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现代文学史》有感(共10篇)
1.读《现代文学史》有感 篇一
读《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有感
最近读了一本书,名叫《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感触良多。里面有中国现代的许多作家,包括臧克家,艾青,余光中,傅雷,巴金,冰心,老舍,史铁生等等。其中,有我们认识的,也有我们没有听说过的。但他们的作品,都深深地影响着我,让我陶醉。
这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诗歌。臧克家的《有的人》中,“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那么的精辟,尖锐地指出了当今时代部分人精神状态的空虚,有的人躯体还在,但他的灵魂早已消亡。而有的人可能死了,但他的精神,仍长久的流传在世上,仍被歌颂着,被赞美着,如岳飞,文天祥等。与“人必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人生,不在于他的长度,而在于它的深度,宽度。有的人活在世上,得过且过,浑浑噩噩。从来没有想过什么目标,理想,只是过一天算一天。有的人活在世上,过得有意义,每天都奋斗着,不懈着,去为实现自己的目标。
郭小川的《闪耀吧,清春的火光》,写出了青年人的激情与活力。“青春/不只是秀美的发辫/和花色的衣裙,在青春的世界里/沙粒要变成真珠/石头要化成黄金;青春的所有者/也不能总在高山麓、溪水旁/谈情话、看流水,青春的魅力/应当叫枯枝长出鲜果/沙漠布满森林;大胆的想望/不倦的思索/一往直前的行进,这才是/青春的美/青春的快乐/青春的本分!”,以浪漫的手法写出了青年人应有所作为,有理想,去使世界更美好。
第二部分是散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第六部分中,“你看穿了死是一件无需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便决定活下去试试?是的,至少这是很关键的因素。为什么要活下去试试呢?”是了,死是每个人必经过的事,但又有多少人思考过死的含义,及怎样去应对死呢?史铁生在经历双腿瘫痪后,给出了答案。在《我与地坛》第一部分中,“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史铁生在经历了一次次思考后,终于对人生有了感悟,反正死是必须的,那我们现在就有积极面对人生,把自己过好。通《我与地坛》,我感悟了史铁生他那经历了种种困难后,仍对人生的热爱,他21岁时候双腿瘫痪,30岁时患严重的肾病,从21岁后,一直与疾病为伍,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当很多人沉迷在欲望横流的社会时,史铁生却一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的精神所在,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
吕锦华的《总想为你唱首歌》中,“仿佛是一个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死亡的胡杨林死后仍高举着一条条痉曲的干枯的丑恶的胳膊一齐对着蓝天,仍挺立着身子不肯倒下。密密麻麻粗粗细细的胳膊汇成了一个可怕的方阵,一片呐喊的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为死去的自己”。多么勇敢与坚强的胡杨,他们活着的时候,奋力与残酷的环境作斗争。死去的时候,仍不忘让自己的身躯,筑起一道道防线,保护着人类与他们的后来者。胡杨用自己的行为,书写出一首首壮歌。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以优美的句子,写出了台湾惊过后,春寒的雨季。
第三部分是戏剧。老舍的《茶馆》,他以独特的艺术手法,把三个历史时期的中国社会变迁状况,以话剧的形式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10应用化学廖培龙
2.读《现代文学史》有感 篇二
一、一问:“快乐,去哪儿了?”——现代幼儿家庭教育的困惑
每一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乐地成长,不过在强大的社会环境和舆论影响下,很多人不得不违心地剥夺孩子的自由童年,过早地将他们送到各式各样的培训机构,提前灌输各类知识,只为了“千万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女儿抓周时朋友的当头棒喝、当年媒体推崇神童的热潮、诸多亲友催促送孩子去早教班的好意提醒以及周边年轻妈妈们从众的无奈叹息,都令池莉深切地体会到这种舆论压力的沉重。但在考察到早教班里小孩子的不适和哭泣后,她毅然抵制这种流行的教育观念,踏上让孩子在自然成长中体验生命快乐的独木桥。
这种勇气来自现代教育观念,具体而言,来自一本美国博士写的《婴幼儿养育大全》,这本书具体而微地指导和帮助父母们从容应对育儿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因而其中让孩子首先“通过观察他们的父母来学习尊重、 爱和得体的行为”[1](P44)的教育理念也自然地令人服膺。
这种现代教育观念和传统教育观念在一位年轻母亲的身上交锋,这位母亲倾尽全力学习如何以正确的方式爱和养育孩子,在感性和理性双重作用下,知识者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她在那个传统观念仍占上风的时代做出了逆流而上的选择。
传统育儿观念的最大问题在于功利性,在单一化价值评判的社会环境里,是为了让孩子获得大众认可的成功,以光耀自己的脸面。在这种观念里,孩子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家长获得社会认同的工具。池莉也希望获得社会认同,但她更在乎的是孩子本身,更重视如何让孩子获得尊重、爱和快乐。在日常实践中,她摸索出育儿三原则:“让小亦池尽情与她的小朋友相处和玩耍”、 “让她在最开放的状态中接受自然启蒙”、“为孩子讲故事和阅读”。[1](P57,58,60)这其实就是西方自卢梭撰写《爱弥儿》起就不断推崇的人本主义教育方式,以这种方式育儿虽辛苦亦更能享受到亲子之间互动的乐趣。
现代教育观念的优点在于以人为本,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和心理需求,从而发掘孩子的潜能。亦池在不满三岁时对幼儿园的自主选择得到妈妈的全力支持,同时她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能力也令池莉刮目相看。此后,亦池继续自主选择考外校、留学英国、考大学、进修硕士学位等,在人生道路上越走越顺,池莉的“放手”政策功不可没。其实,幼儿和成人一样,主动面对生活才能更迅速地习得应对生活的智慧和能力。即使孩子尚处龄稚,也应该大胆地将选择的自由交给他们,这是让孩子获得尊重、爱和快乐的起点。
二、二问:“尊严,去哪儿了?”——中英学校教育理念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以“仁”为核心精神,“仁”从字面意义可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然而受悠久的专制集权宗法制历史文化的影响,中国社会里的人际关系往往不对等,君与臣、父与子、夫与妻、师与徒之间往往是俯视和仰视的关系。即使到了现代,这种落伍的传统观念仍然操纵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家长依旧以“听话”和“乖”作为训导孩子的口头禅,逼迫孩子成为家长本人自我实现的某种工具。在中国的教育体制内,孩子的人格和尊严也常常遭遇有意无意的漠视。
在考察幼儿教育早教班时,池莉就发现两岁的孩子就被要求服从纪律,不能自主控制“拉臭臭”的孩子会受到得不到小红花的羞辱。小学校长对成绩尚可的学生家长也会提出其监督孩子不要玩性太大。中学更是以考试分数为唯一价值标准和奋斗目标,上网、早恋必须杜绝。 不但如此,家长在优质学校面前也属于某种弱势群体, 校方可能提出没有名目没有解释的收费,而家长唯有沉默着拱手奉上。
中国的教育体制最大程度地迎合着功利化的社会诉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通过读书考试,提升学历,从而提升社会地位。由此,中国人也信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其中的“苦”不但指学习之苦, 还包括人格受折损的痛苦。对于普通人,似乎只有先经历尊严遭踩踏的痛苦,攀上社会的相对高层,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自我的尊严。
但是,池莉她坚信:“对于个人来说,尊严就是人权了,是上天赋予个人生命最基本的权利。”[3](P74)尊严应该是与生俱来的,如同人本应该生而平等。在现有的教育环境下,敏感的池莉母女无法像别人那样默默忍受, 也没有足够的能量对抗,于是选择了“跑”——留学英国。 她在重重舆论压力和现实掣肘中坚持以自己的教育理念培养出的女儿的能力和素质,使亦池得以在英式教育体系里如鱼得水。将亦池留学前后的个人经历两相对照, 英式学校与中式学校教育差异表现为以下方面:
首先,信任与怀疑。英国正规高中收取留学生同样需要进行考核,网络试卷采取闭卷形式,但没有现场监考人员,是否遵守考试纪律全凭考生自觉。当然,为了保证考试成绩的真实,英国学校设置了后续监督程序, 考生抵达英国后还需参加复核考试,如果两次成绩相差太远,则劝退。上述程序虽是依远程考核的条件而设, 但也暗含着对个体的信任。考生为维护自身的信用度, 也会自觉放弃作弊的尝试。
对于杜绝未成年人的网瘾,英国是从外部环境、上网制度等方面制约,恋爱则不加干涉,只是善意提醒学生不要因恋废学。而在中国,杜绝学生网瘾和早恋的方法是将学生视为潜在的“嫌疑犯”,联合家长,强化监督, 严防死守。
其次,全面素质培养方法与单一考试评价模式。英国学校在制定了严格的日常作息制度并建立校方与家长之间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之后,将业余时间完全交由学生自己安排。熟悉养狗技术、参加生活话题的演讲比赛、 懂得园艺插花、会做饭菜,甚至饮食斯文、遵守礼仪, 都能获得师长和周围人的欣赏和赞许。学校也鼓励学生参加社交活动,学习跳舞、游泳、弹琴、绘画、摄影、 打斯洛克等。而假期参加自愿者行走计划,以锻炼野外生存能力,在丰富的社会活动中保证考试成绩仍名列前茅,这需要极高的自我规划和管理能力,一旦获得了这种能力,将终身受用。
在中国,一切除书本学习之外的业余活动都可能被学校视为“非法”,家长也配合着临校租房,全面照顾子女的饮食起居,让子女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备考中。殊不知,这种单调的学习活动违背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使之遭致或隐或显的身心戕害。
再次,独立性和依附性。在英国,高中生毕业考试拿到全A成绩,则获得报考全英顶尖大学的资格。考生可以在高考期间参加最多五所大学的招考,各个大学单独设置笔试和面试,和考生之间双向选择。考生一般会独自穿行于各个大学所在的市镇,如有家长陪同会被传为笑话。
在中国,学生在学习上被学校和家长双重监督着, 在生活上被家长全全打理,中考、高考这类重要考试家长如不随行则会被视为不负责任,首入大学也是全家总动员式的随行,以至于很多学生成年了还无法在日常生活和心理上“断奶”。
三、三问:“自信,去哪儿了?”——多元教育价值观念的冲突
“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就是为我们的完满生活做准备。”[3](P135)在这句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池莉怀抱着满腔的爱意,以尊重为原则,以快乐为宗旨,与女儿一同成长,不但欣喜于孩子的自立,也满足于自己作为母亲的成熟。
略微可惜的是,池莉在序言和最后的章节里对女儿所选录高校的世界级顶尖地位的一再强调,其实应和了当年朋友在女儿抓周时的棒喝,只是走了一条特色之路, 最终仍皈依于社会功利性的价值观念。当初的小心翼翼, 一路的战战兢兢,只有等到硕果结成,才能长长地吁一口气,确认自己育儿的成功。在这个全然功利化的社会里, 谁也做不到完全反功利而行之。
也许未来某个时候,社会能忽略被教育者在学历和事业上的显赫成就,单取强健的体魄、得体的举止、可爱的性格、善良的品行、或者立身处世诸如此类其中的某点,加上在自我选择的人生路径上享受健康的生活这一必要条件,以作评价教育成功的标准。那么,给予父母们施展育儿的空间将更为扩大。
现代教育观念和传统教育观念都有功利性诉求,但前者强调被教育者是具有独立人格和尊严的“人”,后者则将被教育者视为实现某种目的的“器”,因而前者重过程,后者重目标。池莉的育儿时代视人为器的现象比较严重,而当下中国悄然发生着观念转变,遵循自然成长法则、强调亲子互动的育儿理念和方法盛行,为学生减负、让孩子自主的呼声也在义务教育阶段越来越被重视,但根本性的教育体制改革并未真正开启,当下中国父母们所面对的教育环境依旧充斥着陈腐的旧习。大多数中国父母不可能效法池莉的“打不赢就跑”的迂回作战方式。所以,欲将完善的现代教育观念一以贯之, 执行到底,更需要学习池莉当初那股憨直和孤勇。
鲁迅约百年前曾撰写过一篇《我们现在如何做父亲》 的文章,以改造国民性为旨归,重新调整了亲子关系, 主张“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 完全的解放”。前两种要求,当代中国父母基本能做到, 只是对于“完全的解放”,还有着旧俗的影响和惯性的犹豫。为父母者当信任自己的孩子,以平等的姿态,尊重他们的个人意志,在给予必要的引导后,放他们到广阔的天空自由试飞和搏击。当每个父母都怀抱这样的自信力时,整个教育环境将焕然一新,孩子们也将“立” 得更加挺拔茁壮。
摘要:《立》记录了作者池莉在育儿过程中经历的种种困惑和焦虑,这种口述实录式的文本为我们探讨中国现代教育的问题提供了颇有价值的资料。书中所呈现出的传统与现代、中式与英式、个人与群体的观念和行为的矛盾,值得人们对当下中国教育环境进行多层次的反思。
3.鲁迅经典文学读彷徨有感 篇三
彷徨读后感1500字:梅花
中国人十分有骨气,就像梅花一样。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就是因为这些不肯屈服的中国人新中国才会成立,就是因为这些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新中国才会走到今天。
现在的中国是辉煌的,是令世界瞩目的,是令人骄傲。我们举办了奥运会,残奥会,我们成功的进行了太空出舱并且迎来了祖国60岁的生日,我们举办了世博会。
现在的中国在飞速地前进,飞速地改变。但是我们顶天立地,坚强不屈的精神从未改变。做一个有毅力的,顶天立地的,坚强不屈的人吧!
鲁迅的小说集子有三本——《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故事新编》我还没有仔细品读过,今天先来谈谈自己阅读《呐喊》和《彷徨》之后的一点感想。
从这两本集子的名字中就可以看出鲁迅思想的变化发展。先说《呐喊》。谁来“呐喊”?我。为什么要“呐喊”?我们不妨看看鲁迅那个著名的“铁屋子”譬喻——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这个虽然悲观沉郁的描述却暗含了一个信息,也可以说是一种自信:我是清醒的个体,我是站在启蒙的立场上的,所以我要呐喊,即便声音微弱、个人前途暗淡也在所不惜,
以《阿Q正传》为例,这篇小说固然带着作者强烈的自省色彩,但毫无疑问的,作者的精神是高于阿Q的,是在无情自剖基础上的俯瞰。所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语境后面便包含着一种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这一自信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表现得很鲜明:“所以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尽管经历了种.种寂寞困苦,尽管有上述那段近乎绝望的“铁屋子”譬喻,内心深处的这一自信并没有改变。
但鲁迅的这一信念的扎根之处与普通作家是不一样的,正体现了他的丰厚与深刻。鲁迅一直把自己定位成“中间物”,只是进化链中的一个过渡。他“肩住黑暗的闸门”,放一点光明出去,自己则甘愿灭亡。这一孤独者的本质,这一自我牺牲的精神力量,非但不会导致颓废消极,反而能激起一股悲壮的、自觉的赎罪感——替所有人去赎罪,而这一赎罪感蕴含着主体的自信与优越。
就拿《药》来说,通过解读我们发现,除了夏瑜,小说中的人物都具有“吃人者”和“被吃者”的双重身份,而革命者夏瑜则是单一身份——人血馒头——“被吃者”。这一身份本身就带有一种强烈的殉道意味,精神境界和直面人生的勇气远远高于其他人。或者还可以这样说,像狂人那样,夏瑜以前也是“吃人者”。如果说狂人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后,终于“痊愈”,自省的道路走了一半,那么后面的一半就由夏瑜用他的鲜血来完成了。
然而到了《彷徨》那里,这种自信忽然遭受了强烈质疑。谁在彷徨?我。作者逐渐进入到对主体内在的烛照和自省,于是主体的立场发生了松动;启蒙者已不能确定麻木的群众究竟有没有可能被唤醒,甚至开始怀疑其实启蒙对象不是不能清醒,而是他们不愿意清醒,管自生活赚钱麻木,倒是启蒙者多事,妄想改变些什么。
我觉得到《彷徨》这里,鲁迅的思想经历了一次转变。这个转变是深刻而持久的,绝非如教科书上说的是偶尔的精神苦闷。《祝福》中“我”面对祥林嫂询问地狱有无表现地手足无措,这令人看到了鲁迅逝世前不久所作的《我要骗人》的某种源头。在那篇文章里鲁迅写道:“倘使我那八十岁的老母亲,问我天国是否真有,我大约是会毫不踌躇,答道真有的罢。”这中间的痛苦、矛盾,我想局外人是很难真切体会的。
从《呐喊》到《彷徨》的变化当然不是一蹴而就、忽然发生断裂的。
《一件小事》曾被王朔嘲笑为只有小学生的水平,这不过证明了他的无知而已。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篇小说当然没有特别之处,其中的高大的背影的确也被小学生用滥了。但是,在那个时代写出这一作品是不容易的。胡适、沈尹默、舍我乃至后来的郁达夫都写过人力车夫,但是他们的角度都是同情怜惜,也就是说高于人力车夫。唯独鲁迅,是用一颗真心,真诚体会出了自身的渺校这一知识分子的自省,是难能可贵的。
再拿《药》来说,小说结局让两位母亲相遇。两位母亲都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她们的相遇突出了双重悲剧。夏瑜为了千千万万的华小栓而死,华小栓的母亲却希冀用他的血来换回儿子的生命。夏瑜的母亲则念念不忘儿子是被“冤枉的”,可见在她的意识中革命者的确是该杀的,但瑜儿并非革命者。母爱在这里体现的不是终极的关怀与壮美,而是深深地、寒彻骨髓的悲哀——连母亲都无法理解革命者,这是多么深广的哀痛啊!革命者又是多么的孤独啊!
革命者的孤独走到后来,就逐渐演变成《孤独者》中的冷峻与绝望。主人公简直就是鲁迅的自况,而小说中不断出现的“我”,仿佛时时要阻碍着主人公,则可以理解为鲁迅对自己的矛盾心态。小说以葬礼始、又以葬礼终是大有深意的。旧时代的帷幕落下了,旧时代的阴影却依旧笼罩,新时代的帷幕便在这笼罩中一道殉了葬。
王晖说过,鲁迅的小说在深刻地批判了国民性的同时,“又把否定的锋芒指向知识者自身。”我想,这便是鲁迅令人魂牵梦萦的地方吧.
读后感800字彷徨
我读了鲁迅的《呐喊•彷徨》,这本书是现代小说的经典之作。这本书收录了鲁迅从19到1925年创作的小说。这些作品真实的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深刻的揭示了种.种社会矛盾,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变现出对民族生存的忧患意识和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呐喊•彷徨》中最令我震动的便是《兔和猫》了。它告诉我生命是不应该被漠视的!尽管在这个世界上,弱肉强食,生存发展,是达不破的规律,似乎我们也不应该对那些处于艰难竞争中的生命发出厚此薄彼的议论。但是看管了弱者的小事,强者的胜利,却会让人变得麻木,冷漠。尤其是当你漠视生命被侵蚀时,可曾想过,当整个世界都无视生命时,那该是如何可怕的境地。 狐狸见乌鸦一动不动,没有要开口的意思,就继续说道:“乌鸦大姐,你太记仇了,我已经道过谦了,可你不但记仇,还不承认,唉,真没有想到动物口中那么美丽善良又大度的乌鸦大姐会是这等呀!”狐狸故意把这等说得重一些,乌鸦听后,气极了!心想:臭狐狸你这小人,别以为我会上当,要不是我叼着肉,早就把你骂死了,还论得到你这么嚣张,乌鸦愤怒的瞪了狐狸一眼。
人皆有恻隐之心,即使自己未曾蒙难,目睹着惨状,同样也会破坏我们内心的平静。孔子说,君子跑庖厨,享受美味的同时,躲避开残忍的场景,其实只不过是既成人时间的游戏规则,有逃避内心刺痛的最滑头的手段。
然而,鲁迅却不,他既不想跑,也不愿妥协,而且 还要从这不能中找出一条路来。有谁知道,在他那看似冷漠的外表下却又时间最柔软的心肠。在鲁迅身上有着“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敢和果决,但她内心深处却是一刻舍身饲虎的此信。这是一个仁者所具备的。
《呐喊•彷徨》中还提到了幸福,那么什么是幸福,幸福,其实是一种思想状态,一种心理满足感。也就是说,只要你心里满足了,即使是粗茶淡饭,也是幸福﹔否则的话,即使是锦衣玉食,也体会不到幸福。物质上的充裕与否,想来都不是衡量是否幸福的尺度。幸福只能到你的心里去寻找。只要你知足,知道感恩,幸福就在你的身边。怨天尤人着,是永远也品尝不到幸福滋味的。
再多的激情也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在多的感觉也无法用口水来散发,望大家去看《呐喊•彷徨》这部书。
《呐喊•彷徨》读后感
读钱钟书时,感觉自己像一汪清水,被看个透彻;读鲁迅时,又觉得自己像一尾死鱼,任他宰割。
细细数来,鲁迅的作品在初中高中的语文课本里篇幅不少,《狂人日记》、《孔乙己》、《故乡》、《社戏》、《祝福》、《记念刘和珍君》等等,而像《药》、《阿Q正传》等虽没有出现在课本里,但也出现在语文老师的必读清单上。高中时代,每次学到鲁迅总是头疼不已,大有古人摇头晃脑吟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之感,明明全篇不通,还要听老师口干舌燥的讲解,更要记住此处“铅灰色的天空”是渲染的修辞手法,意在说明作者悲凉的心境,那处“圆规似的腿”比喻形象,将豆腐西施的形象刻画的灵活生动,更兼通篇讲述了封建礼教压迫下祥林嫂的悲剧,讽刺了旧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云云,宛如八股文,我虽能对答如流,但并不能领会其意。有时厌烦他这个“刺头”,专写些愤世嫉俗的文章为难我们这些苦命的莘莘学子。
然而人总是要长大的。现在的社会消息灵通,各种闻所未闻的事扑面而来,人人不缺饭后谈资,且花样日日翻新,层出不穷,再大的新闻也如丢入池中的石子,扑腾两下便悄无声息,转瞬便被新的新闻覆盖,杳无踪影。吐槽是人人都要会的,可若要一针见血,语惊四座还必得向鲁迅先生学习,于是我决定重读鲁迅,好好体味下当年老师赞不绝口的辛辣讽刺究竟何如。
这次终于明白了自己往枪口上撞是何滋味。历史总是不断重演,生而为小民,现在的我们和当时的他们并无太大的不同。生活的重担压得人麻木而自私,有的人眼巴巴地盼着同类死去,好拿他的鲜血来救自己的孩子,好比华老栓;有的人为了活下去抛弃自己当初的信念,只用挥霍无度来弥补自己日渐空虚的内心,比如魏连殳;有的人承受了失去丈夫孩子的双重打击,却还被认为是不祥之人,备受冷落,以致生无可恋,比如祥林嫂;有人以为自己和爱人冲破了世俗的牢笼拥有了自由的爱情,最后却因自己的自私懦弱,害得伊人离世,比如涓生。而我有时感觉自己也像是那些蒙昧的小民中的一个,懵懵懂懂看不清世事,只寻乐似的咀嚼着他人的痛楚,一面摆着悲悯的架子,然而听多了觉得无趣,总是事不关己,便毋自走开,有时也利齿如刀,随意评论一番,细细想来,倒像自己也是血盆大口,嚼过新鲜血肉。而他的笔只是缓缓地刻着众生世相,从未说过苛责谁的话,可又仿佛该说的已经说尽,可是彀中的人往往都不明白。他烧着自己的脂膏,化一点莹莹烛火,渴盼有一两双混沌无神的眼睛能恢复清明和他同道而行,可谓用心良苦,只是这样呕心沥血地踽踽独行,总是孤独彻骨。
4.读中国古典文学有感之---女子 篇四
学号: XX姓名: 戴戴学院: XX
女子,是那个君子梦寐以求的窈窕淑女;女子,是那个肤如凝脂的巧笑倩人;女子,是那个倾国倾城的北方佳人;女子,是那个刚烈的怒沉百宝箱的风尘之人;女子,是那个绿肥红瘦,海棠依旧时节的卷帘人。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处处闪现女子的身影,无论是在诗经之中,诗词之中,还是戏曲之中,她们都形态各异,个性变幻,如有雷同,则是形似神不似。世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女子。阅览这些无与伦比的女子,让现在的女子更明白,怎么样去在不断变幻的时代里,找到最真实的自己,找到自己心底的理想,自己的平淡美丽,更好的去生活,更好的去实现女子的价值。
一、俏皮可爱的静女子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邶风·静女》这一个作品,是《诗经》中我最喜欢的之一。在大学之前的学习中,我就接触了这一篇令人读来砰然心动的诗。它以男子的口吻来描述了这个男女在城墙角下约会的场景。男主人公在城墙脚下的几句自言自语,把他的憨厚实诚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女主人公静女机灵调皮刁钻的形象也便呼之欲出了。这个作品本身虽然很简单,就短短的几句,但是却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想象空间,我们甚至可以根据人物的性格复原当时的富有戏剧性和生活气息的可爱场景。初次接触这个作品的我,曾因喜爱而将这个短小的诗改写成一个微爱情故事。作品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静女子,并不见得有多美,并不一定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但在那个男主人公心里,她就是最美的。在等待她的过程中,他才会着急得挠头来回走。人们记住这个静女子,也正是由于她的俏皮可爱,让人等待时的刁蛮任性。
现实生活中,看起来可爱女子也不少。只是,现在的外表可爱女子十之五六是伪装出来的。为什么不能像静女子一样调皮可爱得真实?或许是现实给了现在的女子太多压力,又或许是她们认为伪装更美丽。其实,揭开面纱,就算五官并不算灵巧,面庞有不合位置的黑痣,只要你,发自内心的微笑,别人就会自发的向你靠拢,因为他们喜欢上你的真实。作为一个女子,自己也应爱上自己的真实。而这样的性情,终将得到一个愿意等你等得搔首踟蹰的男子的欣赏。
二、坚贞不移的痴女子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上邪》出自于汉乐府民歌。这是一首情歌,是主人公的自誓之词:海枯石烂,爱情仍然坚贞不变。最初听说这首诗,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是在琼瑶的《还珠格格》之中。温婉又柔弱的夏紫薇对她的福尔康说出这一席话,让无数人的思绪在幽幽谷旋转,沉醉了。《上邪》之中的这个痴女子,对所爱之人用情至深,否则也不会发出这样短而震撼人心的声音。山河消失,四季颠倒,世界再度化作混沌一片,这些都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可也极其恰当的说明了什么叫做坚贞不渝。古典文学中的痴女子,举不胜数。霍小玉,杜十娘,绿珠,祝英台,崔莺莺,一系列的女子,各有各的才华各有各的美,不同的人生不同结局。痴女子,默默付出,默默等待,只为五百年换你回眸一笑,然后在孤独中寂寞,思念期待中苍老,度过余生,亦或是嫁作他人妇,日日为生活所奔波。你还记得当年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么?这是句经典的痴女子台词。这般的爱情是如此的温婉美丽,一个人爱着另一个人,付出等待,润物细无声。然而每一个沉醉于爱情本身,恋恋不舍的女子,注定也是孤独收尾。
痴情必为痴情困,很多人都会在那个青涩懵懂,情窦初开的年少时光痴一回。但是,对于已经错过的一些东西,或许不用再试着去挽留,错了就是错了,过了就是过了。每个人在这个世界都有对与错,得与失。苦苦痴心,抓住不放,未必能见幸福。现实生活需要的是放得下的女子,你不必纠结于错过的人和事。放下了,天空依旧那么蔚蓝,城市依然拥挤喧哗,人们依旧为生活忙碌,你,也就还是那个简单的女子。
三、绿肥红瘦的愁女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的《声声慢》,是她作品中,愁的极端。此时不是“绿肥红瘦”的花季惆怅,不是"唯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的浓浓忧伤,也不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等待的相思,更不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那样痛苦的甜蜜。此时的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爱夫之死的悲痛,还遭遇了遇人不淑的再嫁**。颠沛流离的她,满腹愁情。梧桐叶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大雁飞来又走,李清照就这样,憔悴的容颜,淡淡的梳妆,终日看着与赵明诚爱情的信物金石录聊以度日。
不可否认的是李清照的才华,同样不可取的也是她的愁。古代的作家诗人通常都是经历常人无法体会的痛苦,才能创造长存于世的作品,古代的女子也很难在男权社会中取得好的地位。然而,现在的社会,女子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施展自身的才华,并非得如李清照般在忧愁难境之中才有惊世创作。现在的女子,要学会把握身边的机会,努力与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发展自身的优势,更好的发挥自身价值。
5.读《现代文学史》有感 篇五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
《中国哲学史》是著名学者冯友兰的重要代表作。本书以时代思潮为纲,对整个中国哲学史以至于文化史作出了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对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的新见解。在指导思想上,作者“不依傍别人”,在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基础上,独立地开展对中国哲学和文化的研究。在内容结构上,以共相与殊相、一般与特殊问题为基本线索贯穿中国哲学史,广博而不芜杂,严谨而又生动,达到了文与质、博与约的统一。书中着重探讨了中国哲学中的精神境界学说,更使得本书具有探究人类精神发展史世界意义。
虽然很多人说这本书晦涩难懂,然而在我看来,它已是将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了读者,因为毕竟这本书成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给外国人上中国文化课。毋庸置疑的是,这本书英文版在当时绝对堪称是国外第一本对中国哲学从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进行全面介绍的英文书籍。而冯友兰更是中国知识界公认的最优秀的学者之一。它的问世,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学起到了极大的积极意义。而它翻译成为中国后,也更不失为一本言简意赅,轻松易懂的中国哲学读物。除了在人类至高道德上体现其价值,朴素点说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哲学家就是热爱智慧的人。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对象。我们永远不可能占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热爱和追求“智慧”。正如冯友兰教授所说,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具体而言,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类追求和热爱智慧却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智慧本身。我感觉, 人应该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应该在本书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引下,磨砺人高贵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我们或许可以不关心数学和物理学的新进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们的成果,但是却不应该不关心哲学,因为哲学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关心的问题。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尽管经过了理性的省察也不一定能找到生活的目标。学习哲学就是“上路”。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学史的学习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他们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可能方式。
6.观北京现代文学馆有感 篇六
写到这里,大家一定会想我来北京是为什么领奖?其实呀,是这样的:有一次,我的同桌建议我来到这个网站投稿,于是,我便写了一首诗,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我便把文章传了上去,本以为不会有结果,但没想到的是,几天以后的下午我意外地收到了一封海蓝蓝的通知信,我欣喜若狂。
终于,到了要上飞机的时间了,我迫不及待的,坐在了飞机上,到了北京,我以最快速度奔到了鑫望宾馆,到达之后,我登了记。并且入住了这家酒店。
然后,妈妈带我去了小吃店吃了一些小吃,妈妈便走了,因为妈妈这次是来北京办事情的,一天我过得很开心。
今天早上我早早的就起了床,因为今天我要去北京现代文学馆领奖的,车子慢慢地慢慢地走着,经过几十分钟的时间,我们的车子终于驶到了中国现代文学馆。
7.读《中国现代诗选之新月诗》有感 篇七
石泉
昨夜读现代诗选,读李金发、戴望舒、徐志摩、林徽因、刘半农、沈尹默等人诗作;颇有感想,因小记。
所谓新月派者,乃19世纪末法国印象派诗之滥觞,其诗句触觉细腻,讲求具象中寓抽象,模糊中寓具体,似有所指,而又似非,朦朦胧胧,悠悠幽幽;古者李义山之诗,常冠以“无题”,可拟儿女情怀,可追家国之情,虽皆不言尽,然言未尽而意已至,全在读者之心灵碰撞,有懵懂未知处,往往多年之后回味,竟觉穿透衣冠,穿透腠理肌肤,直入心灵深处,不觉击掌拍栏,叹为绝唱也。白石老人亦谓,学画之道,贵在似与不似之间,所谓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意谓取其精神、弃其形体凡身而已。东坡论书,亦谓“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亦以脱凡胎、入真性之意也。由此上溯至佛家,其酒肉穿肠、佛祖亦可心留者,以心底有佛,慈悲在骨,故可超然物外矣。
余大学时颇喜新诗,曾找书籍阅读、记录甚或访做;此番重读,颇有如见故人之感。譬如“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是那水莲花不胜微风的娇羞”,乃忆王君俊松模仿某人广播,以山东话朗诵该诗,彼时捧腹大笑之情景;又忆大学时,读某君所写之诗“是我从中走过/偶见你如月的起落/而你傍晚的身影/已入我心的涟波”,彼时颇为击赏,觉美人淡淡,心情淡淡,而又以此淡淡剪影,送出甚为融融之暖意,情境颇为隽永;现思来,其所贵者,亦在“意象”也,以淡月之起落,状美人来去之疏影,其所刻画之情景,可闭目意会,不可具象言说,仿佛乃是印象手法之妙罢。
彼时所喜欢之诗句,有何其芳“不敢入诗的,来入梦/梦是一条丝/连接那/不可能的相逢”,寥寥数字,直骚心中痒处,说出心中万千言语,无处不爽利。而读克里斯蒂娜的《歌》,“让青草把我覆盖/再撒上雨珠露滴/你愿记得就记得/你愿忘记就忘记”,“我将在薄暮中做梦——/这薄暮不升也不降/也许我将记得/也许我将会相忘”,与徐志摩“你也许还记得我/最好是忘掉”之心乱如麻、欲说还休、难舍难离却又故作潇洒之状相比,克里斯蒂娜该是达观、决断的,其与情人之诀别,更多的是自由、洒脱之境。又有“老是把自己当做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小路”,颇为警思,耐人寻味;
而余颇喜“有终岁的沉默/ 才有轰天的绝响”、“慷慨赴死是烈士悲歌的美丽/绝处逢生才是强者所追求的真谛”之类,颇类警句格言,余甚喜其慷慨激昂之状。大学同舍之杨君小伟,于此数诗,推崇而吟诵,彼时余虽亦喜新诗,然最醉心者,乃是宋词、唐诗,每有感有思之时,辄以入词;而杨君颇善做新诗,书法亦甚佳,所幸同室四载,日常之中,颇有所学处。而毕业之时作别,于今已20年矣,虽频有信息,然亦颇感慨。
工作之余,楼下悠悠散步片刻,目光所及,乃见一片荒园、草盛,椰树叶垂如剑,枝干圆伸,紧拢欲崩,不觉思及黑人惰怠、社会闲散、国家荒芜之状,因凑如下小诗《荒园》:
荒园
草油油葳蕤、藤蔓如掣
荒芜地认真着
认真地荒芜着
椰树
叶婆娑披洒、低垂似钺
嚣张地支愣着
支愣地嚣张着
黑人
乐呵呵兜转、悠悠懈懈
悠闲地忙碌着
忙碌地悠闲者
绅士
国会山大战、讨要人权
吵闹地严肃着
严肃地吵闹着
国家
荒园一样的、藤蔓如掣
荒芜地认真着
8.读《现代文学史》有感 篇八
记得自己曾经看到过这样的一段话:“人生在世,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我们容易满足现状,因为没有更高的理想;我们不敢面对未来,因为缺乏信心;我们未能突破,因为我们不善于思考,不会反思。只有全面的反思,才能真正的认识自己,只要真正的认识了自己并付出了相应的行动,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反思自己应该成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啊,的确是这样的。反思,已成为教育工作者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我们必须学会反思。读了《陶 行知现代教育文选》中的《每天四问》一文后,让我知道了现在还作为学生我应该努力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将来成为一名教师时,努力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时时注意完善自己的人格,要做到在反思中不断成长。
无论是将来成来老师的我,还是现在作为学生的我,我都要像陶行知先生写的那样,每天四问,在四问中不断反思,不断努力完善自己。
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每天应该要问的是“自己的身体有没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健康第一’。没有了身体,一切都完了!”是啊,俗话说的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有了良好的身体素质,我们才能更好的学习,更好地工作,没有好的身体,什么都干不成,更不用说将来去教书育人了。我们生活当中就有很多教师因为工作疲劳或者身体不适,在孩子们面前没有精神,总是缺乏活力,这样也就会影响他们学习的兴趣。相反,如果老师上课精神饱满很富有热情,本来对这堂课没有兴趣的孩子也会被她们所感染,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人们习惯于用“红烛”来比喻老师,照亮别人,燃烧自己。我更希望人们把教师比喻辛勤工作的园丁,因为我希望园 丁拥有强壮的体魄,这样才能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来。
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陶行知先生说: 我们每天应该问的,是“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的活力的源泉”。陶先生希望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学问,才能教书于人。而做一名有学问的教师是非常难的,这就希望老师要多读书、读好书,才能使自己的课更有学问、更有深度;使自己的学生获得更大的收益。而我们这些将来的老师就更应该多看些有用的书了。这样也能为自己将来做一名好老师打下基础。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要给每位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甚至是源头活水。”是的,教师在教,在给予的前提是自己必须要有,有什么呢?要有丰富的知识。现在这个社会对于知识的更新特别的快,然后融合于生活和实践中传递给孩子最新、最精、最准的知识内容,让他们做一个跟的上时代的21世纪的孩子。而在教师眼皮地下就有一些爱问“为什么”的孩子们,所以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 奇心,老师必须要做到终身学习。
陶行知先生还认为“一”(专一)、“集”(搜集)、“钻”(深入)、“剖”(分析)、“韧”(坚韧)五字有助于我们学问的进步,我们做到了这五个字,“在做学问上一定有豁然贯通之日,于己于人 于社会都会有贡献。”
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每天还应该问的,是“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这样问?因为工作的好坏影响我们的生活学习都是很大的。他主要从三大点入手:“站岗位”、“敏捷正确”和“做好为止”。
1.站岗位:意思是说教师要做好自己教师这一职务,守劳自己的岗位,在岗位上努力,把岗位的职务做的好,这是教师尽责任的第一 步。
2.敏捷正确:意思就是让教师在工作中速度要快而且要正确,不能出错。也就是说教师要有高质量高效率的工作水平,不要手忙脚乱,粗心大意。
3.做好为止:意思是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有始有终,坚持到底,不 要三心二意。不能在遇到困难时就放弃,这样的话,我们就永远也不会成功的了。
而现在的我们就应该好好反思自己的学习,努力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生活方式。
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最后,教师每天应该问的,是“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
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特别是我们这些将来教小学的老师,我们在那些可爱的小家伙眼里,我们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是对的,也都是好的。所以,将来我们作为教师,在小学生面前要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和言行举止。有时侯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甚至是一个动作,都会成为小同学们模仿的对象,并且在他们的行为中反射出来。因此,我们更应该每天自问道德有没有进步,从而在反思中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茁壮成长。
陶先生的“每天四问”为我们提供了进德修业的参考,我们应当把它当作一面镜子,时刻对照自己,“必然可以见出每一个人身体健康上有着大的进步,学问上有着大的进步,工作效能上有着大的进步,道德品格上有着大的进步,显出‘水到渠成’的进步。”
要知道人最难认知的就是我们自己的内心了,认知自己的内心,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这种勇气应该来自于我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当中,当我们决定要为自己所从事的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而奋斗终生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坦然面对自己,我们就应当问问自己,是否已经做到“每天四问”相信我们将来的教育事业和我们将来的教 育水平,乃至人格修养都会在“每天四问”中得到进步和发展!
9.读数学史有感 篇九
读完简单的数学史,心底不由得一阵感动。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呢 ?是一个对数学有着宗教般虔诚的仰望者的心动,是一个对历史有着无尽探索欲望的追求者的向往。每一代人都在数学这座古老的大厦添砖加瓦,当我们在学习以及发展数学时,有必要了解它的历史。
通过这些资料,我对数学发展的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数学史是研究数学科学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简单地说就是研究数学的历史。它不仅追溯数学内容、思想和方法的演变、发展过程,而且还探索影响这种过程的各种因素,它不单纯是一种形式化的结果,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在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但表现出矛盾运动的特点。因此,数学史研究对象不仅包括具体的数学内容,而且涉及历史学、哲学、文化学、宗教等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内容,是一门交叉性学科。
数学的历史源远流长。数学发展具有阶段性,因此研究者根据一定的原则把数学史分成若干时期。目前学术界通常将数学发展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 : 数学萌芽期(公元前600年以前)、初等数学时期(公元前600年至17世纪中叶)、变量数学时期(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20年代)、近代数学时期(19世纪2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现代数学时期(20世纪40年代以来)。
在早期的人类社会中,是数学与语言、艺术以及宗教一并构成了最早的人类文明。数学是最抽象的科学,而最抽象的数学却能催生出人类文明的绚烂的花朵。这使数学成为人类文化中最基础的学科。对此恩格斯指出 :“数学在一门科学中的应用程度,标志着这门科学的成熟程度。”在现代社会中,数学正在对科学和社会的发展提供着不可或缺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数学科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与自然科学相比,数学更是积累性科学,其概念和方法更具有延续性,比如古代文明中形成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和四则运算法则,我们今天仍在使用,诸如费尔马猜想、哥德巴赫猜想等历史上的难题,长期以来一直是现代数论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数学传统与数学史材料可以在现实的数学研究中获得发展。许多著名的数学大师都具有深厚的数学史修养或者兼及数学史研究,并善于从历史素材中汲取养分,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科学史的现实性还表现在为我们今日的科学研究提供经验教训和历史借鉴,以使我们明确科学研究的方向以少走弯路或错路,为当今科技发展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也是我们预见科学未来的依据。多了解一些数学史知识,也不会致使我们出现诸如解决三等分角作图等荒唐事,避免我们在这样的问题上白废时间和精力。
在一般人看来,数学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因而很多人视其为畏途,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由于我们的数学教科书教授的往往是一些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数学内容,如果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内容而让数学活起来,这样便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方法和原理的理解与认识的深化。科学史是一门文理交叉学科,从今天的教育现状来看,文科与理科的鸿沟导致我们的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高度渗透的现代化社会,正是由于科学史的学科交叉性才可显示其在沟通文理科方面的作用。
通过数学史学习,可以使数学系的学生在接受数学专业训练的同时,获得人文科学方面的修养,文科或其它专业的学生通过数学史的学习可以了解数学概貌,获得数理方面的修养。而历史上数学家的业绩与品德也会在青少年的人格培养上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数学有着悠久的历史,14世纪以前一直是世界上数学最为发达的国家,出现过许多杰出数学家,取得了很多辉煌成就,其源远流长的以计算为中心、具有程序性和机械性的算法化数学模式与古希腊的以几何定理的演绎推理为特征的公理化数学模式相辉映,交替影响世界数学的发展。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16世纪以后中国变为数学入超国,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发展历程才渐渐汇入现代数学的潮流。中国传统数学有其自身特有的思想体系与发展途径。它持续不断,长期发达,成就辉煌,呈现出鲜明的“东方数学”色彩,对于世界数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远古以至宋、元,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一直是世界数学发展的主流。明代以后由于政治社会等种种原因,致使中国传统数学濒于灭绝,以后全为西方欧几里得传统所凌替以至垄断。数千年的中国数学发展,为我们留下了大批有价值的史料。中国以历史传统悠久而著称于世界,在历代正史的《律历志》“ 备数 ”条内常常论述到数学的作用和数学的历史。例如较早的 《 汉书 · 律历志 》 说数学是“ 推历、生律、制器、规圆、矩方、权重、衡平、准绳、嘉量,探赜索稳 ,钩深致远 ,莫不用焉 ”。《 隋书·律历志 》记述了圆周率计算的历史,记载了祖冲之的光辉成就。历代正史《 列传 》中,有时也给出了数学家的传记。正史的《 经籍志 》则记载有数学书目。
10.读《现代文学史》有感 篇十
——读《梦里不知身似客》有感
近日,笔者拜读了闫卫星的新书《梦里不知身似客》,感觉很新颖,大部分文章并未见过,好似见了一位待出嫁的“俏姑娘。”为闫卫星的文学又一“新高地”而自豪,读之赏心悦目,收获颇丰。
该书日前由北京团结出版社正式出版。这部文学作品集,是作者近十几年写作散文、小说、纪实文学和评论的汇集。
全书分为5个部分:第一辑真情录,纪录了作者刻骨铭心的人物和事件,满含真情;第二辑在路上,收录了游记散文;第三辑小说轩,由七篇中短篇小说组成;第四辑全纪实,记录作者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甜酸苦辣;第五辑书友会,是评论作家作品文章的集结。全书内容积极健康向上。该书由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杨占平,省作协会员、县作协主席武有平作序。
我纵览全书,感触颇深。
首先翻开这本书一看目录,大部分文章都很新鲜,好像见过的文章不太多,大部分是市级以上作品,品味高,都是精品。尤其《梦中不知身似客》写得非常好,百看不厌,故事情节感人,情感真挚。好像主人公是作者本人,如果不要说是小说,我还以为作者写的自己的爱情故事。主人公小军艳福不浅,有许多女生追他,如张慧让他在平安夜给她买苹果,陈玲儿却给了他一个苹果。专科毕业的马燕子一直钟情于他。他师院毕业后,最终马燕子等不上他,嫁人了,他感到十分痛心。文中细腻的文字,表达的感情能引起读者与作者共鸣。这篇文章不知在杂志报刊上发表过没有,但文章结尾处落款是选自《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再如书友会:《肖继盛文学创作新高地》中提到《乡村人物记》《河岸》《春生》等小说作品选取的题材不同,创作的视角各异,表现手法也有差异,但整体看,这批小说的质量较之其以往得到的作品,思想性、文学性都有了明显的升跃,这标志着作家已经进入了一个更加成熟多产的创作时期。抓重点语段评述,有理有据,确凿地给作家定了位。
其次,他写文章注重修改,善于用词,力求精美。如《清风之旅 吟诵之行》中水面烟波渺渺,浩瀚壮观……..卓尔不凡,精神奕奕………潮起潮落的沙滩……山路错综复杂……信天游如天籁般飘入众人耳际置身于黄土高原的山峁间,听着这原生态且味道纯正的歌声,别有滋味…….“陈毅元帅版”和“川话版”………心迹留痕……他的每篇文章都善于加工,词句优美,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读《现代文学史》有感】推荐阅读:
现代文学史读书笔记06-25
现代文学作家09-22
现代文学答题10-25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笔记07-12
现代文学必读书目07-30
现代文学习日志10-07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12-25
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d12-09
现代文学练习题07-11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大全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