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总结

2024-08-19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总结(共12篇)

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总结 篇一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方案,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和专业水平,根据 xx市教育局关于转发 xx市教育工会委员会《关于组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 xx年修订本)》的通知》 的通知文件精神 ,我校认真组织学习了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展了以“爱”、“责任”为主题的师德师风大讨论。通过学习和讨论,使我校全体教师以“敬业爱生、明礼诚信、平等合作、勤学乐教、廉洁奉献”为核心,以“德为人先、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为准则,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不仅认真学习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学校下发的各种学习材料,还深刻剖析个人在工作实践中存在的不足,自身的师德水平和专业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其具体做法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成立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x

二、学习内容:

1、加强学习宣传。制定学习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方案,召开教职工学习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动员大会,组织全校教师集中学习《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有关的法规文件,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悬挂在各年级办公室,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要求各年级组在学校组织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另以年级组为单位组织学习,利用课余时间精读细思。

2、围绕学习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展了以“爱心”与“责任”为主题的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其具体内容为:

(1)要树立什么样的师表形象;

(2)在职教师有无从事有偿家教,有哪些弊端;

(3)如何履行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职责;

(4)尊重学生人格,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过去做得如何,今后应该怎么做?

3、对照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六条,开展评学校、评领导班子、评教师的“三评活动”。进行自查自纠主要内容:

(1)查自己是否做到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促进自己更好的爱国守法;

(2)查自己是否做到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促进自己更好的爱岗敬业;

(3)查自己是否做到爱护尊重学生,促进自己更好的关爱学生;

(4)查自己是否做到以身作则,情操高尚,促进自己更好的为人师表。查自己是否按课表上课,不随意调课代课,严格按教学规范组织教学活动。

4、开展“五个一”活动:签订一份符合新规范的师德师风责任状,制定一套xx市第二职工子弟小学教师教学寄语和寄语,撰写一次学习体会文章,每人帮扶一名后进生,开好一次学生家长会。

5、通过对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加强教师自律自警。增强在工作中努力践行“热心爱教、文明执教、廉洁从教、优质施教”的信心和决心;严格依法治教,切实承担起教育者的社会责任,真正关爱每一个学生,为学生的成功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让每个儿童在人生航程上激情扬帆。

6、树立典型,弘扬正气。在学习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以“爱心”与“责任”为主题的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中,广泛收集教师们的先进事例和典型做法,评选师德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三、收到的成效:

通过组织全校教师对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和进行“爱心与责任”大讨论活动,从学校领导到教师个人都能够围绕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主动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刻剖析存在问题的根源,写出深刻的剖析材料。涌现出一批以“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学生放在心中、敬业爱岗、乐意奉献”的教师队伍。

四、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以后的工作中,我校将继续对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深入学习和深入开展“爱心”与“责任”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在全校教师中进行“养师德、练师能、铸师魂、育新人”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紧绷新《规范》这根弦,牢固树立爱心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进取,勤奋工作,为推进我校乃至陆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做出新贡献。

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总结 篇二

首先,由于教师职业性质和活动形式的特殊性,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是具有一定的标准性。高度的自觉性,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教师的职业活动室崇高和艰巨的,人们常常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事因为教师的主要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可塑性很大的、代表着人类希望和未来青少年一代。换言之,教师必须以自己良好的德行和习惯去影响和培育学生,言之,教师必须以自己良好道德行为和习惯去影响和培育学生,使之成为品性优秀的新一代。

其次,教师通过其职业道德行为的示范、感化,深刻地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塑造着学生的品质。它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在学校期间的成长,还影响着学生一生的生活道路。学生打交道最多的是教师,他们最信任的也是教师。教师的职业性质、活动特点还决定了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待人处事的态度乃至气质、性格不仅对学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还会通过学生对家庭和社会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的道德修养较高,青年人在这样的队伍中容易好学上进,受社会负面影响小

最后,强烈的时代性。这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道德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变迁与道德发展有一种内在的呼应关系。正因为如此,教师职业道德在当今社会转型和过渡时期,不是全盘否定中华民族历代所形成的传统师德规范,而是从中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使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断地继承和发展中弘扬和创新。外国的一些优秀的师德内容,也被作为“资本主义的东西”批判了。而代,师职业道德修养,对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甚至对教师的地位都带来了重大破坏和影响,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当前加强师德建设就更为重要,以成为新时期对教师成为和发展的人突出要求。

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

中国的是的传统是广大教师长期教育实践的结晶。教师即使这些宝贵道德的继承者,又是他的创造者。如孔子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教师应当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就是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与要求,得到了后人的继承和发扬;荀子认为教师学习礼仪是修身的重要环节,“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学了后还必须实践躬行,“学至乎行之而止矣”,巡礼而行就是义。作为中国古代教育经典的《学记》中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作之师”方可“作之君”。

1. 教师的职业要求

教师是化民成俗、以德立国的先导者。汉代董仲舒提出,教师必须做到“必人且智”。唐代教育家韩愈倡导教师应当以“传道、授业、解惑”为职业要求,及教师做到广博地学习各种知识,并认真地加以分析、思考,明辨其真伪、善恶、是非,接受正确的东西,并贯彻到自己的行动中去。今天,作为人民教师,应珍惜这些宝贵的是的遗产,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加以继承,使之发扬光大。为人民服务是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

2.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教师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为人民服务即新时期教师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反映。世界观的重要表现是为谁服务。为人民服务既伟大又平凡,即高尚又普通。他并非高不可攀,而是可以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表现出来的。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是为人民服务;教师能够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捧着一颗爱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为人民服务。因此,教师应当成为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楷模。

1984年,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作联合颁发了《中小学生教师职业道德标准(试行)》。根据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以及教师师资队伍各方面情况的变化,1991年,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正式颁布了《中小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年,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形势的要求下,针对教师队伍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进行了修订,现仍在执行。

3. 课堂教学中的师德规范极其调节功能

教师进行的主要教育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可以说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最充分。课堂教学中的师德规范是教师的师德修养在教学过程中集中体现,它能直接,更具体,更深入地指导和皮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八条来看,第一条“依法执教”中的“在教育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和第二条“爱岗敬业”中的“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搪塞,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以及第三条“热爱学生”中的具体要求是师德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内容。

摘要:道德规范主要是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依靠人们的道德自觉性来维系的,而不是如法律一样需要一种特殊外在强制力量来维持,当然,道德也需要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这样的外在力量来维系。但如果个人内心信念与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发生冲突或者不一致时,道德规范就难以起到约束作用。职业道德的特点是在内容和范围上有一定的界限,只体现和作用与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对该职业以外的人没有约束作用,也不具备实际意义。

关键词:教育,道德,规范

参考文献

[1]刘秋.高校教材管理队伍建设浅议[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探 篇三

一、保障安全,关心学生健康

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第三条是“关爱学生”,对于它的具体要求,笔者认为可以分成三个层面。

1.尊重。很难想象,一个无视学生人格、漠视学生尊严的教师,会是一个关爱学生的教师。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不要让我们的“爱之深”,都表现成“责之切”,更不能在出现恶果的时候用“出于好心”来推卸责任。教师的爱当是不计回报的,当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爱,就会自热而然地“亲其师,信其道”,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

2.关心。修订完成的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将“关心学生健康”写了进去,这是非常必要的。我们把学生看成“幼苗”“花朵”,给予细心的呵护、殷切的厚望,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發展的人才是每一个教师的心愿。但是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健康问题日益严重,这种状况是由于一些学校一味地强调学生成绩而忽视学生健康造成的。这次修订,把“关心学生健康”正式写入师德规范,对改变目前状况是非常有用的。

3.爱护。不仅要保护学生安全,更要维护学生权益。这一点是“关爱学生”的创新之处,也是新规范的亮点之一。笔者认为,“保护学生生命安全”,是每位教师必须做到的,这也是一个教师应有的高尚道德。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未成年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差,当他们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挺身而出。这是教师关爱学生的最高体现,也是教师职业情感的集中迸发,更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所在。

二、争做人师,培养创新精神

提起教师,我们都会想起韩愈对教师的界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多数教师还是习惯认为自己就是一名“教书匠”,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就万事大吉了。但是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思想显然已经不够全面了。修订将“教书育人”纳入师德规范,就是用条文形式明确: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要务,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更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教书和育人是两个完全不同又密不可分的概念,二者在教育活动中,应该紧密结合。教书是育人的基本手段,育人才是教书的最终目的。所以,每个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做到教书和育人并举,知识和品德共存,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力争成为“人师”,真正做到既静心教书又潜心育人。

这条规范中另一个亮点是“激发学生创新精神”。21世纪需要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江泽民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的基础教育很扎实,学生学习刻苦,参加考试和学业竞赛成绩突出,但是在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明显不足。面对这种状况,教师更应责无旁贷,自己要率先改变观念,锐意进取,捕捉学生创新的火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其成为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

三、终身学习,适应时代要求

“终身学习”这条规范的提出,顺应了时代要求,也符合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常说一个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对教师而言更是如此。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社会进入了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刺激着知识体系快速更新,加上网络媒体的普及应用,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大大增加。教师如果不学习,用不了多久,原来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思想等都会变得落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想维护其地位、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仅仅依靠原有的“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那些原有的、陈旧的“死水”,只会加深师生之间的代沟,成为教书和育人的障碍。所以,教师应该自加压力,积极学习,及时充电,学为人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维持知识上的先进性,使自己成为一条有源头的活水,满足教学的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

终身学习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加强文化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的科学文化素养;二是积极进行业务学习,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教师会出现职业倦怠,教学激情慢慢消失,进取心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老教师往往自恃经验和资历,不愿学习,消极怠工;年轻教师也总是把学习当做一项任务,当做一份苦差事,被动地寻求文化知识。这些情况都大大影响了教师的学习热情,使得很多教师的成长处于停滞状态。所以,教师要像苏霍姆林斯基呼吁的那样“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于此”。

4.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总结 篇四

从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正式版本来看,它和意见征集版在内容上区别不大,也是六条内容。在意见征集阶段因“范跑跑”事件的影响,引起家长广泛关注的“保护学生安全”的内容在正式版本中被采用,这无疑是对学生生命的最大呵护。另外,在“关爱学生”一条里,经过激烈的讨论,还新增加了“关心学生健康”的内容;我想:现在的学生心理压力大,一个因素是来源于父母,另一个则是来源于考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大量的心理学研究结果和实践已经证明:健康的心理可以提高人的实践活动效率。

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道德品质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们在自己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的调节和支配下的实践活动。所以,健康的心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请看,在大家身边的一个事实:心理健康的学生朝气蓬勃,心情舒畅,性格开朗,思想乐观,精神饱满,在其健康心理的调节和支配下,学习就有劲头,学习成绩好。反之,心里不健康的学生则难以适应正常的学习活动,注意力不集中,作业马虎、潦草,思维混乱,学习劲头不足,学习成绩差。不论从道理上,还是从事实上说,心理健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要有健康的心理,必须有积极良好的情绪。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懂得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善于助人为乐,多看、多想、多做积极愉快的事情,多听、多说积极愉快的话。人生在世,烦事十有八九,要学会回避,不要去找不愉快,千万不要钻死牛角,培养自己积极良好的情绪。在“教学育人”一条里,新增“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看到这一条总让人想起孔子。他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体系的创建者和集大成者。其最主要的教育思想为“温故而知新”、“启发式教育”和“因材施教”。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成名者七十有二,可谓桃李满天下。如此辉煌的成就,当然得益于其先进而系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我们作为后代的教育工作者,继承和发扬孔圣人的学术思想,当然无可厚非,因为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谈得上真正的创新。在“为人师表”一条中,除了继续要求尊重家长外,还要求“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教学不能闭门造车,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合作意识,要互帮互助,培养和睦的气氛,在身心愉悦的情况下,进入课程研究。在“终身学习”中,增加了 “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记得我刚上岗时,校长告诫我:“要给学生一杯水,必须要有知识的长流水。”。 这句话让我有了紧迫感,世事变迁,教材不断的完善,新事物的不但涌现,这一切使得我们原有的知识储备太尴尬,为了跟得上学生的步伐,我们必须“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5.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篇五

1、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课,特殊情况需请假。预备前20分钟到班。

2、重视自身仪表、待人接物、言谈举止等方面对教育学生的影响和作用,穿着朴素、大方、得体。

3、教师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体现良好的师德和教育工作者风范。努力做到教学育人、思想育人、行为育人。努力做到德为人师,行为世范。

4、教师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严禁打骂学生,要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尽心尽责。

5、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最容易产生分化的关键时期,学习成绩不理想会致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与学生和家长沟通交流,全面了解学生,以便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6、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了解,举行多种形式的考试,以检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及应用基础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辅导:以学生各科检测出来的漏洞为基础,多角度为学生讲解,努力让学生消化每个知识点。要做到认真负责、承认差别、区别对待、形式多样、注重实效、耐心启发、满腔热忱、积极引导。特别要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辅导后应写辅导纪录。

8、教师在工作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发挥整个团队的集体力量,更好地搞好辅导班的管理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所有教师在工作中要相互帮助、相互谅解、相互学习,创建优秀的班集体。

9、所有教师必须认真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职业精神负责。

10、教师必须掌握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1)熟悉教学大纲和教材,掌握好教学内容;

(2)明确教学要求和重点难点;

(3)全面了解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4)编写辅导方案、熟悉教案和教具。

6.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篇六

背景—与时俱来 适时而生

1.《规范》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背景下产生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于85年颁布了《规范》以后91年、97年作了修订,本次修订08年距上次已11年,这11年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在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群众从要求其子女有“有学上,有书读”到进一步要求“上好学,读好书”。而提高教育质量靠的是教师,新时代向教师提出了师德和业务素质新要求,因此,04年国家便成立专门研究小组修订《规范》,目的是适应时代要求,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

2.08年上半年发生了“井喷式”的师德问题事件,08年初《中青报》一则报道称:74.6%的公众认为师德下降,师生状况不容乐观,巧在一系列的事件正成了印证:

①首先是年初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帆在上选修课时因逃课学生太多而与一名欲离开课堂的女学生发生肢体冲突被停职检查。

②2月份,四川师大教授钟华写文章批北师大教授季广茂《意识形态领域现代话语转型与文学观念嬗变》一书,“文题不符信口开河”以及屡屡有常识性错误等,语言偏激。之后季广茂教授连续发表了8篇文章给予反击,称其为“屁眼教授”、“无耻下流”,这一事件的双方受到媒体的痛击

③5月份,四川汶川大地震,教师范美忠地震时不管学生先跑,被称为“范跑跑”引起了道德伦理的讨论,“范跑跑”与英雄教师谭千秋舍命保护学生和“最牛的校长叶志平”保全全校师生的事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范跑跑”事件成为公众关注的师德事件。

④6月份,安徽长丰县吴店中学教师杨经贵上地理课坐在三排的陈某,不知为何打起来且越打越凶,杨老师未当即制止,只讲了句“你们有劲的话下课上操场打”,也没送被打的学生去医院,而是继续上课直至下课,结果杨某学生死亡,被人们称为“杨不管”赔偿10万元。

刻不容缓急待解决的师德问题,引起了中央领导同志特别是教育部领导的重视。6月份、7月份全国即开展了师德问题大讨论。

7月份公布了《规范》(征求意见稿)。

8月27日正式由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公布了《修订稿》。

9月1日,全国开始施行。

第一条 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三句话

第一句话:两热爱 两拥护

作为人民教师,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更有崇高的事业在身,他必须做到“两热爱 两拥护”

第二句话:

①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教育法》第五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51字)

②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原征求意见稿,为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

a.教育法律:《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学位条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共8部,以“法”形式。

b.教育行政法规:《幼儿园管理条例》《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教师资格条例》《学校体育、卫生条例》等由国务院颁布,以“条例”形式。

c.教育部门的规章:《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小学生德育工作规程》《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中小学电化教学规程》《教育督导暂行规定》由教育部颁布,以“规定”形式。

d.其他相关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e、地方法规与文件:由省级以下政府或主管部门发布以文件形式

我省南京、苏州、徐州有立法权。

③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原征求稿中是义务与权利)

义务改为职责是因为:职责是你必须要作的事情

a.义务是你应做的事 肯定

职责按契约办事

b.义务是根据良心办事 法制

教师的职责权利见《教师法》第二章第7条第8条

权利与义务各6条

教师的职责可以理解为教师的义务

[教师职责]指教师依法应尽的责任义务

[教师权利]教师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

教师的职责与权利是不可分割的,教师必须正确把握权利与职责,如教师名义上虽不具有行政权力,但他们在学生面前具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学生在教师面前是弱势群体,教师不得滥用权力,从而使弱势群体利益受到损害。

目前,校园内对学生侵权行为的主要表现:

校园对学生侵权行为的主要表现:

1、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如有的教师对学生拳打脚踢,有的教师让学生互相打耳光,扯耳朵和头顶书本罚站,有的教师罚学生做俯卧撑、跑步,几遍或者几十遍抄写作业等。

2、歧视排斥后进生,侵犯其接受教育的权利,侮辱谩骂学生,侵犯其人格尊严,如有的教师讽刺后进生劝其退学,有的教师怕后进生影响班级成绩不让学生考试,按成绩排座位等。

3、侵犯学生的人身自由。教师把学生锁在室内反思自省;教师肆意惩罚学生不让其休息,不让其吃饭;一生违纪全班同学都被长时间强留在教室受罚,为找寻丢失物品而搜查学生身体或搜包等。

4、侵犯学生隐私权。隐匿毁弃和私拆学生信件,随意披露学生隐私,偷看学生日记等。

其他侵害表现:对学生乱收费乱罚款,非法组织学生参观旅游,造成交通事故和其他伤害事故,发生在校园的中毒事故、劳动事故、校舍倒塌事故等。

宗教信仰权

教师的正当权利必须得到尊重和保证:

如教师享有休息权,学校管理者要求教师必须无条件服从早读晚自修到双休日补课的规定,否则作待岗处理,这就侵犯了教师的休息权。

“质量”不应成为侵犯教师休息权的借口。

“待岗”不应成为侵犯教师休息权的理由。

“奉献”不应成为侵犯教师休息权的托辞。

第三句话: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这是一个否定的句式,以强调教师“爱国守法”的严肃性。

此句讲的是教师职业言论的限制,如果教师违反了限制就要承担责任。

举例:2001年湖南株洲教师尹健庭写了《人世老枪》的书,书中宣称“世上的一切都必须为我服务,不然这一切都没有意义”、“天下最大的谎言是„毫不利已,专门利人‟我的真心话是„专门利已,毫不害人‟”。

又举例:2008年,都江堰光亚学校教师范美忠在地震后的天下论坛发了《那一刻地动山摇》的帖子。文章最后表白:“在这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

怎样看这两个案例:讲的就是教师职业言论限制问题:

① 教师是公民,公民受公民言论的限制,即一般限制,我国《宪法》第5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的权利”公民权利以“不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其他公民合法自由的权利”为限。学生为小公民,你不能剥夺他的生命权利,不能践踏了公认的理念、道德。

②教师也受职业言论的限制,受职业道德的约束。

首先,学校教育不同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是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它是一个有原则和理念支撑的社会化的系统、制度系统

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传承着公认的教育理念,教师职业道德作为一种职业规范,表达了教师职业行为的准则。其次,教师的职业道德,并非纯粹的道德问题,它作为教师职业义务的内容被纳入法律中,《义务教育法》第28条第1款规定:“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应当为人师表,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法》第8条第1款规定: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第3款规定: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道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第五款规定:“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这些规定虽然是比较抽象的原则,但却十分清楚地表明职业道德对教师的法律意义。职业道德具有强烈的纪律性,在实施上具有强制性的特点,作为教师受限于职业角色和职业纪律必然需要牺牲一部分言论自由,以忠于职业操守。职业道德对教师言论的限制和约束是作为对一般公民身份的教师的合理“绑架”。教师即使以公民身份公开发表涉及教育目标和教育观念的言论,也受教师职业道德的约束。

职业道德作为教师职业义务的一个重要内容,被写进《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文件中,因此违反职业道德既是道德问题,也是法律问题。

当教师的职业违背职业道德,也必然会产生责任承担,因此尹健庭被吊销教师资格,范跑跑则被解聘。

教师与学校是聘任合同关系,聘任条件解聘条件及违约责任可以通过聘任合同约定,教师职业言论的内容和不当职业言论的法律后果可以在聘任合同中约定,教师因此承担的是合同责任。

陶行知: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环,违背道德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强调了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第二条:爱岗敬业

这是所有行业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我国公民职业道德的规范要求。

敬业爱岗,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教师的爱岗,热爱自己的教师工作,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教师的敬业,以恭敬、严肃、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师工作。

敬业分为功利层次与道德层次两种,功利层次为变挣钱,教师的敬业应是道德层次的,把工作当事业,这是最高要求。

共3句话:

第一句话: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志存高远

“志存高远”即要求我们把自己的职业当作事业去经营,把工作当作生命去珍惜,把职业精神升华为事业精神。

“志存高远“是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的必要条件。

第二句话:敬业的具体表现与内容,敬业:乐业、勤业、精业

“三个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

① 启发式教学②吃透两头:即教材、学生

第三句话:不得敷衍塞责:这是爱岗敬业的严肃阐述“敷衍塞责”是对“爱岗敬业”的否定

温家宝总理告诫我们:外面的世界五光十色,诱惑确实很大,但教师必须坚守道德的底线,必须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社会、献给人民、献给祖国。

温总理的讲话道出了“爱岗事业”的真谛。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殷朝芹

兰山区教育局督导室

一、爱国守法 “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一)教师要做爱国的模范,要坚定不移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要对国家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恩意识。国家是我们生存的条件,是我们生活的依托,是我们成长的舞台。诗人林子说:“当我呱呱坠地的时候,呼吸的第一口空气就是您的;当我睁开惊奇的眼睛,看到的第一片蓝天就是您的;当我迈开幼小的双脚,当我学会说话,第一声呼喊就是属于您啊—我的中国!亲爱的母亲!”

2、要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1)学会用辩证和发展的眼光看国家发展中的问题和曲折;(2)坚信我们的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3)相信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有战胜困难险阻自强不息的能力。

3、要有自觉为国家做奉献的意识和历史的责任担当。(1)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师是为国家培养和造就未来。(2)“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张载)

(二)教师要做自觉的守法者,并努力培养守法的新一代公民。

1、为什么需要守法?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2、教师模范遵守社会公共法规,是为人师表的重要体现。

3、教师要自觉遵守教育法规,依法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4、为国家培养守法的新一代,推动真正意义上的依法治国。

二、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一)教师岗位为什么值得爱和敬?

1、一项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创造人类社会的未来。

2、一项能够给人尊严的职业。马克思说:“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些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进行独立的创造。”

3、一片养育心灵的净土。魏书生说:“潜心育人,校校可成净土;忘我教学,时时能在天堂。”

4、一个成就人生价值的舞台。美好的教育行为让学生念念不忘,垂名青史;出色的育人成果让社会世代受益,功昭日月。

(二)教师岗位值得怎样去爱和敬?

1、志存高远,有远大的社会奉献情怀。

2、勤恳扎实,有无比忠诚的师者态度。魏书生说:“你爱事业,是为了向她奉献出自己的一切,这才称得上是真爱,而只有爱到自我牺牲的程序,才能够在事业上做出成就。”

3、珍爱讲台,上好生命中的每一课。窦桂梅说:“课堂上的每一秒钟都是我珍视的生命时间,每一秒钟都要体现我对教育的激情和真诚,都要体现我生命的光华。”

三、关爱学生 “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一)为什么要关爱全体学生?

1、多元智能理论提醒我们人人可爱。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没有差生,不同的智能组合是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的主要根源,每个人都有长项,每个人都是可以成就辉煌的天才。俗话讲:“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良马行千里,耕地不如牛。”

2、万世师表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同归于善”的思想。

3、教师要有保护和扶助弱者的意识。北京师大教授劳凯声指出: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所有社会职业的地方就在于,他所面对的教育对象不是物,而是活生生的人类个体。这些个体各不相同,但都具有独特的价值;这些个体起先都是柔弱的,但只要有阳光雨露,就会长成参天大树。

(二)怎样做到关心爱护学生?

1、从生命平等的意义上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

2、给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生活空间。(1)教学相长,把学生当作助手和朋友。(2)建立 和谐的教学关系。(3)正确处理“严”与“慈”的关系,坚决防止体罚行为。

3、保护学生的安全,关心学生健康。

四、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一)正确理解素质教育。

1、什么是素质教育?就是尊重学生个性,挖掘学生潜能,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就是以人为本,面向人人,促进人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就是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促进学生良好品行和创新能力共同发展的教育。从总的方面讲,就是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宗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2、我们的学生将来应拥有哪些素质?(1)爱国主义的情怀;(2)对社会的责任意识;(3)团体合作的观念;(4)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5)终身学习的习惯;(6)科学创新能力。

(二)探索和掌握教书育人的方法和艺术。

1、孔子的教学方法—循循善诱,因材施教。(1)启发式教学法;(2)举一反三教学法;(3)自悟自醒法;(4)譬喻法;(5)对比理解法;(6)座谈发言法;(7)严辞告诫法;(8)表扬激励法;(9)因材施教法;(10)以身示范法。

2、魏书生的教育艺术。(1)新式惩罚教育法;(2)心理激动法;(3)自我管理教育法;(4)名人榜样激励法;(5)自学竞赛法;(6)去“三闲”提高效益法;(7)“互助组”促进法;(8)计划目标法;(9)身体锻炼调整法。

(三)高尚的人格是最高的学位。把培养合格的人做为教育第一位的工作。

五、为人师表 “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一)正人先正己—教师要有高尚情操。

1、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

2、视富贵如浮云。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登上人生修养的山顶。修养如同登山,修养越高所见景致越美。哲学大师冯友兰认为,人生境界从低到高可以分为四层:一本天然的自然境界,讲求实际利害的功利境界,正其义、不谋其利的道德境界,超越世俗自同于大全的天地境界。老子在《道德经》里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二)塑造儒雅大气的君子风度。

1、衣着得体—宽窄适度,色彩适中,式样适合。

2、语言规范—语态和蔼,语意真诚,语音清晰。

3、举止文明—注重礼节,庄重大方,敬重他人。

(三)懂得团结协作的重要

1、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一滴水与大海的关系。

2、自私自利是地狱,合作共赢是天堂。

3、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

(四)做教师也要讲“廉洁奉公”。

1、教师也时时面对各种不良诱惑,应有自警自律意识;

2、“公生明,廉生威”,只有廉洁公正的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真诚尊重。

3、教师应坚守“精神帝王”和“精神富翁”的荣誉地位。

六、终身学习“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一)学习应成为教师终身的习惯。

1、终身学习让“一桶水”常满常新,源源不断。

2、终身学习让人登高望远,开阔胸怀和眼界。

3、终身学习让教师实现专业发展,成就事业。

4、终身学习让教师人生充实、平静、智慧、悠长。终身学习是教师工作的需要,修身的需要,成才的需要,也是提高生命质量的需要。

(二)教师为什么要多读书?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不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朱永新教授认为: “一个不读书的教师,究其终生,也只能是一个教书匠。”画家张大千说:“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教育局长郭三省说:“坚持读书的人,精神是站立的,灵魂是飞扬的,品行是高尚的,心中永远充满着真、善、美的希望和力量。”

(三)教师该读些什么书?

1、读学科专业书,增强实力;读教育艺术书,增添魅力;读历史文化书,增补潜力;读人生励志书,增加动力。

2、教师应有自己的偌大的书房,教师之家应是书香门第。

(四)教师要有成名成家的追求。

1、教育家的特点:(1)有扎实勤恳的长期的富有激情的第一线的教育实践;(2)有百科全书式的渊博深厚的学识素养;(3)有超越世俗的高远的思想境界与生活追求;(4)有源于自我思考的富有创见的教育思想与理念。

2、成就教育家并不难:(1)从一定意义上说,一个喜欢读书,擅长思考,专心工作,富有爱心,诲人不倦的教师成为教育大师的可能性比较大。(2)朱永新指出:“教育家并不遥远,他们的日常工作也很平凡,他们只不过是比我们多用了一些心而已,只不过比我们多用点儿时间记录他们的教育生涯而已,只不过比我们多思考了一下自己的教育行为而已。”

结束语 年轻的朋友们,祝贺你们经过不懈努力获得了神圣的教师岗位,由此,你们踏上了一条虽艰辛却崇高、虽漫长却充实的教育人生的道路。伟大的国家和人民期待着你们,你们一定会成为爱国守法的先行者和为人师表的楷模。神圣的教育事业和三尺讲台瞩望着你们,你们一定会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可爱的孩子们爱戴和信任你们,你们一定会关爱每一个学生,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和人生的导航者。时代赋予你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责任,相信你们一定会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教师生活需要一生充电,一生放光,因而你们一定会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建设好自己受益无穷的精神书房,在终身学习中享受智慧的生活,在终身学习中获取教师人生的成功和幸福的体验。

附:作业题

一、全文抄写背诵《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二、着重思考下列几个问题:

1、教师岗位为什么值得我们去爱?

2、为什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

3、为什么不能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4、教师为什么要坚持终身学习?

5、如何在社会上做到“为人师表”?

6、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

7.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总结 篇七

一、国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概括

通过对相关参考文献的研究与实际案例的调查分析可以得知, 无论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工作, 都将教师职业赞誉为天下最光辉的职业。也正因如此, 教师师德建设始终是各个国家的教育界最卖力“经营”的重要领域。其实发达国家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上已经取了十分骄人的成绩, 正是我国需要好好学习的重要榜样。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这个问题上, 可以说美国是最代表性的。因为, 早在1986年, 美国的乔治亚州教师协会就已经颁布了教师的专业伦理规范, 随后各个州相继效仿。而在1941年, 美国政府则是正式通过了《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内容, 并于1941年、1952年相继进行了两次修改, 直至1975年, 全美教育协会又对《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整体结构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 成为了美国教育界中最具影响力的执教行为规范, 且一直沿用至今, 并也成为了其他世界各国在制定教师职业道德准则上的重要范例。在亚洲, 日本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也具有着其独特的见解与亮点, 并得到了日本人民的高度重视。目前, 日本教师所使用的师德规范, 出自1952年日本教师联合大会通过的《伦理纲领》。而无论是对任何一个发达国家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情况进行分析, 我们都不难发现, 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中, 国外都特别重视:教师的职业伦理规范、师德的结构层次、师生关系、教师职业道德养成, 这几个方面的工作。而恰恰是对这几项工作的重视与发展, 发达国家普遍拥有着较为完善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一) 发达国家往往重视教师职业伦理规范的建设。

而这一点我国可以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师团体协商委员会的相关规定就可得以验证。尤其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文件中, 我们可以清楚看到, 其对教师的师德原则有着具体的要求, 教师应该尊重每一名学生享受教育的权力;教师应该与学生家长机密合作, 做好学生教育工作;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社会与公共生活之中;教师应该与各行政部门充分合作, 为学生征求最大利益;教师应该公平、公允地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应该做好学生人身安全的保护工作。可以说这些原则是对全世界范围内的教师所应具备的师德提出的相应规范要求。因此, 也足以说明了国外非常重视对师德规范的制定, 从而也为教师本人的道德行为作出明确的约束。

(二) 发达国家往往重视对师德规范结构层次的划分, 以此便于师德规范的实施与实际操作。

这里我国以美国师德规范为例, 可以清楚看到西方国家对师德规范不同层次划分的重视。根据郑金洲、黄向阳两位学者对美国教育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研究成果表明, 美国在师德规范划分上, 主要将其划分为三个层面:师德理想、师德原则、师德规则。师德理想是教师努力方向的直接体现, 即教师应该培养民主信念, 相信每一个人都具备价值、拥有尊严, 能够追求真理;师德原则是对教师行为准则的要求, 明确规定了教师在对学生、对待教育上应该做到的行为, 是对教师的中级要求;师德规则则是教师必须要做到的基本要求, 也是师德规范的核心内容。可以说三个层面分别体现出了师德规范的不同结构, 并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理想发挥激励功能, 原则发挥指导功能、规则则发挥着约束功能, 三者相辅相成。

(三) 发达国家往往将师生关系作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核心内同所在。这是因为在学校的人际关系之中, 师生关系可以说是最为基本且独立存在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师生关系作为一种潜在的教育因素, 其关系质量往往发挥着催化剂的重要作用, 直接制约了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所以, 做好师生关系的处理早已成为西方国家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重点所在。

二、国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给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所带来的启示

对国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概况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清楚看到了发达国家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上的优点与亮点, 并吸取了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 在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上, 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 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上, 应该改变传统思想, 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在公民义务的基本上, 对其进行重新构建。

我国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上, 其根本依据主要依赖于人们对教师职业崇高性的自我认识, 进而对教师的人格做出了大众期待。所以, 我国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上应该吸取西方发达国家的优秀经验, 结合我国的现有法律, 进而从法律的强制意识上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与行为习惯, 促进我国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 让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云端”走下来, 回归到“现实”生活之中。

要想切实贯彻与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仅仅依靠理想是远远不够的。理想只能约束少数人, 其所得到的效果也是极低的。尤其是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 社会经济仍处于转型的过渡时期, 人们在思想觉悟、职业行为还远远无法达到理想境界。因此, 教师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势必也无法达到那种高尚的人生目标。而这样构建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更加符合人性, 符合我国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 教师势必也更容易履行自身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 长期以往师德行为势必会具备更加强大的感染力量, 不断提高我国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三) 做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养成”。

纵观近些年来, 我国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 我们可以清楚认识到, 截止到今日, 我国的就业机制与劳动市场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一些已经从事教育岗位的教师们, 想要忠诚地服务于教育工作, 还必须要受到资质、职称的审查与限制。也正因如此, 在当前我国教师职业内部与外部都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情况下, 还是采取对教师师德进行硬性灌输的手段势必早已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要求, 无法满足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需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从国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概括入手, 对发达国家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并从中吸取成功经验结合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实际情况, 提出构建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新思路, 也希望通过本文粗浅阐述, 能够为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整体提高,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助力。

摘要: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其职业道德素质不仅直接影响着自身的工作态度与教学行为, 还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工作质量, 学生的未来发展情况。也正因如此, 做好教师师德问题的建设始终是教育界最卖力“经营”的重要领域。尤其是近些年来, 伴随着社会变迁而引发的教师职业道德颤变所带来的挑战, 更使得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根本所在。本文结合相关参考文献与个人在教师职业道德领域的研究经验, 从国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概括入手进行粗浅的探讨, 并从中吸取成功经验, 进而反思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工作,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教师职业道德整体水平作出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8.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总结 篇八

关键词教育故事;职业道德;课堂实践;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关爱学生;为人师表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4-0018-03

一、职业道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教育故事标识课堂实践之风景

儒家经典《大学》中说:“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德”是什么?这是一个恒久的命题,是人和人组成的人群的大命题。曾有人对“德”用拆字的方法来理解。“德”字可以拆成“双人”、“十目”、“一心”,意思是“德”是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都在用眼睛注视着彼此的内心所外化出来的表征。《大学》中即可找到这样的理解“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由字形到其内涵,把深切的怀想寄托于有形的文字,这是中国式的智慧。“德润身”、“德者本也”、“以诚立身”,这是个体的“私德”,这种“私德”是做人之根基。作为特殊劳动群体的教师,在此基础之上,当然还有体现自身职业特点的教师“公德”。这种公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的“公德”在其职业活动中尤为重要。这是由教师劳动的特点所决定的。1.教师劳动既要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又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良好品质的形成。这是教师劳动的复杂性的特点。2.教师劳动相对于其他职业,更需要教师乐业、精业、甘于奉献。这是教师劳动的无私性特点。3.教师劳动的手段既有言教,更有身教。这是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4.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工作的最后结果如何,不是今天或者明天就能看到,而是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见分晓”。这是教师劳动的滞后性特点。5.虽然从法律层面来说,师生的关系是平等的,但由于教师在学识、社会地位等方面的优势,在教与学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师生关系实际上存在着不平等性,所以更要关爱学生。这是教师劳动的隐蔽不平等性的特点。6.教师劳动以个体的形式存在,但任何学生的成长并不是某个教师单方面努力的结果。这是教师劳动工作绩效模糊性的特点。

正是由于教师劳动的如此特质,教师的职业道德在其职业生涯中显得尤为重要。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针对教师职业特点,言简意赅的提出了六点要求:1.爱国守法;2.爱岗敬业;3.关爱学生;4.教书育人;5.为人师表;6.终身学习。我们不难找出这些要求与教师劳动特点的相互对应关系。而课堂是教与学的主渠道,也是集中体现教师劳动特点的时空,师生的课堂生态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师的职业道德。这些规范和要求的着眼点和落脚点都是课堂。

道德,传统的研究认为应当有四个方面,即知、情、意、行。作为认知健全、知识丰富、学有专长的教师对自身职业道德的认知当然不存在任何的问题。关键是职业道德规范如何落实,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时时处处落实。我们都知道,道德不能靠说教。因此,我们更应当关注教师职业道德中的情意和行动力,把职业道德的养成和教师的课堂生活联系起来,和教师的教育生活联系起来。新课程改革中,我们习惯于把案例研究作为领会课程理念的抓手,同样,通过多姿多彩的课堂教育故事,使职业道德的落实和课堂联系起来就会“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从而“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最有可能成为教育工作的能手。”(苏霍姆林斯基)当研究关乎职业、关乎道德,研究者会感觉更有意义,更有成就感和幸福感。

二、教育故事是课堂的窗口,课堂规范展现爱岗敬业之精神

课堂教育故事必须是真实的。理论说明真相,故事则更生动。通过这个窗口考量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规则意识,有规则,才有科学,对教学规则和科学的追求展现的是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这样叙述的“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请看下面的故事:这节课我的脸被烧红了两次。本来教研组安排同课异构的活动,同年级四个班,四位语文老师都来上《安塞腰鼓》,我很喜欢这篇课文。那黄土高原上火烈、豪放的腰鼓,那虎虎生风的腰鼓背后勃发的生命力量,我喜欢这种热烈、奔放。同学生一道,我们进入了那昂扬的场景。孩子的小脸红红的,忘情地读、由衷地说,我胜利在望了。接着,让我面红耳赤的两次错误接踵而至。1.我说:“当鼓声戛然而止的时候,那是怎样的世界,你的感觉呢?”天哪,我把戛说成了嘎,孩子们也从畅快的学习中戛然而止,出奇安静的看着我。我知道我念错了,可平时在课下我不就是带着调侃的态度这样念的吗?习惯使然,语文教师读错字实乃大不该。2.指导学生写字时,我特别强调,食指不能弯下去,可写范字的时候,我的食指是凹下去的。我听到有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还有我的几个同事宽厚的向我笑着,我汗颜。

解读:1.负责任的教师对自己是严格的,这种严格体现在学科教学的专业精神和教师的职业素养,以己昏昏怎可使人昭昭。2.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是人,所以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尤为重要。3.教师的终身学习是职业要求使然,是教师天赋的使命使然。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生活应当这样,在学校生活中经常起作用的是人对人负责,人对社会负责的体系。”这也正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所必须的对学生负责任的态度,我们的课堂应当是真实、扎实前提下的规范的课堂,这是教师对职业的高度认同感,对教育对象和社会具有高度责任感的表现。

三、教育故事是课堂的镜子,课堂反思彰显教书育人之情怀

课堂教育故事必须是有意味的。它能引起反思和谈论。故事这面镜子照见自己在课堂中的表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既教书又育人,一切行为都以“教书育人”为指归。《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这样叙述的“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请看下面的故事:这节课跟以往一样,他仍然趴在课桌上,无精打采的样子。一周前,开学的第一节课,因为换了一位男老师,同学们都显得有点兴奋。我努力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引导到课文的学习中来,在我让他们轻声读书的时候,他不合时宜的大声朗读,我看了他几眼,他毫无察觉的样子。我提醒他声音轻点,可一会他的声音又高起来。这时,我认定他是在捣乱了。我没收了他的语文书。

虽然课后我把书还给了他,可从那以后,一上语文课他就是这么一副样子。表面上我不露声色,可心里很着急。怎么回事呢?问题出在哪?我走到他的身边,把他斜斜拿着的书放正,我想是否可以让他大声的读一下课文,他的学习状态可以有所改变呢?他站起来,读得很好,随后,他一直坐得很端正,学得很用心。在别人小声读的时候,他一直很大声。我想,他喜欢这样的读书方式。

解读:1.课堂上最重要的永远是人。“教书育人”可以理解为既教书又育人,更可以理解为教书是为了育人。2.人的世界是丰富的,教师的尺子不是唯一的标准,所以我们应当学会观察,客观的看人;学会思考,理性的分析人;学会等待,怀着育人之心,因为育人绝非一时之功。学会欣赏,怀着崇敬之心,因为成长永远是值得尊重的。

张文质说:“儿童世界确实像我们大干世界的各种生物一样,可能是各种不同的、风姿各异的存在物或者花园里的花朵……所以等待确实要有一种谦逊、虚怀若谷的教育心态。”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人和世界的对话方式是不同的,每个人的成长方式是不同的。每个有意味的教育现象都吸引我们去反思,在反思中前进。

四、教育故事是联结的纽带,课堂对话贯通关爱学生之主题

课堂教育故事必须是能引起情感共鸣的,是联结师生生命的纽带。以情育情、以情启智、以情辅德。以对话的精神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为学生的未来奠定德性的基础,做到更深层次的“关爱学生”。《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这样叙述的:“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请看下面的故事:这节课上的是《牛郎织女》。在读、思、说的过程中,孩子们对牛郎、织女、老牛、王母的形象有了一定的认识,特别是对造成牛郎织女悲剧的王母可以说是众口一词的谴责。这时我问孩子们,大家有没有发现王母其实也有可爱的一面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有的嗤之以鼻,有的皱起眉头。我接着引导,她棒打鸳鸯是因为什么?孩子们议论纷纷。经过思考,孩子们发现,在凶狠的背后,王母内心深藏的是对织女的爱。我进一步引导,为什么王母的爱会造成悲剧?孩子们被这个问题吸引住了,更加热烈的讨论。最后,孩子们知道:一切爱都是与尊重分不开的,要尊重别人的选择,尊重别人的生活。

解读:1.教育的立脚点在孩子当下的生活,关注的应当是孩子的未来,跳一跳摘到的果子更有滋味。通过王母形象的讨论,让孩子学会正确的去爱,为孩子德性的成长奠定基础。2.“关爱学生”这个命题提供我们思考的话题最少有两个:即做什么和怎么做?做什么?学科教学不仅仅是知识技能,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怎们做?引导理解、多层次对话。

“无论是在其内化成品德过程中,还是在外显为行为中,德性的养成都是以理解为基础,通过人与人,人与文本的交流,进行着意义的传递,自主建构个体的德性。”(张治勇《德育交往:现代德育的本质》)对心灵成长的关注是真正的关爱。明确这一点最为重要,其余都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思想正确了,情感才能共鸣,师生之间、人与文本之间展开心灵的对话,通过交往的方式,以对话的精神来关爱学生。

五、教育故事是职业的记录,课堂生态铺开为人师表之人生

课堂教育故事必须是向上向善的,通过故事记录的是教师的教育人生,可以被解释和重新解释,是照亮我们职业生涯的火花。故事的娱乐性永远不是它的唯一特征。人生因故事而丰厚,人生因教育而精彩。教师的人生就是“为人师表”的过程。《中小学教师道德规范》是这样叙述的“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请看下面的故事: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三打白骨精》,课快上完了,这时我听到一个男生对他同桌的女生说:“你是白骨精。”我的眼光看向他,他吐吐舌头低下脑袋。全班同学的眼光也齐刷刷的投向他,他的脸更红了。“这是他非常难堪的时候吧?”我想,“他的样子已经知道自己做错了,做老师的这时不给他解围,下课后那位女同学会找他理论,他会更不好受的。”我微笑着对他说:“你是希望她成为白领、骨干、精英,是这样的白骨精吗?”我看到了他和他的同桌释然的表情,同学们也微笑起来。此时,我的心里不由有些得意。

解读:1.孩子之所以为孩子,在于他们的率性;率性是需要爱护的,哪怕这种率性有时不那么可爱,也要引导,把爱护贯穿在时时处处。2.教师的表率是在点点滴滴处,在好似最不经意时把真善美传达给学生,为人师表的落实在于树立向上向善的榜样。

“所有活动的开展、目标的完成,最终目的都是为人的心智解蔽,为思想启蒙。当然,在此之前教师首先必须为自己的心智解蔽,为自己的思想启蒙。所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整个过程都必须以人为中心,以生命理念为指导,启迪人的智慧,关照人的心灵,完善人的生命。”(刘志军等《生命的律动:生命教育实践探索》)在很多时候,教师不仅仅是要说得好,还要做得好,更重要的是在说和做的背后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一颗温暖的关注孩子成长的敏感的心,为人师表的人生需要信念和爱的支撑。

9.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篇九

今天下午,通过参加“教师的职业道德体现在何处?”的在线研讨活动,使我深受触动。

本次国培,分别组织了“师德与教师心理调适”、“用爱心谱写师德之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等专题的学习以及“教师的职业道德体现在何处?”的在线研讨活动。这一系列的专题学习与研讨,都把关于教师的职业道德的学习放在了首位。

职业道德是规范教师的育人行为,是社会责任感的具体表现,它要求老师有坚贞的职业理想--忠诚教育事业,教书育人;有浓重的职业情感--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有严格的职业规范--团结协作、为人师表,有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终身学习。

由于目前我国处于改革开放,经济体制转轨的特殊时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严重侵蚀着人们的思想,加上社会中的一些不良道德习气和丑恶现象的侵染、冲击,教师队伍中出现了教育观念相对落后,爱岗敬业精神不强,职业立场不坚定,价值观念错误,师表作用下降等职业道德滑坡的倾向。“德之不存,何以为师;德之失范,何以信我。”正如同社会各界人士提出的质疑:一个没有“责任心”的教师,岂能潜心教育,大胆探索,甘守清贫,无私奉献?一个没有“爱心”的教师,怎能做到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为人师表?一个没有“良心”的教师,又怎能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做到无愧于家长和学生?学生素质的提高,道德观念、健康心理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熏陶他的教师的素质形象。正所谓“一个教师的今天,就是他所教学生的明天”。由此可见,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迫在眉睫!

10.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篇十

为保障我系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加强教师管理,促进学校快速发展,教务科根据我系教师管理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教师管理制度》

一 教师聘用制度

(一)指导思想

深化教育人事改革,依法保护学校教职工合法权益,增强教职工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进一步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二)聘用原则

1、校长负责原则,校长全面负责系教职工的聘用工作,制定方案并具体组织实施。

2、部门协调的原则

3、资格准入原则,被聘用人员必须具备同聘任岗位相适应的文化程度和任职资格

4、竞争择优原则

(三)聘用对象

具备教师资格的应届毕业生和各科优秀教师

(四)聘用条件

1、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政治素质高,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体表的重要思想

2、身体健康,适应学校工作要求,爱岗敬业,爱生爱校,尽职尽责,务本求实,严谨治学,辛勤育人,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3、作风朴实,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身正示范,堪为师表

4、要能胜任提供的岗位,同时按照工作量和工作要求,可以兼任其他一些岗位

5、具有专科以上学历,具有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水平,有理论和实践能力 二 教师的岗位职责

1、承担一门或多门学科的教学任务备课、讲课、辅导、批改作业、考核学生成绩

2、在课内外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担任班主任组织,辅导学生课外活动

3、参加教学研究工作

各科级教师在完成以上基本职责的前提下,还必须履行下述具体职责

(一)工作原则

1、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和准绳,自觉服务于教育方针和教育的“三个面向”的要求。

2、坚持既教书又育人的观点,做到管教管导,身教言教,为人师表。

3、坚持正面教育,关爱学生,由管教型向服务型转变。

(二)制定教学计划

1、每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制订好教学计划

2、不备课不能上课

3、备课要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理论,备生活,既依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预设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写好备课笔记。每节课教案应体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应注重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处理)、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解、提问、讨论、练习、板书、设计、作业布置、课后活动等环节及教后记)

4、对课堂实验要事前做好准备工作

(四)上课

1、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必须认真执行教学计划,有得旷课或任意调课(高课统一由教务室调配);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教育教学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旨的原则,强化目标意识,改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重点突出,教学过程科学合理,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3、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具有广博的理论和专业知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教态亲切自然,语言规范、简练、生动,板书设计合理,演示操作熟练准确

4、准时上课,准时下课,不影响学生休息

(五)课外辅导

1、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2、重示“第二课堂”积极开展课外兴趣小组,讲座,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

(六)作业批发

1、认真批改作业对学生作业中的突出问题,应作必要的摘录分析及时进行评讲

2、批发作业要规范化,对学生对自己都要从严要求

3、作业批发要及时

4、作业量要适当,作业题要精选,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布置不同内容的作业

5、注意改进批改方法,既要正确及时又要收到实效

(七)考查考试

1、讲授新课前要进行必要的检查复问,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项依据

2、讲授新课后要及时检查、掌握的情况,力争当堂巩固

3、期中、期末考试由教务科教研组统一安排,其它阶段考核练习由教师自行安排

4、严格考试纪律,不得事先暗示,透露考题,不弄虚作假,不营私舞弊

5、考查考试后及时总结教与学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认真做好期末质量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八)其它工作

1、每学期定好个人研究课题,期末写出有质量的总结

2、相互听课,观摩(每期听课10节以上)

3、加强进修,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教学水平

4、完成项目部领导和教务交办的其它工作

三 教师绩效由教务科与学生科进行考核。相关奖惩措施如下:

(一)处罚措施

1、迟到罚款20元

2、旷工扣除日平均工资,另罚款50元。

3、旷会罚款50元

4、重大教学事故罚款100元

5、触犯“十不准”罚款从20元起,影响恶劣的由行政研究处罚。

6、其它处罚见《教务管理条例》与《学生科管理条例》。

(二)激励措施

1、年终评选的个人先进与优秀班主任(辅导员),奖200元。

2、在省技能竞赛中获一二三奖分别奖500元300元200元。

3、在某报刊、书籍、杂志发表专业论文,奖200元,学院发表有影响的论文,奖100元。

4、为项目部引进职业人才,根据人才贡献大小,给予500元以上的奖励。

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十不准。

不准歧视、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准无故旷工、旷课、旷会、旷集体活动。不准穿奇装异服(如吊带、透明衫等)。不准关门与单个异性学生谈话。

不准经商及从事影响教学的第二职业。不准在上班时间流览与工作无关的网页。不准酒后进课堂,严禁工作时间喝酒。不准在教学区或公共场所抽烟打牌。不准上班时间接打私人电话。不准向学生乱收费乱罚款。

会议纪律

1、按时参加会议,不迟到早退。

2、不接打私人电话。

3、不抽烟嚼槟榔。

4、认真听会并做好记录。

5、发言有序,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

6、发言有中心,不东扯西扯。

7、主持人要明确每次会议的主题、时间、地点。不开无准备的会。

8、会前通知要准确无误。

工程技术系项目部

1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总结 篇十一

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害,灾区广大教师始终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舍生忘死,奋不顾身,保护学生,以爱与责任,见证了人民教师的伟大师魂,在全社会赢得了高度赞誉,也引发了对教师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深入思考和广泛讨论。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8.31”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和大力弘扬抗震救灾英模教师的崇高师德精神,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和师德建设,《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研究小组将研究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公布,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求意见。

(教育部网站2008年6月26日)

新闻出版总署:第五次向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

5月20日至21日,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司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教委等单位的儿童文学作家、青少年教育和儿童读物推广等方面的20多位专家学者召开了评审会。从全国279家出版社报来的1171种图书中,专家经过认真审读和充分论证,最终确定推荐图书100种。

为了推动青少年阅读活动顺利开展,新闻出版总署从6月中旬开始开展“红色书香活动”,将百种青少年优秀图书送往革命老区的中小学校;9月新学期开学后,还将和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一起联合举办“呵护心灵成长重建精神家园”活动。宋庆龄基金会将通过向全国募集资金的方式购买图书,新闻出版总署通过全国出版社捐助图书,向重灾区中小学捐助10万册。

(《人民日报》2008年6月2日)

福建:“乡土艺术进中小学校园”活动启动

福建省教育厅下发通知,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积极开展“乡土艺术进中小学校园”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综合素质。

福建省教育厅表示,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地域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开展“乡土艺术进中小学校园”活动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综合素质。

通知要求,各地根据学校和乡土艺术师资等具体情况,可开设校本课程、地方课程以及开展课外艺术兴趣小组活动,送戏或送画进校园演出或展览,从而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乡土艺术的热爱和乡土感情。

通知还要求,各地要把“乡土艺术进中小学校园”活动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优先支持配合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艺术项目进校园。同时,学校要宣传动员学生主动参加乡土艺术课外兴趣小组,并为文化艺术单位到学校演出或展览提供便利条件。

1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总结 篇十二

一、新《规范》体现了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

1. 新《规范》将优秀师德传统与时代要求有机结合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是中国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对教师职责最本质的体现。当今时代, 为师者, 要传好“道”, 首先要“爱国守法”“为人师表”;要授好“业”, 必须“爱岗敬业”“教书育人”;要解好“惑”, 没有“关爱学生”的情感, 缺乏“终身学习”的意志, 都是难以做到的。这些正是新时期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是师德的重要内涵。新《规范》既包含了中华民族传统师德的本质内容, 又反映了新时期对中小学教师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时代要求。

2. 新《规范》抓住了师德的核心——“爱”和“责任”

师德的核心就是在强烈的责任感下, 对学生怀有平等和无私的爱, 宽容和耐心的爱。没有爱, 就没有“师魂”, 没有责任, 就做不好教育。新《规范》强调了教师的“教书”和“育人”职责, 贯穿并充分体现“爱”和“责任”这一师德的核心和灵魂, 弘扬了时代精神, 体现了时代特色, 有利于激励和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自觉规范思想行为和职业行为, 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3. 新《规范》反映了师德的阶段性特征

新《规范》一方面从教师队伍现状和实际出发, 面向全体教师, 提出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从先进性导向出发, 提出了体现时代精神的倡导性要求。同时, 新《规范》还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出发, 针对当前教师职业行为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 也是社会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 做出了若干禁行性规定, 如“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 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自觉抵制有偿家教, 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等。这些阶段性的、具体化的要求, 有利于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明确要求, 有规可依, 有章可循, 从而规范教师职业行为, 不断提高师德水平。

二、新《规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七大突出强调的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思想, 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突出强调尊重人、依靠人、维护人, 从“人本”出发。新《规范》正是教育事业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实践。以下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1. 新《规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与“以教师为主体”相结合的原则

新《规范》充分体现“教育以育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 以教师为主体”的理念, 一方面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始终把培养人才作为教师的根本任务;另一方面, 强调全社会都要尊重教师, 关注教师的内心情感、自身价值以及自身成长的心理需求, 规定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强调教师责任与权利的统一, 有利于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 新《规范》强调“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重“他律”、贵“自律”。“德业相劝, 过失相规, 同侪砥砺, 相互促进”是行业自律的目的, 而“慎独内省”是个人自律的历程。新《规范》在注重“他律”的同时, 强调“自律”, 倡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师德规范, 自觉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 从自己做起, 从点滴做起, 自重、自律、自省、自强, 把良好的师德风尚内化为自觉行为。可以说, 从“他律”走向“自律”是师德建设的最终目的。

3. 新《规范》注重教师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

师德《规范》能否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起指导和调节作用, 关键在于广大教师的认可与共识。同时, 师德《规范》能否顺利实施, 也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监督。此次有关部门修订《规范》, 采取通过媒体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方式, 充分拓展广大教师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的渠道, 充分激发广大教师参与的热情, 充分汇集全社会的智慧力量, 创造了一个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师德建设的生动局面。这一过程迈出了新时期师德建设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的崭新一步。

三、新《规范》基本内容的解读

1.“爱国守法”体现“做人”和“为师”的统一

“爱国守法”就是要求教师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 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 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 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一个合格的教师, 首先要“做人”, 要具备一般公民的道德素质, 而且要“为师”, 应当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因此, “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是社会对教师的要求, 更是“教书育人”对教师的要求。

2.“爱岗敬业”凸显“责任”对教师的特殊重要性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是事业, 其意义在于奉献。”“爱岗敬业”就是要求教师对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深厚的感情, 要有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 要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一年树木, 百年树人”。教师承担着为社会建设事业培养人才的责任。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 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责任对于教师职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先生道出的正是教师可贵的敬业奉献精神。教师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 志存高远, 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 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 履行自己为国家为民族未来培育人才的光荣职责。“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3.“关爱学生”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亲其师, 信其道。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关爱学生”就是要求教师要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同时, 爱是一门艺术, 能爱是一个层面, 善爱则是另一个层面。作为教师要做到能爱、善爱, 用行动去播撒爱, 用爱去培育心灵。真水无香, 大爱无痕。“爱”要以“爱”动其心, 以“严”导其行, 严慈相济;“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爱”要一视同仁, 持之以恒;“爱”要面向全体学生, “金凤凰”固然可爱, “丑小鸭”更需要阳光雨露。保护学生安全, 关心学生健康, 维护学生权益, 都是师爱的重要内容。总之, “关爱学生”是衡量师德的一把基本尺子, 是师德的灵魂。

4.“教书育人”明确了“怎样育人”“育什么样的人”

教师既是人类文明知识的传播者, 也是学生道德的启蒙者、美好心灵的塑造者。新《规范》首次将“教书育人”列入基本条目, 明确了“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更强调了教师的“育人”职责。怎样育人、育什么样的人始终是教育需要面对和回答的问题。教育部周济部长说, “要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把立德树人作为整个教育最重要的工作”。这就是答案。根据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 实施素质教育;要尊重学生个性, 善于挖掘学生潜力, 因材施教;要重视学生品德修养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规范》突出强调了培育学生创新精神, 也要求教师要勇于探索创新。只有勇于探索创新的教师, 才能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才能为学生成长为创新型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5.“为人师表”强调教师要“言传身教”“以身立教”

孔子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学生时代是世界观、品质、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都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因此, “为人师表”对教师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育的历史发展中, 为人师表已成为对教师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教师要从言行到举止, 从心灵到外表, 从课堂内外到学校内外, 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 做学生的榜样, 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况和行为表现, 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 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影响学生, 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6.“终身学习”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理念

将“终身学习”列入条目是新《规范》的一个显著特点。终身学习是知识时代发展的要求, 更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养的学生, 只有教师的发展才会促进学校的发展, 带动学生的发展, 正所谓“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从这一点来说,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新时期师德内涵的应有之义,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师德建设的重要环节。新《规范》倡导广大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拓宽知识视野, 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 勇于探索创新。要用师德修养的提高促进专业发展, 在专业发展中促使师德升华, 在专业发展中丰富教育智慧, 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上一篇:2020大学生关于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十期观后感作文下一篇:财务案例分析五粮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