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历史经济史专题复习:中国近现代的工业文明

2025-01-13|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2010历史经济史专题复习:中国近现代的工业文明(共2篇)

1.2010历史经济史专题复习:中国近现代的工业文明 篇一

3eud教育网 http://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专题三历代统治者的经济政策(或促农措施)

●知识梳理

▲经济政策:

1、春秋:(略)。

2、秦国:商鞅变法规定: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禁止弃农经商。

3、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

4、西汉:刘邦实行休养生息,士兵复员生产,归还逃亡者田宅;释放奴婢为平民;减轻田租。文帝、景帝继续实行。汉景帝说:“农业是天下的根本,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

5、东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田租;废除王莽时的苛捐杂税。

6、三国:蜀国诸葛亮实行减轻赋税、奖励农耕政策;曹魏重视保护农桑。

7、南北朝:刘宋注意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北魏孝文帝推行均田制,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

8、唐朝:唐太宗“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即民本思想)。沿用

9、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稻,促进南北农作物的交流。

10租税。

1112、清朝:奖励垦荒;宣布“更名田”;实行“摊丁入亩”

●认识

1、以农立国思想的原因分析:

2,国家才会富强。

3、纵观历史,就能调动人民群众生

4、当这种调整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5、维护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但在效充分肯定。

1)原因

一个国家或政权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是由其经济基础和统治者的阶级地位所决定的。我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是主要部门,农业生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人民的生计;统治者的阶级地位是剥削压迫农民,重视农业有利于扩大经济利益。因此,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2)表现

①初期

战国兴修都江堰和郑国渠,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水源,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商鞅变法中的“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推动了秦国封建经济的发展。西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生产。孝文帝改革中的“均田令”,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

②中期

唐初统治者注重农业生产,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农民获得了土地,生产时间得到了保证,赋役负担减轻。唐中期推行两税法,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轻了农民的负3eud教育网 http://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3eud教育网 http://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担。同时兴修水利工程,都有利于生产的发展。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分别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农田的水源供给、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③后期

一条鞭法中的“纳银代役”,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说明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1669年实行“更名田”,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这样,人头税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引进农作物和推广种棉,使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加。设立关卡、征收重税和闭关锁国,抑制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规律认识】重农抑商具体表现为:①第一,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强化本末意识。

②第二,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

③第三,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便于纳税和征役。

④第四,从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限制商人的政治权利,堵仕途之路,不许其房、乘车都有歧视性规定。

3)、影响

①积极(主要在前中期)

奠定了基础。

②消极(主要在后期)

3eud教育网 http://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2.2010历史经济史专题复习:中国近现代的工业文明 篇二

【历史】高考预测试题(05)·综合题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一中 胡佳伟

适用:全国各地区

预测题(考点——中国的经济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0分)

材料一从英国的工业化来看,内经济运行来看,基本上是市场调节,政府直接干预较少。但是,了如下两种重要作用:一是在国内通过立法和强制的手段,供了制度保障;二是通过武力向海外扩张和掠夺,源和广大市场。没有上述两种政府的作用,英、法、和工业化是不可能实现的。

1840-1894)》

材料二“作为一个后发外生型国家,中国是从业文明转型的现代化过程的。因素。不是模糊的,„„从1800”

材料三“此后社会当以工商实业为竞点,为新中国开一新局面。”“实业为民国将来生存命脉,今虽”

材料四1950年区、市对于地方工业的指导必须加强。目前由于国家财力的限制,但小型工业的发展是可能的,我们对此应采取积极的态度。,或由地方拨款,或组织私

年2月,毛泽东在中央的一次会议上说:什么叫过渡时期,过渡时期的„„在10到15年或更多一点时间,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及对农业、材料六有学者认为,近现代中国的和平崛起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40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寻求自立、解放和现代化。第二阶段,从1949年到1979年,新中国奠定国民经济基础。中国建立国民经济、工业、大学基础体系,制造出“两弹一星”。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为工业化积累资金。第三阶段,1979年以来,中国的发展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请回答:

(1)中国第一次工业化从洋务运动开始起步,根据材料

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指出中国工业化与欧美国家的不同点。(6分,不得摘抄材料原句)

(2)辛亥革命后,中国开始了第二次工业化建设。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

工业化的主要背景(4分)。但是这次工业化短暂发展,很快衰落,分析导致这样结局主要原因。(4分)

(3)据材料四、五对实现工业化与发展私人资本这二者的关系处理上有何不同(4分)?材料五的主张在中央决策中是如何集中体现出来的(2分)?

(4)材料六中提到的中国第三次和平崛起也是中国第三次工业化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中国的发展具备了哪些“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6分)

(5)通过西方工业化和中国工业化的进程比较,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4分)

答案要点及解析:

(1式,主要是以私营企业为主。开始的;主要以国营企业为主;中国工业化主要依靠国内市场和资源。3点即可给6分)

(2两点,给4分)(解析:然经济的强大等。(4分)

(3化过程中逐渐改造私人资本。(4分)(或答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第一个五年计划)。(2分)线和一五计划规定的任务)

(4(只要答出任意3点即可给6分)趋势等多方面思考思考)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教师进修 总结下一篇:汉字及其汉字教学

付费复制
学术范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