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常见疾病及预防

2024-09-06

幼儿常见疾病及预防(12篇)

1.幼儿常见疾病及预防 篇一

《中班健康教案《预防疾病》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健康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活动目标:

1、了解有关幼儿容易传染上疾病的情况,学会预防疾病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5、知道检查身体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讨论春秋季为什么是流行性传染病的多发季?(气候变化无常、寒雨绵绵、潮湿多雾、气候多变)

2、教师告诉幼儿春季会有哪些流行性传染病出现。(如感冒、麻疹、咳嗽、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等)

3、请幼儿讲述自己生病时的经历和感受。!.快思.教案网出处!(如:请医生治疗,要按时服药,多休息,多喝水,治愈后才能上幼儿园)

二、讲述疾病传播的途径:

1、幼儿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讨论。

2、请语言能力强的幼儿到前面来讲一讲自己的经验。

3、小结:咳嗽,打喷嚏,吐口水、毛巾及手摸过的用具都会有大细菌,都有可能会传染疾病。

三、讨论:

1、提问;我们应该怎样预防疾病?

2、幼儿自由回答、讨论。

四、小结:

我们要多喝水、不挑食、多吃水果、勤洗手、勤剪指甲、不喝生水、要打预防针针,不接触传染病人群。

教学反思

小朋友生活在集体生活中,非常有必要知道如果得了疾病一定要看医生、定时吃药,多喝水等。这次活动上下来,我觉得自己对教学中的突发事情,有些不知所措,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吸取经验,不断学习,让我的教学机智更加灵活。

中班健康教案《预防疾病》含反思这篇文章共1617字。

2.幼儿常见疾病及预防 篇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7月至2012年3月来我院预防接种科接受预防接种之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婴幼儿, 总共69例。其中男婴36例, 女婴33例, 年龄1个月~5周岁, 平均年龄2.5岁。所有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婴幼儿均已排除心、肝、肾、等严重的疾病, 均无发热或处于其他疾病的急性期;均非严重过敏体质, 所有婴幼儿的免疫功能正常。

1.2 护理方法

1.2.1 分析总结预防接种后常见的不良反应

(1) 全身性的不良反应。接种之后当天出现发热或者全身不舒服的婴幼儿共有27例, 其中发热体温低于38.5℃的有21例, 发热体温高于38.5℃的则有6例;接种之后次日出现发热或者全身不舒服的婴幼儿有7例, 其发热体温均在37.4~38.5℃之间。其中还有一部分的婴幼儿出现头晕、头疼、恶心、腹泻、食欲不振、腹胀、流鼻涕、烦躁不安、口渴症状极为明显等。 (2) 局部性的不良反应。接种之后30min之内接种部位出现局部的肿、热、痛、红的炎性反应的婴幼儿共有15例, 其红肿部位的直径<4.0cm的有11例, 红肿部位的直径>4.0cm但不>6.0cm的有4例;预防接种30分钟之后 (仍于接种的当天) 接种部位出现局部的肿、热、痛、红的炎性反应的婴幼儿则有12例, 红肿部位的直径<4.0cm的有9例, 而红肿部位的直径>4.0cm但不>6.0cm的有3例。且接种部位的炎性反应往往能够持续2~5d的时间, 甚至还可能会反应加重进而化脓。 (3) 其他的异常反应。预防接种之后, 出现其他异常反应的婴幼儿有8例, 其中有5例婴幼儿接种2天后出现皮疹;还有2例的婴幼儿接种2~3d之后接种的部位才出现较硬的块儿, 稍有疼痛感, 注射针眼周围还略显紫红色;另外, 有1例婴幼儿接种后出现了过敏性休克, 表现为先是部位皮肤瘙痒难忍、潮红, 继而出现打喷嚏、面色苍白, 严重者甚至出现呼吸困难, 四肢抽搐、心悸等。

1.2.2 相应的护理措施

(1) 全身性不良反应的护理。应依据婴幼儿的发热情况采取对症护理的措施。对于体温低于38℃的婴幼儿, 可采用浸有适量30%左右酒精的小毛巾擦拭小儿的身体, 主要应该擦拭的部位有腋窝、手心、脚心、四肢、颈部等;还应该多让其饮水, 并严密监测其体温的变化情况及相关症状的表现。通常随着小儿体温恢复正常, 一些症状如头痛、恶心、流鼻涕等症状便会消失或者缓解。若婴幼儿的体温超过38.5℃, 除了应用酒精擦拭立即降温外, 还应让其服小儿专用的退热药如护彤、甜倩等。同时也要及时测定小儿的体温, 若出现高温不退的情况, 应立即送进医院。另外, 小儿接种3天之内最好不要洗澡, 注意接种部位的清洁, 以防止注射部位进入污物引起感染, 必须保证小儿的睡眠时间充足及御寒保暖[3]。对于出现腹泻、腹胀、食欲不振的婴幼儿, 不仅要注意饮食清淡, 还应要营养充分。 (2) 局部性不良反应的护理。还是应依据婴幼儿炎性反应的情况给予合适的护理措施。如果小儿肿、热、痛、红等症状较轻, 且红肿部位的直径较小, 可给小儿穿清洁柔软的衣服及勤换衣服, 同时应避免其用手抓和剧烈的活动。但若小儿的炎性反应较为严重, 除了勤换衣服外, 还应该用干净的热毛巾来敷注射的部位, 早晚各一次, 每次10~15min即可, 还需要勤观察, 直至炎性反应完全消失。但应当注意卡介苗是减毒的活疫苗, 故对于接种卡介苗的小儿不可以用毛巾热敷或者采用其他的处理措施, 否则将会影响接种的效果。另外, 如果小儿炎症部位出现了化脓且比较严重, 则应该用无菌的注射器抽取其中的脓肿, 还要叮嘱家长定时给患儿服用抗感染药物[4]。 (3) 异常反应的护理。预防接种之后, 一般很少出现异常反应, 因此对出现异常反应的婴幼儿应该高度的重视, 切不可掉以轻心。对于出现皮疹的患儿, 一般就是根据医生的嘱咐定期给小儿服用脱敏的药物, 并注意好皮肤的清洁, 最好给小儿穿棉布做的衣服, 切不可用香皂、热水清洗皮疹部位或者使用刺激性的药物止痒。并且不要吃一些刺激性的食物, 如辣椒或者芥末。如果小儿接种部位出现较硬的块儿, 是由于疫苗内的吸附制剂引起的, 其可以增强免疫的稳定性及免疫持续的时间, 但却不利于疫苗的分布。通常可以在硬块儿的局部放上干净而又干燥的小毛巾, 并在毛巾上面放一个晓得热水袋, 每天早、中、晚各一次, 每次15min左右, 可以有助于疫苗的快速吸收。另外对于出现过敏性休克的小儿, 首先要让患儿平躺在床上, 盖好被子, 喝热糖水;若患儿症状较为严重, 出现呼吸困难甚至晕厥, 应即刻注射肾上腺素并送去抢救。

2 结果

本组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婴幼儿总共69例, 其中出现全身性不良反应的有34例, 局部不良反应的有27例, 其他异常反应的有8例, 但经过精心护理之后, 所有患儿的症状已消失或者基本缓解。

3 小结

随着生物技术的飞跃发展, 疫苗的种类尤其是联合疫苗的数目也越来越多, 相应的预防接种之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也逐渐的增加[5]。其实在实际接种时, 由于个体的不同, 也只有很少一部分的婴幼儿在接种之后出现不良反应。除了一些不可避免的个体因素外, 还有很多的因素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的出现。因此在接种前, 家长及预防接种人员要尽量这些危险因素, 比如接种时一定要避开小儿的生病期, 并且还要仔细阅读分析相关疫苗的禁忌证, 其次接种时还要给孩子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 避免紧张等不良情绪[6]。接种人员接种时操作要认真、准确、专业。另外, 如果婴幼儿在接种之后出现不良反应, 不要惊慌, 要依据小儿情况对症护理。总之,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 加强婴幼儿预防接种之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和监测, 认真积极地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 可以有效地降低不良反应的对小儿的伤害, 不仅对预防接种的安全性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还可以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付丹凤, 蔡春林, 何梅英, 等.预防接种副反应分析及护理对策[J].海南医学, 2010, 21 (5) :143-144.

[2]翟雪林.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48例分析及护理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 18 (6) :190.

[3]杨书娟.婴幼儿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监测及护理[J].河北医药, 2010, 32 (16) :2287-2288.

[4]林涛.预防接种后护理之浅见[J].护理论坛, 2009, 4 (6) :100-112.

[5]杨连清.婴幼儿预防接种后常见反应的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 2008, 12 (18) :49-50.

3.幼儿常见疾病及预防 篇三

关键词:新生仔猪;常见疾病;预防及治疗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216-1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作为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养殖行业,已经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对仔猪的饲养更是作为重点被人们所关注。由于仔猪在刚出生的一段时间里,自身免疫力比较低,很容易患上疾病,从而影响到仔猪的健康,严重的还会引发死亡的情况发生。因此,对新生仔猪的常见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便成为了养殖人员的首要工作,只有将新生仔猪的常见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才能确保仔猪健康成长,从而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1 新生仔猪常见的几种疾病

新生仔猪常见的几种疾病主要包括:水肿病、传染性胃肠炎以及缺铁性贫血等等。饲养人员应该将这几种常见疾病的起因和症状进行充分的了解,从而做到正确的预防和及时的治疗,保证仔猪能够健康成长。

1.1 水肿病

水肿病是新生仔猪最容易患的一种疾病,这种病多发病于2个月左右的仔猪,通常情况下容易在仔猪25~30天的时候发生,由于这个时候,仔猪进入旺食阶段,体内摄入的蛋白质以及微量元素营养过多,从而就会导致仔猪出现消化不良和肠胀气的情况发生。其主要的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眼睑和眼结膜的地方会有显而易见的浮肿,胃壁水肿也极为明显,结肠、盲肠的浆膜和黏膜下也会出现高度的水肿现象。

1.2 传染性胃肠炎

传染性胃肠炎是多发生于仔猪身上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病时间越短,其引发的死亡性就越大。这种传染性胃肠炎通常容易发生在1周以下的仔猪身上,患病的猪会出现快速脱水的现象,死亡率很高。相对于一周以下的仔猪来说,2周后的仔猪死亡率就会相应的降低一些。患病仔猪的主要症状是呕吐,然后会排出黄绿色或者是白色的粪便,且气味难闻,患病的仔猪还会出现口渴的情况、脱水,体重也会随着迅速的减轻。严重影响到了仔猪的身体健康。

1.3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主要是指刚刚出生的仔猪到25天这段期间,由于哺乳仔猪缺铁而引起的一种营养性贫血,这种疾病容易发生在以水泥地面为主的饲养场环境下的仔猪,由于这种情况下,不对仔猪进行相应的补铁措施,就会导致仔猪体内缺乏应该有的铁元素,从而导致仔猪缺铁性贫血。患病的仔猪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营养不良,体温偏低等情况。同时,还会存在一些可视粘膜苍白,轻度黄染,看不到明显的血管等特殊症状。

2 新生仔猪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新生仔猪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是保证新生仔猪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为了能够保证新生仔猪免患疾病,饲养人员必须要做好对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

2.1 水肿病的预防和治疗

在对新生仔猪进行喂养的时候,应该严格遵守少食多餐的原则。近几年来,在喂养仔猪的饲料上,主要是全价颗粒饲料,在对仔猪进行喂养的时候,应该定时、定量的进行喂养,在喂养的饲料中,可以搭配少量的青绿饲料,让仔猪自行采食。与此同时,要保证仔猪饮水的充足。另外,还可以给仔猪服用价格比较便宜的抗菌消炎方面的药物,以此来对仔猪容易患上的肠道疾病进行预防,比如说黄痢、红痢、肠炎以及痢疾等。利于消化的药物也可适当的给仔猪服用。

2.2 传染性胃肠炎的预防和治疗

对于传染性胃肠炎的预防和治疗,饲养人员可以采用给仔猪喂食母乳的方法,从而使仔猪获得被动免疫。经验所得,如果母猪在产前曾经接种过传染性胃肠炎疫苗,那么对3天哺乳仔猪被动免疫保护率达到了95%以上,针对传染性胃肠炎,目前并没有出现治疗药物,因此,一旦发现仔猪患病,就应该立即将患病的仔猪进行隔离,以此来减少损失。

2.3 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療

对仔猪缺铁性贫血进行预防和治疗,饲养人员可以加强对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以此来增加仔猪的外源性铁的供给,一般情况下,采用口服铁剂的方法,既经济又有效。也可以采用给仔猪注射铁剂的方式对患病的仔猪进行治疗,比如说注射大北农血糖,通常情况下,注射1次即可,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隔七天再注射一次。

3 结语

综上所述,对新生仔猪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实施是否到位直接影响了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因此,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对其进行高度的重视,针对患有疾病的仔猪应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以此来保证新生仔猪的健康状况,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养殖行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周秀平.新生仔猪常见疾病的防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2,(04).

[2] 孟刚.新生仔猪常见病的诊断和防治[J].农家之友,2010,

(02).

[3] 喻晓静.初生仔猪的管理及仔猪常见疫病的预防[J].畜牧市场,2008,(09).

[4] 焦凯.初生仔猪几种常见病的防治[J].养殖技术顾问,

4.幼儿园大班预防疾病教案反思 篇四

(1)大班健康教案《预防疾病有妙招》含反思

设计背景

由于天气变化,班级生病的宝宝有几个,医生给他们打针。结合这种情况,这节课来学习不喜欢打针的妙招《预防疾病有妙招》。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哪些妙招。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观察图片,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3、增强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知道检查身体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幼儿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活动难点: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健康歌》。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

(1):图中的小朋友怎么了?请小朋友动动脑筋想一想,(幼儿自由回答:生病了、打针),教师给予表扬(你们真聪明),这位宝宝生病了,他难受吗?(2):小朋友也不喜欢打针吧!这节课来学习不喜欢打针的妙招《预防疾病有妙招》。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哪些妙招。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1、谈话:刚才那个生病的小朋友,现在好了,小朋友想想为什么呀!(请幼儿自由讨论,吃药了,打针了),你们说得对,真不错。关键是小朋友有下面的好习惯哦!

2、出示图2:请看小朋友在干什么呀!(幼儿自由讨论,各种饭菜多香呀!还有好吃的水果),小朋友不挑食、不偏食,不管是什么饭菜都要吃,要有均衡饮食的习惯,每天还要多喝白开水,也是预防疾病的好妙处。

3、出示图3:先请小朋友们看看,他们在干什么?

请个别幼儿回答(跑步、打针),对,回答的真不错,预防疾病要坚持每天锻炼身体,按时打接种疫苗。

4、出示图4:

(1)让幼儿观察图片,问问小朋友正在干什么?幼儿自由讨论(洗手、洗澡、剪指甲),老师给予肯定(你们太棒了、小宝贝儿),我们每天要保持小手清洁,饭前便后都要洗净小手,勤洗澡,同时不能留长指甲,以免弄伤人而且还有细菌呢?对勤洗手、洗澡、剪指甲也是预防疾病的妙招。

(2)让幼儿观察图片,幼儿想想说出来吧!个别幼儿(睡觉、开窗户),教师以肯定的语气表扬,要想不生病,我们每天早睡早起,经常将室内通风换气哦!这样也预防疾病。

5、想一想:请个别幼儿说出以上预防疾病的方法

6、讨论总结

让幼儿想一想还有其他预防疾病的方法吗?

老师小结:如:饭后漱口,不随地吐痰,生吃瓜果要洗净,不能将手放入口中等等。

三、小结

小朋友,好的习惯从小养,我们要向刚才那些小朋友学习,好吗?

四、音乐《健康歌》

知道了这些预防疾病的好方法,是不是很健康了,来,跳吧!小朋友们。

教学反思

本节课老师是想告诉幼儿如何预防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宝宝要做到哪些,列举我们生活中的事例,我们每天要保持小手清洁,饭前便后都要洗净小手,勤洗澡,同时不能留长指甲,以免弄伤人而且还有细菌呢?对勤洗手、洗澡、剪指甲也是预防疾病的妙招饭后漱口,不随地吐痰,生吃瓜果要洗净,不能将手放入口中等等。让孩子自在心理认识疾病是我们平时生活习惯不好到导致的。

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本节课师幼情感交流不是很好,主要是我的语言表现的情感不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多学习。

(2)大班教案《预防疾病》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观察图片,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3、增强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

4、让孩子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5、知道检查身体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幼儿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活动难点: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健康歌》。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

(1):图中的小朋友怎么了?请小朋友动动脑筋想一想,(幼儿自由回答:生病了、打针),教师给予表扬(你们真聪明),这位宝宝生病了,他难受吗?(2):小朋友也不喜欢打针吧!这节课来学习不喜欢打针的妙招《预防疾病有妙招》。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哪些妙招。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1、谈话:刚才那个生病的小朋友,现在好了,小朋友想想为什么呀!(请幼儿自由讨论,吃药了,打针了),你们说得对,真不错。关键是小朋友有下面的好习惯哦!

2、出示图2:请看小朋友在干什么呀!(幼儿自由讨论,各种饭菜多香呀!还有好吃的水果),小朋友不挑食、不偏食,不管是什么饭菜都要吃,要有均衡饮食的习惯,每天还要多喝白开水,也是预防疾病的好妙处。

3、出示图3:先请小朋友们看看,他们在干什么?

请个别幼儿回答(跑步、打针),对,回答的真不错,预防疾病要坚持每天锻炼身体,按时打接种疫苗。

4、出示图4:

(1)让幼儿观察图片,问问小朋友正在干什么?幼儿自由讨论(洗手、洗澡、剪指甲),老师给予肯定(你们太棒了、小宝贝儿),我们每天要保持小手清洁,饭前便后都要洗净小手,勤洗澡,同时不能留长指甲,以免弄伤人而且还有细菌呢?对勤洗手、洗澡、剪指甲也是预防疾病的妙招。

(2)让幼儿观察图片,幼儿想想说出来吧!个别幼儿(睡觉、开窗户),教师以肯定的语气表扬,要想不生病,我们每天早睡早起,经常将室内通风换气哦!这样也预防疾病。

5、想一想:请个别幼儿说出以上预防疾病的方法

6、讨论总结

让幼儿想一想还有其他预防疾病的方法吗?

老师小结:如:饭后漱口,不随地吐痰,生吃瓜果要洗净,不能将手放入口中等等。

三、小结

小朋友,好的习惯从小养,我们要向刚才那些小朋友学习,好吗?

四、音乐《健康歌》

知道了这些预防疾病的好方法,是不是很健康了,来,跳吧!小朋友们。

教学反思

本节课老师是想告诉幼儿如何预防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宝宝要做到哪些,列举我们生活中的事例,我们每天要保持小手清洁,饭前便后都要洗净小手,勤洗澡,同时不能留长指甲,以免弄伤人而且还有细菌呢?对勤洗手、洗澡、剪指甲也是预防疾病的妙招。饭后漱口,不随地吐痰,生吃瓜果要洗净,不能将手放入口中等等。让孩子自在心理认识疾病是我们平时生活习惯不好到导致的。

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本节课师幼情感交流不是很好,主要是我的语言表现的情感不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多学习。

5.幼儿园预防流行性疾病工作预案 篇五

根据教育局卫生局预防流行性疾病的精神。结合本园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工负责、落实责任,抓好各条线的管理,确保全园幼儿和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现制定本园预防水痘的工作预案:

一、成立幼儿园预防水痘病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长效管理工作

1、在强调校长是预防水痘第一责任人的基础上,建立园级责任制,明确分工、明确责任,党团员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2、建立学校预防水痘工作领导小组

长:xx

副组长:xx

员:xx3、老师进行晨检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班主任老师及时做好对因病不来园幼儿的电访工作,对在园发热、呕吐以及有异常情况的幼儿做好登记工作,并通知家长及时到医院就诊,并做好相关的随访追踪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

4、培养幼儿一进幼儿园就用肥皂洗手的习惯。

5、设立应急隔离室。

二、工作目标

1、普及水痘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家长的认知性的自我防护意识

2、完善水痘的信息检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水痘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三、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水痘的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水痘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落实到位。并在幼儿园中成立水痘疫情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幼儿园内水痘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4、做好园中预防三大关

第一关:做好晨检检查工作。幼儿早晨入园时,老师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身体状况,有发烧症状的幼儿,劝其在家休息,如有疑似病症劝其马上到医院就诊,返园要求带好病例卡,及返园健康证明,由老师把关后方可入园。

第二关:做好日间检查工作。带班老师仔细观察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情况,同时定时对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检查,时间分别为早点时、午睡起床后,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反馈。

第三关: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幼儿园每天由保育老师清理好卫生后,做好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的彻底消毒工作。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置于日光下暴晒。班中保持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流通,保证教室内空气新鲜,同时定期对空气进行紫外线消毒。

5、各班老师进行晨检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班主任老师及时做好对因病不来园幼儿的电访工作,对在园发热、出现水泡等异常情况的幼儿做好登记工作,并及时送隔离室观察,并通知家长及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

6、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7、设立专用隔离室、观察室。

四、建立处理出现水痘的工作程序

幼儿园一旦发现有水痘幼儿时,我们将按规定做好各项工作。

1、老师就发现情况向院领导汇报,同时上报上级。

2、由教师把病人送入幼儿园专用隔离室立即隔离。通知家长到医院就诊。

3、做好登记及时上报,立即隔离患病幼儿(疑似患儿)及其班级,并安排好去医院就诊。对发病班级做好终末消毒,对幼儿做好医学观察,在观察期间不得窜班、并班。同时在医学观察期间要加强班中物品的消毒工作,同时传染病的班级的餐具应单独分开进行煮沸消毒。

4、开辟在医学观察期内班级幼儿的专用通道。

五、适当锻炼身体,平衡膳食营养,增强抵抗能力。

1、教育幼儿注意休息的同时,鼓励幼儿多饮温开水、多吃蔬菜和瓜果。膳食注意粗细搭配,保证幼儿摄入足量的、均衡的营养,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2、教育孩子注意个人卫生。教育孩子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3、控制集体活动,不到公共场所玩耍,避免与患儿接触,以减少感染机会。

4、建议家长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适当服用些板蓝根。

6.幼儿常见疾病及预防 篇六

1 资料与方法

对我院2010年9月~2011年9月在校学生到医疗室就诊病历进行统计, 共计4512人次为分析对象。复诊者不在统计范围内, 其中男1594人次, 女2918人次, 年龄17~23岁。我校2010至2011年度共计在校生为5971人, 就诊人次数4512, 将内科疾病, 外科、皮肤、口腔、眼科、妇科、传染性疾病及其他类, 进行统计, 并分别计算出各类疾病的就诊人次数和相对比例。

2 结果

2.1 结果常见疾病分类

表中显示, 高校病人以内科疾病就诊人数最多, 其次是外科疾病, 耳鼻喉科疾病, 分列第2、3位。内科疾病主要是呼吸系统疾病, 多为感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其次为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是胃炎、胃溃疡。外科疾病主要是急慢性运动损伤、甲沟炎, 疖、痈;耳鼻喉科疾病主要是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鼻炎、;眼科疾病主要结膜炎、眼肌疲劳;腔疾病主要是腔溃疡、龋齿、智齿冠周炎、牙龈炎;皮肤科疾病主要是脚癣、传染性软疣、过敏性皮炎。妇科疾病主要是痛经、月经不调;传染科疾病主要是风疹、麻诊、水痘等。宁德师范学院2010年9月~2011年9月学生常见疾病分类, 见表1。

2.2 发病率占据学三位的常见疾病男女生发病情况比较, 见表2。

通过统计学比较显示:内科疾病就诊情况男女生差异没有显著性 (X2=0.39 , P>0.05) ;外科疾病就诊率男生显著高于女生 (X2=202 , P<0.01) ;耳鼻喉疾病就诊率男生显著高于女生 (X2=34.8, P<0.05) 。

2.3 不同年级学生就诊率的比较。

见表3 (因为我院2010年01月刚升本科, 所以目前还没有大四学生)

通过统计学率的比较, 一、三年级发病率以一年级最高, 与二年级相比较在显著性差异 (u=5.02, P<0.05) , 其余各年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通过对就诊病例的调查, 我院学生发病的特点及规律如下:疾病与季节有一定的规律。3~5月风疹、麻疹、水痘相对集中;7月~10月肠炎患者比较多;10~12月科末冬初是胃病好发季节以胃炎胃溃疡较多, 12月到次年1月感冒、流行性感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受学生寒暑假的影响一般在2月及7, 8月就诊率最低。校运会前后运动损伤的就诊率明显增高。其他类疾病每月发病率与月份无明显关系。

3 讨论

通过对我院2010年9月~2011年9月在校学生到校医疗室就诊的病例调查分析, 结果显示我院学生常见疾病以内科疾病中的呼吸道疾病年发病率最高, 明显高于其他类疾病。主要是因感冒和流感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学生易感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是学生的集体生活环境为疾病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一些不良的卫生习惯和缺乏对疾病的保健常识也有一定的关系;不少学生在季节转换, 气温骤降时不注意及时添加衣被等.其次是消化系统的问题, 就诊人次相对较多原因是不少学生不注意饮食卫生, 饮食无规律、酗酒、暴饮暴食或减肥不吃早餐缺乏防病的概念。

位于第二位的是外科疾病, 大部分为运动损伤。运动损伤是影响学生的健康及致残的疾病之一, 也是学生影响学习的主要疾病.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有:运动技能不熟悉、技术操作性错误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因准备活动不充分而导致运动损伤也占相当的比例。因此防治运动损伤应做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重点。预防运动损伤一定要从思想上加以重视, 以预防为主, 从多方面着手, 加强学生运动安全、运动损伤常识、运动规则的教育, 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维护和改善运动场地, 认真做好医务监督外, 还要注意加强易损伤部位的训练, 提高运动技能, 认真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位于疾病第3位的是耳鼻喉科, 疾病发病率相对高的是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鼻炎。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如起居无规律, 临近考试熬夜、上网打游戏, 平时饮水少等有关。应起居有规律, 避免经常熬夜、开夜车。

本资料还显示位居第二的外科疾病, 男女生就诊率有显著的差异, 而外科疾病中大多数为急慢性运动损伤, 急慢性运动损伤男生显著高于女生, 这与陈新民等[1]研究结果相似, 这可能是跟女生的柔韧性比男生好, 同时与男生运动的对抗强度比女生强, 以及男生参加运动的人数和次数都比女生多有关。

通过对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疾病的对比分析, 本资料显示男生患耳鼻喉疾病显著高于女生, 这可能与一些男生经常抽烟、酗酒, 熬夜, 喜食辛辣烧烤食品起居无规律有关。

通过对不同年级间的就诊情况比较, 大一学生就诊率显著高于大二大三学生, 这可能与大一学生第一次离开父母, 进入一个新的环境, 学习方式、生活方式都改变了, 适应性比较差等因素有关。因而学校在大学生刚入校时, 针对大一的学生及时开展“如何应该大学新生活”等健康教育活动, 以便让莘莘学子们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崭新的生活中。调查中还显示大三的学生在临近毕业的两三个月消化系统问题就诊人数增多, 可能跟气候和就业压力有关。

高校常见疾病对学生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如何预防, 促进健康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常见疾病是可以预防的, 通过对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有计划、有目的教育过程, 促使学生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就可以预防学校常见疾病的发生。在疾病的高发季节校医疗室应提前做好预防保健及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高校常见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新民, 刘翔.合肥市2所高校大学生运动伤害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 2007, 28:537.

7.老年人疾病的预防及护理 篇七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168-02

[摘要]本文就老年人眼睛、血压的变化以及季节变化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对目前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老年人;疾病;护理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注意到疾病预防及护理的重要性,只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尤其是老年人的健康,已成为家庭社会关注的问题。

1眼睛的变化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当进入50岁后,易发生老花眼,看书读报按原来的距离则看不清楚,必须将距离拉开,才能改善不良状况,这种现象是一种眼睛调节功能衰退的状态。必须矫正视力,特别是高血压患者如出现这种情况就更加不好,它可促使血压持续升高,而危害人体健康。如果一旦出现眼睛疲劳、肩部酸痛、眼睑痉挛等症状时,务必早矫正视力,消除不适症状,利于稳定血压,防止不良后果。

2血压的变化及高血压的防治

原发性高血压可能与遗传、年龄有关,老年人在疲劳、激动、酒后,血压容易产生波动,患者高血压应特别注意三点:

2.1消除紧张:老人血压升高时,要鼓励病人全身放松,闭目深吸气,学会放松情绪,不要紧张,把治疗重点放在消除血壓波动的因素上,要知道愉快的情绪本事就是一种极好的治疗措施,它能使人的心血管、内分泌、消化系统等都处在一种良好的功能状态,如果病人整日忧心忡忡,即使用上药效果也不好。

2.2生活安定:生活规律化,避免过度疲劳和不必要的精神刺激,保证足够的睡眠,每天最好有几次闭目养神的时间,静坐后想想让自已最愉快的事情,每天坚持可使血压下降或趋于稳定。如果有时烦燥不安可用安定剂,肥胖者要设法减肥增加运动量,“少食多动”防便秘,多食含纤维素食物和新鲜蔬菜。

2.3合理用药:血压持续在23.9kpa以上,或自觉症状严重者,可给降压药治疗,但要注意避免服用强力降压药,血压下降太快,病人会出现恶心头晕等症状,特别是有冠心病和肾功能不全病人,有时能引起心绞痛和肾功能恶化,应引起注意。

3季节变化时的防患措施

3.1夏季老年人要做好三防:防中暑:盛夏时节,外界气温很高,易发生中暑,患有贫血、肺气肿、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一旦发生中暑,可使病情加重,甚至发生意外。

防缺血性脑中风:有的老年人怕热贪凉,喜欢在电风扇、空调下、有穿堂风及大树下睡觉。人在睡眠时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相对下降,如晚上在上述这些地方睡觉,睡至后半夜,气温降低潮气大,通过皮肤和呼吸道带走大量热,使血管收缩,血流减慢,大脑供血不足,则容易发生缺血性脑中风。

防急性胃肠炎:夏季天气炎热,苍蝇多,病菌大量繁殖。饮食稍不注意,就容易患急性肠炎,如体温超过39℃,怀疑中毒性痢疾,必须及时用药。

3.2冬季老年人要防冻伤:老年人运动量小抵抗力低下,皮肤耐寒性较差,特别是暴露部位;脸、手弄湿后要及时擦干,保持一定温度;经常按摩面部,到室外去要加以防护。

防跌倒:老年人眼花,腿脚不灵活,冬季穿上棉衣更增加活动不便,要注意地面障碍物,老年人骨质脆弱,容易跌倒发生骨折;老年人动脉硬化,跌倒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

4护理对策

4.1搞好生活护理:生活护理是满足老年病人的心身需要的基础,老年病人多数病情重,生活自理能力差,反应迟钝,要求我们从生活入手,坚持为老年病人做好每一件平凡琐碎的生活小事,使他们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并从中了解病人的心身需要,这对病情好转起重要作用。

4.2注意精神护理:在住院时间长或多次反复住院的老年患者,由于久病缠身,久治既不能减轻折磨和痛苦,又因疾病累赘恐遭家人唾弃,对治疗缺乏信心。对此我们首先要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高度的同情心对他们进行耐心而诚恳的开导,从病理和实际生活中为他们展示出康复的前景,增加他们的信心和勇气。由于患者个人情况不同,精神护理要有所区别,对于年老而配偶又去世的患者,我们就要更加多地关心照护。

4.3指导身体锻炼:生命在于运动,保持适当的运动不但能促进躯体的健康,延缓衰老的过程,增加和改善机体各脏器的功能,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还有助于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起到调节精神、陶冶情操、愉悦身心、丰富生活的作用。

步行或散步是很好的身体运动,能使部分肌肉参加活动,肌肉活动强度不大,心脏负担小,安全性也较高,可根据健康状态安排散步的时间、距离、速度。其他运动如太极拳、太极剑、医疗体操、日光浴、高尔夫球等,有些还是集体项目,可增进社会交往,促进感情交流,减轻孤独感和寂寞感。总之运动量的选择要根据自已的健康状态,以不损伤自已,不超过自已的体力,不感到疲劳为原则,要循序渐进,并持之以恒。

8.常见疾病预防方法及心得 篇八

肠道疾病是夏季的高发病,而细菌性痢疾是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据专家介绍,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样大便,部分病例可出现发热等症状,症状严重的可出现高热并伴有感染性休克症状,有时出现脑水肿和呼吸衰竭。

它除了和天热人们喜欢吃生冷食品引起肠胃功能紊乱有关外。还与苍蝇繁殖活动有关外,一般是通过饮用或食用被痢疾杆菌污染的水、食物传播,易发生食源性暴发,也可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预防措施:预防细菌性痢疾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变质的食物。制作食品时应生熟分开,已经烹调好的食品,不要再放回盛过生食品的碗内。餐具、食物等要做好洗涤消毒工作。另外,要少吃油腻、多吃清淡食物,不要吃隔夜菜,打开的水果,如西瓜尽量要一次吃完或用保鲜膜将其封好后,再放到冰箱里保存,即使放到冰箱里,时间最好也别超24小时。

2中暑

中暑的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头晕、恶心、呕吐、胸闷、烦躁不安、甚至晕厥等症状。应该快速将患者转至通风凉快的场所,服用藿香正气水,补充盐水患者很快恢复。若患者出现体温大于38℃、面红,大汗,皮肤灼热,血压下降,脉快虚脱应及时到医院治疗。预防措施:在高温环境中工作、锻炼的人员应加强通风隔热措施,合理休息膳食搭配合理,补充含盐水分,适当掌握锻炼的强度和时间。特别提醒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肺功能低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在此季节中要科学安排日常生活,定期检查按时服药,防止慢性疾病急性发作。

3手足口

夏季有一种高发于儿童的肠道传染病就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症状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臀部出现皮疹或者疱疹,少数患儿会并发肺炎、脑炎、心肌炎等,甚至导致死亡。除了可通过消化道传播外,患者说话、打喷嚏、咳嗽等都可以传播该病。另外集体生活中使用共用的玩具、餐具、密切接触都可能造成疾病传播。预防措施:在手足口病高发期间,家长要尽量减少带儿童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护理、接触儿童前,注意洗净双手;儿童的衣被要勤晾晒;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婴儿的奶瓶使用前后要洗净消毒;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如果出现手足口病例,患儿使用过的玩具物品要进行清洗消毒,防止感染他人。

4皮肤病

夏季由于天气潮热,有利于各种真菌、细菌的繁殖生长,加之夏季人们容易出汗,皮肤易潮湿,如不及时擦净和保持干燥,真菌便会侵害我们的皮肤,引起皮肤癣病。最常见的皮肤癣病有足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脚气”,喜欢穿皮鞋的人容易得脚气,因为皮鞋不透气,脚部的湿度和温度增高。另外,很多青壮年男士容易在夏季感染体癣和汗斑,这与排汗量大有关。

对于婴幼儿来说,夏季最常见的皮肤病就是痱子,痱子是婴幼儿常见夏季皮肤病,是汗液堵塞汗孔导致的皮肤异常。好发于颈部、前胸、后背、腋下,针头至米粒大小的丘疹,周围皮肤发红,处理不当易继发感染。预防措施:在手足口病高发期间,家长要尽量减少带儿童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护理、接触儿童前,注意洗净双手;儿童的衣被要勤晾晒;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婴儿的奶瓶使用前后要洗净消毒;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如果出现手足口病例,患儿使用过的玩具物品要进行清洗消毒,防止感染他人。

5热中风

每当炎炎夏日,中风病人就会剧增,中风是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的脑血管病,中风的两个高峰期,一个是零度以下的严冬,一个就是30度以上的盛夏,而在夏天发生的中风俗称“热中风”。

夏季气温高,人体会大量排汗,丧失水分,如果未得到及时补充,容易造成“脱水”,“脱水”会使血容量减少、血液黏稠、血循减缓、微小血栓容易形成,对于患有高血压、高血脂或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来说,发生中风的概率自然会增高。

预防措施:老年人夏季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不渴也要多饮水,并且适当补充盐分(每天每人摄盐量不得超过5克)。半夜醒来时适量喝点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对预防血栓形成大有好处。空调温度控制在27至28摄氏度,注意不要直吹,同时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6热感冒

9.配电线路常见事故及预防措施 篇九

10kV配电线路是县级供电企业电力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担负着向城乡供电的重要任务,由于长期处于露天之下运行,又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因此在运行中10kV线路经常发生事故跳闸,不但给供电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而且还影响了广大城乡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用电。

一、事故原因分析

架空线路常见故障有机械性破坏和电气性故障两方面,但无论是机械性破坏方面的倒杆断杆、断线,还是电气性故障方面的接地、短路或缺相,通过继电保护、遥信遥测等功能均可反映出线路发生故障,笔者根据近几年线路跳闸统计情况,总结出以下线路跳闸原因:

1、线路速断跳闸的主要原因:

①配变故障。由于配变本身故障或操作配变令克时因操作不当引起弧光短路。

②伐树造成。由于伐树时采取的安全措施不得力,使树倒在导线上,或树枝搭落导线上造成短路。

③动物危害。如鼠、鸟、蛇等动物爬到母线或配变上造成短路。

④雷电危害。由于雷击等原因使瓷瓶击穿或避雷器击穿着火等导致线路跳闸。

⑤大风、雨、覆冰等其它原因引起导线震荡、联线、断线或恶劣天气狂风刮倒大树砸断导线。

⑥外力撞击。如司机违规驾车导致车祸发生撞到电杆,造成倒杆、断杆等事故发生。

2、过流跳闸的主要原因:

①低压线路发生短路。

②负荷电流过大。工矿企业大设备、大机床猛一启动,过高的冲击电流造成线路跳闸。

③过流保护定值编小,线路负荷陡增,定值不能满足用电负荷增长需求,线路频繁跳闸。

④线路老化等。由于负荷增长过快,线径过细,使线路长期处于不经济运行状态,久之,导线严重发热,在薄弱环节打火烧断导线、跳线或熔丝熔断,引起短路,产生短路电流,导致线路事故跳闸。

3、线路接地的主要原因:

①清障不力。刮风时树枝碰线。

②绝缘子破裂,使导致接地或绝缘子脏污在雾雨天闪络、放电、绝缘电阻降低;跳线烧断搭到铁担上。

③导线烧断落到地上导致接地。

④避雷器击穿。

⑤小动物危害引起。

⑥导线、跳线因风偏对杆塔放电。

二、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1、加强线路改造,严把设计与施工质量,改造旧线路,更换不合格导线,对设计、施工不合格的要予以返工。线路上用的瓷件在安装前必须进行耐压试验及绝缘测试,杜绝使用伪劣假冒产品。

2、加强线路的运行管理工作。签订线路管理责任书,把线路跳闸次数、跳闸停电时间与责任单位、责任人的工资、奖金挂钩考核。

3、加强线路巡视工作。指定专职巡线员,对线路进行定期巡视,并对线路有计划性的进行特殊及夜间巡视,线路发生故障进行故障巡视时要细心查线,发现故障及时彻底排除,防止重复跳闸;要做到:故障原因未查到不放过故障不彻底排除不放过,没有防止故障重复发生的措施不放过。

4、做好线路的清障工作。保证线路通道符合规程要求,使线路运行不受树木生长干扰。

5、加强线路设备的检修维护。定期进行电气设备的试验、检修工作,及时处理设备缺陷提高运行水平。如:定期清擦瓷瓶、配变,对变压器、避雷器等定期进行电阻测试及耐压试验;加强配变高低压侧熔丝管理,禁止使用不合格保险丝。

6、做好护线宣传工作。通过张帖标语、宣传车等形式,向广大群众进行线路保护宣传工作,特别是在伐树、拆除建筑物时要采取安全措施,保护线路安全,禁止在电力线路附近及其上空放风筝、抛掷铁丝、绳索等物。

7、在雷雨季节到来前,线路及配变均要装避雷器,避雷器要合乎规程要求,定期进行绝缘电阻、工频放电电压试验,对不合格或有缺陷的避雷器要进行更换。

10.高校学生心理疾病的成因及预防 篇十

科技的潮流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在物质生活得到高度满足的同时,人们所面对的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心理疾病日渐成为精神卫生领域凸显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公报曾经指出,自杀造成每年约100万人死亡,全球平均每40秒就有一人死于自杀。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调查显示,我国现在每两分钟就有1人自杀死亡,8人自杀未遂,而青少年尤其是在高校学生中自杀者日趋增多。在高校自杀率统计中,大学生自杀死亡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其中大学生高于一般青年,重点大学高于一般大学,研究生高于本科生。《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14%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7%的人出现焦虑症状,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心理疾病已经侵入了高校校园,侵蚀着学生的健康,如何预防心理疾病成为日益热门的话题。

一、高校学生心理疾病的成因

哲学家培根有一句名言:实践中的失败主要是由于不知道原因而发生的。我们要先找到问题发生的原因,才能走向事物的真相。首先,本文简单分析高校学生心理疾病的成因如下:

1.外在环境的压力

(1)就业的压力

2003年湖南某信息教育学院学生吴云中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参加了一次人才交流会,回来后就心情忧郁,时常嘀咕工作难找,终于跳楼自杀;2007年武汉市高等院校发生学生自杀12起,其中就业压力逐年增大是重要诱因;2009年1月,河北一位女大学生不堪就业压力自杀,留下10万字的日记。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有413万人,按目前就业率在70%左右计算,已有100多万无业可就。而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据教育部宣布的统计数据,当前高校毕业生供给总量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值:包括2009年毕业的610万人和历年的累积,今年要求就业的高校生达到700万人以上。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曾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等地高校1000名大学生进行心理调查,调查显示:就业压力成为首要困扰,59. 8%大学生感受明显。大学扩大招生是双刃剑,在促进社会的发展、提升国民整体素质的同时,也导致了社会就业岗位与巨大的就业需求不成比例,大学生找工作或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这给众多大学生带来很大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一些大学生因之而焦虑、自卑、失去安全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随之产生。显然,就业环境的压力成为当今大学生最主要的困扰。

(2)学业压力

黄海军在《大学生心理疾病典型案例分析》中提到一个案例:林岚以当地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武汉一所重点高校。第一学期期末,本来踌躇满志准备获取奖学金的她未能如愿。她的情绪从此一落千丈,变得郁郁寡欢,无心学习,也无法处理好与同学的人际关系,还整夜失眠。最后不得不去医院精神科检查,结果诊断她是患了抑郁症。林岚本来以为自己是天之骄子,对自己期望值过高,而高校的学生都是经过几年寒窗苦读选拔出的优秀人才,其中竞争的激烈可想而知。像林岚这样感受着强烈的学习竞争压力,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中苦闷忧郁的不在少数。现在的大学生已经走出了“毕业包分配,考进大学就等于吃上国家粮”的铁饭碗时代,要想立足于社会,实现自我的价值,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把自己打造成高素质的人才。他们不仅要承担繁重的课业压力,还要多方面提高素质,花费大量的时间考证、考级、考研。可以想象他们的学业竞争是多么激烈,他们所感受的压力多么沉重。当压力超过一个人的正常承受力时,自然会导致种种如焦虑、忧郁等心理问题。

(3)人际关系压力

大学生进入校园,脱离了家庭和中小学老师的细心呵护,在新环境中他们得学会独立自主地生活,处理和同学的关系。大学相当于一个小社会,人际关系的处理需要良好的“外交手腕”和丰富的经验,一旦处理不当,很有可能被复杂的人际关系所产生的种种问题所困扰。他们会感到郁闷、无助,甚至地转变成行为畏缩,面对问题害怕逃避,甚至恐惧与人交往,内心压抑,渐渐在拒绝与人沟通中产生敌视、多疑、幻觉被人跟踪等心理问题。2004年2月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残杀四位室友,被抓后接受采访称做案动机“是因为做人失败”。据专家分析马加爵性格内向细腻,很少与人交流,外表孤独压抑,与同学和室友经常发生一些小摩擦,是人际关系没处理好所产生的心理疾病导致作案。由此可知,人际关系处理不当产生的压力也是引发大学生心理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4)情感问题

大学生的性取向、恋爱观、道德观念等都不太成熟,属于过渡期,对情感问题的认识与处理往往不太正确,而由此引发的问题将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青春期对性的困惑和强烈渴望与自我道德规范的冲突以及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都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失恋会导致大学生心理变异,会引起一系列的心理反应,如痛苦、绝望等。如果不及时转移注意力,就容易导致忧郁、自卑,严重者甚至采取报复和自残行为。如广东某高校的一位女生陷入对同班一位男生的单相思中,随即对其展开热烈的追求,被拒绝后绝望恼怒,把硫酸泼向幻想中的情敌——同宿舍的另一位女同学,导致女同学毁容。

2.自身承受力弱

如今的大学生都是“90后”,从小以自我为中心,在溺爱与过度关注中长大,养成任性、自私、娇纵的习性,不善与人交流。父母包办一切事情,一旦独立面对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便往往不擅长处理,由此导致的挫败感又是脆弱的心灵所难于承受的,一旦累积过度就会诱发心理疾病,产生抑郁、暴力思想倾向和行为。而在应试教育机制下,传统的学校教育只是着重于灌输知识和技能,而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等关注不够,导致学生对生命和幸福没有正确理念,容易产生种种心理困惑与情感迷茫,从而削弱了心理承受力。

二、高校学生心理疾病预防及求治建议

近几年来,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议题,有关部门曾经统计过,易患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除演员、下岗职工等特殊群体外,高校学生也位居其中。要解决这个问题,教育部门、学校、社会社区、家庭应当共同合作,形成一个育人的良好氛围。高校教育更要为经济和社会服务,肩负起引导学生走向健康的发展轨道的重任,如何预防学生的心理疾病将成为高校的重要课题。本文现对此尽一点绵薄之力,提出一些建议。

1.构建健康活泼的人文环境

如今是一个交流互动的时代,高校要定期组织丰富有趣的活动,如舞会,讲座,文娱活动,去农村、公司实习锻炼,支持学生社团活动等等,架起沟通社会、集体和他人感情的桥梁。教师、学生干部和学生社团要有针对性地鼓励和发动同学,尤其是性格内向、不善于交际的学生积极投入广阔的校园和社会生活中,充分地与他人沟通,实现自己的价值,让自己融入集体和社会生活中,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生活中的一分子,消除孤独感、自卑感,激发对学习、生活的热爱。

2.完善心理辅导机制

英国剑桥大学副校长伊安·莱斯利说:“大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不能袖手旁观,而要像耐心的牧羊人一样进行引导。”这所有着八百多年历史的世界名校非常重视心理辅导,在各个学院都设有心理辅导机构。而我国各高等学校在心理辅导方面还处于新兴阶段,普遍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教师专业性不强、学历偏低、数量不足等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心理健康教育的从业人员都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而在我国,心理健康工作者往往由心理学教师、辅导员和德育工作者担任,有些还是兼职人员,而且没有形成一个学校多方面配合辅导、人人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氛围,导致心理咨询效果不尽如人意。应当注意的是,有一部分心理健康从业教师没有经过心理辅导的专业训练,心理学知识贫乏,掌握的心理测试技术和心理辅导方法都有待提高;有些未受过专业培训的德育工作人员在分析心理问题时形成德育思维模式的惯性,把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混合起来,无法达到有效的引导作用,甚至对来寻求帮助的学生的心理问题产生反作用。另外,有些心理学专业毕业的人员没有实践经验,只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要解决这一问题,我国的高校必须完善心理辅导机制,组建一个专业化的心理健康工作者队伍。此外,国内高校目前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普遍配备不足,难以满足扩招后日渐庞大的学生心理问题群体的需求。日本国立大学每5000~10000名大学生配有1名专职心理咨询员,而私立大学则每3000~5000名大学生配有一名咨询员。美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比例是1:1500。而我国高校平均每10000名学生才配有1名心理教育专职工作人员。为了发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各高校要向国外学习,增加心理健康专职教师数量,提升配备比例,保证足够数量的专职教师。

3.要重视生命教育

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45. 7%的大学生认为目前高校生命教育普遍缺失。现在是信息爆炸的社会,各种思潮横流,经济环境在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下不容乐观,大学生面临着极为复杂的外部环境,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而高校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机制仍然专注于学生知识的吸收,强调学生英语过级比例、学生考上研究生比例、学生是否违反行政命令,甚至把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生命教育。而专家的观点认为:“生命教育是教学生要懂得‘何以为生‘为何而生,让他们不仅有知识、有理性,还要有爱心、有情感、有人性。生命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情感教育,要让他们能够感触到自己周围的感情,感到自己活在一个充满人情、爱和责任的空间里,然后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也是这个空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苏立增的论述,具有专家的视角和学者的高度,足以引起人们的深思和注意。目前高校的生命教育没有得到重视,导致学生出现压力时迷茫无助,弥补生命教育这一断层能够帮助大学生有效地找到指导方向,避免陷入心理问题的漩涡中。

4.多与学生交流,及早发现问题

辅导员和班主任应当经常与学生接触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和需求,取得学生的信任,要特别关怀外表孤僻、自卑感强、自我封闭,不擅长与人交流的弱势群体,做到对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有媒体曾经对708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显示:37. 2%的大学生认为辅导员和班主任不负责任,数量有限的集体活动不能满足学生心理需求;“有的辅导员一年难得见学生一两次面,还多是过节时陪领导走访宿舍,到每个宿舍送点水果,当着领导的面对同学说些‘天气干燥,要多喝水,多锻炼身体之类的话,遇到难题怎么可能去找他们解决?”“有一次,我因为要请假打电话给班主任,报上名字后,班主任竟然不认识我。班上总共38位同学,我还是班干部,班主任还没有印象。”目前高校班主任都是教师兼职,有些辅导员把学生工作当作暂时的跳板,不安于岗位;而高校竞争压力加大,高校教师不但要考博充电,要完成学校规定的高额科研任务,还要成为“上课机器”,很多辅导员和班主任为了自身的发展,无暇抽身与学生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使得学生面对心理难题时不愿意与老师交流。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高校应当建立健全的辅导员和班主任监督机制,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同时减少学生工作人员的科研学术负担,并且增加一定数量的专职学生工作人员,以便他们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生工作和学生生活中。

5.提高自我调适的能力

大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的压力是多方面的:就业、学业、情感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等等。重重压力包围着他们,随时可能冲破他们的心理防线。面对生活中出现的难题和困境,大学生在寻求心理支援的同时,更应当提高自我心理的调适能力,让自己对心理疾病具备“免疫力”。高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如举办讲座、建立网页、张贴宣传画报和横幅等等加大宣传力度,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重视心理卫生知识,并进一步掌握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从而提高大学生发挥自身心理调适的能力。例如在前面提到的马家爵,他平时独来独往,孤独沉默,与同学很少交往沟通,内心却细腻敏感,因为室友说了几句“你为人不好”,他就记在心底,甚至怀疑室友在同学面前造谣,让他背负“怪人”的名声。他心中郁闷苦恼,自认为“在云南大学没有一个朋友”,不找同学倾诉、交流,解释误会,没有发泄的渠道,积怨在心里越聚越多,最终导致走向极端,也走向了不归路。在监狱里面,他非常后悔,觉得“其实通过吵架、打架就可以解决,没有必要杀人”。因此,大学生在自我心理的调节中,一定要学会把自己的苦闷、烦恼、生活中碰到的难题向周围的亲朋好友倾诉,在关爱、理解和疏导中渐渐获得宽容、和谐的心态,以轻松、豁达、幽默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情。而且要学会适当发泄不良情绪,要通过各种方式,如哭、喊、打、运动、逛街、阅读、参加各种活动把积累在心中的不快逐步宣泄出去,让阳光和快乐渐渐占据心灵。

6.加强大学生社会化素质的培养

据某媒体对将近3000名参与者展开调查,56. 8%的人认为现今的大学生“社会化不足,仍然单纯幼稚,对实际工作不适应”,“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超过了“学习科研”,被视为当代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最应该注重培养的能力。专家认为,大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大学四年是走入社会前的最后准备,社会化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跨入社会后的成败。而不少学生在校期间与社会接触少,走上工作岗位后处理不好各种复杂的关系,容易脱离实际,一旦碰壁就一蹶不振。阅历浅加上自控能力差,使得他们容易出现心理疾病。高校应当在灌输给大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加强对他们社会化素质的培养,让他们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社会人,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高校要通过各种途径,架起与社会沟通、实践的桥梁,将大学生文化知识储备结合实践经验以便发挥出知识的最大能量;在社会化进程中,努力提高大学生面临逆境的耐受力和心理调适能力;并且帮助拓展大学生的交际网络,开阔文化和人文视野,尽量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使他们在不断的磨炼中提高识别和判断是非的能力,帮助他们较快具备融入社会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黄海军. 大学生心理疾病典型案例分析[J].心理门诊,2007(4).

11.篮球运动中常见损伤及预防 篇十一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河南理工大学大学,焦作大学和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专业篮球专项的学生在篮球运动中损伤状况。

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针对相关的损伤内容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和事实依据。(2)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有效回收率100%。

(二)结果与分析

1. 入学前后的运动损伤史的调查。

在被调查的200名学生中,入学前有过运动损伤的126名,占总数63%,没有发生运动损伤的74名,占总数的37%,而在入学后的两年运动中,运动损伤的187名,占总数93.5%,没有发生运动损伤的13名,占总数的6.5%,见表1,可见运动损伤现象在学生中有明显提高的现象,这种状况应该引起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

2. 常见损伤部位情况统计结果与分析。

(1)踝关节损伤原因。篮球运动的技术特点与其解剖结构特征有着密切联系。踝关节是由胫、腓骨下端及距骨三节骨构成,是由胫腓骨的内外踝关节面及胫骨下关节面共同组成踝穴,关节头置于踝穴中,外踝较内窄再而长,并稍向后,距骨的关节面前窄后宽,背伸时较宽的距鞍进入踝穴,故此时关节较稳定,距屈时,因距鞍较窄部置于踝穴,所以,此时踝关节稍微松动,如果踝关节受到外旋和足内收,内翻外作用力时,就极易引起损伤。(2)膝关节损伤原因。组成膝部的骨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髌骨及腓骨组成,膝关节是位于全身最长的两根骨杠杠之间,周围的肌力少,在运动中关节幅度大,承受力重,所以在运动中极易受伤,损伤的发生与篮球专项运动技术要求有密切关系。篮球半蹲位的动作贯切于整个球场运动,, 其中的运球、滑步防守与进攻、急停急投、急转、跳投等要求学生处于半蹲位(膝关节屈曲130度~150度)进行活动,这时膝关节的稳定性主要靠股四头肌与髌骨束维持,髌骨被股四头肌紧紧压在股骨髌面上,如果膝关节过多地在半蹲位作屈伸扭转活动,就会加重髌骨的负担,使它受到更大的牵拉、摩擦、扭转,从而提高了运动损伤的可能性。(3)腰部损伤的原因。人体解剖的研究表明:人体重心位于人体腰部,腰部动作是体位变化的首要环节,腰是人体躯干的中轴,是下肢连接的桥梁,负重大、活动多,在活动中遭受损伤的机会就多。篮球运动中经常出现的各种移动,都是以腰为枢纽带动肢体来实现的,如篮球运动中持球突破、后仰跳投、断球、急停转体投篮等,腰部往往由屈到充分伸展,以及运动中不合理冲撞、骶棘肌力量不足时,常常会引起腰部、骶髂部肌肉盘膜或韧带撕裂,椎间关节失衡损伤,腰骶连接包括第五腰椎与第一腰椎的连结及后方的关节图关节的连结,该部承受的力较频繁,所以各种暴力均可使关节扭错和韧带及腰椎间盘损伤,故引起腰骶部疼痛, 影响腰部活动。(4)指关节损伤原因。指关节周围皮下缺乏结缔组织,关节较为表浅,两侧有侧副韧带,关节屈曲时,侧副韧带松弛,伸直则韧带紧张。所以,当接球手形不正确,手指屈曲或伸时顶端突然受外来球的撞击,而引起了指关节损伤。

3. 对预防损伤的建议。

由于篮球运动的激烈对抗,身体接触频繁碰撞,训练的不当,以及专项技术训练要求与解剖生理不相适应,运动员发生创伤和劳损是在所难免的,但如果实施科学的防伤措施和训练手段,会大大减少重伤和慢性劳损。预防损伤除了强化防伤意识,重视准备活动,掌握正确的技术,提高专项身体素质,合理安排负荷,加强医务监督的一般原则外,教练员和医生在预防篮球运动员损伤实践中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专门性措施。(1)加强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是预防受伤的重要条件。训练中,应该抓紧身体素质的训练,坚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在提高技、战术的同时必须加强大腿、小腿和足踝关节的力量训练,特别是在新生入校或新学期开学之初。对于高大的队员,还要特别加强腰背肌肉的训练,注意全身肌肉的协调发展与提高。身体素质不好,肌肉的力量和弹性就差,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也较弱,因而容易受伤。新生入校后的一二年间,损伤发生率高就是这个原因,一方面他们训练时间相对减少,另一方面专项技术训练不够,动作要求掌握不好,存在着技术上的缺点和错误。这类错误或不合理的技术动作,极易违反身体结构﹑技能特点以及运动时的生物力学原理,因此引起致伤。(2)重视训练前的准备活动。训练前忽视准备活动的现象在体育院校教学与训练中并非少见,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身体和其他各组织器官的机能,在没有做好准备活动的情况下,就立即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中,肌肉和韧带的力量和伸展性都没有达到最佳状态,特别在冬季肌肉僵硬,身体协调性下降,训练中负担较重部位的机能得不到相应的提高,因而活动中很容易发生肌肉的拉伤,关节扭伤和骨折。因此,训练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并与训练课的内容相结合,使易伤部位要充分活动开,同时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才不容易受伤,此外,教会学生正确防守技术也是必要的。(3)注意重点抓膝、踝、腰、手腕及指关节的专项力量。这对于防止专项慢性劳损,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有积极作用。要在训练中掌握损伤与技术动作的关系,合理安排易伤部位的力量训练是十分必要的。(4)学会自我保护和使用防护支持带。如抢篮板球在空中的腰腹控制和双脚平稳落地支撑技术,跑动上篮时的双脚落地平衡缓冲,主动或被动撞到时的流动缓冲,断球后的上步平衡姿势,双臂屈肘的防撞击姿势的自我保护方法。在体育活动或训练时,思想不够集中,盲目或冒失地进行,部分体质差的学员为了能在比赛中更好的表现自己,情绪急躁,采用不合理的防守姿势或硬打硬碰,是导致训练损伤不断发生的原因。大运动量训练和比赛,一定要对膝﹑腰等易受伤的部位用弹力绷带或粘带固定,在现代篮球空前的身体对抗中,使用防护支持带已成为义务监督的重要内容。(5)积极治疗,加强义务监督。对于久停再训或伤后的恢复训练,要坚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逐步提高的训练原则,加强易伤部位的力量训练,对于技术性损伤部位异常和疼痛要做试验性检查,早诊断,早治疗。

(三)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1)通过调查问卷,河南理工大学大学,焦作大学和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篮球专业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的运动损伤的状况比较普遍,损伤主要以踝部、膝部、腰部、指部为主。(2)学生的运动损伤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是由于准备活动不足、局部负荷过重、注意力不集中、技术动作不正确、训练课内容安排不合理、入学前水平参差不齐等原因引起。

2. 建议。

(1)加强安全思想教育,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克服学生的“损伤不可避免、无所谓”的麻痹思想,加强安全预防措施教育。(2)加强教师教学组织管理,提高教师教学艺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要善于发现改进训练方法,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技术动作练习,在配合中寻求进攻机会。(3)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不要操之过急地加大负荷训练强度,对出现损伤的学生,要及时治疗,以免病情恶化,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今后的训练。(4)做好训练后的恢复,以免引起疲劳,而导致机体出现肌肉僵硬,酸痛等现象,要及时调整运动量、运动强度和修改训练的内容。

摘要:文章通过对河南理工大学, 焦作大学和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专业篮球专项的学生进行调查, 分析了篮球运动损伤部位、原因和时期等, 提出了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

关键词:篮球,运动损伤,预防

参考文献

[1]田苗, 赵群忠.某校学生常见运动损伤的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01, 22 (2) :180.

[2]袁志斌, 时霖.篮球专项学生运动损伤原因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1999.1.

12.砼常见通病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篇十二

一、质量通病防法安排 ………………………………………3

二、主要通病预防及法理 ……………………………………3

1、墙烂根………………………………………………………3

2、夹渣…………………………………………………………5

3、裂纹…………………………………………………………5

4、窝蜂…………………………………………………………6

5、麻面…………………………………………………………6

6、气泡…………………………………………………………7

7、后期强度增长较慢…………………………………………7

8、孔洞…………………………………………………………8

9、露筋…………………………………………………………9

10、缺棱掉角…………………………………………………10

11、表面不平整………………………………………………10

一、质量通病防治安排

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混凝土施工时稍不注意,或受其他客观因素影响,不在事前采取预防措施,极容易出现所谓的混凝土质量通病,结构的质量也会因质量通病的存在而受到极大的危害:因此,对质量通病的预防、整治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

常见的混凝土质量通病有:墙烂根现象、混凝上夹渣现象、局部尤其是混凝土楼板裂纹现象、墙板面气泡现象,个别部位甚至有蜂窝、麻面、狗洞等漏振现象。

为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质量通病,必须了解混凝土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和整治,施工负责人员要认真对待混凝土的质量问题,混凝土施工时要安排专人全权负责混凝土浇筑的全过程施工,采取过程控制。

虽然造成混凝土的质量通病有多种原因,但主要还是持棒人员因操作不当引起的质量通病因素多一些:应负的责任大一些。因此;必须对持棒操作人员进行振捣方面的技术交底等事前预控工作。

二、主要通病预防及治理

针对容易发生的质量通病(缺陷)和需要整改、修补的部分项目,本文计划从造成和产生其质量通病(缺陷)的原因、预防措施及治理方法三个方面分别阐述。目的在于使施工人员包括施工管理人员;尤其是持棒的操作人员明白,需要整治的质量缺陷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又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进行预防。以便在今后的施工中杜绝,至少避免同类缺陷再次发生。下面对常见的几种混凝土质量通病进行原因分析。

1、墙烂根(1)原因: ①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致使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

②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浇筑,根部因振捣器振动作用有效半径不够。

③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及振捣又下料或振捣不够,产生漏振。

④振捣混凝土时引发个别模板根部移位或模板距地面的缝隙没有堵严,导致跑装。

另外,混凝土配合比中的砂子颗拉过细或含砂率较低,导致混凝土拌和后含不住浆,砂石与水进行沉淀分离,也是墙、柱烂根及其它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2)预防措施: ①混凝土下料前,要在墙体根部均匀铺撤10一15mm。厚等同混凝土强度同水泥品种的水泥砂浆,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时,因本工程墙体较薄而无法采取串筒、溜槽等措施下料时,因此混凝土浇筑要分层下料,分层振捣,第一步下料高度不得超过40cm,以后每步下料高度不得超过45cm。振捣混凝土时,插入式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棒至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有效作用半径的1/2。对混凝土根部要进行二次振捣,提高接缝处的强度、密实度。再进行下一步混凝土浇筑。

②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振捣棒括点要按40-50cm等距离行列式顺序移动,不应乱插、以免漏振,振捣时要采取垂直振捣方法,即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呈垂直状。如斜向振捣,不能小于45°。

③浇筑混凝上时、要经常观察模板、支架、缝、眼等情况,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浇筑,并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严防漏装。

合适的振捣时间可由下列现象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呈水平状态,模板的边角也以填满充实并见到缝隙处已出灰浆。

(3)治理方法: 烂根现象较小时,可用清水冲洗干净,经质监人员认可后用其它部位使用的混凝土原浆抹平,对烂根较大的部位要将松动的石子和突出的颗粒进行剔凿,尽量别成喇叭口,外边大一些,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高一个强度等级混凝土捣实并加强养护。

修补工作,包括其它如蜂窝、麻面、狗洞、气泡、裂纹等所有问题的修补工作,必须待结构验收后,经监理允许处理时再按止述方法进行,之前任何人不得擅自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进行任何修补处理。

2、夹渣(1)原因

在墙、梁、柱与板接缝处经常出现有夫渣现象: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前没有认真处理和清理施工缝上表面存留的木渣、锯末、聚苯颗粒及其它等杂物;浇筑时振捣不够。〔2)预防措施

浇筑前认真清理施工缝表面存留的木渣、锯末等一切杂物,用水冲洗干净,浇筑混凝土时先铺撒10-15mm厚等同混凝土强度同水泥品种的水泥砂桨,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对主要部位要进行二次振捣,提高接缝处的强度、密实度。再进行下一步混凝土浇筑。〔3)治理方法

当表面夹渣缝隙较小时,可用清水冲洗干净,经质监认可后用混凝土原装抹平。对夹渣较大且明显的部位要进行剔凿,将杂物等清除干净,以后允许处理时采用提高一级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或豆石混凝土进行修补,并认真养护。

3.裂纹(1)原因

混凝土施工后表面出现裂纹的原因很多,不一一列举,单就常见的混凝土施工后表面出现的裂纹较浅,形状较规则,且长短不一,初步分析为塑性收缩裂缝作一介绍。此种裂纹的出现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没有及时覆盖和浇水养护,受风吹日晒气温高的外界条件影响,混凝土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体积也即急剧收缩,而此时的混凝土早期强度低,抵抗不了这种变形应力而导致开裂。

另外,泵送混凝土掺加粉煤灰。散装水泥收缩率大且稳定性差的客观因素,也都是导致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2)预防措施

①要求商硷站配制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砂、石,减小空隙率和砂率。

②施工时振捣要密实,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的杭裂强度。混凝土浇筑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安排专人及时洒水养护。(3)治理方法

表面出现裂纹的混凝土如已硬化,可向较大的裂纹内扫入千水泥粉,然后加水湿润。宽度小于0.2m的细小裂纹可以不进行处理,但要延长浇水养护的时间。

如混凝土仍保持塑性,可采取撮、抹、压的办法来消除裂纹。

4、蜂窝(1)原因

①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浇筑、振捣不够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及振捣又下料,因局部漏振而成蜂窝。

②未按操作规程浇注混凝土,下料不当,以致石子集中而振不出水泥浆,导致混凝土离析。

③模板有孔隙未堵好现象,造成漏装而形成蜂窝。(2)预防措施

①墙体混凝土浇筑要分层下料,分层振捣,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良好,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板施工如采用平板振捣器:在相邻两段之间要搭接振捣3-5cm。

②浇筑混凝土时,要安排专人看模,经常观察模板缝、隙、眼等情况,发现异常,立即修整。

(3)治理方法

当混凝土表面有小蜂窝时,可先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2.5水泥砂装修补。如蜂窝较大,则先将松动的石子和突出的颗粒别除,尽量剔成喇叭口,外边大一些,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高一个强度等级的豆石混凝土捣实并加强养护。

5、麻面(1)原因

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一部分气泡未排出,停留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钢模板脱模剂涂不均匀或局部漏刷,拆模时混凝土表面强度较低,粘结模板引起麻面。

(2)预防措施

模板面清理千净,不得粘有干硬混凝土浆等杂物。脱模剂涂刷要均匀,不得漏。混凝土振捣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不得漏振,振捣程度以混凝土表面出装呈水平状态为准。

(3)治理方法

麻面主要影响混凝土的外观,对混凝土表面不再装饰的部位要用水泥素装或1: 2水泥砂浆抹平。

6、气泡(1)原因

塌落度较大,尤其是钢模板不吸水,混凝土的一部分水分挤到钢模板上排不出去,形成气泡。浇筑时振捣不够。混凝土不密实,一部分气泡未排出,停留在模板表面。

(2)预防措施

同其它问题一样,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振捣棒插点要按40cm。等距离行列式顺序移动,不应乱插、以免漏振。振捣时要采取垂直振捣方法,根据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现象判断是否已振捣密实。如塌落度偏大,必要时进行二次振捣,以利充分排出气泡。

(3)治理方法

气泡主要影响混凝土的外观,对混凝土表面不再装饰的部位要用水泥素装抹平。

7、后期强度增长较慢(强度不够、均质性差)(1)原因

①水泥过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集料级配不好,空隙大含泥量高,杂物多;外加剂使用不当掺量不准确。

②混凝土配合比不当,计量不准,施工中随意加水,使水灰比增大;7 ③混凝土加料顺序颠倒,搅拌时间不够拌不匀;④冬期施工,拆模过早或早期受冻;⑤混凝土试块制作未振捣密实,养护管理不善,或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在同条件养护时,过早脱水或受外力砸坏。

(2)预防措施

①随着今后气温越来越高,尤其顶板较薄,更容易失水,因此必须在墙体模板拆除后,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安排专人经常浇水以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

②±0.000以下抗渗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3)治理方法

①如发现确因养护不到位引发的混凝土强度上不来,要立即安排专人经常浇水以保证混凝土尽快达到设计的强度等级标准。

②与设计院联系,给出处理方案。

8、孔洞(1)原因分析: ①在钢筋密集处或预埋件处,硅浇注不畅通,不能充满模板间隙。②未按顺序振捣硷,产生漏振。③砼离析,或严重跑浆。

④砼工程的施工组织不好,未按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认真操作 ⑤砼中有硬块和杂物掺入,或木块等大件料具掉入砼中。

⑥不按规定下料,一次下料过多,下部因振捣器振动作用半径达不到,形成松欲状态。

(2)预防措施: ①在钢筋密集处,认真振捣密实,机械振捣有困难时,可采用人工捣固配合。

②预留孔洞处在两侧同时下料。下部往往灌注不满,振捣不实,采取在侧面开口灌注的措施,振捣密实后再封好模板,然后往上灌注。

③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严防漏振:

A.插入式振捣器采用垂直振捣方法,即振捣棒与砼表面垂直或科向振捣,即振捣棒与硷表面成一定角度,约40-45°。

B.振捣器插点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不混用,以免漏振。每次移动距离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操作时快插慢拔。④控制好下料,要保证砼灌注时不产生离析,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m,大于2m时要用溜槽、串筒等下料。

⑤防止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或冰块等杂物,发现砼中有杂物,及时清除干净。⑥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和质量检查工作。

(3)对硷孔洞的处理,要经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制定补强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处理。

9、露筋(1)原因分析: ①浇注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

②钢筋硷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如遇粒径大碎石卡在钢筋上,砼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

③因配合比不当硷产生离析,或模板严重漏装。

④硷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

⑤保护层振捣不密实,或木模板湿润不够,砼表面失水过多,或拆模过早等,拆模时硷缺棱掉角。(2)预防措施: ①灌注砼前,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

②为保证砼保护层的厚度,要注意固定好垫块。一般每隔lm左右在钢筋上绑一个水泥砂浆垫块。

③钢筋较密集时,选配适当粒径的碎石。碎石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结构截面较小,钢筋较密时,可用细石砼浇注。

④为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 9 ⑤砼自由顺落高度超过2m时,要用串筒或溜槽等进行下料。

⑥拆模时间要根据试块试验结果确定,防止过早拆模。

⑦操作时不得踩踏钢筋,如钢筋有踩弯或脱扣者,及时调直,补扣绑好。(3)治理方法: 将外露钢筋上的砼残渣和铁锈清理干净,用水冲洗湿润,再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将薄弱砼剔除,冲刷干净湿润,用高一级的细石硷捣实,认真养护。

10、缺棱掉角(1)原因分析: ①木模板在浇注砼前未湿润或湿润不够,灌注后砼养护不好,棱角处砼的水分被模板大量吸收,致使砼水化不好,强度降低。

②施工时,过早拆除承重模板。

③拆模时受外力作用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④冬季施工时,砼局部受冻。(2)预防措施: 木模板在灌注砼前充分湿润,砼浇注后认真浇水养护。拆除钢筋砼结构承重模板时,砼具有足够的强度,表面及棱角才不会受到损坏。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校角,吊运时,严禁模板撞击棱角。加强成品保护,对于处在人多、运料等通道处的硷阳角,拆模后可用槽钢等将阳角保护好,以免碰损。冬季砼浇注完毕,做好覆盖保温工作,加强测温,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受冻。(3)治理方法:缺棱掉角较小时,清水冲洗可将该处用钢丝刷刷净充分湿润后,用1:2或1 : 2.5的水泥砂浆抹补齐正。可将不实的砼和突出的骨料颗粒凿除,用水冲刷干净湿润,然后用比原砼高一级的细石砼补好,认真养护。

11、表面不平整(1)产生的原因

①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仅用铁锹拍子,未用抹子找平压光,造成表面粗糙不平;10 ②模板未支撑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承面不足,或支撑松动、泡水,致使新浇灌混凝土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③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上人操作或运料,使表面现象出现凹陷不平或印痕。

上一篇:三年级(下)语文教学期末工作总结下一篇:大班语言活动花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