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论文(精选14篇)
1.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论文 篇一
本次作业我从三个方面来写,一是谈感受;二是谈问题;三是谈措施。
第一,谈感受。
本堂课带给我的感触总结起来有八个字:“震撼、洗礼、畏惧、坚定”。
在课堂上,老师精彩的讲解和播放的录像,紧紧的抓住了我的眼球,看到人类发展之快(不论在宏观,还是微观领域),看到地球被污染的千疮百孔,看到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不论是孟山都所生产的化学药剂,还是用于能源替代的核产品),给我带来了深深的震撼;之后老师和同学们良好的互动讲解,现在社会良心人士的以身作则,都给我身心带来了洗礼;以前也知道科学技术用不好会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但从未像现在这样去畏惧它,哪怕是身边的一件小事都感觉牵连人类的未来;作为社会人,我们不能将自己置于社会一隅,我们应勇敢的站出来发出呐喊,哪怕只是为了孩子的健康,人类的延续。
作为当代的一名研究生,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科研成果固然重要,但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才是我们科研工作得以长期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石,只有我们人人都提高自己的科学道德水平,整个社会才能养成良好学术氛围,反过来,我们可以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中潜心科研,为自己获得学术成果和经济利益的同时,为国家的科技水平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二者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的。
关于道德和诚信的问题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他并不是特指某个人或某个群体。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专门开展“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这门课呢?我想原因是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的主要依赖者是工作在科学研究一线的科学工作者。而科学工作者不仅是第一生产力的开拓者,而且是科学精神的弘扬者、民族精神的引领者、社会道德的示范者。科学工作者不仅要从事科学研究,还应遵守职业道德,恪守科学道德,造福人类社会;同时他们还承担着重要的社会道德责任,应成为社会的道德典范。
“金钱是万恶之源”,这样说可能过于片面,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今社会部分人员利欲熏心,为了自身利益铤而走险,各种不耻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说到科学有造假,数据有篡改也是必然,谁还在乎道德和诚信的问题。正是这些歪风邪气,在侵蚀着我们的研究人员,当然包括我们在读的研究生。那么,对研究生而言,什么是
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科学道德是科学共同体内部和科学工作者个人在从事科学研究和处理科研成果时的内在自我约束标准。在科学目的上,以追求真理性的认识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为最高原则。在科学态度上,求真务实、不弄虚作假。不因追求个人名利而违背科学工作者应有的理性良知和社会道德责任感。学术诚信就是研究生在诚信的原则下追求真理,研究学问。它一般包括:实验或调查报告要有充分的客观依据,不能歪曲作假、主观臆想,随意改动数据;学术论文著作要反映自己的思想观点与研究成果,避免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一稿多投及论文间相互署名等现象发生;对硕士研究生学术成果的评定要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建立并认真贯彻双盲评审制度,树立权威性,充分发挥学术奖惩机制的作用;正视学术不诚信现象,并给予积极回应,切实维护学术环境的净化。
第二,谈问题:
目前,少数研究生在科学道德、学术诚信方面存在诸多不良表现:
篡改或伪造实验数据。实验数据是获取科学实验结论的基础。任何研究要想获得科学、客观、可靠的结论,都必须尊重实验事实,来不得半点捏造或伪造。研究生认真做好科学实验,不仅仅可以获取客观、可靠的实验数据,而且有助于培养自身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严谨的分析问题能力。某些研究生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不经过亲自实验研究而是编造实验数据,或是直接挪用改造已有文献实验数据,得出相关结论。这些做法严重有悖于“忠实于原始数据”这一科学研究工作者基本的道德原则。而伪造、篡改实验数据带来的后果要比抄袭剽窃他人成果更为恶劣,甚至有可能引起科研事故造成巨大损失。
抄袭、剽窃他人成果。当今学界反映最强烈、最为严重的学术诚信缺失行为正是大学学术研究活动中的抄袭与剽窃行为。为了达到评奖、评优、毕业等目的,部分研究生利用各种已发表的文献,通过肆意剪辑拼凑的手段来杜撰编造论文。在毕业论文中,大量引用他人论文片段、实验数据和图表等而不加注明出处的现象比比皆是。更有甚者,将别人的成果略加改头换面便据为己有,肆意剽窃他人科研成果。而网上和校园里随处可见的代写论文的广告,说明代写论文现象在研究生群体中也有一定市场。
成果交易、侵占他人科研成果。研究生为共同分担发表费并完成学位阶段规定的论文指标要求,而相互挂名的情况时有出现。由于北京、上海等地户籍政策中,专利等科研学术成果具有很高“含金量”,近年高校中甚至出现“专利挂名”灰色市场。这种以私利为目的的“分享”行为和上述的“剽窃”、“编造”一样,都是严重有损学术道德、学术诚信的恶劣行为。此外,学术研究只有建立在广泛涉猎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吸收他人成果中的思想精华,才能做到推陈出新。在论文中是否注明所用成果的出处,不仅体现了作者是否尊重参考文献的所有者以及是否具备起码的学术道德,而且也是为后续研究者研究提供检阅资料的方便着想。一些研究生在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时,没有端正学术研究的态度,对待论文粗制滥造、弄虚作假,列出并未阅读的参考书目,对参考文献做伪注。有的研究生引用别人的数据和观察,却是改头换面,不加注释。
论文重复发表。许多高校都规定了研究生在毕业论文答辩前要公开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于是部分研究生通过一稿多投的方式,把一篇论文同时投给多个刊物,或是将已发表的论文改头换面后向另一刊物投送。一稿多投的行为,在我国的期刊界、学术界是严格禁止的,但总有些研究生把同一篇论文略加改头换面又拼凑成新的论文去投稿,或把相同的数据用不同的排列组合或表现方式变成多篇论文去投稿发表,还有将翻译后外文论文投稿的情况出现。
如果任由科学道德沦落、学术不诚信滋长,不仅败坏了学风文风,导致学术道德沦丧,贻误年轻一代学人的成长,还会损害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造成重大危害:
污染学术环境,败坏学界名誉。学术活动作为知识的探索、研习、应用和传承活动,就需要对客观真理的热诚追求和忠实服务,学术的发展离不开基于诚实性、客观性基础之上纯朴的学术氛围,离不开追求真理而向善务实的学术道德。而不正的学术观念及造假行为却逐步地吞噬着学术活动赖以安身立命的道德底线,严重的损害了学术界的名誉。学术不端行为严重影响了学术研究的质量,造成学术竞争的恶性循环,带来社会资源浪费,从而形成泡沫、虚假的学术环境,也会使正直学者的尊严、权益受到威胁和伤害。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直接关系到学术的健康发展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如果研究生科学道德沦落、学术诚信缺失,学习态度功利化,不再把学术研究看
做神圣的事业,就难以专心踏实做学问,学识水平得不到提高,学术能力大大降低,培养质量便无从谈起。
败坏学风,贻误学术新人的培养。学风是学者们在长期的研究活动中养成的一种学习风气,它表现为人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倾向。观念决定态度,态度指导行为。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者们的科研水平和学术成果,在学习态度不正确的学术风气的影响之下,学者们很难坚持对学术良知和学术精神的追求,最后,导致不正当行为的产生。大学是培养高级知识分子的场所,也是追求真理的圣殿,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便是一大批高级人才的代表者,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可以说对社会的进步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现实中历历在目的学术不端行为、学术造假事件等,无疑会给追求学术价值与学术精神的正直学术研究主体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学术造假现象会影响研究生们正确的学术道德观的建立,科学研究的真实性、严谨性是科研工作质量的有效保证。缺乏严肃的科研作风,其学术研究工作的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甚至走向伪科学。
腐蚀学术,不利于学术的后继发展。学术研究是探索性和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是探索真理、追求真知的过程,是扎扎实实、潜心研究的过程,是逐步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学术活动不仅创造物质价值,也创造精神价值,是一项严肃而神圣的事业。学术研究没有捷径,也不容弄虚作假。学术研究的真谛在于求真,但造假抄袭、伪造数据等各类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却是对学术创造的否定,是对学术“求真”本质的否认。而如今不良学术之风的盛行,如果不严抓学术道德规范,整个学术界、知识界很有可能会陷入杂乱无章的恶性循环之中,它使真正潜心钻研的人得不到肯定,并腐蚀了许多极具创作潜力的学术研究主体,动摇了他们恪守学术道德的信心,还严重损害了学术得以健康发展的道德基础。
面对这些问题和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第三,谈措施。
首先,加强科学道德学术规范,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知识界历来被视为社会的良心。高校学生是全社会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之一,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对社会行为、社会风气具有很强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加强科学道德学术规范,从源头上治理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形成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的良好氛围,有利于建设高度自觉与自信的大学文化,更好地发挥高校在文化引领方面的重要作用,为社
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出积极贡献。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的蜕变是需要时间的磨练的,只有深刻认识到该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当代研究生们才能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踏实的科学风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进行学术方面的研究与超越,不断推动学术进步。
其次,提升高校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加强学生求真务实精神。求真求实永远是科学精神的核心,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缺乏诚信注定与科学无缘。有什么样的学术品格和氛围,就会孕育出什么样的学术成就和人才。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有利于推动高等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高校广大学生和科研工作者形成持之以恒的科学探索精神,激发创造活力;有利于建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良好秩序,提升科研水平;也有利于促进高校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作为研究生的我们应该自觉遵守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以科学、严谨、求实、务真的风气,弘扬科学精神,加快科学建设,营造良好学风。
再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良好的学风是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技能、自觉培养综合能力和良好素质的重要保证。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激发我们研究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究欲望,培养严谨求实、质疑批判、创新奉献的优秀品质,使我们从学生时代起就养成恪守学术诚信的自觉,掌握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立志做一个追求真理的人,讲究实际的人,开拓创新的人。
本论文中部分段落内容借鉴以往文章,但论文整体构架及学习感触我认为是最重要的。通过本次课的学习,我认为作为一名在读研究生,在将来的道路上务必保持本色,不能因外部利益而冲昏头脑,做出有违社会公德和有失良心的事情。科学本身就是一柄双刃剑,即使我们谨小慎微都有可能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哪儿有余地让我们做出有违人类良知的事情呢,我们不能做自己的终结者!
2.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论文 篇二
祝家麟教授认为, 坚守道德信念, 是做人的根本, 是发展科学技术的根本保证。报告会内容主要就学术道德建设的紧迫性, 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社会背景等因素, 提出道德操守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科学道德是科技工作者必备的人格和科学共同体的共同原则, 对如何加强科学道德建设, 如何改变学术不端风气等问题进行了剖析与阐述。
祝家麟在报告中提到, 科学技术为人类创造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同时, 科学研究的新成果与新理念, 以及科学研究与社会政治、经济紧密挂钩, 对人类社会长期形成的社会伦理与道德底线提出了严峻挑战。目前, 国内外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 严重损害了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声望, 科学道德诚信问题成为科技工作者群体和社会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对于高校而言, 学术失范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层次, 一是学风不正, 不能严守学术规范;二是学术不端, 违背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3.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论文 篇三
【摘 要】 在研究生中加强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是国家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为了保证教育内容的完整规范以及教育活动的深入持久,很有必要将“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作为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加以建设。而将“慕课”模式与“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课程建设相结合,可凭借该模式的特有优势,更好地达成教育目标,提升教育效果。
【关键词】 学术道德;学术规范;慕课模式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4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基于MOOC的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创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401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张莉,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处副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林嘉,武汉大学图书馆学术服务部主任,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07-0042-02
高校领导智慧
一、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现状分析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是学术共同体内形成的进行学术活动的基本道德准则和具体行为规范,涉及学术研究的全过程和学术活动的各方面。研究生是高校科学研究的生力军和未来国家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他们对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尊重与遵守,不仅关系到个人学术声誉和职业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学术团队的健康发展和国家未来的科技创新水平。加强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是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意义深远。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的数量规模扩大和生源类型增多,研究生学术道德自律意识不强以及对学术规范认识不足的现象凸显,学术失范和学术造假行为愈演愈烈,已经严重污染了研究生培养环境,亟待改善。例如2007年东北财经大学某篇硕士学位论文与2006年南京财经大学的一篇学位硕士论文惊人相似,除了把地点“江苏”两字替换为“山东”之外,两篇论文整体框架完全一样。同时,日益发达的网络信息平台也无形中助长了“抄袭、剽窃、侵吞、篡改他人学术成果”等违反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行为发生的概率,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已是刻不容缓。
从我国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的实际来看,虽然90%以上的大学在自己的网站上都公布了学校制定的学术规范条例及规定,但真正进行系统化、规范化、课程化的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的大学却比较少。如南开大学采用了在线学习和在线考试系统,包括在线学习、在线测试、参考资源和学风论坛4个模块,学生在完成360分钟的学习时长及全部测试后,将获得一份带有二维码的结业证书;有的高校则将传统课堂和在线考试相结合,但大多数采取的是专题讲座的形式(无考试)。总体上来说,当前我国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内容薄弱、形式单一、效果有限。正如唐纳德·肯尼迪在《学术责任》一书中所言:“我觉得我们在培养年轻的学术接班人时偏重于他们各自的学术领域,却忽视了那些让他们成为成功的负责任的学术公民所必需的其他知识和技能”。
二、建设“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课程的必要性
应该说,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共同关注的话题。国外95%以上的大学都在自己的网页上建立了学术规范条例(手册)供学生阅览,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注重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和侵权行为的规制。同时,建立完善的学术规范监察管理体系,所有入校学生都被要求遵守“The Honor Code”并参与学术规范条例的线上课程和线上考试,课程还提供大量公开视频作为参考资料,有的学校还在入学前要求学生签署相关学术规范协议。从发达国家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的实践出发,通过专门的课程来介绍规避实验违规、数据操纵、剽窃、欺诈等方面的规范,告诉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什么是可以接受的,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不失为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随着科技的发展,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的内容体系始终处于不断建设和完善之中。学术不端行为的内涵持续扩展,从早期定义为“捏造、篡改、剽窃”,继而包括了在科学界进行项目的申请、实行、报告时,出现的明显与公认规则不符的行为,接着补充了对数据的不足不进行说明、只根据一部分研究结果写报告、不负责任地公布研究结果,以及错误使用署名、一稿多投、研究活动中的性骚扰等行为,其后与生命相关的研究伦理也成为学术道德的新的组成部分。在大数据时代,新的学术不端行为边界和研究伦理准则还在不断涌现,需要在系统的课程中进行介绍和完善。
因此,开发和建设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课程,系统讲解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的相关要求,并对研究生的学习过程实行有效监督和引导,对其学习效果及时掌握分析并作出反馈或调整,才能避免当前我国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与教育活动中流于形式、浮于口号、失于长效的不足。
三、以“慕课”模式创新“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课程建设的优势
所谓“慕课”(MOOC) 即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现“未来教育曙光”的“慕课”模式正在教育界掀起一场革命风暴。将“慕课”模式与“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课程建设相结合,可凭借该模式的特有优势,更好地达成教育目标,提升教育效果。
1.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课程可以通过“慕课”模式实现资源共享。
目前,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虽然在大多数高校中都被列为研究生入学教育的必备环节,但一般采取专题宣讲的形式,由各培养单位分别组织或学校统一安排。由于受到教室容量、师资来源和不同校区等教学资源的限制,讲座水平和教育效果会因实际情况产生多重差异。如果将教育形式由专题讲座转换为传统课程,虽然有助于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教学体系,但由于授课对象数目庞大,也会带来课时安排、教室占用、师资配备等一些列后续问题。
而使用“慕课”模式则可以突破时间、空间和教学资源限制,通过电脑、IPAD、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形成随时随地能够进行授课与学习的灵活课堂。还可以不受人身归属的限制,荟萃大家泰斗,实现远程合作教学指导。同时,在不侵犯知识产权的前提下,提供海量视频或文字材料以作参考,极大地丰富了信息储备。
2.“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课程可以通过“慕课”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虽然受到广泛重视,但其内容涉及大量国际通行的规范与要求,不仅要求讲解细致而且必须用语准确,传统教学模式下未免显得枯燥和刻板;其次各校组织的宣讲团队虽然名师云集,但他们多为临时聘请,讲座内容重道德轻规范,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或有偏离;再次,由于宣讲会受到时间和容量的限制,涉及知识点往往无法讲深讲全,不能对学生开展学术研究活动给予全面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些原因最终导致了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活动中学生兴趣索然,效果不佳的局面。
而使用“慕课”模式不仅可以根据研究生学习思维特点,直接将相应的教学内容或参考资料以及必要的扩展阅读材料等巧妙地集成为富媒体学习素材,利用动画、微视频、情景模拟、案例引用、通关夺宝等多种形式让课堂变得如同网络游戏般丰富生动;而且可以通过专业化的设计团队和教学团队,将知识点碎片化,形成短时间的教学单元,建立起研究生个体既可按照自己的学习需要和培养环节要求自主选择学习进度,又能保证学习的系统性、有效性和严肃性的教学模式。
3.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课程可以通过慕课形式强化互动互学。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是思想教育与科学普及相结合的典型课程,由于目前多采用大范围宣讲的传统形式,师生之间互不相识产生的心理隔阂、台上台下形成的空间距离,以及以教师为中心的以灌输为主流的教学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的深度、广度和实施效果。
而使用“慕课”模式则可以按照授课内容与相关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关系,将师生互动,学生互助、辅导讨论、学习效果评测与进度控制等教学管理功能全程嵌入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课程之中。首先,“慕课”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体现,不仅对学习的时间地点可以自行控制,对课程存疑部分可以反复观看,而且成为提问和讨论的中心,可以随时在线提问由老师解答或引发同学讨论,还可以追踪老师提供的参考资源的增减情况并作出评价;同时,老师也可通过慕课特殊的技术设计掌握充分的数据,了解学生学习的主要时间段和高频反复观看的知识点,并根据学生的提问、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对自己授课的进度、难度、热点、重点做出判断和调整,借助在线答疑、参与讨论或“翻转课堂”等方法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甚至可以从学生的提问或发言中得到启发,深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式。
四、将慕课模式与“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课程结合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 课程设计上对教师团队的投入与创造提出更高的要求。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课程在我国还没有权威通用的教材和教学大纲,涉及内容也非常庞杂,不仅包涵很多既定概念,也涉及法规制度和适用程序的详细讲解,既有科学性的内在需求,也有思想性的必然目标。
如何利用“慕课”模式知识单元化、媒体集成化、流程互动化的特点,将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课程制作得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完备充实,就需要教师团队通力合作,精心设计,在分割细化知识点、编辑使用多媒体素材、找寻经典案例、提出代表性问题、丰富参考资料等方面开动脑筋,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相关的最全面的信息,并能够入耳入心,活学活用。
2. 教学过程中要突破对不自律行为监督的盲点和难点。
传统的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是在师生面对面的课堂环境之中开展的,虽然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但提问和讨论环节的互动表现出即时性和随机性特征,而且学生所有活动均在老师的观察和监管之下。但在“慕课”模式下,学生所使用的移动终端脱离了老师的视线,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心无旁骛成为难点,同一学生控制多台终端同时播放的情况也有发生。因此,还需进一步改进慕课的技术设计,在用户使用时加入指纹或肖像认证,并在播放过程中不定时地调用摄像头拍摄当前使用者的学习状态。同时,采取随机在线测试的方式考察学习效果,不同终端的测试题也各不相同,避免学生之间的相互抄袭。这些都可成为最后的成绩判定依据。
3. 经费预算上要充分考虑课程制作和运行的成本。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成本主要包括场地租借和教师劳酬,而用“慕课”模式开展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课程建设则需要通过广泛的招投标来选择制作公司。制作公司首先会根据课程的拍摄难度、动画使用、成品时长等方面综合考虑后提出经费预算,然后由教师团队进行性价比的分析和权衡,但一般情况下制作费用都会高于传统课程的教学成本。而且,对于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这类研究生的必修课程而言,由于授课对象数量庞大,必须借助能够支撑高流量同时运行的专业网络,后期收取的运行费用也相当可观。目前一些制作公司也推出了“慕课”平台,可由教师自行制作“慕课”课程以降低制作费用,但是对教师的能力和水平要求很高,也需学校统一购买平台并进行人员培训,只能在“慕课”课程建设需求达到一定规模时方可实施。尽管短期内制作和运行成本高昂,但从长远来看,一旦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慕课”课程制作完成,就可以大范围长期在线使用。
参考文献:
[1] 周月俊.美国大学的“荣誉承诺”制度及其教育意义探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8,(5).
[2] 贾宝余,刘红.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趋势与途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5).
[3] 顾骏.借力“慕课”,推动中国教育更快前行[N].中国教育报,2013-7-19.
4.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结课论文 篇四
姓
名:007 学
号:00000000 指导教师:刘
学
院:机械与车辆学院 专
业:机械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
二O一四年十月
为什么学术不端屡禁不止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现代科学研究的队伍正在不断壮大,现代的科学研究也不再是几百年前的小作坊式的个人研究而是庞大的科研团体的共同协作并且因现代正处于数据大爆炸时代,科研人员为了与学术界接轨必然要阅读大量文献。因此,科研人员在研究的全过程必然会接收到与当前课题相关的大量信息,比如某些科研观点、研究思路和实验方法。这些资料一方面开拓了科研人员的眼界,使科研人员少走了许多弯路,但另一方面又要求科研人员在进行科学研究和撰写科学论文时要注意区分哪些是自己的原创,哪些是他人的观点。1 学术不端概述
学术不端主要是指伪造数据、篡改数据和剽窃他人成果的行为。其中剽窃他人成果又可以分为剽窃实验方法、科研观点和论文文字等等。从科研工作者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观态度上可以将学术不端行为分为:主动犯错和无心之失。从对社会的危害而言,显然是科研工作者主观犯错的危害远大于无心之失。若科研工作者主观犯错则必然会对数据来源的合理性,实验方法和科研思路的“独创性”刻意地进行包装,以求蒙混过关。这些半真半假的内容对于科学界顶端的人来说也许很容易判断,但是对于从事科研工作的初学者以及外行来说是极难判断的,由此造成的时间损失和经济损失都很大,此种学术不端行为反映了科研工作者低下的道德水平,应追究其相关责任。反之,若只是科研工作者的无心之失,则往往只是在实验的细枝末节上略有偏差或者在论文上漏了几个引用的说明,这种情况对科学界的危害远小于主观犯错,所以在发现此种行为时要提醒该科研工作者以期其能及时改正但不应上纲上线,为了所谓的新闻的轰动效应死追不放。
简析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原因 2.1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客观原因 2.1.1科研体制与利益驱动
当今的科研界与数百年前的情况完全不符,数百年前的科研工作者大多都是衣食无忧的,他们进行科学研究完全是出于个人兴趣,科研中并没有什么利益诉求。但是当今的科研界虽然还没到全民皆是科学家的程度,但是科研工作者的人数确是实实在在的大增了,科研工作不仅是兴趣所致也是主要的经济来源。并且在现代愈发浮躁的社会氛围中,“一切向钱看”的唯金钱论也是大有市场。部分科研工作者受此氛围的影响对科研工作中的收益的要求愈发强烈,因此在利益驱动下就极有可能将科学道德抛诸脑后,铤而走险,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
此外,当今学术体制都是以论文的数量和论文的级别来衡量科研工作者的能力,论文直接影响科研工作者的荣誉、职称、项目数量和科研经费。所以大家都卯足了劲地发论文,能力不足者自然又有“充足的理由”去剽窃了。
另外,专门把我国学位论文的问题拿出来讲讲,近年来,屡有媒体报道某某人的博士学位论文中有大量内容与他人论文有大量雷同。且不说这些确是抄袭还是仅仅是引用他人文章内容时书写格式出了问题,但至少说明了这些学位论文的创新点太少。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教学体制的问题,不同的学位应该有其不同的重点,学士只是高等教育的起点,其重点在于培养对某一专业的知识体系有系统性了解的人才,并要求其能有举一反三的二次创新能力;硕士是高等教育的进阶,要求其能够了解科研流程,能够用科学的方法独立完成某一小的科研项目,要能独立解决工程中遇到的问题,在进行科学研究时要有自己的想法和独创性。博士是独立的科研工作者的预备军,博士对其研究的学科应该有深刻且系统的认识,有能力独立完成一个大的项目。针对不同层次的学位,其学位论文的要求应该是不同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对学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放得很松而对博士学位论文抓得很紧,而是应该制定完全不同的评价机制和要求,并对这些评价机制分别严格要求,还要对其真实性和剽窃情况进行严格审查。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的教学体制存在许多问题,大学对学子就该宽进严出。何谓“宽进”,人应该是生而平等的,很多人都有向往大学殿堂的心,都有追求先辈留下的宝贵的知识财富的权利,国家应该尽力满足大家的需要而不是将教学资源集中在有限的几个高校,妄想通过此种方式造出世界一流的大学。也许这样堆积起来的怪物貌似实力强大,但是空有躯壳而没有灵魂的大学能成为世界一流吗,显然不能。我国的教学资源确实匮乏,“宽进”也许真的难以办到,现在暂且把它放到一边,单独把“严出”拿出来讲讲。“严出”,顾名思义,要严格控制大学毕业生(这里包含了学士、硕士和博士)的质量,严格按照培养要求把关,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坚决不让其毕业。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却是大学生只要糊弄糊弄就可以轻松毕业了,我国的大学生从来没为大学能否毕业发愁过,也许硕士生会为这个问题稍微考虑考虑,但心底深处却是有不少人想着:导师无论如何最终肯定会放其毕业的。这些想法着实放映了我国教学体制的巨大的问题。而由于存在着这样的问题,高校学生自然对学术的态度认真不起来,毕竟在他们的心里中认定了顺利毕业是必然的事情了,剩下的事就是怎么找个好工作而不是要怎样做好科研了。如果此时学校对硕士毕业的发表论文的级别和篇数有所要求的话,没怎么做好科研的学子自然就有了施行“学术不端行为”的动机了。2.2.2科学研究缺乏创新性
科学研究的目的本来就在于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或科学技术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倘若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只是借用已有的方法而没有添加自己的创新性思想,科学研究必然会陷入机械式的套用他人成果的窘境,在学术论文上则体现为剽窃他人成果的学术不端行为。
科学研究缺乏创新性是中国当前科研界的重要问题,这其中有其客观原因: ①中国的许多技术落后西方发达国家十数年乃至数十年。以汽车工业为例,美国和德国在汽车工业上极为发达,它们的AT变速器(液力机械式变数器)的技术已经完全成熟了并实现了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目前的研究更是在力求突破AT技术的低效率缺陷,发展更为高效和能够实现平顺换档的变速器。反观中国,其AT技术始终未得到突破性进展,汽车变速器配件厂也始终无法完成AT的工业化生产。正是基于这样的事实,尽管我国汽车方面的科研工作者对传统变速器和前沿发展的变速器的原理的了解也很深入,并不比西方国家差,但是为了满足国家在汽车工业上的发展,我国的科研工作者进行的研究很多都是针对传统的变速器,如AMT(自动机械式变速器)和AT等。因此其研究结果很多都与西方国家以前发表的结果类似,其原创性必然受到限制。
②受到语言环境的限制,对于初级科研工作者,比如大部分硕士而言,是很难实现快速而有效的阅读英文文献,获取信息的效率因语言环境而大为降低。而当今世界,几乎所有的高水平的科技文献都是英文的,从SCI和EI的收录情况就可见一斑。因此对许多刚刚踏入科研的工作者而言,获取相关研究方面的最新信息少了,由此因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等情况而发生的创新性火花也就少了。由此可见我国的科研工作者尤其是初级科研工作者的创新性必然会受到语言环境的限制。
③教育体制的问题,中国很多的问题如果追踪其深层原因都可以归咎于教育体制的弊端,也许这么说会让许多人为教育体制抱冤,但是中国教育体制的僵化确实是很严重的问题并且教育是个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歪了,上面楼层的建筑自然受到极大的影响。中国教育体制在设置上已经极力避免将学生的思维弄僵化了,但是中国的教学资源不足,因教学资源不足必然就产生了教学资源的倾斜和不均衡。在此种情况下,所有学生必然要扎破脑袋抢占这些优势资源,如此一来所谓的素质教育自然成了笑话。即便在教育制度上不断的改进,但别忘了政策的执行者是人,上有政策,下则必有对策,根本原因不发生变化,则教育体制使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受限,渐渐变得僵化的问题就始终存在。所以科研工作者缺乏创新性的另一大原因就是教育体制的问题。
科学研究缺乏创新性除了上述的客观原因还有主观原因,其实事情一涉及到主观原因就简单了,无非是开展独创性的研究的过程过于艰辛,还很可能会在项目进展中走偏了,最终能得到有用结果的概率并不高,而在其他的成熟技术上进行小的改进和小的创新,获得成功的可能性远大于独创性研究。因此许多科研工作者在主观上就不愿意进行完全独创性的研究,提供科研经费的部门或者企业也不愿意承担这种风险。
2.2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主观原因 2.2.1虚荣心作祟
鲜花与光环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有诱惑力的,韩国造假教授——黄禹锡的例子就是典型的例子。
黄禹锡生于1953年,5岁丧父,母亲为养活6个孩子,放牛养家。黄禹锡孩提时代帮母亲照顾生病的牛,从而立下做兽医的志向,并埋头苦读,誓要做个成功人士。当时对他来说,成功就是一切。这种家庭背景是他积极向上的动力也是他虚荣心膨胀和造假的原因之一。
黄禹锡1972考入汉城大学(现称首尔大学)兽医药学院,至1982年,他在该院取得了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毕业后他留校任教。在学校这段时间内,他的研究之路并不平坦:导师去世,实验室被关闭,丢掉了工作等困境向他袭来,但是他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而是卖掉了自己唯一的住房,建了一个试验农场,进行有关人工授精的牛种培养的研究。之后他又转到克隆技术的研究并从此走向了他人生的巅峰: 1999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体细胞克隆牛;2002年克隆出了猪;2003年首次在世界上培育出“抗疯牛病牛”;2005年成功培育出世界首条克隆狗“斯纳皮”。这些成果,令他成为国际生命科学领域的权威人物,也成为当时韩国的民族英雄。这些成果已经让他享誉世界,但他仍然不满足现有的荣誉,在虚荣心的作祟下,他开始了他罪恶的学术造假:2004年2月他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宣布在世界上率先用卵子成功培育出人类胚胎干细胞;2005年5月,他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宣布攻克了利用患者体细胞克隆胚胎干细胞的科学难题,为全世界癌症患者带来了希望,其研究成果轰动了世界。
可是他的荣誉并没有享受多久:2005年年底,韩国文化广播公司报道黄禹锡在研究过程中“取用研究员的卵子”的丑闻。随后,他的研究小组成员指出2005年论文中有造假成分。首尔大学随后的调查证实,黄禹锡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干细胞研究成果均属子虚乌有。
最终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黄禹锡案作出判决判处黄禹锡有期徒刑2年,缓期3年执行。
其实黄禹锡在成为首尔大学的教授并成功培育出世界首条克隆狗“斯纳皮”时,他的声誉和基本的经济诉求已经可以得到满足了,然而他仍不满足于这些,在虚荣心的作祟下,渐渐将自己的人生滑向了深渊。2.3国家政策和相关法律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
国家作为人民意志的实施者和保障者,其法令无论正确与否,只要一经颁布,所有公民就必须严格遵守。即便有些法律出现了错漏,我们也只能极力促进其修正。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如此之多,大家的想法也是千差万别,法律无论如何都是无法令所有人满意的,因此只要法律是符合正义原则和保护多数人利益的就不能称其有大错。因现代的科研工作者的数量变得愈庞大了,故为了规范学术界的行为,保障科研工作健康有序的进行,国家必然要通过相关法律对其进行约束,这对减少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有极大的帮助,但立法的度应该要把握好,如果对学术界的干预过多则必然会产生负面的影响,限制科学工作者的热情。
国家政策对科研者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如果政策制定的急功近利,要求过于严格则为了应付任务,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概率也很有可能会大大增加。3反思、对策与呼吁
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国家应该提高科研工作者的地位,保障其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让科研工作者能够从这些利益的漩涡中脱身,安心且全心地从事科学研究;此外在国家应该加大教学资源的投入,并让教学资源尽量平均,以保障素质教育的施行落在实处;国家应对大学实施“宽进严出”的机制,如果“宽进”无法实现,至少应保证“严出”,以此使大学学子(此处包含学士、硕士和博士)对学术有足够认真的态度和危机感,保证毕业生质量;国家在学术政策上应该高瞻远瞩,不应急功近利也不应鼠目寸光,以此促进我国的科学平稳进步;科研工作者应该把虚荣心放下,踏踏实实地完成自己的科研项目。只要国家与个人共同努力,学术不端这么丑陋的名字最终必会从我们眼中消失。
5.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论文 篇五
一、辨析题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是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贯穿于科研活动全过程的共同 信念、价值、态度和行为规范的总称。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
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 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 造。
(二)科研不端行为与科研不当行为
科研不端行为:国际科技界将严重违反基本的科学诚
信的行为称为科研不端行为(misconduct in science,或称 scientific misconduct),这种行为与科研违规行为、科研越 轨行为的内涵十分接近。
科研不当行为:科研不当行为(questionable research practice,QRP)是指,虽然违反科学的目的、精神和科学研 究事业的基本道德原则,但没有直接触犯明确规定的研究活动 的道德底线的行为。科研不端/不当行为有时也成为学术不端/ 不当行为。二 简答题
(一)学术综述的特点和基本规范 1.综述的定义
综述意思为综合叙述的文章。英文“review”有“回顾、评述”之意。综述是对科学研究中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信息资料,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综述的“综”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精练简明,具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综述属三次文献,专题性强,具有一定的认识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出某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回顾也有瞻望,可以是提出问题,也可以是提炼新思路、新方法,具有较高的信息学价值。阅读综述,可在较短时间内了解该专题的最新研究动态,可以了解若干篇有关该专题的原始研究论文。
在决定研究课题之前,通常必须关注的几个问题是:调研相关课题研究取得的进展;已完成的研究有哪些;以往的建议与对策是否成功;有没有建议新的研究方向和议题。文献综述旨在整合该研究主题的特定领域中已经被思考过与研究过的信息,并将此议题上的学者所作的努力进行系统地展现、归纳和评述。2.综述的特点
(1)综合性: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国内到国外,进行横的比较。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和更有逻辑,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2)评述性:是指比较专门地、全面地、深入地和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
(3)先进性。综述不仅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更重要的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科学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3.综述中的相关规定
(1)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前提工作。一篇综述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本专题相关的文献掌握程度。如果没有做好文献检索和阅读工作,就去撰写综述,是决不会写出高水平的综述的。
(2)注意引用文献的原创性、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原创性、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好的文献。
(3)以评述为主,不可罗列文献。综述一定有作者自己的整合和归纳,而不是将文献罗列,看上去像流水账。
(4)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5)综述中引用文献与其他科研论文一样,遵守“适当引用”的规范,防止抄袭。有人错误的认为综述论文可以大段抄写别人的研究结果,所以最容易出现抄袭现象。综述中的引用要注意以下几点,才能避免抄袭。1)引用文献要是原始文献,必须是自己通篇阅读后,了解了文献的整体意思,才能做到正确引用。不能引用别人的转述或把别人对该文献的评价作为自己的评价。2)引用文献不是照抄别人的表述方式,应该对前人文献的方法或结果进行归纳,总结,综合与分析,不是流水账式的罗列。一般认为在综述中全部引用的内容不应超过50%,更多的要是作者自己的综合概括与分析,从“量”上避免抄袭。3)综述中经过对前人研究的综合概括与分析,要提出自己的观点,要从“质”上避免抄袭。
三、材料分析题
(一)是。
一、凡在我校接受学历教育的研究生、接受非学历教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学位的在职人员和已经获得学位人员在学期间进行科学研究、成果发布、论文撰写等学术活动时,必须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学术道德规范的要求参见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和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共同制定的《关于科技工作者行为准则的若干意见》。
二、对研究生违反学术道德规范行为的调查处理,既要坚持原则、严肃认真,又要科学公正、实事求是,以教育帮助为主、处罚为辅。调查处理过程应当程序正当、证据充分、定性准确、处理恰当。
三、对违反学术道德规范行为的在校接受学历教育的研究生将视其情节和后果轻重,按照《吉林大学研究生违纪处分规定》(校发﹝2006﹞221号)的有关条款给以相应的纪律处分。
四、对违反学术道德规范行为的非学历教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学位的在职人员将视其情节和后果轻重,参照《吉林大学研究生违纪处分规定》(校发﹝2006﹞221号)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同时撤销其所有通过该项违反学术道德规范行为而获得的相应资格;情节严重的,取消其申请学位资格。
五、对违反学术道德规范行为的已获学位人员的相关材料要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决定是否撤销其学位及是否取消相应资格。在校接受学历教育的研究生对处分决定如有异议,可在接到决定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在校接受非学历教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学位的在职人员以及已经获得学位人员对处分决定如有异议,可在接到决定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学位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诉。超过申诉时间的,学校不再受理
四、论述题
研究生在科学道德和学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和解决途径 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存在的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主要有科学不端行为、学术失范和浮躁学风三种主要形式。科学不端行为主要是指那些违背诚实原则,在课题申请、研究实施、成果报告等科学活动中的篡改、编造、伪造、剽窃等行为。这类行为在科技界和社会上的影响相当恶劣,损害了科研界的社会信誉和科学家之间的相互信任,并伤害了科研成果的质量。学术失范现象在科学研究与科研管理活动中大量存在,主要表现为一些科研人员的工作动机发生扭曲,他们不潜心钻研学问,而是一味追名逐利,为获取和占有资源而热衷于拉关系、走后门、立山头,已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行政干预、权力垄断、官学一体、权学交易、学术霸道、暗箱操作、流于形式等“制度失灵”现象,并滥用了学术权威。浮躁的学风反映了研究氛围的不正和研究群体的精神文化追求以及行为习惯的沉沦。一部分大学生、研究生丧失了科学求实的态度和科研诚信,单纯追求名利,而不能踏实地开展研究工作。例如,热衷于发表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没有什么意义的“花架子”论文甚至垃圾论文。这种浮躁的学风已开始在相当一部分大学和研究机构中蔓延。
解决途径:
6.道德与学术规范测试 篇六
A 学风 B 学术评价 C 学术规范 D 学术成果
正确
2.下列哪一项做法未违反学术规范。
A 学术水平低。
C 放弃学术标准,进行不当学术评价。B 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D 篡改数据、文献。
正确
3.关于学术规范,以下哪项描述不准确。
A 学术规范是学术共同体成员必须遵循的准则。B 学术规范从学术活动中约定俗成地产生。C 学术规范是某种“行政化”的操作。
D 学术规范是学术共同体成员必须熟悉和掌握的学术研究行为准则。
正确
4.查新的结论与所提供的检索词或检索式有很大关系,如加上一个地区或物种的限定,很可能使一项并不新颖的研究,被鉴定为创新性成果,应当怎么解决。
A 扩大查新范围和时间,并进行同行评议,研讨结果。B 继续原有的方式。C 更改查新关键词或检索式。D 放弃查新。正确
5.以下不属于学术不端行为的是。
A 把成就归功于对研究没有贡献的人,将对研究工作做出实质性贡献的人排除在作者名单之外。
B 把成就归功于对研究有帮助但非直接贡献的人,将对研究工作做出实质性贡献的人排除在作者名单之外。
C 绕过评审组织机构与评议对象直接接触,收取评审对象的馈赠。D 合理引证他人的研究成果,但如实署名。正确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科研不端行为。
A 在项目申请、成果申报以及职位申请中做虚假的陈述。B 改动原始文字记录和图片。
C 窃取他人的研究计划和学术思想据为己有。D 把领导署为第一作者。
正确
7.项目申请中,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 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资助申请书中伪造推荐人或合作者的签名,可以为自己或他人提供职称、简历、获奖证明以及研究基础等方面的虚假信息。
B 科技工作者在科研项目(或课题)申报或者接受委托时,必须对项目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
C 在科研立项的有关材料中,应当对该项目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人员的科研水平和能力、项目的创新性、完成项目(课题)的学术价值、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预期经济效益或者项目目标、所需科研经费及有关技术指标等作出客观、真实的反映。
D 不得故意隐瞒可能存在的重大问题,禁止故意夸大项目的学术价值和经济效益,禁止通过弄虚作假等不正当手段骗取项目。正确
8.以下关于“引文规范”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引用他人作品的,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作品来源。B 引文原则上应使用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但转引他人成果,可以不注明转引出处。C 不得将未查阅过的文献转抄入自己的引文目录或参考文献目录中。D 引用时应尊重文献的原意,不可断章取义。正确
9.下列关于“引用”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 间接引用时在正文或注释行文时明确向读者显示其为引用。B 掩盖转引,将转引标注为直接引用。C 引用译著中文版却标注原文版。
D 论文中复述导师尚未发表的作品中的思想观点时加人学生本人的个人意见。正确
10.学术论文中“适当引用”的法律规定:《著作权法》第27条指出,“适当引用”是指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可以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以下做法中不属于适当引用的是。
A 引用目的仅限于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B 所引用部分构成引用人作品的实质部分。C 引用时不损害被引用作品著作权人的利益。D 引用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正确
11.以下关于“间接引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作者综合转述别人文章某一部分的意思,用自己的表达去阐述他人的观点、意见和理论。
B 间接引用往往注入作者自身对原文的理解而为一种独特的表述,因此它也是一种知识创造活动。
C 所引用的部分一字不改地照录原话,引文前后加引号,也属于间接引用的范畴。D 间接引用对注明出处的要求与直接引用相同。正确 12.
间接引用是指,也称为释义。
A 选择一些同义词代替原文的词汇。
B 可以变动原文句子结构次序,从而使原文的词汇原封不动。
C 作者综合转述别人文章某一部分的意思,用自己的表达去阐述他人的观点、意见和理论。
D 增加或减少一些文字,而其他保持不变。正确
13.引用他人作品应当指明的内容中,不包括。
A 作者姓名 B 作品名称 C 作品来源 D 作者年龄
正确
14.下列关于“外文引文注释”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引用外文文献专著、编著需注明:作者/书名/出版地点及出版机构/出版时间/页码 B 外文引文译著需注明:作者/译者/原著书名/译著书名/出版地点及出版机构/出版时间/页码
C 引用外文文献期刊中的析出文献需注明:作者/文章名/刊物名/卷期号/出版时间/页码 D 引用外文文集中的析出文献需按顺序标明:作者/文章名/编者/出版地点、机构及时间/页码 正确
15.以下不属于选择参考文献的原则是。
A 原创性 B 必要性 C 重要性 D 个人偏好性
正确
16.以下不属于一次文献的是。
A 学术专著 B 发明专利 C 学位论文 D 学术教材
正确
17.作者为了彰显自己查阅了大量文献,故意列出一些与研究内容基本没有关系的文献;或作者根本没有查阅,而是直接从他人的参考文献中搬来;或为了表示作者的研究水平和能力,列出一些无关或看似有关,实际上根本没有查阅的文献。上述情况属于。
A 隐匿参考文献 B 理性选择参考文献 C 引用无关参考文献 D 合理增加参考文献
正确
18.作者在投稿前应了解所投出版社或期刊的有关投稿和发表方面的规定,遵守有关投稿的规范要求。下列关于投稿规范的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
A 作者应尊重学术期刊或出版社的首发权。
B 对于允许以另一种语言发表同一著作或论文的出版社或期刊,作者应与首发出版社或期刊之间事先约定协议,只有获得许可,作者才可以不同语言再次发表并在显著位置注明原始刊载处。
C 作者应避免拆分发表。
D 未经其他作者同意擅自把稿件转投另一家期刊或出版社。正确
19.在向编辑部说明的情况下,以下行为属于“一稿多投”的是。
A 重要会议的纪要,有关组织达成的共识性文件,向编辑部说明后再次发表。B 论文以不同或同一种文字在同一种期刊的国际版本上再次发表。
C 作者把以中文发表的论文翻译成英文或其他外文,在国际著作权公约缔约国的期刊上发表。
D 同一篇论文在内部资料发表后,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再次发表。
正确
20.某教授的一篇论文已在期刊A上发表,因内容新颖,期刊B要求再次发表。该教授同意,但要求期刊B在发表时注明转载自期刊A,期刊B也做到了,这种现象属于。
A 一稿多投 B 代写论文 C 成果造假 D 冗余发表
正确
21.按照2009年9月中国科协七届十一次常委会议审议通过的《科学道德规范(试行)》第九条规定,选拔和举荐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包含下面哪项。
A 道德品质 B 发展潜力 C 专业水平D 利益集团的利益
正确
2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学术评价的对象。
A 论文 B 著作 C 发明专利 D 教案 正确
23. 以下关于“学术批评”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学术批评前应仔细研读相应论文,熟知该论文的研究过程,并对其中的观点、方法做过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B 应在有理有据的条件下提出学术批评,不得夸大歪曲事实或以偏概全。C 学术批评时应以学术为中心,以文本为依据,要以理服人。
D 学术批评应以学术为中心,但可不必以文本为依据,考察作者平时的言行举止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正确
2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抄袭”的是。
A 作品类似但系作者独立创作。
B 部分袭用自己已发表文章中的表述,而未列入参考文献。
C 窃取他人研究成果中的调研、实验数据、图表,照搬或略加改动就用于自己的论文。D 窃取他人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中的独创概念、定义、方法、原理、公式等据为己有。正确
25.以下关于“抄袭”和“剽窃”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窃取他人研究成果中的调研、实验数据、图表,照搬或略加改动就用于自己的论文,属于抄袭和剽窃。
B 片段抄袭,文中没有明确标注,属于抄袭和剽窃。
C 窃取他人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中独创概念、定义、方法、原理、公式等据为己有,属于抄袭和剽窃。
D 自己照抄或部分袭用自己已发表文章中的表述,不需要列入参考文献。正确
26.以下关于“综述”有关规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前提工作。B 注意引用文献的原创性、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C 可以罗列文献,但有部分评述的内容。D 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
正确
27.署名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责任。作者在著作或论文中署名就意味其重要程度、其相应的责任。在投稿和发表中,关于作者责任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在稿件正式发表前,作者应对稿件内容保密,不能透露给其他的出版机构或相关人员。B 在稿件正式发表之后,作者应该与读者共享相关成果,当读者提出合理的交流要求时,作者应以开诚布公的态度予以合作。
C 除明确表明每个作者的相关责任外,因失误或欺骗而产生的责任由第一作者承担。D 作者应当为自己的研究承担相应的公共责任和学术责任。正确
28.下列关于“署名”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某论文作者的导师不享有由该生独立完成的论文的署名权。
B 起草论文或者在重要的学术内容上做了批判性修改的人拥有著作者身份。C 论文作者可以在论文致谢中对导师进行感谢,但不一定要署名。
D 只能在论文致谢中对在设计上或概念上、数据获得上、数据分析和解释上有真实贡献的人表示感谢,不能列入作者名单。正确
29.对研究有帮助但无实质性贡献的人员和单位是否可在出版物中署名。
A 是,应列入作者名单。C 否,可以表示感谢。
B 既要表示感谢,也应列入作者名单。D 既不需要感谢,也不应列入名单。
正确
30.在科研活动过程中,不属于违背科学道德的行为是。
A 骗取科研经费、装备和其他支持条件等科研资源。B 因研究水平和能力原因造成的错误和失误。C 用科研资源谋取不当利益,严重浪费科研资源。
D 在个人履历表、资助申请表、职位申请表,以及公开声明中故意包含不正确或会引起误解的信息,故意隐瞒重要信息。正确
31.下面属于“学术伦理”的定义的是。
A 指技术层面违背规范的行为,或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而违背行为准则的做法。B 是社会学术共同体及其成员在学术研究中表现出来的特殊社会风气。
C 是指人们通过科学研究活动,如实验观察、调查研究、综合分析、研制开发、生产考核等一系列脑力和体力劳动所取得的,并经过同行专家审评或鉴定,或在公开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确认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创新性结果。
D 学术共同体成员应遵守的基本学术道德规范和在从事学术活动中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以及对这些道德规范进行理论探讨后得出的理性认识。正确
32.学位评定委员会是各学位授予单位负责处理学位授予工作中舞弊作伪行为的机构。
A 评决 B 唯一责任 C 人事 D 监督协助
正确
33.学术成果以论文、著作、研究报告或实物、样品等物质形式表现出来。
A 虽然仍然是精神产品,但已不属于精神生产的范畴。B 但仍然是精神产品,属于精神生产的范畴。C 故而是一种物质产品,而非精神产品。
D 故而是一种物质产品,而不属于精神生产的范畴。
正确
34.以人类为试验对象的科学研究,除某些研究方法的需要外(主要针对医学心理学研究),所有试验必须是在被试人或其合法代表人的前提下进行。
A 签订合约 B 知情同意 C 充分了解 D 获得酬劳
正确
35.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一般排印在该页地脚的称为。
A 尾注 B 脚注 C 夹注 D 首注
正确
36.在学术交流与合作中,同行应该。
A 互相尊重 B 互相贬低 C 互相竞争 D 互相共享
正确
37.基础研究是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先导和源泉,是核心竞争力和学术制高点,更需要原创性的成果。以下关于创新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专著必须包含作者(责任者)本人的创新性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提出独到的观点或见解。
B 创新不是凭一时的灵感能够做到的,它需要长期积累、深入思考、反复实验,然后厚积薄发,最终爆发出潜力。
C 任何一部具有创新内容的学术专著都必然要引用一定量的相关参考文献。D 提出重大创新理论并不一定非要提供多么确凿的事实根据和理论论证。
正确
38.科技部诚信办公室组织专家编写的《科研活动诚信指南》中就“数据的收集与使用”提出的科研人员规范是。
A 收集数据时可灵活参照实验室操作规程和数据采集规范。B 可以有选择地记录数据以获得特定的结果。
C 使用涉及个人隐私的数据,必须获得受试者或其监护人的知情同意。D 使用他人未发表的数据时可不明确说明数据来源。正确
39.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选题要特别注意避免。
A 闭门造车 B 质疑已有研究成果 C 创新 D 充分酝酿
正确
40.要享有知识产权。
A 只需要做好自己的知识创造就行了。B 不一定非要按知识产权规定的方法来。C 必须按知识产权规定的方法和程序向社会公布。
D 按知识产权规定的方法和程序在学术共同体内部公示即可。正确
41.以下不属于研究成果发表或出版中的科学不端行为的是。
A 将他人材料上的文字或概念作为自己的发表,故意省略引用他人成果的事实,使人产生为其新发现、新发明的印象。
B 将基于同样的数据集或数据子集的研究成果以多篇作品出版或发表, 尽管各作品间没有密切的承继关系。
C 将本质上相同的研究成果改头换面发表。
D 将同一研究成果提交多个出版机构出版或提交多个出版物发表。正确
42.在保守国家秘密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应。
A 公开科研过程相关信息,但科研结果务必保密。
B 公开科研过程和结果相关信息,追求科研活动社会效益最大化。C 公开科研的简化了的结果相关信息,但科研过程务必保密。D 公开科研的一切信息,追求科研活动社会效益最大化。
正确
43.在论文的,应对成果完成过程中给予帮助的集体和个人表示感谢。
A 开头 B 中间 C 第一段 D 末尾
正确
44.以下关于“致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致谢是一种自发的感激行为,无需征得被致谢人的同意。B 致谢应征得被谢人的同意,但每人的具体贡献就不必赘述了。C 致谢中应列明被谢人的具体工作单位及其与作者的关系。D 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人的同意, 并指出被致谢人的具体贡献。正确
45.以下关于同行评价专家基本素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被聘请为评价专家是学界、社会对专家学术水平的认同。专家本人应该积极参与相关的学术评价活动。B 评价专家发现评价对象与本人有利害关系或者存在妨碍公正评价的其他因素时,应主动申请回避。
C 评价专家应当认真阅读参评项目的材料,给出详细评语和诚实饿反馈意见,不可敷衍塞责,更不可存在偏见。
D 评价专家应该坚持职业操守,严守秘密,在评价活动过程中,可以自主判断透露相关信息,以不过分影响评价公正和学界团结为限。正确
46.学风是学术风气的简称,是学术共同体及其成员在学术研究中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风气。下列哪一现象不属于学风不正。
A 学术研究中片面追求数量和速度。C 在学术批评中互相吹捧或互相攻击。B 思想僵化、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作风。D 重复已有研究成果。
正确
47.是指在研究题目下提出自己论证的主要方向。
A 对象 B 主题 C 标题 D 立意
正确
48.篡改数据违背了基本的科研规范,即对原始数据要忠实记录和保存的原则。下列不属于篡改行为的是。
A 按照自己的期望改动原始数据使得结果符合自己的研究结论、支持自己的论点。B 发现因操作不规范而导致实验记录有误,对其进行修改。C 按期望值任意组合实验结果。
D 把与期望值不符的实验结果删除,只保留与期望值一致的实验结果。正确
49.下列属于“伪造”行为的是。
A 伪造试验样品。B 伪造论文材料与方法。C 伪造数据。D 以上三项都是。
正确
50.以下关于“文献综述”的说法,错误的是。
7.职业道德建设与诚信教育 篇七
将职业道德写入十六大报告, 足见其重要性。那么, 究竟什么是职业道德呢?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所应遵循的特定的行为规范。它是一般社会道德的特殊形式, 是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道德或阶级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是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恩格斯指出:“一个阶级, 甚至每一个行为, 都各有各的道德。”自古以来, 各个阶级为了培养自己的接班人, 都提出了许多道德要求。封建教育讲仁、义、礼、智、信、孝、悌等;也讲学而不厌, 锲而不舍, 清贫节俭。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道德是建立在培养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基本要求的基础之上的, 是共产主义道德在学校教育中的表现, 是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根本方针相一致的。
2 诚实守信的实质与意义
诚实守信, 是一种伦理道德观和价值观, 又是一种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所谓“诚信教育”, 就是以诚为本的教育, 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 对自身、对学生、家长和社会, 对科学、学问等所有教育的主客体均实事求是、讲求信誉和信用的教育。对学生开展诚信教育, 是学生个人发展的迫切需要, 更是社会、国家、发展的需要。
2.1 中职生诚信教育的现实意义
(1) 诚信是立人之本。
中国素有以诚待人、以诚为本的优良传统。先圣孔子就把言而有信看作人们立身行世的基点和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当今时代, 诚信也是一种最基本和最核心的道德品质, 现代人际交往的所有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都要以诚实守信的精神素养为基础和前提。诚信作为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最核心的外在表现, 是社会度量一个人的“无形资产”。
(2) 诚信是国家经济发展的要求。
中国于2002年1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有非歧视原则、公开透明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的基本原则, 它们的伦理道德基础正是诚实守信。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诚信经济。诚信是市场良好运行的最基本道德准则。诚信缺失是市场规则得以建立的最大障碍。如果社会上普遍诚信缺失, 我国的国际声誉必将严重受损, 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必将受到严重影响。
(3) 诚信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
诚信做人, 诚信地对待工作、家人和社会公众, 才可以在人群中普遍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形成敬业乐业的职业道德以及家庭美德、社会公德, 惟其如此, 社会生活才可能健康和有序, 道德社会才能真正建立, 人类文明才可能得到快速发展。
2.2 诚信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在社会生活中, 诚信不仅具有教育功能、激励功能和评价功能, 而且具有约束功能、规范功能和调节功能。就个人而言, 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企业而言, 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 诚信是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就国家而言, 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
诚信是一种人们在立身处世、待人接物和生活实践中必须而且应当具有的真诚无欺、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信守然诺的行为品质, 其基本要求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人们只有树立起真诚守信的道德品质, 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 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诚信是一种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 它要求人们以求真务实的原则指导自己的行动, 以知行合一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任何政府和制度都要按照诚信的原则来组织和建构, 也需按照诚信的原则行使其职权。一旦背离了诚信的原则和精神, 政府就会失信于民, 制度就会成为不合理的包袱。
2.3 中职学生诚信的现状及发展目标
目前, 中职生“职业诚信”的缺失已对企业形成一种潜在的危害,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中职生的职业发展与企业发展目标不一致。没有诚信的人, 更看重金钱, 当工资能够满足他的需要, 那么他会努力的工作, 朝着企业的长远目标努力, 一旦这种短期利益得不到满足, 或暂时不能满足他的需要, 他就会消极怠工。第二, 是中职生的忠诚度降低。没有足够的诚信度, 人才大量流失, 会增加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跳槽发生后, 企业对员工的信任指数降低, 就会采取相应的措施, 降低对人才培养的投入, 所以, 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之后, 最终的受害人仍然是就职者。由此可见, 中职生的“职业诚信”既影响个人事业的发展, 也关乎企业的长远利益。
但中职学生年纪尚小, 可塑性强, 对其进行职业诚信教育的效果会较为显著。在诚实教育方面:学校应该培养学生诚实待人, 关心他人, 乐于助人的品质。严格要求自己, 言行一致, 不说谎话, 作业和考试求真实, 不抄袭、不作弊。在守信教育方面:应培养学生守时、守信、有责任心, 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遇到失误, 勇于承担应有的责任, 知错就改。
总之,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根基和本原。它不仅是一种个人的美德和品质, 而且是一种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不仅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和价值, 而且是一种外在的声誉和资源。诚实守信, 是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 是每个公民应该达到的基本道德水准。对一个社会来说, 不讲诚实守信, 就会导致风气败坏, 民心散失, 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思想道德基础就会坍塌。尤其在社会深刻变革、经济快速发展、文化相互激荡的今天, 鲜明地提出“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这不仅仅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尺, 也是社会行为导向和价值取向的重要体现;不仅仅是以德治国不可或缺的基本内容,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去珍惜它, 爱护它, 薪火传递, 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吕方.“诚信”问题的文化比较思考[J].《学海》, 2002 (4) .
[2]廖进.诚信与社会发展[J].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3]康志杰, 胡军.诚信:传统意义与现代价值[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8.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论文 篇八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诚信;思考
自古以来,讲诚信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过,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在社会财富与日俱增的同时,由诚信缺失引发的经济犯罪也是屡见不鲜。会计行业作为经济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侵袭。会计信息是企业管理者经营管理企业的重要依据,也是投资者投资时重要的参考信息。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是会计信息有用性的基本要求,在会计信息真实准确的条件下,它才能起到客观公正地反映经济活动的作用,才能为管理者、决策者提供帮助。所以说,诚信不仅是美德,也是会计行业、会计人员之根基。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在某些不正当利益的吸引下,一些会计从业者迷失了正确的方向,会计人员在职业道德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阐述了会计诚信现况及其成因,并提出建议。
一、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诚信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也就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履行职责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它既是会计工作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也是衡量一个会计工作者工作好坏的标准。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队伍整体素质的需要。会计诚信是指会计行为的诚实守诺,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会计诚信是会计的本质属性,是企业管理层,会计行为主体在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中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一种承诺和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对会计人员来讲,诚信是最起码的职业操守,是立业之本,是每个会计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
二、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现状
1.追求私利,监守自盗。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欲望的膨胀导致一些会计人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极度膨胀。在巨大的经济诱惑面前,少数素质较低的会计人员故意伪造、编造、隐匿会计资料,虚构主营业务,虚构巨额利润,欺骗众多的投资者,致使投资者因相信其提供的失实会计信息而损失惨重。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常面临与职业道德相冲突的情况,存在主动作假和被动作假的现象。有些会计人员不遵守职业道德,不坚持原则,参与伪造、编造、隐匿会计资料,关键时刻往往容易出现企业负责人要求会计人员按其意愿做账,在利益诱惑面前,不少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薄弱,为了自己和单位的私利,编造虚假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对外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和经济指标,严重影响了政府决策,扰乱了社会正常的经济秩序。
2.态度不端正,不刻苦钻研专业知识,缺乏敬业精神。我国大多数会计人员知识老化,其专业技能大大落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也使会计人员无意中加大了会计风险,在工作中态度马虎,业务素质低下,缺乏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职业道德观念淡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的薄弱增加了企业的会计风险,会计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或职业道德不高、价值观念发生偏差、主动或被动参与制假,是发生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会计职业道德下滑的成因
1.在现代企业中,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使得企业投资者只能授权经营者来进行管理,其本身只享受公司的经营成果,并不负责公司的日常管理。企业无论是经营管理或是财务上的状况,均以实际管理者向投资人汇报的方式来进行。经营者为了提高自己的业绩,经常会采取财务上的造假行为,从而导致失信。
2.利益驱动,会计人员缺乏自律。当今社会贫富差距较大,许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因为个人的贪念,禁不住外界的物质诱惑铤而走险,或是为了物质的利益,或是为了自己的“饭碗”,而进行会计造假。会计人员正确观念的缺失,法制意识的淡薄,都是促成此局面的原因。
3.对会计诚信缺失打击力度不够,失信成本低是导致会计诚信缺失的内在因素。一些会计造假者在被发现造假后,没有得到相应的处罚,或处罚力度较低,使其在违法过程中没有过多的顾虑。
4.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备,会计规范体系不完善。一些企业和个人,面对并不十分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认为有机可乘,有空可钻,加大了其违法的可能。目前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监督标准又不统一,社会监督体系还未健全,各监督部门还没有形成高效的监督检查系统。
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重塑会计诚信
1.财政部门组织和推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依法行政,是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实现形式。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管理会计工作的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负起组织和推动本地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责任。
2.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和会计职业道德惩戒制度。会计职业组织起着联系会员与政府的桥梁作用,应充分发挥协会等会计职业组织的作用,改革和完善会计职业组织自律机制,有效发挥自律机制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促进作用。我国可以借鉴国外通过会计职业组织实施职业道德约束的做法和经验,在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学会、总会计师协会等职业组织中设立职业道德委员会,专司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解释、修订和实施之职。对涉及会计职业道德的案件由会计职业组织进行处罚。
3.企事业单位任用合格会计人员,开展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形成内部约束机制,防范舞弊和经营风险,支持并督促会计人员遵循会计职业道德,依法开展会计工作。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管理机构在组织报名时,应对参加报名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情况进行检查。对有不遵循会计职业道德记录的,应取消其报名资格。
4.社会各界应各尽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既是提高广大会计人员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又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只有重视和加强各级组织、广大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才能有效地搞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更好地提高广大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5.通过社会舆论监督,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良好会计职业道德风尚的树立,离不开社会舆论的支持和监督。“银广夏”等会计造假案被发现,媒体的追踪报道功不可没。强化舆论监督,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氛围。要以新闻媒体为阵地,广泛开展会计职业道德的宣传教育,使社会各界了解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促进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深入人心。要在全社会会计人员中倡导诚信为荣、失信为耻的职业道德意识,引导会计人员加强职业修养,弘扬正气。
参考文献:
[1] 同宇.会计诚信缺失全面剖析[J].财会研究,2009,(6).
[2] 锁杰.以诚信为本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J].市场周刊,
2008,(7).
[3] 仲锦烨.浅析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及主要途径[J].中国商
界,2010,(7).
[4] 李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会计粉
9.道德与诚信 篇九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至今,从层层剥开的事实来看,令人震惊的是一些企业职业道德的沦丧。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本。食品行业事关生命安全,需要的不仅是技术和资本,更要讲道德和良心。然而,通览“三鹿奶粉”事件中企业的表现,有见利忘义的冲动,有明知故犯的侥幸,有心知肚明的“默契”,就是没有起码的道德良知约束。为追求利润,一些企业置婴儿生命健康于不顾,做出了让母亲泣血、令社会蒙羞的行径。这种行为重创了奶制品行业,更重创了社会的诚信机制。
我们痛心地看到,一些企业的“无德”行为,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普通百姓对“问题奶粉”议论纷纷,不少消费者因此疑惧丛丛。连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有关部门雷厉风行深查原因、追究责任,正是因为这一事件损坏了市场经济的秩序,挑战了社会文明的底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一个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绝不能放任见利忘义的行为,绝不允许基本道德的失守。
诚信是社会契约的前提,道德是商业文明的基石。作为人们共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道德是构成社会文明的重要因素,也是维系和谐人际关系、良好社会秩序的基本条件。我们放心走路,是因为我们相信车流会在红灯前停下来;我们安心睡觉,是因为相信屋顶不会无缘无故塌下来。没有这种基本的信任,社会就不可能正常运行;市场经济的基本秩序,也就无从存在。如果诚信缺失、道德败坏、是非不分、荣辱颠倒,文明底线失守,再好的制度也无法生效,再快的发展也会出问题。
“三鹿奶粉”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受“问题奶粉”影响,消费者对奶粉质量安全的信任度骤降,不仅奶制品企业产品销量大幅滑坡,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广大奶农也因企业减少原奶收购面临损失。沉痛的教训告诫企业家们:在追逐利润的同时,必须坚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以牺牲道德和消费者利益换取利润,最终必然付出沉重的代价。
10.道德与诚信的关系 篇十
道德与诚信是当今社会炙手可热的话题,也是传承几千年的文化,再此,我将继续探讨这个话题。作为一个大学生,诚信道德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之一,中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长期以来强调的是智育,即获得高的分数,进入好的学校。而忽视学生的德育,认为此类东西对于我们培养的人才来讲可以缓行。殊不知,人才,得是先做人,后成才的。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在诚信意识和行为上不能起到子女的榜样。有的家长教孩子要勤奋学习,不要贪玩,自己却夜夜扑在麻将桌上玩;有的家长教孩子要文明,不要吵架、斗殴,而他们夫妻之间却打骂不断;有的家长教孩子要诚实、不要弄虚作假,而他们自己却常常当着孩子的面做一些弄虚作假的丑事……如此的家教之下的孩子能讲诚信吗?从深层次上来说这是家长教育理念的缺失,对做人这一根本问题的漠视,对现实不良现象的趋从代替了对价值理念的引导。
诚信道德对大学生的价值体现就是对大学生个人发展的效用和意义问题。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
诚实就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远大理想的实现和科学信念的坚守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特征,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顽强的毅力。一个没有良好诚信道德的人,不可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一个在平时不讲诚信的人,在关键时刻不可能为崇高的理想信念作出牺牲。大学生只有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忠诚于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牢固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生奋斗的理想信念。中国传统道德认为,诚信的内容和要求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是以诚为本、取信于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为人思诚,信以行义,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诚信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保证,历来被视为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基本准则。诚信要求在交往中,彼此应当抱着心诚意善的动机和态度,相互理解、接纳和信任,重信用、守信义。坚持诚信原则,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极为有利。
诚信教育必须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一课。应该让学生明白,信用既是市场经济准则,又是个人道德水平的一个标志。大学生作为今后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个体,必须树立信用意识,这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道德素质,也是走上社会后以德立身的基本要求。一个没有信用的人,是不受人欢迎、也不会有大的发展的。大学生在获得专业毕业证的同时,更应得道德通行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公民。
市场经济和道德
诚信是社会的基础,更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石。社会主义中国本该是一个极有诚信的国家,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很多方面利益与诚信天平失衡,诚信缺失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现实问题。
诚信首先是现代经济规律,其次才表现为伦理性质。“资本主义愈发展,它就愈不能采用作为它早期阶段的特征的那些琐碎的哄骗和欺诈手段。的确,这些狡猾手腕在大市场上已经不合算了,哪里时间就是金钱,哪里商业道德必然发展到一定水平。其所以如此,并不是出于伦理的狂热,而纯粹是为了不白费时间和劳动。”经营者从诚信到不诚信的转变,不是良心的发现,而是随着市场竞争机制不断健全,企业生存、发展、获利的巨大压力。迫使他不得不如此。一个人要想在市场经济交易中获得自己的利益,首先必须承认和尊重他人的利益,要想自利,必须利他,自利的目的只有在利他的过程中才能实现。由此可见,市场经济需要道德。
现阶段诚信的缺失主要是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市场经济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原
有的道德规范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形成。社会需要形成新的道德规范。
目前,中国市场经济的权利责任道德观念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原因是与权利相适应的责任关系不明。责任不明的原因在于产权界定不明,在经济转轨时期,真正满足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制度尚在发育中,责任不清使逃避责任相当普遍。也有的是市场主体无力承担责任。在中国处于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大量的个体经营、“皮包”公司不断出现,很多企业资金能力、技术能力、生产能力和盈利能力都相当有限,因此,承担责任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因为,市场经济所要求的道德上的信任,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对个人人品的信任,重要的是对当事人能力的信任,对交易主体履行义务、责任的能力的肯定。市场经济必须具备明确的产权关系使责任明晰,无法逃避自己的责任,并且使每一个市场主体有能力承担自己的责任。
我们所要建立的道德体系,应当是适应和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同时又引导和超越市场经济的。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相适应,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提供动力支持。而经济的建设也应该是在道德体系所容许的范围内有序有度的发展。这些都对我们的自身素质要求很高。我们必须认识到经济发展和道德建设之间的共同点和矛盾性,以辩证的眼光分析事物的本质特性。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市场经济的道德建设也是如此。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了解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及其对道德进步的影响,也要看清道德建设对市场经济的约束作用,还有道德建设和法律约束一样,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定和谐的基础。
11.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诚信探讨 篇十一
虚假财务信息是财务欺诈的表现形式。财务欺诈主要责任在高层领导,但这并非就否认了注册会计师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注册会计师在为客户提供热诚服务的同时,还应考虑审计信息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为此,注册会计师应把鉴证财务信息的真伪作为其“天职”。必须指出,注册会计师从事的财务审计与会计核算是两项性质不同的工作。把前者视作会计,只是历史提法的一种延续,反映了注册会计师是由会计专家担任的事实。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于鉴证会计信息真伪的需要,这已为国内外会计界所共识。会计具有悠久历史,它萌芽于原始公社时期;审计产生于奴隶社会;注册会计师从事的财务审计,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
会计产生于经济管理的需要,有生产、经营及经济活动,就需要有会计为经营管理者提供信息。会计具有提供信息的职能,能够反映经济活动。但是,现代会计是各个单位内部控制的一个分支系统。内部会计控制也是客观存在的,这在中外会计审计界也达到了广泛共识。如果会计职能最初只是为所有者提供会计信息,控制职能并不突出,那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管理层次的增多、分支机构的出现、管理和决策水平的不断提高,会计的控制职能也就凸现出来了。现代企业会计通过提供经济信息、控制经济过程、考核经济效果来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由于企业规模扩大,需要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向社会集资、向银行贷款,于是企业之间经济往来事项增多,企业的会计信息不仅要满足企业领导层的需要,还要满足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客户等的需要,以此作为他们进行投资和经济决策的依据。
为使财务报告反映的信息能取信于社会,就需要由社会中介组织的会计专家对其进行审查鉴证,于是由注册会计师组成的会计师事务所应运而生。因此,由注册会计师鉴证财务信息的真伪是社会公众的普遍要求。凭借注册会计师审计鉴证的财务信息做出投资和经营决策,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所以注册会计师行业成为社会各界欢迎和信赖的行业。注册会计师应当把鉴证财务信息的真伪作为一项神圣责任,坚持诚信为本的原则,客观、公正地履行审计鉴证业务,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二、建立市场经济信用体系,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
(一)坚持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方针,标本兼治
为使注册会计师行事守信用、讲信义、不作假账,必须通过严格法制、加强管理、加大经济赔偿、严厉判罚,使违法欺诈者不敢有越轨行为。但要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坚持诚信原则,还须通过道德教育。所以,潘序伦先生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倡导了“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的行为准则,要求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于社会。因此,建立会计师事务所的信用体系,不仅要健全法制、加强管理,还要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二)健全会计法制应当目的明确、要求具体
健全会计法律、法规应当坚持目的明确、要求具体、便于操作、以利执行。现行《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对提供虚假财务信息的行为提出了处罚要求,但缺乏具体的规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也存在一定漏洞。所以,财政部和其他有关部门都在进行会计法律、法规的健全完善工作。财政部部长助理冯淑萍同志最近对加快建立和完善会计、审计标准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并要求加快研究制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为了更好地贯彻《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颁发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其中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它明确了职业道德规范制定的目的性,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此外,它还对独立性、专业胜任能力、保密、收费与佣金、与执行鉴证业务不相容的工作等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提高了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可操作性。
(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诚信意识和道德水平
过去对注册会计师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按《注册会计师法》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的要求进行规范教育,增强职业道德规范意识。由于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只是注册会计师的道德行为规范,因此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还应结合传统伦理道德,进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八德教育。明确做人要学会以仁义待人,坚持诚信为本,说话处事都应讲信用。首先要求自己做到:“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座右铭,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册会计师出具虚假审计报告或作假账,既伤害了社会公众利益,也违背了仁者爱人的“良心”。所以,进行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应当以中华传统美德为基础,把朱镕基提出的“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作假账”作为行动指南,以增强诚信意识,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四)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管理,建立诚信档案
12.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论文 篇十二
会议名称: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学习研讨会
会议主题: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的学习
会议时间:2011年11月21日 上午9:30
会议地点:社科部会议室
主持人:xx
参加人员:xx级硕士xx班全体同学
会议主要内容:
1、对《xx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进行集中学习宣讲。主要通过ppt演绎的形式,让大家对《规范》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2、就《规范》的学习内容大家积极发言,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本次我们专业13人全部参与学习了本次会议,大家都积极踊跃地谈了自己的感想。大部分同学都表示自己会严格遵照学术道德规范,做到诚实守信!
以下为部分同学发言摘录:
xx同学的发言:我觉得遵守学术道德规范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恪守学术界公认的基本学术道德规范,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这是法律层面的要求。从学术研究的道德来讲,应遵守严谨踏实的学风和笃信诚实的原则。
xx同学的发言:我觉得现在的学术道德失范,主要表现包括:侵占他人劳动成果、抄袭剽窃、篡改伪造研究数据等行为。这些都严重地阻碍着中国学术的发展与繁荣。因此,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推进我国的学术规范、学术伦理、学风建设、学术创新以及高校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xx霏同学的发言:我觉得学术腐败往小地方说这是个人治学不严谨,往大的地方说是国家创新能力的下降表现。牛顿说我们应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取得了进步。可现在的人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退步。不是说原来就没有学术作弊的现象,那个时候可能因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不够发达,人们相互抄袭不方便,而且人们也没有一个很好的途径来检验是否存在抄袭或是篡改。
xx同学的发言:我觉得学术道德规范是从事学术研究人员应当遵循的最基本准则。作为一名有道德、有义务的硕士研究生,我在以后从事学术活动时会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恪守学术界公认的基本学术道德规范,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以严谨踏实的学风和笃信诚实的原则从事科学研究,遵守学校列举的学术道德规范。我们有义务共同营造一个纯净、开放、共享的学术环境!
xx同学的发言:我觉得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我将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恪守学术界公认的基本学术道德规范,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以严谨踏实的学风和笃信诚实的原则从事科学研究。硕士研究生阶段是学术素养养成的重要阶段,恪守学术道德规范要从日常学习、研究的每一个细节做起。
3、主持人进行总结发言。并传达了研究生院对我们每个研究生的期望。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欲修学,先立身。我们当代研究生要坚持以德立学、以德立业、以德立人,重操守、重品行、重修养,真正做到做人做事相统一、立德立学相结合。
第二、要严格遵循学术规范,养成良好的学风。要像珍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自己的学术声誉,坚决抵制学术的不良之风。
第三、要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13.道德讲堂主持稿——与诚信为友 篇十三
谷硐中心学校:王 鸿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到谷硐中心学校 “道德讲堂”,道德讲堂是教人长好心的地方,人只有长好心,才能当好人;只有当好人,才能有好报,人这一生才会平安、吉祥。苏格拉底说过:“人类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谈谈道德方面的事情,无灵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价值。”
下面我们就正式开始今天的道德讲堂。这节道德讲堂的主题是——“与诚信为友,做美德少年”。今天的道德讲堂共有七个环节,唱歌曲、看短片、讲故事、扪心自问、谈感悟、诵经典、送吉祥。
一、唱一首歌曲
(下面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唱道德歌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实不欺、恪守信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基本道德规范,是公民道德的基石,是对每个人最起码的道德要求,诚信也是社会和谐的纽带。个人无信不立,国家无信不强。请听歌曲《公民道德歌》
二、看诚信短片
(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看一部短片)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诚信的典故。如,陶四翁烧毁假柴草而赢得个人事业发展、商鞅立木为信而取得国家改革成功,季布一诺千金而保全身家性命,等等。在当代社会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或为一句承诺而殚尽竭虑也义无反顾,或坚守初始信念而奔波劳命却无怨无悔。请看道德短片《懂诚信》、《诚信》。
三、讲一个诚信故事
古今中外,有多少有关诚信的故事,下面有请我们的宣讲员为我们讲诚信故事《晏殊信誉的树立》。
感谢宣讲员精彩讲述,通过身边人毛佳敏的诚信事迹,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诚信是我们树德立人的根本,使我们成长路上必不可少的阳光。
四、扪心自问
(下面我们进入第四个环节:扪心自问)结合今天的主题——诚实守信,请大家闭目静思、扪心自问,日常生活中,你是否对父母、对老师、对同学、对他人做到诚实、不撒谎?答应他人的事,你是否说到做到,信守承诺?当你面对不守信的人时,你有什么想法,你会怎么做?(请大家手摸心口,开始自省)
五、谈一番道德感悟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五个环节,谈一番道德感悟)
在共同听了道德歌曲,看了有关诚信故事片和听了诚信故事。我想在坐的同学都有许许多多感想,下面就让我们共同交流分享一下今天的道德感悟。
谢谢同学们能够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感悟、心得。诚信如甘露,社会若大地,甘露缺失,大地将出现裂痕;诚信如水,道德若船,诚信人越多,社会公德水平就会越高。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做个讲诚信、守承诺的人。
六、诵一段中华经典
(下面我们进入第六个环节:诵中华经典)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说:真实无妄是自然之道,是自然的规律,因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实实在在的,没有虚假;追求诚,是做人的根本要求。此句是从宇宙万物存在的现实和规律上说明了诚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基础,因此也是为人的根本。(现在,请大家一起跟我大声朗诵: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不守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可以做人。(现在,请大家一起跟我大声朗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七、送一份吉祥
(最后,我们进入第七个环节,送一份吉祥。)本次道德讲堂送出的吉祥是“诚信卡片”,上面是有关于诚信的道德格言,希望大家今后能多读传统经典文章,用传统道德思想充实我们的头脑,指导我们的行动,就一定能带给我们人生平安、吉祥!
14.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论文 篇十四
关键词:会计从业人员,诚信,道德自律
一、相关背景概念解析
会计最初是一些人帮助人们记录经济交易的一种技艺, 其目的在于为个体或者组织提供关于经济交易的相关信息。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会计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且拥有自身很强的专业性质。 在具体的会计实践中, 人们逐渐发现正因为会计最初的职能, 记录经济交易这一活动本身并不仅仅是一项技艺, 而是具有强烈的价值指向。首先,从会计的最初目的来看, 会计行为的最终或者唯一目的就是为个人或者组织提供真实、可靠的经济交易信息。会计从业人员不仅仅要提供信息, 而且通过对信息的提供 来满足需求者 的意见和要 求, 得到需求者的信任。 在这一过程中,真实性始终贯穿活动的各个环节。 其次, 经济活动总是某一利益主体的经济活动。 会计活动作为记录经济交易信息的活动, 实际上表达的是经济交易活动中经济主体的价值取向,是对经济利益主体的利益及其实现合法性的肯定。再次,会计活动从事者本身也具有价值取向, 所以在信息记录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将自己的价值取向、价值观念具体到会计行为中。最后, 会计人员的职业活动是集体性的活动, 而这一活动是在人际关系下开展的。 这就必然会存在真假、情理、利义的矛盾和冲突, 如会计记录信息严重失真, 会计人员的使用中 “任人唯亲”而非“任贤为亲”。正因为会计从业人员对自身利益的过分追逐, 才需要伦理价值引导、规范会计行为本身。
诚信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核心。 何为诚信呢? 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关于诚与信的释义。何为诚呢? 孟子有言:“诚者,天之道也。 思诚者, 人之道也。 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 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朱熹有言:“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王夫之有言:“诚以实心, 行实理之谓”。 何为信呢? 孔子认为: 人须 “言而有信”、“信则人任焉”;“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孟子认为:“善人也, 信人也”。 荀子认为:“凡为天下之要,义为本,而信次之,古者禹汤本义务信而天下治,桀纣弃义背信而天下乱。 ”由此可见, 诚与信是两个意义相同但是彼此独立的概念。在古代思想家那里,诚即真实可靠, 是人之为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 信则是一言九鼎, 言出必行,是坚守承诺。从古人关于诚与信的释义中, 可以看出这两个字发展到现在,其基本内涵仍然不变。 也就是说, “诚信 ” 一词表达了两个方面的含义 : 一方面,实事求是,是主体个人内在的道德品质,即诚实于心;另一方面,坚守承诺, 是主体对他人的相信或者信任。
二、诚信的特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据唯物辩证法,诚信具有矛盾性的特点。
(一)普遍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体现出来,尤其是经济生活领域,表现的更为明显。 可以说,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诚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它存在于个体之间的交往中,即个体诚信;存在于群体之间的交往中,即群体诚信; 存在于一切社会活动中,即社会诚信。 也正是因为诚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所以诚信才至关重要。 如果没有了诚信或者诚信缺乏, 所有的社会活动则没有统一的道德规则去维持、约束。
(二)相互性
诚信的相互性主要是指诚信不是单个主体的行为, 而是主体之间或者群体之间双向的行为。 诚信的建立和维持依赖于双方的行为, 一旦有一方放弃诚信, 诚信关系就会破裂。 所以说, 诚信是主体之间相互依赖的道德品质。
(三)稳定性与不稳定性
之所以说诚信具有稳定性, 是因为诚信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或者诚信的建立过程是复杂的。 一个主体对另外一个主体诚实守信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从最初的陌生、猜测、观察到基本了解、验证, 到彼此熟悉,再到相互信任信赖,最后达到彼此诚实守信, 需要经历多个阶段不断的发展。可以说,诚信的形成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可是一旦形成, 诚信就具有相对稳定性。 然而这种稳定性也是比较容易打破的。 因为每一个主体都有自己的主观性, 他们对于到底何为诚信,或者哪些属于诚信,哪些不属于诚信的界定不同,例如,有人认为诚信就是绝对的诚实守信, 有人认为诚信是选择性的诚实守信, 还有人认为诚信只是人际交往的一个表明性策略。 所以即使通过了负责的过程建立诚信,一旦一方的诚信标准转变, 两个主体之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相互信赖就瞬间被打破。所以说,诚信又具有不稳定性。
三、 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与道德 自律
对于为什么要重建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会计活动本身的最初来源和诚信自身的特点之外, 现实社会的需要更是我们从生活中切实感受到的, 在这里就不过多的论述。相比较而言,怎样重建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显得更为重要。当然,重建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有很多方法,但是道德自律是起点,更是重点,在起点与重点之间 可以运用多 种多样的方 法, 让诚信内化成会计从业人员的内在德性,从而实现道德自律。
(一 )提升 、 强化会计从业人员的 诚信
要从根本上重建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 解决现实社会中诚信缺失的问题,提高会计从业人员自身的诚信度, 提升会计从 业人员的诚信 意识是根 本。如何提升、强化会计从业成员的诚信呢?
首先,时代环境本身的影响。在当前这个价值多元、 充满利益诱惑的社会, 会计从业人员诚信的缺失是必然结果。因为作为社会大环境下的一员, 必然会受到社 会价值观念多 元的影响, 同时作为一个在社会中需要生存的单个主体,必然会受到利益的驱动。 因此,就需要从整个社会环境出发,澄清在价值多元的情况下, 诚信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更是主流的价值观念。 正如前面在对“诚信”一词进行释义时所用到的中国传统文化,就可以从学习古代圣贤,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开始, 将诚信的观念真正的确立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 而不是表面上的, 进而将诚信转化为个体自发的行为。在一个以诚信为主流价值观,并建立了良好 诚信之风的 社会大环境 中, 会计从业人员也必将受到诚信之风的影响,不断反省、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提升自己的诚信度。
其次,从心理学上来看,需求决定行为。 会计人员的任何一项非诚信行为,都必有一定的目的性,源于主体本身的某种直接或者间接的需求。 我们在强调君子之行的同时, 也要考虑为什么有些会计人员会不选择君子而选择小人? 其实,原因就在于需求,在于会计人员也是社会环境下的主体,也需要生存。更何况在现代社会中,君子只是一个道德理想。 所以与其在无力地、 不切实际地倡导放弃一切而追求道德理想,不如转换为不敢违反诚信。 人在与自然的相处中也是如此, 与其在无力地倡导保护自然, 不如敬畏自然,从而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会计从业人员诚信的建立就在于让所有诚信者都获得肯定, 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而不诚信者在旁观者雾里看花之后被同行甚至社会上的其他人所否定、唾弃。 这样,基于违反诚信的严重后果,即对诚信的敬畏心理,会计从业人员对于诚信的道德认知就会不断地被加强,诚信意识也不断地被强化。
(二)企业强化内部诚信制度
对于会计从业者来说, 企业是与他们密切相关的从业环境。因此,企业作为外部环境也可以从企业自身制度出发,建立自己的诚信制度。 例如,提高本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 有了责任意识就会对企业本身的长远负责,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就能够促进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 精确细化审核程序,最大限度地减少、避免会计记录信息的失误,从程序中建立诚信; 建立相应的惩罚措施, 一旦发现不诚信问题并经过确认之后, 落实对会计从业人员本人的处分以及对于相关部门的处分, 从制度上减少有意失误和无意失误的现象, 从制度上促使会计从业人员提升诚信度。
(三)政府要强化 、完善法制建设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论文】推荐阅读: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12-20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5则范文10-07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页码10-09
道德与学术规范考试08-29
学术不端行为与学术道德和规范博弈11-25
语文教师应具备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06-20
大学生与道德论文11-22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12-19
科学与哲学(论文)08-04
我的诚信道德演讲稿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