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系统有效的学习历史知识(共14篇)
1.如何系统有效的学习历史知识 篇一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摘要】本文根据中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理念的要求与兴趣探究性,逐一挖掘个人与集体间的有效学习方法,从而培养中学生对学习态度、提取信息、解决问题、成果交流的能力,分析学生们之间对于学习的态度和认真问题,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兴趣所向主动学习,在潜移默化中逐步由于兴趣投入学习当中乃至把个人看成小组合作学习,阐明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学习态度 小组合作 探究性学习
如今教学方式越来越无法让学生们巩固心神努力学习,课程的教育问题仿佛完全跟不上学生们的脚步,而学生们对于学习的态度也越来越感到枯乏无味,伴随21世纪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前进,而生活的条件也越来越好,学生们原本怀着积极进取的心态都随着时间慢慢给淹没了。而学生们对学习态度问题也是引起了教师们的注意,大多数教师都知道学生们对于学习态度低下的问题,无非就是一些“哎!读书那么苦那么累,现在是21世纪啊,随便出去就能找份工作养活自己了,干嘛还要那么辛苦的读书呢?”这大部分都是如今学生们心中的心声,从而课堂却成了学生们混日子的凭借。
学生们心理自我安慰形象是越来越严重,懒惰、颓废、自暴自弃。在如今学生面前根本就是司空见惯了,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也完全提不起几分力气了,而就算是一些真正想以学习为目标的学生,在这些学生的影响下,潜移默化中怀疑自己当初所立下的学习目标,一个人有了内心的怀疑与旁人的影响,那么说明他已经有了放弃自己的目标的想法。而任何教育方法在现在学生面前应经完全没有丝毫的作用了,不管是教育方式还是教师自主,一个学生完全提不起学习的念头,就算多完美的学习教育方式都只是竹篮打水。
学习态度完全表达如今一个学生能否真正努力学习的筑基,要激起一名学生对好的学习态度要从不同方面入手,不然学生的学习理念就无法完全浸入学习状态之中,最后讲台之上教师蕴含无数人所传承下来的教学知识却成了学生的“催眠曲”。
为什么学生们对学习态度完全没了积极进取的信心?一部分是因为社会现象在影响着学生,也或者一些学生们之间的问题,在这就不一一举出了。而提高学生们对学习的态度却是如今教师的唯一问题,解决学生的学习态度才能逐步改变教育措施吸引学生的积极性。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注重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实践、体验,养成学生搜集史料、提取信息、解决问题、成果交流的习惯,并将这些习惯落实于学生历史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历史探究合作性学习恰好适应了新教改的要求。
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是指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当作一种教学资源,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并相互进行交流,把小组中的不同思路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的一种互助性学习方式。它让学生有着属于自我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学习,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探究的能力及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教师的绝对权威淡化了,学生的主体性增强了,“自主探究”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课堂气氛活跃。但作为一线的教师不得不思考热闹与自主背后透射出的放任与浮躁。
而现在教师的自主问题需要因情况而看待学生们,一个教师没有了权威,而有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原本存在的学习气氛因为没有教师权威,而刚组织起来的学习小组也很快失去其存在的作用,这也是一个小组合作存在后放射出的严重问题。
那么,在那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怎样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而不淡化教师的权威呢?
第一,科学分组,确保合作竞争的公平性与学们和教师之间的差别。
小组合作主要遵守“优势互补、自由组合、双向选择”的原则把多个学生规划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内也分化出不同的子组,竞选一位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人成为每组的大组长,成绩突出者为每组小组长,这样就确保了小组之中的公平性。
而师生之间在讨论问题中,要确立彼此现在的关系,教师适当徘徊每小组讨论内容当中,以旁观者的身份或者朋友之间的关系适当加入每个小组当中讨论,这样就要抛下一个教师所有的权威,坦然与学生们交流,如此就能提升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心理沟通。
第二,有效调控,促进合作学习的良性运行,尊重学生就是尊重自己。
学生在小组中要彼此有着倾听不同的意见见解,要谦虚需求帮助,学会参与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一股凝聚力。小组中分工合作是必须的,小组的存在就是抛弃个体,创立集体,一般需要一人分工,一人记录,在完成合作探究后还需要确定一位同学向全班同学报告小组探究的过程与结果,这样完整有序的进行,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而这时候的教师义务就是得到学生们的尊重,也要尊重学生们,这样在小组讨论当中,教师就是学生们的朋友,而不是一名教师,而在确立问题存在并提出解决时,教师就要快捷转换与师生之间的关系,小组之间讨论对学生的放任,使其一时忘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确立,而教师这时候就要适当解决权威问题,不妨在无法控制当中开玩笑的说:“朋友们,现在我是老师,你是学生,给点面子,不妨听听老师的意见吧!”这样一句话下去,也就得到学生们的尊重,也照顾到教师权威所化。只是如今权威却是柔和了不少。
挖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性,把教师职位暂时抛开融合学生们当中,适当转化关系,相互尊重,相互依存,而小组合作存在也能更好的发展教学。
这就是我对于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如何系统有效的学习历史知识 篇二
关键词:课堂设问,有效课堂
新课程实施以来, 追求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促进学生学习历史的有效性, 已经成为广大历史教师的共识。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实现有效课堂,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实践和想法。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 我认为: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 最基本、最关键的, 还是创设问题设问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有意义的问题中解决问题, 经历、体验历史知识, 并从中获得认识历史的方法。问题设问的方法多种多样, 其中, 情境设问可以借助材料, 创设有意义的历史问题情境, 激发兴趣, 调动思维,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并感受历史。本文试从问题情境的创设这个角度, 在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做一次粗浅的探索。
一、明确问题情境设计的目的性和原则性
教师运用教学技术和手段创设问题情境, 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这几乎是每一堂有效的历史课中都要包含的内容。但问题的设计和提出不能目的不明, 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在问题的设计上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原则性, 即要彰显学生的主体性, 突出知识的重点性, 体现一定的层次性。
(1) 问题的设计要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历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的设置, 是为了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体验历史知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养成和提高, 通过教师展示问题的外因, 调动学生主动、积极、自觉思维的内因, 恰当地调节教学节奏, 丰富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只是为了使自己的课堂看上去有问题设计, 而且还不少, 但学生并未真正地参与进去, 进行积极的思考, 那么, 不管教师设计的问题多么完美, 愿望多么善良, 都不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原则。这样的课堂依旧是“填鸭式”教学, 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
(2) 问题的设计要突出知识的重点性。我们的教研员在学期初的教研活动中强调, 一节课首先要重、难点明确, 然后围绕这些知识点创设相应的问题来进行化解。这一点与赵亚夫先生的“有效课堂”的观点不谋而合。赵先生的“有效教学”的观点, 简而言之, 就是简洁、生成和意义。简洁就是追求所讲内容的结构化, 也就是一堂课要有完整、简洁的知识结构;同时一堂课有新的问题、新的观点乃至新的意识生成, 才是有效的。所以, 上课要抓住关键性主题或议题, 结构越清晰、课越简洁, 则重点越突出。在重点上下足工夫, 创设好的问题, 生成的内容就越有价值, 有价值的生成促成有意义的教学、有效的教学。例如:人教版历史必修Ⅰ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的教学重点, 就是分权与制衡。围绕“权力的制衡”这一原则, 结合书上的国家政权三权分立的相关内容, 我以“记者招待会”的形式提出了一系列让学生很感兴趣的问题。因为这种教学形式较为特别, 学生很兴奋, 加上对书上介绍的国会、总统、最高法院的权力有了相应的了解, 所以对提出的问题能够积极参与, 思维十分活跃。学生的思维一活跃, 就容易产生火花和碰撞, 这时课堂教学的生成就水到渠成了。比如对总统的采访, 其中一个问题是:总统先生, 请问您的手下是否有人担任国会议员?很快就有学生起来回答, 表示可以。这时争论就产生了, 有一个同学立即起来反驳:如果真是这样的话, 行政权和立法权就不能相互独立了, 美国的民主就是一句空话了。通过上述问题情境的设置, 学生理解、巩固了学习的知识, 并通过这些问题得到了运用的机会, 思维的碰撞又产生了新的知识。学生在这一问题情境中经历、体验了美国政权中的权力的制衡, 很好地把握了这一重点知识。
(3) 问题的设计要体现一定的层次性。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也就是说, 根据学生存在的差异,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差别、有层次的教学和帮助, 让每个学生都能出成绩。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授课和作业上,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而在授课这个环节, 可以通过分层设计问题,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这一情境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这样的问题设计, 可以就某一核心问题设计一系列有梯度性和层次性的小问题来进行。
二、探索问题情境创设的多种途径
问题情境的创设类型呈现多样化。据我们平常的授课实践, 总结大约有以下几种类型 (不完全统计) :一是借助新、旧知识和观念的关系创设问题情境, 二是借助图像 (图片) 资料创设问题情境, 三是借助文史资料创设问题情境。总的来说, 不管哪种途径, 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直观的、可以感同身受的情境下体验知识、获取知识。
(1) 借助新、旧知识和观念的关系创设问题情境。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指出:旧知是通过它的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三个特性来具体影响有意义学习的行程和效果的。学生所学的任何知识, 只有在整体联系当中, 才能被真正地理解与掌握。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是以头脑中已有知识为基础的, 旧知识是学习新知识最直接、最常用的认知停靠点。利用旧知来创设问题情境, 能够使学生积极思维, 与新知接轨, 使要理解的新的知识更易被接受。例如:人教版必修Ⅲ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如果从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来学习这课的内容, 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我就从复习前面的知识开始, 设计相应的问题: (1) 鸦片战争以来, 先进的中国人是如何探索救国之路的? (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李鸿章等人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 都是在技术领域学习西方, 探索以失败而告终;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 孙中山实践“民主共和制”, 学习西方从技术层面上升到制度层面, 但因为没能彻底批判维护旧制度的旧思想, 最终也未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 学生会根据已学的知识回答出上述内容, 同时也能指出:有了这些探索的经历, 有了相关的经验教训, 加之中国先进人士的不懈努力, 也就有了新文化人士以马克思主义的新思想来拯救中国的探索和尝试。这种借助旧知识的关系创设的有联系意义的问题情境, 为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种方式很传统, 也很实用, 把探究的问题放在历史知识群里, 有利于学生把历史学“通”。
(2) 借助图像 (图片) 资料创设问题情境。图像 (图片) 是一种直观的工具, 可以把要表述和说明的内容具体直观、一目了然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使他们获得生动的形象, 理解包含的意义, 明白深刻的道理。例如:人教版必修Ⅰ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为了说明统一后的德国带有“军国主义传统”, 在备课过程中我使用了书上的一幅图片资料 (图1) , 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观察图片中人物的服饰和表情, 说明新建立的德意志帝国带有什么特点?图片是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时的一幅油画作品。图中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首相俾斯麦和一些德意志境内诸侯、将军的簇拥下, 在其占领的法国凡尔赛宫的镜厅宣告德意志帝国成立。威廉一世左手举剑, 诸侯、将军都身穿军装, 很多人举着宝剑。这副图片形象、生动、直观地表明了德意志帝国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图像资料主要是指视频资料, 因其能调动学生多感观的参与, 更具有直观性, 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地使用。例如:说到“长征精神”, 语言总归是很抽象的, 学生无法直接体会到, 更不用说把这种精神应用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了。如何让学生比较形象地体验和感受“长征精神”呢?运用图像资料设置问题情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截取电视剧《长征》中的一些感人事迹的片断, 如强渡大渡河、翻雪山、过草地等, 学生看完后设问:短片反映了一种什么精神?学生很快就会明白:这不正是“长征精神”吗?利用图像 (图片) 资料要适量、恰当, 不可滥用, 否则有哗众取宠的嫌疑, 反而与你要达成的目标背道而驰。
(3) 借助文史资料创设问题情境。这是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如果说借助新、旧知识的联系可以让学生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联系新知, 有利于把历史学“通”, 利用图像 (图片) 资料可以直观地感受历史、学活历史的话, 那么运用文史资料来创设问题情境, 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比较等历史思维的能力, 而这些正是有效课堂所追求的学生发展的目标。但这种问题情境的设计方式对历史教师的“功底”要求较高, 因为对于要说明的问题, 要能够找到真实的、针对性较强的史料, 就需要教师有深厚历史知识的积淀。不可为了让自己的课看上去有深度和高度而堆砌无用的史料, 那对于学生来说是负担, 会因文字的枯燥而失去学习兴趣。
总之, 只要在教学过程中做个有心人, 把握好问题设计的原则, 各种情境的设置适时、适当, 就能使学生近距离地感知历史, 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调动他们的情绪, 引发他们参与思考;就可以避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味地照本宣科, 学生感到索然无味的情况一再出现。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各种问题情境, 把概念化、结论式的术语用活生生的历史展示出来, 让学生不讨厌甚至乐于学历史, 从历史学习中汲取智慧、塑造人格, 使历史教学价值真正凸显出来。
参考文献
[1]陈瑞.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一次尝试[J].历史教学, 2005 (12) .
3.如何系统有效的学习历史知识 篇三
一、抓主干——整合主干知识
在每一单元中,主干知识可分一级主干、二级主干、三级主干。一般来说,每一章的标题就是那一章的一级主干,每一章下含的每一节的标题就是二级主干,每一节下含的子目就是三级主干。只要抓住这三级主干,那这一单元主要的知识也就基本把握了。所以我认为单元主干整合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利用课本目录或课本标题,分层次写出知识点,形成对本单元的整体把握,从而构建起本单元的主干知识网络。比如《中国近代史》下册第一单元主干知识可以这样整合:
二、串果子——整合小专题
在单元复习中,适当穿插一些小专题复习也是相当重要的,即是遇到同类或相关问题时要注意串联起来,以使知识更加线索化系统化。比较常用且有效的方法有纵向整合和横向整合两种。
1.按时间的先后顺序纵向整合知识
例如:当复习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这一单元时,对于复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这一知识点,就应该前后联系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兴衰过程”这一小专题整合起来。可以从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开拓;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0世纪20年代(一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爆发和发展,土耳其凯末尔革命获胜,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瓦解;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向纵深方向发展,亚非拉独立国家日益增多,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瓦解;20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朗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瓦解六个阶段使这一知识线索化系统化。
2.按历史事件的诸要素横向整合知识
例如:当复习到17~18世纪清朝的历史时,可中外联系起来,把“17~18世纪中西历史状况”这一小专题整合起来。清朝的状况和西方的状况都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对外政策等方面去对比整合。从清朝方面看,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经济上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军事上:军备落后,军队战斗力下降;思想文化上:推行文化专制政策;对外政策上:实行闭关政策。从西方方面看,政治上: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蓬勃开展,英国等国家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经济上: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军事上:军备先进,有坚般利炮;思想文化上:追求民主自由的启蒙思想盛行;对外政策上:大力推行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
三、集嫩叶——整合细节知识
近几年来高考的历史选择题考得细而活,可以说是“无孔不入”。无论是课本的大字小字,地图或表格,或是书脚上的注释都有可能出现在考题中。所以平时复习中加强对细节知识的整理就显得尤其重要。
例如:当复习到国联对九一八事变的处理(东北由列强共管)时,想想“之前对哪一国也有过类似的处置?”(巴黎和会上对德国的萨尔煤矿区由国联代管15年,莱茵河西岸的德国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当复习到《何梅协定》的内容(规定取缔一切抗日活动)时,想想“历史上哪一条约有类似的规定?”(《辛丑条约》规定: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斗争)。当复习到李济深于1933年建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时,想想“当时中国有几个政权同时并存?)。(南京国民政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伪满洲国。)当复习到遵义会议时,问问自己:其核心内容是什么?(纠“左”)此前哪一次会议进行了纠右?(八七会议)在哪一运动中从思想上彻底清算了“左”和右的错误?(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
总之,有效地整合历史知识可以更好地把历史知识由厚变薄、由散变整,可以更系统更牢固地掌握历史知识。当你把这些树干、果子和嫩叶都“啃”完了,消化好了,吸收好了,你也就大功告成了。
4.如何系统有效的学习3dsmax 篇四
准备阶段——进入学习(适合新手小白 无经济能力)
第一步:首先我建议大家选择以后的官方中文版本,原因在于大家电脑硬件性能早已不是双核时代,英特尔处理器性能足够应付MAX以上版本,其次中文版本便于学习记忆理解,这在我第一篇教程中都详细解释过了。
第二步:对于如此庞大的软件,开始接触的时候应该针对地学习,选择自己兴趣行业方面应用开始。一旦有了针对,其实开始我们所接触到的命令就不是很多了。对于效果图来说最简单的菜单栏能用的部分也屈指可数,但是对于学习的话,完全整明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功能简单易懂的CDR或PS菜单栏中很多都不明白。我认识很多表现前辈老师们,对有些命令可谓完全不明白,职业生涯甚至没有接触过。所以我们在学习MAX的时候首要解决的就是把基本的菜单栏工具栏等等面板都了解一下,基本操作方式移动缩放旋转等也要在学习前掌握熟练对于英文版来说难度很大,如果是中文版本自己点两下很多命令浅显易懂。
5.如何系统有效的学习java编程 篇五
包括jre运行环境和jvm虚拟机,在oricle官网下载javaSE版本JDK包;配置好环境变量就可以使用了。
第二步:java初级语法学习,
1.基本数据类型整形,字符型,字节型,长整形,短整形,浮点型,双精度,布尔型;
2.运算符+,-,*,/,%等;
3.控制流(while,switch,if else);
4.数组的定义方式。
此阶段基本无难度,只要了解练习例题。
第三步:java面向对象学习,
1.类和对象;
2.java语言三大特性,封装、继承、多态;
3.一些关键字学习(static,final,abstract,extends)等。
这是重点,大家根据知识点一步步研究学习才是关键。
第四步:java应用编程,
6.如何才能系统有效的学习ajax 篇六
AJAX 简介
AJAX即“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异步JavaScript和XML),是指一种创建交互式网页应用的网页开发技术。
通过在后台与服务器进行少量数据交换,AJAX 可以使网页实现异步更新。这意味着可以在不重新加载整个网页的情况下,对网页的某部分进行更新。传统的网页(不使用 AJAX)如果需要更新内容,必须重载整个网页页面。AJAX 技术的广泛使用,对B/S模式应用慢慢取代了桌面软件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7.如何系统有效的学习历史知识 篇七
关键词:史料,初中历史,运用
历史具有过去性和不可再现性的特点, 是对过去人物、事例的记载与反应, 特别是年代久远的历史事件, 其发生的基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的时代大背景, 放在今时今日理解起来有困难。这就需要在历史教学中相当数量的史料作为媒介, 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而如何恰当的运用史料进行教学也一直是我们所探讨和研究的话题。
一、史料概述
史料是指可以据以为研究或讨论历史时的根据的东西。一般将史料区分为第一手史料 (primary source) 以及第二手史料 (secondary source) 。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 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 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但二者的界限经常并不明确 (例如史记就很难说是一手或二手史料) 。一般中文所称史料, 主要是指第一手史料而言。
二、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1、培养学生的历史证据意识
史料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证据资料, 是真实存在的人或真实发生的事,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和评价, 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和历史观念, 都是十分有益的。
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 史料的运用, 不仅用来进行史实的说明, 更重要的是, 学生可以运用史料大胆地建构自己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这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3、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
历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过去性, 因此让学生理解一个历史
具有一定的难度。而史料通过一些生动的例子, 将一些抽象的结论具体化, 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4、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学术精神
历史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 而不是让学生只是简单地记住一些结论。学生直接阅读一些史料, 接触一些历史文献, 了解各种学术观点, 对历史问题进行直接的探索研究, 进一步加深了对历史的理解, 促进了学生历史思维品质的发展, 这也必然促使学生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形成。
三、史料的分类
(一) 按照资料的表现形式, 将历史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
1、文献史料:
最早的文献资料并不是史书, 应是甲骨文 (甲骨文的文献价值与早期文字的意义相互混淆) 。
2、实物史料:
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 这类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 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 又具有形象直观性。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发掘的。
3、口传史料与口述史料
(1) 口传史料 (远古时期神话传说) :在没有文字记载前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2) 口述史料是人们对往事的口头回忆而写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资料
(二) 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 分为第一手史料 (直接史料/原始材料) 和第二手史料 (间接史料) 。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 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三) 其他史料分类
1、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
(1) 官方组织编写的史书和成文的历史著述、回忆录和公开的报道等, 应属于“有意的史料”; (2) 官方遗留下来的文书档案、军事文件及其私人信件、日记等, 这都是当时的人们在无意中留下的证据。应属于“无意史料”。
2、“正史” (官方记载) 与“野史” (民间记载)
(1) 正史:一般认为是指由宫廷史官记录的史书; (2) 野史:一般认为是指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 与官修的史书不同的另一种史书, 与“正史”相对而言。
四、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
1、印证、解释抽象历史概念, 加深客观印象
初中历史教学要求教师能够正确把握所授内容的深广度, 体现认知性、技能性和体验性的三维学习目标。因此说更多的需要学生对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和掌握,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对学生来说, 那些复杂的难以理解的抽象是概念或事件无疑是横亘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道难关。然而在教学过程中, 如果充分应用史料, 印证和解释这些知识, 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
2、再现历史真实性、趣味性, 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人最好的老师, 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 才能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与学习, 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时间情况, 以及兴趣特点, 并有针对性的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史料,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例如:教师在讲授《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中有关“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体质特征时, 可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看教材上的四幅图片:古猿头像、北京人头骨复原像、山顶洞人头骨复原像和现代人头像。教师要一边指导学生看一边描述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外貌特征, 这样可以使学生形象、立体地领会到教师的介绍, 深刻地认识到北京人的头骨与现代人不完全一样, “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而山顶洞人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了”。形象直观的讲述让学生形成直观的印象, 又逐步的揭示区同,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时保持着求知的欲望。
3、设置灵活有效的问题, 加强理解
8.如何系统有效的学习历史知识 篇八
关键词:浅谈 “学习思考”有效性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在江苏实施已有五六年。勿容置疑,新课改以来,随着教材的变化,无论是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是教学的手段和方法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我市使用的是朱汉国先生主编的人民版教材。应该说人民版教材的编写在钻研课程标准、贯彻课程理念、落实设计思路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在教材内容的选择、呈现形式上,新旧教材更是有着天壤之别。新教材人民版教材除了正文之外,还提供了大量丰富多样的素材与资料,包括:每个专题前的“导语”和“学习建议”,每课的“课前提示”、“资料卡片”、“学习思考”、“史学争鸣”、“知识链接”以及大量的图片资料,课后的“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等。新课程实施以来尽管教材版本多样化,已不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但它毕竟还是我们师生最重要的资源。尽管与人教版相比,在知识结构体系的连贯、文字表述的严谨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但总体而言,人民版这样的编排形式与内容选择为我们一线教师实施新课程理念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有效运用教材中“学习思考”的几点心得。
一、积极利用“学习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標准(实验)》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在教学中,尤其是新授课中我们应积极利用教材中的“学习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早在高一新生刚入学时,我们就通过调查发现,尽管初中历史已纳入中考范围,但绝大部分学生学习历史依然主要靠突击记忆,几乎没有同学在课前预习或干点什么其它的。对历史感兴趣的同学少之又少。绝大部分同学习惯于被动接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大家都懂的道理。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讲授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第一课时,我利用教材学习思考“在你的家乡和邻近地区,有没有文明初期的遗存?这些遗存有哪些特征?”布置了预习作业,并让学生进图书馆和电脑室搜寻相关资料,积极引进他们走进历史。结果上课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讲述自己的“发现”:高邮的虬龙庄文化、神居山是帝尧的发祥地、泗洪下草湾、溧水神仙洞……
在讲授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时,教材有一学习思考“运用我们从古代诗文、戏曲、民间传说中学到的知识,举例说明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的状况。”我以此为题组织学生开展了一节讨论探究课。有同学提出黄梅戏《天仙配》中的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还有同学讲到牛郎织女的传说,更有同学朗诵出范大成的《照蚕田词》:“乡村腊月二十五,长竿燃炬照南田。近似云开森列星,远如风起飘流莹。近岁雨雹蚕丝少,秋日雷鸣稻堆小。侬家今夜火最明,的知新岁田蚕好。”通过这些诗文、戏曲、民间传说,引导同学们总结出中国古代“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的特点,达到了学在其中,乐在其中的学习效果。
必修二专题一第三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学习思考“你读过的古代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中,有哪些反映了商人的生活?”笔者在讲授这一节时,有一位学生谈到白居易的《琵琶行》,他认为:如果“商人重利轻别离,昨日浮梁买茶去。”反映商人们为追逐利润而往来奔波的生活方式,而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商人的社会地位也不高,娶了一个“老大”的琵琶女。多么新颖的见解!
二、适度利用“学习思考”拓展教材,丰富教学内容,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
新课程教材最大的弊端是缺乏完整、有机的知识结构体系,强化了专题的线索但弱化了历史阶段特征。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如果按新课程三维目标来划分,我们可以把人民版“学习思考”部分设计的问题分成三种类型:知识型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型问题、探究型问题。
知识型“学习思考”一般难度不大,基本上属于什么是什么的问题。如“日军在华期间犯下了哪些滔天的罪行?”、“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起了什么作用?”、“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以谁为师?”、“中国各少数民族在地理分布上有什么特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1975年邓小平领导整顿的重点是什么?”、“与辛亥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的‘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等等。对于这一类型的“学习思考”,在教学中我主要让那些学习历史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来回答,以增强他们学好历史的信心和勇气。
情感态度价值观型“学习思考”和探究型“学习思考”从整体上看难度适中,符合中学的教学实际。但有相当一部分“学习思考”设计得很好,而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发现,要想解决他们,学生们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储备,才能进行思考、探究。这就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对照课程标准和考纲要求对教材进行适度的增删整合,进一步充实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
人民版必修一教材第91页学习思考“古希腊的城邦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有什么不同?”在教学中,很显然,学生无法进行有效的比较、分析,因为他们对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状况知之甚少。这也是新课程的缺陷之一,学生没有足够的通史知识。针对这种情况,我花了近一节课的时间向学生们介绍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概况并让学生在下一节课上讨论这一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攻克历史学习思考中的难点问题。同样,在分析教材第128页学习思考“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时,考虑到学生对“法国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发展阶段,当时法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远远没有达到能够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根本不具备。”这段话难以理解,我补充讲授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历程。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加深了对学习思考问题的理解,更构建了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
在讲授必修二专题五第二课《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时,教材的学习思考设计了这样一问“为什么殖民者要进行贩运黑奴的活动?”学生回答很简单:美洲印第安人遭屠杀殆尽,严重缺乏劳动力。我随即又增设了一问:“那么,为什么美国在南北战争时要解放黑奴呢?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要解放农奴呢?”学生们沉思,我再设一问:“它们与工业革命有何联系呢?”学生们顿悟:工业革命后需要的是自由劳动力,贩运黑奴的活动当然走向终止。通过学习思考,既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又加深了知识的前后联系。
当然,人民版教材的“学习思考”中也有少量的设问过于繁琐或深奥,脱离了中学的教学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大胆地将其删去。
三、巧妙利用“学习思考”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五年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笔者积极运用“学习思考”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完善的历史思维能力。
实践表明,一些好的问题情境的设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探讨的深入,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激烈的讨论中,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常常意想不到的迸发。
在进行必修一专题六第一课《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教学时,我利用本课学习思考“自然地理环境与世界各地区文明有何关系?前者与后者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吗?结合实例,谈谈你的看法。”组织学生开展了讨论。我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两幅图:一幅是蔚蓝色的希腊,一幅是中国全图。又将学习思考细化为以下几个小问题:1、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其民主政治的建立有何影响?2、古代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古代中国专制政治有何影响?3、自然地理环境是否是政治类型的决定性因素?4、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然地理环境对政治的影响力是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四个问题,层层递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兴趣,课堂氛围随之活跃起来,教学效果非常令人满意。
在进行必修一《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时,我用了两教时。第一教时,以老师讲为主,对教材进行整合。讲述了中日矛盾的由来,抗战的每个阶段的状况。第二教时,以教材的五个学习思考为主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讨论“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时,有一位学生提出,中国战场时间最长,中国反法西斯贡献巨大,二战的爆发应以1931年九一八为开端。这就涉及到二战爆发的时间,我看着同学们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不失时机地给他们讲述了二战的概况,使他们进一步理解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在讲到必修二专题八第三课《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时,我将学生分成发达国家的代表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两部分,让他们就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进行激烈的辩论。在辩论结束后,我利用教材学习思考“经济全球化对本地区有何影响?”布置了课后作业,让他们尝试着写小论文或调查报告。这样,即将历史与现实有效的结合起来,又锻炼了学生,培养了能力。
9.如何系统有效的学习历史知识 篇九
1、揭示历史时间的顺序性特征
所谓顺序性是指历史活动时间的先后更替承接。如中国近代史上的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等,是按1840─1842年、1851─1864年、1856─1860年、1883─1885年、1894─1895年、1899─1900年、1911年的时间先后顺序更替的。在这一更替过程中,外国侵略的逐步扩大加深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前赴后继,脉络清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按照时间顺序学习历史既与人们的生活经验及学习心理相贴近,也符合秩序渐进性教学原则。
2、揭示历史时间的连续性特征
所谓连续性是指历史发展的起止。持续时间的长短。历史时间的连续性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历史发展进程的快慢,有助于人们从现象入手探明历史本质。如我国封建社会从公元前475年开始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结束,长达2000多年之久,这就促使人们思考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为什么这么缓慢?美国从1783年获得独立至今,也不过200多年的历史,是什么原因使其发展为一个政治、经济强国的呢?
3、分析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时间特征
历史是一个呈阶段性发展的曲折的变动过程,在不同阶段上历史发展表现为或上升、或下降,或迂回的趋势。在历史教学中以时间划分历史阶段是基本的教学手段。如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可划分为1919─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1927年─1937年土地革命、1937─1945年抗日战争、1945─1949年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四个阶段,在对四个不同阶段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艰难曲折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规律。可见,只有分析历史时间的阶段性,才能对历史进行较为周详的学习,进而总结历史深层的内容。
4、培养同期性时间观念
同一历史活动的不同侧面或不同历史事物处于同一时期,这便是历史的同期性特征,如:第二次鸦片战争处于太平天国运动期间;1919年的历史事件有“五四”运动、朝鲜“三一”运动,巴黎和会召开、共产国际成立等,历史教学中由于教材编排的不足(同期性内容排出先后次序)或教师的疏忽。学生心理上习惯性障碍(在时间经验上人们更多地习惯于顺序性推演),影响时空观念的形成,应引以重视。
5、时间运算 具体来说:
(1)计算时间长短,如荷兰殖民者盘踞台湾从1624─1662年,长达38年之久;新民主主义革命比旧民主主义革命短多少年,可用下列算式推导:(1919─1840)一(1949─1919)=50年。
-30 = 49
(2)比较、体会距今时间远近。如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多少年;公元前594年和公元前359年哪个年代距今较近等。
(3)进行时间转换。这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不同纪年方法间的转换,如民国元年是1912年。甲午战争中的“甲午”是公历1894年。贞观元年是公历627年;一类是具体历史时间与世纪、年代、前期、中期、后期等模糊时间概念间的转换,如618年是七世纪前期,1868年是十九世纪中叶,再如下列选择题,也是考查的这种技能,公元前594年是:①公元前五世纪初,②公元前六世纪初,③公元前五世纪末,④公元前六世纪末。
公元1年~公元100年为一世纪,公元101年~公元200年为第二世纪,…….,以此类推,但是按照习惯的用法,人们常把某个100年的最后一年作为下个世纪之首,如公元100年,人们并不把它作为一世纪的最后一年,而是把它作为二世纪的最初一年。这样公元一世纪中剩下99年,变成公元1年~99年,以后的每一个世纪仍是100年,即二世纪变成公元100年~199年,三世纪变成200年~299年,……..。公元前的世纪推算以此同理,所不同者,只是每一个世纪的推算要从绝对值大的年代向绝对值小的年代顺序进行,如公元前一世纪的为公元前99年到公元前1年。判定某一年在哪个世纪时,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法,即如果这个年份是两位数,即在1~99年间,那么这一年肯定是在公元一世纪里,如果这一年是三位数即在100~999年之间,那么把这一年的第一位数加上1,就可得到这一年所在的世纪。例如公元618年,第一位数为6,6+1=7,所以这一年是在公元7世纪里。如果这一年是四位数,即在1000以上,那么就以这一年的前两位数加上1,就可得到所在的世纪了。如1840年,前两位数为18,18+1=19,所以这一年在公元19世纪内。公历的一个世纪中,又分为早期(初期),中期,晚期(未期),或前半期后半期等。早期(初期),一般是一个世纪的前30年;中期,指一个世纪的中间50年。晚期(未期),指一个世纪的后20年;前半期和后半期是指一个世纪的前50年和后50年。
公元前509年是6世纪初 还是6世纪末???????
公元前和公元后叙述正好相反
AD(公元后)509年,为6世纪初
那么(相反的)
BC(公元前)509年就是前6世纪末~
6、记忆时间
记忆时间也遵循着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的规律,但实际教学中要严格地把两者区分开来是很困难的。具体学习中,更多的做法是揭示时间特征,组织记忆材料,激发记忆兴趣。一是揭示单个时间数字的特点促进记忆。如揭示时间数字的结构特点的有数位特点(单位数时间如公元8年。双位数时间如公元之年。三位数时间如220年、四位数时间如:1940年)、双数重叠特点(如1616年、1919年)。对称数字特点(如1881年)、自然数字递增特点(如1234年)等不一而足;一是揭示不同时间之间相互关系特点促进记忆。如年代间隔记忆法(如1911年、1913年、1915年、1917年、1919年、1921年等)、公元前后对称记忆(如公元前221年与公元221年)等。gtgb1
**第二次国共内战是指中国在1927年-1937年间,由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国民政府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性政权发动的战争,此战争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结束。中国国民党称之为剿共,中国共产党称之为土地革命战争或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第二次国共内战是指中国在1927年-1937年间,由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国民政府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性政权发动的战争,此战争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结束。中国国民党称之为剿共,中国共产党称之为土地革命战争或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行为吓倒,1927年召开“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创建红军,开辟农村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接着,又取得红军三次反“围剿”的胜利。与此同时,建立了中华苏维埃政权。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由于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三省沦亡。日本扶植溥仪做傀儡皇帝,建立伪满洲国,对东北实行殖民统治。1932年,日本又发动了侵略上海的“一·二八”事变,取得了日军驻留上海的权利。1933年秋,蒋介石发动了对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围剿”。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影响,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长征。中国共产党在长征路上举行的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关头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克服千难万险,取得了长征的胜利。2战争背景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形势图
不久,国民政府举行“北伐”,占领北京,奉系军阀张作霖退到关外。张学良“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这样,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但国民党新军阀间连年混战给人民带来极大灾难。在国民政府统治下,四大家族凭借国家政权,迅速聚敛巨额财富,成为中国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代表。3战争经过
1927——193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反对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支持下的蒋介石反动统治的伟大国内革命战争。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实行法西斯统治,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及革命群众。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8月7日召开紧急会议。克服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撤换了他的领导职务,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屠杀政策的总方针。党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坚持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同年10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组织工农政府,建立地方武装,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城市的正确道路。
[1] 南昌起义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等领导的部队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合后,逐步扩大了根据地。在此期间,党还在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西等地领导了武装起义,成立了几支红军和几处革命根据地。从1930年底到1931年9月,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工农红军粉碎了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一、二、三次反革命“围剿”。在此期间,其他革命根据地也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同年,发生了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武装抗日,并领导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游击战争。
而蒋介石却坚持对日本侵略者采取不抵抗的卖国政策,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口号,继续进行反人民的内战,并于1932年6月和1933年10月,发动了对革命根据地的第四、五次“围剿”。中央红军根据毛泽东的正确战略方针,在周恩来、朱德的指挥下,粉碎了第四次“围剿”。在反对第五次“围剿”的战争中,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已贯彻到革命根据地和红军中,完全违反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推行了进攻中的冒险主义和防御中的保守主义,反对游击战、运动战,实行“正规战”、阵地战,结果使红军遭到严重损失。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除留一部分在南方各地继续坚持游击战争外,红军主力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这时,“左”倾机会主义者又实行退却中的逃跑主义,使红军继续遭受损失。其他大多数革命根据地的红军也在“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领导下遭到严重损失,先后也一起进行长征。
1935年1月,红军长征到达贵州遵义,党中央召开了扩大的政治局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把党的路线转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轨道上,在革命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长征途中,党又粉碎了张国焘的右倾分裂主义路线。1935年10月和1936年10月,第一方面军和第二、四方面军粉碎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结束,后到达陕北,胜利完成长征。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华北,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井冈山会师
12月,党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5年12月9日爆发了北平(今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迅速得到全国人民的响应,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1936年12月发生了西安事变,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条件。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国共两党重新合作,开始了伟大的抗日战争。4武装起义 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广州起义和各地武装起义
八七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在中国革命的紧急关头,坚决地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发动农民举行秋收暴动。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八七会议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但也有缺点,它只注意反右,而忽视了防“左”,使“左”倾情绪在党内滋长起来。这是一个深刻的经验教训。中共“六大”
为了系统地总结大革命的经验教训,批判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盲动主义的错误,明确新时期革命的性质和任务,自党的“八七”会议之后,经过将近一年的酝酿和准备,中国共产党于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莫斯科召开了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由于当时严重的白色恐怖,在国内召开这样的大会是有困难的。因此,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大会的会址安排在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的塞列布若耶乡间别墅。大会通过了《政治决议案》、《苏维埃政权组织问题决议案》、《土地问题决议案》、《农民问题决议案》、《职工运动决议案》、《组织决议案提纲》、《宣传工作决议案》、《军事工作决议案(草案)》、《共青团工作决议案》、《妇女运动决议案》、《关于民族问题的决议》等。大会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章》。
大会通过的《政治决议案》明确了中国革命现阶段的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如认为中国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已转变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这是错误的。同样,认为中国现时革命为“不断革命”,也是不对的。因为中国并没有从帝国主义铁蹄之下解放出来,地主阶级私有土地制度并没有推翻,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仍然是革命的中心任务。为此,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十大政治纲领:1.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2.没收外国资本的企业和银行;3.统一中国,承认民族自决权;4.推翻军阀国民党的政府;5.建立工农兵代表会议(苏维埃)政府;5.实行八个小时工作制,增加工资,失业救济与社会保险等;7.没收地主阶级的一切土地、耕地归农;8.改善士兵生活,分给士兵土地;9.取消一切军阀政府的税捐,实行统一的累进税;10.联合世界无产阶级和苏联。
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它正确地肯定了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指出了引起现代中国革命的基本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因此确定了中国现阶段的革命依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出了民主革命的十大政治纲领。正确地指出了当时的革命形势是在两个革命高潮之间,革命发展不平衡,党的政治任务,不是进攻,不是组织武装起义,而是争取群众。特别是指出了党内最主要的危险倾向是脱离群众的盲动主义、军事冒险主义和命令主义。这是六大的主要功绩,对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不足之处是,对于中间阶级的两面性和反动势力的内部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对于大革命失败后所需要的策略上的有秩序的退却;对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和民主革命的长期性,也缺乏必要的认识。这些缺点和错误被后来的“左”倾思想片面发展和极端扩大,使革命遭到挫折。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
到1930年上半年,在湘、鄂、赣、闽、粤、皖等省有18个区域127县成立了拥有1400多万群众的苏维埃政权;全国红军已扩展到14个军近10万人;农民土地革命不断深入与扩大;全国工人罢工浪潮此伏彼起;反动军队的兵变现象与日俱增。在新的革命形势高潮面前,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错误统治的中央提出,当时需要有集中的最高政权组织即中央苏维埃政府,来对抗国民党反动政权。这样,中共中央就把建立全国性苏维埃政权的任务,作为党当时的中心任务,提到全党工作的议事日程上来。为了完成这项中心任务,1930年2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第六十八号通告《关于召开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最早提出了召开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的任务和号召。随后,中共中央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成立了大会筹备处;各革命团体纷纷发表宣言,热烈拥护和响应大会的召开。
经过3个月的准备,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于5月在上海召开。会议分为两个阶段进行。1930年5月5日至10日举行预备会议。出席代表57人。会议听取了政治报告,关于职工运动与全国工人斗争趋势的报告,关于农民运动的报告,关于红军的报告,关于苏维埃的报告,关于土地法劳动法令的报告,关于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国民党的报告等。代表们对上述报告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初步通过了有关各项决议草案,为正式会议作了必要的具体的准备。
正式会议于1930年5月20日举行。会议推举未到会的斯大林、加里宁、罗佐夫斯基、马洛夫斯基、伏罗希洛夫和瞿秋白、毛泽东、彭德怀、贺龙、朱德为大会名誉主席团;推举项英、向忠发、周恩来、李立
三、徐锡根等13人为大会主席团;推举王宏为大会秘书长。
会议于23日闭幕。会议讨论通过了《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宣言》和《目前革命形势与苏维埃区域的任务》、《苏维埃的组织法》、《劳动保护法》、《暂行土地法令》、《红军及武装农民扩大计划》等重要决议,以及许多文告、大会宣言指出;“现在中国已明显的存在着两个不同的政权组织,两个不同的政治制度:一是豪绅地主买办资产阶级国民党的统治,一是工农兵士劳苦群众的苏维埃政权。这两种政权所代表的这两个不同的阶级的最后决战,将要决定中国解放和工农劳苦群众解放的命运!”宣言强调指出,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苏维埃革命才能得到彻底的胜利!”《目前革命形势与苏维埃区域的任务》中指出:“在目前革命高潮日益迫近的形势下,准备一省与几省的首先胜利,创立全国革命政权,已经成为当前的中心问题。”为此提出两个口号:一是“变帝国主义战争,为推翻帝国主义统治的国内战争”;二是“变军阀战争为消灭军阀的革命战争”。遵义会议
为了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西征军事指挥上的经验教训,根据黎平政治局会议的决定,红军占领遵义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
会议经过激烈争论,根据多数人的意见,决定主要根据毛泽东发言的内容,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这个决议起草后于“一九三五年二月八日政治局会议通过”,2月16日中央油印印发了这个决议。
遵义会议遗址
《决议》否定了博古的报告,认为基本上是错误的。《决议》指出,政治上,“左”倾机会主义者提出“中间派是最危险的敌人”,没有利用敌人内部的第一矛盾冲突,拒绝援助福建事变,丧失了打破“围剿”的良机。《决议》批判了“左”倾机会主义的军事路线,重新肯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军事路线。要求红军迅速完成从阵地战到运动战的转变,灵活机动地运用战略战术,为创建新的根据地而斗争。
遵义会议主要作出四项决定:1.改组了党中央领导机构,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2、指定张闻天起草决议。3.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4.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决定仍由中央军委主要负责人朱德、周恩来指挥军事,周恩来是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会后不久,决定毛泽东为周恩来的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张闻天接替博古在党内负总责。随后,又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团(又称军事指挥小组),周恩来任团长。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把党的路线转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轨道上来。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会议。它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的党走上成熟的党的标志。从此,中国革命就在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指引下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两河口会议
1935年6月12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一军团二师四团与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九军二十五师七十四团在四川懋功达维地区胜利会师。为了统一战略思想,党中央政治局于6月26日在懋功以北的两河口举行会议。会议最后一致通过了周恩来的报告提出的战略方针,并责成张闻天为中央政治局起草一个会议决定。1935年6月28日,中央政治局作出了《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战略方针的决定》。明确指出:“在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我们的战略方针是集中主力向北进攻,在运动战中大量消灭敌人,首先取得甘肃南部,以创造川陕甘苏区根据地,使中国苏维埃运动放在更巩固更广大基础上,以争取中国西北各省以至全中国的胜利。”“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方针,在战役上必须首先集中主力消灭与打击胡宗南军,夺取松潘与控制松潘以北地区,使主力能够胜利的向甘南前进。”《决定》认为:“必须派出一个支队,向洮河、复河活动,控制这一地带,使我们能够背靠于甘、青、新、宁四省的广大地区,有利的向东发展。”《决定》还认为,大小金川流域,“不利于大红军的活动与发展,但必须留下小部分力量发展游击战争,使这一地区变为川陕甘苏区之一部。”《决定》最后尖锐地指出:“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方针,必须坚决反对避免战争退却逃跑以及保守偷安停止不动的倾向,这些右倾机会主义的动摇是目前创造新苏区的斗争中的主要危险。”
两河口会议确定的北上建立以甘南为中心的川陕甘苏区根据地的战略总方针,为一、四方面军共同北上,深入发展革命运动,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面。瓦窑堡会议
1935年夏秋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华北事变”,妄图把华北变成第二个“满洲国”。12月9日,北平爆发了“一二·九”运动,1万多名学生举行抗日示威游行,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在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抗日救亡运动重新高涨的形势下,为制定新时期党的战略策略,根据共产国际七大的决议,中共中央于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瓦窑堡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决议指出: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因此,“党的策略路线,是在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介石,不论什么人,什么派别、什么武装队伍,什么阶级,只要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蒋介石的,都应该联合起来开展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只有最广泛的反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层的与上层的),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与其走狗蒋介石。”决议还提出了我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强调“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之下,反日运动才能得到彻底的胜利。”
会后,毛泽东根据瓦窑堡会议决议的精神,于1935年12月27日,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进一步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系统地阐明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革命成果
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使农民获得土地为主要目的。所以又称为“土地革命”。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的土地革命,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1931年春,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那就是: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条路线,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又叫土地革命
为了保证土地革命的顺利进行,县、区、乡各级都建立了土地委员会。分田的大体步骤是:
(一)调查土地和人口,划分阶级;
(二)发动群众清理地主财产,焚毁田契、债约和帐簿,把牲畜、房屋分给贫雇家,现金和金银器交公。
(三)丈量土地,进行分配,公开宣布分配方案,插标定界,标签上写明田主、丘名、地名和,面积。土地革命使广大贫雇家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得到保证。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他们积极参军参战,努力发展生产。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仅半年之内,参加红军的翻身农民达3万多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黄安七里坪的一个招兵站,一天就招收800名农民入伍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又称“大革命”,是1924年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称这段时期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简称“大革命时期”。
概况
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以后,全国的革命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农运动迅速发展;以五卅运动为核心的反帝国运动日益高涨;经过两次东征,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而这一时期,在帝国主义的指使下,各派军阀之间混战不休,激起了人民的强烈反对。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1924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参加与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随后,创办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经过1925年两次东征,统一和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恢复和发展了工农运动。所有这些,都为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五卅惨案
5月30日上午,上海工人、学生2000多人,分组在公共租界各马路散发反帝传单,进行讲演,揭露帝国主义枪杀顾正红、抓捕学生的罪行、反对“四提案”。租界当局大肆拘捕爱国学生。当天下午,仅南京路的老闸捕房就拘捕了100多人。万余名愤怒的群众聚集在老闸捕房门口,高呼“上海是中国人的上海!”“打倒帝国主义!”“收回外国租界!”等口号,要求立即释放被捕学生。英国捕头爱伏生竟调集通班巡捕,公然开枪屠杀手无寸铁的群众,打死十三人,重伤数十人,逮捕一百五十余人。其中捕去学生四十余人,射杀学生四名,击伤学生六名,路人受伤者十七名,已死三名。6月1日复枪毙三人,伤十八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3]
五卅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它大大提高了全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力量,在全国范围内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并将国民革命推向高潮,从而揭开了1925-1927年中国大革命的序幕。正如著名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所说:“五卅运动以后,革命高潮,一泻汪洋,于是构成一九二五至一九二七年的中国大革命”。
五卅(sà)运动,1925年5月30日,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并很快席卷全国。五卅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的中国人民反帝革命运动,标志着国民大革命高潮的到来。[1-2] 2运动过程
背景资料
1925年1月,党的四大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决定加强党对工农群众运动的领
20多万人在广州东校场集会声援上海工人罢工
导。四大以后,革命群众运动,特别是工人阶级反帝斗争迅猛发展。
1925年2月起,上海22家日商纱厂近4万名工人为反对日本资本家打人和无理开除工人,要求增加工资而先后举行罢工。中共中央专门组织了领导这次罢工的委员会。直接导火线
1925年5月15日,上海日商内外棉七厂资本家借口存纱不敷,故意关闭工厂,停发工人工资。工人顾正红带领群众冲进厂内,与资本家论理,要求复工和开工资。日本资本家非但不允,而且向工人开枪射击,打死顾正红,打伤工人10余人,成为“五卅”运动的直接导火线。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出第32号通告,紧急要求各地党组织号召工会等社会团体一致援助上海工人的罢工斗争。19日,中共中央又发出第33号通告,决定在全国范围发动一场反日大运动。28日,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以反对帝国主义屠杀中国工人为中心口号,发动群众于30日在上海租界举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游行示威。同时,为加强工会组织的力量,决定由共产党人李立
三、刘华等主持,成立上海总工会。随后,刘少奇到达上海,参加上海总工会的指挥工作。运动影响
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得到了国际革命组织、海外华侨和各国人民的广泛同情和支援。在莫斯科举行了50万人的示威游行,声援中国人民的五卅运动,并为中国工人捐款。在世界各地,有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举行集会和发起募捐,声援五卅运动。6月7日,日本30多个工人团体举行盛大演讲会,决议声援中国工人团体,同时向日本政府和资本家提出抗议。英国工人阶级积极行动,阻止船、舰、车辆运输军火到中国。五卅运动成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1-2]
[1] 五卅运动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
10.高考历史如何进行知识分类 篇十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大纲广东(历史)》可知,高考考查范围主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必修模块和改革、民主两个选修模块,共99个考点,涵盖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考试能力要求有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历史观点;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历史观点。可见,历史高考内容上横贯中外,历经千年,人事繁杂,在能力要求上涉及阅读材料与信息提取、文字表达提炼、分析与综合等能力,虽然整体难度比X科有所降低,但要拿高分也不容易,很多学生在复习中有畏困情绪,主要表现有几方面。
1.大量基础知识记了又忘,怎么也记不住。
2.非选择题答题要求言简意赅,层次分明,史论结合,得高分不容易。
3.教材以专题呈现,试题则为“通史”体例,政治、经济、文化三本教材整合,学生常常张冠李戴,掉三漏四,知识十分混乱。面对高考的要求和学生的困惑,拼时间拼精力,一味死记硬背,题海强化的做法已经不合时宜,要寻找新的路径和突破口和更科学有效的方法,运用认知心理学关于知识分类、学习策略等理论的指导教学,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复习实效。
二、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理论
“知识”是指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人对自身及自然的认识(学习结果),它包括事实、信息、技能等,它是构成人类智慧的最根本的因素。现代心理学家们根据不同的原则把知识进行分类,不同知识(不同的学习结果)的学习过程和有效学习的条件是不同的,必须根据不同类型学习的规律来选择教学策略。
1.认知心理学对知识的分类根据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Anderson,1983)的看法,通过信息加工过程人们获得两类知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所谓陈述性知识是指个人有意识地提取线索,能够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是回答“是什么”,它是信息输入大脑后形成命题网络,并以命题、形象和线性序列形式来表征。程序性知识则是回答“怎么办”,它是需要运用概念和规则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美国著名学习与教学心理学家R.M.加涅根据学习生成的不同结果把知识分为五种类型: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其中,前四种属于能力范畴。人的能力有天生成分和后天习得的成分。后天习得的能力是由习得的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和动作技能构成的。这四种成分中前三种属于认知领域,第四种即动作技能,属于心因动作领域。第五种即态度,属于情感领域。无论哪种知识分类方法都让我们清楚认识到,知识有不同类型,不同类型要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只有对不同知识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才能事半功倍,否则吃力不讨好。本文对历史知识的分类主要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历史学科大量的知识属于有组织的陈述性知识。
2.认知心理学对知识获得过程的解释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很多,认知心理学把知识获得的过程看成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心理学家安德森用信息加工的激活论来说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陈述性知识的获得,①由环境(包括教师和教材)向学生呈现新知。②学生把知觉到的信息符号转换成命题的表征。③新命题通过激活的扩散,使原有命题网络中与之相关的命题被激活。④新命题和被激活的原有命题同时处于工作记忆中,产生网络联系,新的命题即被习得,或通过精加工过程而生成新命题。⑤所有由外界提供的新命题都同被激活的原有命题形成紧密联系而被贮存于长时记忆中。程序性知识的获得,首先规则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编入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命题网络,然后陈述性知识在一系列练习中,通过对其适用条件的概括和分化,规则转化为产生式表征的程序性知识。
3.认知心理学提出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促进学习的内部过程的外部事件,也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手段、方法、媒体等。这些外部事件可以由教师提供,也可以是学习素材。前者如教师提供的视频音像,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后者如在教材中附加问题、引文,以便引导学生注意关键的信息。陈述性知识习得的方式通常是记忆,常用的有复述策略和组织策略等,而程序性知识实际上是陈述性知识习得后如何提取和应用的问题,变式训练有效地实现了知识的迁移与应用。
三、运用现代认知心理学做好历史备考策略的选择
根据知识分类理论,历史学科大量的知识属于有组织的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的获得一般方式是“记忆”,在这基础上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应用,即应用习得的概念“具体办事”。历史学科的高考备考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按教材体例进行,侧重基础知识的回顾与巩固。第二阶段按“通史”体例进行,强调系统地掌握和巩固知识,而对题目的解答能力培养则贯穿其中,这一复习过程与广义知识学习的习得、巩固、应用和转化的三个阶段完全一致。备考过程中要根据知识分类特点指导学生采取适当的学习策略,对知识进行“精加工”。“精加工”是人们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记住相关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东西作出有意义的添加、构建或者生发。具体说,指能按问题条件,不断改变对问题的看法,重新组织自己的知识、经验,从而能超越学习条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精加工”表现在具体学习方式上,历史学科常用的有复述策略、组织策略、变式训练。
1.复述策略复述策略是学习过程中一种主要记忆手段,为保持对知识的记忆,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过程和学习材料,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学习策略,它分为识记过程的复述策略和保持过程中的复述策略。复述策略有效地促进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而历史学科以事实性知识和陈述性整体知识为主,如人名、地名、事件等,只有经过多次复述,才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并长期保持。因此,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养成复述的习惯,掌握复述的方法,以巩固对知识的记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增强记忆并尝试背诵,主要使用意义复述、笔记“留白”、“过电影”的方法。意义复述,要求每个学生对教材的目录进行复核,目的是要把学习内容按一定的规则进行记忆。有三种层次的要求,第一层次是能用自己的语言把目录说出来;第二层次是能说出每课书与所在单元的标题之间的关系;第三层次是对每一课中的一级标题能说出来并能说出它与课文标题之间的关系。对于学优生还要求就一个主题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三本教材的相关内容能进行复述,如“民主制度”,学生能连接雅典民主、西方代议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中华民国的尝试、新中国的民主建设与发展单元的相关内容。笔记“留白”,学生都有做笔记的习惯,研究表明,笔记有助于指引个人的注意,有助于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建立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但很多学生只会把老师的话全部记下来,不经筛选,课上记不下来,课后找同学笔记抄一下,往往费时失事,效果不佳。如何做笔记才更有效,笔记“留白”是笔者从复述原理中得到启发而创造出来的,复述策略中有一种方法是“尝试回忆”,借用一定的线索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提取,做笔记时我们有选择地记,刻意不记全,留下空白,课上就不用担心记不完或忙记笔记而听不到老师讲什么了。课后根据笔记中的线索,尝试回忆,把“留白”的地方进行完善,知识通过复述方式进入记忆的通道获得重新提取和巩固。过“电影”,课堂是师生共同演绎的时光,是知识火炬传递的桥梁,课堂上有声音、动作、视频等,它会通过学生的眼睛和耳朵传入大脑并形成“图像”。复述策略中有两种方法分别是及时复习和试图回忆,过“电影”实际就是应用了相关原理。学生在每天睡觉前放松身体,回忆课堂上老师所说的话,所做的动作,所讲的问题,对相关知识进行及时的“复述”和必要的记忆。
2.组织策略组织策略是指将分散、孤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并表示出它们之间关系的方法。历史学科以历史人和历史事组成,是有组织的陈述性知识。但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是以专题史形式出现,对影响人和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分别在不同课本中陈述,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更需要运用组织策略的原理对知识进行“精加工”处理,特别是在高三复习中更要注意组织策略的运用,把“离散”的知识集中起来,寻找其中的联系。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把“思维导图”的原理和方法介绍给学生,用点线把知识进行整理归类,组成网络系统,即用思维导图来陈述一个事件,从而形成整体知识网络,强化对知识内在联系的把握与知识的记忆,就好像计算机中根目录下有子目录、子子目录,以延长学生记忆的质量与时效。通过自主构建的知识体系和自主生成知识图式,能比较有效地实现对该知识的巩固和保持。
11.浅谈高中历史知识结构的有效构建 篇十一
【关键词】高中历史 知识结构 构建 有效
受新课程改革的影响,高中历史教科书变为“模块+专题”的编排体例,高考也突出考察主干知识,重视历史概念、发展主题线索、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知识结构教学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虽然大家都早已知道知识结构的重要性,但是综合历史学科的特征、考情、学情,其运用的有效性却值得我们思考。新课程改革主张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采取什么方法,更好实现知识结构的有效教学?
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将多媒体课件和板书结合使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培训,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教学媒介应用到教学中。教师普遍使用多媒体课件,课件中丰富多彩的史料、图片、视频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传统课堂中呈现知识内容脉络框架的板书日渐被忽视。很多老师选择将板书放在课件中以知识结构或者课堂小结的形式展示,不在授课过程中亲自构建。从教学实践看,板书呈现知识结构的作用是多媒体课件不能代替的。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教师往往讲授完知识内容,最后展示知识结构,展示速度非常快,留给学生思考总结的时间短暂,没有时间记录重要的知识点。有时甚至直接跳过不展示,知识结构也成为摆设。一堂新课结束后,关闭课件,经常会出现黑板空白的情况。学生脑海中堆积了很多零散无序的知识点,但是并不能理解知识内在的联系,掌握知识结构,从整体上看待历史问题。此种情况不能发挥知识结构的有效用途。
真正实现知识结构的有效构建,教师需要处理好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将多媒体课件展示与板书恰当结合起来。心理学研究表明,通过视觉获得信息记忆的时间比听觉要长多倍。高中历史课堂中,板书形象直观,提纲挈领,揭示知识内容,体现结构程序,突出重点并强化记忆效果,还能激发兴趣,引发思考。此外,师生同步构建知识结构的过程更具有亲切感,增进师生交流,构筑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而板书设计需要教者在课前根据学情精心构思,既要展示知识的整体性和逻辑性,突出重难点;又要注重规范性,避免随性而为和有始无终。如此,才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上课过程中既要利用课件展示史料、图片等方面的优势,又要同步构建知识框架形成板书,提升课堂效率。
二、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坚持连贯性和长期性
教材是授课的重要载体。新课改以后,高中历史教材改变传统的通史体例,采用“模块+专题”的编排方式。这种体例使学生更難从整体掌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发展规律,对教学提出更大挑战。这要求教师在学期或者学年之初就要深入研究教材,熟练掌握课时之间、专题之间甚至是模块之间的联系,为整个学期构建专题和主题教学的知识结构做好充足准备。
我们现行的课程设置和考试模式决定构建知识结构要遵循连贯性和长期性,根据教学进度和不同学情选择不同类型的知识结构。新授课,把握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整合一节课的教材内容,形成由点到面的知识结构。专题教学结束,宏观分析基础知识,展示历史发展脉络和规律,构建系统的专题式知识框架。在复习备考时可选择主题知识结构和通史知识结构。高考一轮复习通常按照主题体例复习,二轮备考多按照通史体例复习。构建通史知识结构,可引导学生以时间为线索,纵向构建知识结构,把握历史的变迁和延续,在头脑中形成脉络清晰的历史体系。
三、培养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的习惯
新课改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高考也侧重考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自主构建是发挥知识结构有效教学的重要方法和途径。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由于学生学习任务重,历史学科知识内容多,课时设置有限,很多学生认为历史是小科目,不重视学习,构建知识框架更是不屑动笔。要实现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需要一定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首先,要教给学生构建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开学之初就要告知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方法,引导学生仿照教师的做法梳理出自己的知识结构。学生模仿教师构建知识结构是自主构建的开始,以后则会逐渐构建起每一课时、专题、主题、模块的知识结构,最终形成全面系统的知识网络。其次,放手让学生自主构建。在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构建知识结构的方法后,可放手让他们自己构建。课前,学生通过预习初步构建框架,可能会有遗漏或者错误之处,上课时经过师生、生生交流,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提升。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自主构建虽不是完美方案,但比老师直接讲解的效果好,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能力。最后,加强监督,长期培养。基础年级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尚未形成良好习惯,需要老师不断监督和规范。要注意及时矫正、点拨学生,课后要加强检查,并形成长效机制,督促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将多媒体课件和板书结合使用,坚持知识结构的连贯性和长期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自主构建的良好习惯,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知识结构的有效教学。让学生宏观把握历史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效率,塑造良好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12.高考历史学习技巧及知识点总结 篇十二
强调理解性的记忆
对于历史基础知识的记忆,有些学生错误地认为只要死记硬背就行,但是碰到新的情境和材料就无从下手,因此强调理解性的记忆。
例题: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清康熙帝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试题的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理解考试要求的能力。在中国并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但是都有谥号。从唐开始所有的皇帝都有庙号,明清两代的皇帝一般用年号。试题中的有效信息是“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然后调动所学知识,知道汉武帝曾三次用兵匈奴,是个尚武的的皇帝,“武”之意为威强睿德,即可得知本题答案为B。
要把教材的句号变问号
提高理解能力的最有效方法是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对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历史结论、阶段特征、历史材料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将教材中的句号变成问号。
如对于“两税法”这个知识点,我们不仅要记住具体内容,还要理解为何称“两税法”?与以前的赋税制度相比有什么特点?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寻找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平时的复习中要注意掌握历史单元特征和发展趋势,注意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些知识点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如要理解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经济发展的原因时,主要是“生产技术的提高”、“经济政策的调整”、“社会秩序的安定”、“民族融合的加强”、“中外经济的交流”、“人民辛勤劳动”等;讲经济发展的表现,主要是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中外经济交流几个方面去总结。
学会获取和运用信息
首先要学会解读和获取“设问”信息,在这个基础上然后再去解读并获取试题的文字资料、图表、数据、画面、符号等材料或“情境”信息,不要将这个顺序颠倒。其次要进行一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加工才能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再者,要将试题中材料与所学知识建立起正确有效的联系。最后,对设问的信息进行解读时,有的可以直接用所学知识回答,有的可以将材料中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还有的则要运用相关的史学观点进行阐释。
必须“史论结合”
我们要具备正确运用史学观点的能力。
例题:在近代中国,民众与外国传教士及信徒的冲突称为“民教冲突”,据记载,冲突最多的三个年份分别为1884年、18、19,这表明
A。中西文化冲突不可调和B。传教活动均以武力为后盾
C。清政府对传教活动态度强硬D。民教冲突随民族危机加深而突显
从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可知试题中所列的三个时间分别与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有关,造成了中华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民教冲突”不断升级。因此本题答案为D。
准确审题,表达规范
准确审题和有效的表达能力是提高历史成绩的重要保障。由于缺乏这种能力,学生在答题时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或者是张冠李戴答非所问。提高审题和表达能力要靠平时多练多想,同时也取决于个人文学修养的高低和掌握学科知识的好坏。近几年采取网上阅卷,学生答题的规范和文字的表达对取得高分尤显重要。
高考历史问答题回答技巧
一、问答题的审题要求
一般来说,一道完整的历史问答题,包含四种构题成分:
1、提示语:即提示回答问题的方式,如题目中的“简述”、“比较”、“论证”等等。根据这些解答的提示语可确定题型。
2、主干语(或中心语):即指明答项内容的对象的成分,它提示答案围绕的中心和落脚点。
3、答项语:即要求回答的内容的成分,如“情况”、“经过”、“内容”、“结果”等等。
4、限定语:限定解答内容或解答对象的时间、空间、角度、频率等等的成分。
【例】概括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社会实践和各自特点,指出他们在目标追求上的共同之处,并分析这一追求过程中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注:红色字体为提示语,蓝色字体为中心语,深绿色字体为求答项,浅绿色字体为限定语。)
二、问答题的答题要求
答案形式: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
史实选取:准确、典型、全面;
答案内容:核心知识;
答案结构:史实+结论(评论)。
三、问答题解题方法
(一)叙述题
[题型特点]
叙述题是问答题中最基本的题型,此类题型的要求是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产生、发展或消灭的过程,以及历史人物的重大活动作系统的归纳叙述。其提示语有“简述”、“概述”、“试叙”、“如何”、“怎样”、“是什么”、“有哪些”之类。
(二)论证题
[题型特点]
论证题最大的特点就是“论”。即要求运用已有的历史知识和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通过对史实的透彻分析,说明道理,得出结论,来论证某一观点或结论的正确或错误。其提示语有“说明”、“论证”、“证明”、“试论”、“谈论”、“为什么”之类。
(三)比较题
[题型特点]
比较型的问答题最明显的特点是“比”,即要求通过类比或对比的方式,将在属性上具有可比性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概念进行比较,以归纳出它们的异同点或区别出它们的本质特征。比较题的提示语有“比较”、“对比”、“与……相比”之类。 键。
(四)评价题
[题型特点]
评价题要求依据自己所学的历史和其它学科知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给予中肯的评判和估价,其提示语有“试评”、“评价”、“你的看法如何?”之类。评价题与论证题不同,论证题概括所论证的观点,结论是明摆在题目中的,而评价题答案的观点,则是考生自己在分析综合中提炼出来的结论,属考生本人的见解。这种见解,只要观点正确,论据确凿,言之有理,就应予以肯定,因此它可以较好地发挥考生的创造性。例如对洋务运动历史作用的评价是多年来在学术界颇有争议的一个问题,只要言之成理,就应该同等记分。这充分体现了评价题检测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题型特点。此外,在历史问答题中,单纯的评价题并不多见,它一般与叙述题结合形成“评述题”。
(五)综合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年深化,历史问答题的设计无论内容和形式都呈现出复杂化,综合化的趋势,在一条问答题中往往不再局限于单一的题型。回顾上述我们所选取的典型题例就是很好的例证:叙述题中既“简述”、又要“说明原因”;分析题中的提示语也有三个“指出”、“说明”、“分析”;比较题中既要“比较”,又要“分析”。所以对于叙述题、论证题、分析题、比较题、评价题各自的解题技巧,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地运用到综合问答题的解答中。
四、问答题解题注意事项:
1.首先明确问答题的基本结构
通常情况下,问答题是由提示项、限定项、中心项、求答项四部分构成。提示项是对考生回答方式的提示,限定项是对题目涉及的时空范围和情景内涵的规定,中心项则规定了解答所依据的对象和内容,求答项是对回答内容和项目的规定和要求。中心项是问答题的核心部分,提示项、限定项从属、服务于中心项,中心项决定求答项。
四大项共处于一道问答题中,但先后位置和出现的次序不定,四者相互依存、合理统一,共同服务于问答题的考查功效。
2.细心审题
审题对问答题来说,尤其重要。能否审好题,是答好问答题的先决条件。通常憎况下,审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明确要求。审题首先要明确问答题的类别和基本结构,要正确地找出提示项、限定项、中心项、求答项等,以便完整、准确地把握题意和要求。 第二,确定题型。随着高考问答题综合性增强的态势,其复合性加强。审题时要根据提示项及简述、概述、说明、简析、评价等说明性文字,确定好题目类型,依此确定解题基本思路和答题基本方法。
13.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篇十三
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王 刚
摘 要:历史教师如何既能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有效课堂教学,又能让学生将课本知识内化成自身素质,就成了当前亟待探讨的重要课题。以新课改为背景从教学方法、教师个人素质两方面来阐述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直观教学;新型师生关系;有效课堂教学
怎样才能建立既不流于形式,又能让学生融会贯通的“有效教学”形式呢?这就要讲究教学方法的更新和教师个人素质的提高。
一、教学方法
历史课在人们心目中是副科、枯燥无味的。这种状况如长期不改变,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动力,不仅会影响学习成绩,还会影响教师形象。历史教师有责任去改变历史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让历史课充满吸引力。初中生有强烈的好奇心,但他们的兴奋点往往集中在直观或有趣的事件上,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使教学内容自然被赋予“情境”,自然也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当然,教学方法的`改进也需要教师素质的提高,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二、教师个人素质
要想真正实现课堂有效教学,教师还必须从以下几点来提高自身素质:
(一)抓好课堂教学
1.课前准备要“厚积薄发”
“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只有通过备课时的全面考虑,才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
2.上课开始要讲好开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设计出能引发学生兴趣的“导语”。
3.注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
重点问题要详细讲,难点问题要剥开讲,对一般的问题要精要讲。多给学生议、练的时间,避免“满堂灌”和“满堂问”。教学中要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把学生直观感受与书本间接知识衔接起来,变抽象说理为直观教学,创造出一种情趣盎然的教学环境。
4.课后要及时写教学笔记,积累经验
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由途径。正如著名教师朱永新所说的:“我可以让一个教师在十年之内成为名师,只要他在每天、每节课之后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
(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教学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历史教师执教班级学生多,很难了解每一个学生并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细节化关怀和爱的教育
尽可能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并及时表扬,对学生表现出来的不良情绪要设法疏通,及时了解其中的原因并解决问题。对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爱能使之增强信心;对得过且过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爱能融化他们心灵上久积而成的坚冰。
2.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冷静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
正面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促使其形成健康的人格。要细心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抓住时机表扬,使学生提高自信心。学生难免会犯错误,教师如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找到出错的根源,就不难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
3.以良好的职业素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教师是学生理想中的道德形象。历史教师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以人格力量感召学生,使他们领悟做人的道理,也使学生乐于上你的课。
总之,有效课堂教学的实现关键还在于教师。教师除了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结合自己教学特点不断反思实践外,还需了解学生,激励其自信心,才能真正实现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谌业锋。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09.
[2]安子凤。历史课教学,不妨也重视一下“情节”。中国教师,2010(10)。
14.如何系统有效的学习历史知识 篇十四
探究实践活动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有着广泛应用,它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和应用这种探究性教学法呢?
首先,我们要对这种教学法的教学流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探究教学法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以新知识的探究者和发现者的姿态,通过查阅—假设—佐证—实验—结论等一系列探究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亲自体验知识形成和培养创造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课堂结构是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主线,运用多种方法与手段去实现教学目的。具体图解如下:
老 师:提出问题→引导探究→讨论分析→指导实验→巩固开拓
↓ ↓ ↓ ↓ ↓
学 生:确定课题→假设预期→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 ↓ ↓ ↓ ↓
认知规律:明确目标 → 创设探究情景 →发现新知识→获得结论
二.探究教学法实验步骤:(以教学《辛丑条约》为例)
我是这样安排的:
1.设定情景,确定课题
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课堂教学关键的一步,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诱导设计出具有科学性、可探究性和趣味性的课题。让课题最好达到能力较强的学生较快解决,能力较弱的学生经过提示讨论、诱导,也能达到解决的程度,符合维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如:
我在教学《辛丑条约》时,在教学以前就给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说辛丑条约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积极开展探究学习。这个时候,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注意收集那些资料,应探索那些问题。
这样既有探究环节,又有探究内容,而且与教材内容紧密衔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探究学习的内在因素。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依据具体情况定向设疑,使其时有所思,思有所得。
2.分析问题,提出假设
分析中作出假设,就是根据原理对某种现象提出自己可检测性的解释。这时学生在师生共同提出上述课题、创设新的情景中激起探究 的涟漪,学生“奋袖出臂”跃跃欲试,很容易地由《辛丑条约》的内容入手,展开讨论。
附:
《辛丑条约》共12款,另有19个附件,主要内容有:
1.赔款。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担保。
2.划定使馆区。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在区内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3.拆炮台、驻军队。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帝国主义列强可在自山海关至北京沿铁路的12个地方驻扎军队。
4.胁迫清政府承诺镇压反帝斗争。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5年。
5.对德、日“谢罪”。清政府分派亲王、大臣赴德、日两国表示“惋惜之意”,在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杀之处建立牌坊。
6.惩治附合过义和团的官员。从中央到地方被监禁、流放、处死的官员共百多人。
7.设立外务部。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成为清政府与列强交涉的专门机构。
学生通过在课外探索讨论,对辛丑条约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因此人人都能参考讨论,课堂气氛较为活跃。一个个问题都被提了出来:
(1)为什么辛丑条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最空前的?
(2)为什么说辛丑条约的签订是丧权辱国的?
(3)为什么说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
有的假设一被提出,就被其他同学否决了,但是如何用事实来说话,即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到最高点。
3.设计方案,验证假设
方案是设计的核心,要求根据知识原理,构建生动情景,寻找假设成立的检测途径,方案中一定要拟订合理有序的验证步骤,有效地把基本技能、课本知识、日常经验联系在一起。
在讨论中,纷纷用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和信息来验证,自己提出的假设。
在实施方案的组织上,强调小组的荣誉、协作精神,引导学生乐于合作。老师在巡回指导过程中,不轻易否定学生的做法,而多加鼓励,学生则按照老师的引导积极地发现问题,多角度、多侧面、多方向思考问题,使学生思维具有深刻性、独立性,使学生敢于创新。
4.引导结论,总结规律
学生通过实验对课本知识有了零碎和粗浅的认识后,需要老师的启发、引导下进行概括、整理、归纳总结,将零碎认识点用一条知识主线串联起来,使学生有条理、有层次、系统地掌握知识规律。由于学生的积极思维、积极探索,严肃、认真地进行实验,就能水到渠成,得到结论:无论从经济上、军事上、文化上、政治上,还是主权上,都可以看出《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清廷彻底的成为了帝国主义的走狗。
教学体会:
1.由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我深深体会到课堂教学的中心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堂课上得好不好应以学生学得怎样为标准,因此教师不但要研究“教”,更要注重研究学生的“学”,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消化”、“吸收”,要给学生思考、阅读、质疑、讨论、实验的机会。多给予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的机会。教师针对某个问题要求学生进行探究时,学生不可能都有相同的看法,老师要容许每个学生有不同的意见,接受学生的每一种想法,不论学生的想法有多荒谬,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而不至于附和他人。从而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人格、丰富的想象思维能力、宽容协作的精神。
2.教师要善于指导和训练学生学会如何表达与他人不同的想法,学会质疑问难。当然,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难免会出差错,教师同样应遵守延迟评价的原则。
3.课堂教学必须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和实践。
【如何系统有效的学习历史知识】推荐阅读:
初中历史中考如何进行有效复习11-23
如何更有效的学习初级职称06-10
施工现场配电系统的漏电保护应如何设备?07-24
如何建立销售系统09-10
Win7的OEM信息如何修改?win7如何改系统信息?08-05
如何建立企业管理系统09-03
如何学习成绩才能有效提高07-07
如何才能有效学习初中数学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