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有感征文

2024-07-14

改革开放三十年有感征文(精选19篇)

1.改革开放三十年有感征文 篇一

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

风雨征程三十载 羽翼渐丰展新颜

中心局信函处 顾博

从1978到2008年,改革开放走过了三十个年头。三十年弹指一挥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与时俱进的30年中,随着北京经济的高速发展,北京邮政内部体制的不断改革,北京邮政已建成邮政实物运递网、综合计算机网、金融计算机网“三大网络”,拥有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三流合一”的独特优势,邮政服务网络规模庞大,邮政事业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北京邮区中心局作为邮政的中间作业环节,一直以来坚持以通信生产经营为中心,不断对内部体制进行改革创新,团结带领企业干部职工解放思想,顽强拼搏,紧跟改革开放步伐,30年来我们在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的道路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93年中心局成立,邮区中心局体制不只是原来的邮件分拣局和邮政干线局两个单位工作的简单叠加,它标志着邮政网路运行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这一改革既是提高邮政通信能力和适应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对传统邮政生产作业组织的重新梳理和创新;94年开始中心局打破了传统的邮件手工分拣作业方式,陆续在全局范围内推广使用了给据邮件扫描登单作业系统、平常邮件自动分拣机、包裹自动分拣设备等等高科技、大规模的邮政分拣封发设备,新设备的投入使用大大缩短了邮件内部处理时限,它标志着邮政分拣作业系统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邮件分拣封发作业逐步由手工向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转化。进

入新世纪,邮政不断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首先建立现化企业制度,北京邮政实现三年扭亏等重大工程启动和实施,推进了中心局向“优质服务、优化管理;高质量、高效益、高素质”目标迈进。从2002年开始,邮政体制改革的幅度不断加大,中心局完成贯彻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管理步入良性循环的正常轨道。2004年完成了两子系统上线,2006年中心局推行三化改革,按照生产管理扁平化、作业流程标准化、生产操作规范化的要求,着力提升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规模生产与质量、时限与效率效益同步提高。2007随着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北京邮政完成了主辅分离,邮政公司化转型,把握好体制改革带来的机遇,开创出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局面。2008年北京邮政圆满完成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邮件服务工作,进一步提升了邮政品牌形象。改革开放30年来北京邮政取得的成绩凝聚着全体干部职工的智慧、勇气和心血,铭刻着邮政人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辉煌,这辉煌的成绩也充分记录了邮政人高举邓小平中国特色伟大旗帜,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企业的建设与发展,勇于拼搏的坚强足迹。如今我们邮政人正踌躇满志,锐意进取,准备踏上新的征程,抒写新的篇章。

改革开放以来,在上级单位和中心局的领导下,我们信

函分拣人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信函分拣事业呈现出科技兴邮、持续发展、和谐文明的可喜局面。改革开放的30年,是邮政信函分拣发展速度最快的30年,也是我们邮政分拣职工得到实惠最多的30年。

一、科学发展,改革创新,矢志不渝。改革开放30年,中国邮政经历了30年邮政体制改革,每一次都是解放思想、理论创新、体制突破的过程,走过了一段段坎坷曲折、激昂壮阔的历程,是一场上下齐心、波澜壮阔的攻坚战,取得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邮政通信部门是党和国家的重要通信工具,作为一个公

有制企业,多年来改革的重点围绕着既要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又要寻找一条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邮政企业改革的方向面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历了几个阶段:98年,国家对邮电体制进行改革,实施了邮电分营,建立了独立运行的邮政体制,邮政实施了改革脱困

3年攻坚战略,为邮政事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三年的独立运行,邮政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主要表现在:

1、是网络能力明显增强。中国邮政不断加强自身网络建设,通过科技创新,邮政运输机械化、处理自动化、营业电子化和信息服务网络化的水平不断提高。

2、业务种类更加丰富。在继续办好邮递、集邮、储蓄三大类业务的同时,加快了新业务的开发力度,重点加强电子邮政的发展,积极融入物流产业,并积极开拓信息业务,使邮政信息传递、商品运送、资金流通三大功能的内涵日益丰富。

3、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邮政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切实履行普遍服务义务,不断改善服务水平,努力为社会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邮政服务,满足各方面的用邮需求。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邮政加大扭亏力度,积极增加经济效益,实现了邮政企业的整体扭亏为盈。2006年北京邮政引入了“三化”管理理念,创新用人机制,在人才选用上采取了平等、公开、竞争的竞聘上岗模式,采取双向选择、竞聘上岗、择优录用的方式,不论领导这是职

工都要公平竞争上岗,邮政企业做到了减员增效、节约运行成本,完成了邮政公司化体制改革,以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为切入点,为了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经济主体,邮政企业向着健康持续可发展的轨道稳步前进。从国营企业到国有企业,从工厂到公司,从局长到总经理……在称谓变化的背后,邮政企业的社会定位、邮政企业形态、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企业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也不断优化。

二、科技兴邮抓生产,邮政通信设施逐年改善,通信生产能力不断增强。改革开放30年来, 从原来的信函分拣局到现在的中心局信函处分拣处,我们信函分拣经历从手工作业向机械化作业的转型,不论是管理体制还是作业模式都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革,通过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分拣封发全过程全部实现了人工到电脑操作,生产作业面积增长了几倍,一排排崭新分拣格口、一台台邮件分拣设备屹立在我们宽敞明亮的生产现场,职工们的作业环境和劳动强度都有了长足的改善。进入新世纪后,中心局上线使用“两子”系统和两网互通工程,实现了邮件接收开拆、分拣封发、运输发送各个环节上的网络化分拣。以往到了业务旺季,的企业信息建设成效显著。西干处管理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管理是企业永恒的话题。安全生产常抓不懈,生产管理明显加强,安全局面持续稳定,实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目标。标准化生产作业体制念逐步形成,内部管理逐步规范,经济实力逐步增强。我们还重点引入国际先进管理方式,按照ISO9001标准建立健全了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在西干处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管理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服务创新转型,不断满足社会用邮需求。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商函类大宗邮件业务成为了函件类业务发展的重点。作业中间作业环节,我们信函分拣只有加快邮件网间传递速度才能全力为营收单位做好支撑。通过自我分析与认识,我们不断在业务上进行拓展延伸,利用我们掌握着丰富的分拣业务名址信息为营销环节提供准确名址信息,为投递环节减少差错起到保障和支撑的作用。通过建立分拣业务名址信息平台,既满足了邮件处理要求,又能为大宗用户提供覆盖全市的、科学的、准确的信息数据库,保证了大宗邮件的准确率,又在投递环节使邮件得以准确发送,达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通过大宗商函的邮件进行“预处理”,即对成批的商业函件实行“按码排序、同码封装”,并且利用远程车间对给据邮件进行异地的直封,我们的分拣服务从邮件实物分拣转向虚拟的信息名址分拣,一举打破了邮件分拣封发的传统思维模式,创造了中国邮政分拣历史上的新方式。新的作业模式有效满足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客户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用邮需求,信函分拣作业中间作业环节通过不断延伸、不断拓展服务触角,有力地支撑了邮政普遍服务,也为邮政其他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和谐稳定,关爱职工。改革开放30年来,由于企业发展的需要,信函处领导班子和机构设置几经调整,但班子成员始终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将职工利益放在首位,发挥班子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深入调研,把为企业和职工办实事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首先我处将提高职工收入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推行新的奖金考核机制,一举打破了大锅饭式的薪酬奖励机制,将奖金考核向一线生产职工倾斜,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成功调动了职工们工作的积极性。随着中心局管理扁平化工作的推进,在企业用人机制上,我处大胆探索,不拘一格选人才,给职工搭建了建功立业的舞台,为职工做出了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确保每一位职工有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形成了一个公开、平等、向上的良性竞争机制,充分调动了职工生产积极性。多年来,我处还为职工改造了浴室、茶炉、休息室、更衣室,投资置办了学习室、音像设备、理发室、健身房,为职工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产、学习工作环境,不断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三十年我们风风雨雨一路走来,奏响胜利的凯歌。三十年,我们团结一心,攻坚克难,一起走向胜利的彼岸。三十年来,我们迎来新的机遇,迎接新的挑战,共同谱写信函分拣发展的交响乐。北京邮政信函分拣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和文化的积淀,已经成为一只雄鹰,羽翼渐丰,正待鹰击长空,鹏程万里,走向新的辉煌。在这改革开放30年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关键时刻,我们要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全力推进我们信函分拣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安思危、戒骄戒躁,不畏艰险、扎实工作,以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以新的奋斗再创北京邮政新的辉煌。

2.改革开放三十年有感征文 篇二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并不算长,但对于现代中国来说,改革开放30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回首1978年以来的发展历程,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客观评价30年改革进程,深入讨论下一步改革攻坚的重大课题,对现阶段加快推进改革进程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此,本刊特推出《改革开放三十年》栏目,以改革开放30年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不同视角回顾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演进轨迹与成功经验、研究探讨当前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把握未来中国发展的趋势与规律。特向广大理论工作者、专家学者、企业家、研究生等作者征集优秀学术论文。应征文章自拟题目,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视角,运用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

应征文章要求观点鲜明,论述清楚,写作合乎学术规范,字数一般在8000字以内,并随附300字左右的中文内容摘要、若干关键词、作者简历(包括真实姓名、年龄、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及联系方式等)。

稿件请发送至《北方经贸》杂志社电子信箱:bfjmzzs@126.com。

本刊将择优相继在《改革开放30年》栏目刊登,并在年内邀请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及优秀论文作者召开“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研讨会”,届时将邀请有关专家对稿件进行评审,组织评奖活动。

3.改革开放三十年 篇三

这29名候选专家,绝大多数是中国政府“友谊奖”、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获得者。他们之中有:中央电视台有史以来第一位地道的“老外新闻主播”;为抗击非典取得最后胜利作出极大贡献的“健康卫士”;为北京、香港、苏州留下建筑杰作的20世纪最为杰出的华裔建筑大师;为深圳的产业结构优化及高科技产业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并作出了突出贡献的特區功臣;北京奥运成功申办和举办的功勋人物;精神康复“武汉模式”缔造者;长期参与内地培训人才事业的香港新一代商界领袖和慈善企业家;用实际行动和成果打消人们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清华大学首次聘请非华裔的外国人当系主任疑虑的洋系主任;带领中国女曲以罕见的速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魔鬼教练”;指导中国弟子打败自己的法国同胞夺得中国男子击剑选手第一枚奥运金牌的佩剑教练;为促进中美两国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作出特殊贡献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欧元之父”;来自美国的河南十大爱心人物;从以色列来到四川抗震救灾现场的“白求恩”;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做好退伍军人、下岗工人和残疾人就业工作的酒店业经营管理大师;帮助中国各地农民致富的“一村一品”运动发起人;自掏腰包为使中国成为数学强国而奔波的数学家;给西藏盲童带去光明的德国盲人专家;改革开放后我国聘请的第一位“洋厂长”;坚持参与长城研究与保护志愿服务活动的“长城之友”;给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经济学教育带来深远影响的经济学教授;当今世界最先进的高速铁路项目总协调人;“红色旅游”的倡导者;浙江省首位外籍劳动模范;毅然决定辞掉美国普林斯顿终身教职,卖掉美国的房子,回到中国定居和工作的计算机界最具世界影响力的海外专家;引发中国水稻栽培史上一次革命的外国专家楷模;将自己退休后的余生无私奉献给中国治沙事业的“治沙愚公”;放弃高达1120万美元的年薪到清华大学当一名年薪1美元的客座教授。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最有影响的海外专家”的评选,主要有以下两个标准:(1)贡献力(政府和行业领域认可度),30年中对中国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及人才交流和培养作出特殊贡献,其贡献得到同行高度认同,并由此而获得过行业表彰或我国各级政府表彰。(2)影响力(大众认可度),30年中在华工作期间表现突出,其举动和工作,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和认同,反响强烈;国内外媒体曾经对其相关事迹进行过广泛宣传报道。

4.改革开放三十年有感征文 篇四

我已经退休16年了,亲身经历了这一伟大的历史变革,感受到30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给人们的精神、心理带来了极大的喜悦和健康,从而延长了人的寿命,百姓生活有了保障。从衣着上看,日渐靓起来的各种服饰,把人们打扮得五彩缤纷,我也解放了思想,加入了时尚队伍,只要是穿上就显年轻,我就先打扮老伴,自己选择很阳光的服饰,虽然老啦,也要让人看起来好像比实际年龄小10岁,心中别提多高兴啦。不再是过去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穿法,这样也显得精神多了。

从住与行上来对比,那更是翻天复地的变化。我们在70年代末仍然住在“一明两暗”的小北屋里,人口多、孩子小,就都挤在一个大床上,另一间屋有两个单人床,那是两个孩子的空间,他们就在床头上钉个板子,放自己的学习用具,我们没有好的经济条件去买傢具,什么都凑合,屋里乱七八糟的,好像明天要搬家似的。尤其是冬天,取暖就成了问题,只在堂屋点个铁炉子,使用的蜂窝煤,质量很次,常常是那煤气味儿熏得人头昏脑胀,就这样还买不上那煤,得到清早4--5点钟去煤厂排队,经常是煤还是软摊子哪,就被买主抢走,我也只有去抢,拉回来300斤里没有几块是整的,我学会了团煤球,这就好办了,但可累坏了我。有一次我中了煤气,非常历害,三天不省人事,医生说:血液里有毒。结果输输液就好啦!可把孩子们吓坏了。后于85年搬到石家庄,又相继买了三室两厅的大房子,有了暖气,这回可舒心了。在职时,想都想不到的事,在退休后实现了。在人们鼓起来的“钱袋子”里也改变了出行乘车难的问题。因此,私人轿车日渐增多。就我家而言,大儿子及儿媳各有自己的汽车,小儿子两口也各有车,女儿那边及外孫子都是摩托车、助力车,一来:方便快速,二来:节约时间有利工作,休假日旅游也方便。

5.改革开放三十年有感征文 篇五

小时候看的电影,以战斗片居多。象什么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英雄儿女、奇袭白虎团、杜鹃山什么的,其次就是反映阶级斗争的影片了,那些影片现在大部分不记得片名了,只记得青松岭、海港、艳阳天等有限的几部。那时候农村没什么娱乐活动,电影就是主要的娱乐形式了。十里八乡的,无论哪个村放电影,周围村子的人都赶了去,即使是重复的,也是乐此不疲的看。有些片断,因为看得多,竟成了当时的流行语言。象什么“搜索队,搜索队,打起仗来往后退”,还有“老九不能走”、“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等等,若干年后再提起,同龄人仍然觉得很亲切。不仅看,我们那时候还排演片断,也没有什么剧本,大家都是凭记忆先写好词,然后又七嘴八舌头的在一起纠正,每次也都把词记得八九不离十。记得学校组织排演过《智取威虎山》,当时有一段对白,座山雕问杨子荣“脸怎么红了?”杨子荣答:“精神焕发!”座山雕又问“怎么又黄了?”杨子荣答:“防冷涂得蜡。”可是那天演杨子荣的同学有些紧张,当扮演座山雕的同学问“脸怎么红了?”的时候,他一紧张回答:“防冷涂得蜡。”把后面的提前面说了。扮演座山雕的同学一看错了,却不知道怎么补台,仍然接着问下句:“怎么又黄了?”扮演杨子荣的同学这才意识到前面说错词了,可是还得硬着头皮接着往下演,只好临时编了一句词:“又涂了一层蜡。”当时台上台下那个笑啊,戏也演不下去了。直到现在同学聚会,一提起这件事情还乐个没完。

农村那时候放电影,可没有现在这个条件,基本都是露天电影。找一片空地,立两个木杆子,再把幕布挂在木杆子上,准备工作便基本就绪了。放电影的消息是不用通知的,早就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兴奋的孩子们晚饭顾不得吃,早早地搬了板凳去占据有利地形。那时村子里还没有通电,放电影必须要一台发电机,在乡村静寂的晚上,当发电机的轰鸣宛如惊雷滚过,白亮的灯光刹那间刺破暗夜的长空,昏昏欲睡的村庄顷刻清醒过来,社员们从各自狭小的院落浩浩荡荡汇聚到放映场地,场地顿时热闹起来,调皮孩子的打闹声、父母焦急寻找孩子的叫喊声、青年男女的嘻笑声等各种杂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那个特定环境下的交响乐。电影放映过程中也难得有安静的时候,常常为了电影中的一个情节争吵不休。那时的电影都有一个规律,浓眉大眼的一定是好人,贼眉鼠眼的一定是坏蛋,生产队长一律是抽着旱烟袋的骠悍大叔,穿黑绸马褂的铁定是汉奸……特别是小孩子,看电影最大的快乐就是看谁能第一个指出潜伏的坏人,正确率基本高达百分之百!换胶片的时候,调皮的孩子们常常钻到机器前,在机器发出的那屡白光前做各种各样的手势,看着手势放大数倍成像于宽大的屏幕上,发出惊奇的欢笑。也有淘气的孩子爬到周围的树上,吹着凉风观看。这时候,担心的是大人,时不时的要呵斥几句,生怕孩子睡着了掉下来摔着。但事实证明大人的担心是多余的,那时候农村没有什么娱乐,偶尔放一次电影如同过年一样令人兴奋,怎么有可能睡着呢?

后来去了微山县城上学,再看电影就去电影院了。那时票价很便宜,大部分都是一角钱一张。不上晚自习的的时候,我们就常常溜到电影院去看电影。除了上课,电影仍然是我们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学校也常常组织学生观看影片,不过说教的内容居多。而且,回来还要求我们写观后感,实在没有了看电影的乐趣。电影院那时候很牛的,一场接一场的放,里面瓜子、食品袋满地都是,根本没有人打扫。设备也很简陋,是那种又凉又硬的木头椅子,有些还是坏的,偶尔碰到了,要求影院工作人员给调换一下座位,遭到的常常是斥责,根本就没人理会你的投诉。但就是这样的条件,电影院常常人满为患。后来参加工作,常常有关系单位送票,同科室的一位老大姐,娘家是电影公司的,隔三差五的带着我走后门去看内部片,当时对她是既羡慕又感激。再后来,电视开始普及了,我的兴趣转到了看电视上面,感觉看一场电影,情节太简单,不如看电视连续剧来得过瘾。加之工作繁忙,渐渐地,电影院就去得少了,电影开始淡出我的生活。偶尔去一次,偌大的电影院也只有稀稀落落的十几个人,气氛寂寞而又冷清,再也找不回当年看电影时候的渴望和兴奋。

6.我与广电三十年的征文启事 篇六

即日起,截稿至7月12日止

三、征文内容

1、与松江电视台一起走过三十年风雨征程的感人故事。

2、观众通过松江电视台荧屏得到的启示,对生活、工作产生的成效;

3、接受松江电视台采访报道的经历、感受、回忆;

4、观众对松江电视台办台的意见和建议。

5、标题自拟。

四、征文要求

1、来稿体裁不限,字数在1000字左右;

2、要求真人真事,提倡讲故事、有细节、有新意;

3、如有采访老照片及其他物件,可配发至征稿QQ邮箱;

4、来稿请注明姓名、通信地址和联系电话。

5、参与活动稿件必须为原创首发。作品涉及肖像权、版权等事宜由参赛者自负。

6、本次活动的全部获奖作品,主办方有权在相关活动中使用,不另付稿酬。

7、文章采用A4纸打印稿,字体为宋体,标题大小为小二加粗,内容为四号字。

五、投稿方式

1、打印稿和手写稿邮寄方式:

邮 编:99

地 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275号松江广播电视台总编室

收件人:赵 健

联系电话:57822443

2、电子稿发送方式:

电子稿请发送E-mail至松江广播电视台总编室邮箱1503406985@qq.com。

六、咨询电话

(021)57811976  57822443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松江区广播电视台所有。

7.上海商业地产改革开放三十年综述 篇七

即使由于宏观调控对整个房地产行业都处在艰难过关时期, 上海的商业地产依然一枝独秀。尽管不少内资企业受资金压力纷纷脱手既有项目, 然而从更大的市场范围看, 许多觊觎中国市场的国际投资商却正好乘机出手, 纷纷“抄底”收购, 而且形成一股风潮。今年5月16日美国投资基金“亚太置地”以44.38亿元收购“和记港陆”位于长乐路的“世纪商贸广场”;而全球最大私募基金黑石集团在6月16日买下长寿商业广场的90%股权之后, 不久又以45亿元人民币购入位于莘庄的仲盛世界商城。不管购买者是否出于其他动机 (因其不是最终经营公司, 而是投资机构) , 如通过对商业地产的预期和人民币的升值企图套利, 他们对上海商业地产的看好却是显而易见的。

上海商业地产发展历程

上海商业地产已经经过几轮发展高峰, 它是伴随着商业改革开放的步伐共同前进的。直至上世纪90年代以前, 上海商业设施基本无甚变化, 1950年至1980年, 上海市基建投资总额中, 用于商业的投资仅占2.7%;1981年至1990年, 用于商业的投资仅占3.5%。在这40年里, 上海人口增加了67%。社会商品零售额从15亿元增长到了352亿元, 增加了23倍, 而市区的商店营业总面积只增加了12.9%, 按每个居民占有率计算, 则下降了30%-50%。使许多商店人满为患, 商业发展缺乏后劲。全市的大商厦还停留在上世纪初旧上海延续下来的大新、新新、永安、先施四大百货公司。

1992年以来, 结合城区改造和商业街扩建, 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商业设施建设。从业态上来看, 本次的商业建设主要体现在传统百货向现代都市百货转型;从开发主体看, 主要是原有的国营商业企业借贷内资进行改扩建;从开发区域看, 体现在中心城区的主要商业街上, 如南京路从推倒少年宫兴建精品商厦以及随之而来的十大商厦改造等等。

这一时期, 国务院开始在沿海开放城市实施中外零售商业合资合作试点, 一些大型的合资商业地产项目如八百伴、东方商厦等也开始兴建, 但数量不多。

1995年底, 家乐福在上海曲阳地区开设了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超市, 一炮打响, 继而麦德龙量贩式大卖场开张, 随后易买得、大润发、乐购等海外连锁超市零售集团陆续抢滩;上海地方政府抓住时机, 因势利导, 连续每年投入100亿元在资金和政策上大力扶持国有商业企业转型, 一批连锁超市公司如华联、联华、农工商等纷纷崛起, 连锁网点迅速扩建, 连锁经营的业态业种也由食品、副食品、日用品扩展到家电、家具、建材以及餐饮、婚纱、摄影、旅游、家政、通讯、快递等各种现代服务门类80余种。这一时期兴建的商业地产遍布大街小巷。

与此同时, 第一轮大型商厦的兴建更是推波助澜, 在淮海路、南京西路、徐家汇、浦东新上海商城等中心商业街区全面推开。

上海经济的持续向好, 引发了对上海办公楼需求的快速增长, 进入新世纪以来, 以办公楼宇大兴土木为特征的上海商业地产掀起了又一轮高峰。与此同时, 零售市场上,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 消费结构的变化, 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商业设施MALL开始出现, 带有中国特色的大型专业市场也陆续移植到上海, 这一时期, 商业地产的概念随着外资外商的大举进入而迅速升温, 大有全社会笼罩在商业地产的热潮中的气势。

截止目前, 上海的零售商业面积已接近5000万平方米, 人均商业面积2.8平方米, 超过了国际上许多发达城市, 并且仍在以每年数百万平方米的速率增长。

商业地产之所以这些年来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 首先在于它有着显着的经济效益。大家都知道房地产业对GDP的贡献, 房地产里面商业地产是最重要的分支之一, 尤其是近些年, 上海房地产业总量依然在增长, 但增幅在减少, 然而就投资结构来看, 商业地产的比重却在上升。2005年商品住宅所占比重是73.9%, 2006年跌到65.5%, 2007年64.1%;而办公楼则从8.2%逐年上升到9.7%、12%;商业用房也从8.2%逐年上升到12.2%、12%。可见这些年, 在住宅房地产受宏观调控降温以后, 是商业地产依然在有力地支撑着上海房地产业的不断增长。

除去经济效益外, 商业地产在强化城市功能、加快城市建设、改造旧城区、开发新城镇、繁华城市面貌、改善市场和消费环境、满足社会需求、促进就业、丰富人民生活、推进城市文化和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都功不可没。

然而, 伴随着上海商业地产的高速发展, 也出现了总量饱和, 结构、业态、布局不尽合理, 以及缺乏规划、盲目开发、产权分割套利、经营管理不善等各种问题, 不光干扰了市场的发展, 而且造成了不利的社会影响。

上海商业地产的进一步发展要注意的若干方面

下一步商业地产的开发对于政府要作好合理规划外, 于企业来说, 特别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选址。所谓“一步三市”, 选址差之毫厘, 会导致业绩失之千里。相比较住宅地产, 商业地产的开发对选址的要求无疑是更高的, 这几乎成为商业地产开发成败的前提性因素。一般商业地产在选址时对诸多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 比如店址与市中心的距离、市场需求趋势、周边人口密度、客流车流、停车设施、交通条件、建筑状况、使用年限、规划限制、周边店铺数量及规模等等。

二是定位。商业地产项目定位的核心是功能、业态定位, 定位准确才能“纲举目张”。通常土地在出让前, 政府职能部门会根据城市的经济结构、人口规模、产业特征等统筹兼顾, 对地块做相应的技术和规划指标的确定, 对于商业地产项目的开发企业来说, 则要根据城市整体规划和区域特征等, 因地制宜, 来确定本项目的市场位置。定位必须以充分的市场调查研究为基础, 同时, 还需要对有可能进驻项目片区经营的商家进行意愿调查, 包括对物业的硬件需求、对不同商业模式的认可程度、对片区租金的承受度、对经营管理的需求等, 以了解哪些商家适合项目的发展、能够为项目带来收益。通过详细调查, 以便清楚地了解到片区商业发展、项目自身条件及与商家需求意愿的契合点。

三是资金链。商业地产开发项目往往对资金需求相当大, 因此一定要保证在开发和后续运营期间, 有安全的资金链来完成项目, 防止因资金链断裂, 导致整个项目搁浅或达不到初始的投资目标。我国商业地产的开发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的短期贷款, 银行信贷的依赖水平普遍超过70%以上。因此要求建立和完善商业地产市场健康的投融资机制, 保证商业地产项目开发和经营所需大量资金的多渠道来源, 同时遏制和规避国有银行的单一信贷风险。

四是招商。商业地产项目建成后, 面临的最大难题是招商, 招商是商业能否开出来的关键, 所以要倾全力做好招商工作。招商要明晰招商的特点:目标商户主次要分明, 租金租期差异大。招商时间控制在半年到8个月, 保证招商率在80%以上开业, 使得开业伊始便有个好的蓬头。开业之后还经常会进行商户调整。还要研究招商的方法, 可开招商推介会, 可通过媒体招商, 也可委托专业招商公司招商等等。招商要有规模性和集约性, 要注意节选优质商铺, 铸造品牌商家。

五是营销。营销管理是开发的后期工作, 也是商业房地产正常运营的基本保证, 是商业房地产收益和物业价值提升的源泉。现代商业地产营销管理的精髓就是要把松散的经营单位和多样的消费形态, 统一到一个经营主题和信息平台上, 否则就会出现“销售的结束就是商业设施生命的结束”这样的尴尬局面。目前的营销管理模式主要有:输入管理、自行管理、合作管理、委托国外机构管理等等。营销还包括制订营销方案, 不断推出营销计划。

上海商业地产的发展趋势和特征

从上海商业地产的发展趋势来看, 到2010年将呈现上扬的态势, 主要理由在于:

首先, 对住宅市场的宏观调控给了商业地产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此消彼长, 资本天生的逐利性让原先的住宅开发商纷纷转向商业地产, 由此呈现上海房地产行业的结构性转移, 这种转移与其他多种因素相结合, 使得商业地产倒与城市发展势头相匹配, 处于风生水起的恰当时机。

其次, 上海郊区的新城镇建设, 将带来非常大的商业地产需求。上海的城市化格局, 正由600平方公里向6000平方公里扩展, 不少新城区和新市镇需要引进新的商业业态, 需要开发新的商业中心;此外, 大量的新兴居住区也要发展社区商业。上海城郊地区凭借着巨大升值空间的良好预期将广泛吸引海内外投资者。

第三, 商业地产能产生较高的投资回报。从住宅小区的商业配套开始, 到城市商业中心区的商业“旺铺”, 商业地产的价格是住宅类地产的2~5倍。因此, 不管是国内资本, 还是海内外资本都对上海的商业地产抱有很大的期望, 还会继续加大这方面的投资。

第四, 上海市政府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视以及相应的政策导向, 也为商业地产提供了支持。

第五,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及其效应, 将会直接导致并催生很大的商业地产投资需求。

第六, 新业态发展的需求, 适应现代人多元消费的购物中心和休闲商业将加大开发力度;适应贸易结构调整的大流通展贸平台将开始兴建。

第七, 零售业的结构调整将增加商业地产需求。2005年以来, 零售业开始了规模性的新扩张以及零售业内部结构性调整, 这给商业地产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兼并重组是一个企业内部的整合和外部的整合过程, 包括内部店铺的重新整合和调整, 外部店铺扩张。

第八, 投资环境的改善。根据国际经验, 一个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5000美元增至7500美元是一个重要关口, 经济发展会出现许多新特点。正确把握这些特点, 遵循经济成长规律从而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是这一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条件。上海全市人均 (户籍人口) 国内生产总值2007年已达到7500美元。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判断, 上海目前正处在加速城市化和工业化中期的发展阶段, 具有巨大的潜力, 已经达到国际资本的投资要求, 能吸纳更多的国际资本进来投资。

然而, 在总量趋升的背景下, 结构性的矛盾却越来越突出, 这在某些局部会呈现出“上下博弈”, 会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一边是火焰, 一边是海水”的交织现象。

在上述所列利好因素的驱使下, 商业楼盘还会源源不断的涌现出来, 然而就能正常运营的有效商业楼盘而言, 一方面正在建设的楼盘一部分会“漏出”, 进入数量不小的存量空置行列, 另一方面, 越演越烈的商业竞争将使现有的商业楼盘不断“换马”、“变脸”乃至破产倒闭, 变成“死铺”、“死店”。

未来上海商业地产在市场自然的上下博弈中和政策的施力下可能会呈现如下特征:

1、逐步趋向理性开发。

在总量增长和结构性矛盾中间, 政府和企业都在试图寻找解决的办法。政府层面在于加强整体和区域内的商业规划, 并确实制定新开大型商业项目的听证会制度;企业则强调在项目开工前的策划工作, 增强日后经营的成功把握。

2、开发重点向新城镇转移。

随着中心城区商业设施的饱和以及新城镇的开发建设, 商业地产的开发重点将从环线内移向环线外, 尤其集中在那些规划发展的新城中心区和中心镇镇区。

3、聚焦在轨道站点处

上海的轨道交通建设正在全面铺开, 一般来说, 轨道交通所连接的都是居民集聚的地区或是城镇中心区, 这些轨道站点的出入口将成为商业地产的最好选择。融商业与交通换乘为一体的购物中心已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如已建成开业的2号线、3号线中山公园站的“龙之梦购物中心”;1号线、5号线莘庄站南广场的“闵行商贸中心”和27万平方米的仲盛摩尔;3号线、8号线虹口体育场站的“长峰虹口商城”;以及8号线、10号线五角场站已经全面启动的“五角场商圈”, 这里崛起了33万平方米的万达商业广场和12万平方米的百联“又一城”。

4、项目不是单纯求大, 而是注重适度规模。

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和价格的昂贵, 大体量的商业地块将越来越少, 一窝蜂开发大型shopping mall的现象不会重演。开发商更加注重适度规模, 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家乐福就考虑今后要开发迷你型的中型卖场。

5、社区商业成为重点。

由于城市新社区建设步伐加快, 政府积极鼓励发展社区商业。2007年与往年相比社区配套的规模与形态都有了相当大的变化, 2008年将会有更大的发展潜力。较适合社区商业发展的商业形态包括社区型购物中心, 邻里中心以及现代生活广场等, 这些业态将逐渐成为商业地产的新亮点。

2008年规模在几万平米的小型街区Mall以更加完善的配套, 丰富宜人的景观环境特色而更具有吸引力。小规模的商业设施既降低了招商的风险, 又方便邻近的社区生活。是未来易于操作, 容易出现亮点的商业模式。体验消费的乐趣也更容易在这些规模虽小, 但更富有情趣的项目中得以实现。

6、商业地产经营模式转型

商业地产经营模式将发生变化。据统计, 目前商业地产项目选择出售的比例仍然高于半数。整体趋势将继续转向持有型物业。只售不租, 把商业项目作为房产销售, 产权被分割, 难以进行整体商业定位策划, 整体招商及整体管理。因此, 目前的商业地产开发商仍存在投机心理。虽然越来越多的开发商认识到产权式销售对商业项目的长久经营不利, 但极少有开发商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 愿意将巨额资金沉淀在单一的商业项目上, 追求长远的持久和高额回报。

随着WTO规则的深入实施, 越来越多的国际零售企业在中国设置经营场所。其需求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势头。而这些企业在选择经营场所时, 基本上只选择只租不售产品, 无法与那些切割分散出售的物业进行合作。因为这种项目未来经营业态无法保证。由出售转为出租经营模式的转变是城市发展和市场优化的必然结果。

7、商业地产经营业态日益丰富

人们的需求正由原本较单一直接的物质需求向多元化、集约化的物质精神双重需求转变, 商业业态也因此日益丰富起来。2004年, 商务部发布的公告, 根据新国家标准《零售业态分类》, 按照零售店铺的结构特点, 根据其经营方式、商品结构、服务功能, 以及选址、商圈、规模、店堂设施、目标顾客和有无固定营业场所等因素将零售业分为食杂店、便利店、折扣店、超市、大型超市、仓储会员店、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建材店、购物中心、厂家直销中心、电视购物、邮购、网上商店、自动售货亭、电话购物等17种业态。商业地产的运营门类也大大拓展。

8、商业地产增长方式发生转变

8.悠悠产权改革三十年 篇八

经济学家张五常曾口出狂言,中国必定会放弃大锅饭体制而转向私人产权发展。果不其然,不久中国真的调转船头,开始了从计划体制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摸着石头过河”渡河计划。张五常也由此在中国经济改革道路上崭露头角,与他相关联的制度产权学派也开始在中国的学术界大红大紫起来。屈指算来,已有三十个年头。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今年在中国的几场演讲中都反复强调中国已经走出改革初期的浅滩阶段,正站在大河中央,选择彼岸的到岸位置。斯氏的“河中央”经济模式实际上已经向世人宣告中国改革所取得的显著成效,改革由此进入“过大关”的关键时期。

但“经济上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整个改革的完成”此言非虚,非常中肯,也提醒我们这些过分沉溺于11%经济增长率的中国人有必要在现今GDP可谓奔腾发展、同时又与物价飞涨、高房价、高顺差并存的改革大背景中,回顾总结一下我们在过去三十年中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想想中国改革的彼岸在何处?渡河的核心究竟是什么?我们用整整三十年的时间是否完成改革的核心。而且现代经济学之父约翰·凯恩斯(John M. Keynes)的那句至理名言:“长期,我们都死了”(In the Long Run, We All Die)更是提醒我们要在有限期完成改革,至少某一部分路线图计划,要不又要被人嘲笑成遥遥无期的马拉松式改革拉力赛,再好的未来改革宏图也真的只是一个饿汉画饼充饥式的自我安慰而已。

盡管我们的改革遍地开花,但当初的改革既不是张五常这样“经邦济国”的经济学家们来推动的,也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政府官员所能预见的“穷图匕现”,谁料竟是那十几个目不识丁的农民们冒死签下的一份生死状!可悲?!可叹?!可喜的是,终于有人弄明白了私人产权的重要性,以前计划体制的“大锅饭”注定是要走向死亡,而小岗村农民滚打摸爬出来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恰恰能将民众的进取意愿和政府的保守意愿中找到这一突破口。于是,接下去的中国改革道路就是在民众的进取心和政府的保守意愿中相互博弈,不断讨价还价,不断演进中进行的。

1993年,将近10年之后,中国政府正式把市场经济作为社会主义改革的终极目标。人们似乎一夜之间发现了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的各种弊端,股份制改造开始提上议事日程。国有企业应当改组为多元持股的现代公司,这些公司必须确立有效的公司治理,资不抵债的企业应当在债权人的监督下进行重组等等原则开始确立。不过,这一轰轰烈烈的专制改革却在2005年的“郎顾之争”的民族情结中偃旗息鼓。

尽管如此,但我们仍然不能忽略国有企业改革在整个经济改革中的重要性。有不少经济学家极端地认为,实际上中国改革实际上就是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如果没有国企改革的溢出效应,那么就不会有私有企业的增量溢出效应。不管这些论断的正确与否,可以肯定的是只有充分认识国企改革的过程,认真总结其中的教训与经验,才能将这一改革进行到底。

正如道格拉斯·诺斯所说的那样,观念的改革比那些正式制度的确立更加重要。正式制度,我们甚至可以一夜之间就确立,而观念的惯性是整个制度系统变迁中最关键的内核,也是最慢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决定着改革生死攸关的“咽喉”。那么,我们也应该明白,我们所谓的经济成果其实只不过是观念变革的一个结果而已,而不是改革的充要条件。这样,我们也能回答萨克斯等人所辩解的中国经济成果。可以这么说,中国的经济成果背后折算的是产权观念的形成和确立。

9.改革开放三十年 篇九

改革开放三十年,共产党领导着中国人民走向致富,奔向小康,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先拿列车提速来说吧。从90年代以来我国共进行了六次列车大提速,分别是1997年4月7日,1998年10月1日,2000年10月21日,2001年10月21日,2004年4月18日,2007年4月18日。不仅列车提速了,铁路也在一刻不停地向四面八方延伸。目前中国铁路里程7。7万公里,相当于地球的一圈半,位居世界第三,占世界的6%,运输量占世界的四分之一。2006年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路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它穿过了世界屋脊昆仑山的岩石和坚冰。它和神州六号载入飞船升空、三峡水电站建成称为发展中国家的三大奇迹。一个外国朋友说:“中国人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再让我们来看看身边的。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棚户区的人们走进了宽阔的楼房中了,不再漏雨,不再透风。如今已有212万平方公里的棚户区消失。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公路修好了,人们走上了致富路,奔上了小康之路。

我想:这些辉煌成就,离不开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使我国走上了社会主义的致富路。

10.改革开放三十年(11) 篇十

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苏州小女孩。爸爸妈妈经常对我说:“你之所以能过上现在这样幸福快乐的日子,要感谢邓小平爷爷提出‘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有这样一位既优秀又伟大的好领袖,是我们每一位公民的福音啊!”

你们看,短短三十年,苏州里里外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苏州再也不能与过去相提并论了。改革开放之前,苏州是个小城市,到处都是白墙黑瓦的房子。爸爸妈妈曾经告诉过我:像原先的瑞光塔经过岁月的侵蚀早已破旧不堪,附近都是破旧的砖瓦房。但如今经过政府对瑞光塔的维修,以及对周围房屋的翻建打造,面貌已焕然一新,变得美丽迷人,成为旅游景点,是我们苏州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再说说过去的人民路吧!不仅路窄,而且地上哪是什么柏油马路呀?都是一块一块的石板路;一到下雨天就遭了殃,地面容易积水、路上颠簸不平。如今,石板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又平又宽的柏油马路了。

现在的苏州,老百姓生活富裕、高楼大厦随处可见、高架连着工业园区和高新区、处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

改革开放不仅使我的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国家也是日新月异,蒸蒸日上,让世人刮目相看。就说我们的体育吧,1984年许海峰摘得了中国在奥运会中的首枚金牌,这多么令我们骄傲啊!而2008年8月8日,奥运大幕在中华大地上拉开。回忆起我们申奥成功的当时,全国人民欢呼雀跃,普天同庆,每个人都充满了激动的心情;而今年夏天作为第29届的奥运会东道主,中国代表队一共获得了51枚金牌,以“世界第一”的金牌总数完美地结束了“北京奥运会”。

11.改革文学三十年风云 篇十一

“文以载道”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传统。

1978年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精神桎梏逐渐解除,一大批所谓“改革文学”也随之诞生。它们在当时引起了巨大反响,极大地推动了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改革文学”的路数基本一致:虽然官僚主义问题很大,但是英明的主人公基本上能克服重重困难,并取得阶段性胜利。即使要面对巨大的风雨,也要强调主人公那种打不倒的顽强精神。小说中对“胜利”基本没有任何怀疑的态度。

这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社会情绪基本吻合。

30年过去了,中国的体制改革仍在探索中前进,但它已不再需要由文学及相关的文艺作品来引路或突围,文学的这种功能正在慢慢弱化,越来越变为一种比较纯粹的怡情消遣的手段。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回顾那些与改革开放有关的小说或影视剧,你会清晰地发现文学功效的嬗变过程。

正如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所说:“现在已经不是萨特的时代,狂妄地以为一部小说能改变世界。今天的作家只能承认他们在政治上的无力。”

《乔厂长上任记》(1980年)

乔光朴受命于危难之际,立下军令状当了厂长后,大刀阔斧地整顿队伍,建立新的生产秩序和奖惩制度。

1979年第9期的《人民文学》上发表了作家蒋子龙的小说:《乔厂长上任记》。一年后,该小说被改编成同名电视剧,并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轰动。

《乔厂长上任记》叙述了某重型机器厂经历了十年动乱后,生产停顿、人心混乱,变成一个烂摊子。主人公乔光朴受命于危难之际,立下军令状当了厂长后,大刀阔斧地整顿队伍,建立新的生产秩序和奖惩制度,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和主人公精神,很快改变了全厂的涣散状态,扭转了生产被动局面。

《乔厂长上任记》被称为“改革文学”的开先河之作。在文学占有崇高地位和极大话语权的年代,作家们对社会和政治表现出了足够的兴奋度和敏感度,套路雷同的作品配合新的政策,揭示了旧的经济体制、极左政治路线影响与改革家在事业上的矛盾冲突,并且预言了一个“只要改革,生产就能搞上去”的神话。

因为以责任承包制为核心的改革已经在农村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中央希望这种“一改就灵”的神奇功效也能在国企中大奏其效。1979年5月,国务院宣布在包括首钢、天津自行车厂、上海柴油机厂等八家大型国企率先开展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验。到年底,全国试点企业达到4200家之多。

事后看来,无论是当时的政府领导人,还是那些富有时代精神的作家、企业家本身,都对国企改革太过乐观。这种靠内部改造企图改变国企效率低下的思路,因为没有涉及到企业产权界定这个核心问题,注定了治标不治本的结局。

《陈奂生上城》(1982年)

农民陈奂生利用农闲上城去卖油绳、买帽子、在病中被路过的县委书记送去住招待所……

1980年2月的《人民文学》上发表了作家高晓声的小说:《陈奂生上城》。两年后,该小说被拍成电影并公映。

小说通过老农民陈奂生利用农闲上城去卖油绳、买帽子、在病中被路过的县委书记送去住招待所的经历,辅以微妙的心理变化,写出了背负历史重荷的农民,跨入新时期的精神状态。而据此改编的电影中,陈奂生因为和县委书记的关系,成为大队玩具厂厂长眼中的“红人”,要他进城去找县委书记帮助购买紧缺的聚乙烯原料……

改革开放的萌芽起源于农村,而农村改革的“第一枪”便是安徽凤阳小岗生产队队员们在1978年11月24日晚上冒着坐牢的危险私下签订的大包干契约。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从根本上是解决土地等生产资料以及产品商品化和市场化的问题,也客观地把农村多余的劳动力解放了出来。政府曾经尝试用发展乡企、队企等乡镇经济来阻止农村人口向城市盲目流动,而乡镇经济也想尽一切办法争取社会资源,让自己生存、发展起来。

电影《陈奂生上城》反映的正是这一阶段农村经济变革的情况。后来,人们发现,这种方式存在着多种弊端。最大的问题在于它的效率太低,浪费社会资源。

2008年10月,土地流转成为最热闹的话题。被某些学者寄予厚望的“新土改”,将带给农村革命性的冲击与变化。

《新星》(1985年)

年轻的县委书记李向南新官上任,雄心勃勃地准备在古老的中原县城古陵大展拳脚。

1984年的《当代》杂志增刊发表了作家柯云路的小说《新星》。随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新星》单行本,继而《新星》又被改编成广播剧和电视剧,在当时可谓家喻户晓。

故事讲的是:年轻的县委书记李向南新官上任,雄心勃勃地准备在古老的中原县城古陵大展拳脚。只一个月时间他便政绩斐然,被老百姓称作“李青天”。但在改革开放初期,这位政界新星的大胆举措必然引来保守势力的抵触和压制。李向南和以县长顾荣为首的官僚体系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冲突……这是一部暴露当时社会新旧制度强烈冲突的作品。一方是代表着恪守原有官僚机制的力量,另一方是要求政治与经济制度变革的新兴力量。

在改革开放初期,因为没有经验可循,倡导改革的官员们往往如履薄冰地行走在新与旧、是与非、快与慢、法与非法的边缘,一不小心便可能陷入万丈深渊。

1984年的中国,有两位风云一时的政府官员:福建省省委书记项南及海南行政区党委书记雷宇。前者一手推动了南方经济改革开放的大潮,并于1984年和当地的55位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们唱了一出“双簧”:向社会和政府公开呼吁,请求给企业松绑;后者则一手引导了海南的经济开放。

但在1985年,两人分别卷入了“晋江假药案”和“海南汽车走私案”,最后都黯然下马,成为改革开放的“牺牲者”。

《雪城》(1988年)

《雪城》反映的是数十万北大荒兵团战士对理想主义的追求。

“下雪了,天晴了,下雪别忘穿棉袄;下雨了,天晴了,天晴别忘戴草帽。”尽管已经过去了20年,但电视剧《雪城》主题曲的旋律却一直在观众脑海中盘旋。

在推出《今夜有暴风雪》后,梁晓声又一部反映知青生活的小说《雪城》被拍成电视剧,并于1988年在全国播出。

《雪城》反映的是数十万北大荒兵团战士对理想主义的追求。不管是在北大荒,还是回城之后,他们始终被内心的理想主义激情驱使着,在人生的荆棘之途上大踏步地前进。主人公姚玉慧、徐淑芳等知青对于爱情、人生的思考,以及他们返城后面临的道路选择代表了当时的社会热点问题,横亘在他们面前的是因为时代错位而造成的鸿沟。

1979年2月,760万知青大军如潮水般返回城市,而其后,尚有300万左右的知青正在焦急地等待返回。为了解决巨大的就业压力,中央出台了相关解禁家庭副业、发展个体经济之类的政策。“开闸放水”后,有的人迅速适应了社会,有的人则因为不识“水性”被社会无情地嘲弄,甚至抛弃。而当初那部分适应“水性”的知青们,正是今天中国商界的中坚力量。只不过,当年的理想主义者,大多被锤锻成了坚韧的现实主义者。

《外来妹》(1991年)

剧中的6个外来妹,形象地浓缩了她们背后数以千万计的打工仔的命运。

《外来妹》于1991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时轰动了全国。自此,“外来妹”成为一个和广东改革开放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词汇。

《外来妹》之所以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恐怕是因为剧中的6个外来妹,形象地浓缩了她们背后数以千万计的打工者的命运。它不仅展示了改革开放给珠江三角洲带来的经济腾飞,更通过一群打工妹的故事讲述了改革开放对人们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与改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1984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20多年严格的城乡隔绝体制终于有所松动。此后几年,大批农民向乡镇转移。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随着沿海地区的开放,农民涌向沿海大城市。1988年,也就是导演成浩酝酿《外来妹》这个故事的那一年,统计数字表明:广东省有外来工800万。到2007年,广东省有外来工大约为2000多万。

正是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城市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提供了重要的劳动力积累,也实现了巨大的服务价值。但直到今天,外来打工者仍然是城市里的边缘一族,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生存状态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这种局面将有可能彻底改变——在刚刚结束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户籍改革在2020年前将有实质突破。

《股疯》(1992年)

在阿伦的帮助下,莉莉一跃而成为上海滩“股神”,资产迅速翻了几十倍。

1992年,深沪两地股市正进入疯狂时,香港导演李国立拍摄了《股疯》这部反映现实生活的电影。

在新一轮股票热掀起的时候,公共汽车售票员莉莉偶然中邂逅并认识了炒股高手香港人阿伦。在阿伦的帮助下,莉莉一跃而成为上海滩“股神”,资产迅速翻了几十倍。为了用金钱挽回自尊,莉莉的老公铤而走险。然而世事难料,他将同学的20万元拿去炒股,却输得一塌糊涂,欲跳楼自杀,后被救下……

在当年,股市还是一个新鲜事物。90年代初,深圳和上海两地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1992年,股市开始疯狂起舞,芸芸众生开始上演一幕幕悲喜剧。

让人感叹的是,16年之后,这些关于股市的老掉牙的悲喜剧,仍然在现实生活中反反复复上演。

《北京人在纽约》(1993年)

在东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中,怀着美国梦的北京人的事业与情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1993年,随着刘欢一曲高亢的《千万次的问》,《北京人在纽约》在全国持续热播。

北京音乐家王启明与妻子郭燕,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终于来到了神往以久的美国。然而,一切并不完全像他们想象中的一样美好。在家庭的分解与重组中,在婚外情的发生和发展中,在移民子女的教育及两代人的观念冲突中,在东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中,这群怀着美国梦的北京人,事业与情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改革开放和出国留学热潮紧密联系在一起。早在1978 年7月11日,教育部向中央提交了《关于加大选派留学生的数量的报告》;同年12月26日,改革开放后的首批留学人员起程赴美;1993年,“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出国留学方针被写进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文件。

据统计,从1978年到2007年底,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21.17万人,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31.97万人。

其中,回国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的留学人员越来越多,目前国内已有100多家留学人员创业园,据不完全统计,他们孵化了6000多家留学人员企业。

《生死抉择》(2000年)

“国退民进”浪潮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亏损国企的桎梏,但也催生了一批一夜暴富的饕餮之徒。

在2000年上映的反腐倡廉力作《生死抉择》算得上当年成功的“商业大片”——在全国上映一个多月,总票房便已突破1.16亿元,创国产影片票房收入历史之最。

影片以大型国有企业——中阳纺织集团的艰难改革为线索,通过一系列权与钱、贪与廉、忠与奸、爱与恨的激烈矛盾冲突,生动、真实地塑造了李高成、杨诚等一批真正的共产党人的形象,同时入木三分地刻画了郭中姚、陈永明等腐败分子的丑恶嘴脸。

而现实生活中的权钱交易,可能比电影中的情节更为复杂、曲折和激烈。

在改革开放的30年时间里,国企改革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1998年,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甚至用“闯地雷阵”来形容。“国退民进”的浪潮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亏损国企的桎梏,但也直接催生了一批一夜暴富的饕餮之徒,同时让一大批工人下岗并被边缘化。

李高成是这个时代需要的人。“如果任凭腐败现象滋生泛滥,就会毁了我们的党,毁了我们的改革,毁了我们这个国家!”他说话掷地有声,但恐怕没有几个人会真正听进去。

《天道》(2007年)

《天道》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论点:文化属性决定命运。

2007年播出的电视剧《天道》,讲述了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

效力于德国一家私募公司的商界怪才丁元英,用超出常人的手段,将从德国募集的资金投进中国股市,用“文化密码”疯狂掠夺中国的钱财,后来又良心发现退出公司,但他为退出付出了经济上的惨痛代价。回到古城“隐居”时,认识了从小在法兰克福长大、如今在古城刑警队任职的女刑警队员芮小丹。两人从相识到相知,上演了一出精彩、浪漫、传奇的天国之恋。

《天道》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论点:文化属性决定命运。“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都是一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

2007年这一年的中国,GDP持续高速增长,股市和楼市双双飙升,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当年的5月,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封面模仿了电影《金刚》的场景,让一只中国熊猫爬上了帝国大厦。

12.近三十年法国课程改革管窥 篇十二

上世纪80年代, 法国的教育还存在许多严重的问题, 如高淘汰率, 即从小学到大学的每个阶段都要淘汰一批学生。1982年年底, 路易·勒格朗在向政府提交的《为建立民主的初中而斗争》文件中指出:“据统计,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有15%留级, 初中四个年级的平均留级率达12%。”教学内容和方法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以致教育成为法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 在世界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动下, 在国际社会经济竞争的强烈要求下, 被称为“教师党”的法国社会党自1981年5月开始执政以来, 即着手对教育进行全面改革。法国的教育研究者开始从学校的微观角度入手, 试图彻底改进教学质量, 使得法国中小学课程经历着一次深刻的改革。本文试图阐述法国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 并与其他国家作一比较。

二、法国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

(一) 提高教育质量

20世纪80年代, 法国课程改革的问题一再出现, 包括课程内容亟待更新, 许多学校对学生发展多种能力的需求手足无措, 许多学生的学业成绩不合格, 使得80%的学生获取学士学位的目标遥不可及。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法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 课程内容发生激变, 但是教学方法和组织方式没有很好地适应这样的变化有关。这与美国在1983年《国家在危难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文件颁布后唤起美国课程改革新一轮实现“教育优异”一样, 80年代的法国民众开始关注公共教育的质量问题, 并且对当时的教育现状不满, 政府开始重视教育质量的提高。

法国教育部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提高教学质量, 如加强个别化教育, 积极推广和落实自1975年《哈比改革法案》以来的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制度;在高中和大学加强方向指导;增加教学的应用性;以及提高师资水平。其中, 1989年7月10日的89—486号教育条文, “着眼于满足社会的需求:为所有年轻人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并保证每人都能获得一份文凭。”以法律的形式来确保教育质量的提高。到了20世纪90年代, 在课程改革中提出“共同基石”和“共同文化”的概念, 通过课程的统一来提高教学质量。2004年, 法国政府又颁布了《为了全体学生的成功》, 提出了“共同基础”核心概念, 注重学生基础知识, 基本能力的提高。这与美国2001年布什政府《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教育计划颁布以及加拿大所强调的“共同基础课”理念类似, 关注每一个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提高。

(二) 注重课程整合

在分科和整合课程中, 法国80年代之前是课时三分制, 1985年开始实行分科制, 但到了90年代, 在分科教学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一定的综合, 存在着明显的“钟摆”现象。新的课程改革认为, “课程的建构应立足于共同基石的概念, 共同基石的概念遵循这样的逻辑:在尊重各学科本身的逻辑的同时, 认识到学生是一个人, 学科的多重性应该在其身上得到统一。”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力求各个年级和各个学科之间相互联系、和谐统一。在横向上划分“学科级”, 在纵向上划分“学习段”。1997年, 国家教学大纲委员会提出了“参考教科书”的计划, 阐明各个学科的最基本的侧面, 明确表现各学科之间的联系, 从而建立一种真实的“横向联系”。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按照各个学习阶段 (les cycles) 组织课程内容, 而不再有年级的概念, 建立了课程“纵向联系”。

注重课程整合是当前世界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俄罗斯在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中独树一帜, 2002年, 它将12年制教育分成三个阶段并在每个阶段设置不同类型课程:入门阶段 (1-7年级) , 设置综合课程;基础阶段 (8-10年级) , 设置分科课程;专业阶段 (11-12年级) ,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此外, 美、英、法、日等国的小学都设有“科学” (或“理科”) 课程, 其内容涉及生物、气象、物理、天文、环境、保健等多种学科的知识。这既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完整地理解和掌握各门知识以及其相互联系, 又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

(三) 强调弹性化课程

1980年以来, 法国义务教育在数量上得到实现, 但由于过分强调教育的平均主义, 导致学校文化危机、教育水平的降低, 以及课程设置过分整齐划一, 使得改革势在必行。首先, 法国在课程管理上原先实行中央集权制,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 加强“分权放权”。通过扩大地区、学区和省的权利, 最终扩大学校的自主权。例如, 法国相对自由的教科书出版和使用制度, 以及教师和学生有自由选择教科书的权利, 为课程改革增添活力;上世纪80、90年代, “学校计划”、“学校合同”理念的提出、90年代以后设置了专门时间来保证学校和教师从事课程开发与研究, 调动了各方办学的积极性。到2005年《学校未来的导向与纲要法》颁布, 都充分体现了扩大地方学校自主权的思想。其次, 课程改革注重培养个性化的人才。针对平均主义带来的危害, 法国通过“共同基石”“共同文化”“共同基础”等理念的提出, 以及“教学阶段”, “学科极”等教学方式的改进, 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的调整, 给予学生充分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 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自主和主动进取的精神。学生个性化发展也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例如, 上世纪90年代加拿大“新教育”计划的实施, 以及日本新世纪“彩虹”教育计划的实行, 通过课程设置, 为学生创造宽松、愉快的环境,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四) 设置现代化课程

80年代以来,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生学习的内容有了相当大的变化。新的科技成果不断引入课堂, 自然科学、现代外语、数学、理化、经济、管理、商业及技术性学科的比重在不断增大。在课程内容选择上, 法国课程改革优先考虑信息技术和外国语。以计算机为例, 为了实现教育现代化, 1985年提出了“大众计算机计划” (PIPI) , 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将“计算机入门”列入“科学与技术”课程中, 作为必修内容, 以实现“学校电子化”。因此, 新的教学大纲规定, 每个初中生必须接受200小时的计算机操作训练, 在高中将计算机列为选修课, 从1988年开始列入高中毕业会考。英国和日本也类似, 到1985年英国90%的小学配备了计算机。1990年英国各小学共拥有82400台微型计算机, 这个数目是1985年的两倍。根据日本1987-1990年期间作的调查, 日本普通中小学引进计算教育的学校达50%-60%。这些数据在当前都有上涨的趋势。

三、法国课程改革的评价

在对法国近三十年的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阐述之后, 比较美国等其他国家的课程改革, 我们不难发现:

首先, 课程改革体现时代性。课程中体现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 为学生准备了现代科技生活所必须的知识技能训练项目。当然, 美国作为西方先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表, 法国的课程改革也具有浓厚的“美国色彩”。例如, 80年代法国课程改革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主题, 受到了美国“教育优异”思想的影响。

其次, 课程改革外延扩大。当今法国的课程改革不是独立的单单是课程领域的改革, 而是整个国民教育改革的一部分。在课程改革的同时, 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民主化的深入, 也都是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从另一方面促进了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同时, 法国课程改革不仅在内容上有了改进, 而且从课程设计、实施、监督, 到课程的评估, 都出现了许多新方法和新要求, 推动课程改革的进行。

第三, 课程改革体现民主性。法国是把民主概念与知识紧密联系的国家, 这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内容。例如, 1989年《初等教育方向指导法》中调整课程设置, 把小学的7门课分为3组, 从而减少课堂教学时间, 使学校有更多的机会适应学生的个性需要。此外, 法国还设立“优先教育区”, 简称ZEP。目的就是缩小地区之间的教育不平衡。

然而, 进入21世纪以来, 教育失败现象仍然严重;“尽管法国小学入学率已达百分之百, 但令人担忧的是1/3以上的小学生不能按期完成五年学业, 进入初中。”另一方面, 无资格无文凭的青年有增无减。教育公平、学业失败、失业等问题仍然困扰着法国。

13.改革开放三十年感想 篇十三

70后的一代人在中国改革开放阳光沐浴中长大。我是一个“70后”,我出生在桂北的农村。转眼之间已过而立之年,改革开放也已30周年。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向了世界,融入世界文明的潮流。开放的世界,给中国提供了巨大的舞台;发展的中国,也给世界带来了崭新的活力。这30年,我沐浴在改革开放的阳光之下,经历过时代的洗礼,感受过改革开放的成就所带来的欢呼雀跃,见证到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十年,多么漫长的岁月!我是多么幸运,因为我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而成长,并且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都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

当我还是孩童的时候,就经常听到大人们说改革开放。但是我并不理解什么叫做改革开放,同样也感觉不到什么是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温暖。记忆最为深刻的就是自己家乡的变化,就是因为这个变化我也曾经怨恨过大人们为什么要把我们的“童年娱乐场”——杂坡给铲除。在我小的时候,我们村的前面是一大片杂坡,上面长着很多野树。夏天的时候我们可以去摘野果,捉鸣蝉,还可以在里面捉迷藏……。但是后来不久这个坡的杂树全部给清除了,然后种上了各种果树。而且那时仅有的一条小的像羊肠的

路也给加大加宽,现在是建成了交通十分便利的水泥大道即312国道。小时候对于杂坡的变化实在不习惯,因为这样,我童年的许多活动失去了色彩。

在改革开放后的今天,我们村的青瓦房很多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整齐的平房或楼房;而自行车不再是稀罕物。彩色电视、床头电话、手机早已经普遍;电脑也开始进入一些先富起来的农家。不免想起,读小学的时候,学校的校长家有一台黑白电视,晚自习的时候,校长发现有学生逃出教室在他家门外偷听电视的声音。然后他特意回到教室给我们上“政治课”,他如是说:你们要好好读书,将来考上大学,有了好工作,自己可以躺在床上看电视,并向我们描述了今后种种美好的前景。我那时候觉得,校长所描述的一切是多么遥远,简直无法想象那样的画面。直到自己读到高中,才真正理解了校长的那番语重心长并充满深情厚爱的话。

从自己懂事开始,我们国家发生了很多大事,每一件大事都是那么的牵动着我的心,都会让我足以激动,欢呼上好长一段时间。记得在香港还没有回归之前,我只在历史教科书上看到香港回归的各种信息,并不知道这些意味着什么。当然,那时也天天在盼望着97年的到来,似乎觉得它的回归是一个很遥远的事情。

七月一号的那天,我和大学同学一起到街头游行,对祖国的大事表示庆祝,“庆祝庆祝,香港回归”的口号至今还在我的耳际回荡。我还能感受到那种自豪的热烈的欢腾气氛:到处是欢腾 的人群,到处是喧腾的锣鼓,到处是五彩缤纷的礼花......那是我一生难忘的景象,而且当时真想插上双飞的翅膀,遨游整个祖国的蓝天,亲身去感受整个神州大地上的欢腾。香港的回归,让我明白了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了一大步,使祖国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添上了一颗坚实的基石。也让我渐渐在觉得我们的祖国在一天天强大和繁荣,而这一切,都和改革开放有着紧密的联系。

香港回归之后两年即1999年就是澳门回归,澳门的顺利回归,祖国统一大业又进一步,让中国人民看到了祖国完全统一的希望,心中的那种爱国热情再次得以升华。这一年也是20世纪最后一年,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一年。十月一日,伟大的祖国50华诞,这一天北京天安门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各种武器接连亮相,威武的士兵排着整齐的队形铿锵有力的走过,使人足以感觉到他们的威武与庄严。当时的我真想自己就是一名伟大的士兵,能够保护祖国的安全和抵制一切的外部侵犯。

申奥成功的时候,我们总以为2008年还是一个好遥远的年份,但是转眼间2008年已成为过去时,我们的奥运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实现了奥运会上的历史突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祖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祖国实力进一步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30几个春秋,我成长在祖国的辉煌中,但是我的成长也只是改革开放逐渐辉煌的一段。30多年了,我不会再因为杂坡消

14.改革开放三十年活动总结 篇十四

活 动 总 结

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根据《关于组织全县青少年开展“改革开放三十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的通知》(县宣发[2009]0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决定从2009年3月下旬至2009年6月下旬,在我校学生中开展“改开开放三十年”读书征文活动,本次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学校将在这次活动中评比出了优秀班集体、优秀个人;对学生的征文评选出了优秀征文,并对他们进行了大力的表彰。分析和总结这次读书活动我们觉得有以下特点:

一、全员重视,明确目的。

本次活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也得到了全体教师及学生家长的支持本次活动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希望通过举办本次活动对青少年进行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二、宣传到位,思想统一。

为了使读书活动深入人心,学校多次召开会议十分重视宣传动员工作。正是我们全体师生,以及广大家长对读书活动一致的认识和统一的思想,为开展好读书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

三、精心组织,善始善终。根据我校实际从时间、地点、活动形式、活动内容及参加人员等方面做了精心安排,充分调动了广大师生参与读书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各项活动有条不紊、有声有色地开展,是整个读书活动做到了有始有终,圆圆满满。

四、全员参与,形式多样。

本次活动是我校的大型活动,得到了师生的大力支持,六个年级人人参与,参与面大,覆盖面广。在活动的组织形式方面,包括通过征文、演讲比赛、绘画比赛、班会、少先队等多种形式,宣传动员青少年学生,积极踊跃地参加此项活动,对活动给予正确的帮助和引导,使此项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

在今后希望读书活动在我校深入持久地延伸下去,并不断得到升华,直到读书之风气在我校内蔚然成风。

长堰小学

2009年6月

长堰小学《改革开放三十年》爱国主义读书

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迎接改革开放3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精神,在青少年中进行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和国情教育,增强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青少年中倡导理性、成熟、大气的爱国主义观念,为贯彻落实教育局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关工委)精神,我校决定举办《改革开放三十年》读书、征文、实践活动,特制订此活动方案。

二、活动领导小组

长:高庆梅

副组长:张绪昂

员:蔡尚喜、蔡泽远、蔡磊、安兴模、各班班主任及语文教师

三、活动内容与具体计划

(一)读书实践活动

以组委会指定读本《改革开放三十年》为载体,组织全校学生全员参与读书活动,组织、发动学生通过阅读知识读本,结合综合课程、社会实践课、社团活动、班团队会等,精心组织、细致安排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并写出亲身体会或典型事例。(读书实践负责人各班班主任及语文老师)

(二)征文比赛

1、体裁和要求:征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1500字以内,严禁网上下载。

2、表彰和奖励:分中、高年级组进行评选,分别设一、二、三等奖。(征文比赛负责人张劲)

(三)演讲比赛

1、各班于2009年6月前自行完成演讲比赛的初赛,并将获奖选手和演讲稿交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校级决赛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表彰和奖励:中、高年级组各设一、二、三等奖。(演讲比赛负责人涂靖)

(四)绘画比赛

1、规格和要求:中国画、水彩画、儿童画等形式均可,黑白彩色不限,纸张大小40×60(厘米),纸质80克纸。各班自行组织绘画比赛的初赛,将评选出的作品于2009年6月前送交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绘画比赛负责人汤正业)。

2、表彰和奖励:低、中、高年级组分别设一、二、三等奖。

活动结束后,对荣获一、二、三等奖的学生及一等奖的辅导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对组织开展活动取得良好成效的班级进行表彰作为评比文明班级的依据。

四、活动阶段安排

1、第一阶段(2009年3月至2009年4月):宣传发动阶段。各班在认真总结上次读书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教育内容,发动中小学生报名、订阅《改革开放三十年》知识读本,讨论并制定《改开开放三十年》读书活动方案并上报学校。

(1)、语文组在教研活动时间宣传此项活动的相关内容,发动各班语文教师积极组织学生报名订阅《改开开放三十年》知识读本(每班不少于10本),学生报名参加征文比赛(每班选5篇参赛,分年级进行),组织学生在活动课时间认真阅读《改开开放三十年》知识读本。

(2)、各班班主任做好宣传发动、读本订阅工作

2、第二阶段(2009年4月至2009年5月):读书及系列活动开展阶段。各班班主任、语文教师积极组织学生通过阅读《改开开放三十年》知识读本,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写出亲身体会或典型事例(学生征文----读书心得交流和读后感),文体不限,1500字以内,参加征文活动的年级为3——6年级。

3、第三阶段(2009年5月至2009年6月):班级活动初赛阶段。各班自行组织征文、演讲、绘画等活动初赛,评选出优秀选手和作品参加校级决赛。

4、大队部按各教学组收集学生征文作品,分年级评出一、二、三等奖各1、2、3名,学校给予获奖学生奖励。语文组推荐一篇学生作品参加乡级评奖(字数1500字以内)。

五、活动总结并送总结材料、学生参评作品。

长堰小学 2009年3月

长堰小学《改革开放三十年》

爱国主义读书

15.改革开放三十年有感征文 篇十五

《美术观察》杂志主编吕品田、副主编赵权利,栏目主持杨斌、谷泉、梁梅,西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庞永红以及屈健、岳钰、马永宽、李军、李一凡、陆宝新、邓益民、任斌、张晓菊等教师代表,连同西北大学艺术学院的研究生代表共四十余人出席会议。论坛由《美术观察》杂志副主编赵权利和西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屈健共同主持。

在开幕式上,庞永红和吕品田分别致辞。庞永红在致词中简要阐述了会议的宗旨。吕品田在致辞中指出了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对促进中国经济的腾飞、人民生活品质的改善,以及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肯定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艺术设计教育所取得的辉煌成果及其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而且强调了本次研讨会“回顾发展历程,总结历史经验,正确认识问题,携手开拓未来”的主导思想。

在正式研讨阶段,与会者从不同的切入点,纷纷阐述意见。

岳钰从网络时代知识传播的广泛性与普及性的特征入手,对当代历史条件下教师的“知识权威性”问题表达了关注。他认为,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教师的“绝对知识权威性”受到削弱。但教学思想的宽容并不意味着无原则的迁就,因此在这个时候如何去重建教师的权威,是一个现实问题。

梁梅认为,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我们的设计教育应从学习国外教育模式的阶段,转向提倡我们自己的设计教育特色的阶段。她以陕西窑洞建筑为例,说明地域特色文化开始引起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地方设计教育应该回头看看自己的优势所在,深入挖掘本土资源,利用地域民族文化传统,在一种更加切合本土特色的情形下,开展设计教育,促进学科建设。

针对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以及信息时代设计“虚拟化”的问题,陆宝新指出,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一直把设计理论作为文本文化来传授,而没有把它作为“实践文化”、“实现文化”来进行教学,这是一大缺陷。和现代设计的电脑时代相比,原来的“动手时代”对设计对象的把握更生动、更感性、更具体,因而设计者能获得更真切的体悟。可是现在我们利用电脑进行设计及设计教学,“虚拟化”的程度增强了,设计者从设计对象的塑造者转变为设计对象的选择者,使设计的重点从动手能力转入到了对设计对象的选择能力上,其局限性显而易见。如果我们的选择能力仅仅是停留在一堆概念中,仅仅在事物的表层上飘浮,只是通过键盘、鼠标这种浮泛的表层界面和世界打交道的话,那么我们的感性认知能力恐怕会弱化,审美判断力会受到影响,我们对审美价值的认知就会不全面。

邓益民以动画创作为例,阐述了专业教育与专业实践方面的创造性问题。他说,一些设计者并未接受过“专业教育”,却不乏创造力,这一事实让我们联想到教育的“广泛性”。因此我们在教育中应强调一个更广阔的“设计基础”,而不能把目光仅仅盯着某个狭隘的专业领域。提高设计水平,还需要我们具备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等领域的学识。

谷泉的发言谈到了三十年来艺术设计教育发展所经历的从先前的精英教育转变成今天的普及教育,从创造型能力培养转变成技能型能力培养,从培养“艺术家”转变成培养“美术工作者”的三个转折。他还指出,此间暴露出“教”与“学”之间的矛盾,社会和学校之间的矛盾,就业岗位和毕业生数量之间的矛盾。关注这三个转向,在这三个转向中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是我们的责任。

关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对艺术设计教育带来的冲击等问题,任斌认为,新兴产业催生了新的专业,固有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都要随之变化。艺术设计教育在学科体系和课程设置上,都需要作调整和拓展,如此才能适应社会需求。

杨斌把设计教育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归纳为四个阶段:一是以“美术”为核心内容的发展阶段,这是指早期的“工艺美术”时期,当时的“工艺美术”实际上是“纯艺术”体系下的设计,与一般意义上的“造型艺术”有着很深的渊源。二是以技术为核心内容的发展阶段。这是指改革开放以后,国外先进设计教育模式的引入,使此时的设计语汇主要出自于技术,强调理性和精确,将技术自身的特点转化为形式表达,体现在设计语汇之中。三是以市场为核心的发展阶段,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设计开始围绕着市场来进行,设计者不仅要懂技术,还要懂得消费心理。此时的“设计”变成了一门包含心理学、社会学在内的学问。四是以文化为核心的发展阶段,此时的“设计”作为一个文化活动,其功能性表现为由物及人,深入到人的生活,影响人的精神以及伦理道德意识,由此成为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至此,设计教育就不再仅仅从属、服务于设计和生产实践。由先进的设计教育引领设计实践,才能把设计提升到文化的高度。

吕品田认为杨斌的观点把握了三十年设计教育发展的实际,也提示了我们,在每一个阶段中设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诉求方面都有一种对应关系,尤其是我们今天走到文化这个核心概念的时候,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包括如何将中国从“制造大国”推向“设计大国”,以及我们如何建立中国设计体系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核心概念的提示可以帮助我们理性地认识三十年设计教育的发展史。

张晓菊说,当前,教学与实践的结合程度较低,这是一个突出问题,譬如很多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差,对“设计”的理解非常概念化,其动手实践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亟待提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艺术设计教育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方面都要作不断的调整。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因材施教。课堂讲授固然重要,但还要走出课堂,把“学”与“习”(特指生产实践等领域的锻炼)融合在一起,才能培养出合格人才。

针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艺术设计教育的定位、特色及教学模式的嬗变,庞永红结合其从早期的受教育者到如今的教育者的亲身经历,形象地描述了此间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和变化,详细分析了此间艺术设计教育在办学规模、学科体系、教学模式改革和课程设计观念转变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肯定了创意性应用设计人才培养的意义。她进一步阐述说,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当代设计承载着社会政治经济建设的意义,它不仅承担着物质创造的责任,也承担着建设人类未来理想社会的责任。庞永红还指出,随着艺术设计办学规模的急剧扩张,学科定位不清晰、教学不规范、高素质专业教师匮乏等问题浮出水面,这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艺术设计教育在今天空前繁荣,但我们不能懈怠,要不断研究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让艺术设计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吕品田对论坛发言作总结。他说,本次会议的发言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大家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艺术设计教育的变化和成就有充分的认识,尤其是在教育一线工作的教师们提出了很多切合教学实践的建议,这对以后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建设意义。吕品田进一步指出,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艺术设计教育取得巨大成就的三十年,它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办学规模的扩大。这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设计教育,这充分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第二、学科体系的调整,使原来主要针对手工业生产要求的工艺美术教学体系,转向更加适应大工业生产甚至后工业时代要求方向,形成了包含反映信息化社会需要的新的教学体系,许多新兴学科专业应运而生,如动画、新媒体、广告、视觉传达等。第三、人才的培养突破了以前单纯强调精英教育、培养艺术家的教育理念,转而强调面向社会生产、面向民众生活,培养了大批应用型设计人才。第四、设计概念的扩展也就是对于设计本身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拓展,包括今天大家谈到的很多问题、很多方面,都涉及了在这个时期里所拓展的设计认知,这种认知显然和三十年前是不一样的。吕品田还强调说,作为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我们在享受改革开放为艺术设计教育带有的伟大成果的同时,更应该增强从我做起,推动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责任感。大家的发言能够以面向未来的姿态,回顾三十年来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总结经验,认识问题,这正是有责任心的表现。他希望大家以发展的眼光,将此次研讨会上收获的一些学术上的共知和对问题的思考,加以更深入的研究,进一步转化到教学实践中。他同时表示,《美术观察》杂志会以学术媒体的身份,为设计教育的理论研究搭建平台,为推动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而不懈努力。

应西北大学艺术学院之邀,吕品田在该院还专门做了题为“‘人际和谐’与‘生活方式’——发展中国现代设计的两个切入点”的学术讲座。

美术观察杂志社与西北大学艺术学院的本次合作,拉近了教育单位和专业媒体间的距离,是前沿理论研究与一线教学实践的成功对话。本次论坛上提出的诸多观点,对于认识当前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本质,对于西北大学艺术学院今后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实践的拓展以及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化,都有重要意义。□

16.改革三十年感悟“温州精神” 篇十六

温州,一片四季温暖的大地,一座活跃创新的城市。这里的经济被称为“温州人经济”,这里的“温州模式”、“温州速度”和“温州商人”享誉海内外。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温州人引领着时代潮流,在改革的大潮中起起落落,并最终赢得了中国和世界肯定的目光。

今天的温州展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享受着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温州人和温州这个城市在三十年中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呢?我想这一切除了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之外,就要归功于“温州精神”。何谓“温州精神”呢?

首先,“温州精神”是敢想敢做、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温州人有着非凡的勇气,在三十年中做到了许多别人不敢做、甚至是不敢想的事。如1991年,25岁的温州小伙王均瑶第一次包了一架民航客机,被冠上了“胆大包天”的美誉。并且在11年后,他将自己的公司入股航空行业,首开了民营企业进入国家民航主业的先河。2000年5月,温州法派服饰有限公司开价200万元邀请美国总统克林顿担任其形象代言人。温州人的精明、大胆和灵敏的政治嗅觉融于商业运作,这不禁让中国和世界都为之精神一震。正是温州人敢做敢当、风火创业的动力和勇气,让他们顶住了改革的压力,在发展的瓶颈中闯出了一条温州特色的路子。

其次,“温州精神”是吃苦耐劳、自立自强的精神。被誉为“中国犹太人”的温州人,也和犹太人一样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自强不屈的精神。温州民营企业一一正泰集团总裁南存辉就是一个杰出的例子。上世纪70年代,童年的南存辉过着半饥半饱的日子。但他自强不息,从一个小鞋匠开始艰辛创业,然后在低压电器业勤勤恳恳、默默奋斗,终于在30年后的今天变成了受世界关注的亿万富翁。南存辉的发家路程也正是温州发展的一个缩影。温州在新中国史上是一个偏僻的穷地方。20世纪的温州很长一段时间处于“50年代的对台前线、60年代的文革火线、70年代的建设短线”上。恶劣的生活环境和匮乏的政策支持让温州人的生活充满了苦难。然而,苦难并未把他们压垮,反而塑造了温州人坚强不屈的性格,磨炼了温州人艰苦创业的毅力。有人说:“温州人是睡着地板想当老板。”温州人就是这样,不图虚名,不等不靠,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闯出了一片天地。

再次,“温州精神”是四海为家、闯荡世界的精神。据统计,目前有170多万温州人遍布于中国的大江南北,42.5万温籍华侨分布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无论在哪你都可以看见温州的商铺,都会看见温州人朴实而勤劳的身影。在世界屋脊的拉萨,有温州人的低压电器;在世界鞋都的法国,有温州人的品牌皮鞋;在经济一体化的西欧,有温州人的虎牌打火机。温州从30年前财政收入1.35亿元的小城市一跃成为今天的财政收入293.3亿元的中等发达强市,从而成为改革开放的一个亮点在全国倍受瞩目。

17.《爷爷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作文 篇十七

引子:爷爷是一位六十多岁的退伍老兵,一九七八年从部队转业到地方,爷爷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作文1500字。在绵阳一个工厂从事人事工作,现已经退休在家安享晚年,他是绵阳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见证人,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爷爷总是喜上眉梢、眉飞凤舞……

一九七八年,我从部队转业到绵阳工作,住在厂里一间平房里,(当时算是比较好的待遇。)全家五口就一间房,白天是书房、客厅,晚上铺开床是卧室。每次一打雷下雨就是我们家的“苦难日”也是家里最忙碌的日子……“为什么呀?”因为房屋是砖头和石灰砌成的,不结实,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家里的脸盆、茶缸、痰盂就发挥了它们的功效———接雨。一张吃饭的桌子总是要用砖头支起来才能用。做饭用的是蜂窝煤,炒菜用的肉,穿衣用的布……那可都是排很久的队才用供应票买到的。起早摸黑的工作,苦巴巴的干一个月就五十多元的工资,把你妈妈他们学费交了以后,精打细算才能熬到月底,如果遇到谁生病、谁娶亲嫁女,那将会捉襟见肘。整个厂里就一台黑白电视,厂里的孩子会早早端上小凳子,一个台也看得津津有味……

就在那一年,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个体、农民企业相继出现,中国的生产力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绵阳———这座中国唯一的科技城成长起来了,一项项重大的科技成果得到了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绵阳变样了。改革开放成为绵阳科技城发展的动力。

7月1日,我国对香港恢愎行使主权,这位远离母亲温暖怀抱1的游子终于回来了。

7月13日,万众瞩目的08奥运会举办城市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会议中揭晓,中国北京凭借过人的优势、完美的报告,脱颖而出,取得举办权,亿人喝彩。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想终于实现了,大家记住了航天英雄的名字:杨利伟。

黑瞎子岛的收复,中国成为了陆地面积第二的国家。非典、百年不遇的雪灾、突如其来的5.12汶川大地震曾经让中华儿女彻夜难眠,“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到英雄的中国人民!”胡锦涛斩钉截铁的声音响遍了祖国大江南北。中华儿女众志成城、艰苦奋斗、克服各种困难,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挺起了不屈的脊梁!

中国圆满举办两个同样精彩的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受到了各国人民的`高度赞扬,中华体育健儿在赛场上奋勇拼博,有力的证明了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神七、神八在世界人民的欢呼声中,带着中国人盼望已久的心愿相继问天……

爷爷喝了一口茶,继续说:“现在国家减免了你们的学费,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以前的教室只有又旧又破的课桌,坐上去吱吱呀呀的响,现在是崭新的课桌椅,明亮的教室,一流的师资。条件这么好,应该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祖国更加的繁荣富强贡献一份力量。你再看啊!就绵阳来说,以前的水泥路变成了一条条宽大的柏油路,车水马龙;一座座平房变成了一栋栋高楼大厦;好又多、沃尔玛、百盛、茂业百货、梅西百货……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购物天地;公交车、的士、自行车、私家车、火车、飞机……人们出行多方便啊!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着,家里有电视机、空调、电脑、冰箱……这都很普遍,不足为奇。每天吃肉、喝牛奶、穿新衣服……再也不是一件奢望的事了。做饭用微波炉、电饭锅、燃气灶、电磁炉……可口的饭菜,舒心的日子……人们追求的都是高品质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不努力就会被社会淘汰……”

18.改革开放三十年有感征文 篇十八

“电灯电话,楼上楼下!”这话在几十年前为人们熟知,有一阶段甚至挂在嘴边!但当时都以为是天方夜谭,谁敢

梦想能变成现实?可如今呢?岂止是实现了这个美梦,而且应该是有过之,无不及!

上初中早晚自习的情景在我心目中是一道久违的风景:教室里一人一盏煤油灯。那灯是由墨水瓶改装而成,灯光昏暗。墙壁上人影幢幢。众学子手捧书本,摇头晃脑而读,如蛤蟆吵湾。偶尔油尽灯灭,便几个大头挤在一堆,不分男女,亲热备至。……人到中年,每思及此景,往往咧嘴而笑,摇头而叹!心中感觉既似留恋,又似辛酸!当时条件所限,奈何,奈何?

至于通讯方式的进步,更是有如神迹!听老人们说,第一批电话的安装、使用费十分昂贵,等闲根本安不起,用不起!那时候,电话就是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岂知世事难料,仅仅过了几十年,一种叫做“手机”的东西便横空出世,以泰山压顶之势统治了大街小巷,城市乡村。开着车打手机的,边走路边打手机的,随处可见。原先风光无限的固定电话竟沦为了陪衬!

谈及住房,**人民应该更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老人们说起**年发大水,远远望去,但见一座座民宅轰然倒下,烟尘冲天而起,十分壮观!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那时候都是一色的土坯房!八十年代,谁家住上了砖瓦房,那肯定是万元户!九十年代,谁家还住土坯房,肯定叫人瞧不起!到了二十一世纪,大姑娘找对象,献身的首要条件之一就是看有没有楼,面积大不大,装修得豪华不豪华!若不达标,对不起,本姑娘就展翅飞翔了!君不见,房价虽然还在涨,可各个售楼处依然人头济济!为什么?兜里有呗!

一句老话,说了大半天。但,**这几十年间的飞跃变化,又怎是一时半会能说得完?

我的老爹平时话不多,只在喝了点酒后,好给我们拉个呱。说到自行车,他讲:当时整个于铺村,只有一辆自行车,是一个姓孔的爷爷买的。他一买回来,便在大麦场上显摆。全庄人都去了,个个伸着脖子瞪着眼!那孔爷爷开始也不太会骑,骑着跑十几米就“啪嚓”倒地。即便如此,庄里人依旧羡慕得眼红:“你说这个洋车,咋研究的?上去一蹬就‘呜呜’地跑来!哎呀,真是神哪!”连那倒地他们也眼红!感叹声犹在耳,“洋车”却早已不“洋”了!……

老娘有时高兴,也会给我们讲一些老古董。她说到吃的时候很多。如她讲:挨饿时,人们什么东西都拿来填肚子,像地瓜蔓、丝瓜秧、生南瓜、枣树皮……很多人吃得肚腹不好,老放屁。说有那么一天,一帮妇女在路边地里干活。其中一位忽地放了一个响屁。耳轮中只听“啪”地一响,随着响声,就见路上一个正骑车的男人惶恐下车,前轮后轮地检查车胎。众人大笑不止!我们初听时,也只当是个笑话。可等年纪大了些,阅历多了些,却渐渐从这个屁中闻到了让人哭的味道。哎!

老娘常提的故事中有一个令我们十分尴尬,后来她只要一开头,我们就急忙捂住耳朵:“不听,不听!”娘说我们三四岁时,常一边一个靠着老爷爷。八十多岁的老爷爷就用那掉没了牙的嘴吃力地嚼玉米糊饼子。我们在一边焦急地等着。等嚼得半烂不烂时,老爷爷就用手指头轮流抿到我们张开的小嘴里。娘说,我们吃得真香!老爷爷早已作古了,连那坟头都已荡然无存!可那喂糊饼子的恩情,后人们又怎敢忘?便于过年、过节,端上大鱼大肉望空祭拜,嘴里说:“老爷爷,来吃吧!”相信老爷爷如果在世,即便没有了牙,看到这么多从未开怀一餐的美味,也一定会狼吞虎咽的!

……

19.改革开放三十年有感征文 篇十九

一、会计理论研究的重新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的十年动乱, 给我国国民经济带来无法计量的巨大损失, 同时也使我国在建国后十几年所初步建立起来的会计核算体系与会计教育科研体系遭受了巨大的破坏, 会计理论发展停滞不前, 甚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倒退。体现为会计体系受到严重破坏, 大学的会计专业停办, 会计专业刊物停刊, 会计理论与实务停滞并出现倒退, 因而根本就谈不上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学术探讨。1978年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开始全面、认真地纠正“文革”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 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 提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上来, 接着中央正式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新的八字方针, 并且提出经济工作要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至此, 我国会计也开始进入了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会计转轨变型的全面改革阶段。会计学术界的理论工作者们, 也由此开始了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新征程, 会计学术领域才渐趋活跃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一) 会计理论研究呈现的主要特点

主要体现在会计理论研究领域在思想上的转变、会计理论研究学术机构的系统建立、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披露窗口拓宽以及对西方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引进等方面。

一是会计理论研究领域在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文革”以后, 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思想政治路线上的拨乱反正, 经济理论研究方面的一系列重大突破, 对会计工作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78年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在学术方面也逐步出现了活跃、讲真话的大好局面。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前后, 我国会计理论界就以清除“文革”中造成人们对会计的种种模糊认识为重点, 逐步纠正“左”的错误思想对会计理论工作的干扰,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有组织地对会计的本质、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会计学的属性、会计学科体系的改革与建设等会计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讨论, 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成果。为了营造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理论讨论氛围, 针对我国在政治思想领域“左”的思想干扰严重的现实, 中国会计学会在其《章程》中明确宣布, 在理论讨论中贯彻执行“双百”方针;同时在其主办的会刊《会计研究》创刊词 (1980年3月) 中提出, 在会计理论战线上, 要对极“左”路线, 在思想上、理论上拨乱反正, 正本清源。1978年, “必须替‘借贷记账法’恢复名誉”一文的公开发表 (葛家澍, 1978) , “打响了会计界‘拨乱反正’的第一枪”。通过深入的反思与讨论, 会计界基本上统一了思想认识, 带来了会计思想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最终使“经济越发展, 会计越重要”的理论观点深入人心, 并为社会公众广泛接受, 从而为会计作用的充分发挥创造了有利的舆论环境, 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基本目标, 奠定了必要的思想认识基础。

二是会计理论研究的各级各类学术机构系统建立。

1979年底召开的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大会和1980年10月召开的全国会计工作会议, 对新时期会计工作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成立会计学会被一致认为是我国会计理论研究重新起步的重要标志。

1979年12月底至1980年1月初, 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大会在广东省佛山市召开。会议期间, 就会计学的属性、会计的职能、会计管理和经济效果、经济核算制的关系等若干会计理论的根本问题进行了研讨, 并且在本次会议中第一次提出了建立我国会计理论方法体系的问题。这次会议大大推动了会计学术研究的开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会计学会和建材、机械、粮食、电子、铁道等全国性专业会计学会相继成立, 许多地、市、县和大型企业也成立了自己的会计学术团体, 还有各个不同区域间横向合作以及依托各大专院校所建立的民间会计学术研究组织。这些学术团体及组织所定期组织的不同专题会计学术研究活动, 成为繁荣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平台。在这些会计学术研究团体的组织和推动下, 全国会计科学研究人员、会计教学人员和会计实际工作者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积极开展了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实务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为繁荣和发展我国会计科学事业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1980年10月, 财政部召开了全国会计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第一次改变了“会计是经济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这一类传统提法, 提出“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次会议为我国会计的改革、开放和发展, 指明了方向, 制定了工作方针, 从而使我国会计工作以崭新的面貌走上了开拓发展的道路。

三是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披露窗口大大拓宽。

20世纪80年代前后, 以不同归属的会计学会为主要依托, 创办的会计杂志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 其中既有全国性的学术性和综合性的会计杂志 (如1979年1月创刊的《财务与会计》, 1979年4月创刊的《财会通讯》, 1980年1月中国会计学会创办的全国性会计学术刊物《会计研究》等) , 也有按行业和地区命名的会计杂志。据1983年底的不完全统计, 当时全国出版发行的会计刊物已达九十多种, 每期发行量为一百七十多万份, 如果再考虑各大学学报及其他与经济相关的专业类杂志也时常刊载会计理论论文这一因素, 则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披露窗口即更加宽广。这些会计刊物为传播现代会计知识、交流学术思想、繁荣会计学术研究等方面, 发挥了重要的媒介作用。

四是开始引进西方会计理论与方法。

从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 我国的会计以学习原苏联的经验为主。但在20世纪60年代初, 我国会计理论与实践工作者曾结合中国国情, 力求体现自己的特色, 有所创新与发展。可惜到“文革”期间, 此种努力又遭夭折。“文革”结束后, 初期主要对原引入的苏联社会主义会计学的继续学习和研究, 并与我国会计改革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 且在某些方面进一步恢复和完善“文革”前的会计理论与方法, 是这一时期引进国外会计理论的主要特点。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 苏联会计学仍然对我国会计研究有着一定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 20世纪80年代我国仍翻译了10部苏联会计著作, 有许多苏联学者的会计论文被介绍到我国, 但1990~1997年仅有2部被翻译介绍到我国。

在苏联会计模式的长期影响下, 20世纪80年代以前, 我国会计理论界对西方国家会计理论、会计学科的进步与发展了解甚少。改革开放的经济环境与政治环境则开拓了我国会计界的学术视野, 这一时期即出现了一批主张引进和借鉴西方会计理论的有影响的论文。其中主要有:“结合我国实际, 学习管理会计” (阎金锷、汪家佑, 1980) 、“现代管理会计的主要特点及其吸收利用问题” (余绪缨, 1981) 、“对会计领域中吸取国外经验的几点看法” (白肇鲁, 1981) 、“西方现代内部审计简介” (陈今池、沈小风, 1981) 、“关于借鉴国外审计经验的一些看法” (孙昌湘、陈今池, 1982) 、“论会计理论的继承性” (葛家澍, 1982) 、“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对西方管理会计应作进一步研究” (丁平准、杨继良, 1984) 。此外, 在1980年至1981年间, 钱法仁在多期《会计研究》上连载论文介绍了西方企业财务管理, 娄尔行、石成岳、裴静之在1983年《会计研究》各期连续发表的“中美比较会计研究报告”系列文章, 较系统地引进和介绍了当时美国会计的理论和方法, 对于人们全方位认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会计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 会计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

任何理论都是由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 会计理论也不例外, 不从会计基本概念探索入手, 就不可能把会计研究引向深入。此外, 还由于改革开放, 使我国国情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从而促使人们必须重新审视对会计性质及其作用的传统认识。“文革”后会计理论研究的第一轮热点问题, 首先是围绕着会计基本理论问题而展开, 如经济核算、会计的科学属性、记账方法、会计的本质、会计职能、会计对象和会计理论体系等。通过探索和研究, 一方面延续了因“文化大革命”而被中断的学术争鸣, 对原有会计概念和理论的认识有所提高和发展, 进一步澄清了原有模糊认识;另一方面从新的角度、新的内涵对原有理论、概念进行新的研究和表述从而产生了新的认识, 而且有所突破和创新, 推动了我国会计理论的进步。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20世纪80年代初,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核算的推广。

20世纪70年代初期, 我国曾有过关注经济核算制度改革的尝试。主要体现在1972年,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当时国有企业全面亏损的状况, 在由周恩来和邓小平同志主持召开的“经济核算会议”上, 制定出台了考核企业的八大经济指标, 并起草了加强企业管理的相关文件, 会后还由《人民日报》发表了“加强经济核算”的社论, 但终因“四人帮”的阻挠而使这次改革夭折。直到粉碎“四人帮”后, 经济核算问题才又重新引起学者们的重新关注。具有代表性的文献主要有吴家骏 (1977) 、吴炯 (1978) 和吴水澎 (1977) 等的论文。

二是会计的科学属性。

关于会计的科学属性, 我国会计界于20世纪50年代就已讨论过这一问题, 但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又掀起了第二次讨论高潮, 其主题仍然是围绕着会计有无阶级性这一主题。虽然讨论并没有新的观点产生, 但论证的角度却并不相同, 而且在争论过程中又对会计的内涵和外延产生了新的认识。

对会计的科学属性, 学术界仍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 会计属于生产力范畴、会计学是经济学中的一门应用科学或会计学是一门方法性的学科, 没有阶级性 (王文龙, 1979;唐家敖, 1980;余绪缨, 1980) 。第二种观点认为, 会计具有两重性 (李天民, 1980;王晓伟, 1980;杨纪琬、阎达五, 1980) 。第三种观点认为, 会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李宝震, 1980;何光裕, 1980;余光耀, 1981) 。经过争论, 会计具有两重性成为比较一致的观点, 大部分学者认为会计是带有阶级色彩的一门经济管理科学 (娄尔行, 1980) 。因此, 西方会计理论与方法中的科学成份, 完全可以为我所用, 但要结合我国国情, 不能生搬硬套。可以说, 第二次关于会计属性的讨论, 是对建国初期否定会计技术性的否定, 也是对会计领域中极左思潮的一次拨乱反正。

三是记账方法的选择。

记账方法也是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曾经热烈讨论过的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 因为政治环境的影响, 会计记账方法的争论以增减记账法取代借贷记账法而告终。“必须替借贷记账法恢复名誉”一文的发表 (葛家澍, 1978) , 引发了关于记账方法的第四次大讨论。这次记账方法的讨论主要表现在记账方法有无阶级性、选用借贷记账法还是选用增减记账法这两个中心问题上。

通过一段时期讨论后, 会计界逐步倾向于记账方法是无阶级性的观点, 即记账方法本身只是记录经济业务的手段, 在各种社会制度中都可以通用, 借贷记账法也完全可应用于我国经济实践。但在应当采用何种记账方法的认识上, 仍然是存在增减记账法和借贷记账法之争 (葛家澍, 1978;张以宽, 1979;贾光锋, 1980) 。经过这一时期的争论, 主张借贷记账法的观点占了上风, 除了商业部门外, 许多企业基本上恢复使用了借贷记账法。

这次讨论围绕记账方法这一会计业务处理技术中最基本的问题作为切入点, 在分析记账方法本身的技术性、科学性、通用性以及应当如何选用记账方法等理论问题时, 向学界传递了会计方法及其理论发展的基本理念, 为20世纪80年代的会计实务与会计理论的发展在思想观念上扫清了障碍。

四是会计的本质。

由于对会计本质的认识是研究会计其他理论问题的基础, 因此, 这一问题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会计学术界讨论最为热烈的问题之一。在1978年以前, “会计工具论”或“方法论”作为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成为学术界对会计本质认识的主导观点。1978年以后, 会计界仍有学者坚持“会计工具论”或“方法论” (上海财经学院工业会计教研室, 1978;顾准, 1979) 。20世纪80年代初期, 随着理论界的思想逐渐解放, 以及会计实践的不断丰富, 人们对会计本质的认识日益加深, 在我国会计理论界相继形成了“管理活动论”和“信息系统论”两种新的主流认识, 从而在我国掀起了有关会计本质的一场大讨论。这场讨论为我国会计学界的百家争鸣揭开了序幕, 不仅发展和完善了各种学术观点, 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对会计本质的全面认识, 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可以说, 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 会计本质的争论、特别是“信息系统论”与“管理活动论”的论争, 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会计管理活动论”观点既否定了会计是一种应用技术的看法, 又否定了会计是管理经济的一种工具的看法, 转而强调会计具有反映和监督的双重职能。“管理活动论”将会计提到与管理科学同等重要的地位, 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观点受到各级领导和财会人员的重视, 在促使人们重视会计工作和加强会计理论研究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是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一次重大突破。财政部于1981年印发的《全国会计工作会议纪要》中即强调指出, 会计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是会计的职能。

对会计的职能的认识受制于对会计本质的认识, 因此对会计本质的认识与对会计职能的认识有直接联系。虽然我国会计学界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有关于会计职能的讨论, 但20世纪80年代关于会计本质问题的讨论使会计职能的讨论更加热烈及深化。

这一时期关于会计职能的探讨, 出现了会计“一职能论”、“二职能论” (顾准, 1979;葛家澍、唐予华, 1983;杨纪琬, 1985) 、“三职能论” (娄尔行等, 1984) 、“四职能论” (徐政旦, 1980) 、“五职能论” (许亚湖, 1988) 、“六职能论” (李天民, 1983;黄逸峰, 1984) 等多种思想认识。会计职能的讨论可以看作会计本质问题讨论的继续, 对会计职能的认识由单一反映职能向参与经营决策等职能的升华, 比较全面地概括了现代会计客观上所能发挥的作用, 这也是由当时的经济环境和会计学术思想的发展延续所决定的。

六是会计的对象。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 我国理论界对会计对象没有进行过太多争论, 一般认为社会主义会计的对象是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及其财产。但在改革开放以后, 学术界在会计对象上又产生了一些新的观点, 如“资金运动论”等。其主要观点有三种:第一种观点认为, 各类会计有各自的对象, 但没有共同的对象, 财产、经费收支均可成为会计的对象 (顾准, 1983) 。第二种观点认为, 会计的对象是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在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可以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赵玉珉、黄代民, 1982) 。第三种观点运用马克思主义资本循环的理论, 将社会主义会计的对象概括为资金运动 (葛家澍, 1986) 。20世纪80年代后期, 又相继出现了会计要素概念, 使得在会计对象问题上的讨论更为具体。会计对象的资金运动论, 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会计学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会计学的一个创新, 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对我国会计理论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七是会计理论体系的结构。

如何建立中国的会计理论体系问题由娄尔行与石成岳 (1980) 率先提出。1980年1月, 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大会也明确地提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的研究目标。此后, 会计理论界开始对如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体系这一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围绕着会计理论体系的内容和层次结构问题, 涌现了许多有指导意义的观点和思想。具有代表性的文献主要有杨纪琬 (1980) 、杨时展 (1980) 、王文彬 (1980) 和徐政旦 (1980) 等人的论文。这一问题的讨论, 使得以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为目标的会计理论研究, 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杨纪琬, 1983) 。中国会计学会在1983年年会上就明确提出, 20世纪内中国会计学会组织和开展学术理论研究活动的目标, 就是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以讲求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

二、会计理论研究的不断探索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

1984年10月,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 我国开始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 我国也必须进行会计改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会计理论研究取得突破的基础上, 对“会计管理活动论”的认同, 也为我国会计改革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 即会计改革应当着眼于发挥会计的经济管理职能。20世纪80年代, 我国的主要会计工作都是围绕这一主旨展开, 故这一时期会计理论发展亦呈现出新的特点与具有倾向性的学术观点。

(一) 会计理论研究呈现的主要特点

主要包括会计改革思路、方向和要点的逐步形成, 会计规范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得以展开, 西方会计理论的系统引进与消化吸收, 会计处理的国际协调研究以及不同学派会计理论研究著作的出现。

一是中国会计改革的思路、方向和要点在探索中逐步形成。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期,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保证了我国经济改革的稳步前进。根据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一段时间以来会计改革的实践, 会计界逐步认识到会计改革是一项较长期的工程, 需要有一个整体的设想。

1984年10月, 财政部会计司提出了《关于会计业务改革的设想 (讨论稿) 》。20世纪80年代后期,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 作为经济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要求改革传统会计的呼声日益高涨, 关于会计改革问题的讨论也不断深入, 会计理论界一方面介绍西方国家的会计政策和惯例, 另一方面对我国会计制度改革做了大量研究和论证工作, 发表了一大批相关的学术论文和著作。1987年3月, 财政部会计司又提出了《关于深化会计改革的几点意见 (讨论稿) 》, 这份讨论稿经广泛征求意见, 逐步形成了《会计改革纲要 (讨论稿) 》。为使会计改革方案更具科学性和操作性, 中国会计学会把会计改革问题列为一个专题并成立专门的研究组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进行研究。《会计改革纲要 (讨论稿) 》经反复修改, 并经1990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会计工作会议讨论, 由财政部于1991年7月发布试行。《会计改革纲要 (试行) 》是在深入研究我国国情、总结我国历次改革的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的, 初步明确了我国会计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主要任务以及改革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政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明确了会计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 (1995年修改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要求的会计模式, 对指导会计改革沿着正确的轨道推进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是围绕会计规范体系建设展开理论研究。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 我国加强了会计立法和制度建设, 会计规范体系处于逐步改革和完善的进程中, 我国会计学者围绕会计规范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突破性的进展。

会计要立法, 是1980年8月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人大代表提出并正式立案的。与此同时, 根据中央关于加强法制建设和进行企业整顿的要求, 开始了20世纪80年代的会计法规和制度建设。1985年1月, 经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1985年5月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1985) 作为会计工作的基本大法, 其颁布施行是我国会计规范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标志着我国会计规范建设开始走上法制化轨道, 随后初步建立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1985) 为中心的会计法规体系, 集中体现了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研究的成果。

我国的资本市场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而逐步成长起来的。1984年北京天桥百货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 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起步。1990年11月和1991年7月, 上海、深圳分别成立了两个证券交易所。1992年, 《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关于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的通知》发布, 使我国资本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重要发展阶段, 这同时也表明我国资本市场对财务会计和财务会计报告产生了需求。因此财务会计理论研究进一步成为会计讨论和研究的热点, 中国会计学会和各地、各专业分会都利用各自的刊物, 推动研究的深入。1988年, 财政部设立了会计准则课题组, 1992年11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行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 (1993) 的颁布实施成为中国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为今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一系列具体准则和会计制度开辟了道路 (葛家澍, 1996) 。

为了适应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以后必须加强会计查证、验证业务工作需要, 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逐步恢复并开始建立新的体系。1986年7月, 国务院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条例》 (1993年10月31日经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此后, 财政部又制定了《会计师事务所管理暂行办法》、《注册会计师考试考核办法》等规章, 使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逐步走上依法管理、依法执业的健康发展道路。1989年2月, 经财政部批准, 按照国际惯例成立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与注册会计师的蓬勃发展相适应, 学术界及时对审计的定义、性质、对象、范围、职能、作用和任务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广泛的探讨, 并取得了较为一致的意见, 促进了社会审计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 学术界也开始着手研究审计业务的专门问题, 包括审计计划、内部控制、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和审计标准等, 在学习与借鉴西方审计理论和审计准则的基础上, 对这些审计应用科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并为20世纪90年代独立审计准则的制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全方位地对西方会计理论进行比较系统地引进与消化吸收。

在这一时期, 中外会计学术交流空前热烈和频繁, 我国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欧洲大陆国家、其他西方国家以及国际会计组织在会计学方面开展了全方位的学术交流, 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会计学的发展和进步, 促使中国的会计学开始走向世界。1983年2月22日, 上海财经学院娄尔行教授作为中国代表出席了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 (The Intergovernmental Working Group of Experts on International Standards.of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 简称ISAR) 的第一次成员国际会议。1991年10月8日, 由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与用友现代会计审计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举办以“比较与发展”为主题的新中国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计理论研讨会, 也使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与国外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工作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自葛家澍 (1982) 系统地阐述了会计理论继承性的观点后, 会计界就此问题达成一致共识, 认为应该结合我国具体国情, 积极引进和借鉴西方先进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 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这种引进和介绍便构成了我国会计研究发展的主流。主要体现在以论文和论著等不同形式从不同侧面对西方会计理论进行重点传播, 既有出版的会计译著, 也有系统推出的“世界会计审计名著译丛”, 在国外会计理论介绍内容的涉及面上也逐渐拓宽, 从范围上看, 不再是像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样由前苏联独领风骚的局面, 而是比较全面地对西方会计理论进行介绍和引进。据不完全统计, 1980~1989年的10年间, 中国会计学术界共翻译出版国外会计著作74部, 其中从美国引进的会计著作便达到50部, 1990~1997年翻译引进的39部著作中, 有30部来自西方国家, 其中来自美国的就达20部, 这一数据还不包括翻译引进的联合国会计著作 (汤云为、薛云奎, 1998) 。与此同时, 大量翻译、介绍和评价西方会计理论的文章也占据了这一时期会计专业期刊的大部分版面。

为促进对国外会计理论的研究, 中国会计学会从第三届理事会 (1987年) 起还专门成立外国会计研究组, 并将国外会计研究作为中国会计学会“七五”科研规划的重要内容, 以促进对西方会计理论的研究。1988年, 财政部正式成立的会计准则课题组, 率先着手研究西方会计准则并制定我国的会计准则。西方会计理论的引进与吸收为20世纪90年代我国会计制度的全面改革和会计理论的飞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也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四是会计处理程式与国际会计通行惯例的协调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我国的会计理论成果虽然是国际会计理论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我国真正接近以至于加入国际会计大家庭的行列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 其主要标志是两个事件:一是1992年11月30日《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的正式发布;二是1997年5月8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被全票通过接受为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正式会员。这既是世界会计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也在我国会计理论发展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至此, 中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在内容上才真正冲破禁锢和封闭的状态, 进入了会计理论研究对会计改革实践进行具体指导的时代。

实际上,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中国会计改革, 就已经开始注重充分借鉴吸收国外的会计理论成果。如财政部1985年发布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和1986年发布的《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 在许多方面就吸收了西方会计实务中的原则和方法, 从而与以往的会计制度形成本质的区别, 为吸引外资和扩大开放奠定了基础。而财政部在1992年颁布实施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和《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 则在更大范围内吸纳了国际会计惯例。

1992年11月, 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行业会计制度。该套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体系, 规定或重申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提出的谨慎性原则突破了传统的制度禁区, 明确要求采用借贷记账法;确立了国际通行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平衡等式和相应的会计报表体系;实行资本保全原则;改革成本管理制度, 采用制造成本法;充分借鉴国际会计惯例, 大胆采用了为世界各国市场经济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会计理论和方法, 在许多重大方面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协调与一致。

随着会计改革实践的深入, 国内所有的重大会计类学术性会议均将中国会计处理程式与国际通行会计惯例的协调列为一个中心议题, 围绕着与会计准则的制定及颁布方面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研究, 从而构成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以财政部会计司组织编写的“会计准则丛书”为基础, 一批与会计准则基础理论研究相关的专著也陆续问世, 大批专题论文也相继见诸于各种会计专业期刊, 其间所形成的理论研究成果, 对我国各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发布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而也逐步缩小了我国会计理论与国际会计理论研究领域存在的差距。

五是会计理论研究领域中不同流派学术著作争奇斗妍。

会计理论研究的着眼点开始逐渐跳出就会计论会计的框框束缚, 有意识地将会计理论的发展溶于一个更加广泛地与其他学科相互对接的学术环境中去进行研究, 特别是注重与经济学、金融学和管理学学术研究的领域和成果相互对接, 从而使会计理论的发展出现了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并向纵横发展的趋势。从横的方面看, 会计理论已经开始注重与某些自然科学、管理科学、技术性科学及其他经济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基础应用科学相互交融发展并形成为新的学科;从纵的方面看, 由于一些新的科学方法运用于会计领域, 也使各门会计学科的原有内涵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 为各门具体学科内部新观点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但由于大多数学科的基础理论与方法体系均处于创建阶段, 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与稳定的结构, 因此也使会计理论的发展在21世纪将会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

(二) 会计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

在1980年中国会计学会的成立大会上, 就曾将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目标确定为“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式的方法体系”, 到1983年的中国会计学会第二届理事会, 即明确提出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的目标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是中国会计改革全方位探索的时代, 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即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因而, 这一时期的会计理论研究的学术倾向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会计改革目标与内容的深入研究。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 关于会计改革问题的讨论也不断深入。1992年, 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 对我国会计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原来服务于计划经济体制的会计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则, 借鉴国际惯例, 建立新的会计体系。特别是1992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 标志着我国会计工作由计划经济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转轨, 是探索我国会计发展道路所迈出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为推动会计改革问题的研究, 中国会计学会第三届理事会专门成立了会计改革研究组、企业财务改革研究组、会计教育改革研究组等七个专题研究组 (1990年将专题研究组改称为专业委员会) , 并把会计改革的研究、企业财务改革的研究、会计教育改革的研究作为“八五”科研规划的重要内容。这一时期主要是围绕着我国的会计制度如何全面改革这一主题, 在会计学科体系建设、会计法律规范体系建设、会计理论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研讨。具有代表性的文献有:刘德银 (1989) 关于会计改革目标的系统构思;阎达五 (1990) 和陈亚民 (1990) 关于我国会计法规的理论建设与发展问题;陈亚民 (1992) 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改革的总体思路;杨纪琬 (1992) 关于股份制下的会计改革思路;张兆国等 (1991) 关于构建会计规范体系的讨论;毛伯林和赵德武 (1992) 关于中国会计管理模式研究;杨纪琬 (1993) 关于市场经济与会计改革的问题;张文贤 (1993) 关于我国会计改革目标模式的讨论;杨时展 (1993) 关于从市场经济看我国会计改革的讨论;刘永泽等 (1993) 关于改革会计学科体系的问题;张为国 (1993) 深化会计教学改革的设想;吴水澎 (1994) 关于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有关问题;许家林 (1993, 1994) 关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会计理论体系结构问题, 以及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会计改革问题;黄菊波和杨小舟 (1995) 关于会计改革的问题等。

二是会计准则建设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后期, 随着会计改革的深入, 会计学界认识到研究和制定我国的会计准则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于是会计准则成为当时会计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这一时期主要讨论了会计准则的含义、我国要不要建立会计准则、如何建立会计准则、会计准则的作用、由谁制定和发布会计准则、会计准则的层次体系、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的关系、具体准则的内容、具体准则与行业会计制度的关系等方面的基础问题与应用问题, 为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布实施以及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具有代表性的文献有:葛家澍 (1989) 、杨纪琬 (1989) 对会计准则的含义、作用等基本问题的介绍;张龙平 (1989) 、劳秦汉 (1990) 、冯学武 (1991) 、魏明海 (1992) 关于会计基本理论结构以及会计准则理论体系的论述;吴艳鹏 (1990) 关于资产计量的研究;于玉林 (1991) 和陈毓圭 (1991) 关于会计要素的研究;王春益 (1991) 关于会计环境的研究;阎达五 (1992) 关于中国会计准则模式、结构的研究;谢芳 (1995) 关于会计计量的研究;张俊瑞 (1995) 关于会计确认的研究;宋振康 (1991) 、王世定 (1994) 和孔庆林 (1995) 关于会计假设的研究;娄尔行、陈信元 (1994) 关于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完善问题;阎达五 (1995) 、葛家澍 (1995) 对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的关系、具体会计准则的含义、制定的必要性、具体会计准则的内容及其与行业会计制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许家林 (1996) 围绕会计准则的比较与完善的研究, 以及会计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等。

但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 我国会计准则研究主要是以引进和介绍西方会计准则为主流, 通常仅是从技术层面来研究会计准则国际化与规则制定。就理论层面, 刘峰 (1992) 较早地通过科斯定理对会计准则性质及其制定层面进行了研究。对会计准则的层次体系, 主要有两个层次和三个层次两大观点。如何将会计准则划分为两个层次和三个层次, 又各有三种不同意见。在会计准则是否包括会计假设问题上, 学术界也有争论。在具体原则的应用上, 早在80年代初期开始, 我国会计界曾就是否采用稳健原则展开了热烈的论争 (徐政旦、吴诚之, 1981;杨纪琬, 1985;葛家澍等, 1988) 。有关行业会计制度与具体会计准则的关系, 有两种意见:一是用具体准则来取代行业会计制度;二是实行准则与制度并存的双轨制, 在条件成熟时再取消会计制度。

我国学术界关于会计准则的研究,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进程, 在已发布的会计准则上也留有这一时期会计准则理论研究的烙印。

三是部分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的重新认识。

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 一些学者对部分会计基本理论的既定结论与观点提出质疑并提出新的认识。

(1) 会计与财务的关系。朱宅仁 (1987) 认为财务与会计既相互交叉又相互独立;阎达五、陈亚民 (1989) 认为财务与会计的关系实际上是指财务管理与会计管理的关系, 财务管理是对现实货币的管理, 会计管理是对价值即名义货币的管理 (凌志, 1987) ;张鸣 (1991) 对会计两大并列分支提出了质疑。与此相关的问题是会计工作与财务工作是否需要和能否分开、如何划分。比较集中的有三种意见:一是财务与会计是否分开, 视管理上的需要而定;二是会计与财务应分设, 会计负责报表的编制、计划及预算的编制和账表的分析, 财务管结算、筹资、保险和有价证券的投资;三是会计与财务应分设机构, 会计负责核算, 财务负责管理。

(2) 会计的本质问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 “会计信息系统论”和“会计管理活动论”出现融合趋势。张新民 (1988) 从控制论的角度论述了信息系统论, 提出了会计控制问题。向德伟 (1992) 、王世定 (1993) 从哲学角度分别对会计信息系统论和会计管理活动论作了进一步论述。裘宗舜 (1993) 认为会计也是第一生产力。杨时展 (1992) 对反映论和控制论的论争以及决策论和受托责任论的论争讲行了评说, 并提出了会计控制论思想。

(3) 会计要素问题。20世纪80年代后期, 西方会计思想的引进, 对我国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西方会计理论中很少明确地言及会计对象的研究, 而主要是展开对会计要素的讨论, 我国学者在研究吸收了这一思想后, 会计要素这一概念逐步在会计杂志和学术研讨会上出现, 并且开始替代会计对象的概念, 使得会计基本理论在会计对象问题上的探讨更为具体。到了20世纪90年代, 会计要素的概念被广泛接受, 我国会计界已很少探讨会计对象的问题。1991年, 娄尔行教授在其“关于会计要素的若干思考”一文中, 首次提出资产、负债、净权益、营业收入、费用 (成本) 和利润等会计六要素的观点。随后于玉林 (1991) 、陈毓圭 (1991) 、许亚胡 (1993) 等对会计要素的含义、基本特征、内容及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

另外, 娄尔行、张为国 (1991) 从经济生活的各个主要环节来考察会计的职能, 将会计的职能分为促进生产、节制消费、健全交换、确保合理分配四个方面。这是我国会计界从新的角度认识会计的职能, 也是对会计职能认识的深化, 而且充实了会计管理理论, 推进了对会计本质的理解。

四是中国特色责任会计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会计理论界不再局限于会计本质、会计职能等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 而是开始涉及许多新的话题并形成对会计的新认识。这一时期会计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新议题是责任会计。

随着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确立和西方管理会计的引进, 会计界开始对责任会计进行理论研究和总结, 我国责任会计理论和方法得到形成和发展, 如责任会计的内涵、责任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责任会计与内部经济责任制的关系、责任会计与内部银行的关系、我国责任会计的模式、责任会计的基本点以及如何完善和发展责任会计等。通过研究和探讨, 以西方管理会计为借鉴, 并综合运用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多种学科理论与方法,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责任会计理论。代表性文献主要有:丁俊歧 (1986) 研究指出建立责任会计是改革的核心;龙涛 (1986) 研究了工业企业责任会计的相关基础理论;阎达五 (1987) 根据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现实, 强调了责任会计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费中新 (1988) 探讨了行为科学与责任会计的关系;刘志远 (1988) 探讨了责任会计的概念;阎达五、陈亚民 (1988) 提出了责任会计应包括内部银行的创新性认识;石新武 (1989) 认为责任会计的理论基础是行为科学、代理人假说和信息经济学;陈信元 (1993) 介绍了联邦德国的社会经济和会计;宋献中 (1993) 指出不能忽视社会成本。责任会计的研究充实了中国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内涵, 是中国特色会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是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深入研讨。

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问题, 是这一时期会计理论研究的第二个重要议题。但在建国后的近30年里, 成本作为会计学的重要概念, 成本管理作为重要的会计管理工作, 学术界很少对其加以研究和探索。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 随着经济工作中强调讲求经济效益, 企业开始重视成本管理, 对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声势。尤其是在1981年中国成本研究会成立后的几年里, 出现了许多有关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论文,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成本理论、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对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所占的地位及其同其他管理工作的关系, 存在着不同认识, 主要有成本管理中心论、质量管理中心论和利润管理中心论。有学者提出了“全面成本管理”的概念, 指出全面成本管理的整个过程包括成本预测等六个环节 (陈元燮, 1982) 。在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研究和探讨过程中, 人们意识到成本核算是加强成本管理的基础, 财务成本、理论成本、分析成本、目标成本、质量成本、责任成本 (管理成本) 和社会成本等新的概念相应出现, 成本在商品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被充分认识, 而且产生了许多加强成本管理的具体方法。代表性的文献有:孙锦华 (1983) 分析了理论成本;涵方 (1986) 研究了成本考核的指标;吴顺智 (1983) 、叶瑛材 (1986) 建议推行目标成本管理、目标成本考核;张善琛 (1983) 建议推行地区行业标准成本控制;陈元燮 (1984) 建议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戴新民 (1984) 研究了标准成本与定额成本的区别;罗飞 (1985) 探讨了成本控制的基本原理;欧阳清 (1985) 从辽宁部分企业经验介绍了成本目标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李家贵 (1986) 、李天民 (1986) 研究了目标成本管理和质量成本管理;赵璟 (1986) 研究了质量成本的概念、内容及核算方法;梁天德 (1987) 研究了管理成本的特点与内容;刘明辉 (1986) 、蒋义宏 (1990) 讨论了全面成本控制;楼申光 (1989) 、夏鹏 (1993) 分析了作业成本法的现实基础、理论原理及决策价值;欧阳清 (1993) 探讨了当时我国成本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了改革思路, 制造成本法开始受到重视。

六是重建审计体制的基础理论研究。

这一时期会计理论的重要内容, 还体现在围绕着审计在中国的重建这一主题。在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里, 由于对西方会计和审计理论几乎持完全批判态度, 基本上仿照苏联的做法, 将其称为会计检查, 学术界也很少对审计进行专门研究。

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 由于中央决定成立审计机构开展审计工作, 我国开始重建社会主义审计体系。随着我国审计工作的建立和开展, 审计理论研究日益得到重视。当时, 对审计的基本理论以及审计的各个领域都进行了广泛性的基础性研究, 代表性的文献主要有:肖正乾 (1983) 探讨了审计的基本概念;周舜臣 (1983) 论述了审计的职能和性质;管锦康 (1984) 论述了审计的性质、对象、地位和作用;李宝震 (1984) 、徐政旦和谢荣 (1987) 研究了我国社会主义审计的特色和原则;张以宽 (1985) 探讨了审计的性质及其与会计的关系;张齐新 (1986) 等论述了审计的基本职能;赵丽娟 (1986) 、汤云为 (1989) 论述了审计证据体系;朱荣恩 (1987) 介绍了内部会计控制种类与符合性测试方法;阎金锷 (1989) 综合研究了审计的概念、性质、职能、对象和作用等基本理论;张杰明 (1991) 论述了审计的独立性;蔡春 (1991) 论述了审计的基本假设等。

关于审计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 是关于审计的性质, 先后形成了四种代表性观点, 即:审计主要是查账;审计和查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审计所检查的不限于会计资料;审计是一种经济监督、评价、鉴证活动;审计泛指任何第三者对会计报告、会计记录等的检查等。第二, 是关于审计职能, 也有四种认识, 即:审计只具有经济监督的职能;审计具有经济监督、评价和签证三大职能;监督是审计的基本职能, 但审计还具有制约与控制功能、促进与推动功能、信息反馈功能、签证功能;审计的职能可概括为监督、评价、保护和促进四个方面。第三, 是关于审计对象, 有三种观点, 即:审计对象是会计工作和会计报表;审计的对象是被审单位的经济活动;审计的对象是多方面的, 不能仅仅局限于微观经济活动方面, 更要上升到宏观经济行为上去分析、观察。第四, 是关于审计地位, 主要有三种认识, 即:审计处于对其他经济监督的再监督地位;审计处于国民经济管理的第三个层次;审计可对国民经济进行广泛、全面和综合的控制。

除对上述审计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充分探讨外, 会计理论界还对审计理论模式、内部审计、承包经营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形成了许多观点, 如王允孚 (1985) 、娄尔行 (1985) 等研究了经营效益审计的概念、程序和方法;张以宽 (1987) 论述了厂长离任审计;李恒发 (1987) 论述了承包经营审计的概念、性质;孔祥帧 (1988) 研究了如何发挥审计在承包经营责任制中的作用;边恭甫 (1988) 论述了我国内部审计的地位、职能和作用;谢荣 (1993) 研究了民间审计职业责任;廖洪 (1994) 研究了企业审计模式。审计基本理论及相关具体审计问题的研究, 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独立审计准则作了很好的理论准备。

七是会计的发展历史问题。

郭道扬 (1982, 1988) 对上下五千年中国会计史的全面系统研究, 是中国会计史研究方面的开创性著作, 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充分肯定, 被公认为填补了世界会计史库中的空白。其研究涉及原始计量与记录时代、夏商西周时代、春秋战国时代、秦汉时代、魏晋南北朝及隋代、唐宋时代、元明时代、清代以及中华民国时期。系统地阐明了我国会计从简单刻记、结绳记事到单式簿记、复式簿记的发展过程, 对中国会计发展历程及其规律作了系统总结, 确立了中国会计史在世界会计史中的地位。《会计发展史纲》则是我国第一部会计史教材, 分四个专题对中外会计史进行了研究, 这一著作对我国会计史教学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郭道扬, 1984) 。

此外, 还有其他会计理论问题。

这一时期除了责任会计、审计、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这些新论题外, 会计理论研究的领域还在不断拓宽, 其新的论题主要有:会计与经济效益;管理会计;社会会计;会计研究方法;物价变动会计;会计与社会环境;会计行为;会计模式;会计电算化;审计;税务会计;会计电算化;合并会计等。具有代表性的文献有:陈毓圭 (1990) 、唐国平 (1990) 关于世界会计模式划分的评介;黄寿宸 (1987) 探讨了中国会计的模式与特点;李敬辉 (1987) 研究了我国会计模式的选择问题;余绪缨 (1984) 、李天民 (1992) 探讨了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刘开瑞 (1990) 、毛柏林 (1993) 探讨了会计文化问题;夏冬林探讨了会计管理中的行为科学问题;赵德武 (1990) 、彭韶兵 (1993) 对会计行为及其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毛柏林 (1992) 、张兆国 (1993) 倡导建立会计行为管理学体系;夏冬林 (1991) 、冯淑萍 (1993) 、李平 (1993) 探讨了所得税会计的沿革、现状及与财务会计的分离等问题;苏嘉锡 (1992) 指出必须重视会计研究方法的研究, 徐兴恩 (1991) 、周忠惠 (1993) 探讨了会计理论研究的方法和方法论问题;曲晓辉 (1989) 、娄尔行 (1991) 、汤云为 (1991) 研究了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基础和模式选择;余秉坚 (1991) 强调了中国社会主义会计史研究的有关问题, 李中 (1993) 研究了中国会计史分期问题;张力学 (1984) 、郭雪亭 (1984) 探讨了电算化会计的记账方法, 唐清亮 (1985) 研究了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与管理, 严绍业 (1987) 进一步探讨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方法和技术等。

由此可见, 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不仅在范围上拓宽, 在内容上丰富, 在理论上深化, 在实践性上增强, 而且开始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 产生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在宽松的政治环境和自由活跃的学术氛围下, 会计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和探索, 会计研究出现了百花争艳的局面。

注:本文的主要参考文献为1980年~2007年各期《会计研究》 (限于篇幅, 具体目录略)

上一篇: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析下一篇:高中和普通中专学校财务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