄而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我在百度贴吧建立了"李清照论坛"。有很多人回复。
师:请大家也跟帖,写几句对李清照说的话。
贴一:她孤寂,无依无靠。寻觅的就是国家的安定,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爱情而国破夫死。四周一片肃杀。望见南飞的大雁,思念起从前。寻觅,却冷清。
贴二:自古多情人生苦,凄凉人生凄凉梦。诗中愁,愁中诗,诗愁并依催人为情?清泪流!
(请一生展示)
(扩展投影)金庸《人比黄花瘦--读李清照词偶感(节选)》(由于对弱者的蔑视超过怜悯,由于习惯了用严峻的眼光观察一切事物的内在,我对李清照那传诵一时的名句"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可以说是反常地,保持着一种十分不愉快的感觉。它总使我想到一幅很凄楚的图画:一个瘦小的女人弱不禁风地站在一丛菊花前。因而引起了许多近乎是无可奈何的联想。它使我强烈地意识到李清照在这句子中是故意显示自己的柔弱,而目的在引起别人的同情。她在深深地自我怜惜中。......)
师:金庸年少时就能激扬古今、从横文字,同样同学们也可以在学习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老师愿意和大家在李清照的词中共成长。
4.谈李清照《声声慢》的音乐美 篇四
一.通过叠字的使用来表达音乐美。
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曾指出说:“用迭字最难”,做到“复而不厌”、“赜而不乱”则更难。而李清照创造的叠字,古人有极口称赞,说它“创意出奇”(罗大经《鹤林玉露》),如“公孙大娘舞剑手”(张瑞义《贵耳集》)、“大珠小珠落玉盘”等。
词开头接连使用十四字组成七组重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女词人在极其有限的文字里,抒写了极其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一,“寻寻觅觅”,是愁妇内心空虚试图寻觅精神慰籍的表现。她所寻觅的,可能是她前期幸福美满的生活,也可能是丈夫当日脉脉的温情,或许也是心爱的文物书画……总之,“寻寻觅觅”二字的重叠,已将国破家亡双重打击的巨痛和难以忍受的哀愁形象地表露出来了。
第二,“寻寻觅觅”的结果却是“冷冷清清”的景象,似乎什么都不存在,一切都已消失。由外及内,仿佛内心也倍觉冷冷清清,浑身顿增难以排遣的凄凉和痛楚。
第三,女主人公的心绪顺势推进到“凄凄惨惨戚戚”上。凄、惨、戚三字本是含义比较接近的,但重叠在一句之内,则极尽强调、渲染之能事,环境的凄冷清寂,内心的悲戚惨痛,种种心绪感受一泻如注。
这七组叠词,构成心理描写的绝唱,层层加浓渲染了愁妇的心理发展过程。并且这七组叠词还具有声律音韵美,更加强了情感的渲染与烘托。这七组词是仄音入韵,且两字一停顿,一个节拍,音量先重后轻。这十四字中,除“觅觅”、“冷冷”四字外,其余十字均为齿音,齿音气短音低,有急促、凄切的情趣,读起来给人以深沉、如泣如诉、如倾如注、似长吁短叹之感,宛如一首哀怨悲戚的乐曲,音乐美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二.通过舌、齿声和四、六字句为主的句式来传达音乐美。
整首词共九十七字,其中用舌声的共十五字,为:淡、敌他、地、堆、独、得、桐、到、点点滴滴、第、得。
使用齿声的共四十二字,为:寻寻、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时、最、将、息、三、盏、酒、怎、正、伤心、是、时、相识、积、憔悴损、谁、守、窗、自、怎生、细、这次、怎、愁字。
舌齿声字共五十七字,占本词半数以上。舌齿两声交错使用,犹如啮齿叮咛的口吻,更能表现出女词人内心忧怨惆怅的情绪。读起来明白,听起来也有明显的声调美,充分表现出诗词的音乐感。
此外,本词以四、六字句为主,有的句子加上了衬字,全词的衬字有:怎、也、正、损、到、这。因此,在朗读时,衬字独自作为一个节拍,其他词句均以两字为一节拍,音量基本上是前重后轻。这样的句式、音节、音量及衬字的安排使用,准确地传递了词句的停顿及音乐美,抑扬顿挫,更切合表达凄苦激切的感情。
参考文献
[1].《李清照词鉴赏》, 齐鲁书社。
[2].《李清照研究论文集》, 中华书局。
[3].《李清照词浅论》, 杨敏如,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5.《声声慢》中的境界 篇五
关键词:李清照;境界;寓情于景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简言之,有境界,则景与情统一,是真景物、真感情鲜明真切地表达。在群星璀璨的宋代文坛,能写出真景物、真感情者不胜枚举。但在男性为主的词人中,有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那就是李清照。她,被誉为“词中皇后”,更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笔者认为,其词婉约缠绵,情挚意浓,亦可“谓之有境界”。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官居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工诗善词。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知书能文。在这种书香家庭的熏陶下,李清照少年则文采出众,工书善画,诗、词、文皆通,兼晓音律。丈夫赵明诚是吏部侍郎赵挺之幼子,夫妻琴瑟和鸣,志同道合,“有饭蔬衣练,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并常以诗词相唱和,其乐融融,感情甚笃。然而在时代大背景下,人生的暴风雨悄然来临。适逢靖康之乱,家境优越、幸福美满的李清照也不得不“漂流遂与流人伍”。迎接她的不是安定,而是更残酷的现实。南迁途中,夫妻二人费尽半生心血收集的金石书画毁失殆尽。不久,丈夫赵明诚因病逝世。自此,曾经的美满已碎。李清照孤身一人,漂泊异乡。晚年生活窘迫,处境凄惨。命运的苦痛并没有消磨她生存的意志,更成了她创作的源泉。《声声慢》就是南渡之后“有境界”的佳作。词中描绘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字字血泪,声声呜咽,撼人心弦,令人叹绝。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此时的李清照已近人生暮年,回首往昔,有过欢愉与幸福,却也经历了离索和悲戚:国破、家亡、夫逝,金石尽毁,孑然一身,孤苦伶仃。人生境遇大起大落,心里愁情深重可想而知。词人如何将这种情感真切地表达出来?
上阕,词人以凄凉之景来烘托悲苦、孤寂的心境。开篇罕见地连用七组叠词,齿舌音反复吟唱,徘徊婉转,达到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为全词奠定了哀婉、凄凉的感情基调。词中由外在环境逐步写到人物内心感受,仿佛再现了一位历经沧桑的老妪单薄的身影,她驻足寻觅往昔徒有心痛,却依然寻寻觅觅。周遭萧瑟寂寥,冷冷清清,内心凄苦,唯有感慨“凄凄惨惨戚戚”。在这气候多变的深秋季节,忽冷忽热难以就寝。“三杯两盏淡酒”,却无奈逝者已矣无人对饮。“酒入愁肠愁更愁”,又怎能抵挡得住这一阵又一阵的急风,更谈何消去积聚已久的愁苦?大雁从熟悉的北方飞来,却未捎来熟悉的信笺,只留下渐行渐远的身影和划破天际的一声声哀鸣,昔日两地传书、诗赠美好的回想历历在目,奈何“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人悲物也悲,冷清的环境、多变的气候、晚风淡酒、长天孤雁等景物无不渗透着词人的情感,道明词人孤独无依,彷徨迷茫之感。
下阕,词人仍旧寓情于景,将自己的伤感、凄苦的愁绪融入对黄花、梧桐、细雨等萧瑟惨淡意象的描写之中。先以花自喻,写到“满地黄花堆积”,可以想象得出菊花残败憔悴、枯黄陨落、无人怜爱,恰似词人人老珠黄、孤单无依,更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独守空房,看着黄花堆积,听着雨打梧桐,滴答滴答,落在叶上,打在心上……营造了化不开、驱不散的孤独失落氛围,创造了连绵不断的寂寞凄苦之境。在这凄风冷雨中,词人“守著窗儿”独自盼天明,漫漫长夜何时是尽头,深深忧愁何时才是尽头?正如温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一切景语皆情语,不论上阕的晚风淡酒、长天孤雁,还是下阕的黄花堆积,梧桐细雨……此情此景,使词人内心的愁苦不断叠加,最终迸涌而出,逼出强烈的情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全词愁情以一个“愁”字戛然而止,似是尽头,却道说不尽,愁未了,伤痛无限,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
纵观全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词中的一词一句,一景一物,就像是一声声抽泣,宣泄着现实生活中无限的“愁”: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痛,漂泊之苦……让人感觉一字一泪,满纸呜咽,整篇悲凉。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傅庚生不禁感慨:“且也,此等心情,唯女儿能有之,此等笔墨,唯女子能出之。”可见《声声慢》一词,景哀愁浓,情景婉绝,称得上“有篇有句”“有境界”的千古绝唱。
正如明时杨慎《词品》中盛赞:“宋人中填词,易安亦称冠绝,使在衣冠,当与秦七、黄九争,不独争雄于闺阁也。其词名《漱玉集》,寻之未得,《声声慢》一词,最为婉妙。”命运多舛却不屈服于命运的李清照正是以她作为女子特有的细腻与敏感,凭借才情,和着血泪,写下一篇篇如璀璨明珠般的名篇,闪耀于文学史上,赢得了后世文人的赞誉。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M].徐调孚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
[2]王仲闻校.李清照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3](宋)李清照.此情无计可消除:李清照词注评[M].吴惠娟导读.郭时羽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4]傅庚生著.中国文学欣赏举隅[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6.声声慢教案 篇六
红旗中学 张晓雷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品味叠词的作用。
2、解读词的意象,把握景与情的关系,整体感受词的意境美。
3、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体会其后期的愁情。
(二)能力训练点
1、熟读背诵全词。
2、理解词中的意象,体会其情感,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三)美育渗透点
感受词的意境美,体味词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背诵全词
2、品味叠词的作用。
3、解读词的意象,整体感受词的意境美。
三、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李清照后期作品中所体现的“愁”之内涵。
四、教学方式:诵读品悟 点拨探讨 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自然导入。
以郭沫若先生的两句话,“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让学生猜猜写得是谁?并引出作者及课题。
二、走进文本,知人论世。
1、美读
1)、请一个同学有感情朗诵。
2)、对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诵,你觉得哪些地方可以读得更妥当完美些? 3)、全班同学有感情地齐读。
2、走进作者,了解其生平及写作风格。
三、,合作探究。
1、听录音,并思考“用一个词来概括本词的内容”,“词人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愁的”?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以上问题。并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直接写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间接写愁:通过“淡酒,秋风,大雁,梧桐,细雨”等意象借景抒情。
(一)①寻寻觅觅
(老师点拨:当时的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她在寻觅什么呢?往日欢笑的岁月,流亡前的太平生活,丈夫在世时的爱情,其它心爱之物,但却又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找。)板书:动作——茫然(应该读出一种缓慢、迷茫的感觉。)②冷冷清清:
(老师点拨:寻觅无果,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在这冷清的环境中更生一种凄凉、惨淡、悲戚。处境的冷清更衬托出人心境的清冷)板书:环境——清冷(应是轻读、降调。)③凄凄惨惨戚戚
板书:心理——凄厉(应该读的一字一顿,字字泣血)开篇奠定了哀婉凄凉的感情基调 2)、归纳要点
①增强音乐美 ②曲尽思妇之情
(二)、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当作者带着满眼的忧愁来观察周围的事物时,“物皆着我色”,请问作者在词中选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呢?(学生:淡酒 晚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词人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意象来抒写自己的“愁”呢?学生思考并讨论,自由发言。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总结归纳。1)、三杯两盏淡酒 ①列出有关“酒”诗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酒消愁愁更愁”登高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问:为何说是“淡酒”?——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②得出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2)、“怎敌他晚来风急”
①列出有关“秋风”诗句:(“秋风”意象略讲)“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②得出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3)、“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①列出有关“雁”诗句: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晏殊《浣溪沙》)
(教师点拨:本该北归的大雁却向南飞来,而词人当时也正在南方避难,真可谓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这过雁不正是以前经常为词人传递相思之情的那一群旧时相识的雁吗?)
②得出结论:过雁象征离愁。(秋雁南来,写国破家亡、漂泊南方之苦。)
下阕:由远及近,转入对自己庭院内眼前残秋之景的具体描绘,进一步表达愁情。4)、“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略析“黄花”意象)
①列出有关“黄花”诗句:
史正志《菊谱》:“菊草本也,以黄为正,所以概称黄花。”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李清照《醉花阴》)
教师点拨:这两句由景入情,情景交融。枯萎凋零的菊花多象自己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再无当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到这里,作者的感情已渐渐融入到了落花之中。
②得出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5)、“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详析“雨”意象,略析“梧桐”意象。)
①列出有关“细雨”诗句: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温庭筠《更漏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亡国之愁)②得出结论: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6)、“梧桐”意象
梧桐一叶知秋,本身就是牵愁惹恨的事物,再加上淋淋漓漓的凄苦的秋雨,不仅滴在耳边,更滴向心头。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温庭筠《更漏子》)这句主要写声,以声衬情。尤其是“点点滴滴”一语,极富顿挫凄凉之感。小结:
这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意象,把词人的愁形象化了,生动化了,具体化了,无一字写愁,却处处惹愁。让我们带着对愁的感知,伴着音乐,再一起来齐声诵读,体会这凄美绝伦的意象意境。的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但此时的“愁”与诗人写《一剪梅》的“愁”相比又多了多少深刻的内涵呢?让我们看看命运在李清照身上烙上了怎样的印痕?由亡国到丧失,由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人生的苦难恣意吞噬着李清照的人生。我们可以想象,这个孤孓柔弱的女子晚年是何等凄凉。了解了这些史实后,李清照的愁应该可以理解了。它的内涵是?
(生:丧夫之痛 孀居之悲 颠沛之苦 故国之思 亡国之恨)
3、结语
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怪不得一代文豪郭沫若这样评价李清照: 一代词人有旧居,半生漂泊憾何如。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古是著书。
最后,让我们齐声背诵《声声慢》。
4、作业
准确理解了词中的意象,感受了词的意境,把握了词中愁的内涵后,请同学们将《声声慢》改写成诗歌或散文。
7.《声声慢》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 篇七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李清照的一首词,先自由地出声读一遍。
(师板书课题、生朗读)
师:你读出了什么?
生1:这首词充满了愁绪。
生2:给人的感觉是女主人公特别的痛苦与感伤。
……
师:写“愁”的诗句能回顾一下吗?
生(齐):能。
生1: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里有“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他把自己的思念托付给明月,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
生2: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生3:李煜《虞美人》中写国破家亡之愁的诗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师:同学们,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愁”是一个永恒书写的主题,在李煜的笔下,愁是一江向东流去的春水;在李清照的笔下,又是船上点点滴滴的忧思;在李白的眼里,此时愁不仅从水上到了船上,又到了天上,是一轮明月,那么我们今天所学的这首有关愁的一首诗词,到底“愁”在哪里?又是如何写“愁”的?
(师出示目标:1.涵咏字句,感受本词凄美的意境。2.鉴赏意象。)
二.朗读,整体感知诗歌凄美的意境
师:李清照这首《声声慢》“字字含愁、声声是愁”,现在请同学们试着读出这种味道。
(师为学生配乐、学生自由读,师指导)
师:谁愿意给大家朗读这首凄婉哀切的《声声慢》?
(每个组都有学生举手示意,师找了一个平时回答问题不太积极的同学朗读,让其他同学评点。)
生:朗读得字正腔圆,但感情不够饱满。
师:那你能朗读出感情吗?(学生笑)
生:试试吧。
(读后,学生鼓掌,其他学生评点)
生:有一种如泣如诉的感觉,感觉她就像李清照。(众笑)
生:真是“怎一个愁字了得”。
师:同学评点很好,是呀,我们要想读好一篇诗词,必须融入作者的生命。
三.冥想,品读愁情,解读手法
师:找出奠定全词感情基调的句子。
生:两句分别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师:我们先看看诗歌开头直接写愁的诗句有什么特点?
生:运用了许多的叠词。
师:把运用叠词的这几句话读一遍,想一想如果把它换位,变成“惨惨凄凄,清清冷冷,觅觅寻寻”,可否?
生:这段文字中“寻寻觅觅”是一个“找”的状态,“冷冷清清”是有一种环境,一种冷清的气氛,“凄凄惨惨戚戚”是内心的感受,换位不足以清楚地表达意思。
师:这几个叠词很讲究顺序,“寻寻觅觅”是一个过程,“冷冷清清”是一个寻觅的结果,“凄凄惨惨戚戚”表现内心,“冷”在这里不仅指的是环境的冷清,而且也指“心冷”。现在同学们跟着老师再读一遍。体会叠词应用的效果。
生:有升华感情的作用。
生:起到强调的作用。
师:除此之外,叠词在形式上增添了语言的韵律美,因此叠词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升华、强化情感的表达;另一方面体现诗词的韵律美。
(学生再次读,教师板书:鉴赏词的基本方法 1.直接抒情 找词眼、明词情)
师:《声声慢》读后让人有一句一泪、满纸呜咽之感,是缘于意象词合理的选用,同学们试着找找这些意象词。
生:梧桐、黄花、雁、淡酒、细雨。
师:意象是古诗词的生命细胞,意象词准确的解读能使我们更容易走进作者心灵。“三杯两盏淡酒”里“淡酒”能换成“浓酒”吗?“梧桐更兼细雨”里的细雨能换成“大雨”吗?
生:不能,因为快乐时光已经远去,任何美味佳肴对李清照来说索然无味,何况酒呢。
生:“淡酒”来写作者的“浓愁”,酒的烈压不住作者情的愁。
生:我觉得这里的“细雨”给人一种连绵不断的感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惆怅。
师:理解意象词一定要找到意象词本来的意义,然后分析它渗透的情感,像这个“细雨”与“滂沱大雨”相比,如实如物,如梦如幻,表达了连绵不断的愁思,尤其是“梧桐更兼细雨”给人雨打梧桐叶的感觉,一声声,一叶叶,字字都是愁,可以说,作者把自己的愁融进了字里行间,融入了景物。剩下的几个意象词,同学们小组合作进行赏析,注意带着自己的思考进行讨论,不要当一个旁观者。
生:我觉得通过“窗儿”这个场景将作者那种浓浓的愁意散发出来,强调了那种孤独的氛围。
生:“黄花”我觉得写出了那种凄冷的环境,表达了作者孤苦的心境,表达了国破家亡的愁苦心情。
生:把自己比作黄花,如黄花一般凋零,表达了她亡国之恨的苦意。
师:李清照的《醉花阴》里面也有“黄花”,“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它们表达的意义一样吗?
生:首先我觉得第一个“黄花”是以花喻自己,愁得像“黄花”一样,第二个是比喻自己的愁多得可以“堆”起来。
生:这里的“黄花”并不是自己,这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表达了什么?史书记载,李清照当年也是一个爱美的词人,曾和丈夫有过一段非常幸福的时光,可以这样说,他们“诗书唱和,绣花捕蝶”,生活得非常有雅兴和诗意。
生:我鉴赏“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里的“雁”。因为北雁南飞,雁走了,只留下思念与期盼,由雁群看到悲愁,悲从中来,触景生情,勾起她对丈夫的思念。
生:因为雁属于候鸟,候鸟每年都随着气候而迁徙,过雁象征离愁,自己和丈夫生活在北方,因为一些原因迁到南方,自己看见大雁可以北归而自己却有家不能归,表达的是思乡之情。endprint
(师板书:2.间接抒情 找意象、悟词意)
四.潜入,知人论诗,解读作者“愁”情
师:李清照的一首《声声慢》融进了太多愁,那么到底为何而愁,真实的李清照到底一生有哪些经历呢?她又在寻觅什么?让我们一起欣赏中国传媒大学陈冰晶在CCTV—3深情的朗诵《李清照》。
(视频内容:此时的李清照已近人生暮年,回首往事,几多欢笑,几多希冀。几多离索、几多悲戚。如今,这一切化作她一生的寻寻觅觅。记得十八岁那年,美妙的爱情来临,李清照以她特有的细腻与敏感感受着丈夫深沉炽热的爱。此刻,这份柔情蜜意支撑着她的生命,充实着她的灵魂。“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靖康之乱,风云突变,国仇家恨,霜雪共寒。一个在平凡中受难却在不平凡中抗争的女子,忠肝义胆,铁骨铮铮。)
(动情的朗诵感染着学生)
生1:因为后来她流落到南方,所以我觉得她在寻觅依靠,寻觅家的感觉。
生2:她在寻觅一个可以给她生活安慰的人,可到最后才发现依靠已经没有了。
生3:李清照先寻,寻不见继而觅,觅不见继而发出感慨,她寻找的是她温暖的港湾和甜蜜的回忆。
生4:李清照与丈夫曾经共度欢乐时光,谈古论今,花前月下,约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而今丈夫已死,她寻觅感情上的慰藉。
生5:李清照不仅寻觅一个温暖的小家,而且还在寻觅一个温暖的大家。
师:《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此时,诗词包含的感情已经从简单的儿女情长上升到国家失去中原的一种忧郁,词里的愁已经是一种沉甸甸的深沉的愁了。
(师板书:3.联系词人生平和写作背景 4.多读、经常读、反复读)
师小结:回首词里的李清照,我们依然能够看到一位寻寻觅觅的女神,她“终生求美,把心撕碎,铸就无穷的美留给了人间”。其实作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者来说,我们不也是人生的寻觅者吗?
中国的文学作品是讲究含蓄的,像《声声慢》整首词,没有一滴泪,却一句一泪,满纸呜咽,为了让学生更深刻体会作者文字里的愁情,我主要采用了由意象词的解读到意境的理解,通过读、听、赏、悟,最终达成目标。我感觉有几点成功的做法:
1.对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巧妙整合。本节课,我把多媒体手段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如学生朗读时的配乐以及《李清照》朗诵视频的欣赏,使情境创设比较丰富。强化学生对文本的感知能力。这样做不仅有效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学生的联想,而且渲染出浓重的情感氛围,从而自然而然的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
2.找准教学的切入点。语文教学尤其是诗歌教学都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教学过程的流畅性,为了达成既定目标,我围绕《声声慢》这首词“情感是什么,如何表达情感、为什么有这样一种情感”三个主问题合理设置几个支问题进行教学。这样凸显了教学的重点,不仅品味了诗歌的语言、学习了手法,而且让学生掌握了鉴赏诗歌的方法。
3.替换法的应用。品味鉴赏诗歌语言的方法很多,但我感到替换词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在替换比较中更容易使学生发现语言应用的差异性,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妙。例如,淡酒换成浓酒,细雨换成滂沱大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换成“惨惨凄凄,清清冷冷,觅觅寻寻”等,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和语用能力。
8.声声慢寻寻觅觅 篇八
李清照 (1084———约1155) , 北宋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 山东历城 (济南) 人, 和辛弃疾并称“山东二安”。李清照生长在文学气氛十分浓厚的士大夫家庭里, 自幼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 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 被誉为婉约派的正宗词人。她的词在艺术上具有独创性, 善于以新颖的形式抒发情感, 语言清新明快, 流转如珠。作品的内容以南渡为界, 分为两个时期。前期的词主要表现少女、少妇时代的欢乐以及与丈夫离别时所产生的淡淡的忧愁。后期的词由于国破家亡, 不仅写个人痛苦, 也表现时代的悲音, 思想更加深刻, 词风从前期的婉丽清新, 变为缠绵凄苦, 深沉伤感的情调。她的词具有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被称为“易安体”, 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 系千古绝唱。杨慎《词品》盛赞易安词, 并说:“《声声慢》一词最为婉妙。”全词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 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 具有时代色彩。词句一气贯注, 着意渲染情愁, 如泣如诉, 感人至深, 使读者充满了对历经国破家亡、流离失所、年老无靠的作者的深深的同情。这种感受必须是来自于对内心世界的挖掘。
词的上片, 一开头就用了“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七对叠字, 把作者的孤独与凄清, 沉郁与心碎, 淋漓尽致地反映了出来, 从“寻寻觅觅”开始, 可见主人公的百无聊赖, 恍若有失, 于是东张西望, 希望找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下文“冷冷清清”, 是“寻寻觅觅”的结果, 不但一无所获, 反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 于是有了“凄凄惨惨”。这14个字里没有泪, 却胜似泪, 字字有神, 字字有情!它强烈地渲染了笼罩全篇的惨淡、凄凉的浓郁气氛, 在这种凄凉的境遇中偏偏又遇上“乍暖还寒”的天气, 真是雪上加霜啊!喝了“三杯两盏淡酒”却又遇到了“晚来风急”。“淡酒”和“风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当然, “三杯淡酒”是敌不住“晚来风急”的。这时, 又看见“旧时相识”的雁儿飞过, 触景生情, 引起了她对往事辛酸的回忆。作者在描写情景的对比中, 一浪高过一浪地将她的内心世界表露, 从而使读者随着她心帘的一道道拉开, 进入到一个充满哀愁气氛的境地里, 去感受到这一切:寻觅无着, 酒难浇愁, 风送秋雁反增添了思乡的愁苦。
词的下片, 起首三句写社会动乱、山河破碎、丈夫的去世, 使她的身心憔悴不堪, 如同满地堆积的黄花一样, 没有什么可摘, 没有什么可以寄托!在这种心情下, 一个人孤单地守着“窗儿”, 怎样熬过这难受的时刻等到天黑呢?这里的“守着”“独自”流露出的无聊、苦闷之状比“寻寻觅觅”三句又进一层。何况“到黄昏”还有“点点滴滴”的秋雨。仅仅是大自然的秋雨吗?当然不是, 而是蕴含家国之恨的沉痛之泪。它无情地敲击和煎熬着作者早已憔悴的心!所以, 这一连串的情景, 就远远不是一个“愁”字所能诉尽的。在这首词里, 虽然没有写一滴泪, 它却远远超过了眼泪所能表达的那种凄凉辛酸。
9.《声声慢》说课稿 篇九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7课的《声声慢》。下面我将从教情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作业等方面阐述我对本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说教材:
(一)单元教学分析
《声声慢》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李清照的一首词。
词是一种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的文体,鉴赏时往往是通过反复吟咏,体会其声律之美,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同时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
纵观整套高中语文教材,在人教版五个必修模块中,必修四第二单元是唯一的宋词单元。该单元编选的是宋代柳永、苏轼、辛弃疾和李清照四位著名词人的作品,这四位词人在词坛上都占有一席之地,他们的创作跨度约有二百年,词作既充分体现了宋词的艺术价值,又能大致反映出宋词的发展脉络。按照传统的提法,柳永和李清照是婉约派的典范,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代表。编选四人各富代表性的词来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完全不同的两种词风,进一步体会四位词人不同的创作风格。
此外,必修五的教学模块中已没有古典诗词的学习内容,所以本单元的学习也是对鉴赏古典诗词的一般方法进行总结的时候,可以为学生以后进行诗歌与散文系列模块的选修鉴赏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文特点分析
闺怨主题是唐宋诗词创作的一个传统题材,“闺怨词”是专门表现妇女生活和情感的一类词。但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男性替妇女表达情感,虽别有一番风味,但终归和妇女复杂、内隐的心理隔了一层。李清照是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写自己真实的生活和内心世界,视角和笔触比男性词人更敏感、细腻。《声声慢》即是此类作品的代表作。
《声声慢》作为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篇之一,抒写了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劫难后的愁苦悲戚,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其艺术表现方式是独特的,李清照善于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她独有的寂寞心境。
从横向比较来看,柳永和李清照都属于婉约派词风,但二者同中有异;从纵向比较来看,《醉花阴》和《声声慢》标识了李清照的词风在南渡前后发生的变化,虽都在写“愁”,但风格殊异,值得鉴赏玩味;从深度分析来看,李清照不同于前后其他任何婉约派词人,她的“愁”词具有独特的抒情艺术,她的生命折射了中国古代女性生命与历史生命的冲撞与交融。
因而本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学生理解词的内容后,教给其鉴赏词的方法。通过体味词中表达的情感,分析作者是如何传情达意的,进一步了解词的特点和写法(情景交融、点染、白描、叠字等),让学生在学习后对词的鉴赏建立一个初步的感性的理解,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词的能力。
二、说学生: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过宋词,但当时的学习要求只是读一读,背一背,了解大意,体会情感而已。进入高中阶段,这种要求显然是不够的,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篇作品、某一位作家,而要把他们放在整个宋词的发展脉络中观照、比较他们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鉴赏作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这首词之前,学生已经学过柳永和苏轼等人的作品,对词的文体常识和基本鉴赏方法已有所了解,对豪放和婉约的词风也有所认识。并且刚刚学过李清照的《醉花阴》,对作者的身世经历也有了大体了解,这些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高一的学生在鉴赏诗歌的学习中往往存在两种极端心理:一是渴望摆脱教师程式化的说教,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一是“紧跟”老师的“步伐”,一味被动接受,缺少独立思考和领悟。因而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必要的知识补充之外,尽量对学生的鉴赏加以引导、提示,并构建一个合理的平台,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能力和诗词鉴赏能力。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如果在课堂上能帮助每一位学生习得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那将是他们终身受用不尽的财富。
三、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的分析,结合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解读意象,品味意境,深刻领悟“一代词宗”李清照的旷世悲愁情怀。
能力目标:通过“直觉感知——深入探究——情感提升”逐层深入解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学习词作的鉴赏方法,丰富鉴赏体验。
情感目标: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对诗词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感受古典文化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为了体现宋词的文体特征,同时也为其他宋词的鉴赏起到示范作用,我将本次教学的重点设计为鉴赏词作品的意境美,丰富情感体验;而教学的难点则设计为对李清照作品内涵的深度解读。
四、说教法学法:
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上,我采用对话式教学,主要采用诵读感悟法、情境创设法、对比阅读法、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课文。
首先是诵读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诗词教学贵在多读,充分的诵读是深入鉴赏的前提。反复诵读,可以使难以理解的文字变为易懂的,同时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领悟,那种先讲解再诵读的方式是不可取的。本词是宋词中的经典,文辞优美,感情浓郁,认真引导学生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发现诗词中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在诵读的过程中质疑,思考,品析,鉴赏。在诵读中体验出女词人孤凄愁绝的情感,就可以说完成了教学目标的一半,决不能等闲视之。
情境创设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借助图片、音乐等教学手段,营造一种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对比阅读法。通过与《夏日绝句》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在诵读、分析、联系比较中深入解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深刻领悟“一代词宗”李清照的旷世悲愁情怀。
自主合作探究法。在教学中设计有深度的开放式问题让学生讨论、合作探究,在探究中大胆质疑,在探究中解决问题,在思想的碰撞中经历生疑、矛盾、挣扎、释惑的学习乐趣。
教学相长,教与学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学法上我希望自己能突破中学教学传统模式,提升理论教学层次。凸显方法的运用和教育,点燃学生学习宋词的熊熊之火,使学生感悟审美意象,领略古雅意蕴。
五、说教学过程:
本次教学从“愁”入手,以“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贯穿全文,始终围绕“愁”展开教学。通过分析景物特点、作者人生经历和作者人生体悟三个环节的设置完成对词人“愁”的内涵的解读,在解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以分析词中意象为基础,逐步领悟“一代词宗”李清照的旷世悲愁情怀。最后通过讨论李清照“直面人生之愁,思辨人生之愁”“知难而进,破愁而出”的精神,延伸出对李清照作为女性对内心的关照和对生命意识的觉醒的独特艺术魅力的赞叹。
具体过程如下:
1、新课导入:
轻拂中华历史的尘烟纱缦,咀嚼古往今来的悲怀愁情,三千年古代文学长河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恐怕当数女词人李清照了。她有“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她有“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还有“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说不尽的愁。(板书:声声慢,李清照)
设计意图:用带有诗味的开场白和李清照带有“愁”的词句导入,意在激发学生兴趣,营造气氛,让学生更易融入到词的意境当中,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2、朗读训练,整体感知。
以朗诵为起点,在与录音的对比中寻找突破。通过录音朗读、学生齐读、个人朗读等形式,熟悉文本和领会情感。引导学生把握朗读的节奏和轻重读音,注意感受朗读中的情感基调——哀婉凄凉。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引导学生注意语调、节奏和音乐的烘托,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
3、第一个层面的解读“愁”
请问作者在词中重点描写了哪些景色?这些景色具有怎样的感情色彩?(淡酒——酒力压不住心愁,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秋风——让人身体感觉寒冷;过雁——物是人非之感;黄花——或指喻女子憔悴的容颜,或摹菊花凋谢之状;梧桐——大多表凄苦之情;细雨——最契合文人失意与愁苦的自然物象)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深秋时节景物自身的悲凉,体会作者“愁”因伤秋而生。
4、第二个层面的解读“愁”:
展示李清照《金石录后续》《金石录后序》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等文献中的文字记载,联系背景知识,回答李清照的生活境况怎么样?她遭遇了什么样的家庭变故?作品中描写了其怎样的生活?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尤其是北宋灭亡后,颠沛流离的生活让李清照的晚年十分凄苦,体会作者“愁”因伤时离散而生。
5、第三个层面的解读“愁”:
展示李清照另一首作品《夏日绝句》,思考李清照为什么写出如此豪迈的诗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两句中蕴含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和晚年时期《夏日绝句》的比较阅读,体会作者“愁”因国破家亡而生。感悟作者柔弱的外表下,跳动着一颗豪迈的心。
6、情感升华:
讨论:李清照的词如生命
李清照用文字生动地表现了她的一生,集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民族之悲、身世之感于一体,意境深远。但李清照的伟大之处并不仅仅在于其“愁”之苦,更主要的是她看似“愁若烟海”实则豪情万丈,她不但有金刚怒目的勇气,更有非凡的历史洞察力,《夏日绝句》里士可杀不可辱的英雄观,让人心生敬佩。
设计意图:这是对以上分析的延伸,希望通过对同一作家不同作品的对比阅读,让学生明白李清照词的不同风格和不同情感。通过对不同作品的解读,使学生明白词人“愁”的丰富内涵,体会词人情感的变化。通过“深入探究——情感提升”逐层深入地鉴赏诗歌。
7、总结:
讲离愁,讲孤寂,讲悲秋,李清照的声声慢当推榜首。一杯残酒,一片落叶,一声雁叫,一滴秋雨,一盏孤灯,李清照都能点石成金,赋予它浓郁的感染力。读着《声声慢》,我们似乎听得见阶前滴雨,长天孤雁,看得见梧桐落叶,黄昏孤灯。无疑这是一种凄厉的美。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课堂总结,让学生明白词人晚期词作中“愁”的丰富内涵。
8、板书:
悲秋之愁 伤怀之愁 亡国之愁
9、作业:
搜集李清照诗词中表现愁绪的作品加以赏析,以《简说李清照的愁怨》为题,写一篇探究性小论文
设计意图:根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作业设计可以呈现多元化的形式,探究性作业的形式符合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10.声声慢教案 篇十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诗歌中叠词的作用。
2、了解常见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3、熟知诗中意象内涵
(二)能力目标
1、熟读背诵全词。
2、理解词中的意象,体会其情感,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三)美育目标
感受词的意境美,体味词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诗词中艺术手法的运用
2、感受诗词的意境,感悟诗词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式:诵读品悟 点拨探讨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如果说中国的儒道玄佛、唐诗宋词是浩渺、璀璨的星河,那么,在这浩渺的星河里,有一位女子,她集“豪情、才情、悲情”于一身。豪情是她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才情是她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悲情是她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的,这位女子就是“千古才女李易安,万古愁心李清照”!今天,让我再次走进她,欣赏她的《声声慢》,来了解她的悲情,她的愁心!
(二)、美读
1、请一个同学有感情朗诵。
2、对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诵,你觉得哪些地方可以读得更妥当完美些?
3、放录音,听名家的示范朗诵。
4、全班同学有感情地齐读。
(三)、鉴赏
1、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词当然也有词眼,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
(学生: 愁,来自于“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本首词是如何写愁的?分析问题,引出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的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此句是本词开篇前十四个字,运用了七句叠词历来为人称绝,赏析此句 ①寻寻觅觅
(老师点拨:当时的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她在寻觅什么呢?往日欢笑的岁月,流亡前的太平生活,丈夫在世时的爱情,其它心爱之物,但却又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找。)②冷冷清清:
(老师点拨:寻觅无果,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在这冷清的环境中更生一种凄凉、惨淡、悲戚。处境的冷清更衬托出人心境的清冷)③凄凄惨惨戚戚
开篇奠定了哀婉凄凉的感情基调
3、归纳叠词的作用要点
①增强音乐美 ②起强调作用
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的论说,最能传其美妙:「此十四字之妙:妙在迭字,一也,妙在有层次;二也,妙在曲尽思妇之情;三也,良人既已行矣,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者,用以『寻寻』;寻寻之未见也,而心似仍有未信其便去者,用又『觅觅』;觅者,寻而又细察之也。觅觅之终未有得,是良人真个去矣,闺闼之内,渐以『冷冷』;冷冷,外也,非内也。继而『清清』,清清,内也,非复外矣。又继之以『凄凄』,冷清渐蹙而凝于心。又继之以『惨惨』,凝于心而心不堪任。故终之以『戚戚』也,则肠痛心碎,伏枕而泣矣。似此步步写来,自疑而信,由浅入深,何等层次,几多细腻!不然,将求迭字之巧,必贻堆砌之讥,一涉堆砌,则迭字不足云巧矣。故觅觅不可改在寻寻之上,冷冷不可移植清清之下,而戚戚又必居最末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当作者带着满眼的忧愁来观察周围的事物时,“物皆着我色”,请问作者在词中选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呢?(学生:淡酒 晚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词人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意象来抒写自己的“愁”呢?
1、三杯两盏淡酒
①列出有关“酒”诗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
问:为何说是“淡酒”?——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②得出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2、“怎敌他晚来风急”
①列出有关“秋风”诗句:(“秋风”意象略讲)“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自古逢秋悲寂寥”
②得出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3、“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①列出有关“雁”诗句: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晏殊《浣溪沙》)
(教师点拨:本该北归的大雁却向南飞来,而词人当时也正在南方避难,真可谓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这过雁不正是以前经常为词人传递相思之情的那一群旧时相识的雁吗?)②得出结论:过雁象征离愁。(秋雁南来,写国破家亡、漂泊南方之苦。)下阕:由远及近,转入对自己庭院内眼前残秋之景的具体描绘,进一步表达愁情。
4、“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略析“黄花”意象)
①列出有关“黄花”诗句: 史正志《菊谱》:“菊草本也,以黄为正,所以概称黄花。”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李清照《醉花阴》)教师点拨:这两句由景入情,情景交融。枯萎凋零的菊花多象自己憔悴的容颜、孤苦飘 零的晚境,再无当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到这里,作者的感情已渐渐 融入到了落花之中。②得出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略讲“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词人是位感情丰富的女子,这样守着窗儿,不免触景生情,睹物思人,如此孤独难耐惨淡愁苦可怎么捱到天黑呀!
5、“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详析“雨”意象,略析“梧桐”意象。)
①列出有关“细雨”诗句: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亡国之愁)
②得出结论: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6、“梧桐”意象
梧桐一叶知秋,本身就是牵愁惹恨的事物,再加上淋淋漓漓的凄苦的秋雨,不仅滴在耳边,更滴向心头。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温庭筠《更漏子》)
这句主要写声,以声衬情。尤其是“点点滴滴”一语,极富顿挫凄凉之感。
概括:在抒情手法的运用上,李清照堪称大家。一杯淡酒、一声雁鸣、一滴秋雨,都能赋予它们浓郁的感染力。读着这首词,即使外面春意盎然,闭上眼睛,我们似乎看得到梧桐 落叶、黄花折损;也似乎听得到阶前滴雨、长空雁鸣;更能感受到词人的凄凉哀婉、悲苦愁绝!课堂小结:
这首词借助愁苦的意象,营造了凄凉的意境,借助不同抒情方式,抒发了词人的凄凉哀婉、悲苦愁绝的情感,达到了景、境情的完美统一。读后使人感觉哀愁满纸!
(四)、课堂作业:
结合所知诗词,试找出几个被赋予特定内涵的意象,说说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杜鹃:又名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哀伤 ① 列出有关“细雨”诗句: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吴融《子规》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② 得出结论:子规是思归、凄苦的象征
(五)、课后作业
1、背诵默写《声声慢》。
2、把这首词改写成散文 板书:
《声声慢》----李清照
叠词: 增强音韵美 起强调作用
意象: 淡酒 黄花 过雁 晚风 梧桐 细雨 愁: 丧夫之痛 孀居之苦 亡国之悲
高中语文优质课教案
姓
名:韩学
校:平舆县第一高级中学授课时间:联系电话:题目:《声声慢》
娟
2015年4月
11.声声慢寻寻觅觅 篇十一
传统的文体学把文体视为表达,认为文体是内容的形式外壳。布拉格学派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突出”(prominence)或“前景化”(foregrounding)理论(Mukarovsky, 1964),指出文体是使人注目的、系统地违背常规的特征。其后的英国文体学家和语言学家都对突出和前景化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刻的论述,最后经Haliday研究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的理论,并成为系统功能文体学的重要概念之一。本文拟从功能文体学的角度,对《声声慢》一词及其四种英译文进行功能文体的对比分析,重点分析其在音韵、经验意义和人际意义三个层面的功能文体特征,比较汉语古诗词英译后在功能文体意义上的得失,以说明对语言的不同形式的选择会影响到语篇的文体特征,进而影响其对整个语篇主旨的表现力。
二、文体学的功能主义观点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文体观主张从功能的角度研究文体。按照Halliday的说法,文体特征是“有动因的突出”(motivated prominence) (Halliday, 1973),即前景化。他从功能的角度把突出特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否定的,偏离常规的,称为失协(incongruity);另一种是肯定的,确立常规的,称为失衡(deflection)。前者强调质量的突出(qualitative prominence),而后者强调数量的突出(quantitative prominence)。Halliday认为,只有当突出在表达讲话者的全部意义上有一定功能时,才具有文体价值。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观点,讲话者总是根据一定的情景语境,从语言的三大纯理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的意义系统中做出选择,由此构成语篇。其所选择的语言形式自身并不直接与语篇的文体相关,而是要看它是否在语篇产生的情景语境中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突出”都是文体特征,只有和语言的情景语境发生关系并与表达作者的意图有关的“突出”才可以成为文体特征。
三、《声声慢》及其英译文的功能文体对比分析
《声声慢》是李清照中年时期的作品,写的是她背井离乡、夫死家破的愁苦。词中形象地描绘了残秋衰飒的凋零景象,抒发了词人饱经忧患、家破国亡后的悲痛与哀愁。词情凄苦,情景交融,因其沉郁凝重的语言风格和蕴蓄深厚的情感意义一直传诵不衰。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本文搜集的四种译文分别是杨宪益、许渊冲、徐忠杰和朱纯深所译,以下简称杨译、许译、徐译和朱译。
(一)音韵层面的功能文体分析
音位是区别意义的最小单位,一般情况下不直接与意义发生关系。关于象似性的研究表明音义之间存在着某些内在联系,如语音象征性等,因此音系层中的某些结构在一定的语境中的重复出现可以烘托一定的情感,从而产生一定的文体效应。音位的这一文体效应突出表现在音位模式突出和音响联觉上(张德禄,1998:65)。
《声声慢》上片一、二、三句连用七组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以相同音位模式的重现造成音节的失衡突出,将本来属于双音节、节奏缓慢的句子,层层递进,一气呵成,将词人沉郁胸中的满腹愁绪和盘托出,为全词奠定了一个凄惨愁苦的感情基调。在下片第六句又使用叠字“点点滴滴”与前文在语音上相衔接,用秋雨的淅沥绵密烘托主人公沉哀孤寂的心情。此外,汉语是声调语言,其平仄变化各有特点。由于入声短而急促,通常认为使用入声韵有助于表达急迫凄暗的情感。而一七、灰堆、也斜、姑苏四韵部则有助于表现低沉、忧伤、缠绵的思绪(沈祥源,1998:90)。整首词中使用入声韵,且其韵脚多为一七韵(觅、戚、息、急、识、积、滴),在声韵的选取上也体现了失衡突出。词人对该词声韵的选用借助于音响联觉,营造了一种凄凉哀婉的氛围,增强了表达效果,烘托了词的主题。
再来看原词的四种英译文对词首叠字和整首词押韵的处理(见文后附录)。杨译的音节数与原文大致相当,先用两叠词,再连用五个形容词,诵读时颇有荡气回肠之感;许译和徐译都改换了句式采用意译,一定程度地再现了词首叠字的联觉效应及原文的意境。许译一二句采用相同句式,且一二句和三四句分别押韵;徐译在译文中反复运用[s]和[z]。朱译匠心独具地重复长元音/藜:/、/i:/、/藜u/、/u:/和鼻辅音/誽/、/n/、/m/,很好地传递了原词的叠字营造出来的愁肠百转的低沉情绪和绵绵孤寂的凄凉气氛,窃以为朱译对词首叠字的演绎是最为到位的,且朱译用“dripping dropping”诠释原词下片第六句的二组叠字“点点滴滴”,借用一个联韵再现原词的叠字,并且与译文开篇的叠字呼应,这是其他三种译文无可比拟的。就整首词而言,许译和徐译都采用abab式韵脚,相对工整,力图表现原词的韵律密度;朱译则用了大量尾韵,为译词韵律增色不少;而杨译在音韵方面考虑较少,整首译词基本不押韵。
尽管四种译文都采用了相应的变通手段以期再现原词在音韵方面的特色,但是由于汉英两种语言自身的差异,在将汉语古诗词翻译成英语的过程中,原作的音韵美大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从而削弱音韵对作品主题和情感的烘托,使得原词突出的音韵文体特征减弱甚至不复存在,这不能不说是译文读者的一个损失。
(二)经验意义层面的功能文体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用语言与别人交谈,也可以用语言谈论主客观世界中的事物、时间、情态以及对世界的认识(包括感情、信息、思想等)。语言的这种功能在功能语法中被称为经验功能,即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世界)中的各种经历的表达。经验意义主要体现在词汇层和及物性系统两个方面。
1.词汇层分析
从词汇层看,原词的失衡突出模式主要表现为表达暮秋残景的词汇高度集中,如“晚风、秋雁、黄花、梧桐、细雨、黄昏”等。这些词汇在汉语言文化中负载着极为丰富的文化意象,具有独特的经验意义,因此这一词汇集的失衡突出也表现为独特的文化意象的失衡突出。这些词的集中出现,在读者面前生动地展现了词人身处其间的情景,昂首低头,所见所感的景象无不让人觉得悲戚愁苦,冷瑟凄惶,充分表达了词人内心绵延不尽的愁绪。从功能文体看,增强了原词在感情上的渲染力,张显了词的主题。
值得注意的是四位译者对原词中“晚来风急”一句译文有异。杨译和朱译中用的分别是“strong morning wind”和“biting gusts at dawn”,二者均译为了“晓风”,笔者推测这是因为杨朱各自选译的中文版本不同所致(据查《声声慢》一词有多种版本,遣词略有不同,其中便有“晚风”和“晓风”之争。),而不是译者的误译。许译对于“风急”的阐释最为贴切,他用了“the drift of wind so swift”,意为“一阵阵风急急地刮过”;晚风一阵紧似一阵,带着暮秋黄昏的寒意袭来,让人倍觉凄凉,这才是词人要表达的意思。而其他三种译文都将“风急”译为“强劲而猛烈的风”,使得原词“风急”一词所含凄凉之义丧失殆尽,与原词的意义不符。对“黄昏”一词的处理四种译文也各自不同。杨和朱分别译作“dusk”和“the oncoming night”,其中“dusk”强调的是黄昏这个时刻,而“the oncoming night”意为“即将到来的夜晚”,此二者体会平平,并无特别之处;徐的译文是“as even draws nigh”,“even”和“nigh”都是古诗体词,在文体上再现了古诗词古雅的语言风格;许则将“黄昏”译为“twilight”,读者透过这个词,似乎可以感受到日暮时分屋外细雨纷飞,天地间一片昏暗,犹如词人此刻的心境,将“黄昏”一词给人的经验感受演绎得淋漓尽致,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汉语词“黄昏”的意象。此外,四种译文对所列其他词汇的处理大体相似,都采用了英文中相对应的词语。这些词对应的英文“wild geese”,“chrysanthemums”(许译用yellow flowers),“wutong trees”和“drizzle”在英语中并不包含与汉语词相当或相似的文化意象,因此,四种译文在词汇的处理上都有一些文化意象的缺失。
从功能文体学的观点来看,这种文化意象的缺失造成了经验意义的流失,原词中这一富涵文化意象的词汇集的失衡突出生动地勾画了词人身处的情景语境,烘托了词的主题,但是译文中对应的词语对主题的烘托作用因其翻译过程中经验意义的流失而减弱了,这是由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造成的,本文姑且不作细究。总体来讲,四种译文中许译在词语选用方面比较注重保留和重现原词的意象,同时兼顾原词的音韵美,较好地再现原词词汇层的功能文体特征。
2.及物性分析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大纯理功能之一的概念元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包括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及物性是经验功能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一个语义系统,它包括参与者、过程和环境三个成分,其中过程是核心部分。Halliday把人类的经验分成六种不同的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及物性过程的选择也可以体现一定的文体特征。我们来看看原词及译文对及物性的选择及其所体现的文体功能。
寻寻觅觅(行为),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心理)。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行为)。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物质)?雁过也(物质),正伤心(心理),却是旧时相识(关系)。
满地黄花堆积(物质),憔悴损(关系),如今有谁堪摘(物质)?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物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关系)。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物质)?
根据意义可将原词分为十三个小句,其中六个物质过程表示事物的动态特征;三个关系过程表示事物的静态特征;两个行为过程和两个心理过程表现词人自身的动作和感受。开篇用两个行为过程和一个心理过程为全词奠定了一个感情基调,即语境。六个物质过程小句中有四个是由物体作为行为者,两个由人作为行为者;这一物质过程的选择模式使得词的描绘重心倾向词人所处环境中的事物,利用周围事物的动态反衬词人此时寂寥孤单、无可奈何苦等天黑的心境。在这六个物质过程之间均匀地分布着三个关系过程,以对周身事物的静态描述与其动态的变化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而词人始终作为冷眼旁观者,置身事外,仿佛天地间万事万物皆不关己,实则是用周围景物的萧瑟喻指自己的满腔愁绪。从功能文体的角度来看,以上的及物性选择再加上合理的谋篇布局在原词意旨的表达上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其及物性的选择模式或者说物质过程的失衡突出形成了一种前景化,显示了特别的文体效应。
对比四种译文,许译和徐译在再现原词对及物性的选择上做得较好,分别有10个小句重现或者包含了原词相对应的及物性过程,而杨译和朱译各自有8个和9个小句重现或包含原词对应的及物性过程;但是许译和徐译对原词及物性过程的分布作了些许调整,可能是为了适应英文的句法特点或是为了译词的音律美不得已而为之。
(三)人际意义层面的功能文体分析
语言的人际功能是人们用语言与其他人交往,用语言来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用语言来影响别人的行为,同时也用语言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语气和情态是人际功能的两个主要部分。语气表达语言的言语功能。Halliday把言语功能概括为四大类:陈述、提问、提供和命令。每种言语功能通常由语法中相应的语气结构体现,例如:陈述功能由陈述句体现,表示给予信息;提问功能由疑问句体现,表示需求信息;命令功能通常由祈使句体现,提供功能则可由各种句式体现。在某些情景中,一个小句要同时体现几种语言功能,如在陈述句中同时体现惊奇、感叹等情感时,陈述句就要以感叹句的形式出现。如果这种语气结构与言语功能的偏离在语言交流中超高重现,就形成语气失协突出,往往可以产生很强的文体效应。这一突出形式实际上是一种“语法喻化”形式,涉及语言形式的典型意义的转化(张德禄,1998:212),也就是Halliday所说的人际意义中的语气语法隐喻。下面我们来看《声声慢》的语气结构选用所产生的功能文体效应。
整首词一共有八个句子(按照标点断句),其中第三、五、六、八句共四个句子涉及疑问语气,占全部句子的一半。这种疑问语气的超高频率的重现首先在原词中形成了语气的失衡突出;另外,这四个问句都是反诘句,是不需要回答的问句,实际上是用疑问语气代替陈述语气表达词人心中确信无疑的信息。因此这四个问句又是对自身言语功能的偏离,在失衡突出的同时又形成了语气的失协突出,也就是上面提到的语法喻化即语气隐喻。它们与陈述句所表达的经验意义是一样的,只是语言形式发生了转换,从功能文体上讲,可以加强语气,引起读者的共鸣,增强陈述的说服力。四个反诘句,语气一个比一个强烈,痛楚之情喷薄而出,逐一深化了词的主题。此时词人心中的愁云早已迷天漫地,凄惶孤寂之间感情起伏不定。而屋里形只影单,屋外凄风冷雨,天地间一片昏暗,景因情显,情因景生,词人精神上的痛苦已到了不可名状无以复加的程度。
对比四种译文对这四个反诘句的诠释,杨、许、朱三译者对第一个问句作了大致相同的处理,都选用了“how can/could...”句型,其中许采用了第一人称,讲述词人自身的感受,直接传递原文的深层含义,使得译词与原词相比意境有所减弱;而徐译则将第一个问句译成一个陈述句,大大削弱了语气。第二个问句的四种译文都用了由who引导的问句,与原词一致。第三句“独自怎生得黑”的四种译文差异较大,杨将其译为how引导的问句,语气与原词一致,许和徐将其译作一般问句,虽然保留了原词的部分语气,但是改变了原词的经验意义,增加了原词中根本不存在的词人对自己能否独自捱到天黑的疑虑。而朱译则干脆将这一句译成一个感叹句:“Yet dusk is so far off still!”完全没有了原词中反诘的语气和强调作用。最后一个问句是全词的点睛之处,是词人发出的一声撕肝裂胆的哀叹,一句无可奈何的问,短短十个字,饱含了无尽的哀怨和愁苦。杨译为一个感叹句,令原词语气中的哀婉和凄凉所剩无几。许、徐、朱三人都译作问句,相比之下,许译令意境殆失,徐译稍嫌冗长,只有朱对这句的译文更为简洁贴切,仅用了十一个词,而且音节十分和谐,将“dismay”一词放在全词的末尾点题,这与原词的谋篇布局不约而同。
原词中疑问句式的失衡和失协对于表现全词的意境、构筑词的情景、表达词人的感情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功能文体的角度看,译文中对原词语气的改变削弱了语气失衡和失协所起到的文体效应,使得译文某些地方显得很平淡,失去了原词所特有的风采和感染力。
四、结论
从以上功能文体的对比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语篇的形成过程中,说话人所采用的语言形式都是根据一定的情景语境及其所要表达的中心内容而做出的选择。这些选择如果对表达语篇的主旨起到烘托作用,则形成一定的文体效应。汉语古诗词在英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因为采用一些与原作不同的语言形式而造成经验意义的流失和文体效应的减弱,从而影响对原作的表现力。如何最大程度地保留原作的文体效应和最好地再现原作的风采,是今后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Explorations in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M].London:Edward Arnold, 1973.
[2]Mukarovsky, Jan.Standard Language and Poetic Lan-guage.A Prague School Reader on Esthetics, Literary Structure and Style.Paul Gavin (ed.And trans.) 17-30.Washington, DC:George University Press, 1964.
[3]Thompson, G.Intu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4]胡壮麟.功能主义的文体观[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 (1) .
[5]胡壮麟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6]沈祥源.文艺音韵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8.
[7]许渊冲.唐宋词一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香港: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1991.
[8]徐忠杰.词百首英译[Z].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86.
[9]杨宪益, 戴乃迭.古诗苑汉英译丛 (宋词) [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1.
[10]张德禄.功能文体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
[11]张德禄.功能文体学理论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 (1) .
【声声慢寻寻觅觅】推荐阅读:
免费声声慢教案07-23
声声慢翻译赏析07-28
声声慢优质课教案07-30
《声声慢》课堂教学方案07-10
《雨霖铃》《声声慢》教案(高一必修)11-21
警钟声声心得体会07-03
难忘那一声声叮嘱作文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