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墨》阅读及答案

2024-06-18

《中国墨》阅读及答案(共10篇)

1.《中国墨》阅读及答案 篇一

题墨葡萄诗阅读答案-题墨葡萄诗翻译

题墨葡萄诗阅读答案_题墨葡萄诗翻译,诗作抒发了自己无人赏识,壮志未酬的无限感慨和年老力衰,孤苦伶仃的凄凉之情。

题墨葡萄诗原文:

题墨葡萄诗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题墨葡萄诗字词解释:无

题墨葡萄诗翻译:无

题墨葡萄诗阅读答案:

试题:

(1)第三句“笔底明珠无处卖”中的“明珠”指什么?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你认为第四句诗中最精彩的一个字是什么?请简述理由

答案:

(1)诗中的“明珠”表面上是比喻所画的.“墨葡萄”,实际上喻指诗人自己肚子的才识。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深沉感喟。

(2)“闲”字。诗人运用反复手法,突出这个“闲”字,旨在表现诗人一生飘零、寂寞孤苦的境遇,表达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怅惘与不平。本该一展抱负,却遭“闲抛闲掷”,个中遗憾与愤懑,均借这一“闲”字言.

题墨葡萄诗创作背景:无

题墨葡萄诗赏析:

第一,二句刻画了诗人晚年苍凉,孤苦伶仃,从“翁”“独立”“萧”可以看出。

“明珠”就是指葡萄,作者借葡萄画无处卖,抒发了自己无人赏识,壮志未酬的无限感慨和年老力衰,孤苦伶仃的凄凉之情“闲”字。诗人运用反复手法,突出这个“闲”字,旨在表现诗人一生飘零、寂寞孤苦的境遇,表达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怅惘与不平。本该一展抱负,却遭“闲抛闲掷”,各种遗憾与愤懑,均借这一“闲”字言出来了。

徐渭的这首《题墨葡萄诗》,是他自己的一幅自画像。“独立书斋啸晚风”句,仿佛画出了一个一生怀才不遇、落魄失意的倔强老人,在面对命运的多次捉弄后,仍不失傲骨,不肯向命运低头的形象。尽管已是白发苍苍,却仍要在书斋前,夕阳西下的晚风中,独立啸傲。

这一“啸”,是作者对自己多舛命运的无尽悲叹。这一“啸”,也是作者对自己一生落寞命运的发抒。这一“啸”,还减缓了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冲突。自古有才气的文人,大多心比天高,可命,却都如纸般薄。李白如此,苏轼如此,徐渭也一样。

遇上“胸中小不平”时,文人大都“可以酒浇之。”以求得心理的平衡。可当遇到“世间大不平”时,酒已无法消了。

对每个个体的人来说,世间的大不平,不是别的,是自己遭遇的不公与无尽坎坷的命运。若是还年青,可以拔剑四顾,指向不平,哪有不平哪有我。心若在,梦就在。与命运抗争的机会还多。可如今,白发萧萧,“一事无成人渐老”,你还能做什么?只能是“独立书斋啸晚风”了。

可叹千古失意文人,到了晚年,都只堪,做侠客梦了。

徐渭的那一“啸”中,想必,也曾隐藏着这样的一个梦吧?

个人资料:

徐渭(1521―1593)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2.《中国梦》阅读练习及答案 篇二

材料一:

xxx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

“我们心中的‘中国梦’是实干与苦干的结合体。我们支教在深山,奉献在西部,志愿在基层。我们的‘中国梦’是为祖国边陲农村的发展,为西部教育的进步贡献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力量。”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其官方微博上“述”梦。

梦想的实现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必须付诸实践,只有通过大量的尝试与实践才能抵达梦想成功的彼岸。为早日梦想成真,南航学生周栋栋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前不久,他向学校递交了攻读博士生学位的申请。“我深知,只有展翅高飞,强大自我,才能更好地做好学生的引路人,梦想便不会遥不可及。”

“中国是有着50文明史的国家,我的梦想是弘扬国粹京剧,让更多的人喜欢和欣赏警句,以提高人民的精神娱乐和道德素养,让全世界人民通过京剧去理解爱好和平的中国人,从而提高中国人在世界民族之林的软实力!”国粹显国魂,对于国家京剧院青年演员徐孟珂来说,梦在剧中,梦在台上。

“我的中国梦是农村与城市贫富差距不断缩小;是医疗体制、教育体制不断完善;是所有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是人民的素质不断提升;是我们到哪里都可以放心的吃东西……”对来自农村的“90后”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公路收费站收费员铁飞燕来说中国梦是那样的远大又具体,电话里的小姑娘重复着主席强调的“全国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这句话,称“印象太深刻了。

“我的中国梦就是娶心爱的人回家,工作赚钱,买房养子行孝。”在一家杂志社工作的小段的梦就在前方。

这是大家的梦,这是祖国的梦,把你的梦、我的梦串一串,串成我们共同的`梦,串成一个“中国梦”。无论大小,无关长短,在今朝,随着主席共同放飞属于中华民族的振兴之梦。

材料二:

白岩松在耶鲁大学时的演讲:《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讲述了他四十年的经历,概括如下:1968年,我刚出生两个月就跟随父母被关进了特有的一种牛棚,连温饱也不能解决;1978年,我十岁,生活在一个偏远闭塞的小城,过着贫穷而缺乏梦想的生活;1988年,我二十岁,成为了首都的一名大学生,开始了解美国,拥有了改变生活、实现梦想的机会;,我三十岁,成为央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主持直播当年克林顿总统的演讲;,我四十岁,目睹了中国梦想腾飞的几件大事——神七、奥运,感受到大地震带给国人的苦难,成为北京奥运会直播主持人。

材料三:

很多事故均来自于人们对常识的淡薄:就连三岁的小朋友都知道闯红灯是违反规则的,可是肇事司机就愿意跑侥幸的心理“勇往直前”;中医的常识是晚饭要少吃,早饭要丰富,但我们大多数还是热衷晚宴的狂欢,于是身体的疾病接踵而至;明文规定高速公路上不能超载,我们常常认为这是教条,等桥塌路垮,却悔之晚矣。

当我们在城市化的道路上狂奔突进的时候,我们扬起了一路的沙尘,当我们喜欢挑剔食物的色香味的时候,我们也不清楚不知不觉间食用了多少化学毒素,当我们在制作一条条灰色新闻以博得观众的窥视欲的时候,我们还没觉悟正面的高尚的新闻已难得一见。我们失落了最为朴素的正能量。

没有大米,没有麦子,这个世界也许就要瘫痪,我们啃着面包,却认为面包房才是粮食的产地,我们喝着美酒,酒厂得到了丰厚的赢利,土地和农民都是我们的血管,但我们往往会辜负最基层的馈赠和劳动,对他们的创造给予浅薄的小利。

1、结合材料一,说说“中国梦”的包涵哪些含义。(3分)

2、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白岩松的经历。他的故事背后隐藏着一个怎样的中国梦?并结合材料谈谈他给你的启示。 (6分)

3、实现“中国梦”是新一代领导人的美好愿景,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愿望,结合材料一、二、三谈谈我们能实现“中国梦”吗?并阐述理由。(4分)请结合材料三谈谈我们要如何实现我们的中国梦?(3分)

参考答案

1、“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实现我们个人的梦想。

2、白岩松从边缘小城的一个孩子成长为一个著名新闻人。2分(“白岩松成长的故事”给1分)

作者的故事,其实也是万千中国人的故事他梦想的实现的过程,其实也是我们这个伟大的国家梦想实现的过程,是我们国家由贫穷、落后、闭塞向着富裕、进步、开放转变的过程。2分

启示:围绕经历磨难,坚持梦想,就能实现理想,言之成理即可2分

3.《中国墨》阅读及答案 篇三

答:

参考答案:

1.(3分)①对房屋建筑结构及其内部布局产生的影响;②对人们生活习俗改变的影响;③对

国人心中皇权意识的强化。(一点1分,共3分。语意相近即可)

2.(2分)将椅子出现前后人们“跪”这种行为的内涵进行比较(1分),突出其变化,强调了

椅子的出现对国人心理的影响(1分)。(语意相近即可)

3.(3分)不能,因为分写部分的内容采用了逻辑顺序(1分),作者先说椅子的出现对房屋

的建筑结构所产生的影响,再说到对人们生活习俗和心理的影响(1分),这是由具体到抽

象的说明顺序(1分)。(只有判断,无阐释不给分。语意相近即可)

4.(4分)(能明确提出观点给1分,能围绕观点举例并准确阐释给2分,语言通畅给1分)

4.《中国墨》阅读及答案 篇四

源自西方的“全球史观”在中国遇到形形色色的解读,其中有些解读可能是西方的全球史学者始料不及的。但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我们不能忽略,就是全球史观在中西不同语境中,引起许多相同的思考。

全球史观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对西方中心论的批判为起点的,而西方中心论乃是西方世界史学发展的末端。不触及根本,枝节末端问题是纠缠不清的。这一点,中西学者认识相同。

关于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曾听到多名美国史学家说,该书并未跳出以欧洲为中心的“挑战——应战”模式。而中国学者同样尖锐地指出:“斯塔夫里阿诺斯自己的结构就是一个欧洲中心主义的结构”,事实上仍把“现代化看作一种单向的欧化或西化的过程”。

对于斯塔夫里阿诺斯等人的困境,中西学者同样归因于方法论。巴勒克拉夫说,那些力求立场“客观”的人,终于不能突破“西方中心”,是因为“他们身边使用的那一整箱工具全是由欧洲制造的,恐怕一时还不可能将它完全更换”。中国学者指出,这“一箱工具”就是西方“历史学研究的诸多核心概念,如工业革命、现代性、资本主义以及个人自由”,西方史学家正是“凭借这些基于欧洲特定经验所产生的概念来阐释欧洲对现代世界的支配以及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这种方法论的局限,不仅西方学者“挥之不去”,非西方学者也难以超越。在这一点上,中西学者所见略同。为什么“挥之不去”?根子还在于西方人所谓的一元的物质进步论。可见,认识方法只是表象,问题实质是价值标准。有一个问题问得好:假如由东方人按自己文化传统书写,全球史还会像当下流行的那样充斥物质主义吗?

于是,中外世界史学家都呼唤价值标准的统一。汤因比晚年曾经说过,要正确地认识全球性问题,唯有建立“世界国家”,重建人类统一的价值观。中国学者齐世荣曾说,只有“各国学者……抛弃国家、民族的偏见,通力合作,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如实地反映各个国家、民族在人类世界上做过的`贡献,如实地反映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西方学者面对“谁来制定世界公民标准”、“谁来勾画人类故事”的问题,发出“世界史是可能的吗”的疑问。中国学者认为,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史学家,就哪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哪一个时代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很难达成共识,只要在这些涉及价值的判断上各执一词,短时间内很难产出令人满意的世界史。

面对这种困局,西方后现代主义选择了“逃避”,而有些中国史学家也正在以类似方式使自己“乐观”起来。有人说,既然统一的价值观不可能形成,不如放弃对 “主导性叙述”的追求,让各个地区、各个民族按照自己的文化传统撰写本地区本民族文明的历史,全球史体系留给读者自己在比较中建构。另有人说,“每一位新的世界历史叙述者都在(自己心目中)重构世界历史……我们不能要求作为个体的世界历史叙述者超越自我中心,撰写一部他人的世界历史”,既然每个叙述者“都想表达自身的价值……(而)这些价值是否成为普遍价值却依赖于读者接受的程度”,那么“重构世界史”就是“尽可能多地丰富世界历史文本,令读者可以按照培养自身世界观的需要不断进行选择”。

无论是悲观的感叹,还是“乐观”的建言,都体现了当代中国史学家对宏观世界史学的严肃思考。但我认为,比较现实的做法,是在现有的话语体系基础上(即使有浓重的西方色彩),不断修正和补充,以逐渐接近共识。当前,如果能够将现代文明的困境考虑进去,把“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好生活”这样的命题列入价值标准,将中国史学重视道德评价的传统吸收进去,就能写好世界史,裨益于和谐世界的建立。 (选自《历史研究》第6期,有删改)

5.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全球史观源于西方,它主要是以对西方中心论的批判为起点,纠缠于枝节末端,没有触及世界史的根本问题。

B.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没能突破西方中心论的樊篱,是因为受欧洲经验主导的方法论的局限。

C.如果东方人不用以欧洲为中心的“挑战——应战”的模式,而是用他们自己的文化传统来书写,全球史会更客观。

D.史学普遍价值要依赖读者接受的程度,作者认为将全球史体系留给读者自己在比较中建构是最好的。

6.下列不属于西方中心论对全球史研究的影响的一项是( )

A.用欧洲制造的方法去研究全球史,很难不带成见和偏私去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一切民族的建树,很多问题也纠缠不清。

B.用西方一元的物质进步论去认识人类历史,在研究的价值观方面造成影响,使全球史的研究充斥着物质主义。

C.西方的历史叙述者在重构世界时用西方中心论来阐释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世界史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角度显得单一。

D. “欧洲中心论”在价值判断上有狭隘和偏颇之处,汤因比和齐世荣认为史学家不应该把西方中心论作为全球史研究的唯一标准。

7. 在全球史观问题上,中西方学者没有达成相同认识的一项是 ( )

A.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全球通史的研究无法构建出一个系统、科学的世界史理论阐释体系,陷入了史学困境。

B.方法论的局限是中西史学家均难以摆脱的现实,无法阐明世界历史进程本身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C. 构建一个充实有效的世界史理论体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世界史学的“价值标准”在短时间内难以统一。

D. 全球史提供了对世界史研究的一种新视野,史学家们应该通过撰写本民族文明的历史来构建“全球史观”。

参考答案:

5.B (A没有触及根本问题的是西方中心论;C在价值观不同的情况下,东方人按自己的文化传统书写的全球史也不会更客观。D根据最后一段,作者并不认为将全球史体系留给读者自己在比较中建构是最好的。)

6.D

5.《中国墨》阅读及答案 篇五

广西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王危在接受时说,他的研究小组通过对柳江人洞的堆积物进行详细研究,采用铀系测年法,首次对柳江人头骨化石的出土地点进行了系统的地层年代测定,结果表明,柳江人可能生活在距今7万年至13万年之间或更早,而不是原先所认识的不超过3万年。

这意味着,具有解剖学上现代人特征的柳江人——现代中国人的祖先,比人类学家原先所认识的要更早生活在华南地区。这一结果使东亚人“非洲起源”学说受到挑战。

此次采用的测年方法,突破了以前碳14测定法最多只能测到3万多年的局限,而把可检测的最远时间延长到数十万年,这种方法目前在第四纪研究中,已被公认为是一种比较成熟、可靠的方法。

去年5月,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了由中外科学家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获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通过基因研究认为,东亚人的祖先不是四五十万年前的北京人,他们于3.5万年至8.9万年前从非洲迁移到东亚地区。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慰文接受时说:“此次采用的测年方法,突破了以前碳14测定法最多只能测到3万多年的局限,而把可检测的最远时间延长到数十万年,这种方法目前在第四纪研究中,已被公认为是一种比较成熟、可靠的新方法。”

“用基因研究的结果推测人类进化过程,无论如何是间接的。柳江人化石年代的测定,直接证明了在7万年至13万年前或更早,柳江人就已经在华南地区生活了,而不可能是在这之后才从非洲迁移而来。”黄慰文说。

王危说:“在不久的将来,包括年代学在内的对中国南方古人类遗址的系统综合研究,有望揭示现代人类在东亚出现的年代和演化模式。”

7.有关对东亚人的祖先的研究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王危研究小组的研究结果表明,具有现代人特征的柳江人很有可能就是现代中国人的`祖先。

B.美国科学家通过基因研究认为,东亚人的祖先不是四五十万年前的北京人,而是非洲人。

C.美国的《科学》杂志上刊登的最新研究成果,是那些研究者推测得出的,没有科学依据。

D.由于受到交通等各种条件的限制,3.5万年至8.9万年前的非洲人根本不可能从非洲迁移到东亚地区。

8.对本文所涉及到的研究方法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解剖学上柳江人具备了现代人的特征,因而被认为是现代中国人的祖先。

B.王危所领导的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是通过对柳江人的头骨化石运用铀系测年法测试分析获得的。

C.铀系测年法由于可以检测到最远数十万年的时间,因而在第四纪的研究中比碳14测定法更为可靠。

D.基因研究法虽然也被一些科学家应用于古人类学研究中,但毕竟是间接地运用基因研究结果推测人类的进化过程,并不可靠。

9.有关古人类出现年代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铀系测年法测试分析发现,柳江人的头骨化石所在地层的年代距今7万年至13万年之间,甚至更早。

B.王危的研究成果仍然不能完全推翻“非洲起源”学说,还有待于包括年代学在内的中国南方古人类遗址的系统综合研究来证实。

C.柳江人可能7万年至13万年前或更早就已经在华南地区生活了,因而不可能是在3.5万年前至8.9万年前从非洲迁移而来。

D.中国的科学家终于找到了现代中国人的祖先就在中国的直接证据,揭示出了现代人类在东亚出现的年代和演化模式。

参考答案:

7.A(B.是中外的科学家而不只是“美国的科学家”;C.“没有科学依据”错误;D.“由于受到交通等各种条件的限制”在原文没有提及)

8.B(不是对“柳江人的头骨化石”的测试分析,而是通过“对柳江人头骨化石的出土地点进行了系统的地层年代测定”)

6.《中国墨》阅读及答案 篇六

①中国古典园林充满了诗情画意。它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那么古典园林是如何巧妙地体现它的意境美的呢?

②首先,它崇尚自然,(酿造、烘托、注重)意境美。在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中,优雅的环境具有调节生活、怡情养性的功能。而环境之美,莫过于自然景色之美。大自然集中了一切美好的东西,山川江河、日月星辰、奇花异木构成了千姿百态、变化无穷的诗情画意。可以说,中国古典园林不仅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而且是人类珍视环境、保护环境、善于利用自然环境的典范。承德避暑山庄展示了我国北方古典园林的自然本色。

③其次,它巧妙置景,(酿造、烘托、注重)意境美。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中,置景取得了最高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置景又称“造景”,是按艺术构思对景物进行巧妙布局,突破空间局限,使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丰富的园景。常用的置景手法有借景、分景、隔景、对景等。

④借景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运用最普遍的手法,它是把园林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借”到园林中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湖万里船”,这是古代诗人的“远借”。中国古典园林借鉴的这种诗情画意,也常常出现在邮票上。

⑤分景是运用廊、园门、假山、墙垣等形式,把园林分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景区,形成曲折多变、层层深入的艺术空间。岭南庭园中的“余荫山房”,以亭桥为界,将园林景色分成东西两区,东区以玲珑水榭(八角亭)为中心,水池绕亭与外界沟通;西区的深柳堂、临池别馆,中间隔以荷花;各建筑又以风雨廊相连,极富岭南特色。

⑥隔景是在园林中另辟相对独立的小空间,也就是大园林中的小园林。扬州瘦西湖的岛屿、土岗、湖滨等处,因地制宜地建造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小园,以湖水相连,引人入胜。

⑦对景是于景之间,动与静、大与小、曲与直、虚与实相互对应,丰富景观的内蕴。

⑧此外,它还利用建筑风格,(酿造、烘托、注重)意境美。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轩、榭、廊、桥等,配合山水花木,曲径通幽,组成不同的园景,体现情趣各异的诗情画意。颐和园便是无数民间建筑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全园不求规则对称,随意挥洒,形散而意不散;而留园的长廊环绕全园而建,廊壁上镶嵌着异第彩纷呈的中国历代书法家的碑贴石刻,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氛围。人们于观景之外,怎能不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的陶冶呢?

⑨中国古典园林中特色纷呈的.建筑,是观赏景致的最佳视点,也是园林景观的精彩之笔,它所构成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往往总是匠心独运,使环境的建筑美与园景的自然美互为映衬,融为一体。

⑩中国古典园林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卓越的审美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

16.下列选项中,与第⑧段划线句意思不符的一项是(2分)

A.人们于观景之外,不可能不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的陶冶。

B.人们于观景之外,不会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的陶冶。

C.人们于观景之外,一定会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的陶冶。

D.人们于观景之外,哪能不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的陶冶?

17.第⑤段主要运用了说明方法,其作用是。(5分)

18.文章第④―⑦段的顺序不能互换,原因是:(6分)

(1)

(2)

19.读懂文意,把“酿造、烘托、注重”三个词语分别填入句中的横线处。(3分)

它崇尚自然,意境美。它巧妙置景,意境美。它利用建筑风格,意境美。

20.请运用文中所学到的知识,简要介绍一下你所看到的某个园林(如醉白池、方塔园)是怎样体现意境美的。(4分)

参考答案:

16.(2分)B

17.(2+3分)举例子具体地说明了中国古典园林采用分景法拓宽艺术空间,创造了意境美。

18.(3+3分)(1)与第③段中的“常用的置景手法有借景、分景、隔景、对景等”相照应。

(2)它是按照从主到次(或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来写的。

19.(3分)注重酿造烘托

7.《中国墨》阅读及答案 篇七

当今世界性文化重大转折的景观是:国际的经济、技术、军事竞争正显现为文化竞争,换言之,那种可见的国家硬实力竞争,已逐渐被无形的文化软实力竞争所遮掩。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过,中国不会成为世界大国,因为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此话提醒我们:中国文化不走出去,中国在世界上就只能永远是提篮小卖的农夫。当今中国在经济上已经加入了WTO,贸易出口量已居世界第一,中国制造在不断走向世界,而中西文化交流却是贸易逆差,严重入超。在世界文明对话的舞台上,中国往往还是在人家搭建的舞台上、在人家的主场里当配角。因此中国不应该满足于人类物质生产加工厂的地位,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在世界文化中的位置;中国应该有魄力和勇气参与调整当代世界文明进程,应该发出而且要把自己的声音放大为国际的声音;中国在向西方学习、拿来了一个世纪以后,也要开始送去,让世界了解我们的优秀文化,尽快结束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文化赤字现象。

那么,中国文化应该拿什么走出去?

中华文化的基因里,总有一股君子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君子立于天地之间,就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一度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理念,缔造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辉煌,使中华文明成为四大古文明中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今天,当中华民族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卫星通讯、数字传输、卫星定位、远程医疗等深刻影响和改变着社会生活,当数字化、信息化使地球成为智慧地球、中国成为感知中国、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的时候,中国文化的天下情怀又得到了不断的充实更新,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贵和。在世界三大文明中,西方文明崇尚自由,伊斯兰文明崇尚公平,中华文明则崇尚包容。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普遍和谐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质。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在我们眼前的世界却并非和谐。人类在自然资源的争夺、国际秩序的平衡、意识形态的认知、宗教信仰等许多问题上的纷扰、矛盾不断,导致出现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地区冲突、恐怖主义、全球变暖、贫困蔓延、自杀率上升等现象。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过:避免人类自杀之路,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诚然,中国独具魅力的和文化,必将为化解人类面临的危机与冲突带来新的智慧。

因此中国文化要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在自信与尊严中走出去,展示给世界的,不再是19世纪后西方人眼中的愚昧落后衰败脆弱的文化,更不是持中国威胁论所宣扬的那种冲突性、扩张性文化,而是一个强调和睦、和谐、和平的可以与世界各国合作的中国,是以人为本、仁者爱人、有宽容精神的中国,是怀有天下观念和博大精神的中国。

1.下列各项中,据文意不属于中国文化应该走出去的理由的一项是(▲)

A.中国经济在不断走向世界,而文化交流却是贸易逆差。

B.中华文明崇尚包容,一度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理念。

C.只有经济输出而无文化输出的中国不会成为世界大国。

D.中国要让世界了解其优秀文化,要参与调整当代世界文明的进程。

2.下列各项中,对文中的中国文化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的中国文化指的就是自古以来中国人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

B.中华文化的基因指的就是千百年来君子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C.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普遍和谐是中国和文化的三重意味。

D.中国文化中的和文化,能够彻底化解当代人类所面临的各种危机与冲突。

3.根据全文内容并联系中国实际,请你为中国文化怎样走出去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 3 分 )

答案:

1.B

2.C

13.①正确审视、定位自己在世界文化中的位置,主动搭建若干文明对话的舞台。

②抓住时机,积极参与国际社会举办的文化交流活动,并力争放大中国的文化之声。

③要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在自信与尊严中走向世界。

8.《中国墨》阅读及答案 篇八

12月,我国正式注册的民间组织接近32万家,从业人员300万。到今年10月31日,民间组织专职人员已达425万。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基金会工作人员使用的都是国家行政或事业编制,经费由政府下发。1991年后,才开始逐步使用社会团体编制。现在有的基金会尽管使用事业编制,但其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和福利也全部由基金会自行承担,如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有21名专职工作人员,虽然工作人员的编制问题即将申请下来,但管理上依然采用劳动合同制,所有员工福利均由基金会自己承担。

民间组织的特点是民间性、自愿性、公益性和非盈利性,我国民间组织有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等。按照国际规则,国际上的民间组织(NGO)工作人员一般都是由志愿者发展而来的,慢慢过渡到全职人员,从业人员的福利和保险一般是社会统一负担,其本身参与NGO工作的志愿特点比较明显,不存在经济上的后顾之忧,也就是说,并不把在NGO从业当成“饭碗”来看待。

国内的民间组织发展与国际NGO有很大不同,社会各层面都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到民间组织就业,并称这为“非主流就业”,从业者也把这种就业当成谋求自身利益和发展的途径,这就有悖于公益组织的志愿特性。尽管一些基金会希望人们不要把志愿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但客观上,许多人还是把为基金会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为基金会工作获得的补贴是他们惟一经济来源。在现在劳动力相对过剩的情况下,许多人为了找到一份工作,无奈之下放弃应有的.权利。他们为民间组织工作,却没有正式的编制、没有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甚至一部分人没有劳动合同。

根据北京市社团编制处处长殷邯雪向《公益时报》提供的数据计算,北京平均每个社团仅有0.62个编制,也就是说北京的大部分民间组织工作人员没有编制。有一个助学项目办公室,有工作人员13个。这13人中,正式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只有5人,一半以上的工作人员都是非正式员工。

殷邯雪表示,民间组织不为员工申请编制的主要原因是出于成本的考虑:给员工申请编制,就得为他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这样机构本来紧张的经费支出就更高了。我国民间组织尚处于发展的起始阶段,国家层面对于民间组织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政策也并不明确。民间组织工作人员管理不规范的现状,与民间组织自身发展程度紧密相连,特别是该机构的经济状况。“当然也不排除一些组织,自身有能力承担相关费用,但就是不给工作人员应有的待遇。”殷邯雪说。

给正式编制就要付出相应成本,而与此对应的是,民间组织又是大量需要工作人员的。正如殷邯雪所说,非营利组织的生命力就是做活动和项目,人员充足,项目活动做得好,社会效益好,才能吸引更多的捐赠。

“公益组织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险成本不应该由公益组织自己来承担。”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绩效评估研究室副主任袁娟在接受《公益时报》采访时说。而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刘培锋则认为,如果一个人与一个机构,形成事实劳动关系,那么该机构就应该为这个人缴纳相应的保险。

袁娟表示,民间组织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有赖于全民保障制度的建立,社会保障的全覆盖不应该遗漏民间组织工作领域。政府已经看到了公益性民间组织的特殊性,民政部已经设立了促进民间组织发展的专项基金,部分地方政府更是走在培育民间组织发展的前沿,主动用政府财政补贴民间组织在现有人力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全力保障从业人员利益。

“这是一个好的方向。”袁娟说,“民间组织从业人员的社保问题也应该纳入政府采购服务的资金中,毕竟,尽可能减少民间组织善款的内耗,充分发挥公益性特点,才是民间组织走向壮大的出路。6.国内与国外民间组织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

7.国内民间组织员工福利得不到保障的原因有哪些?

答:

8.举例法是新闻调查常用的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了哪几个例子?其作用是什么?

答:

9.对于“民间组织员工社会保险是否应该由民间组织自己承担”这个问题,袁娟和刘培锋有不同的观点。你支持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答: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7、一是国家保障政策不明确,管理不规范。二是民间组织本身经济不景气,无力承担;个别有经济能力的组织故意不提供待遇。三是就业压力大,员工无奈之下放弃权利。

8、运用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和助学项目办公室的例子。具体说明民间组织的福利来源和编制情况。

9.《中国墨》阅读及答案 篇九

希腊的传统科学和中国古代科学一样,与以观察、实验、推理为基础的近代科学不属同一范畴,不可能直接产生近代科学。

有人认为,希腊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是逻辑性很强的科学著作,牛顿深受其推理方法的影响。事实上,牛顿、莱布尼茨和他们的先辈为适应当时运动学、弹道学、光学和天文学的需要,大胆冲破欧几里得关于严密性的要求,发明了微积分。在微积分建立以后,反对者正是那些受到欧几里得几何学束缚的人。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虽然是按《几何原本》的模式写的,但那只是形式。牛顿自己曾经说过,读了《几何原本》对他没有多大帮助。

中国传统文化里逻辑学的确不发达,但逻辑和语法一样,是从人们的思维活动中抽象出来的。正如许多人没有学过语法也会说话一样,中国古代逻辑学不发达,不等于中国人不会逻辑思维。再者,逻辑的严密性并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性。托马斯?阿奎那运用亚里士多德逻辑学,对上帝的存在做出了五大证明。难道上帝真的存在吗?

与此相反,作为近代科学开始的一系列新发现,却不是用逻辑推演出来的。如果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还用了传统的逻辑论证,维萨留斯则完全使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哈维对血液循环的发现,伽利略对木星卫星的发现,都与三段论法毫无关系。伽利略认为,在物理学中,基本原理必须来自观察和实验,逻辑和数学只是实验数据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对实验目标的追求。这正是近代科学方法的精髓。

再看看希腊人是怎么说的。柏拉图认为:“一个真正的天文学家不必去思考昼夜长短、日月运动以及其他天体的任何事物。在建立真理时,考虑这样多的事业是愚蠢的。天文学和几何学一样,如果我们要采取正确的方法研究问题,那就要把星空抛在一边。”

从这些方面看来,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主要是社会原因。按照明末发展的趋势,中国传统科学已经复苏,并有可能转变为近代科学。这一时期的科学相当注重数学化或定量化的描述,而这些又是近代实验科学萌芽的标志。如李时珍《本草纲目》,朱载堉《律学新说》,潘季驯《河防一览》,程大位《算法统宗》,徐光启《农政全书》,宋应星《天工开物》,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吴有性《瘟疫论》等等都是具有世界水平的著作。在短短六十多年中出现了这么多的优秀科学专著,其频率之高和学科范围之广,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

然而遗憾的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和英国走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l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geming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中国由于清军入关,残酷的战争中断了科学发展的进程。到了康熙时期,全国已基本上统一,经济也得到很大的发展,国内、国外的环境都不错,这时是一个机遇。但由于康熙一系列错误的科学政策,把我们本可以与欧洲“同步起跑”的.机会失去了。

1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牛顿的数学理论,突破了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束缚,没受到其推理方法的影响。

B.托马斯?阿奎那运用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证明上帝的存在,但结论却是错误的。

C.近代科学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是观察和实验,而不是数学和逻辑。

D.明末是我国历史上科学研究的辉煌时期,很多研究成果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1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希腊传统科学和中国古代科学为例,是用来说明古代科学和近代科学不属同一范畴。

B.哥白尼和伽利略都是欧洲近代科学的代表人物,但是他们的研究方法是根本不同的。

C.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等人重视数学化和定量化的描述,其研究接近近代实验科学。

D.希腊和中国的古代科学因不重视观察和实验,对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并没积极作用。

15、请结合文本概述“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3、A (原文:“深受其推理方法的影响”,强调是没有深受,突破束缚本身就说明两者之间有影响。)

14、B (对原文“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还用了传统的逻辑论证”的误解,意为哥白尼的研究方法虽然也运用了传统的逻辑论证法,但更多的是观察、实验、推理等近代科学的研究方法)

10.《中国墨》阅读及答案 篇十

大学时的诗词习作已被老师顾随惊叹“青年有清才若此”,到得中年,更获得文史大家缪钺“实大声宏,厚积薄发,迥异于前代诸女诗人者矣”的揄扬;至于学术成就,顾随在她23岁时已经断定“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尽得之”鼓励自立门派,而她将西方理论引入古典诗词研究的大胆尝试,引得缪钺主动来信盛赞“继《人间词话》后,对中国词学之又一次值得重视的开拓”。她,就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叶嘉莹。

倡导以吟诵为主、对儿童进行古诗教学成为这位自感“老之已至”的学者的重点工作,她为儿童编写古诗读本,亲自读诵吟唱,乃至上电视亲身示范,“只希望在传承的长流中,尽到我自己应尽的一份力量。”

叶嘉莹认为,古诗词教育能使孩子们与古典文化相通:“关键在于选入教材的是不是精华之作,老师能不能把其中的精华讲解清楚。选的是糟粕的话也没什么用。选的是精华,老师能把精华讲出来,才算达到目的。”“好的老师应该把诗词里的生命教出来,让诗词有一种兴发感动。”叶嘉莹说。

诗教是古代的教育传统,而这个时代的诗教,对她而言,就是让诗从抽象变为具体,使今人也能体会当时诗人的感情、心智、意念、理想等,使诗词活起来。

她曾在加拿大为幼儿园的孩子们讲古诗词,一出手就用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学界往往以为杜诗沉郁顿挫、意蕴丰富,非经人世者难解其中况味,乃至历代对其的阐释、集注都有上百种。但叶嘉莹认为,不能看低小孩的智能而让他们读浅近的诗歌,“要选择真正好的作品,只要老师讲的明白,他们一样会理解,一样能背下来。让小孩子学骆宾王的《鹅》并不合适,这不能算一首好诗,只是骆宾王小时候的习作,对孩子们学诗、作诗没有意义。”

叶嘉莹先用了杜甫的画像让孩子们认识这名诗人,再用地图让孩子了解杜甫颠沛流离的生活境况,最后回到诗歌本身,向孩子们讲解这首诗是杜甫出外散步,看

见春天的美景而作。叶嘉莹讲完一句,就画一幅图以加深孩子们理解,全诗讲完后,再带领他们背诵、吟唱,孩子们由此对古诗饶有兴味,学得非常快。

当时她给孩子们留了两句诗“门前小松鼠,来往不惊人”当作业。有一个小朋友续出了“松鼠爱松果,小松家白云”这样饶有意趣的句子。

“诗不是抽象的东西,”叶嘉莹说,“人是有感情的动物,诗是感情的活动,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小孩子学诗,就是让他们对天地草木鸟兽、对人生的聚散离合都有关怀的爱心。”

但现在的一些做人方式令她不能理解。生于“燕京之旧家”,叶嘉莹“提倡弱德之美,要求自己在艰难困苦中亦能持守;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也就是待己严待人宽;日三省吾身……这样的性格是我从小受到的教育使然,在这种文化里强调人的弱德,而非当一个强取豪夺、不择手段的强者。”

现在的“读经”让她有点看不懂。她看到报纸上说,一些读经班单让小孩背书,老师不讲解内容,唱歌一样带着孩子们背,孩子连字都认不全,只能跟着老师唱。“误人子弟。”叶嘉莹评价,“读书当从识字始,字都不认、道理都不懂,背来有什么用?”

叶嘉莹认为,应该以“兴道讽诵”的方式,老师先让孩子认字,告诉他诗里写了什么,让他明白诗人的感动何在。而“道”,则在于以讲解来引领.“教小孩是要一步一步来,现在的情况是老师都不懂,学生乱背,错字别字都不通,背得再多有什么用?”叶嘉莹反问。

在古与今、中与西、传统与现代之间,作为一名学者,叶嘉莹以辩证眼光观之。近体诗与现代诗,在她看来“各有所得,各有所失”,都有上品与劣作。但与古典诗歌强调内心的兴发感动不同,现代诗更侧重于机智、技巧、安排、造作,看得出制造痕迹,它的根基与美感更来自西方,“接受外国传统、受到外国诗歌影响。”

“胡适的白话诗如果用白话说出来,就没有诗的意思了,所以只能变个花样、加入技巧,制造一些艰难。而古诗用古诗的方法说有意味,用白话说,同样也有意味。”叶嘉莹说。在她看来,顾城的《一代

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去用它寻找光明”)是很灵巧的句子,但如果用于儿童教育,“小孩不见得有什么体会”。

【相关链接】

①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生于北京书香世家。从1945年辅仁大学国文系毕业担任中学教师开始,叶嘉莹至今未中断过她的古诗词教学。11950年代起在台湾大学、淡江大学、辅仁大学任教,1960年代开始担任哈佛大学客座教授,1969年定居加拿大,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也是加拿大皇家学会唯一华裔院士。1979年开始每年利用假期回国讲授古诗词。

②作为一个承习“新知识,旧道德”家教的女子,叶嘉莹站在通往诗词王国的`道路上,诲人不倦,度人无数。叶嘉莹历经丧乱,晚年丧女,诗词给她力量,叶嘉莹借诗度过忧患,获得疗愈。

⑴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叶嘉莹出名很早,大学时她的老师顾随对其诗词习作有“青年有清才若此”的惊叹,到中年,更获得文史大家缪钺“实大声宏,厚积薄发”的称赏。

B.叶嘉莹因为自感“老之已至”,所以有一种传承中国文化的紧迫感,她把对儿童进行古诗教学当作重点工作,她为儿童编写古诗读本,亲自读诵吟唱,乃至上电视亲身示范。

C.叶嘉莹对一些让小孩背书,老师不讲解内容,唱歌一样带着孩子们背,孩子连字都认不全,只能跟着老师唱的“读经”方式颇有微词,并说这样会“误人子弟”。

D.作为一名学者,叶嘉莹以辩证眼光看待古与今、中与西、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在她看来近体诗与现代诗“各有所得,各有所失”,都有上品与劣作,但古典诗歌更强调内心的兴发感动。

E.在叶嘉莹看来,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去用它寻找光明”)用白话说出来,就没有诗的意思了,如果用于儿童教育,小孩不见得有什么体会。

⑵从叶嘉莹的人生经历和古诗词教学实践来看,阅读中国古典诗词、领会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意义和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⑶叶嘉莹是诗词研究者、鉴赏者,但本文却不写其诗词造诣。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6分)

⑷叶嘉莹认为应该怎样对儿童进行诗歌教育教学?你是否同意她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1)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提炼相关信息。

(2)根据要求筛选整合信息。

(3)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特点及其作用。

(4)根据文本整合信息,并理解文中体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

(1)(5分)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B、E不给分。A项中“叶嘉莹出名很早”并无根据,受老师赞赏与“出名”并不是一回事。B项强加因果。C项中“用白话说出来,就没有诗的意思了”是她评价胡适诗歌的评语。

(2)(6分)

答:①阅读中国古典诗词会让人有对自然、人生都有关怀的爱心;②诗词给人以力量,叶嘉莹借诗度过忧患,获得疗愈;③领会传统文化中的弱德,在艰难困苦中亦能持守,养成待己严待人宽的心性。(每点2分)

(3)(6分)

答:①内容选材上,偏重叶嘉莹传承诗歌,主要写叶嘉莹对儿童进行古诗教学;②主旨上,写儿童诗歌教育与写她的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认识二者交融,突出其对中国古典诗歌以及中国古代文化的热爱;③语言表达上,文中有大量引用,表现传主的性格、思想,增强了传记真实性、可信度。(每点2分)

(4)(8分)

&nbs

上一篇:作文题目(八上)下一篇:仓库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