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读后感作文

2024-10-22

《宋词》读后感作文(15篇)

1.《宋词》读后感作文 篇一

老师要求我们在暑假熟读抄写诗词70首,出于好奇看到了这本《宋词三百首》,里面有那么多的彩图,借过来看看吧!就借了它。

《宋词三百首》挑选了宋朝57位着名文人250多首词。我读时,又感后悔,它难懂难朗读。只得强打精神看一遍译词,再读一遍原词,像读散文那样的很费劲地读完了它。

我喜欢岳飞的《满江红》中‘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作为一个男儿,我要学岳飞那样的有志气,虽然出身农民的孩子,却能文武双全,写出这么好的词!成为浮流芳百百世的民族英雄。

我也喜欢苏轼的《水调歌头》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要像苏轼那样的心胸开宽,虽然人间有离合悲欢,尽管我留守在爷爷家,虽然月儿有阴晴圆缺,虽然我很少能跟父母亲相见,这些事难以求全,只要把思念父母的情留在心间,在同一个月亮下,我们一家人不是欢聚在同一月光之下!

我不喜欢那些离愁怨女,可是它们占了200来首,写得最好,对我们小孩子有什么益处?

朗读时,我读不出感情也读不出韵味,爷爷对我说,词比诗还难呢?要学词牌,平仄,押韵,唉!古代的的诗词,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的规则。

如果在词中,能有励志,劝学内容,能有专为儿童写的东西,哪该多好啊!

一本借错了的书,《宋词三百首》不适合小学生阅读。

2.夜读唐诗宋词 篇二

读唐诗宋词,在清丽中感受刚健,在苍凉中体悟壮阔。唐诗是青春的腾跃,宋词是迟暮的远行;唐诗是勇往直前的飞奔,宋词是瞻前顾后的徘徊;唐诗是笑傲江湖醉酒狂欢的洒脱,宋词是秋雨纱窗悠然品茗的温馨;唐诗是搏击奋进的煌煌火炬,宋词是栖惶短憩的袅袅心香;唐诗是芍药海棠花繁彩,宋词是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唐诗是划亮苍穹的明月,宋词是濡染心灵的婵娟;唐诗是“东皋薄暮望”的憧憬,宋词是“寻寻觅觅”的悲伤……吟哦佳词妙句,在甘美中品味历史的沧桑,在愁绪中体会作者的苦涩和辛酸,越品越有滋味,心是那般的充实而安静,梦想在诗中升腾,我在诗意的萦绕中学会了超脱,拥有了空灵。

展读唐诗宋词,我惊佩古人的凝练、睿智和透彻,我甚至怀疑他们是神而不是人。我佩服李白的诗才,更赞叹他那忧乐圆融的智慧:仕途不达则求诸仙道,仙道幻灭则寄情美酒,难寻美酒则邀明月,恋红尘时可入皇宫,隐退时游遍名山大川。李白是一轮充满伤情的皎洁明月,一壶满载忧伤的百年陈酿,一位壮志满怀却怀才不遇、孤独寂寞的酒中仙人。

我喜爱苏东坡的旷达。东坡奉儒而不迂执,好道而不厌世,谈禅而不佞佛。他无论在怎样失意的情况下都能保持心境的平和,都能欣赏身边的风景。他在赤壁赏月,在西湖种柳,一派诗心;贬谪黄州,他能“长江绕郭知鱼美”,贬谪琼州,他能“日啖荔枝三百颗”,随遇而安,总能在既有的境况中获得满足,这是生存的大智慧。我喜爱东坡放任旷达的大气节,我佩服东坡宠辱不惊的大气度,宁将醉人的功名弃于脑后,任凭一次次的机遇擦肩而过,任凭一代代的繁花逐水流走,你只留意于云影天光,日出日落;你只醉心于一蓑烟雨,满眼风波。

我醉心于李商隐和李清照的纯粹。我觉得古今诗人中只有他们二人情感最少受生活和文化的污染,单纯到透明,真挚到只剩下真挚本身,忧伤是生命和情感找不到目的的纯粹忧伤,而不是忧于时伤于物的世俗化情绪。李白的浪漫里仍掺杂着对功名的牵挂;杜甫的国家意识大于生命意识;李贺荒寂敏感,有点病态;王维的禅性一半得自技巧一半得自悟性,过高的艺术悟性取代了他对生命的真诚投入;柳永在风尘烟巷里走得太远,他是一个真诚地玩情游戏的人,他不是情感生活中的圣人……李商隐和李清照是活在心灵世界的人,他们是以爱为信仰的人,对爱很投入,爱才是这个世界不死的灵魂,是生命的意义。但爱情给他们的却是五味俱全,而苦的记忆尤为深刻,爱使他们体验了透明的幸福,也感到了彻骨的绝望。

3.古诗宋词读后感 篇三

书的第二部分是《诗经》,诗经是多么遥远的作品,我自己读的很少,除了当年课本上的,其他知之甚少,如今,跟着孩子一起读诗经、学诗经,发现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至少孩子还是很容易理解,很容易上口的。

唐诗是书的第三部分,这本书选取的唐诗有《鸟鸣涧 》、《春晓》、《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回乡偶书》、《悯农》和《绝句》,都是大家非常熟悉,且对于孩子来讲容易理解的代表作,加之我的孩子正读小学一年级,学校里也有背唐诗的要求,其中有些都已经背过了,孩子很是自豪,很愿意学习。

宋词是书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宋词相对唐诗,会比较难一些。而本书中选取了苏轼的《浣溪沙》、辛弃疾的《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李清照的《如梦令》、欧阳修的《采桑子》、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刘克庄的《卜算子》和无名氏的《柘枝引》,都是写实的,多是描写自然风光的,而且相对简洁,诺诺喜欢。

这本《中国古诗》,作为幼儿启蒙丛书,是一本不错的书,除了制作精良外,书中所选取的内容比较适合孩子的身心特点,易学、朗朗上口。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书房中传来我的读书声。不用说,我又在读 宋词三百首了。

啊,宋代的古诗真是妙不可言!

古代人习惯用简短的话表示长长的句子。如:“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这句诗的意思就是“常记起那次在溪边小亭宴游,天色已晚,喝醉了不知道回家的路。游玩已尽兴,也该回家了,乘着小舟误入了荷花塘的深处。”

你看,我们现代人所解说唐诗宋词,往往会把简单的诗句改造成里巴唆的现代文,让人看得头晕眼花。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这样吗?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往往有许多的人都是为了比如:一毛钱的分差、饭粒又掉在饭桌上、一不小心别人碰到自己,又怎么的去骂他一通・・・・・・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像古人一样,放开心胸去看事呢?为什么不能有更加多的人把大事化孝小事化了呢?为什么我们就不能过一个井井有条的生活呢?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到把大事化孝小事化了的事情的,而且,很多人都可以做到过一个井井有条的生活的。只是因为他们不想做,怕别人占了便宜,而自己吃亏。其实,只要你带头做起,虽然一开始会吃一些小小的亏,但是你身边的人受到了你的感染,很快也会变得和你一样,这样子,越来越多的人会来和你做朋友。这样,是不是一本万利呢?

4.唐诗宋词鉴赏读后感 篇四

通过《唐诗宋词鉴赏》课程的学习和其他学员的主题讨论,我对唐诗宋词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既而提高了诗词鉴赏力;对小学诗词教学策略有了更多了解并且相信今后的诗词教学方法方式会更深入丰富。我的学后收获具体如下:

一、鉴赏内涵丰富了

1.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

3.赏析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修辞技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比兴(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等表现技巧。

4.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等。

二、诗词知识和教学理论更深入丰富

1.唐诗宋词,以抒情诗居多,抒情诗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三类。教学抒情诗可分以下几步:

第一步分清: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第二步,通读一遍后,到诗词的后半部分去找诗的情和志。第三步,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把握意境)。第四步,做到五必看:必看题目(诗眼),必看作者(知风格),必看注释(知识典故),必看名句(诗眼),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第五步,看一看诗歌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2.古诗词中常用的一些表现方法。

①修辞手法:比喻、对偶、夸张、对比、拟人、双关等。

②描写手法:A.衬托手法,又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哀衬等;

B.侧面描写;C.虚实结合;D.象征手法等。

③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托物寓理三种。

3.熟悉了常用术语:

①这首诗采用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②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③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衬托、对比、用典等。④表现手法有: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⑤思想感情有: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⑥作用: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等。

注意:鉴赏诗歌炼字、鉴赏诗歌的想象、鉴赏诗歌的线索、鉴赏诗歌中情与景、情与

物的关系、鉴赏诗歌中的意象、鉴赏诗歌的对比烘托手法、鉴赏诗歌的言外之意。

(三)1、字词入手,抓重点字词或者诗眼一般是什么字写出了什么,表现了什么,好在什么地方等等

2、修辞入手,抓修辞手法。这个关键是对每种修辞方法的作用的把握,不仅是对这类题目,阅读题中也是经常遇到的,所以你应该重点把握比如对偶,什么和什么形成对偶,音调铿锵,句式整齐,增强了什么语气,表现了什么(结合具体句子)3手法入手,同修辞,只不过这个是重在写作手法,如象征、衬托、对比、托物言志等等,答题思路同修辞一致

4、意境入手,思路是描绘诗中氛围,结合作者情感(表现了或者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等等)一般从这几个角度就够了部分诗歌还需要结合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知道思路,多练几组题,以后就难不到你了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而宋代则被称为词的时代。词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在宋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强烈。在宋词的发展繁荣过程中,整个社会的导向作用同样十分明显。如果说唐代的诗人在某种程度上还只是供皇室及其统治者御用的工具和玩物而已,那么宋代的词人已由被别人欣赏而一跃登上了政治舞台,并成为宋代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宋代皇帝个个爱词,宋代大臣则个个是词人。宋代政治家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都是当时的著名词人。在封建社会中从不出头露面的女子李清照也成为一代词宗,名垂千古。在当时的科举考试中,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由此足见词人苏轼被崇拜的程度。正是全社会的认同和推崇,宋词才得以佳篇叠出,影响久远。

先讲宋词的成就。词源于唐代的曲子词,句子有长有短,和乐曲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歌唱。由于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比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更适应市井娱乐生活的需要,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又很尖锐,句子长短不齐的词也更便于抒发人们忧国忧民的思想,因此便逐渐兴盛起来,取代诗而成为文学的主流。课文按北宋前期、北宋中后期和南宋四个阶段,分别介绍了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与陆游的词作风格及其成就。柳永是北宋词坛婉约派的重要代表。他长期在都市里生活,作品多表现城市的繁华和男女的悲欢离合之情,尤长于抒写羁旅的孤寂与乡愁。他的词作,多采用俚俗口语,通俗生动,“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录话》),因而流传很广。他的词作,还大量融入铺叙的成分,不仅扩大词的境界,也为元曲的发展开启了门径。苏轼是北宋中后期豪放派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他的词作题材十分广泛,大大拓展了词的内容,并以豪迈奔放的感情,为词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两宋之交的李清照,是杰出的婉约派女词人,她提出“词别是一家”的主张,善于用白描手法、浅白词句,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南宋的辛弃疾和诗人陆游,主张积极抗金,作品都以豪放为主,深刻地表达了恢复中原的强烈愿望,苏轼和辛弃疾是宋代最具代表性、成就最高的词作家,教材还在“历史纵横”小栏目和图注中分别介绍了他们的生平。必须指出的是,宋代的豪放派作家,作品以豪放为主,但也写出一些非常动人的婉约词,并非只是一味地豪放。

词是一种诗歌艺术形式,是中国古代诗体的一种,亦称宋词、曲子词、诗余、长短句。始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在宋代达到其顶峰。一开始伴曲而唱,所以写词又称作填词、倚声。后来逐渐独立出来,成为一门专门的诗歌艺术。

词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词与调之间,或按词制调,或依调填词,曲调即称为词牌,其通常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宋后,词经过不断的发展产生变化,主要是根据曲调来填词,词牌与词的内容并不相关。当词完全脱离曲之后,词牌便仅作为文字、音韵结构的一种定式。

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按音乐性质分,词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九种。

按拍节分,常见有四种:令,也称小令,拍节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长之的;近,以音调相近,从而引长的;慢,引而愈长的。

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可以分成婉约派和豪放派

盛唐是唐诗发展的高峰。此时诗坛群星辉映。王维和孟浩然善于表现山水田园的美,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那种宁静平和的心境。王维的山水诗融诗情画意于一体,把人引向秀丽明净的境界,那境界里洋溢着蓬勃生机。《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雨后的松林间月色斑驳,流泉琮。浣纱女踏着月色从竹林间喧闹着归来;渔人正分开荷叶摇舟远去。山村之夜,如诗如画。他还有一些诗,宁静中带几分禅意。在唐代的重要诗人中,他是受佛教思想影响最为明显的一位。但他不是一位完全遁世的诗人,有些诗写得慷慨激昂,有的诗表现出浓烈的人间情思。那首《送元二使安西》,由于写出了人们深情惜别时的普遍感受,后来被编入乐府,成为离筵上反复吟唱的歌曲《阳关三叠》。孟浩然善于用最省净的笔墨,写山水田园的秀美。《过故人庄》写做客田家的喜悦,恬静的农舍,真挚的友情,充满浓郁的生活情趣。《春晓》写春日那种明媚静美舒畅的感受。那首《宿建德江》,只用20个字,便写出了无尽的情思韵味:“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暮烟笼罩中的一抹树林,一轮水中月影。在这朦胧而明净、深远而静谧的境界中,弥漫着一缕淡淡的乡愁。孟浩然的许多诗,都这样以极俭省的文字,表现多重境界和情思。这时和王维、孟浩然的诗歌风格相近的还有常建、储光曦等人。

盛唐有一些诗人,善于写边塞生活,如王昌龄、高适、岑参、祖咏等。他们大都到过边塞,领略过边塞的壮丽景色,向往边塞立功。在他们的诗中,祖国山河的壮美与保家卫国的豪迈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王昌龄写了二十几首边塞诗,最有名的是《出塞》《从军行》。他的边塞诗有一种深厚的历史感和清刚的风格。其他题材的诗他也写得很好,七言绝句有极高的艺术成就。高适的诗风趋于雄壮慷慨:“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

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塞下曲》)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豪侠气质。边塞诗人的代表,还有岑参。他写边塞风物的雄奇瑰丽,写军人的豪雄奔放。荒漠与艰苦,在他笔下都成了充满豪情的壮丽图画。

最能反映盛唐精神风貌、代表盛唐诗歌高度艺术成就的,是伟大诗人李白。李白是一位性格豪迈、感情奔放、不受拘束而又向往建功立业的诗人。他的诗充分表现了盛唐社会士人的自信与抱负,神采飞扬,充满理想色彩。他的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极大地丰富了古体诗的表现技巧,把乐府诗的写作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他的七言绝句和王昌龄的七言绝句一起被后世推为唐人七绝的代表作。他的诗有着鲜明的艺术个性:爆发式的抒情、变幻莫测的想像和明丽的意象。他把乐府和歌行写得有如行云流水,感情喷涌而出时,便如黄河之水,奔腾千里,一泻而下。他生于盛唐,感受着盛唐昂扬的时代精神,晚年又亲眼看到唐代社会的衰败,理想和现实之间产生巨大反差。他的诗里既有建立不世功业在指顾之间的信心,又常常有愤慨不平和对于朝廷黑暗的抨击。他曾经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得到唐玄宗的赏识,他以为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得意扬扬。不久被权臣毁谤,被逐出朝廷,他才明白朝政其实已经腐败不堪。他说自己是“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有才华而不得重用;而痛斥那些庸才却春风得意,“骅骝拳不能食,蹇驴得意鸣春风”,直骂那些奸佞之徒“董龙更是何鸡狗!”即使处在失意的境况中,他也不忘报国。安史乱起之后,他前后两次从军就是证明。他的诗想像瑰奇,常常想人所想不到处。前人评他的诗,说是“发想无端”,《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都是例子。在想像之中,又常常带着夸张的成分,写愁生白发,说是“白发三千丈”;写庐山的五老峰,说是:“青天削出金芙蓉”;写黄河,说是“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他是一位富于想像的诗人,他的诗常常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又由于他性格开朗豪放,他的诗意象明丽清新、色彩鲜艳。他纯然是一位天才的诗人。

5.《宋词三百首》读后感 篇五

有那么一本书,你不管别人怎么评价它,但在你心里它总是最好的。而在我眼中,《宋词三百首》就是那本最好的书。

《宋词三百首》只是一本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书,因为我们班几乎没人没有这本书。也正是这样,同学们都不在怎么读这本书,几乎就是老师让背宋词的时候应付一下,几乎没有人注意到这本书,这本书自然成为了我们班的“土书”。但是我最喜欢的就是这本书――《宋词三百首》。这本书不仅仅只是宋代诗人写的诗,这里面还记载了那些写诗人的心情,让我们更了解古人。例如陆游的“一弹指顷浮生过,堕甑浮空当破。去去醉吟高卧,独唱何须和?残年还我从来我,万里江湖舸。脱尽名利僵锁,世界原来大。”这首词不仅仅是一首词,它还记录了宋代诗人陆游当时感叹、心情。这本书对我可谓是受益匪浅,我在这里确定了自己明确的目标。

这本书还能在困惑里的人豁然开朗,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我们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如果这本书不被当选世界名著,那真是太可惜了!《宋词三百首》是本非常好的书,它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6.宋词鉴赏专项训练 篇六

潘 阆

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1.使用白描手法描写西湖优美风光是本词的一大特色,试作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杨湜《古今词话》云:“潘逍遥(潘阆字)狂逸不羁,往往有出尘之语。”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并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丛花令

张 先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①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注:①桡(ráo):船桨。

3.分析本词的烘托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句,无论思想方面还是艺术方面都为人称道,试作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城子

段成己

(季春五日有感而作,歌以自适也。)

阶前流水玉鸣渠。爱吾庐。惬幽居。屋上青山,山鸟喜相呼。少日功名空自许,今老矣,欲何如?

闲来活计未全疏。月边渔。雨边锄。花底风来,吹乱读残书。谁唤九原摩诘起,凭画作、倦游图。

5.分析本词使用的主要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关本词的词眼,一说是“闲”字,一说是“倦”字,你认为是哪一个,并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香子

许 古

秋入鸣皋①,爽气飘萧。挂衣冠、初脱尘劳。窗间岩岫,看尽昏朝。夜山低,晴山近,晓山高。

细数闲来,几处村醪②。醉模糊、信手挥毫。等闲陶写,问甚风骚。乐因循,能潦倒,也消摇。

注:①鸣皋:鸣嗥山,在河南嵩县东北。②醪:浊酒。

7.晚清著名的词论家况周颐认为本词上片“夜山低,晴山近,晓山高”三句“尤传山之神”,试作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词的下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试作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霜天晓角•梅

萧泰来

千霜万雪。受尽寒磨折。赖是生来瘦硬,浑不怕、角吹彻。

清绝。影也别。知心惟有月。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

9.本词是如何刻画梅这一形象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词人借梅这一形象寄托了怎样的情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杏儿

赵秉文

风雨替花愁。风雨罢,花也应休。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

乘兴两三瓯①。拣溪山好处追游。但教有酒身无事,有花也好,无花也好,选甚春秋。

注:①瓯:酒杯。

11.这首词上下片对比鲜明,行文富有起伏,分析词人感情变化的过程。

答:

12.鉴赏本词蕴含的理趣。

答:

参考答案

1.上片“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前句写风物,后句写背景,相映生辉,意境悠然。下片写笛声依约,芦花飘荡,有一种渺茫幽远、似有若无的韵致;白鹭翩然而逝、倏然而惊的形态描绘,使得画面色彩明快,意境空灵。

2.同意。本词开篇以“忆”、“望”表达对西湖风光的无限向往与留恋,并引领下文;接着描绘了西湖旖旎的风光,清幽旷远的意境,为下文彰显主旨作铺垫;结尾用收拾鱼竿、急欲赴西湖垂钓的细节描写,表达词人亟想归隐湖上的念头,寄托了词人的“出尘”思想。

3.(1)以纷乱的柳丝、蒙蒙的飞絮烘托女主人公烦乱、郁闷的心情;(2)以双鸳戏水引出往昔欢聚时爱情生活的美好回忆,又烘托出今日触景伤怀、自怜孤寂之情;(3)以斜月映照画阁帘栊的景象勾起昔日人约黄昏后的欢愉,烘托今日斜月空照楼阁的凄清。(答出两点即可)

4.此句写女主人公怀着深深的怨恨,细想自己的身世,甚至还不如馨香飘零的桃花杏花,它们在自己青春快要凋谢的时候还懂得嫁给东风,有所归宿,自己却只能在形影相吊中消尽青春。通过形象而新奇的比喻,表达了丰厚的意蕴,表现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对青春的珍惜、对幸福的向往、对无聊生活的抗议、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等。

5.(1)借景抒情:以溪水、山、鸟、月、雨等意象展示居住环境的幽静,表现词人隐居生活的闲适与愉悦。(2)对比:昔日志在功名与今日乐在归隐对比,人世之纷乱与自然和谐对比,表现词人复杂的情绪。(3)细节描写:以月下垂钓,雨中锄草,栽花读书等细节表现词人幽居生活的快乐。(4)用典:结句言请王维将自己的生活画作“倦游图”,追慕古人,彰显归隐主题。(答出两点即可)

6.(1)“闲”。“闲”字统领全篇:景闲,心闲,人闲。阶前溪水溅玉,屋后山鸟相呼,万物无心任性,是谓景闲。既不须奔走仕途,劳形案牍,也不须防人倾轧,终日焦虑,是谓心闲。词人月下垂钓,雨中锄草,栽花读书,是谓人闲。(2)“倦”。词虽然主要写“闲”,但上、下两片却深层次透露着“倦”意。“闲”是指归隐之乐,“倦”是对世事而言,其中包含着对世事纷攘的逃避与厌倦,对功名利禄的否定与厌倦,体现词人安贫乐道、淡泊自守的人格理想。(答出一点即可)

7.这三句表现词人对大自然观察的细致入微,描写细腻独到:沉沉的黑夜,山影模模糊糊,所以此时看山,感觉山很低;而至天晴,山色明朗,历历在目,又如在眼前;清晨,晨曦微露,曙光初现,又觉山峰高耸入云,巍峨直立,给人以高感。

8.下片塑造了一个潇洒闲适、不受羁绊的隐者形象。他闲适自得,遇村辄饮。他放浪不羁,纵横骋才,“信手挥毫”;他意到笔到,言情言志,只为抒发情怀,并不为什么风骚之旨。“乐因循”表现词人心性的率真自然,“能潦倒”表明词人心迹淡泊名利,“也消摇”表达出词人对闲适生活的自得其乐,乐此不疲。

9.(1)环境烘托:“千霜万雪”四字以其生活环境的恶劣烘托出梅花的坚韧品格;(2)正面刻画:“瘦硬”状其枝干遒劲、傲然挺立的形象;③传其神韵:“清绝”二字传其超脱凡俗的神韵。

10.本词采用象征手法,借梅自喻:梅的瘦硬清高,象征词人的骨气贞刚,品质高洁;梅的孤芳自赏,“知心惟有月”,象征词人不同流俗、超凡脱尘的个性。

11.词的上片因狂风暴雨,遍地残红而生发出惜春伤时之情,怅惘悲伤之感;下片笔调轻轻一转,以“乘兴两三瓯”过片,意境由沉闷、苦恼转向了明彻、欢快。

12.本词并没有用花落春逝的悲凉来感染读者,而是规劝人们“拣溪山好处追游”,良辰美景、赏心乐事须尽情享受,要积极开创美好的生活,莫要自寻烦恼;“但教有酒身无事”句,是说有美酒相伴,无俗事缠身,有花也罢,无花也罢,人生的春天就能永远常在,告诉人们只要心中常驻春光,拥有豁达的胸襟,就能成就美好人生。

7.蒋勋说宋词读后感[范文] 篇七

蒋勋说:在宋词中,你会觉得有一种饱满与安静,它酝酿了另外一颗新的种子,与花的骚动性的美非常不同。骚动是因为它正在开花,开花自然要吸引别人注意,而果实不见得有那么多吸引力,但自有一种圆满。宋词是一种简练,一种淡雅,一种不夸张的情绪。阅读蒋勋,你会发现宋词的颓废、平实和自然,发现现实的美,其实人生是一场美的沉思。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平安无事,必定是曲曲折折,坎坎坷坷,免不了风风雨雨,冷冷热热。对于困难和挫折,人们有不同的态度,有的退缩,有的回避,有的逆流而上,有的战而胜之。

人生问题也是古代哲人难以回避的。孔子以现实的、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他总结自己的一生,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庄子很感叹大树的长寿和蜉蝣的短命,认为:“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词人也经常涉及人生态度问题。对此,他们作出各种各样的解答。苏轼屡言人生短暂,人生如梦。最经典的是《念奴娇·送钱穆父》的下片: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时代使苏轼成为一个令人仰望的大文豪,可是在政治上他却不是一个成功者。有人可能会说,这些都是颓废的人生观、没落的情趣。其实不然。比起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苏轼追求个人生活的志向确实比较一般。但是,苏轼以此谆谆劝慰朋友:人生就像逆水行舟,我同你一样逆流而上。这些言辞,虽然不是青年时期的意气风发,然而也还是积极进取,难能可贵。人生短暂,万事匆促,这是不争的事实。荣辱得失本来就是相对的,过于执着,就会走向对自己的束缚。

读了这首词,我认为,我们应该像苏轼那样,不管遇到什么挫折,不论受到什么委屈,都不要对人生失去希望,而应该调整心态,怀抱一种飘然自适的性情,在“逆旅”中做一个坚定的、自觉的“行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人不能缩在乌龟壳里过局天促地的生活,而应该走向广阔的世界,呼吸自由的空气,在世间寻找人生的情趣,焕发出浪漫的青春。这是人性的觉醒,欲望的复苏。()这种理念,将有力地推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而成为促使人自身最佳发展的原动力。

蒋勋不仅仅讲词,还讲作者的经历,历史背景,所处环境,深入剖析作者的创作意景,以及作者与作者的比较,结合美学、书法、陶瓷等不同形态的艺术侃侃而谈,丝丝入扣,到点到位,让你赏心悦目,品尝阅读的快乐!有空你不妨读一读,对人生进行一场美的沉思。

8.《唐宋词十七讲》读后感 篇八

《唐宋词十七讲》,大致有几个重点:一是介绍每位作者时都特别注意其风格之特色与其所传达的`感情之品质的差别;二是对词之演进和发展之过程的介绍;三是对词之特质及传统词评中两种重要模式的介绍;四是结合了一些西方理论;五是冀望能传达出来一种感发的力量,感受到词作的生动的美感。此外作者还对词与诗做了初略的比较,对词在形式及内容上的分析解释了王国维先生对词所下的定义,即“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言尽诗之所能言。诗之境扩,词之言长”。

这本书所面向的是广大的诗歌爱好者。“内容深入浅出,融贯中西,独造精微,自成体系。使人读之可以温故,可以知新,对古典诗词的学习与评赏获得更多的感悟与启发。”

迦陵先生在讲述韦庄的《菩萨蛮》中说道,一个美好的遇合是值得珍重的一件事情。对我而言邂逅这本书便是一桩十分美丽的遇合。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就像深藏闺中的杜丽娘,需要有人将我们领进那个姹紫嫣红的花园。对于我而言,叶嘉莹先生就是一个领路人,她似是为我推开了一扇虚掩的门,向我呈现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面对春光如许,良辰这般,由不得你不感叹:“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也!”在这里有“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有“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也有“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那些曾经隐没在黑暗中的人,那些柔情似水,似曾相识的人们穿越千年光阴向我徐徐走来……这本书,字里行间满溢着温暖与热情,我想是因为作者的热忱与真心将词的生命力引发出来,唤起了我心底久违的感动。

9.唐诗宋词蕴含健康秘诀 篇九

在我国历史上,一些善于养生的文人墨客,常把养生之道寓于诗句之中。这些诗句集知识性、科学性、适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实在是不可多得的珍品,特此与大家分享。

“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 。” 这是半山翁王安石的诗句,意寓睡眠对于长寿比任何仙方都重要。现代医学认为,睡眠既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储备能量的主要形式,又是调节各种生理功能、稳定神经系统的重要环节,从而有利于人体健康,延缓衰老。

“主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复闻钟鼓。”这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诗句,它阐明了睡前足浴利于养生的道理。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的衰老是从脚开始的,经常足浴,不但能刺激神经末梢,调节自主神经和内分泌系统,有益于延缓大脑衰老,而且促进体表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从而消除疲劳,促进睡眠,益寿延年。

“世人个个说长年,不悟长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这是陆游的食粥诗。陆游深明养生之道,他对粥的称赞是出于养生的经验,而非文字的夸张。粥容易消化吸收,不伤肠胃,长期食粥可祛病延年,强身健体。如玉米粥补脾益胃,山药粥补肾精固肠胃,羊肉粥温补脾胃,银耳粥滋补强身。因此,粥对于老年人、产妇、患者都是非常适宜的食品。

剪报既动手又动脑,使我在晚年老有所学,同时也增加了生活情趣,延缓自己的衰老。而我在剪报的过程中,学习借鉴到了古人关于睡眠、足浴、食粥等等养生良方,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真可谓一举两得!

10.走进唐诗宋词作文 篇十

两年前的秋天,我离开了生活了十三年的故乡,来到这个陌生的校园。离开了昔日的好友,我只会坐在属于自己的狭小角落里,茫然地看着有说有笑的新同学,一切都是那么陌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离别赠言,在夜晚寂静无声之时,便会伴着沙沙的写字声,在思绪中晃动。这时,我心中的悲寂便不知不觉与诗词融合在一起。哦,我懂得了,我懂得了古人的心,我更懂得了我自己的心。无论这里有多么繁华热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没有见证过我的牙牙学语;无论这里的人们有多么友善,在我看来也不是记忆里真诚而熟悉的脸庞。即使身处异乡,我的心却始终在故乡滞留啊!月亮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晚上,把清冷的月光洒满大地,那不正是想抚平寂寥的人那伤痕累累的心吗?

我不由得想起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绝唱,他将自己对亲人的思念寄托于明月,化作最真诚的祝福:只要亲人平安幸福,纵然千里阻隔,也能共赏一轮明月,犹如近在咫尺。难遣之情至此释怀,于是同举杯,共祝愿,这既有对亲人的思念,也有对自己的宽慰。寥寥数语,创造了一个童话般优美的意境,千百年来感动着你我,从遥远的天际一直走到现在、将来。我想,诗词的魅力就在于此吧!

你看,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波涛汹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李白的“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虽早已倒背如流,如今回味起来仍是意蕴无穷……晚上,捧杯茶,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慢慢啜饮着带有苦香的.液体,遥望着即将被灯火覆盖的明月,想起唐宋文人那一句句感人肺腑的华章佳句,内心不禁被触动。

11.与宋词相遇作文 篇十一

宋词,是一条河,从一千年前流到我们面前。慷慨激昂,悲欢离合,哀怨缠绵,穿越了千年,却仍洗去了这尘世的纷扰,洁净了我们的心灵,亲近了美好的灵魂。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这是我暑期接触的第一首宋词。柳永的这首《少年游》,这是柳永对自己坎坷人生的自写自画,于秋景中触目伤怀,把老大无成之悲与茫然无期之感融入词中,寥寥落落,低回冲淡。在这里,柳永把自己落寞无成,年华凋零的惆怅之情,使人唏嘘。后来,我又读到柳永写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细品下,原来,这是宋词。我惊讶于宋词萦回曲折,似浅实深,有吐不尽的心事流荡其中。

再读苏轼的词,更将我深深吸引住。相对于柳永的无限忧愁,我更喜欢苏轼。他是一位豪迈潇洒的词人,《定**》虽写于他被贬之后的第三年,而他在清冷的小雨中,边慢行,边吟唱诗词,此时,我仿佛能听到他豁达爽朗的笑声:“都准备要回去了,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这份潇洒,也只有苏轼令我不得不折服。其实,我真的很想穿越到北宋与苏轼相遇,与其邂逅,也想体验一下“细雨斜风做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的美好景象,也想聆听一番您口中的“人间有味是清欢”,更想体验您词中的“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的恬淡的生活。可以说,从苏轼的词中,我懂得了生活的`充实和人生的意义。

宋词真的很美,美在晏殊的昨夜西风凋蔽树;美在欧阳修的庭院深深深几许;美在柳永的为伊消得人憔悴;美在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美在岳飞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宋词中不管是苏轼或晏殊,欧阳修或李清照,黄庭坚或辛弃疾……从这个暑假开始,他们将充盈着我的心灵。我爱那些词人与那些词,那是一种信仰与崇敬,还有向往。

12.你也可以写宋词 篇十二

虽然计算机可以写宋词,但毕竟程式过于复杂,对于普通网友来说,还有更简单的操作方式。网友“yixuan”通过研究《全宋词》,算出了其中的99个高频词语。熟记这些高频词,你就可以随心所欲进行创作了。“yixuan”贴出他算出来的高频词,排在前面的分别是:

1 1485 2 东风 1382 3 何处 1230 4 人间 1202

5 风流 857 6 归去 812 7 春风 802 8 西风 779

9 归来 771 10 江南 765 11 相思 753 12 梅花 732

13 千里 676 14 回首 656 15 明月 651 16 多少 648

17 如今 642 18 阑干 630 19 年年 613 20 万里 590

21 一笑 582 22 黄昏 550 23 当年 542 24 天涯 537

25 相逢 528 26 芳草 527 27 尊前 516 28 一枝 512

29 风雨 505 30 流水 472 31 依旧 472 32 风吹 471

33 风月 461 34 多情 457 35 故人 451 36 当时 450

37 无人 445 38 斜阳 438 39 不知 430 40 不见 429

41 深处 422 42 时节 403 43 平生 398 44 凄凉 398

45 春色 394 46 匆匆 383 47 功名 383 48 一点 378

49 无限 377 50 今日 369 51 天上 368 52 杨柳 362

53 西湖 356 54 桃花 354 55 扁舟 353 56 消息 351

57 憔悴 344 58 何事 339 59 芙蓉 338 60 神仙 334

61 一片 334 62 桃李 333 63 人生 332 64 十分 331

65 心事 329 66 黄花 328 67 一声 325 68 佳人 324

69 长安 321 70 东君 319 71 断肠 316 72 而今 315

73 鸳鸯 314 74 为谁 313 75 十年 310 76 去年 309

77 少年 308 78 海棠 307 79 寂寞 306 80 无情 306

81 不是 305 82 时候 304 83 肠断 303 84 富贵 303

85 蓬莱 303 86 昨夜 303 87 行人 302 88 今夜 301

89 谁知 300 90 不似 299 91 江上 298 92 悠悠 296

93 几度 295 94 青山 295 95 何时 294 96 天气 293

97 惟有 293 98 一曲 291 99 月明 291 100 往事 290

至于为什么第一名是“空白”,他解释:“排在第一的是无效字符,这跟数据源有关。”这个结果一出来,一位网友就一语道破了“玄机”:“原来,最流行的宋词就是‘东风何处在人间’啊!” 一名叫“达芬奇的鸡蛋”的网友拿大家都会背一点的圆周率进行创作,两个数字一段,对照高频词表,一首“华丽丽”的词就出来了!还附上了说明,特别像模像样。

清平乐·圆周率

回首明月(一看就是抒情诗)

14 15

悠悠心事空(果然,貌似失恋了)

92 65

西湖何事寂寞中(触景生情)

35 89 79

风吹斜阳匆匆(回忆那天下午的艳遇)

32 38 46

芳草平生斜阳(平生见过最美的太阳和芳草,都是因为那里有你的身影)

26 43 38

风吹寂寞今日(到现在就剩我自己)

32 79 50

一枝富贵年年(好花美丽年年开,好景宜人不常在)

28 84 19

断肠长安不知(我的思念远方的你可知道?)

71 69 39

看完这首诗,网友们一边膜拜,一边自己的创作灵感也被打开了。“丘寒”留言道:“试着用某个号码创作了一首:天上相思,芳草年年,昨夜江南,回首一笑多情。”“零Ronnie”很有创作激情:“我的生日:年年江上,江南春风;我的手机号:明月芳草去年,江南阑干归去……还真挺上口的!我也能做诗人了!”

各位朋友,还不快找出几组数据,过一把当词人的瘾吧!

13.唐诗宋词作文500字 篇十三

还记得妈妈为了让我记住《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时,她领着我要让我再多上一层楼,还说这就是“更上一层楼”。于是,我又在妈妈的“1、2、3、4、5……”声中,站在了更高一层楼的阳台上,看到了更远处的景色。

如今,我已是二年级的学生,背会了许多诗词。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李白、杜甫、白居易……诗人不再是那么模糊。不再是仅仅作为一个人名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他们常常饮着酒,或在月下一遍遍吟唱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或面对亲友,他们是那样难舍难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他们的友情是那样的深厚;“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人虽分开了,心却在一起……

看着他们留下来的一块块晶莹剔透的宝石,我逐渐明白他们的名字为何千古流芳;揣摩着一个个字、一个个句,我似乎知道了他们的情,触到了他们滚烫的心。

14.《半小时漫画宋词》读后感 篇十四

当我们在读到“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苏轼的乐观旷达,但想不到这是在他处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写的。我们在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时候,感慨范仲淹真的是忧国忧民的好官,却不知道他刚刚经历“庆历新政”的失败,被贬到地方当官。纵观这些诗词文豪,在文学上取得非常高的成就,但人生经历大多非常坎坷,要读懂他们的词,首先要从背后的故事开始。

陈磊带领他的半小时漫画团队,通过手绘漫画和段子的形式,著就《半小时漫画宋词》一书,抛却枯燥的讲解,丢掉公式化的赏析,用幽默的方式讲述严肃的`知识,别开生面地为我们讲解宋词以及背后的故事,带我们重新读懂了从小背到大的宋词。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

温庭筠被称为“花间派”鼻祖,一首“小山重叠金明灭”用词艳丽,描绘了女子描眉化妆的闺房情趣,成为后人争相模仿的对象。在他的词里,描写的对象大多都是女子,因为他喜欢混迹青楼玩乐听曲,也因此口碑不好,被人视作浪荡子;他的运气也很差,陪太子游玩遭连累,以致科举之路极度坎坷,一辈子都没考上进士,后来虽然当了官,但因为秉性太直,得罪权贵,最终被贬客死异乡。

千古散文《醉翁亭记》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着非常高的地位,是欧阳修的代表作之一。庆历新政失败,欧阳修被贬到滁州做太守,此时的他心情非常苦闷,为了排解这种忧愁,他与民众在山林饮宴游乐。全文贯穿了一个“乐”字,作者既陶醉在山水的美景之中,也陶醉在与民同乐之中,丝毫看不出被贬的苦闷愁绪。也正是这种苦中作乐的乐观态度,欧阳修才能在经历坎坷之后成就一世文宗的非凡成就。

对苦难的态度,决定人生的高度

同样被贬,苏轼也以自己乐观旷达的性格面对人生的风雨,开拓了精彩的人生,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在《半小时漫画宋词》一书中,作者为苏轼起了一个非常贴切的外号“全民偶像”。

确实,苏轼才华横溢,才宋朝的文坛上,几乎是“神”一样的存在,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无论是诗、词、书、画、散文,他都是一把好手,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与不同的诗人并称有不同的称号,“苏辛”、“苏黄”、“欧苏”,他的《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三大行书之一。

苏轼在文学上能够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才华,还因为他的挫折遭遇,以及面对苦难时的态度。虽然人生充满磨难,他依然对生活充满热爱。因为乌台诗案,苏轼被贬到了黄州。这是他人生最低谷的时候,他也苦闷、悲凉,心情十分低落,而且生活非常困难,但他并没有就此消沉,反而开始自力更生,开荒种地,而且还发明了很多美食,比如东坡肉、东坡饼。

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苏轼努力调节自己的情绪。

下雨了,别人忙着躲雨,他却写出了“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因为回家晚了被关在门外,他写下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游历赤壁,他写下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纵观苏轼这一生,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人生际遇实在太过坎坷,六十二岁了还被一叶孤舟送到了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即便这样,苏轼也没有放弃好好活着。他办学堂,开展教育,赢得了当地人民的敬重和后世纪念;没有肉吃就买羊脊椎骨,把每一丝肉都剔得干干净净……起初,皇帝是想要他死在这里,但最终,他没有死,反而熬死了皇帝。

元符三年四月,朝廷大赦,苏轼复任。只是在北归的路上,他病了,最后在常州逝世。苏轼这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坎坷的人生际遇造就了他文坛上独领风骚的地位。宋朝有很多词人,虽然没有达到他的成就,但成名之路大同小异,大多都是历经风雨之后突破以往的风格,闯出崭新的天地。

15.去宋词里觅凉 篇十五

最爱读李重元的《忆王孙夏词》。这首宋词,轻轻一点,便勾画出一幅夏令美图。读来秀淡自然,清爽怡心。像一片小花瓣,摇摇晃晃飘到眼前。“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沉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李重元笔下的小词,虽写炎夏,却在一角觅得清凉一片,颇为闲适。夏日小池塘里,风中水草猎猎有声,一转身天降凉雨。雨过后满塘荷香飘溢,满院子都是馥郁的芳香。如画又宜人的景色中,再吃上几个井水冰透香而甜的瓜果,去掉了暑气的时光里,躺在竹床上睡个又酣又长的午觉,有甜美的清梦闯进来,多么惬意。这首短词,我读到一半便醉了,汗水湿透的衣衫,顷刻间冒出凉意来。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首词笔调轻快,语言浅明,摹写真实,让人喜悦地看到了黄沙岭的夏日夜景,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它从视觉、听觉和嗅觉,述写了夏夜的山村风光。画面优美,情景真切,恬静自然,让人颇感适意,并充满无限向往。

陆游《幽居初夏》:“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南宋陆游的这首词,初看心境闲适,景色清幽,初夏物象怡然醉心,只在最后陡然一转,心中顿生波澜。这正是《幽居初夏》的特色,也正是陆游忧国忧民,热爱生活,积极处世的态度。小词像夏季的一把蒲扇,读到末句,顿然没了夏热,也驱走了蚊蝇,只有一片夏思,心境也一步一步走向夏的深处,魂和魄也一点点勾勒出来。词作颇感沉实,深邃,让人在初夏的景色中,一下子找到了自我。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荫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读这首《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感觉周邦彦的夏体物细微,美奂又清隽。宋词的后半篇,词作者将胸中哀怨融入景色之中,抒发了自己的苦闷心境和羁旅愁怀。此宋词入笔无痕,抒情自然含蓄,于喟叹之中回味悠远。词作者一颗疲惫的心,在夏日美景中寻得了一片清悠。

“楝花飘砌,蔌蔌清香细。梅雨过,萍风起。情随湘水远,梦绕吴峰翠。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密意无人寄,幽恨凭谁洗。修竹畔,疏帘里。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这首夏季避暑词,笔触一抹,便把一个生动的夏天勾画出来。继而词作者又给出了一个度夏的画图,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夏不仅有烦躁,亦可宜人和宜心,读来心胸舒展恬淡,颇感适意。

到宋词里走一趟,赏味一下夏景,评析一下人生,宋词里多有沉静和夏凉。

上一篇:朋友,请你不要这样作文下一篇:发展村集体经济村支书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