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的小球 教案教学设计

2024-12-18

闪光的小球 教案教学设计(共20篇)(共20篇)

1.闪光的小球 教案教学设计 篇一

小班健康教案《好玩的小球》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健康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培养对球产生浓厚兴趣和体验一起玩球的快乐,通过创新培养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使幼儿了解球的多种玩法,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健康《好玩的小球》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通过创新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使幼儿了解球的多种玩法。

2、培养幼儿对球产生浓厚兴趣和体验一起玩球的快乐。

3、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4、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活动重难点: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发展思维的能力,并且使幼儿知道球有多种玩法。

主要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发展思维的能力,并且使幼儿能体验到一起玩球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快乐转转转》磁带、塑料球(每人一个)

2、筐子4个、小棍子2个、绳子1个、呼啦圈4个、手巾、报纸、塑料袋、纸杯、易拉罐、(若干份)

3.一盆水、不同种类的球安全要求:提醒幼儿不要乱跑,注意个人安全。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老师放《快乐转转转》歌曲,小朋友们来和老师一起做运动。

二、展开部分:

1、小朋友们很累了吧!请你们坐在小椅子上休息一下。

2、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份礼物,小朋友看一看是什么?(出示塑料球)

3、小朋友想玩吗?(想)在玩球之前,老师有一个要求(小朋友要说一说你是怎样来玩球的,才能玩塑料球)。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是最棒的!

4、请小朋友把球的玩法告诉你边上的小朋友们。

5、小朋友说的真是太棒了,想不想自己拿着球亲自体验一下球有多种玩法和乐趣。看老师这里给小朋友准备了这么多好东西。请小朋友拿着球轻轻走到老师这里。今天,你们就用这些材料来跟球玩一玩。看一看谁能把这些材料都用上,看看谁的玩法最多。

6、老师边放音乐《健康歌》,小朋友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来玩球。(一定注意安全,玩过的要放回原处)

7、在玩球的过程中老师问一问小朋友球的多种玩法。音乐停止,现在呢?请小朋友赶快把你手中的材料放回原处,看哪个小朋友放得最快。

8、老师总结(小朋友真棒,有的用乒乓球拍打球的、有的把球放在水里的、有的用绳子绑球的、有的用易拉罐打球的、有的用报纸、手巾包球的等)。

9、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有的材料还在静静地躺着。哪个小朋友能大胆的给小朋友去试一试,看看球还能怎样玩。(请个别小朋友试一试,并鼓励他要大胆想象球该怎样玩)。

三、结束部分:

你们是不是累了,为了鼓励你们,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神秘的礼物。请小朋友用最快的速度跑到老师这里。老师出示不同种类的球。请小朋友说一说里面有什么内容,并说一说你还见过什么样的球。

教学反思:

孩子们的聪明、想象力令我异常欣喜,在自主玩球环节,他们玩出了很多花样,令我惭愧。如果重新上这节课,我想在合作传球环节增加点难度及趣味性,促进孩子们多方面的发展。

本文扩展阅读:球指球形的体育用品,球类运动。

2.闪光的小球 教案教学设计 篇二

1 小球移动运行界面

在Visual FoxPro 6.0程序设计的教学中,利用案例教学法给学生介绍了数个趣味程序的设计,而小球移动便是其中的一个,该程序利用表单设计,其运行界面如1所示。

单击“移动”按钮,小球随机选择一个方向直线移动。小球的移动方向共8个: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移动方向通过随机函数自动产生,小球沿此方向移动到窗口边框时,不会移出到窗口外,重新计算移动方向,向窗口内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单击“停止”按钮,暂停移动;单击“红色”按钮,小球变成红球;单击“绿色”按钮,小球变成绿球。

2 表单设计

2.1 新建表单

在Visual FoxPro 6.0的集成环境中,新建一个表单文件,其属性值如下:AutoCenter=.T.;Caption="小球移动"。

在表单中新建一属性direction,代表小球移动的方向。

2.2 添加控件

在该表单的界面上,有表示小球的Shape控件、控制时间的Timer控件和5个命令按钮控件。

2.2.1 添加小球––Shape控件

在表单上添加一个Shape控件,该控件表示小球,其属性值如下:Name=Shape1;BackColor=RGB(255,0,0);Curvature=99。

2.2.2 添加时钟––Timer控件

为了使程序有时间间隔,必须在表单上添加一个时钟Timer控件,其属性值如下:Name=Timer1;Enabled=.T.;Interval=200;Height=25;Width=25。

2.2.3 添加命令按钮控件

在表单上添加5个命令按钮,用于小球的移动(cmdMove)和停止(cmdStop)、小球变红色(cmdRed)和绿色(cmdGreen)、关闭(cmdClose)程序,其Caption属性值分别是“移动”、“停止”、“红色”、“绿色”和“关闭”。

至此,表单设计如图2所示。

2.3 主要的事件代码

下面只给出Timer1控件的Timer事件的程序代码。

3 结束语

兴趣教学是我们一直追求和不断探索的一种教学方式,认真选择一些趣味性的小程序作为教学案例,可以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并通过这些趣味案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

摘要: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在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适当地引入一些趣味程序的案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该文以Visual FoxPro 6.0为开发工具,利用表单设计方法,使用VFP提供的相关控件,编写出小球移动趣味程序。

关键词:Visual FoxPro6.0,表单,控件

参考文献

[1]何明瑞.数据库原理及Visual FoxPro6.0实用教程[M].上海:浦东电子出版社,2003.

3.教学机智——数学课堂中的闪光点 篇三

关键词:随机应变;巧设问题;因势利导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不论教育者怎样研究理论,如果没有教学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作为一名基层的教育工作者,我在從教的数年生涯中,始终牢记着乌申斯基的这句话,并且努力地实践着。教师在课堂中如何更好地运用教学机智呢?我根据自己的课堂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随机应变,机智灵动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我的第一节公开课,在上课前我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同时也认真地安排学生做好了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在课堂教学中,我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一副三角板拼出长方形和正方形,我在巡视的时候检查了各小组的完成情况,发现大家完成得都比较好。于是我信心十足地请几位学生上黑板用教具拼,结果,他们却没有拼出正确的图形来。我顿时慌张起来,但在瞬间就镇定下来了,随机应变道:“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为什么没有拼对吗?是因为你们没有弄清楚长方形和正方形到底有什么样的特征,今天我们这节课的重点就是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请大家认真听讲。”在听了我的这番话后,在接下来的课堂环节中,大多数学生都听得非常认真。课后,听课的领导对我的这个环节处理给出了四个字:机智灵动。

我在本节课的教学后记中真实地记录下了自己对这节课的感受:课堂中出现的小插曲,有可能导致一节课的失败,也有可能成为这一节课中的闪光点,关键是看教师如何随机应变,机智灵动地处理。

二、巧设问题,解决疑难

“24时记时法”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中的内容,它其中有这样一类问题:做一件事情从某个时间点开始到另一个时间点结束,做这件事情一共需要多长时间?很多学生在答的时候都会答一个时间点出来。例如,小明从18:10开始看球赛,一直看到19:50,小明看球赛一共花了多长时间?很多学生在答的时候都会写成:小明看球赛一共花了1:40。针对此类情况我就与学生进行了一次谈话:老师昨天晚上看了一场电影,电影比较长,看到很晚才睡觉。于是有几个活泼的孩子问我看了多长时间?我回答一共看了两点(2:00)。我的话音刚落,学生就大声说:“老师你说的话有问题,什么叫一共看了两点?”我装作不懂地问:“你说我的话有问题,那你能告诉我应该怎么说吗?”“是两个小时”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出了这个答案。听了同学的回答,我高兴地做出了总结:“大家纠正得很对。当我们遇到关于一件事情花了多长时间的类似问题时,一定要明白题目是要我们求出的是一段时间而不是一个时间点。”

此后遇到上述问题,很少有学生再会去答成一个时间点了。我在想这可能是因为学生们难以忘记我举的那个例子吧。通常学生对自己老师身上发生的事情都比较感兴趣,而且记得比较清楚。

三、掌握时机,因势利导

在“认识周长”这个课堂教学中,学生对常见的一些比较规则的图形如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的周长认识得比较好。当我问他们怎么样能够测量出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时,学生会立刻拿出尺子测量各边的长度,但是当我出示一些不规则的图形时,如一片树叶时,有学生则发现用尺子根本没法测量。此时我给出了提示:“像树叶这样的图形,它们的边不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那样直,而是弯弯曲曲的,所以你们会发现用直尺没法量,那我们就要找一个容易弯曲的工具来测量。大家想想可以利用我们手中什么样的工具呢?”于是学生按着我的提示开始选择正确的测量工具,大部分人选择了透明胶带进行测量,他们把透明胶带围着树叶的边绕一圈,接着把绕过的胶带举起来给我看,于是我问:“这有多长?”我的话音刚落,很多学生就开始用手中的尺子测量起胶带的长度。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充当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告知者。课堂中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都应该是在教师适时的引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解决。

每一位教师在上课前都做了认真的准备,设计好了这节课的流程,可是有多少节课完全是按照教师课前设计好教学流程进行的呢?我们的教授对象是学生,他们有着自己独立的思维,是灵动的个体。学生间又存在着个体差异,同一个问题可能有的懂了,有的仍不会,因而每一节课可能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小插曲。如何及时有效地应对这些小插曲,化险为夷,这就是对教师教学机智的一个很好考验。可见,我们教育工作者除了要不断积累理论知识外,还要注意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培养自己的教学机智,为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而努力。

【责编 张景贤】

4.闪光的小球 教案教学设计 篇四

设计思路:

京剧是我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京剧脸谱、京剧唱腔、京剧表演五彩纷呈,精彩奇特,是具有民族性、夸张性的艺术。让幼儿接触一点京剧,欣赏京剧的经典片段,制作京剧脸谱,过一把京剧表演的瘾,可以培养幼儿对京剧的兴趣,感受中国京剧艺术特殊的美,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与热爱。

活动目的:

1、萌发幼儿对京剧艺术的兴趣,激发幼儿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

2、鼓励幼儿参与京剧表演和制作京剧脸谱。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1、环境布置各种京剧脸谱。

2、日常活动时播放京剧的录音带和录像带,供幼儿欣赏。

3、彩纸、纸板、毛线等手工材料。

活动一:说说京剧。

1、看京剧录像。

2、向幼儿简单介绍京剧:京剧是我国的一种戏曲,只有中国才有,所以叫国粹。唱京剧的人要在脸上涂上一些漂亮的花纹,就是京剧脸谱。因为京剧好听好看,不仅中国人喜欢,很多外国人也很喜欢。

3、介绍京剧脸谱的名称、性格和特点。

如:红脸代表忠诚勇敢;白脸代表狡猾;黑脸代表正直忠厚,如“包青天”。

活动二:学唱京剧。

1、幼儿观看录像后回答,唱京剧的人脸上涂上各种漂亮的花纹,他们说话、动作、走路跟我们有什么不一样。

2、放京剧录像带,让幼儿感受京剧曲调的优美,并跟着哼唱。

3、幼儿戴上脸谱,自由地表演。

活动三:画脸谱。

1、观察京剧脸谱的颜色和花纹,区分红脸、白脸和黑脸。

2、幼儿画京剧脸谱。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设计漂亮的图案进行装饰,要求色彩鲜 亮。

3、把画好的脸谱剪贴在纸板上,用毛线头当胡须和头发。

4、幼儿戴上自制面具做游戏《黑脸敲锣》。

活动玩法:

黑脸一个,红脸、白脸若干。黑脸慢敲锣,红脸和白脸就开始走圆场步;黑脸快敲锣,红脸捉白脸,白脸躲红脸,看谁捉得多,看谁躲得快。被捉到的白脸交给黑脸。

效果分析:

当孩子们头戴自制的脸谱,脚下迈着不太娴熟的圆场,认真地模仿着自己喜欢的一招一式时,他们都被这古老的艺术深深地感染了。有的孩子在“小剧场”中表演自己刚刚学会的京剧,还有的孩子回家教爸爸妈妈学唱京剧------俨然一个个小戏迷。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中设立“小戏迷俱乐部”。

教学反思:

我讲授了《我们的国粹》一课,学生们学会了很多的知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课堂中,我运用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学生们了解了很多有趣的文化现象,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采用了讨论的方法,学生们可以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孩子们能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思维特别活跃。我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教材,通过师生共同收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料,丰富了课程资源,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这样有利于教育目标的达成,很有实效性,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我注重了学习方式的开放,学生的学习没有局限在课堂的40分钟,学生的学习更多地来自于课外,来自于自己的生活经验。课堂为学生提供展示信息、才能的平台,课堂气氛自由、开放。

不足:

1.有个别学生发言不积极。

2.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

1.我们要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应多关注学困生,争取让孩子们在乐中学、玩中学。

2.教师应让学生多看书,多查阅资料,应开阔学生们的视野,使孩子们学会更多的知识。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争取做到寓教于乐。

5.怎样让小球动起来教案 篇五

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常见的力,这就为学习本课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课程分析:本课其实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力和运动的关系,使学生意识到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在力的作用下可以使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教学目标:

1,能设想出多种使物体运动起来的方案。2,能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方案。

3,能说出在力的作用下使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4,能举出一些平动、转动、振动的例子。5,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探索创新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设计更多的使小球动起来的方案。教学难点:找出物体运动是由那种力作用的结果。教学准备:小球 教学过程:

引入:同学们,我们用手洗毛巾时,要把毛巾拧干净用倒是什么力?(2分钟)生答:扭力

师:那么除了扭力大家还学过什么力? 生:回答 过程: 1,我们已经学习了这么多的力,现在同学们分组讨论,你们能设计多少种方法使小球运动起来呢?同学们分组讨论(12分钟)

注意:这里要对学生进行提醒,小组长要明确分工,要把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同时要人人参与,因为会找不固定的人来回答问题。在此,用幻灯片出示表格给学生。

2,找学生汇报讨论结果(5分钟),教师给在黑板上总结写出。注意:汇报的时候要提醒学生按照表格的方式进行汇报 3,学生自行验证自己的设想。教师巡视,给与指导。(10分钟)

教师最后要找两个典型的例子给学生说一下。4,同学们请和老师一起看科学在线,找学生读。师:强调物体运动的方式。

师:同学们,大家仔细想一想,你能举出平动、转动、振动的例子吗?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仔细想一想之后找人汇报。想一想刚才实验时,有没有平动、转动和振动。(8分钟)5,出示幻灯片。

6,处理练习册的部分习题。

6.《闪光的金子》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一步指导读好课文。

2、进行课堂练习,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难点:精心设计练习,达到训练的目的。

对策: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

精心设计练习

教学过程

一、检查朗读情况

1、指名两人朗读课文。

2、根据检查情况,给予重点提示。

(1)、课文里两处“闪光的金子”要慢速朗读,读出深深热爱的感情。

(2)、表现徐虎好思想的“及时、直到、走遍、热情、总是、上门、赶到、着急、爬上”等词语要重读而且带着赞美的语气读。

(3)、“不能再耽搁”“当天的活当天干完”要读出坚定的语气。

3、各人再次练习朗读。

4、指名朗读。

二、课堂练习

1、指名读句子(见文后练习4)

2、用“已经”造句。

3、比一比,再组词。

凡( ) 闪( ) 徐( ) 具( ) 供( )

几( ) 间( ) 除( ) 真( ) 洪( )

4、填空

十多年来,徐虎总是这样( )。他利用休息时间走遍了( ),给大家送去了( ),人们都 ( )他,说他的一颗心像( )。

板书设计

凡( ) 闪( ) 徐( ) 具( ) 供( )

几( ) 间( ) 除( ) 真( ) 洪( )

7.让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 篇七

一.个性化的自由学习, 尊重学生的选择

一节课, 你若多问问学生的意见, 多采取他们提出的建议, 那也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果。由学生自己提出学习目标、设计学习方法, 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点拨几句, 而教学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时同学们发言不是很积极的时候, 同学们又提议进行组际竞赛, 教室里一下子就变得热闹起来, 一个个争先恐后地举手, 踊跃参加到讨论中来, 我不禁慨叹:还是孩子了解自己呀!当他们对自己选择的学习活动感兴趣时, 任何艰难的学习都会变得不再是一种负担, 而是一种享受, 能使效果倍增。

除了要注意到孩子们的共性以外, 我们更要注意到学生每个个体间的差异。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个性特点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学会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形式, 重视学生个体的有效参与。如学习《爬山虎》一文时, 要求背诵的段落很多, 就可以自由选择哪几节朗读或背诵, 这样, 学生在无拘无束和非强制性的自学中个性得到了发展, 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兴趣需要中找到教学的突破口。

深读课文时, 我们要启发学生去提炼课文的主线, 然后开门见山地提出研读专题, 以便学生充分地展开有选择性的学习。此时, 我们可以把学的选择权交给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阅读的质量。如教五年级《桂林山水》这一课, 我在和学生一起提炼了课文主线后, 出示了研读专题:你喜欢漓江的水, 还是喜欢桂林的山呢?请你说说自己的理由。然后老师就让学生分小组有选择地研读课文, 喜欢桂林山的就研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喜欢漓江水的就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因为学生研读的是自己喜欢的内容, 自然非常投入, 学习效果也就出来了。

二.鼓励质疑, 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 积极启发学生的思路, 热情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以疑促思, 以思释疑, 把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中来。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 从不敢提问到想问、敢问、善问, 小到对课题、遣词造句的质疑, 大到联系上下文探究段落、篇章可能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 再经过教师的精心引导, 让学生读、思、议, 使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思中找出问题的所在, 在议中寻得解决问题的门路。这样, 我们的教学就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 读了题目, 你们想知道什么?读完课文以后你是怎么认为这对父与子的?小组讨论文中是怎么体现父亲的了不起, 又是怎么体现儿子的了不起?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而后引导学生通过读、思、议消化课文疑点, 感悟文章包含的思想感情。

三.答案多样化, 启发学生发散思维

陈旧的教学模式越来越暴露出其弊端。首先, 教师设计的问题不一定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表面上学生在自主阅读, 但教师的问题像一双无形的巨手紧紧控制着学生, 使学生自主阅读变得很被动, 束缚学生思维特别是创造思维的发展。其次, 这种模式使自主阅读仅停留在理解课文的层面上, 学生很难真正学会阅读。长此以往, 学生会对教师的问题产生依赖, 养成等人提问的习惯, 而不会自己去发现问题, 在真正独立阅读时就会感到无从下手。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创造精神才会在他们个性化的思考中闪耀。

四.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同学

赏识教育强调人文关怀。对不同学生不同的价值取向, 教师要充分予以尊重, 允许学生大胆发表、保留独特的体验, 不能对发表了不符合自己心中“标准”的见解的学生不理不睬, 冷眼冷语, 或加以训斥。老师对学生阅读活动中种种可反馈的行为都要能用发现美的眼睛去打量, 用装满智慧与爱心的语言去点化, 让孩子每一次都获得赞赏与鼓励。

8.让爱心在教学中处处闪光 篇八

【关键词】爱心 知心朋友 团结

学生能够对老师做到"亲其师,信其道",正是老师无私地向学生奉献"爱心"的回报。作为老师,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孜孜不倦的教导,一丝不苟地传授书本的知识;在日常的生活中,除了对学生要有父母般的慈爱外,还应从道德、行为、言谈、学风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力求将班里班外的工作管好、做好,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

对于教育工作,老师应做到不计较报酬、不讲条件无私奉献。老师对学生不能只是传授书本知识那么简单,老师作为学生在学校中的"父母",既要向学生传授课本的知识,也要传授有关社会生活中的知识。在课堂上,老师对每一个学生要谆谆告诫,诲人不倦;在平时的生活中,老师要率先垂范,言传身,在课外,老师是学生的朋友,心心相印,开诚布公。然而,要让学生愉快而又很好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并与老师做"知心朋友",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消除师生之间"沟沟"而这些工作的主动权主要在老师方面,老师也必须负起这个职责,想方设法将"沟沟"填平。老师应如何与学生进行沟通呢?科学而可靠的方法就是从儿童心理学入手,多给学生一些爱,只要能掌握学生的心理,老师就可以抓住其中的某些因素因人而施教。要做好这些工作,老师就必须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去,跟每个学生一一谈心,与他们做知心朋友,从中了解他们的优点、缺点、爱好和困难等。根据儿童心理学,大部份小学生都有害怕老师的倾向,对老师的防御心理也十分强,但一但消除其防御心理,其内心就会犹如"广阔的草原"一样,没有任何屏障。对这类学生,老师可以通过经常与他们谈心、交流的办法,使他们消除对老师害怕的心理,在课堂上和平时的生活中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进行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树立自信心,让周围的同学多帮助他们,多与他们玩耍,消除学生之间的隔阂,这些对他们成长和发展都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教育事业是一曲爱心赞歌,是需要付出心血的。对学生的教育往往不会如此顺利,因为小学生年龄小,智力还未开发,就像是一块尚未进行雕磨的玉。老师作为学生思想上重要的启蒙人,如果用爱心去关心他们,用爱心去帮助他们,他们一定会逐渐脱落思想的"尘垢",成为一块名副其实的美玉。俗话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要让学生心悦城服地接受教育,必须下番功夫。如有些在团结友爱方面做得不够好的学生,经常有意无意地动手动口去挑逗其他同学,以而引起一方或多方的争执,破坏了同学之们的团结。对于这些调皮的学生,简单的诉责、批评取得的效果并不大,因为孩子过于稚嫩,认识能力和分辨能力都比较差,意志力也十分薄弱,可塑性大,反复性也大,往往说好就好,说坏就坏。所以对那些受到欺负的学生的"投诉",一方面要静静地听取,耐心地劝说他们不要太过计较,同学之间要团结、互相友爱的另一方面对调皮的学生也不要进行严厉的批评,可以采取个别谈心和细心观察的办法,从中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此作为转化他们的"起步点"。通过对调皮的学生多进行表扬,使这些学生产生一种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驱动力,鞭策自己进步,接受教育,团结同学。

爱可以转变心理的变异,启发学生的自尊。"爱"是无价之宝,教育实践证明,爱是教育的前提,缺乏爱的教育是科学的教育。如何用爱去教育一些心理变异的学生,解开他们心中的"结"呢?一般来说,老师可以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教育方法,因人、因事、因地而异,灵活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如学生小聂由于生下来就先天不足,家人把他当成"掌上明珠",千方百计给他以好的穿好的,小心呵护,使他从小就形成了自卑、好动、任性、娇生惯养、脾气暴躁的性格,他刚入学到班里就成为班里"不受欢迎的人",人见人讨厌。对待这种学生不能只用简单的三言两语对他们敷衍了事,也不能采取"高压政策",造成他们心理上对老师的恐惧,孩子是纯真的,他也需要获得纯真的爱,也只有这种爱才能教育他健康成长,对他一味的溺爱不是真爱,对他进行过后的批评则会造成他心灵上更大的伤害,作为老师,应在查以原因的基础上,"动之以情,晓之于理",提高孩子的信心,鼓起他的勇气,用真心的关怀去温暖他,用完全的信心去感化他,使他告别自卑的昨天,坚定地走向美好的明天。

作为老师,为人师表是很重要的,因为小学生模仿老师的意识相当强烈,如果老师能够在学生们面前树立一个美好的形象,学生们也会因模仿老师而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当老师发现教室的地上有纸屑或粉笔头时,老师要主动捡起来;当遇到有人摔倒在地时应上前扶他起来;当某学生遇到生活上的困难时,进行一定的帮助等等,用老师美好的形象去感化学生养成爱劳动、讲卫生、争做好人好事的良好习惯。

当老师就要热爱学生,而这种爱是艰难的,是无保留的。爱是人间最美的花朵,爱是心灵之弦,是最悦耳的鸣响,但仅有爱是不够的,一味的爱和一味的宽容可能会结出事与愿违的苦果,爱应与适当的教育结合起来,教育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这才是老师在时出真爱后的效果,也是老师在教育中追求的真谛!

9.闪光的名字的美术教案 篇九

课题:闪光的名字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施教时间:9月1日-9月3日

教材简析:

名字是一个人的符号,也寄予了家长对孩子的无限祝愿。上学期学象形文字时,好多学生已经用象形文字表现了自己的名字。本节“闪光的名字”是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造型手段将自己的名字象形化。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多种造型手段将自己的名字象形化,最好达到形、色、意的统一。

2、用闪光胶或其它有光泽的材料使自己的名字“闪光”。

3、在表现自己名字的过程中体会家长在名字中寓于的对自己的期望。

教学重、难点:

1、在表现自己名字时将自己的名字象形化,最好达到形、色、意的统一。

2、名字与底色、装饰的颜色要来开,一定要突出名字。

教学准备:

教师:以班里同学的名字为表现对象的范作若干。示范工具。实物投影仪。

学生:美术作业纸、水彩笔、油画棒、闪光笔、闪光中性笔等。

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一:

出示一幅上学期班里一位同学用象形文字表现的自己的名字供大家欣赏。

请几位同学起来谈谈家长为什么为自己起这个名字,其中有什么寓意,谈谈自己对自己名字的认识。

活动二:

谁不想做个顶天立地的人,谁不想自己的签名富有特色,谁不想让自己的名字闪闪发光!

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教师为班里几位同学设计的名字,通过比一比、说一说等,引导学生在欣赏中体会怎样根据名字的外形、笔划、意思来进行造型加工。

活动三:

怎样让表现好的名字闪闪发光?请学生们通过看书、讨论、试着画一画等,找寻让名字发光的多种手法。

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

活动四:

试着用多种手法表现自己的名字,并运用闪光胶或其它材料表现自己的名字。

“闪光的名字”作品展览。

相互参观与评述。

拓展:

有什么方法让自己的名字“站起来”呢?试着做一下。

札记:

以前常常发生学生的图画本还没用完就被“擅自”换掉的情况。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开学后一次比一次画得好,再打开本子第一页,感觉画得太差了,不喜欢,就把本子换掉了。”每学期刚开学时学生们的.手都还“有点生”,而且第一课的内容往往“抓不住”学生的心。所以第一课的作业效果往往是一学期中最差的。让这样的作业位于图画本的第一也确实让孩子们的心里不舒服——“这并不代表我的水平!”基于这样的前提,我把《闪光的名字》提到了第一课来上。实际授课中果然孩子们对自己的名字都很有感情,对自己名字包含的意义也能较明确、完整的表达出来。在创作时能够大胆想象、创新,做到字体饱满、色彩鲜艳,连那几个平时画画的时候总是愁眉苦脸的孩子也轻松的完成了作业。而我在批作业时,打开本子第一页,学生们那大大的、充满自信的名字就呈现在面前,感觉真是好极了。不光孩子们很喜欢,家长也很满意。有这样好的“第一页”,孩子们怎么舍得中途换掉本子呢?

这件事令我想起了另一件事:过晚春节刚开学时我还教过半学期的劳动课,当时课本的第一课是《做蛋羹》,第二课就是《做冰棒》。对此学生们十分不解:这么冷的天,做出来的冰棒谁吃呀?而我自己感觉虽然做冰棒是在《做蛋羹》学搅拌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学习的,但这一课放在3月初进行确实不妥。可当时我却只能按照教材的顺序去上课,因为我没有权力调整教学内容。

10.声控闪光灯教案 篇十

【课题】 声控闪光灯(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子技能与实训》基础版实训项目十一)【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电子技能与实训》是学习电子技术的基础教材,包括电子技能基础、手工焊接与拆焊技术、趣味声光电路、直流稳压电路、振荡电路、放大电路等。每个实训项目又以多个小任务的形式展开,主要包括认识电路、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电路制作与调试、电路测试与分析等小任务,帮助学生“先会后懂,分步实施”。第三章趣味声光电路是其中重要章节。本课题《声控闪光灯》是学生了解驻极体话筒、巩固万用表使用知识以及声光知识联系的重要环节。

【学情分析】

职高学生大多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对乏味的理论知识学习有抵触甚至厌恶心理,严重影响教学效果。高一的学生对于电路的认识还停留在初中的直观阶段,缺乏理性的分析和认识,对电路中各个参数的认识还不深刻,缺少把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上新课时以实际应用为切入口,内容安排上增加趣味性,由浅及深,由实际抽象出理论,再回归实际应用,要更加注重电路的分析,随时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

【教学目标分析】

《声控闪光灯》整个实训项目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⑴ 了解驻极体话筒的结构和特点,熟悉其使用方法;

⑵ 理解声控闪光灯电路的工作过程; ⑶ 理解电路中各元器件的作用。

2、技能目标:⑴ 会用万用表对驻极体话筒进行正、负极识别和质量检测;

⑵ 会对声控闪光灯电路进行安装、调试和测试。

本节课主要任务是装焊声控闪光灯电路,是作为整个电路分析的基础。在学生制作成功的基础上,进行作品评价,从而促使学生主动要求去了解各个元器件的作用及电路的工作原理,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充分的铺垫。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比较简单,是:

教学目标:⑴ 掌握电阻、发光二极管、三极管、驻极体话筒的插装要求与工艺;

⑵ 掌握印制电路板元器件的焊接技术; ⑶ 熟悉印制电路板的连线方法。【重点、难点】

重点:印制电路板元器件的插装与焊接 难点:印制电路板的连线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通用印制电路板、电阻(10 KΩ、150 KΩ、1 MΩ)、电解电容(10μF/50V)、发光二极管、三极管(9014)、驻极体话筒、小电池盒、两节电池、导线 【教学方法及策略】

采用PPT演示和教师现场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先会后懂”的教学模式,手把手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即使程度再差的学生也能制作成功。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堂

[教师展示图片]:广场中随着音乐节奏变化的五彩灯光、声控灯光的玩具、楼道的声控灯。

[教师解释图片]:在这些实际应用中,都有一个共通点,都涉及到用声音控制灯光的内容。大家一定都觉得这些太难了,我们自己不可能做的,其实不然。

[教师展示预先做好的声控闪光灯]:请一位同学对着电路吹气,结果灯亮了。这个和我们的楼道灯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动手制作声控灯。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图片吸引学生的眼球,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要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和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再把所学应用于实际。展示预先完成的声控闪光灯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课堂任务,同时引导学生树立“简单,我一定能完成”的信念。)

二、电路制作

[教师]:大家检查一下自己工位上的工具:斜口钳、镊子、电烙铁、焊锡丝、松香,还有一些导线。

(手举物品,边说边巡视,指导学生检查)[学生]:跟着老师的节奏,一样一样检查工位上的工具。[教师]:按制作顺序分步分发元器件。(请两位学生帮忙发)

1、给每位同学发一块通用印制电路板,介绍使用方法(PPT演示)。

2、给每位同学发三个电阻:10KΩ(棕、黑、橙、金)、150KΩ(棕、绿、黄、金)、1MΩ(棕、黑、绿、金)。

3、用镊子将三个电阻器的引脚弯曲成形,再插入印制电路板中,然后与焊盘 焊牢,最后剪去焊点上端多余的引脚。

[教师]:边放映PPT,介绍成形、安装、焊接方法,并现场操作。(由于学生程度的关系,安装元件时定好每个元器件在印制电路板中的位置)。

[学生]:观看PPT,根据演示对电阻进行成形和安装。[教师]:检查电阻安装情况后:

4、分发、装焊二极管和电容器,强调发光二极管、电容器的极性。[学生]:根据PPT中指示的位置,安装、焊接好发光二极管和电解电容。[教师]:巡视后,结合PPT介绍三极管的3个引脚的判别方法:

5、分发三极管,要求学生安装在指定位置,强调引脚不必插到底,留5mm左右。

6、PPT展示,教师介绍电路板连线,引导学生引出话筒的接线柱和两条电源线。及时巡视、检查学生的制作情况。

7、装焊话筒和电池盒,装焊好的电路如图1所示:

图1 声控闪光灯电路装配图

[学生]:根据老师的步骤和PPT演示,制作好完整的声控闪光灯电路。(设计意图:)

三、作品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就下列一些典型情况进行分别点评:

1、电阻装焊时,色环电阻的色环安装方向不一致的;

2、二极管、三极管等安装不符合工艺要求的;

3、线路板连线时有短路或断路现象的;

4、焊点较好和较差的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点评学生自己制作的电路板,让学生掌握各元器件的装焊技能,注意装焊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学效果要比教师先介绍学生后操作好很多,这印证了“先会 后懂”教学模式的优点。)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大家都带着一种“一定会成功”信念在制作,效果也非常好。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色环电阻、发光二极管、三极管等的装焊以及电路板的连线比较熟悉。制作完成后,请学生自己对照书本115页评价表中的三项内容:元器件成形、插装与排列,导线连接,焊接质量,进行自我打分。(根据上课时间可安排到课后)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评的方式,进一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五、课后思考

1、在装焊二极管的时候,我们特别强调其正负极,一般“长正短负”,如果把两个引脚剪成一样长,我们该如何判别其正负极?(提示:用万用表)

2、如何识别三极管的类型与三个引脚的排列?

3、如何识别驻极体话筒的正负极,并进行质量检测?

4、我们制作的声控闪光灯是发出声音的时候灯闪烁,一旦声音消失,灯也不亮了,这不符合我们前面提到的楼道灯的工作特性,一般楼道灯是亮一段时间后灭的,我们该如何改造这个电路?大家可以上网查阅相应的资料!(选做)

11.让新思维在教学中闪光 篇十一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激发学习兴趣自课改以来,美术课堂涌现了很多优秀的教学模式。这更新了教学理念,改变了传统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现象,对提高美术教学质量,有着积极推动的意义。把创新教育理念很好地贯穿到中学美术教育中,锻炼了学生的艺术感知力和艺术实践创造力,共同搭建了新的思维平台。在教学中我通过以下三点营造了新的课堂环境,激发了学生的潜能,促进了教学创新。

1调整知识结构,达到教学创新

在新课标的实验和实施过程中,教师既是课改的实践者,又是课改的主体。能否把新课程标准中新的理念、新的教材以及新的学生观融入教师的实际工作中,成为课改工作能否继续深入发展的关键所在,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合理实施。

教师通过教材处理的创新,既要坚持教材处理的一般性原则,又要根据教学思想去剪辑、拓宽教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不盲目地把深奥的知识放到教学中去,而是围绕目标,把学生的目光从课本上引向自然和社会,把课内课外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充分挖掘现有教材中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适当地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把时代气息紧贴学生现实生活,把符合学生“胃口”的教材充实到教学中,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劲头和情趣。

2更新教师观念,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自身素质也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水平的高低。现在学生在学校中,接受知识最直接的地方就是课堂。课堂教学不应是教师单方面的灌输,它是一个响应的过程,作为教师不但要观察每个学生的响应,同时予以反馈。这个过程非常快而且每次都有所不同,其实这个过程就是检验教师素质的过程。教师的素质也可以得到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像学生一样不断地去学习,去多接触新鲜的事物,不断去充实自己。

美术课程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强调美术课程与生活的联系,教师要从观念上改变教师独占讲台满堂灌的做法,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创设活泼的课堂气氛,创造民主开放的教学局面,将教学过程视为师生共同感悟美的过程。课改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等角色转变。作为教育界的艺术教师,其任务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美、体验美、创造美,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多研究、多讨论、多交流。甚至可以尝试共同创造作品,只有如此,教师这个组织者,促进者才能在新课改中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用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等积极因素去感染、带动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例如,在上《树叶剪贴画》一课时,按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是由教师带着学生认识树叶的基本形状和特点,然后让学生按照规律利用树叶的外形条件创造一幅剪贴画。而现在的教学方法应进一步的多样化,在教师的提示引导下,放手让学生发挥想象,学生的兴趣大增,作业中涌现出了很多让教师惊讶和值得学习的好作品。有的学生用拟人化的方法,粘贴出两片叶子在游戏的场景;有的同学用卡通图案设计的方法,用树叶粘贴出一幅动物世界的天地;有的同学将五彩的树叶粘贴出一幅五彩缤纷游乐场的感觉;还有的同学把作品用立体的形式表现等等,这些作品数不胜数,那些原来对美术不那么感兴趣的同学也有了兴趣,忙得不亦乐乎。

3树立学生信心,激发创作欲望

创新能力决定于人的心理素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一开始就愿意参与,愿意动脑。

和谐的学习气氛可以减少学生的压力。过去美术教材以范画为载体传授技法为主,现可变为教师创设情境,强化学生形象思维,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让工具和材料的使用融于动手实践中。学生的创作不要用成人的创作规律去要求学生,什么主题、构思、表现手段、绘画语言等等,暂不要过多地讲解,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产生一种惧怕感。要鼓励学生大胆去画,甚至是随意地涂鸦,也不要轻易批评、指责,画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都有著自己对事物的见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态下,克服“不会画”的情绪,有勇气和信心去完成作品。例如,在上《我们的调色板》一课时,我让学生亲自动手感受不同颜色混合后调出新的颜色的乐趣,学生们很快融入了课堂情境中,把以往单调只有画画的课变得有动手、动脑、有游戏、绘画的快乐时光。学生更乐于接受新知,寓教于乐,这种教育形式学生非常喜欢。把愉快教育融入、贯穿课堂,学生学有兴趣,在一种轻松乐学的气氛下学习知识会掌握的格外牢固。

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门课程,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我将用自己的教学实践去努力探索,挖掘孩子们的创新潜能,为他们搭建新思维的平台,促进学生个性和谐的发展,为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努力。参考文献:

[1]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尹莉.论中学美术教育的出路及对策[J].华章,2010(26).

12.闪光的小球 教案教学设计 篇十二

教师教学计划的编写、教学目标的预设, 往往带有经验性和主观性。2010年, 我有幸参加了“首届名师”的遴选。当时我教九年级5、6班的语文, 毕业班教学任务紧张, 于是我按正常的教学进度, 确定了《岳阳楼记》第二课时作为展示课的内容。《岳阳楼记》是宋朝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失意之时, 应好友滕子京之约而留下的传世佳作。短短四百字, 融写景、抒情、论理为一炉, 交相辉映, 了无痕迹, 叙事扼要清晰, 写景变幻莫测, 特别是论理, 警策世人, 发人深思。故此我根据自己的经验, 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定为从叙事、写景、论理三个角度进行整体的感知理解。虽然课前作了一番精心的准备, 但出乎意料的情况发生了。

【案例描述】

课一开始, 我就直奔主题。

教师:同学们, 今天我们从整体上理解《岳阳楼记》。你认为范仲淹的文章主要表达了什么?

生1:作者主要写了岳阳楼的美景。他是应好友滕子京之约写岳阳楼的, 课文中有大量的关于岳阳楼的美景的文字。

生2:也不完全是。作者真正要写的是“览物之情”。就是看到“霪雨霏霏”的“感极而悲”, “春和景明”的“喜洋洋”。

生3:我觉得范仲淹是在借景抒情。但不是抒发“览物之情”, 而是“古仁之心”——“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那才是作者真正要表明的思想情感。

生4:我不同意。我认为文章作者主要是“言志”。

这位学生的话音刚落, 有的同学睁大双眼, 感觉愕然;有的窃窃私语, 表示赞同。我心中一动:这也许正是让同学们充分展示自我, 进行个性化阅读的好时机!于是我饶有兴趣地说:“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4:作者写了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的时候, 他并没有到此结束。因为这些不是他所要表达的主要目的。作者用了“嗟夫”进行转折, 出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句子。这些内容, 充分体现了范仲淹的政治理想。

教师:大家同意这位同学的看法的请举手?

全班86位同学, 九成以上的举手表示赞同。看到这种情景, 我不禁一愣, 随即心里感到一阵恐慌:我的教学计划中根本没有“言志”这一说, 该怎么办?是把学生硬扯回我的教学预设中, 还是顺学生的思路改变教学计划?这时有的同学甚至大声争论起来。我知道生4的话已经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 我不由得精神振奋起来:教学的最佳契机来了!我何不放开手脚, 另起“灶炉”, 改变教学预设, 让同学们自主发现、自主探究。于是我趁热打铁, 说道:“同学们, 能不能就你赞同的这位同学的说法, 从文中找找依据, 发表自己的意见。”

同学们埋头课文, 开始为“言志”说搜寻证据……

【案例评析】

1. 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本节课我原先打算让学生从叙事、写景、论理三个角度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理解。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回答与我事先的备课不一致, 超出了我的教学预设。我该怎么办?顺着学生的思路, 担心在听课的省市专家处不能过关, 更害怕完不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硬是将学生的思维引至我的教学预设中, 岂不扑灭了学生创造性阅读的火花。作为语文老师应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

2. 利用阅读反思、阅读批判等手段, 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提高对文本的阅读质量。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应用性思维。这种“三元思维理论”关注学生主体, 提倡学生主动学习, 更重要的是学生用心经历了学习语文的过程,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 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张扬阅读个性。

当时在课堂上容不得我去多加思考, 印象中只是觉得在《岳阳楼记》的许多教学方案中, 还没有从“言志”的角度解读文章。今天何不顺学生创新思维之舟去推, 另辟蹊径从一个新的角度解读文本, 更何况学生对文本的这一创新解读很有挖掘的价值与意义。作为教师应抓住这个机会, 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而个性则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惟有认真倾听学生的声音,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 促使学生的个性张扬, 才能真正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教育教学中。

4. 第斯多惠曾说过: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身,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在教学行进过程中, 遇到如此“偶发”事件, 应鼓舞学生的独特体验, 抓住他们思维的亮点, 积极引导, 让亮点在课堂闪闪发光。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

13.闪光的小球 教案教学设计 篇十三

一、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美术字。

2、能运用多种综合材料绘画或书写自己的名字。

3、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习惯,陶冶爱美情操。

二、学习重点:名字装饰特色的体现及不同材料的综合运用。

三、学习难点:造型、色彩的巧妙搭配。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欣赏材料:范画及一些变体美术字作品。

2、学生准备彩纸、彩笔、闪光材料(如糖果包装纸、铝箔、闪光胶、闪光颜料、沙子等)

五、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六、教学时间: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趣猜画谜,1.师:小朋友们,大家喜不喜欢猜谜呀?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字谜。但今天的字谜跟以往大家猜的文字字谜不太一样,咱们今天是看着图画猜字。

师: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看看谁能猜得准?(出示茄、朋、)。师: 咱们再来点有难度的。(出示图片阳、)

师:老师觉得你们简直是太聪明了。

2.师:同学们,是不是很漂亮,那同学仔细看看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师:这些字将文字进行了装饰变化,变成了有趣美观的变体美术字,它们即是画也是字,你们没有想到字和画结合起来会这么有趣吧,大家有没有兴趣画画咱们自己的名字?好,今天我们就来用绘画的方法把自己的名字画下来。

3板书课题:《闪光的名字》

二、发展阶段

(一)、展示范作,学生欣赏

(二)、讲解字体的两种变化。

1.象形变化

1、师:同学们,我们个人名字的字体可以按两种方式进行变化。第一种方法:根据字的形象进行联想的方法简称“象形”。

2、举例子:“花”

师:当你看到花你会想到什么?生-师:想到了色彩艳丽,婀娜多姿的朵朵鲜花,这样我们就可以对草字头部分进行变化,可以变成横向的小花,这些花可以局部变化,也可以整体的变化,可无论怎么变化都与花有联系,你们清楚这种变化的方式吗? 3.示范“海”字的书写。

师:像这种变体美术字还有很多,像“”,同学们,你们看这个海字是什么字体。(是双线的美术字体),大家看到海字想到什么?那我把左边的三点水按照你们的意思变成小浪花,那这部分如何根据象形的方法变化呢?大海上行驶什么呀?我把它设计成小帆船可以吗?现在你们看是不是比刚才有意思多了。

2会意变化

1、第二种方法:根据文字的意思变化的方法,简称会意。

2、举例子:“秋”

师:当你看到秋这个字时会想到什么?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对,像莲藕,落叶,丰收的水果,菊花等都是秋天特有的事物,这样一变化呢会使秋这个字更加与字意贴切了。

3、示范:“菊”字的写法。师:老师有用刚才的方法双线美术字的方法写了个菊字,那如何根据会意的方法来变化呢?把米自强换成一朵盛开的菊花,草字头变成了了菊花的树叶。是不是变得更形象了。(三)小组交流,装饰要领:

师:这里边老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你在书写字体的时候,字体要大些,画面饱满些,笔划写得粗些。这样变化起来会非常的方便的。(投影片)(四)欣赏学生作品。

师:再。看看你都发现了什么?(抽生谈发现,分析设计理念)

1、闪光效果的处理方法:

师;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课本中的学生作品你们看这些名字看上去是不是很闪亮啊?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让字体有闪光的效果呢?(涂色的时候可以用一些与字体对比强烈的色彩涂背景,还可用一些闪光笔,胶同样可以出现闪光的效果。)

2、特殊字体的设计方法:举例

(五)作业要求:(投影)师:在你开始设计你自己名字之前,我想先请你们两个同学之间议论议论你打算如何来装饰你的名字?你告诉老师你怎么变化?

作业要求:

1、①运用多种综合材料绘画或书写自己的名字。

②字的大小、笔画,安排恰当、合理,色彩鲜艳。

师:你们是不是已经想好了,快拿出你手中的画笔把自己的名字画出来吧。

2、学生绘画,教师辅导 播放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进行绘画再表现。

3、提示:好的创意2个,以及解决一些难处的地方大家给帮着解决2个。(画好了的同学给张黑色纸,试试,油画棒能画。名字画好了,但名字周边的颜色很难涂,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帮助他吗?闪亮的颜色在字的周边画上一圈,再在周边的涂上颜色。)

(六)、评比小结,课后延伸 1.作业展示,讲评。

①由各小组自评,推荐好作品,互相欣赏同学的名字。②在实物投影上展示作品,请其他学生猜出作者的名字,评价设计的名字装饰的是否有特色。

14.怎样让小球动起来教学设计11 篇十四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能设想出多种使物体运动起来的方案及改变物体运动方向的方法。能够用实验证实自己的设想。能够正确描述实验中产生的现象,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愿意想出使物体运动起来的多种方法。

3、科学知识目标:能说出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由静止转为运动。能辨别出物体的运动主要是由哪种力作用的结果。

教学重点:设计更多种使小球动起来的方案。

教学难点:找出物体的运动是由哪种力作用的结果。教学用具:图片、乒乓球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你们喜欢什么球类运动?(同学交流)有说:打篮球,打乒乓球,踢足球等,今天我们这节课与球也有关系。

二、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出示乒乓球)

2、讲述:老师把这个乒乓球紧紧地握在手里,观察它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静止的)

3、导入:这节课我们就研究怎样让静止的乒乓球动起来。(板书课题)

三、讲授新课

(一)、根据你们的生活经验,怎样才能让静止的小球动起来?你有什么办法?

(1)、分组活动,完成实验观察表(2)、学生活动,教师引导。

(教师说明:刚才同学们想出了很多方法,并且认真地做了实验,现在请一个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认真倾听,他们的方法与你们的有没有相同的?

问:“哪一组愿意把你们的方法和大家一起分享? 接着问:哪组还有与这一组不同的方法?(3)、同学们真了不起,找出这么多让静止的小球动起来的方法,事实上让静止小球动起来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果有兴趣课下还可以继续研究。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拉力让小球动起来、推力让小球动起来„„那么究竟是什么让小球动起来的?(同学回答教师板书:力)

(二)、小球的运动方式 教师说明:通过研究我们知道力让小球动起来,那么小球是怎样运动的呢?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下面三种运动,教师演示并讲解(1、拉或推动小球,2、小球滚动,3、小球弹起)

2.教师概括板书:平动、转动、振动。

教师小结:平动、转动、振动,这就是物体运动的基本方式。(板书:物体运动的基本方式)

(三)改变小球的运动方向

师边演示边说:同学们再看,老师给小球一个推力,小球往前滚动,我想改变一下运动方向你有什么办法?

指一名学生演示

师提问:你是用什么办法改变小球的运动方向的?(推或拉)

师:你还有什么好办法也让小球改变方向?什么力改变小球的运动方向 然后交流,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

师:总结施加一个与运动方向不同的力。

教师说明:通过研究我们知道,力不但能让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还可以改变运动物体的方向;可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现在请各组把实验器材整理好放回原处,然后坐好,比一比那组整理器材最快,坐的最好。

拓展探究

教师说明:生产生活中一切静止的物体都是在力的作用下开始运动的。“下图中的物体是在什么力的作用下开始运动的?”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属于哪一种?(学生回答,教师指导。)出示图片(帆船、箭„„.)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学生回答)

五.板书: 11.怎样让小球动起来

力----让小球运动起来

----改变运动方向

平动

物体运动的基本方式 振动

转动

教学反思:

这一教学活动我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用学生平时爱玩的小球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他们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活动中去。第二环节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环节又分为三部分:第一,怎样让小球动起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小组设计方案,并根据方案进行实验操作,不过多地限制学生,放开教师的束缚让学生自由探究获得知识,享受探究过程的乐趣,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团队意识和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意识。学生能成功的完成实验,但表述实验过程却不理想,这时教师就要做学生的引路人和合作伙伴,指导、梳理学生的语言,如“我们的方法是:先让小球静止不动,然后再„„”,这样指导,学生不但能成功的做,还能明晰的说。学生交流汇报时,教师及时提炼板书,如“推力、拉力、弹力等”,然后根据板书的内容,让学生总结概括“是什么原因让静止的小球动起来的?”这样水到渠成,突出了本课的重点内容。第二,物体的运动方式。通过教师演示,给小球是怎样运动的分类并不难,但学生不容易掌握,为此教师采取一边演示,一边说明小球的运动方式。第三,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在第一次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学生再次设计方案---改变小球的运动方向,对学生而言并不难,关键是先让小球运动起来再改变它的运动方向,这一点学生再设计实验时教师要特别关注。第三环节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检验,已达到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最后一环节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量,既有知识方面的,又有能力方面、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说明科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

15.如何让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闪光 篇十五

关键词:小学生,英语课堂,闪光,教学,质量,英语素养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 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从教学目标出发, 以培养学生的兴趣、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利用多种教学媒体和手段, 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 很活泼好动, 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进行课堂教学之余, 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利用教学资源营造英语学习氛围,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提高英语素养, 出色完成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任务?如何让自己的课堂充满魅力, 吸引学生的目光, 寻找英语课堂的闪光点?”我在实践中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寻找合理的教学素材, 让学生在运用中闪光

我们知道, 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 拥有一定的技能, 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去运用。因此, 我们英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科学整合英语素材, 尽量为学生提供学生身边的、学生了解的英语素材, 使学生在接触英语知识时, 感觉英语就在身边, 就在眼前, 消除英语的陌生感, 使学生容易走进教材, 容易接受英语, 并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使英语课堂教学闪光。

例如, 在进行My Family的教学时, 我组织课上活动, 利用多媒体出示一家人的视频画面, 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弟弟、姐姐、妹妹, 通过情景对话引导学生进行核心句型的训练:“Who’s that man?”“He is my father.”这就要求全体学生主动参与, 积极开展语言交际活动, 并在活动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在运用中闪光。

二、寻找有效的方法, 让学生在体验中闪光

我校一直推行大阅读理念, 英语学科也不例外。我们要求学生每月读一本英文故事书。教师要巧用多种评价手段, 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记得在学习“十二生肖”的英文表达的时候, 学生果然和我想象的一样, 兴趣非常浓厚。上课的时候真是热闹, 大家都在讨论自己的属相和喜欢的生肖。感兴趣的话题永远具有吸引力, 如果把这种热情带到英语学习上是不是效果更好?想起学生能分辨不同动物叫声, 我便尝试利用不同的叫声引出知识点, 让学生直接感受图片的生动, 利用多媒体的丰富练习, 学习新知识点。只听教室里回荡着美妙的旋律, 学生一边表演, 一边操练知识内容, 兴高采烈。大多数学生通过“全身反应法”体验学习, 把所有知识点都记住了, 就是通过把知识内容变一变的方式, 就能让学生喜欢它们, 看来真的是亲身体验过的事情才印象深刻, 他们体验学习的过程, 也体会了收获的过程。大家高高兴兴地收获了知识, 也享受了快乐, 是体验让学生在课堂上闪光。

三、寻找表达的机会, 让学生在交流中闪光

语言的学习重在交流, 生生、师生、组组之间的交流, 就像发球接球的过程, 需要对方给予回应, 给予运用的机会, 让学生进入不同层面的英语交流活动之中, 用英语来表达和谈论, 才能使英语真正运用到生活中, 为生活为表达服务。让学生学会用语言来做事情, 完成任务, 是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所以我们在课上要寻找一切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进行交流, 让语言回归自然。教师要创设各种情景, 设计探究式的学习活动, 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探索空间和大量的交流平台, 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布置丰富的实践作业, 让他们带着创新的翅膀, 在知识的天空中翱翔。

例如, 我校正在创建绿色校园, 我们在教学中给学生留了这样一项任务, 让学生搜集如何才能废物利用, 保护环境。让学生学习各个国家的简称时, 我布置了这样一项任务:以小组为单位搜集不同国家的国旗、简称。课上新授环节过后, 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信息进行交流, 一个个兴致勃勃地谈论, 出乎我的意料, 他们找到了很多陌生的国家, 也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学完交通工具后, 我让学生用不同的彩色卡纸剪成各种图形贴图, 并在图中写上car, bus, bike等单词, 然后再把学生的优秀作品在班里的看板中展出。学生的作品五花八门, 形象各异, 既锻炼了抽象思维, 又发展了动手实践能力。只要我们善于发现, 就能把生活中的元素融入教学中, 为学生创设无限的创新实践空间, 让学生在交流中闪光。

作为新课程实践者的我们, 应该努力创造有活力的课堂, 让英语课堂闪光。英语教学也是一种艺术, 每一个教学片断都让我更加明白, 英语教学需要的是多思考、多探究。教师应利用各种方法, 整合优质资源, 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英语, 这也是我们英语教师的快乐。我们在教学实际中多动动脑, 再用换位思想来看学生, 就不难发现学生的兴趣点。我相信, 在小学英语教学的道路上, 我们的教学改革之路一定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6.让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闪光 篇十六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育;闪光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小学语文教学,应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把教学生正确理解祖国语言文字和进行情感教育统一起来,激发学生情感的浪花,培养他们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越来越重的分量,没有情感的语文教学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何让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闪光?

一、深挖教材,准确地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全面、准确地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前提。语文教材与其他课的教材相比,有其特殊的魅力,它总以美好而真挚的情感来打动读者,从而激发读者心灵深处闪光的东西,使读者的感情受到共鸣,而得以升华,变得更加纯洁、高尚。所以在教学之前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情感因素。比如,在《生死攸关的烛光》一课中,十岁的杰奎琳为了祖国,她参加了当时的秘密情报工作,投身到为祖国解放而斗争的光荣行列。因为爱国,才要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因为爱国十岁的她才要参加情报工作。这都是她爱国的具体表现,因为爱国在敌人来检查时,临危不惧,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和敌人斗智斗勇保护情报。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深深震撼着每个学生的心。

二、增加情感体验,塑造健康人格

语文教学不是乏味的说教和传授知识,而是老师和学生之间情感沟通和交流的过程。教师费尽心思地创设情境就是为了学生能够触景生情,积极地参与进来。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自己去感受。最终才能自己深刻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通过课文的真善美,去培养学生的人生境界,丰富学生美好的心灵,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课文所表达特定情感,可以让学生仔细品味和揣摩。如,在教学《珍贵的教科书》一文时,捕捉最能触动学生情感的文字信息,比如,“一天下午,老师张指导员兴高采烈地对我们说——指导员接着说印书用的纸,是从党中央印文件用的纸中节省出来的!——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喊着要去领书”。将这一组连续的对白配上相应的动作、表情,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体会当时同学们盼望教科书的急切心情。结合“张指导员用血保护教科书”的动人情景的描写,老师用既悲壮又崇拜的语气朗读课文,学生的情绪也沉静到人物悲惨命运中,为张指导员不惜牺牲生命也要保护教科书的行动深深地感动着,表演的渲染为课堂创设了特定的情境,学生的情感也因之跌宕起伏,更关切主人公的命运遭遇。学生愿意走进文本,贴近人物,用心去体味、解读课文,并能生成不可预设的教学效果,使语文教学达到理想境界。

三、创造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

创设直观情境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具体情境中的直观情节及其情感色彩,将学生带入其中,让学生充分参与情感体验,学生容易情绪高涨,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活跃。而此时,学生情感体验的状态也是最佳的。这样,老师通过多种渠道,创设出情境,对学生处于形成状态的情感,进行熏染和陶冶,并且随着熏染和陶冶过程的不断深入,达到学生与老师、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

四、教师要以情激情,陶冶学生的情操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语言如果没有情感的血液在流动,就会苍白无力,索然寡味,学生对知识的感触就是迟钝。”教师面对活泼好动的学生,使他们愿意听、能听懂是一个起码的要求。除此之外,还要运用情感的独特作用。充满感情色彩的教学语言,直接关系着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及和谐状态的形成。如,在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由于条件限制,班里的同学没亲身观赏过黄山的美景,因此对文中描绘的景象只能形成表面的印象。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大量搜集资料、图片,让自己先去感受黄山的美,从情感上融入黄山的美景之中。在上课伊始,教师用充满情感的语言导入:同学们,在我们幅员辽阔的祖国大地上,有着数不清的美景圣地。在祖国众多美景中有一处非常特别,这里的石头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如同一幅幅图画,内容异彩纷呈,不是亲眼所见,真是难以相信。它的美,美在奇松、奇峰、奇石之上。老师这儿有一篇课文……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学生便快速地集中注意力,被黄山奇石的美所吸引,并逐渐进入教师预设的情境之中,将自己置身于作者相同的背景之下,产生了强烈的求知内动力。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努力开发教学中的情感效能,以自己在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去引发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自己得到情感体验,达到“以情激情”的效果。

总之,语文课是一片情感的花圃,一个情感的世界。让语文充满活力,是语文教学的生命。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挖掘课文,点化学生情感,打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情感共鸣,让“情感”在语文教学中闪闪发光。

17.闪光的金子教学反思 篇十七

这是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讲述了水电修理工徐虎在平凡的岗位上,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热心为附近居民排忧解难的动人事迹,赞颂了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朗读,通过这些语言材料感受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质。在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通过比较抓住一些关键词来体会句子中所含的意义,如:

1、箱上写着:凡附近居民水电出现故障,急需当天夜晚修理的,请写清地址投入箱内,本人将及时提供热情服务。开箱时间19时间。

2、箱上写着:附近居民水电出现故障,急需修理的,请写清地址投入箱内,本人将提供服务。开箱时间19时。让学生比比两句话的不同及读后的感受,在比较,感悟,朗读中明白徐虎急群众所急,服务态度热情。

第四自然段比较具体地记叙了徐虎为住户连夜疏通管道的一件事,在教学中,通过阅读,让学生初步懂得写一件事需要哪些要素,从而为今后练习写记事的片断打下基础。《闪光的金子》教学反思

18.闪光的小球 教案教学设计 篇十八

“会跑的小球”是为小班幼儿制作的科学领域玩教具。游乐场中形状各异的滑道,就像绿油油的草坪上的快乐游乐场,吸引着孩子们的游戏欲望。创作并观察小球在各种滑道中滚落的不同轨迹,孩子们的好奇心自然就被激发了。

作品结构:

1.主体部分:

透明管状滑道(长度约1米左右),缠绕在竖起的小桶上,因为落差,管状滑道成为“可以让小球跑起来的游乐场”。.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另外两条固定的轨道槽,可更换若干种不同轨迹的滑道(阶梯状、波浪状、曲线状等,长度约80公分),帮助幼儿观察物体在不同滑道中滚落的不同轨迹。

2.辅助部分:

长方形的整体托盘(110cm×50cm×100cm),既衬托主体,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又能够圈住滑落的小球。玩具桶起到固定竖起小桶的作用。

制作材料:

废旧玩具桶、洗衣机排水管、旧薯片筒盒、烟盒、铝制槽板、彩色即时贴。

玩具功能:

1.幼儿感知物体在螺旋管中滚落时的状态。

2.幼儿观察物体在不同的滑道中滚落的不同轨迹。

制作方法:

1.制作整体托盘,将两个玩具桶固定连接在托盘一端。玩具桶顶端开洞,将薯片装饰筒插入玩具桶进行组合连接。

2.在薯片筒上缠绕透明管道,一端出口朝上,一端出口对准滑道,将滑道一头搁置在玩具桶上,玩教具“会跑的小球”制作成功。

玩具玩法:

1.将薯片筒盒单独取下,将小球放入高处的管道口,观察小球顺着管道滚落下来,并发出滚动的声响。

2.把薯片筒盒插入玩具桶,与滑道进行组合,延伸滑动的长度,并通过更换不同的滑道,供幼儿探索尝试,观察小球不同的滚动轨迹。

3.除了把管道固定在薯片筒上外,还可以变化管道的长度及空间位置,供幼儿进行多种探索尝试。

19.闪光的小球 教案教学设计 篇十九

一、巧用道具,自然引入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导入起着重要的作用,导入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如果导入方法单调呆板、平平淡淡、千篇一律,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情绪。因此,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决定导入的话题和方式,但有时在课堂的导入中教学机智会灵光一闪,使整堂课显得清晰有序、简明流畅。

【案例一】“Have Fun with English 7A”(杭州外国语学校校本教材,下同)的“What’s your favorite color?”一课需要学生掌握的是颜色类单词、衣服类单词和句型“What color is his/her...?It’s...”教学中当学生唱完了一首有关颜色的歌曲后,笔者突然发现窗台上有一把五颜六色的伞,于是笔者灵机一动,利用这把伞组织了这样一个游戏:教师用手转动伞,待伞停止,让学生用英语说出手指所在部位的颜色。比一比,看谁说得最快最好。结果,学生的思维随着伞的转动也在飞速变化,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正是这把伞,紧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处于积极思考状态。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巩固了有关颜色的单词,为接下来的语言操练打下了基础。

二、充分预设,灵活取舍

虽然课堂教学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但这绝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教师既要精心设计教学,对教学内容、方法、环节仔细推敲揣摩,又要充分考虑学生,在施教时根据课堂具体情形科学把握教学方案的预设与生成。马卡连柯说过:“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品质,教师才可能避免刻板的公式,才能估量此时此地的情况特点,从而找到适当的方法并加以正确的运用。”教学应该是真实自然的,不必刻意去求顺、求精、求完美。一旦出现问题,我们应该以坦然的心态去面对,利用有限的资源,积极思考对策,合理解决问题,只有这样课堂才是活的,教学才是美的,教学活动才是有价值的。

【案例二】“Have Fun with English 7A”中“Family members”一课的教学内容为:“—Who’s the guy/woman/boy...over there?—Who?Where?—There.The guy/woman/boy..in the..—Oh,that’s...”在上述内容的教学中,笔者的教学设计除了要求学生在小组内用所学句型介绍自己的全家福,然后用对话表演的形式向全班展示,自己也准备了老照片。结果,从学生谈论全家福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对同伴照片中的人物已十分了解,一看就知道谁是谁,根本用不着“明知故问”,这种缺少信息差的机械练习显然不再具有吸引力。为了增加学习的挑战性,笔者随即实施第二套方案,迅速从电脑里找出几张自己儿时与家人的合影,让学生来认一认照片中的老师和家人。学生因而兴趣陡增,争先恐后地想一睹为快。当学生用“Who’s the guy/woman/boy..?”的句型向老师询问照片中的人物时,教师并没有将答案公之于众,而是用耳语的形式告诉提问的学生,再让他代替教师以同样的方式回答其他学生的提问,从而吸引更多的好奇者跃跃欲试,使活动达到有效调控,使教学目标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顺利完成。教学机智的魅力在于换一种思维方式,从而改变了操练的性质和效果。教学机智表现在能预见课堂教学中的诸多细节和可能,预设了多种方案,并能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需求灵活取舍,实现教学价值的最大化。

三、有效调控,随机应变

教师永远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那么,如何才能拥有一双慧眼,及时将富有价值的生成性资源,理智地纳入课堂临场设计的范畴之中呢?这就需要通过有效的调控来捕捉动态生成的“源头活水”,因势利导,使之生成为新的教学资源。

【案例三】这是节练习讲解课,区分bring与take,listen与hear,look与see之间的不同。笔者在讲课过程中,发现一部分学生在交头接耳,面露喜悦。正在迷惑之际,笔者听到了蜜蜂“嗡嗡嗡……”的声音。原来一只小蜜蜂也来教室凑热闹了,面对学生不再认真听讲、注意力分散的情况,笔者有点不知所措。不过,思索片刻之后,笔者把手放在嘴边“嘘”了一下,示意学生安静下来。学生一下子被笔者这奇怪的举动给吸引住了,教室一片寂静,只有蜜蜂“嗡嗡嗡……”的声音。下面是接下去师生间的一段对话:

T:Hey,children!Let’s listen.Can you hear anything?

S:Yes.

T:What’s this?Can you tell me?

S1:It’s a bee.

T:Now we can hear a bee buzzing.I’m looking for the bee,but I can’t find it.Can you tell me where it is?

S2:I find it.Look there!

T:Oh,I see it.Thank you!

围绕小蜜蜂的对话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了起来,给原本枯燥乏味的练习讲解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许真的要感谢那只不请自来的小蜜蜂,学生对listen/hear,look/see等词的区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小蜜蜂的偶然闯入为这节课增色了不少。笔者充分利用小蜜蜂这“活”教具,让其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讲解变得有声、有色,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这是一笔意外的收获。

四、因势利导,机智转化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回答常常出乎教师的意料之外,但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教学灵感。教师可以以学生的回答为切入口,巧妙地加以引导或转化,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新亮点,让精彩在“意外”中绽放。

【案例四】这是一堂there be句型操练课。有这样一个句子:“Is there one cemetery or are there two cemeteries here?”句子中的cemetery是一个新的单词,在讲到这个单词时笔者扩散性地问:“Are there cemeteries in Hangzhou?What are they?”学生七嘴八舌地说“Banshan cemetery”“Yuhang cemetery”“Xiaoheshan cemetery”等等。这时有一个名叫Sharen的学生突然站起来泪汪汪地说:“My mother lives in Xiaoheshan cemetery.”笔者顿时惊讶万分,十分尴尬。不过,最后笔者通过与该学生真诚的交谈化解了尴尬。以下是当时的谈话实录:

S:My mother lives in Xiaoheshan cemetery.

T:What?Really?How come?(教师一脸的疑惑,同时也十分尴尬)

S:My mother died of blood cancer when I was ten years old.

T:Oh,you mean leukemia(白血病)?How terrible!

S:Yeah!(该学生一脸的忧伤)

T:I’m very sorry to hear that.But do you have a new mother,now?

S:Yes,my father remarried and I have a new mother.

T:Is she nice to you?

S:Yes,she is very nice.She is a doctor.

T:That’s nice.Children!Let us be nicer toSharen.Our class is always a warm family for you.

S:Thank you.(该学生渐渐恢复平静)

利用这个教学资源笔者继续问:“Sharen’s new mother is a doctor.Where does a doctor work?Who else’s father or mother is a doctor,too?How many students’father or mother is a doctor?”从而引出了该课的又一个单词hospital和how many句型。

教师在运用教学机智时,注意了因势利导、委婉迂回,让学生体验爱的教育,从而使学生懂得奉献爱。在生成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因势利导给学生的往往是另外一片天地。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把课堂概括为“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域,质疑问难的场所,通过对话探询真理的地方”。在这个充满生命气息的课堂中往往涌动着英语教师教学的机灵和智慧,从而让课堂教学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20.让类比法在物理教学中闪光 篇二十

关健词:类比法 物理教学

不少学生觉得物理难学,究其原因,是物理有些知识很抽象,难以理解。怎样使他们对物理有兴趣,爱学物理,学好物理,是非常重要的。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类比法可以提高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能力。物理类比法是利用一种科学定律和另一种科学定律之间的部分相似性,用它们中的一个去说明另一个。类比是建立在两类定律在教学形式上相似的基础上。类比可以沟通不同领域的研究方法,可以在解析的抽象形式和假设之间提供媒介,还可以启发新的物理思想,帮助人们去认识和发展一些待研究的物理过程和规律。

类比方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是十分常见和常用的。主要的有:等效类比,因果类比和对称类比。

一、在教学中类比的应用

1.用类比法讲物理公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在一些物理量和物理定律的公式中出现的常数或恒量,以数学形式而言,常以比例系数形式出现,究其实质而言,又都含有其本身的物理意义,都分别和物质的某些性质和属性有关。

例如 两个相似的定律,在讲解公式中的比例系数进行类比,这样既起到了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又便于学生记忆公式;即:使学生理解问题主动、深刻了,还可使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

2.用类比法讲物理概念和规律

物理学中有些概念较抽象,而学生只习惯于形象思维,缺乏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因此对抽象的概念难于接受和理解。若教师能想办法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新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 ”,让新旧知识互相沟通,找出它们的共同点,相似点或相联系的地方,然后以此为根据,来推知新知识也具有旧知识的某些特性和规律,学生就能较顺利地达到彼岸。其中类比就是沟通新旧知识联系的一座较好的“桥”。

在学习做功与能量关系时,我们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但不做功不代表没有能量,这很抽象。我们可以把做功类比成“花钱”,能量类比成“钱”,做功的过程类比花钱的过程,有钱可以买东西,买了东西说明你的兜里有钱,但不买东西不说明你兜里没有钱。就像有能量可以做功,做功可以说明物体具有能量,但物体具有能量不一定在做功。这样加以类比,就把非常抽象的物理问题变得很形象、易懂。

又如在学习电磁感应一章时,学生对切割磁感线觉得难以理解。我们可以把切割磁感线情况和家里收割小麦时的情境相联系。书中的导体ab相当于镰刀,磁感线相当于小麦,怎样才能把小麦切割呢?那也就能利用这种方法了解导体ab切割磁感线的情况。学生进行类比后自然而然就明白了何种情况才能切割磁感线。

3、 通过类比,发现规律的异同点,提高解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类比推理型选择题是将两个物理模型、物理性质、物理过程、作用效果、物理图像或物理结论等进行比较对照,将此物理解法与另一个物理解法类比,运用另一种规律进行比较推理。类比推理选择题的解法①看清题干的叙述,分析、理解题中两个物体或规律间的关系,明确题干的要求。②在分析规律时,明确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似关系的基础上,再从中选出相应的物理规律去解题。

此种选择题主要培养和考察学习者对事物间关系的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题意明确,类比方法的运用加速思维变式的升华。通过类比,比出运动特征;通过类比,比出运动规律;通过类比,比出分析和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4.用类比法进行复习

复习不是单纯地消极地重复已学过的内容,而是积极地把学生学过的内容中最本质的、最重要的内容进一步系统化,还要把各部分的内容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于复习提纲的体系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重新组织。例如力学中的两个定理及守恒定律是解动力学问题的两条很重要的途径,讲完这两个内容应组织复习,可以用类比法复习。

二、应用类比法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言词要清晰、简明

教师在讲解类比时要注意语言,切忌罗唆,指带不明。否则学生便会糊涂,从而收到相反的效果。

2. 要注意说明类比事物相似性和差异性

两个进行类比的事物必须要有相似性,在进行类比要强调事物的相似性加以一定的逻辑推理,从而达到增强教学的效果。但由类比所得出的结论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有时会出现错误。从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并不一定能得出它们在其他属性方面必然相同或相似的结论。教学中要适当地指出二者之间的区别,以防学生把两种事物混为一谈。如机械波和光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大小的决定因素是不相同的,这两者就不能作类比联想,否则就会出现错误的结论。

3. 要防止滥用类比

进行类比时要结合课文的实际情况,不能任意滥用。如果遇到课文就用类比,那样就会使学生失去对类比的好奇和积极性,况且也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用类比。

运用类比法主要是为了教给学生一种物理思维的方法和接受理解知识的一种方式。类比法在教学中确实具有严格的逻辑推理难以取代的功效。实践证明,恰当地运用类比,物理课堂会更有气氛,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很浓,更重要的是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容易遗忘,而且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但在使用类比方法时,要注意各种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和区别,在引进新概念、新规律时,应当进一步把它们的本质讲清楚。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习的内容,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在教学中起到举一反三的好效果。

上一篇:十字绣协会工作总结下一篇:10月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