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2024-09-12

如何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共19篇)

1.如何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篇一

如何写出真情实感

刘天勤

放 飞 真 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刘勰

“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儿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得出来。所以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冰心

真实是文学作品的生命,感情是文学作品的血肉。

感情真挚涉及到

1真情缘于真人真事。

2抒情表现感情波澜。(可用排比、反问句式和描写方法。)

3悲剧容易打动人,但要从生活中出发抽取,不能刻意编造。

阅读材料,感悟真情

(一)生命的跪拜

有一屠户从集市上买来一头牛,这头牛体格健壮,肚大腰圆,屠户满心欢喜地牵着牛回家,提刀近前准备开宰。这时,牛的眼睛里满含着泪水,屠户知道,牛是通人性的,它已经预感到自己的命运了。但屠户还是举起了刀子。突然,牛的两条腿扑通跪下,牛的眼睛里泪如雨下。屠户从事屠宰业已经十多年,倒在他刀下的牛不计其数,牛在临死前掉泪他也见得多了,但牛下跪还是头一次看到。屠户来不及多想就手起刀落,鲜红的血从牛的脖子里汩汩流出,然后对牛进行剥皮开腔。当打开牛的腹腔时,屠户一下子惊呆了,手中的刀子咣当落地——在牛的子宫里,静静地躺着一头刚长成型的牛犊。

这件事令有十多年宰龄的屠户也震颤了:“屠户沉思良久,破例没有把牛拉到集市上去卖,而把母牛和那个还未及出生的牛犊,掩埋在旷野之中。”

这个故事也深深地震撼了作者:“还有什么语言能够代替那神圣的一跪呢?所有的母爱,其实表达起来都是这样简单,它没有做作,没有张扬,有的只是极其普通又撼人心魄的细节啊!”

(二)狼性,狼情

读邓一光的《狼行成双》,深深感动于两只狼彼此之间的“爱”。

1997年,我在大兴安岭当兵时,常常受命与柱子一同带枪携犬在无边无际的森林中巡逻。柱子的枪法奇准,加上“太阳犬”的勇猛,我们几乎每次都能带回些野味。时值盛夏,我与柱子一边聊着家常,一边横穿一片茂密的森林。来到一块空地,“太阳犬”突然停住了,鼻子贴近地面嗅了嗅,轻轻地叫了几声。“有情况!”我们迅速闪到树后,屏住呼吸。不一会儿,一只惊恐的母鹿从一百米外的树林里钻了出来,而后面竟是凶残的狼,不是一只,而是两只,壮一点的是公,肚子大一点的是母。只见那只公狼猛地跳起来咬住了那只鹿的屁股,而母狼随后便咬了那只鹿的喉咙。两只狼撕扯着那只可怜的鹿,却不吃肉下肚。突然,那只公狼似乎看到了我们,眼睛紧盯着我们这里。柱子突然闪出,瞄准了那只母狼,扣响了扳机,却见那只公狼箭一样地挡在了母狼前面,应声倒地,临死前还使劲地向山后看了一眼。母狼低沉地哀叫了一声“呜---”声音凄惨而绝望,而后衔起了一块鹿肉向山后飞奔。

这完全不可能,因为狼处于危险之中通常会进入茂密的森林,以便逃跑,而它却向光秃秃的山后奔去,这简直违反了常理。柱子欣喜若狂,端起枪,又射出了一颗子弹,母狼倒地了。正当“太阳犬”准备出击时,那只倒地的母狼居然又站了起来,衔起肉,仍旧向山后飞奔。柱子顿时睁大了眼睛,凭他的手法,绝对击中要害了,可这……柱子只好又补了一枪。不料,奇迹居然又发生了,那狼竟又衔起肉,硬是绕到了山后。柱子说:“还没有哪个动物能挨了我两枪仍能站起来。”我也纳闷,“这狼为什么老是不放那块肉呢”我们带着惊讶,飞快地冲向那座小山。来到山后,沿血迹走近一看,我们都愣住了:一个干净的山洞里,四只小狼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那块鹿肉,而身边躺着一只狼----二里多路,那肚子被打穿的母狼居然为了自己的孩子而跑完了它!

我们呆立了许久。狼性凶残?可我却分明目睹了这感人至深的狼情。最终我还是明白,狼有狼性,狼也有狼情。人也好,兽也好,在生命的群体中,“爱”是永恒的!

品读范文,学习写法

爱是怎样炼成的淘气顽皮又有些任性的我,老老实实的爸爸,善良温柔的妈妈,这三个基本元素构成了一个极为普通的家庭。

在沉湎于各种言情小说中的我看来,人到中年的父母一点也不浪漫,虽然他们才四十多岁,可是已以“老头子”、“老太婆”相称,他们之间既没有紫薇与尔康般的轰轰烈烈,也没有三毛与荷西似的缠绵悱恻,更没有杰克与罗丝的生离死别,他们有的,只是平平淡淡。有一次我问爸爸到底懂不懂什么叫“罗曼蒂克”,爸爸只是笑着说:“老头子老太婆就是我们的„罗曼蒂克‟。”这句话让我琢磨了半天,最后才恍然大悟。

爱到底是什么,由于标准和角度的不同,每个人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爸爸妈妈给出的答案就是看似平淡的日常琐事中饱含着彼此的关爱和理解。每天早晨,他们都争着起床做家务,为的是让对方多睡一会儿;每到下班时间,听到自行车响,妈妈都会条件反射似地探出窗外,看爸爸是否回来;拿到奖金后,都会去买一件对方钟意的小物件,为的是给对方一个意外的惊喜……

是的,爱不一定需要轰轰烈烈,也不一定要缠绵悱恻,更不必生离死别。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辽阔可以有小草的碧绿,爸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一生的承诺。

有时候我抱怨为何没有出生在豪富或高干家庭,因为不甚宽裕的家不能满足我的种种欲望。可是现在我明白了,因为“爱”是无处不在的。“爱”是我复习迎考的日子中桌上的那杯醇醇的绿茶,“爱”是头顶骄阳站在考场外接我回家的父亲手中的遮阳伞,“爱”是为我精心准备各种食品的母亲额上的皱纹和鬓发中的白丝……

爱,到底是怎样炼成的?有人说,爱是给予和奉献炼成的;有人说,爱是无微不至的关怀炼成的;有人说,爱是默默无闻的爱心炼成的;更有人说,爱是要什么就有什么的满足炼成的……是的,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的。

我要说,爱=关心+理解+信任。爱,是用心炼成的!

牵着母亲走过马路

方戈

当周末下午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怎么劝也不行。母亲说:“你们别拦妈了,你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到菜市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走路怎么也快不起来,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我宽容地听她诉说,像个长者。人老话多,树老根多,母亲这把年纪,自然爱絮絮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们还能不听?哪怕装也要装出忠实听众的样子才行。

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送我,一直把我送过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掌心,牵着走到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 “有车来就别过马路”,“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二十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己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公路已改造成混凝土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掠不去爱子的情肠。而她的儿子,却对她日渐淡漠,即使几月半载回来看她,也是出于一种义务,为了不让别人指责自己忘恩负义,不只缺乏诚意,更带着私心。

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了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渔网……

“妈,您腿脚不灵便,车多人又挤,过马路时千万要前后左右看一看,别跟车抢时间。啥时家里有什么难事,只要需要,不管多忙多远,我们都会来的。我是您一泡屎一泡尿带大的儿子呀,您还客气啥?”母亲便背过头去揩泪。

牵着母亲过马路,心里有几许感激、几许心疼、几许爱意,还有几许感叹。我们能够爱幼,但我们却时常忘了像爱幼一样尊老。

尊老吧,就在日常生活中。

给班主任的一封信

敬爱的王老师:

 相信学生在考场上给您写信,您一定很吃惊吧!但在这静谧的考场,在蝉鸣与风声的陪伴下,我真想吐一吐心中的话,与您交流。

高考在即,忧虑与紧张总陪伴在我的左右。毕竟我不是个成绩优秀的学生,在您的眼里、心里,怎么排座,也轮不上我,但您的气度、语言,甚至您的声音都散发着一种活力,我觉得与您交流是一大快事。

就在昨天,我兴奋地与同学们来到学校拿准考证。要走时,您叫一个同学留下电话号码,并说晚上打电话给他。虽然他极不情愿,但还是留下了。而后,您又允许愿意留下电话号码的同学留下号码,我也高兴地加入了。您说一定会打电话给我们。

怀着紧张、激动的心情,我一洗完澡便拿起书本坐在了电话机旁,我心里“怦怦”地紧张直跳。我在想,老师会说些什么呢!“李莉,不要紧张,拿出自信,虽然平时成绩不是很好,但只要努力,还是会有收获的。李莉,复习得怎么样,把疏漏的知识再重复一下,记一遍,不要睡得太晚……”想着这些亲切、安慰的话语,我心里甭提有多带劲。啊!我恨不得立刻就说:“谢谢老师,老师您真好!”七点,七点半,八点半……我问妈妈,老师怎么还不来电话。妈妈说:“老师是骗你的,他不会给你来电话,你成绩又不是很好。”虽然妈妈说的话我不信,但妈妈说的还是有道理的。

一晚上始终无电话铃响。

 第二天,我带着紧张与不安来到了考场看到了您的身影,您脸上还是充满了笑意。当听到同学们交谈昨晚老师几点几点打来的电话时,我悄然离去了。

 老师,您说您要来电话的呀!为什么不来?您说过的话难道不算数吗?如果您的老师也如此对您,您觉得公平吗?觉得守信用吗?

 不。一个不守信用、不诚信的人是得不到尊重的。我说了这么多,无非希望您在以后的工作中,不要忘了——诚信。

此致

敬礼

永远爱您的学生:李莉

2001年7月7

如何写出真情实感

1写真人真事,亲身经历。

2通过鲜活的细节来表现人物。

3结构紧凑,对比鲜明。

3结构紧凑,对比鲜明。

2.如何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篇二

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生命。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 表达真情实感。

一、树立“真实作文”的写作理念

培养学生写作文要真实不仅是作文教学的需要, 也是培养学生良好人格的需要。“作文如同做人, 贵在求真求实。只有真实, 才能打动读者, 才能感染读者, 才能有它的生命力。”我把全国特级教师张光缨老师曾说过的:“看到什么写什么, 听到什么写什么, 想到什么写什么”作为本班习作的标语, 每次习作前, 都让学生默念一遍。这样反复训练, 学生的脑中就会自然而然的形成“真实作文”的理念。

二、降低要求, 减少束缚, 写“放胆文”

对于刚踏入写作之路的小学生的作文, 我从不以“文体”来限制, 不以“结构”来衡量, 不以“段落安排”来框框。而是告诉孩子们:“你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学生们长期在这种思想的熏陶中, 写出了很多具有真情实感的佳作:诸如《我的最爱———阿衰》《爱打麻将的奶奶》《我家买了新车》等等。

三、观察生活, 体验生活, 积累“真实作文”素材

1.亲近自然, 观察自然。大自然中的树木、花草、瓜果、蔬菜等都是我们写作的好素材。例如, 在春天里, 可以和学生一起在学校里栽几棵小树, 然后观察它们在一年里的变化;可以带领学生哼着《我们去郊游》的曲子到田野中踏青;可以到油菜地中观察勤劳的蜜蜂怎样采花蜜……

2.观察生活, 留心生活。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泉涌, 文章如溪水, 泉源丰盈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学校生活, 家庭生活, 社区生活都是真实的写作素材。可是由于小学生受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 往往观察不细致, 认识不深刻, 这就需要大人的指导。如一位同学写《吹泡泡》, 第一次写得比较简单、平淡。于是我利用课间活动和他进行吹泡泡比赛, 让他观察泡泡的大小, 颜色, 持续的时间, 闭目想象泡泡去了哪里?结果第二次习作内容具体, 真实, 精彩之笔处处可见, 如“五颜六色的泡泡小如葡萄, 中如桃子, 大如皮球。众多的泡泡有的荡呀荡呀, 荡到了地面和大地接吻;有的悠呀悠呀, 不知怎么突然破了;还有的飘呀飘呀, 飘向了蔚蓝的空中”。

3.如何让学生在作文中写出真情实感 篇三

关键词:初中作文;真情实感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9-016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9.104

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几十年,在作文教学中曾经遇到过不少困难:学生作文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或者抄袭他人,写不出真情实感。什么叫做真情实感?我认为“真情”就是作者在自己的习作中所流露、所抒发的发自于灵魂深处的真挚的感情。“实感”则是作者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从一定意义上说,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生命。季羡林先生的“不管是抒情,还是叙事,文章的精神在于真实”和陶行知先生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都特别强调了真情实感的重要性。如何让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教学的体会讲以下三点。

一、引导学生认真细致观察生活

“不是没有绚丽的风景,而是没有发现美景的眼睛。”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深厚的情感来”。所以,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在平时,要给学生提出一定的目标和任务,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因为“处处留心皆学问”。叶圣陶先生还说过这样的话:“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歇。”叶老先生的这句话十分形象地道出了生活与写作的关系,不过他所说的生活,不是那些虚伪庸俗的生活,而是非常充实的生活。充实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也就是说学生作文的思想、感情、观点等一切材料皆来源于生活。从某些意义上说,作文就是认识生活与表现生活的统一。所以,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必须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并认真细致地观察生活,观察生活中的一景一物,一人一事。告诉学生不要回避生活,不管什么样的生活都要勇敢地面对,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因为,只有深入生活,才能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同时也只有对生活有深深地感悟,才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然而,现在的初中生生活单调,经历的事情也较少,但是,他们的生活也有波澜,有色彩,有阳光,有雨露,有同伴间的会心一笑,有陌生人的出手相助…… 我相信,只要学生有一双发现美景的眼睛,将视线投向生活,将紧闭的心灵之门打开,让学生所有的枯燥与乏味统统得到释放,让他们张开双臂快乐地拥抱缤纷多彩的世界,让生活的甘泉滋润学生那片贫瘠的写作园地,让美好的生活去触动学生的写作灵感,学生就一定能打破生活与写作之间的“壁垒”,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

二、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感受生活

写作的目的在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人的思想感情又来源于对生活的深切感受,没有对生活的深切感受,就很难写出或者根本写不出真实情感的文章来。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直接参与生活的体验。其实体验生活,也就是到社会实践中观察、倾听、感悟并享受大自然给予的恩赐。要注意多角度且多层次地观察各种事物,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不平凡的情与理,用敏锐的眼光去寻觅人世间的真善美,用细腻的心感悟生活中的智慧和哲理。比如,“抢遥控”事虽不足挂齿,但从中可看到家人的不同性格、不同喜好,并从中感悟出浓浓的亲情。感受生活,还要让学生注意对人生进行深入地思考,要展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因为生活是五彩缤纷的,既有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显惊天动地,也有平平凡凡的小事而微不足道,但是,只要学生肯“走心”,就能对生活中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一种现象产生出无限的联想和想象,都能从中悟出点哲理,品出情味来。如此,还愁写不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比如,看到池塘里的莲花,就会想到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看到高山顶的松柏,就会想到傲然挺立的倔强品格;看到蜡烛燃成灰烬,就会想到老师的无私奉献;看到山中耐寒的修竹,就会想到君子的高风亮节;看到风中摇曳的牡丹,就会想到亭亭玉立的少女;看到烂漫时节的桃花,就会想到浪漫无羁的爱情;看到花园里的花开花落,就会想起世间时光的飞逝…… 这就是联想,是想象。一句话,只要“走心”观察,只要“走心”联想,只要“走心”体味,就一定能感悟到:春夏秋冬,走过四季总关情;天地之间,人生百味皆成文。

三、用课内外资源唤起学生的情感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更何况当代的中学生,思想活跃,激情四射。可是,有时也会因考试的失利、学业的负担、同伴间的矛盾、家庭中的变故等原因。一些学生可能会淡漠或潜藏了本该丰富浓烈的情感。表现出一幅什么都无所谓,什么都索然无味,什么都冷漠无视的样子,试想,心中无情,又何谈下笔有情呢?这时所需要的是除了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之外,还要注意激发学生沉淀于心灵的情感。我们可以利用教材内容,利用课外阅读,利用影视资源等,也许一篇声情并茂的文章,一帧慑人心魄的银屏,一首悦耳动听的歌曲,一部催人泪下的影视就能勾起学生的回忆,引起学生的共鸣,唤起学生的情感,撩动学生的心弦。比如利用课内资源,可以从教材中选取较为经典的文章,诸如朱自清的《背影》,我们采用配乐朗诵的形式,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去欣赏、品味其作者以灵魂和血肉铸就的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以唤起、陶冶、升华学生的情感。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妈妈,再爱我一次》,仅这一影片的海报“来时别忘带条毛巾”就足以吸引你观看并感染得泪水连连。又如,可利用“天天动听”,听熊天平的《雪候鸟》、小虎队充满哀伤的离别之歌《放心去飞》、听沙宝亮演唱的《金粉世家》的主题曲《暗香》…… 只要学生的情感被激发了出来,再让学生提笔去写,就一定能写出充满情感的习作。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有这样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教师提倡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表达真情实感,一方面可以给学生的习作增添色彩,另一方面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做有利于社会的“真人”。

4.如何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篇四

为使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我骗了学生一次

我的作文教学及研究故事系列之七 为使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我骗了学生一次 84――85学年一年教学中,印象深的有这样一次“骗”学生的经历。 我送走了一届毕业班以后,利用暑期的时间,我开始思考学生的.作文问题,觉得,学生在表达真情实感方面,问题不小。我买了一本刘勰的《文心雕龙》(译本,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研究如何表达出真情实感。 其中,有一句话叫“情动辞发”。读书后,觉得,学生“情”没动,怎么达情? 怎么才能让学生“动情”呢?我思考了很久。 开学了,我接任了一个新的毕业班。我终于当了班主任。由于第一次当班主任,我对学生很好的,加上我上语文课“很动听”,于是很快和学生们建立了感情。 一个月以后,学校分配来了一位新教师。学校要她跟我的班级听课。我想出了一个主意。 那是下午。新分来的张老师第一次到我班上听课。 我走进了教室,先介绍新来的张老师,然后,告诉他们:“由于工作需要,高老师明天就要调走了,接任你们班语文课的是这位张老师。”说到这里,我故意顿了一顿,观察学生的反应。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几个女孩马上占了起来:“老师,我们不让你走。”于是全班都乱了起来,纷纷要求我留下。我接着“骗”他们:“不行的,这是领导的安排……。好了,大家坐好,今天,高老师给你们上最后一节作文课,讲一下如何表达真情实感”。 我开始在黑板上写标题。但是,当我转过身时我听到后面传来了轻轻的啜泣声。我再转过身,看了一下大家,好多学生伏在了课桌上。“别哭,这可是上课呀!”我劝了一句。没想到,这一劝更麻烦了,哭声大了起来。于是,班里哭声一片。 我好不容易把学生的哭声止住,开始讲课了。教室里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音。一张张挂着泪珠的小脸,望着我。我深深地感动了,声音很低低讲着课。20分钟,我讲完了。这时,我郑重的宣布:“高老师犯了一个错误――我骗了你们。”之后,我告诉他们,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生活当中,就得动情。就像今天,你们动情了。我很感动。但要求你们把今天这节课的经过写下来。看能不能写出真情实感。 作文上来了,效果当然好了。 不过,为这件事情挨了一顿批评。我喜滋滋地将这次作文教学的经历写了下来,给教研室主任看,没想到他们说:这怎么行呢?这是欺骗学生。老师怎么能这么做呢? 到底可不可以?到现在,我也没琢磨透。

5.写作怎样写出真情实感(精选) 篇五

[训练目标]

1.作文中说自己想说的话

2.作文中说话要真实实在很多同学一提写作,就感到头疼。其实,写文章是一项很自然的活动,写文章无须造作,你想说什么就写什么,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就是文章。

每个人对生活都有感受,你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关心的东西写下来,写出你心中感受最深的东西,用那曾打动过自己心灵的东西去使别人的心灵颤动,用自己的情感去唤起别人的情感,这样,你笔下的文字就会摇电曳多姿、情真意切,就能感动人,从而获得成功。

本次作文就要求大家写一篇尽情抒写自己心曲的作文

同学们,文贵有情,文章因情真而美!

俗话说得好,文章不是无情物。如果你的文章能感染读者,震撼读者的心灵,你的文章就成功了。

[例文欣赏]

例文一:

打下电话回家

有时候,在操场上徘徊,独自仰望着昏暗的天空,仿佛在嘲笑自己,男子汉大丈夫,哭了?为家而哭?感情的潮水在眼眶里打转儿。想家了吗?我默认了。

在家的那种温馨,那种快乐在学校里难以体会;家的那种温暖让我难以忘怀。

也许,一星期后能看到满脸堆笑的爸爸,慈祥亲切的母亲,心中便有了安慰。但,这一星期,似乎比一年还长。我不停的想掩饰自己那种难以抗拒的悲哀,可是,每当在脑海里浮现“家”这一个字,便觉得有一种酸酸的感觉涌向心头,这时,我会发现自己的掩饰是那么的自欺欺人。想家就想家,那种感情是控制不了的。

星期六了,可以回家了。我看着同学们像一只只欢乐的小鸟,奔着、跳着投入父母的怀抱,我便觉得心头一紧,脸颊上冰冷冰冷的。同学们走光了,我静静地忍受着寂寞的煎熬。“踏,踏……”在教室旁响起了脚步声,我欣喜的抬起头,不顾一切的冲出教室,却和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撞个满怀,心中的喜悦也被扫得干干净净。就在这些脚步声中,我等待着…… 星期天,从家里回到学校,和爸爸道别的一刹那,我的眼前湿润了,又要离开了,离开那个温暖舒适的家了。晚修过后,我在回宿舍的途中,不经意地拿起了电话,却在这一瞬间停住了,我打电话回家说些什么呢?但我仍然拨通电话,“喂,妈妈呀,我……”我说不下去了,我没有话题。“峰,什么事?”那边传来妈妈亲切的话语,我的心一下子感到温暖了,“妈,我……没什么事了。”“哦,那再见了。有事记住要打电话回来!”我放下了电话。想家了吗?打个电话,问候一声,听一下妈妈爸爸的声音,这就足够了。

教师评语:这篇文章真实而细腻地记载了一个孩子想家的心路历程,也许这也是每一名东华学生都经历过的,因为有感而发,所以文章虽然在细节处理上还不够,但是其真情足以动人。

例文二:

妈妈的手

216何俊彦

“回来了?衣服这么脏,来,换出来让我洗洗。”这句话几乎每次回到家妈妈都对我说。本来家里一般都用洗衣机,只是我的衣服用洗衣机很难洗干净,而平时在学校时自己又总是洗不干净,就只好让妈妈洗了。

就这样一个星期复一个星期,一月复一月,直到国庆假期时,我们全家去了香港,要知道,那里光平时就挤得不成样了,更加上公众假期,简直就像一个人肉榨汁机。

妈妈和爸爸怕我和弟弟走散,就一个拉着一个,当妈妈拉着我的手时,我感到是一块树皮裹在我手臂上。妈妈去美容店的次数也不少,怎么手这样粗糙,直到经过一间干洗店时我才想起有一次我洗了很久衣服后手都成了一块破布,到处都脱皮,妈妈也可能正因为这样——为我洗衣服才洗成这样。

妈妈的手和我的一样都是对洗衣粉过敏的,所以我知道手脱皮后是怎样的疼痛。顿时,我有了一种犯罪感,步子也慢了,这时,妈妈觉察到了,以为我肚子饿,还问我:“肚子饿了吧?去吃点东西。肯德基还是麦当劳?”我一听,全是些我很喜欢吃而对妈妈脱了皮的手不利的东西。

“还不饿,等会再去吧。”我小声应着。我很惊讶我居然不去,连妈妈和爸爸好象也这样想。但弟弟由于被肯德基和麦当劳刺激了,非去不可。我想到妈妈的手,由心脏痛到头。“我喉咙有点痛,还是去茶楼去吧。”这次我更加惊讶我竟这么快撒了个谎。当然爸爸妈妈比我更惊讶但又很欣慰,他们大概以为我懂得为健康着想了,长大了。所以就在当天晚上,就肯让我在酒店附近一个人逛街。那时,我本想去买一支护手霜,但由于内向了点,终于还是没有买,这样就告吹了。

上学后,我注意着不把衣服弄脏,洗时也尽量用力一点,洗久一点。现在写这篇作文时都疼得要命,但我不后悔,因为,我希望妈妈的手可以再像以前一样光滑和健康。

简评:这篇习作,文字并不华丽,事件并不惊天动地,但却感动了每一个细心读完此文的人。感动于小作者那纯净又细腻的心灵。何俊彦是个贴心的男孩,他的父母是幸福的。读完此文的你,是否也会在这个周末去为你母亲买上一支护手霜?

[病文修改]

下面这段话是从某位同学的作文中摘取的,你能发现其中写得不真实的地方吗?

清晨,蔚蓝色的天空飘着鹅毛大雪。我背着书包,顶着西北风,向学校走去。我刚到十字路口,忽然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从一条胡同里跑出来,小孩的妈妈在后面紧紧地追赶。这时,正好有一辆汽车飞快地开到了小孩的跟前,眼看就要把小孩撞到车轮底下。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我的脑海里闪过欧阳海、罗盛教、雷锋、赖宁等英雄形象,我就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把小孩抱到马路边。“嘎”地一声,汽车在距离我不到一米的地方停了下来,小孩脱险了。

马路上的行人纷纷把我们包围起来,异口同声地说:“这孩子,真不愧是小雷锋,是活着的赖宁!”听到了大家的夸奖,我的脸“唰”地红了。

(提示:开头环境描写失真,后面的女人不一定是小孩的妈妈,我不可能有时间想英雄,我怎么看到自己脸红了,人们会异口同声地夸奖吗?

[写作指导]

1.做一个真实的人,留心观察挖掘真实的生活瞬间、生活场面。

2.选择最打动自己心灵的内容来写,写出自己的深切的真实感受。

3、文章允许有一定的艺术加工,但不能胡编乱造。

[作文]:

题目:那一次,我真的(哭,笑,生气,伤心,后悔……)了(将题目补完整,写一篇作文)

要求:1.写出真情实感

2.字数600字以上

6.中考作文指导:怎样写出真情实感 篇六

同学们可以看手中的材料,病例文:

清晨,天空飘着鹅毛大雪。我背着书包,顶着西北风,向学校走去。我刚到十字路口,忽然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从一条胡同里跑出来,小孩的妈妈在后面紧紧地追赶。这时,正好有一辆汽车飞快地开到了小孩的跟前,眼看就要把小孩撞到车轮底下。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我就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把小孩抱到马路边。“嘎”地一声,汽车在距离我不到一米的地方停了下来,小孩脱险了。

马路上的行人纷纷把我们包围起来,异口同声地说:“这孩子,真不愧是小雷锋!”听到了大家的夸奖,我的脸“唰”地红了。

得出结论:这样虚构的故事情节,会引起读者的反感。根本不会有人相信它是真实的,更谈不上真情实感了。用同学们的一句话说:这也太假了!

所以要同学们作文中尽量写自己的真实经历,真实见闻,原因就在于此。

2、真情实感源于细致描写。

(第二点,真情实感来源于人物的细致描写,我们看下面的`优秀例文。)

优秀例文:

(1)我匆匆吃完饭,背起书包准备换鞋上学。妈妈拦住了我,想叮嘱几句,也许是怕我烦,她迟疑了一下,只说了句“带的午饭要吃掉”,就帮我打开了门。我穿鞋时,妈妈在一旁站着,总想着帮我做点什么。于是,她把我的那把小伞撑开,看是不是好使,接着又合上,合到恰当的位置,保证我一按就能打开。妈妈做完这些,见我鞋带还没系完,索性就蹲下来帮我系好鞋带。妈妈有些胖,看得出她蹲得很吃力,就那么一会儿功夫,脸就涨得通红。

(2)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解开了,他高兴。

结论:对人物的细致描写不仅能使文章生动形象,更能让读者感受到你内心的情感。这是作文真情实感的表现工具。

3、真情实感来源于对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

(1)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2)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

——张之路《羚羊木雕》

7.如何让学生作文写出个性 篇七

一、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长期以来一提到写作文, 学生普遍存在不愿写现象, 老师布置写作文总是龇牙抽气, 完全是一种应付心理, 老师要求写多少就写多少, 写完也从来不自己读一读作文中到底写了些什么, 中心是什么, 而是错别字满篇, 语句欠通顺, 这就是“要我写”的表现, 这样的作文并不是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作文是一种思维劳动, 是生活的本来面貌和学生认识事物观察事物的综合心理过程, 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 没有学生的积极思考是写不出好作文的, 因而, 在写作文时, 要创设具体的情景, 找出学生最关心的话题, 让学生有话可说, 同时, 在写作文时, 要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并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这样学生才不会怕作文, 才不会背信弃义地写出自己不愿写的内容, 作文才会真正张扬学生的个性。

二、在作文中要写出“真实的我”

就是在写作文过程中要说真话, 说实话, 说心里话, 而不是说假话、空话、套话, 说违心的话, 言不由衷的话。这既是作文个性化的要求, 也是做人的起码要求。俗话说的作文如做人, 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品质, 诚实善良的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 决定了学生能否在作文中说真话。这样的作文只能落入俗套, 而不能体现学生作文“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优势。如果一个学生从小就说假话, 没有诚信, 长大后能有益于社会吗?因而, 作文的个性化, 要求学生必须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真实地写出自己的想法, 追求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

三、作文个性化还必须要有一个“新我”

就是作文写作必须要有创新意识。每个人的所见、所闻、经历, 积累肯定是不同的, 写“我”所经历的生活, 如第一次做客, 第一次进学校, 第一次受表扬, 第一次军训, 第一次旅游, 第一次当班长……多少生活的浪花, 多少岁月的风尘, 会直扑我们的笔端。十五六岁的中学生, 对人生中的酸、甜、苦、辣总是有着深刻的体味。我的爷爷、我的奶奶、我的爸爸、我的妈妈、我的老师、我的同学、我的朋友、我的理想、我的成功、我的烦恼等等构成了“我”的特点, “我”的个性, 只要打开话匣子, 说都说不完。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人每天都在改变自己, “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因而, 社会中不同的个体, 都应该对周围的一切产生新思想, 发前人之所未发, 写前人之所未写, 想前人之所以未想, 在作文中标新立意, 不落俗套, 唯陈言之务去, 写出有声有色、有情有味、有理有据的个性作文。

8.如何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篇八

一、引导学生用眼发现生活

客观的说,高中生在繁重的高考压力面前,有些走读学生围绕着家庭、学校转,有些寄宿生是围绕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转,平淡枯燥的学习生活让他们忽视对周围事物的感知能力。作为语文教师,要提醒他们有意识地注意四季变化,不能让学生对周围的事物视而不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要用心发现,身边的季节轮回,周围的人事变迁,还是在润物细无声地浸润着我们的生活。

当下从高一开始,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就偏重于强调写作技巧,反复训练技巧,让学生在作文中运用技巧。这当然没有错,但是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没有源泉,哪来作文?笔者认为,作文教学的第一要务是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生活。写作的本源只能是生活,因此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作文中有“我”。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心”,从我的视角审视自然万物,体会人情冷暖,练成接地气的作文。例如我校学生高二的时候去无锡市社会实践基地,参加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周活动中,学生可以亲自体验采茶、制茶,制作紫砂壶、攀岩、翻越毕业墙等活动。作为语文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把活动的所作所为,所感所悟记下,形成一篇篇优美的随笔,今后作文就不会出现无米之炊的情况。语文教师还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本质。然而发现生活不是“拷贝”生活,要加工,要透过现象发现生活的本质内涵。

二、引导学生用心体悟生活

学生善于发现生活,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积累有意义的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必要条件。面对繁芜纷杂的社会现象,高中生心智都正在成长期间,还不够成熟,需要教师在作文中引导,点拨。所以第二阶段,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要学生深刻体悟生活,摒弃生活中的假恶丑现象,提炼真善美的主题。“我手写我心”,作文要有“我”的体悟。江苏省近几年高考命题也采用新材料作文模式,文体不限,考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记叙文或者议论文。考生无论运用哪一种文体,写出的作文都要有“我”的痕迹,否则,写出的作文大打折扣。在平时练笔中,教师要有意识的把写出真情实感的要求渗透在课堂教学中。例如教学必修五板块“此情可待成追忆”时,学生可能被李密对祖母的深情打动,可能被归有光细腻的情愫感染,还可能被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打动……这时候教师要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思考周围的人和事情,例如写写父母老师,写写身边感人的故事。2009年有篇高考满分作文《我的吆喝,母亲的泪》,亮点就是以情动人,写了小作者对母亲摆摊由感到羞愧到理解,再到感激的过程,“我”对母亲的感悟波澜起伏,丝丝入扣,行文平淡之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三、引导学生下笔高于生活

发现了生活的美,体悟了生活的酸甜苦辣,要想作文再上一个台阶,还需要学生下笔时“意在笔先”,作文的思想立意要高于生活。凝聚真情实感的作文,立意上来源于现实但思想上又高于现实,是一篇佳作诞生的重要保证。这要求教师教会学生点评生活,辩证地看待生活。本校每个班级都订阅《无锡日报》,其中有一个栏目“无锡时评”非常好,既有对国内外大事的点评,又有对无锡人身边的小事点评。这类文章笔法以小见大,风格短小精悍,幽默泼辣。笔者在小作文课上,让学生模仿“无锡时评”的写法,让他们对学校、家庭、社会的事情进行点评,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学生经过一学期点评讨论后,学生看问题的角度更加全面,看问题的思想更加有深度。特别是培养了学生的作文迁移能力,今后学生写新材料作文,能够对材料中的素材辩证看待,而且观点新颖,不局限于素材,观点立意既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下笔时立意又高于现实生活。

引导学生学会思辨读写,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美国学者格拉泽尔认为:“在一个人的经验范围之内,有意愿对问题和事物进行全方位的考虑,这种态度就是审辩式思维”。在教学选修教材《史记》选读中的《项羽本纪》时,对待项羽拒绝渡乌江的事件,笔者让学生各抒己见,并呈现几种经典的观点,例如杜牧的“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王安石的“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笔者引导学生从各人的叙事视角出发,质疑每种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在思辨中下笔高于生活的能力。高中阶段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眼发现生活,用心体悟生活,下笔高于生活,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写出真情实感。

9.多措并举,让学生写出佳作 篇九

多措并举,让学生写出佳作

山东嘉祥孟姑集闫楼小学 张福迎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费尽口舌,详细讲解了写作要领,学生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写出来的习作还是言之无物。

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除了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外,更重要的是必须在教学中让学生写真人真事,发挥其主动性,这样学生才有内容可写,写出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 一、从生活中取材,写出真情实感 生活是学生写作文取之不尽的源泉,教师在教学中因势利导,启发点拨,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使学生愿意写,有东西可写。在辅导学生写观察日记的时候,我布置学生每人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熟悉的动植物,进行连续的、多角度的观察活动,最后写成一篇观察作文。我还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自己拟题目。学生在练笔的过程中,始终充满了愉悦的情绪。学生的兴趣爱好广泛,写作的题材也很丰富,如写植物的有《大蒜》《夜来香》《吊兰》等题目;写动物的有《可爱的猪宝宝》《金鱼》等。

开展这类活动,由于学生观察的对象是自己喜爱的东西,感情深,把观察到的东西用文字记下来的欲望也就更强烈了。 一 与实践活动结合,激发兴趣 学校每周都要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为我们的习作教学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益处。我们开设的剪纸课吸引了许多心灵手巧的孩子,每到周二,学生都早早地来到活动室,盼望学到新的花样、方法。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气氛热烈。我不失时机地启发引导学生,使剪纸课成为练习说写的天地。

课堂卜,你看不到紧锁的双眉,看不到闲置的笔,听不到干巴巴的.词语。学生得心应手地表达着亲身的体验和心中的快乐。 三、批改习作要创新 如果教师教给学生批改习作的方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批改同学的习作,一样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在小组批改的过程中,学生共同学习,思考老师对这次习作的要求,再对照要求分析同学的习作,哪些做得好,哪些不尽如人意……尽管学生的某些看法还不成熟,有的不太合理,但经过了老师的指导与点拨后,学生批改习作的能力会逐步提高,对提高自己的习作能力也有帮助。 四、教师当好引路人 当学生望着作文题目不知所措时,教师应该“搀”着学生,把自己丰富的写作经验教给学生,为学生指明一条写作道路。比如在写《未来的……》这一习作时,有些同学不知如何下手,这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说说自己所选的物品有哪些功能,在使用过程中有哪些不方便之处,你准备怎么改进这件物品。学生通过思考与交流,就会茅塞顿开。

在适当引导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充分放手让学生多动脑筋。教师只有充分发挥了“引路人”的作用,才能使学生走上自己的写作轨道,提高习作能力。 五、说写并重 有的教师不重视说,其实说是作文训练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重视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因为学生说的过程,就是组织素材的过程,只不过没写在纸上罢了。

说作文有两个好处:一是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清晰、完整、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二是发挥优等生的长处,带动后进生。 六、多读书,多积累 我校的蒲公英图书馆,专门为学生配备了优秀的课外书,特别适合他们阅读。因此,每天我都鼓励学生借书、读书,还要求他们动笔摘抄词句,写书评、读后感,开读书会、故事会等活动。学生积累的素材多了,习作时就会得心应手。

10.让学生用“真情”写作 篇十

提起写作,学生就会有一种恐惧感,往往是敬而远之,能不写则不写,即使是在教师的逼迫和分数的重压下,也只是写一些“虚情假义”之作,或是照搬作文选,或是 杂乱地堆积着材料。强迫写作的结果只能是痛苦了学生,也折磨了读者。在这样的习作中,人物是千人一面,事情是老生常谈。面对这样的写作状况,怎能不让人担忧呢?原因何在?细细分析一下,笔者认为主要是学生对生活缺少激情。你想,这些学生一天除了吃饭、睡觉,大部分时间都花在那些机械重复的习题训练上,即使是星期天也被家长布置的家庭作业所缠绕,他们失去了看夕阳的最佳时间,也不能和心爱的小狗去野外散步,更感觉不到万物复舒的喜悦,就连向父母撒娇的机会也被剥夺。在他们的记忆中,生活只是为了一次一次的考试,因此,一群缺少激情的学生怎能期望他们写出什么真情实感之作呢!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习作是一种纷繁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对生活的真实反应和超越。为学生提供可触可摸的,可感可知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由各徜徉,然后才能情动而辞发。新课标也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当学生的心中积淀的情怀已达到不吐不快的程度时,那种“神思飞扬,下笔成文”的创作佳境已离我们不远了。那如何使学生真情四溢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在家庭中“培养”真情

阎维文的一首《想家的时候》,曾让多少漂泊的游子黯然泪下,郁钧剑的一曲《家和万事新》则唱出了家的温情,“家”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字眼,自孩子呱呱落地起,这个家,便多了一分童趣,添了几分新喜。而五彩斑澜的家庭生活也为孩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习作素材,但一篇好的作文并不是几组材料的简单堆积,而是需要有一股“真情”贯穿始末。因此在家庭中要重视对孩子“真情”的培养。

然而,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职业和工作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我们不禁为之担忧。因为有些家长只顾自己挣钱,对孩子听之任之,造成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流失;也有一些家长把自己的愿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们除了让孩子学习以外,其它事情一律包办代替,导致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从而对生活也失去本有的激情。而情是习作的前提,没有情感的作品只是一堆拉圾。《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要“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一个学生首先对生活没有激情,那他怎能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也更谈不上有乐于书面表达的欲望,更没有了习作的自信心,因此,就很难欣赏到他们的真情实感之 1

作了。

例如:教师在作文课上要求学生写自己孝敬长辈的一两件事,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过对例文《给爷爷洗脚》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接着用几句这方面的名人名言为学生的习作创造美好的情境,句1:世界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句2:树木的繁茂归功于土地的养育,儿女的成长归功于父母的辛劳——佚名。师述:没有父母的辛勤付出,就没有我们的茁壮成长,走到哪里,我们最不能忘记的人是谁?(生答父母)是啊,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当父亲拖着泥泞的双腿从田间回来,当母亲因操劳过渡而躺在床上,当奶奶因年迈而无法洗衣服时,你们都会怎么做呢?一时间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说得头头是道。师又说:同学们说得真好,但是能真正做到这些的请举手。开始有一小部分同学举起手,接着又有几个同学看了看其他人,也举起了手。最后只剩下几个“勇敢”的同学坚持了自己的观点。当举手的同学都用嘲笑的眼光望着剩下的几名同学时,那几个同学迅速作出了反击。只听一位同学说:“老师,某某同学在撒谎,那天他妈妈生病挂水到十二点多才回家,可他在家里还等他妈妈回来做饭,一点也不体贴。”又有一位同学也小声嘀咕:“某某同学奶奶八十多岁了,还要自己照顾自己,从没见过他去帮他奶奶做过事,还说嫌他奶奶脏,这样的人真是没有人情味。”顿时,教室象炸了锅似的,争论声不绝于耳。作为教师面对这样的场景,绝不会因为课堂那活跃的气氛、学生那善辩的口才而沾沾自喜,更多的则是无奈和心痛,是谁让那么纯真的孩子学会了说假话呢?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而《语文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作文“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基于此,笔者不能不呼吁家长,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种不好一季庄稼,只是损失了一年收入,可培养不好一代孩子那可是辜负了几辈人的心血啊!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还有这样的共识就是孩子在写游记类的文章最为头疼,因为很少有家长带孩子们去游山玩水。孩子对祖国山水的赞美和热爱之情也只能从一些课文中被激发。因此,让他们带着这样的赞美之情来写这样的游记,那简直就是“无米之炊”。而有些教师为了完成这一单元的习作,也只能让学生根据一些提供的资料卡片,让学生去编造,或直接去摘抄一些相关类型的作文选。可想而知,学生的习作就大大减少了真实性,这里的“情”更显得虚假了。家长们呀!你们能够给予孩子们的决不应该是孩子生活所需要的衣食和漂亮玩具,而重要的是要给孩子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让他们以家长为榜样,做一个敢爱敢恨之人,写一些真情实感之作!

二、在学校中“激发”真情

学校是学生生活,情感激发的重要舞台,教师要善于利用这座舞台为学生上演一幕幕动人的活剧。在学校中,一草一木,一室一砖,无不留下学生勤劳的身影,一言一行,一诗一歌,无不渗透学生爱校如家的情怀。循循善诱的教师,亲如手足的同学,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一切无不蕴藏着巨大的情感资源,怎样去挖掘这潜在的情感资源,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善用教材激真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标”针对习作启蒙特别要求,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苏教版习作教材不但是在内容上呈现方式上为儿童喜闻乐见、妙趣横生,而且通篇教材浸染着浓郁的情感色彩,通过事情启思,驱动表达的内需。引导学生进入“不吐不快”的写作状态,而且例文的作者就是学生,用的是儿童的口气,写的是儿童的生活,说的是儿童的经历,抒发的是儿童的感情,书写的也是儿童真迹。因此,从这里学生有情可寻。教师更要努力挖掘习作教材中丰富的情感因素。例如,苏教版教材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一篇采访稿,文中提供的例文是《风雨无阻》,内容是蔡强同学采访朱志成同学的录音,从中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戚老师对朱志成同学的关爱,从而也加深学生对老师的爱戴之情。习作五则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菊花的作文,教材提供的例文是《高山流水》,学生通过对文中优美语句的细细品读,从字里行间领会到小作者是个爱菊花、爱生活的人。习作六的教学要求是改写《妈妈又回到了身边》,这篇文章的内容比较接近学生的生活,特别是一些感人的细节,如:新妈妈递给盖慧玲一个苹果,盖慧玲却把它扔到地上,但新妈妈并不计较。盖慧玲生病呕吐时,新妈妈不但不嫌弃,还帮她换洗衣服,并做面汤喂她。学生在改写的过程中,内心蕴藏的对妈妈真挚的情感多次被唤醒,一些温情的生活镜头多次在脑中闪现,这样一篇用真情修改的作品,已大大超越了原文的内涵。

2巧借活动撞真情

爱活动是学生的天性,校园活动可以给他们快乐、知识、经验和健康,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活动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离开生活去谈论全面发展,谈论培养素质、爱好和天赋才能,只不过是一些空话而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更接近现实生活,富有新鲜的气息。同时活动是学生与生活、社会进行联系的纽带,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往和联系,使他们在交往中培养起健康的丰富的感情。因此,作为老师要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碰撞真情。例如,在升旗仪式中,融进了学生对祖国的无比热爱;精彩的文艺汇演,则增进了师生之间浓浓的情谊„„这些丰富的情感正是学生创作的灵感。

三、在社会生活中“锤炼”真情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不禁一看寒彻,哪得梅花扑鼻香,”这些至理名言都告诉人们不经磨练就很难有所成就。同样,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低,判别是非能力比较差,面对充满诱惑的社会生活,有时很难在现实中把持住自己的情感方向,因此,这就更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在社会中锤炼真情。

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即自觉遵守公共秩序,自觉维护公共安全,自觉爱护公共财物,自觉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文明小公民。学生有了责任感,就能在公交车上主动为老人让座,对横穿马路的小弟弟进行及时劝阻,看到偷盗的行为不会视而不见,对破坏环境的人勇敢地说不。正是这种强烈的责任感,才造就那一篇篇热情扬溢的精彩文章。如:《公交车上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跛脚女孩那纯洁的心灵。《鱼儿的眼泪》让人们意识到了生存的危机;《盲人不盲》则呼唤人们要用真情去回报真情„„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同情心。

同情心是对别人的遭遇或行为在感情上发生共鸣的一种情感。即看到别人伤心,你为已动容;看到别人的苦难,你心有不忍;看到别人的不幸,你为之动情„„然后,再施以援手,加以关怀。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唤起学生的这份同情心,例如:“我为灾区献爱心”,“给山区孩子的一封信”,“去孤儿院送温暖”„„这些活动的开展,不禁丰富了学生的社会生活,而且更能激发学生那纯真的情弦,使他们写出感人至深的精美篇章。

11.如何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篇十一

关键词作文;真情实感;生活

一、关注生活

俗话说:“言为心声,文贵真情。”真情实感从何而来?真情实感从生活中来。因此,关注生活是写实感,抒真情的基础也是写作的基础。关注生活,要求学生对生活中的人、事、物、景有鲜明的是非判断力,洞察生活中的真、善、美,发现平凡生活中蕴含的伟大,从而获得“人人眼中皆有,个个笔下所无”的写作素材。

关注生活首先应从“小”入手。正常情况下,生活往往是平淡无奇的,是由平平常常的、普普通通的小事构成生活的主体。要想从平凡普通的事的中发现生活真谛,产生与众不同的情感共鸣,就必须时时关注小事。虽然小事细碎,不引人注目,可是在有心人眼里,就会以小见大,别有洞天。花草树木是有情的,天上云霞流动是美丽的,风涛虫鸟的声息是和谐的,大地上每一株小草,小道上每一粒石子都是鲜活的。因此,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从“小”入手,作文时就能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可写;亲情、友情、爱情,件件可抒。

其次从“细”处入手。所谓细,一是关注事物要有序,由远及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二是要全面,对物对事对人都是如此,不要只看表面,不及其余。例如:细心关注街头巷尾的事,细心关注四季交替变化,细心关注校园生活,细心品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细心领悟师长的教诲,细心感受亲情、友情带来的幸福与快乐,细心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只要能让学生从细入手,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生活,就能使他们写的文章情感飞扬灵动,思维丰富鲜活。把自然、社会、生活的清泉注入学生的心田,就是学生作文的活水源头。

二、认知生活

认知生活是说真话、抒真情的基础,是训练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催化剂。

那么如何教会学生认知生活呢?首先,通过阅读学生认知生活。阅读是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读书破万卷,不笔如有神”,通过阅读让学生从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中感受美,从千姿百态的景物描写中想象美,从巧妙完整的结构安排中体味美,从而拔动沉睡的心弦,产生多方位多层面的情感体验,进而自觉产生对美的追求和向往,获取写作灵感材料。

同时在阅读中还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思考生活。要求学生阅读时做到:体其情、明其理、悟其人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后从书本中学会书写自己的生活。通过阅读,在加深学生对生活认知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写作规律,学会写作方法。

其次要善于认知生活中的人和事,善于积累。生活中的真情事理无处不在,点点滴滴汇聚成溪,若不注意及时捕捉往往会稍纵即逝。因此老师可有意培养学生认知的习惯,让学一把当天发现的、觉得特别的事写下来,不论是好事还是坏事,不论是喜事还是愁事,只要印象深刻就把它写下来,在写的过程中能做到真实的表达思想感情,能大胆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抒自己想抒的情,有了发自内心的从肺俯中流出来的真情实感,就能做到写山,情满于山;写海,意溢于海;写喜,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写忧,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有了这种认知,学生“半亩方塘”中就不愁没有无光云彩,就不愁没有源头活水,有了这种认知就会达到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佳境。

三、感受生活

如果说关注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认知生活是写作的基础,那么感受生活则是写作的生命。因为写作是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表述,而人的思想感情来源于对生活的感受,没有对生活的感受就写不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感受生活首先要引导学生面向社会,直接参与体验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到社会实践中去观察、去倾听、去感悟、去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注意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各种人和事,善于从平常的人和事中发现不平常的情与理,用细腻的心去寻觅真善美的所在,去挖掘生活中的智慧和哲理。如:看电视抢自己喜爱的节目看,是家庭生活中常事小事,许多人可能熟视无睹,并不感到有什么可写,如果你是位有心的人,你可从“抢电视”中发现家人的不同喜好、不同性格特点,并感悟出浓浓的亲情。久而久之,生活中碰到类似的小事,便会感悟顿生。

其次,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人生,善于联想和想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轰轰烈烈、惊险奇特的大事,也有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事,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能引起我们的想象和联想,如果能引导学生做到对生活中的一事、一物、一种现象都不轻易放过,都能多加思考、想象和联想,都能想出点意思来,悟出点哲理来,品出点情味来,那么就不愁写不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如:看到蜡烛成灰烬犹如看到老师的无私奉献;看到塘中荷花就会联想到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看到山中的修竹犹如看到君子的高风亮节;看到花开花落犹如看到时光的飞逝。这就是通过联想得到的人生感悟。这样就能使学生体味到:春夏秋冬,走过四季都是情;天地之间,人生百味皆成文。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要引起学生写真情实感的文章,就要让学生关注生活找源头,认知生活打基础,感受生活悟哲理,引导学生在写作时做到有真意去粉饰,不做作、不卖弄,会用平实、简洁、流畅的语言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就能做到用我手写我心,用我心抒我情,就能写出内容充实、语言生动、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12.如何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篇十二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学生,真情实感,以人为本,范文,观察能力,话题,片段练习,互动式批改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提出了基本的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对于语文教学中的写作 教学, 相当多的教师非常重视。但是,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 相当多的语文教师对于写作教学却无所适从。有的语文教师一味讲授写作方法和技巧, 有的语文教师让学生机械地背诵范 文, 有的教师 甚至将学 生的写作 模式化, 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 常常采用固定的格式, 开头怎样写, 中间怎样写, 结尾怎样写。这样写出来 的作文千篇一律, 根本无法表达出学生的真情实感, 也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从本质上来讲, 初中语文写作是学生进行情感体验的活动, 是学生真情实感的表达。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 只有真正激发出学生的真情实感, 使其写出具有自己特点的文字,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才真正达到了目的。那么,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 怎样才能 够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 并完整地形成具有自己特点的文章呢,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语文写作教学理念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 坚持“以人为本”中的“人”就是课堂上的每一个 学生。这就要 求在语文 写作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必须将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都当成活生生的人来对待, 决不能将学生当成被动听课者, 教师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必须认真分析学生的特点, 通过创造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 并使其能够使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

要想坚持“以人为本”的语文写作教学理念, 教师必须努力转变角色, 从课堂的讲授者、说教者转变为写作教学的设计者和组织者, 设计特定的时间、地点、环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创设适合初中学生情感表达的题目类型, 制定恰当的评价标准, 通过学生之间互相讨论, 互相激发, 互相评论, 互相修改等一系列的活动, 使学生真正理解题目的含义, 从而沿着题目的方向释放自己的情感。

为了适合学生情感的表达, 题目必须是具有发散性的题目。学生通过这样的题目, 不但可以进行多角度的思考, 而且还可以恰当选择适合自己写作的题材, 然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能力, 将自己对于事物的看法和情感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文字之中。

坚持“以人为本”的语文写作教学理念, 必须将学生放在第一位, 语文教师必须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的情感, 尊重学生的需求, 尊重学生的价值观。语文教师必须相信学生具有自我 教育的能 力, 能够表达 自己情感 的能力, 能够独立进行写作的能力。语文教师和学生之间还要建立融洽的朋友关系, 通过朋友之间轻松而愉悦的交流实现对学生的指导。同时语文教师还要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写 作的积极 性, 使学生对 语文写作 充满信心, 使学生在语文写作的过程中真正能够做到敢想、敢写, 只有这样, 学生才不会再受到任何限制, 才能够真正敞开心扉, 将全部感情倾注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

二、通过范文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和鉴赏能力

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教师必须通过大量的范文提高学生遣词造句和鉴赏的能力, 只有遣词造句和鉴赏能力提高了, 学生才能够真正驾驭各种词语和自己的情感, 真正能够通过流畅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情感, 同时学生还能够明白哪些情感是健康的, 是可以在文章中表达的, 哪些思想是不健康的, 是不适合在文章当中表达的。

1.范文的选择

在范文选择的过程中, 语文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推荐具有代表性和典范性的文章, 另一方面还要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找出自己身边值得欣赏, 具有典范性的文章。在所有被推荐的文章当中, 不一定全部是名家名篇, 也可以是报刊上的文章, 或者是学生自己的习作。但是, 所选择推荐的范文必须具有代表性和典范性, 其内容必须健康, 必须具有真情实感, 其语言必须简练而规范并且充满美的韵味, 其结构必须具有完整性和层次性, 其内涵必须具有较强的教育能力和感召力。

2.范文的使用

通过语文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选择出来的范文, 更加容易让学生接受。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范文, 掌握范文的内涵并达到欣赏的目的, 语文教师必须恰当地使用范文。为此,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手段使学生多次反复接触范文。例如:通过语文教师或者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范文, 使学生从 听觉上感 受范文的 魅力;通过角色扮演还原范文的现场, 让活生生的故事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 唤醒学生们的情感;将范文张贴在教室内的读报栏内, 从视觉上感受范文的张力, 激发学生写作的激情;举行范文鉴赏活动, 让学生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看法, 通过学生自己的语言将自己的心理感受 表达出来, 在提高语 言表达能 力的同时, 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将范文来源的图书、期 刊、网站、作者等内容提供给学生, 让学生去研究与范文以及范文作者有关的其他文章, 从而不断提高学生探索和阅读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在写作的过程中, 语文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模仿范文进行写作。初中学生模仿性比较强, 鼓励学生进行模仿, 首先是模仿题目的拟定, 例如, 在学习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 到三味书 屋》后, 可以鼓励 学生模仿 出《从……到……》的题目, 在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之后, 可以鼓励学生直接以《背影》为题目进行写作。不但要模仿题目, 学生还可 以模仿范 文的结构、语 言、手法、意境、修辞等内容。在平时的课堂上, 语文教师还可以就范文中优美的语段让学生进行仿写。例如, 在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春》以后, 语文教师可以找出其中优美的语段让学生进行仿写。

三、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要想让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必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学生只有观察生活的能力提高了, 才能够发现生活中能够激发自己以及别人感情的触发点, 并将这个触发点写入自己的文章之中, 并将自己对于事件的感情融 入其中, 从而写出 充满真情 实感的文章。

1.制定观察目标

观察生活并不是无目的、天马行空 式的观察, 而是要制定出详细的可行性计划, 并严格按照计划对设定的对象进行观察, 并从中发现问题, 找到问题的 答案。在制定观察目标时, 语文教师要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 制定符合中学生特点的观察目标。通常情况下, 制定的目标主要是某些特定的自然现象、特定的人物、特定的动物、特定的事件等。例如:春夏秋冬、狂风暴雨、老师、同学、交警、医生、清洁工人、猫、狗、好人好事等。

2.培养学生观察的方法

在制定好观察目标之后, 学生首先要自由选择观察的目标, 并且在教师的指导或者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制定观察的子目标以及观察方案。然后严格按照观察方案分步观察由自己参与制定的子目标, 并对观察到的内容进行详细记录, 从而逐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 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的习惯。在观察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敞开思维 的翅膀, 认真思考 观察到的 每一个细节, 从而提出并解决新的问题。观察完成后, 学生要认真对观察结果进行总结, 总结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既可以是片段的文字, 又可以是大段的文章。不管是什么样的总结样式, 学生都必须记录下自己观察到的真实的内容, 记录下自己在整个观察过程中对事物的真正的思想感情。

例如, 教师可以制定观察一场大雨的目标, 当然, 制定观察目标之前, 教师首先要了解天气预报, 了解近期天气变化的情况。在观察前, 让学生阅读一些对大雨描写的经典性文章, 比如《在烈日和暴雨下》这篇文章。然后指导学生观察大雨前、大雨中、大雨后的天气、环境变化情况, 然后将观察到的内容按照自己的角度进行详细记录。当然, 学生对于 大雨寄予 的感情可 能会各不 相同, 不管学生寄予什么感情, 教师都要进行肯定, 然后对于一些不健康的感情进行正面引导。

四、通过具体话题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语文写作课教学过程中, 语文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就某些具体的话题进行写作, 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拟定醒目而简洁有力的文题

文题是将要写作的文章的核心, 在文题的拟定过程中, 语文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拟定醒目而简洁有力的文题。通过醒目而简洁有力的文题, 不但可以使读者感受到文章的内容, 而且还可 以感受到 作者的语 言组织能力。

在拟定文题的过程中, 语文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认真思考写作的具体话题, 认真领会话题的内涵, 从而确定写作的主旨。文章的主旨确定完成后, 教师接下来就要指导学生恰当选择材料。在材料选择的过程中, 学生通过围绕文章的主旨选取生活当中活生生的事例, 从而对文章将要写作的内容进行梳理, 确定在文章当中将要使用的材料, 然后在所选择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拟题。

拟题不是随随便 便拟一个 题目, 而是要在 文章主旨、材料确定 的前提下 对主旨和 材料进行 系统性的 总结,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升华。在拟定题目时, 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使用多种修辞, 使用古典诗词, 使用生活俗语等方法, 将题目拟定得既醒目又简洁有力, 从而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2.巧妙选择材料并有效处理和立意之间的关系

通常来讲, 初中学生的生活中所接触到的都是相对较小的材料, 这些材料大多和学生的生活经历有着直接的关系, 但是,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接触到相对较大的材料。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传媒看到或者听到有关国家和社会的材料, 这些材料相对于学生的个人生活来讲, 相对较大, 这样的材料就可以称为大材料, 而学生生活当中的普通的材料就可以称为小材料。一般情况 下, 大材料通 常用来表 现比较宏大、深刻的主题, 反映时代的变迁。由于受到多 种因素的限制, 学生对于大材料的掌握程度远远不如小材料。为此, 在材料选择的过程中, 我们尽可能鼓励学生选择一些和自己生活相关的材料, 这样的材料相对较小, 并且发生在学生的身边, 学生在轻松驾驭的基础上, 能够真正融入自己的情感, 从小事中生发出大道理, 表现出较大的主题。

在小材料的选择过程中, 教师首先 要让学生 明白, 所谓的材料, 必须是有意义的材料, 一个材料不管它有多么小, 只要是有意义的, 并且是和主题相关的材料, 都可以进行选择。

例如, 教师可以引导 选择一棵 植物, 从种植、生长、开花、结果、死亡以及四季变化中发现其中蕴含的自然规律, 发现隐藏在植物生长以及植物随自然变化而变化中的哲理。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一个清洁工, 从清洁工的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工作态度等多方面进行选择, 通过清洁工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总结出时代的特点, 人物性格特点以及精神品质等。

3.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

一篇好的文章单单靠一个醒目简洁有力的题目 是远远不够的。除了拟定一个醒目而简洁有力的题目外,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如何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

要想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 必须明确文章写作的线索, 然后通过文章 的线索将 选择的材 料合理地 贯穿起来。在学习散 文的过程 中, 我们常常 给学生提 到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 点。所谓“形散而 神不散”就是 指文章的材料和写作线索之间的关系。尽管所选择的材料之间常常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但是材料是为文章的中心服务的, 写作者只有巧妙选取文章的线索, 才能将所选择的材料贯穿起来, 从而使文章成为一个系统的有机的整体。

这种方法不但适用于散文的写作, 对于议论 文、说明文同样适用, 只不过议论文的要求更加严密, 说明文的要求更加准确罢了。在进行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 学生们大多都能够写出中心突出, 结构紧凑, 前后照应, 井然有序的文章。

例如, 对于以《我的爸爸》为文题的写作中, 既可以采取时间顺序, 又可以按照感情顺序, 还可以采取倒叙、插叙、补叙等多种方法。按照时间顺序可以写自己成长过程中感受到的爸爸的爱, 也可以具体写一件发生在爸爸身上的事;按照感情顺序, 可以先写自己对爸爸的误解, 然后通过一系列的事情解除这个误解。

五、大力加强语文写作片段练习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 还必须大力加强语文写作片段练习。通过语文写作片断练习, 学生可以将观察到的生活, 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写进片段之中。

语文写作片段是一种相对简单的写作方式, 无论是在其长度上, 还是在其情感表达上, 都比较适合中学生。在写作片段的过程中, 学生不一定能够准确把握感情的基调与色彩, 有时甚至 分不清隐 藏在事物 内部的美 与丑, 善与恶。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必须充分尊重 中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主体对生活的体验, 充分认识到中学生思想感情的多变性和可塑性, 认识到无论学生表达出来的情感是什么样的情感, 其地位都是相等的, 学生对于情感表达的权利是平等的, 自由的。对于同一件 事物, 学生完全有自由做出美与丑, 善与恶的判断。即使学生的判断是错误的, 教师也决不能对学生做出批评, 而是要善意地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通过语文写作片段练习, 教师给了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 给了学生一个将思想感情进行宣泄的机会, 尽管学生一时之间还难于驾驭自己的感情和语言, 但是, 只要语文教师合理引导, 保护学生自尊心不受伤害, 捍卫学生说话的权利, 就能够不断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 学生也才能够在写作过程中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六、切实推进互动式批改

尽管教师不断接近学生, 倾听学生的心声, 但是, 教师和学生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而学生和学生之间才是真正的知心人。为此, 切实推进互动式 批改, 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而且还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真情实感的表达。

在互动式批改过程中, 学生之间首先要对各自的文章进行互相评价, 并针对文章是否具有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的评语, 然后再将作文返还到写作者的手中, 让写作者对自己的文章进行认真的修改。然后再次进行互动式批改。通过这样的方式, 学生很容易发现别人文章是否具有真情实感, 然后对自己的习作进行反思;而被批改的同学也可以通过其他同学的批改感受到自己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并通过修改加以纠正, 从而不断提高自己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

总之,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让学生做到写出 “真情实感”是一件长期而艰巨的教学任务, 语文教师要想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必须认真学习并实施新教法, 认真分析学生特点, 采取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 大力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 才能促使 学生在观 察生活的 过程中感 悟生活, 将真情实感融入自己的文章, 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季刚.浅谈如何让初中生在写作中表达真情实感[J].语文天地 (初中版) , 2011 (10) .

[2]项彩群.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是写作教学的关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8 (24) .

[3]汤见光.从高考作文要求与阅卷特点写作中对真情实感的挖掘[J].中学语文 (下旬刊·大语文论坛) , 2010 (08) .

[4]王小侠.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真情实感[J].现代农村科技, 2012 (01) .

[5]李仕兵.如何培养学生在习作中表达真情实感[J].新课程 (下旬刊·教师) , 2011 (10) .

[6]杨任云.让真情实感成为学生习作的生命线[J].教师, (2011) .

[7]向延翠.“活”与“实”:写作教学的两个关键点[J].科技新报, 2007 (12) .

13.让真情自然流露学生作文六年级 篇十三

我相信所有人都有后悔的时刻,但世上没有后悔药,做一件事前就应该想清楚,不要让这件事影响你的一生,既然下定决心去做,就不要后悔。

今天,我考试试卷发下来了,试卷发下来前我还信心满满,神采飞扬。就在昨天,我还信誓旦旦地对爸妈说保证可以考一个好成绩,我那时候还说这张试卷比较简单,让他们放心。但事不如人愿,试卷发下来,我便沉默许久,试卷上鲜红的数字78刺痛了我的双眼。这个78看起来歪歪斜斜的,看起来就像在嘲笑我一样,我看向窗外,一眼就看见了蔫蔫的花朵,一点儿精神也没有,窗外的鸟叫也吵得我心烦意乱的,真是糟糕的一天。我不禁这样想:我就不应该放大话的,考试的时候就不应该不仔细,自信过头就是骄傲,不过现在后悔又有什么用呢,不过是徒劳增加悲伤罢了。我双手紧紧捏着试卷,试卷都被我捏的有些发皱。我放下试卷,想着回去怎么面对爸妈,我有些害怕,我不希望,爸妈常年微笑的脸上露出失望的神情,我一直坐在椅子上,犹豫许久,才下定决心,把试卷胡乱塞进书包,忐忑不安的回了家。到家时,大家似乎忘记了这件事,这让我一直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就在我以为这份试卷将会埋藏在心里,从此遗忘的时候,爸爸似突然想起什么一样问我试卷考了几分,这让我放下的心又猛的提了起来,大家也将目光投向我,我支支吾吾,犹豫许久说出了我的分数,就闭上了眼,不过等了许久,也没受到想象中的打骂,我小心翼翼的睁开眼,大家只是一直安慰我,并没有打我骂我,这不禁让我眼眶红了起来。

谢谢你们,我的家人,让我觉得这次后悔也不错呢!

14.如何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篇十四

游戏的主角是一位男孩儿和4位女孩儿,4位女孩儿中有一位是男孩儿的女友。当然事先大家都不知道是哪一位,这就要求参加节目的嘉宾通过游戏中男孩儿和女孩们的言行、神态和表演作出判断。

这个游戏难就难在男孩儿和女孩们都是学表演的。在舞台上的表现都很自然,看不出什么破绽。譬如:让女孩们讲述与男孩儿的恋爱经历,每位女孩儿都讲得那么温馨动人,俨然是亲身经历:回答嘉宾的提问,每位女孩儿都显得从容不迫,滴水不漏:让男孩儿和女孩们分别配对表演恋人之间表达亲昵的动作,每对都近乎情投意合,难断真伪。

游戏着实难坏了嘉宾们。结果,揭晓答案时,嘉宾中只有一位著名男演员猜对了。主持人问他理由,他说,其实4位女孩儿的表演都很成功,但他并没有选择表演得最好的那位女孩儿。他注意到,只有一位女孩儿在男孩儿与其他女孩儿表演亲昵动作时,显得不由自主地有些着急,甚至差点掉泪,这证明她与男孩儿是有真感情的,所以他选择了这位女孩儿。

15.如何让习作写出新意 篇十五

一、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留意积累“新”材料

生活每天都是新的,但对于一些人来说往往只是岁月的重复, 所以要想引导学生学会写出有新意的文章,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从中积累“新”的材料。对于学生来说,看到鲜花开了,大部分同学只是看一眼就了事了,这只能算是他们遇见花开的知觉,如果他们能再仔细看看是什么花,看看花的颜色、闻闻花的味道,探寻花开的一些秘密,这种活动才能算是观察。记得有一次, 我安排学生写一篇生活日记,一位学生写得是“高压锅蒸煮真快” 的内容,在日记中他记录了妈妈让他用锅炖排骨的经过:以前他只是等着吃妈妈做好的饭,有时动手也只是帮妈妈做一些下手活,现在妈妈让他用高压锅炖排骨,他有些不明白,于是他先向妈妈请教,又仔细观察了高压锅的构造,查阅了一些资料,终于弄清楚了其中的道理。这就是一个从生活中学习观察的例子。在平时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只要留心观察就会有收获,这样不但能增长知识, 还能为自己写作积累“新”的素材。例如,教材中有个习作,要求是 “写自己在生活中的新发现”,在习作要求中还列举了一些“新”的现象:荷叶上的水总会变成亮晶晶的小珠子;秋天苹果就红了…… 教师只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就一定能按照“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来写,他们也一定会写得很成功。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审题,做到立意“新”

写文章首先要学会审题,因为只有抓出“文眼”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习作来。教学生抓住“文眼”来写,其实就是教学生学会立意。意,是指文章的中心,立意新就是自己写的文章,表现的内容要提出新认识、新见解,使人们从作者所写的习作中感受到其他同类习作所没有揭示出来的东西。

有一次,我让学生以《妈妈的爱》为题写一篇习作,有的学生写妈妈为自己做饭;有的学生写自己生病后,妈妈请假照顾自己;还有一位学生写的则是妈妈让自己洗衣服,不接送自己去学校,不给自己零花钱,她说对妈妈这样“苛刻”先是不明白,后来在妈妈的教育下逐渐明白了这才是妈妈对自己的爱,因为妈妈教会自己学会了坚强。这位学生所列举的这些事例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自然得到了老师的称赞。文贵出新,所以在引导学生写作时就要把立意“新”放在第一位。

三、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时,要做到选材“新”

教学生选择“新”素材就是指选材要有独特性,给人一种新鲜感。当然,这也不是要求学生写一些稀奇古怪的内容,而是要让学生写别人不大想到或很少写的内容,不人云亦云。教师要想让学生学会选择“新”材料,可以让他们多借鉴所学课文的一些做法。如,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大作家的小老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作者在文中并没有叙述萧伯纳巨大的文学成就,而只是描写了他在莫斯科访问时与一位名叫娜塔莎小姑娘谈话交流的情况。他向娜塔莎亮明自己的身份,其实是想逗娜塔莎开心,但娜塔莎一句天真的回话引起了萧伯纳的反思:他认识到做人不能自夸,应待人平等……娜塔莎教育了自己,可以当做自己的老师。作者这样选材来写,深刻地表现了文章中心,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确实有学习的价值。其实,教材中的课文在写作方面都有值得学习运用的地方, 这就要看教师如何去引导和学生如何去尝试练习了。

再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次习作也要求学生写一篇自己对某件事看法的文章。我们要想让学生写好这次习作,首先要引导学生回忆生活、学习中哪些事情特别能引起自己的关注,选出新颖的题材,这样才更有利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众多学生中,有一位学生以《没有想到的车速》为题写了这样一篇习作:“一次晚上放学后,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下起大雨来,顿时路上积了许多水,这时路上有一辆车正迎面向我驶来,我想我的身上一定会被这辆车溅得都是水,没想到的是这辆车在快要到我身旁时车速竟慢了下来,轻轻从我身边开过,我的身上没沾一点水……”对此,小作者感慨道:“我遇见了一位好司机,一位为别人着想、心地善良的司机。再想想另外一些司机不顾别人的安危,横冲直撞,在有水的路上溅得别人满身是水,真是太不道德了。我想,如果大家都能像这位司机一样为别人着想,我们的生活就一定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由于这位学生选材新,写出的文章与别人不同,自然就能打动读者。

总之,要想让学生写出有新意的习作就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 留意积累新材料,就要引导学生学会审题,注意引导与训练。

摘要:学生的生活经历各不相同,写出的文章自然也就各不相同。教师只有平时按照计划对学生加以引导和训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留心观察和思考,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学生习作才可以写出新意。

16.浅谈如何写出真情之文 篇十六

一、用情真意切之法写真情之文

作文要用真情打动人,打动读者的心,就要做到情真意切,写出个人真实的生活,个人的感受,个人的心得。不必牵强,不必造作;心里怎么想,笔下就怎么写,展现真情,读者看了自然会感到亲切,从而产生共鸣。如通过读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来感受壮志难酬者的孤独寂寞;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来体会千古羁旅者的情思;读朱自清的《背影》感动于父子深情;读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回想闻一多先生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画面。好的文章一定是作者真情的自然流露,必然体现着作者的喜怒哀乐。虽然我们的学生暂时达不到作家们那样炉火纯青的写作水平,但是学生们的情感世界却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完全可以写出让读者感动的好文章。学生如果也能将真情实感融入于作文之中,用自己的真情去打动读者的心灵,那么也一定会产生让读者心动的魅力。但实际上许多学生在写作文时,往往缺乏感情的投入,缺少真情实感,所写的作文常常连自己也感动不了,更何况去感动别人呢?所以在作文时只有用情真意切之法写真情之文,才能写出打动读者的优秀之作。

只要学生用真情去写作,他们的思维就会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大脑中积累的许许多多的人、事、物、景以及妙词佳句才会喷涌而出,如此就容易写成作文,并且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且能打动读者的佳作。

二、从生活中寻找真情实感

写作时的真情实感从哪里来呢?它来自生活中的体验,来自生活中的感受。日常生活是写作时真情实感的来源。真情实感只能来自生活。因为真情只能从实感中产生。例如在项脊轩中归有光的“多可喜,亦多可悲”的人生体验,使其写出了至情至性的文章《项脊轩志》;正因为李密有和祖母相依为命的生活体验,李密才能用《陈情表》的感人文章打动晋武帝,使其能报答祖母之恩。所以,一定要用一颗知恩感恩之心,去深入体验那种令人感动的亲情;用一种无比忠诚的品质,去理解许许多多为国捐躯的英雄;用宽以待人﹑平等的意识,去品味那种让人记忆深刻,永远不忘的友情。要把感情融入生活,从而培养充沛的感情,如此就不会发愁写不出打动读者的好文章。学生的生活中一定也有打动人的篇章。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去感受生活,让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每时每刻都做好生活中点滴的积累,随时随地写下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教师在平时也要培养学生勤于动笔、感于表达的习惯,从而通过对生活的写真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真实看法,从而写出感动读者的真情之作。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会活泼昼夜不息。”由此可知,作文的写作过程离不开对生活的真实感受,要写出一篇好的作文就一定要接近生活。每一个学生都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之中,每一个学生的身边永远都有全新的事在不断发生。然而学生在作文中没有反映的原因,大概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所以,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使其感受到:生活中不可能每天都有类似神九发射的大事件,生活是很平淡﹑很普通的,然而在日常小事中也可挖掘出许多感人的内容,同样可以发现人性的真﹑善﹑美。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心地去观察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思考每一个有意义的问题。满怀热情地关注社会的发展,留心社会的发展。只有让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去品味生活,在写作时才会写出具有真情实感且能打动读者的佳作。

三、善于观察从而发现真情之所在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生活是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一事一物,一草一木都是充满感情的。对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如果我们不是肤浅地去看,而是仔细思考,认真观察,用心领悟,从自然界联想到社会、人生,我们自然会感受颇多,懂得许多道理。我们也会因此成熟很多,对人生也会有更多的感悟,所写出的文章也就会有一定的深度,从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例如伟大的科学家牛顿从看苹果落地悟出万有引力,瓦特从开水壶盖顶起想到蒸汽机,不正是同样的道理吗?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用心观察社会生活的意识,做个生活的细心人,从而写出能打动读者的真情之作。

因此,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一定要侧重对学生进行“真”的引导、“善”的渗透、“美”的熏陶,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共同面对的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的真情在作文中得以释放。让学生在作文中诉真情,说真话,写真真情实感之文。

俗话说:文如其人。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始终拥有热爱生活、珍视生活的热情,并融情于自己的笔下,那么我们的文章就会内容充实,感情丰富,文章自然就会吸引人了。让真情回归作文吧!因为真情才是文章的生命,真情才是文章永恒的魅力。

17.重新让我写出诗歌 篇十七

其实就是一个偶然的念头在一个偶然 的时刻被实现

比如在一个陌生的节日里离开一个乏 味的舞会

没有在上海的月光之下

也没有朋友在此刻向我举起酒杯说你 好

在这样一个冬天的深夜我翻看世界的 历史

那些已经被我读了又读的事件

那些被想象出来的场面栩栩如生

在这样一个冬天的深夜我设想时光的 漫长

我所在的`地方是一个城市

而歌中所唱的是另一个城市

……在那很远很远的地方青山绿水或 者村落

我远远地关注它使得它不再给出它的 本来面目而我

想要得到的

则是关于世界的消息。一个行吟歌手

一条幽深无底的街

或者仅仅一个场面

已经让我领会时间。今天和下一刻

以及很久很久以前

一个偶然产生的念头使得我想要得到 这样一个消息

在那很远的地方并不一定是有着山和 水

那是一个关于一个行吟歌手的消息

他的真实存在并不重要

甚至今夜和此刻都可以是一种虚构

——有山或者没有山

月色皎然或者黑压压地下着雨

因为这样的一种期待,历史中的一切 场景都已经不再重要

在有人向我碰杯的时候我也能够想到

这个歌手其实并不存在

而关于他怎样跋山涉水我必将得到准 确的消息

正如我偶然地存在于此时和此地

“有一天你明白了诗句无法被用于阐 释……”

重新翻开历史书我看见的是一大片我 所不认识的文字

就是说此刻所发生的一切并不存在

我仍旧象十年前在人民广场等着一个 女人

时间幽深如无底的街

我无法用诗句阐释

我能够分辨出这是一个偶然的念头

它成为了现实或者没有成为现实

我期待着得到这个消息进入这个故事

一个行吟歌手在文字之中流浪

他的古老磨灭了他的存在

月色或者雨点都是此刻

我在偶然中发现它们无法被用于阐释

情节和场景早已模糊褪灭

18.如何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篇十八

湖北省竹溪县实验小学    甘新东(442300)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长期以来感到作文难,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如何挖掘出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激发他们的写作情趣,使他们热爱生活,用文字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责任。近几年,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新颖的讲评方式能激发习作兴趣

习作课的气氛轻松、愉快、才能使学生的思想不受限制和束缚,才会有自由的表达他们思想。习作课要鼓励学生敢想、敢说,要成为他们自由表达思想的开放型课。一堂作文课,往往是对上次作文的讲评和对这次作文的辅导。讲评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教师讲评,亦可学生自评、互评,还可以进行“习作擂台赛”。读自己的习作,向其他人挑战,被挑战者也上台读,请学生中的评委打分、点评,然后评出本次擂台赛的擂主。并佩以绶带或由教师颁发小奖品。这样以来,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了、情绪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自然也就活跃了。上次写得不好的同学摩拳擦掌,准备下次试目以待,上次写得好的同学又要迎接新的挑战,还需努力。这个讲评活动,像一把火点燃了学生心中的创作的激情。这激情像奔腾的江水冲走了阻塞学生文思的暗焦与沙石,这激情使学生进入我手写我心的表达真情实感的愉快的创作境界。

二、丰富的生活内容是习作取之不尽的素材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

大自然是人生最美的课堂,它以神奇的笔锋为我们创造了多彩美妙的世界,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习作源泉。不说各地壮美秀丽的自然景观,单就是春、夏、秋、冬、刮风、下雪、下雨、炎热的气候就有写不完的内容。一次习作课前,春雨绵绵、淅淅沥沥的下了好几天,走进教室,我问大家,下了这么几天的春雨,你们有什么感触?开始只有个别同学发言,我又接着问:“你们喜欢春雨吗?为什么?”大家都说喜欢,因为春雨让植物生长,使城市干净、空气清新。“那么,花、草、树木、青蛙、燕子喜欢春雨吗?他们又是如何喜欢的呢?”学生的思路打开了,大家说:小草探出头欣赏春雨。柳条跳起迎春舞,花儿张开笑脸迎接春雨,青蛙为春雨唱赞歌。今天,请大家以《春雨》为题,把你们对春雨的喜爱,通过对动植物的描写表达出来。学生兴趣昂然,抓起笔把心中的爱倾吐出来了,连最差的学生也有话可说了。

今年夏天,我正上语文课,突然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四起,大雨倾盆,接着天空下起了冰雹,打得门窗叭叭作响,还有的冰雹跳进了教室。六年级的孩子长这么大还没见过冰雹,兴奋地捡起这些透明的冰体欣赏起来,这时我没有批评孩子,而是放下书,让他们到走廊去观察,然后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虽然这种天气对农作物是不利的,但孩子们见到下冰雹是新鲜的、好奇的、惊喜的,所以这篇文章中表达了他们这样的情感,我没有去改变他们看法,我认为这是他们的真情实感,是最可贵的东西。

2、教师观察儿童的生活,把他们生活有意义的内容提炼成习作的素材。

仔细观察儿童的生活,你会发现一个规律,一段时间内变换一种玩法,有些是不健康的,有些是危险的,有些也是有意义的。对前两种情况应加以引导、阻止,后者可成为习作内容。《小当家》方便面中的卡片在孩子中风迷,赢卡片、换卡片、集卡片是男孩子的业余爱好。看看那些卡片尽是《三国演义》、《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我不是简单的没收和撕毁,而是加以引导:如果大家这么喜欢画片上的人物,回去翻翻书,谁能说说你喜欢的人物他们各有什么特点呢?咱们开个班会来说一说《水浒传》中的英雄。侃过以后,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张,写一个人物小传,一下子《李逵小传》、《林冲小传》、《武松小传》等出来了,虽然不尽完美、但也写出了孩子们眼里的“浪里白条”、“及时雨”、“玉麒麟”等,这种因势利导的方法既调动了孩子的写作的兴趣,又把他们的“旋风卡”活动引入正确的方向。

3、引导学生观察采访生活中熟悉的人物。

儿童生活在人群中,有的人是与之朝夕相处的,可你让他写出文章来,却抓不住特点,“我”的父亲同“他”的父亲没有多大区别,都是浓眉大眼,工作勤奋、关心我学习的父亲。如何抓住特点写出特色来呢?动笔之前,我让学生先对所写的人(父亲或母亲、或老师、同学)进行调查了解,先当“记者”采访方方面面的人。例如:写《我的父亲》,可采访爷爷、奶奶,了解父亲小时的情况;采访母亲,了解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丈夫;采访父亲的同学、同事,了解父亲的为人及工作情况等等,写出采访记录,再加以整理,就会写出一个活生生的,有特点,有个性的、有血有肉的父亲了。

三、精美的课文是随文练笔的范例

文质兼美的课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课文学完以后,对课文的某些内容进行练笔,既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例如,学了《田忌赛马》,让学生以《话说齐威王从得意洋洋到目瞪口呆》,写出齐威王由赢到输的心理变化过程;学了古诗,把写景的古诗改写成借景抒情的散文;学了《灯光》写由一个物体引起你对往事的回忆的文章,学了《景阳冈》续写武松一步步挨下冈后的情景;学了《琥珀》,让学生就自己的某个工艺品或一幅画想象出一个动人的故事;学了《开国大典》,仿其写法《记一次庆祝大会》;学了《我的战友邱少云》看插图,仿课文写法,想象邱少云当时被火烧身时的神态、动作及内心活动;学了《凡卡》以《梦醒以后》为题续编故事;学了《八只小猫》仿写自己喜爱的工艺品,抓住工艺品的外形进行合理想象。学了《鱼游到了纸上》,以《一个举止特别的青年》为题写聋哑人爱鱼达到忘我的境界;学了《心愿》以《中国迷》为题写小维勒尼克一家,等等。

四、丰富的想象是习作最大的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想象是习作的翅膀,是创新思维的依托,想象作文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儿童思维活跃受限制少,在这个阶段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对于发展创新思维极有帮助。中年级可以让学生编写童话故事:①给故事的开头编童话;②给两个词编童话;③根据两件事编童话;例如桌子和板凳的对话等等。高年级写《20年后的我》、《假如我是××》、《我驾飞船去太空》、《这里有火险》、《妈妈突发急病了》、《孤岛日记》。这则日记,除了要写主人翁被困孤岛的心情和被救的快乐之外,还要画出想象中的孤岛环境,发求救信号及愉快登船等情景图,两节课下来,学生根本没有写完,有一位同学说:“老师,照我这样想下去,一个本子也写不完。”我内心一阵惊喜,被学生极大创造力震撼了,让他们回家继续写,有人竟写了六、七千字,编的故事生动形象,情节迭荡起伏,扑朔迷离,简直可以做电影脚本。

由于进行以上的尝试和探索,我对作文教学也有了极大的兴趣,学生的作文观也大有改变,学生说:“张老师出的题很有趣,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无话可说,我们在作文本上可以倾吐内心的话,我们的思想也不受限制,我们的想象力更丰富了。”还有的同学在日记上写到“我们班的作文课十分轻松,没有拘束感,没有压力,充满了生机、活力,让我感到作文很快乐。”

作者邮箱: gxd_333@163.com

19.怎样写出人间真情 篇十九

月壳姐姐:洋葱头,有什么事这么着急呀?

洋葱头:救救急,月亮姐姐。今天放学时,老师布置我们回家写一篇关于人间真情、相互关爱的作文,我不知如何下笔,你给支支招吧!

月亮姐姐:写这类作文,首先要选择新颖、真实的材料。不知你注意到了没有,有很多同学写过扶素不相识的老奶奶过马路、送迷路的小孩回家、跳进冰冷的水里救人、奋不顾身勇斗歹徒……看似惊天动地,却始终无法打动读者。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洋葱头:扶老奶奶过马路、送迷路的小孩回家、让座……这类材料都是不少同学常常写到的,读者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没有新意,怎么喜欢读呢?舍身救人、勇斗歹徒、甚至牺牲……这些事在生活中发生得比较少,但有的同学为了完成作文任务,或者想“一鸣惊人”,总是瞎编滥造“了不起”的事,当然不能打动人啦!

月亮姐姐:对,陈旧的材料,别人一看就知,怎么有兴趣去读呢!编造的材料不真实,不可信,没有真情实感,更不能打动读者。

洋葱头:那么,怎样才能选择新颖、真实的材料呢?

月亮姐姐:其实,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平凡小事往往寄寓着真情。比如从孙子给爷爷倒茶中,我们可以读到孝顺、和睦;从为忘事的小朋友出公交车钱中,我们可以读到爱幼、关怀;从运动员放弃赛跑,扶起摔伤的对手中,我们可以读到团结、友谊……这些都是生活中平凡的瞬间,然而却实实在在地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人间真情。

洋葱头:(插嘴)哦,我知道了,作文就是要选生活中的真实材料、实实在在打动过我们的材料,对吧?

月亮姐姐:悟性挺高的嘛,我们只有选择了新颖、真实的材料,才能打动读者。

洋葱头:那么在写作中还要注意什么呢?

月亮姐姐:其次是注重细节描写。你要抓住事件中的“动情点”(也就是真正打动你的地方)细致刻画。比如一个小伙子骑着自行车,提着一个饭“盒,去医院送饭。没想到转弯时车轮一打滑,车子翻了,还撞倒了一个中年男子。饭全洒了,汤汁溅到了男子的皮夹克上。我想,接下来肯定有一场‘恶战’,怎么收场呢?没想到,骑车的小伙子赶忙把中年男子扶起来,不住地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我急着送饭,撞倒了你,实在对不起!’男子却说:‘没事,没事。我的皮夹克还尝了个鲜呢!你快去照顾病人吧!””这里面就有个细节很感动人。

洋葱头:对。作者以为有“恶战”,可能难以收场,没想到被撞的男子原谅了骑车人,事情平和解决,这个细节的确很感动人。可是,我平时就是不知道怎样写好细节呀!

月亮姐姐:这不难。你看看上段话里哪两方面写得最详细?

洋葱头:嗯……写得最详细的……是人物的对话和行动啊!

月亮姐姐:对!要写好细节,你不妨把人物、事情放在显微镜下透视,抓住其肖像、语言、心理和行动,进行细致地刻画,以小见大,于细微处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这样就可以让细节传神,以情动人了。

洋葱头:哦,原来就是这样写人间真情、相互关爱的事儿啊!我会了。

月壳姐姐:不。还有一点要注意,习作中一定要融入真情实感。

洋葱头:怎样才能融入真情实感呢?

月亮姐姐: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了观察、思考、体验,有了观察所得,思考所获,体验所感,你自然而然地就会在文中流露真情。比如:“直到有一天,我再次来到爷爷家,看着那空空的房间、陈旧的家具,还有那台老式的收音机,我才突然想起自己已经好久没有来爷爷家了,爱我的爷爷就在这样清冷寂寞的环境中过着每一天的生活。”你觉得这段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洋葱头:这段话是通过对爷爷房间摆设的观察,表达了对爷爷的愧疚之情。

月亮姐姐:说得好!所以,在习作中,对于某件事,有什么感受、想法,就怎样写,你的真情实感就不自觉地流露出来了。

洋葱头:哦,谢谢!我知道了,写关于人间真情、相互关爱的作文,一定要注意以下三点:一要选择新颖、真实的材料;二要注重细节描写;三要融入真情实感。对吗?

月亮姐姐:嗯,总结得不错!

洋葱头:好的,我现在就回去写!谢谢月亮姐姐,再见!

上一篇:江苏公务员考试选词填空下一篇:新疆冬季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