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的问题

2024-10-01

工程管理的问题(精选12篇)

1.工程管理的问题 篇一

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邢洪伟

项目前期工作考虑不周、不到位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项目前期工作的做得好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下一阶段的顺利开展与进行,超投资、超概算、超标准现象普遍。导致项目投资效益低下。“重投入、轻产出”、“重资金、轻资产”。

施工合同签订不规范。建设工程合同,作为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经济合同,是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经济契约。合同管理水平的高低和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的高低。一些施工合同的签订草率马虎,有的边施工边签订合同,有的先施工后签订合同,还有的根本就没有签订合同,为应付财务结算、审计工作检查而草率补签合同。签订合同的主体资格审查不严,文字表述经不起推敲,合同条款残缺不全,套用标准高,如只需套用“土建四类”,而有的合同在签订时却套用了“技术改造类”等。他们认为只要在合同中约定以审价为准就万事大吉了,孰不知审价也是要在合同基础上进行的,审计只能在合同签订的基础上进行数量和材料单价的审核。还有一些金额较小的、需要内审的工程,合同中签订的单价高,施工方的心里价位就高,就会给核减工作带来难度。

工程图纸把关不严,设计变更超预算现象时有发生。设计人员对现场情况未作实地作业、未作详细勘查,只简单的套用相同类别的图纸,而建设单位又把关不严,草率相信设计单位,造成设计与现场不符,容易出现前边建、后边改,既浪费了人力、物力,还影响了工程质量和工期;有的在考虑问题时缺乏前瞻性,工程竣工后,不符合使用要求,造成二次施工,既浪费了人力、物力,又易引发业主与施工方的矛盾。

现场施工管理不到位,签证内容失实、随意性大。签证,是指在施工图纸上不能反映,但实际发生时需要现场确认的施工内容。施工签证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若把关不严将造成工程成本的增加。企业投资项目较为普遍地存在:工程签证不规范,在未实行社会监理的情况下,只有一人签证;签证不及时,没有现场签证,而是事后补签;签证数量有出入;有的签证缺乏详细记录,只签多少工程量,而无具体图示和尺寸,有的认质认价材料不认质乱认价,不写明生产厂家、规格、型号,不作市场调查询价,糊乱认价;有的建设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单位互相串通搞虚假签证,抬高材料价格,变相侵占公私财产。

解决以上存在问题的几点对策

(一)切实把项目前期性工作摆在基本建设工作的重要位置。项目前期工作的做得好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下一阶段的顺利开展与进行,形象地表述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一是要切实把前期性的工作做实、做细;二是要确保质量,严把质量关;三是加强组织领导,安排专人负责、专人跟踪、专人落实;四是做好调查研究,确保项目设计科学合理。

(二)建设单位对签订合同的内容应引起足够重视,认真履行。签订合同要规范,内容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双方的权利义务要合理、明确,对合同价款调整、设计变更、质量要求和付款方式等表述要准确、清楚,减少不确定因素。为确保合同的公正、公平、维护双方的权益,有必要聘请律师事务所为我所用,严格把关每一份合同、每一份协议的质量关,严防权益被侵占的发生。

(三)强化对建设项目设计的管理,严防“三超”现象的发生。一是强化对项目设计的管理。项目设计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质量和工期,是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设计上的不合理,是工程建设的最大浪费,对竣工后的建筑产品的使用和维护可能产生巨大影响。二是强化预算约束。确立新的计划财务财务管理体系,加强计划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按照《预算法》的要求办事。一要建立计划和预算相结合的制度。财务部门应加强同计划、城建等部门的协调,共同做好预算的编制,防止以计划代预算,重计划轻预算等情况的发生,切实建立计划和预算相配合和制约的机制。二要把用于计划的支出要统一口径,归口管理,加强监督,防止用款单位将单位经费和建设费用混用,人为造成本部门内部多口管理和项目资金来源复杂化。三要对投资规模和投资总量实施宏观调控,保证建设资金及时到位,专款专用,合理确定支出预算,并对支出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及根据需要及时调整预算。

(四)规范建设单位的管理行为。

1、认真执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按法人责任制的要求,选派工作经验丰富,业务知识面广,作风正派,廉洁勤政的工作人员负责整个项目的管理,把管理人员的责、权、利具体化,合理制定奖罚措施,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保证建设项目按期、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2、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工程建设应遵循其本身所特有的建设程序进行,概括地说,应先计划后建设、先勘察后设计、先设计后施工、先验收后使用。具体地说,在前期准备阶段,主要是做好项目年度投资计划;确定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在工程实施阶段,应着重抓好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控制工程进度、质量和投资。在竣工阶段,首先要进行竣工验收,然后施工单位要编制好工程结算,建设单位要做好竣工决算,并形成书面形式告知审计机关安排审计。

3、建立审计承诺制度。为了保证竣工决算审计工作的严肃性和可行性,审计资料提供实行承诺制度,承诺所提供的审计资料完整、真实、合法。该项目工程审计实施后,一般不再补充有关涉及结算价款的资料。本着实事求是的审计原则,凡新增内容(漏报工程除外),必须有甲乙双方在施工期间签订的设计变更方可增审,决算报审后,补签的资料,审计不予认可。凡甲乙双方签订与工程实际不符的,审计部门要及时协调有关部门予以纠正,建设主管部门要积极配合。

4、完善并推行监理制度。大的工程项目要采用招标方式选择监理队伍,监理人员按照监理法规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是督促施工单位按合同办事的好办法。小的工程建设单位要派专人负责管理。

5、要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建设单位要建立健全明确的、可操作性的内控制度和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如在工程变更签证上可从这几个方面来控制:一是及时做好签证,督促施工单位对变更事项做到日清月结,并对价款合理性进行确认;二是引入监理机制,由监理单位对变更的确定项目变更审批额度,对超过额度部分,要经建设单位建设领导小组会议或党委会集体讨论审查确认,以防止施工单位通过变更签证来增加投资情况的发生。总之,只有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才能保证项目建设规范运行,建设资金的有效使用。

2.工程管理的问题 篇二

工程项目管理是以目标控制为核心,目标控制是指管理人员在不断变化的动态环境中,为保证计划目标的实现进行的一系列检查和调整活动。合理的目标、科学的计划是实现目标控制的前提,组织的设置、人员的配备和有效的领导是实现目标控制的基础。

1)项目管理目标:在有限的时间内作经济有效又合理的安排与管理,并希望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花最短的时间,以获得最大的工程效益。

2)项目管理的目的:求取完美的工程质量;求取快速的工程进度;求取低廉的工程成本。

二、工程项目目标控制任务和步骤

1)工程项目目标控制的主要任务是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采用规划、组织、协调等手段,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等方面采取措施,确保项目控制目标的顺利实现。

2)在目标控制过程中,要经过投入、转换、反馈、对比、纠正等基本控制步骤,缺少这些基本环节中的某一个,动态控制过程就不全面,也会降低控制的有效性,影响目标控制的效果。

三、工程项目目标控制的方法

(一)主动控制

主动控制是事先分析目标偏离的可能性,并制定各种预防措施,使控制目标按预定计划目标实现。主动控制是对将要实施的计划目标进行的控制,是在事情发生前按预定计划目标主动采取控制措施的一种方法。

(二)被动控制

被动控制是当控制目标按计划运行时,管理人员对实施的控制目标进行跟踪,对目标实施过程中的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和整理,使控制人员从中发现问题,找出目标控制的偏差,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制定纠正偏差的方案,使计划目标出现的偏差得以及时纠正。

四、控制的主要内容

向管理要效益已成为企业家的共识,搞好工程项目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工程项目管理要搞好“四大控制”。四大控制:实际上就是将全面质量管理的原理应用于控制过程中。控制过程就是PDCA(即计划、实施、检查、处置)循环过程。

(一)进度控制

编制工程进度计划在项目实施之前,必须事先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科学的进度计划。在制定工程进度计划时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使进度计划尽量符合变化后的实施条件。在了解和熟悉图纸基础上,根据合同要求编好工程进度计划。为了搞好主体与附属的衔接,在编制进度计划时要根据进度计划配置人员、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使投入的人力、设备、周转材料确保工程进度。

编制各个阶段的进度计划。

1)实施动态控制。

2)要保证材料供应。

3)及时支付工程进度款。

4)提高劳动效率。

(二)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控制的步骤:比较分析预测纠偏检查。

项目成本控制就是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工、材料、机械等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内,通过对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的“三算”对比,分别计算实际偏差和目标偏差,分析目标偏差的原因,寻求成本节约的途径。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控制第一责任人,应及时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1)项目经理应参与投标书的编制工作。项目中标后,要具体落实到项目部去完成。项目经理和预算员对标书确定的造价和工期最有发言权。

2)控制人工费用。企业内部要制定劳动定额,根据工程量套用公司内部劳动定额,计算所用人工数量。控制好人工总量,就能控制号人工费用,从而达到控制工程成本。

3)控制材料用量。施工中应加强材料管理,制定用料制度,专人进行材料发放,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材料的浪费,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4)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实行租赁制。可以提高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的利用率,工程完工后项目部立即归还租赁公司,即加快施工进度,又节约租赁费用。

5)制定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为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正确选择施工方案是关键。同时,努力寻求各种能够降低成本、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到工程施工过程中间去。

(三)质量控制

明确工程项目质量目标,项目部要根据公司确定的质量目标,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保证质量目标的顺利实现。

1)严把材料质量关。

2)确保主体结构质量。

3)抓好关键施工部位。

4)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

5)搞好技术交底工作。

(四)安全控制

安全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安全生产,消除事故隐患,保证人员健康安全和财产免受损失。因此,施工中要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1)建立安全责任制。

2)确保安全设施投资到位。

3)抓好关键人员、关键部位、关键设备的安全。

4)安全员要落实到位。

五、控制措施

为了获得理想的目标控制效果,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主要有组织、技术、经济和合同措施。

(一)组织措施

组织措施是有人来完成的。在组织措施实施前,精心挑选人员,明确各级施工管理人员的任务和职能分工、权利和责任。制定详细的工作考核标准和奖惩办法,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挖掘潜在的工作能力;组织实施过程中,各部门应加强相互沟通,及时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使目标控制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是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案来实施目标控制任务;实施过程中,对多种主要技术方案进行论证,对技术数据进行审核、比较,想方设法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寻求节约投资、保证工期和提高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实现项目目标的有效控制。

(三)经济措施

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应及时收集、加工、整理工程经济信息和数据,对各种目标计划进行资源、经济、财务等各方面的分析,力争较少对工程项目实施的影响,保证工程投资目标的实现。由于建设质量、进度和投资均离不开经济措施,因此,项目管理人员不可忽视经济措施;否则就会影响质量、进度和投资三大目标的控制效果。

(四)合同措施

施工合同是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双方订立的,明确责任、权利关系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文件,是运用市场经济体制组织项目实施的基本手段。项目实施前,合同管理人员应向项目管理人员和企业各部门相关人员进行“合同交底”,把合同责任具体地落实到各责任人和合同实施的具体工作上。施工单位根据施工合同要求,在合同工期内完成建设任务,达到合同规定的施工质量标准。合同措施是项目管理人员进行目标控制的重要手段,是确保目标控制得以顺利实施的有效措施。

六、结语

通过对项目管理目标控制的措施和方法,并对项目管理问题经行了探讨。希望在能够对同行在项目管理中能够起到借鉴作用。

摘要:工程项目管理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 为达到项目目标而对项目实施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是以目标控制为核心的管理活动。本文通过笔者工程实践经验总结, 针对工程项目管理问题进行探讨。

3.工程管理的问题及建议 篇三

【关键词】工程管理;问题及建议

工程项目管理是按客观经济规律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效地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的系统管理活动。从性质上看,项目管理是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微观基础理范畴。对于-个具体的工程项目,其目标已不仅仅是质量、工期、费用的控制,还要与资金筹措风险分析、使用维护以及与所在地经济、环境等联系起来,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法,除了具体的技术性方法,还要向前后期的评价延伸,并且要考虑中央提出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等等。

一、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管理

随着原材料成本和机械人工费的不断上涨,从事项目管理的人员和企业对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强,而且国内有关成本控制的文献资料也很多。相反,有关质量控制的研究却非常少,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对质量控制重视程度不高。质量成本分为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质量预防费用和质量检验费用等四类。质量和成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保证质量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但不能因此把质量与成本对立起来。长期以来,我国有些项目经理部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而忽视质量,引发了不少安全事故,对企业信誉造成不良影响。

(二)项目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在工程管理中,由于管理人员素质比较低下,对工程管理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就不能保证工程管理有效的实施,由于施工企业对管理人员培训制度不全面、不系统,使得工程管理人员不能符合现当代工程管理的需要,在现代的工程管理中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从目前来看,对工程管理都存在着重视技术忽视管理的这一现象,从而导致了施工技术水平在提高,工程管理在下降,就不符合现当代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在我国的建筑施工单位中由于管理水平不高,对计划不能进行良好的编制,使得计划与工程进展不相符,进而使得工程管理不能良好的实施。

(三)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对法律进行完善,也没有一个在项目管理专业和行业范围内的指导性实施准则。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与国外的建筑工程管理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我国有大多数建筑企业并没有进行科学化的管理,从而导致了工程管理更不能有效的实施。同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仍然随处可见,非常普遍。

二、建议

在工程管理中,要针对工程管理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从而能够有效的加强工程管理,进一步的提高工程管理的水平,提高建筑行业的竞争力,有利于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一)重视质量与成本的关系

1.要认真对待前期准备工作。

认真对待前期准备工作包括人员管理、技术管理和材料管理三个方面。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者主要是项目经理、安全员、技术员等,因此上述人员必须在工程开工之前就配备齐全,各项目部还要对其进行入职培训和安全教育,必要时对其进行专业培训。技术管理方面,任何一个工程项目,施工工艺复杂,施工工种班组多,这就要求作为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务必做好技术准备,熟悉施工图纸,钻研具体施工工艺。材料管理方面,要解决好材料的采购供应、分类堆放及合理发放等方面的问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进度情况,合理安排材料进场,对材料做进场验收、整理分类,科学合理地使用材料。

2.实现进度管理,按时完成建设项目。

(1)合理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并认真组织施工计划的实施。施工前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和计划工期,编制出实施性施工进度计划。计划的内容包括: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选择施工方法和组织流水作业、协调各个工种在施工中的搭接与配合、安排劳动力和各种施工物资的供应、确定各分部分步分项工程的目标工期和单位工程的总工期等。编制好施工计划后要组织进度计划的实施,调配人力、施工物资和资金,确保到位。动态跟踪及时检查和发现影响施工进度的问题,并采取适当的组织、技术、经济措施进行处理。

(2)合理配置施工资源,善于利用施工有利时间。施工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工程部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种资源对其强度的限制和均衡有不同的要求,所以资源的配置也便不同。首先人力资源在时间上的均衡由为重要。其次做好施工机械的均衡和限制,主要施工机械可能获得的台班数量或工作面和可能布置的机械数量,基本决定了主要工程量可达到的最大施工强度。所以在安排施工进度时,需要考虑大型施工机械的及时进场和转移,使同一种大型施工机械的各个工序上相互衔接,避免窝工。

(3)做好技术保障,注意使用新型施工工艺。施工中可以多考虑使用新工艺、新材料等,开辟新的施工顺序和相互关系。关键工序影响着紧后工作的开始时间。所以当遇到技术难点工序、关键工序时应采取各种措施予以保证其按时顺利完成。当关键工序缩短后,可能原来的非关键工作就变成了关键工作,对新的关键工序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

3.做好质量目标控制。

工程质量是工程的根本,是工程管理的头等大事。质量控制的目标管理应抓住目标制定,目标展开和目标实现三个环节。施工质量目标的制定,应根据企业的质量目标及控制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没有经验的新施工产品以及用户的意见和特殊要求等,其中同类工程质量通病是最主要的质量控制目标;目标展开就是目标的分解与落实;各专业、各工序都应以质量控制为中心进行全方位管理,从各个侧面发挥对工程质量的保证作用,从而使工程质量控制目标得以实现。

4.做好安全控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组织措施。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对各级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界定,通过与各级各类人员、各单位层层落实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和奖惩制度,定期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严格现场安全管理,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加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控制和降低事故危害后果。

(二)对人力进行优化配置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工程管理中,要合理的把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能够把人力资源优势发挥出来,能够使得劳动力资源有着最大限度的利用。在施工企业中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对劳动力进行合理的分配,能够有效的保证在施工中进行合理的调配,能够提高劳动率。由于在我国工程管理中缺乏着复合型的人才,要着手培养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就是要在工程管理中掌握着管理、法律等等各方面的人才,只有复合型的人才能够满足现当代工程管理的需要,才能对建筑工程进行有效的管理。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建筑市场比较混乱,工程项目管理极不规范,贯彻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建立和健全各类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已势在必行。立法上真正做到门类齐全,互相配套,避免交义重叠,遗漏空缺和互相抵触,并确保“执法必严”、落实“违法必究”,逐步规范工程项目管理市场。同时,行业内部应按照国际惯例和标准,健全行业法规和规章,加速与国际接轨,对传统项目管理制度进行改进,培养和发展我国的建筑市场体系,确保建设项目从前期策划、勘察设计、工程承发包、施工到竣工等全部活动都纳入法制轨道,提高我国相关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

综上所述,工程管理是一项比较系统的一项工作,工作管理作为建筑工程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要加强工程管理力度,要提高质量意识,对工程管理进行重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全面提高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在工程管理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管理人员有效的开展各项工程管理工作,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竞争力,进一步促进的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丽芬.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J].科学之友,2011(06).

[2]刘东东.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反思[J].城市建筑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3).

4.造价管理问题的建筑工程论文 篇四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工程造价管理各环节脱节

工程造价管理是由工程立项一直到工程竣工的全部过程的管理,其中主要包含立项、设计、工程施工、竣工验收。在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中普遍存在各环节间的脱节现象,建设单位的投资估算、设计单位的设计概算、施工单位的施工预算,在这几项工作流程中,各管理层之间严重缺少沟通和了解,坐在一起交流的机会更是非常少,这造成工程造价管理在交流和控制中出现了断层,也导致工程经营管理人员和管理人员是相互独立的,没有对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及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对于工程的投标人员而言,无法将自己的思想及时的反映到施工人员那里,造成其工作主要依靠经验完成,也是脱离实际的一种表现。

1.2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近几年,随着我国对工程造价管理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加,其从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人员也随之增加,但是在其工作人员中,具有国家颁发的工程造价师资格的专业人才相对较少,而综合素质管理人才和高级专业管理人员更是非常稀缺,导致我国工程管理市场中出现从业人员不断增加但是工作素养较低的局面。目前在建筑市场中出现了大量的工程造价人员培训机构,为工程造价管理岗位输送人才,但是其工作内容还是十分局限的,主要就是通过套定额和单价来完成工程决算的编制和审核工作,对于投资控制、组织协调和事故索赔等方面工作中还是存在很大缺陷的,这将造成工程施工严重超出预算,无形间增加了工程造价的成本。

1.3对建筑成本的重视程度不够

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本,是决定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内容,建筑工程造价工作,就是为了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进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然而在实际工作当中,对于工程建筑成本重视度不够的情况,却是屡见不鲜。工程材料的浪费、人力资源的冗余都是我国建筑工程当中最为常见的,也最不被重视的成本浪费情况。这种不注重建筑成本的施工行为,使得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成为了“形式性工作”,其存在的根本意义近乎于完全丧失。

2完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对策

2.1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全程监控

首先,加强施工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工作,科学有效的全程监控工程造价管理,将有限的建设资金合理利用。其次,在工程项目的决策阶段,要高度重视起投资估算工作,严格把握可行性研究报告准确度。最后,对于工程项目施工中的投资估算、施工预算、工程结算和竣工结算工作进行一体化管理,通过实施有效的行业体质和市场价格机制的改革,形成系统的、统一的、有序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使其投资合理分配、管理造价有效控制、收益目的理想化,发展为与国际接轨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2.2培养高素质工程造价管理人员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性、经济性和实践性,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拥有一支高技术、高素质和高质量的工程中造价管理团队,从而促进建筑市场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在社会经济和建筑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下,更需要这样的一批综合能力较强的管理人才。要培养这样的人才,教育机构与行业管理机构应强强联手,将行业实际需求与教育理论相结合,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造价管理型人才。另外,建筑企业对于已经具有工程师资格的人员,要进行有计划的审核,并继续深化其专业理论知识。

2.3进一步实现工程造价动态控制

就目前的建筑施工项目发展来看,传统的施工前工程预算、施工后工程结算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建筑产品的实际需求,因为越来越多的干扰因素,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出现了很多不可预见的风险和变动,所以想要真正实现控制,就必须要建立起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系统。在动态控制系统当中,工程造价管理不仅具备了传统造价管理中的预决算环节,还能够实现对整个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有效监督,实时掌握工程施工的质量、进度等一切情况,进而做好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全面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设计变更、材料价格浮动的情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系统能够第一时间实现对这些突发事件的起因、影响、周期等内容的分析,通过科学的造价动态控制指导,来制定出良好的解决方案,从而使工程造价能够始终处在可控范围之内。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建设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建筑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有效手段。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对企业经济效益和建筑市场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与之相关的人员要不断的完善自身,对工程造价实行全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造价管理工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5.保安管理存在的问题 篇五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的深入发展,保安服务这一新兴行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和进步。自1984年深圳市蛇口区组建新中国第一家保安服务公司以来,我国的保安服务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保障客户单位内部安全、协助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加强社会安全防范、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社会安全防范的生力军,赢得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然而,随着我国加入wto,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国际上保安服务行业的现代化经营信息和理念扑面而来,在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就目前情况看,我国现有保安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严重制约了保安服务行业的迅速发展,保安服务行业的改革和发展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经过深入调研,笔者认为,保安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如下方面:

一、保安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公安部刘金国副部长曾经指出:“保安服务业的特点决定了公安机关必须加强监管,这也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保安工作再怎么改革,发展再快,由公安机关监管的要求不能变。”这里提出的监管,主要是公安机关负责对企业开办许可、保安从业人员资格审查以及对违法行为的查处等,但不等于什么都管。同时要求把保安服务公司真正作为企业来办,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监督制约、考核激励机制,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就是说要保证公安机关对保安队伍调动得了、指挥得动、控制得住,为社会所用,不能成为社会之害。

(一)保安资源亟待整合保安业作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近年来发展较快。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切实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以革命性手段推动保安服务业发展,已经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但是,一些地方公安机关在保安服务市场开放后,还不能实现由“办保安”向“管保安”、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角色转换,不能切实承担起对社会上各类保安组织的监管责任,没有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来认识保安工作,甚至“失之于管、失之于宽”,从而引发保安服务行业的混乱,让部分人鱼目混珠,打法律和市场的擦边球。甚至出现了非正规保安组织和“黑保安”。

其实把保安服务推向社会,实行市场化动作,公安机关的监管责任不是少了,而是任务更重、要求更高、责任更大了。凡是履行保卫、护卫、协管、押运、楼管、看守、维护安全的工作人员,都应纳入当地公安机关的治安监管视线。这不仅有利于整合保安资源,更能有效铲除“非正规保安”的滋生源头。

(二)缺乏创建精品名牌意识

我国加入wto后,不仅标志着市场的全面开放,保安行业也面临来自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向客户提供一流的、多元化的保安服务,提高保安服务的科技知识含量才是竞争取胜的决定因素。公安机关在对保安服务业监管的过程中,缺乏创建精品名牌意识,不能很好地引入创先争优机制,树立保安服务金字品牌,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品牌服务。不能很好地引导企业实行资质管理,实施isop9001-2000系列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等,还没有建立起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为基本特征的适应新形势的现代企业制度。目前,各地保安企业仍然存在产业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不高,条块分割、价格垄断、划地为

牢、体制不灵的落后状况,严重制约了保安服务行业规范、健康、快速发展。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保安事业,必须创建精品名牌,彻底转换经营机制,走向多元化、集团化、产业化的路子。把保安服务融入市场经济,盘活保安服务市场,进一步扩大经营范围壮大实力,才能更好地提供保安服务。只有通过竞争,提供优质服务,人们才有更多选择。这样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才有利于把保安事业做强做大。

(三)监督管理意识相对滞后

个别地方保安服务监督管理意识相对滞后,缺乏开拓创新精神,没有真正把保安工作作为一项大事业来抓。对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有待进一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不能拿出更大决心,更大气魄,把保安工作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不能从思想认识上有所提高,把保安服务仅仅看成是简单的“看家护院”,仍然把保安服务业作为垄断行业并片面强调为公安工作服务的职能,缺乏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保安工作很难赢得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欢迎和支持。同时,对保安服务职能缺乏新的定位。不能很好地利用社会资源发展保安,利用市场配置保安资源,不能推向社会,适应社会需要,谋划更大发展空间,如果抱残守缺,就很难把保安服务业做强做大。

二、当前保安管理的工作重点

当前我国大力发展保安服务业的时机已经成熟,意义十分重大,同时也对保安服务的监督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通过主管部门对保安服务业严格管理,适时疏导,才能逐步实现保安服务的专业化、产业化和保安队伍的职业化、正规化。

(一)建立规范统一、竞争有序的监管秩序

公安机关加强保安工作监管,既要宏观管理,也要开拓创新,善于调查研究,贴近实际,建立规范统一、竞争有序的监管秩序,确保保安事业健康发展。这就要求保安工作管理人员能够深入基层,贴近监管,克服要材料,听汇报的做法。在检查中,要善于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不合格保安机构的档案,要提出建档要求;对保安队伍在岗培训、技能训练等,达不到培训时间和要求的,要给予正确的工作指引和业务指导;对发生违法违纪的保安机构、保安人员以及损害保安人员切身利益的行为,要依法进行处理;对保安机构、保安员在社会服务和执勤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好人好事,要及时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在工作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定期不定期监督、检查活动。加强保安工作监督,掌握保安组织和保安队伍的建设状况,公安机关不但要建立信息畅通的网络系统,电脑管理系统,实施24小时有效沟通。还要不断整合保安资源,搭建保安服务公平竞争平台,坚持典型引路的工作方针,逐步建立起“政府领导、公安监管、部门配合、市场动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把保安服务这一新兴产业抓紧抓好,确保沿着正确轨道健康发展。

(二)树立品牌寻求发展

保安服务市场放开搞活后,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只有增强品牌意识,树立优秀服务品牌,才能实现与时俱进,求得强势发展。一是深化体制改革,打破原有经营方式。在公安部门监管下,公司应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大胆拓展保安业务,积极创建优秀服务品牌,有条件的,甚至可以走与国际保安接轨的道路。二是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努力优化从业环境。通过捕捉大量有效信息,主动出击开拓业务,品牌总是竞争出来的,积极开展竞争十分必要。在竞争中,使环境为己所用,让自己去适应和改变环境。三是强化技防功能,力求出奇制胜。保安服务行业要通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掌控市场份额,力争一着领先,主导市场。四是细化人本管理,树立企业品牌。企业能够管好队伍,重用人才,从某种角度上讲就是拥有了品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五是变化服务手段,开展公益事业。随着企业实体的扩充和经济利益的升位,保安服务应当开展一些义务服务和公益活动。通过开展一些公益性的义务服务活动,改善形象,树立品牌,求得发展。

(三)大力拓展农村及特殊领域服务市场

引导开拓农村保安服务市场、强化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公安监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经济社会要求协调全面发展,要求城乡统筹发展,这就要求保安事业广泛服务于包括农村在内的各行各业,保障包括农民在内的社会各个阶层,覆盖到包括农村在内的所有地区;要求保安服务发展要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促进城乡人民的全面发展,实现包括农民在内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农村保安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既是保安行业的社会责任,也是保安事业的发展机遇。随着小康社会的不断推进,农村保安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将逐步成为保安服务业今后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要结合农村实际,开展适合农村安全防范的保安项目。如运用技防手段,安装变压器防盗报警装置、农村牲畜防盗报警装置、联防求助防抢劫报警装置、室内防盗报警装置等,这样既安全实用又保费低廉,农民群众喜闻乐见,这对培育和发展农村保安市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保安服务行业有待开发的还有一些特殊行业,如民爆保安、交通保安、消防保安、金融押运、大型活动安全保卫等业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保安服务业必将有着更加广泛的发展领域,这就需要把保安工作当作一件大事业来抓,放在更高的层面,更大的社会背景下来考虑,促进保安行业的建设,使保安队伍真正为社会所用,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对加强保安监管工作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我国保安服务业要进行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运作,向世界一流保安服务企业迈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这对保安行业的监管来说提出了更高要求,现结合我国国情和保安服务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建立健全保安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实现保安工作法制化。虽然我国保安服务业已形成了以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公安机关为领导,以人防、物防和技防为主要内容的运行管理模式。但是,我国有关保安业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保安员工作职责不明确,影响了保安服务业协助和参与维护社会治安工作效能的最大发挥。各地对保安安全防范工作的定位不一,影响了保安服务业的整体和统一。

(二)改革原有监管体制,进一步放开搞活保安服务市场。公安机关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应按照“谁投资、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改变只能由政府机关投资开办保安公司的限制,允许企业和个体投资者开办保安公司,从而放开保安服务投资市场,鼓励民间团体和个人投资保安服务业,实现国有、集体、私营、合资等多种发展模式,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真正实现全社会参与,利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提升我国保安服务业的整体实力。

(三)切实转变监管职能,由“管理型”转变为“服务型”。公安机关在监督管理上,应努力做到由主办部门向主管部门的角色转换,实现保安公司自主经营,减少和杜绝不必要的行政干预。监管部门可以通过行政指导、行政合同、行政奖励等手段,采取发布各种政策文件、指南,向保安企业和保安人员提供意见和建议,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给予减免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及时提供社会公众对安全服务需求信息等形式,积极引导社会投资保安服务业和引导保安企业开展社会需要的安全防范服务项目。

(四)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保安服务竞争能力。要彻底改变目前保安服务产业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不高的现状,加大科技项目投入,增强科技含金量和服务水准,努力向世界水平看齐,紧跟国际保安业发展大趋势,打造国际质量标准,逐步探索实行股份制改造、组建区域性的保安服务集团、进行isop9001-2000系列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等体制改革,加强保安企业先进文化建设,建立起适应保安产业健康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

(五)全面放开保安服务市场,进一步激发行业活力。就是破除保安服务的地域限制,允许保安公司跨地区、跨行业经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保安服务流通自由,参与市场竞争自由。同时,也要注重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手段和管理方式,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整合,优胜劣汰,建立起我国保安业的跨区乃至跨国集团公司。这样才能使企业真正树立勇创一流的意识,走上现代企业发展道路,树立一批保安品牌企业,使之具备实力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从而带动全国保安服务业全面、快速发展。

(六)加快保安服务职业化进程,培养高层次保安人才。市场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要做强做大保安业必须实施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只有人的素质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准,加大产品的科技含量,扩展服务层面和范围。为此,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设立专门的、系统的保安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发展学历教育,严格正规地进行招收、培训、考核、上岗、审核、管理等工作。除此之外,保安公司在管理中还应结合发展需要,加强在岗人员教育培训,尤其注重保安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和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并逐步探索实行竞争上岗、薪金等级制度,做到责、权、利相结合,以此来吸纳人才、培养人才,稳定保安队伍和大力发展保安事业,使保安逐步走向职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道路。

6.建筑工程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篇六

1 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管理十分的复杂,并且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的专业知识范围也较为广泛。建筑工程工作主要是通过对各种类型的建筑与附属设施进行建造,并配置建筑相应的设施,比如线路、管道等。建筑工程是为新建与改建、扩建的建筑进行合理的规范与设计、并进行相应的勘查工作。建筑工程管理是指通过建筑工程设计的问题、部门、技术综合的全面的管理,进而建立建筑工程的管理制度。在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通过对建筑工程管理能够有效的对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安全隐患进行预防,从而提升建筑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建筑的施工效果,还能够有效的降低建筑事故的发生概率,从而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2 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安全管理不到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缺乏安全措施与安全设备,没有将安全管理落实到施工人员身上,也没有科学合理的安全施工奖罚制度,从而导致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对安全管理工作完全的忽视,这也影响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在施工场地中经常出现盲目的施工、随意施工的现象。建筑工程中也存在着不预防安全问题,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没有提前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措施,这导致建筑工程中的安全管理控制及其不到位。施工时出现安全事故,也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不能够最大程度的将风险降到最低。为了更好的避免事故的发生,应该对安全事故进行提前预防与事中控制的态度,这样才能够及时的发现建筑工程存在的问题,避免事故对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带来影响,从而保证建筑工程建设质量与施工进度。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质量问题,这会给施工人员带来巨大的威胁,也会严重的损害国家与建筑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目前,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存在着不合格的建筑施工企业。一些建筑企业为了谋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不合格的建设材料,导致建筑市场出现了恶劣的竞争。还有一些建设单位对招标投标的过程不实行这些过程中,只是内部决定,使用一些不具备良好技术含量与资质的施工单位。这些现象导致了建筑过程频频出现问题,严重的制约了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也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声誉。

(3)建筑工程进度经常遇见的问题。制约建筑工程的因素较多,并且建筑工程中的管理制度也不能够落实到实处。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有很多的因素会严重的影响与制约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比如,过程本身的管理工作、施工现场的周围生态环境、劳动力的施工情况等。在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中也会涉及到风险问题与物资供应问题,由于工程施工承包单位没有对于工程施工中的问题采取积极的有效的措施,也将常会忽视工程中的某一个环节,这不仅严重的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进度,还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建筑工程的进度与质量、成本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密,增加工程的成本就能够快速的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建筑单位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到进度、成本与质量之间的关系,也没有采取有效的方法去平衡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建筑单位要么重视工程质量,忽视工程进度,要么为了赶进度而忽视工程成本,这导致了建筑工程留下大量的安全隐患。

3 建筑过程管理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1)解决安全管理问题的措施。在管理建筑工程的工作时,除了需要管理建筑工程的日常工作之外,还需要检查施工中的安全设施及其他工作,这给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与挑战。为了更好的管理建筑工程,应该实行每一星期进行小型的检查,每一个月进行大型的检查工作。在检查的过程中,要及时的发现问题,与此同时还应该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并定期的对责任只进行优化,从而最大限度的消除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建筑部门的人员还应该在使用场地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宣传工作,可以粘贴相应的安全标语、进行相应的安全知识教育,制定科学的合理的施工方案,这样能够保证施工现场的操作的正确性。对于建筑工程中一些危险性较大的工作,应该保证施工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在作业之前还应该经过相应的培训。在施工之前,更应该对安全施工技术进行交流,每一道工序施工之前,相应的技术人员应该进行现场技术指导,这样才能够减少危险工程给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带来的威胁。

(2)强化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首先,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该实行全程动态的质量管理制度。不仅要保证事后质量的控制工作,还应该坚持施工之前质量控制工作,这样才能够强化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并及时的处理存在的质量问题。然后,实行全员质量控制。建筑单位应该将质量与施工人员的责任联系在一起,并实行质量奖惩制度,从而增强施工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与责任心。这样才能够将施工人员的主动性与建筑工程的质量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性。

(3)解决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问题的措施。为了更好的解决施工进度问题,建筑工程一定要有一支高效科学的施工队伍。如果工程组织人员的工作效率较低,则说明团队意识较差,由于没有合作精神,将会导致施工人员频繁的调动,这将无法发挥出个人在施工队伍中的才能与价值。在工程刚开始阶段,应该组建一支团结协调的项目团队。在建筑工程的进度管理工作中,应该讲经理作为主要的责任中心,并将具体的责任分配到个人。为了更好的管理工程进度,首先应该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并严格的按照工程设定的时间完成相应的工程建设工作。建筑工程除了要制定进度计划还应以此为基础征制定其他的计划。进度管理工作与进度计划的好坏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进度计划也会严重的影响工程后期各中工作的开展。因此,在施工之前,应该制定一个科学的进度计划。

4 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品质不断的提升,使得人们对于居住环境与建筑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带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提升了我国的经济。但是建筑工程频频出现问题,因此,建筑部门应该加强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影响最大是管理,加强管理能够确保建筑工程顺利的竣工,并能够把保证建筑工程能够符合验收的要求。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较多,相关人员应该对这些因素进行合理的分析,并选择相应的解决措施,解决好建筑工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郭德志.浅析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建筑工程,2015∶90-92.

[2]程志谦.浅析我国建筑工程的管理方法[J].中国科技,2015∶34-36.

7.谈环艺工程管理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篇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其中环艺工程关系着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的共同需求,要想满足城市居民不断提高的生活品位,让公众通过环艺工程能够真正感受到美,就必须重视对环艺工程的管理。本文分析了环艺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和当前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加强环艺工程管理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环艺工程;工程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150-01

一、环艺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一)环艺绿化行业发展的需要。

我国环艺工程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但在工程实际开展的过程中还有相当多不完善的地方,尤其缺乏科学的项目管理,很多时候都只是套用普通建设工程管理的一些规定,尚缺乏有针对性的技术标准,保障环艺工程项目的质量规范体系也没有建立起来,而且为了实现利益,一些企业甚至会作出相互压价、操纵市场等违背市场规则的举动,从而使整个市场失序,这不仅不利于保障工程质量,还会给整个环艺绿化行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二)环艺企业发展的需要。

环艺建设企业要想追求长远发展,就必须摒弃只追求眼前利益的发展模式,实施严格的管理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环艺建设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励,环艺企业要实现自身发展就必须加强工程管理,只有通过对工程项目实施科学有效地管理,才能确保最终工程的进度、质量不受影响,进而实现企业自身发展的目标。

二、环艺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统一的质量管理体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环艺的数量逐年递增,但工程项目的管理体制尚未统一,部分规章制度仅仅只是套用普通工程项目管理的一般规定,缺乏针对性和地区适用性。此外,建设单位对工程管理缺乏前瞻性,导致环艺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造成环艺工程的美感降低。

(二)施工队伍结构不合理。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环艺施工建设队伍,实际上还是极为单一

的,同时还表现出了良莠不齐的状况。相当一部分环艺工程的建设,都仅仅被当做是一般性质的工程建设体系,从根本上没有意识到环艺绿化工程设计所表现出的根本意图,即便是部分环艺工程邀请了环艺设计的专家,但依然由于实际执行期间,没有将各个方面做好相关的统一、协调工作,使得整个环艺管理没有全局意识,极易引发施工漏洞现象。

(三)设计图重视程度不够。

设计是一切工程建设项目的基础,很难想象一个缺乏合理设计的环艺工程项目可以给人们以美的享受。然而现实却有相当多的环艺工程项目存在着照搬已有设计方案的现象,缺乏地域特色;还有些施工单位不能完全领会图纸的设计意图,施工随意性较大,不仅严重拖慢了施工进度,提高了工程造价,还对环艺景观的最终呈现效果造成了不利影响,使预期的设计效果无法实现。

(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存在纰漏。

现阶段,我国环艺工程在施工组织设计还存在一些纰漏,造成施工进度阻滞不前,工期延长,整个施工过程的各个阶段未能进行有效衔接,从而给最终的工程质量埋下隐患。

(五)环艺工程档案管理存在疏忽。

环艺工程建设档案对环艺建设格局、植物栽植地点等工程建设情况有着详细的记录,承担着对工程质量的监督职责。然而实际上我国很多环艺项目都不重视档案管理,其主要表现为对于实际工作中的许多细节内容没有进行详细记录,尤其是在项目开展之初,因为思想上不够重视,很容易出现档案记错、记漏的问题,使档案在环艺工程建设发展中的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三、加强环艺工程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

各个地区在贯彻执行建设部发布的《城市绿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基础上,应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应当地环艺工程质量管理的规范,例如《北京城市环艺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二)调整施工队伍结构,培养高素质的施工队伍。

环艺工程在施工设计的过程中,实际上涉及到了多方面学科知

识体系,在这一基础状况下,也就要求相关的人员本身必须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不能够简单的将环艺工程认为是一般意义上的工程进行建设,同时要确保环艺施工人员的相关责任。从生态学上来说,环艺施工并非是简单的种树、种草,这就需要在上岗之前对于施工人员进行高素质的培养,使其能够明确本身的相关责任。土建施工人员和软质绿化施工人员要明确自己的施工工艺,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进行施工,及时将施工中的问题向设计方反馈,施工前要认真阅读并理解设计图纸,与设计方及时沟通,以保证施工效果和质量。

(三)加强环艺工程施工图纸的会审与修改工作。

在环艺项目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按图施工。设计人员要做好图纸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由于图纸是由设计单位按照甲方要求和项目所在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如水文地质情况等)设计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设计人员的主观意图,很少考虑为施工单位提供方便,有时还可能给施工单位出些难题。因此,施工过程中设计人员要经常去施工现场配合施工,对施工中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多与现场施工员沟通,施工单位应该在满足甲方要求和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联系项目施工的主客观条件,对设计图纸进行认真的会审,并提出积极修改意见,在取得用户和设计单位的同意后,修改设计图纸,同时办理增减。此外,设计人员还要积极配合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做好材料选样的工作,尤其是绿化苗木的选择,苗木的选用直接决定整个工程的质量效果。

(四)加强施工程序的管理。

如果施工工序管理混乱,就必然会导致返工情况的发生,例如建筑铺设或绿化地被种植完工后,又进行开挖埋设管道等。同时为保证顺利达到工程质量目标,需对每一道工序都加强质量验收,要求每道工序的质量都必须符合规范标准。

综上所述,环艺工程建设体系相较于传统性质的建筑建设、道

路建设来说,其本身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工程建设,而是生态学、美学、建筑美学、经济学等多个不同方面的综合性学科,那么在这一基础之下,也就要求相应的环艺工程管理人员,本身必须要具备极为良好的业务技能、水平,进而保证施工现场的指导工作更加的合理。在最大限度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之上,来使得环艺工程表现出的艺术性、科学性、技术性等多个方面,能够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这对于我国的环艺工程管理体系发展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姜浩野.探讨环艺工程管理的相关问题及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5:21-22.

[2]王亨滨.探讨环艺工程管理的相关问题及措施[J].赤子(上中旬),2014,11:255.

8.管理问题员工的技能 篇八

对于问题员工的管理也是如此。仅仅知道如何管理远远不够,经理人们还必须掌握一些必备的技能,具体如下:

1、明察秋毫的观察力。

2、换位思考的能力。

3、耐心倾听的能力。

4、提供针对性培训的能力。

5、批评能力。

6、设定并执行淘汰机制的能力。

这六项能力是经理人有效处理问题员工所必备的,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团队获得高绩效,这些能力是你需要尽快掌握的。

一、明察秋毫的观察力

尽管我们已明确交待了问题员工的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你能够轻易地发现隐藏在团队中的问题员工。尤其是那些阳奉阴违、背后搬弄是非的小人型员工,他们总是善于伪装,表现出一副积极主动的模样。因此,经理人首先需要的是明察秋毫的观察力。

事实上,任何问题员工都躲不过优秀经理人的眼睛,关键在于经理人在观察上投入了多少精力。

张锐是一家金融机构的部门主管,

底,她找到我们,向我们埋怨自己所带领的团队近期工作效率过于低下。“而且我总感觉到团队中存在一些问题,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我们为她提供了一条简单的建议:细心观察,关注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

不久后,张锐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一些问题员工在影响着团队的整体工作效率。因为发展到春节,一些问题员工有了离职的想法,他们不但自己工作状态很差,还不断地埋怨张锐管理过于严厉:“说不准过了春节,她将会对团队大换血。”这种言论使得团队中的许多成员都感到恐慌。

张锐发现这一状况后,立即召开会议,强调了她的用人原则,使得那些表现慌张的员工重新安心工作。同时,她与那些问题员工进行深入谈心,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并肯定他们的优点,让他们消除了即将遭遇辞退的心理障碍。团队的工作效率很快恢复到了原来的状态。

观察力是经理人管理问题员工的必备技能之一。

观察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些经理人喜欢采取一对一沟通的方式,直接从对方的言行举止中发现问题;有些经理人喜欢从团队之间的合作行为中发现问题,他们认为,一个人的合作态度充分反映着他内心的想法。

我们习惯采用的方式是分析员工每天的工作心得和总结,尽管只是一些文字,但是文字往往会毫不掩饰地展示出每个人的工作状态,充满热情的工作者与精神萎靡者写下的文字有着天壤之别。当然,你也可以选择适合你自己的观察方式。

9.工程案件中的工程项目章问题 篇九

实践中,90%以上的工程建设项目都是“挂靠”经营的。关于“挂靠”的合法与否以及实践中的操作和隐蔽问题,早已是理论界和实务界争吵的沸沸扬扬的一个老问题了,跟建设工程中“垫资”问题一样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在其中,非常复杂。对于“挂靠”暂且不表。律师在代理工程案件中经常会涉及这些问题。今天只是从实务的角度出发,对其中的实务操作问题进行交流,以解决实际问题。

话分两头,由“挂靠”就衍生出了实务中的第一个问题----工程项目章。

关于此章,相信实务界,特别是从事建筑业的实际施工人那是再熟悉不过的一件事。实际操作中,很多合同上的印章都是项目章。除非相当重要的法律性文件才可能盖建筑公司的公章。这是因为一般“挂靠”经营中,建筑公司本身基本不从事具体工程项目的管理,至多象征性地往工地派出几个“安全员”、“技术员”等象征性管理人员。而诸多具体的施工事务则是由“挂靠”的项目经理(俗称“包工头”)负责实施。从财务、安全、技术、施工、预(决)算、管理、内业、外联等等方面的人员都不会跟建筑公司本身发生直接或工作上的具体联系,而是直接与项目经理发生联系,其工资也是由项目经理直接拨付。这在实务界(或者用建筑公司的话来说)叫“项目经理负责制”或“项目责任制”。因此,实践中一般每一个工程项目启动后,都会启用一枚项目章、一个项目帐户。但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项目部并不是法人,不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因此,实践中有些建筑公司针对下游产业的材料商、供应商,往往以“公司没有盖章、与公司无关,请直接找项目部”等理由做借口。甚至在诉讼中,也以盖的是项目章不是公章因此合同无效等理由进行抗辩。当然,案件处理下来的最终实体结果肯定是项目经理承担责任。但从法律上讲,诉讼当事人则必须是建筑公司。否则,一旦出现项目经理亡故、逃跑、被捕、赌博欠债等意外因素,相对方的利益则没有保障。

那么,从法律上来讲,项目章的法律效力究竟如何呢?这个问题本人也跟一些公司的老总谈到过,建议他们在签定合同时最好要求对方盖公章,这是最安全最好的方式。但由于现在这个建筑市场大家也都知道是买方市场,根本容不得卖方讨价还价。就象他们老总所说的,别人能把活路拿给你干就不错了,再去讲条件就更麻烦。这也是一个很实际的矛盾问题。本人接办的工程案件中大多盖的就是项目章。

10.工程管理的问题 篇十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管理措施

0.前言

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与施工的顺利进行,因此完善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健全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体系是建筑企业发展的必要前提。为了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就要在建造价格上多做努力,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相当重要。

1.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1)工程造价管理对于我国建筑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造价管理,能够更加合理的利用人力、财力和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真正的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通过造价管理,能够加快建筑工程的建设速度,促进工程良性循环 。通过造价核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并保证质量,从而减少后期使用维护费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

(2)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目标一旦确定,参与建设的各个单位部门都要以这一目标为中心。工程筹备阶段,主要工作为选择建设方案,选择应该经过专家开展论证会,根据其建议对其技术、经济合理性等进行比较,减少浪费。

(3)工程造价管理的任务。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就是对项目中可能影响到造价的因素进行分析、控制,确保项目施工人员进行规范化作业,有效地控制价格。有效地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是指在优化设计方案下,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将造价控制在已经获得批准的造价额度之内,合理地配置物资和经费,取得期望的投资收益及社会效益。

2.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政策体系不健全

目前工程造价相关的法制框架和政策措施不完善,实施不规范,监督不到位的问题仍然大量存在。同时造价管理混乱,责任主体不明确,造价咨询中介机构运作机制不健全,行业协会职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等问题制约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科学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步伐。

2.2工程招标工作缺乏规范性

建筑企业在工程招投标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最为常见的当属陪标现象。部分企业不遵循国家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在招投标时进行暗箱操作,导致工程招投标缺乏一定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而紧随着这种不规范的招标方式出现的,往往是不正当的交易行为。企业与企业之间不正常的利益往来是导致工程招标缺乏规范性的主要原因。需要意识到的是,缺乏规范性的招标方式是损害工程承包商经济利益的根本原因。

2.3 缺乏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监控

长期以来,从事建筑行业的企业大幅增加,从而导致本已激烈的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不少企业为了眼前利益,无故压低造价、垫资施工、任意缩短工期、不按质论价,造成建设项目质量差、工期长、超预算、低效益等现象,甚至采用串标等手段来牟取不当利益,影响十分恶劣。

2.4工程结算影响工程造价

在施工过程中,有许多施工企业忽视了工程结算环节的造价管理,这对企业运行是非常不利的。工程结算阶段需要对工程的整体花费进行编制,将编制的方案报给有关部门审批,及时对工程的索赔款进行收取,以实现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但是由于相关的管理意识不高,工程结算阶段的成本浪费也是比较严重的。

2.5新材料、新工艺信息掌握不准确

随着科技进步,新工艺和新材料不断涌现,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明显加快,但是由于材料生产企业和工程造价管理部门信息不对称,缺乏相互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信息共享,而各地各时期其材料价格差别又极大,造价管理部门不能及时准确了解和掌握材料信息,从而导致工程造价失控。

3.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措施

3.1建立健全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一个统一的、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才能够更好地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只有从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入手,加强工程造价的宏观调控,健全工程造价的相应管理制度和方法,并从促进法律法规建设上建立相应的制度,规范我国的建筑市场,才能促使工程造价管理更加完善。为了提高管理的透明性,增加工程造价管理的公正性,应采取分部门协调管理的办法,彼此监督,共同进步,使工程造价管理的标准和任务指标能够得到更好地衔接与配套,进而得到更好的实施。除此之外,还应当重视政府在工程造价管理上的控制力和方针政策。

3.2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主要推行的是工程量清单计价报价与合理低价中标模式。因此,作为业主,应合理看待低价中标,预防投标单位为实现低价中标而进行恶意竞争。所谓合理低价,就是在施工单位保证建筑质量和工期情况下的合理低价。招标必须严格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此过程中,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的资质,有需要时还应进行实地考察,避免出现一级企业转包,二级企业进场等违规现象,合理控制工程成本。

3.3加强建设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处于建设工程项目投资计划管理和施工单位成本控制的中间环节,与投资计划对比,可以分析建设工程实际造价和投资计划的对比性;对建设工程造价自身进行分析,可以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建设工程造价;与施工单位的实际成本对比,为施工单位的成本控制提供依据,从而实现建设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

3.4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

施工组织设计是进行过程招标、签订承包合同、进行施工准备和指导施工的基本的、全局性技术经济文件。它是对施工活动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工具。对于工程的重点施工环节且造价高的部分要嚴密监控,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实行经济性价格比对,从中选出最优的方案设计。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严格控制施工工序及质量,减少返修,合理利用费用。

3.5工程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在项目验收竣工后,施工单位要将在建设阶段的各种工程资料收集整理好,特别是相关设计,建设单位的认可方案等资料。而承包人要为工程竣工结算提供一些必要的资料和数据,例如设计单位的变更通知书、发包人的变更、追加工程量的通知书、图纸的会审记录、隐蔽工程的验收、现场签证和索赔报告等,所有和工程量有关的资料都要准备齐全,保证竣工结算的价格能够与实际成本价格相符,并能够反映出工程的实际造价。然后根据相关资料进行工程结算,在结算的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做到不漏算、不多算,做出一个真实有效能反应整个项目的竣工结算报告,并提交给建设单位。

3.6合理使用新技术新材料

工程造价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节约资源、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在现代社会高科技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材料的创新速度和更新时间逐渐变短,建筑材料的价格也在随时发生变化。为保证工程造价管理的时效性,应采用暂定价的方法进行预算制定和招标工作,但为了控制造价管理的准确性和成效,还是要进行材料差价结算。

4.结束语

11.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篇十一

1 园林绿化工程的主要特点

1.1 目标生态性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 经济水平也在快速提高, 从而导致出现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紧缺等问题。因此, 园林绿化工程需要把改善生态环境、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作为主要目标, 以维护社会的稳定, 保护人民的身心健康。

1.2 思想艺术性

园林绿化工程包括植物、景观和盆栽等内容, 而这些因素则决定了园林绿化的指导思想需要具有艺术性。在施工过程中, 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需要贯彻美的思想, 通过处理地形、驳岸、堆叠假山等方式, 实现设计的最佳境界和理念。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思想上的差异性, 则会造成园林绿化工程思想的多样性, 使得园林绿化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点。

1.3 对象特殊性的特点

植物、花卉以及乔木等是园林绿化工程主要的实施对象, 这些都是有生命的活体, 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而通过植物、花卉、树木来净化空气, 改善生态环境, 是园林绿化工程与其它建设工程的显著区别。

1.4 价格不稳定性的特点

随着花木市场不断的变化, 材料、设备的价格也会发生波动, 同时, 由于国家没有制定标准的材料价格规定, 使得园林绿化工程的造价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且, 很多园林绿化工程附属于其它工程项目, 项目繁多、内容复杂、管理困难, 给园林绿化工程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1.5 养护长期性的特点

对于园林绿化中的花木种植来说, 后期的养护工作非常重要, 因为养护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花木的成活率, 所以, 投入一定的资金, 做好长期的养护工作, 是园林绿化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 园林绿化工程管理中的问题

2.1 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缺乏系统的管理制度

目前, 我国许多的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 致使园林绿化施工中出现很多问题, 从而影响了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另外, 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 许多施工单位为了追求经济利益, 忽视了施工环境和施工质量, 使得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较低, 进而阻碍了园林绿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2.2 园林绿化工程管理质量较低

园林绿化工程管理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 而且影响到城市的外在形象。目前, 很多从事园林绿化的企业, 不重视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 缺乏技术化、程序化的管理手段, 致使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质量较低, 给居民、城市形象等带来不利影响。

2.3 忽视了后期养护工作

苗木从种植到生长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实际情况中, 很多园林绿化部门忽视了养护工作的重要性, 没有积极落实养护工作, 使得苗木的成活率较低, 从而降低了园林绿化工程质量[2]。同时, 由于部分园林绿化管理部门没有认识到养护工作的重要性, 没有安排专门的人员管理苗木, 致使苗木出现病虫害、枯萎, 甚至死亡等情况, 进而影响到绿化效果。

2.4 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作为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主体, 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影响着着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高低。在实际的园林绿化工程队伍中, 普遍存在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而且, 大部分工作人员受工作能力的限制, 不能准确地理解和分析设计单位的图纸以及图纸上的相关术语, 或者在施工现场错误地将植物混搭, 致使植物配置不合理, 缺乏美观性[3]。另外, 许多园林绿化单位的管理制度不科学, 员工内部纪律松散, 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和质量管理制度, 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较低, 再加上缺乏足够的业务培训, 致使员工的工作能力较低, 进而制约了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3 解决园林绿化工程管理中问题的合理对策

3.1 制定完善的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制度

园林绿化部门应该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以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质量, 确保园林绿化工程顺利开展[4]。应根据实际情况, 合理制定管理制度, 加强对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力度, 严厉打击园林绿化工程中的不法行为, 提升园林绿化管理的水平和透明度, 以促进园林绿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3.2 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管理质量

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应做好规划管理工作, 不断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管理质量, 以促进城市健康稳定的发展。建设前, 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应该将绿化发展建设纳入到城市的整体建设之中, 合理规划绿地面积。严格控制已经规划好的绿地或园林, 努力做好工程验收和后期养护工作, 根据相关规定, 合理管理园林绿化工程, 以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管理水平。

3.3 重视后期的养护工作

养护工作直接影响到苗木的成活与否, 因此, 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应该重视后期的养护工作, 不断提高养护工作的质量, 以提高苗木成活率, 确保园林绿化工程的有效性。目前, 许多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期限为1个月, 而园林绿化工程合同规定:从工程施工到工程移交需2年, 也就是说苗木的绿化养护期为5个生长季, 以确保苗木成活率[5]。因此, 落实绿化养护工作, 是提高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关键。园林绿化管理部门需要切实做好后期养护工作, 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 督促管理人员及时浇水、除草、杀虫等, 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提升园林绿化工作水平。

3.4 建立强大的园林绿化工程管理队伍

要建立强大的园林绿化工程管理队伍, 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 以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有效性[6]。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应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 加强园林绿化人才队伍建设, 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 确保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4 总结

总而言之, 近年来,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 园林绿化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因此,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 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应重视改革任务, 强化管理意识, 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不断总结管理经验, 努力完善园林绿化管理机制, 以提高管理的效果。同时, 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应重视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重要作用, 不断提高工程管理意识, 大力培养园林绿化工程管理人才, 提高工程管理质量, 以促进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 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另外, 园林绿化管理人员应积极学习新的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 建立高质、高效、高品位的园林绿化工程, 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 以推动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园林绿化逐渐成为改变城市环境的重要方式, 并且在城市环境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因此, 了解园林绿化工程管理中的问题, 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管理质量, 是营造良好城市环境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简要分析园林绿化工程的主要特点, 指出园林绿化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并且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 以期能够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水平, 促进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乔海宏.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园艺, 2011 (19)

[2] 赵丽伟.浅析园林绿化工程管理问题及对策[J].现代园艺, 2012 (18)

[3] 肖菲, 王明文.浅议园林绿化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 2011 (24)

[4] 盛蕾云.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园艺, 2015 (14)

[5] 张杨, 郭方乐.浅谈园林绿化工程管理[J].建材与装饰, 2015 (50)

12.工程管理的问题 篇十二

预算编制不够细化、准确

全口径预决算管理体系有待建立健全

报告显示,,省财政厅、地税局和发改委、人社厅、国资委等相关部门,依法加强收入征管,着力保障重点支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积极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面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升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但审计发现,省级预算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省审计厅厅长戴克柱透露,其中包括预算编制不够细化、执行不够到位,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覆盖范围仍不完整等。如政府性基金年初预算中部分基金支出仅编制到大类科目和项目,未细化到具体使用单位和具体项目。针对11个省级部门的预算执行审计结果显示,预算编制不够完善,涉及资金2.4亿元。其中2个部门3个单位收入预算为1.8亿元,当年实际收入为7.5亿元,超预算316%;3个部门1个单位1336.2万元结余资金未编入当年预算;2个部门年初预算未细化。通过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发现,我省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范围的省属企业,仍限于省国资委和省煤田地质局监管的32户省属企业,其他省直部门和机构所监管的企业,如金融、宣传、出版、文化等企业一直没有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

针对这些问题,报告提出,应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科学性和执行的规范性,加强全口径预决算管理和财政资金绩效管理;重视预算执行过程管理,进一步强化支出责任,严格预算刚性约束,提高预算执行率;扩大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及时修订完善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报和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收取等相关办法。

管理不够规范、执行不够严格

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

针对省委统战部等11个部门及所属53个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结果表明,有关部门和单位注重加强预算和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但也发现一些有待纠正和改进的问题。

审计发现,在会议费、培训费使用和管理方面,有11个部门20会议费支出预算1466.5万元,实际支出2599.9万元,共举办会议544个,超预算支出1133.4万元。在省级部门支出预算执行方面,有9个部门3个单位挤占专项经费1447.5万元、虚列支出133.6万元。在非税收征缴方面,有2个部门17个单位取得的房租收入、国有资产处置收益和有偿使用费等非税收入应缴未缴财政5887.9万元。在部门和单位资产管理方面,有3个部门8个单位未经财政审批处置、出租、出借国有资产;2个单位未经审批自行购置资产;4个部门8个单位资产未及时入账。

“公共财政支出,关系到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赵良庆对此表示,财政资金管理不够规范、预算执行不够严格,使得公共财政支出属性未能真正体现。建议通过加强预决算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审计报告也提出,应当规范部门和单位收支行为,切实提高财政财务管理水平。按规定收取、上缴各项财政性资金;严格按预算规定的用途和财务制度的规定使用资金,坚持专款专用;加强会议费、培训费支出管理,规范奖金津补贴发放;增强财经法纪意识,健全资产管理等内部控制制度。

审计调查问题整改不够及时

审计监督作用需更好发挥

审计报告还显示了对全省社会保险(放心保)基金优惠利率执行、宿松县退耕还林实施绩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全省部分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项目专项审计调查情况,以及对全省校安工程建设情况跟踪审计情况。 “对上述实施的审计项目,审计机关已依法出具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戴克柱表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予以整改,有的问题在审计过程中已得到纠正。

如何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推动问题整改落实,推进财政管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也成为审议过程中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关注的`焦点之一。“审计反映的问题,有些是年年说年年有,没有得到解决,应引起政府重视。”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吴金山认为,要适应工作要求,在政策制定、标准核定上更加规范,更加科学合理,切实消除一些常见问题的反复出现。

上一篇:信息工程系分工会2013工作计划下一篇:大寒暖心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