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残疾人精准扶持工作情况汇报(精选2篇)
1.贫困残疾人精准扶持工作情况汇报 篇一
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现将我镇农村贫困人口精准再识别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镇版图面积54.39平方公里,辖35个行政村,人口3.3万人,耕地面积3.9万亩。20xx年上级下达我镇减贫计划445人,按规定程序20xx年实际脱贫人口数量1146人,其中国定贫困标准贫困户219户(539人)、省定贫困标准贫困户305户(607人),贫困村1个(后朱家集村),实际清退的贫困人口数量19户(47人),净减少贫困人口数量1188人。20xx年精准再识别后,我镇尚有贫困户102户,人口185人,其中按规定程序新识别贫困人口数量2户(5人)。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做好扶贫开发精准再识别工作,我镇首先从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入手,成立了由书记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各社区、农技站、经管站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该工作的组织开展。并于全市精准再识别会议第二天召开了动员及培训会议,下发了农村扶贫开发精准再识别工作方案,从农机站、计生服务站、经管站抽调了3名年轻同志作为业务骨干,包靠到底,明确机关包村干部作为驻村联系人,村两委班子成员具体抓、靠上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对贫困对象再识别后,采取入户登记和村级提报的方式,摸清了贫困对象的各项信息资料,将各村信息录入录入电脑,建立电子档案,做到户有表、村有册、镇有电子档案,并与第一时间上报市扶贫办公室备案。
(二)严格标准程序,确保群众知晓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为确保精准再识别工作的标准和质量,我们着重在“两严一实”上下工夫。一是严把标准。依据国家和省扶贫标准,通过入户调查和村民代表会议审议进行严格评定,禁止暗箱操作、禁止拆户、分户,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予录入。二是严格程序。严把农户申请关、入户调查关、民主评议关、公告公示关,确保该走的步骤一步不少,应有的环节一项不落。三是公开透明。在广泛宣传,确保群众知情权的基础上,重点把握民主评议和公示两个环节,并公布监督电话,做到民主评议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公示公告按时如期进行,整体工作公开透明。
(三)强化保障监督,精准再识别整体工作稳步有序开展。扶贫开发精准识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各个环节顺利开展。我们实行了倒排工期制度,每天一次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对进展较慢的村,由党委书记亲自调度,确保工作进度质量不打折扣,工作人员分时间段调度各村文书,现场解答相关问题,对拿不准的及时和市扶贫办沟通,确保工作不出纰漏。同时,我们拿出专项经费,确保该项工作的有序推进。主要用于保障宣传培训、材料印制等。另外,我们统一组织机关包村干部利用1月27、28两天时间进村开展入户调查、民主评议会议召开等工作。并成立督导组加强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任务目标
我们在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中,制定了具体工作任务目标,重点抓好三个方面:
1、经常联系走访。包靠贫困户党员干部经常到联系户家中走访,了解掌握家庭基本情况和致贫原因,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2、制定脱贫计划。党员干部对联系的贫困户要按照“一户一案”的原则,认真分析致贫原因,因户制宜、按户施策,研究制定脱贫几乎和帮扶措施,探索找准一条发展路子。
3、帮助脱贫致富。通过带领外出考察、邀请专家培训指导等方式,帮助贫困户开阔眼界,有条件的贫困户掌握1-2项实用技术,通过引进小型致富项目、进行土地流转、加入农民合作社、开展特色种养项目等途径,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全镇干部同心同德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全镇同步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2.贫困残疾人精准扶持工作情况汇报 篇二
一、城中区残疾人保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残联的残疾人事业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残疾人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和显著进步。强化部门联动。组织领导到位,成立由27个部门组成的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完成区、镇(街道)两级残联组织换届任务,残联组织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残联干部结构进一步优化;
部门配合到位,残联与卫生健康、民政、教育等部门共同确定各类别残疾儿童救助项目诊断、评估、康复服务定点机构;
财政投入到位,每年投入残助资金100万元以上,用于残疾人康复、保障、解困、培训、就业等,使广大残疾人充分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加强统筹规划。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集康复服务、就业指导、权益维护、文体
娱乐、日间照料服务等5大功能为一体的“残疾人之家”10家;
完善残疾人康复体系,根据《西宁市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办法》要求,积极协调各康复机构做好儿童康复工作。促进精准帮扶。既重“输血”,又重“造血”,努力构建贫困残疾人帮扶长效机制。制度帮扶,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城乡低保、重度残疾人救助范围;
就业帮扶,通过组织残疾人参加就业援助月、主动与企业联系等方式,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切实提高残疾人自食其力的能力;
教育帮扶,印发《西宁市城中区残疾人大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大学生子女资助管理办法》,保障残疾人及残疾人子女受教育水平。
二、城中区残疾人事业发展现状和救助扶持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全区残疾人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需要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
目前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是以落实城镇居民医保、城乡医保、纳入农村“五保”和实行社会救济为主,很大程度上停留在扶持层面。有些康复历程长甚至终身,但医保报销范围内没有康复所需费用的报销项目,很多残疾人无法真正意义上得到康复方面的训练、治疗等。
(二)残疾人就业服务较为滞后
全区4000余名残疾人中,就业人数仅占总人数的20%,就业率低。群众关心残疾人的意识普遍缺失,歧视残疾人的观念和行为还普遍存在,部分个人、企业、单位有帮助残疾人的主观愿望却又不知道从何做起。此外,通过就业市场安置残疾人就业也是微乎其乎,加之残疾人自身条件和岗位适应能力差,残疾人的就业情况严峻。
(三)残疾人专干工资待遇低
残联专干在做好残联业务的同时,还要承担部分民政、计生、扶贫等其他部门的业务工作,工作量与在编人员相当,但待遇只有在编人员三分之一。目前扣除缴纳养老、失业保障等费用后,残联专干实际到手的月薪最少仅为1600多元,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社区残联专干的积极性。
三、下一步工作意见和建议
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事关残疾人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切身利益,帮扶残疾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关系着社会的稳定、文明和进步。为此,针对目前残疾人事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构建社会保障体系,把好残疾人生活的保障关
稳定和发展残疾人事业是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政府及残联要落实有关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政策,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要求,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在完善帮扶救助措施上,要放宽残疾人进保条件,适当提高残疾人的保障水平,建立残疾人社会救助长效机制,为残疾人基本生活提供稳定的制度性保障。在提升残疾人自身素养上,要全面实施残疾人义务教育,普及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基本满足视力、听力、智力残疾青年高中段教育需求,尽量满足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需求。在扩大社保覆盖面上,加大参加社会保险的优惠,为残疾人养老、就医构筑稳定可靠的“安全网”。
(二)拓宽就业渠道,把好残疾人的就业关
大力支持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创业就业。政府要在信贷支持、政策优惠等方面予以扶持,鼓励他们自食其力。要进一步重视残疾人就业培训,改变培训的方式方法,为残疾人提供适合自身特点及市场需求的各种技能培训。要鼓励企业,招用有一定劳动能力、适合一定岗位的残疾人就业,切实增加残疾人就业机会。
(三)部门联动提福利,把好残疾专干的待遇关
多年来,残联专干工资待遇低,成为制约队伍稳定,提升服务水平的瓶颈问题。区残联应与民政等相关部门横向协调,通过提高残联专干的工资待遇和福利,确保残联专干安心本职、有条件干事,充分发挥自身作用,踏踏实实为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用真心搭起政府和残疾人之间的桥梁,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及时送到残疾人身边,为进一步发展残联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清查核发残疾证,把好证件管控的监督关
区残联及其相关部门要自查自纠,加强对残疾证核发的管控力度,完善残疾人证核发管理措施,坚决杜绝“人情证”、“金钱证”、“假证”在社会流转的现象,真正做到清得出、理得实,切实维护好残疾人的合法权利,进一步构建科学规范的残疾证管理长效机制。
(五)建立专业化服务体系,把好残疾之家的质量关
【贫困残疾人精准扶持工作情况汇报】推荐阅读:
残疾人贫困补助申请报告10-23
贫困村精准扶贫规划11-06
高楼中学贫困寄宿生资助工作督查汇报06-14
贫困村汇报材料11-18
残疾人之家工作09-07
社区残疾人工作计划06-24
残疾人工作者事迹07-10
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09-20
残疾人工作总结110-03
贫困认定工作总结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