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职称答辩

2024-07-06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答辩(共12篇)(共12篇)

1.小学语文教师职称答辩 篇一

中小学教师评审高级职称论文答辩的技巧

2010年8月17和18日是丽水市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考核面试时间,面试内容包括说课和论文答辩两项,我有幸担任了此次考核面试的评委。在考核面试过程中,我发现我们好多教师对论文答辩这一关非常生疏,根本不知怎样进行论文答辩,下面我就中小学教师论文答辩技巧方面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在中学高级教师资格评审中,论文代表作的答辩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可以说,论文的鉴定与答辩,是对教师论文的真伪与优劣的一次检验,是对教师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的综合考核,也是广大教师展示自己才能的一个绝好机会。那么,与论文答辩的有关事项有哪些呢?(一明确论文答辩的程序

负责设计和确定答辩题的评委为主答辩主持答辩工作,其余评委为助理答辩。主答辩和助理答辩协同配合,共同完成答辩工作。

答辩总时间30分钟。程序如下:

1、主答辩宣布答辩开始,告知答辩论文题目,同时以书面形式给出答辩题。

2、请答辩者做论文的概述报告,开始计时。做概述报告限定时间5-10分钟。

3、概述报告后,由主答辩逐个地提出问题,答辩者逐个答辩。

4、答辩过程中,答辩评委根据情况可以作必要提示(一般不用,对答辩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应灵活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置,使答辩顺利进行。助理答辩教师要和主答辩教师密切配合,也可以根据答辩情况当场插问或追问。

5、三个问题答辩完毕,视时间和答辩整体情况,有必要的话可以适当追问一个问题。

6、提问和答辩完毕后,答辩小组成员根据论文和答辩情况评出论文总成绩。

(二做好事前准备工作

教师最好事前几天做好答辩提纲的准备工作。俗话说得好,“不打无准备之仗”,“磨刀不误砍柴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答辩教师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去考虑: 1.你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课题? 2.选择这个课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3.论文的基本框架、结构,你是如何安排的? 4.论文各个部分之间有何逻辑关系? 5.你在论文中提出了哪些主要观点? 6.论文中涉及到的名词解释、概念、定义、公式、原理等等。

7.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此问题主要是辨别你的论文是抄袭的还是自创的,你是如何解决的? 8.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9.你写作论文时立论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10.你参考了哪些资料? 对以上问题应该仔细想一想,必要时写成书面提纲,以备答辩时采用。也可以叫上你的几个同行或朋友,沏上一壶香茶,一边品味一边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肆意“攻击”你。如果你能轻而易举地战而胜之,何愁答辩不能过关?只有这样做到有备无患,才会临阵不慌,从容坦然。

教师参加答辩,要携带论文代表作的底稿和主要参考资料。主答辩(一般是三位专家评委,居中的那位是主答辩提出问题后,答辩教师再当面回答。在这种情况下,携

带论文底稿和主要参考资料是很有必要的。答辩教师在答辩的过程中,一般的情况下是允许翻看自己的论文和有关参考资料的。答辩时虽然不能完全依赖这些资料,但带上这些资料,心里就有了底。当确实遇到一时记不起来的问题时,稍微翻阅一下这些资料,可以减缓一下紧张的心理,避免出现答不上来的尴尬。

(三对自己要有自信心

在答辩前,每个答辩老师都有三十分钟的答辩时间。只要论文是你自己亲自撰写的,你根本就没有必要太紧张。说实在的,完全不紧张那是完全的假话。答辩教师可以在走廊上抽一支烟(如果允许的话,不允许可别抽,或活动活动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或喝点水,或上一下卫生间,或与其它来参加答辩的老师说说话等等,以此来消除紧张慌乱的心理,因为过度的紧张会使本来可以回答出来的问题却偏偏答不上来。只有我们充满自信,沉着冷静,才会在答辩时有良好的表现。因而教师的自信心在此时此刻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四沉着冷静回答问题。

主答辩老师在提问题时,教师要集中注意力认真聆听,不要未弄清题意就匆匆忙忙胡乱作答。如果你对所提问题没判断清楚,可以请提问的专家再说一遍。如果对问题中有些概念不太理解,可以请他(她做些解释,或者把自己对问题的大致理解说出来,试探性地询问一下是不是这个意思,等得到专家的肯定答复后再作回答不迟。只有如此这般,才有可能避免答所非问,答到点子上。同时也拉近了你自己与专家的距离,让评委们觉得你沉着冷静,不急不躁,平时定是一块好料子,印象不错,得分自然就会高许多。

(五回答问题要简明扼要

答辩教师在弄清了主答辩所提问题的准确意思后,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作出反应,要以比较流畅的语言和肯定的语气把自己的想法讲述出来,不要犹犹豫豫、结结巴巴,半天没有反映。不要东拉西扯,“王顾左右而言他”,左思右想,苦苦思索。实在回答不出来,就不要勉强作答。直接告诉主答辩评委,说出自己不能回答问题的原委,切忌

胡说八道,无理答辩。这样一来,反而把你自己的弱点暴露无遗,你不是一个草包就是一个傻瓜。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尤其显得重要,评委觉得你实在,因为回答不出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几位专家评委都是在教坛上爬摸滚打了几十年的中高教师,你想耍点小聪明蒙混过关简直就是异想天开,更不能班门弄斧,自欺欺人。第一个问题回答不出来,评委自然会提出第二个问题,再回答不出来,自然提出第三个问题。一般来说,前面几个问题教师回答不出来,评委都会降低问题的难度,尽可能给你一个机会。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哑口无言”,那就怪不得专家评委,只能怪你自己无学不术或学而不精了。

(六别和专家评委起冲突

答辩时,或许专家评委会提出与你的论文中的观点不同的观点,然后请你谈谈看法,此时你应全力阐述自己的观点。对于基础的常见的知识性问题,要作出正确、全面的回答。而对于尚未定论的学术性问题,只要提出自己的见解就行了。如果专家评委对你的论文提出了一些意见或建议,最好甘而受之,点头称是。因为一个事物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别人有别人的看法,也是很正常的事。你千万不要认为你自己是“东方不败”,你的论文无懈可击,其实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心里明明白白,一清二楚。山高复有山高,强中还有强中手,别人有可能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抓住你的死穴,打你一个落花流水,永世不得翻身。你再强辩,只能显示你的自高自大和旁若无人,无

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接受专家评委的意见或建议,自己的自尊自信并没受到任何伤害,反而显得你谦虚大度,温和可爱。

(七文明礼貌

在论文答辩的过程中,答辩老师应把它看成是向专家评委学习和锻炼的良机。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极其尊重专家评委,言行举止要讲文明有礼貌。穿着要整洁,态度要诚恳。进到答辩室,不卑不亢,主动友好地向专家评委们问好。离开时,无论答辩情况如何,都要十二万分地有礼貌地退场。

2.小学语文教师职称答辩 篇二

2014年, 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 我们对中小学职称制度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这不仅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完善用人评价机制的需要, 而且是加快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 优化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 促进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对于激发和调动广大教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改善教师成长环境, 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推动中小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历程与回顾

教师职务制度是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涉及教师的聘用、职责、待遇、考核等多方面。1994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 国家实行教师职务制度。第三十四条规定, 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 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 提高教师素质,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我国现行的、以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制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 建立于1986年, 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改革发展阶段。

(一) 职称制度开始建立阶段

1986年3月, 中央职称改革领导小组批准签发《中学教师职务条例》和《小学教师职务条例》, 对教师职务制度进行明确规定, 实行中学教师和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分中学和小学两个独立职称序列。[1]2000年, 山东潍坊市等地区首次在小学教师中增设了“中学高级教师”, 相当于副高级。[2]2006年6月,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条规定, 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3]这样, 以法律条款的形式将教师职务制度确立下来, 有助于维护中小学教师的合法权益。

(二) 职称制度改革试点阶段

从2009年起, 我国启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2009年1月, 经国务院批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选取山东潍坊、吉林松原、陕西宝鸡3个地级市开展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 旨在建立起与教育事业发展相匹配的教师职称评聘体系, 与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相衔接、体现教师职业特点、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 (职务) 制度, 充分调动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持。[4]

(三) 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阶段

2011年9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印发了人社部发〔2011〕98号、人社厅发〔2011〕96号两份文件, 决定用一年左右的时间, 在全国各省市选取2~3个地级市对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开展扩大试点工作。这次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广东省选取了深圳、广州、佛山三个城市作为试点, 广州市中小学 (含幼儿园) 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正在进行, 目前正在制定全面推开的具体方案。[5]

2012年8月31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的指导意见》, 会议决定, 在总结近两年山东省潍坊市、吉林省松原市、陕西省宝鸡市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 再用一年左右时间, 在全国部分地市开展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6]

根据国家《关于印发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和《关于印发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 2012年10月, 唐山市和邢台市作为河北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的试点市, 改变了中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为“副高”、小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为“中级”的规定, 将中小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统一设置为“正高级”[7], 拓展了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空间, 凸显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决心, 体现了培养和造就教育家的政策导向, 是教育制度改革的一大跨越。

(四) 职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阶段

2013年12月26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表示, 2014年人社部将完善人才评价机制, 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 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重新设置并提升职称等级, 中小学教师也能评上正高级职称, 即对应高校科研单位的教授、研究员级别。[8]广州市作为广东省的试点城市, 已开展试点, 首批评出的正高级职称中小学教师已上报省教育厅审批。人社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负责人指出, 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是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地位, 鼓励更多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从事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举措。

二、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新型教师职称制度体系的构建, 应按照有利于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有利于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 有利于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配套推进的总体要求, 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坚持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和重贡献的原则, 围绕拓展教师职业发展通道, 完善评价标准, 创新评价办法, 形成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 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核心, 覆盖各类中小学教师的评价机制, 建立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相衔接的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

(一) 统一职务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010—2020) 》指出, 要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 (职称) 系列[9], 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 (职称) 。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核心, 是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 将原有相互独立的中学、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改革后的中小学职称结构体系由5个等级组成, 分为正高级、高级、一级、二级、三级五个等级, 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 最大特点就是提升了职称的等级, 设置了正高级职称, 使制度更加合理。新增正高级教师 (正高) 相当于高校科研单位的教授、研究员级别。中学、小学职称序列“二合一”受到教师队伍特别是小学教师的欢迎。改革打破了小学职称比原来中学职称矮一截的状态, 拓展了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空间。在中小学开通正高级职称系列, 旨在提升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 激发教师队伍内在积极性, 引进高层次人才从事教育事业。

(二) 完善评价标准

适应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 着眼于中小学教师队伍长远发展, 新的评价标准要充分体现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 注重师德素养,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与工作业绩, 强调长期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和班主任经历与实绩等;注重对青年教师的指导能力和教育教学带头人作用;引导教师立德树人, 钻研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式, 改变应试教育模式, 更好地履行素质教育, 不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新的制度体系提出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价标准, 应改变过去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的倾向, 突出对教师教学能力和师德素养的评价。多数试点地区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条件明确要求参评者具有突出的教育教学工作实绩和实践经历, 注重向一线、向基层、向农村倾斜。

《关于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 城镇中小学教师在评聘高级职务 (职称) 时, 要有一年以上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的经历, 鼓励和引导中小学教师扎根基层, 在教育教学一线建功立业。[10]亚当斯提出的公平理论认为, 员工之间常常会把自己工作中所付出的代价和报酬与同类人进行权衡比较。比较的结果直接影响工作的积极性。[11]追求公平是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所以要求教育管理者在进行工作绩效评价和职称评定中要做到公平合理, 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才能和工作积极性。相比于城镇教师, 农村中小学教师享受不到同等良好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成长环境, 他们获评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 获得教育教学成果奖、优质课大赛奖项的机会非常少。因此, 职称评审时, 要充分考虑农村教师申报实际情况, 从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实际出发, 特别对条件比较艰苦的农村地区、偏远贫困山区的教师给予适当政策倾斜, 同等情况下优先晋升, 对特别优秀的教师制定相应的破格评审条件。

(三) 创新评价机制

改革评审委员会组织管理办法, 完善评审委员会工作程序和评审规则, 建立评审专家责任制。改进评价方式方法, 关注育人, 注重教学, 鼓励教研, 综合评价, 继续探索社会和业内认可的多种评价方式, 评价方法多样化, 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 采取说课讲课、面试答辩、学科组评议、专家评议、专家委员会评审等多种评价方式, 由专家和业内人士进行评审, 对中小学教师的能力业绩进行评价, 尽可能全面反映教师的师德表现、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 体现社会和业内认可。突出学校一线教师在推荐评审中的突出作用, 突出同行专家在评委会评审中的作用, 注重遴选教育专家和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参加职称评审工作, 加强廉洁评审教育, 健全廉洁评审办法, 全面推行评价结果公示制度, 增强职称工作透明度, 提高评审工作的公正力和公信力。[12]

(四) 实施评聘衔接

由原来的评聘分开改为职务聘任与岗位聘用的统一, 实现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有效衔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评聘工作在有岗位空缺的前提下, 按照个人申报、单位推荐、专家评审、核准公布、按岗聘用的基本程序进行。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在2011年9月全国扩大中小学试点工作会议上指出, 这次改革, 在评和聘关系问题上要跳出传统的评聘结合、评聘分开的思维定式, 在功能上强化职称的评价功能, 与聘分开;在方法上, 强调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用, 与聘结合去执行。[13]改革后, 教师职称将采取“评聘结合”的方式, 不再出现目前“高评低聘”的状况, 评上的职称不会因学校未聘任而成为“空头支票”。全面实施“评聘结合”后, 学校将视岗位数量来评聘教师, 不再进行与岗位聘用相脱离的资格评审。坚持按岗评聘原则, 实现职称评审、岗位管理和聘用制度的相互匹配、有效衔接, 树立良好用人导向, 发挥学校在用人上的主体作用, 实现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和岗位聘用的统一。同时, 鼓励中小学教师跨校评聘, 旨在推进城乡之间, 各学段之间师资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缓解评聘矛盾。

三、结语

3.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须谨慎推进 篇三

问题一:中小学只有设立“教授”才能体现尊师重教吗?

都说过去中小学教师不受重视,职称到了副高级(中学高级教师)就到顶了,不仅不利于吸引优秀人才终身从教,而且不利于焕发那些评上副高级职称的中小学教师继续奋斗的干劲,容易形成“船到码头车到站”的职业倦怠。可是,我们不禁要问:有朝一日,副高级之上设置了正高级,那些不想继续努力的教师就会成功地规避职业倦怠吗?不会,惟一的区别只能是在更高的职称等级上倦怠。

其实,以往,在副高级职称之上,中小学还有非常崇高、令人肃然起敬的特级教师。虽然是一种荣誉称号,但作为师德的楷模、教学的专家、育人的标兵,特级教师是层层遴选,严格评定的,理应在中小学职称改革中占有相当的权重,甚至应予以合理的认定,而不应该出现倒挂。假如特级教师都没评上中小学“教授”,评上的都是特级教师评选的落选者,那分明是对多年以来行之有效、广受尊重的特级教师的否定。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靠职称等级的不断提升,让教师远离职业倦怠只能是一厢情愿。总不能在正高级职称之上,过些年,再设立中小学“博士生导师”抑或中小学“院士”吧?靠职称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让教师永葆进取的激情,固然是可供选择的路径,但不应当是惟一的路径,除此之外,似乎还应该有更多的提升教师幸福指数和专业激情的有效措施。在大规模启动中小学职称改革、让中小学拥有越来越多的“教授”之后,这一点,便更显重要。否则,中小学即使拥有了大量“教授”的身影,中国基础教育的质量也未必会有大幅、有效的提升。解决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问题,设置“教授”肯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究竟大到什么程度?需要拭目以待。关键取决于,职称改革之后的配套完善举措和除此之外其他路径的相互配合。

问题二:中小学“教授”与岗位聘用挂钩合理吗?

从已经公布的试点方案来看,这次中小学职称改革与目前正在进行的岗位聘用相结合,深究起来,这其实是有危险性和不确定性的,搞不好,不仅不会调动积极性,反而会挫伤积极性。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从岗位聘用这几年的实践经验来看,由于过度放权,疏于监控,在某些地方某些单位出现了一些混乱,严重影响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职称”,是中小学教师师德及业务水平的一种外显的、物化的标志,是对其教书育人能力的一种客观衡量。职称改革的本意,是创生人尽其才的人才环境。可是,实际情况是,现在相当数量的教师对职称评定持怀疑和恐惧心理。当职称评定由客观公正的评审机制完成之时,教师会产生信任感;当职称由漏洞百出、徇私舞弊甚至逆向淘汰的机制完成之时,教师一定会产生怀疑感。

问题三:中小学“教授”由谁来评?如何评?

未来的中小学“教授”,强调同行评价的重要性,对于引导教师做好本职工作大有裨益。容易忽略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像当代名师李镇西所言,很多教师能欣赏离自己很远的名师魏书生、于漪、窦桂梅等,但就是不能欣赏自己身边的名师,不仅不欣赏,甚至会排斥和贬损,对与自己同处一个单位甚至一个办公室的名师,更是如此。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名师在成长的过程中遭遇坎坷,“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也好,“墙内开花墙外红”也罢,都与现行的、过多的激发小圈子之中教师竞争意识的不良机制有关。正是由于这种“名额有限,你上我下”的淘汰式评审太多,恶化乃至毒化了同事之间的关系。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任由小圈子之中高利害关系者自行评价了断,很可能出现“逆淘汰”,真正学有所长但书生气太足的优秀者会被那些水平有限、人脉无限、会走关系的平庸者一举击败,不费吹灰之力淘汰出局。引入第三方、客观性、中介性的评审机制,势在必行,惟其如此,才可保证公开、公平、公正的职称评审,才可让那些真正优秀的名师扬眉吐气,在教书育人的本职岗位上尽显才华。

问题四:中小学“教授”如何能与大学教授等值?

有一种说法,现在十分时髦。那就是中小教师只需要教好课就行了,根本不需要从事力所能及的教育科研,甚至不需要写文章。不少地方,中小学教师评职称,基本上不看甚至少看论文了。笔者实在不敢苟同。教书育人固然是中小学教师的天职,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要做一个有品位、有档次的优秀教师,一个字都未曾发表,那无论如何是难以令人信服的。长期以来有个不好的弊端,矫枉过正。当教师功利性地为了博取职称都去写垃圾性文字的时候,大家口诛笔伐,最后走向极端,不少真正基于教学经验、基于教育感悟、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素养提升的有意义、有价值的教育写作也受到连累,成了不受人待见甚至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有些人竟然说,“写作不就是‘天下文章一大抄’吗,有什么用?”在目前的中小学,这种观点很有市场。中小学教师如果仅仅满足于追求教学技术的进步,而根本不去思考教学的深层内涵与价值,缺乏必要的教学反省,最终只能离教育科学和教育艺术越来越远。这种危险的苗头,已经殃及正在试点的中小学“教授”评定。没有任何学术含量、仅仅满足熟练和技巧的“教授”,会与原来的“副教授”有区别吗?会与大学教授等值吗?不会!充其量,就是提提工资、改改待遇,仅此而已。一项原本应具有丰厚内涵、富有意义的重大改革举措,最终很可能沦落为单一的经济行为。

问题五:中小学“教授”能解决教育家千呼万唤不出来的难题吗?

时代呼唤新型教育家,但,教育家的诞生必然依托复杂的背景与土壤,绝非技术手段“短平快”即可制造出来的。为了“制造”教育家,我们已经屡见不鲜地看到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所谓“名师工程”,很多地方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凭空臆想出一些数字,立下大志,奢言以多少年的期限,打造多少教育家或名师。每每听到这样的新闻,笔者心头总会掠过一丝悲哀,这不是“大跃进”又是什么?教育家岂是发发狠、花点钱、下命令就可以轻易制造出来的?难道像工厂车间流水线制造产品一样?

在当下浮躁而功利的环境之中,窃以为,应该慎提教育家,慎提名师,除非是响当当、经得起时间和科学检验的真正大师级人物,像于漪、李吉林、魏书生、李镇西、窦桂梅等,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有自己骄人的教学成绩和科研成果,这样的佼佼者,才配得上教育家、名师的金字招牌,才能在广大教师心中树立高山仰止的丰碑和标杆。舍此,很多徒有虚名甚至名实不符的所谓名师和教育家,很多都是炒作出来的“皇帝的新衣”,一般浪得虚名、一戳就破的赝品。在赝品众多的时代,中小学“教授”能否洁身自好、宁缺毋滥、名至实归,让人不禁捏了一把汗。千万别把这桩好事,变成有权有势、巧弄关系者比拼背景、关系、权力乃至金钱的舞台。

中小学教师评“教授”,必须慎之又慎,想好了再改,也不迟,否则,贻害无穷,会败坏很多人满怀美好期望的胃口。

4.小学语文教师职称答辩 篇四

最重要的一点:你要对课本上的重点篇目非常熟悉!对于现代文来说作者、题材、课文重点、重点句子词语、中心思想等你都要明了。对于文言文来说,要求学生掌握的,你必须也要不折不扣的完成,要求背诵的古诗古文评委或让你背诵,或让你默写,重点句子词语会让你翻译,易错的句子会让你板书,古文的文体知识,句式,名句赏析都会一一考查。

第一部分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引号的四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

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第四部分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 ②表插说 ③表声音中断、延续 ④表话题转换⑤表意思递进

第五部分

六种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

六种逻辑顺序:①总←→分 ②现象←→本质 ③原因←→ 结果④慨括←→具体 ⑤部分←→整体⑥主要←→次要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②搭配不当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④前后矛盾⑤语序不当⑥误用 滥用虚词(介词)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

第六部分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第七部分 新闻知识

1、广义的新闻报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多种体裁。

2、狭义的新闻报道专指的就是消息,即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向公众告知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

3新闻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一般包括引标、主标、副标主标: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引标:提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副标: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是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是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材料,是本则消息报道的价值所在。导语的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

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承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的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应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写作,但仍然要先主要的、再写次要的。

背景:是新闻事实发生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落或最后一句话。

消息有比较固定的格式,即由主到次地组织内容,高潮在前,称为倒金字塔结构

倒金字塔结构: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消息的最前面。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住最重要的信息。

4消息的特点。:

1、传播性

2、时效性

5.小学语文教师职称答辩 篇五

导读:关于中学教师评审中高职称论文答辩的一些技巧,论文代表作的答辩就成了中学高级教师资格评审中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论文的鉴定与答辩,是对教师论文的真伪与优劣的一次检验,是对教师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的综合考核,也是广大教师展示自己才能的一个绝好机会,与论文答辩的有关事项有哪些呢?,(一)答辩时间,(二)答辩内容,1.教师自己撰写的论文代表作,教师最好事前几天做好答辩提纲的准备工作,答

关于中学教师评审中高职称论文答辩的一些技巧

论文代表作的答辩就成了中学高级教师资格评审中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可以说,论文的鉴定与答辩,是对教师论文的真伪与优劣的一次检验,是对教师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的综合考核,也是广大教师展示自己才能的一个绝好机会。那么,与论文答辩的有关事项有哪些呢?(一)答辩时间

十五分钟(别忘了带身份证)。

(二)答辩内容

1.教师自己撰写的论文代表作。2.回答专家们提出的问题。(三)事前准备

教师最好事前几天做好答辩提纲的准备工作。俗话说得好,“不打无准备之仗”,“磨刀不误砍柴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答辩教师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去考虑: 1.你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课题? 答:提升教学的实效性是教师永远的话题,也是教师和教学管理者永远研究的课题。找准“师生原有基础”特别是“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原有基础作为评价的起点、建立“教学资源耗费”与“取得的教学实效” 相关联的科学的参考系,才能使我们的注意力关注于学生的不断高质量的成长,才能使教学过程逐步走向科学、经济、高效,这样才是高效的教学和学习行为,避免流于形式上的热闹,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体育教学具有空间大、组织繁、外界干绕因素多,使学生思想不易集中、对知识的理解、对空间的感知、对身体的控制、对动作的掌握、学生空间知觉能力差,非对称结构的动作和左右方位的活动能力差的现象等特点,影响了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教学效果收效甚微。为了确定说明一个物体的位置和运动,就必须选择其他物体做标准。为了交流方便,人们必须确定一个参照物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这种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参照物称为参考系。经过多年教学我们发现利用参考系运用到体育教学技术教学中取得很好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那么,这是什么教学方法呢?为什么能在教学中取得这么好的效果呢?先举一些例子,本人教排球发球时发现,可确定几个不同的发球点(参照点),让他们自己选择发球点进行发球。教传球、垫球和扣球时,可采用三角式障碍物(高2.5米)吊彩带练习架(参照物),特别是扣球空中用绳吊气球(参照物),高度有高有低,让他们自己去选择扣球,学生们的兴致很高,这样既能使学生尽快掌握动作,又提高了练习强度,而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学习效果很差。同样,在田径、篮球、武术、足球等运动项目也可以充分利用参考系解决体育教学有关上面举例的问题。从上面举例说明了采取利用参照物、参照点、参照面和参照体等的教法很有效果。但是我查阅了体育方面有关参照点和参照物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教学方法研究这方面资料很少,几乎是一片空白。那么,我们如何定义它呢?这到底是什么方法呢?经过跟许多老师交谈和总结,先给它下一个这样的定义。因此,为了有利于体育实践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空间的感知、对身体的控制、对动作的掌握中更加容易,缩短学习时间,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把选择不同的参照点、参照物、参照面、参照体等参照媒介(即合称参考系)作标准运用到体育教学中进行教学的新方法、手段和和策略统称为(即命名)参考系教学法。变革教学指导思想与教学手段是毋容置疑的。在新课程下,体育教师借助教育改革的春风,不断的钻研教学方法,探究新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本文通过近十三年教学实践的不断探索与理论研究发现,有效利用参考系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实效性教学,对现有教法进行改革,教法科学化,符合体育的运动规律,可以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意识和创造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着眼于培养体育兴趣,使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为其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广大教师提供帮助。1.选择这个课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答: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建立参考系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策略,形成一些有关创新参考系教学法的基础性理论。为参考系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研究的目标和内容提供导向,激励,和调控的作用。

1、导向作用:通过对参考系教学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探讨和研究,为体育教学和课余体育锻炼中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制定指明方向。

2、激励作用:通过对参考系教学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探讨和研究,激励师生在参考系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自觉地、主动地调整目标,完善内容,促进身体得到不断的健康的发展。

3、调控作用:通过对参考系教学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探讨和研究,对过去和现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进行分析、评估,以便为更好的进行创新和教学进行调控。3.论文的基本框架、结构,你是如何安排的? 答:基本资料(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论文主体

一、前言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实验性研究结果

(二)结果分析与讨论

(三)关于参考系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策略的探索与实践

四、结论与建议

五、参考文献

该项目的研究过程: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作好前期准备工作,查找资料,设计实验具体方案。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推进本校和个人所确定的项目研究任务,丰富有效教学内涵,优化有效教学策略,积累有效教学各个环节的经验和典型案例,完成课题研究阶段总结。第三阶段:成果总结阶段,进行实验性研究结果的数据分析及问题分析与讨论,总结并寻找解决方法(途径:上网,图书馆,找体育老师),撰写论文。1.论文各个部分之间有何逻辑关系? 答:

你在论文中提出了哪些主要观点?

答:摘要:查阅有关参考系教学法方面资料作为理论依据,有效利用参考系教学法对垫球技术教学进行实验,与常规教学对比结果分析研究,教学效果良好。关于参考系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的探索与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参照物及参照点等参照媒介的作用, 它具有优化教学环境的特点,更能反映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为在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普及与推广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性与参考性依据。

该项目的主要贡献(创新部分):

1、对国内外参考系的研究动态有了较好的把握。我们通过阅读和研究,掌握了有关资料,借鉴了前人研究成果,并找到了本课题研究新的生长点。

2、课题研究思路清晰。

研究方案设计符合教科研规律,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部署恰当,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探索与实践关于参考系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策略的探究,有利于促进中学体育项目的教学改革,发挥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具有较大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价值。

4、探索与实践关于参考系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策略的探究,学校应注意它具有优化教学环境的特点,更能反映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为了探索出“互动”教学的有效最佳途径与方法,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有助于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为在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普及与推广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性与参考性依据。6.论文中涉及到的名词解释、概念、定义、公式、原理等等。答:课题界定: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主要强调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着眼于学生主体的发展与提高,注重学生的个性自由和谐发展。

参考系是为了交流方便,人们必须确定一个参照物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这种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参考系教学法:为了有利于体育实践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空间的感知、对身体的控制、对动作的掌握中更加容易,缩短学习时间,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把选择不同的参照点、导读:7.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此问题主要是辨别你的论文是抄袭的还是自,答:

(一)要突破的重点:(1)关于参考系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策略的探究对体育教,(2)关于参考系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策略的探究与体育课改产生的联系,(2)关于参考系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策略中优生与差生不愿和不会互动学生的引导的,(3)关于参考系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策略处理学生个性与师生关系难,形成一些有关

参照物、参照面、参照体等参照媒介(即合称参考系)作标准运用到体育教学中进行教学的新方法统称为(即命名)参考系教学法。

运用是根据事物的特性加以利用。研究的成果在体育教学和生活中加以推广和利用。

7.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此问题主要是辨别你的论文是抄袭的还是自创的),你是如何解决的?

答:

(一)要突破的重点:(1)关于参考系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策略的探究对体育教学实践的影响因素。(2)关于参考系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策略的探究与体育课改产生的联系。

(二)要突破的难点:(1)对调查与实验研究材料的归纳整理难。(2)关于参考系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策略中优生与差生不愿和不会互动学生的引导的可操作性难。

(3)关于参考系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策略处理学生个性与师生关系难。

(三)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我们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出本学科和本人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有效的教学经验和无效、低效的教学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办法,解决体育教学中参考系教学法创新与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原有认知状态出发,就参考系教学法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的设置、活动的评价等问题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体系,建立新型的参考系教学法内容,形成一些有关参考系教学法的基础性理论。8.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答: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如果能在不同体育运动项目教学中充分利用不同的参照媒介(例如课堂中有许多声音,老师的口令、哨声、学生的声音、教学设备(如录音机、多媒体)的音乐声音、利用色彩装扮场地、装饰器材、打扮组长等)进行参考系教学法教学,有效刺激学生让其充分发挥作用,将会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9.你写作论文时立论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支撑性理论

(1)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的方法论科学理论 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是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迅猛发展起来的跨学科的综合性的方法论科学。其主要涵义:以系统和环境之间,系统内部及通讯信息的传递为基础的一种控制系统,这个系统的特点是根据周围环境的某些变化来决定和调整自己的行动;把系统看作是借助于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处理而实现其有目的性的运动,综合研究系统的信息过程;要把事物当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加以考察。(2)有效教学理论: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具体地说,按教学活动的进程把教学分成准备、实施与评价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系列的策略。从有效教学标准定义看,有效教学分为基础性与发展性两个纬度。按照拟定活动方案(准备)——研究探索(实施)——形成纲要(评价)开展课外体育、艺术教育活动,整体分析两个纬度,多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师教学时间与效益,不断以有效教学为目标调节活动的进展策略。10.你参考了哪些资料? 参考文献: [1] 中学物理教材编写组.物理1(必须)[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3 [2] 邵伟德.体育教学心理学 [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11 [3] 王淑芝.注意规律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1.4 [4] 孙丽珠.试论音乐与体育的相互关系及其在体育教学中的促进作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16)[5] 朱建宇.“学导式”教学法在排球教学中的应用[J].长沙大学学报, 2007,(02)(1)论文主要内容的阐述 教师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教师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是课题研究的重点,以“教师有效的教”来促进“学生有效的学”。有效的教学策略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要转变教学观念,二是要对教学策略进行研究。首先应该关注的,一是“学生”,心里有学生;二是“发展”,学生的发展,也包括教师自身的发展:三是“过程”,即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三个方面的核心是关注学生,要处理好教师、学生和教材的关系,只有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角,其创新思维的发展才能有一个比较大的空间。其次,要促进学生的发展,一方面是认知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情感的发展。

教学策略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准备策略,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资源的利用、开发与整合、教学行为选择的研究等。二是实施策略,主要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等。三是反思策略,主要是做好教学后记、教学案例和教前反思的研究,对于作为评价主体的教师来说,教学评价的过程就是反思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过程。结论

4.1.1 通过教学实验性研究也表明,探索参考系教学法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研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成绩方面效果非常显著,方法是可行的。

4.1.2 通过教学实验性研究表明,参考系教学法,通过有效利用排球场上的不同位置,球网等参照媒介,巧妙地将单纯的垫球技术教学与比赛情节结合,既使学生学会了垫球技术,又强化了技术运用的能力(比赛能力与意识),还培养了学生的教学能力与实践(比赛)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垫球技术的学习效率与效果。

4.1.3 探索与实践参考系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有效利用体育资源,改变了传统教学采用一刀切、齐步走的方法,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健康为本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兴趣为着眼点,以创新教法为手段,有利于促进中学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改革,对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具有较大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价值。

4.2 建议: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如果能在不同体育运动项目教学中充分利用不同的参照媒介进行参考系教学法教学,有效刺激学生让其充分发挥作用,将会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2)论文主要观点、见解的辨析;

摘要:查阅有关参考系教学法方面资料作为理论依据,有效利用参考系教学法对垫球技术教学进行实验,与常规教学对比结果分析研究,教学效果良好。关于参考系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的探索与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参照物及参照点等参照媒介的作用, 它具有优化教学环境的特点,更能反映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为在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普及与推广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性与参考性依据。

该项目的主要贡献(创新部分):

1、对国内外参考系的研究动态有了较好的把握。我们通过阅读和研究,掌握了有关资料,借鉴了前人研究成果,并找到了本课题研究新的生长点。

2、课题研究思路清晰。

研究方案设计符合教科研规律,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部署恰当,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探索与实践关于参考系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策略的探究,有利于促进中学体育项目的教学改革,发挥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具有较大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价值。

4、探索与实践关于参考系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策略的探究,学校应注意它具有优化教学环境的特点,更能反映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为了探索出“互动”教学的有效最佳途径与方法,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有助于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为在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普及与推广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性与参考性依据。论证方法的合理性、论据材料的真实性考问; 研究结论的应用价值讨论等 结论

4.1.1 通过教学实验性研究也表明,探索参考系教学法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研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成绩方面效果非常显著,方法是可行的。

导读:有利于促进中学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改革,对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具有较大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价值,以备答辩时采用,何愁答辩不能过关?只有这样做到有备无患,教师参加答辩,要携带论文代表作的底稿和主要参考资料,主答辩(一般是三位专家评委,居中的那位是主答辩)提出问题后,答辩教师再当面回答,携带论文底稿和主要参考资料是很有必要的,答辩教师在答辩的过程中,一般的情况下是允许翻看自己的论文和有关参考资料的,答

4.1.2 通过教学实验性研究表明,参考系教学法,通过有效利用排球场上的不同位置,球网等参照媒介,巧妙地将单纯的垫球技术教学与比赛情节结合,既使学生学会了垫球技术,又强化了技术运用的能力(比赛能力与意识),还培养了学生的教学能力与实践(比赛)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垫球技术的学习效率与效果。

4.1.3 探索与实践参考系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有效利用体育资源,改变了传统教学采用一刀切、齐步走的方法,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健康为本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兴趣为着眼点,以创新教法为手段,有利于促进中学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改革,对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具有较大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价值。

4.2 建议: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如果能在不同体育运动项目教学中充分利用不同的参照媒介进行参考系教学法教学,有效刺激学生让其充分发挥作用,将会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3)基础理论、教学基本功的考查; 学科专业知识的拓展; 新课程标准的解读; 教学实例的分析等。

对以上问题应该仔细想一想,必要时写成书面提纲,以备答辩时采用。也可以叫上你的几个同行或朋友,沏上一壶香茶,一边品味一边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肆意“攻击”你。如果你能轻而易举地战而胜之,何愁答辩不能过关?只有这样做到有备无患,才会临阵不慌,从容坦然。教师参加答辩,要携带论文代表作的底稿和主要参考资料。主答辩(一般是三位专家评委,居中的那位是主答辩)提出问题后,答辩教师再当面回答。在这种情况下,携带论文底稿和主要参考资料是很有必要的。答辩教师在答辩的过程中,一般的情况下是允许翻看自己的论文和有关参考资料的。答辩时虽然不能完全依赖这些资料,但带上这些资料,心里

就有了底。当确实遇到一时记不起来的问题时,稍微翻阅一下这些资料,可以减缓一下紧张的心理,避免出现答不上来的尴尬。(四)对自己要有自信心

在答辩前,每个答辩老师都有十五分钟的准备时间。只要论文是你自己亲自撰写的,你根本就没有必要太紧张。说实在的,完全不紧张那是完全的假话。答辩教师可以在走廊上抽一支烟(如果允许的话,不允许可别抽),或活动活动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或喝点水,或上一下卫生间,或与其它来参加答辩的老师说说话等等,以此来消除紧张慌乱的心理,因为过度的紧张会使本来可以回答出来的问题却偏偏答不上来。只有我们充满自信,沉着冷静,才会在答辩时有良好的表现。因而教师的自信心在此时此刻就显得极其重要了。(五)沉着冷静回答问题。主答辩老师在提问题时,教师要集中注意力认真聆听,不要未弄清题意就匆匆忙忙胡乱作答。如果你对所提问题没判断清楚,可以请提问的专家再说一遍。如果对问题中有些概念不太理解,可以请他(她)做些解释,或者把自己对问题的大致理解说出来,试探性地询问一下是不是这个意思,等得到专家的肯定答复后再作回答不迟。只有如此这般,才有可能避免答所非问,答到点子上。同时也拉近了你自己与专家的距离,让评委们觉得你沉着冷静,不急不躁,平时定是一块好料子,印象不错,得分自然就会高许多。(六)回答问题要简明扼要

答辩教师在弄清了主答辩所提问题的准确意思后,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作出反应,要以比较流畅的语言和肯定的语气把自己的想法讲述出来,不要犹犹豫豫、结结巴巴,半天没有反映。不要东拉西扯,“王顾左右而言他”,左思右想,苦苦思索。实在回答不出来,就不要勉强作答。直接告诉主答辩评委,说出自己不能回答问题的原委,切忌胡说八道,无理答辩。这样一来,反而把你自己的弱点暴露无遗,你不是一个草包就是一个傻瓜。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尤其显得重要,评委觉得你实在,因为回答不出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几位专家评委都是在教坛上爬摸滚打了几十年的中高教师,你想耍点小聪明蒙混过关简直就是异想天开,更不能班门弄斧,自欺欺人。第一个问题回答不出来,评委自然会提出第二个问题,再回答不出来,自然提出第三个问题。一般来说,前面几个问题教师回答不出来,评委都会降低问题的难度,尽可能给你一个机会。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哑口无言”,那就怪不得专家评委,只能怪你自己无学不术或学而不精了。(七)别和专家评委起冲突

答辩时,或许专家评委会提出与你的论文中的观点不同的观点,然后请你谈谈看法,此时你应全力阐述自己的观点。对于基础的常见的知识性问题,要作出正确、全面的回答。而对于尚未定论的学术性问题,只要提出自己的见解就行了。如果专家评委对你的论文提出了一些意见或建议,最好甘而受之,点头称是。因为一个事物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别人有别人的看法,也是很正常的事。你千万不要认为你自己是“东方不败”,你的论文无懈可击,其实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心里明明白白,一清二楚。山高复有山高,强中还有强中手,别人有可能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抓住你的死穴,打你一个落花流水,永世不得翻身。你再强辩,只能显示你的自高自大和旁若无人,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接受专家评委的意见或建议,自己的自尊自信并没受到任何伤害,反而显得你谦虚大度,温和可爱。(八)文明礼貌

在论文答辩的过程中,答辩老师应把它看成是向专家评委学习和锻炼的良机。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极其尊重专家评委,言行举止要讲文明有礼貌。穿着要整洁,态度要诚恳。进到答辩室,不卑不亢,主动友好地向专家评委们问好。离开时,无论答辩情况如何,都要十二万分地有礼貌地退场。

通常答辩会的程序是这样的:

1.职称申请人介绍本人基本情况。2.职称答辩小组提问。

3.职称申请人回答或辩解。4.评定成绩。

了解了答辩程序后,职称申请人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选取二三个问题,作好答辩的准备工作,内容最好烂熟于心中,不看稿纸,语言简明流畅。职称申请人答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带上自己的论文、资料和笔记本。2.注意开场白、结束语的礼仪。

3.坦然镇定,声音要大而准确,使在场的所有人都能听到。

4.听取答辩小组成员的提问,精神要高度集中,同时,将提问的问题记在本上。

5.对提出的问题,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以自信而流畅的语言,肯定的语气,不慌不忙地回答每个问题。

6.对提出的疑问,要审慎地回答,对有把握的问题要回答或辩解、申明理由;对拿不准的问题,可不进行辩解,而实事求是地回答,态度要谦虚。

6.高级职称答辩样稿 篇六

各位专家上午好,首先我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我96年7月毕业于****专业,参加工作的14~15年来主要工作单位在****公司,工作经历主要如下:

参加工作任助理工程师期间1、96.7-97.9参与******施工;

2、97.10-99.11在**电站现场组织进水塔、电站主、副厂房施工;

3、99.12-01.6在长江干堤****施工;

4、01.7-03.4任*****段4标项目总工,全面负责现场施工任务;

5、03.5-04.9任****9标项目总工全面负责现场施工任务。

2004年10月评为工程师职称,任工程师以来6、04.10-05.3任***标项目总工,全面负责现场施工任务; 7、05.4-06.10任赣抚大堤***工程施工项目部现场技术负责人负责现场施工任务;

8、06.11-07.4任***标项目经理全面主持施工项目部工作; 9、07.5-08.1任赣抚大堤***标项目经理全面主持施工项目部工作;

10、08.2-09.10任***水库项目经理全面主持施工项目部工作;

11、09.11-10.4任四川省***标段项目总工负责组织现场施工任务;

12、10.5调到***公司工程部负责水厂投资建设工作。

2004年10月评为工程师职称,任工程师以来,先后担任过**重点工程***标、国家重点工程***新建防洪墙工程以及大一型水利工程四川省***段项目总工,担任了***06年重点民声工程***标、赣抚大堤加固配套工程***标以及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水库项目经理

参与的项目获奖情况:参与的****新建防洪墙工程获省水利优良工程,参与建设的赣抚大堤获大禹奖。

7.小学语文教师职称答辩 篇七

经国务院同意,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明确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

《意见》强调, 要健全制度体系, 改革原中学和小学教师相互独立的职称 (职务) 制度体系, 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 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 在新的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设置正高级职称。要完善评价标准,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注重师德素养, 注重教育教学工作业绩, 注重教育教学方法, 注重教育教学一线实践经历, 切实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的倾向, 引导教师立德树人, 爱岗敬业, 积极进取, 不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具体评价标准条件要对农村教师适当倾斜。要创新评价机制, 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 注重遴选高水平的教育教学专家和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担任评委会成员, 改革和创新评价办法, 采取说课讲课、面试答辩、专家评议等多种方式, 对中小学教师的业绩、能力进行有效评价。全面推行评审结果公示制度。要实现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的有效衔接, 明确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 不再进行与岗位聘用相脱离的资格评审。中小学教师岗位出现空缺, 教师可以跨校评聘。在乡村学校任教3年以上, 表现优秀并符合条件的教师, 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新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适用于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和工读学校等。民办中小学教师可参照《意见》参加职称评审。

(来源:人民网)

8.小学语文教师职称答辩 篇八

《光明日报》消息 今后,“教授”这一令人艳羡的头衔,将不再是大学教师的“专利”,北京优秀的中小学教师也可以评“教授”了!近日,北京启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打破实施20多年的中小学职称评价体系,将原来相互独立的中学、小学教师职称系列,统一设置为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并首次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职称,试点改革涉及35 149名中小学教师。

北京中小学教师能评“教授”,并不意味着评选“门槛”的降低。对不同职称等级,根据要求,从教书育人、课程教学、教育教学研究、影响力、学历经历5个方面,有侧重地考核,充分体现了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如正高级教师标准,除要长期在教育教学一线、教书育人成果突出外,还必须在本教学领域有很高知名度,近5年受聘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材、教学参考书的编写;被评为“北京市特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学科教学带头人;取得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后,在高级教师岗位任教满5年;累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满20年等。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硕士、博士应聘到北京的中小学甚至幼儿园执教。如果小学教师到中级、中学教师到副高级就到了职业追求的“尽头”,这不仅有失公平,而且也限定了他们的职业发展,不利于鼓励教师终身从事中小学基础教育。在中小学设立正高职称,意味着中小学教师只要在教学、教研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就可以获得高级职称,工资待遇和职业地位与大学教授看齐。这对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培养造就中小学领域的教育教学专家,提高教育质量,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9.高级职称答辩自我介绍 篇九

职称论文答辩工作按照“属地原则”进行,具体由主管部门会同人社部门根据参评人员数量聘请高级职称以上任职资格的专家对申报人员进行业务能力测评、工作业绩、专业论文答辩。专家要在《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表》上按规定要求,实事求是,公平、公正的对申报人员的答辩情况进行评价。并认真填写职称论文答辩评价打分表和职称论文答辩成绩汇总表

二、答辩细则

(一)、答辩材料的报送及整理

答辩者须提供答辩论文(一篇)及本人任现职期间或近5 年来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论文、总结按照附件一、二(附后)要求打印一式五份,经所在单位审查并加盖单位印章后,连同论文刊物原件一并交相关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答辩论文须为本人在任现职期间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本专业学术刊物公开发表(晋升正高者须为国家级刊物),能代表本人专业学术水平的专业论文。

(二)、答辩材料审查

各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在答辩材料提交答辩组专家审查前,要按照匿名审查的要求,对答辩材料进行保密处理。答辩组专家要对答辩材料进行认真审查,客观地对申报者的专业工作能力和学术水平进行鉴定。经审查鉴定,认为其专业工作能力和学术水平不合格的直接淘汰。认为其专业工作能力和学术水平合格的根据答辩者答辩论文的质量,在审阅、讨论评议的基础上,对其学术水平进行评价赋分。

(三)、答辩命题

答辩组专家按照国家相应《试行条例》和《评审条件》要求,本着便于直接交流,有利于考察答辩者专业能力、专业学术水平的原则进行命题,答辩题目应涵盖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等内容。

答辩题目分本专业(学科)公共题目和个性题目两类。公共题是考察、了解答辩者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的题目,应区分正、副高级分别拟定。题目数量应在本专业(学科)组同级答辩人数的 3 倍以上,参加人数少于 20 人的组,命题数量不得少于 60道。个性题着重考察、了解答辩者应具备的工作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要根据答辩者提交的论文和总结中涉及的专业问题拟出 3 道以上学术、技术含量较高的个性题目。

(四)、现场答辩及赋分

1、现场答辩步骤

1)、答辩者简要介绍本人的专业工作情况,简述本专业学科发展最新动态及本人答辩论文的主要学术、技术观点。此过程不超过 5 分钟。 2)、专业知识测试。参评者从本答辩组备好的公共题目中随机抽取 3 道题,选其中 2 道题做出回答。此过程不得超过 8 分钟(实行考评结合的系列(专业)此步可免)。 3)、专业工作及专业创新能力测试。当场拆封答辩组事前为其准备的 3 道专业个性题,要求回答其中至少两个问题。此过程不超过 8 分钟。 4)、答辩组专家代表进行现场点评。 5)、各位答辩专家评分。工作人员负责记录、核分(现场答辩的赋分标准见附件四)。

2、分值的整理与核准

专业(学科)组答辩、赋分结束后,组长召集本组专家,根据评委会要求对本组赋分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对每位答辩者所得分值进行整理核准。

(五)、成绩及使用

1、答辩成绩实行百分制量化并按优、中、差三个档次进行分类。总成绩构成中,论文学术水平评价成绩占 40% ,现场答辩评价成绩占60% 。实行考评结合的系列(专业),论文学术水平评价成绩占 40% ,考试卷面成绩占 30% ,现场答辩成绩占 30% 。答辩总成绩 85 分以上为优、60 — 84 分为中、60 分(不含 60 分)以下为差。

2、专业(学科)组答辩成绩分布结构,实行分档次按比例控制。优、中、差三个档次人数比例掌握在 3 : 6 : 1 。不符合此要求,本答辩组须进行统一调整。

10.职称评审--高级答辩自述提要 篇十

个人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要求

一、自述时间:10分钟

二、自述内容提要:

(一)专业知识方面

1、对本人在专业基础和专业理论领域内掌握的知识深广度做客观评价。

2、是否注意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最新成果和前沿知识。

(二)教学方面

1、如何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教学中如何体现科研进展情况,有无将本学科最新成果和前沿知识运用于教学中(举例说明)

2、如何适应经济体制改革进行教学改革。

3、组织和指导本学科专业队伍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的能力和所起的作用。

(非教学人员可参照上述要求作专业技术工作概述)

(三)科研方面

1、对本人的科研方向及开展科研情况的概述。

2、对本人送审代表和其他科研成果的客观评价,包括科研成果有无创新和突破,你认为在区内本学术领域中的地位如何,其社会效益、应用价值以及实践中的影响和作用如何。

11.小学语文教师职称答辩 篇十一

《意见》就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及如何组织实施提出了指导意见。《意见》指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要围绕健全制度体系、拓展职业发展通道、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形成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核心、覆盖各类中小学教师的评价机制,建立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相衔接的职称制度。

改革体系:统一为初、中、高三级

过去的中小学教师职称体系,实行小学教师与中学教师分别评定制度。原则上,小学教师能评上的最高职称为“小高”(小学高级),而“小高”在职称体系中只算中级;中学教师能评上的最高职称为“中高”(中学高级),“中高”在职称体系中相当于“副高”。如此,二者的职称就算到顶了。

此番改革,将撤销原中学和小学教师相互独立的职称(职务)制度体系。《意见》指出,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原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

改革后的中小学教师职称体系,被称为“中小学教师也可以评教授了”。根据《意见》的精神,只要符合相关的条件要求,中小学教师就可以参评正高级职称,显得更为科学、合理、公平。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新的职称制度设置了中小学教师正高级职称,使中小学教师首次拥有和教授、研究员同样的职业发展空间,提升了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地位,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学教师“船到码头车到站”的职业倦怠现象,激发了他们干事业的正能量,调动了中小学教师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积极性。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这样的改革,在调动中小学教师积极性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高层次优秀人才投身基础教育事业。据统计,仅山东和吉林两省在改革扩大试点过程中,就吸引了3 562名硕士学历以上优秀人才投身基础教育工作。

完善标准:注重师德与业绩,淡化论文与学历

过去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因过分注重论文、学历而饱受诟病,之所以会长期延续这样的做法,有一定的“存在理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褚宏启指出,从评价的角度来说,容易评的东西往往就会被强化,不容易评的东西往往会被轻视,就像评价学生一样,评价考试分数很简单,就容易被看重,而艺术素养、品德发展等不容易评价,就容易被忽视。在教师职称评价上,科研成果发表的刊物等级、数量容易被评价,于是就把科研论文放在很突出的位置上。

过分注重论文、学历的结果,就是极大地挫伤了长期坚守在教学一线且教学成绩突出但没有过多时间参与科研工作的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不利于引导中小学校回归教书育人的本质。为此,《意见》指出,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要适应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充分体现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着眼于中小学教师队伍长远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要充分考虑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性、实践性、长期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师德素养,注重教育教学工作业绩,注重教育教学方法,注重教育教学一线实践经历,切实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的倾向,引导教师立德树人,爱岗敬业,积极进取,不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过去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基本是“一刀切”原则,忽视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实际,导致大量农村教师在职称评定方面遭遇了很大的不公。为此,《意见》特别指出,制定中小学教师具体评价标准,要综合考虑乡村小学和教学点的实际,对农村教师给予适当倾斜,吸引优秀教师在边远贫困地区乡村小学和教学点任教。

创新评价: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

参评者把材料递交上去后,谁来评、如何评,评价过程是否公开透明、公正公平等,是职称评定的敏感环节,也是公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事实上,在当前的职称评定流程中,行政主导的分量依然过重,导致其间存在大量难以把控的空间。

为此,《意见》指出,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同行专家评审制度。各省要加强对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完善评委会的组织管理办法,扩大评委会组成人员的范围,注重遴选高水平的教育教学专家和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健全评委会工作程序和评审规则,建立评审专家责任制。

在评价形式方面,《意见》提出,可采取说课讲课、面试答辩、专家评议等多种评价方式,对中小学教师的业绩、能力进行有效评价,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增强同行专家评审的公信力。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褚宏启指出,在对中小学教师进行职称评价时,至少在初审阶段应该下放到学校,让学校有发言权,而不是直接交给教育行政部门和不了解教师实际教学情况的专家。要把那些有评价能力、业务能力较强、有公正心的人推选出来担任评委,确保自下而上推选出来的人是信得过的。

评聘结合: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目前国内多数中小学校,因职称设岗比例有限,容易出现多人排队等名额的现象。对此,《意见》明确提出,中小学教师岗位出现空缺,教师可以跨校评聘。

此番改革,致力于实现职称制度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的有效衔接,并突出了学校在用人上的主体作用。《意见》提出,按照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以及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全面实行中小学教师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发挥学校在用人上的主体作用,实现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和岗位聘用的统一。要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加强聘后管理,在岗位聘用中实现人员能上能下。

《意见》明确指出,在乡村学校任教(含城镇学校教师交流、支教)3年以上、经考核表现突出并符合具体评价标准条件的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这样的制度设计,畅通了不同学段学校教师和相同学段不同学校教师的流动渠道,有利于推动中小学教师合理流动,促进中小学教师资源优化、均衡配置。

对于各校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问题,以及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各等级的结构比例该如何设定的问题,《意见》要求根据新的中小学教师职称等级体系,按照国家关于中小学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其中,正高级教师数量国家实行总量控制。

(综合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新华网,《意见》出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方网站)

12.小学语文教师职称答辩 篇十二

这是自1986 年建立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三十年来, 首次对这项与中小学教师切身利益相关的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它能否真正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对中小学教师的队伍建设和基础教育的发展又将会产生什么影响?日前, 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邬志辉教授,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张人利, “最美乡村教师”、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刘岗庄中学教师刘月升。

重学历和论文, 不公平

记记者者:此前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价体系存在哪些问题?

邬志辉:实行多年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价体系主要存在着等级设置不够合理、评价标准不够科学、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不够衔接等问题。主要表现在:小学、中学职称体系设置存在错位, 最高级职称分别只对应大学的讲师和副教授职称;虽然设立了“特级教师”, 但只是国家为了表彰特别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而特设的一种荣誉称号, 不属于职称系列;职称评定过程中, 忽视教学工作的复杂性、专业性和长期性特点, 只重视教师的学历和论文发表情况, 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 对实际教学业绩重视不足。这些问题, 导致出现教学效果不好、社会认可度不高的教师能凭学历、论文评上职称的现象。

张人利:一些教师在评上职称后脱离教学一线, 甚至转岗到行政上。由于缺乏职称评定后续制度的相应约束, 优秀的一线教师的流失现象较为常见。职称评定的鼓励年轻教师发展、稳定教师队伍本质作用难以发挥出来。

刘月升:在很多地方, 把发表论文当作最主要的评价标准。城市教师条件好, 视野宽, 写一篇论文可能并不太难。但是, 对于乡村教师而言, 资料无处查, 书籍无处找, 写篇论文难度较大。如果单从论文而非一线教学成果去评价教师, 做法片面, 特别是对农村教师来说不公平。

尊重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地位

记记者者:此次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中, 最大的亮点在哪?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将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邬志辉:此次改革试点的亮点在于统一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 设置了正高级岗位, 相当于大学教授职称。这样做, 使中小学教师职称与大学教师职称形成一定的对等性, 充分体现对中小学教师独立的专业地位的尊重。

张人利:中小学教师职称一体化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很多年前, 大学毕业生才能当中学老师, 中专毕业生就可以当小学教师, 确实存在差异。但是, 现在大量高素质人才进入中小学教师队伍, 他们拥有大学本科学历甚至硕士学历。用同一种标准进行评价, 既符合实际, 又体现公平。这不仅扩展了职业发展空间, 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地位, 也鼓励更多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从事基础教育。

刘月升:职称改革向农村倾斜, 有助于激励优秀教师向乡村流动, 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此前, 职称评定指标往往是城市高于农村, 造成了农村教师的晋升渠道过于狭窄。而正是为了这两三个名额, 教师之间也难免展开争夺, 发生摩擦。职称评定改革让扎根一线的乡村教师拥有更多的机会, 待遇也能得到相应提高。

评聘一体, 待遇差距应扩大还是缩小?

邬志辉:在评聘分离制度下, 职称不与待遇挂钩, 职称容易成为“空头支票”。此次将职称的评聘相结合, 可以改变过去评聘分离政策下教师评上职称而待遇不提高的状况, 让职称真正“实惠”起来。

张人利:之前, 我国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已经经历评聘一体到评聘分离的过程, 此次再次采用了评聘一体的做法, 不仅在政策上容易造成“钟摆现象”, 即有限的岗位和职称终身制势必造成压缩其他教师的成长空间, 特别是对年轻教师的成长和整个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不利。而且在实际操作中, 把握评价和聘用的平衡难度很大。

刘月升:现在相邻职称的待遇相差可以达到每月1000 元, 不应该让职称的差别带来工资等待遇的巨大差异。既要让有真本事的教师得到职称评价系统的肯定, 也要让没评上的教师能够专注教学。

评上职称, 还需要坚守教学一线

记记者者:在具体操作层面, 此次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会遇到哪些现实困难, 该如何解决?

刘月升:此前的教师职称评审过程缺少监督, 造成评审结果和实际情况脱节。这导致很多老师把精力放在了准备材料和想方设法找评委、拉关系上, 违背了职称评定的本意, 甚至荒废了教学本身。在新的评价标准执行过程中, 引入监督和惩罚机制, 从而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

邬志辉:在推行新的评价改革时, 许多根本性的问题需要突破。一是高级职称比例太少。目前有的地区高级、中级和初级教师的比例严格控制在1:3:6, 上中级难, 上高级就更难。优秀教师都感觉不到希望, 就难以调动教师积极性。

想通过职称评价而稳定和优化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队伍, 必须要细化职称评价系统。例如, 依照岗位评定职称的制度, 保持乡村教师队伍合理结构, 对在乡村学校教师岗位任职且达到一定服务年限的教师进行倾斜。

上一篇:人间四月天美文欣赏下一篇:浅析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