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农业科技创新

2024-11-01

建设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农业科技创新(12篇)

1.建设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农业科技创新 篇一

县区党政正职队伍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拔好县区党政正职是加强县区党政正职队伍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要牢固树立“为事业选人才”的责任意识。要坚决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旧传统、旧观念的束缚,既要坚持标准,又要不拘一格,既论资历又不唯资历,坚持从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中,从整体工作比较出色的地方、从条件差但面貌变

化大的地方、从敢于挑重担又勇于改革的地方,以及从改革和实践成绩突出的地方发现和提拔党政“一把手”。对年轻干部,要克服片面追求“完人”的用人观点,要在实践中看干部、群众中问干部、重大事件、大是大非问题处理中考验干部,在领导层、社会、群众公认的好干部中选拔领导干部。只要基本素质是好的、有发展能力、群众拥护的,就要大胆提拔使用,尽量使干部成熟度与起用时机相一致,尽早尽快起用处于最终使用期的干部。要创新机制,大胆探索县区党政正职选拔任用方式,在积极完善选举制、委任制的基础上,探索和实践县区党政正职竞争上岗或“双推双考”等公开选拔方式,实行和完善干部考察预备和任前公示等制度,推进民主化水平,进一步改革后备干部的选拔方式,积极为县区党政正职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三、关于县区党政正职变动频繁问题

现在不少县区党政领导变动频繁,这对代表是不尊重的,从选举制度上来看也是不严肃的。县区党政正职频繁变动和长期不动都是不可取的。造成县区正职干部频繁变动的原因有以下八个方面:一是自身的原因。县区党政正职领导之间不协调、不团结,难以在一起合作共事,闹到最后,两败俱伤,双双调离。二是在经济发达的典型先进县与特别难搞的混乱不稳定的落后县区,往往县区党政正职变化频繁。先进县去的人往往就是马上准备提拔的对象,来一个提一个,走马灯。而落后县区是不愿去,不安心,呆不住,千方百计赶快走,去时图提正职,提起来赶快挪地方,作为“转正”的“过河桥”。三是与跑官、要官等不正之风有关。现在有些地方的县区领导上任没两年,就变着法子,通过一些不正常的渠道向上要官、跑官,一旦得手,拍拍屁股走人,把烂摊子留给后任。要保证县区党政正职领导相对稳定,从干部本身来说,思想稳定是极为关键的因素,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就是为一个地方的发展而为,尽心竭力去为,满怀激情去为,做出成效;有所不为,就是对个人升迁不为,不拉关系,不跑门子,集中精力干好本职工作。从上级组织部门来说,从严控制干部是决定性因素。一是组织部门要选好人、选准人。对干部成绩的考核要有长远观,如果考核的结果认为这个干部总体不错,但有些工作没有做好,应该教育他,不能因一时一事干得不好就换;干部干得好了,有实绩了,也不要急于调走。二是要创造保持县区党政正职相对稳定的环境。要从机制和制度上进行探索和改革,如果县区党政正职工作确实非常有实绩,但因为种种因素得不到提拔,又进不了市级班子,就应该考虑给他们提高其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即副市级领导待遇。三是要从严格落实任期制入手,制订和修改党内规章,要扩大党内民主,改变少数人选少数人的现状,要完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对县区级正职的考察考核应以市上历年的综合考核为依据,以县上考察为主,来推荐县区正职的提拔使用,这样比较公平、实在、准确。同时,要解决县区党政领导干部任期过后的“出路”问题。

四、关于搞好省、市、县衔接,保持县区党政正职任期的相对稳省、市、县换届时间统一后,实行自上而下的换届,必须要搞好上下衔接保持县级领导班子任期内的相对稳定,要注意研究解决因上下级班子换届衔接不紧、同级班子换届不同步带来的班子不稳定问题。在换届人事安排上,上级党委一定要超前考虑,通盘谋划,尽量把班子的配备和人选的安排筹划得周密一些;一个地方同级党政领导班子的换届时间要尽可能同步。要进一步坚持和健全干部交流制度,处理好稳定与交流的关系。县级领导干部的交流一般应结合换届有计划地进行,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一般不宜同时交流。今后,县区委书记、县区长在一个地方原则上至少要干满一届。要积极探索实行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既要着力解决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任职无期限、届满不卸任的不合理状况,又要明确规定领导干部在任期内,除非工作特别需要或经过考核确认干部不能达到任期目标或发现干部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一般不应进行大的调整。

五、关于激励县区党政正职安心工作的措施

一是实施思想激励。要教育县区党政正职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认真实践“三个代表”,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特别要通过开展先进性教育,使县区党政正职始终成为县区的主心骨和领路人。

二是实施目标激励。推行目标管理,明确职责任务,实行岗位目标公开承诺,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以严谨的目标责任,促进县区党政正职实现目标价值,得到社会认同。当前,重点要建立和完善县区党政正职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强对党政正职的日常考核、考核、届中考核和届末考核工作,力求客观、公正、全面、历史地分析评价他们的工作实绩。

三是实施组织激励。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真正做到党政分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使县区党政正职从繁重琐碎的日常事务、日常应酬中解放出来,在不切实际、过多过滥的“负总责”、“一票否决”的泥潭中摆脱出来,集中精力谋大事、管全局、抓

发展,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要在选拔好“班长”的同时,注重选配一个和谐的班子,努力完善领导班子成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注意各个成员的特长,使领导班子成为整体素质优良、成员优势互补的坚强集体。要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实行大幅度、跨地区的干部交流任职,打破人事关系“家族圈”、“地域圈”,为县区党政正职顺利开展工作提供良好的人事环境。

四是实行环境激励。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实行扶持与保护并举,加强正面宣传与公众形象引导,科学制定政策缓减县区干部执行上级政策的压力和负担,积极扶持和帮助县区干部克服实际工作的矛盾和包袱,原创:http:///减少并坚决刹住不切实际、不必要的达标升级和检查验收活动,保证以良好的工作环境鼓励人。

五是实施待遇激励。要在政治待遇上,要对政治思想素质好、工作能力强、政绩突出、群众公认、上级连续3年—5年考核优秀的县区党政正职,因职数原因而不能提拔实职的,解决相应的副市级级别待遇,让其安心县区工作。在经济待遇上,可根据市县财政状况,对县区党政正职可试行年薪制,提高工资,发放岗位津贴,给予考评后经济奖励。在生活待遇上,当县区党政正职领导家属、子女有上学、就业等具体困难时,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组织上应尽力给予帮助解决,为他们集中精力干好工作创造条件。在精神支持上,当县区党政正职遇到挫折时要及时给予鼓励,有不足或有倾向性苗头时要及时给予帮助指正,尤其是对坚持原则的干部遇到困难时,要分清原因,给予支持撑腰。

六、关于加强县区党政正职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县区党政正职的素质和能力并非与生俱来,必须有一个自身努力和组织培养教育的过程。提高工作能力。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开展集中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警示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约束自己,规范从政行为。要加大学习培训力度,通过提升培训层次、拓展学习内容、改进学习方式,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要根据他们的阅历,知识水平,个人特长,下功夫磨练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由于县区党政所处岗位、地位的特殊性,必须提高监督管理的针对性,切实保证他们健康成长。一要建立以自身为主体的自律机制。除坚持开展专项集中教育外,要建立和完善谈论谈话制,上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年和县区党政正职至少开展一次谈话谈心;要开展针对性批评谈话制度,对在经济责任审计、干部考察中发现的某些倾向性苗头要及时进行反馈性谈话和诫勉性谈话或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二要建立以组织部门监督为主体的预控机制。组织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把对“一把手”的监督管理同培养选拔干部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把好“入口关”、配好班子、定期交流的同时,加强经常性考核,听取意见的面要广,及时发现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患于未然,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对问题比较严重的,及早采取组织措施,不使问题继续发展。三要建立以规范权力运行为主要内容的约束机制。在制度的建立和贯彻落实上具体要遵循如下四条原则:坚持适当分权原则,按照适当分权原则把“一把手”过于集中的权力进行适当分解;坚持科学议事原则,科学议事是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对“一把手”实施监督的有效手段;坚持政务公开原则,只有对“一把手”的权力运行过程予以公开,杜绝权力“暗箱”操作,才能对权力进行有力监督;坚持广泛参与原则,只有全社会形成浓厚的监督氛围,才能发挥应有的监督力度。四要建立以群众和家庭为主体的社会联防机制。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加强家庭防范教育、加强信访举报制度、建立领导干部社区生活监督制度,建立全社会广泛参与、对“一把手”实行全方位监督的社会监督管理体系。五要建立以执纪、执法部门为主体的惩诫机制。在加强人大、政协对“一把手”依法监督的基础上,改善和强化组织、纪检、监督和政法部门对“一把手”监督工作的联系通报制度,定期沟通,形成合力。

2.关天区建设迫切需要突破性思维 篇二

关天区规划实施整整三年,应该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曾教授却不想多谈。在他看来,关天区建设虽然有成效,但发展脚步迟缓却是不争的事实。关天区的未来,取决于区内各成员之间的通力合作,更取决于决策思维的突破性。

发展定位尚需完善

《新西部》:关天区成立三周年,七市一区都有不小的动作,而且也取得一定成效。您觉得成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还有哪些方面没有做到位?

曾昭宁:过去三年,关天区发展的主要成效,就是七市一区经济体量都做的比较大,速度也都比较快。我主要谈谈还没有做到位的地方。

第一个问题是重复建设。关天区各地市以及各地的开发区存在重复建设现象,定位也有重复。比如说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了好项目都往自己地盘上抢,这就造成各级各类开发区出现一定程度的产业结构雷同化的现象。

第二个问题是块块分割,协调合作不够。关天区缺乏一个统一的产业布局规划,各打各的锣,各唱各的曲,各自为战,竞争大于合作。

第三个问题是特色不突出。比如,关天区要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关天区制造业的主体主要是装备制造业,其特色就是军民融合,即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的融合,军工产业和民用产业的融合。但这个特色目前还不是很突出,西安在这方面做得好一些。

第四个问题就是产业集群发育缓慢,体量与应该达到的目标还有不小的距离。

《新西部》:作为西部三大经济高地之一,关天区不仅将建成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还将成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全国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全國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在这样的整体定位中,七市一区也都在积极寻求各自在关天区的合适位置。根据您的观察,您觉得各地对自己的定位是否准确?

曾昭宁:“一高地四基地”,这是国家对关天区所做的整体定位。七市一区是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等来给自己定位的。在我看来,目前各地在大的方面的定位还是比较合理的。比如杨凌是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的基地;西安是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先进的制造业重要基地、彰显华夏历史文化的基地;天水既是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也是制造业基地。

不过,我也注意到,自2009年6月《规划》出台之后,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也提出了一些新思路,其中有些方面也涉及关天区的发展。比如,中央2010年有个11号文件,即“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该文件提出,在西部包括西北,要建成四个国家级的产业基地:第一个是能源基地,第二个是资源深加工基地,第三个是装备制造业基地,第四个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从能源基地来说,关天区涉及到了咸阳市的彬县、长武等。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来看,西安、宝鸡、咸阳在这方面是有潜力和实力的。所以说,关天区各地在确立定位时,不能过于拘泥于《规划》,应根据国家的新思路和新政策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定位。

跨地域合作的真问题

《新西部》:关天区建设涉及“关天”、“西咸”这样的跨地域合作,您对过去三年这种跨地域的合作如何评价?有人认为这样的合作有时会存在合作双方在规划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两张皮”以及产业发展定位的“撞脸”问题,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曾昭宁:关天区经济发展在操作层面的关键,就是跨行政区的合作,我认为这是关天区从成立伊始就面临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也是难度最大、进展比较缓慢的一个问题。

其实,在全国各地,只要涉及跨行政区的合作,都存在这么一个问题,就是竞争大于合作,各自为战。比如说,有一个项目,如果按照关天区产业发展布局,应该放到宝鸡,但这个项目是天水招来的,它能给宝鸡吗?绝对不会。反过来说,如果这个项目应该放到天水,但宝鸡招来以后,也绝不会送给天水。即使是在陕西内部也是这样,西安招的项目不会放到咸阳,咸阳招的也不会放到西安。

谁招来就放谁那儿,产业布局当然是个乱的。布局混乱,产业就不能集聚,就形成不了产业集群,经济总量就不能做大,竞争力也就不能上去。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呢?是因为没有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新西部》:您说的这个现象的确是一个大问题。各地招商引资都在抢项目,谁抢到了就放在谁那儿,自然谈不上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在您看来,这是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那么,怎样做才能形成利益共同体呢?

曾昭宁:像关天区这样的跨行政区的经济区,一般都是通过行政手段把相邻的区域“捏”到一块儿去,政府下个文件,制定一个规划,这些区域之间看上去似乎就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其实不然。事实证明,这样的经济区用行政手段“捏”到一起是有必要的,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市场体系发育缓慢,政府适当干预很必要。但是,这样的“捏”还不够,政府干预只是一只手,还应该有市场调节的另外一只手。

那么,用市场这只手怎么解决利益问题?怎么解决跨行政区合作问题?我的看法是:应通过市场性的专业化分工,形成产业集群,然后通过产业集群,把集群内各区域的利益拴在一起。

西咸一体化为什么推进缓慢?就是因为没有形成跨行政区的产业集群。只靠政府行政“捏”,那问题就多了,包括干部都不好安排,阻力很大。但如果形成一个一个的集群,就不一样了。比如说,陕重汽正在属于西安的泾渭工业园打造一个重型车的产业集群,但它的配套率很低,在本省的配套率只有35%左右,在当地的配套率只有16.7%,需要吸引配套企业来提高它的配套率,形成集群。泾渭工业园只有20平方公里,土地很紧张,招商引资的门槛必然提高,怎么办?往哪儿放?属于咸阳的泾阳靠近泾渭工业园,就成为一个选择。泾阳有个工业园,可把给陕重汽配套的中小企业都放到这个工业园去。这样做下来,如果能形成一个产业集群,就突破传统的行政区了。如果西安和咸阳形成一个一个类似的跨行政区的产业集群,是不是西咸一体化在经济上就“水到渠成”了?

可是,现在从上到下都没有这个意识,大家似乎都认为政府是万能的,跨行政区的经济合作只要把相关市区的头头脑脑们叫到一起开个联席会议,成立一个机构,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实际上是肯定不行的,能解决只是一部分问题,要“水到渠成”,还必须依靠市场。从这个角度来看,西咸一体化之所以还没有持续推进,关键就是经济条件、市场条件还不成熟,还没有到“水到渠成”这一步。

除了跨区域合作,关天区内部在体制机制方面也存在三个矛盾:第一个就是前面所说的块块矛盾,即七市一区之间、各个开发区之间、开发区与当地政府之间如何合作的问题;第二个是条块矛盾,即军工和地方、中央各部委在关天区的企业与各地方企业的合作问题;第三个是条条矛盾,即中央各部委之间在关天区的合作,比如航空、航天、兵器在陕西都有,但他们之间互不往来。这三个矛盾如果理不顺,对关天区的建设会有不小的影响,应当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关天区建设的三个突破口

《新西部》:您一直密切关注关天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那么,在关天区规划实施三周年之际,您对关天区的未来发展有什么样的展望,还有什么具体的建议?

曾昭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推进三年,成绩不小,问题也不少,很多方面还停留在行政推进阶段,政府引导市场发挥作用的力度还比较微弱。针对前面提到的种种问题,我想对关天区的未来发展提以下几点思路:

第一,关天区建设一定要突出特色。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太多了,但只要关天区打出军民融合的制造业基地这个旗帜,它就是全国惟一的制造业基地了。这个旗帜打出来以后,全国甚至全球的军民融合企业就会来这里落户。

第二,关天区建设一定要占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高点。将关天区建成先进制造业基地,核心工作应该是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装备制造业的高端部分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高端部分,关中有科教文化优势,西安的综合科技实力在全国排第三,因而具有占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的优势。全国现在都在上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在这一方面,关中和东南沿海是站在一条起跑线上的,在有些领域前者还领先于后者,如航空航天。我觉得统筹科技资源,最后还是要落脚到统筹产业资源上。统筹产业资源有两个层次,一个是统筹军民融合产业资源,另一个是要统筹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实际上也就是高端的军民融合。

第三,关天区建设一定要通过产业集群来解决跨行政区的合作问题。一个产业集群做大了,就成了基地;基地再做大,就是经济带或者经济区了。一旦产业集群做成经济带或者经济区,势必就会突破传统行政区划的限制。举个例子,陕西的优质苹果,最早说的是白水苹果,后来说的是洛川苹果,现在陕西的苹果产业,已经从一个一个县的品牌,做成了渭北苹果产业带,形成了一个产业集群。同样,西安和咸阳一旦产业集群连成一片,西咸就变成一体化了。所以,一定要用产业的力量,用市场的力量,推动关天区行政区划的调整和改革,从而实现跨传统行政区域的合作。这需要一个过程,但在当前必须首先达成一个共识。

专家简介:

曾昭宁,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系教授,产业经济学硕士点负责人,产业经济学硕士生导师。多年来大量从事西部、陕西、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重大战略问题以及产业结构研究。出版《公平与效率—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抉择》、《振兴西部装备制造业》等专著。

3.建设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农业科技创新 篇三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3日 15:00

来源:《求是》期号:2005.6作者:翟虎渠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继2004年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后,今年又作为“中央1号文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一、农业的持续发展面临诸多重大挑战

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宏观调控中注重加强农业,通过“两减免、三补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严格保护耕地等一系列重大利农政策的出台,以及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农村“六小”工程、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等中央各有关部门具体支农行动的实施,有效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全年粮食总产量4695亿公斤,比2003年增产388亿公斤,扭转了1999年以来粮食产量连续5年下降的局面。粮食单产和当年粮食增产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36元,实际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农村改革迈出了重大步伐,农村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2004年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好形势,对稳定国民经济全局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2004年的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都带有恢复性质,基础还不牢固。粮食供需仍有200亿公斤以上的缺口,品种结构和区域平衡的矛盾仍很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没有显著缩小,仍然高达3.21∶1左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农业投入不足的状况并没有改变。考虑到气候条件和市场条件等不确定性因素,2005年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很大。从未来较长一个时期来看,在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为低下的基础上,在人口、资源与环境的三重压力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双重约束下,农业发展还面临着在短期内难以解决的诸多重大问题的挑战。

一是粮食安全。根据普遍的推测,2030年前后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我国必须具备6.4亿吨左右的粮食生产能力,粮食播种面积在保持15亿亩的基础上,粮食单产必须由目前的300公斤左右大幅度提高到430公斤左右的水平,比现在单产提高43%,每年至少要增加1.6个百分点,任务十分艰巨。

二是农业生态环境。我国人多地少水少,人均耕地和淡水资源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4,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率仅为30%—40%,化肥当年利用率仅为30%—35%;全国耕地的78.5%属于中低产田,38.7%被侵蚀,36.3%干旱缺水,26.2%耕层浅薄,10.9%渍涝盐碱化,土壤污染正在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草原退化速度每年高达2000多万亩。

三是农业病虫害。目前全国新发生或国外传入的疫病较多,猪、鸡、牛、羊的死亡率较高。禽流感、非典型肺炎等重大动物疫病以及人畜共患病严重威胁着畜产品及全社会公共卫生安全;近年来,至少有400多种外来生物入侵我国,最具威胁的多达50余种;蝗虫、锈病等传统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每年造成的损失仍然巨大。

四是农产品质量。植物性农产品的农药、重金属、化肥污染,动物性农产品的抗生素、激素残留等,都是非常突出的问题。全国相当比例的粮食、畜产品和蔬菜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质量安全问题。

五是农产品竞争力。入世后,我国农产品出口阻力和进口压力显著增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正在被国外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优势抵消,甚至出现快速失去原有市场份额的趋势。2004年前三个季度农产品贸易逆差达54.2亿美元,而2003年同期顺差5.0亿美元。

上述诸多问题,将在长期或较长时期内制约我国农业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制约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增强,制约农民尤其是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的增加,进而影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科技进步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支撑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有机结合。面对我国农业发展所依赖的耕地、水等农业自然资源的刚性制约,面对我国众多人口对粮食及其

他农产品的巨大需求,面对农业效益不高、农产品竞争力不强、农民增收缺乏后劲的客观现实,在政策和投入发挥其最大效益之后,要从根本上持续提高我国农业的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协调全面发展的目标,归根到底要依靠科技进步。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的研究结果,在农业GDP增长的贡献中,每一元投入,教育、道路、通讯、灌溉、电力的回报分别为3.71、2.12、1.91、1.88、0.54元,而科技的回报高达9.59元;在对粮食生产能力的贡献中,每一元投入,灌溉、教育、道路、通讯、电力的回报分别为5.56、2.02、1.95、1.84、1.37元,科技的回报则高达4.41元,仅次于灌溉。另外,对2004年粮食增产因素的分析显示,粮食总产量增长中,政策贡献为8.6%,价格贡献为34.2%,气候贡献为27.0%,而科技贡献为30.2%。

正是由于科技进步对解决农业问题具有根本性作用,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强调把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把推进科技进步作为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支撑条件,并落实在提高耕地质量、加强农田水利和生态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诸多措施中。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大良种良法的推广力度,优先扶持优质高产、节本增效的组装集成与配套技术开发,加大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二是积极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提高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水平。加快建立安全优质高效的饲料生产体系,加快建设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动物疾病预防控制、兽药质量监察和残留控制、动物防疫技术支撑等系统。三是加大土壤肥力调查和监测工作力度,尽快建立全国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和预警系统,发展保护性耕作,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推行有机肥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四是建设特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筛选、繁育优良品种,把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水平。五是推进节水灌溉示范和旱作农业示范,科学规划、稳步推进退耕还林工作,切实搞好防沙治沙工程,加快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搞好重点流域的水土保持和重点区域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六是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继续推进农村沼气建设,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型洁净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七是加强农产品检验检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进出

境检验检疫装备和检测技术水平,增强防范和处理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能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推进农业标准化等。

三、努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实践证明,科技进步是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没有强大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重大原始创新突破,没有一大批先进实用重大科技成果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就不可能真正提高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的持续增长、农民的持续增收和农村的持续发展。而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构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长效机制,关键是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首先,要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总体来看,全社会农业科研投入增长缓慢、总量不足,政府对农业科研的投资强度偏低是农业科研投入中的主要问题。在1988年至1999年间,我国农业科研政府投资强度年平均增长率为负2.47%,投资强度平均为0.193%。1997年后有所增加,2002年达到0.339%,但2003年又下降到0.312%,还不到1981—1985年期间世界平均水平(0.76%)的一半,也明显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0.35%)。因此,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国家的科技投入要不断提高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要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资规模。尽快使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提高到1%,力争到2010年达到90年代中期1.5%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到2020年左右达到2%,使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相协调。为配合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议改革国家对农业科研项目的支持方式,建立科研经费竞争性获取和定向稳定性支持相结合的科研投入机制,将公益类农业科研涉及的基础性工作、重大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重要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等课题,定向委托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区域中心和国家农业科技试验站承担,并由中央财政单列预算,专项管理。

其次,抓紧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可由三个层次构成。一是要以国家农业科研机构为主体,通过包括国家、部门重点实验室在内的科技资源的整合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制度创新,建成国

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主要功能是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根据全国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以知识创新为主体、以原始创新为重点,负责全局性、方向性、战略性农业科学知识创新、高新技术开发和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工作。二是要以具有明显优势的省级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为主体,整合区域内国家、部门、地方农业科技力量及科技资源,依据全国农业综合一级区划,通过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制度创新,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区域中心。主要功能是紧紧围绕区域优势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生产布局、农业生产与加工技术体系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与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等重大问题,以技术创新为主体,重大关键技术系统集成为重点,负责区域内重大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知识创新工作。三是与国家基地创新能力建设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建设相配套,以科研实力较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省、地级农业科研机构为主体,依据全国农业综合二级区划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建设50个左右综合性、300个左右专业性的农业科研试验站。这些试验站上与国家基地和区域性科研中心、下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相衔接,负责区域内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直接服务于当地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在现有管理运行体制的基础上,通过共建、协作和优化的方式,完成全国农业科技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农业科研机构布局的调整,形成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以中央政府统筹为主的新体制。

第三,加强农业科研基础建设。我国农业科研基础条件差,投入严重不足。至2003年底,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科研设备总值仅17.35亿元,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基建投资实际完成额仅为5.55亿元,比2002年减少0.4%。为此,要根据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框架,结合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通过现有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国家实验室、工程中心、野外台站建设等专项经费渠道,配套部门实验室、农作物改良中心、质检中心建设等经费投入,建设科技基础设施、实验基地、野外台站、信息服务中心、网络科技环境等,以增量激活存量,整合各区域及全国农业科技资源,建设能满足各区域及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要求的农业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要专门制定“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规划”,由国家和地方共同投入专项资金,对口扶持国家创新中心、各区域创新中心和试验站的建设。

第四,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研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农业科研高级人才不足,已成为制约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具有大学以上学历人员3万人,仅占职工总数的1/3;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科技人员仅占农业科技人员总数的7.9%。与此同时人才流失严重,2003年,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减少人员4806人,是新增人员的1.7倍,除了离退休人员外,人才流失占较大比例。对此,要结合国家基地和区域性的农业科研中心建设,尤其是国家基地的创新能力建设,不仅使国家基地和区域中心出成果,同时还要出人才,既要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提供科技支撑,还要通过农业科研活动,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农业科研人才队伍。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国家基地和区域中心农业科研资源的利用效率,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教学资源优势,扩大培养农业科研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4.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调查 篇四

系部名称:食品系专业: 食品营养与检测

年级:2011级班级:02班姓名:高小云

学号: 113470204

实践时间: 2012年8月4日 至 2012 年8月6日 共 3天

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是农村经济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主题,明确了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定位,全面部署了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创新机制、创新条件、创新人才等任务,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就如何加强农业科技体系建设,我们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结构

1、学历和职称结构。2009年底,全县全民所有制涉农单位各种专业科技人员共有562人,大学本科占16.4%,大专占38.2%,中专以下占45.4%;具有高级职称的占全县农业科技服务人员总数的1.8%,中级占15.6%,初级以下占82.6%。

2、编制及从业人员结构。2009年底,全县全民所有制涉农单位共核定编制654人,实有从业科技人员562人,其中农业核定编制285人,从业人员234人,林业核定编制97人,从业人员96人,畜牧业核定编制114人,从业人员70人,水利水产业核定编制59,从业人员58人。

(二)管理体制及经费来源

根据调研,全县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基本上由三种类型构成。

1、是政府主导服务型。以政府系列涉农部门构成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也是目前政府服务“三农”的主要载体,以公益性服务为主体,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乡镇机构改革前由县、乡两级农技、农经、农机、林业、水利、水保、畜牧等技术站组成,分别为各自主管部门管理。2002年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一级将农技、水保等站合并成立了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其人员和经费由乡镇政府管理,主管部门农牧局只负责业务指导和技术职称评审。林业、水产、畜牧在乡镇单独建站,人员、经费、业务指导由县级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农机部门类

似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但属差额事业单位,从2007年开始,财政只负担人员工资的80%。这些推广机构,在全县农业、水利、农机、林业、畜牧、水产技术的开发、引进及推广应用,指导农户调整农业种养结构、发展特色农业、订单农业、外向农业,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培育龙头企业,提高农副产品的转化和附加值,创办经营服务实体,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开展退耕还林(草)、生态建设等科技推广服务方面,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为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较好作用。

2、是政府引导服务型。主要是把县级科技推广单位具有一技之长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下派农业生产第一线,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科技“高位嫁接、重心下移”,形成科技人员基层创业,也就是科技特派员制度。全县目前已选派科技特派员148名,累计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35个,探索出了建立利益共同体等形式的运行机制。

3、是自发组织合作型。主要是由民间各类农业专业技术协会、经济合作组织构成,其服务对内为会员实行非盈利性的有偿服务,对外则以市场为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合作社)已发展到81个,会员(社员)达14170多人,带动农户导向,为自身的积累和为会员谋取最大化利益的商业操作。全县目前获得认证的3.8万户,涉及种植、养殖、加工、农业机械等领域,协会对发展特色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直接起着作用。

二、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在改革中不断完善

(一)体系建设得到领导重视。近年来,全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有关精神,紧密结合本地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实际,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和区域经济发展,积极推进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工作,引导农业科技人员进入生产第一线,坚持走科技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的新路子,大力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培育新农民,形成了主要领导重点管、分管领导亲自抓的工作格局,定期深入基层、田间地头开展调研、现场办公,促进了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

(二)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得到加强。调查显示,各地主导型农技推广网络已经形成,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以县级农技推广中心为主导,以乡(镇)农科站为基础新组建的跨乡镇中心区域站为辐射,以村级专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

织为带动的农业科技服务网络得到加强,办公场所和人员得到落实,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有了保障。许多基层服务点解决不了的问题可通过逐级咨询解决,还可通过“农业信息网”和拨打“农业118”服务热线等方式查询信息、咨询技术,服务方式的灵活多样性使服务质量有所提升,有效满足了农民群众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信息技术需求。

(三)新技术推广有了较大进步。各县(市、区)积极争取项目,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许多新技术成果得到了广泛应用。各级农技服务机构积极加强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民间新技术推广体系的协作配合,广泛开展良种引进、典型培育、技术推广、科技培训等工作,加快了高效农业的发展步伐。特别是测土配方施肥、黄牛冻配改良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增强了农民对新技术的认知率,提高了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通过新技术推广,全市畜牧业实现了传统养殖向现代综合技术配套养殖,单家独户散养向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传统饲养向新技术饲料饲养的“三个转变”,取得了饲养规模、配套技术、品种质量、安全水平的“四个提升”。全市粮食和畜牧良种利用率分别达到96%、90%以上。

(四)农业科技服务形式灵活多样。一是干部参与农业科技服务。新技术推广由于受季节及农业科技服务人员少,作物种植面积广、养殖户分散的客观条件限制,县、乡两级服务机构为广泛开展新技术推广,采取优先培训基层干部,由基层干部分区包片带领群众种植新品种、使用新技术,既抓住了季节又保证了技术,还有效解决了人员少、技术推广进展缓慢的难题。二是大户带动作用成效显著。通过产业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与同类产品及技术的产量、质量形成的鲜明对比,农民对新品种、新技术的认可程度进一步提高。三是对农民的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广度进一步加深。按照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充分利用农广校、科技示范基地,扎实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引导农民掌握实用技术,增强致富能力。

三、农业科技体系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投入不足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近几年,依靠项目支持县乡农技中心(区域站)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主要还是办公等基本条件的改善,特别是区域站,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不大,专业技术设备基本还是空白,有些检测检验必须依靠市级,有的甚至要依靠省里来完成。有些县农业技术人员的报酬也未得到落

实。

(二)人才资源短缺,结构不合理。有些地方农技部门都存在编制空缺现象,主要是受到事业单位逢进必考政策限制,新人进不来,农业科技人员断档较为普遍,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

(三)科技服务手段落后,创新方式不多。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联合协作不够,新技术推广服务方式创新不多,仍停留在办班培训、技术咨询、印发材料、示范带动等基本层面上,科技推广服务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满足不了农民的实际需要。村一级除一些种养业发达地区成立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协会为会员服务以外,大部分村没有服务网点和信息网络服务。

四、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几点建议

通过对农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我们认为,我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还不尽完善,但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一)创新服务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单纯政府型的服务机构和公益性的服务方式已无法完全满足社会需求,也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面对新形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已迫在眉睫。政府要统一规划,科技部门牵头,农、林、水等涉农部门配合,形成政府主导公益性服务、市场主导经营性服务的科技服务网络,既发挥政府公益性服务机构的作用,又拓展经营农资企业的参与;既发挥专家型人才的作用,又发挥乡土人才的作用。要利用政策导向,吸引壮大农业科技服务队伍,补充基层科技力量的不足,逐步形成服务主体多形式、服务内容多样化、服务对象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服务网络,促进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

(二)加强网络建设。县、乡、村三级农业科技网络建设中,县、乡服务机构建设虽然还很薄弱,但有机构、有人员、有基本的服务设施,而相当一部分村组网络建设还是空白,县、乡服务缺乏承接。为此,要在继续重视加强县乡服务机构建设的同时,主攻点应放在村一级。主导产业优势突出的村应进一步鼓励引导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支持和引导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和服务的农民、组织与其他人员以自愿联合、共同投资、共担风险、民主管理和平等互助的原则,组建农业专业技术合作社和其他类型的农村专业技术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地处偏远或优势产业不明显的村组,要扶持发展农资经营户、科技示范户,建立科技联系点,对经营者和种养户进行集中培训,使他们担当起对当地农户的基本生产技术指导,通过他们的辐射作用带动千家万户。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媒技术,办好农业科技信息网站和“农业科技118”服务热线等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专家咨询的服务作用。

(三)加强队伍建设。农业科技人员是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细胞,他们的活力决定农业科技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切实调整配备好农业科技专业人员,通过内部调整优化人员专业结构,使农技服务机构专业人员比例最低达到70%以上。同时要重视补充新鲜血液,在坚持农业科技人员全员聘用制,公开招聘、凡进必考、竞聘上岗、择优聘用等人事制度的前提下,人事部门在制定事业单位人员招考计划时,应把农业科技人员列入计划,适当放宽招考条件,把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选拔进农业科技人员队伍。要加强农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鼓励通过自学、进修深造和短期培训等形式,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他们服务农村经济的能力和水平。要重视农业科技后备人才的培养,通过定向委培等形式,解决后备人才匮乏的问题。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实行岗位目标管理,工作绩效与职称评定、评选先进、福利补贴挂钩,对有突出贡献者政府应给予重奖。

(四)转变服务方式。要积极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机制,积极探索行政驱动与市场引导相结合的运行机制。通过与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种养殖大户和产业化基地签订技术推广、承包合同,积极探索按合同要求提供规范化的有偿技术服务途径。通过以资金入股、项目技术参股等形式领办创办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科技咨询中介服务机构等经济实体,探索农业科技推广投入回报新机制。通过转变服务方式,促使科技服务由单纯的技术推广向信息、技术、购销一体化综合服务转化,向农科教一体化转化,通过整合资源,引导组建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产业协会等途径,提高技术的集成化水平,降低推广成本。

(五)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把农业科技服务当作公共事业来办,把增加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逐年提高农业科技资金投入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二是积极争取项目,充分利用国家关于乡镇农技站、畜牧兽医站、产业基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信息化和农民科技培训等项目建设上的扶持政策,通过项目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三是鼓

5.建设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农业科技创新 篇五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确保粮食安全的基本保障,是实现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突破资源和环境制约的一个必然选择叭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要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科技创新是关键。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人强劲动力%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的问题尤其突出;还有农业生产水平低、农业增产不增收、技术制约经济发展等问题也都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去加以解决。

本研究通过对山西省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山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促进山西省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

6.北京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6问 篇六

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的由来是什么?

2009年年底,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一次座谈会上讲话时表示,希望北京市率先探索科技促进高端农业发展的道路。北京市领导高度重视,指示北京市科委尽快提出共建农业科技城的建设思路和实施方案。

北京市科委积极落实,多次与科技部农村科技发展司、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致公党北京市委员会联系沟通,通过实地调研和座谈讨论,提出了科技部与北京市共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的发展构想,并迅速将构想转化为实施方案。

2010年3月16日,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到顺义、昌平调研农业科技园区,并对科技城建设方案提出指导意见。

2010年4月14日,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王钦敏等领导考察北京农业和农业科技园区时,与北京有关领导就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交换了意见。

2010年4月27日,北京市委常委赵凤桐带队赴科技部与张来武副部长就部市共建科技城进行会商,对建设方案和组织实施提出明确意见。

2010年5月11日,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在市委主持召开会议,专题听取部市共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的方案汇报。会议原则同意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方案。刘淇书记批示在建设农业科技网络服务中心、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科技创新产业促进中心、良种创制与种业交易中心等“四个中心”的基础上,增加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中心,形成“五个中心”的建设格局。

2010年5月13日,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带队再次赴科技部向张来武副部长汇报工作进展,推动落实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

紧接着,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方案由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报送科技部部长万钢和党组书记李学勇,6月4日,万钢批示“方案示范意义很大”,李学勇批示“很有意义”。至此,农业科技城建设蓝图开始“浮出水面”。

2010年8月16日,科技部与北京市在京签约共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

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为什么选择在北京?

当前,北京已进入加快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推进世界城市建设的新阶段,为农业科技城的发展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作为我国农业科技资源最密集的地区,北京聚集了61.1%的国家重点农业试验室,23.7%的涉农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家全国一流的农业高校和涉农科研机构,具有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业氛围,最有条件成为农业发展的人才、技术、信息、资本、市场等创新与服务资源的集散地和资源中心,具备开展农业技术创新、集成创新、机制创新和服务创新的优势条件。

科技城注重引入农业高端科技资源。2010年6月26目,北京市科委等5个相关部门与中国农科院共同签署了《首都农业高端发展“5+1”战略合作协议》,引导中国农科院参与农业科技城建设,提供人才、成果、信息等全方位支撑,并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在农业科技城示范和推广。

未来,北京市将以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通过科技与服务的结合,促进一二三产融合,聚集现代农业创新与服务要素,实现产业、村镇、区域整体功能的突破与升级。通过5~10年的时间,将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成为全国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现代农业产业链创业服务中心,面向世界,立足首都,服务全国。

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的重大意义有哪些?

在现代农业科技城签约仪式上,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发言时介绍了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的重大意义。目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当今世界正共同面临着粮食安全、气候变暖、节能减排、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国际农业和农业科技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此背景下,在首都北京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具有重大意义。

一是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举措

2010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干部研讨班上讲话强调指出,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把加强自主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充分体现了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凝聚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加强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按照产业链发展的要求加快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引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无论对于应对国际农业科技竞争,还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都具有战略意义。

二是发展生物种业和粮食科技,保障粮食安全的具体行动

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以种子为代表的粮食科技和生物种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安全。我国必须加强生物育种等粮食科技研发,大力发展生物种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把良种创制和培育生物种业作为建设的重要内容,正是大力培育生物种业,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具体行动。

三是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实践

统筹城乡发展,必然要求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医疗等等方面的资源在城乡合理配置。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立足北京、面向世界、服务全国,通过集成首都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多种资源、多种要素,培育现代农业产业链,服务全国农业农村发展,必将对探索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模式发挥重要作用。

四是推进产学研结合,创新科技体制的重要探索

建设创新型国家,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就必须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以“高端、高效、高辐射”为目标,以农业高端研发、产业链创业和现代服务业引领为重点,强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把科技创新创业联系起来,把企业、高校、科研单位联系起来,把首都引领与全国农业农村发展联系起来,一定能够探索出一条科技创新创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路子。

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的特征和功能是什么?

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以“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要素聚集武装现代农业,信息化融合提升现代农业,产业链创业促进现代农业”为主要特征,将成为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标志,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引领和

服务支撑。

一是构建全国农业产业支撑平台

以农业高端研发、产业链创业和现代服务业引领为重心,共同建设农业科技网络服务中心,优质便捷服务全国,共同建设农业科技金融服务中心,促进科技与产业资本的融合;共同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产业促进中心,促进产品创新研发和产业链建设;共同建设良种创制与种业交易中心,提高我国种业国际竞争力和产业化水平:共同建设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交流中心,推动国际农业科技创新合作与交流。

二是推动科技特派员产业链创业工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共同推进以法人科技特派员创业为核心的产业链建设,促进各类农业科技资源要素在产业链建设过程中的整合、集成与共享;吸引社会主体在产业链扩张中创业、就业;鼓励企业在全国开展并购重组、建立分支机构及生产基地,构建全国产业梯级,推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三是引领传统农业走融合发展之路

共同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专业性强、辐射面广、科技与服务结合紧密、具有现代农业高端形态的特色园区,作为科技城的实施载体,促进先进科技成果的集成创新、转化应用和辐射推广。共同开发现代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和示范等功能,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将以“高端、高效、高辐射”为目标,以农业高端研发、产业链创业和现代服务业引领为重心,实现农业高端服务、总部经济研发、产业链创业和先导示范等四大功能。

高端服务功能

着眼于世界城市建设,围绕农业科技创新和涉农龙头企业发展的需求,为企业和社会提供产权交易、科技保险、期货交易、管理咨询、投融资服务、现代物流、会展交流、高端人才培养等高端服务。

总部经济研发功能

瞄准世界农业科技高端,集聚国内外优势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通过引进国内外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在科技城建立总部研发机构,促进各类农业科技资源要素的整合、集成与共享,提升首都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培育农业战略产业,打造总部企业密集的产业经济中心,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产业链创业功能

围绕全国农业产业链建设的科技需求,以经济实体为载体,将科技、信息、管理、资本等生产要素植入产业链若干环节,通过龙头企业产品创新和高端人才创业推动农业产业链细分和延伸,形成以法人科技特派员创业为核心的产业链,并吸引社会主体在产业链扩张中创业、就业,为全国农业产业提升提供科技引领和服务。

先导示范功能

瞄准农业高端,以成果应用为重心,从贴近产业、融入市场的角度,以“1+N”模式(围绕一个品种,展示簇团技术)实现先进科技成果在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的集成创新和转化应用。通过网联各省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成果对接和产业互动的形式向全国辐射推广。

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的建设思路是什么?

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采取“一城多园”的布局思路,以打造“五个中心”的支撑平台为建设内容,以构建“多园”为实施载体,逐渐形成“中心”与“多园”互动、科技城与外埠园区网联的发展态势。

“一城”指物理空间(标志)与虚拟网络相连接的农业科技城;“多园”指若干特色鲜明、专业性强、辐射面广、科技与服务结合紧密、具有现代农业高端形态的特色园区。

“一城多园”瞄准世界城市的农业高端形态,围绕现代农业产业需求,结合首都资源特点,汇聚一批科研院所、转化一批科技成果、聚集一批科研人员,以新品种示范展示为主体,开展配套技术的集成示范应用;开发现代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和示范等功能,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引领传统农业走融合发展之路,辐射带动,服务全国。选择小汤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顺义国际鲜花港等条件具备的园区作为“多园”试点先行建设。

“五中心”是指构建以下5个中心:

农业科技网络服务中心

围绕我国农业科技服务需求,聚集和整合科技服务资源,构建全国农业科技服务网,建设农业科技服务的数据源中心、服务源中心和物联网服务中心,解决农业科技信息孤岛问题,汇聚全国一流的专家队伍,开展农业远程咨询、视频诊断等服务,快速及时服务全国。

农业科技金融服务中心

围绕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对投融资服务的需求,聚集金融要素和资源,构建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技术入股、技术担保、产权交易、股权交易、信用保险等农业科技金融服务,实现农业技术成果与产业资本及相关配套条件的优化组合,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农业科技创新产业促进中心

培育发展科技创新服务业,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在科技城建立应用研究基地,开展市场化、产业化研发活动;吸引国内外大型涉农企业设立总部研发机构,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应用研究。推进法人科技特派员创业为核心的产业链建设,鼓励企业在全国开展科技创业,建立分支机构及生产基地,构建全国产业梯级,推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良种创制与种业交易中心

开展单倍体育种、转基因育种、航天育种等市场应用的开发研究,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质资源和育种材料,为提高我国种业国际竞争力和种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开展种子交易、种子期货、品种权交易、种业品牌交易等实物和知识产权的交易,为我国种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平台。

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交流中心

围绕世界城市建设,瞄准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高端,打造国际化的农业科技合作交流中心,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引进国外高端农业科技成果在科技城进行试验示范,开展国际间农业高端技术的合作交流:举办国际农业高层论坛和农业科技会展,打造国际农业会都;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到农业科技城创新创业。

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的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是什么?

一是“双组长制”护驾科技城建设

未来,将成立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实行科技部、北京市“双组长制”,协调指导科技城建设的相关事项。组长由科技部和北京市主要领导担任,副组长由科技部分管副部长和北京市分管领导担任。都市领导小组原则上每年会商一次,总结、部署相关工作,协调重大合作事项。每次工作会议的议题由科技部农村司会同北京市科委共同提出,科技部农村司和北京市科委负责有关协调工作。

此外,还设立领导小组联合办公室。领导小组联合办公室设在科技部农村中心,建立会商协办制度,及时研究解决科技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办公室主任由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任担任。成立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管理委员会,组建独立的工作团队,建立稳定的工作制度。定期向领导小组报告工作,统筹研究运行机制,制订相关政策,编制建设规划,落实工作目标,监督检查和统筹协调科技城建设工作。

二是统一,多元、企业化运行机制

按照“政府行政协调、投资管理运作”的方式,以“统一化、多元化和企业化”的原则,建立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长效运行管理机制。

统一化成立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管理委员会,承担政府行政协调工作职能。统筹研究运行机制,制订相关政策,编制建设规划,落实工作目标,监督检查和统筹协调科技城建设工作,定期向领导小组报告工作,接受领导小组直接领导。

多元化围绕科技城“一城多园”的建设内容,以园区为单位,建立起目标明确、标准规范、独立运行、多元主体运作的协调管理机制。

企业化在各特色园区内成立以农业科技投资管理公司为代表的企业,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广泛吸引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开展现代农业技术的开发、引进、示范、推广,并在资本市场上运作农业科技项目,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科技城建设。

三是政策,投入双驱动科技城建设

第一,共同制定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政策。集成并制订促进农业科技城发展的配套政策,共同推进相关政策在农业科技城先行先试,深化探索股权激励、科技金融、农产品期货交易、农业技术交易、产权交易、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企业上市等改革试点。加强政策衔接和部门联动,强化政策创新和金融支持。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组织协调、政策集成、资金支持、平台搭建、示范应用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职能。

7.农业科技园带动新农村建设分析 篇七

农业科技园带动新农村建设分析

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探索,农业科技园区已成为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平台,一方面,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载体,对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化生产和经营体系,引导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发展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对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意义重大;另一方面,农业科技园区实现技术密集与资金密集结合,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化生产和经营体系,对引导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发展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1、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现状和成效

我国农业科技园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从无到有,从不太规范到逐步规范、成熟,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发展活力。“首先,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有效地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示范和应用。其次,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对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据远景设计研究院了解大部分试点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运用“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带动和引导周边地区农民应用农业新技术成果,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中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再次,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带动了周边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通过园区建设和产业带动,大大促进了周边地区新品种、新技术的普及和设施农业的发展,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步伐。最后,引进和卵化出大批科技型龙头企业,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2、农业科技园区带动新农村建设的原理分析

本文由:远景设计研究院整理提供(专注古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农业规划、旅游规划)

2.1产业带动——“生产发展”的原理分析

通过在园区进行设施农业、畜牧水产养殖和休闲观光等产业示范,带动周边地区的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业设施管理,掌握高科技农业的技术操作概念,为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在周边地区发展高效种养业和休闲观光业打下基础。园区通过发展种子种苗产业,为周边地区农民提供优质、价廉的蔬菜、花卉种苗,使农民通过发展园艺产业而增加收入。

园区通过发展主导产业,建立农业专家大院,发挥园区龙头企业的作用,形成产业带动,为带动周边地区新农村实现生产发展,提供重要载体。在园区建立和发展主导产业,包括设施农业、种子种苗、畜牧水产养殖产业、农产品加工和休闲观光等农业产业。

在农业专家大院的指导下,园区建立农业生产和中试示范基地,大力引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在农业生产和中试示范基地进行技术示范,园区对周边地区的农民实现产业带动,都是通过园区内的示范农田的示范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的千家万户农民,根据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的要求来进行的。

2.2收入带动——“生活富裕”的原理分析

农业科技园区通过产业带动,在园区发展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中试基地建设,吸纳周边地区的农民来园区就业,促进农民向农业向关联产业转移,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农业科技园区通过市场需求带动,开展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使农民通过培训,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和农业设施管理方法。园区以产业带动和市场需求带动的形式,提高了农民的市场竞争力,增强其进入市场的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带动,园区产生收入效应并作用于当地农民,为农民提供实现高效经营、就业、创业等的平台,最终促进农民生活富裕和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2.3示范带动——“社会发展”的原理分析

农业科技园区发挥园区龙头企业的主体地位,依托农业专家大院示范推广现代农业科技,有力地带动了农村社会发展。一是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循环农业,改变村容村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从而促进了周边农村的“村容整洁”;二是通过挖掘农村文化、开展农民培训,推动农村精神文明进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从而推进了“乡村文明”;三是通过创新园区体制机制、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增加了农民的民主意识,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推动了农村“管理民主”。农业中介组织是政府与农民之间的重要沟通渠道,有利于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3、总结

农业科技园区带动新农村建设,是走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发展模式,作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平台和载体,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完善,在产业带动、收入带动和示范带动三方面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发挥了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在生产、生活和社会领域的显著效应,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农业科技园区视作区域农村发展的增长极,发挥着优势产业集群的组装集成功能,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结合当地政府提供的政策和机遇,充分利用自身集中优势资源的能力,转化先进要素为现实生产力,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作为龙头企业组装集成和孵化培育的平台,农业科技园区在带动一、三产业发展方面,能够联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高校、科研机构等社会资源,形成工业带动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较完善的产业链条,实现产业联动和工农业融合发展的规模效益;另一方面,在园区内的各类产业的吸纳和带动下,农业科技园区能有效吸收当地农户向非农产业转移,改善农村当地非农就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作为农业新技术推广和示范的平台,农业科技园区对当地区域的科技带动作用明显,主要采取农业推广体系和专家大院等形式,提高大多数农户应用新技术的能力,从而提高普通农户的生产效率。

在农业科技园区的区域带动作用下,园区内核心区可以与示范区和带动区乃至更广阔的周边地区进行技术、产业、资金的对接和交流,达到影响和辐射周边地区农户的目的,并显著提升周边农村地区的社会效益。

8.建设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农业科技创新 篇八

2018河北省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及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专题一: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建设

一、总体思路

依据国家科技部关于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和省政府2017年重点工作目标要求,落实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建设实施方案确定的“1516”建设任务,进一步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机遇,按照“现代、高效、富民”的总体要求,以吸引首都高技术、产品就地就近转移和成果转化为核心,加快构建“首都研发、示范带转化”的创新协作模式。在实施重点上,以示范带内农业科技园区为载体,以农业智能化高水平管理平台建设、协同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农业高新技术集成示范和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为重点,招才引智、招商引资,引导首都科技成果向科技示范带转移转化,提高首都高技术、产品输出额占有率,打造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制高点,全国农业协同创新发展的新样板。

二、支持重点

优先主题一:环首都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指南代码5000201)针对科技示范带农业协同发展需求,重点支持农业科技园区与首都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等精准对接,共建星创天地、成果转移转化等协同创新创业平台,提升科技示范带科技创新能力。

绩效目标:【约束性指标】借助平台建设引进示范2-3项农业高新技术成果。【预期性指标】搭建起基础设施完备、协同创新机制高效、管理制度健全、产学研结合、京冀协同的创新创业平台。

优先主题二:区域特色产业高新技术集成与示范(指南代码5000202)

针对科技示范带高端蔬菜、有机林果、精致养殖、特色健康、营养食品、休闲观光等6大特色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支持企业与首都高校和科研院所紧密合作,集成示范配套适用技术,形成技术成果包,为农产品安全高效生产和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绩效目标:【约束性指标】围绕六大特色产业,集成1套以上能解决产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的技术规范或标准,形成1个以上“技术成果包”,并参与技术对接活动,推广应用。【预期性指标】建立示范基地,取得明显的示范带动效果。

优先主题三: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指南代码5000203)

围绕高端蔬菜、有机林果、精致养殖、特色健康、营养食品、休闲观光等六大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支持农业企业与首都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成果转化与示范机制,针对产业关键环节开展技术集成应用研究与示范,带动产业升级,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培育知名品牌,提升产业价值链。

绩效目标:【约束性指标】通过项目实施,企业建立起农业工程技术中心,形成研发团队,建有成果转化与示范基地,与首都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有稳定的合作关系。【预期性指标】备案为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农业知名品牌。

优先主题四:科技示范带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与示范(指南代码5000204)

针对科技示范带内智能信息化管理水平弱、低的问题,重点支持首都“互联网+农业”在科技示范带建设和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管理中应用,推进平台建设管理、产品生产销售、技术协作服务等的信息化,为科技示范带建设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绩效目标:【约束性指标】对接首都“互联网+农业”高新技术管理服务,建起一个运转高效的农业科技园区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预期性指标】实现与“河北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平台”互联互通。

三、项目安排

根据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建设总体规划确定的2018目标和任务,针对科技示范带建设需求,拟安排支持25项左右。

四、申报要求

申报范围为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建设14个县的农业科技园区,具体要求如下:

1.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申报2项,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申报1项。具体指标(承德5项、张家口4项、廊坊10个、保定3个)。

2.以企业为主体申报的项目,需要与首都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联合申报。

3.优先主题四支持科技示范带内农业科技园区与信息技术企业、研究院所和高校联合申报。

4.项目实施期限一般为2年。

五、申报材料

项目申请书(工作推动类)及相关证明材料。

六、受理与咨询电话

网上申报受理时间为2017年7月7日--8月1日。纸件材料(一式两份)受理截止时间为2017年8月2日,受理地点为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石家庄市裕华东路105号科技大厦1138房间)。

咨询电话:0311-85881518 专题二: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一、总体思路

按照中央、省委一号文件和省政府2017年重点工作目标任务等要求,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园区提档升级。立足园区技术高新化、产业链条化、产品品牌化、管理信息化的发展需求,以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技术集成示范、产品产业升级为重点,推动技术、人才、资本、产业、项目向园区聚集,提升园区科技引领、产业集聚、示范带动的能力,扩大园区品牌效应,推进国家级园区创品牌、增优势,老牌园区上规模、增特色,新建园区提档次、增效益,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园区提档升级,为河北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农民增收致富提供科技示范。

二、支持重点

优先主题一:农业科技园区特色产业高新技术集成与示范(指南代码5000205)

针对农业科技园区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技术需求,重点支持新建农业科技园区内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集成示范配套适用技术,为新建园区提档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绩效目标:【约束性指标】集成1套技术规范或标准,形成1个技术成果包,并参与技术对接活动,推广应用。【预期性指标】建立示范基地,取得明显的示范带动效果。

优先主题二: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指南代码5000206)

针对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创业平台少问题,重点支持老牌农业科技园区与京津冀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紧密结合,创建成果转化平台、信息咨询服务平台、星创天地等创新创业平台,提升园区科技创新条件。

绩效目标:【约束性指标】借助平台引进2-3项科技项目。【预期性指标】应搭建起基础设施完备、运行机制高效、管理制度健全、产学研结合的平台。

优先主题三:农业科技园区信息化技术应用示范(指南代码5000207)

针对我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和产品生产信息化水平低的突出问题,重点支持“互联网+”在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管理中应用,建设农业科技园区信息化管理平台;支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和产品生产的智能化,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智慧农业发展。

绩效目标:【约束性指标】搭建1个运转高效的农业科技园信息化平台,并实现其信息化管理。实现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和产品生产的智能化控制。【预期性指标】实现与“河北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平台”互联互通。

三、项目安排

专项项目安排总数为30项左右。

四、申报要求

1.2017年新认定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各市推荐数量为认定数量的50%。

2.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可申报2项。

3.以科技园区企业为主体申报的项目,需要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申报。4.优先主题三支持园区与信息技术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联合申报。

5.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内的农业科技园区不参与申报。

6.项目实施期限一般为2年。

五、申报材料

项目申请书(工作推动类)及相关证明材料。

六、受理与咨询电话

网上申报受理时间为2017年7月7日--8月1日。纸件材料(一式两份)受理截止时间为2017年8月2日,受理地点为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石家庄市裕华东路105号科技大厦1138房间)。

9.建设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农业科技创新 篇九

【关键词】农业科技;培训;新农村

1.良好的发展机遇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业科技推广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的重大历史课题。其内容就是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其目的就是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福利水平和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是要通过强化科技的支撑作用,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发展产业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提高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当前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正向现代农业转变,发展现化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成为新时期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抓好农民科技培训,发展广大农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潜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切实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入口。

2.充分认识农业科技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1 抓好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全面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需要

我国正处于由劳动密集的集约农业向知识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农业转变,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靠科学技术。生产者(农民)是生产力中的决定因素,因此,生产者科技文化素质高低,决定着对先进农业技术及工具的采用和普及。决定着对市场经济信息的捕捉、分析、判断与采用。农民盟不仅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主体,更是农业增收的主体。建设现代农业,是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只有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农民,才能使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努力把广大农户培养成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營者。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来发展,因此,抓好农民的科技教育培训至关重要。

2.2 抓好农业科技培训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随着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的目标:提高质量.提高效益.提高国际竞争力。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的原则:市场导向.协调发展.因地制宜.保护生态.效益最佳五项原则。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原则,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适应市场需求,优化支柱产业的发展,农业龙头企求业的逐步形成状大,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形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抓好农业科技培训使农民掌握1-2门农业科技新技术,是促进农业产业化调整优化与发展的道路,适应国际竞争能力的主要措施。

2.3 抓好农业科技培训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积极发展种养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求业和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者的培训,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培养新型农民,使农民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这就要求对农民抓好科技培训。必须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股入,全面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保障。所以,努力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科技素质,把广大农民培养成为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经营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

2.4 抓好农业科技培训是推广高新技术的需要

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布局。我国加强农业优良品种改良和训化,养殖技术和栽培技术的研究,并产生了在量科技成果。这此科技成果的转化,新品种及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最终使用者是农民,因此需要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

3.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的思路

开展现代农业科技培训应全面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发展农业产业化.规模化.规范化为主线,以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从而培养一大批中青状年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有力的技术保障和人才保障。

4.抓好农业科技培训的措施

4.1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各级政府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新的农业革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结合当地实际,实事求是,找出存在问题,明确目标,把农业科技推广和科技培训摆上重要日程,并把全面实施现代农业教育工程枘入到新农村建的总体规则,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4.2 加大投入,搭建现代农业科技培训的平台

农业科技培训是科技兴农的基础性工程,是公益性事业,必须依靠政府财政投入扶持,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教育和科技援助。

4.3 优化,整合培训资源

将农、牧、林、科委、科协的技术服务推广部门有机结合起来,组成综合的培训机构,建立和完善培训保障体系,切实提高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通过现有高层次培养学历教育,农大.林学院不同学制取得不同学历;中等农职业学校,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广泛召农村农业人员学习中等实用技术培训;以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为依托,加强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大力推广绿色证书制度,使每个农村劳动力都能掌握2-3门现代先进种养技术,全面提高基层于部和农民接受农业科技教育的程度。

4.4 拓宽培训领域,培育新型农民

4.4.1 开展绿色证书培训,培养骨干农民

“绿色证书”作为农民职业技术资格来推行,通过“绿色证书”培训,为农民培养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和骨干农民,并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把农业科技成果辐射到千家万户,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

4.4.2 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结合当地实际,采用集中培训,田间咨询,现场指导,科技下乡赶集等方式,培训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推广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产品品质为重点,以增强市场意识,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增加农民入为目标。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方式,重点面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广大农民,向他们提供培训资料。援课人员采取进村入户.田边地头.举办专题讲座,现场解答和技术咨询等形式,实施整村推进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4.4.3 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绝大多数仍集中于第一产业,限制高新技术和农业机械化推广应用,并阻碍农村经济发展,使农民收入增加缓慢。目前摆在中国最大问题就是农民失业,最困难问题同样是“三农”问题,因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要积极开发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外;扶持与引导乡镇企业与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提高就业容量;加快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应同状大县域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增强小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人口发展的能力。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好途径就是发展农业产业化,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道路,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安排部分剩余劳动力。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中,要不断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培训对象重点面向初高中毕业生后未能继续升学人员,贫困农民和复员退伍军人。

4.4.4 加大乡土人才的选拔及创业培训工作,培育农民企业家

乡土人才是科教兴农,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富民强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支重要队伍。因此,要把乡土人才的开发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加大选拔和培训力度。要选拔一批有一定产业.文化和经济基础的种植养殖大户,能工巧匠,技术能手,取得一定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退伍军人和大中专学生,能带领群众致富的村组干部等人,通过集中培训,生产实践和跟踪服务指导,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水平,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拥有一定专业知识技术和技术能力的农民专业队伍人才。

4.4.5 将农业科技培训与农业产业革命化经营紧密结合起来,发展持续农业

发展持续农业是以生态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农业和集约农业为模式,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必然之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技术革新来武装农业,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生产技术,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的建设和农业标准生产技术的推广,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重点培训农业标准生产技术,高新技术应用,科学使用农药生物防治等。因此,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挖掘资源的生产潜力,不断提高资源的综合生产力,实现低投入.高产出。实现生产、经济、生态三个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天堃,陈仙林.农业经济管理[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

10.建设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农业科技创新 篇十

一:投资优势

投资小无需建厂房,占地面积小,二相,三相电源均可,3至5人即可生产。

规格全该机械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任何膜具,可生产不同规格型号产品,有圆柱型,椭圆形,距型,异型,实心型,空心管等。

见利快无需高额投资、风险小。市场需求量巨大,而且利润较大。

成本低使用我公司机械及配方生产的产品成本低,每亩仅需400至1500元。

操作灵活运输安装方便规模可大可小,运输安装比较简便。

原料易购,用途广泛原材料全国各地均能买到,产品广泛适用于,种植,养殖,花卉,育苗,食用菌,林果,简易车间,海上养殖,畜牧业等。

二:产品优势

高强高韧性该支架为高复合材料产品,具有极强的耐压性和弹性。

高耐腐蚀性产品表面自然形成一种坚韧的防护膜,即刻成型永不脱落,用来阻止酸碱溶液的腐蚀。

建造方式灵活我公司机械生产的大棚支架长度,高度,弧度,粗细均可任意调整,且无任何膜具,日可产4000米以上。棚内跨度再大,也无需支柱支撑,大大提高了棚内的采光效果,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和土地的使用面积。

采光好支架弧度采用日光温室透光性优化设计原理的数学模式设计与制作,可在冬季最大限度吸收阳光,土壤保温期长,棚内温度高,阳光有效透过率达百分之八十五以上。体质轻支架的体质轻,表面光滑,导热系数小,不毁膜,不染膜,颜色可任意调配。造价低利用我公司机械及配方生产的产品成本低,每亩仅需400-1500元。利润空间大。使用寿命长经测定,在零下80度至100度之间热胀冷缩范围很小,几乎可以忽略,急冷急热不变形,设计寿命20年。三:现我公司面向全国诚寻代理与合作。并负责上门安装,调试,培训,现场指导生产。欢迎有意者到我单位现场考察。

11.建设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农业科技创新 篇十一

粮食安全问题,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基础。多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把粮食稳定增长,确保粮食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 在科技,科技进步是发展粮食生产的决定性力量。只有依靠科技,提高粮食单产,才是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必由之路。但目前在科技兴粮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1、农业科研服务生产不够。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科学研究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农业科研工作特别是农业应用基础性研究缺少稳定的资金项目支持,产前、产中、产后集成配套技术研究不够,研究经费缺乏。同时,由于种种原因,许多科研人员深入农业生产一线不够,“为论文而科研、为职称而科研、为经费而科研”的现象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成果评价考核办法体现农业科研特点不够,造成农业科技成果真正能够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较少。

2、基层农技推广体制不顺、经费保障不足。长期以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公益性职能定位不明确,主体力量分散,管理体制不顺;从事公益性农技推广工作经费长期得不到保障。目前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中财政全额拨款的占66%;乡镇推广机构20%以上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60%以上没有专用电话,80%没有计算机,90%没有交通工具,91%没有试验示范基地。加上人员素质不高,推广机制不活等,严重影响职能发挥,导致农业科技对粮食增产贡献不够。

3、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少、素质低。由于基层条件差、任务重、待遇低,农技推广队伍长期得不到补充,还有“一部分人跑了、一部分人转了、一部分人退了”,导致基层农技队伍很不健全,加上人员长期得不到培训,知识陈旧,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4、农民科技普及和素质较低。提高农民素质是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举措。目前我国农村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壮年农民大量进城就业,农村缺乏有思想、有技能、敢创新的示范带动人才,影响新技术、新成果在农村的推广应用。

5、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不健全、供给不足。目前我国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不健全,主体地位不明确,经济实力薄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没形成气候;农业教育和科研单位、农业企业覆盖面狭窄;国家农业专业技术服务部门作为主导力量功能弱化。另外,服务渠道少、服务内容单一,导致农业服务供给明显不足,严重影响粮食生产发展。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我国人口增长、耕地减少、水资源减少的趋势短期内不可逆转。因此,从全国粮食生产长远考虑,科技是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出路,是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根本性措施。围绕粮食优质高产、节本增效、抗旱节水、防灾减灾、加工转化等方面设立课题和项目,开展研究与开发,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科技支撑。

2、增加对农业科技和农技推广经费的投入。按照《农业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规定,认真落实“国家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但我国在农业科研和推广方面长期投入不足,导致基础设施陈旧,技术设备落后,研究成果不

实用,基层推广出现“人散、线断、网破”现象。因此,必须贯彻落实“科技三项费要向农业科技倾斜,其占三项费的比例,省级不低于40%”的规定,以提高农业科技和推广经费的投入,改善基层农技人员工作和生活环境。

3、建立引导农业科研服务生产的考核评价体系。首先,从立项上解决科技服务生产问题。要立足粮食生产发展需求,以粮食产业技术体系为主线,按产品和环节梳理提出解决技术难题的研究课题,完善科研的立项导向,推动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其次,从成果评价上引导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根据农业科研的特点,以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作为重要评价标准,从职称、工资、福利等方面制定有效措施,鼓励科技人员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4、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和机制创新。鼓励农业高等院校招收免费定向培养大学生或提供贷款优惠,毕业后充实基层农技队伍;加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力度,基层农技部门每年拿出一定的岗位数,招聘农科大学生;实施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工程,解决基层农技人员知识老化问题;设立全国粮食生产技术推广专项经费,从根本上探索农技推广工作的保障机制。

5、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提高科技种粮水平。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农业科技成果在农村转化为生产力的载体。要通过多种形式、多渠道加强先进农业技术的培训,培养新型农民,提高科技种粮水平,促进粮食生产发展。

6、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技、植保、农机等专业服务组织,鼓励农村经济合作开展承租、代管、代耕等各项服务,推进以机耕、机播、机收、烘干等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组织发展。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进一步加大法律保护、政府扶持、政策支持力度,使之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承担载体。

关于促进我国油料产业恢复发展的政策建议

长期以来我国始终是世界油料生产和消费大国,年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但由于人口持续增长和种植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影响,我国植物油人均占有量仍不到世界平均水平70%,外向依存度50%以上,进口总量居世界首位,油脂供给已成为影响我国食物安全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受市场价格偏低、生产用工量大等影响,我国油料生产出现了明显滑坡,面积持续减少,产量徘徊下降。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部在2008年提出振兴我国油料生产计划,目标到2008年油料面积恢复到2006年水平,到2010年,面积比2006年扩大2080万亩,亩产提高10公斤,总产提高14%。但是,要真正实现上述目标,难度较大,还存在不少问题。

1、面积恢复难度大。尽管近两年来油料价格上涨,但由于农村劳动力紧张矛盾仍比较突出,加上生产成本较高,劳动强度大,种油比较效益低,影响农民种油积极性,导致冬闲田面积反而增加。

2、机械化程度低。油料生产手工劳动比较多,在劳动力成本上涨,劳动力资源变化的情况下,已成为影响油料生产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3、生产成本较高。油料机械化水平低,用工量大,劳动力成本大;加上近年来生产资料

价格上涨,导致油料生产成本大幅增加。

4、价格波动大。自2006年以来,由于受国际市场价格飙升、国内油料供小于求的影响,油料价格大幅攀升,拉动油料生产收益较大。但由于油料价格的剧烈波动,也严重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为此,提出以下振兴我国油料产业的政策建议:

1、采取有效措施,恢复油料面积。主要通过增加油料生产补贴、提高油料保险标准、降低生产资料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调动农民种油积极性,逐步恢复油料生产面积。重点开发南方冬季休闲耕地,推广间作套种技术。

2、落实国家振兴油料计划的配套资金。振兴计划要求:培育油料优势产业区;依托科技项目选育与推广新品种;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加强油料机械研发和推广,建立油料机械示范基地等措施的实施,均需要相应的资金投入作保障。

3、提高油料补贴标准和补贴范围。扩大大豆和油菜良种、机械推广等补贴范围和补贴标准;加大油料生产基地投资和补贴力度;对油料生产大县和种植大户进行奖励政策。

4、稳定农资和种子价格,减小市场影响。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稳定农资价格;给予农资生产厂家各项优惠措施,降低原材料价格;流通环节管理要落实差率控制办法。规范种子、化肥、农药和农业机械作业价费的行为,打击制售伪劣农资和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

5、加强油料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优先扶持一部分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和中介组织建设,面向生产者和加工者提供技术服务、规范栽培技术,提供病虫害预测预报信息及专业化防治服务等。

关于尽快出台《粮食法》的建议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是关系经济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涉及多领域、多部门,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现行国家粮食安全管理体制是国家发改委领导下,国家粮食局与中央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共同管理的体制。而国家粮食局与中央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相对应的管理法律依据是《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通过近5年来的实践,《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存在诸多不适应市场变化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需要。今年国务院出台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2009-2020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尽快制定出台《粮食法》。为此建议:

一是制定出台《粮食法》,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粮食自给率95%以上的原则、最严格土地保护制度、促进种粮农民持续增收目标、保障居民基本消费承受等以法的形式明确固定下来,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长效体制机制。二是制定出台《粮食法》,必须进一步依法明确和完善强有力的粮食生产政策保护体系。依法落实最严格土地保护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依法健全和完善用地管理办法,严守18亿亩耕地这根红线;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多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依法确定若干个区域性粮食生产核心区,依法并规定其特殊扶持政策及权利和义务。总结近几年各项强农惠农经验,依法固定包括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粮食综合补贴政

策、粮食科技丰产政策等在内的粮食生产保障体系。

三是制定出台《粮食法》,必须进一步依法明确“储备充足、调控有力、流通顺畅、运转高效”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要依法明确和完善粮食储备制度,科学确定中央和地方粮食储备规模,界定中央和地方储备管理权事,完善吞吐调节机制,科学调节供求总量和结构。依法建立粮食预警应急体系,依法规定大中城市必须落实确保当地10天以上小包装成品粮油应急储备。

四是制定出台《粮食法》,必须进一步依法明确国有粮食企业市场主渠道地位和作用。家宝总理强调,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如果没有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后果不堪想象。依法支持加快中央和地方粮食企业整合步伐,培育国有和国有控股大粮商,支持多元主体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明确每个粮食主产县至少保留1至2家国有独资粮食储备或购销企业和必要的粮食供应网点,作为承担宏观调控和粮食应急载体。

五是制定出台《粮食法》,必须进一步完善粮食安全行政保障体系。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各级行政首长对粮食生产、粮食流通、粮食储备、保障粮食安全的职责,严格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粮食安全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内容。依法赋予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全社会粮食行业、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职责,特别是全社会粮食流通市场秩序、粮食质量安全等的监督检查,依法赋予其依法处罚职责,打击粮食流通和粮食质量等违法行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粮食综合补贴的政策建议

近年来,国家实施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其中实施粮食综合补贴政策的战略意图是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稳步提升粮食产量,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但实践效果证明,部分惠农政策设计不够缜密,导向作用不明显。突出表现在:

一是按计税田亩的“普惠制”粮食直接补贴对调动粮农的积极性作用并不大,粮食增产的效果并不明显。一些农民“一手拿着粮食直接补贴,一手提着树苗花苗”,甚至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现象并不少见。

二是良种补贴没有与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完全挂起钩,对促进粮食实际增产的作用有限。三是农机补贴资金主要用在农民购买环节上,一些地方出现了农民用补贴买农机后再转卖的现象。

四是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定价机制未能综合体现生产成本、农民合理收益及市场供求变化,出现有些品种托市价形同虚设。同时该政策执行主体与实际承担托市任务的基层粮食企业不同一,难免存在责权分离、相互扯皮,企业争利、监管失缺等问题。

五是国家面向农民的补贴种类繁多,发放依据、要求和时限不一,操作程序复杂,行政运行成本高,影响惠农效果。

尽管上述政策实践的效果不一,但提升了农民对政府的信心指数,可以说深得民心,必须坚持。改进和完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要在增量上做文章,提高补贴质量,放大补贴效应。为此建议:

一要改进和完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在现行普惠制按计税田亩补贴的基础上,通过增量

把粮食直接补贴与农民实际种粮面积和提供粮食商品量直接挂钩,重点向种粮大户倾斜,既可以充分调动种粮农民生产积极性,又可为国家掌握充裕的粮源。具体操作可实行“磅头补贴”,匹配完善的统计、公示、监督保障机制。

二要改进和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和实施办法。综合种粮成本和粮农合理收益,构建科学的粮食最低收购价定价机制并于下季作物播种前发布。

三要改进和完善良种补贴方式。将良种补贴与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挂钩,实行统一供种和良种良法,引导种植结构调整,提高优质化率。

四要改农机具购买补贴为农机具作业补贴,通过政府购买农机服务解决农机作业推广问题。

12.建设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农业科技创新 篇十二

关键词:农业技术;模式选择;问题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6.007

随着我国农业的迅速发展,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非常迫切,为能够进一步发展农业,对农业技术的推广体系模式加以优化就有着实质性意义。面对建设现代农业的繁重任务,现代农业科技尤其是农业技术推广在其中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1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现状及模式选择分析

1.1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现状

从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现状来看,还有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农业技术推广的网络单一化。从实际情况来看,对传统农业推广网络处在网破以及线断和人散的状态,在改革的措施实施下也没有使实际的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从农业科技的推广网络整体来看,在相关的服务功能方面还没有得到完善,覆盖面积比较小,这一发展状况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作用发挥有着很大的不利[1]。

另外,在组织结构的分割方面相对比较严重,农业技术推广的统一协调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部门和地区的分割造成的整体观念不强以及系统性的缺乏等;在长时间的交流合作比较缺乏的过程中,思想上就相对比较保守;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素质不高以及机构职能定位混乱,保障措施不足以及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等都是比较严重的问题。

1.2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模式选择原则

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规模的选择要能够按照相应的原则进行实施,首先就是农民导向的原则,自下而上实施利益为纽带的推广机制,进而促进院校与科研部门结合农民的真实技术需求组织农业技术的研究;遵循市场导向的原则,农业技术是生产要素,所以要对市场机制充分利用,在市场的导向下完善农业技术的应用模式。除此之外还有针对性原则、主体多元化原则和政府主导原则。

2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模式的选择及完善策略

2.1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模式选择分析

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模式选择思路上来看,推广的主体要能将政府推广的机构作为主导,并要对教育科研部门进行鼓励,从而形成多元化的主体共同参与局面。对于农业技术能够分成几种重要的类型,其中公益性农业技术模式主要是由政府推广机构来承担。还有是公益和市场结合型技术推广模式,主要是通过农业教育科研部门进行承担负责。在市场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上是将商品交换作为重要基础的,主要是依赖市场机制[2]。从系统模式的路径方面来看,公益型的推广路径主要是对准备立项的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实施了财政投入,并通过设立科研项目方式向教育科研部门实施招标。

2.2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模式的完善策略

对农业技术推广系统模式的完善策略上,首先要能保证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基层农业技术体系,在有着特色农业产品的产区可构建以高校和科学研究院为中线的基层农业体系,这样使基层农业技术能够得到有效创新;要能够将农业技术的推广方法进行创新,对于基层的农村技术推广体系模式优化要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引导,从具体的措施实施上来看主要就是能够设置科技特派员制度,在此作用下能有效调动相关科技人员对农业科技学习的积极性;进行组织农业科技家教,形成对农户定期生产技术经营指导。

另外是要对新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形式进行实施,从具体的措施上就是要能够构建农业科技园,这对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为农业市场的繁荣提供了比较充足的动力。不仅如此,还要以构建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的形式,通过高科技来帮助农业走可持续道路[3]。

要能够不断地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及再教育不断提升,没有农业大学以及科研院专门人才的支撑,农业技术的推广体系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所以这就需要对其采取鼓励措施,使农业大学及科研院所的专门人才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结语

在当前的发展阶段,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科学发展,对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加强对农业技术的应用与重视,结合我国的发展背景,各地政府在这一过程中要进行正确引导。只有在多方面考虑的基础上才能保障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模式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陈洪俭.论基层农业科技单位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J].中国农学通报,2014,(03).

[2]王春霞,贠谦吉.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3,(08).

[3]张萍.对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的探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4,(05).

上一篇:党员大会选举记录下一篇:Unit 4-5 句子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