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教学改革论文

2024-09-16

土木工程教学改革论文(精选12篇)

1.土木工程教学改革论文 篇一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弱。《土木工程制图》课程通常安排在大一第一学期授课,而对于刚进入高校的大一新生,在由中学时代以数学几何为主的学习转化为投影法为主导的制图语言的`学习时,有些学生由于平面惯性思维无法一下子建立起立体思维,空间想象能力弱,对点、线、面的空间位置关系判断得比较困难,尤其缺乏三维空间体和二维平面图之间的转换关系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制约了他们的学习效果,甚至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手段的不完善。《土木工程制图》教学通常采用传统教学或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指教师以板书教学为主,并辅以一定的挂图、模型来组织教学的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通过手工完成大量板书和板图,尽管教师的工作强度很大,但是课堂教学信息量却很少,表达形式也很单一,教学效率不高。多媒体教学采用课件形式描述出集声音、文本、图形图像、动画于一体,生动逼真的立体模型,增强了几何图形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但多媒体教学的信息量过大往往让学生无法把握重点,且课件的声音、动画等效果也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此外,多媒体教学通过点击鼠标模型就出现在学生面前,对于绘图过程中的严谨也无法体现。

3.实践性教学内容的欠缺。《土木工程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要求学生掌握阅读和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由于计算机绘图重要性的凸显,大部分高校强调了计算机绘图而忽视了手工制图这一实践环节,导致学生对工程图样的表达方法、制图标准、读图和绘图的基本技能等相对欠缺,感受不到平面图形空间实物化,影响了学生的设计构思和表达的综合素质。

二、改进措施

1.强化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利用一些模型、实物、多媒体技术等精讲与学生空间思维有关的内容。如在“画法几何”的教学过程中,可将讲解的重点放在三面投影展开图的形成,点、线、面的空间分析,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轴测投影作图等方面。在每个部分的教学内容中,避免过多的讲解纯理论的内容,并将复杂内容进行简化,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应怎样想、如何做。同时,各部分内容难、易穿插,有机融合。为了强化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教学过程中宜讲、做结合,且重点还须多做。如先通过投影分析的案例讲解,引导学生根据投影图形成原理,想象出形体的空间形状,并按其作图顺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案例对应的知识点所需的基本图示原理、思维方法、作图要求。然后,让学生做一些经过精心设计好的能提高空间想象力的项目,经过由平面到空间思维的反复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2.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课件来展开教学,而应与板书分析、身边的直观教具紧密结合。传统《土木工程制图》教学是依靠教师的板书、板图加上空间思维,学生的学习主要靠课本和习题集,一些复杂的结构构件和建筑模型很难具体完整地表达在学生面前,加上学生在制图课程学习阶段还未学习结构和力学课程,过多的理论讲授也不利于学生学习。而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形、声、光结合,所以多媒体课件在《土木工程制图》课程中用于形象信息的传递具有独特的优势,其可以使抽象难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变得形象具体。但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初学者,学生无法在一个信息量很大的PPT页面上分辨出哪些信息是重点,哪些是非重点,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对页面的内容做好区分,尤其是对重点、难点内容应进行着重分析、举例,并利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互补性,把两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进行重点讲解,引导学生思考、想象,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效果。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土木工程制图》是一门理论严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掌握阅读和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因此,单纯的理论教学很难达到培养学生具有阅读和绘制工程图样能力的目标,而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一环。学生只有经过一定的制图的训练才能掌握绘制和识读专业工程图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识图和绘图能力,可以给学生提供若干套完整的图纸,通过手绘和计算机绘制训练,提高学生的识图、绘图及动手能力。在选择图纸的时候,应针对一年级学生还未学习专业知识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图纸给予学生训练。此外,教师可以选择在某些课时带领学生在学校或附近的建筑工地进行实景教学,学生有问题教师在现场解答,并及时向学生介绍行业的新标准、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充分发挥理论联系实际的授课效果,从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对专业要求的进一步了解,提高教学效果。

三、结语

学生是否能正确识图与绘图,是衡量《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因素。对于每一位任课教师而言,通过自己的传授,使学生的能力得以提升是他们的梦想。《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是土建类一门比较复杂的专业基础课,它的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因此,为了使学生通过《土木工程制图》课程的学习有效地提升自己的识图与绘图能力,我们应不断地进行教学研究与探索,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通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使教学工作不断增添新的活力,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土木工程教学改革论文 篇二

1. 改革的必要性

1.1《土木工程施工》教材内容过时或滞后,跟不上施工技术的发展。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快的特点决定了《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与一般的理论课程不同,某一相关环节或学科的发展都会波及本学科的内容,使各种施工技术推陈出新,如建设部每年都有一批重点推广科技项目,这与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大趋势相适应。然而无论是前几年出版的教材,还是近年来新出版的教材,在内容的选取和编排上,都存在一些问题。课程的内容并没有在兼顾传统的、成熟的施工技术的基础之上,将重点放在那些先进的适用的应用技术上(如建设部推广的十大新技术),很多教材做不到同步升级,从而使课程内容跟不上施工技术发展水平。

1.2 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

1.2.1 教学模式陈旧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侧重于教师的“教”,而对学生的“学”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理论课的教学,这种方法无疑是可行的,但对于《土木工程施工》这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课堂上理论教学易与实践相脱节,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与兴致,因此,容易出现“满堂灌”和课堂气氛沉闷的现象,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另外,该课程教学如果只停留在课堂上,就很难把涉及施工工艺、施工工序及施工关键点等具体问题直观化、形象化,学生也难以掌握施工技术的核心问题。

1.2.2 理论与实践脱节

目前该课程教学的做法大致是课堂教学,或者是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一两次外出带学生到施工现场进行参观实习。课堂教学往往采用板书或多媒体教学,无论是板书还是多媒体教学,所讲述的都是静态的施工过程,学生对理论内容缺乏感性认识,一知半解。而仅安排一两次现场参观实习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时间、空间上的原因,学生看到只是施工中的某一过程,很难看到施工的全过程,这种安排导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存在脱节。

1.2.3 考核内容及形式过于单一

闭卷的书面考试仍然是目前最主要、有时甚至是唯一对学生考核的形式。传统的题型如简答题、综合论述题等主观性试题及计算题在该课程的考试中是基本的类型,对于大量的需要学生了解、掌握的施工工艺技术、措施等,由于多为叙述内容,加上对于简答题的片面认识,造成了学生“考前背,考后忘”的现象,达不到检验学生对施工工艺技术、措施掌握情况的目的。

1.3 就业的客观需要。

我院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将主要从事于第一线现场施工。如何使他们具备合理选择常规工程施工方法与施工工艺、正确实施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尽快参与和胜任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和组织工作,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这些都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2. 改革措施

2.1 优化教材内容。

授课时,在学习优秀的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大胆舍弃过时的、不实用的旧知识或技术,结合专业特点,增加先进的、实用性较强的有关知识,介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施工技术在革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不断学习的兴趣。

2.2 革新教学方法,实现教与学的互动。

多年来,《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基本上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这种方式虽有它的优点,但师生相互交流机会少,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气氛凝滞,严重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把教材知识通过教学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并根据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实际反馈情况对教案作适当调整;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思考,实现教学互动。

2.3 合理有效利用先进教学手段。

课程教学中大量的施工工艺流程和结构构造,教师通过传统的一支笔、一块黑板很难讲解清楚,学生也很难理解和掌握,但辅以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就可以通过计算机动态模拟并配合适当的声、光、图和文字得以解决,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最直观、最形象、最生动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4 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课程中的许多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原理都是在施工技术人员在长期的施工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的基础上形成的,仅仅通过课堂讲授的书本理论知识,学生常常感到难以完全理解,因此,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就十分必要。在课程教学期间,教师应结合相关章节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工地和实习基地参观并进行现场教学,以增加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感性认识,验证、巩固、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加快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但由于课时(目前我院《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共64学时)的限制,在课程教学期间是不可能花太多的时间去施工现场。因此,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特别是课程结束后的暑假或寒假寻找有关的工地,进行一定时间的现场实习,以弥补课堂学时的不足。

2.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土木工程施工》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主干课,讲授该课程的老师除了要具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具备丰富的施工实践经验。因此,对于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教的青年教师,除提高学历层次与教学方法、授课技巧外,还应注重加强工程实践锻炼。授课前,教师必须去工地实习锻炼至少一年;学校应积极为教师不断创造交流、学习新技术、新工艺的机会,从而充实、更新专业理论知识,建设一支“双师(教师、工程师)型”师资队伍。

2.6 改革考核方式。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对学生进行考核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施工工艺流程、工艺原理及工程措施的掌握情况。考核内容应增加与实践相结合的内容,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在考试形式上,应摒弃传统的闭卷考试,还可以尝试带领学生到施工现场进行口试或动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考试形式。

3. 结语

以上是笔者对《土木工程施工》教学改革的几点粗浅认识。土木工程施工的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应当针对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分别从教与学两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认真地做好这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土木工程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学校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满足社会对土木工程人才的需求。

摘要:本文在分析《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材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基础上阐明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并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教学改革,必要性,措施

参考文献

[1]祝江鸿.《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教学改革思考[J].科学教育论坛·中国科技信息, 2006, (5) :271.

[2]蒋红妍, 李慧民.“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的探讨[J].中国冶金教育, 2004, (1) :20-23.

[3]朱茂存, 姜正平.《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 2002, (4) :81-84.

3.土木工程教学改革论文 篇三

我国对于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土木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工程型、应用型高级土木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1]。

一、工程地质实习在普通本科院校中的作用

(一)工程地质实习是普通本科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环节

工程地质实习是对传统《工程地质》理论教学的补充和扩展,是培养应用型高级土木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的重要环节,教学过程中只有紧密结合野外实践,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工程地质理论知识、工程地质勘察方法以及一些不良地质现象的专项施工方案等。在专题教研活动探讨之后,我校特意在修订2015版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工程地质实习。

二、目前普通本科院校认识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认识实习的指导相对缺乏

企业一方面并没有承担认识实习教学任务的法定义务;另一方面,企业始终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由于工程地质实习经费相当有限等原因,即使承担了工程地质实习的教学任务,企业也不能从中获取经济利益,况且大规模的接收学生进入施工现场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一方面担心学生进入工地影响正常的生产秩序,一方面害怕出现安全事故影响企业的资质、阻碍企业的发展。由此种种,即使是乐意接受学生进行工程地质实习的企业,往往也只是让学生在接近竣工的工地附近“远远的观摩”,对于灌注水下混凝土等技术含量较高但又同时存在较高不安全因素的施工项目,学生并不能够近距离的观察。学生无法深入了解工程地质条件以及一些复杂岩层的施工方法,无疑会使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二)教师的施工经验得不到及时更新

虽然我院近年来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但是由于传统观念和分配制度等原因,引进的博士大多只愿意承担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对于需要亲自奔赴工地一线进行施工工艺的讲授的实习,不太愿意参加。目前科技发展速度相当快,很多新设备、新技术已经逐步应用在工程上,很多指导老师并没有对这些新设备、新技术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仍然只是按照原有的知识储备进行讲授,这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学生对认识实习的认识有偏差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校2015版培养方案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实习在第四学期初展开,前三个学期主要以理论课学习为主,专业基础课只有《土木工程材料》、《房屋建筑学》、《工程地质》等有限的几门,与工程地质实习密切相关的《土质土力学》等课程还未开设。加之工程地质实习是大学四年里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近距离接触工地,很多学生主观上认为认识实习实际上就是去工地“走马观花”。再者,实习经费相当有限,如果指导老师给出不及格的成绩,下一年度还要自行筹集学生去工地的各项费用,学生在潜意识里面已经认定只要自己象征性的完成认识实习的各项任务就不可能出现挂科的情况,因此学生在工地现场并没有认真的学习、也没有虚心的请教工地上的工程师,回到学校之后也没有认真撰写实习报告,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工程地质实习逐步沦为一次野外旅游,导致实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改革方案

(一)教学模式改革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于实践教学,除了提高指导老师自身的素质以外,更为重要的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首先,在准备工作阶段,要面向全体学生召开实习动员大会,强调工程地质实习的重要性,明确实习的目的及要求。通过专业知识讲座、播放典型工程案例视频等方式,提前预习相关知识、做好理论储备。其次,在现场实习阶段,指导老师根据之前预习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讲解,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个性化的问题,调动学生自主思考的积极性,真正贯彻《高等教育法》中理论联系实际的人才培养要求。最后,“温故而知新”,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认真进行总结、系统的撰写实习报告,对实习的内容进一步的巩固和吸收。

(二)延伸和拓展

批改实习报告的过程中,指导老师也发现一些实习过程中表现非常好、有一定的撰写专业技术资料的能力的学生。我校近年来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已经逐步摸索出一条培养本科生参与学校创新实验、加入课题组项目研究、最终发表学术论文的技术路线,作为工程地质实习的延伸与拓展。

参考文献

4.土木工程教学改革论文 篇四

摘要:应用型高校是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作为目标的,理论力学作为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必须围绕这一培养目标进行改革。基于此,对理论力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考核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研究,以期更好适应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提供可靠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理论力学;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从依赖资源、劳动力向依赖创新、人才的转移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地方性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为地方和行业培养应用型、专业化的高素质人才迫在眉睫。[1-2]理论力学作为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理论课,是学习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其他力学基础课,也是钢结构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等专业课的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将会直接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以及工科专业毕业生的培养质量[3]。理论力学的课程教学也需要在向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转型浪潮中不断进行革新与实践。

5.土木工程教学改革论文 篇五

摘 要:在土木工程CAD课程在高校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其从要其学到主动学,怎样和社会接轨,不至于觉得学后没用,以及对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进行验证等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土木工程CAD;教学改革;建议

随着社会的发展,AutoCAD软件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学习CAD软件的人群也越来越多,但还是以在校学生居多,而传统的枯燥的学习已经不能吸引学生的目光,也与社会有点脱节,那能不能在吸引在校学生眼球的同时,让他们能主动地去学习CAD,还能有效的形成一种教学模式对社会人才进行CAD培训,针对此种情况,我想对土木工程CAD教学的改革提若干个建议。CAD说课

在第一节课时给学生讲解CAD课程,通熟的称为说课,就CAD的前景,CAD的应用,CAD课程的考核方法,及能够给学生现在乃至将来带来什么好处进行分析,比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并由教师组建CAD团队,就CAD在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实践,吸纳成员,制定考核规则,吸引学生的目光,让他们主动学习CAD,尽快成为团队中的一员,丰富大学校园生活,改善教师生活,增加教师教学动力,形成教与学的良好循环系统。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CAD软件是一款实践性较强的操作软件,所以单纯的理论教学已不适应,而对软件本身的内容进行实践性操作也很枯燥无味,是一种毫无目的的游戏,只在大脑中驻留了一段时间,过段时间就会忘记,而以实例,以项目为主导,以软件为辅助进行讲解,可以加深对软件的应用及理解。所以在教学期间,采用以实例讲解CAD软件,先基础CAD,通过机械图纸或者建筑图纸系统的讲解CAD命令按钮的应用,后利用CAD软件绘制建筑图纸,特别是立面图和剖面图绘制的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实践操作,边讲解边实践性操作,不是单纯的为绘制图纸而绘制图纸,要结合规范,教会为什么这样绘制,对外表面是否还有其他想法,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创新,并在绘制过程中熟悉引线法的应用。教学建议

为了能够实现教学改革的目的,必须有加强措施,故对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教师在CAD说课阶段要给学生学习CAD课程的强烈欲望,让知道为啥学,到想学,最后积极自主的学习;

2.教师严格控制课堂,班委加以辅助管理,让课堂纪律严明,不说话,不睡觉,不做小动作,在教室里设置手机袋并确保每个学生的手机入袋,学生听课率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踊跃参与进来;

3.教师制定严格的考勤制度,合理的考核制度,并严格控制后期成员吸纳考核制度,并优先考虑CAD相关的竞赛项目;

4.教师业务能力强,要有一定的建筑设计能力,熟悉规范,最好有设计院工作经历或者后期进行培训;

5.成立CAD相关团队,由专门CAD相关教师作为指导老师。后续处理

在CAD课程结束后,要让CAD团队进行实践,适应社会的需求,能有一定的战斗力,在此提出几点建议:

1.家具设计方面,可以联系家具公司,由公司家具设计师作为企业指导老师对学生再次的深度指导,让有想成为家具设计师的学生往这方面发展;

2.建筑设计方面,可以联系建筑设计设计院,由公司建筑设计师作为企业指导老师对学生再次的深度指导,特别是建筑立面图和剖面图的绘制;

3.室内设计方面,可以联系室内设计公司,由公司实际是作为企业指导老师对学生再次的深度指导,让有想成为室内设计师的学生在这方面有发展目标,而不要跑到外面的培训班学习;

4.平面设计方面,可以联系平面设计公司,由公司家具设计师作为企业指导老师对学生再次的深度指导,让有想成为平面设计师的学生往这方面发展;

总之,可以联系家具公司、建筑设计院、室内设计公司、平面设计公司等,对家具、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等进行绘制,让知识滋补学生,让学生加深CAD绘图能力,形成良好的循环,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并能形成一种适应应用型大学的教学模式。一种让学生在学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边学习边工作,直至真正掌握一种技能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检验与完善

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考核及完善,检验是否有其生存的土壤。

由学院安排学生暑假实践,到CAD相关企业,如建筑设计院、室内设计、园林设计、家具设计等公司进行实习,由企业进行检验,反馈意见,局部修改教学方法,在实践,如此反复直至一种完善的教学方法为止。

参考文献

[1]黎长发.土木工程CAD教学改革的探索.卷宗.2014

6.土木工程工程案例教学研究论文 篇六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的快节奏发展,所谓的高楼大厦、繁华多彩已经成为一座城发展水平的评价标准之一。为了提高我国建筑行业和提高建筑质量,我国的高等院校就应培养更多的建筑人才。当今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育中对人才的培养不仅是理论知识的灌输,而且结合了实践能力的培训,以更好的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工程案例教学模式适应了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需要。

一、案例教学的含义

案例教学法就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预先准备适合课程内容的案例,在课堂上以案例作为教学的线索,学生通过案例进行个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分析和研究案例,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学生对课堂上所学内容的巩固,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遇到的问题,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土木工程专业使用案例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工程来解释枯燥的`理论知识,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更需要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工程中可以有效且合理地解决所遇到的难题,案例教学可以将实际工程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适应了学生和教师的需要。

二、工程案例教学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当中的应运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专业课程系统化的学习,使学生拥有正确选择、设计方案、成功进行施工管理等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结构工程设计、工程监理、工程合同控制等工作掌握扎实的土木工程理论和实践知识,具备一定的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本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土木工程专业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性、案例性等特点,为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进行案例教学提供了方便,那么该如何在土木工程专业运用工程案例教学呢?1.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选择合适的案例案例的选择应坚持由简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使课程知识和实际工程较好的联系起来。在课程案例的准备中,要采用当今的科学技术,例如采用视频、图片等方式使案例更加形象具体,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老师讲“坑基建设”时,老师参加的一项工程中坑基开挖并对其进行录像,在课程内容讲授时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视频,视屏的内容主要涉及与基坑开挖方式和基坑降水有关的工程概况、场地情况、施工机械、基坑降水设备及其工作过程等内容。这样的案例教学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更加直观地了解工程现场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2.在土木工程专业中教师应运用案例创设相关情景,提出相应的问题老师通过对实际工程介绍,展示工程场景和具体工程参数,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解决。老师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应由学生研究、讨论、分析后得出结论。工程案例教学属于启发式教学,可以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3.利用案例突出重点难点知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坑基建设”课程的讲解中,坑基建设的排水问题和坑基建设的稳固问题就是重点学习的内容。使用案例教学在这部分知识的讲解中可以直观形象地表现重难点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运。4.利用工程案例在土木工程专业中进行教学利于知识系统框架的构建土木工程专业的知识有较强的系统性,利用工程案例讲授土木工程专业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更好的知识框架体系,使学生有更好的理论知识素养。

三、工程案例教学在土木工程专业中应运的好处

1.案例教学不仅可以改变老师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活动形式,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2.利用工程案例在土木工程专业中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学生具备工程建设的需要的能力。3.建筑事业在不断发展,对建筑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土木工程专业是我国培养建筑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岗位对就业者能力的要求,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使其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获得优势。

四、小结

7.土木工程材料教学改革的探讨 篇七

1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特点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面向建筑学、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建筑工程管理等多个专业, 课程具有以下特点:内容庞杂零散;课程很多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强, 需要记忆的多;课程的实践性很强。

相对于工科的其他课程而言, 土木工程材料的各部分内容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不强, 彼此之间的联系也不大, 故很多内容需要学生强化记忆, 形成对材料的常识性认识。上述特点, 使习惯于通过逻辑推理来领会、掌握知识点的工科学生较难适应。

2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现状

1) 课时少, 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学时一再压缩, 土木工程材料理论课学时也从原来的60学时压缩为40学时, 实验学时更是压缩到只有8个学时, 显然很难满足本课程材料实验的要求。

2) 试验教学的内容单一, 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

通过对多个高校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的调查, 发现大多数院校的试验教学仍然是以验证性试验为基本授课内容, 所验证的材料也常常局限于水泥、骨料、混凝土、钢材和沥青等主材, 其他诸如新型材料、装饰材料、复合材料之类在课程实验室较为少见。这种试验内容不能使学生对土木工程材料形成较完整的认识, 甚至扼杀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 教学模式刻板, 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理论教学中, 多数院校仍采用“单向灌入式”的方式进行授课。虽然绝大多数的授课老师在课前都做了充分的教学准备, 但上课期间迫于课时紧张, 只能滔滔不绝地传授知识, 很少顾及学生有没有听懂领会, 更少有机会留时间给学生思考提问。这种方式难以形成教学互动, 教学效果也很有限。

4) 高校教育管理制度不健全, 导致教师队伍良莠不齐。

高校教师, 尤其是青年教师, 因长期身处学校教学环境之中以及自身知识结构的局限, 缺乏实际工程经验;另一方面, 很多教师迫于职称压力, 其自身的科研任务往往比较繁重, 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方面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3 土木工程材料教学改革的内容和途径

3.1 改革教育管理体制, 注重师资力量的全面培养

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目前, 各大高校均在逐年增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仅以本人所在教研室为例, 本教研室共21人, 最近3年内被学校委托培养攻读博士学位的共有6人, 所占比例为28.57%, 可以看出学校在这方面的投入是较大的。另一方面, 我们应该看到, 由于土木工程的特殊性, 作为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师, 工程实践经验与理论基础是同等重要的。然而, 对于教师在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实践技能的培训方面却往往得不到重视。因此, 为提高教师, 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实践水平, 有必要为其提供实践的机会和条件, 以打造既有较高理论水平, 又有丰富工程经验的教师队伍。为此, 学校可制定新的培养政策, 如在青年教师开始授课之前, 与合作企业签订计划, 从事半年至一年的实践活动再返回学校正式授课;每年送一定比例的专业课教师从事相关行业的职能培训等。

3.2 改革学生成绩的评分制度,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评分制度中, 学生试验课分数的高低常常取决于学生最后的试验数据与理论的吻合程度。众所周知, 试验与理论是存在差异的, 即使是专业试验人员所得结果也是如此。然而, 学生为了得到较好的试验成绩, 一旦发现试验数据与理论数据相差很大, 常常会修改或伪造自己的数据, 使之达到理想状态。这种做法一则坏了学术之风, 二则很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故作为老师, 不应该仅仅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来评定其成绩, 更应根据学生在试验中所表现出来的创新性、所获得的体会、总结的规律, 以及试验操作的难易、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各方面来综合评定成绩, 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养成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3.3 改革理论课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兴趣

1) 改变刻板的传统板书模式, 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

若一味地采用传统“灌入式”教学模式, 即使是老师按学校要求充分备课、板书工整、条理清晰, 仍然难以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 表现为学生思维被遏制、反应迟钝、昏昏欲睡;相反, 若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 通过声、图、文将课堂内容形象地载入到学生面前, 学生往往比较活跃, 能积极地参与课堂, 积极地思考老师的问题, 甚至当堂提出自己的疑问, 而且在课后对课堂内容的印象也比较深刻。

2) 理论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

使学生对课堂感兴趣的另一有效途径是将课堂的理论与实际紧紧地结合起来。在上课的过程中, 将理论的讲解融入到实际工程之中, 通过现实生活中对材料性能的运用、通过将理论的实用价值具体地体现在工程实例中, 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 我在讲解石灰的特性时, 首先给学生放映一段自己在工地上录制的工人制备石灰浆的场景, 一边放映, 一边问学生一些问题, 如“为什么在往石灰加水的过程中热气笼罩”“为什么工人在制成石灰浆之后还要加一层水在上面并存放一段时间”等问题, 让学生带着困惑来学习理论知识, 这样有针对性地学习, 显然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使他们急切地等待老师的讲解, 在这些知识点中获得问题的答案。

3) 精心制作课件, 合理运用多媒体。

多媒体的引入, 并不是单纯地为了减轻老师的负担, 或加快教学的进度, 而应该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因此, 课件的制作也应为这一目标服务。简单地将Word文档中的文字复制到Power Point中, 显然不能达到这一要求。授课老师应该精心地制作课件。所谓“功夫在诗外”, 除了简单扼要地在课件中显现本堂课的主要知识点外, 老师还需要恰如其分地加入一些“辅助材料”, 以帮助学生对材料及其性能形成直观的认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4 结语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改革, 应朝着使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更为合理、专业特色更为突出的方向努力。通过循序渐进的改革, 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理论水平、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新一代高级专业人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通过本文作者多年的实践, 上述方法在教学活动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志源, 李启令.土木工程材料[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2]李书进, 厉见芬.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时间教学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 2008, 17 (3) :121-123.

[3]吴芳, 杨长辉.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 2006, 15 (4) :79-81.

[4]应冬柏.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台州学院学报, 2007, 29 (6) :73-76.

8.土木工程教学改革论文 篇八

关键词 土木工程 课程设计 教学改革 钢结构

0 引言

土木工程专业课较多,基本上都有相应的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的练习,旨在使学生将所学的工程结构基本知识、各种基本构件受力性能及其变形规律与工程实际相关联,进而培养学生根据有关设计规范和资料进行构件设计的实践能力。①然而,根据笔者几年来的教学经历和综合调研,土木类课程设计整体质量仍然不是非常理想。既有学生学习态度方面的主观原因,也有诸如期末考试叠加等方面的客观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多年来形成的一些教学模式和方法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亟需改进。土木类专业课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②如何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是广大教学人员需要积极思考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1 存在的问题

目前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选题陈旧单一,抄袭现象十分严重,未能发挥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主观能动性;(2)课程设计与工程实践严重脱节,比如相当多的学生做完了梁的课程设计,但他却还未见过工程中的梁;(3)课程设计的评分标准较模糊,导致教师在评阅设计成果时不够严格,直接影响评分成绩的公正性。

就钢结构课程设计而言,钢结构课程设计的实践性很强,是检验学生对钢结构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有效手段,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③但是钢结构课程设计涉及的学科点和知识点较多,不仅要求学生牢固掌握钢结构设计原理基础知识,而且要求学生掌握诸多相关学科的知识理论,如数学、力学和几何制图等,同时还应对工程实际有一个初步直观的了解,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④

我校土木工程专业钢结构课程设计安排在大三下学期末,尽管与钢结构设计原理课堂教学结合紧密,但正值期末考试叠加阶段,学生疲于应付各科考试,因此用于钢结构设计的精力就非常有限,加之学生的工程经验欠缺,部分学生依赖思想严重,甚至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应付课程设计,导致了钢结构课程设计作品整体质量不高。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对钢结构课程设计进行了实践探索和思考。

2 探索与思考

2.1 设计题目多样化,尽量做到人手一题,避免相互抄袭

如果每个学生的课程设计任务都不相同,所给参数和内容都有所区别,其计算过程和绘图都不相同,那么抄袭现象就能有效避免。比如组合梁中主梁的设计,规定学号为奇数的学生做梁高截面改变的设计,而学号为偶数的学生做梁宽截面改变的设计;另外,将某些设计参数(荷载、次梁跨度和间距等)随学号的增减而做相应的增减。当然,设计题目也可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命题并由任课老师审核。

2.2 引入工程实例

大中城市的已建的和在建的钢结构建筑比比皆是,教师可通过课堂介绍和带领学生实地参观在建工程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对以钢结构建筑有一定认识和了解,并将课程设计原理和关键知识贯穿于工程实例之中,建立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和工程实际的链接,有利于学生将课程设计具体化,消除学生对课程设计的恐惧感。通过工程实例的引入,学生对设计对象有一个较直观的了解,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

2.3 灵活安排课程设计的完成时间

我校目前的情况是,钢结构教学一般是下半学期,而完成钢结构课程设计的时间都是安排在期末集中考试那一两个星期,学生不得不把主要精力用于应付各科考试,无暇顾及课程设计,从而严重影响课程设计质量。建议布置课程设计任务可以在期末,但提交设计成果的时间可以安排在下学期开学两周左右。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开期末考试,另一方面学生也可利用假期去工地参观学习,并进行课程设计的构思与开展,一般开学之初学生的时间相对较充裕,也有利于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课程设计。

2.4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

目前的钢结构课程设计成绩考核标准比较模糊,基本就是看看计算结果是否正确,设计步骤是否完整,图纸是否规范、整洁,很多时候教师评成绩是靠“感觉”,很少有课程设计没有通过而“被抓”的。这些都是考核体系不明确、不合理造成的,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1)课程设计考核引入课堂答辩环节。课堂答辩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抄袭现象。课堂答辩过程也是学生相互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既可以认识自己,做到扬长避短,又可以监督教师评定课程设计成绩的公正性。(2)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期末考试成绩作为钢结构课程设计成绩评判的参考依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期末考试成绩能够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可以折射出学生对课程设计的态度,因而增加了课程设计最终成绩的科学性和公正性。(3)将考核钢结构课程设计成绩评定标准进行明确并分条细化,做到有据可依。

3 教学实践与效果评估

将上述改革措施在我校桥梁专业2012级1班和港航专业2012级1班进行了试点实践,将应用效果分别与桥梁专业2011级1班和港航专业2011级1班的课程设计进行了比较,并把结果列于表1。

结果表明,通过课程设计题目的多样化和设计成果提交时间的灵活化,并结合工程实际,雷同率从40%左右降低到个位数,而优秀率则相反,从个位数增加到接近40%,优良率仍然维持在30%左右。显然,通过试点教学改革,一方面明显减少了学生们在完成课程设计过程中抄袭现象,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真正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设计成果的优秀率得以显著提高,全面提升了课程设计的质量。应当指出的是,由于时间关系,新的课程设计的评分标准正在建立和完善之中,预计将在接下来的两学期之内逐步建立和实施,因此本次试点仍然沿用先前评分标准。

4 结束语

本文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分析了目前钢结构课程设计存在问题,提出了几点关于钢结构课程设计的改革措施,包括设计题目的多样性、结合工程实例及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等。通过两学期课程设计的实践,虽然遇到了一些阻力,但总体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显著提高,并希望为土木类其他课程设计提供参考,共同提高课程设计教学质量。

注释

① 周智辉,文颖.钢结构课程设计教学探讨.陇东学院学报,2010.21(5):130-132.

② 姚惠芹,彭朝福.水工钢结构课程设计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中国电力教育,2011(2):101-103.

③ 杜喜凯,朱建波.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的改革与探讨.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增刊):115-116.

9.《土木工程生产实习》教学大纲 篇九

课程编号:08073304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学时(周)数:22周学分数:16 执笔人:

编写日期:2009.6.1

审核人:

一、生产(专业)实习的目的与意义

生产实习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其目的是通过工程实践,学习有关本专业的实践知识,增强感性认识,以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走向工程实际打下良好基础,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了解土木工程施工全过程及各主要工种工程相互之间的制约关系,熟悉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及主要施工机具。通过实习、参观、听课,了解本专业在国家基本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专业事业心和紧迫感。

二、生产(专业)实习的主要要求

参加实习的学生,应在设计院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具体参加有关工种的实际操作,在工作中参照本大纲的要求,全面地完成生产实习内容。实习期间要求做到:(1)认真按时完成实习指导教师布置的实习和调研工作;

(2)每天写好实习日记,记录工程施工过程、施工内容、心得体会、革新建议等;(3)对组织的专业参观、专业报告都要详细记录并加以整理;(4)实习结束前写好实习报告,对政治思想和业务收获进行全面总结;(5)对实习指导教师布置的专题作业要及时完成并写出报告;(6)利用业余时间,结合本工程或本地区自选专题进行社会调查,写出报告。

生产实习成绩根据平时考勤、实习成果质量按五级记分评定方法评定。凡成绩及格者,必须重修。平时考查主要检查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态度、是否独立完成实习成果等几方面。实习成果的检查,着重检查成果完整性和正确性。成绩的评定要按课程的目的要求,突出学生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性的评定。

三、生产(专业)实习的主要内容

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按照就业岗位群可分为四个专业模块,其中包含诺干实习项目或课题,学生根据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选择四个专业模块中一个子项目完成实习任务。

(一)设计单位实习内容 1,看懂建筑图

了解建筑师的设计意图以及建筑各部分的功能及做法,在看懂建筑图后,应该对整个结构的选型及基本框架有了一个大致的思路。熟悉规范,例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等主要的建筑结构规范,结合所承担的设计任务掌握对应规范内容并灵活应用。2,设计软件建模

提出结构方案和初选截面尺寸,利用软件(PKPM,广厦,TBSA等)对建筑结构(框架、框剪、砌体、钢结构、厂房等结构)进行建模,学习建轴网;定柱截面及布置柱子;对梁截面以及主次梁进行布置;根据建筑物各部分功能的不同,考虑梁布置及梁高的确定,学会输入各种参数(混凝土强度、标准层的层高、板厚、保护层等),以及加入荷载及设置其他参数。3.计算

掌握楼板结构设计;结构计算简图及刚度参数计算;荷载计算及结构位移验算;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分析;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分析;荷载效应及内力组合;截面设计和构造要求;基础设计;计算过程就是软件对结构师所建模型进行导荷及配筋的过程,在计算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软件的各种参数,以符合实际情况及安全保证。4.绘图

学习结构施工图的绘制,软件导出的图纸是不能够指导施工的,需要结构师根据现行制图标准进行修改,学习修改软件导出图形(设计总说明、基础平面布置及基础大样图、桩位图、柱网布置及柱平面法大样图、每层的梁平法配筋图、每层板配筋图,层面梁板的配筋图,楼梯大样图等)。

(二)施工单位实习内容:

1、熟悉施工图纸,了解工程概况,绘制现场平面布置图,搞好现场布局。对设计要求、质量要求、具体作法要有清楚的了解和熟记。

2、参与工程施工项目的施工现场勘察、测量、施工组织和现场交通安全防护设置等具体工作,安排临时设施修筑等工程任务,对施工中的有关问题及时解决,向上报告并保证施工进度。

3、参加图纸会审,审理和解决图纸中的疑难问题,碰到大的技术问题负责与甲方和设计部门联系,妥善解决。坚持按图施工,分项工程施工前,应写出书面技术交底。

4、编制单位工程生产计划。填写施工日志和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整理技术资料和施工质量管理,按时下达各部件砼及砂浆的配合比。负责安排各分部分项的检测。

5、参与施工计划安排实施,根据总工期和总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月或旬施工计划进度表,并组织安排相应施工班组根据计划施工,保证工程如期完成。

6、根据施工计划做好各施工班组的日常工作安排,提前做好劳动力动态表,合理安排劳动力资源,合理组织实施施工。

(三)概预算(招投标)单位实习内容

1、了解土木工程投资构成,了解土木工程相关费用的构成与确定方法。

2、熟悉国家和各省市编制的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单位估价表、材料预算价格表,以及施工企业取费标准等各种现行的法令和规定。

3、熟悉施工图纸和施工图说明书及施工现场情况,参加施工图纸交底会议,了解拟建建筑物的类型、结构特点、材料要求、设计意图和工程总貌。

4、掌握造价软件(广联达等)的建模和计算,按照国家和地区工程预算定额表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计算方法计算工程量,并正确套用相应的预算定额和单价计算出工程直接费。

5、根据国家或省规定的综合费率计算综合费用,结合是施工企业的计划利润、政府税金和其他费用得出工程预算成本。

6、初步掌握概预算和招投标文件的编制,了解国家投招标工作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践学习投招标工作的基本内容和程序及评标的常用方法和标准,了解编制标底和投标书的一些相关原则和方法,熟悉工程承包合同的种类和各自的特点。

(四)勘察、监理、房地产等土木工程相关单位实习内容

1、勘察单位:了解工程地质测绘;结合实习单位承担的工程掌握勘探、钻探、触探和物探等常见勘察方法;学会鉴别和描述常见土和岩石;对勘察所得工程地质资料进行整理、检查、归纳,使用文字和图表编成勘察报告书。

2、监理单位:在勘察阶段,协助发包人编制勘察要求,核查勘察方案;在设计阶段,协助发包人评选设计方案、审查设计进度;在施工阶段,协助甲方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度、费用控制、安全生产监督等方面的管理。

3、房地产单位:根据实习岗位的不同按照单位要求完成安排任务,了解房地产运营结构,对于所建工程协同监理对乙方进行招投标、施工、装修等方面进行监督和管理。

四、生产(专业)实习的基本做法与安排

⑴形式:建议以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方式,以学生自主选择实习单位为主,对找不到单位的学生,由系统一安排。⑵时间:第七学期

五、其他说明和要求

1、实习前和实习过程中必须按照《校外分散教学实习学生管理手册》中的规定对学生进行安全和纪律教育,要求学生自觉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和校纪校规,特别要注意安全。

2、实习的指导由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和学院指导老师共同负责,他们的职责和任务见《校外分散教学实习教师指导工作手册》中的有关文件。

3、实习过程的检查和汇报按《校外分散教学实习教师指导工作手册》中的规定进行。

10.《土木工程概预算》教学大纲 篇十

一、课程的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1643001308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程

考核方式:闭卷;(成绩评定:期末60%+平时成绩40%)总学时数:48 总 学 分:3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审定单位:建筑学院土木工程教研室

二、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土木工程概预算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主要介绍了工程造价的构成与计算,工程计价方法,工程计价依据,建筑面积的计算及工程量计算原理,土石方与基础工程计量与计价,砌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混凝土工程量计量与计价,钢筋工程计量与计价,屋面防水及保温工程计量与计价,装饰装修工程计量与计价,措施项目计量与计价等。通过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为今后从事土木工程相关专业的估价等工作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是从事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技术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三、教学总体目标与要求

1.介绍基本建设及基本建设程序的概念和含义,建设项目的划分及造价文件的类型,我国的造价人员从业制度以及工程造价咨询制度,要求学生掌握掌握建设项目的划分及造价文件的类型。

2.介绍工程造价的构成及计算,要求学生掌握工程造价的构成与计算,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组成与计算。

3.介绍建筑面积的计算及工程量计算原理,土石方与基础工程计量与计价,砌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混凝土工程量计量与计价,钢筋工程计量与计价,屋面防水及保温工程计量与计价,装饰装修工程计量与计价,措施项目计量与计价,要求学生能正确编制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4.介绍工程结算的方式和一般程序,合同价款的调整内容和工程价款价差调整方法,工程竣工决算的内容与编著步骤,要求学生能正确编制单位工程竣工结算和竣工决算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式和方法要与时俱进,把传统的模型教学、板书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教学课件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结合习题集,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和因材施教、课内外结合的方法,促进学生由被动接受式的学习向积极主动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转变,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教学安排

第一章 绪论

1、教学目标

了解基本建设和基本建设程序;建设项目的划分;工程建设造价文件分类;熟悉工程造价人员从业制度和工程造价咨询制度。

2、教学重点

工程造价人员从业制度和工程造价咨询制度。

3、教学难点

工程造价人员从业制度和工程造价咨询制度。

4、教学内容(2学时)

§1.1基本建设程序和基本建设造价文件

§1.2 工程造价人员从业制度和工程造价咨询制度简介

第二章 工程造价的构成与计算

1、教学目标

了解工程造价的含义及构成;熟悉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掌握设备购置费;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

2、教学重点

设备购置费;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

3、教学难点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

4、教学内容(6学时)§2.1 工程造价的含义及构成 §2.2 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 §2.3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 §2.4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2.5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第三章 工程计价依据

1、教学目标

熟悉概算指标的作用;概算指标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概算指标的表示方;企业定额的特点;企业定额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企业定额的构成及编制依据;企业定额编制原则;企业定额编制方法。掌握预算定额的概念、性质和作用;人工工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的确定;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单价的确定;预算定额的应用。概算定额的作用;概算定额的编制原则及依据;概算定额的内容与形式。

2、教学重点

预算定额的概念、性质和作用;人工工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的确定;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单价的确定;预算定额的应用。

3、教学难点

企业定额的构成及编制依据;企业定额编制原则;企业定额编制方法。

4、教学内容(4学时)§3.1 工程建设定额 §3.2 预算定额 §3.3 概算定额 §3.4概算指标 §3.5企业定额

第四章 工程计价方法

1、教学目标 掌握定额计价的编制方法;工程量清单的内容;招标控制价的编制;投标报价的编制。

2、教学重点 定额计价的编制方法

3、教学难点 投标报价的编制

4、教学内容(2学时)§4.1 定额计价

§4.2 工程量清单计价与计量规范

第五章 建筑面积计算及工程量计算原理

1、教学目标

掌握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工程量计算的基本要求;工程量的计算顺序。

2、教学重点

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

3、教学难点

工程量计算的基本要求。

4、教学内容(2学时)§5.1 建筑面积的概念及作用 §5.2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 §5.3术语

§5.4工程量计算原理

第六章 土石方与基础工程计量与计价(2学时)

1、教学目标

掌握土方工程计量;土方工程计价;地基处理与边坡支护工程计价;桩基工程计价。

2、教学重点

土方工程计量;土方工程计价。

3、教学难点 地基处理与边坡支护工程计价;桩基工程计价。

4、教学内容(2学时)§6.1土石方工程

§6.2 地基处理与边坡支护工程 §6.3 桩基工程

第七章 砌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1、教学目标

掌握砖基础与砖墙(柱)的划分;砌体计算厚度的确定;砌筑工程量清单项目;砖基础计量;砖墙计量;砖基础工程计价;砖墙工程计价。

2、教学重点

砖基础计量;砖墙计量;砖基础工程计价;砖墙工程计价。

3、教学难点

砖基础计量;砖墙计量;砖基础工程计价;砖墙工程计价

4、教学内容(2学时)§7.1 砌筑工程清单分项 §7.2 砌筑工程计量 §7.3 砌筑工程计价

第八章 砌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1、教学目标

掌握现浇混凝土工程计量;现浇混凝土工程计价;预制混凝土工程计价。

2、教学重点

现浇混凝土工程计量;现浇混凝土工程计价。

3、教学难点

预制混凝土工程计价。

4、教学内容(2学时)§8.1 现浇混凝土工程 §8.2 预制混凝土工程

第九章 砌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1、教学目标

掌握常用混凝土构件的钢筋分类;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的锚固长度;钢筋的末端弯钩长度;钢筋的中间弯起增加长度;钢筋的接头;钢筋工程量计算;钢筋工程及螺栓、铁件清单项目;钢筋工程计价。

2、教学重点

钢筋的锚固长度;钢筋的末端弯钩长度;钢筋的中间弯起增加长度;钢筋的接头。

3、教学难点

钢筋工程及螺栓、铁件清单项目。

4、教学内容(6学时)§9.1 现浇混凝土工程 §9.2 预制混凝土工程 §9.3预制混凝土工程 §9.4 预制混凝土工程 §9.5预制混凝土工程 §9.6 钢筋工程计价

第十章 屋面防水机保温工程计量与计价

1、教学目标

掌握屋面及防水工程计量;屋面防水计价;保温、隔热、防腐工程计量;保温、隔热、防腐工程计价。

2、教学重点

屋面及防水工程计量;屋面防水计价。

3、教学难点

保温、隔热、防腐工程计量;保温、隔热、防腐工程计价。

4、教学内容(2学时)§10.1 屋面及防水工程 §10.2 保温、隔热、防腐工程

第十一章 装饰装修工程计量与计价

1、教学目标

掌握楼地面工程计量;楼地面工程防水计价;墙柱面工程定额计量;天棚工程定额计量;门窗工程定额计量;油漆、涂料、裱糊工程定额计量。

2、教学重点

楼地面工程计量。

3、教学难点

油漆、涂料、裱糊工程定额计量。

4、教学内容(6学时)§11.1 楼地面装饰工程

§11.2 墙、柱面装饰与隔断、幕墙工程 §11.3天棚工程 §11.4 门窗工程

§11.5油漆、涂料、裱糊工程

第十二章 措施项目计量与计价

1、教学目标

掌握脚手架工程计价;模板工程计价;垂直运输工程计价;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施工排水、降水;安全文明施工及其他措施项目计价。

2、教学重点

脚手架工程计价;模板工程计价;垂直运输工程计价。

3、教学难点

施工排水、降水;安全文明施工及其他措施项目计价。

4、教学内容(4学时)§12.1 概述

§12.2 脚手架工程计量与及计价 §12.3模板工程计量与计价

§12.4 垂直运输及超高施工增加工程计量与计价 §12.5其他措施项目计量与计价 第十三章 设计概算

1、教学目标

掌握设计概算的内容;单位工程概算编制方法;单项工程综合概算的编制。

2、教学重点

设计概算的内容;单位工程概算编制方法。

3、教学难点

单项工程综合概算的编制。

4、教学内容(4学时)§13.1 概述

§13.2 单位工程概算编制方法 §13.3单项工程综合概算的编制 §13.4 预制混凝土工程

第十四章 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

1、教学目标

掌握工程计算的方式;按月结算工程款的一般程序;工程价款的调整;竣工决算的内容;竣工决算的编制步骤。

2、教学重点

按月结算工程款的一般程序;工程价款的调整。

3、教学难点

竣工决算的编制步骤。

4、教学内容(2学时)§14.1 工程结算 §14.2 竣工决算

第十五章 计算机技术在工程估价中的应用

1、教学目标

掌握广联达工程量清单整体解决方案。

2、教学重点

广联达工程量清单整体解决方案。

3、教学难点

广联达工程量清单整体解决方案。

4、教学内容(2学时)§15.1 概述

§15.2 广联达工程量清单整体解决方案

六、教材与教学拓展资源

选用教材:《建筑工程概预算》,刘富勤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武汉)2014年8月第二版。参考书籍:

1.《建筑工程概预算》,龙敬庭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2.《建设工程计价》,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编审组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2013年12月。

11.土木工程测量实践教学的改革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 土木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测绘仪器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6-0133-02

土木工程测量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也是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一门课[1]。实践教学环节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未来就业。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测绘仪器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实践操作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 土木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土木工程测量属于工程测量学的范畴,主要面向建筑工程、道路桥梁、水利建设等一系列学科,为工程勘察、规划、设计、竣工验收等提供最基础的依据。近些年来,随着3S技术的发展,测绘科学技术已从传统的光学测量仪器时代向电子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从单学科发展到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目前的土木工程测量实践教学体系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实要求,学时分配、仪器的更新换代、实践场地等都不能满足目前实践教学的需求,毕业生在工作中常常暴露出知识面狭窄、动手能力差等问题。因此,如何打破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实现土木工程测量实践教学与生产实际相适应,成为当前土木工程测量实践教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工作。

2 目前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培养和考核模式单一 土木工程测量实践教学的内容还停留在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阶段。实践教学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实践教学的内容滞后于学科的发展[2]。目前大部分高校土木工程测量实践教学课程依然延续传统的课程体系,内容比较单一,远远落后于现在的测量科学技术;教学模式还是传统的基于理论课结合课内实验课程,再加上课程后的实践实习,相对比较单一。整个实践教学过程基本上由教师包办,学生照葫芦画瓢,机械性强,思维活动程度低,实习效果不够明显。且仪器设备比较陈旧,实习场地局限,学生对不同设备、不同环境、不同项目的测量实践的接触较少,不利于调动积极性和动手能力,以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测绘生产实践已经由传统的以人工操作方式和手工计算为主转向内外业一体化和自动化的数据处理,而教学实践仍然以手工操作和计算为主,这最终导致工程测量的学科建设不能与时俱进,与社会的需求有很大的差距。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健全 土木工程测量的实践教学基地基本上是在校园内或者校园周边,大都属于简单针对所学内容的实习场地,一般校内的实验实习基地都属于极不规范的类型,与工程实际差异较大。由于实习场地在校内,地物简单,交通便利,使得实习的效果不能满足工程实践的要求。目前的水准测量实践场地基本上就是校园内钉几颗钉子,或者找几个固定点之类的作为水准点。而且校园内都是水泥地,很难模拟施工现场的泥土地和恶劣的观测环境。这种临时性的实习场地和生产实际相差甚远,不能达到实习对于工程项目仿真,影响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目前土木工程属于热点专业,不少学校扩招,大部分高校还开设有工程管理、城市规划、测绘工程等一些专业,也需要进行相关的测量实习实践。因此,开展实习的人数众多,校内实习场地难以满足人数众多的实习需要。再加上校内及其附近的临时实习基地没有建立统一的坐标基准、高程基准,专业实习只能各自为战,无法进行同一块场地不同内容的实习,影响实习效果。

这样的实践场地难以保障实践教学的实际应用性,学生的动手能力大打折扣,操作能力得不到真正的提升,很难学到测绘实践操作的精髓。

实践教学仪器跟不上 实践教学仍然以普通的光学测绘仪器为主,通过对工程建设单位的调研发现,已经很少有使用光学经纬仪进行测量生产的了,取而代之的是全站仪和GPS。普通水准仪仍然有很广泛的应用,但是在一些精密的水准测量中也被高精度的电子水准仪所取代。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测量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在提高,不少单位甚至把能操作全站仪作为基本要求。在一些已经开设有测绘工程专业的学校来讲,全站仪比较常见。但是对于一些没有开设测绘工程专业的学校来讲,很可能整个学校都没有一台全站仪,更别说GPS,这部分学校土木专业的测量教学基本是以水准仪和光学经纬仪为主[3],培养出来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在測绘技能方面具有明显劣势。当前测绘学科飞速发展,测绘仪器逐渐实现一体化、智能化的发展形态。面对当前的测绘新技术、新仪器,这种还是以光学仪器加白纸测图的实践教学模式已经远远落后于生产需求。

3 实践教学新模式探讨

教学培养模式的改革 要打破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将测量仪器带进课堂。在进行实践教学前,一般会有理论基础课,目前理论基础课的教学方式基本都是照本宣科,对照着课本或者PPT上的图片进行讲解,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消化知识。把测绘仪器带进理论课堂,理论结合实际进行讲解,让学生对测绘仪器有最直观的了解,从而加深对仪器操作的认识,才能达到融会贯通。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工程教育方式进行,可以提供给学生“多设备”“多场景”“多项目”[4],让学生自己设计、组织和实施,使实践教学的开展更加灵活,更加富有创造性,更能跟工程实际相结合,真正体现人才培养注重实践的特点。

建设标准化实验实习基地 建立一个标准化、多用途、实战化的固定实验实习基地[5],既要顾及教学的特点,也要顾及实际生产工作的性质特点,进行合理建设、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最大限度满足专业教学实验、实习的要求。校内实习基地应该模拟工程现场,严格按照实际生产项目标准来执行。通过建设,使其实验、实习基地能够满足相关专业的教学实验、实习的要求,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标准化的实验实习基地,可以极大增强实习的规范性与标准化程度,能更方便和有效地检验学生的实习成果质量,提高实习质量,增强实习效果;还能使学生体会到不同课程之间的前后衔接关系,体现整个专业实践培养体系的整体性与连续性;实习基地内丰富的地物地貌更加贴近工程项目实际,“实战化”的训练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四种能力。

积极拓展校外合作平台 校内的实验实习基地和真正的生产项目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学生以课程实习为主,很难有机会进行真正的生产实习,因此动手能力较弱。实践课程的教学一般是以巩固理论课程为主,学生所掌握的实践技能很难跟得上真实的生产环境。因此需要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和用人单位进行接洽,把学生输送到真正的生产项目之中去,让学生在实际生产项目中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仪器设备的更新 随着测绘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飞速发展,现代化的测绘仪器在生产项目中占据主导地位,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没有用于实践教学的现代化测绘仪器,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脱节,无法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因此,测绘仪器的更新要符合时代的要求和学科的发展。土木工程测量不仅仅局限于水准仪和光学经纬仪,要增加电子水准仪、全站仪、GPS等现代化测量仪器。

4 结束语

当前社会需要实践能力强的综合人才,各招聘单位都把动手能力放在首位。因此,土木工程测量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只有改革才能适应当前人才培养的需求,通过对土木工程测量的教学内容和手段、实习实践仪器设备、实验实践环节、试验场地的建设等进行改革和调整,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晓.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1):31-32.

[2]黄桂平,孟俊贞,马开锋.浅析非测绘专业测量学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与探索[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3,

36(1):22-23.

[3]唐咸远,黄柳云.面向现代测绘技术的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8):202-203.

[4]赵艳敏.高职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9):128-129.

12.土木工程教学改革论文 篇十二

关键词:工程流体力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工程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平衡与运动规律及其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一门学科, 它是土木工程专业、水利工程专业、环境工程专业等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目前, 《工程流体力学》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的各个领域。例如在建筑工程和桥梁工程中, 要考虑风对高耸建筑物的荷载作用和风振等问题, 这需要以《工程流体力学》为理论基础;再如进行基坑排水、地基的抗渗稳定处理、桥渡的设计等也都依赖于水力分析和计算。可以说, 《工程流体力学》已经成为土木工程各领域共同的专业理论基础。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 学好《工程流体力学》这门课, 将会让学生受益匪浅。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这门课,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 认为在讲授《工程流体力学》这门课过程中,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上好“绪论”课, 激发学生学习《工程流体力学》的兴趣

“绪论”课是《工程流体力学》的开篇, 老师要高度重视“绪论”课的教学。因为“绪论”课是学生了解《工程流体力学》这门课的窗口, “绪论”课上得好不好对整个课程的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通过“绪论”课的学习, 要让学生对《工程流体力学》这门课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深刻理解《工程流体力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使他们深切地感受到流体力学是和我们的生活、和国家的建设息息相关的, 现在不学好有关流体力学方面的知识, 将来在实际工程中万一出现失误, 就有可能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通过把思想教育渗透到这门课程之中, 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另外, 在讲授“绪论”课的时候, 可以通过一些直观有趣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工程流体力学》这门课的兴趣, 是《工程流体力学》这门课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可以采用图片的形式展示近现代流体力学的新发展及对其他科学领域的贡献, 使学生对该课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例如高尔夫球的表面应该是光滑还是粗糙, 汽车的阻力来自前部还是后部, 这种授课形式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还可以使学生充分意识到本课程对今后工作和学习的重要意义。教学实践表明, 列举事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了课堂气氛, 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对学习《工程流体力学》这门课大有好处。

2 正确处理经典公式与推导的关系

《工程流体力学》这门课程涉及到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方面的知识。《工程流体力学》教材在介绍流体平衡微分方程及其积分、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伯努利方程等时有大量的推导过程, 一些老师过分强调《工程流体力学》知识的严密性和完整性, 把每个推导细节都逐一介绍, 而忽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尤其是高等数学中有关多元函数微积分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生被弄得糊里糊涂, 知难而退。而有些教师则直接给出公式, 让学生死背照用。针对《工程流体力学》中的公式推导问题, 笔者认为, 应适当略去繁难的公式推导, 突出基础性重点内容。因为如果将所有公式推导都一一进行讲授, 不仅浪费大量时间, 而且还很有可能使学生感到流体力学理论高深莫测, 学生学习起来容易产生畏难心理。教师应该明确推导公式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的介绍来说明公式的产生及其适用条件, 从而加深对定理的理解和记忆。所以, 在《工程流体力学》教学过程中, 应适当略去繁难的公式推导, 将精力集中在公式建立的基本原理及其适用条件上, 从思路上进行分析整理, 淡化繁琐的数学推导过程。例如, 对孔口自由出流, 孔口淹没出流和管嘴出流这部分内容, 它们的流量计算公式形式上是相同的, 推导过程均是基于前面所学的能量方程, 所以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 应将重点集中在流速系数和流量系数的物理意义, 各流量公式的应用注意事项和一般解题思路上。再如, 在讲授堰流时, 宽顶堰溢流、薄壁堰溢流和实用堰溢流它们的流量计算公式都是相同的, 只是公式中不同情况下的流量系数不同而已。在讲授粘性流体运动微分方程、紊流速度分布公式等内容时, 只需要从物理概念上作简要说明即可, 这样处理不仅让学生有了独立思考和自学的机会, 教师也有了更多的时间来讲解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3 优选习题, 加强练习课与作业讲评

1) 优选习题, 改革习题的构成。教师应注意选择适量的具有代表性的习题, 比如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出一些判断题和选择题, 让学生自己判断一些说法是否正确, 哪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其次, 在讲解之前一定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对题目进行思考, 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反映情况有针对性的讲解, 发挥学生思考的主动性。最后, 计算题的评讲应重点引导学生从解题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技巧, 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2) 要重视作业的讲评。作业是老师让学生在课后做的习题。笔者认为, 给学生布置作业, 除了计算题之外, 还应给学生布置适量的概念性的题目, 比如简答题。有些教师在课后一般也只给学生布置计算题作业, 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重计算, 轻概念, 重答案, 轻解答方法等现象。

由于现在大多数《工程流体力学》教材中计算题较多, 问答题较少, 选择题, 填空题, 判断题等几乎没有。教师在课下需要查阅大量的流体力学教材和习题集, 整理出加深基础知识的选择题和问答题、判断题以及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计算题供学生使用。

老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 应及时把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 然后在进行作业讲评时, 把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幻灯片展示给大家, 让学生自己发现作业中出现的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 是基本概念不清楚还是由于粗心造成的。

4 把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

目前, 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 其最大优点是形象, 生动, 具体, 直观, 易于理解。《工程流体力学》教学的难点之一是许多复杂的流动物理图像难于用言语清晰地描述。利用多媒体手段, 可以将流体力学中那些很难用语言描述的流动物理图像, 如欧拉法和拉格朗日法描述, 流动显示等搬上屏幕, 纳入课堂, 形象生动, 视听兼顾, 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物理概念, 缩短认识过程, 采用多媒体手段表达后, 不但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程的难点, 还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教学质量的稳定与提高提供保障。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确实是实施流体力学教学的重要保证, 流体力学的内容多, 现象多, 概念多, 经验公式多, 且很多现象和概念又复杂、抽象, 难以理解, 诸如:拉格朗日法、欧拉法、流线、迹线等, 仅靠老师在黑板上讲解, 难度是非常大的, 所以必须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优化课堂教学,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率。具体做法是:通过收集、积累, 取得大量工程实际, 从中选取典型事例, 制成录像片、幻灯片等, 有机结合授课内容, 进行分析, 启发学生思考, 活跃课堂气氛。

并不是任何问题都适合采用多媒体手段, 那些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动态物理图像, 采用多媒体演示的效果固然最好;但工程流体力学教学实践表明, 在推导一些关键公式时, 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授课, 师生之间可以面对面地探讨疑难问题, 教师能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琢磨和消化, 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问, 因人而异, 突出重点与难点, 灵活讲解。

在探讨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路上,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但最终的目的是一致的, 让教师教的尽兴, 学生学的扎实, 虽然困难依然存在, 但创新总在进行。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参考文献

[1]杨小林, 杨开名, 严敬, 等.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22 (2) :47-48.

[2]喻萍, 袁苏跃, 董羽蕙.土木专业《流体力学》教学模式探讨[J].昆明大学学报 (综合版) , 2003 (2) :82-83.

[3]王伟.土木专业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研究[J].山西建筑, 2008, 34 (21) :182-183.

[4]陈晓珊, 洪文鹏, 张玲.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改革的思考[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06, 26 (3) :54-56.

上一篇:优秀作文:感受泪水下一篇:培训室宣传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