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作品(精选12篇)
1.巴金的作品 篇一
创作题材
就题材而论,巴金的长篇小说以描写家庭生活为主,并且带有强烈的自传性。他的短篇小说则题材多样,涉及范围相当之广。在巴金的作品中,家即社会,家庭是构成社会机体的细胞,家庭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巴金的创作实践表明,他最喜欢通过描写家庭生活情景来反映社会生活的状况及其发展变化。其中尤以他的《激流三部曲》和《寒夜》为著。《激流》通过描写高公馆的由盛转衰及其分崩离析,反映了封建大家庭逐渐没落的过程,表现了封建专制制度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讴歌了青年们的觉醒和反抗。同时高公馆的生活也是以作者自己早期的家庭生活为原型而书写,带有强烈的自传性质。《寒夜》通过描写汪家的解体过程揭露了当时大后方社会的黑暗。作者着重表现的是小家庭内部的矛盾冲突,比如婆媳争吵,夫妻失和等,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真实 、细致的描绘表明,汪家悲剧的根源在于国民党政府的黑暗、腐败。这部作品又一次体现了巴金创作的特色,把家庭当作社会的缩影来描写 以家庭生活画面来折射出时代的风云变幻。除此之外巴金在《某夫妇》、《猪与鸡》、《团圆》等短篇小说中也有对这一题材的优秀运用。
巴金的短篇小说题材丰富多样,但总体也可归结为六类,其一,书写外国人生活的作品,这类作品集中在《复仇集》、《电椅集》中,《光明集》里也有一部分作品。这类作品描写了许多外国人的故事,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外国人形象。其二,反映农民 工人 知识分子 小公务员 革命者等各阶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他们的反抗斗争。其三,是收在《长生塔》中的四篇童话,即《长生塔》、《塔的秘密》、《隐身珠》、《能言树》作者借助童话这种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其四,是收在《沉默集(二)》 中的三篇历史题材的小说,即《马拉的死》、《丹东的悲哀》、《罗伯斯底尔的秘密》。这三篇作品反映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社会生活,总结了那段历史的教训。其五,描写 40 年代小人物的日常生活,表现了他们的不幸遭遇,收在《发的故事》、《小人小事》等集子中,其中的某些作品体现了巴金创作风格的转变。其六,反映志愿军生活,即表现战争题材的作品,收集在《英雄的故事》、《明珠和玉姬》、《李大海》等小说集中。这些作品是巴金小说创作的最后一批成果,是老作家对新中国文学事业的重要贡献。
另外,巴金的中长篇小说的题材也具有多样性,《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海的梦》等作品是反映青年革命者生活的,《激流》三部曲、《憩园》等则是表现封建大家庭生活的作品。《砂丁》、《萌芽》是反映矿工生活和斗争的中篇小说,《第四病室》、《寒夜》反映了国统区小市民、小公务员的悲惨生活,《火三部曲》是描写各阶层人民抗日活动的长篇小说。总之,巴金小说的题材是具有多样性的,是丰富多彩的,他的小说反映了中国现代杜会各个阶层的生活状况,表现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语言风格
巴金的语言风格特征明显,总体来说他的语言是热烈、明快、朴素的,然而就情感对语言的影响,又可分为前后两期来看待。前期以青春激情的抒情语言风格著称,感染性极强,故而巴金前期以《家》为代表的小说受到青年人的热烈追捧;而以小说《憩园》为节点的后期作品语言则开始由热转冷,笔调变得深沉、悲哀和忧郁,到了《寒夜》则将这种悲剧式的语言艺术提炼到了巅峰状态。巴金前期作品语言的气势和节奏激越奔肆,一泻千里,无法以迁回婉转,含蓄凝炼对其加以规范;热烈酣畅,平白真率才是其方圆。这种显示着“语句和生命是进合为一的”语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象一团火似的燃烧着,也使别人燃烧”。然而巴金也绝非只是一味任情纵笔、狂放无羁以至流于粗糙简滥。在具体驾驭这种平白率真、热烈酣畅的文字时,巴金注重随情绪的起伏变化和延伸发展来安排句法的构造、修辞方式的搭配和音节的长短相间,让语言在热烈明快中自然跌宕成抑扬顿挫的节奏和旋律,产生一种流畅回环的音乐美感。如作品《春天里的秋天》中:“我抬起发热的脸,去看蔚蓝的天,去迎自由的风。我的眼里却装满一对大眼睛和两道长眉。那对大眼睛里充满着爱情,春天的爱情,南方的爱情。”这一句并没有使用整齐的韵脚,也不讲究声调的平仄搭配,咏玩味间却给人一种抑扬有致,明快优美的音乐享受。这种富于音乐美的语言,是巴金语言抒情风格的重要特征。
从《憩园》开始,巴金则逐渐把感情“隐藏”起来,放在文字之外,情节以内,不再像前期的《激流》一般直接吐露内心的情感,而是转而开始大量运用冷性色彩词隐晦、冷静的表露自己的情感,做到动人而不致“引人注目”,以《寒夜》为例,整部小说所用的色彩词汇除了灰黑,就是昏黄、惨白,从心理上给我们以沉重的压抑感,加重了对作品的悲剧感受。而晦暗的语言色调作品语言的旋律迟缓,音调低沉,从而与作品的题材和抒情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使得作品的悲剧感顿生,调子也更加悲哀、忧郁。
文学思想
巴金文学思想的核心为:真与善。这两点之间,“真”是巴金文学思想的生命,是核心,“善”是巴金文学思想的基点,是价值。巴金文学思想中的善是人的绝对自由追求的价值观,这主要得益于他早期所接触的无政府主义思想。无政府主义思想提倡个体之间的自助关系,关注个体的自由和平等。而巴金处女作的《灭亡》则把他反专制的憎和对人类的爱的这两面作了非常青春激情的表述,而后的《家》则更为直接的体现了他对限制个人自由的封建的主义的无情的控诉。后期,《火》三部曲、《第四病室》、《憩园》、《寒夜》,都体现了对40年代中国社会黑暗的揭露与批判。《火》对抗战的直接描写,《第四病室》对社会底层黑暗的揭露,《憩园》对不平等社会的反思,《寒夜》对社会黑暗的控诉。到了晚期的巴金对于“善”的思考则更加带有更明确的社会内涵,这个内涵,主要是通过对“”的反思来体现,即反对文化专制、反对长官意志、反对粉饰现实、忏悔自己精神上的软弱,认为整个民族都应该忏悔和反思。于是他也响亮地提出,要建立“”博物馆。
巴金的真实观则更为直白的体现于他的作品之中。因为巴金不同于茅盾等作家完成作品时所具有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故而他的作品唯求“真”,以“真”动人,以“真”取胜。在巴金前期的创作中,他致力于青年对家长的对抗情绪的感受,作家的真实就在于对这种感受的发掘和提炼,正如他在《激流·总序》中所说的,我有了生命以来,在这个世界上虽然仅仅二十几个寒署。”“这其间我也曾看见了不少的东西,知道了不少的事情。我的周围是无边的黑暗,但是我并不孤独,并不绝望。我无论在什么地方总看见那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动荡,在创造它自己的道路,通过乱石碎山中间。”作家以其二十多岁的青年的眼睛所看到的生活的激流,所感觉到的爱恨痛苦,通过巴金式的真实的感受体现在里面,这就是青年的真实感受。在这里,违反这生活的激流的就是假的,适应这生活的激流的就是真的,就会被巴金体现在《激流》三部曲中。巴金后期创作,这种真实观发生了一个变化,这个变化在于其理性选择的加入,即对40年代中国社会的思索及对这种思索的感受。《寒夜》是其中的一个典范。《寒夜》的深刻性在于其真实性,这种真实可以说是残酷的真实,即以好人对好人的残忍来体现出生活的真实,制造了好人与好人之间的悲剧。
2.巴金的作品 篇二
任何语篇都受其主题制约和支配, 对词义语境化内涵的理解与解释都必须以反映主题的宏观命题 (Macro-theme) 结构为依据。换句话说, 文本主题应该得到微观命题 (Microtheme) 的说明, 二者之间具有认知关联性 (Relevant) , 我们称其为主题关联性 (Theme-relevant) 。主题与主题关联制约对文本解读有重要意义。
二、主题和主题关联性对语篇翻译的意义
从语义特征看, 主题是语篇底层宏观命题结构 (underlying propositional structure) , 或是“一个语义上与命题等值的概念结构” (Heoey, 1983:4) 。体现主题的宏观命题必须为语篇中所有其他命题所说明, 即宏观命题与微观命题之间必须具有一定关联性, 这种关联性在认知框架内得到维系。Van Dijk (1980:V) 指出, 宏观命题结构与知识的组织有关, 任何语篇的处理如果不考虑信息的宏观组织及其过程都是不合理的。在语篇信息处理中, 处理者能根据给定的主题解释一个话语或话语的一部分。
从语篇生成机制看, 语篇是特定社会文化语境中的产物, 是烙有作者个性特征的物化形式, 反映着作者对特定社会生活、人际关系或客观世界等的主观认识方式。这种认识方式反映在语篇内在规定性中, 即任何语篇都有向读者呈现的主题, 一般以抽象概括性的语言或思想或显性或隐性地存在于语篇之中。
可以说, 语篇是主题倾向 (意图) 规约下的产物。语篇在生成过程中, 一旦主题得以确立, 就必然形成以主题倾向为轴心的认知逻辑导向, 从而在语篇线性发展中得到层级性和明晰化体现 (Kaplan, 1972:296;Hoey, 1983:17) 。基于此规律, 语篇的词句都是经过作者带有意图性选择的结果, 并有其内在的认知关联制约性, 即“主题关联性制约” (theme-relevant constraint) 。主题与主题倾向对微观层次词句的关联性制约, 是语篇意义生成的重要特征 (曾利沙, 2005, 2006) 。
三、《朋友》英译文分析
原文:
朋友们把我救了。他们给了我家庭所不能给的东西。他们的友爱, 他们的帮助, 他们的鼓励, 几次把我从深渊的边沿救了回来。他们对我表示了无限的慷慨。
我的生活曾经是悲苦的, 黑暗的。然而朋友们把多量的同情, 多量的欢乐, 多量的眼泪分给了我, 这些东西都是生存所必需的。这些不要报答的慷慨的施舍, 使我的生活里也有了温暖, 有了幸福。我默默的接受了它们。我并不曾说过一句感激的话, 我也没做过一件报答的行为。但是朋友们却不把自私的形容词加到我身上。对于我, 他们太慷慨了。
原译文:
Friends are my saviors.They gave me things which it is beyond my family to give me.Thanks to their fraternal love, assistance and encouragement, I have time and again been saved from falling into an abyss while on its verge.They have been enormously generous towards me.
There was a time when my life was miserable and gloomy.My friends then gave me in large quantities sympathy, love, joy and tears-things essential for existence.It is due to their bountiful free gifts that I also have my share of warmth and happiness in my life.I accepted their kindnesses quietly without ever saying a word of thanks and without ever doing anything in return.In spite of that, my friends never used the epithet self——centered when referring to me.They are only too generous towards me.——from Selected Modern Chinese Prose Writing, Zhang Peiji, P98
1. 宏观主题
《朋友》是巴金1933年6月写于广州的一篇随笔。作者通过自己的经历, 用朴素的语言赞颂人间友情之可贵, 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他的真挚、热情和对友情的重视和珍惜。
“世间有一种不能跟生存分开的慷慨, 要是没有了它, 我们就会死, 就会从内部干枯。我们必须开花, 道德、无私心, 就是人生的花。”——《朋友》 (1936年)
2. 结构分析
第一段:“然而朋友把我救了。”统领如下几点:1) 给了家庭所不能给的东西;2) 把我从深渊的边缘救回来, 段落结论a:对我表示了无限的慷慨。
第二段:首先提到自己生活的悲苦与黑暗;其次提到朋友对我的给予, 使我的生活有了温暖和幸福, 而我却未能报答;段落结论b:对于我, 他们太慷慨了。
3. 微观主题
4. 译文评析
(1) “他们给了我家庭所不能给的东西。”
原译文:“They give me things which it is beyond my family to give me.”
分析:语篇中“东西”, 笔者认为涵概了朋友对我“物质上的帮助和亲情之外难能可贵的友情和关爱”。可以说, 除了物质上的支助, 更多的应是区别于家庭给予的精神方面的内容。但“things”指具体的事或物, 可数名词的具体性容易分散措词的表现力, 使读者误入岐途, 不能深刻领略到原文主题中“友爱”、“鼓励”等精神财富的力量, 有损全文的美感。笔者认为应将“东西”一词的意义抽象化, 用代词what代替things可能更贴近主题, 更有助于留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
(2) “他们的友爱, 他们的帮助, 他们的鼓励, 几次把我从深渊的边沿救回来。”
原译文:“Thanks to their fraternal love, assistance and encouragement, I have time and again been saved from falling into an abyss while on its verge.”
分析:Fraternal:of or characteristic of a brother or brothers;brotherly.
Friendly:like, characteristic of, or suitable for a friend, friends, of friendship;kindly.
既然是“给了家庭所不能给的”, 所以与手足情不同。语篇的主题强调的是朋友的慷慨和家庭不能给的另一种爱, 所以此处用“fraternal”与原文表达的主题不吻合, 宜用friendly代替。
abyss:An unfathomable chasm;a yawning gulf;An immeasurably profound depth or void.
语篇主要阐明的是朋友对“我”的慷慨, 尤指在“我”身处困境时的无私慷慨。由此, 读者不难推断, 文中所指“深渊”, 是比喻一种难以摆脱的困境, 而英语中“abyss”一词并没有上述外延意义, 宜在其后加上predicaments“困境”以明确语篇的真正内涵。
(3) “然而朋友们把多量的同情, 多量的爱, 多量的欢乐, 多量的眼泪分给了我, 这些东西都是生存所必需的。”
原译文:“My friends then gave me in large quantities sympathy, love, joy and tears——things essential for existence.”
分析:quantity:A specified or indefinite number or amount;A considerable amount or number;An exact amount or number;The measurable, countable, or comparable property or aspect of a thing.
首先, 译文中用“in large quantity”表示“多量”的意思, 而“sympathy”, “love”, “joy”都是抽象名词, 仅用quantity很难深刻地表达出原语篇抽象的韵味。A great deal of, a lot of, much, enormous等词或词组, 在英语里可以用来修饰抽象名词, 表示“多量”的含义, 不仅能突出原文抽象的韵味, 表达效果也较理想。如:“I have a great deal of sympathy for the NO2ID campaign, but this has to be dealt with.”“The people of Belfast have given me a lot of love over the past year and I have a lot of love for them.” (Google News)
其次, “多量的”一词在原文中以排比的形式出现, 强调友爱的珍贵与伟大, 以及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强烈的排比, 使文本的微观主题更具震撼力。取消排比形式将使译文原有的震撼力大大削弱。基于以上因素, 笔者尝试采用四个并列的动宾结构短语的方式来表达。“同情心”通常不是“给”的, 而是“表现”出来的, 宜用show;爱则可以用give表示“给予”;“欢乐”也并不是单纯的“分给”, 可以通过一些活动“带来”的, 用bring较恰当;而share反映的是朋友在困难中与我“分担”了悲伤。
最后, existence:the act of existing;state or fact of being;continuance of being, life.Living:the means of sustaining life;livelihood;manner of existence.
这里的生存并不是简单地指一种存在的状态, 上文提到的“眼泪”等并不是存在的必需品, 而是指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所以用living更贴近主题。
(4) “这些不要报答的慷慨的施舍, 使我的生活里也有了温暖, 有了幸福。”
原译文:“It is due to their bountiful free gifts that I also have my share of warmth and happiness in my life.”
分析:“这些不要报答的慷慨的施舍”根据语篇主题主要指精神方面的内容, “free gifts”在英语中表示things given willingly without payment, 主要表示具体的接受的别人的赠与物。而givings, 抽象行为名词复数化后转指原动词的行为客体, 即该动词涉及的对象, 指朋友给予我的东西, 包括物质与精神方面的, 故更能体现微观主题。
(5) “我默默地接受了它们。我并不曾说过一句感激的话, 我也没有做过一件报答的行为。”
原译文:“I accepted their kindness quietly without ever saying a word of thanks and without ever doing anything in return.”
分析:文中所说的“感激”指的是作者肯定朋友所做的一切, 并对于朋友怀有热烈感激之情。appreciation一词在英语中指recognition of the quality, value, significance, or magnitude of people and things;an expression of gratitude。即除了表示谢意外, 还表示对人或事的肯定。文中作者“默默地接受了它们”, 还有一种感同身受的赞成与肯定。笔者认为此处用appreciation更贴近语篇的宏观微观主题。而thanks没有前者的外延意义, 只单纯表示谢意, 如:I don’t feel like having coffee, butthank you anyway.
reciprocate:to make a return for something given or done, 既可以指具体意义上的报答, 也可以指抽象意义的。从文中提到的“同情”、“爱”、“欢乐”和“眼泪”所反映的微观主题可以看出, “慷慨”、“施舍”很大程度上指的是精神方面的, 因此作者所提到的“报答”除了物质内容, 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感恩。而后者除了具体意义上的doing something in return, 还包括mental support等方面。因此, 笔者试用reciprocate替代。
改译:My friends are my saviors.They give me what is beyond my family to give me.It was their friendly love, assistance and encouragement that have time and again saved me from falling into an abyss of predicaments while I was on its verge.They have shown enormous generosity towards me.
There was a time when my life was miserable and gloomy.My friends then showed a great deal of sympathy, gave a lot of love, brought great joy and shared a great amount of the tears, all of which are essential for living.It is due to their bountiful givings that I also have my share of warmth and happiness in my life.I accepted their kindness quietly without ever saying a word of appreciation and without ever reciprocating in any way.In spite of that, my friends never used the epithet“self-centered”when referring to me They are only too generous towards me.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在语篇翻译过程中, 宏观命题统领微观命题。译文的遣词造句应该与微观命题相关服务于宏观命题的展现, 这样, 译文才会更具逻辑性, 语篇则更具统一性。主题与主题关联性制约影响语篇中关键词的语义生成, 在翻译时, 要从宏观把握, 应观入手, 使译文尽可能紧扣语篇主题, 更忠实于原文情感的表达。
摘要:语篇是特定社会文化语境中的产物, 是烙有作者个性特征的物化形式, 反映着作者对特定社会生活、人际关系或客观世界等的主观认识方式。这种认识方式反映在语篇内在规定性中, 即任何语篇都有向读者呈现的主题。在语篇信息处理中, 处理者需根据给定的主题解释一个话语或话语的一部分。本文从主题和主题关联性制约的视角, 以巴金作品《朋友》的英语译文为例, 探讨其对语篇翻译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主题,主题关联性制约,语篇翻译,应用,《朋友》
参考文献
[1]陈忠华等.知识与语篇理解—话语分析认知科学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181-187.
[2]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94-103.
[3]邵志洪等.2003年TEM8汉译英试卷分析—英汉语义、语用、语篇结构对比分析[J].中国翻译, 2004, (1) :76-78.
[4]曾利沙.论文本的缺省性、增生性与阐释性——兼论描写翻译学研究方法论[J].外语学刊, 2004, (5) :77-81.
[5]Hatim, Basil&Ian Mason.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M].Longman Group UK Limited, 1990:12.
[6]Heoey, M.On the Surface of Discourse[M].London:George Allen&Unwin, 1983:4-17.
[7]Kaplan, Robert, Cultural thought patterns i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Language Learning, 16, 1-20, republished in Harold B.Alten&Russul N.Campbell (eds.) 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New York:MacGram-Hill International, 1972:296.
[8]Minsky, M.Frame system theory[A].In Johnson-Laird, P.N.&P.C.Wason (eds.) , Thinking:Readings in Cognitive Science[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324.
3.巴金作品读后感 篇三
在《巴金文学作品》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苏堤》这篇文章,其中叙述了巴金和他的两个朋友在黄昏中乘着小木船在清波荡漾的西湖上游览中与船夫的一个故事。在这篇简短的文字中蕴含着人生所经历的一个道理:自己讲过的、说过的,都要诚实、守信,提供人们所需要的帮助。
另外还有一篇《生与死》也是我比较喜欢的,在这篇文章中能体会到别人送给你的关爱,展现了自己的魅力,别人给予你的爱能帮助身边的人,但不能随手而丢弃和放弃!
人生的路还很漫长,巴金爷爷,你爱真理,忠实地生活,这是至上生活的态度。没有一点虚伪,没有一点宽恕,对自己忠实,对别人也忠实,你就可以做你自己行为的裁判官。就像曹禺说的一样:“你用你的心血,点点滴滴,一年一年地写出各种作品,感动了成千上万的善良的人,他们―就是世界上这些数不尽的读者,由于你的勇敢、坦白、诚实、智慧和热情,改善了世界,正在为日后光明的世界铺路。”巴金爷爷,你那含有丰富知识的心灵中表现出了认真和期盼;你那些楚楚动人的文章中有着您的心血;你那颗真挚的心灵中蕴含着妙手回春的血汗!
4.巴金的作品 篇四
5、巴金
第三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代表作家与作品 §
5、巴金
简析巴金《灭亡》的思想内容和杜大心形象
《灭亡》是巴金第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中篇小说:
思想内容:作品通过一个无政府主义者杜大心的形象,真实地描述了自己从参加社会运动以来的心灵历程。真切地反映出某些青年知识分子在白色恐怖下的躁动、激愤与反抗的心理。
人物形象:杜大心是一个带有小资产阶级狂热性的革命者,他患有严重的肺病。肺病使他看不到人生的前途,过于强大的黑暗换金个又使他看不到人类的前途,最后白白牺牲了自己。
简析巴金早期表现社会革命的作品的思想艺术特点
巴金早期表现社会革命、探索青年革命道路的代表作品有《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等。
这类小说的思想艺术特点是:
1、无政府主义者的深刻印痕,如《灭亡》中的杜大心、《电》中的敏都走上暗杀的恐怖主义道路。表现出个人“革命”行动绝对自由,无纪律约束的特点。
2、人物性格理想化、类型化。如杜大心等都拼命工作,都患重病,都内心苦恼而苦行僧似的生活,都是人格高尚。
3、艺术上主观倾诉、激情宣泄、激愤、绝望、哭诉的抒情风格。
简析《激流三部曲》的思想内容
《激流三部曲》由《家》《春》《秋》三部长篇组成。其思想内容为控诉封建大家庭的罪恶腐朽及其走向崩溃,表现了青年一代的民主主义觉醒及其反封建斗争。
《家》描写高家祖孙之间的矛盾,以三个女性的悲剧控诉封建家庭的罪恶,以觉明抗婚觉慧出走表现了青年一代民主主义觉醒和反抗,高老太爷在绝望中死去标志封建大家庭开始走向崩溃。
《春》继续这一主题。惠和觉新相爱,但由于封建包办婚姻酿成了悲剧;淑英则在觉民等的帮助下,敢于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到上海,走上新生。
《秋》写封建大家庭彻底崩溃。一方面一些年轻生命的悲剧在继续,另一方面败家子变本加厉的挥霍,最后把高公馆卖掉,大家族解体。
简析巴金小说创作风格的演变
巴金小说的创作风格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1、1929-941年为早期:主观色彩浓厚,风格多样,热情是他作品中最稳定、最有价值的东西。2、1942年后:热情有所收敛,风格由多样趋向统一,在客观写实的日常生活琐事中寄托人生理想,风格朴素自然。
《还魂草》是风格转变的代表作。这种风格演变有三个标志: 第三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代表作家与作品 §
5、巴金
1、“家庭”涵义发生变化。早期“家庭”是黑暗的象征物。后期“家庭”是强权的对立物,作家珍惜的伦理组织。
2、作家塑造英雄形象的热情向塑造平凡的小人物转化;理想化、类型化的单纯性格转向生活化、立体感的复杂性格。
3、作家的人道主义思想本色越来越显示出来。
简析《家》的艺术特点
《家》是一部具有很浓的主观情感色彩的现实主义作品。
1、它再现了五四时期内地四川封建势力浓重但五四时代浪潮已冲击着古老土地的典型环境,作品中的祖孙间的矛盾冲突也正是当时典型的社会矛盾冲突,塑造了高老太爷、觉新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许多生活细节也具有现实主义的真实性。
2、作者极端憎恨就制度旧家庭,热情歌颂敢于反抗旧势力的新生力量。强烈的爱憎感情渗透于《家》中,使《家》具有很浓的抒情色彩。或通过作品中人物抒发对旧制度的愤懑;或通过人物的心灵描写来倾诉旧制度的黑暗,如鸣凤投湖前的心理描写。
分析评价《家》的思想成就
《家》的思想成就有三方面:
一、揭露和控诉的封建大家庭罪恶。这集中表现在三个年轻女性的悲剧中。
梅是封建婚姻制度的牺牲品。她是旧式才女,与觉新青梅竹马。但父母之命的婚姻制度,使有情人不能成眷属。封建婚姻给她带来的是不幸、痛苦,最终抑郁而死。
鸣凤死于封建家奴制。高老太爷把她送给六十来岁的冯乐三为妾,她最终以投湖自尽的方式来抗议黑暗的社会。
瑞珏是封建伦理和迷信的牺牲品。她温柔贤淑,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对梅也是感情真纯。但封建伦理和迷信导致瑞珏难产而死。
这一切的悲剧都是由于封建家长制。三位女性的悲剧及高家的一切罪恶,都和封建家长制及其代表人物高老太爷有关。家长制使高家这个典型的中国旧式大家庭成为一个罪恶的深渊和黑暗的王国。
二、《家》表现和赞颂了年轻一代民主主义的觉醒及其反封建斗争。高家的第三代中的觉民、觉慧就是觉醒青年的代表。
觉慧在学校里参加了反对军阀的**,和同学一起半反封建的刊物,在家里支持觉民抗婚,怒斥“捉鬼”闹剧,并离家出走到社会上去,成为封建家庭的叛逆者。
觉民是个个性主义者。他和琴的自由恋爱,反对封建包办婚姻,决然离家抗婚。觉慧、觉民代表着一种生气勃勃的青春力量,一种反对封建的叛逆力量。
三、对封建大家庭的腐朽及其在时代潮流冲击下趋向没落、崩溃的描写。
高家是官僚地主家庭,成都北门首富,书香门第。表面上很融洽,内里却极其腐朽。第二代克安、克定便是高家腐朽的败家子的代表。克定在外面吃喝嫖赌。克安和他狼狈为奸。这个大家庭经济上挥霍亏空,精神上腐朽分裂。高老太爷一死,克定等在灵堂前就把家分了个彻底,“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崩溃解体了。第三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代表作家与作品 §
5、巴金
内部的腐败导致大家庭彻底崩溃,时代潮流冲击下产生的新生代进一步敲响了封建家庭的丧钟,使小说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分析《家》中觉新的形象
觉新是一个复杂性格的人物。他是一个清醒认识到自己悲剧命运的懦夫。
1、自愿的牺牲自己。因为受到过五四新思潮和反封建的新空气的影响,他切身认识到封建家庭制度必然崩溃的命运。但他受到的封建教育和封建家庭伦理观念的影响太深,作为封建家庭的“孝子贤孙”,使他自愿地挑起家庭的担子。他自愿为家庭牺牲自己,不敢反抗。
2、他是一个自觉的懦夫,对封建家长的专制意志处处退让、顺从甚至做帮凶。他牺牲了梅、瑞珏,还劝说觉民接受高老太爷定的冯家的亲事。
为了维护封建家庭他付出了自己和亲人的惨重代价。觉新的悲剧是封建末世的封建知识分子的悲剧。他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命运,由此产生了绝望、悲观等心态。这一形象对现代中国的某些知识分子具有很大概括力。
简析《家》中高老太爷的形象
高老太爷是封建制度的人格化。
1、高家的家长,依借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来统治这个大家庭。他是高家一切悲剧的元凶。他要抱承重孙,于是依封建婚姻制度而造成了梅和觉新的悲剧;把鸣凤送给冯乐三为妾;甚至在他死后还受到迷信保护造成瑞珏的悲剧。但他对儿孙也有温情的一面,这是表现了他实现“四世同堂”家庭形式的一种满足。
2、高老太爷是封建末世的家长制代表人物,他是在理想幻灭极度失望后病死的。临死前他破天荒地答应取消觉民婚事要觉民觉慧不要走,是他为维护封建大家庭所做的最后的努力。他是带着幻灭感死去的。他的死具有象征意义,敲响了封建制度的丧钟。
简析《家》中觉慧的形象
觉慧是封建家庭大胆而幼稚的叛逆者。
大胆表现在:他受五四思想影响,以改造天下为己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在学校里参加了反对军阀的**,和同学一起半反封建的刊物,在家里中,和鸣凤恋爱,支持觉民抗婚,怒斥“捉鬼”闹剧。他极端憎恨这个家庭,第一个冲出封建家庭的牢笼,成为封建家庭的叛逆者,代表着青年人追求真理的道路。
幼稚表现在:他以个性解放为武器,对封建家庭的认识是个逐渐的过程。觉慧是五四时期具有民主主义觉悟的知识青年形象,旧家庭礼教叛逆者的形象。
分析《寒夜》的思想
《寒夜》是巴金解放前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标志着巴金在现实主义艺术探索中所达到的最高成就。他写这部小说是为了“控诉旧社会、控诉旧制度”,是为了“宣判旧社会、旧制度的死刑”。小说是通过三个小人物的感情纠葛和凄凉命运来展示这一主题的。
小说描写一个走向崩溃的家,是一个新文化运动中的新型家庭模式:
汪文宣和妻子都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他们大学毕业,追求爱情与理想的统一,对生活 第三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代表作家与作品 §
5、巴金
充满着信心和勇气。由于贫困与疾病的折磨,特别是在长期仰人鼻息的社会环境中讨生活,他们的理想都发生了巨大扭曲。
汪文宣成了一个可怜的小公务员,懦弱、多病。曾树生则凭着美色当了资本家银行的“花瓶”。这种贫困以及心理的沉重负担给家庭带严重危机。加之汪文宣的母亲的加入,婆媳不和使原有潜在的感情矛盾进一步复杂化,终于陷入无以自拔的悲剧。最终,曾树生随人而去,汪文宣在吐血中身亡。
简析《寒夜》的艺术特点
《寒夜》在艺术上达到了巴金所追求的无技巧的境界,风格朴素自然,是巴金最优秀、成熟的现实主义杰作。
1、抗战时重庆的典型环境和这环境中产生的最普通的小人物悲剧性格和命运,揭示出人物命运的社会根源。
2、情节发展在日常生活琐事中推进;结构布局,一切象现实生活本身一样流动。
3、人物平凡,具有复杂性格和复杂感情。
4、大量的客观生活细节和日常生活琐事的描写支撑了小说的框架,这使得作品逼近生活,表现出一种与现实生活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简析《寒夜》中汪文宣的性格
《寒夜》的主人公汪文宣是个为了生活在图书公司整天埋首做校对工作的小公务员。菲薄的工资、贫困的生活,、庸俗势力的社会、仰人鼻息的环境,使汪文宣曾树生年轻有为的性格发生扭曲。汪文宣善良而懦弱无能,虽勤劳做事但仍受歧视,因正派不善巴结而心情郁结。家庭少有欢乐,婆媳经常不和吵架,使得他左右为难。在单位受气,在家又两面受气,终于肺病发作死亡。
简析《寒夜》中曾树生的性格
曾树生是个个人主义者。
健康、漂亮、追求幸福和自由,她无法容忍丈夫毫无生气的生活方式和婆婆的恶语中伤,整个家庭都笼罩着一股死亡的气息,她感到了压抑,并本能地企图摆脱这种压抑,于是她面临着道德的抉择和感情的折磨。最终因受不住生活希望的诱惑而离弃了丈夫和家庭。完全是一种个人意义上的追求幸福。因而也谈不上是追求个性解放的资产阶级女性;她只是一个困境中企图拯救自己的妇女,她靠自己的选择来确定自己的生活价值意义。
5.巴金的哲理名言 篇五
1.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在于接受,也在在于索龋巴金
2.人生如同日记,每人都想记下自己的经历。当他把记好的日记和誓言进行比较时,心情是何等谦卑啊!巴
3.话讲得漂亮的人做起事来越不漂亮。巴
4.没有人因为多活几年几岁而变老;人老只是由于他抛弃了理想,岁月使为了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等货,终于死在灯下,或者侵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得到热了。巴
5.青春活泼的心,决不作悲哀的留滞。巴金
生如同日记,每人都想记下自己的经历。但当他把记好的日记和他的誓言进行比较时,心情是何等谦卑啊! --- 巴金
青春活泼的心,决不作悲哀的留滞。
--- 巴金
好听的话越讲越多,一旦过了头,就不可收拾;一旦成了习惯,就上了瘾,不说空话,反而日子难过。
--- 巴金
每个人应该遵守生之法则,把个人的命运联系在民族的命运上,将个人的生存放在群体的生存里。
--- 巴金
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就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
--- 巴金
支配战士行动的力量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
--- 巴金
随着信念的指示做事情,事无论大小,我都会感到喜悦。
--- 巴金
我对人世还不能没有留恋。牵系着我的心的是友情,因为我有无数散处在各地的`朋友。
--- 巴金
我常说我靠友情生活,友情是我的指路的明灯。
--- 巴金
沉默容易使人跟朋友疏远。热烈的诉说和自由则使人们互相接近。
--- 巴金
要做一个在寒天送炭,在痛苦中安慰的人。
--- 巴金
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在于接受,也不在于索龋
--- 巴金
战士是永远追求光明的,他并不躺在晴空下面享受阳光,却在黑暗里燃烧火炬,给人们照亮道路,使他们走向黎明。
--- 巴金
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而我们的事业都是无限长久的。个人尽可以遭到许多不幸,许多痛苦,但是只要我们的劳动融合到集体的胜利里,那幸福也就有我的一份。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事实上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
--- 巴金
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在于接受,也不在于索龋
--- 巴金
战士是永远追求光明的,他并不躺在晴空下面享受阳光,却在黑暗里燃烧火炬,给人们照亮道路,使他们走向黎明。
--- 巴金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舒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 巴金
朋友是永恒的,并没有结束的时候。
6.文学大师巴金的翻译思想 篇六
关键词:巴金,翻译,思想
巴金是近现代中国著名文学家, 被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最杰出的文学大师与文坛巨匠。与巴金的文学家身份相比, 他的翻译家身份却很少有人提及, 但事实上, 巴金精通英语、德语、俄语、法语、日语等多种语言, 在他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翻译生涯中为后世留下了多达十卷的译文全集, 译文总字数超过三百万字。可以说, 巴金是一位十分高产的翻译家, 他不仅用自己手中的笔创作了大量抨击封建旧社会、涤荡人们灵魂的优秀文学作品, 还通过孜孜不倦的翻译实践向人们译介西方文学名著, 为人们提供反抗旧社会的精神食粮和武器, 同时他在翻译理论方面也总结出了不少有益的原则与方法[1]45。
一、宅心仁厚以爱为师, 醉心英语力求上进
巴金是四川成都人, 原本姓李, 1904年11月25日出生时父亲给他取名叫李尧棠。巴金是他后来创作其成名之作《灭亡》时所用的笔名。巴金常回忆说:“我的母亲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 她以博爱宽仁之心教导我入世, 希望我能爱所有人、帮助所有人, 无论他人是贫是富、出身是高是低, 都不能认为自己在他们面前高人一等。”巴金的父亲是清朝末年四川广元县的知县, 幼年时在县衙府中生活的巴金经常看到堂下的犯人向高高坐在堂上的父亲磕头, 就连连感叹世间的不平等。幸而父母都是宅心仁厚之人, 对巴金的教育也比较开明, 巴金如果与“下人”来往, 父母从不反对, 反而鼓励他从所有人身上学习朴素、诚实、正直、忠诚等各种长处。所以巴金从小是在充满人世关爱的环境中长大的, 他曾说:“我曾自问道, 养育我长大的究竟是什么?我头脑里闪出的第一样东西就是‘爱', 父母之爱, 人世之爱将我养育成人。”
13岁时的巴金与表哥濮季云生活在一起。濮季云就读于成都外国语学校, 专攻英语, 巴金在耳濡目染之下, 对学习英语也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虽然没有就读于该校, 但经常与表哥一起复习功课。第二年, 巴金独自到成都基督教青年会开办的补习学校学习英语。但没过多久就因为身染重病回家治疗安养。养病期间, 巴金总也舍不下自己的英语功课, 只要有精力就自学英语。濮季云见这位表弟如此好学, 也深受感动, 于是在接下来的两三年时间中几乎每天都会到巴金家, 为他义务补习英语。1919年, 巴金的病情基本好转, 英语学习也大有精进, 而此时也正值五四运动卷携着各种新思想涌入巴蜀之际。巴金与他的诸多亲朋好友们如饥似渴地从《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少年中国》、《星期评论》、《北大学生周刊》等进步报刊上吸收新思想。按照巴金自己的说法:“我们每天晚上都要点着蜡烛轮流阅读那些好不容易得来的书报, 书报上的每一个字我们都不放过。”[2]72从这些报刊上, 巴金接触到了对他后来开启翻译事业征程影响深远的三部译著, 即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宣传册《高少年》、法国戏剧家利奥波德的戏剧《夜未央》和以无政府主义为主要论述对象的系列评论集《实社自由录》。
二、涉足翻译视其利器, 不惜精力重译经典
在上述三部译著的影响和鼓舞下, 已经基本掌握英语的巴金于1922年正式开始翻译工作。他的第一部译著是小说《信号》。这部小说由俄国小说家迦尔洵所创作。当时巴金对俄语还比较陌生, 他所翻译的版本是英语转译过来的。当谈到为何涉足翻译事业时, 巴金提到: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亟需各种社会改良工具和武器, 而已经落后西方近百年的中国要自己生产这些工具和武器并非一朝一夕, 各种反动势力亦会极力阻挠, 所以将别人的文学作品通过翻译转变成中国人需要的工具和武器是不错的尝试。巴金的翻译对象大致有两类:一类是西方无政府主义者或民主主义者撰写的回忆录、评论集和文学作品, 第二类是西方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这两类作品都具有高度的人道主义精神, 深刻反映了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困苦。巴金以它们为主要翻译对象也说明了他对民主革命思想的追求。巴金之所以对民主革命思想追求不懈, 是源于他早年留学欧洲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他在留学法国期间意识到, 在西方诸多革命文学作品中, 苏联文学是将革命理论与革命实践结合得最为紧密的文学[3]8。所以他一生所翻译作品中苏联文学作品是最多的。即便在翻译早期俄语还不熟练, 他也能够用流利的英语和法语转译苏联文学作品。
屠格涅夫是巴金最为欣赏的文学家之一, 他对屠格涅夫作品的翻译也让他成为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屠氏作品汉译者之一。巴金对屠格涅夫作品的情有独钟, 一方面是他与屠格涅夫的人生经历有诸多相似之处, 另一方面是屠格涅夫的作品的确给巴金带来了诸多精神上的共鸣。从1935年翻译《屠氏散文诗集》到1978年翻译出版《处女地》, 巴金仅在翻译屠格涅夫作品上所跨时间长度就达43年, 共翻译了两部长篇小说、两篇中篇小说和五十余篇散文诗歌。其中两篇长篇小说《处女地》与《父与子》, 巴金还不惜精力在晚年又重新翻译了一次。后世不少文学评论家发现, 在巴金自己的文学作品中, 无论是写作技巧还是艺术风格, 抑或是文字中透露出来的深深的爱国情怀, 无不具有屠格涅夫的影子。所以可以肯定的是, 对屠格涅夫作品的翻译深刻影响了巴金的文学创作。
三、快乐王子唯美实践, 生动比喻考验译才
巴金成长在一个封建家庭, 尽管家庭教育比较开明, 但始终逃离不了封建的大环境, 加上国之山河长期处于动荡之中, 这些都让巴金的内心深处不断聚集着革命的动因。近现代大多数文学家都以文学创作为主要工作, 但巴金除了创作, 翻译热情同样极高。在他看来, 翻译与社会意识形态是密不可分的, 会产生难以估量的社会效应。当然作为文学创作者, 巴金同样视翻译为文学创作灵感的一大源泉。他对英国戏剧家奥斯卡·王尔德作品《快乐王子》的翻译, 就是一种以文学创作者的角度审视翻译的一次极好实践。
王尔德是西方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他一生创作过九篇童话, 分为《石榴之家》和《快乐王子》两卷。王尔德的唯美主义就主要表现在这九篇童话之中。与一般的童话文学不同, 王尔德只是在形式上借用了儿童文学, 但在内容上彻底打破了人们所习惯的儿童文学的美妙与虚构, 而是毁灭所有美好的事物, 让读者从中体验到成人世界的情感。所以, 王尔德的童话作品也被称为成年人的童话。这种独具风格的文学创作使文本本身更加艰涩难懂, 即便在叙事风格上也很难让人把握。但巴金在翻译王尔德的《快乐王子》时却能够出神入化、不留丝毫痕迹地处理好每一处文字细节。正是巴金的努力翻译, 才让中国的读者们得以领略王尔德这位世界级文学艺术大师的创作风采, 不仅看到儿童眼中变幻多姿的童话世界, 更看到成人世界中的复杂多变。
王尔德用优美的辞藻、和谐的音韵、生动的比喻创作的《快乐王子》, 在巴金看来, 是他一直无法企及的文学高度。他在翻译时常常感叹道:“那无比完整的文体、极富韵律的词调, 实在让我陶醉, 但又苦于无法用最忠实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王尔德的辞藻是如此丰富, 而我的词汇却是如此贫瘠。”[4]144巴金还不止一次与人提到:阅读王尔德的《快乐王子》, 自己的思绪就像插上了翅膀, 身体也随之在天空自由翱翔, 但在思绪与身体翱翔之际, 仿佛眼前被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将自己置身于神奇的未知世界。《快乐王子》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魅力, 主要在于其中大量使用了形象又新奇的比喻。如果译者要准确把握这些比喻并用另一种语言文字生动表达出来, 是十分考验翻译能力的。
巴金完全经受住了这样的考验。他的译文“他的脖子上系着一串翡翠链子, 但他的手却像干枯的落叶一般”、“正午时在河边成群饮水的狮子, 发出的吼叫声堪比远方的瀑布”、“他的嘴唇如石榴一般红”、“在严冬之中的街道就像是用银子建成的”等等, 不仅契合了原文唯美的叙事风格, 而且准确把握住了原文生动丰富的比喻手法。更进一步说, 巴金的翻译在语言层面上丝毫不比原文逊色。所以绝大多数文学评论家和译评人都一致认为:巴金的翻译从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形式, 而是大胆突破原文的词句结构和顺序, 根据整部作品的需要和原文的发展走向将原文词句进行重新组织安排, 再按照中文的语言习惯有条不紊、生动流畅地将原文内容与风格再现出来。
对于词句, 巴金推崇的是信与顺相融合的翻译标准, 而对于原文的整部篇章, 巴金的翻译处理也堪称一流。他绝不完全对原文进行照抄照搬, 但也绝不丢弃原文想要表达的任何一点意思, 同时又符合中国读者的语言文化习惯。例如对屠格涅夫作品《木木》的一段翻译:塔基亚娜几乎一天都没有离开过洗衣房, 她只是先哭了一阵, 后来又擦干泪水继续工作。……卡皮统在酒馆里坐着直到深夜, 身边还有一位脸色阴郁的家伙。《木木》的原文是将塔基亚娜与卡皮统放在一整段文字中进行描写, 但两人无论是出现的时间、地点以及言行举止都没有关联性。所以巴金当机立断打破原文结构, 将整段文字分为两段来翻译, 使整部作品的层次感更加清晰。总之, 巴金在词句、篇章的翻译上都自觉融入了忠实原文与通俗易懂的标准, 同时也是他自己文学修养再创造、再表现的过程, 体现了一位翻译家的完美气质。
参考文献
[1]王友贵.中国六位翻译家[M].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4.
[2]郭著章.翻译名家研究[M].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
[3]姜德明.巴金书话[M].北京出版社, 1997.
7.读巴金的《家》有感 篇七
终于读完了《家》,似乎有点释重又有点沉重。巴金笔下封建、迷信、教条的家,将人们原本的幸福一一打碎,把人们埋进无尽痛苦的深渊。
封建迷信主义下的家,如书中的高公馆,只是一个供家人吃住的充满黑暗的大房子,无法给家人心灵的温暖。书中的高老太爷,是高公馆中封建权威的代表,不容许家中任何人违背他的意愿。因为他的封建与顽固,丫鬟鸣凤为了爱情与清白沉湖自尽;因为他的封建与顽固,孙子觉新迎娶了一个不相识的女子;因为他的封建与顽固,孙子觉慧失去了纯洁的爱情。
觉新为了担起其父留给他的重担与责任,成为了一个无抵抗主义者,不断地向封建迷信屈服。他顺从长辈的一切意愿,不敢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因为他的懦弱与胆怯,他错失了他青梅竹马的梅表妹;因为的他屈服与顺从,他心爱的妻子在痛苦绝望中死去。
然而他的三弟却与他截然相反。三弟觉慧是个有追求、敢于抵抗封建迷信的新派青年。他厌恶了那个充满黑暗气息封建的家,他不顾一切阻力地逃离开出那个家,去追求那一抹前方的光明.读《家》,自己的情感会随着书中情节的跳跃而跳跃,会时而憎恨,时而同情,时而欢悦,时而伤心。当读到高老太爷的守旧封建,陈姨太的迷信愚昧,克明、克安、克定三兄弟的虚伪封建,让我憎恨连连;鸣凤的自尽,梅的病逝,觉新之妻瑞珏在恶劣环境中的难产之死,等等这些在封建黑暗中死去的人们,让我充满了同情与伤心;觉新这一辈的年轻人,他们在年夜饭欢快的行酒令,在后园湖中乘舟赏月,这些让我又与他们一起欢笑。
激流三部曲中的《家》,充满可沉重与感伤,但书中觉慧的出走,又带给了人们希望。光明终会战胜黑暗,充满温情的家也终将代替充满无情绝望的家!
8.巴金的旅途随笔节选 篇八
有一天我们吃过晚饭,雨已经住了,天空渐惭地开朗起来。傍晚的空气很凉爽。方提议
到公园去。
“洋车!洋车!公园后门!”我们站在街口高声叫道。
一群车夫拖着车子跑过来,把我们包围着。
我们匆匆跳上两部洋车,让车夫拉起走了。
我在车上坐定了,用安闲的眼光看车夫。我不觉吃了一惊。在我的眼前晃动着一个瘦小
的背影。我的眼睛没有错。拉车的是一个小孩,我估计他的年纪还不到十四。
“小孩儿,你今年多少岁?”我问道。
“十五岁!”他很勇敢、很骄傲地回答,仿佛十五岁就达到成人的年龄了。他拉起车子
向前飞跑。他全身都是劲。
“你拉车多久了?”我继续问他。
“半年多了,”小孩依旧骄傲地回答。
“你一天拉得到多少钱?”
“还了车租剩得下二十吊钱!”
我知道二十吊钱就是四角钱。
“二十吊钱,一个小孩儿,真不易!”拉着方的车子的中年车夫在旁边发出赞叹了。
“二十吊钱,你一家人够用?你家里有些什么人?”方听见小孩的答话,也感到兴趣
了,便这样地问了一句。
这一次小孩却不作声了,仿佛没有听见方的话似的。他为什么不回答呢?我想大概有别
的缘故,也许他不愿意别人提这些事情,也许他没有父亲,也许连母亲也没有。
“你父亲有吗?”方并不介意,继续发问道。
“没有!”他很快地答道。
“母亲呢?”
“没有!”他短短地回答,声音似乎很坚决,然而跟先前的显然不同了。声音里漏出了
一点痛苦来。我想他说的不一定是真话。
“我有个妹子,”他好像实在忍不住了,不等我们问他,就自己说出来;“他把我妹子
卖掉了。”
我一听这话马上就明白这个“他”字指的是什么人。我知道这个小孩的身世一定很悲
惨。我说:“那么你父亲还在──”
小孩不管我的话,只顾自己说下去:“他抽白面,把我娘赶走了,妹子卖掉了,他一个
人跑了。”
这四句短短的话说出了一个家庭的惨剧。在一个人幼年所能碰到的不幸的遭遇中,这也
是够厉害的了。
“有这么狠的父亲!”中年车夫慨叹地说了。“你现在住在哪儿?”他一面拉车,一面
和小孩谈起话来。他时时安慰小孩说:“你慢慢儿拉,省点儿力气,先生们不怪你。”
“我就住在车厂里面。一天花个一百子儿。剩下的存起来……做衣服。”
“一百子儿”是两角钱,他每天还可以存两角。
“这小孩儿真不易,还知道存钱做衣服。”中年车夫带着赞叹的调子对我们说。以后他
又问小孩:“你父亲来看过你吗?”
“没有,他不敢来!”小孩坚决地回答。虽是短短的几个字,里面含的怨气却很重。
我们找不出话来了。对于这样的问题我还没有仔细思索过。在我知道了他的惨病的遭遇
以后,我究竟应该拿什么话劝他呢?
中年车夫却跟我们不同。他不加思索,就对小孩发表他的道德的见解:
“小孩儿,听我说。你现在很好了。他究竟是你的天伦。他来看你,你也该拿点钱给他
用。”
“我不给!我碰着他就要揍死他!”小孩毫不迟疑地答道,语气非常强硬。我想不到一
个小孩的仇恨会是这样地深!他那声音,他那态度……他的愤怒仿佛传染到我的心上来了。
我开始恨起他的父亲来。
中年车夫碰了一个钉子,也就不再开口了。两部车子在北长街的马路上滚着。
我看不见那个小孩的脸,不知道他脸上的表情,但是从他刚才的话里,我知道对于他另
外有一个世界存在。没有家,没有爱,没有温暖,只有一根生活的鞭子在赶他。然而他能够
倔强!他能够恨!他能够用自己的两只手举起生活的担子,不害伯,不悲哀。他能够做别的
生在富裕的环境里的小孩所不能够做的事情,而且有着他们所不敢有的思想。
生活毕竟是一个洪炉。它能够锻炼出这样倔强的孩子来。甚至人世间最惨痛的遭遇也打
不倒他。
就在这个时候,车子到了公园的后门。我们下了车,付了车钱。我借着灯光看小孩的
脸。出乎我意料之外,它完全是一张平凡的脸,圆圆的,没有一点特征。但是当我的眼光无
意地触到他的眼光时,我就大大地吃惊了。这个世界里存在着的一切,在他的眼里都是不存
在的。在那一对眼睛里,我找不到承认任何权威的表示。我从没有见过这么骄傲、这么倔
强、这么坚定的眼光。
我们买了票走进公园,我还回过头去看小孩,他正拉着一个新的乘客昂起头跑开了。
9.巴金的作品 篇九
在这篇课文中,最难理解的是“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让自己的生命开花结果”。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在课前就让学生去搜集资料,再结合《一课一练》中资料卡以及课文后面“作家卡片”中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巴金取得的成就,以及他淡泊名利的品格。课堂上,我指导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画出让自己感悟深刻的句子,画出巴金爷爷阐述生命意义的句子等,再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想想巴金奉献了什么?他的生命开花了吗?并且在句子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然后引导学生交流体会,有感情朗读,再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在自己的身边还有哪些人也在默默地为国家、为社会奉献着,最后,说说自己准备如何让生命开花结果。通过交流,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确实在于奉献而不是享受,感受到了“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都得不到”,深切地领悟了巴金爷爷对生命的理解和对我们的殷切期望。
抓“巴金爷爷为什么要给孩子们写信?”引导学生品析词句、想象体会,通过感情朗读感受文字背后的那份浓浓爱意。重点抓住“终于”和“千金重”两个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的感情。通过让学生感受巴金爷爷写信很吃力,由于爱孩子,还是提起了笔,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拉近和巴金爷爷的情感距离,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只有让孩子对巴金产生了爱,产生了感情,才会自觉地去聆听这位老人的教导。
以“你读懂这封信了吗?”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和巴金爷爷对话,在有感悟的地方留下思考的足迹。信中的语言并不难懂,中段的学生通过静静地与文本对话,联系课前搜集的信息,应该都能从信中读懂些什么,或是巴金对祖国人民的爱,或是如何写作,或是关于奉献的道理,或是如何对待活着的每一天,希望通过这样的一次心灵的交流,去读懂巴金的心,去感受朴素话语中的真情和真理。教师的作用就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感受文字背后的心语。课堂上我努力营造一个交流场,在学生需要帮助时及时给予点拨(如写作:听老师读,谈对句子新的体会),在学生理解还不够深入时及时引向更深的方向(引:巴金的生命开花了吗?学生交流巴金相关的信息,要求用简洁的语言,对学生来说是对课外搜集信息的一次整合和运用,巴金鲜活的例子让学生更深地感悟了生命的意义),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反复朗读中加深对文本的体会,学生培养了语感,发展了思维,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
说实话,我对巴老的认识也不多,仅仅停留在几篇散文建立的模糊印象。至于他的大部头,还没有认真拜读。为了备课,我查阅许多资料。沈从文先生这样评论巴金,“太偏爱读法国革命史,太容易受身边一点现象耗费感情。前者增加迷信,后者增加痛苦。”“感情太热,理性与感情对立时,却被感情常常占了胜利。”读过法国革命史的人当然都会知道这种评论的意义。冰心:“一位最可爱可佩的作家,为人真诚,在恋爱和婚姻的态度上严肃专一,一生追求光明的人,不是为写作而写作的作家。”这个评价和《家》《春》《秋》一起读,感觉将会更加强烈。萧乾:“挚友、益友和畏友”。萧乾特别说道:“巴金的伟大,在于敢否定自己。”如果读过卢梭的《忏悔录》的人当然都明白这句话的分量。
巴老逝世了,人们都在怀念着这位世纪老人。肃穆的挽联,奔走的人群,诉说着巴老最后的生命符号和轨迹,而字里行间流露着崇敬和感怀。我惊讶于一个人的离去会唤醒大众的视觉苏醒,让很多的艺术大师为之扼腕,更让多少青年动容。我震撼于他的悄然离去,在他瘦弱的肩膀上担负的是民族文化复兴的重任,在生命的最后历程里,没有悲伤和绝望,只有奋起、进取,他改变的不仅是他的读者,更是一代又一代人对生命的重新审视。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这是巴金荣获2003年“感动中国”时的颁奖辞,不难看出人们对这位老人的敬爱与怀念。
他走了,被病痛折磨几十年后终于走了,这对屡次要求安乐死的巴金无疑是一种解脱。对于巴金的死,我也不能说我没有悲伤,可是我的悲伤仍然为全中国封建大家庭里那些逝去的美丽而痛苦的灵魂:祭奠巴金,乃是要读巴金,读他的良知,读他的人格,读他永远和命运抗争的精神。
而我唯一要做的正是这一点。读巴金,薪火相传。
摘要:<正>许多次执教《给家乡孩子的信》,都只留于匆匆而过,巴老的文字并未在学生心中留下什么痕迹。《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是作家巴金写给家乡孩子的信,这封信感情真挚,表达了作家巴金对家乡孩子的关心和喜爱。这封信,语言朴实,没有说教,没有大道理,有的只是朴朴实实的情感。在这篇课文中,最难理解的是“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让自己的生命开花结果”。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在课前就让学生去搜集资料,再结合《一课一练》中资料卡以及课文后面
参考文献
[1]蔡颖华.巴金《家》中“鸣凤之死”的叙事学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2009(11).
10.巴金的名人名言 篇十
2. 朋友是永恒的,并没有结束的时候。
3. 创作是个人劳动,作品是有个性的。
4. 把热爱自己工作的人整成了应声虫,等于损害作家的独立思考。
5. 写作是种艰苦的劳动,必须要全心全意,把全部心血放到里面去。
6. 运动像声春雷把我从睡梦中惊醒了。我睁开了眼睛,开始看到了个崭新的世界。
7. 我的初衷是:离开家庭,到社会中去,到人民中间去,做个为人民‘谋幸福’的革命者。
8. 天暮了,在这渺渺的河中,我们的小舟究竟归向何处?远远的红灯啊,请挨近些儿吧!
9. 我不是个说教者,所以我不能够明确地指出条路来,但是读者自己可以在里面去找它。
10. 我把写作当作我的生活的部分,我以忠实的态度走我在写作中所走的道路。
11. 光辉的理想像明净的水一样洗去我心灵上的尘垢。
12. 人的身体可以被囚禁,人的心却不可以。
13. 我不知道灯在哪里,但是它牵引着我的心,仿佛有人在前面指路。
14.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15. 每个人应该遵守生之法则,把个人的命运联系在民族的命运上,将个人的生存放在群体的生存里。
16. 战士是永远追求光明的,他并不躺在晴空下面享受阳光,却在黑暗里燃烧火炬,给人们照亮道路,使他们走向黎明。
17. 激荡于绵绵不息的生命洪流中,就应当追逐洪流,并且追过它,自己制造更广更深的洪流。要把一切腐朽的垃圾冲流干净。
18. 说真话不应当是艰难的事情。我所谓真话不是指真理,也不是指正确的话。自己想什麽就讲什麽;自己怎麽想就怎麽说这就是说真话。
19. 忠实地行为,热烈地爱人民;帮助那需要爱的,反对那摧残爱的;在众人的幸福里谋个人的快乐,在大众的解放中求个人的自由。
20. 青春是无限地美丽,青年是人类的希望,也是我们祖国和人民的希望,这样个信念,贯穿着我的全部作品。
21. 父母们的榜样力量非常大。在我小时候,父母的脾气都好,父母从未打骂过孩子。想来想去,我想不出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坏的东西。今天有些年轻的父母高兴时把孩子当作‘小皇帝’、‘小公主’,动了气就打骂不休。不多久,他们的坏脾气全让孩子学到了,孩子们只会学长辈们做出来的行动,不会学他们嘴里讲的道理和心里想的理想。
22. 我写作时差不多没有停笔构思,字句从我的自来水笔下面写出来,就像水从喷泉里冒出来那样地自然、容易。但那时候我的激动却是别人想象不到的。我差不多把全个心灵都放在故事上面了。我所写的人物都在我的脑子里活动起来,他们跟活人完全一样。他们生活、受苦、恋爱、挣扎、欢笑、哭泣以及死亡。好像不是我在写小说,而是他们借了我的笔在生活、在那三个星期里面我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只看见那一群人。他们永久不息地在我的眼前活动,不让我有片刻的安宁。
23. 我从小爱发牢骚,但决非无病呻吟,而且我不善于言辞,不会表达自己的思想,用嘴讲不出来的,我只好*笔帮忙,因此走上了写作的路。我不是经过刻苦钻研,勤奋读写,取得若干成就的。我不过借用文字作武器,在作品中生活,在作品中奋斗。不管拿着笔,或者放下笔,我都是在生活。?;
24. 鲁迅先生给我树立了一个榜样。我仰慕高尔基的英雄“勇士丹柯”,他掏出燃烧的心,给人们带路,我把这幅图画作为写作的最高境界,这也是从先生那里得到的启发的。我勉励自己讲真话,卢梭是我的第一个老师,但是几十年中间用自己的燃烧的心给我照亮道路的还是鲁迅先生。
25. 一种新的感情渐渐地抓住了他,他不知道究竟是快乐还是悲伤。但是他清清楚楚地知道 他离开家了。他的眼前是连接不断的绿水。这水只是不停地向前面流去,它会把他载到一个 未知的大城市去。在那里新的一切正在生长。那里有一个新的运动,有广大的群众,还有他 的几个通过信而未见面的热情的年轻朋友。
26. 每一本书、每一篇作品,就是一次答案。古今往来有数不清的作家,读不完的作品,尽管生活环境各异,思想信仰不同,对人对事的看法不一样,但是所有真诚的作家都向读者交出自己的心。我们写作只因为我们有话要说,有感情要倾吐,我们用文字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我写作只是为了一个目标,对我生活其中的社会有所贡献,对读者尽一个同胞的责任。我从末中断读者的联系,一直把读者的期望看成对我的鞭策。我常说,如果我的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来温暖,在他们步履艰难的时候能够做一根拐杖给他们加一点力,我就十分满意了。
27. 我一刻也不停止我的笔,它点燃火烧到我自己,到了我成灰烬的时候,我的爱我的感情也不会在人间消失。我感到我有两倍的勇气,有两倍的力量。究竟由于什么?我得到回答了:由于友谊。
28. 我只是把个垂死的制度的牺牲者摆在人们的面前,指给他们看:‘这儿是伤痕,这儿是血,你们看!’也许有些人会憎厌地跑开,但是聪明的读者就不会从这些伤痕遍体的尸首上看出来个合理的制度的新生么?
29. 我在写作中所走过的路与我在生活中所走的路是相同的。无论对于自己或者别人,我的态度都是忠实的……我愿意它们广泛地被人阅读,引起人们对光明的爱惜,对黑暗憎恨……我的文章是写给多数人读的。我永远说着我自己想说的话,我永远尽我在黑暗中呼号的人的职责。
11.巴金的寒夜读后感 篇十一
“树生”的塑造是一个矛盾的人物形象。既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新式女性,又是一个爱家爱先生爱孩子的传统女人,然而,却无法与母亲和睦相处,最终只能是选择逃离这个带给她无尽痛苦和折磨的家庭,虽然她百般的不舍。对于“树生”我能够表达的是一种偏爱。这个人物值得赞赏和称道的是她的善良和勇敢。
母亲的形象是一个尤其另人同情的不幸人物。年轻守寡,守着孤儿寡孙度日,仅有的爱全部都给了他们,甚至不能允许别人分享,包括儿子的妻子以及孙子的母亲。她的爱表现得无微不至,却也是独断专行,因此也是制造这个家庭悲剧的核心人物。我可以理她解作为母亲的苦心亦同情其不幸的身世,但是却无法接受她对于儿子和孙子的爱的偏执。
这三位主人公就这样在那个充满了苦难的岁月里生活着,没能够等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解放,没能够得到他们自己向往的普通而平常的幸福生活的开始。个人悲剧的产生和时代的悲剧密不可分,和个人性格的矛盾密不可分。每个人不可能完全逃离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因此小说反映的人物悲剧带有那个时代的普遍性。小说借“宣”的嘴巴反复说过“我做过什么错事呢?我一个安分的老好人!为什么我该接受这惩罚?”
“宣”最终以无声的呐喊“要求公平,他能够在哪里找到公平呢?他不能够喊出他的悲愤,他必须沉默的死去。”小说最后这样描写宣的离世,读后感《巴金的寒夜读后感》。“最后他断气时,眼睛半睁着,眼珠往上翻,口张开,好象还在向谁要求公平。这是在夜晚八点钟光景,街头锣鼓喧天,人们在庆祝胜利,用花炮烧龙灯。”然而“宣”终究没有享受到胜利带来喜悦。这样的描写更渲染了人物的悲剧色彩。描写“宣”的性格时,用了无数的梦境来衬托他的无助矛盾的心理,还有反复的自言自语甚至害怕发出的声音都形象的把“宣”这个人物呈现再我的面前。“宣”怀着一个模糊的渴望,想找一个使他忘记一切的地方,或者干脆毁灭自己。痛苦的担子太重了,他的肩头挑不起。他受不了零碎的宰割和没有终止的煎熬。他宁愿来一个痛痛快快的了结。“宣”最终的绝望来自于对生命苦难的无法承受,从精神到肉体都渴望摆脱。在描写“树生”的矛盾心理的时候这样写到,树生心想,“她(母亲)都受得了,她似乎就安于这种生活,为什么我就不可以?为什么我总是感到不满足?我为什么就不能牺牲自己?”
“难道我就应该这样争吵、痛苦地过完我这一辈子?。他们把寂寞留给我一个人,难道我就这样枯死了么?”可是当有一条路可以选择的时候,“树生”即兴奋又痛苦,而且还有一种惶惑的感觉,她仿佛站在十字路口,打不定主意要往什么地方去。她反复的说,我不走,要走大家一起走。”虽然她的决定并没有给她带来快乐。但是母亲的话永远是那么刺耳“只要你(宣)肯答应我,只要不再看到那个女人(树生)我什么苦都可以吃,什么日子我都能过得去了!”“这种生活究竟给我带来了什么呢?我得到什么满足么?”她找不到一个明确的答复,挣扎了许久,才找到一条出路“没有!无论精神上,物质上,我都没有得到一点满足”“生命就这样平平淡淡一点一滴地消耗。“树生”的忍耐到了最高限度了。她并没有犯罪,为什么应该接受惩罚?这里不就是使生命憔悴的监牢?她应该飞,必须飞,趁她还有翅膀的时候。她要先救出自己。”
“树生”最后选择了离开。小说中最精彩的部分是树生写给“宣”最后的一封长信,信中完全彻底的表达了“树生”多年来没有表达的一切,以及道尽她最终的选择的理由。她的痛苦可想而知。虽然她离开家但是她依然按月寄给“宣”生活费用,嘱咐“宣”及时看病。而且最终回来,当得知“宣”的离世,儿子的不明下落时,她觉得这个世界实在是太冷了,她需要温暖。而在此之前她并没有以实际行动背叛“宣”以及她的家庭。当一切即将结束的时候,萦绕于脑海的三个主人公清晰的站在面前。我怀着一腔的悲愤看着历史中那些小人物的命运,我因此看到我生长在这个时代是多么值得庆幸。但是我依然感到了很深的寒冷,甚至是浸骨的冷。直至周身颤抖,和文字一起。
12.巴金的作品 篇十二
本单元是高一必修一写人记事单元的一篇散文, 《小狗包弟》是第二篇文章, 虽然文题是“小狗包弟”, 但作者通过自己在“文革”期间, 不得已将“小狗包弟”送到医院的解剖台这件事, 深入地剖析自己、解构自己, 最终向小狗包弟表达自己深重的歉疚和忏悔之情。
本课的教授的重点自然要放在对文中所流露的情感的品位、分析上, 笔者首先带领学生通过了解一条小狗的可爱、一个时代的疯狂, 最终了解一个老人无奈选择后勇于剖析自我忏悔于人的伟大。
二、案例分析
在备课的过程中, 笔者一次次被作者情感的流露感动, 希望学生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只小狗的可爱和可悲的结局, 而且可以看到的作者通过记叙一只小狗的命运所写出得那个时代人们的恐惧、无奈、苦闷和内疚, 更要看到作者在“文革”结束以后同样作为一个受害者却勇敢地站出来面对自己曾经的过错, 面对真实的内心, 面对小狗包弟和世人深深的忏悔和歉意。
笔者让学生首先通过填写表格, 在文本中找出小狗包弟的可爱之处, 从而让学生了解令小狗包弟走上死亡的根本原因, 是这个时代的残酷和疯狂。 接着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 提炼出描写那个时代的文字, 并且用这样的句式概括:这是一个____的时代, 因为文本中有这样____的描写, 从而训练学生提炼概括的能力, 以及更细致地了解作者所描写的那个时代的特点。 当然在学生们准确概括完这个时代特点后, 又通过一些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了解那个时代的非理性和残酷。 在介绍背景的过程中, 笔者尽量规避在这个方面的过多的延伸, 因为这是一堂语文课, 一堂关于写人记事忏悔的散文课, 如果过多地讲解那个时代或者批判那个时代, 那么这节课的语文味就会被时政味盖过。 但是, 弱化政治背景却使得后面学生对于作者的无奈的行为或者“文革”后忏悔的举动不理解不认同。 最后一个问题是通过阅读作者内心忏悔的文本, 概括出“文革”时期作者的形象。 换言之, 就是通过作者忏悔的内容真正了解作者勇于忏悔的伟大之处, 敢于剖析自己的勇敢行为。 但是没有想到在这个环节上, 学生没有很好地理解设题的本义, 只是一味地遵从全文的思维定势, 对作者善良、勇敢、有良知的形象盖棺定论, 回避作者内心中暴露出的自己人性的弱点。 调动学生没有很好地理解作者内心的真实想法, 没有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他的愧疚和不堪。
此时教学难点是学生认为作者的所作所为没有忏悔的必要, 那是在那样一个特定年代的无奈之举, 是可以原谅和理解的, 无从谈到学生对于作者行为的认同和赞扬。
在这个时刻, 这本就不是一个可以选择的话题, 这个答案是唯一的, 主体的道德自觉是最重要的, 除非你自己愿意, 没有外在的力量可以征服你的心。 我想和学生明确的就是这样的内容, 也是作者巴金老人一直念念不忘无法释怀的原因, 就算时代再疯狂, 人还是应该有控制自己的能力, 并且笔者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日寇以死亡相逼的形势下, 共产党员是不是就可以放弃理想放弃使命向日寇投降, 为了保全自己或者家人而牺牲掉别的人呢? ”学生对此明确了何为信仰何为良知, 这些是不应该随着外力而改变消逝的。
在此, 笔者让学生明确何为良知, 所谓良知, 并不神秘, 它是人承担道德责任的内心体验和确认。 体验得越深刻, 良知在内心就越明亮。 倾听良知的声音, 确认自己为人的责任, 其实每个人内心都不一样。 有的人体验的非常强烈, 有的人对良知的体验则比较麻木。 作者巴金正是因为内心良知的体验非常强烈, 他就算在那样的特定时代做了如此不堪的选择也痛苦半生无法释怀。 噩梦般的“文化大革命”已经过去多年。 梦醒过来, 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 事情似乎结束了, 人们不大愿意重提灾难的过去, 舆论也选择遗忘作为了解过去的方法。 可是巴金不是这样, 他年老体衰, 却以惊人的毅力, 花了八年的时间, 写成了五集的《随想录》。 巴金的伟大在于他要追究在大灾难过后自己应当承担什么样的道德责任。 良知的醒悟使得巴金对“ 文革” 有独特的发现, 《 随想录 》 对 “ 文革” 灾难的体悟是 “ 文革”是民族的“共同犯罪”, 灾难的发生不是因为出了无耻小人, 而是因为我们恐惧, 因恐惧而丧失良知, 背离善。 忏悔实质上是良知意义的自我审判, 而作者勇敢地站出来, 对自己曾经的错进行忏悔, 在世人面前自我审判, 这种勇气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案例反思
作为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 笔者让学生先通过文本的阅读了解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思路上让学生通过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描写、对那个时代的描写, 最终看到一位老人的良知。最后在课外延伸部分通过对“华沙之跪”和“日本参拜靖国神社”的图片, 让学生明白忏悔是需要智慧和勇气的, 小到一个人, 大到一个国家民族, 只有不断地鞭挞自己灵魂的弱点才能真正走向进步和繁荣。
【巴金的作品】推荐阅读:
巴金的家的读书笔记11-28
写给巴金爷爷的一封信12-14
巴金先生的文章《鸟的天堂》教案设计07-21
第四章巴金09-13
精选巴金经典语录10-31
巴金寒夜读后感06-18
巴金一个车夫读书笔记11-03
巴金短文两篇解读09-07
星巴金小学阅读题和答案09-01
浅析巴金人道主义创作思想透视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