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业生态道德(12篇)
1.论商业生态道德 篇一
论思维形式的转换与生态道德思维的形成
思维方式的转换直接影响到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在原始思维中是人对自然的崇拜,在经验思维中是“天人合一”,而在形式思维中则出现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产生了生态危机,只有到了具体思维阶段,才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解,形成了生态道德思维.
作 者:黄富峰 Huang Fufeng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经法学院,山东,聊城,252059刊 名: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CHENG UNIVERSITY(PHIL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002“”(1)分类号:B82关键词:原始思维 经验思维 形式思维 具体思维 生态道德思维
2.论商业生态道德 篇二
一、法制在生态道德建设中的保障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法律与道德同属于上层建筑, 其性质与作用方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但法律与道德也对经济基础有着巨大的反作用, 同时两者之间又相互依存、相互交叉、相互影响。据此, 法律与道德的一般关系主要可作如下表述:
生成形态并列。法律与道德都是社会的重要行为规范, 都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评价, 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但是, 两者属于不同的社会规范体系。马克思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这一论断不仅深刻地概括了道德的本质特征, 而且指明了道德与法律的根本区别。从性质上看, 道德体现的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它包括人们关于善与恶、美与丑、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正义与非正义等观念形态, 也包括与这些观念相对应的伦理行为规范。道德的规范作用来自于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等精神力量, 实际上是通过社会成员的自觉性来发挥作用的。而法律表现的是“国家意志”的他律, 具体而言, 它是由国家机关根据占社会领导地位或主导地位的阶级意志而采用规范形式制定的, 同时又是依靠国家强制力即法庭、警察、监狱等来保证施行的。所谓法制即是上述法律规范体系及有关的立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等一系列环节的制度。以上说明, 在社会规范系统中, 法律与道德是两个并列存在的对立面的统一。就其生成形态来说, 法律主要是一种制度形态的上层建筑, 道德主要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 它们在基本内涵、表现形式、调控方法等方面既相互区别, 又相互联系。
调控范围交叉。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不仅表现为对立面的排斥, 而且存在着对立面的过渡与转化。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 “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法律与道德的交叉与渗透, 有两个重要表现:一是法律意识与道德观念具有同一属性而相互联系, 二是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调控范围有所重叠而相互包容。一般来说, 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 也是道德所禁止和谴责的行为:凡是法律所要求和鼓励的行为, 也是道德所培养和倡导的行为。反言之, 许多道德观念也体现在法律之中, 许多道德问题也是可以诉求法律解决的问题。不过, 从规范作用的范围来看, 法律与道德对人们行为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前者一般只能规定最起码的行为要求, 而后者可以解决人们精神生活和社会行为中更高层次的问题。例如, 道德可以要求人们“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 而法律只能规定人们不许损人利己或损公肥私。
社会功能互补。在社会规范体系中, 法律与道德是两种不同属性的行为规范, 在调整社会关系方面尽管两者手段不一, 但其功能却相互补充。道德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和诱导, 其实现方式主要依靠舆论督促、内心修养和习惯驱使, 因而道德在社会职业和家庭生活中影响广泛而深远。但道德也有局限性, 它对严重危害他人或社会利益的行为只能谴责而不能制裁。而法律则不然, 它明文规定什么可以为、什么不可以为, 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既有引导、推动作用, 更有惩戒、防范作用。但法律并非万能, 其设定的“中人” (即一般人) 标准不同于道德倡导的“圣人”标准, 因此对虽“缺德”而不犯法的行为往往无能为力。在现代社会中, 法律的他律约束作用与道德的自律教化作用只有相互补充和密切配合, 才能达到建设社会文明的良好效果。
生态道德含有对待自然的“义务”性规范, 这种“义务”是促使将生态道德上升为生态法律义务即生态道德规范法律化的基础。生态道德规范法律化, 是将人类环境道德理念、原则、规范上升为法律的过程, 也是好的生态法律由此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良好的生态法律, 就是符合环境道德的法律, 就是促进环境公平和环境正义的法律, 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生态法律的本质和特点, 从而构成生态法治的基石。生态道德和生态法律的结合, 即生态道德规范的法律化和生态法律规范的道德化, 是生态法治得以成立的不可或缺的两个阶段, 也是人类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历史过程。
“民而无德, 国将不国。以德治国, 迫在眉睫”。从治国的战略高度来看,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法治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道德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重要的思想保证, 其目的正是要达到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从而保障社会的健康发展和正常运行。“德治”与“法治”二者的有机结合, 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治国方略和社会调节手段的完备和有效, 进而调节和规范社会利益关系中的各种矛盾。为此, 我们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同时, 必须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综合地运用法律和道德这两种手段, 对社会关系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调节, 不仅从制度上, 也从运行机制上, 解决好社会控制和社会发展的问题, 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加强生态道德建设的立法保障
在我国整个法制体系建设中, 生态环境法制建设起步较早, 法律规范等级较高, 法律体系较完备, 许多立法在当时并不落后, 有的甚至具有领先的意义。但也要看到, 我国生态环境法制也存在一些不足, 其中有些问题是我国所特有的, 比如, 在立法方面, 存在着立法转型滞后这一问题, 这一问题不解决, 我国生态道德法制建设就难以发展。这一问题的解决, 也正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生态道德法制建设的关键所在。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了人类对环境认识的深化, 环境法赖以产生的环境科学, 以及作为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学科的生态学, 在近几十年来已几经转型。早期生态学源于生物科学, 现代生态学正在发展成为一门研究人类与自然作为一个整体的综合科学, 具有以研究人类活动为主导作用的, 人与生物圈相互作用和联系的跨学科特征, 特别注重研究寻找全球持续发展途径这一核心问题。生态学发展在环境法学领域内表现为, 环境法正由早期的污染防治法或称环境保护法, 逐步扩大到自然资源保护领域, 近年来更拓展到生态环境建设领域。目前, 世界上各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均以不同途径、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环境法的历史转型。
作为大陆法代表的法国, 其环境法的转型可形容为两条腿走路。其环境法渊源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源于农业法、公共卫生法、矿业法、狩猎法、国有土地法、都市计划法等特别法的公害防治法;二是源于民法 (主要是物权法) 及刑法相关条文的自然保育法。这两类并行的法律规范统称为环境法。日本环境法的发展则采取先公害防治, 而后自然环境保育, 于1993年整合为环境基本法。美国于1969年制定了《国家环境政策法》为基本法, 作为美国联邦及各州环境的宪法, 内容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保育及污染防治外, 也包括社会性的种类环境侵害。
我国环境保护法颁布二十年来, 法律的调整范围基本上未发生重大变化, 环境法在立法上并未转型, 依然是以环境污染防治为核心的传统型环境法体系。在环境法律界, 一直有所谓大环境法和小环境法之争。“大环境法观点其名称一般叫环境法, 小环境法观点一般称环境保护法, 其区别在于广义还是狭义的环境保护的划分。把资源保护、城市建设、环境卫生包括在环境保护里面的属大环境法观点。反之则为小环境法观点。我国立法、管理部门采取小环境法观点, 而理论、教学部门则倾向大环境法观点, 两种观点并存产生种种矛盾。”而事实上, 所谓大环境法, 也基本上不涉及生态道德建设问题, 只是在1999年底全国第一届环境资源法研讨会上, 有学者主张将气象法、节能法、防洪法、防震减灾法等纳入环境法范畴。环境法调整范围的局限性和环保部门职责的局限性是我国目前自然资源不会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生态道德法制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长期以来受到理论界重视, 针对我国环境法具有跨越式发展的特点, 第一步, 一方面大量引进国外先进的立法, 通过超前性立法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 不受国外立法的局限, 跨越国外已过时的立法, 使立法符合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第二步, 要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要求, 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并举、城镇污染治理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并重、统筹兼顾综合决策的方针。根据以上两个跨越式立法阶段, 我国的生态环境法应包括防治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法 (亦可称为生态保育法) 两大部分, 前者包括现行的各污染要素防治的立法, 也包括海洋环境保护法和臭氧层保护立法。生态保育法包括生态保护法和生态建设法两部分, 前者可分为生物资源保护法、非生物资源保护法和人文生态环境保护法三部分;后者包括生态道德建设, 生态区域建设、国土整治、流域治理等方面的立法。
三、严格生态道德建设的执法保障
我国生态道德建设一直强调以行政为主导, 政府起决定作用, 这种体制在我国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环保行政主导被解释为统一计划、集中管理的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它又被解释为经济靠市场、环保靠政府。从发展趋势来看, 我国的环保行政主导一直处于不断加强之势, 目前环保工作的重点是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这使环保行政主导的特色更加鲜明。
行政主导的优势在于:首先, 它具有较高的效率。相对于立法权来说, 行政权的行使更为简捷;相当于司法权来说, 行政权的行使更为经济。因此, 各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往往赋予行政部门更多的权利,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美国“在环保局官员选择管理什么、如何管理以及什么时候进行管理方面, 一般规则为他们提供大量的自由裁决权”。其次,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 生态环境复杂而相对脆弱, 地区间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 客观上需要有一个隶属关系严格的环境保护系统, 这个系统只能是行政性的, 地方独立性较强的立法和司法系统难以主导我国环境保护的需要。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行政主导的局限性。首先, 它主要适用于污染防治, 而对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则另当别论。国外自然资源主要为私有财产, 以私法 (大陆法的物权法和普通法的财产法) 的调整为主, 行政权力的介入很有限, 也就无所谓行政主导。其次, 行政主导在强调严格隶属关系的同时, 也容易异化出部门分割、条块分割的痼疾。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但我国在管理体制上将其人为分割为土地、农牧、林业、海洋、矿产、水利等诸多产业部门和行政区划, 这些行政部门和行政区划的第一职能并不是保护生态环境资源, 而是通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经济效益, 环境保护行政主导强调的是扩大环境保护职能部门的权力, 必然增加与相关产业部门和地方的权力冲突, 造成体制上的混乱, 反而导致行政主导的削弱。
基于前面分析的我国环境执法存在的问题, 笔者试提出若干重整的目标。首先, 污染防治要向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相融合和行政刑法方向发展, 将现行大量的行政处罚上升为具有刑事责任性质的处罚, 检察机关应积极参与, 这方面可借鉴日本的有关立法。其次, 自然资源保护要逐步扩大民事保护的范围而缩小刑事责任的范围, 这要取决于民法物权法的完善, 也取决于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关系的正确处理, 以及人民群众环境意识的提高等各种因素。最后, 要正确理解和掌握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笔者认为, 在我国生态道德法制建设系统过程中, 执法是末端环节, 前面的问题不解决而想靠末端一刀切, 无异于以堵口子的方法治洪水, 是治标不治本, 甚至激化矛盾, 为生态道德法制的长治久安埋下隐患。
四、完善生态道德建设的司法保障
我国生态环境司法功能方面主要存在两个偏差。一是环境司法为环境行政的补充。其中环境行政诉讼和环境行政赔偿自不必说, 大部分环境民事案件也必须是先经过环境行政部门处理后, 法院才可受理, 这在环境污染案件中很明显;而对于自然资源保护案件, 也是由于行政部门不愿介入, 才主要由法院受理。我国刑法关于环境和环境自然资源方面的罪名大部分是自然资源方面的, 与这种偏差不无关系。这种偏差降低了环境司法的地位和功能, 也降低了环境法制的功能。
二是不同性质法律责任的“错位”。我国现行环境司法主要分为5个领域: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民事案件、破坏自然资源刑事案件、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刑事案件、环境行政诉讼案件和环境行政赔偿案件。其中私法领域只占1/5, 而公法领域占4/5, 这种比例本来就不正常, 而更不正常的是, 不同性质的法律责任还经常相互错位, 从而降低了法律的价值。我国《刑法》分则第六章第六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共规定了14种罪, 其中只有3种是关于环境污染的犯罪, 而破坏资源的犯罪多的11种。自然资源在本质上属于财产, 在现代法治国家, 对财产权的变化应当以财产法即民法为主, 刑法等公法为补充。但我国自然资源为国有, 这种民法的保护功能受到限制, 只能以刑法越俎代庖, 这使我国的自然资源保护具有了严刑峻法和泛刑法主义的色彩。但另一方面, 实践中大规模的自然资源破坏往往与产权不清、管理体制混乱这些民事和行政因素有关, 在这种情况下, 追究刑事责任既有难度也不现实, 这就大大降低了法律的尊严, 反过来更加助长了破坏自然资源的行为。上述情况使我国不同性质的环境法律责任形成相互“错位”或“倒置”的怪圈, 其结果是法律功能的抵消和减损。
根据以上对我国生态道德法制建设司法保障分析, 生态道德建设的司法要加强, 我国生态建设立法一般号召性的宣传性规范多, 义务和法律责任的规定少, 执法环节薄弱, 而司法更为欠缺。由于生态道德建设立法是我国环境法制的新课题, 如何加强司法有待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谢青松:“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支持与法律保障”[J], 《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理论专辑;
3.论生态道德建设的三个维度 篇三
一、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道德关系的思想
在思考和闡述人与自然道德关系方面,西方学术界有两种环境伦理思想:一种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另一种是生物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综观人类中心主义和生物中心主义,我们可以看到:一方以人为中心,一方以有生命的生物为中心,探讨人与自然界的道德关系及其伦理责任。但从哲学根基上考察,它们仍然处于现代形而上学中,把人与自然界看成相互外在的两个不同的对象,人与自然仍然处于二元对立中,伦理道德上的命令就成了“现有”和“应有”的紧张对峙。
如何超越人与自然道德关系上的“现有”和“应有”的紧张对峙?从根本上来讲,人们还得重思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马克思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上相比于西方其他环境伦理思想来说,有两大特点:一是从生存论存在论基础上阐述人与自然关系的统一,二是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向度。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可作为今天开展生态道德建设的指导原则,从理论高度上指明了生态道德建设的方向。
(一)马克思在生存论存在论基础上阐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统一
马克思摒弃外部自然界的实在性问题和人的理性主体地位,认为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彻底颠覆了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传统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从感性对象性活动上谈论人与自然的统一。在感性对象性活动上,人即自然,自然即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感性对象性关系。在马克思看来,“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即人对人来说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来说作为人的存在,已经成为实际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与自然不是外在对立的,而是统一的,人既不是自然界的主人,自然界也不是匍匐在人之脚下任人宰割的对象,人与自然处在感性对象性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中。
(二)马克思指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向度
正是立足于感性对象性活动,马克思既看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同时也看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向度,打破了自然与历史之间的二元对立,把自然纳入历史中考察,发现了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马克思指出:“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部分即自然界生成为人的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历史是人在自然界中通过劳动而自我产生的过程,自然的历史与人的历史是同一个过程。
二、生态道德建设的内容
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给今天的生态道德建设以重大启示:感性的人和感性的自然界是统一的,人类历史正迈向自然界成为人和人成为人的过程,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与人的和谐发展是人类历史的必然。今天生态道德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存,树立正确的生产观、消费观和价值观。按照《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生态道德建设可从三个方面展开:
(一)以生态道德建设为导向转变生产方式
当前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使得人们不得不对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展开反思,重新思考人与自然关系,在生产中从征服自然、战胜自然,人与自然对立、对抗,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意见》指出:“必须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工业文明下的生产方式以利润的增长作为生产的唯一目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根本不考虑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和有限性。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在各个资本家都是为了直接的利润而从事生产和交换的地方,他们首先考虑的只能是最近的最直接的结果。”因此,在“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的背景下,我们要对以利润为唯一生产目的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道德约束,把生态道德意识贯彻到一切生产过程中,转变生产力发展理念,强化企业生态道德责任意识。
首先,转变生产力发展理念。习近平同志曾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牢固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企业要树立生态环境也是一种生产力的思想,努力打造绿色竞争力,改变传统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战略和政策,树立并推行绿色生产、循环生产、低碳生产的理念。
其次,树立生态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理念。马克思曾指出,历史是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是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矛盾的解决。马克思从历史发展高度上给我们揭示了生态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英国《卫报》评论认为:“19世纪英国教会世界如何生产,20世纪美国教会世界如何消费。如果中国要引领21世纪,必须教会世界如何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打破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二元对立,树立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走出一条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道路。
另外,强化企业生态道德责任意识,形成以“保护生态环境为荣、破坏生态环境为耻”的道德责任感和荣誉感,自觉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二)以生态道德建设为导向规范生活方式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也就离不开消费。消费活动既是满足人的需要的实现形式,又是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体现。现代社会的生产强制、消费强制把人们带入一个以消费主义为导向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在广告、消费欲望等刺激下背离自己的真实需要,产生满足日常基本需要之外的虚假的需要。正如弗洛姆所指出的那样:“人本身越来越成为一个贪婪的被动的消费者。物品不是用来为人服务,相反,人却成了物品的奴仆。”现代人在这一消费主义生活方式下,崇尚“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人的独立性完全建立在对物的依赖性基础之上,把人生幸福看成对商品一物的拥有,从而造成巨大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指出,自然是人的自然,人是自然界中的人。生态环境关乎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每个人都可成为生态道德的实践者。正如《意见》指出的,“必须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树立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道德意识,把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发展理念贯穿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公民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人们生活方式中的浪费、破坏环境等行为无不折射出人们生态道德意识的缺乏。人与自然共处于一体中,保护环境是人类应尽的道德义务,人类应自觉承担起对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道德风尚。
倡导绿色健康的环保生活方式,积极改变人们过度消耗能源的生活方式。大力倡导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养成绿色生活的日常行为和习惯。如生活中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绿色健康出行等,丢掉享乐主义,减少炫耀性消费、奢侈性消费等过度消费。
(三)以生态道德建设为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还需要人们价值观上的变革,破除以“人”为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和以“生物”为中心的生物中心主义价值观,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价值观,“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让“绿色化”融入社会主流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平等”“公正”“友善”等不仅是指向人与人之间的,同时也是指向人与自然之间的核心价值。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人的解放和自然界的全面复活是同一个过程。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构建是同一过程。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应包含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价值观。
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和谐”不仅是人与人的和谐,同时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且这两者的和谐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同一个过程。“和谐”理应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目标和现实要求。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人合一、和谐共生、与天地合德等思想。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消除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努力推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倡导人与自然“平等”发展的生态价值观。“平等”生态价值观就是倡导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以尊重自然取代征服自然、战胜自然。人并不是自然的主宰或征服者,也并不高于自然或优越于其他物种,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与人共处于一个大家庭中。把这种平等生态价值观渗透到我们日常行为中,不随便乱扔垃圾,不破坏生态环境,确立适度和文明的生产观和消费观。
4.中国商业道德:问题与对策 篇四
伴随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将融为一体.中国企业面临的困难障碍,不仅是科技、生产力和管理,更主要是商业道德如何与国际惯例对接问题.商业道德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本文着重分析中国商业道德现存的问题,指出其危害,并提出全方位的控制对策.
作 者:张志宏 作者单位:广州花都,培正商学院管理系,510830 刊 名:乡镇经济 PKU英文刊名:RURAL ECONOMY 年,卷(期): “”(8) 分类号:F7 关键词:
5.论商业生态道德 篇五
摘要:道德信仰是发自每个人内心的是非判断,具有强大的约束力和驱动力。环境行为习惯和平等的价值观的培养,更多的属于生态道德培养范畴。而生态道德的培养是中学道德教育生态教学论文枪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世纪公民最基本的素质之一,也是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生态道德;平等的价值观;道德行为习惯;可持续发展
现今,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物种濒危等一系列生态学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新的世纪,解决摆在人们面前的环境问题不仅需要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还需要有新的价值观和新的环境道德概念,它可以作为指导人类新生活的行为模式。
一、环境道德的提出
传统的伦理学用于调节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不涉及人与自然和其它生命的关系,它讲的善、恶、公正等伦理行为是从人的利益出发的,根源于传统的伦理学,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转变成“人是自然的主宰”。可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已造成全球性的污染和生态破坏,因而需要制定一种新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来调节人对自然的行为,这就是保护环境和保护生命的道德原则。1933年美国莱奥波尔德在《大地伦理》一文中首次提出要把道德的对象从人扩大到所有生命和自然界,要尊重所有生物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持续生存的权利,因而莱奥波尔德被认为是生态伦理学的创始人。1975年澳大利亚学者彼德辛格出版了《动物解放》一书,进一步认为动物和人一样,具有体验痛苦和愉快的能力,因而具有道德权利,动物也应得到同样的关心。在这期间,西方其他生态伦理学家也认为伦理学正当行为的概念也必须从人扩大到自然界;对生命和自然界表示道德上的关心,尊重生命和自然界;承认生命和自然界的生存权利。1991年lo月联合国发表了一个重要文件《保护地球一可持续生存的战略》,这是人类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了一种新的环境道德标准一可持续生存的道德原则。其要点有:人类现在和将来都有义务关心他人和其他生命;每种生命形式以它对人类的价值有理由得到尊重;人类的发展不应该威胁自然的整体性和其他物种的生存;人类应该在不超出支持它的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的情况下,发展经济、不断提高和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此后,关注环境、协调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就成为各国政府更加关注的重要问题。
我国在11月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明文规定“社会公德是全民在社会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中国保护环境第一次成为社会公德的一项重要内容。什么是生态环境道德?团中央概括为12个字:“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这使我国人民对生态环境道德的理解更加具体化。
二、环境伦理道德的目标
(一)树立平等的价值观
1.现代人与子孙之间的平等关系
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我们不是从祖先那里继承了地球,而是从子孙那里借用了它”。地球上的一切资源属于我们及我们的后代,我们没有权利提前支取,只有在既满足了当代人类生存的需要,又对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不构成威胁的前提下,人类才能得以持续的发展。保护环境,不污染和破坏环境,既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道德上必须履行的责任。为此,在教学中可举出许多实例,例如,由于人们只顾眼前,不顾长远,急功近利的行为,造成了森林滥伐、土地破坏、水土流失、水源和大气污染、土壤沙漠化等环境问题,危及我们及后代的生存。通过这些实例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没有生态观念将会给后人带来什么恶果,通过体验、反思形成初步的生态道德品质。
2.人与自然的平等
生态伦理学认为人是自然长期发展变化的产物,人类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我们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的生存权利;人类和其它生物共同生活在地球这个家园里,共享地球的生态资源;生物是人类的伙伴和朋友,人类不能以主宰者的身份力图去控制和统治其他物种,而应当尊重生命和自然界;自然界是有价值的,人类在自然价值的基础上创造了文化价值。地球不仅仅属于人类。在生物教学中,有许多发人深思的例子,如由于人类不注意环境保护产生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等现象;由于不合理的开垦草原、乱挖发菜造成我国北方出现罕见的“沙尘暴”;由于对森林的乱砍乱伐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等。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人类的生存环境,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道德出发,树立一种符合人类发展需要的`人与自然平等的价值观。
(二)形成生态环境行为习惯
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把正确的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人们自觉的道德行为。所谓环境行为习惯是指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有意识的保护环境的行为倾向和实践能力。因此生态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应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团中央在近期把青少年生态环境道德的具体行为概括为“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抵制污染、植绿护绿”。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环境行为习惯落实或定位在两个具体的层次上:遵守环境规则,自觉采取保护环境的行为,甚至放弃一些个人的方便。如要教育学生节约用水、用电,珍惜一草一木,购买绿色产品,回收和重复利用资源,乘坐环保的交通工具等;推动和影响他人采取保护环境的道德原则,还要教育家人和身边的人树立环境的美德,实行简朴生活。
三、生态道德的培养
(一)融入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
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可以强化学生所学的知识,并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和体验,直接唤起生态伦理良知,采取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动行为,并能使青少年的责任感和价值观发生质的飞跃。如可以进行生态伦理道德的宣传活动,让学生自己创作宣传标语和环保专题的艺术作品,在其过程中逐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特别是学生通过对他人的教育,实现自我教育。此外,结合开展社区服务和志愿者行动,把生态道德教育融人各种实践活动中去。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美的环境可以陶冶美的心灵,绿色校园对学生人格完善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生态道德观念的形成起着催化作用。因此,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生态伦理意识和情感,是生态道德教育的一种潜在而有效的方式。如校园和班级净化、绿化和美化;使校园和教室里四季有绿色、有花香;在园里放置一些标志牌,上面写上富有人情味的宣传语;由学生自己采编环境保护的小报,设立校园回收站,号召学生回收废旧物品,并对其进行分类和集中处理;引导学生从身边做起,抵制不良和过度消费行为;在校园里定期开展环保专题讲座;建设环保宣传窗;创办自己的环保社团;引导学生对校园环境进行评价或重新规划设计等。青少年是道德理念形成的重要时期,更是一个国家和民主的未来和希望。抓住这一关键时期,一代代培养必然会使生态道德在全社会形成。“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环境道德教育所孜孜追求的正是陶行知先生所谆谆告诫的。
参考文献:
[1]周谷平,朱绍英.重视进行生态道德教育[J].教育研究,200l,(11).
[2]曲格平.全国环境教育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6.论生态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保障 篇六
一、建设有利于生态道德建设的良好人文舆论氛围
环境问题有自然地理原因、经济原因, 但最明显的是社会人文方面的原因, 也最直接地表现为社会问题。生态道德作为一门科学, 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 一直就与人类社会结下了不解之缘。现代的生态道德学, 强烈地显示出它的社会属性这一面。因此, 要推动生态道德的发展, 必须从社会人文舆论氛围的转变角度入手, 推动社会人文领域的生态化。而要形成有利于生态道德建设的良好人文舆论氛围, 则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 推进生态文化自身建设, 加强各种思想文化阵地, 特别是人文艺术创作领域的生态道德导向。文学艺术、文体活动对于公民道德建设有着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一切人文艺术创造活动, 都要积极宣传生态科学理论、反映生态伦理道德、传播先进生态文化、塑造爱自然爱生活的美好心灵、弘扬生态文明风尚、提升生态审美, 大力宣传并热情讴歌体现生态文明时代精神的生态道德实践和生态道德品质, 从而给人以启迪, 激励人们追求生态和谐, 创造生态和谐。要以各种人文艺术体裁和形式为载体, 坚决批评各种违反生态道德的行为和错误观念, 帮助人们辨别是非, 从而为推进生态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思想文化氛围。
当前, 尤其要注重对绿色消费观和生活观的文学艺术表现。因为革除旧的消费观, 确立新的消费观是现阶段社会发展向生态文明迈进的首要要求和重要突破口。在社会生活领域中, 人们通过各种劳动产品的使用和消耗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这一过程, 就是消耗资源并产生各种废弃物的过程。要有效解决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 人们就要在消费观念上进行深刻的革命, 不仅要把人的消费行为同国家和社会相联系, 还应同自然环境相联系;不仅要同当代人的需要相联系, 还应同子孙后代的利益相联系。因此, 要倡导适度消费, 崇尚节俭生活。适度消费就是对环境友好的合理消费, 它要求我们以获得基本需要的满足为标准, 而不是鼓励对物质资源的无止境占有。自然能满足人的合理需要, 但不能满足人的贪婪。生态文化建设要倡导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导向的绿色消费模式。即人类的消费应以不破坏自然环境为前提, 消费除了满足物质需要, 还应满足精神需要, 应是一种健康、文明的消费。
第二, 发挥教育对生态道德意识普及和传承的重要作用。树立全民生态意识, 就是要求人们从维护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 把生态意识转化为自己的道德良心, 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自觉地规范自身对待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 使自己的行为对生态环境无害, 还要通过努力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优化。形成“人心思和谐, 人人求和谐”的局面, 营造“同则不继, 和则生物”的社会氛围。要把生态道德上升为全民意识, 需要用一定的生态道德原则和规范来教育各个层次的社会成员, 使受教育者真正树立生态道德观念。因此, 要坚持把生态教育作为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生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实。一是开展生态科学知识普及, 加大生态经济的科普宣传和科技推广力度。二是把对青少年开展的科学生态道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三是发挥生态道德实践作为重要的教育手段, 在实践活动中教育人们更加关注森林, 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四是要采取多种宣传教育形式促进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行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的社会风尚。
第三, 发挥现代媒体的生态道德宣传功能, 加强生态道德建设的舆论引导。现代媒体是各种知识、文化、信息的生产、制作、传播、直至销售的主要“工厂”。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大众媒体, 要坚持生态文明导向, 以正面宣传为主, 以反面批判为辅, 牢牢把握生态道德的舆论导向, 满腔热情地宣传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所涌现出来的、反映新时期生态道德要求的新事物、新典型。要利用群众喜爱的名牌栏目, 加强对社会普遍关注的生态热点问题的引导。要积极开展舆论监督, 有力地批评背离各种生态道德要求, 破坏环境, 危及生态安全的错误言行和丑恶现象。要发动群众参与, 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展开讨论。计算机互联网作为现代社会一种特殊的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 是生态道德思想建设的新阵地。要加大网络对生态道德实践的正面宣传和管理工作的力度, 鼓励发布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 大力支持以宣传、讨论生态保护、环境建设为主题的优秀网站。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通过网络建设和网上交流增进生态文明意识, 共同建设生态文明环境。同时, 在各种媒体上刊载播放的各种类型的商业性广告, 要注意文化品位和生态文明导向, 不得出现有损生态文明, 无视生态责任的内容。要大力提倡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广告, 净化人们心灵, 优化生态人文环境。
二、建设有利于生态道德建设的良好经济氛围
目前, 我国经济正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历史时期, 这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 这个阶段是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时期, 我国在这一时期所承受的生态环境压力更为沉重, 主要表现为:
第一, 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问题呈爆炸性状态。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转型是对生产力的极大解放, 这种解放的效果是, 我国在这一时期经济的增长速度极快, 相应地对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和各行业污染物的排放规模均随之骤然膨胀;同时, 经济的高增长带来高消费, 资源的消耗和浪费严重, 生活污染在生态环境问题中的比重加大。与各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环境问题有一个较长时期的恶化过程形成对照的是, 我国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呈爆炸性状态。
第二, 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冲突的特殊性。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所追求的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 是少数人的利益, 环境问题则是对多数人利益的损害, 二者成对立状态, 法律对这种显性冲突的社会关系比较容易做出规范。而我国经济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 经济利益的主体和环境利用的主体具有一致性, 这在集体经济中尤为显著。近年来, 我国农村环境恶化的速度高于城市, 一些乡镇企业的农民为“脱贫致富”, 宁肯容忍环境污染对所在集体和本人的损害, 国家不得不用加大执法力度的方法来扭转劣势。
针对这一背景, 如何塑造有利于生态道德建设的经济氛围, 建设良好的经济氛围、倡导循环经济就成为了生态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一, 全面变革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 包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控制人口增长和人均物质消耗量的增长,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提高发展质量, 使其既符合物质生产发展水平, 又符合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 既能满足人们的消费要求, 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这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进而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 从而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物质产品的数量增长是有极限的, 但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则是无止境的, 将经济发展由数量增长型转向质量提高型转变, 这是避免数量增长突破自然极限而遭到自然和社会双重危机冲击的必然选择, 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 倡导循环经济、经济绿色化。着力于用生态道德去化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胡锦涛同志曾经说过, “大量事实表明,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 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 如果资源能源供应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 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也就是说, 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相适应、相协调,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因此, 建设有利于生态道德建设的良好经济氛围, 使可持续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的行为意识中去, 使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能够自觉地调整自身的行为, 达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基础保证。
第三, 广泛推进各种经济生态化实践, 节约环境资源。人与自然的和谐, 强调人类社会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 这就必然要求发展循环经济, 建立资源节约, 环境良好型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 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是缓解资源瓶颈对经济发展制约的正确选择, 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客观需要, 也是生态道德建设实践意义的最终体现。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
因此, 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 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 以绿色科技为动力, 引导人们科学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更加科学地利用自然资源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服务, 坚决禁止各种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引导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 优化资源利用、提高资源产出效率、降低环境污染为重点, 加快清洁生产,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为生态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经济氛围, 促进自然资源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
三、建设有利于生态道德建设的良好政治氛围
政治的发展对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 同样, 对于一个社会的思想道德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治理念、政治路线、政策方针的实施会极大的影响一个社会的总体发展进程, 特别是对社会风尚、人们的思想觉悟有极大的引导和推动力。
当前, 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家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基础性问题, 必将上升到政治层面。以往, 人们通常认为政治是以阶级关系为根本对象的社会实践, 而生态保护是以人与自然关系为根本对象的社会实践。前者强调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后者强调保护环境。因而, 人们把政治观点称为“红色”观点, 把生态观点称为“绿色”观点。实际上, 这样把它们分割开来是不全面的, 应当将它们统一起来。正如美国学者拉斯金和伯诺夫曾指出的:“‘红色’与‘绿色’之间以往的对立也许是不必要的。实际上, 每一方都需要借助另一方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政治实践需要一种政治框架, 它将能够把对阶级, 发展和权利剥夺的关心与正在出现的对环境承受力的关心结合起来。”正基于此, 建设生态道德, 必须寻求强有力的政治后盾, 要把政治引导和政治环境的发展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要求, 这也对我国政治生活和政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指向, 营造一种重生态建设、利生态保护的良好政治氛围, 不仅是推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举措, 也是在全社会树立生态道德的必然需要。
当前, 营造有利于生态道德建设的良好政治氛围, 必须从树立科学的生态执政观, 完善生态民主, 加强生态政府和生态行政建设这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建设, 而最关键的环节就是要加强党政领导干部的生态道德观教育和生态道德修养。
第一, 树立科学的生态执政观。实践党在生态文明时代的执政理念, 实行生态执政, 就是要把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作为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赋予执政活动以生态意蕴, 树立科学的执政理念, 创新执政方式, 进一步形成党领导和支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进行生态建设的执政理论、执政政策、执政机制和执政实践, 从而引导政治发展乃至社会整体风尚和思想道德向生态文明方向发展。其中, 树立科学政绩观是实现生态执政的重要环节也是生态执政观的具体表现。
第二, 形成生态民主氛围。要围绕落实人民群众对涉及自身利益的生态问题的知情权、监督权、民主决策权、管理权, 进一步完善、落实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建设的各项要求和做法, 加强基层民主培训和生态教育, 提高社会成员的民主意识和生态意识。规范、引导生态民间组织的发展, 进一步理顺对生态民间组织的管理体制, 完善相关制度, 不断提高社会组织为生态建设提供生态咨询以及推动生态道德实践等方面的能力。
第三, 形成生态行政氛围。生态政府与生态行政建设是生态政治实践的必然要求和逻辑目标, 也是决定生态道德建设能否得到有力的政治支持的重要因素。其中, 中央和地方政府是推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首要领导和组织力量, 因此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推动生态道德的普及, 政府首当其冲是主要责任主体。实践中, 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生态管理职能和生态服务职能, 强化生态保护行政处理、生态行政许可、生态行政监管、生态行政处罚、生态行政强制执行等环节和手段, 通过制定政策、标准、法规和行政控制等方式矫正破坏生态的行为, 实现社会经济运行的“绿化”, 为社会运行提供良好的生态秩序。从而有力地引导生态道德实践的开展和生态道德规范的普及。
要在上述三个方面取得建设实效, 进而营造出有利于生态道德建设的良好政治氛围, 最关键之处就在于加强领导干部的表率带头作用。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道德教育, 提高领导干部的生态道德修养。实践中, 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带头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带头履行党和国家赋予的生态保护责任和义务。不仅要在职责范围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大力宣传、贯彻和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和生态环境保护观念, 将生态环境标准充分纳入自己的职责决策之中, 更要在日常生活中履行一个公民所必须承担的生态道德责任和义务, 而不能因手中的职权, 而享有生态道德义务豁免权, 从而为普通干部群众做出表率, 实现党员的先进性要求。只有这样, 有利于生态道德建设的政治氛围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摘要:基于生态道德的自律属性, 生态道德建设除了需要一定程度上的法制、行政和经济强制手段来推行外, 更主要的是要靠社会舆论的力量, 要营造出一种有利于推动生态道德建设的社会环境氛围, 包括人文舆论氛围、经济环境氛围和政治环境氛围, 只有这样才能将生态道德建设顺利地引向深入, 引向更广阔的范围。
关键词:生态道德,社会舆论,经济环境,政治环境
参考文献
[1].余谋昌:《生态伦理学:从理论走向实践》[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陈寿朋:《生态文化建设论》[M],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7.商业游戏中没有“道德捷径” 篇七
不论是艰难的讨价还价、谈判时激烈的唇枪舌剑,还是积极寻求法律支持,无论男女、商界人士都不能丧失诚信。在艰难的谈判中,你必须公正诚实;如果能做到这点,你甚至大可不必记住自己在前一天谈判中的发言。
人最重要的品德是诚信与勇气。你的名誉在于他人对你的评价,而品德则是无人注意的时候你的行为。诚信和勇气,将左右你在生活中做出道德决策。一旦有不诚实的行为,今后的交易或合作都会被打上不信任的标记。18世纪的苏格兰哲学家弗兰西斯·哈奇森认为:“如果无法坚定地说出真相,交流中就将毫无信心可言。”
拒绝贿赂和诈骗
无论是价值1美元的采购,还是10亿美元的收购交易,我都会讨价还价,这只是个原则问题。谈判令我感到振奋,但绝不能依靠虚报或贿赂占上风。除不道德外,这种做法还剥夺了交易达成所带来的乐趣。贿赂和诈骗或许可以带来暂时的优势,但却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这些手段败坏了做生意之道,鼓了少数腐败分子的腰包。破坏游戏规则的人也会因此在商界被沦为笑柄。
20世纪80年代,我们亨斯迈化学公司在泰国与三菱组建了名为HMT的合资工厂。HMT斥资大约3000万美元,宣布开工建设第2座厂房。我与泰国的财政部长有工作关系,这位部长总是不失时机地建议我们增进合作,使关系更加亲密。
有天晚上,我前往他家与他共进晚餐。他向我展示了泊在车库里的19辆簇新的凯迪拉克,并告诉我这些都是外国公司的“贡品”。我解释说,我们从来不采用这样的手段。他微笑着表示赞同。
几个月后,我接到三菱执行总裁从东京打来的电话,他负责泰国工厂的运营业务。他说HMT每年必须向各个政府官员支付佣金,合资公司当年的“进贡”总额是25万美元。
我回答说,对于这种勒索行为,就是5分钱我们也不愿付。他告诉我,为保证得到工业用地,泰国的每家公司都要支付这种“费用”。三菱公司一直在代合资公司向泰国政府官员“进贡”,它现在决定让亨斯迈承担自己的部分。
第2天,我就通知三菱公司我们亨斯迈公司要出售股权。在劝说无效后,三菱以优惠价收购了我们在HMT的股权。从短期来看,我们损失了大约300万美元。但就长远而言,亨斯迈却因祸得福,避过几年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整个行业每况愈下的负面影响。
竞争是创业精神和自由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欺骗和谎言可不是。有句古老的金玉良言说:“胜者永远不会欺骗;骗子永远不会获胜。”我们要像孩子一样,大声斥骂撒谎的人:骗子,骗子,火烧裤子。这些孩子气的嘲笑其实在今天也是真理。走“道德捷径”的人总有一天会露出马脚。
日本神道教有言曰:“如果你处心积虑地欺骗别人,你可以一时愚弄他们且从中渔利,但你一定会遭到神的惩罚。”我也补充一句:做了坏事也会得到现世的报应。不光彩的行为总要付出代价。
我们在美国和西欧都宣布严格禁止贿赂行为,但并不能完全付诸于行动。在短时期内,道德决策可能费力不讨好,但当我们拒绝向泰国官员“进贡”的行为被公之于众后,再也没有人要求我们以行贿来换取做生意的通行证。它传达出这样的信息:亨斯迈拒绝行贿。其他公司也效仿其后。一旦牺牲原则同意行贿或支付好处,想再挽回名声或信誉就变得非常困难。因此,不论是与个人、企业还是国家合作,都要仔细选择合作伙伴。
金钱不能取代伦理道德
许多行业都存在不诚实的价值观,在华尔街表现得最为明显。那里奉行的道德标准似乎是:骗术越高明,赚钱就越多。亚伯拉罕·林肯的评价最经典:“纽约的华尔街是最难找到诚实人的地方。”
我有近40年的时间都在华尔街进行谈判交易,但发现完全诚实的人寥寥无几。这类诚实可靠的人虽为数不多,但都是出色的专业人士。我有些好朋友就属于这个类别,不论他们是在纽约还是盐湖城。欺骗与把人送进大狱的腐败罪行不同,它更多的是不诚实和缺乏个人道德的问题。在华尔街,金钱已经取代伦理道德成为指挥原则,人们的目标和价值观只有一个:即能赚多少钱?
正因为大家都崇尚这样的价值观,所以在华尔街这种行为并无不妥之处,但没有诚信也就没有尊重。世通、泰科、安然等商界巨的管理层都未能做到公平游戏,欺骗行为使他们全盘皆输。敛财成为这些高级管理人员的人生动力,他们将关于诚信的黄金规则抛诸脑后。
千万不可欺上瞒下或者利用他人。一次、两次或许可以侥幸获胜,但事不过三。双赢才是谈判的最终目标。
大家都认为我是个厉害且率直的谈判对手。我的谈判风格积极强硬,而且喜欢从高层着手。大家看到我经常在谈判中占据上风,但从未有人因为对我缺乏信任而拒绝和我成交。
1999年,我与英国化学工业公司时任总裁兼CEO的米勒·史密斯进行了一次激烈的谈判。英国化学工业公司是英国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我们的目标是收购该公司旗下的化学部门。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一笔交易,如果成功就可以将亨斯迈的规模扩大一倍。这桩交易非常复杂,双方都面临着很大压力。查尔斯希望卖个好价钱,以削减公司债务;而我手中的收购资金又非常有限。
在漫长的谈判过程中,查尔斯的妻子患了晚期癌癥。到了谈判后期,他开始变得心烦意乱。后来他的妻子过世,我们可以想象他是多么悲痛欲绝。而我们的谈判当时还未结束。
最后我如愿以偿获得20%的价格让步。收购价格原本可以再便宜2亿美元,但我不愿利用查尔斯的精神状态来达到目的。这样的谈判结果令人非常满意,不但双方利益得到兼顾,我也交了个终生的朋友。
不为违反规则寻找借口
每个家庭和班级都有自己的规则,这些规则界限分明。如果孩子犯了错,他可能辩解说是由于不理解规则造成的,但他不会否认犯错的事实。可当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后又会怎样做?他们为何开始对规则视而不见?为什么试图为不正当行为披上合乎情理的伪装,甚至颠倒是非曲直?尽管我们心里明白这种做法不对,却受到邪恶想法的驱使,开始想方设法规避传统的行为准则。
在我小的时候,父亲规定我必须在8点以前回家。他并未指明是“上午”还是“晚上”8点,但我知道他指的是晚上8点。当他告诉我不能开家里那辆福特车时,他也没有做出详细规定:从文字上看,他只规定是我不能驾驶那辆1936年的福特双门跑车,但其实我的朋友也包括在内。(虽然律师们可能认为,从文字上看,不准驾驶的人仅限于我。如果我父亲没有特别指出我的朋友或者某类人不能驾驶,那么除我之外的任何人都可以驾驶,但我很清楚他的意思。)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不遵守规则的本事就连最会讲故事的大师都会嫉妒。我们将过错归咎于周围的环境或者他人,甚至忘记做家庭作业时会说作业被小狗吃了。大家都在为不道德行为寻找合理的解释。推诿责任成为一门艺术。
当有人发现我们的行为不正当,做了某些原本知道不该做的事时,我们的借口其实与小时候一样幼稚。成人以为自己的借口比以前更高明,事实并非如此。不论是小时候还是现在,“大家都这样做”的理由并不具备说服力,这完全是一派胡言,而且很容易被推翻。因为并不是人人都会这样做;即使人人都这样做,这种行为还是不对——我们知道它是错的。
于是,有人搬出那个老套而胆怯的藉口:“我是鬼迷了心窍。”魔鬼不会让你做任何事情。做人必须诚实。当然如果采用不正当的手段,事情往往会变得更轻松,也不需要任何勇气,或者可以得到暂时的利益。
倘若尼克松一开始就承认错误,并为他属下人员的不正当行为承担责任(他很清楚他们的这种行为是不对的),美国公众或许可以原谅他;而他带着赎罪的心,也可能铸造辉煌的总统生涯。
孩子以长辈的言行为指导,员工以主管的行为为准则,公民则眼盯着城市和国家的领袖。如果领袖和榜样无法以身作则,其他人就会效仿其后。道理就这么简单。
8.浅谈生态环境道德教育 篇八
生态环境道德是指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自然生态与利益关系的.言行的规范,其核心是人类应该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生态环境道德教育是教育人们形成一种新的道德价值观,正确处理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实现人口、经济、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作 者:何俊林 李荣祥 作者单位:何俊林(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李荣祥(西北师范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甘肃,兰州,730070)
刊 名: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ANSU ECONOMIC MANAGEMENT INSTIUTE 年,卷(期): 17(4) 分类号:F124.5 G417 关键词: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道德 生态环境道德教育
9.论商业生态道德 篇九
摘要:
从上世纪开始我国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就日益严重,虽然国家在建设发展中已经开始认识到生态环保工作的重要性,但是粗放型经济模式对环境造成的损害不是一夕之间就能够恢复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生态问题已经逐渐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在未来发展中要想真正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就应该从小学教育入手,让学生通过深化对于环保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养成良好的生态环保习惯,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入手进行分析,希望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为国家环保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10.论商业生态道德 篇十
【论文关键词】:传统 商业 伦理道德 现代
这几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大力推进和入世后市场经济主体及行为的复杂化,新闻媒体中有一个话题日见趋热:市场要不要讲道德?什么样的商业行为才是我们应该提倡和遵行的?中国现在正处于转型时期,由于市场经济的时间比较短,大量问题涌现,商业诚信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的一大问题。中国商业伦理的建设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关注。很多学者对此发表意见时均源从西方主流管理学和经济学相关领域中寻找理论,动辄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等等,本文拟略换思路,讨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是否可寻找些重建现代商业伦理的契机。也许国人于传统文化中能接受和汲取的会更多更深。
一、何谓现代商业伦理?
经济伦理指的是直接调节和规范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一系列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内在于人们经济活动中的伦理道德规范。商业伦理规范的领域其实很广泛,商业伦理对财务数据的准确、合同的遵守、人事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是很显然的。此外,产品质量、环境影响、知识产权、雇用关系也都是商业伦理规范的领域。如果一个公司始终坚持商业伦理,那么其员工会有自豪感,从而会激发出更多的热情与创造性;如果产品始终是可信赖的,最终会获得客户的信任;与供应商的交往也是如此,供应合同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的,如果能获得对方的信任,那么合同不完备的问题就能很容易得到解决。当然,有些时候,坚持商业伦理是有代价的,尽管最终会有收益,但长期收益可能是当时无法预见的,这就需要一种勇气。
二、中国传统商业伦理中的可取之处
尽管我国历代君王都有重农抑商的思想,因此我国商业产生的历史非常久远,发展却十分缓慢。甚至长期把商人视为社会底层人物,但正是这样一个阶层在与社会其他人交往过程中发展出了很多充满商业智慧的好的商业伦理。略举如下:
1.“诚信为本”、“薄利多销”的企业理念
贱买贵卖,获取利润是商人的基本目标或经营手法。中国古代商人不乏奸商,但是廉贾如陶朱者也不少。“诚”是儒家伦理中具有积极意义的德目,也是中国交换伦理德重要典范。宋儒周敦颐在《通书》中写道:“诚者,圣人之本”;“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诚”可以赢来商业信誉,引来更多的顾客。司马迁说“贪贾三之,廉贾五之”。他们的经营方针是“诚信为本”、“薄利多销”即通过树立“诚信无欺”的经营信誉赢得顾客。以“薄利多销”来增加利润。“诚信为本”的企业理念也可以被视为中国传统企业道德的核心。现在所推崇的诚信经济,与合作者、消费者共赢多赢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2.价实、货真、量足、守义的企业伦理道德
传统的企业理念体现在企业道德行为上就是“价实”、“货真”、“量足”、“守义”,这既是企业的伦理道德观念,也是企业的行为准则;价实,是说的商品价格,历代把“口不二价”作为经营者的美德;货真这是说商品质量。《礼记·王制》云:“布帛精细,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粥于市”。就是说经营者必须对消费者负责,保证商品质量;量足,是说商品计量,这里不仅是说商品绝对数量的足量,还指计量单位的统一;守义,是谈经商作风,也是一种企业风尚。中国传统道德观是“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信义不欺,一诺千金”。从这个角度来看,现代商业伦理发展中所提倡的4P理论(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其实也和这些思想息息相关。
3.富好行德,周济贫民,捐赠国家的企业传统行为
商业社会中的商品交换行为不应当是无序的,必须有一整套商业伦理原则和规范进行制约。我国商业伦理产生最早,其中最重要的规范就是“勤”、“俭”、“察”。我国古代商业企业优良传统正是通过商人的行为而表现出来。乐施于民成为商人的美德。正确处理国家、社会与个人的利益关系是商人的道德行为准则。
4.体现着强烈的民族爱国意识,观念文化起主要作用
这一点在中国近现代体现尤为强烈。近代中国的经济及历史现状,决定着强烈的民族爱国意识是中国近代和现代企业文化的主导意识。爱国民族意识主要表现在“实业救国论”、“主人翁精神”,近代民族资本家荣氏兄弟、新中国成立后鞍钢的孟泰、大庆油田的王进喜等就是典型代表。在中国传统企业文化中,不是制度文化起主导作用,而是观念文化即意识形态起主导作用。民族资本家兴办企业其经营往往不单纯为了经济目的,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如荣氏兄弟、张元济等把“实业救国”作为其兴办企业的最高目标。 现代商业伦理中当然不能一味强调为国奉献,但涉及到幼稚产业发展,出口遭遇贸易壁垒,国内价格战烧到国外市场时,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前人更为高远的一些看法呢?
三、从传统商业伦理中寻找建设现代商业伦理契机
当前西方商业书籍流行极广,中国悠久的商业文化和伦理道德几乎已成被遗忘的对象,甚至完全没有话语权。相关学界和企业界人士应该认识到:加强我国现代商业伦理建设是一个必经阶段。国外的很多管理思想和方法未必一定能完全为我所用。当前最应考虑的一个话题显然应该是如何在现有国际化大背景下,勿忘现有历史资源。不仅是把优秀的传统商业伦理封存在记忆中,或者仅作为讨论谈资。重要的是应考虑如何从可操作层面上探索建立完整现代商业伦理体系的方法和模式。比如政府、企业、社区甚至整个社会如何引导互动,相关理念的宣传贯彻,文化表达权和话语权应如何树立等等。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宝贵资源,经过去粗存精,结合现代思想,必将大放异彩。不要忘了我国的传统商业思想也经历了一个个大循环,当我们在埋头拜读西方相关著时,西方也在认真学习我们的论语和道德经。
参考文献:
[1]《经济伦理学研究什么》夏伟东 《江苏社会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11.论商业生态道德 篇十一
关键词:室内景观,商业综合体,景观生态设计
一、商业综合体与建筑室内空间形态特征
商业活动既是城市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社会活动的载体, 反映了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人文特征。电商、移动购物、线上与线下商务对现今的实体商业有了很大的影响, 城市商业建筑由单一的购物环境转化为多功能、多元化的复合商业建筑模式, 即商业综合体, 国外称为SHOPPING MALL或SHOPPING CENTER, 国内称为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是以大型零售业为主体, 众多专业店为辅助业态和多功能商业服务设施形成的聚合体, 一般含商业、餐饮、娱乐、商务办公、教育、展示、高层酒店、公寓或者住宅等多功能业态, 是多个使用功能不同的空间组合而成的建筑体, 分单体式 (单幢建筑或高层加裙房) 和组群式 (多幢建筑) 两种类型。
商业综合体脱胎于城市综合体, 一方面它是城市经济及社会活动发展的必然产物, 具有城市公共活动的中心性质;另一方面它是城市土地资源高度集约需要而产生的, 因此建筑和内部空间具有高密度、集约性、整体统一性、功能复合性、空间连续性的特点, 主要特征为: (1) 超大尺度的建筑室内空间。一方面与城市尺度相匹配, 另一方面则与建筑室内功能的模糊性、多样性相匹配, 一般以中庭、内部广场的形式出现, 成为多功能的聚集与活动中心。 (2) 垂直树型交通流线, 是资源集约化与空间连续性的体现, 将商业建筑室内空间串联起来, 同时又与城市交通系统有机联系, 形成城市环境与室内空间的有机交融。综上所述, 商业综合体内部空间以多个共享空间 (大中庭) 、公共空间 (内部广场) 为中心, 其他功能空间围绕组团的建筑内部空间组合形式, 整体呈现出空间的复杂性、序列性和有机性。
二、商业综合体室内景观设计的必要性
随着城市环境问题以及经济、文化的不断提升, 人们对商业综合体室内环境在生态、舒适和情感上都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另一方面, 商业地产的激烈竞争也直接导致商业建筑综合体室内环境的进一步升级。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室内景观环境的塑造, 将植物、山石、水景经过设计再创造引入室内环境。室内景观是城市建筑与室内环境的桥梁, 起到联系与过渡的作用。
景观, 原指自然景色, 又指人造景物, 一般是指室外环境艺术设计。但是随着建筑建造技术的发展, 钢网架、钢桁架、壳体、膜结构等建筑结构形式可创建出具有大尺度的室内共享空间或室内公共广场。并且, 玻璃顶棚、室内暖通、人工照明、立体绿化技术和建筑智能生态控制系统在建筑内的普遍应用能够实现室内环境调节和对自然环境的模拟。于是, 景观设计以更为广泛的形式和内容涌现于室内环境中。商业综合体室内景观设计是城市绿地系统与大型建筑室内空间有机联系的必然结果;是人们在其中进行各种活动时渴望得到自然滋养的精神和心理追求;是商业物业与多业态的市场竞争手段;是生态文明建设时代背景下室内环境设计的内在要求。
从室内景观设计的内容与对象上分, 商业建筑综合体室内景观设计主要分为植物景观设计、人文艺术景观设计、电子景观设计以及以上各要素综合设计的景园设计。植物景观以自然生长的植物为主体;人文艺术景观强调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在空间中的体现;电子景观则采用多媒体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模拟自然环境, 以影像、声音的形式进行信息传播与景观塑造;室内景园则是以植物、山水为主, 综合人文艺术的表现形式, 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的多方位综合性景观配置。
三、商业综合体室内景观的生态设计要求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的高级文明形式, 是对工业文明的批判和反思, 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寻求共同发展的必然道路。党的十八大报告独立成篇的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继发展的生态建设目标, 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共处与持续发展。商业综合体室内景观设计要根据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及其相关知识, 以商业综合体室内生态环境整体优化为目标, 通过研究消费群体与室内景观的相互作用采用具体的生态设计方法或生态技术设计、配置相应的室内景观, 利用商业建筑室内空间结构和模式将各景观要素在空间内合理分布, 创造具有一定文化美学价值的且适宜人们活动的室内生态景观环境。
商业综合体室内景观设计应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前提, 结合生态、人文、科技, 创造出与环境和谐共生、舒适宜人、体现本土文化风貌的商业室内景观环境。从意识形态上说, 生态文明主张“天人合一”、 主张人类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进而达到人与自然统一。商业综合体室内景观设计需要确立以下生态原则: (1) 确立生态文明的价值观, 自觉追求适度消费; (2) 注重人文关怀, 尊重传统的生态智慧; (3) 加大地域性和文化多样性设计。从设计方法上说, 生态设计是生态文明的直接要求, 应将生态设计作为限制条件纳入到设计系统中, 使设计必须遵循生态原则。商业建筑综合体室内景观设计需要考虑设计、制造、流通、使用、废品处理、分解、再利用各环节的生态系统设计, 追求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 平衡经济效益与生态的矛盾。
四、结语
我国对于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的研究基本还集中于规划、建筑及外部空间上, 大多研究从装饰设计的角度入手, 趋同化现象严重, 缺失文化特色和地域特性。有关城市商业综合体室内景观设计的规划、原则、设计要素与设计方法的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一般以室内景观设计要素、室内景观小品、室内植物景观选配为研究对象, 并且室内景观设计与应用的范围大多局限为商业公共空间和共享空间。室内景观设计是商业建筑综合体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需要, 其中, 生态景观设计是发展趋势。设计师应该通过室内生态景观设计实现商业建筑综合体内部生态环境的塑造, 实现城市空间与建筑内空间的有机交融。
参考文献
[1]沈渝德, 秦晋川.室内景观设计[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4月第一版.
[2]陈宇夫, 韩智中.建筑室内生态景观设计的基本构成要素与展望[J].城市建筑, 2013 (24) :221-223.
12.语文教学中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 篇十二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生态伦理道德的重要载体。本文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结合教学实践,从在文本研习中熏陶、在问题探讨中参悟、在阅读讲练中渗透、在写作训练中深化、在活动体验中感悟等五个方面,对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态伦理道德 教育 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道德观,是落实 科学 发展 观的必然,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 1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伦理道德属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范畴,自然 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不是“外在的附加任务”。所以说语文教学在环保教育方面不仅大有可为,而且大有作为,是培养学生良好生态伦理道德的重要载体。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态伦理道德教育谈点粗浅看法。
在文本研习中熏陶
新课程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出发,编发了不少有关人与自然方面的古今美文。这类美文在为我们提供审美教育的同时,也为我们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生态伦理道德观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里的郁达夫名篇《江南的冬景》,我们引导学生一同随作家去欣赏“曝背谈天”、“午后寒郊”、“冬日 农村 ”、“江南雪景”等闲适、温润、和煦的优美意境。阅读当代作家高建群的散文《西地平线上》,一同随作者到西部去看无比壮美的落日、灿烂炫目的火烧云,去感受“雄伟的风景”,去体会“世间有大美”。精读苏轼名作《赤壁赋》,和同学一道感悟他是如何将自己的精神力量作用于自然景物,使无生命的“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成为“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审美对象; 一同体味苏子的“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所表现的超然旷达的情怀和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细读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和作者一起感受西山给予的“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的愉悦,体会“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妙处,从而深切领会“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至情至理。
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古典诗词中就有大量亲近自然、歌颂自然的名篇佳作,这类诗歌历来就是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趣的好材料,当然也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好素材。如在讲授被闻一多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2 ]的名篇《春江花月夜》(见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 赏析名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所蕴含哲理时,就可借助于闻一多认为的此诗比《代悲白头翁》(刘希夷)“更夐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 2 ]的评价入手来引导学生通过美读来品味、感悟诗人对天人关系的深刻认识。张若虚的这几句诗跳出前人一味哀叹“人生几何”的窠臼,展示了生命与宇宙的同
一、人生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天人一体同仁”的传统 哲学 思想。诗人独特的审美体验、邈远的人生感悟、“夐绝的宇宙意识”的确给了我们同学许多深刻的启迪。
总之,对这些走进自然、享受自然、感悟自然的古今诗文的阅读指导,我们可以带领学生通过感悟作家诗人的生花妙笔,来领略大自然的多样与神奇,增进人与自然的亲和与交融,激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欣赏自然的审美情感,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自然是人类的老师,万物也有人的性情。
“万物静观皆自得”(宋·程颢《秋日偶成》),“人心至感,必有应说,物色万象,爽然有如感会。”(唐·王昌龄《文镜秘府论·地卷·十七势》),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在陶冶情操、滋润心灵、升华精神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人云: “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引导学生赏读这类诗文,实际上就是师生共同走进自然美的世界,与天地精神相往来。长期坚持这样的研习与熏陶,无疑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尊重自然、崇尚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道德观。
在问题探讨中参悟
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亚里士多德说: “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清·刘开《问说》)。课堂提问是教学的常规武器,是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重要手段。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个“常规武器”,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它在传授知识、启迪智慧上的应有功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有一个模块是以“近代环保之父”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一句名言———“像山那样思考”而命名的(这篇同名随笔收录在他的那本被誉为“绿色圣经”的《沙乡年鉴》里)。在教《像山那样思考》(节选)时,笔者给了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与思考时间,让他们走进文本,和作者对话,感受利奥波德那深深的生态忧患意识。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我将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化,设计了以下系列问题,通过以疑带读,以读促思,以思释疑的方法来组织问答式教学:(1)节选部分以“一声狼嗥”开始,对“狼嗥”,无论是鹿、郊狼,还是牧牛人、猎人都有反应,他(它)们的反应和一座山的反应有什么不同?(2)自然界失去了狼会怎样?(3)为什么只有山能“客观”地听狼的嗥叫?(4)怎样理解“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危险。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这句话?(5)结合全文,请你谈谈“像山那样思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思考?
经过思辨并讨论,同学们明白了任何物种都是人类的朋友,而不是敌人。狼的嗥叫“叫出”了生态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狼的消失,意味着为某种生存现状吹响了告别的号角,意味着我们将失去一种可贵的生存体验。“像山那样思考”说明人类并没有像山那样对待自己同自然的关系。这一句带有祈使、号召意味的短语,是在告诉我们: 人并不是大自然的主人,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应把自己看成大自然的一分子(人类是大自然生态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们同万物的关系和山同万物的关系没有什么区别。作者诗意的表达,其深刻用意在于让人们意识到,一直自以为高于一切的自然主宰的人类对动物的随意捕杀已造成严重的生态失衡。自大自私、一意孤行的人类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给世界带来了难以解决的生态问题。这说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刻不容缓!
“教材无非是例子”(叶圣陶语), 通过对这篇既饱含诗意又意蕴深远的自然文学经典的学习、探究,我们可以形象化地诠释恩格斯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3 ]的警世箴言,激发学生阅读这类美文的兴趣,把如何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准则 艺术 地传授给他们。这样在传道授业的点点滴滴之中强化他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促进他们善待自然、礼遇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伦理道德观的形成。
在阅读讲练中渗透
语文课程历来就有文以载道的传统,随着人们对“生态文明”重视程度的加深,这个“道”里面的“生态伦理道德”的分量自然就有所提升。
在大力提倡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今天,让学生作为阅读训练的材料也应当与时俱进,引进时代活水。我们可选取富有文化内涵,具有时代气息的新材料来训练他们的语言思维能力的同时,有机渗透生态伦理道德教育。
这类含有环保内容的阅读材料还是很多的,像近几年来高考语文 现代 文阅读测试题中就有不少。
如2002年全国卷阅读题《沙尘暴》、2003年全国春季卷阅读题《你知西藏的天有多蓝》,2007年全国卷Ⅱ “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阅读题,2007年四川卷阅读题《瓦斯的开发和利用》,2008年湖北卷“关于湿地”的阅读题等都是渗透环保教育的好材料。我们在指导学生做题时,适时适当地补充、穿插相关的背景知识,不仅有利于学生读懂文本,正确答题,也使学生在不觉得是教育的教育中,接受绿色教育的熏陶,这对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促进他们良好的生态伦理道德观的形成无疑具有积极意义。再如在进行古文翻译的训练时,可结合教材,通过有意识选择“国学”经典中的有关涉及生态文明的文句作为练习的文本,让学生在学习古汉语知识、了解古代灿烂的先进文化的同时,也会在无形之中提升学生的生态伦理道德观。如我们在教《〈论语〉〈孟子〉选读》(苏教版选修教材)时,通过翻译“君子有三畏: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句,可以让学生大致了解孔子“敬畏天命”的生态伦理观念和重德修身的思想。翻译课文《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里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句群,则可使学生约略知道孟子在和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的主张一脉相承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深化,孟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思想在此也可见一斑。限于篇幅,以上仅以孔孟为例略作说明。其实在洋洋洒洒、蔚为大观的古代典籍中还可以举出很多像这样闪烁着生态文明思想光辉的例句。
笔者以为,这样古文翻译的训练过程,文道统一,既是提高古汉语水平的过程,也是学习古人生态伦理道德思想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探究虽零零碎碎,星星点点,不成系统,没有序列,但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言,也不失为对青年学子进行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渗透的好方法。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既长进学问,又提升思想,何乐而不为呢?
在写作训练中深化
随着环保宣传力度的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启动,全社会已初步形成了环境教育的良好氛围。这在高考语文试卷的作文考查上也有所体现。2008年高考就出现了多个有关“人与自然”的作文题。
如重庆卷的新命题作文“在自然中生活”; 浙江卷要求以“触摸城市”或“感受乡村”为题的新命题作文。湖南卷是要求考生体会唐代诗人韩愈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优美意境哲理,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 论文 或记叙文。再如江西卷是要求考生“为田鼠或田鼠的天敌代拟一封给人类的信”的新材料作文; 又如全国卷Ⅱ关于“海龟和老鹰”(材料取自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课文《自然之道》。原文中心是说,人们对小海龟的帮助看似善举,实则违背自然之道,给海龟反而带来了莫大的伤害)的新材料作文; 这些高考作文题很容易让人想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维护生态平衡”,“遵循自然 规律 ”等绿色理念。笔者以为,这些作文题与新课标所倡导的“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的要求完全相符,对中学生的写作产生了积极影响,起到很好的“指挥棒”的作用。这类高考作文题的导向,也给了我们平时的作文教学带来不少有益启迪。“文章合为时而著”,作文应当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强烈的人文性。基于这种认识,我在平时指导学生作文时,把“人与 自然 ”作为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专题来探讨。这种题材的作文训练,是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热爱自然、热爱社会使然,是进行生态伦理道德 教育 的绝好途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1 ]。根据新课标的写作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就把这种教学理念贯穿于始终。如在教了“谛听天籁”这个专题后,我让学生模仿《西地平线上》的写法,在熟悉的生活中选取最能震撼心灵的自然画面,写两则小品。目的想通过他们描写的自然美景,实现人与自然的对话,引发他们个人独特的人生感悟。在教读美国自然文学经典作家亨利·大卫·梭罗的优美散文《神的一滴》(节选自《瓦尔登湖》,见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后,我要求学生透过作者如湖水一般纯净透明的文字,去体悟他的思想、人格、精神力量与“最美,最有表情”的瓦尔登湖融为一体的特点,作一次心灵漫步,写一篇读后感。在教完“像山那样思考”这个模块后,我则以“大自然的智慧”为题要求学生在平时观察、积累的基础上,从人们经常从大自然得到启示的角度来写作文,目的在于使我们的同学通过学习、思索,记下自己独特的思考和个性化的觉解,获得智慧的启迪,真正理解“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的至理。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自主写作的空间,减少对他们写作的束缚,深化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我又采取自主命题的形式,不限体裁,不规定字数,“放手”让学生写以环保为主题的“自由文”。同学们在自由宽松的写作氛围下,自由表达,畅所欲言,写出了不少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佳作。如有同学针对“秸秆还田”的宣传标语铺天盖地,而既污染大气又违法的焚烧秸秆行为依旧不断的现象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剖析,写下了颇有深度的《焚烧秸秆为何屡禁不止?》的研究报告; 有同学针对学校所在地———平潮镇自来水源受污染、水质差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并结合所学的环保知识,写出了《改善平潮镇自来水水质之我见》的调查报告; 还有同学则在《像山那样思考》生态意识、忧患意识的烛照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而作《我的环保一日》之类的随笔等等。写,是为了记录多彩的生活,是为了有效的交流。这些题材不同,风格各异,内容丰富的环保习作,虽较为稚嫩,但却表现出极其热忱的环保意识和难能可贵的探索精神。
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这样的作文设计是作文教学生活化的成功尝试,是文与道的统一,是作文和做人的融合。这对学生逐渐转变以人类为中心的传统思维模式,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伦理关系不无裨益。这样的作文训练以理念浸润心灵,对培养学生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生态良知,增强他们爱护自然、道法自然、绿色消费的环保责任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活动体验中感悟
瑞士心 理学 家皮亚杰认为: 人对外界的认识之最初的中介就是活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综合性学习”,主张“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1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则要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 发展 方面的价值追求”[ 4 ]。遵循语文课程实践活动的理念,我在教学中开展了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尽力把“学校中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界里去”[ 5 ] , 让学生中在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在体验中“认识自然、认识社会”。
如在教“像山那样思考”这个模块时,笔者组织学生围绕模块的人文内涵和学习要求,在班上组织学生开展了“今天你环保了吗”的主题演讲比赛。这样在训练学生“说”的能力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促进了学生关注环保、参与环保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再如指导学生“语言运用”训练时,我让学生走出校园,广泛搜集有关环保的公益广告词、宣传语,让学生点评、赏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也试着创作并进行评比。这样寓教于“写”,强化他们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的环保精神。又如我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有关环保征文的活动。4月份,市水利局和教育局联合开展“开展节约保护用水资源”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我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在班级选拔的基础上,推荐了4名同学的文章参赛。虽只推荐了4 篇,但“珍惜每一滴水,否则世界最后一滴水将是你的眼泪”的生态忧患意识却已深入到每一位同学的心中。6月份,市环保局和教育局联合举办“中小学师生环保征文和 论文 评比”活动,我身先士卒,带头参加,积极思考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宣传环保、参与环保的问题,爬梳剔抉,总结 归纳了若干寓生态伦理道德教育于语文教学的方法与途径,写出参赛论文,为学生“放样子”,一如既往地积极鼓励、指导学生参加征文活动。
“行是知之始”(陶行知语)[ 6 ] , 我以为鼓励学生参与这样的“综合性学习”,在活动体验中感悟,是课内外关联、学科间交叉、教学做合一、校内外沟通的大融合,是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学以致用的好机会,是“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4 ]。总之,通过丰富多彩的相关语文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在探究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这样在沉思自然、感悟自然之中,提升他们的环境意识,内化他们的生态伦理道德。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为我们校园的绿色教育提供了极其广阔的领域和空间。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中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必须要遵循语文教育的 规律。穿插生态伦理道德教育,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反客为主。它重在感染熏陶,贵在渗透内化; 重在传播理念,贵在培养习惯; 重在潜移默化,贵在有机结合。它应当是文以载道、水乳交融的理性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和谐教育。愿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发挥语文教学在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 考 文 献:
【论商业生态道德】推荐阅读:
生态农业园商业计划书11-18
生态文明 道德讲堂06-18
道德讲堂生态文明07-30
论生态旅游发展09-18
浅论现代公文生态观10-31
论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06-15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经济意义07-30
论生态经济良性耦合与湖北农业运作机制创新07-15
论我市水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10-28
论发展农村能源对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