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梦想名言(14篇)
1.关于梦想名言 篇一
1.梦想是有层次的,实现了初级梦想,才可能去实现高一级的梦想。
2.最梦想的境地既不可达,人往往不知退而求其次。
3.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意志奋发得起,何事不可为。
4.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5.志气太大,梦想过多,事实迎不上头来,结果自然是失望烦闷;志气太小,因循苟
6.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代表,四个现代化,五项基本原则,六中全会,七一讲话,八项主张,就是记牢,十分重要! -- 古破旧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8.梦想的现实化 ------ 这便是即将到来的时代的任务。不是从一堆从属于人生和盲目
9.梦想是指路明星,没有梦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10.没有梦想,即没有某种美好的愿望,也就永远不会有美好的现实。
11.梦想是事业之母。
12.你们朝着伟大的目标前进的梦想,将是使你们勇敢地走进生活中去的鼓舞力量。
13.梦想必须要人们去实现它。这就不但需要决心和勇敢,而且需要知识。
14.梦想就象星星 ---- 我们永远到不了那里,但是象水手一样,我们用它们指引航向。
15.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
2.关于梦想名言 篇二
◇时间是个常数,但对勤奋者来说,是个“变数”.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小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59倍.———雷巴柯夫
◇在学习中要敢于做减法,就是减去前人已经解决的部分,看看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需要我们去探索解决.———华罗庚
◇数学中的一些美丽定理具有这样的特性:它们极易从事实中归纳出来,但证明却隐藏得极深.数学是科学之王.———高斯
◇数学是无穷的科学.———赫尔曼外尔
◇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毕达哥拉斯
◇一门科学,只有当它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能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马克思
◇一个国家的科学水平可以用它消耗的数学来度量.———拉奥
◇A=x+y+z.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天才=1%的灵感+99%的血汗.———爱迪生
3.关于梦想名言 篇三
我知道自己在写一个专栏,而且是一堆人一起发表,所以当我准备写一个关于乔布斯的生平的时候,我多少有点忐忑——我不知道这一期的专栏会有多少人说到乔布斯一乔帮主生前每一次发布会都疯狂转载,而死后一周,他则像开了另一场发布会——关于梦想,关于天才,关于改变世界。如果世界上有外星人在观察我们,他们一定很诧异地球人为什么这样疯狂地赞颂这样一个制作手机和电子产品的CEO。
一般的职业规划师总是绕开乔布斯不谈,因为他是不规划的典范——当他大学的时候,没有制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就开始乱七八糟地选修什么书法课程(这相当不利于提高就业能力);当他离开大学的时候,他不是找了一份要维持生存的工作,而是跑到了印度学习冥想(想想如果出现在你的简历里面,HR会在面试的时候怎么看?);当他开始自己的生意的时候,也没有长远的目标——几年做到多少千万,然后上市、发达。
但是正是这些“不正经”的计划外的部分,带给了苹果今天的魔力。先是书法:英文的书法与中文不同,是通过字体的间距和节奏,形体展现出来整体的美感。乔布斯在一次采访中提到,正是书法的学习,让他意识到,“如果字母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而且还可以传递美感,那么电子工具也是一样。”这构成了苹果今天的工艺美学,他们坚持把每一个产品都做成工艺品。然后是印度的冥想,这是乔布斯保持一辈子的每天的习惯。冥想中强调的“至简”“无即是有,少即是多”的哲学,在苹果上面体现备至。
甚至那次被逐出也成为日后苹果帝国建立的核心——乔布斯搞了那几年的动画科技,帮助日后的MAC和IOS系统成为最漂亮的系统,这把微软比得灰头土脸一中国最早一批的果粉都是美术设计师和影视人员,他们在微软的灰色框框主题中间干了10多年,当他们发现还有这么漂亮的界面,纷纷为之疯狂,愿意花几乎贵一半的价格买一台苹果电脑一这都是托了乔布斯被赶出去做几年动画的福气。
乔布斯就这样把每一次跌落都变成了机会,去挖掘生命的河床,让生命之河,流过充沛的水流。台湾美学名家蒋勋老师在前几天的一次座谈中谈到,他是一个果粉,以一个美学者的角度,一直在研究乔布斯的照片。在患过胰腺癌又幸运活过来的那段时间后。乔布斯的眼神开始变得深邃和干净,洗去了商人的世故。看得出来,从死亡里面回来,他决定做一些真正不死的东西。这一切也构成了苹果的辉煌。当诺基亚三星每年出200款手机的时候,只有苹果每年出一款手机:iPhone。顺便说一句,有点讽刺的是,在死的时候,乔布斯的财产有44亿美元来自迪士尼,而只有21亿美元来自他的梦想布道场苹果——这说明即使是最伟大的梦想家,商业也不太为之买单。财富不是梦想的副产品,如果你既有一个梦想,又想赚钱,我建议你趁早赚钱去。
职业规划强调预先规划,但是这种计划往往只有3-5年的效度,一旦形式改变,则需要重新调整。乔布斯的方式则一反常态,他先设定出一个目标“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当他把这个旗帜插到生命的终点,然后回过头来活着的时候,生命开始变得淡定,一切的低谷和偶然都变成了挑战和机遇,当重新跳回自己的领域的时候,他带来别人所没有的智慧与能力——而我们大部分人,正是因为目标太短而害怕失败;也正是因为我们害怕失败,我们缺乏了那些精彩与可能。所以在职业生涯中,比能力更强的能力,比功利更大的功利,比风险管理更安全的管理,是拥有一个愿景与梦想,并且以此为核心,整合你的经历与能力。这种事情需要巨大的恒心、渴望与毅力——乔布斯大概花了35年让我们明白他的哲学,巴菲特大概是26年一如果三五年做成,就见鬼了,但是如果三五十年都做不成,也见鬼了。梦想家对此保有信心,因为他们觉得,路途就已经值回票价。
乔布斯幼年被弃、大学辍学、迷幻青年、印度冥想、早年得志、逐出公司、改变动画、王者归来、改变音乐、改变电话、改变世界。有人说他死得太早,但他56年的生命恰如56部绚烂的电影,精彩漂亮。而我们大部分人们,也许活了70岁,也只是一部电影——上班、下班、花钱、赚钱反复地放。——你说谁活得更长?
4.关于梦想名言 篇四
2) 努力向上吧,星星就躲藏在你的灵魂深处;做一个悠远的梦吧,每个梦想都会超越你的目标。——佚名
3) 你的生活深度取决于你对年幼者的呵护,对年长者的同情,对奋斗者的怜悯体恤,对弱者及强者的包容。因为生命中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其中每一个角色你都扮演过。——乔治·华盛顿
4) 一块砖没有什么用,一堆砖也没有什么用,如果你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是一堆废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头,梦想也没法实现。——俞敏洪
5) 穷人并不是指身无分文的人,而是指没有梦想的人。——佚名
6) 现在的一切都是为将来的梦想编织翅膀,让梦想在现实中展翅高飞。——佚名
7) 没有一颗心会因为追求梦想而受伤,当你真心想要某样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你完成。——佚名
8) 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佚名
9) 梦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佚名
10) 梦想无论怎么模糊,它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梦想成为事实。
11) 志当存高远。 —— 诸葛亮
12)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战国)荀况
13) 不为穷变节,不为贱移志。——(汉)桓宽
14) 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才止;像种子在地下一样,一定要萌芽滋长,伸出地面来,寻找阳光。——林语堂
15) 最初所拥有的只是梦想,以及毫无根据的自信而已。但是,所有的一切就从这里出发。——孙正义
16) 事实上是,哪个男孩女孩没有做过上天入地、移山倒海的梦啊,只不过在生活面前,很多人慢慢放弃了自己童年的梦想,所以他们沦落为失去梦想的人;而有些人,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从来没有放弃梦想,于是,他们成为永葆青春梦想、永葆奋斗激情的人、能够改变世界、创造未来的人。——徐小平
17) 梦想是现在和未来之间的事情,踏实地行走才能靠近。——白岩松
18) 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俞敏洪
19) 最初所拥有的只是梦想,以及毫无根据的自信而已。但是,所有的一切就从这里出发。——孙正义
5.关于梦想励志名言名句 篇五
2)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战国)荀况
3) 不为穷变节,不为贱移志。——(汉)桓宽
4) 用强烈欲望作为达成梦想的后盾,使欲望变得狂热,让它成为你脑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5) 凡是伟大的人物从来不承认生活是不可改造的。他会对于当时的环境不满意;不过他的不满意不但不会使他抱怨和不快乐,反而使他充满一股热忱想闯出一番事业来,而其所作所为便得出了结果。——麦尔顿
6) 梦想正是因为不能够触手可及,才让人为之疯狂。——羽泉
7) 梦想不分远近,再远的梦想也要勇敢的迈出最近的那一步。——佚名
8) 世界上有条很长的路叫做梦想,还有堵很高的墙叫做现实。——顾里
9) 出发前一切只是梦想,行动后一路都是挑战。——佚名
10) 人只能活一回,梦想却有无数个,唯有放手一搏,才能知道机会属不属于自己。——《海角七号》
11) 你不是屈服于梦想,你屈服在一个你没有而且也不会有的事情。——《和平战士》
12) 梦想不会发光,发光的是追梦的你自己。——绿柚子
13) 未来属于那些相信梦想之美的人。——埃莉诺·罗斯福
14) 生活以为悲欢离合而变得精彩,梦想以为道路坎坷而变得精心。——佚名
15) 梦想的疤是未来的城,城里住着老妇人。——谚语
16) 梦想注定是孤独的旅程。——佚名
17) 梦想,是来自宙斯的礼物。——荷马
18) 一个人越是接近梦想,天命就越成为他生存下去的理由。——保罗·柯艾略
19) 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实现梦想的瞬间,而是坚持梦想的过程。——韩寒
6.关于追逐梦想励志名言 篇六
2、伟大的成就,来自为远大的目标所花费的巨大心思和付诸的最大努力。
3、如果你向神求助,说明你相信神的能力;如果神没有帮助你,说明神相信你的能力。
4、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5、做自己的太阳,给自己一个微笑,今天会比昨天更好!
6、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7、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
8、人生最重要的价值是心灵的幸福,而不是任何身外之物。
9、梦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为现实。我们不就是生活在梦想中的吗?
10、有时你的梦想达到是一种幸福,有时梦想破灭也是一种幸福。
11、你要成为的是陷入泥潭跌入深渊亦无丝毫慌乱傲然林立的王者。
12、老板只能给一个位置,不能给一个未来。舞台再大,人走茶凉。
13、立志要如山,行道要如水。不如山,不能坚定,不如水,不能曲达。
14、你必须跌到你从未经历的谷底,才能再次站在你从未到达的**。
15、梦想,是一个目标,是让自己活下去的原动力,是让自己开心的原因。
16、深呼吸,不过是糟糕的一天而已,又不是糟糕一辈子。
17、任何光辉的时刻必定是从一分一秒的努力里得来!
18、现在的一切都是为将来的梦想编织翅膀,让梦想在现实中展翅高飞。
19、让青春反抗老朽,长发反抗秃头,热情反抗陈腐,未来反抗往昔,这是多么自然。
20、青春就是经历,青春就是体验,经历你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体验你没有体验过的生活。
21、穷人并不是指身无分文的人,而是指没有梦想的人。
22、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那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
23、谁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即使满身缺点,最终都会发光的!
24、你从我这里夺走多少 ,我等你跪下还我多少。
25、真正能让你倒下的,不是对手,而是你绝望的内心。
26、学识不如知识,知识不如做事,做事不如做人。
27、青春最大的标致就是坚决不承认失败,历尽挫折,此心不改。
28、我的梦想在悄悄开花到那时一定会惊艳全场!
29、青春就是每一天在未知中前行,青春就是在迷茫之中寻找方向。
30、人的潜能是一座无法估量的丰富的矿藏,只等着我们去挖掘。
31、当你感到痛苦时,就去学习点什么吧,学习可以使我们减缓痛苦。
32、梦是心灵的思想,是我们的秘密真情。
33、目标和信念给人以持久的动力,它是人的精神支柱。
34、远大的目标非常重要,一定要有成功的企图心,而且越大越好。
35、记住你的价值,它不因你的外观的不雅而贬值,是金子总有发光的一天。
36、自己不努力就不会不一样的未来,自己不尝试就没有结果!
37、积极向上的心态,是成功者的最基本要素。
38、善待自己,不被别人左右,也不去左右别人,自信优雅。
39、这个世界不是因为你能做什么,而是你该做什么。
40、不识货,半世苦;不识人,一世苦。
41、别让过去的失败捆住你的手脚,否则永远难成大事。
42、人生的真正欢乐是致力于一个自己认为是伟大的目标。
43、挫折经历的太少,所以才把一些琐碎的事情看得重要。
44、别瞧不起任何人,我们这一辈子刚开始,说什么都太早。
45、没有目标的人永远为有目标的人去努力。
46、心存希望,幸福就会降临你;心存梦想,机遇就会笼罩你。
47、青春跟年龄没有任何关系,当你拥有希望与梦想的时候,就是你青春存在的时候。
48、不能做到让所有人都喜欢,只能做到让喜欢的人不失望。
49、不要抱怨,不要总是觉得自己怀才不遇,这种状况大部分是自己造成的。
50、过去不等于未来;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采取更大量的行动。
51、所有的忧伤都是过往,当时间慢慢沉淀,你会发现,自己的快乐比想象的多得多。
52、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53、你相信你行,你就活力无穷;你认为你自已不行,就会精神萎靡。
54、很多时候,我们富了口袋,但穷了脑袋;我们有梦想,但缺少了思想。
55、即使断了一根弦,其余的三根还是要继续演奏,这就是人生。
56、你的梦想在哪里,你的未来就在哪里。
57、成功永远属于那些充满梦想相信梦想的人。
58、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59、做事有始有终值得开始的事就值得完成。聪明人做事总是有始有终。
60、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而不是去选择逃避。
61、没有目标你就不会努力,没有梦想你就不会有出息。
62、实现梦想没有其它的路径,就是要你历尽艰难。
63、用心观察成功者,别老是关注失败者。
64、如果你有一个梦想,你一定要经常问自己,你是不是在坚持,你是不是在行动。
65、生命就是一个一直在支出时间的过程,等时间支完了,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
66、青春就是当你面对任何挫折失败和打击,你都还能够站起来。
67、不要为已消逝之年华叹息,须正视欲匆匆溜走的时光。
68、永不放弃是你梦想实现的唯一秘诀。
69、总有一天你会知道你的等待并非一文不值。
70、被世界所抛弃的,是废物,不想被抛弃就必须努力。
71、就算一路走来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没有安慰只有嘲笑那又怎样!
72、你经历的所有的困苦都是有意义的,因为这是你要承担重任的先兆。
73、做人不成功,成功是暂时的;做人成功,不成功也是暂时的。
74、哪怕是最没有希望的事情,只要有一个勇敢者去坚持做,到最后就会拥有希望。
75、如果累了的话蹲下了想想自己走过的路你就不会感到累了。
76、一个人如果已经把自己完全投入于权力和仇恨中,你怎么能期望他还有梦?
77、梦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为现实。我们不就是生活在梦想中的吗?
78、要跟成功者有同样的结果,就必须采取同样的行动。
79、青春期就是张扬放纵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自在的,不受任何人的拘束。
80、只要怀抱梦想敢于创业持之以恒,就有无限可能。
81、有一个梦想你就有理由坚强,走未来的路不会迷失方向。
.追逐梦想励志名言
2.梦想励志名人名言
3.追逐梦想的名言警句
4.关于鼓励追逐梦想的励志名言大全
5.关于追逐梦想的人生格言集锦
6.追逐梦想的名言
7.关于追逐梦想的名言
8.实现梦想的励志名言
9.关于追逐梦想的名言句子
7.一个关于房子的“梦想” 篇七
为了这个梦想,这对在武汉打工的夫妇每天清晨5点钟就要起床工作。他们带着两个孩子挤住在一间仅8平方米、照不进阳光的小屋里。事实上,除了孩子们的作文里,这个家庭很少会在生活中提到“梦想”二字。但这个抽象的词,其实就在很近很近的地方——从他们现在租住的陋室到达那里,不过37.8公里。在那里,他们刚买下一套房子。可这套房子并不在拥有千万人口的武汉市,而是在毗邻的鄂州。
2011年9月16日,大魏和闻秀在工作时间抽出空,去为他们的新家办理贷款。远处,一辆巨大的水泥槽罐车正在快速驶近。“砰!”闻秀从摩托车上飞了出去,左太阳穴撞向地面。她没能给大魏留下一句遗言,仅仅十几分钟后,就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个家庭的梦想,碎在了路上。
一个小心翼翼的梦想
36岁的闻秀死了,把42岁的大魏留在这个世界上。
这个在亲戚们看来原本“长得挺帅”的男人,像是突然间衰老了。如今,身高1.8米的大魏背有些驼,走起路来很慢,脸上常常带着种饮酒后的酡红色。没有人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他连续几天穿着皱巴巴的深蓝色西装和条纹衬衫,肩头积了层白花花的头屑。
早在1997年,也就是大魏和邻村姑娘闻秀结婚的第二年,他们就放弃了湖南临湘老家4亩多的稻田,来到武汉。经亲戚介绍,两人在一所大学里找到了工作,大魏成了学校一栋教学楼的夜班值班员,闻秀则是清洁工。
他们现在的“家”,也安在这栋5层教学楼里。
那其实根本算不上是一个家,只是藏在值班室里屋的一间配电房。这个8平方米的小空间,每月需交100多元的租金,没有厕所和厨房。这对夫妇和他们15岁的女儿已经在这里生活了整整8年。在他们搬到小屋一年后,儿子也降生了。
已经斑驳褪色的高低床占掉了小屋的很大一部分,大魏和闻秀睡在下铺,儿子和一只奶油色的毛绒玩具熊睡在上铺。今年,女儿考上了一所寄宿高中,周末回来的时候,还得在地上支起“临时铺”。
当然,他们还有些必要的家电——一台只能收看湖北经视频道的电视机、一个只放了碗剩米饭的冰箱,以及一台从离校毕业生那儿买回来的二手电脑。
经过学校的允许后,大魏在一楼的楼梯角搭建了一个小厨房。那里只有1.5米高,只要有人走近,门口就会飞起成百只嗡嗡叫的蚊子。厨房太矮了,大魏进不去,身高1.56米的闻秀,也只能在里面弓着腰用电磁炉炒菜。
每个月,两人各自有900元的工资。他们给7岁的儿子每天订了一瓶牛奶,但为了省钱,两人很少买肉。
在周围的同事看来,他们把辛苦赚来的每一元钱都攒着,活得不易。一开始,这个城市中最不起眼的小家庭也没有打算告诉别人,他们究竟为什么情愿过着如此窘迫的生活。很长时间后,这对夫妇守护着的那个小心翼翼的梦想才为人所知。
总得有个家
2008年的夏天,一个穿着黑西装的年轻人在街边拦住了这对夫妇。他热情地递过一张传单:“看看吧,特别好的房子!”
年轻人向大魏和闻秀描述了一个美妙的图景:一片以白色建筑为主体的现代化小区,煤气、水表、电表、网线样样俱全,更何况, 2011年这里就要通地铁啦!
可是,吸引夫妻俩的并不是这些,而是那低廉的价格。每平方米的单价只有1600多元,这意味着,只需要几万元的首付,他们就能买到一套属于自己的大房子。更何况,15岁的女儿从小在武汉长大,如果在这里买房,女儿就能够获得一个户口,顺理成章地在湖北参加高考。
他们选择了一套110平方米的3居室,总价18万元左右,需要他们交4万元的首付。这几乎是他们的所有积蓄。
如今,当女儿被问起新房怎么样的时候,这个长头发的女孩儿只是垂下了头,用很小的声音回答:“还好吧。”
对于那套新房来说,这或许是个十分恰当的评价。那里距离他们工作的大学路程是37.8公里,尽管房子建好不足3年,但白色的墙壁已经布满黄色的水渍。除了一些小灌木和草坪,这里再也没什么绿化了,一些房门外用蓝色的粉笔简单地写上了“已售”。大魏的新家是毛坯房,从窗户望出去,就是那条尘土飞扬的马路。
一个从河南来武汉打工的出租车司机看了看这里,吃惊极了,“谁会住在这种鬼地方!”可对于大魏来说,“就是觉得便宜,没管什么好不好看的。”
房子搞好了就都好了
9月16日这天,闻秀4点钟就起床了,比往常更早些。几个小时后,她打扫干净了整座教学楼,这期间还为家人准备好了面条和酸豆角。
16日上午,闻秀将银行卡、收入证明和户籍证明都放进包。“我今天要去办贷款。”她兴冲冲地告诉前来接班的张师傅,同时也告诉他,3楼教室还有几个空饮料瓶,她来不及捡回来,“张师傅你帮忙捡一下哦。”
自打他们买了房子以来,攒钱就更成了生活里最重要的事。而卖回收的饮料瓶和报纸,可以让这个家庭每月额外获得五六十元。
大魏和闻秀必须小心地计算每一笔开销。办完了贷款,他们就将背上每月600多元的“债”。“那时想着,能节省就节省点儿吧。”大魏说。
他默默地低下头。这个中年男人原本以为,只要再熬几年,生活就会变得容易起来。但是,19岁就嫁过来的妻子,最终没有住进他们在城市里真正的家,就离开人世了。
闻秀去世后,年迈的父母从湖南赶到武汉。满脸皱纹的老人走进那个透不进阳光的小屋,那里就是女儿常年生活的地方。
老母亲颤颤巍巍地用手把房门关上,然后,抓着女儿的衣服扑在床上哭了起来。可她连大声地哭也不敢,“这是学校,怕吵到学生上课。”
从生日到祭日
想要在这座巨大的城市里还原大魏和闻秀的生活印迹,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就在车祸的第二天,大魏的侄子翻开一份当地报纸,发现上面至少有3条类似的新闻,内容都是在某地一辆过路的大车撞死了人。“外人谁会关心这个?”他叹口气说。
在大魏和闻秀已经生活了8年的教学楼里,几个正准备去上自习的学生停下脚步说,倒是曾经看到过教学楼里有一个爱笑的小男孩儿,但对那对中年夫妇却没什么印象,“几乎没注意过这样一家人。”而一位同事也发现,自己并不怎么熟悉这个家庭。“不太爱和人交际”,这几乎是他唯一能说出的大魏一家的特点了。
他们就生活在那里,但仿佛又并不真的在那里。
9月10日,农历八月十三,那天是妻子的生日,他们破天荒地逛了逛商场。“我想给她买份礼物。”大魏望着前方,说话速度很慢,脸上没有太多表情,仿佛在讲别人的故事。
但是,项链太贵了,他们最后在一个卖玉坠的柜台前停了下来。闻秀挑中了自己的礼物,一块椭圆形的玉坠,挂在黑绳上,背面写着“平安”二字。这份生日礼物花了100多元。“她很喜欢,一直戴着。”这个男人低声说。
大魏坐在小凳子上回忆着闻秀生前的故事,脸上几乎没有什么表情。儿子跑过来:“爸爸,你怎么了?”他抓住大魏的手调皮地问。
这个中年男人突然别过脸去,两颊的肌肉一条条绷紧,似乎是紧紧地咬住牙齿。几秒钟后,他用两根手指使劲地按了按自己的眼角。
8.关于梦想奋斗的名言 篇八
2、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
3、你们的理想与热情,是你兴航行的灵魂的舵和帆。
4、在理想的最美好的世界中,一切都是为美好的目的而设的。
5、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6、理想是美好的,但没有意志,理想不过是瞬间即逝的彩虹。
7、理想犹如太阳,吸引地上所有的泥水。
8、人需要理想,但是需要人的符合自然的理想,而不是超自然的理想。——列宁
9、理想是需要的,是我们前进的方向,现实有了理想的指导才有前途;反过来,也必须从现实的努力中才能实现理想。——周恩来
10、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
11、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质。——雨果
12、抱负是高尚行为成长的萌牙。——莫格利希
13、在理想的最美好世界中,一切都是为最美好的目的而设。——伏尔泰
14、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伏尼契
15、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车尔尼雪夫斯基
16、人的理想志向往往和他的能力成正比。——约翰逊
17、我宁可做人类中有梦想和有完成梦想的愿望的、最渺小的人,而不愿做一个最伟大的、无梦想、无愿望的人。——纪伯伦
18、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车尔尼雪夫斯基
19、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生活目的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爱因斯坦
9.关于梦想名人名言 篇九
2. 梦想家命长,实干家寿短。——约·奥赖利
3. 梦境总是现实的反面。——伟格利
4. 如意算盘,不一定符合事实。——奥地利
5. 梦想绝不是梦,两者之间的差别通常都有一段非常值得人们深思的距离。——古龙
6. 一个人如果已经把自己完全投入于权力和仇恨中,你怎么能期望他还有梦?——古龙
7. 如果失去梦想,人类将会怎样?——热豆腐
8. 一块砖没有什么用,一堆砖也没有什么用,如果你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是一堆废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头,梦想也没法实现。——俞敏洪
9. 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林语堂
10. 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因而不能注意自身的物质利益。——居里夫人
11. 一个有事业追求的人,可以把“梦”做得高些。虽然开始时是梦想,但只要不停地做,不轻易放弃,梦想能成真。——虞有澄
12. 我梦想有一天,当我不能再梦想的时候,我希望我的墓碑上能够刻下这样的文字:“这里躺着的,是一个热心为他人成功与美好提供帮助的人,他曾给亿以上的人带来帮助。”——邹金宏
13. 梦想无论怎么模糊,它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梦想成为事实。
14. 梦是一种欲望,想是一种行动。梦想是梦与想的结晶。
10.关于梦想与职业的那些事…… 篇十
It seems my children found everything new and exciting when they were young but as they moved into their teens and beyond they seemed to become more practical as they learned more about the world around them and what it would take to live their dreams. 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that but I wonder if they are 1)selling themselves short or are just plain 2)inert. I wonder if somewhere along the line my husband and I, the society they grew up in, or a little of both have failed them in some way.
My youngest daughter, Elizabeth, who is seven, has so many jobs she would like to pursue. Everything from working at a gas station, because she likes the smell of gasoline to becoming a horse trainer, even though we don’t own any horses and she has never been around them much. She wanted to be a dancer but became 3)apathetic towards 4)tap and ballet classes when she discovered it took a lot of practice. Right now, she loves Girl Scouts and really enjoys it.
Seven year olds are not practical and shouldn’t be at this age. They should 5)test the waters and try any 6)venue that is appealing to them. As parents, even though we may not always have the finances to aid them in their 7)callings, we can give them our support and check all possible ways so that they can get an idea what that occupation 8)entails.
My middle daughter, Katie, who is almost 15, is all consumed with being a teenager accompanied by the 9)impending driver’s license just 10)around the corner. When she was Elizabeth’s age she wanted to be a marine biologist and work with the whales and dolphins but she hated taking care of the pets we had at home.
As soon as Katie started high school, she tells me she feels pressured and is 11)grasping at careers that will take as little amount of schooling and money as possible. So I guess marine biologist is off her list. Right now she is considering 12)flower arranging and a 13)veterinarians assistant. Again the aspect of animal care 14)comes into play.
Mari Ann, my oldest daughter, just turned twenty. She loved to dance and still does but she stopped lessons in middle school. She always loved organizing and heading projects. By the time she got into high school she announced she wanted to become a professional tourist. I asked her how she would finance her travels and she answered me with, “I’ll take pictures, Mom!” Mari Ann never seemed interested in photography and never took one photography class in high school. After graduating she was eager to get a taste of adulthood and decided to wait before starting college. She tried a number of jobs and wound up as an assistant manager at a discount card store and seems relatively happy.
Mari Ann also feels that any career that requires a college degree and pays less than $25,000 a year is not worth the amount of time and money spent. On the other hand, I feel that if an occupation is something you will enjoy doing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then it is worth it. I guess Mari Ann is more practical than me.
Our children were taught that once they started something they had to finish it. They are not quitters but they have become non-joiners. Deep down inside we all know the easy way out is not the best way ninety-nine percent of the time and anything really worthwhile takes hard work and devotion. Then why are so many people taking the 15)quick fix more and more? Reflecting back on it now, I see there are many factors that have come into play. The fast paced and instant 16)gratification society that we all live in is truly 17)taking its toll on children and adults alike. If you are hungry there is fast food. If you want to buy something there are credit cards. If you are sick of looking at your spouse’s face there is no fault divorce. It has become a way of life even if you, as parents, have tried your best to instill commitment, dedication and good hard work ethics.
The “have to have it and get it now” mentality is very appealing on the surface. However, in the long run it leaves you feeling unfulfilled, 18)fat and financially over extended. No wonder why people feel so depressed about their lives.
In some ways it seems like a million years ago and in other ways it seems like it was just a blink of an eye that I held each one of my girls in my arms. Newborns are so sweet and innocent with the whole world lying at their feet. I remember asking myself what would their special contributions to the world be or, in other words, what would they do with their lives? Where would their individual likes and dislikes take them and how would their father and myself guide them on their journeys? Maybe if material things weren’t becoming easier and easier to acquire the wrong way, then perhaps the spiritual side of life would own its rightful appointment in the scheme of life.
I want my children to learn that everything has a price and eventually it will have to be paid. There are no easy ways out in life. When they fully understand that, then this Mom won’t be so worried about her children’s vocations in life.
我觉得自己的孩子分布在不同年龄层给了我一个极好的机会观察一个孩子如何对生活方方面面不断改变着看法。观察他们的想法和观念如何随着他们的成长而改变,这是很有趣的。
我的孩子还小的时候似乎感觉一切都很新鲜、令人兴奋,但当他们成长到十几岁以后,随着对身边的世界以及实现梦想的条件有了更多的了解,他们变得越来越现实。这种转变并没问题,但我想知道他们是否低估了自己,或者纯粹只是惰性使然。我想知道,在我和丈夫、孩子们成长的社会环境这两大因素中,是否有其一或其二误了对他们的栽培。
我最小的女儿伊丽莎白今年七岁,她有太多想从事的工作——从在加油站工作(她喜欢汽油的气味)到成为一个驯马师,尽管我们没有养马,她也没常呆在马身边。她想成为一个舞者,但当发现要花大量时间来练习后,就对上踢踏舞和芭蕾舞课失去了兴趣。目前,她爱上了女童子军训练,而且真的很享受。
七岁不是个“现实的”年龄,这个年龄的孩子也不该“现实”。他们应该对那些吸引自己的东西多做尝试。而作为父母,即使我们并非总能在金钱上支持他们随心所欲地想试就试,我们仍能给予他们支持,寻求各种可能的途径使他们了解那个工作意味着要承担什么职责。
我二女儿卡蒂差不多十五岁了,眼下一心想着快到手的驾照,到时可以摇身变成一个威风少年。当她还是伊丽莎白那个年纪时,她想成为一个海洋生物学家,和鲸、海豚一起工作,但她讨厌照看家里的宠物。
卡蒂刚读中学时就告诉我她感觉到有压力,且正着眼于那些尽可能不要求学历,资金投入也不大的职业。所以我猜“海洋生物学家”这个职业已经不在她的清单上了。眼下,她正在考虑花艺和兽医助理这两种工作。又回归到照看动物这个方面来。
我最大的女儿玛丽·安刚满二十岁。她从过去一直到现在都喜欢跳舞,但她念中学时就不再上舞蹈课了。她一直喜欢组织和牵头开展一些活动。她上中学时就说她想成为一个职业旅行家。我问她旅行的钱从哪来。她回答说:“妈妈,我可以拍照!”玛丽·安似乎从未对摄影产生兴趣,读中学时也从未上过一堂摄影课。中学毕业后,她渴望一尝成人的滋味,决定推迟读大学的计划。她尝试了一些工作,最后成为了一间打折卡商店的助理,似乎干得挺开心。
玛丽·安还觉得要求大学学历,而年薪低于2.5万美元(约17.1万元)的工作不值得花时间和金钱去做。另一方面,我觉得如果某个工作是你余生都喜欢干的,那就值得。我猜玛丽·安比我更现实。
我们教育孩子一旦开始做某件事就不得半途而废。她们不是“半途而废者”,但却变成了“不参与者”。从深层来说,我们都知道在99%的情况下,轻松的捷径并不是最佳出路,而真正有价值的工作都需要我们下苦功,努力投入。那为什么那么多人解决起问题来越来越贪求权宜之计呢?现在回想一下,我明白这是很多因素造成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且讲求即时满足的社会,这给孩子和大人都带来了负面影响。饿了,有快餐;想买东西,有信用卡;厌倦了另一半的面孔,有“无过失离婚”。这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即使你作为父母,已经尽力向孩子灌输责任感、奉献精神以及刻苦工作的良好职业道德。
“必须拥有且必须马上拥有”的思想表面上很诱人。然而,从长远来看,这会让你感觉不充实,虚浮,入不敷出。怪不得人们对自己的人生感觉如此沮丧。
回想孩子们当年的襁褓岁月,有时候感觉似乎是一百万年前的事,有时又似乎只是弹指之间。新生儿如此甜美天真,整个世界匍匐于他们脚下。我记得我曾问自己,她们将对世界有何贡献,或者换句话说,她们将怎么度过自己的人生?她们的个人喜好将使他们成为怎样的人?沿途,父母该如何指引她们?也许,如果物质并不那么容易获得,那么或许精神世界应该名正言顺地在人生中占有一席之位。
11.关于追求梦想不放弃名言 篇十一
2.梦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3.梦想是美好的,但没有意志,梦想不过是瞬间即逝的彩虹。
4.梦想犹如太阳,吸引地上所有的泥水。
5.最梦想的挠地既不可达,而人往往不知退而求其次。——(英国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
6.通往梦想之路从来也不是轻松的。——(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
7.梦想——串跳荡的音符,奏响了我们心中青春的乐章;梦想——束心灵的阳光,点燃了我们胸膛里的火焰。——(德国诗人)歌德
8.如果一个人的头上缺少一颗指路明星——梦想,那他的生活将会醉生梦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9.一个志向高远的人,不仅要超越他的行为和判断,甚至也要超越公正本身。(德国哲学家)尼采
10.凡事以梦想为因,实行为果。——(中国作家)鲁迅
11.一个人有了远大的梦想,就是在最艰苦困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中西教育家)徐特主
12.没有人因为多活几年几岁而变老;人老只是由于他抛弃了梦想,岁月使皮肤发皱,而失去热情却让灵魂出现皱纹。——(中国作家)巴金
13.凡配称为梦想的事物,就必带有善美的本质。——(英国作家)奥斯汀
14.无论哪个时代,青年的特点总是怀抱着各种梦想和幻想。这并不是什么毛病,而是一种宝贵的品质。——(前苏联政治家)加里宁
15.我们要有雄心壮志,但必须避免好高驾远。古话说得好行远自迹,登高自卑。“一→(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
16.伟大的梦想只有经过忘我的斗争和牺牲才能胜利地实现。(意大利作家)乔万尼奥里
17.有梦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前苏联政治家)斯大林
18.我以为再没有比那些只顾自己鼻尖底下一点事情的人更可悲的了。——(英国哲学家)罗素
19.我对于事业的抱负和梦想,是以”真“为开始,”善“为历程,”美“为最终目标的。——(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
12.关于坚持梦想的名言名句 篇十二
2.努力向上吧,星星就躲藏在你的灵魂深处;做一个悠远的梦吧,每个梦想都会超越你的目标。
3.梦想绝不是梦,两者之间的差别通常都有一段非常值得人们深思的距离。
4.发奋向上吧,星星就躲藏在你的灵魂深处;做一个悠远的梦吧,每个梦想都会超越你的目标。
5.只有向自己提出伟大的目标并以自己的全部力量为之奋斗的人,才是幸福的人。
6.有时你的梦想达到是一种幸福,有时梦想破灭也是一种幸福。
7.理想如晨星,——我们永不能触到,但我们可像航海者一样,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史立兹
8.梦想,是一个目标,是让自己活下去的原动力,是让自己开心的原因。
9.一切活动家都是梦想家(詹·哈尼克)
10.梦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
11.如果失去梦想,人类将会怎样?——热豆腐
12.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13.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确定一个伟大的目标,并决心实现它。
14.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黑格尔
15.梦想绝不是梦,两者之间的差别通常都有一段非常值得人们深思的距离。——古龙
16.我们因梦想而伟大,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大梦想家:在冬夜的火堆旁,在阴天的雨雾中,梦想着未来。有些人让梦想悄然绝灭,有些人则细心培育、维护,直到它安然度过困境,迎来光明和希望,而光明和希望总是降临在那些真心相信梦想一定会成真的人身上。——威尔逊
17.人生最困难的事情是认识自己。——特莱斯。
18.实现明天理想的唯一障碍是今天的疑虑。
1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20.一个人如果已经把自我完全投入于权力和仇恨中,你怎样能期望他还有梦?(古龙)
13.关于“名言”问题的思考 篇十三
一、何谓“名言”
现在市场上出版的名言类词典比比皆是,有的不叫“名言”,叫“名句”、“警句”、“格言”、“箴言”、“格言警句”,还有的叫“引语(引用语)”、“赠言”等。翻开一看,又似乎大同小异。这些名目繁多的术语或概念是一回事还是全无关联,看来很有深究的必要。
“名言”,《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以下简称《现汉》)解释为“著名的话”。其中,“名”是“著名”,“言”是“话”。“话”不难理解,一般应该是完整的句子,但也可能是固定短语或固定短语的集合。何谓“著名”?《现汉》释为“有名”,而对“有名”的解释是:“名字为大家所熟知;出名。”前半句释语中的“名字”与“言”没有关系,只有后半句的“出名”大致符合“名言”之“名”的内涵。但从“著名”到“有名”、“出名”,我们依然无法判断到底什么样的话才够得上“著名”。李行健主编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2版(以下简称《规范》)对“名言”的解释是:“著名的话;常被人们引用来说理的话。”这个定义比《现汉》进了一层,其后半部分可以视作对“著名”的进一步说明,其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指出了名言“常被人们引用”,二是指出了名言是“用来说理”的。其中,“用来说理”是名言的功用,而“常被人们引用”至为重要,它是构成名言“著名”的必要条件,反过来说,名言的“著名”程度实际上取决于人们对它的称引率。
著名语言学家陈原写过两篇文章,一篇是《关于“引语”或“名言”词典的随想》(1988),一篇是《论名言》(1997)。他在《论名言》中开宗明义,给“名言”等下了一个描述性的定义:
“名言、警句、箴言、嘉言、格言、谚语、引语……所有这些具有微小语义差别的称呼,在社会语言学某一层面上,却通通表达了同一种语言现象……那就是一种浓缩了的思想片段、一种纯化了的或结晶了的论点,或者一种具有普遍意义、普遍价值的超时空信念……在传播的过程中,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和社会公众的筛选,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把这许多语言材料称为‘引语’的缘由。名言、警句——所有称之为引语的——这些语言材料,是一种语言结晶体。”“浓缩了的思想片段”、“纯化了的或结晶了的论点”、“具有普遍意义、普遍价值的超时空信念”虽然不是语言学、词典学的定义,但却非常精辟地道出了名言的真谛:“名言”的“言”并非普通的话,而应该是一种“思想片段”、“论点”或“信念”,“名言”的“名”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著名”,而应该超越时间和空间,具有“普遍意义”和“普遍价值”。同时,陈原还指出了“名言”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浓缩”、“纯化”或“结晶”——简言之,高度的概括性或凝练性。我们基本赞同陈原的看法,但不完全赞同他所说的“超时空”,因为不是所有的名言都具有超时空的特点,有些名言明显具有一定的民族性,一个民族的名言未必为其他民族的价值体系所认同;有些名言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反映某个特定历史阶段的核心价值观的名言也未必为后世的社会认同。
综上所述,我们试做如下归纳:“名言”是在一定时期内流传很广,包含一定的价值观并经常被人们称引的话。
二、“名言”的基本特征
我们认为,“名言”要成为“名言”,更准确些说,在一定时期内能被大家公认为“名言”,应该具备五个基本特征:
(一)权威性。指的是名言所具有的社会认可度或社会影响力,它所内含的核心论点符合社会公众的普遍认识或普遍价值观。汉语有一个成语,叫“引经据典”,引经据典的目的无非是增加话语的分量,表明自己的论点并非平空杜撰,而是合于圣人思想的。那么,引证名言的目的自然就是要向人们表明自己与权威人物、权威典籍的“思想片段”不谋而合。绝大多数名言出自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以及德高望重的政治家之口,会给我们造成一种错觉,以为名言就是名人之言。毋庸讳言,名人(包括著名的典籍)的话尤其是名人充满哲理的话更易于成为名言,获得一定的社会认可度,但是这样的“名人”必须是对人类文明做出杰出贡献的名家,同时名家所说的“话”必须符合人类的普世价值观,代表人类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相比之下,普通百姓的言语能够获得名言身份的概率微乎其微,即便其中包含了很多深刻睿智的思想。一些脍炙人口的传世名言,并非出于名人之口,但后人一定将其附会于某个名人,才觉得够分量和权威。比如,中国有一副著名的劝学对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本不知何人所作,后人将创作权归于韩愈,原因即在于此。世界各民族民间流行的一些谚语和格言,几乎都经过了千百年的锤炼和筛选才积淀下来,其中又只有很小一部分进入名言,也可作为证明。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所说的名言的“权威性”是指名言内容的权威性,而非说话人的权威性,尽管后者有助于名言的形成。基于同样的原因,我们反对今人“创造”名言的说法,因为,尽管所有的名“言”都是由人创造的,但其成为“名”言却非一人、一时、一地之力所能为的。
(二)通行性。指的是名言在一定时期内为社会公众普遍接受、引用的程度。这是判断名言之“言”是否“著名”的依据。从“言”到“名言”,有一个社会公众逐步认可的过程,运用社会学的数理统计方法应该可以算出很多名言认可度。从未在世上通行的言论不能称为“名言”。但如果仅仅这样表述,那未免失之片面,将“名言”与“流行语”(这里指流行的言论而非流行词语)混同了。流行语尤其是现在的网络流行语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在某个时段和特定范围内空前流行,被人们大量引用、复制和仿制,但像大浪淘沙一样在很短时间内会消失得无影无踪。相比于流行语,真正称得上不朽的名言则大都具有陈原所说的超时空特点,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和社会公众的筛选”,也就是说,名言能够通行于不同的历史阶段,通行于不同的民族和国度。更进一步说,名言一旦成为“名言”,它就不再为某个创造它的个人、民族或国家所有,而成为人类共同的思想财富和文化财富,它所包含的思想或论点也就成为了人类普世思想和普世价值观的一部分。
(三)称引性。指的是名言所包含的称引价值。这与通行性所指略有区别:通行性侧重指名言被引用的“量”,称引性侧重指名言被引用的“质”——即名言因何“著名”?名言之所以被称为名言,一定常被人们称引,而人们之所以称引名言,通常不是为了炫耀自己学识渊博,而是为了阐发一定的道理或佐证某个观点,增加立论的权威性。从这个意义上说,陈原将名言称为“引语”有一定道理。“引语”也叫引用语,朱祖延就编过一部《引用语词典》。但是,笔者认为,“名言”和“引语”不是一个概念:第一,名言要成为名言,必先成为“引语”,这是一个先决条件,如果无人称引,即使蕴含多么深刻的道理,也绝无“名”可言。第二,从“引语”到“名言”,有一个发展过程,只有当“引语”的称引达到一定的量,才可能成为“名”言。第三,不是所有的引语都能成为名言,引语中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能够进入名言。第四,用“引语”称呼“名言”,并不贴切,因为“引语”包括了非名言在内的一切引文。顺便提一下,现在有些名言词典,将一些从未被人称引的言论编入其中,这缺乏理论依据:既然从未被称引,何以谓“名”言?“名”自何来?因此,这些所谓的“名”言,称为“言”尚可,称为“名”言则不可。除非是编纂者主观上认为该言论具备“准名言”或“候补名言”的潜在价值,在未来某个时期“准名言”或“候补名言”有望升格为正式的“名言”,因而有举荐之必要。但果真如此吗?
(四)哲理性。指的是名言中内蕴的深刻思想、道理以及价值观。名言之所以流传很广、很远,被世人时时称引,是因为所引名言一定蕴含了称引者认同的思想、道理或价值观,或言我所欲言,或据为典则,或引为佐证,或启人心智。尽管我们可以将名言分为很多种类型,但其中最核心或最具影响力的是思想名言和道德名言两大类。称引实际上就是一个社会公众反复筛选名言的过程,反复筛选的背后反映的是整个社会与称引者个人的世界观及价值取向,筛选的结果决定了哪些“言”可以进入“名言”的殿堂。唯其如此,我们才不完全同意名言超越时空的说法,因为对名言的取舍常常反映了某个时代、某个集团与某个个体的意志及价值体系。“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曾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被奉为天经地义的至理名言,现在已成文化垃圾,就是这个道理。真正历数千年而不朽、经受得住“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是像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雪莱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诸葛亮的“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具有“普遍意义”和“普遍价值”的名言。
(五)凝练性。指的是名言的内容高度概括和文辞高度简练。名言一般都不长,从几个字到二三十字不等,但语言隽永,含义深远,耐人寻味。“知识就是力量”,“满招损,谦受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发光的未必都是金子”,意义高远而出语精警,很容易记住。三十字以上的名言相对较少,一则不便记诵,二则太长就与“名段”、“名篇”混淆了界限。人们通常以句子为单位对名言进行切分,进一步说,“名言”一般只包含一个完整的句子,极少集合若干个句子,从这个意义上说,名言有时会等同于“名句”。培根的《论读书》,满篇都是警语,但称引者绝不会将全文作为一个名言单位,而是将其切分成若干句名言,或者仅征引其中最有思想性的一句作为代表,比如“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王佐良译文)。
以上是名言的基本特征,其中,哲理性是名言的本质特征,是称引性和通行性的基础;称引性和通行性是判断是否能够成为名言的客观依据,而权威性和凝练性可以看作是形成称引性和通行性的必要条件。当然,名言的特征也许不止这些,但上述五个特征是必须具备的。
三、“名言”与“名句”、“格言”、“警句”、“赠言”的区别
弄清楚了什么是“名言”,再来讨论“名言”与其他几个概念的异同就比较容易了。
(一)“名言”与“名句”。名句,《现汉》:“著名的句子或词组。”《规范》:“长期以来经常被人引用的句子或短语。”按照这个解释,“名言”等于“名句”。实际使用中,也确实不易区分,拿上面的基本特征衡量,似乎“名句”也都具备,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认为这两个概念之间不能绝对划上等号:第一,“名言”一定包含了某种思想、道理或价值观,而“名句”有很多只是纯文学的描写,不一定包含前面所说的“普遍意义”和“普遍价值”,如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等等。通常将它们归入名句而不归入名言。但如果名句在传播过程中附加了某种哲理或价值观,它也就成了“名言”,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名句”要包括、涵盖“名言”。第二,“名句”的最大长度限于一个完整的句子,但“名言”有时是不止一个句子的集合。比如:“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爱因斯坦语)这包含了两个句子,作为“名句”似乎有些长,而归入“名言”则比较恰当。所以,我们认为,“名言”与“名句”的划界应该有所侧重:“名句”着眼于句子自身在传播过程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名言”还应着眼于句子中包含的思想、道理与价值观。
(二)“名言”与“格言”。“格言”,《现汉》解释为:“含有劝诫和教育意义的话,一般较为精练。”《规范》:“含有劝诫意义或富于哲理的精练的固定语句。多出于名家的言论……”《辞海》:“熟语的一种。可为法式的言简意赅的语句,如‘满招损,谦受益’。”“格”的本义是“规范;法式”,“格言”顾名思义就是可以作为行为标准的话,所以它一定含有某种劝诫和教育意义,换句话说,格言一般都包含了社会公众普遍认可的某种价值观。格言大都言简意赅,也具有上面我们分析的凝练性、通行性、称引性等基本特征。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格言”整体上应视为名言的一部分。在语汇学或熟语学上,格言和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一样是熟语的一种类型,结构上具有定型性,使用者不能随意改变其结构。而名言不是熟语,更准确些说,凡是有“主”(名家或经典)的名言都不是熟语。格言几乎都产生于民间,我们无法准确说出绝大多数格言的主人,个别格言虽然也能勉强找出某个首先使用的人,但因为格言主要通行于民间,后人在使用时已经完全忽略了格言的原始出处。因此,说格言“多出于名家的言论”并不贴切。还应该指出的是,名言中也有一小部分来自谚语,但主要是包含哲理和劝诫内容的谚语。偶尔,人们还使用“箴言”一词,殊不知“箴言”的含义更窄,主要指来自古书中的含有劝诫内容的话。“箴言”不都能成为名言,即使有些箴言进入了名言范围,但在名言中所占的比重也是很小的。
(三)“名言”和“警句”。“警句”多出自诗文,其中“警”有二义:一为“警示”,重在劝诫,使人醒悟;二为“警策”,重在文辞凝练而含义深远,使人感动。前者多寓某种伦理观念和道德教化;后者多为诗文名句,有些也含一定的哲理。根据我们的理解,“警句”属于名句的一类,含劝诫和哲理内容的警句同时也是名言。而纯文学的名句,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杜甫《旅夜抒怀》),“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语言精警,令人吟咏三叹,虽然有些人将此类名句也称作警句,但我们仍将它们划入名句而不划入“名言”。
(四)“名言”与“赠言”。“赠言”是“分别时说的或写的勉励的话”(《现汉》),与“名言”毫不沾边。古人有“赠序”,是送别时写的文章,像韩愈的《送孟东野序》、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实际上也是一种广义的赠言。赠言通常由自己撰写,表达对友人的勉励或祝愿,而且长短不限,但临别之际一时未必能找到恰当的表达,故而也会称引某些现成的名句,这才与“名言”发生交会。大部分的“名言”并不适合作为“赠言”,普通人题写的“赠言”更不可能成为“名言”,所以,用“赠言”指代“名言”,我们认为并不恰当。
四、“名言”是变化的
前面说到,名言的价值在于被人称引,而人们所以称引名言,是因为名言含有自己认同的深刻哲理与价值观,这些哲理与价值观构成名言的“普遍意义”,但是名言一旦进入大众传播领域,社会公众会对其进行筛选、改造,名言的含义有时也会发生某种变化。因此,对名言的考察不应是静态的,而应该将名言放入特定的历史阶段,着眼于社会公众对名言的选择以及名言在传播过程中获得的意义。实际上,名言的“名”从来都是变化的,名言的知名度或叫社会认可度(也即社会影响力)受时代、民族、社会制度、价值体系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我们不能仅据名言的知名度就简单推论,知名度越大的名言就越具有“普遍意义”,因为名言中既有高度浓缩的精华也有高度浓缩的糟粕——而后者越“著名”,其社会破坏性就越大,对人类心灵的毒害就越深。不仅名言的“名”会有变化,名言的意义、形式(文句)也会变化。
(一)名言之“名”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这在上文已经论及。任何名言,特别是含有某种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名言,不可能脱离它赖以通行的社会时代与社会集团,在某一时代、某一民族乃至某一社会制度的文化价值体系中视为“当然”、“必然”的名言,站在世界先进文化的角度看有可能是思想糟粕或文化垃圾。时下有些人从中国古代典籍中发掘出一些反映封建伦理观念的内容和圆滑世故的处世之道,而冠以“名言”的美誉,甚至将这些内容灌输给我们的下一代,实际上非常危险。“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曾经是“名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被我们奉为圭臬,现在恐怕仅通行于落后地区。“传统的”不都是优秀的,“民族的”不都是世界的。是否优秀,要看其是否符合人类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是否具世界性,要看其在世界文化体系中是否存在普遍的意义和价值。只有符合人类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具有世界普遍意义和普遍价值的名言,才有可能成为陈原所说的“超时空信念”,才可能超越一切时代、民族和社会制度。
(二)名言之“言”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名言不都是积极、正面的,传世名言中也有很多消极、负面的内容。虽然有些名言自身含有价值判断,但能否成为“名言”,却主要取决于通行面与称引率的大小,这与称引人的价值取向有关,而与名言自身内容的价值判断无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固是名言,而“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反映极端利己主义的思想观念,法国路易十四的“朕即国家”、德国法西斯宣传部长戈培尔的“谎言重复一千次就会变成真理”,在过去和现在仍有一些人信奉、称引甚至付诸实践,也是“名言”——“名”兼褒贬,“言”则分善恶。所以,仅据“名”不能判断积极名言还是消极名言,需对“言”蕴含的思想内容与价值取向进行分析,才能判断它是不是真正属于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
(三)名言的含义具有一定的再诠释性。名言一旦成为名言,就进入了大众传播领域,其内容有可能被重新解释,即名言在传播过程中其意义会发生某种变化甚至重新建构——这时,名言的原意已经变得不再重要,而在传播过程中新产生的意义才是名言真正的价值所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原意是野火不可能烧尽野草,春天一到野草又长了出来。后人称引这句诗用来比喻富有生命力的事物,任何力量也不可能扼杀。再举《论语·学而》中著名的“和为贵”为例,原文是: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杨伯峻对“礼之用,和为贵”的翻译是:“礼的作用,以遇事都做得恰当为可贵。”(《论语译注》)杨先生解释说:“‘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今人删去了“礼之用”,仅留下“和为贵”三字,并对“和”的意义重新进行了诠释:“和谐”、“和睦”、“一团和气”……仿佛这三个字成了佛教咒语,可以化解一切矛盾。还有一种情形,姑谓之“断章取义”——不管名言的原意为何,引者只截取自己需要的部分——实际上也属重新诠释。举爱迪生的一段名言为例:“天才,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其中后一句话极易造成误解,以为不必付出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仅需百分之一的灵感就够了,尤其是判断力还不很强的小孩子很容易由此而耍些小聪明。所以中国人在引这段名言时都自觉地将后半部分截去了。
(四)名言的形式(文句)可以改造。相当数量的传世名言,尤其是来源于古书或民间的名言,在称引或传播过程中经过了后人的提炼或改造,已与其原始面貌大不相同,这一般是名言相对定型的过程,定型的结果是名言的意义更加显豁,而其语言更加凝练。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个提炼改造,它们才逐步变成“名”言,通行范围更广,被称引的次数更多。就拿最著名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来说,很多人以为这句话出自顾炎武,实际上,顾炎武的原话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卷十三)这句名言的真正提炼者是梁启超,梁启超在《痛定罪言》一文中说:“斯乃真顾亭林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饮冰室文集》之三十三)梁任公将这句名言的首创权归功于顾炎武,后世遂以讹传讹了。再如“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有人算作成语,但它也是一句名言,本出于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唐贞观二年,太宗向魏徵询问:“何谓为明君暗君?”魏徵引这句话作答(事见《贞观政要·君道》)。后人将其改造为现在的通行句式,使这句名言的表现力大大提升,意义也更为广泛,因为不只是帝王,任何一个常人都存在兼听偏信的问题。
名言的传播及变化问题涉及语言学、社会学、传播学、诠释学等众多学科,并非一篇文章所能回答。本文只是将这些问题提出来,冀能抛砖引玉,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1.陈原.关于“引语”或“名言”词典的随想.瞭望周刊,1988(24).
14.关于梦想的英语名人名言 篇十四
来源:网络 评论:4 划词:关闭划词 收藏
写日志、发碎碎,学习路上不孤单,马上注册交个爱学习的好朋友!
【关于梦想名言】推荐阅读:
关于梦想的英语名言01-07
关于梦想的名言警句写作素材10-10
关于梦想话题作文08-02
关于梦想的格言11-21
关于梦想的作文:有一种神奇叫做梦想08-30
[PK赛]关于梦想的作文:我的梦想10-05
关于梦想的英文格言07-06
关于梦想成功的故事07-28
关于梦想的励志短句12-19
关于梦想的周记范文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