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公民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2024-07-24

加强公民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公民道德素质(11篇)

1.加强公民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篇一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营造诚信社会氛围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有许多重要提法,尤其是在公民道德建设多处着墨,下面就诚信问题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十八大报告对诚信建设的重大部署。报告在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中讲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时,专门谈了一条是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

在第六部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明确道德治国的高度定位,对未来我国道德诚信建设做了重要部署:(1)确定目标,即“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2)培育良好社会氛围和社会风尚。“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3)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教育治理。“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

司法公信建设。”(4)注重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实意义与作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5)以多样化的活动促进道德诚信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

在第七部分“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中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教育要以德为先。

在第十二部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中强调“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党员干部突出的表征在于模范地遵守诚信,这样才能在广大人民群众面前树立威信。

二、诚信缺失根源于认识问题,实现于信息失衡。诚信是道德的突出要求,失信是追逐私利的路径偏差,它在现实中不是源于私利的存在,因为社会为私利设计了合理的路径;不是缺乏榜样的力量,雷锋遍及大江南北、各行各业;不是教育的疏漏,一个人从小到大都聆听过诚实的教诲;不是监督的缺位,相关的机构制度应有尽有;不是惩罚的轻飘,多少人因此丢掉性命。说到底还是认识问题,认识上陷于糊涂就敢于冒险、走所谓捷径、蔑视守道者、对良言充耳不闻、解构规约。

一个人纵然打定了主意要失信,又为什么能够如愿呢?它实现于信息失衡。卖家和买家之间、权力者和非权力者之间、司法者和当事人之间以及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等等,信息的分布是不均衡的,他们无以平起平坐,前者往往优于后者,卖家的信息多而不透明,而买家手里的货币主要就是个数量和真假的问题,权力的宽广信息对应于非权力的无知狭隘,司法者作为当事人的中介占据知识和权力的双重优势,教育者在被教育者心目中简直就是真理的化身,这样的对比使优势信息拥有者在糊涂认识的指导下,便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失信,成为损人利己的机会主义者。

三、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制度对策。既然诚信缺失根源于认识问题,那么我们就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来解决认识问题。但前面提到道德诚信教育也会失灵,又如何寄希望于思想政治教育呢?教育的失灵即教育的无效,有教育者的问题,也有教育对象的问题,要寄希望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以理性和感性等多样化的方式使大家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一个人的行为伴随着认知、道德情感、利益和意志,思政教育可以提高认知、改善情绪、理顺利益和坚强意志,也就可以优化行为,所以思想政治工作是从源头上进

行的道德诚信治理。如果教育对象执迷不悟,我们就要创新制度对策。

既然诚信缺失实现于信息失衡,那么平衡信息就具有解决问题的针对性。优势信息由职位和地位天然生成,难以根除,所以干脆就不去图谋消除,我们真正要的不是信息优势的消失,而是优势信息的恰当运用和非损害性利用,据此推出信息剩余论,相关主体的共同性和对称性信息略去不计,其余的即为剩余信息,剩余信息即为优势信息,优势信息的拥有者可以始终持有其优势信息,但同时要采用一些制度使其优势信息无法发挥作用,这些制度主要包括退货制度、保修制度、竞争制度和专家导购制度等,它们针对的是商务诚信问题,商家虽然握有商品质量、材料和成本等优势信息,但如果用以欺骗消费者,就要承担退货、保修的代价,竞争会使商家的优势信息自我消解来提高其竞争力,专家导购能够化解其优势信息;信息剩余论下的制度还包括干部举荐责任制度等,它针对的是政务诚信问题;诚信档案制度可以解决社会诚信问题;上诉制度使失信司法者承担司法错误的责任。根据信息剩余理论,我们还可以设计出许许多多的制度,其共同点是由优势信息的损害性利用者自食其果,这类制度不同于其他的要靠外力强制才能执行的约束性制度,约束性制度往往要约束对象从他人和社会利益出发去遵守,而这受制于市场经济条件,信息剩余制度的有效性作用机理在于优

势信息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自动化执行。

2.加强公民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篇二

关键词:道德建设;法制社会;道德素养

一个国家能否长久治安稳定发展,一个社会能否和谐安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道德素养。只有公民道德水平得以提高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加强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公民素养的基础性条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已明确提出“增强全民道德法制观念”刻不容缓。广大人民应从自身做起,用社会主义荣辱观严格要求自己,培育社会文明道德风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一、我国公民道德素质所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传统道德文化缺乏科学性、平等性

在我国古代,理学思想的核心要求“三纲五常”常常被作为检验人们是否忠心、听话、孝顺的行为准则。无论对与错,臣民必须无条件听从皇帝之言,子女必须服从父母之命。人们丝毫没有追求自我决定自我选择的权利。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步。直至今日,我们依然能听到“你们的婚事我坚决不同意”“要是执意在一起就断绝父子关系”等等沟通中缺乏平等性的言语。这些传统的文化观念从小就被灌输脑中根深蒂固,禁锢了人们前进的脚步,阻碍了公民道德素质水平的提高。

(二)社会公共道德的缺失

社会公共道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具有维护社会生活稳定发展的作用。从 “三鹿奶粉”到“毒胶囊”再到“染色馒头地沟油”。不难看出,目前我国社会公德严重缺失,公民的基本道德素养有待提高。在利益的驱使下个别企业不讲商德,为了追逐高额的利润丧失诚信理念,制假贩假的案例屡见不鲜。路边摔倒的老人如今连儿童都不敢搀扶;旅游景点总是在人声鼎沸后留下一片片垃圾。种种现象表明经济的进步却未能促进公民道德素养的提高。社会公德不但没有深入人心,更使当代国人的道德素养缺失问题暴露至极。

(三)社会主义道德法制制度不够完善

确定法律的权威并加强道德法制制度的完善是促进法治社会基础性建设的重要条件,既体现人民意志又体现党的主张。由于国家监督机制不健全、道德法制制度不完善,存在着一些官员贪污腐败、以权谋私、行贿受贿的行为,且时有发生,对社会正风气的形成形成一定的消极影响。好人好事、见义勇为者得不到及时的表彰,失信谋利者也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因此,加强社会道德法制完善,加强社会制度完善,在公民遵守法制制度的条件下,不断加强道德法制制度的管理成为提高公民道德素养的重中之重。只有不断完善道德法制制度,让法律和道德互为依存相互促进。通过道德制度的完善强化个人道德意识,让外在化的他律和内在化的自律有机结合,才能对社会的稳步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二、加强道德建设促进法制社会基础建设的参考建议

(一)大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增强全民道德法制观念

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要求。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度变革、利益格局深度调整的情势下,人们的思想价值取向也朝着多元化发展,道德观念呈复杂多变的特征。部分人的思想道德取向出现偏差,是与非、对与错分辨不清,公民法制观念薄弱。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可以在人民群众中大力普及道德知识,帮助人们辨别是非。可以开展表彰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活动,评选出优秀的道德模范,用道德模范的行为影响人们,从而鼓舞人们见贤思齐、积极向上,增强道德法制观念。

(二)发挥媒体正确的舆论导向

导向性是新闻媒体独具一格的特征。针对社会中不断涌现的好人好事、感动事迹能够以一定的宣传手段来进行宣传,为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理念。弘扬社会精神文明的主旋律。传播社会积极的信息,更正人们的错误观念,用新闻媒体报导出的先进事迹、模范代表激励人们争做好事,追求真善美。对不道德的行为能够进行有力抨击。不断发挥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对社会中普遍关注的道德热点加以宣传,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三)发挥思想道德法制化的时代价值

思想道德建设法制化是加强道德建设,促进法制社会基础建设的重要途径。将不道德行为逐一纳入法律程序,赋予道德明显的法律效力,让“道德”不再是纯粹的“道德”。明确的规定道德的主体应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比如随手乱扔垃圾,仍一次罚款十元、扔两次罚款加倍;让看似只是公民缺乏道德素养的行为变成法律行为,让道德和法律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两者相互促进、取长补短。由此,最大限度的发挥思想道德法制化的价值,让受罚者引以为戒,受罚的同时能够提高其基本道德素养。

大力倡导公民道德建设,提高民族道德素养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也总以良好的公民道德为支撑,只有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才能促进法制社会基础建设。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能够树立社会新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参考文献:

[1]曹金荣,柏正杰.浅谈我国公民道德缺失的原因与对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2(64).

[2]孔玉芳.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J].中共河南省委,2006(01).

3.弘扬社会公德,争做合格公民 篇三

社会公德,古人将其归结为忠、孝、仁、义、礼、智、信等。这种公德在中华几千年的文明进程中不断延续发展,始终是社会发展的基本伦理。它不曾被历史长河的滚滚巨浪所淹灭,正好证明了社会公德是维系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

请大家设想一下,当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公德进一步发展,使“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成为现实;全体公民积极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发挥人道主义精神,助人为乐、救死扶伤、见义勇为……这样的社会将会是多么和谐多么安定的社会!

但我们有时会见到一些与文明社会不和谐的现象:公共设施达到破坏;青铜雕塑思考姑娘被锯断胳膊;更有思考:拦路抢劫时路人视而不见,绕道而行;某些医院不讲人道,看钱治病;某些商人不讲信用,“利”字当头……面对这一切,我们热切呼唤良好社会公德的回归和重建。

今天,我们所要重建的社会公德,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同时,时代发展的进程又赋予了它新的内涵。这个新的内涵就是要求每个公民都必须承担起与公民权利相对应的公民责任和义务。每个公民都是家庭的一员,单位的一员、社会的一员,因而社会公德也包括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公共道德。如果我们一方面责骂社会公德世风日下,一方面又自我侵蚀社会公德,社会怎能和谐?社会公德何日能重建?每个公民只有从自身做起,承担起家庭、职业和社会的责任,家庭氛围、职业环境和社会秩序才会好转,我们才能算是合格的公民。

4.加强公民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篇四

随着网络时代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年轻网络创建者们成为了青少年的榜样。知识与创造力的重要性已越来越深地植根于广大青少年的心中。网络上的信息极其丰富,而且更新速度非常快。网络满足了青少年交流、沟通和理解的需要。网络高效、快速、方便、独特的交流方式与当代青少年偏于好奇、乐于幻想、追求独立的要求相吻合。网络一出现,使他们在创新观念、锻炼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内容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他们的智力得到了升华。因此,如何加强对网络信息十分发达的条件下的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使他们树立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适应和谐社会的要求,已成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一、网络道德的特点

网络道德是人们在网络交往过程中,处理各个方面关系时所应持有的价值观、行为模式和准则,以及应表现出来的情感等一系列的具体规范和要求。如今网络已经走入了学生的生活,但“网络社会”生活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正是它的特殊性决定了“网络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具有不同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道德的新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与现实社会的道德相比,网络的全球化、信息化使不同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之间发生经常性的冲突、碰撞和融合,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多层次化的特点与趋势。对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青少年来说,网络的开放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其隐蔽性、无约束性和虚拟性,很容易让青少年们失去道德失范。

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需要加强青少年网络行为的研究,增强对青少年网络行为的具体指导,帮助青少年掌握和恪守网络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网络行为模式。 但是现有的道德规范对虚拟的网络社会缺少约束、监督和控制作用。真正适用于网络的社会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没有及时制定出来。以往的品德教育,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都没有及时跟上网络发展的步伐。一些学生由于缺乏网络道德价值观,道德评判力以及道德自制力。

二、当前学校教育中关于网络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于青少年个人,网络道德观作为个人道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他们基本的道德价值取向。而对于社会,青少年的整体道德观又势必影响着全社会的基本道德价值取向。现在网络普及这么快,“歪路子”很多,可是引导小公民上网的“正道”却很少。因此,要切实保障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就需要把网络道德教育列人学校教育的范畴。毕竟我们说校园文化是评判一个学校是否具有良好学习氛围,是否能培育出优秀学生的一项重要内容,网络时代的出现,赋予了校园文化以全新的内涵。一个好的网络文化可以促成健康校园网络的发展,同时也能形成学生良好的网络行为和高尚的网络道德。对于我们的校园网,我们不能只考虑教师的使用,而应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他的建设和使用当中,充分利用青少年好学好动的特点,培养他们的网络能力,对于一些特别优秀的学生,更可以让他们参与到校园网的建设当中。在网络上,让学生管理学生,让学生做主人。以形成特色健康的网络文化为校园网建设的最终目标。但是现在学校教育中关于网络道德教育却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学校缺乏对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视。

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很强,这使得很多学生上网时习惯说假话,故意欺骗他人。而且青少年正处于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发展的阶段,他们的识别能力相对较差,容易被误导。他律的道德规范与自律的道德原则,都是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尤其是学校德育传输给青少年的核心的道德内容。因此学校不能只教小学生如何使用网络,还应当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如何对网上信息进行筛选,帮助广大小学生纯洁网络法制和网络轮理道德观念,提高是非分辨能力,使其网上的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要求。然而,学校面对硬性的升学压力和加强信息网络技术教育的时代要求,教育重心一般放到了智育和网络技术教育上,对网络道德教育视不加以重视。甚至有的认为,学生不良网络行为产生的主要诱因是不良网络环境,要解决这类问题,社会依法治网是关键,学校网络道德教育起不了多大作用,错误地将教育责任推卸给社会。

第二、学校的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缺少明确的网络道德要求。

网络道德是伴随网络社会化出现的新的道德范畴,其本质是网络社会的群众──现实社会中的“人”的道德问题。网络道德建设的核心,就是如何制约和提高网络社会大众道德水准。学校的德育课程,很少涉及这方面内容。而且学校的网络道德教育缺乏明确的规范要求和理论指导。教育者没有明确告诉学生,上网以后你有什么样的权利和义务,你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面对网络中的多种行为选择时应该如何加以鉴别与取舍。

第三、学校和社会、家庭缺少及时的沟通和联系。

从身边发生的一系列网吧犯罪案来看,犯罪嫌疑人的年龄不大,他们中有很多因家庭离异或父母工作繁忙,家庭教育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当学生离开学校,其教育的责任就交给了社会,还给了家庭,在这个时候社会和家庭应及时地承担起这一部分的工作,要对孩子上网的时间、内容、和参与的网上活动严格把关,不能放任自流,不闻不问,要多关心青少年的思想和心理健康,对其产生的疑问及时予以指导。学校对学生在学校发生的一些特殊表现应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

第四、道德教育重外在约束,而缺少真正的自律。

现在的学校道德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于强大的外在监督,而在网络中人却是隐身的,这意味着无法依赖传统的方式,通过相互监督或强制的方式来解决道德冲突。这种虚拟和隐身有着双重特性:一方面学生上网后可以充分享受网络给人带来的服务,最佳地表现自我,极大地扩展青少年的实践空间;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使约束力明显降低,青少年就会很容易出现败德现象,做出自己平时在日常生活中不敢做的事情。同时网络所给予人的虚拟的生存境界,让青少年处于一种网络虚拟交往之中,长期下去,很可能会“假作真时真亦假”,造成人格分裂。

三、加强小公民的网络道德教育的方法

网络道德教育是一个德育过程,德育过程是“德育对象自身在道德等方面不断建构的过程,是环境与生长的统一,价值引导与个体价值建构的统一。”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应当在学校德育课程中加入网络道德教育内容,从道德的角度引导学生全面地认识网络的性质和作用,增强他们对网络信息的辨析和选择能力,以形成良好的网络行为。

1.加强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

教师为人师表,在教育学生,引导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网络道德的同时,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自身拥有高尚的网络道德修养,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正义与健康的形象。用行动来引导学生比用语言来教育学生有时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教育工作者除了应该拥有崇高的网络道德修养,同时也应该具备一定了信息技术知识,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网络的基础知识,有关教师更应该具备专业的网络及计算机知识,以适应时代的变化,适应学生的变化,了解学生的网络行为,最终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2.加强小学生上网的有目的性,远离网络不文明行为。

在学校,要对学生在校的网络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学校的论坛可以开设一些健康活泼的话题,为学生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场所,也组织教师为学生提供交流学习的.空间。并且可以有选择的请学生参与网站的管理和建设,以提高学生在网络行为中的主动性。此外,学校还可以定期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网络竞赛,如网页制作、动画制作等比赛,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对于缺乏外部舆论监督的网络,有效的网络管理将大大促进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成效。

3.加强青少年的思想认识,预防网络犯罪。

知识的传授、规则的讲解毕竟是来自于外部的,网络道德的践履最终要落到主体自身身上。所以教师在行为指导上,应大力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理性思考和实践获得真正的道德。在进行价值引导的同时,还应在生活实践中,帮助学生逐步将外在的道德价值内化到自身的主体结构之中。虽然网络社会中个人的行为是隐身的,但不能认为这样就可以随意制造信息垃圾、谣言和欺诈。在网络教育中也要强调他律,网络社会的底线道德要明确告诉学生应遵循的道德准则,要让学生认识到,如果违反法规和道德,必将承担相应的责任或受到相应的制裁。

四、做一个合格的网络小公民。

学校经常组织有关网络、时事、科学类的知识竞赛;通过班队会交流上网心得;通过小广播介绍小经验;举行“网络安全”的专题讲座;通过网上论坛话题等等有益的活动的开展,利用网络提供的免费资源,如免费主页空间等,建立自己的主页,通过网络推动小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建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这些活动中已经渗透了信息道德教育。长此以往,必能大大提高学生的信息道德素养。

5.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篇五

9月20日,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在京举行,让我们向道德模范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党的十七大以来,公民道德建设牢牢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为巩固共同思想基础、形成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培育良好道德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历来有崇德重德、尚德倡德的传统,常言道,“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强调的就是道德对于个人修身立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道德建设,更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道德建设需要从教育入手。人无常心,习以成性;国无常俗,教则移风。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自古以来十分注重道德的教化和养成,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曾提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我们党无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中,对道德教育都没有放松,社会的文明程度显著提高,这也成为我们不断赢得胜利、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法宝。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深刻变革,人们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日益明显,主流价值观和基本道德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挑战,讲利益不讲道义、重能力不重品行的现象有所滋长。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社会道德为代价,道德教育在任何时候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道德教育的主题,融入到整个国民教育当中,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从娃娃抓起,用典型引路,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抓细节抓具体,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推动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更好地助推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加强道德建设需要法律和制度作保障。德以劝善,法以诛恶。道德是软约束、是人们内心的法,法是硬约束、是最基本的道德,二者功能互补、相辅相成。要使道德教育由软变硬、由虚变实,必须有一套严格的法律和制度来规范和保障。法律是道德规范和社会文明的风向标,必须把道德观念渗透到社会管理之中,把道德规范体现到法律法规的制定之中,并通过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的严格执行,扶正祛邪、惩恶扬善,使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的行为自觉。如果扶危济困、助人为乐者的合法权益时刻得到保障,好人难做、冷漠围观现象就会减少;如果不择手段、非法牟利者的行为受到严惩,“毒奶粉”、“地沟油”便会失去生存空间。惟其如此,人们从善的信心才能得到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基石才能坚实稳固。

加强道德建设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国家者,积人而成。遵守社会主义道德既是觉悟、也是义务,道德大厦的建设需要每个社会成员添砖加瓦。当下,有的人对不道德现象有痛恶之言,也有行善助人之心,但常常瞻前顾后、逡巡不前;有的人不懂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理,只想作壁上观、独享其成;有的人则置社会道德于不顾,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损害社会和公众的利益。凡此种种,应当坚决摒弃。为官一任必须讲官德,只有清正为民,才能赢得信任、造福一方;为人师表必须讲师德,只有言传身教,才能受人尊敬、琢玉成器;经商办企业必须讲商德,只有诚信经营,才能赢得市场、长远发展。全社会都要讲公德,只有人人修身自律,躬行实践,才能积小流而成江海,积小善而成大德,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你我都可以成为道德模范

在全国第七个“公民道德宣传日”来临之际,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揭晓。这次表彰的全国道德模范都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他们的事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在他们的身上直接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集中表达了人民群众的道德追求,也全面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精神。

党和政府一贯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2001年,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每个公民都有了提高自我道德水平的标准;2003年,中央确定每年9月20日为“公民道德宣传日”,社会主义的主流道德价值观日渐深入人心;2007年9月,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评选表彰了首批53位全国道德模范,引导人们见贤思齐,掀起了道德建设的新高潮。同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2008年2月,中央文明委又作出《关于进一步做好评选表彰全国道德模范工作的决定》,明确规定,今后每两年评选表彰一届全国道德模范,在全社会形成学习道德模范、关爱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

上善若水,道德的力量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却是事关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你我幸福的重要力量。在新中国成立的60年中,曾经涌现出一批又一批道德模范,目前我们国家正处在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更加需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一个国家的强大富裕,从来就不仅仅是丰衣足食,还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温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诚信……因此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全民道德素质的提高,仅仅靠道德模范是远远不够的。中国古话讲“人皆可以为尧舜”。《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提倡的道德标准,并非高不可攀,而是普通人应该具有的道德标准、道德底线。道德模范的事迹进一步说明,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成为感动他人的人,而不仅仅是一次次被感动。让我们在传播道德模范感人事迹的同时,也从自我做起,用自己的言行汇聚成无穷的道德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崇尚道德模范 提升道德水平

今天,是党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六周年,也是我国第五个“公民道德宣传日”。纪念日前夕,首次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评选出来的“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诚实守信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孝老爱亲模范”云集首都接受表彰,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会见。我们向他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公民的道德水平,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随着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加强,干部群众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模范人物涌现出来。这次在全国评选表彰来自基层的道德模范,用他们的先进事迹感召群众,对于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营造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这次评选表彰活动反响强烈,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充分表明评选表彰全国道德模范对于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是公民道德建设的生动实践,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

时代进步需要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来引领,社会发展需要道德楷模的力量来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千千万万个道德模范,也培育着千千万万个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弘扬良好道德风尚,是一个社会健康向上的标志,也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力。褒奖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平民英雄”,推崇在基层涌现的“凡人善举”,能够有力地引导人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引导广大群众见贤思齐、争先创优,使道德模范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促进全社会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我们国家正处在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道德观念呈现复杂多变的特征。人民群众深情呼唤着、期待着良好的道德风尚。这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新机遇,也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面对的新挑战。我们更加需要褒扬道德模范,弘扬社会正气,树立道德新风,以社会主义的主流道德价值观引领社会道德风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6.加强民族地区公民道德建设 篇六

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是国家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要实现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除了加大经济投入和政策支持外,更要重视精神文化素质的提升。为此,必须通过加强民族地区的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综合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推动民族地区和谐发展。

一、加强民族地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民族地区公民道德建设,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基本条件。民族地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就是要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各族人民解放思想,树立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方式和道德规范上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自觉地维护社会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同心同德,努力奋斗,促进民族关系朝着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方向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进一步增进和巩固各民族平等团结、亲密合作的关系,实现共同进步,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繁荣进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加强民族地区公民道德建设,是民族地区实现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和内在要求。实现中国梦需要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艰苦奋斗。只有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在内的整个社会文明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雄厚的人才资源。民族地区实现中国梦,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贯穿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部实践中,使各族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人民群众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其品德、知识、心理、能力的发展程度,既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又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求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也要求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然要求大多数社会成员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解决。如何适应新的形势,积极建立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紧迫任务。

(三)加强民族地区公民道德建设,是民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精髓。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价值更加多元、社会思潮更加多变,迫切需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要通过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坚持宣传教育、示范引导、实践养成与制度建设相衔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二、分析和把握民族地区公民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

民族地区独特的人文环境条件,决定了开展公民道德建设要有相应的灵活性。各民族不同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活动方式及受教育程度,使各民族在语言文字、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想道德等方面都呈现出差异性和多层次的特点。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其特殊性,在坚持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方法和途径开展公民道德建设。

各民族道德规范的差异性,要求民族地区公民道德建设要把握好几个关系。任何民族都有本民族的道德规范,民族地区公民道德建设要始终尊重民族性,发扬各民族优秀道德传统。宗教在民族地区有比较广泛的基础和影响,具有一定的群众性,宗教意识与民族风俗习惯有交织,必须慎重对待。因此,要正确处理原则性和民族性的关系。既要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向,又要尊重民族文化习俗,使公民道德建设通过民族形式实现。既要尊重不同民族的差异,又要充分注重各民族的结合,正确引导,使各民族在相互交流中增进情感。要处理好先进性和广泛性的关系。从民族地区群众实际出发,在积极引导和鼓励各族群众移风易俗的同时,充分尊重少数民族保持和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要处理好地域性和开放性的关系。在立足民族地区公民道德建设特殊性要求的同时,促进开放和融合,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借鉴、吸收各民族优秀道德成果。

三、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民族地区公民道德建设

(一)继承发扬民族优良传统,培育适应时代要求的文明素质是加强民族地区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民族地区有着优良的道德传统、朴素的民族情感和纯洁质朴的民风,但也存在一些不文明的陈规陋习。在继承和发扬各民族长期形成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培育适应时代要求的文明行为,是民族地区公民道德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要倡导内在文明的修养,着重提高各族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对外在文明行为加强规范,不断提高各族人民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的自觉性。要通过公民道德建设,提高人们遵守和维护国家有关法令、法规的自觉性,遵守和维护公共生活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和道德行为的自觉性,不断增强法纪意识,不做妨碍社会大众权益、违法乱纪和损公害人的事情。大力提倡爱护公共财物,教育各族人民要以主人翁态度关心、爱护、合理使用社会公共财物,勤俭节约,避免浪费,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同一切损害、侵吞公共财物的行为作斗争,在全社会形成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习惯和氛围。要推动养成讲究公共卫生的文明习惯,大力加强公共卫生教育,引导人们形成讲究公共卫生的文明行为。要用健全完善的制度来保障和促进民族地区公民道德建设。当前,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物质奖励机制,树立“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用物质利益激励人、鼓舞人,调动人们争当道德模范的积极性,使民族地区社会公德建设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二)加强环境道德教育,增强公民环境保护意识,是民族地区公民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是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民族地区由于曾经长期粗放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资源,以及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比较淡薄等原因,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直接影响着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推进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树立保护资源环境的观念。不断加强环境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各族人民的环保意识。引导人们自觉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民族地区公民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任务。只有引导各族人民树立科学发展观念,倡导保护环境的文明行为,才能促进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形成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是当前民族地区公民道德建设的迫切需要。市场经济不仅是竞争经济、法制经济,更是信用经济。良好的信用环境可以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信用问题在社会活动和经济交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民族地区社会公德建设中,要加强“明礼诚信”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诚信是立人之本、兴业之宝、为政之德、交友之道,对那些不讲诚信的人要进行道德鞭挞,舆论谴责,在社会上树立起以“讲诚信为荣,不讲诚信可耻”、“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营造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政府信用是信用体系的核心,企业是市场经济信用体系的主体,个人信用是整个社会信用的基础,要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引导各族人民自觉地践行诚实守信的道德原则,从而增进各民族的团结合作,推动民族地区社会的全面进步。

7.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篇七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道德素质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道德水平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高尚道德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重要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增强综合国力,离不开道德建设;发展市场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离不开道德建设;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离不开道德建设。

应当清醒地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正面临着许多严峻考验。目前我国思想道德领域中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地方放松道德建设,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封建迷信活动、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见利忘义、损公肥私、欺骗欺诈等现象屡禁不止;一部分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观念淡薄,有损国格人格的现象时有发生;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贪污受贿、违法乱纪,严重损害党的形象。这种状况与迅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形势不相适应,与我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不相适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解决我国思想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

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贯彻落实《纲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作为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作为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基础性工作,切实抓紧抓好。

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应当把这些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我与自然:节约资源、爱护自然

8.加强公民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篇八

和谐社会公民道德与行政道德建设研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政治、经济、法律、伦理文化的发展并不平衡.在新的社会伦理观念尚未建构形成,传统文化又失去社会整合能力的`经济加快建设进程中,中国社会明显出现了道德滑坡、失信违法、腐败循环、极端的个人主义等精神腐质与社会流弊.加强法律与道德的双重规则治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秩序的客观诉求.

作 者:邓琦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刊 名:华章英文刊名:MAGNIFICENT WRITING年,卷(期):2007“”(12)分类号:B822.1关键词:精神文明 政治文明 公民道德建设 现代法律制度体系

9.加强公民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篇九

弘扬传统文化

中共龙里县委党校

谢敏

(幻2)家庭美德属于家庭道德范畴,是指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它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家庭美德包括关于家庭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家庭美德的规范是调节家庭成员之间,即调节夫妻、父母同子女、兄弟姐妹、长辈与晚辈、邻里之间,调节家庭与国家、社会、集体之间的行为准则,它也是评价人们在恋爱、婚姻、家庭、邻里之间交往中的行为是非、善恶的标准。家庭美德的规范是家庭美德的核心和主干。家庭美德还包括在家庭生活中,在道德意识支配指导下,按照家庭美德规范行动,逐渐形成的人们的道德品质、美德。家庭美德的社会作用:第一,家庭美德对于社会安定团结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二,弘扬家庭美德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第三,家庭美德是美满幸福生活的力量源泉。而今天我们所讲的家风就属于家庭美德的范畴。

(幻345---播视频)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派出几十路记者在各地进行“家风是什么”海采。有富家子弟回答,家风就是“不啃老不坑爹”;有香港影星说,家风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国比家大”;有小孩说,家风就是“爸爸每周打我一次”;还有小夫妻回答,家风就是“老公挣钱老婆花”;更有网友给出“神回答”,“我家风很大”„„调查得到的回答千奇百怪、五花八门。

著名作家陈忠实和几位朋友围坐在一起,话题同样是“家风”。“不说狂话大话,更不说谎话,只说真话。”陈忠实的话激起了大家的共鸣——“门风正了,村风也就正了;村风正了,人心也就正了。”

赵本山坦言,人心要坦荡学会放下,还要有信仰,不爱国的人自己都看不起。由此看家风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有不少人认为,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为人处世伦理,有不少人甚至说,家风影响了他们的一生。

一、家风的内涵(幻6)

所谓的家风,又叫门风,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

所谓的家规,就是在一个家庭中所订立的对全体成员都具有约束力的不成文的规矩,也叫家法。

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代际之间传播家风就成为家教,对家教进行文字的提炼就成为家训。所以,家教和家训都是家庭文化的一种传播方式,也是在家庭内部发生的文化过程。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家风不仅是民风社风的组成要素,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庭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说,美国康乃狄克州有个叫嘉纳塞·爱得华的人,由于他所建立的讲究道德注重修养的家风,使得他的家族在长达两百年的时间里,八代人中没有一个被关、被捕、被判刑的。而同一时期,在纽约州的马克思·朱安家族,由于家风败坏,一百年时间里的八代人中,竟有300多人成了乞丐,400多人酗酒灭亡,63人被判徒刑,7人被判死刑。可见家风和家规具有一定的承传性,它有时甚至要影响几代人。所以,要想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不可不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家风和家规。

1、古之家风:(幻7)古代人把家风总结为五常八徳

五常:仁义礼智

信(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仁,人二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不能自私自利,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

礼,就是礼节。遵守礼仪,见到人要有礼貌,以礼待人.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

义,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

智,知道日常的东西。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了解宇宙运行的规律,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就叫智。

信,人言也。就是信用。信用朋友,对朋友言而有信,行必笃敬,不可失去信用。

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孝:就是孝顺。孝顺父母,这是为人子女的本份,孝顺就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忠:就是尽忠。尽忠国家,这是作为国民的责任,尽忠就是报答国家的恩。)。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齐家”被列在“治国平天下”之前的时候,齐家的关键性便不言而喻。齐家很紧要的一点便是正家风。家风正,家庭自会出国之栋梁,家风不正,自会出不良子弟。这一点已为历史所证明。自古以来,凡是名门大家,无不重视家风。甚至那些草根家庭,只要有一些传统文化在其中,便也对家风百倍珍视。这种精神与文化传统,不仅是着眼于当代人,更着眼于子孙后代的培养与熏陶,故有一本本的家训传世。无论是《颜氏家训》还是《朱子家训》,都已成为文学史、教育史上的经典。

2.家风与名人:(幻8)

自古文人重家风,先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敦厚尤显重要。因此古往今来,中国文人留下了不少“家教联”,令晚辈耳濡目染。明朝书画家徐渭:“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郑板桥:“咬完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教育子女要认真读书做好人,要像介子那样虚心有节,刚直不阿。)家风往往是作风的某种反映。对于领导干部的子女来说有权势的父辈并不足以依赖,惟有靠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中共领导人的治家之道(幻9)

习家“家风”:勤俭节约 讲情义,毛家“家风”:低调做人、清廉,周总理的“十条家规”,((1)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去看望他,只能出差顺路去看看;(2)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3)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没有工作的,总理代付伙食费;(4)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5)不准请客送礼;(6)不许动用公家的车子;(7)凡个人生活,能自己做的事,不要别人来办;(8)生活要艰苦朴素;9)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10)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陈云家风:身教重于言教,名门望族望族:(幻10)

(旧指有声望的官僚、显贵等的家族。指高贵的、地位显要的家庭或有特权的家族。)重视家风家教:海青图片(例:海清的母亲是真正的名门之后,出身于南京著名的甘氏家族。据悉,南京有名的甘氏故居被称为“九十九间半”,作为标准的金陵人,甘氏后人在南京居住了几百年从未搬迁过。

甘氏故居总共有房间三百余间,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是江苏省级文保单位,是南京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私人民宅)

李嘉诚事例(很多富豪还是很注重子女教育的,也制定了很多严格的家规,就像李嘉诚,很注重培养子女的独立的意志品格,周福仁的家规是勤俭节约,教育下一代要勤俭。还有台湾的王永庆,他的家规是:“要忍耐”,凡事不要只看眼前,要看长远。)

历史上,有很多有作为的名人都有自己的家风。(幻11)譬如:曾国藩家风:曾国藩是近代史上有争议的人物,但其对子女的教育却留给后人很多可借鉴的内容。勤奋、俭朴、求学、务实的家训家风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承。曾国藩曾留下十六字箴言家风:“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3、日常生活中一些家风的体现(幻12.13)结合今天实际这些老人的家风家教已模糊不清,身边这些很少看到了)

二、家风家教重在培育公民道德(幻14)

家庭在中国社会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在文化传承与道德教育、人格培养方面更是担负着重要的责任。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家风家教对人的人生观、道德观与人格养成的重要作用。

我国古代传统家风家训中的家庭伦理道德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父慈子孝----------尊老爱幼。

“孝”是传统伦理的基本范畴。由于封建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然经济,家长一般是由家庭中辈分最长的男子担任,加之家庭权力的转让、财产的继承都是由父辈决定的,因而儿子绝对地服从、孝顺父亲就成为封建

家庭道德最为根本的道德规范。对此,传统家训无一例外地都把“孝”放在家庭道德的首位加以强调。不少家训还将“孝”与“敬”联系起来加以要求,认为“养”固然重要,而“敬”更应提倡。这里应该指出的是,尽管几乎所有的家训都片面强调家长的权威,或多或少地渗透着封建专制主义,但也有不少家训作者在论述父子关系时,也同时对为父者提出了“慈”的为父之道,要求做父亲的在不失家长权威的条件下,对儿女、家人宽以待之。否则,“父不慈则子不孝”,最终吃亏的还是为父者。(幻15尊老爱幼-我国自古以来就倡导“老有所终,幼有所养”,形成了尊老爱幼的良好家庭 家庭美德道德传统。谁不孝敬父母、善待子女,谁就会被世人唾骂为“缺德”,情节严重的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尊老爱幼,不仅是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

尊老的基本要求是赡养。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伟大、无私的。为了抚养和教育子女,父母总是倾注全部心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做子女的当知报答,而且无论如何也是报答不尽的,况且我们每个人也都会老,“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所以,赡养老年父母,是子女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也是社会主义家庭美德的起码要求。我县涌现了一大批悉心照料老人的先进典型。但是,也有极少数家庭,子孙锦衣玉食,老人无人赡养,有的还硬把繁重的家务加到老人身上,有的甚至想方设法索要老人钱财,并且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与前者相比,就显得太“缺德”了。有的家庭尽管在物质生活上承担了赡养老人的义务,但是对长辈缺乏爱心,冷冰冰地挤出点钱便一了百了,不闻不问,使父母“端着碗不觉饭香,用到钱

心感隐痛”。做晚辈的要多与老人交流、沟通,除照顾他们的物质生活外,还应在精神上给予更多的关心和体贴,使他们充分享受天伦之乐,特别是对丧偶或离异的长辈。

(二)兄友弟恭,亲睦家齐。

传统家训论及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调适时,都把兄弟姊妹妯娌之间的和睦相处、团结合作作为一个重要的规范。认为“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元气团结”是“家道隆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颜氏家训》认为要使家庭和睦,最要紧的是处理好夫妻、父子、兄弟这三种关系,特别是兄弟之间由于“各妻其妻,各子其子”,易生嫌隙,因而调整好兄弟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婆媳矛盾,是一些家庭中的老大难问题。我们常常可听到“婆婆难当”、“媳妇难做”、“十对婆媳九不和”的感叹。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婆媳关系还是处理得很好的。婆媳关系的融洽需要双方努力,儿媳应真心实意地孝敬婆婆,婆婆也要实实在在地疼爱儿媳。双方以诚相待,是婆媳相处得好的关键。媳妇要多与婆婆讲讲知心话,从老年人的心理角度多为婆婆着想;婆婆也应理解媳妇,多从年轻人的心理状态考虑问题。一旦发生矛盾,婆媳双方要多作些换位思考,多一些宽容。婆媳间产生矛盾时,儿子(丈夫)要积极主动地做好调解工作,既要帮助母亲了解媳妇,又要帮助妻子理解老人,这样,矛盾自然会得到妥善解决。)

(三)正身率下,严谨治家。

由于家训的制定、撰著者均为家庭中德高望重的前辈长者,他们多是深受儒家封建伦理熏陶的人士,深知“其身正不令而行”的道理,因而,每篇家训在论及治家的道德要求时,总是把家长以身作则、正身率下放到

一个突出的位置。司马光的《居家杂仪》指出:“凡为家长,必谨守礼法,以御群子弟及家众。”李昌龄认为为父为师要遵守为父为师之道,而“为父为师之道无它,惟严与正而已。”(《乐善录》)赵鼎《家训笔录》特别强调子女多的大家庭的家长更要憎爱不偏,“唯是主家者持心公平,无一毫欺隐,乃可率下。不可以久远不慎,致坏家风。”

(四)勤劳俭朴,应世经务。

勤劳节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这在历代家训中都得到了鲜明的体现。无论是平常百姓,还是达官贵族,无不在家训中反复叮嘱家人尚节俭,戒奢糜。(幻16)勤俭持家,是我国家庭的传统美德。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勤俭持家的格言,如“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俭以养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大多数家庭生活已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但是我们仍应该珍惜劳动果实,继承和发扬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

勤俭持家并未过时,我们所说的勤俭持家是以“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勤俭节约、适度消费”为原则的。勤俭持家就是要精打细算,科学合理地安排家庭经济生活,避免浪费。勤俭持家就是要树立具有现代文明的消费观。第一,不盲目攀比,不追求高消费。在坚持量入为出原则的基础上,根据现代生活消费特点,适度的“超前消费”也不为过。但是,切忌盲目攀比,追求不合实际的高消费,“别人有汽车,我家也得有”,“别人有别墅,我家也要有”等思想要不得。第二,适当增加精神消费的比重。如今有一些家庭,各式家电一应俱全,居室装修得富丽堂皇,就是看不到报刊、书籍。单纯考虑物质上的满足容

易引起精神上的空虚。在物质条件得到基本满足之后,我们应该及时调整消费结构,把精神消费提到重要地位,把一部分资金投放到购买书籍、家庭成员继续教育上,以丰富家庭文化生活。

(五)端蒙养,重家教。

教子与治家同是传统家训的核心内容。由于子孙担负着延续家族、光宗耀祖的重任,因而历代家训都十分注意子孙的教育。在教育的时间上,他们强调“蒙以养正”,认为“端蒙养是家庭第一关系事”,(《孝友堂家训》)甚至主张胎教;在教育的宗旨上,他们提倡“爱子有道”,反对溺爱、宠爱,强调以进德修身,贵名节,重家声,清白做人为重;在教育的内容上,他们着重强调了这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励志勉学,要求子孙从小读书知礼,立志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二是自立自重,淡薄名利;三是谨慎处世,宽厚待人;四是慎重交友,“择善而处”,“近贤远佞”。(幻17爱幼要讲究艺术)

(六)夫义妇顺,糟糠不弃。

“天下之本在于国,国之本在于家,家之本在于夫妇”。夫妇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夫妻和睦是家庭幸福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在古代夫妻关系是“三纲”、“五常”所强调的重大伦常关系之一。在古代的宗法社会中,夫妻关系的调适是片面地遵照着“夫为妻纲”、“男主女从”的准则进行的,古代家训不可能不受到这些封建纲常礼教的影响,然而尽管如此,仍有不少的可取之处。譬如,姚舜牧的《药言》主张“一夫一妻是正理”,他特别强调婚姻的忠贞专一,告诫子弟“结发糟糠,万万不可乖弃”;(幻18夫妻和睦夫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夫妻和睦是家庭幸福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夫妻关系应以平等互爱为基础。夫妻之间不存在谁侍候谁、谁主宰谁 的问题,“大男子主义”、“妻管严”等倾向,都是要不得的。许多家庭夫妻不和,实际上都是由一些“小事情”引起的,例如一方很少做家务或根本不做家务,或者一方在家务事上很少与另一方沟通等。作为夫妻,应该努力做到互敬、互爱、互信、互帮、互谅、互让、互慰、互勉。

离婚率持续上升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婚姻自由固然是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的基本原则。但是,如果把婚姻自由看作可以轻率地结婚和离婚,这是十分错误的。那种朝三暮

四、喜新厌旧,对妻子(丈夫)、子女和社会不负责任的所谓“自由”,是不符合我们所说的婚姻自由原则的,必须坚决反对。

(幻19.20)要保持夫妻和睦,还必须不断巩固、培养夫妻之间的感情,使爱情之树常青。有的夫妻结婚以后,发现身边的配偶与理想中的丈夫(妻子)大相径庭,因此夫妻感情日益淡薄,继而发生“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的感叹。其主要原因是夫妻间对婚姻、对对方的期望值过高。期盼婚姻永远像爱情故事一样充满浪漫是不现实的,日常生活是平淡琐碎的,男女双方经过恋爱浪漫期之后步入婚姻组成家庭,应学会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巩固、培养感情。要在互相适应对方的同时,经常寻找夫妻双方都感兴趣、都愿为之努力的共同点,使两人有共同的生活目标,使家庭生活生动、活跃起来,充满活力和乐趣。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婚姻枯燥、乏味,“婚姻危机”也就很难出现了。)

(七)和待乡邻,讲究人道。(幻21)

在家庭道德规范的阐述中,传统家训除了强调调整好父子、夫妇、兄弟姊妹等家庭成员之间的道德关系外,还告诫家人子弟努力处理好与乡亲

邻里的关系,体恤孤寡,救难怜贫。(良好的邻里关系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各方面都大有益处。我国劳动人民一贯重视邻里关系,民间流传着许多名言,如“邻里好,赛元宝”、“远亲不如近邻”等。“孟母三迁”的故事更是妇孺皆知。然而,人们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与世界各地人民的联系越来越近,相反,与自己对门而居的邻里关系似乎越来越远了。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城市,住在同一小区、同一幢楼,相互之间不了解、不熟悉的人并不少,有的甚至对门对住了好几年,也不知邻居姓甚名谁、在哪里工作,真可谓“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固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家庭的生活方式、休闲方式等发生了很大变化,邻里关系面临许多新情况。特别是城市里的楼房越盖越多、越盖越高,不少家庭告别平房和大杂院搬进了设施齐全的单元住宅,客观上也给改善邻里关系带来诸多不便。但是,我们仍可以根据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建立良好、新型的邻里关系。

加强邻里团结,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着重要做到“四互”:

互尊就是要尊重邻居的人格,尊重邻居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切忌搬弄是非。还要尊重邻居的合法权益,如看电视、听音乐、唱卡拉OK等声音要适当,浇花、养鸟等不要给邻居带来麻烦。

互助要破除“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旧观念,视邻里的事情如自己的事情,视邻里的困难为自己的困难,从小事做起,积极主动地为邻居做好事,例如,收捡好邻居晾晒的掉在地上的衣服,扶老人或小孩上楼梯,协助邻居换煤气罐等。另外,还要主动搞好公共区域的卫生工作。有的家庭内部装潢像宾馆,一尘不染,楼梯过道

垃圾成堆,不堪入目,曾人有戏曰:“进入家门要赤脚,出了家门要跳脚”,这与现代社会文明显然是极不相称的。

互让邻里之间长时间相处,难免会有磕磕碰碰的时候。一旦因生活琐事发生了矛盾,双方都不必斤斤计较,要讲风格、讲谦让,能解释的就解释清楚,不能解释的就让一步,互相让一让就过去了。邻里相争往往是进一步“狭路相逢”,退一步“海阔天空”。只有我们以“让”字去调剂邻里关系,就一定能使邻里和睦相处。

互谅要了解邻居的生活习惯,理解邻居的职业,谅解邻居的苦衷。对邻居要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宽容;少一点指责,多一点赞扬;少一点品头论足,多一点相互学习;少一点斤斤计较,多一点热忱关怀。)

上述家训中的家庭道德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积极的方面。很多方面今天我们也继承和发扬了。但由于传统家训形成和流传的特定历史条件的制约和占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道德的影响,加之这些家训多出自封建官吏及士大夫之手,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有封建主义纲常礼教及唯心主义的糟粕。比如,不少家训倡导男尊女卑、“烈女不更二夫”(王刘氏《女范捷录》)的道德准则,宣扬明哲保身、深自韬晦的处世之道,散布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任命由天的宿命论及封建迷信俗见,片面要求卑幼服从尊长的“愚孝”伦理等等。这些糟粕无疑是应该抛弃的。

三、家风遭破坏的原因。(幻22)

“家风”这个词,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出已较长时间了。虽然说在头脑中还有这个概念,但早已模糊不清。“家风”这样一种基于传统大家庭聚族而居的概念,在今天这样的小家庭中难以完全重现。”所以在记者的采访中,对于“家风是什么”便会出现种种可笑的回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整个社会思想道德主流是积极向上的。(结合文化多元性、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的全球化,中国文化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冲击)一些传统风俗早已不复当年模样。,进而影响到现在社会的道德底线。其原因有三:

第一,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文化传统成为国家积贫积弱、挨打受欺的替罪羊,变成“西方话语”和“革命话语”的批判靶子,被弃之如敝履。而家风传统是重灾区之一,导致中国一度出现砸烂祖先牌位、烧毁家谱族谱、漠视家训家风的恶劣现象。

第二,传统大家族不断解体。随着大家族格局的瓦解,家族在缩小,宗族的影响力日益式微,“家风”一类的传统约束力,自然作烟消云散状;此外,随着家庭规模的不断缩小,从旧式大家庭到五口之家,再到三口小家乃至夫妻袖珍家庭,作为历史遗产的家风,注定要受到不断冲刷。当今父母与未婚子女一起生活的核心家庭,逐渐成为中国家庭的主要模式。计划生育政策和现代人生育意愿降低,导致家庭少子化、独子化现象增多,下一代几乎无不成为“娇宝宝”和“小皇帝”,进而造成整个家庭逐渐偏离了孝敬老人、尊重传统、传承家风的方向。

第三,随着社会进步的加快,人口流动也随之加快,家庭被分散,孩子在外上学,父母在外工作,家庭成员的不断重组,这些都让家庭的观念和影响弱化了很多,从而导致少数人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价值观扭曲,是非善恶不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悄然滋长;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与长期以来不重视家风建设有着直接的关系。

从传统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人口流动尤其是乡村青壮年人口流动到

城镇的过程,使狭小乡村范围内“熟人社会”的伦理道德,以及与父母一起生活共同塑造和传承家风的传统,无法避免地被城镇“陌生人社会”的伦理道德,以及不受或少受父母教导规范的生活所取代。

四、家风的重要意义(幻23.24--------播视频)(尧传位给舜的故事)

中央电视台对受访者进行调查看来,认为培育和传承良好的家风有以下重要意义:有益于孩子的家庭教育(23.5%)、改善社会风气(22.8%)、有利于个人品行塑造(17.2%)、促进家庭和睦(15.3%)、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13.8%)、保留独特家庭文化(6.1%)。(幻25)

家风的意义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幻26)(1)家风家教能促进法治建设(幻27)

家风家训,虽属道德与文化范畴,但在很大程度上能约束人们的行为,引导民众向善,与法治的功用不谋而合。家庭作为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在不违背国家法律的前提下制定现代家庭的家规、家训,形成良好家风,能承担起守护社会共有价值观念的责任,也能为人们的道德礼义实践提供第一个场所。孩童在真正进入社会之前,就会在家风的熏陶下对应遵守的秩序进行体认、模仿与自觉维护——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融四岁,能让梨”

除社会秩序维护与文化传承功能之外,家风和家规还是我国诸多法律理念的重要来源。比如“人而无信,百事皆虚”之于民法的诚信原则;“不受无功之禄,不取不义之财”之于物权法的财产所有理念;“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之于刑法中的个人生命及财产安全理念。一方面,道德标准、法律条例从千万家规家风中提取精髓;另一方面,不断传承和修缮的家规家训在另一层面

也修正和完善着更多的法律法规。不成文的家规家风是成文法条的思想来源。

(2)家风是文化传承的基因(幻28)

人是一种文化存在,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人类之所以超出其他动物,一是由于有个发达的大脑;二是由于有文化,以及文化对基因发生的诱变作用。

家风是文化在家庭中的体现,是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满足家庭成员可持续成长与发展的精神需求,并实际引领这种需求的意识存在。它使家庭成员能从中寻找到精神归属感,使家庭文化得以延续。与众多文化相同,家风的核心是价值取向,并以价值为焦点向各个方向弥散开来,是常态家庭重要的文化资源。

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代际之间传播家风就成为家教,对家教进行文字的提炼就成为家训。所以,家教和家训都是家庭文化的一种传播方式,也是在家庭内部发生的文化过程。

从另一个方面说,家风又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亚文化,以家庭为纽带促进个体文化化,并使个体的精神世界与外在的既有文化融为一体,培养完美的人格。家风与社会主流文化有所不同,又有积极与消极之分,是整个社会文化谱系的组成成分。所以面对传统的家风家教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继承吸收优秀部分,抛弃封建落没部分。

(3)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幻29)

“家风”既是一个价值层面、伦理层面的问题,又和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行为举止息息相关。每家有每家的规矩,每家有每家的传统,家风各不相同,但彼此间却能形成交集。这个交集,就是中华优秀道德观念,就是社会的最大共识、最大需求,就是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4)家风有益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幻30)

名法国作家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从而也足见家风的重要了。

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那么,怎样为孩子打造良好的空间?(幻31)

1.高雅的生活情趣

父母要追求高雅的精神情趣,带头把家里的精神生活搞得充实、高雅、丰富,防止精神污染。有些父母让低级趣味充斥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极坏,比如抽烟、喝酒、赌博.....(例:春节打麻将)。父母可以用看书,赏花,听音乐等好的习惯来影响孩子,孩子身临其中,也必然受到审美情趣的熏陶。

2.浓厚的学习气氛

“文风”是家风中的重要一种,是培养孩子性情的、熏陶孩子素养的重要方面。热爱学习、崇尚知识,让家庭充满学习氛围,这是一种智的追

求。孩子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久而久之,也会变成知书达理的“绅士”或“淑女”。信息时代要求我们建立学习型家庭。无论父母做什么工作,都应该热爱学习,崇尚知识,让家庭充满学习气氛。

例: 有个孩子作文比赛得了第一名,人们以为他当编辑的父母一定为他修改过作文,做过指导。可是一了解,父母根本就没给他“吃小灶”:“我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哪有时间辅导他呀!”那么,秘密在哪儿呢?还是氛围——每天妈妈伏案改稿,爸爸埋头写作,家里来了客人,谈论的也都是如何修改文章,论“结构”,谈“中心”,家庭中的这种“文风”熏陶着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喜欢上了写作文。

3.和谐的家庭关系

良好家风的重要基础是团结、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家庭关系不正常,互相指责、埋怨、争斗,孩子感受到的是冷淡、冷酷、敌对情绪,心灵深处就会留下痛苦的伤痕,甚至会影响到学习成绩。为了给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环境,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父母对孩子也要民主,主动倾听他的意见、平等协商。家庭成员间都应注意情感的投入,这是一种心语心的交互,“爱要说,爱要做!”彼此给予温暖、给予关怀。为了孩子,一定要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团结,给孩子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那么,如何为孩子营造和谐的家风?(幻32)

四、如何培养传承家风(幻33)

如何培养家风?调查显示,35.3%的受访者认为应该注重传统家风的传承,26.8%的受访者建议家庭成员之间经常交流,20.7%的受访者建议家长不失时机地对孩子进行教育,12.1%的受访者认为家风也应当与时俱进,3.9%的受访者认为向名人学习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中国的家风,在某种程度上,是从小由父母亲树立起来的,岳母刺字、孟母三迁说的都是母亲对孩子的影响。但如今不少父母亲做得并不合格。“孩子要选班长,家长忙着送东西、拉选票;没选上,甚至会组织人打选上的那个班长„„如果父母亲的价值取向错了,会带给孩子毁灭性的影响。”,(溺爱子女败坏社会风气事例:爱儿女,是人之常情,但不能溺爱、偏爱、错爱。有的领导干部为了子女的位子、票子、房子,什么都肯干,拉关系、走后门、傍大款,搞权力寻租,甚至不惜铤而走险,贪赃枉法。面对子女违法乱纪,有的还要利用权力进行干预,妨碍司法部门秉公办案。有的对子女婚事大操大办,甚至动用警车开道,耀武扬威,招摇过市,收礼敛财,影响恶劣。这些虽属个别现象,但玷污了领导干部形象,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修复也需要很长时间。

1.家风修复(幻34)

家风家教的主体是家长,传承的规律是父传子继。家教不仅是以言教训,而且是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成人先要率先垂范,增强德育的自觉性。

所以家风修复与形成不用搞什么大理论,无关家庭贫富,亦无关父母文化程度,所涉及的乃是父母的德行素养。所以要先对家长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才能爱家,同时对全社会进行德育教育,(《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培养诚信环境。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儿女是父母的镜子。于党、于国、于家,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当正好家风,在教育并管好子女上带好头。把家风这个源头清

澈了,必能滋养好的作风、政风与民风,促进形成“气正山河壮,政廉日月春”的政治生态环境。

2.家风传承

在传承家风家教时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深刻挖掘传统文化的生动性。不是把一般性的传统和家风展示出来,要挖掘其生动性,因为每种家风家教都有自己生动的内容和过程。

第二,要通过不断的研讨进一步建立家教和家风的文化学的体系。其实家风家教的讨论应该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讨论,我们过去报了很多文化遗产,但是恰恰就没有家风家教。家风家教首先就是一种文化遗产,我们应自觉继承和保护

第三,在文化传承的主题下充分注重传统文化方式的传播。家教传承的方式方法非常丰富,每个家庭对后代进行教育都有不同的方式,这也是重要的遗产。家教要注重对“说”的文化遗产的挖掘,如何说话其实是非常重要的遗产,要充分挖掘“说”的艺术、传承的艺术。在家风家教传承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在文化传承的主题下充分注重传统文化方式的传播。同时,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法律、制度、政策来传承这个传统。

3..家风建设(幻35)

一方面要依据当今社会倡导的文明建设主旋律,酝酿、构思、规划、培植再建新家风。再建的文明新家风,包含了健康向上、积极创新的元素,时代性、针对性、可操作性更强,最能够与时俱进领跑时代,最能够彰显特色独树一帜,最能够融合贯通形成品牌。因此,再建文明新家风任重道远,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子孙崇德向善的家庭工程。

另一方面,必须重建家庭观念,将家庭置于更重要的角色定位。家庭不

该是总被牺牲的角色,而该是我们努力奋斗的目标“为大家”;无需“舍小家”,恰恰相反,只有“为小家”才能“为大家”。

五、家风正,官风清,民风正;国家盛。(幻36)

我们的周围,总有这样一些家庭,夫妻之间、婆媳之间、兄弟之间、两亲家之间,等等,总有这样那样的矛盾,闹得相互间不团结、不和谐,深究起来总是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其中不少还是陈芝麻、烂谷子的陈年旧账,有些人竟然能纠缠它几十年,让这个家庭不安宁。这样的家风不利于家庭不利于社会。“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国家中最小的单元,是社会的细胞。一个家庭有了好的家风,这个家庭就很和睦、很团结;千万个家庭有了好的家风,我们这个社会就很和谐、很有向心力,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就有了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家都自觉做到了,我们的家庭就很和谐,也就带来了我们社会的和谐和团结,我们的国家就有了稳定的基础。

今天我们重提“家风”,是有积极现实意义的。这是一种文化的回归,是一种历史智慧的挖掘与重建。重拾家风就是重拾价值观,就是重拾温暖与信念。

家风不仅是家庭的风气,也是社风民风的基础,甚至对党风政风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家风影响国风,国风也影响甚至决定家风。家风是从社会各个方面和角度吹出的人情之风。人情有冷暖,人际有关爱,人间有仁义,那一定是良好家风影响下的结果。当人人走出家庭,带着家的温暖,装着家的期盼,怀着家的未来,为社会奉献自己的才智,一个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民族国家就一定能够建成。

总而言之,树立端正的家风,传承优秀的家规和家训,的确是值得弘

10.公民道德建设教育总结 篇十

关于开展第七个“公民道德建设教育月”

活动总结

为深入开展第七个“公民道德建设教育月”活动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重点围绕“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开展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建文明校园,做‘四有’新人”为主题的活动。特把本次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 成立了县初中第七个“公民道德建设教育月”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张智勇

副组长:余雷

明绍忠

成员:艾弟云

先臣江

万平

黄翠英

张仕伟

涂小乐 二.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深化教育意识

1.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利用读报、班会课、团队活动课等时间,开展“讲一个民族英雄故事”、“看一部爱国影片”、“唱一首爱国歌曲”、“读一部爱国主义题材的书”的“四个一”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加强了学生们的思想道德意识,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以“孝德”为主题,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了给教师、给父母做一伯有意义的事。写一封信,打一个问候电话,做一

饭,说句感谢话,送一杯水,谈一次心,承担一件家务劳动等活动。孩子的懂事,孩子的孝心让父母得到了心慰,学校这次活动的开展,爱到家长的好评,社会的肯定。

3.以“我是文明小市民”为主题,开展如何做一个文明小市民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社会调查等系列活动。结合“爱我环境,做文明学生”活动,深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4.团委、学生会、少先队大队部办出黑板报专刊,各班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为主题办出了黑板报。

5.全校同学写了一篇活动心得体会文章,团委利用“校园之场广播”向全体师生播出了优秀文章,在校园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此次活动的开展真正体现了县初中的以人为本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深化和培养了学生“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是一次有重要意义的主题教育。

11.加强公民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篇十一

2012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小林发出“给每个公民建立一份道德档案”的建议,此番言论引起了广泛热议。针对今天的辩题,我方一致认为“建立公民道德档案,不能有效提升其道德素质”。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下何为档案。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最新定义:档案是指组织或个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清晰的、确定的、具有完整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历史再现性是它的基本属性。用外在的固化信息去提升内在的思想道德素质显然有失偏颇。再来说说有效提升的标准,它是在一定原有基础上有成效的进步提高,这和“回升”概念是截然不同的。

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辨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建立公民道德档案是外在因素,而进行自我的道德约束才是内在因素,我们要有效的提升公民道德素质不能过分依靠外在因素的强制性,否则会适得其反。下面我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阐述我方观点:

从现实层面上看,很难想象一个不懂得自我道德约束而依赖公民道德档案来警示自己的人将怎样步入社会?!道德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倘若道德需要公民道德档案来警示,那我们就应该立刻制订各种制度,从此以后,小学课堂里的思想品德将被道德档案取而代之,但事实是这样吗?我方不否认道德档案在提升道德素质方面起到引发公民关注热议的作用,但是我们只能将它看作是建立公民道德档案的一个催化剂,不能有效提升其道德素质,所以,面对道德问题,我们应该相信自己,依靠自己,因为道德素质的提升是靠自我道德的约束!从价值层面判断,自我道德约束比建立公民道德档案约束更合理,高效。道德档案约束道德,“道德”的了一时,却不能保证“道德”一世啊!道德档案有其滞后性,僵化性,局限性,这是不言而喻的。而且建立公民道德档案是治标,而自我道德约束治本,两者究竟选哪个能有效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相信大家不难判断。

上一篇:MSSQL SERVER数据库视图下一篇:人类认识的宇宙的教案(合作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