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技术与材料科学 课程小论文(17篇)
1.激光技术与材料科学 课程小论文 篇一
《学习科学与技术》课程总结
这个学期我们开设了《学习科学与技术》这门课程,在这门课上,我学到了很多。
开始的时候我们接触了博客,开通博客之后,我渐渐地发现博客有很多强大的功能,博客就是一个学习的平台,在博客里我们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排版自己的博客,在博客首页链接自己喜欢的网页地址,发表博文,可以通过关注名人大师了解专业知识的最新动态并借鉴学习。
之后我们学习了powerpoint,powerpoint的功能也是非常强大的,开始的时候,我对powerpoint的印象就是作为一种简单的授课多媒体,但是在这堂课里,小军老师给我们展示了很多优秀的ppT,给我们介绍ppT的功能及ppT制作。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钟表的制作过程,就连一个小小的指针都是用powerpoint里的工具做成的,看到这一过程,我很惊讶,powerpoint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后来做微课的时候发现用powerpoint可以做成一个视频。做视频是我个人很感兴趣的。当我做我的第一个完整ppT的时候是做了一个读书笔记,刚开始的时候我只会图配文字,后来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动画,再后来,学会了整体美化改观,再加适合的音乐,就做成了,但还是改了又改,一共三个版本,都还保留着,觉得看着自己做的作品好有成就感,自己学会了一样东西并学会了不断改进。再后来,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微课,我也做好了自己的第一个微课作品,虽然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不断地去尝试去总结最后做好了,在这个过程中我知道了自己的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摸索清了powerpoint许多看不见的功能,每一次尝试都会有收获。后来,老师又给我们介绍了慕课,五分钟课堂,老师介绍之后,我也会经常去网上学习,并注册了慕课并学习。这些课程都是很优秀的,在很少的时间内传输了很多的知识点,都是强大的学习工具,通过这些视频学习和网上自学,我们可以学习到感兴趣的东西,发展自己的长处。这些学习过程是以一种大家比较乐于接受的方式授课,自由的方式去学习,得到比传统授课更好的效果。
课堂上,老师和蔼可亲,注重与我们的交流,老师以自己独特的方法授课奖励,使同学们有了更大的积极性。组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指引,在课堂上,能学到很多东西。
最后是总结自己的不足,在微课方面,还不是能很好的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动画也只会一些简单的没有突破,所以动画与文字没有强烈的相符性,这一点,我会多欣赏优秀的作品,多借鉴。多学习制作技巧,多用软件多专研给自己的作品加分。多向比自己更优秀的同学学习,勤学好问。在学习技能方面,我会合理利用老师给的资源,并自己主动的去发现资源,不断学习、尝试、总结。
2.激光技术与材料科学 课程小论文 篇二
●科学课堂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普遍现象
资源的有效利用非常重要, 但在当前的科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其中主要的一条是教师对资源的认识不够充分, 不够全面。
1.资源花花绿绿,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却没有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2.资源的选择上不够精当, 不能成为课堂上最佳的教学资源。
3.资源利用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资源被利用了, 但并没有达到必要的目的。
4.网络资源收集针对性不强, 一发而不可收拾, 学生收集资料千奇百怪, 分辨低效, 影响了教学效果。
5.部分教师为了赶时间, 资源也找好了, 却没有合理配套的相关问题与教学结构, 从而使资源不能达到各尽所能的目的。
●提高信息技术促进科学课有效学习的对策
1.充分挖掘信息技术的优越性
信息技术以其色彩鲜艳的图像、动画、音像效果和灵活多变的特点深深吸引着学生, 能使科学课的教学更形象生动, 更富感染力,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所以, 我们应该因内容选择合适的信息手段, 以利于课堂效果的彰显。例如, 利用大屏幕播放课件模拟水的三态变化:寒冷的冬天, 北风呼呼地刮着, 大片的雪花纷纷飘下, 河水渐渐地结冰。画面美极了。此时, 教师语锋一转, 下放权力, 让学生自己去播放 (在学生的电脑中就有) , 同时提出问题:“我”是什么?让学生在观看完成后, 小组内合作讨论。
学生一边点击着去看, 一边惊奇地叫着, “水”字变成了“冰”;寒冬腊月过后, 春天来临, 河里的冰慢慢地融化了, 变成哗哗的河水, “冰”字又慢慢地变成了“水”字。夏季来了, 太阳火辣辣地照向大地, 地上的一小滩水, 经过太阳的暴晒, 变成丝丝的水气飘向天空, “水”字变成了“水蒸汽”三个字。水蒸汽继续上升, 越到高空温度越低, 遇见了冷空气变成云, 云和云相互碰撞, 形成了雨, 撒向大地。屏幕中心的“水蒸汽”三个字, 合成“云”字, 又慢慢地变成“水”字。至此, 冰←→水←→水蒸汽的演变过程以动态形式直现于学生眼底。同时再出示一下问题, 把学生拉回到课堂中来。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创造性思维或想象力去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 从而达到了常规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
2.设计的问题要有的放矢
(1) 备课中预设问题。在备课时, 教师花很大的力气去准备提起学生兴趣的东西, 比如各种能引起学生感官刺激的课件、媒体等, 但教师如果不为这些内容预设合理的、关键性的问题, 那演示和观察就会流于形式。教师在课前列出需要的关键性问题, 有助于对课的整体把握, 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活动的展开。例如在教授《光是怎么传播的》一课时, 我在每一个要演示或者做的实验前面, 设计一部分关键性的问题, 三个关键性问题集中于教材的主要目标: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方法、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怎样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做好科学制作。解决了这三个问题, 就达到了教学目标。
(2) 为学生准备好解决途径。就是让学生通过实验, 观察总结出问题的答案。所以教师在教学前的备课相当重要, 不光要备问题, 备学生, 还要备好实验的各环节。通过实验必须让学生知道: (1) 光的传播方法是什么; (2)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 通过学习得来的知识做一做科学小制作。要让学生知道, 必须亲手做好各个实验才能解决类似的问题。
3.积极回应问题的结果
例如在进行《各种各样的叶》教学时,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了两片树叶, 让学生认识一下叶子的特点。教师说:“这两片叶子, 有的同学认为是同一种树的叶子, 有的同学认为不是同一种树的叶子。下面, 请大家说说你的依据。”学生1:我认为是同一种树的叶, 虽然它们的大小、颜色不同, 但它们的形状、经脉相同。学生2:我认为它们不是同一种树的叶。如果是同一种树的叶, 那为什么颜色不同了?学生1:秋天了, 颜色发生变化了。学生3:那大小为什么不一样啦?学生4:它们会生长的。……学生的发言都是根据观察的事实所作的描述和思考, 这时教师继续追问:“大家看看老师这样说对不对呢?”然后教师顺势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从而使一堂课学有所获, 完美结束。
3.激光技术与材料科学 课程小论文 篇三
关键词:现代科学技术;制导与控制系统;课程教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2)01-0029-02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过程。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技术、数字化技术、仿真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教育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学实践当中,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现代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成为教师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有利工具[1-5]。作者在高校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主干课程“制导与控制系统”授课过程中,将现代科学技术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建成教学内容比较全面的新教学模式下的课程体系与教学软件资源——“制导与控制系统”课程多媒体课件,并应用于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开创了“制导与控制系统”课程教学新模式。
一、现代科学技术与“制导与控制系统”课程教学整合理念
现代科学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把现代科学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现代科学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如何创造性地采用课程教学新模式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是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制导与控制系统”课程是哈尔滨工程大学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是飞行器设计专业的选修课。“制导与控制系统”课程是理论与实际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讲授制导与控制原理、导弹的建模与运动特性分析、制导与控制装置及原理、制导规律、各种制导方式、制导与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等内容。而这些理论与实践单凭口头讲授,即使讲述很生动,学生也不能完全在大脑中产生具体鲜明的形象,常常会感到枯燥、抽象,理解和掌握有一定困难。目前专业实验教学环节又相对薄弱。因此,应充分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动画技术、仿真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与“制导与控制系统”课程教学内容整合,开发研制“制导与控制系统”课程多媒体课件,将现代化技术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从不同角度、不同知识面对教学内容作细致、深入、透彻的讲解,以便把知识难点生动形象、直观具体地展现给学生,突破制导与控制系统课堂教学难点,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采用研制的多媒体课件教学省去了教师画图板书的时间,可大大增加课堂的知识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二、现代科学技术与“制导与控制系统”课程教学内容整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理想的教学是把教师与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出来,把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此,需要教师进行全新的教学设计。现代科学技术与课程教学内容整合的设计思想:首先设计“制导与控制系统”课程结构、教学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提取课程中的精髓、重点和难点,进行课程电子文档脚本设计,然后将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动画技术、仿真技术等与教学内容、传统教学手段进行有机整合,建成教学内容比较全面的新教学模式下的课程体系与教学软件资源——多媒体课件。
(一)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教学内容整合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一种现代化教学方式,它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得以往只能用语言抽象描述的现象得到直观、准确的表现。多媒体系统主要指计算机和其他各媒体组成的系统,计算机能将文字、图像、图形、音频、视频、动画等媒体综合于自身,同时还可以将其他媒体进行控制组合,各媒体互为补充、协同作用,使系统整体功能更为强大和有效,可实现人与计算机等媒体的交互作用。将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教学内容整合,设计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
我们选用Authorware作为教学课件主体框架的设计软件,发挥Authorware作为编辑平台强大的兼容、综合能力,灵活、方便、思路清晰的特点,设计人机交互界面。以Authorware影片为基础,加入其他软件(Flash、3dsMax、音乐编辑软件、Matlab等)制作,以形成完整的教学课件。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学生课后可自己控制复习、预习等学习进程。教师不向学生直接灌输知识,而是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理想的交互方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多媒体课件在设计中形成的交互性教学情景,能把教师和学生有机联系起来。
(二)信息技术与“制导与控制系统”课程教学内容整合
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是把信息技术当做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和建构知识的认知工具。教师借助信息技术优化“制导与控制系统”课程教学设计,将信息技术与“制导与控制系统”课程教学内容整合,收集国内外先进导弹、制导设备、制导系统等图片资料,在讲授导弹制导方式、制导装置原理的同时,将国内外先进导弹、各种制导方式与制导系统图文并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把复杂事物简单、直观化,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促使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唤醒学生的好奇心。
(三)动画技术与“制导与控制系统”课程教学内容整合
动画制作应用于课堂教学,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通过对制导与控制系统授课难点分析过程的形象演义,将动画技术与课程教学内容整合,使难理解的概念、抽象原理具体化:如模拟仿真导弹飞行轨迹、导引规律、制导方式、导弹姿态控制等情境。综合运用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仿真手段创设情境,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直观,化复杂多變为简洁明了,充分表现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教学运用动画技术手段所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
课件研发时,我们采用Flash8和3dsMax动画制作软件。应用Flash8制作CAI课件的片头动画,应用3dsMax实现气动舵面对导弹姿态的控制动画演示、常用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动画演示、导弹以某制导规律击中目标的动画模拟演示、驾束制导等制导方式动画演示。在Authorware课件中调用这些动画软件,以动态形式向学生展示,难点和重点突出表达出来,使学生把握重点、理解难点,对基本概念、原理、分析过程有清楚的认识。
(四)实时交互仿真技术与“制导与控制系统”课程教学内容整合
“制导与控制系统”课程授课重点之一,是对制导与控制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需要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以便于讲解。控制系统的仿真可以通过一种强大的仿真工具软件——Matlab来完成。充分利用Matlab的优点,可以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但该软件的多媒体功能比较欠缺,不适于课堂理论教学。由于Authorware不能直接调用Matlab文件,目前用Authorware制作的CAI课件中,没有控制系统的实时设计和计算功能,只能将生成的图形拷贝到Authorware课件中,只是对教学内容和例题进行机械式展开,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在研究现代化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课题的过程中,将实时交互仿真技术与“制导与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内容整合,使制作的课件结合Authorware和Matlab两种软件的优点,通过在Authorware中调用Matlab文件,能够在CAI课件中实现控制系统的实时仿真,同时又使得课件的外观特性和多媒体功能比较理想。但是,在CAI课件中实现导弹控制系统的实时交互仿真,应该解决Authorware中如何调用Matlab文件的问题,这也是CAI课件实时交互仿真设计的难点。作者解决的方法是将Matlab中的文件.m转换成可被Authorware直接调用的可执行文件.exe,即在自己编写的C语言程序代码中,通过使用Matlab的引擎(engine)库函数对Matlab的内部函数进行调用,然后对C程序进行编译生成可执行文件.exe,从而实现CAI课件中导弹弹道特性计算及导弹控制系统的实时交互仿真功能。
在“制导与控制系统”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运用最新的现代教育技术,将现代科学技术与课程教学内容整合,丰富了教学内容,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课堂效率,增强了教学魅力。研发的课件呈现了教师解读教授“制导与控制系统”课程的基本思路,让学生了解教师的思考轨迹,学生在掌握课程教学内容的同时,也了解到最新的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应用,从而悟出学习问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带来的高信息量、多媒体化、网络化的教学手段,使课程教学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孙利平,徐晓寰,王子君.以地理教学为例谈现代教育技
术与课堂教学内容的整合[J].辽宁教育研究,2002,
(1).
[2]赵惠琳.高职院校多媒体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12).
[3]李荣.运用先进教育理论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J].中国
电力教育,2008,(1).
[4]高翔.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质量[J].天津
科技,2003,(4).
[5]李世强.也谈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J].成功(教育),
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课程 篇四
《程序设计方法学》选课介绍
课程英文名称:Programming Methodology
是否是双语课程:否
教师:杨宗源
办公地址:闵行校区信息楼319室
办公电话:54345109
Email:
课程内容介绍:
讲授程序设计方法学的地位和重要性;程序控制结构构成的基本原理、基本成份;数据类型、数据抽象、抽象数据类型对程序设计及程序设计语言的影响及重要性;程序正确性证明的基本方法;形式化软件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典型方法;并行程序设计基本概念,并行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教材:
教材:无
参考书目:
1.《程序设计方法学》胡正国国防工业出版社
2.《程序设计方法学基础》陈火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3.《程序设计方法学》仲萃豪吉林大学出版社
4.《程序设计方法学教程》张幸儿南京大学出版社
5.《现代软件工程》周之英科学出版社
6.《形式语义学基础与形式说明》屈延文 科学出版社
7.《The Science of Programming》Gries, D.8.《Communicating Sequential Processos》Hoare,C.A.R
9.《Programming from Specification》Carroll Morgan
10.《对象技术导论》冯玉琳科学出版社
先修课程:
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本科的主干课程.教学实施:
课堂讲授
讲课大纲:
第一章.综述
1.程序设计方法学发展与回顾
2.若干有争议问题的讨论
第二章.程序的基本结构
1.Proper程序和Prime程序
2.复合程序
3结构定理.4.递归结构定理
第三章.程序的数据结构
1.类型与类型系统程序
2.程序设计语言中的数据类型
3.抽象与抽象数据类型
4.面向对象方法
5.面向方面编程
第四章.程序的正确性证明
1.程序规范与程序的正确性定义
2.部分正确性证明方法
3.完全正确性证明方法
4.最弱前置谓词
第五章.程序的形式推导方法
1.面向目标的程序推导方法
2.不变式推导方法
第六章.程序设计的形式化方法
1.概述
2.基于代数方法的规范语言 – OBJ
3.基于模型方法的规范语言 – VDM
第七章.并行程序设计方法
1.基本概念
2.并行系统
3.并行程序设计语言
4.通讯顺序进程(CSP)
上课时间:
上课时间:每周3节
考核方式:
笔试(闭卷)100%
可选学生人数:20人
5.激光技术与材料科学 课程小论文 篇五
基于以上专业定位,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实践,涉及专业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规划,机器人实践平台升级,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改革,教学资源、师资队伍、评估反馈机制建设等。通过有针对性地研究我们在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探索出符合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适应“工业4.0”及“中国制造2025”对专业人才知识及能力要求的创新课程体系,为国家、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通过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面向“工业4.0”的创新课程体系的研究,在已运行4年的本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完成课程体系面向“工业4.0”的课程群知识结构设计、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设计;总结课程教学手段和方法;完成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建设;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3创新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遵循工程教育思想,以项目为导向设计专业课程培养体系,将项目设计和实施贯穿于大学4年的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有机会参与真实项目的开发与运作,获得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实现企业真实项目实践与学校理论教学的无缝对接。设置面向“工业4.0”的创新课程群及项目群,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培养,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
3.1支撑培养目标实现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以行业与社会需求为根本。在此基础上确定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以TOPCARES-CDIO教育理念为指导,定制科学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过程,最终建立面向“工业4.0”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课程体系。
引进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制定全新的适应我国国情的教学计划,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培养模式,初步构建以设计为中心,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
理论课程体系方面具体表现在适当降低理论知识的难度,着重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理论课程的整合要突出理论教学的应用性,构建基础理论平台课程群与专业模块化课程群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保证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
实践课程体系方面,依据专业能力培养目标,以能力为本位,以项目为载体,以“学中做”和“做中学”为方法,统筹安排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创新训练与实践、创业训练与实践、综合实训与实践、毕业设计(论文)与企业实习等各类实践教学环节,使实践学期教学内容逐级递进、逐步深化;将实践学期实训内容与理论学期的教学内容紧密衔接。系统化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贯穿于大学教育全程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本专业采用自顶而下的方式设计各级项目。一级项目(智能机器人综合设计项目)的设计直接针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实践学期的二级项目和基于专业课程的三级项目分别是一级项目培养能力的分解。
采用基于社会实际岗位的逆推法设计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按照人才职业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将专业培养目标抽象为若干个专业核心应用能力,再根据每个专业核心应用能力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划分不同的课程群。
设置课程群不仅要考虑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身课程体系的科学性与递进关系,还要充分研究专业相关的重点行业、大型企业岗位特点,针对人才市场的人才需求和岗位需求,把行业、企业、岗位所需与“工业4.0”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平台、新规范纳入课程,实现专业课程体系与区域经济及行业、企业的有效对接。目前,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现行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将专业定位侧重于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智能机器人传动与驱动技术、智能机器人系统构建技术和嵌入式系统技术,包括智能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与开发,以及智能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等。虽然该体系与面向“工业4.0”相关技术有一定的匹配度,但还需进一步改革,拟融合“通信规约”“IoT”“工业现场总线”等知识模块构建“工业4.0”的CPS虚拟网络课程群,融合“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检测”等构建“工业4.0”的CPS实体物理课程群。实践课程体系的改革主要围绕KUKA工业机器人开设相关的课程实验、课程项目、实践学期项目及实训等。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分为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岗位应用技能课程、专业方向和专业技能拓展课程4个阶段。注重岗位需求对课程设置的对应性,前两个阶段与传统大学基本一致,只是深度上浅显一些,后两个阶段面向人才市场的岗位需求,着重培养企业用得上的专业人才。
3.2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建立了全员参与、全过程监控、全方位评价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做到了常项评价与专项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考核评价与终结性考核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采取管理学确认有效的5W1H(Why-What-Where-When-Who-How)和PDCA(Plan-Do-Check-Action)方法进行评价,可以有效地保证各环节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与持续改善。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质量评价包括TOPCARES-CDIO系列评估、教学质量评价以及教学过程评价3个部分。TOPCARES-CDIO系列评估主要评价专业、课程、项目、教材以及素质教育等环节落实工程教育理念的效果。教学质量评价主要包括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调查、对重点课程的评价、对重点教材的评价等,由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组成。教学过程评价,主要从课程考核、实践学期以及毕业设计(论文)3个关键环节展开。
3.3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关注师资队伍的培养,不断强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持续关注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通过开展内部培训、教学研讨、企业实践、学术研讨等全方位的培养措施,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教研科研水平高、技术服务能力强的教学团队。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实施“引聘训评”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发展方案。
3.4教学资源建设
根据课程体系改革方案,完善改革课程的教学大纲,积极开展专业课程教材、试题库、项目库、实验指导书、教学案例、课件等教学资源建设,升级机器人系列实验室。
4结语
6.激光技术与材料科学 课程小论文 篇六
国内最早创办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校包括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第2批开始培养智能专业学生的院校。北京大学的本科教学计划中,专业必修课程(29学分)包括:①专业数学/理论基础(15学分):算法分析与设计、集合论与图论、概率统计A、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数理逻辑;②硬件与系统基础(9学分):数字逻辑设计、微机原理和信号与系统;③智能基础(5学分):脑与认知科学与人工智能基础。专业限选课程(15学分)包括信息论基础、计算方法B、数字逻辑设计实验、微机实验、数据结构与算法实习、机器感知和智能处理实验、智能多媒体信息系统实验。选修组合课程(29~32学分):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参考智能的2个专业方向推荐专业课组合,自行选择,至少选修20学分的智能专业课程。公共核心+专业方向+新技术及其他:①公共核心课程(9学分):智能科学技术导论、模式识别基础、生物信息处理、智能信息处理;②专业方向课程(11~15学分):机器感知与智能机器人方向、智能信息处理与机器学习方向、新技术及其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智能专业主要课程包括电路分析理论、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数字电路及逻辑设计、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数据结构、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概论、算法设计与分析、最优化理论与方法、机器学习、计算智能导论、模式识别、图像理解与计算机视觉、智能传感技术、移动通信与智能技术、智能控制导论、智能数据挖掘、网络信息检索、智能系统平台专业实验等课程及30多门选修课程。
建议各学校可以根据学院教学特色与实际需求,设计专业核心课程。北京大学偏重“信息处理”,湖南大学偏重“智能系统”,但需要强调的一个前提就是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大计算机类,更需要大EECS专业的基础。编程、电路、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系统这五大核心基础就是大EECS;其次是专业,计算机以系统结构、操作系统、网络、编译、数据库五大经典专业核心课为主,湖南大学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强调系统,因此信号与系统、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人工智能是最基本的专业核心课,然后再分不同的分支。湖南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人工智能概论、机器学习、计算智能导论、模式识别、智能控制导论、智能数据挖掘、机器人学等;研究学位课程包括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主要体现为智能科学与技术基础(人工智能概论、机器学习、计算智能导论、模式识别)、核心(智能控制导论、智能数据挖掘)和应用(机器人学)。
4结语
(1)在课程计划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遵循课程的时序图,即描述课程的进阶关系,从本科直到研究生,同时还可以实行一定的修课限制,如台湾交通大学计算机概论与程式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式设计两科皆不及格者不得修数据结构与算法概论,若数据结构不及格不能修算法设计课程等。
(2)程序设计类课程用上机程序能力考试来设置合格条件,如台湾交通大学基础程式设计及格条件为通过“程式能力鉴定”,湖南大学则以CCF—CSP软件能力测试作为程序设计课程通过的考核标准。
(3)鼓励学生参与项目、竞赛等课外科技活动,如台湾“清华大学”的综合论文训练是由具有同等水平的项目训练成果或SRT(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计划项目以及其他课外科技活动成果经认定后代替的。
(4)精炼的课程教学。核心课程应该精且必须加强课程实验,只有对方法和理论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掌握这门课程,而动手完成实验才能真正融会贯通。麻省理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和计算机专业知识后,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创新训练。
(5)导师制度。哈佛大学学生在大一和大二学习数学和计算机入门的专业课程,在大三时申请导师,实行导师引导制。施行导师制需要落实包括专业介绍、修课指导、学科竞赛等,直至毕业设计,导师需要和学生紧密联系。
7.激光技术与材料科学 课程小论文 篇七
一、教学内容的安排与更新
《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这门课基本涵盖了纳米科技的整个领域, 具有内容多, 更新快, 范围广等特点, 且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整个纳米领域讲授给学生, 这就需要教学内容条理清晰, 重点突出, 逻辑性强, 结合纳米科技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启发性。在我校这门课所选用的教材为国防工业出版社的《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 (张志焜, 崔作林著) , 该书主要以纳米材料为中心, 介绍了纳米材料的制备、特性以及纳米材料的加工、表征手段, 内容丰富, 知识面广, 介绍详细且深入, 是一本较为全面的图书。但对于课程的授课对象———本科生以及学校的实际授课课时来说, 这本书的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如学时较少, 涉及的知识面较宽, 书中涉及到的理论较为深奥, 而学生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 且授课课时受限, 因此导致学生很难接受教材中的知识, 全面地理解书中内容。为此, 需要将整个教材的内容重新规划, 根据纳米科技领域中所涉及到的学科, 故将这门课分为纳米基础及概况、纳米材料的应用、纳米材料的制备、纳米材料加工、纳米电子学、纳米机械学, 纳米生物学, 纳米的发展前景八个部分, 这八个部分既相互独立, 也相互联系。以这八个部分为主线, 将纳米材料的制作, 性能, 原理以及应用通过总体介绍、分类介绍、综合讲述, 全面地介绍纳米科技以及纳米材料的总体以及两者的相互联系。并且在实际授课中, 需要言简意赅, 重点突出, 条理分明, 前后贯通, 对于纳米科技所涉及的知识尽量深入浅出, 对于抽象的知识, 通过比喻等方法, 将其形象化, 易于让学生接受。如讲授纳米电子学的时候, 就需要将纳米材料有哪些特殊的电子学特性及优越性明确指出来, 以提起学生的兴趣, 随后介绍出为什么纳米材料以及纳米结构会出现这种特性, 通过比喻等方法, 形象化介绍纳米电子机理、机制。针对本科生基础知识薄弱, 所以要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理论知识, 并且重点介绍纳米科技中的方法以及思路, 从而能够让学生既能够了解纳米科技, 又能从纳米科技的发展中学习到纳米科技的创新思路, 从而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同时针对纳米科技这一新兴学科不断发展的特性, 适时、适当地开展专题课程介绍目前纳米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 从而能够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目前纳米科技的科研动态, 引导学生关注纳米科技的最新动态。希望能够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 从而能够使学生真正的了解纳米科技, 掌握其中的基础知识, 以及其中的一些实用基础, 并拓宽知识面, 养成科学、严谨、创新的基本素质。
二、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
课堂讲授在教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如何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 激发学生的兴趣、注意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一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启发、诱导、提问、互动等方式, 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中, 培养学生的学习自学能力。[2,3,4,5,6,7]在讲授方面需由浅入深、深入浅出, 务必让学生能够理解课堂所讲述的内容, 并根据学生的兴趣, 引入一些相关感兴趣的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这就需要在教学方式, 以及教学方法上, 根据课程自己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对课程的教学进行一些改革,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通过影像、板书、图片等方法将一些抽象的知识以丰富多彩的方式讲授给学生, 同时, 这种课堂的互动, 通过提问, 自发提问, 以及课堂小讲演等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基础素质。首先针对纳米科技教学内容的特点, 其中第一部分纳米的基础及概况即导论将介绍整个课程大体情况, 是一门课的开篇, 这部分将总体介绍课程的特点, 课程的结构, 以及教学大致内容, 纳米导论部分的讲授将直接影响学生对这门课的印象以及日后学习的兴趣。纳米科技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领域, 并且已经有一部分纳米产品已经在军事, 医疗以及日常生活中出现, 并且展示出其独特的魅力, 如在军工已经应用的雷达波隐身涂层, 纳米衣物, 纳米灭菌涂层等, 由于纳米科技诞生不久, 这些只是纳米科技在未来应用的冰山一角, 而目前很多性能奇特的纳米材料以及纳米科技还在科学工作者的研究中, 所以很多同学对于纳米科技的了解很浅, 知其名而不解其意。针对这个现状, 就要通过导论的讲授, 让学生了解纳米科技的整体轮廓以及纳米科技的长远意义, 使学生能够对纳米科技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为此, 对于导论的讲述需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首先要介绍什么是纳米, 以及纳米材料和纳米科技的定义, 并举一些纳米材料特例, 第二部分介绍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所研究的范围以及构成, 从而让学生能够了解纳米科技的整体雏形以及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在整个纳米中的关系, 以及与传统学科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为纳米科技的发展历程, 第四部分为纳米科技的研究热点以及研究现状, 结合科技和生活实例, 并且配合丰富多彩的图像, 引领学生进入纳米领域, 让学生对纳米科技有一个直观全面的了解, 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课堂上让同学举出自己所了解的一些纳米科技以及纳米材料, 进行互动式讨论。让学生对纳米科技有一个较为深刻的印象。其次, 利用多媒体教学中丰富的图片以及影像, 直观地让学生了解纳米科技中的一些内容。图片以及视频以直观形象的讲授, 让学生更容易了解纳米科技中的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 可以通过文字讲解, 配合形象的图片以及视频可以以多种方式相互配合, 让学生了解纳米科技, 并对其产生兴趣, 同时丰富了教学内容。纳米科技日新月异, 在纳米领域, 不断有新的科技成果出现。针对这一个特点, 对于纳米科技的授课, 就需要不断地给学生介绍一些最新的具有价值的科技成果, 从而能够对学生有所启发,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通过学生参观纳米科技相关的科学仪器, 组织学生进纳米材料实验室自己动手制备一些纳米材料, 培养他们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另外, 在教学中需要学生能够积极参与, 通过讨论、上台讲解的方式将学生的思维、思想引入课堂, 以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 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纳米科技。
三、考核方式的改变
与基础知识课程不同, 纳米科技是一门新兴的且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所以通过传统的闭卷或者开卷考试, 让学生了解知识点对于纳米科技这门课不是非常适合。对于这门课程, 需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生的平时表现, 平时成绩, 学习态度, 以及独立创新的素质养成, 避免学生为应试而死记硬背, 所以需要取消考试, 以出勤 (10) , 课堂表现 (10) , 平时作业 (20) , 书面调研报告 (30) , 口头报告 (30) 的考查形式考核学生,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综上所述,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性,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 以及用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翟华嶂, 李建保, 黄勇.纳米材料和纳米科技的进展、应用及产业化现状[J].材料工程, 2011, (11) :43-48.
[2]第23期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高校教学改革”课题研究组.关于高校“两课”教学方法改革的若干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 (2) :31-34.
[3]李进才, 孙超.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在于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J].中国大学教学, 2009, (11) :55-57.
[4]钟延强, 李国栋, 鲁莹, 等.讨论式授课在药剂学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尝试与体会[J].药学实践杂志, 2006, 24 (5) :307-308.
[5]胡卫东.发达国家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改革经验借鉴[J].大家, 2010, (9) :276.
8.激光技术与材料科学 课程小论文 篇八
在科学课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通过声、光、色、图等信息直接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刺激学生思维积极性,可促使学生感知迅速、积极探究、想象丰富。并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这无疑给科学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改变了传统的注重认知、灌输、封闭的科学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了一个和谐的课堂。《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包括信息技术),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调整教学进度,提高学习效率;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为终生教育打基础。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科学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现代信息技术能生动直观地将教学信息再现于学生的感官中。通过视听器官的协作运用,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现代教育技术能将文字、画面、声音有效地融为一体,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如:
我在教《地球上为什么有四季》一课时,发现教参提供给我们的光盘中,相关影片并不十分精彩,且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于是,我借助了知识宝库——网络资源,搜索了相关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并配以优美的音乐和生动的解说。课堂上,学生的兴趣相当浓厚,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学生不知不觉进入情景中,积极思考,主动探讨问题。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地球的神奇与美好,从而激发了探索地球奥秘的兴趣。可以说,这样的教学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动态模拟演示,搭建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平台
模拟演示是教师帮助、引导学生学习时常用的一种方法,但常规教学手段下,教师的示范或某个操作的演示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而计算机的模拟演示功能却能使之很好的实现。
新课程背景下科学教学的特点是旨在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他们对科学本质的认识能力,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他们终生的学习打好基础。更重要的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的整合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通过网络学习科学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各方面能力。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科学学习效率和表达探究成果的质量
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丰富的表现能力,可以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对象,再现各种事物的细节和变化,有效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提高教学效率。在科学教学中,有很多课文内容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课堂上是无法用实验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的。如《地球的运动》等一系列天文知识的课文,《生物》等表现多种生物之间联系的课文,《人体肌肉》等讲叙人体生理知识的课文,这些课文内容都能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形象、生动地展现给学生,而且效果比实物展示还要好。特别是“地球的内部构造、变化、板块移动”等,是难以用实物展示在学生面前的,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就具体教学来说,利用表象形成概念是培养学生概括思维能力的主要方法,巩固知识和应用知识是培养学生推理思维的主要方法。由于科学知识之间如链条一样连接着,本身就具有科学的逻辑关系。我们在设计计算机软件时完全可以依据这些关系,将本来就有密切联系的知识有机地沟通起来。在进行教学实践的同时,学生的认知结构也在不断地组建,逻辑推理能力也就在学生增长知识的同时得以发展起来。
例如,教学《眼睛的科学》一课时,要求学生掌握眼球的构造,了解瞳孔的作用,知道为什么眼睛能看到物体。教学时我让学生看挂图、模型,帮助学生迅速地掌握眼球构造,再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播放《眼睛的奥秘》的录像,这样,使眼睛这一难以表述的人体生理结构形象清楚地呈现在学生眼前,教学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总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对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分解演示,通过放大、放慢,或定格、重演,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操作,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9.对小学科学课程作用的小认识 篇九
朱明中心小学陈凡小学科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学校中开设的语文、数学、音乐等科目有同等重要的位置。科学课程是小学的基础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其他课程中,也有科学内容的涉及,但那些只是渗透、附带的,进行科学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科学课程。是其它学科无法代替的。为此,针对我们学生的现实,我提出以下几点看法。第一、科学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学课,能为学生一生健康打下基础。小学生的身体正处于生长时期,高年级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这是人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生长发育得好,可以为一生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身体的健康成长,除了需要家长和学校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科学的安排,同时学生自己也需要懂得一些符合科学的卫生保健知识,这样才能发挥学生在身体保健方面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向学生进行卫生保健教育是科学学科的教学目的之一,卫生保健知识是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例如保护眼睛、保护牙齿、骨骼的锻炼和保护、关节的锻炼和保护、营养卫生、饮食卫生、呼吸卫生、保护心脏、青春期保健等。这对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第二,能促进小学生智力和动手能力双发展。小学生的智力和动手能力正处在发展时期,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必须从早期对学生进行智力培养和动手能力训练。小学科学启蒙教育非常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观察能力方面,培养学生有目的地观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和从整体到部分的方法观察,并培养学生全面、细致等良好的观察品质;在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演绎推理等逻辑思维方法;在动手能力方面,教给学生栽培、饲养、制作等操作方法,这些对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动手能力的发展都会有很好的作用。
第三、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小学生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等也正处在形成阶段,这些方面更需要早期培养,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否则,一旦形成某种不健康的情感、不好的态度、不良的行为习惯,就很难改正。科学启蒙教育在培养学生爱大自然、爱科学、爱
家乡、爱祖国等情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细致、追求新知、与人合作等科学态度,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第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周围世界
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一个五彩缤纷、气象万千的世界,要正确认识周围世界及其变化的规律,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观点。例如:要认识周围常见的动植物,必须有一定的生物知识;要认识四季的星座,必须有一定的天文知识;要发现某种害虫出没的规律,必须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需要相应的科学知识,而且还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方法,建立基本的科学观点,从而正确地认识周围世界。
五、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首先,科学启蒙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一方面,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例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教科书中有关植物、动物、天文等自然事物的课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品德与社会课中有关地球、方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学习的科学方法,可以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例如:学生在科学课学习的观察法,对于语文课的语言表达和数学思维都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至于学生在科学课中学习的自行探究、应用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更是学生在一生的学习中受用不尽的。
六、科学启蒙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科学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和学生的生活,学生要适应各种现代生活的需要,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科学启蒙教育则可以为学生奠定这方面的基础。例如:电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各种家用电器的原理,掌握安全用电的方法;力和机械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各种家用机械的原理,掌握一些工具的正确用法;燃烧和灭火的知识可以教给学生正确用火、防火的方法;信息科学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使用电话、传真、电脑等各种现代信息工具。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已经成为人的生活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10.激光技术与材料科学 课程小论文 篇十
摘要:指出当前应用型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大数据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大数据应用开发人才的岗位需求及知识结构,提出基于岗位目标的大数据课程群的概念,最后阐述大数据课程群建设对大数据人才培养的意义。
关键词:智能科学与技术;大数据;人才培养;课程群
0引言
近年来,数据的快速增长成了许多行业共同面对的严峻挑战和宝贵机遇,信息社会正在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数据行业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诱人前景的新型产业。智能科学技术作为大数据处理技术的核心基础技术之一,与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相辅相成。一方面,大数据相关技术的发展拓展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科范畴,给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增加了新的内涵;另一方面,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飞速发展也促进了大数据处理技术的进步,推进了大数据技术应用领域的不断延伸。因此,开展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大数据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当前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大数据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一个独立学科专业存在的时间还较短,但依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已有30多所高校开设了该专业。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许多行业包括移动互联网企业迫切需要大数据方面的专门技术人才,但由于人才培养规律及特点的限制,目前我国大数据人才极为缺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究其原因,除了人才培养需要一定周期外,还因为培养的人才的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导致差距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1应用型大数据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与大数据行业需求不相适应
无论是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还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或软件工程专业,在应用型大数据人才的培养上还存在着与大数据行业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究其原因:一是人才培养方案滞后于技术的发展。一般情况下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周期是4年。因此,当年的培养方案一般是在4年前制定的,然而由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要在4年前能够准确把握今天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方向的确有很大难度;二是对市场上需要什么样的大数据人才还不够了解,培养方案还不能涵盖市场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1.2大数据相关课程体系结构不完善
由于大数据技术近几年得到超常规的发展,大数据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导致目前大数据应用型人才的奇缺,但又存在着相关专业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人才培养单位对大数据行业相关工作岗位缺乏了解,大数据相关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还不能覆盖社会的.需求。
1.3人才工程应用能力偏弱
由于大数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时间不长,在课程体系尚不完善情况下,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会比较困难,所以目前应用型大数据人才的工程应用能力相对偏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所学知识结构不能涵盖工作需求;二是对大数据应用中的相关平台和软件不够了解,进入工作周期长;三是对大数据行业工作岗位及其衔接知识了解不够,缺乏岗位转换能力。
2应用型大数据人才的岗位需求分析及知识结构
2.1应用型大数据人才的岗位需求分析
根据对有关大数据公司及企业的调研分析,应用型大数据人才就业的主要行业包括零售/保险/电子商务/物流、政府数据中心、医药和银行、研究性大学、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等。参照文献[4]的分类方法,可将这些行业对大数据人才的需求分为两类:一类是大数据应用岗位,主要包括大数据分析专员、大数据分析师、大数据挖掘工程师(表1);另一类是大数据系统管理岗位,主要包括大数据系统管理员、大数据系统工程师、大数据系统架构师(表2)。
从表1可以看出,大数据应用人才主要是面向各应用行业工作岗位的,主要从事相关行业的大数据分析和处理工作。
从表2可以看出,大数据系统管理人才主要是面向大数据行业或移动互联应用行业的,主要从事大数据系统管理、大数据系统构建和大数据深度处理等工作。
2.2应用型大数据人才工作岗位对应的知识结构分析
应用型大数据人才除了应当具备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科基础知识外,还必须具备适应相应工作岗位的专门知识。本节主要讨论大数据各类人才应当具备的专门知识,应当具备的学科基础知识不再讨论。基于上述应用型大数据人才类型及其工作岗位的对应关系,通过分析可得知各类人才应具备的专门知识(表3)。
3基于岗位目标的大数据课程群建设研究
通过对应用型大数据人才的需求市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社会对应用型大数据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不同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不尽相同,因此要在本科4年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全才的大数据人才培养是无法实现的。为了确保培养的人才能够胜任未来的工作岗位,提升大数据技术人才的工程应用能力,必须采用“共基础、分方向”的培养模式,就是在前3年打牢共同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在第七学期采用分方向的方法,加强学生对大数据工程应用能力课程的学习,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应用能力的大数据人才。
3.1基于岗位目标的应用型大数据课程群设计
基于上述考虑,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岗位目标的大数据课程群的人才培养机制,其核心就是根据人才未来的工作岗位,建立相应的课程群,学生根据自己未来的工作规划,选择相应的课程组完成专门知识的学习。基于岗位目标的大数据课程群与人才类型密切相关,共分为6组,具体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每一组课程群都是针对一个岗位目标提出的,这些课程基本涵盖了其工作岗位所必备的基本专门知识,而且所涉及的课程不仅包括理论知识,也包括了实际应用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工作志向选取相应课程群进行学习和实践,学习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3.2应用型大数据课程群对应的实验教学研究
实验教学是确保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大数据课程群实验教学分为课内实验教学和独立实验教学,课内实验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掌握课程所学知识而开设的,一般随课进行。课内实验教学通常包括验证性实验、设计型实验和综合性实验项目。独立实验教学是独立于课程教学特设的实验教学项目,一般采用专周实习方式进行,通常放在学期末集中1~2周独立进行。独立实验教学在开课前要编制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方案评审,确保实验的效果。表5为大数据课程群中的Excel数据分析课程对应的实验项目。
大数据课程群中其他课程的实验教学设计与Excel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4基于岗位目标的大数据课程群建设的意义
基于岗位目标的大数据课程群建设与一般的课程群建设不同,它立足于未来工作岗位,课程设置与岗位应用密切相关,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基于岗位目标的大数据课程群针对学生未来就业设置专门课程,实现了专业基础知识与适应工作岗位的专门知识的有机统一。设置应用型大数据课程群可以保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既能够学习到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也能以较少的时间学习岗位应用知识,提高应用型大数据人才培养的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讲,基于岗位目标的大数据课程群建设具有以下意义。
4.1丰富了应用型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大数据人才培养方案
从学科生命力角度讲,拓展学科内涵及丰富学科内容是保持学科生命力的源泉。针对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智能大数据处理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正逐步发展成为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应用型大数据人才的培养也必将成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开展应用型大数据人才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尤其是基于岗位目标的大数据课程群建设研究,是探索多样化智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的有益尝试。
4.2完善了应用型大数据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
基于岗位目标的大数据课程群的设立改变了应用型大数据人才培养中千人一面的现象。一方面,不同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一样;另一方面,不同的学生对未来就业的规划也不一样。如何实现用人单位需求与人才自身发展方向的有机融合一直是人才培养体系及人才培养机制研究所关注的重点。基于岗位目标的大数据课程群的建设搭建了二者之间的桥梁,完善了应用型大数据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4.3促进了大数据人才工程应用能力的提升
通过建立基于岗位目标的大数据课程群,学生在学习时有了多种选择,使得学习的针对性得到了增强。同时,通过设立课程群的方法,对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进行了优化,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通过实验、实训等方式提高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胜任工作岗位,提高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5结语
11.激光技术与材料科学 课程小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材料成形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工程实践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大学生自身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毕业生跟踪调查情况来看,企业非常欢迎动手能力强、能分析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普通工程教育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既要注重理论课教学,同时也要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改革,教学内容应贴近工程实际,以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提升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学校声誉。
一、课程介绍
材料成形检测技术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经验很强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了解和掌握现代工业中常用的检测设备和应用方法,提高专业能力和动手能力。该课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课程,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今后从事材料及材料加工工程等方面的工作和研究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材料成形检测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材料成型检测技术课程开设以来,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实验课时少,实验条件差,缺乏工程应用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课程内容设置不尽合理,原有课程内容与专业结合不够紧密,实验教学空缺等。理论教学比重过大、缺少针对性的实践环节设计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能适应我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目标,因此材料成形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要在有限的课时内优化现有理论教学的内容,强化实验环节,突显材料成型专业培养特色,从而提高专业毕业生的竞争优势。
三、材料成形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
为了强调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改革的便是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材料成形检测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提高材料成型专业学生的实践意识、操作技能及工程应用等专业综合素质,同时强化学生专业课程的工程应用能力,为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发挥重要作用。
1.重构课程体系
(1)课程内容侧重点的调整。在综合吸取国内外同类高等工程院校材料成型专业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的设置进行优化,将原来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的内容调整为无损检测的内容,如超声检测、渗透检测、磁粉检测、射线检测等。
(2)重新构建课程结构。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理论为应用服务的原则,增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体现以培养工程应用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特色。将原来的材料成形检测技术课程分成三个模块:一是基础理论模块,向学生传授概念、基本原理、方法等理论知识,主要讲授常规无损检测方法:超声检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测、涡流检测、渗透检测;二是实验模块,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目的,开设简单直观的渗透检测、固定磁粉检测、便携式磁粉探伤仪等实验;三是“工程实际”实践部分,挑选理论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到对口企业观摩实习,增强感性认识。
2.以提高学生工程应用能力为目标,实现教学形式多样化
加大课程实践教学力度,提高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前提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教学中,同时与相关企业合作,邀请相关专业专家参与教学,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模式。
(1)邀请相关专业校外专家参与教学。邀请校外专家做1~2次专题讲座,结合无损检测国内外发展概况介绍前沿的无损检测技术和仪器以及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实例,同时提供专家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机会,在教学形式上实现了多样化,学生评价非常好。
(2)选拔优秀的学生到对口无损检测企业实习,安排2~4个课时的学生讲授互动环节,分享企业心得。材料成形检测技术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强,感性认识缺乏,不利于理论知识的深层次理解,教学效果不好。对于锅炉行业,特别是火力发电厂,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部分无损检测周期不长,例如完成某发电厂不锈钢管氧化皮检测项目的周期只需要1~3天,检测周期短,检测速度快,对于安排学生到现场实习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对参加实习的学生,要求必须弄懂检测方法的原理、检测仪器的构造、此方法应用的领域等,带着问题去实习,带着答案回来与同学们分享。历时四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此项教学改革非常成功。
三、结论
第一,材料成型检测技术课程的结构调整,将原来的纯理论教学改革为理论、实验、实践三模块,体现了教学内容体系的创新;第二,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模式,即邀请该行业专家做前沿讲座,安排优秀学生到对口企业实习,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结合,体现了以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的专业教育特色。
参考文献:
[1]阴振勇.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 提高学生工程应用能力[J].中国电力教育,2007(3):127-129.
12.激光技术与材料科学 课程小论文 篇十二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等因素, 教师如果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相当于为成功教学铺平了道路, 是非常关键的问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因为其实践性较强, 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 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利用计算机技术为小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把趣味性较强的动态视听感觉和多彩的画面引入课题, 进一步激发小学生的浓厚兴趣。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安排的学习活动, 往往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 这也是他们乐于学习的主要动因。有关研究资料表明, 孩子们的兴趣和学习动机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主要是靠后天培养起来的, 教师如果常常通过新颖事物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教学与实践就能使这些因素得到进一步优化, 更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只能靠课堂上有限的时间传递知识, 而计算机可以拓宽时空范围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 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所学到的学习方法在课外借助于计算机进行实践练习。另外,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可能对学生感兴趣的所有问题都进行详细讲解, 而应该引导学生借助于计算机在课外做进一步探究, 使信息技术实践活动突破教学时间的限制和教学空间的束缚。这样既有利于扩大学生探究疑问获取新知识的范围, 激发学生兴趣, 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小学生进行形象生动的演示,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识记能力, 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并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各种兴趣。
二、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强化应用意识
学以致用的理念对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最有效, 一切丰富复杂的知识只有在实践应用过程中才能得到有效巩固。一个具有很强应用意识的人, 不因循守旧, 善于从实践中总结规律, 对已取得的成绩, 不满足, 不陶醉, 能透过成绩找差距、挖隐患。现代职场要求每一位优秀的工作人员都具有良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并且能够善于正确处理一些随机、突发事件。在教学实践中, 应用意识较强的教师,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遇事沉着、冷静, 处理事情果断、准确, 而不是紧张和莽撞从事, 在发现客观条件发生变化, 且按照预定的教学方法、方式难以实现时, 能够急中生智, 临场作出新的方案, 较好地完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教学任务。这种应用意识可通过加强实践逐步提高, 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努力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 本身就是增强应用意识的过程。教育学生在今后的工作 、学习和日 常生活中 , 要注意多 做自我检 查、自我监督、自我鼓励, 注意改变不良习惯, 也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应用意识。
三、在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培养探索精神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 各种先进的教育科技手段也在不断地更新和逐步完善。经过近年来的实践摸索, 在电化教育研究的基础上, 我对计算机辅助教育教学有了一定的看法和认识。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把抽象的科学概念实施形象化演示, 并且进行动态化的直观教学观摩, 更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 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效果。教师是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提倡自主合作自愿学习的风气,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计算机课程教学实践全过程, 以科学探索精神参与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 坚决摒弃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严肃讲课与学生认真听讲的固有模式, 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和探究意识,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潜能, 组织新型的以科学探究为主的民主和谐而且开放的课堂教学秩序,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探索的激情与欲望。教师要精心选择教学材料,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鼓励学生不局限于从书本上获取知识, 要拓宽通过信息资源获取知识的渠道。在课外书籍或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过程中可以获取相关知识,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 让学生在相互探讨交流过程中积极探索, 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在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中强化教学效果
逐步改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 注重学生思考方式、分析思路与方法的传授,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推广使用案例教学、举例教学、实践演练等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改善条件, 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优化教学效果。大力推进按学期进行学生评教, 进一步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改善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 注重学生思考方式、分析思路与方法的传授,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中, 老师要注重与学生参与共同实践并且要加强实践交流, 常常首先把微笑带进课堂, 让学生紧张的心理得到放松;对学生的进步要及时给予热情的鼓励, 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让学生开心愉快地学习。通过计算机的实践运用, 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探索活动的最佳教学情境,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有效提高学习兴趣, 重点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孩子们在愉快的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掌握新知识, 并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在优势, 增强利用计算机学好其他各科的信心和决心。
做好小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关键是, 及时保持师生之间的沟通, 做好信息交流, 同时要特别注意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安全意识教育。信息技术在带来方便的同时, 也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正在成长的小学生应该协同教师做好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安全教育教学工作, 在安全顺利的情况下提高信息技术的服务质量。
摘要:小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任课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 引导学生课外探究新知识, 把以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为主的实践活动与教育教学改革结合起来, 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不再受教学时间的限制和教学空间的束缚, 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13.人与环境课程小论文 篇十三
摘要: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多,传统的化石燃料已经被消耗的所剩无几,而且带来了很多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发展绿色、高效、可再生的能源成为了未来能源发展的趋势。本文将简从核能的利用原理、核能的巨大威力、核能的开发前景几个方面介绍核能。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目前人们所开发使用的能源主要以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为主,但其终有用尽之时。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将以可再生的太阳能、地热能、水能、风能、海洋能、氢能、生物能及核能等能源为主。
由于受地域及科技发展的影响,使太阳能、风能、海洋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受到限制。太阳能的利用设备需要相当大的面积,而且太阳光的强度受天气、季节影响较大,同时太阳能电池板主要是晶体硅,其生产的过程会带来很大的污染;风能的利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域以及季节的影响,而且其机组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干扰周围的鸟类的生存;海洋能完全受制于地域,内陆地区几乎没有几乎直接利用,而且开发设备需要大规模展开;水能的利用会破坏自然河道的水质循环,如三峡大坝的使用给我国的南方带来的更多的暴雨和洪水。相对而言,核能具有更加稳定、易于开发、能量利用密度更高的优点,将在未来能源需求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核能是通过转化其质量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2)。核能通过三种核反应之一释放:
1、核裂变,打开原子核的结合力,使原子中的质子和中子分开。
2、核聚变,原子中的质子和中子融合在一起。
3、核衰变,自然的缓慢释放过程。利用核反应中原子核的裂变或者聚变所释放的热能进行发电的方式与火力发电相似,只是以核反应炉以及蒸汽发生器来代替火力发电的锅炉,以核裂变能量代替矿物燃料的化学能。一般类型的动力堆都是一回路的冷却剂通过堆心加热,在蒸汽发生器中将热量传给二回路或三回路的水,然后形成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
核能有巨大威力。1公斤铀原子核全部裂变释放出来的能量,约等于2700吨标准煤燃烧时所放出的化学能。一座100万千瓦的核电站,每年只需25吨至30吨低浓度铀核燃料,运送这些核燃料只需10辆卡车;而相同功率的煤电站,每年则需要300多万吨原煤,运输这些煤炭,要1000列火车。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则更巨大。据测算1公斤煤只能使一列火车开动8米;一公斤裂变原料可使一列火车开动4万公里;而1公斤聚变原料可以使一列火车行驶40万公里,相当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此外,核能也是一种清洁能源,它可避免煤、电使用过程中产成的酸雨和温室效应,有利于保护环境。
地球上蕴藏着数量可观的铀、钍等裂变资源,如果把它们的裂变能充分利用,可以满足人类上千年的能源需求。在大海里,还蕴藏着不少于20万亿吨核聚变资源——氢的同位元素氘,如果可控核聚变在21世纪前期变为现实,这些氘的聚变能将可顶几万亿亿吨煤,能满足人类百亿年的能源需求。更可贵的是核聚变反应中几乎不存在反射性污染。聚变能称得上是未来的理想能源。
但是,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我们都知道在核电的开发和建设中,如何开发更加安全和经济的新型反应堆是核电发展的关键。因为核安全是核电发展的生命,良好的经济效益是一个新兴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1979年美国三哩岛核电站事故、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以及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均对核电发展造成很大冲击,事故后不久就有不少国家放弃或修改了核电发展计划。现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所选用的堆型已被淘汰,几个核电大国正在开发先进的核电技术,以提高核电站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为保障利用核能的安全性,目前正在研究和开发的新型反应堆有:改良型核电站、革新型核电站和非能动安全系统。其中,非能动安全系统将是下一代先进压水堆的发展方向。运用非能动安全技术后,核电站的安全特性将会比现有的核电站安全100倍,系统进一步简化,经济性能将大幅度提高。这样来讲,在不久的未来,随着我们的科技水平的提高,我们对核能的开发的技术会更加成熟,我们对核能的利用也会更加安全,逐步地实现降低风险、消除风险,实现对核能的安全合理的运用。
14.激光技术与材料科学 课程小论文 篇十四
1 传统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学生进行访谈以及课堂教学的观察与研究, 传统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很不理想。很多学生认为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很难学, 学起来很枯燥, 缺少学习兴趣, 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学不好该门课程, 缺少信心。学生在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过程中, 不能很好理解课程的基本概念。在上机操作时, 不知道如何设计算法, 算法分析之后, 不知道用什么语句来表达算法, 出现语法错误时, 不知道如何纠正等。如此种种导致学生上机实践效果很不理想。出现这些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传统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
首先, 在教学内容方面, 传统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的内容偏重于理论, 对实践环节不够重视。C语言的基本概念多, 内容繁杂, 纯粹的语法讲解使得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内容枯燥抽象。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使得实践应用与理论知识联系不紧密, 学生运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很好培养。
其次, 在教学方式方面, 传统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的进度进行, 教师在规定时间完成相应的教学计划, 课堂教学基本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教学主体是教师, 师生之间的互动很少。学生学习时缺乏自主性和学习兴趣, 课堂上的学习氛围很沉闷, 很难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效率很不理想[1]。
最后, 在考核方式方面, 传统C语言程序设计往往采取期末考试成绩占70%, 平时成绩占30% 的考核方式。这种一张试卷定成绩的考核方式, 缺少对学习过程的监督。有些学生平时不怎么学习, 往往在期末考试时突击复习, 反而得到较高的分数。这种只重视考试结果的考核方式, 不利于培养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基于C语言程序设计传统教学存在诸多问题的现状,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的兴趣, 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学习, 提高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效果, 适应国家地方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要求,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需要进行改革。教学改革既要与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相结合, 又要考虑到学生的现有基础。教学过程中, 需要以实践应用为主导, 以理论为基础, 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 提高学生利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C语言程序设计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如下改革。
2.1 教学内容的改革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大一下学期就开始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 对于接触计算机时间不长的学生来说, 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础几乎为零。偏重于理论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 不利于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 应抛弃传统教学内容中枯燥乏味的语法概念, 设计实用有趣的经典实例, 把语法基础知识的讲解融入到实例分析中,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图1 所示,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主要由四部分内容组成。在传统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 重点放在C语言基本概念的讲解上, 而基本概念是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 从而使得学生一开始就对该门课程产生厌烦心理。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教学重点放在后面的基本控制结构、数值与指针、函数这三个部分。每一部分设计一些有趣案例, 在对案例进行分析、编程的过程中, 穿插讲解C语言的基本概念。对于课程体系中的后三个重点模块, 教学内容也要做如下调整:简化表达式强制类型转换、运算符优先级等内容;删除多维数组、多重循环等内容;强化三种基本控制结构、基本数据类型、算术运算符、二维数组等内容。这种教学内容的改革, 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教学方式的改革
对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主要是为后续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而开设的, 教学过程中应采用“以理论为基础, 以应用为目标”的教学理念, 强调培养学生C语言程序设计的应用能力, 并不是要抛弃理论方面的教学, 而是要放弃传统教学中“先学理论, 后学应用”的教学方式。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理论, 需要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中, 单纯介绍C语言基本语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革后, 把C语言作为一种实践工具, 主要讲解程序设计方法, 通过程序案例讲解语法重点和难点。把“问题驱动”教学法应用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 在讲解语法的过程中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 而是通过实例教会学生应用语法[2]。如图2 所示, 采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方法, 巧妙设计教学任务, 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提出任务解决方法。学生在完成一个个具体而真实的任务过程中要对任务进行分析, 提出问题, 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改革后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2.3 考核方式的改革
传统考核采用平时成绩占30%, 期末考试占70% 的方式。期末考试的一张试卷几乎就能决定学生该门课程的成绩, 这种考核方式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管。部分学生平时不努力, 期末进行突击复习, 反而得到了高分。这种只注重语法等细节知识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改革后的考核方式更注重过程监督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为了让学生注重平时学习, 可以将平时成绩提高到60%, 平时成绩主要由平时上机操作考核 (包括程序设计和调试能力、代码规范程度、课程实验) 占20%、平时作业 (包括实验报告、课后作业) 占20%、平时出勤和平时上课表现 (迟到一次扣1 分, 旷课一次扣5 分, 上课违纪一次扣1 分) 占20% 综合给出, 而期末成绩只占40%。通过对平时进行监管, 要求学生认真对待每一堂课, 避免期末为了应付考试而突击复习的现象[3]。这样不仅让学生真正学到了东西, 同时也减轻了学生期末的考试压力。
3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改革效果
本次实践采用的教材是李梦阳、张春飞主编的C语言程序设计, 在没有改变大章节的前提下, 把每一章的内容进行教学改革, 改变传统逐节讲解知识点的方式, 每一节的教学内容中含有多个知识点, 把这些知识点都融入每一个精心设计的案例中。通过一学期的实践,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教学效果很好, 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会积极主动去学习编程, 利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学生不仅可以使用C语言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 (第三次上机操作) , 还能够对复杂的数组进行处理 (第五次上机操作) , 有些学生甚至能够利用C语言编写用户界面 (课后任务) 。在以往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 学生很难解决这些问题。
4 结语
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高级语言课程, 对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 熟练运用C语言进行编程对后续课程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的学习非常重要。只有不断创新, 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进行相应改革, 才能提高C语言程序设计的课程教学质量。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目标, 应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使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学更加具有科学性, 从而取得更好的成效。
摘要: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高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笔者针对该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提出了新的思路, 改革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电子科学与技术
参考文献
[1]王爽, 陈鸿.高校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探讨[J].时代文学, 2014 (24) .
[2]余丽红, 徐存东, 林春景.基于CDIO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16) .
15.激光技术与材料科学 课程小论文 篇十五
21世纪,可以说是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随着时间的推移,计算机的应用已经人成为们生活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涉及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引导了社会的变革,我们发现,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上,都随处可见计算机技术的踪影。在这样的大势之下,高校围绕当代信息技术发展所开展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显得格外重要,然而,原来的办学体系以及教学内容已经不符合新时代的人才需求标准,为了提高学生们的专业技能,必须就现在的课程教学制定一系列的改革方案。
一、当代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所面临的发展局限
(一)就业需求与培养目的之间不相匹配
在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应该充分掌握基本知识,为将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事与愿违,就目前的高校教学来看,教师们往往更加注重理论而非实践,这样一来,学生们的实际能力就得不到充分锻炼,在解决相关的计算机难题时也经常感到束手无策。所以笔者难免对这些即将踏入社会的孩子们的前途感到担忧。例如,在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时,学生们对电路原理、模拟数字、计算机系统这些主要的课程并不深入探究,只是简单地掌握其基本的理论,并未付诸实践。所以学生们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得不到发挥与运用。
(二)人才培养的目标太过广泛
现如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定位并不十分明确,这是因为它的培养目标太过广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门课将工作中所要真正运用的计算机知识置之于门外,导致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能完全掌握计算机硬盘、软件的应用,在开发维护网络时的表现也差强人意。俗话说:一口气不能吃成一个大胖子,就目前的教学形式而言,那些名目繁杂的教育目标正如一道道精美的食物,学生们只知道狼吞虎咽,却不懂得细细品味,那么反而会“营养过剩”对学生不利,在笔者看来,不如专心品尝在自己面前的几道“小菜”,学生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能充分吸收其“营养”。以加快学生们的茁壮成长。
(三)缺乏吸引学生的专业特点
在各个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课程设计上,总是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计划,没有透露出计算机专业应有的改革创新精神。很多学校甚至照搬一些名校的教学方案,无论是专业学生还是非专业学生,他们所接受的知识基本相同,这也就使得学校本身的教学特色难以突出显现。再加上教师在课堂上对于一些实践类课程总是一笔带过,所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对于学生们来讲更加缺乏吸引力了。
二、实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一)增加实践机会,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理论是学习的基础,而实践才是创造力的源泉。学生应该在充分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去进行实践创造。教师在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时,不应该墨守陈规,只是单方面地向学生们灌输理论知识,而应该尝试把学生们带出课堂,走向更为宽阔的实践天地,比如在学习word、office等软件时,教师们就可以利用这些软件来激发学生们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
笔者先是让学生们了解基本的知识框架,然后对于一些重难点进行逐个排查,接下来就是重要的实践阶段,学生们在笔者的指导下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源去处理有关于计算机的难题,不仅巩固已经学习的知识,也让学生们充分发扬了个性,取得了个人方面的突破和进步。例如学习V8的程序语言设计,笔者就在介绍完相关的理论知识后,就将学习的主动权放到了学生们的手中,笔者让学生们在课后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然后又让他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语言编程设计,“作业”完成以后,笔者还要求每个人都上交一篇自己的心得体会,谈谈自己在计算机编程设计中所遇到的难题以及做出的解决方案。除此之外,在使用HTML语言制作网页时,笔者也采取了相似的方式,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去探求计算机知识的无穷奥妙。笔者还上过很有意思的一堂课,是关于photoshop的图片处理技术,为了增加整堂课的积极效应,笔者让同学们ps自己身边同学的照片,很多学生就趁此良机将好哥们,好姐妹的照片ps得“面目全非”,有恐龙样子的,有兔斯基形象的,还有的甚至将照片ps成了阿凡达,这都彰显了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强大的创造能力。
(二)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开拓学习新天地
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为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激励的方式让学生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与信心投入到学习当中去;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方式,让学生们的实践活动变得更加科学完善。除此之外,老师更加注重学生们的能力培养,不再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样一来,就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们的主动性,变得不再依赖于老师,依赖于课本,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累积创造巨大的精神财富。
在改进教学方法时,可以采用CIA教学方式进行,学校可以自主开发一些管理软件,那么,学生评价、成绩查询都可以通过这个小小的管理平台实现便利化、高效化的目标。从而大大提升了学生对于学校的满意度。
(三)调整主要的课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较于其他的专业而言,往往更具专业理论性质,所以就造成了学生们在学习上的困境。在笔者看来,学校应结合学生的学习心态,主动优化学校的课程体系,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界定。学校可以将电路原理介绍、模拟电子技术、数值分析等放在教学内容的首要位置,同时,也可以适当地开展双语教学模式,以增强学生们在国际间的竞争力。
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大数据时代的降临,更为整个世界的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以说,我们无时无刻不都在围绕着计算机旋转。网上订餐,淘宝交易,股票行情,资金流转, 这些都无一例外的与计算机科学技术产生丝丝缕缕的联系,没有技术就没有我们崭新的未来,所以呼吁全体的高校师生都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并以实践为重的教学活动。以期成为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领头羊。
参考文献
[1]陈相吉.未来计算机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J].法制与社会,2009(10).
[2]甘黛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探析[J].2012(06).
[3]许明元,何佩佩,李菲,许进.一种新型DNA自组装磁珠光电检测系统及其在DNA计算机研制中的应用[J].计算机学报,2012(05).
16.激光技术与材料科学 课程小论文 篇十六
一、法家思想简介
法家学派是春秋战国时的一个重要学派。起源于春秋时的管仲、子产,发展于战国时的李悝、商鞅、慎到和申不害等人。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到了战国末期,韩非子加以综合,集法家学说之大成。
法家在理论上提出了进化论和性恶论两个重要观点。他们认为“古今不一度”,社会是不断演变向前发展的。固守先王之道是行不通的。“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要想使社会达到长治久安,就必须加强法治。法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注重实际需要,不尚空谈。但到了汉代,统治者们看到只用法家思想并没有使秦王朝得到长治久安,严刑峻法,反而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于是,汉武帝改变策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则把法家思想同儒家思想等结合起来揉为一体,进行政治统治。这一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效法。
法家学派的法治理论对春秋战国之际进行封建化的改革以至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的封建国家起了重大的作用,并成为秦王朝的统治思想。到了西汉以后,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的体系中,德刑并用,成为维护地主阶级专政的有力工具。但是,先秦法家对以后的一些唯物主义者和进步思想家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法家思想中的管理智慧
法家在法理学方面做出了贡献,对于法律的起源、本质、作用以及法律同社会经济、时代要求、国家政权、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自然环境以及人口、人性的关系等基本的问题都做了探讨,而且卓有成效。总的说来,法家并不寄希望于通过教育将大众改造成新人。而是通过从实际出发,制定法律,配以君王的权术与威势,统治臣民。
法家的政治学术思想概略的讲,主要有以下内容:
1、奖励农耕,崇尚军功,以求富国强兵。
2、因时变法,整饬法令,设立在官府,布之于百姓。
3、厚赏重刑,执法严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4、君主谨守主道,用刑名之术考核群臣,操持赏罚二柄。
5、君主独占权势之位,高度集权,君临万民,权力无限,超越于法令之上。
法家的核心思想是以法治引领社会。他们的理论根据是万物以道为原为本,法是道在社会的体现。韩非子之前,法家分三派。一派以慎到为首,主张在政治与治国方术之中,“势”,即权力与威势最为重要。一派以申不害为首,强调“术”,政治权术。一派以商鞅为首,强调“法”,法律与规章制度。韩非子认为“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明君如天,执法公正,这是“法”;君王驾驭人时,神出鬼没,令人无法捉摸,这是“术”;君王拥有威严,令出如山,这是“势”。韩非子是法家集大成者,他的思想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此前各位法家思想家如申不害、慎到、商鞅等人的思想,而且也广泛吸取了儒(荀子)、道(老子)、墨(墨子)等学派的精神成果。兼容并蓄,深入的思考和清晰的表达,铸造了韩非子管理思想的独到价值。韩非子式的法家管理以“法”即管理制度为核心,注重“法”、“势”、“术”即管理制度、管理权威与管理技巧的完美结合。
法家反对以来那些空洞和不切实际的绝对的忠信概念,以及那些只具有主观的道德规范。因为人不是靠自觉就能遵守法律的,因此,他们主张使用客观的、具体的、铁定的法律,通过铁面无私的奖惩制度,进一步强化司法的威严和检查的力量,以期确保每个人在各自的工作位置上都必须达到最高和最大限度的工作效率,同时对没有达到甚至是消极怠工、腐败浪费等现象进行最严厉的惩罚。以法律高于一切为主旨,提倡愚民政策,强调雷厉风行的气概和严肃无情、激烈强制的手段。在这种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其管理的核心是以奖惩赏罚的强制手段来求得公平这一社会理想。
三、法家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发
韩非子作为法家的始祖与集大成者,他的理论对当今时代来说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尤其是用人和管理方面更是如此,在管理学上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如企业的管理要建立成熟的完善的可操作性强的管理机制、不依靠人治等,同时韩非子认为要管理好一个企业,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因能授职,也就是说依据下属的能力授给人职位。
二是循名责实,这是术的要点。法家是典型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非常注重实物,循名责实是法家考察职工的一个基本原则,强调表面情况和实质要互相加以验证,综合来考察一个人。
三是叁五之道,这是法家考察员工言行的一个具体方法,主要意思是利用多方面的情况进行检查,以追究责任人的过失,利用多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以找到取得成功的原因。
四是在领导谋略上,要使用七术,也就是说七种策略。这七种策略是:(1)众端参照,也就是通过多方面的观察来验证员工的言行;(2)必罚明威,就是一定要惩罚那些犯错误的人来树立威信;(3)信赏尽能,在奖励方面一定要守信用,鼓励那些有才能和取得成果的人;(4)一听责下,就是一一听部下的意见然后进行评判;(5)疑诏诡使,就是指领导者表面上和一些人亲近,让他们长期在自己身边工作,但是不给他们任务,别人感觉这些人是受了秘密指令,所以做坏事的人就会害怕,心里疑心不敢胆大妄为;(6)挟知而问,这是考察下属忠诚度的有效手段,就是用已经知道的事情来询问下属,看看下属怎么说,用以对照核查下属的态度,从而举一反三地了解许多隐情;(7)倒言反听,就是本来想说一件事情,但却说一个与本意相反的事情,以获得下属的真实态度。
五是在管理过程中,韩非子强调要防微杜渐,从细节上消除消极因素。韩非子的法、术、势实际上就是告诉领导者,要管好一个组织的核心问题是权力的问题。法是权力的表现形式,术是权力的手段,势是权力的归属。要制定严明的规章制度、清晰和强有力的奖罚措施。规章制度和奖罚措施要明确,让每个人都看到,而且每次奖罚也要公开,这样,领导者下的命令才有人服从,权力才能有效行使。同时领导者要有一些技巧和计谋,这些计谋要做得恰当周密,不能让下属知道,以此保证其实施的效果。这样才能够控制局面,掌握下属的言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管理顺利进行。同时一个领导者一定要懂得树立自己的权威,牢牢地把核心权力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确保自己的领导地位,要善于利用环境去造势,然后因势利导,去管人做事从而实现自己的宏图大业。
而且领导者在用人时,面对人数众多的下属,也难以一一对其进行管理控制,因此在控制时,更抓住用人的“本”和“刚”。只要控制好了下属每个部门的领导,就能借助他们而管理控制好众多的职工。因此在选择用人的时候就更应该谨慎,这样即使领导者经常处于闲暇之中、清静无为,也能够通过各个下属中的领导者来将一个企业治理好。
四、结论
虽然是法家也有其不足的地方。如极力夸大法律的作用,主张用刑、德(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来导制百官;强调依法治国,“以刑去刑”,不重视道德的作用,而且法家为了统一全国上下的思想,曾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实行限制文化教育的某些措施,对后世产生了不良影响。但即便如此,法家理论依旧能够在今天帮助我们进行智慧的企业和国家的管理。
近代以来,西方所推崇的注重人性和谐慢慢成为当代中国的管理潮流,但物极必反,人性深处的矛盾给领导人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由韩非子等人留下的管理智慧,依法治理等管理方式,却能让我们游刃有余地领略人性。
17.激光技术与材料科学 课程小论文 篇十七
课程体系[2]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的总体设计蓝图, 而专业课程体系是一个专业区别于另一专业的特征描述和顶层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科学与否, 关系到专业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及培养人才的质量。湘南学院是湖南省属地方本科院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去向以计算机及相关行业为主。因此, 研究以行业发展为导向构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以适应计算机及相关行业发展的新需求, 提高计算机专业人才的整体培养质量至关重要。
1 行业导向在教学改革中的意义
2010年4月, 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强调要“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2010年6月, 国家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等22个部门和单位启动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从2010年到2020年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行业导向就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着眼于行业需求, 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创新型的实用人才”。课程体系建设以行业标准为导向, 即以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和职业对该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为导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必须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满足社会的需求, 兼顾学生的个体性需求。
以行业标准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就是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构建基于职业技能培养、面向行业岗位需求的、开放的、动态的课程体系。依照应用性、关联性等原则, 优化课程体系, 满足学生个体需求和职业成长需求, 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 考核方式多元化。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现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1994年教育部将众多的计算机类本科专业统一规范名称。随着计算机的快速发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传统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计算机行业发展的需要。地方本科院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教学等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专业定位不明确, 缺乏特色
地方本科院校一味照搬重点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大纲, 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计划和大纲, 忽略了学校的发展定位和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出来的学生技术不精, 很难满足计算机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2.2 计算机教育滞后于计算机行业发展
现行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材内容严重滞后, 计算机的软、硬件升级较快, 计算机专业理论和技术发展也较快, 导致了高校计算机专业教材内容与当前主流技术脱节, 直接了影响教学质量。理论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以讲授为主[3], 缺乏对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而且实验实训内容与行业发展脱节, 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学以致用, 难以满足计算机行业对人才要求。
2.3 重理论轻实践, 难以满足行业需求
目前, 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来看, 普遍重理论轻实践。一方面, 理论内容多实践内容少, 理论课时多实践课时少;另一方面, 缺乏应有的实验设备, 无法构建基本实验平台, 缺乏配套的实验教材, 实验教学以验证性为主, 综合性和设计、创新性实验缺乏, 致使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从而导致了计算机行业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却有大量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的供需矛盾, 充分反映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相脱节的实际问题。
3 行业发展对计算机专业发展的要求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水平的提高, 使得计算机及相关行业迫切需要懂技术开发、会管理、能维护的复合型技术人才。据统计, 近几年来社会对计算机类人才的需求量一直位居各类人才需求排行榜前列。随着技术快速更新, 即使原来己经不缺计算机人才的单位, 也会产生新的人才需求。因此, 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将会是大量的、长期的和多层次的。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己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因此,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较广的就业范围。计算机行业要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精通程序设计, 熟练运用软件开发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适应行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湘南学院在制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过程中, 考虑到计算机及相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从“工程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入手, 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划分为多个培养方向, 主要包括J2EE软件工程方向、嵌入式应用开发方向等。
4 以对接行业发展为导向构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4.1 调整课程体系以适应行业发展需求
课程体系构建体现以行业能力素质为核心、同时应包含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在内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加强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训练, 注重培养学生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系统、计算机网络的设计、开发、管理和维护能力。针对计算机行业人才岗位的需求, 以科目课程改革为基础, 整合后的课程体系涵盖以下5个层次。
(1) 公共课模块
公共课模块属于必修课, 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外语应用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开设的主要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导论、体育等课程。
(2) 学科基础课模块
学科基础课模块也是必修课, 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的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专业英语等课程。
(3) 专业课模块
专业课模块又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两个层面, 其中的专业基础课属于必修课, 开设于该专业下的各个方向;专业方向课可属于选修课, 学生可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而选择相适应的课程。专业基础课主要有:离散数学、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等课程。
根据行业发展需要, 专业方向课分两个方向:方向一、J2EE软件工程方向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 学生具备深厚的软件工程理论基础及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研发能力, 核心课程为数据库编程、Java程序设计、XML程序设计、Java Web应用开发、J2EE应用开发等;方向二、嵌入式应用开发方向培养具备嵌入式系统微处理器及外围设备的硬件设计能力、以及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的开发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有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Java程序设计、Linux内核裁剪与移植、Linux系统开发、物联网传感技术、Linux应用编程、远程红外控制系统等。
(4) 拓展课模块
拓展课模块又分为专业拓展课和素质拓展课两个层面且都属于选修课, 旨在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新知识的获取、消化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能熟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专业拓展课主要有:计算机算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C++) 、软件工程、数学建模、网页设计、VC高级开发、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网络互联技术等课程;素质拓展课主要有:音乐、体育、艺术等方面的课程。
(5) 实践环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因此实践环节这一层次在该专业中显得尤为重要, 涵盖了从课程实践到专业实践的各个方面。具体体现在:课程设计、专业见习、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方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五个层次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是相辅相成, 学分分别为40、38、46、26、32学分。
4.2 使用能够反映最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理论和技术的教材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和技术更新快, 为了使学生能学到最新知识和技术, 更好地满足行业发展需要, 要求任课教师尽量选用内容最新的教材, 在讲课中及时补充一些新知识和技术, 使学生跟上行业发展步伐。
4.3 加强实践实训
根据行业发展需要, 不断加强和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更新实践教学内容, 使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实践教学除了每门课程的实验外, 单独开设综合课程设计和专业技能实训, 综合课程设计与相关课程结合, 提高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综合实践运用能力。而专业技能实训则由专业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组成, 主要依托校内外的专业实习基地, 根据行业发展要求, 加强校企合作, 采用订单式技能培养, 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质量。
5 结束语
根据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结合我校办学条件及发展战略, 对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进行了研究。在原有课程群上适当调整, 形成适应行业发展的专业课程体系。在实施本研究方案的过程中, 我们将密切关注和研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与变化, 及时修订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环境, 实现行业、企业、学校互利共赢。
摘要: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保障教学质量的核心之一, 课程体系合理性与科学性, 关系到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和培养人才的质量。通过分析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以行业发展为导向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模式。该模式围绕行业需求, 建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体系, 从而提高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培养实用型创新人才。
关键词:行业,导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季玉茄, 王德忠.基于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1, 28 (2) :40-43.
[2]雷生姣, 龚大春.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构建生物工程模块课程体系[J].广州化工, 2013, 41 (18) :184-186.
【激光技术与材料科学 课程小论文】推荐阅读:
激光技术论文08-20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微电子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的论文08-13
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整合的实践与体会论文06-2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论文范文08-02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的思考论文08-15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06-1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总结09-14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论文要求06-12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讨11-02
浅谈通用技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