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学说史 读书报告(精选7篇)
1.政治哲学说史 读书报告 篇一
2011年6月25日
两课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心得
之浅析当前人民内部矛盾
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讲话。毛泽东全面地分析了各种类型的人民内部矛盾,系统地论述了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的方针政策。指出,要用民主的方法,用“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作为从政治上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解决经济领域中的矛盾,应依据发展生产,统筹安排,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科学文化上的问题,应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民族关系中的矛盾,应采取加强民族团结,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的方针;在与民主党派关系上,应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等。根据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阶级状况的估量,毛泽东适时地指出,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基本结束,共产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即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开战,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富强繁荣的国家。
在如同文章中所说的“祖国的更加美好的将来”的今天,一位青年通过两课原著的研读,深刻感受到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的强烈感知和正确分析。他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针对矛盾他提出了“团结-批评-团结”这一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总公式,为落实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规划了宏伟蓝图。今天,经过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快速腾飞,社会风貌焕然一新。在胡锦涛同志的领导下向着毛泽东建设“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较易于克服困难,较快地建设我国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奋进。
当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我们解决好人民内部矛盾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人民的政治,文化,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善。但正如毛泽东所说“但是,这并不是说在我们的社会里已经没有任何的矛盾了。没有矛盾的想法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天真的想法。”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国还处于并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在短期内难以解决,就必然使人民内部各种具体利益矛盾难以避免地会经常地大量地涌现。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城乡矛盾。城乡差距是我国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这种差距体现在收入,教育,福利等各个方面。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和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11年《农村经济绿皮书》指出2010年,全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自1998年以来首次快于城镇,城乡收入差距与上年相比有所下降。但目前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巨大,其比例是3.23:1。预计2011年,这个比例将达到3.26:1。绿皮书指出世纪90年代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在不断扩大。原因在于农业农村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农民增收仍然困难,城乡发展失衡仍然突出,这一问题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城乡管理的体制问题。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的缺陷难以克服,城乡管理体制之间尚存巨大鸿沟,以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这种巨大的差距使得初次分配的公平性备受质疑,导致城乡矛盾凸显。教育作为国家的百年大计,却还没有体现出城乡应有的平等,当然其中的原因是异常复杂化的。城里的孩子坐在明亮的教室享受优质教育,先进的教学设备,但与此同时,农村的同龄孩子可能在干粗重的活。虽然现在九年制义务教育我们已经免学杂费了,但是在很多方面还是困难重重。小学生的营养健康状况有很多问题,还有学前教育在农村是严重的滞后,初中阶段我们刚刚的研究发现,初中辍学的比例高达百分之二十多。对于对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就是不小的成本上大学的路就更加艰辛了。城乡教育投入差距悬殊。义务教育以地方政府投资为主,其投入的多少完全视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状况而定。在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距的情况下,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差距明显并呈不断扩大趋势,这就使得农村的学子难以享受到好的教学设备,使得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另一方面,由于城乡条件的差异,使得农村的师资严重不足,而城市师资则过剩。农村与城市师资数量、质量的差距也造成了学生受教育过程的不平等,从而导致教育成果的差异。农村的孩子都怀着纯朴的梦想希望通过读书来让他们改变命运。但这种教育的不公使得这个梦想品频频受阻。使得城乡矛盾更加突出。我国城乡居民不仅统计收入上存在较大差距,在收入统计之外,享受的各种社会福利也存在较大差距。很多社会福利实际上是居民的一种隐性收入。因此,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应比统计上的收入差距要大。目前,城市居民享受的住房补贴、物价补贴等各种补贴,以及各种社会保险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收入保障等,绝大多数农民都不能享受。城镇居民以社会福利方式获得的隐性收入难以准确估计,有统计数据称平均一个城镇居民的年收入超过了一户农民全家的年纯收入。医疗保障等方面,城市受到政府高度重视,得到高额的财政拨款;而乡村在过去一直处于滞后发展状况,虽然近年来中央和省财政开始对其有所投入,但由于地方不能承诺给予发展所必须的配套资金,所以不少能够改善乡村福利水平的项目最终没有付诸实施,从而使一些地方陷入更落后更贫穷的困境。农妇因无钱治病刨腹自医让人看到的农村医疗体制的落后,主人公吴远碧的极端行为无法掩饰其“剖腹自医”背后所见证的底层群体医疗保障困境,以及目前我国社会医保总体上的“负福利”现状。
农民看不起病,是社会之痛,是当前农村医疗体制下有待解决的问题。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伴随城市进程的发展,拆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从而把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矛盾推到了风口浪尖。建设的很多所谓技术开发区,商业区,有大量的名义上的政府设施的存在,这类工程绝大多数是以公共利益为名建成的,这中间引发了不同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和冲突。可以看出,普遍存在着以公共利益为幌子的商业拆迁,严重损害被拆迁人的利益。我国新宪法修正案第20 条和第22 条明确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由于法律缺乏对公共利益的严格界定,导致“公共利益”成为一个行政机关权力的滥用,侵害了公民、法人的利益百试不爽的借口。房屋是一般民众最主要的财产,是民众生活的蔽所,无房何以为家。这个事关民众更本利益却在政府的公共利益下显得弱小。不断发生的暴力强拆事件把这两种利益的矛盾不断激化。虽然人们普遍将公共利益视为城市拆迁的正当性基础,但《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通过“拆迁行政许可”条件来回避公共利益的价值限制,既不需要考虑到“公共利益”需要,也不必事先与被拆迁人协商或告知,将非国有财产视若无物,也完全排除了将公共利益和合法个人利益的考量,使得被拆迁人在拆迁过程中缺乏发言权,知情权以及引发拆迁补偿安置的抱怨和不满。在农村更是存在流转土地,擅自改变土地用途,违法占地和新民居周转用地,改变用途等问题。使得农民赖以生存的田地被毁,农民被上楼日益普遍。白岩松在评河北香河圈地时说“近几年来,不管是土地流转,还是新农村的建设,目的是让农民的生活变得更好一点,因此推出的这种举措和目标,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就会发现总是有一些人善于喊着,利用土地流转这样的一种方式,喊这个口号,但是又扛起了所谓建新农村的这样一个大旗,实际最后干的是让当地的农民利益受损,至不是眼前受损,一受损可能好多年这样的一种行为,这是一个典型的,我觉得地方政府或者当地政府把法律、把民生放在两边,最后把眼前的利益放在了中间的一种,大家非常不愿意看到的一种行为。”如何解决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是解决当前矛盾的主要破题口。认识到当前矛盾后我们应该寻求如何解决,对此毛泽东发表的《正确处理关于人民内部矛盾》对当前问题的解决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毛泽东告诫我们“:在一般情况下,人民内部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但是如果处理得不得当,或者失去警觉,麻痹大意,也可能发生对抗。”我们务必要做到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矛盾扩大化,避免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新时期必须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政治生活的主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的缓和、化解人们内部矛盾,调节好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和谐社会。在新时期,要结合当前实际,运用毛泽东的矛盾理论解决当前社会矛盾。第一,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尽量安排好各方的物质利益;第二,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的作用;第三,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本原则就是要有利于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漫漫长征,也是我们为之努力奋斗的远大目标,它需要我们正确地理解和社会主义的矛盾规律,如文中所说“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经济和意识形态结构中,如何协调好各方的利益关系,化解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而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为我们指引了道路,引领我们不断向前发展。
2.《哲学的故事》读书报告 篇二
《哲学的故事》读书报告
小组成员:
——斯宾诺莎
邓娟
41023019
戴若菲 41023086 王佳妮 41023077
向毅
41023009
《哲学的故事》
目录:
前言
心态
爱
谦虚
幸福之完善自我-------------------11
小组分工
-------------------------16
《哲学的故事》
前言
《哲学的故事》这本讲述了很多哲学家(像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培根等)的事迹,包括他们的生平经历、代表作的解读。
正如作者威尔·杜兰特在本书开头致读者中提到,《哲学的故事》并不是一本完整的哲学史,它是一种尝试,用集中描写某些主要人物纯理论思维的故事的手法使知识人情化。哲学,在我们的一贯的认识中,是高深莫测,不可触碰的。仅仅是那些伟人的的只纸片语都会让我们去回味许久,更何况是他们一生的心血之作。然而在这本书中,作者向我们讲述了各个哲学家的思想及他们的思想是怎样给了人们以深刻的影响。逐步引导我们走向哲学的世界。
斯宾诺莎,我们小组对于这样一位哲学家是没有听说过的。作者既然将他写入书中并且给予同样的篇幅,那么他必然有着自己独特的哲学见解。于是我们小组选择以斯宾诺莎为主来展开这次的读书报告。
我们的水平或许在从事哲学的人的眼中太过浅显,但这都是我们每个人尽力去做到的最好。也非常感谢老师的这一次的作业要求,给了我们一个接近哲学的机会。今天我们所了解的有关哲学的知识,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都会有所帮助。
《哲学的故事》
心态
1.心态与道德
决定论使我们能够以同样平静的心情预料和面对好运和厄运,因为我们知道,这一切都是天意,很多东西并不是人的自由意志能完全决定的。正如今天瞬息万变的社会一样,人总是在某种规则下寻求自身最大的消极自由。而这些规则往往是导致事件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才会有社会的不公平现象。而这些不公平的现象又会引发道德风险,但我并不是说道德风险都是由不公平引起的。所谓的法律,社会规则仅仅只能限制人的行为,却无法限制人的思想。这时候,社会公认的道德观念便发挥了作用。但社会公认的道德观,价值观能否发挥维持社会运行的功效却是取决人的心态。也许决定论还教给我们“上帝理智的爱”,从而使我们愉快地接受自然规律,并在自然规律的范围内寻求自我满足。其实从宗教的层面上来说,心态与道德并不与宗教所提倡的真理相违背。宗教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宗教的建立旨在带离人们脱离某些人生的苦难,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慰藉。心灵的寄托能缓解人生的痛苦。尽管某些宗教的条例并不是那么客观,甚至有的有些极端,但在极端之下总有回转的余地,譬如相信天命的人也可能反抗,但决不会埋怨,因为他知道,从全局来看,自己的幸运或不幸并不是偶然的,而只是世界永恒序列和结构的必然结果。这样,他就会将一切事物都看成永恒秩序和过程的要素,从而超越激情5 《哲学的故事》
所产生的动荡不定的愉悦,达到平和宁静的境界。他会以微笑面对死亡,不管是现在死去,还是再活一千年,他同样心满意足。在历史长河中,不管是偏激的心态还是平和的心态都是智慧道德的基础,就是在心态逐渐演变的过程中,智慧道德得到了发展和传承。
2.心态与幸福
斯宾诺莎是一个被世界抛弃的孤独者,但他的哲学依然表现出他对这个世界的热爱。犹太人的长期漂泊史构成了斯宾诺莎的思想背景,并使他成为一个坚定的犹太人。尽管他的思想与荷兰人的基督教相悖,并且犹太人当时是寄人篱下,不得不屈服于基督教,才被开除了教籍。在他发表言论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必须要承担的风险与责任。在被开除教籍之后,他平静而勇敢地接受了被驱逐的命运。他说:“这件事不能迫使我做任何我不愿意做的事情。”失去了宗教的庇护,一个人的信仰注定是孤独和悲哀的,失去心灵的慰藉,他只能默默承受。贫穷饥饿随之而来,他静静的接受,但当路易十四这位大国君主也表示要给他一笔丰厚的年金,斯宾诺莎不卑不亢地谢绝了。从接受漂泊,到开除教籍接受命运,虽然贫困却默然接受,斯宾诺莎的一生表面上是大起大落,但这仿佛没在他心底勾起一丝涟漪,正是这些道德人生的积淀,他才说出了“幸福不是美德带来的报酬,而是美德本身”。人生有太多的无可奈何,总会有不如意的时候,不要一味的埋怨,而应以一颗平和的心去对待,试着放开心怀,思维也会开阔很多,对过去不必太纠结,以平静的心态去接受,人才不会有那么多痛苦和过不6 《哲学的故事》
去的坎,才会获得幸福。如今,常常可以见到‘淡定’两字,这正是折射出当今社会人们所向往的一种平和的心态。生活本来就不易,人生必定会有苦难,以平静的心态对待才会获得相对最大的幸福。
爱
斯宾诺莎说“激情没有理性是盲目的,理性没有激情是死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爱情也需要激情,但如果爱情中没有理智,爱情就是盲目的,如果太过理智,爱情就是死的。
有人说:“男人在爱情里变温柔,女人变傻。”就我看来,如果想拥有一段纯洁浪漫的爱情,那就应该放下理智。当我们把人生和爱情当作一场旅行,不去在乎他的目的地,只在乎过程中的完美时,如果太过理智,在乎的身外之物太多,例如对方的经济条件,父母长辈对你们爱情的看法,等等,那么两个相爱的人就像是两只刺猬,都有坚硬的外壳,又怎么抱在一起呢?只能彼此伤害。只有放下理智,相爱之人各自剥掉自己的外壳,虽然会流血,会痛,但只有那样两个相爱的人才能真正拥抱在一起,感受彼此,把彼此交给对方。如果爱情只靠理智来维持,好多灵感都会窒息,就像做数学题那样,每一步都按照定理推理得准确无误,那么除了得到答案还能发现什么乐趣呢?如果7 《哲学的故事》
爱情中有太多的理智,那么爱情便有了种种局限,变得复杂了,便因缺乏活水的注入而变成一潭死水,因找不到最初的头绪而乱成一团麻絮,又怎能常新,目睹清澈的水中景色,回归美好本身的意义?
而从另一个角度,斯宾诺莎又说”既然理性不要求事物违反自然,理性就承认每人必须爱他自己,求取有益于他的东西,凡是使他真的走向更大的圆满完美状态的东西不论什么他都希求;而且每人就他的存在而言都该尽力维护他的生存。“理性不要求事物违反自然”,当你真正爱上一个人,你会不计得失,不问后果,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人世间一种很自然很真挚的唯美的感情。所以单纯的爱情就是疯狂的,太理智的不是爱情。“理性就承认没人都会求取益于他的东西”,我相信,人活于世,是需要一段唯美的感情来丰富自己的人生,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完美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来,爱是“使他真的走向更大的圆满完美状态的东西”,这又说明理智与爱并不矛盾,理智就是顺其自然的去爱。
“一切理智的行为——即一切符合全面情况的反应——就是德行;最后理智之外没有德行。”单纯真挚的去爱,就是符合全面情况人的正常反应,自然的去爱,就是理性,哪怕为爱付出为爱疯狂,这也是一种德行。
《哲学的故事》
谦虚
“谦卑不是阴谋家的伪善,便是奴隶的怯懦。”“他事后悔恨,便是加倍的不幸和双重的懦弱”。这些话语来自于斯宾诺莎的思想。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曾明确表示不喜欢谦卑,但是却赞赏谦虚。
也许这两个词语常常被人们所混淆。在基督教中有一些内容是讲述谦卑的。
慕安德烈在他的书中写到:“谦卑不是一种我们要带到神面前的东西,也不是他要赐下的东西;谦卑乃是意识到自己一无所有,且真正看见神是一切,遂让路以便让神真正成为一切。”从这段话中我们应该可以这样理解到,在西方中,神代表着一切,人一无所有,人应该生而听从神的指令,不能够有自己的认知。显然这和西方基督徒所表现出来对于神的尊重是一致的。虽然,这在我们国家是有点不能理解的。
当第一次读到斯宾诺莎对谦卑的解读,我有点疑惑。那是因为他在前段表达了自己对于谦卑的厌恶,后来却说到对谦虚的赞扬。后来回想起斯宾诺莎的生平经历,也了解到了其中的缘由。
这位哲学家曾经离开教会,遭受到各种打击。无论是犹太教,还是当时对犹太这个名族表现出慷慨的基督教。他们对于信众的教育是听从神的指令,不可违背神。谦卑也许是当时所有基督教徒特别是犹太教徒们所表现出来的对人生的态度。没有意识去思考哪怕一丁点有关与神的旨意相违背的事情。斯宾诺莎却坚持为自己的思想放弃了这9 《哲学的故事》
种人生的态度,而后来我们知道的一些哲学家、科学家也走上相同的道路。
西方人的谦卑是一种没有独自人格的价值观,它将人定义为一种附属品,一种对神的膜拜。他们对于上帝的这种谦卑的态度也会渗透到其他事务中去,比如权贵。也许后来他们为了自由而革命和这有一定的关系。对于东方人来说,谦卑和谦虚虽然不能划等号,但是他们的意思也相差不大。
词典中这样解释谦卑:谦虚,不自高自大,放低姿态。而谦虚则是:不自满,肯接受批评,并虚心向人请教。在《三顾茅庐》这个故事中,刘备的形象是谦卑又不卑微。谦卑在中国古代,谦是谦虚,卑则是对于一些伟人、圣人的尊重。而这个词也只是用于伟人身上。
中西方对于谦卑的认识是有着一定的差距,但是对于谦虚却是高度一致的。正如斯宾诺莎所讲叙的那样。他对谦虚持肯定态度,并反对那种言行不合的骄傲,因为骄傲的人最容易受到谄媚的愚弄。在他的伦理系统中,骄傲是一种狂妄自大,一种不正确的人生态度。一个人一旦迷恋上在人们面前趾高气扬,并且享受别人对他的完美与功业惊讶得张口结舌,最终会变成那些恭维他的人的牺牲品。而这样的例子在中国的历史中也是常见的,比如历朝历代的皇帝,哪一个不是自我吹捧,而他的大臣不是阳奉阴违。最终导致王朝的没落。或许这个例子在现在的社会来说是极端的,因为没有人会这样的吹捧你,即使有,你也会从其他的渠道听到不一样的评论。
然而对于谦虚,这个中国传统的美德,我们现今还是要去赞扬它。10 《哲学的故事》
现在的社会,正如我们所知的那样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每个人都要学会怎样去推销自己,展示自己的优势。谦虚或许在此时显得不是那么的必要,因为即使是现在的老师也在教导着学生们不要太谦虚了,要用于承认自己的优秀,并且向比人展示自己的优势。可以说是要有一点骄傲。如果连一点骄傲的资本都没有,那么自已也就没有了竞争的优势。
但是谦虚,却可以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使自己的内心任然充满的一种求知的欲望,是进取和成功的必要前提。
“钻研然而知不足,虚心是从知不足而来的。虚伪的谦虚,仅能博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 —— 华罗庚。正因为人有了谦虚之心,他才会知道,世上没有绝对的完美,只有相对的完美。在成功的路上才会有动力去坚持自己的追求,而那些充满骄傲的人,则只是看到当时的完美,就心满意足,停止向前,而当别人超越自己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丢失了很多。
保持一种谦虚的心态,不自满、自大,虚心向他人请教,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尽力去弥补。即使在充满竞争的二十一世纪也是适用的。而这早在几百世纪以前就被一个叫斯宾诺莎的犹太人所提倡。
《哲学的故事》
幸福之完善自我
每每看到幸福二字,不由得使我想到了斯宾诺莎对幸福的理解,幸福并不只是单纯的快乐,快乐和痛苦是相对的,他们是过渡的,不静止的,快乐是从放大的圆满完美过渡到缩小的,接下来就是低潮,人生就是如此,长久的圆满是不可能的,那持久的幸福需要用心来呵护,理想的,梦幻的东西终究是要破灭的就让他活在心里,曾今及时快乐就行......是呀,谈到幸福不同人会表现出不同的神色,幸福之人都有着相同的笑容,甜到了心坎,而不幸之人却神态各异。在如今这样一个工作压力倍增,月工资还不能为自己买到一平方米的栖身之处,股票时时牵动你每一根神经的年代,幸福似乎与大多数人若即若离,我们这到底是怎么了,是我们的心病了,还是社会早已病了,那不幸之人何时才能功德圆满,等到幸福来敲门呢?
幸福与幸福指数加之心理医生结伴而来,成为日下的一种时尚。所谓幸福,是指国民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及对生活境遇的称心如意。还记得2011年2月27日,温爷爷与网民交流时将“幸福”诠释为“让人们生活的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如此朴实的“四心”为何让众人却为此煎熬望尘莫及。而幸福指数是主观幸福的一种量化指标,是幸福“晴雨表”,但由于大多数人不幸福,心理医生便成了热词,不幸之人将自己的幸福拿给了心理医生来诊断。斯宾诺莎对幸福的理解其实在当代也是适用的,随着空间时空的变换,12 《哲学的故事》
幸福似乎变得敏感了,只是牵动幸福那情感的心依旧....时下我认为主要有三方面能牵动我们的幸福:个人成长、工作、婚姻生活。我将从这三个方面尽力让不幸之人放宽心,爱自己,爱生活,完善自我得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幸福的外延在不断扩大,但是他的内涵,情感却依旧那么细腻,让人离不开幸福....1、用心体会实现自我成长
不知大家童年时可曾读过《银河铁道之夜》?它是日本作家宫泽贤治童话作品中的代表作,历来备受各国专家学者的关注,是孩子成长必读励志成长系列书之一。书中主人翁是一个孤苦伶仃的孩子焦班尼,他在偶然的睡梦中乘坐银河列车进行了一次旅行,通过这次旅行,他摆脱了孤独自卑的阴影,改变了他对人对事冷漠怨恨的态度,通过自己的双手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为全世界的幸福而努力。这似乎很圆满,成长的幸福其实就这样简单,就是一种自我精神生态的和谐,对人对事心态与状态尤为重要,他们会左右着你的成长。
还记得丰子恺先生曾说过;其实世界上最难做的事情莫过于人与自我的和谐。自我是内心深处最真实的自己,只有学会了与自己和谐相处,才会拥有健康的心理和情感,才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学会善待自己,才不会在成长的路上流那么多的眼泪,才不会在各种的大考小考中丧失了自己迷失了方向,才不会在因为没有朋友而孤寂落寞了。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待人待事,乐观的面对每一天就会守的云见天开,才会得到蓝颜知己,才会真正体会到大考小考的意义,不是为做事而做事,而是这样做自己能得到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成长就是这样一13 《哲学的故事》
个完善自我塑造自我的过程,小时候的经历从某种程度上也折射了我们的未来,所以一个和谐快乐的童年对自我的成长是重要的。让阴影滚蛋,让强大的内心充实自己,和谐的成长之旅需要的就是和谐的心态,积极地状态,其实成长的幸福就这么简单,不要把幸福守得太紧而忘了自己是谁......2、工作与幸福感
有时不是幸福不敲门,而是我们错误的理解了幸福的真谛!每个人都要经历工作,对工作每个人会持不同的意见:这不是我喜欢的工作,为了生活为了钱,我来到了这里;这样的工作真没劲在这里工作没身份没地位何时才是个尽头呀;工作嘛,就完成上司交代的,9点准时上班,五点准时下班,下班后绝不提工作;工作就是在电脑前敷衍boss,来巡查时假装看电脑敲打着键盘,不在时嘛,就是津津乐道的看电视打游戏偷菜....不明白了这是谁在上班?
现在的工作态度令人担忧,自从大学扩招,大学生就遍地开花已不是什么稀奇事了,可是来自各大高校书生气心气高,毕业了去找工作,工作卑贱了有失身份,工作较轻松的用不着请个大学生去做,工作好的职位高的,大学生又做不好。在大学我们学会了什么,学会了“修生养性等着工作来上门”高不成低不就,我们到底怎么了,36行行行出状元,搽皮鞋的也能成就一份事业,北大的也只能出来卖猪肉细细想来,是我们的观念有问题,我们的心态没摆正,我们的心智不成熟。高等教育使大学生养尊处优,而忘了教育大学生们,出了社会你就不再是大学生,就只是一个普普通的社会人,承认的是你个体14 《哲学的故事》 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工作不是难找,是我们在为难自己,喜欢与不喜欢是相对的,是用心做了才能体会得到的,不要妄下结论,工作并无卑贱之分,是我们自己给工作分了三六九等,是自己看不起自己,给自己下了圈再加上旁人异样的眼光润色,我们就退缩了,不是工作折磨自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但找到了工作呢,大多数人第一感觉是:这不是我喜欢的,为了生计就只能委屈自己,殊不知这样的心态基奠就为以后的工作态度埋下了恶果。就为了工作而工作,准时上班准时下班,上班时间就只图完成工作,并没想如何把工作看成一次次潜在的机会好好地拿捏分寸做到尽善尽美同时提升自我,给自己定位资源。就拿高校的图书管理员来说,图书管理员确实一份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职业了,每天等待师生借书还书整理书库数据库,可是这份职业也有其特殊社会价值,这是一个为他人做嫁衣的职业,馆员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对环境舒适,气氛和谐,融洽和对师生们认识价值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现在正是服务行业当道,服务的态度和质量对顾客各方面的影响是巨大的。服务行业,需要的不是像机器人一样的员工,而是热爱服务具有创造力的员工。
弗洛姆曾说:幸福本身不是结果,而是伴随这力量增长的体验。体验是需要用心去感悟的,那是以完善自我的过程,调整心态,提高状态的积极性,培养自己对工作的认识,用心随时为自己创造机会,用心动和行动来栽培自己的幸福,其实我们本来是幸福的,只是我们戴上了透视镜略去了幸福。幸福其实就这么简单,用心去体悟,15 《哲学的故事》
好的心态,积极的状态来经营,幸福还会远吗?
3、拿什么来拯救我的婚姻
恋爱婚姻是人生最美好的事,既不必有梁山伯与祝英台那般轰轰烈烈,也不必有董郎与七公主那般凄婉动人,只求携子之手与子偕老。可是现实是,婚姻危机百出,是谁动了我的枕边人?其实我们自己就是恋爱婚姻那瓶毒药,自己给自己下了毒药,却发了疯的寻找那个小三。我们一直在唱,你的心有一道墙,而我愿意为你开启一扇窗,偶尔透出一丝丝阳光。爱情婚姻拼的不是伪装自己的情商与智商,更不是后宫那套不见天日的勾心斗角。生活中我们或许有很多角色,可是在婚姻与爱情面前,需要的是最真实你,早点摊牌,不要到了后悔是才说我早想告诉你的,就是怕你生气,其实是你自己给了对方离开的理由,坦诚相待才是婚姻的安全保障,婚姻之道是进MBA进修不来的,拯救自己婚姻的是你自己,维系婚姻成长的是你对婚姻的态度,幸福来之不易,维系更是难,幸福的营养是自己配备的,用真实的自己好的心态,积极的状态去耕耘完善自我的同时去营造自己幸福的果子。
幸福有时很简单,我们太紧张,他丢失了,可谁知幸福就像仙人掌并不那么显眼,幸福本来很坚强,可是我们错误的理解了幸福真谛,看守的太紧,让幸福失去了阳光,而阿谀的呵护让幸福变了味道,我们只能看着幸福凋零,却哭弄着上天的不公平,自己总的不到幸福,真的是这样吗?我不得而知.....16 《哲学的故事》
小组分工
3.《国际政治理论》读书报告 篇三
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
姓名:耿玉超
学号:20133190
美国作家肯尼思·华尔兹(Kenneth N.Waltz,1924-)的《国际政治理论》一书在国际关系理论界具有显赫地位。该书共分为9章,目的有三:第一,试图对已有的重要国际政治理论进行批判性考察;第二,力图建立一种新的国际政治理论;第三,对新建立的理论进行检验。
第一章“规律与理论”阐述了理论究竟是什么,演绎理论较之归纳理论的优点,理论的建构和其检验方法。华尔兹给理论下了两种定义:其一,它被视为关于某一特定行为或现象的规律的集合或系列。但理论并非只是规律的集合,而是对规律的解释,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规律指出恒定不变的或可能存在的因果联系,而理论则解释这种联系为何存在。其二,即理论解释规律,规律有别于理论,区别之一就在于规律可以被发现,而理论只能被构建。如果假设得到确认,便被称之为规律。而理论只能通过简化来建立,简化使发挥作用的基本要素得到彰显,并揭示出必然的因果联系和相互依赖关系。
他抨击了辛格的理论命题,认为他丝毫没有考虑出现干扰变量的可能。并以辛格为例提出了对理论检验的7个程序,认为有时经过检验,理论似乎被证明是失败的,但这也许是由于某些检验步骤实施不当所造成的。“在没有任何理论光芒指引的情况下,却试图寻找事物间的联系,就仿佛盲目地向一个看不见的靶标射击一样,不仅要浪费大量的弹药,而且即便击中了靶心,也无人知晓。”这句话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华尔兹的观点。
第二章“还原主义理论”集中讨论了几个采用不同研究方法的理论,来思索不同类型理论的可能性与局限性。还原主义理论认为国家内部力量产生外部后果,国际系统也只不过被视为一种后果而已。还原方法是指为了解释某一集团的行为,从而对其组成成员的心理进行研究的方法,其实质是通过研究各组成部分来理解整体。
华尔兹认为霍布森-列宁的帝国主义经济理论是还原主义理论的最佳范例,他认为霍布森-列宁理论的假设是经济性的,而非政治性的。如果一个国家出于经济原因而谋求对其疆域以外的地区施加控制,进而建立帝国,那么这就构成了帝国主义。帝国主义理论认为国际结果只不过是单个国家的行为所产生结果的总和而已,而每个国家的行为则是根据自身内部的特殊来加以解释的。之后又对霍布森的《帝国主义》中的帝国主义经济理论进行了检验。霍布森认为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运作情况的了解,可以推论出这些国家的对外行为,然而他的错误在于认为根据单元特性可以来预测结果。
在国际上,不同国家曾造成过类似的或不同的后果,而类似的国家也曾造成过不同或类似的后果。相同的原因有时会导致不同的效果,相同的效果有时源于不同的原因,这使我们质疑还原解释方法的有效性,因此揭示国际政治不能依靠分析性方法,而必须采用系统方法。
第三章“系统方法与理论”考察对国际政治进行政治性、系统性研究的方法。他先对分析性方法和系统方法进行对比,认为经典物理学中,对各要素变量间关系的研究后,向量相加后得出整体的方法是分析性方法,但它是不充分的,只有在系统层次的影响不明显时才可行。用与系统论和控制论的用法相一致的方式来构想政治系统,于是,系统就被定义为一系列互动的单元。系统理论的目的就是要显示出这两个层次是如何运作和互动的,这就需要将其清晰地区分开来。系统方法所构想的国际政治系统是国际结构与互动单元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华尔兹接下来分析了三位理论家的理论。首先,他认为理查德·罗斯克兰斯的国际政治系统是国际后果模式,认为行为体干扰、调节者和环境制约影响了国际后果。其中国家是干扰源、机制是调节者,环境是指对政策具有影响的一系列物质性制约因素。但他的理论是经验主义,忽略了系统层次的作用,也是分析性的,但却并非系统研究,是还原主义。其次,他认为斯坦利·霍夫曼将国际系统定义为“世界政治基本单元之间关系的一种模式”。他将系统设想为一种关系模式,认为系统具有一个总体的结构,该结构是作为对统治者行为以及国家行为具有影响的要素之集合,而正是这些行为构成了关系模式。很明显,霍夫曼混淆了单元层次和系统层次的因素,错误地将系统内部的重大变化视为系统的变化,如果单元间的互动在形式上发生了变化,便出现一个新系统的话,那么系统将会急剧增加。他的方法只能描述国际系统,或者说只是他对国际系统的印象罢了,但他也预测了两极世界的结束和五极世界的产生。最后,华尔兹肯定了卡普兰的理论,卡普兰名义上考察了六个系统:即均势系统、松散的两级系统、紧密的两级系统、单元否决系统、全球系统以及等级系统。并描述了不同系统的五个变量:即系统的基本规则、转换规则、行为体分类变量、能力变量,以及信息变量,但是他却并未指出这五个变量的相对重要性以及相互作用,因此他的系统方法并不是理论。卡普兰的方法实际上是一个很古老的方法,即考察变量的特性及其互动,并将这种互动之集合视为对系统的描述,他的著作更多地是一种方法和分类法,不是一个理论,但这一方法却由于其自相矛盾和概念上的不足而充满了令人困惑难解之处。
第四章“还原方法与系统理论”阐述国际政治系统理论应该包含什么内容,以及它能够和不能够实现什么。传统主义学者一再强调国际政治的无政府性质是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领域的区别所在,而现代主义学者则往往否认存在着这种区别。但是如果只看两大阵营成员的行为,就会发现两者都将其注意力集中于互动的单元,而没有认识到系统原因的作用。文中还论述了基辛格的观点,基辛格认为国际秩序的性质取决于各国的特性,一个合法的国际秩序倾向于稳定与和平,革命性秩序则倾向于动荡与战争,具有革命性的国家缔造了革命性的国际系统中则包括一个或多个具有革命性的国家。本章中基辛格、摩根索、莱维的观点却都没有考虑到在国家的目的和行为以及他们行为产生的结果之间还有其他重要因素介入。
华尔兹认为欧洲列强之间的政治是一种零和博弈,每个大国都将别国的损失视为自己的收益,都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合作。结构有可能突然发生变化,结构的改变无论是否采取暴力方式,都是一场革命,因为随着结构的改变,单元在系统中的布局也随之改变,由此导致对单元行为及其互动所产生结果的新的预期。国际政治的系统理论研究的是在国际层面,而非在国内层面发挥作用的力量。他阐述了结构的含义:可能指代一种补偿机构,再输入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保持结果的一致性。指一系列约束条件,结构通过奖励某些行为,同时对某些行为进行惩罚来进行选择。并揭示了结构施加影响的方式:通过社会化进程限制和形塑行为。例:同一镇里的青年穿着相似,因为受到团体意见的控制。通过竞争。例:竞争缔造一种秩序,秩序内的单元通过其自主的决定和行为调节彼此的关系。文中还举“开店选址”,“适者生存”等例子说明了行为的选择取决于后果。竞争促使行为者对自身的行为加以调整,使之成为社会所接受的和成功的实践,社会化和竞争是减少行为和结果多样性过程的两个方面。
第五章“政治结构”阐明政治结构是如何产生的。在美国,“领袖”意味着强者当选总统,而在英国,“领袖”是指首相的意志可以成为国家的法律。英国政治的特征是领导问题和学徒制。权力集中于首相之手,但是又有着强大而非正式的制衡力量防止他随意使用权力。国际政治系统理论的两个基本要素是系统的结构和互动的单元。华尔兹对国内政治结构的定义是依据:各部分的组织和排列方式,即排列原则。国内政治系统各部分之间为从属关系,国内系统是集权制的、等级制的;国际系统内各部分的关系则是平等的,国际系统是分权的、无政府的。如果一种排列原则被另一种原则所代替,就意味着系统发生了变化。各单元的差异及其功能的规定,即单元的特性。作为国际政治系统单元的国家却并不因功能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国际结构只有在组织原则或是单元能力发生时才会改变,在无政府状态下,系统单元间是一种同等关系。如果功能的定义和分配发生变化,那么等级制系统也随之变化,对于处于无政府状态的系统,这一标准不具意义,因为该系统是由同类单元构成的。各单元间能力的分配。系统的结构随着系统单元的能力分配的变化而变化,并且结构的变化导致对系统单元的行为以及他们互动结果的预期也随之变化。无论等级制的还是无政府性质的系统,能力分配的变化就是系统的变化。
第六章“无政府秩序与均势”考察了无政府状态的特性以及国家在系统中预期的可能变化。本章首先讲了国内暴力和国外暴力,作为国际体系的一员,每个国家经常是在暴力的阴影下处理本国事务的,国家的自然状态就是战争状态,无政府状态是与发生暴力联系在一起的。在国家内部,为了获得和保持权力,建立秩序,实现正义的斗争会比国家间的战争更加血腥。国内与国际政治的区别不在于是否使用武力,而在于结构的不同;其次讲了相互依赖与一体化,相互依赖的政治重要性取决于一个领域是否具有组织性,拥有明确而且得到确立的权威关系。在无政府领域中,同类的单元共同行动,单元间功能相似,并趋于保持这种相似性,在等级制领域中,不同的单元相互作用,单元彼此不同,并趋向于加强专业化程度。“一体化”来描述国家内部的状态,“相互依赖”来描述国家间的状态。在一个自助系统中,每个单元都要花费部分精力来发展自卫的手段,而非用来促进自身的福利。在一个分工系统中,专业化的发展有利于每一个人,尽管利益的分配未必平等。但国家间紧密的相互依赖意味着这些国家要经受,或是易受由高度相互依赖导致的普遍的脆弱性的影响;再次讲了结构与战略。结构可以通过改变单元间能力的分配而被改变。动机和结果往往会脱节,结构可能导致出乎行为主体意料以外的结果。当国际利益包含了国家利益,国家才会服从国际。重大任务只能由拥有强大实力的机构来完成。所以只有改变结构才是克服结构强大影响的唯一方法;
再次还讲了无政府状态的优点,自助必然是无政府秩序中的行为准则,自助的局面具有很高的风险---在经济领域中表现为破产,在自由国家组成的世界里则为战争。自助的局面也意味着较低的组织性成本。在国家内部,各个组织必须为维持自身的存在而奋斗,作为一个组织,国家为维持自身的存在,有时必须使用武力以应付分离主义因素和地区。国家与人一样,其安全与自由度成反比。在一个无政府秩序中,单元只为自身利益而行动,而不是为了组织的存续或是增进组织内的福利而行事,武力的使用只是为了自身的利益服务。在国内,得到建立的是权威关系,而在国外,建立的则是权力关系。国家间只有通过相互适应才能实现调整与和解,在国际政治中武力不仅是终极手段,而且是首选的和常用的手段。
另外文中还说了无政府状态与等级制,华尔兹认为任何政治秩序都属于无政府状态和等级制,没有别的类型,这两种类型可以涵盖所有的社会类型。无政府状态被视为一个连续性的一端,另一端则是合法而能干的政府。他认为当今世界是处于被修正过的无政府状态之中。最后他论证了均势理论,认为均势理论是关于国家间互不协调的行动所产生的理论,认为自助系统是这样一个系统,在其中,那些不实行自助或是自助效率低的行为体将无法实现繁荣,并将面临危险和苦难,对这一后果的恐惧,促使国家以导致均势的方式行事。该理论也就是说,如果某些国家做得相对较好,其他国家将随之效仿,否则便会落伍。他说只要满足两个条件,即无政府秩序以及系统由谋求自身生存的行为体构成,均势政治便会盛行。
第七章“结构性原因与经济效果”揭示了为什么主要行为体数目较少的系统更好。首先文中讲了极的计算与权力的衡量,由于国家处于自助系统中,因此必须运用它们的综合实力来维护自身的利益。对于国家综合实力,国家的经济、军事及其他能力不能被分割开来加以评价。国家并不因它们在某一方面实力出众而成为一流强国。它们的地位取决于它们在人口、领土、资源禀赋、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政治稳定及能力方面的得分。其次讲了不平等的优点,在一个由平等个体组成的集体中,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波及整个社会。只有具有某种凝聚力和承诺的连续性的中间集团,才能够减缓社会的动荡。再次讲了小数量系统的特征,国家,尤其是大国,就像大公司一样,既受到环境的限制,又能够通过行动来影响其环境。最后讲了为什么“更小数量(系统)”比“小数量(系统)”更美好,系统的运作迫使低效的单元破产消失,而这正是促进经济良好运转的条件。在国际上,我们所关注的是国家的命运,而非它们竞争的效率,因此我们不希望存在大量的大国。
在一个自助系统中,相互依赖随着参与者数量的减少而趋于松散,而系统亦随之变得更为有序和安宁。紧密的相互依赖意味着交往的密切,从而增加了发生偶然冲突的机会。华尔兹对相互依赖进行了评析,相互依赖指在世界任何地方发生的任何事件都会对其他地方的某些人,或是所有的人造成影响。他认为当时的二极世界中,相互依赖的程度很低,战争可能性较小。高度敏感性在导致了一系列不同问题的同时,减弱了国家的脆弱性。当大国数量减少时,相互依赖也倾向于随之减弱,而两个则是可能的最小数目。系统的结构随着系统单元能力分配的变化而变化,系统层次的特性则一如既往地是由大国所处的环境来界定的。相互依赖在经济、政治上的影响很深,原料、贸易、投资和跨国公司等使各国的依赖加深,经济-社会-政治的联系加强。
第八章“结构性原因与军事效果”表明了为什么“二”是最好的小数目,即说明了两极格局的优势。华尔兹说某一国际政治系统是稳定的包含有两层含义:该系统依然处于无政府状态。构成系统的主要单元的数量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国际政治系统保持着惊人的稳定性,多元系统持续存在长达三世纪,因为一旦有某一强国衰落而退出,就会有其他国家通过自身实力的相对增长而跻身强国之列。只有两个参与者也同样可以形成均势。主要行为体的数量增加时灵活性也会增加,而随之而来的则是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的增大。权力政治的竞逐如果十分激烈,将迫使竞争者形成两大对立的阵营,尽管建立和维持集团的事务是如此繁杂,以至于只有在竞争激烈到足以引发战争的程度时才会促成集团的形成。在两极世界中,不确定性减少了,计算也易于进行。多元系统的大国政治中,谁是谁的威胁,以及谁会来应付威胁和问题,都是一个不确定的问题,而在两级系统的大国政治中,对于谁是谁的威胁这一问题则是毋庸置疑的。随着集团的缩小,集团成员在考虑与谁交往时面临的选择也随之减少,这部分是由于消除了“进行选择”这一难题,最小的集团易于对自身的事务进行管理。各国间的相互依赖,危险的分散,以及反应的混乱,这就是多元世界中大国政治的特征。双方都依靠自力更生,对危险也有清晰地认识,并且对于谁将面对这些问题也很明确,这是两极世界中大国政治的特征。
两极世界里关系的简单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强大压力,使两大强国在军事上变得保守。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比只拥有常规武器的国家更希望避免发生战争。核武器不会改变国家实力的经济基础,因此也无法使国家权力实现平等。核能力只是强化了即使没有这种能力也将存在的态势。大国之所以强大不只是它们拥有核武器,而且还在于它们拥有巨大的资源,从而能够在战略和战术层面上形成并维持各种权力,无论是军事权力还是其他方面的权力。
绝对的权力等于绝对的无力。在权力表现得最充分,最完全的地方,武力的使用就越少见。权力用来维持秩序,武力的使用则标志着崩溃的可能。一个社会的秩序越良好,政府越能干,越受人民尊重,警察需要武力的可能性就越小。根据国家所处的环境,军事力量在能够吓阻别国对本国发动攻击的情况下最有用,即根本不必投入战斗。
第九章“国际事务管理”评析了权力的内容和国际事务的管理。华尔兹在本章开篇论证了权力的四个作用:当别国使用武力时,权力可以用来维持本国的独立自主。享有更大权力的国家可以拥有更为广阔的行动余地,同时使行为结果难以确定。与弱国相比,强国享有更大的安全余地,并对于进行何种博弈游戏以及如何进行更具有发言权。④巨大的权力使其拥有者在系统中具有重大利益,并赋予其为实现其利益而采取行动的能力。“与人人相关的事无人关心”集团越大,就越不会促进共同利益,相反,集团越小,其成员的利益越不平等,其中的某些成员---较大的个体---就越有可能会为集团的利益而非仅仅为了它们自己的利益采取行动。行为体的相对规模越大,就越可能将自己的利益与系统的利益视为一体。
强国的数量越少,少数几个最强大的国家和许多其他国家实力差距越大。前者越可能为整个系统的利益而采取行动,并参与管理或干涉较少国家的事务。当大国数量减少到两个时,大国试图管理整个系统的可能性最大。如果有许多强国,它们中的某些国家将只关注区域性事务,而非全球性事务。美国和苏联,它们在系统中超凡的地位使它们担负起其他国家不想也无力承担的任务,这些任务包括系统的转换与维持、和平的维持、对共同的经济及其他问题的管理。华尔兹的理论所解释的问题并非是如何对世界上的大国进行管理,而是关于大国对国际事务进行建设性的管理的可能性是如何随着系统的变化而变化的。
华尔兹在《国际政治理论》中大量运用联想的方法来阐述他自己的观点。例:市场理论制订后,公司如何行事是各异的,它不必包含公司理论。→(来说明)国际政治理论并不必然包含或需要一种外交政策理论。物理学中的力场内外互动影响场内物体,反之亦然。→(来说明)系统与单元的关系。从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再到牛顿,外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的理论概念变得越来越大胆。→(来说明)我们越来越接近理论。联想的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知识,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可以经常运用。
4.政治哲学说史 读书报告 篇四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报告
胡泽
再次翻起《得失》,已然过去了10年。每一页似乎都知若手足,每一页却又观同陌路。
这让人不由想起从前,爷爷拿着它像讲故事一样,而讲历史也成为近乎于每晚一次的睡前定例。那时的我似乎正处于“上房揭瓦”的年纪,顽劣的难以形容。爷爷为了让我多“看”些书,的确是用心良苦,这才有了每晚讲历史的惯例。每每讲到汉唐雄风之时,爷爷自是满眼欣慰欢愉。文景之治、贞观开元,那些古老的故事也连带着脱口而出言,不假思索。言及明清江河日下,则又颇为义愤,闭关锁国、丧权辱国,又好像每个字都是从嘴里硬“吐”出来的,连吐沫星子都带着恨意。那些日子里,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就好像语文课文里必备文章一般耳熟能详,不过这样的演义,也会带有诸多脱离书本的痕迹,带着来自那个年代的人们观察历史独有的维度和观念。
所以,十年之后,再读《得失》,体味到的是“变与恒”之间的快慰。因为在我眼里,《得失》本身就在变化,而我对《得失》的观念,也是跟着变化。
书本身并不厚,读来也确实耐人寻味。百来页的内容只要一沾手就难以搁置,谁敢想象,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能够洞悉千古,洞穿世事。读罢,早已是破晓时分,惊叹鞭辟入里和思维连贯。对于先生在前言中就明确要求我们切勿孤立看制度的观点,更是前瞻性的体现。而纵观先生整体地、变化地看历史,更加符合当代人们认知事物的规律。
封建专制与士人政权
似乎在这些年的生活中早已被灌输了封建专制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史的原则,专制就好像是古代史的主题。爷爷讲故事的时候也毫不留情面的把封建帝制、皇权专制的帽子扣在诸皇帝身上,在这方面他从未言及钱穆先生关于“士人政权”的说法。
钱穆先生首先对皇权政治下了“掌握在贵族、军人的政权”的定义。从而引出当权集体掌权,而非皇帝一人。其次叙述了考试制度下没有世袭特权的读书人走进政府,作为品流的士人执掌政权。从而大胆地将这个源起秦汉直至明清的制度主体描绘成“士人政权”。
对于这个富有浪漫主义情怀的描述令人眼前一亮,至少从概念上将“黑暗的封建王朝”一扫而光,让人重新认知千年政治制度的管理程式,或许这也是钱穆先生居于当时的时代背景而迫切需要更正人们完全意义上的阶级思想的尝试。
然而,这样的政治理念未眠有些理想化,作为行政主体的“士人阶级”,是
否能按照相关制度执行操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朝帝王的个人素质。换句话说,按照理念操作的过程中会产生与君主的摩擦碰撞,昏庸的帝王统治下,谄媚逢迎盛行,而耿直认理则会被看作是没有前途的。何况官职任免的权利说白了仍然在君王一人手中,所谓“顺者昌、逆者亡”的思想是普遍存在与官吏之中的,那么他们是否能够有效执行真正意义上的行政权利,就值得思考了。
清承明制与部族私心
最生动的是钱先生在“清代”这一讲开篇就标新地划分出制度和法术两个概念,认为“清承明制”所承的是一种法术,甚至认为明本身就不是完善的“制”。所以他强调清朝的制度在明朝制度中加入的是满族部族的私心。
“法术”集中表现在中央组织设立、禁区设立、拉拢蒙藏等诸多方面。废除宰相设立军机处,皇上诏书对外不公开,剥夺民间公开发言权,限制官员(尤其是汉人)官职,设置东三省作为禁地关口,怀柔蒙藏挟制汉人这些似乎都是利己损人的招数。
不论是不是出于私心的考虑,应该看到清朝的先祖们在政治制度的选择上还是明智于元朝的,接受汉人先进的文化制度和政治理念,至少让清朝江山社稷延续了296年之久,蒙古人就非常漠视汉文化,甚至朝野上下使用两套语言,对于汉文化的强烈排斥是元朝短命的重要原因。而清朝的统治者们将自身的姿态降低(至少在广义的文化、生活),认同明王朝的文化理念和管理思路,极大程度地减少了自己的统治阻力,有利于整个政权的稳固,同时也利于满族民族的文化发展。所以,清承明制并不一味是私心的,即使是私心的,在当时对于既得政权也是较为明智的。
“太平天国”全盘否定?
我记得中学教科书里对于“太平天国”运动还是给予非常肯定的态度的,虽然其本身也存在致命的不足。然而钱穆先生对于“太平天国”的态度,似乎并不那么乐观,甚至接近于全盘否定。
钱穆先生认为太平天国高层人员不懂政治,没有制度建树;推行均田制度,是某种“粗浅的社会主义”;甚至“太平天国”国名就违背了历史传统。似乎他们更像是一群不学无术、毫无政治眼光的封建农民。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胡闹。
我姑且妄自尊大一下,钱穆先生的《得失》一向注重横向、纵向比较,讲究避免孤立看问题,是不是在“太平天国”上缺失了一些正面认知?当然,先生所言大多在理,只是唯有“太平天国”全无正面辞篇,让我有些许疑惑。
作为农民起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较之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不知进步了多少。前期的宗教传教,避免了起义的仓促上阵,得以构建自己理论体系,积累民众基础。在南京时期,甚至提出了农民政府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后期学习西方资本主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肯定的,至少它反映出那个时代下的农民阶级和进步人士救国的思路与热情。如果全盘否定,可能会使得农民群体的救国思路遭遇“吃了五个馒头饱了,认为前四个都白吃了”的嫌疑。
对于许多问题,如“贤人制度”与民主到底哪个更有说服力?古代地方政治制度趋势是自汉之后历代下降?唐朝真正的亡国在于穷兵黩武?我尚未进行比较良好的思考,所以只是罗列于此,也希望老师能给予一定帮助。
虽然存在诸多疑问,也存在许多重读《得失》更新的认识(我姑且把它称之为“变”)。但依然欣赏钱老这样的叙述方式,这样的历史首先让人感到亲切真实,比如关于“九卿”的解释部分,通过“说文解字”般的分析,让原本生疏的官职顷刻间生动起来,难以忘怀。再者是宏观的叙事基调,(主体)结合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客观理性,令人信服。还有是政治(中央、地方)、经济、军事、选拔(考试)的多角度展现,内容丰富,分析深入,这些都是钱老不曾更改的叙事基调,我把它称之为“恒”。
所以“变与恒”这个题目是重读《得失》之时我自己认知的新增与巩固,疑问与答案,以及通过自己阅读和对比爷爷“讲故事”得到的认知维度的转变,对待历史观念的更迭。在今天,我们已经很少用阶级分析法来分析历史形态和实物,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认识和包容心理。而钱老的书早于55年前已经具有诸多这样的认识理念,让人不由得心生敬意。
钱老先生一本薄书,翻盖千年政治史,真可谓是鸿篇巨著,读来通彻筋骨,令人深思。
5.政治哲学说史 读书报告 篇五
姓名:
曾琳
学号: 年级:
学习中心:
—————————————————————————————
课程考核方式:考查,网上递交读书报告
具体要求:
1.结合学习课件的体会,理论联系实际,完成一篇读书报告。
2.读书报告的内容要求涉及课程学习中多章内容(至少2-3章),联系要有机紧密,论述充分。如果只涉及单一章节内容或简单就事论事,都算没有达到基本要求。3.独立完成,切勿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一旦发现将以不合格处理。4.请在作业截止日期前,在课程作业栏目自行上传读书报告电子版。
正文:
第一章
1.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论发展过程分析,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发展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刚开始提出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是不完善的。但是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将自己的理论不断发展。马克思将共产主义区分为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并提出了社会主义的一些可供操作的思想,主要是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的思想,接纳了崭新的社会主义思想。恩格斯概括了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征,并最先使用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概念,明确地将实现社会主义看作是无产阶级追求的目标。区分了科学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主义思潮,认为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即:一个是历史唯物主义,一个是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本身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发展的,他们并没有凝固自己的某一种思想而将其成为教条,相反是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步完善的。他们的探索为后人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方法,就是实事求是,一切要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
2.请简述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在所有制理论上的创新。
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就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而言,鼓励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加快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步伐”。
十六大报告指出:“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而且报告还特别强调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方面的统一性:“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标志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基本制度层面上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他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两个平等”(即法律上的平等保护和经济上的平等竞争),为非公有制经济平等的享受“国民待遇”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这是十七大报告的一大亮点,更是所有制理论的又一重大突破与发展。同时,报告还指出:要“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3.谈谈你关于江泽民同志对中国经济理论的贡献的认识。
江泽民对中国经济理论的贡献,我们认为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①他主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立了在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中国经济改革的新方向。
②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阐述中提出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设想,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的创新起了推动作用。
③提出了生产资料的可流动性。
④提出了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主要是体现在控制力上,也就是说不是以数量论英雄,而是以谁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谁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才是最重要的。
4.企业确立产权制度的标准是什么,请分别从表象利益指标和内在机制运作能力两方面各列举三个标准
对企业来说如何组织好产权制度,具体标准应是:(1)从表象看利益指标是: ①资产增殖情况;
②人均劳动效率状况; ③人均利税状况;
④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高低; ⑤企业职工的收益情况;
⑥社会贡献率(环境、社会公益、社会稳定、吸纳就业)等标准。(2)从内在机制运作能力看是: ①产品的创新开发能力;
②从量上看企业机制的收缩与扩张能力,制衡机制是否健全; ③从质上要求企业制度的创新能力如何;
④劳动力的过滤,对人力资本的操作与驾驭能力,人力资本的组织管理和应用能力等。
第二章
1.请简述市场经济引起社会经济制度变化的表现。由市场经济配置资源,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导致社会经济关系的必然变化,主要表现在: ①政府宏观调控手段由直接调控转变为简接调控、从行政干预为主转变为经济与法律手段为主;
②国有经济的所有制形式从国家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多元持股主体,个体经济的活跃与发展具有必然性;③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并存是其客观要求。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取得了哪些基本成就? ① 所有制结构从以全民、集体这样单一的公有制结构,转变为包括全民、集体、个体、私营、三资企业、混合所有制等在内的多种所有制并存及共同发展的局面。
② 价格形成机制发生显著变化,政府直接定价的范围大幅度缩小,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的范围不断扩大。
③ 市场体系已经逐步发育成长。
① 国民收入分配机制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以财政为主体的统收统支的分配体制已经被打破,国家对企业初次分配的直接干预明显弱化。
② 固定资产投资体制从以国家为主体的、高度集中的一元化投资格局,转变成国家、企业、个人、外资的多元投资格局。③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④ 政府管理国民经济的方式也已发生变化。
3.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改革开放30年来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认识。① 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严重滞后。② 政府职能转换滞后并且目标也不够明确。③ 改革在不同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④ 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收入分配的不合理现象。
4.提高经济效益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中心环节,请简述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经济效益是指经济活动中的劳动耗费和劳动占用与所取得的劳动成果的比较。其主要途径可以概括为: ① 提高经济决策的科学性。② 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
③ 发展科学技术,加强对现有企业技术改造,特别是老工业基地,老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基础改造,帮助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固定资产的升级换代,增强国民经济发展的后劲。
④ 增加全民质量意识,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的生产技术水平⑤ 努力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5.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如何促进教育与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从长期来看,由于科技、教育部门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和超前作用,能够在提高劳动者素质,减少资本在经济建设中的投入,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作用。因此,要把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科技、教育的发展放在首位去抓,增加智力投资的比重,充分发挥科技、教育对经济建设的能动作用,实施好科教兴国的方针。
6.我国经济建设的“三步走战略”的内容是什么?十七大根据现实发展状况,又提出了什么样的新目标?
第一步是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基本解决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十七大报告中又提出了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要求。将GDP“翻两番”的目标由“总量”变为“人均”,体现出党将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新的战略部署和更高的发展追求。并且在经济发展的目标追求和规范表述方面,与以前提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00年比1980年翻两番相互衔接和有机统一,形成了自1980年至2020年连续四十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四番的奋斗目标和雄心壮志。
7.谈谈你对我国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认识?
① 基础工业发展落后,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讲求产值产量的评估体系,促使各地争上短、平、快的发展项目,而忽视了对基础工业的投资。
② 加工工业发展过快。加工业发展利润丰富,产品价格偏高,各地纷纷上了大量的加工工业项目。
③ 农业发展滞后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三章
1.政府对国家宏观经济进行调节的方式和手段有哪些?请结合身边的事实说明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体现的。
(1)经济方式:①财政政策的运用;②货币政策的运用。市场经济国家的中央银行主要通过三大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的供应量。①再贴现率政策。②存款准备金政策。③公开市场业务政策。④收入分配与福利政策。⑤汇率政策
(2)法律手段: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国家依靠法权的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运用法律、法规来调控经济,目的是为了使经济得以平衡发展。因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起到规范社会经济生活准则的作用,它在调节经济活动过程中,对经济活动当事人具有普遍的约束。如果谁违背法律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行政监管手段:从总体来讲,市场经济是反对过多的行政监管的,主要认为行政监管会抑制竞争而导致效率下降;行政监管增加,导致政府扩张,政府运行成本提高,各方税负增加;行政监管由于本身需要监督,政府本身也具有经济人的特质,有一定的偏好,会导致不公正与寻租行为的出现;行政监管因信息滞后,它的科学性本身也值得怀疑。所以市场经济国家利用政府行政行为的监管是受到一定排斥的。
(4)道德规范:“以德治国”用道德规范来解决市场经济中的矛盾是必要的,它是“以法治国”的有效补充。
2.国家经济结构失衡的主要成因是什么? 一是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负面效应。二是体制约束。体制约束可分为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约束两个方面,并且这两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强化。造成经济结构失衡有历史的原因,更有体制上的原因。特别是体制的缺损,表明计划手段配置资源的盲目性和低效益,使得经济结构严重失衡。
3.政府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如何应对经济失衡的现实? 在经济体制中,与结构调整密切相关的是包括以下三项内容: ①政府自身改革。目的是打破旧体制下形成的各部门间利益本位,加快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投融资体制改革。
②进行国有企业制度创新,搞活微观基础。
③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使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如前所述,结构转换依据的原则是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的主导力量是市场。通过体制转轨扫除市场经济的发展障碍,就是为结构转换释放出原动力。然而,这还不够,政府必须采取更加积极的手段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4.现阶段我国宏观调控体系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是什么?
1.计划体制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我国计划体制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型计划调控机制的任务远未完成,新旧体制在转换过程中存在许多摩擦、不协调。2.财税、金融体制不完善。财税体制改革后,新体制不完善之处主要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还有待于进一步明确。3.宏观经济调节手段尚缺乏综合效益。经济改革过程实际上也是利益关系的调整过程,从计划、财政和银行之间的关系看,现在仍然存在许多不协调方面,宏观调控缺乏综合效益。
第四章
1.在国企改革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对于政府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应当担任的角色,你做何认识?
① 进一步深化制度改革和进一步加强法制消除体制性障碍。要尽可能通过制度变革和加强法制建设,来缓解、调节和避免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既体现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又实现两大经济部门间的平等竞争与协调发展
②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
③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需要政府转变经济管理职能。当前,我国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管理体制不是很规范。
④非公有制企业还要学会处理好企业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公有制企业实现自身发展后,不能忘记给社会以必要的回报。
2.如何认识国有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现阶段它们面临的困境?
地位:(1)从数量上看,截至2003年底,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共有15万户,其中中小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为14.7万户,占98%。(2)从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看,国有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大多数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中小企业上交的利税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它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困境:(1)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规模效益差。(2)企业包袱沉重。由于体制的原因,国有中小企业在增长过程中背上了比较承重的包袱。(3)在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国有中小企业的困难尤为突出。
3.对于如何解决现阶段国有中小型企业面临的改革困境,谈谈你的看法? ①国有资产资本化经营是搞好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基本途径。
②以资本化经营为基本途径,国有中小企业可实行多种经营形式。股份合作制、公司制改造、适度走联合、兼并、集团经营之路、租赁经营、实行国有资本的承包经营、出售、拍卖、破产部分国有中小企业。
③国有中小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企业改革必须根据各自情况,选择不同的形式,切忌用一种模式,或一哄而上。而在这些办法中,也不能没有轻重缓急之分一气推行,应该是哪一种办法更为有效,哪一种办法更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和扩大就业,就用哪一种办法。
4.改革国有中小型企业过程中,政府应当做什么?
① 国有中小企业改革过程中政府职能的界定。与非国有企业不同,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政府是以双重身份参与的,一方面是改革的引导、规范和推动者;另一方面是作为资本主体参与其中的。
② 改革完成后政府职能界定。由于国有中小企业改革途径不一样,改革后的企业组织形式不同,政府与企业的产权关系不一样,政府的职能也不一致。如果国有中小企业改造成为股份合作制企业,国家出卖存量资产后不再入股企业,实际上就此割断了政府与企业的产权关系。
③政府加强中小企业的宏观管理和扶持。改革完成后的政府职能应是宏观管理和扶持,主要内容是加大改革力度,放开、放活小型企业,大力扶持中小型企业,促进公平竞争。扶持的重点是消除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由于其规模或其他特有的经济社会条件产生的不利因素。
5.既然私人提供公共产品面临诸多困境,政府在公共品投资方面扮演怎样的角色?以及如何才能更好的发挥社会的作用办好公共事业?(1)缩小国有经济的范围.① 控股额可以下降;
② 竞争性领域暂不追加新的投资,尤其不参加新项目投资; ③ 通过现代企业制度形式,参与企业投资与管理; ④ 搞好公共产品生产等。
(2)避免重复建设,加强宏观调控与管理,对地区间、国有企业间、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间、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间都要防止重复建设。
(3)建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部分企业实行债转股,减轻企业负担。(4)建立企业家持股风险基金
(5)从结构上讲,根据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是要全员搞活国有企业,既不是让国有资本资产在总量或价值总量上的下降,也不是企业数量的减损,包括中小国有企业都要搞活。
(6)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的形成机制
第五章
1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间的良性循环包括什么内容?请简要说明衡量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
(1)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间的良性循环可以概括为: ①人口规模及增长率维持在经济、资源与环境的承受能力之内。
②经济发展速度、规模与人口增长、劳动就业、人们消费水平相协调。
③资源的开发利用(包括资源的勘探开发,资源利用,技术进步,利用效率提高,发现有效的替代资源,利用进口资源等)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国家自然资源基础得以维持和加强,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要以不破坏其再生机制为前提。
④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改变要在环境容量之内,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同步进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2)衡量人口、资源与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人口发展、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状况三大子系统指标。按其各自性质的不同,也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指标是用于衡量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发展及其协调程度的状况;第二类指标是用于衡量动态的变化发展趋势;第三类指标是用于衡量人类活动的影响;第四类指标是用于衡量人们采取措施解决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努力程度和结果。
2为促进我国逐步实现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努力?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①继续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是缓解我国人口问题的关键
②把“强化国家对自然资源管理,节约和保护资源”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③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加速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强化土地市场的法制管理 ④重点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 ⑤合理开发使用矿产资源,调整矿业发展政策
⑥在21世纪里,把海洋开发战略和规划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 ⑦综合治理,保护生态环境,改善自然条件状况
⑧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3、试论述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战略性转变的困难以及解决的途径。
(1)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转变,面临许多困难与问题,其中主要有:
①底子薄,条件差。目前在劳动力队伍中,大多数为初中以下文化水平;机器设备的总体技术水平比西方发达国家相差20年。
②传统观念的束缚。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一说到发展经济,就是争投资,上项目,铺摊子,实行粗放型增长。
③就业压力过大。相对而言,在粗放型生产方式下,单位投资所吸收的就业人数比集约型多,这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④我国的教育事业和技术进步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是规模小、水平低。⑤干部政策的阻碍。
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分散化、建设规模小型化、大量重复建设的现象。
⑦经济体制改革滞后,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的经济利益与企业经营好坏联系不够紧密,企业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落实。
(2)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深化改革,全面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 ①生产要素的配置是否优化,对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有决定性的影响。要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努力打破地区、部门和行业界限,通过联合投资、联合生产以及专业化分工协作等手段来发展规模经济,提高规模效益。必须通过优势互补,专业化分工协作,形成整体优势。
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的同时,还要提高企业的投入产出比。这就要加速企业的改革、改组和改造。
③在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中,科学技术的贡献只占30%,主要是靠资金、劳动力的投入,而发达国家科学技术的贡献占70%以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加大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
④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不仅要在客观上优化资源配置,在微观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于职工来说,也有很多事情可做。
4、试论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意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 ①科技领先,是经济腾飞的关键因素,科技进步,是转变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 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经济快速、有序发展的客观要求
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靠科技进步,是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④增长方式不转变,经济效益难提高,可持续发展也无望
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改革开放,参与国际间竞争的必然要求
由此可知,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加快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壮大我国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参与国际间竞争的必然要求。应如何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下岗失业问题?
目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解决我国的下岗失业问题: ①根本的出路在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使国民经济得到健康、快速、持续发展。②改革发展的物质成果,应当给为改革承担了困难的下岗失业职工提供社会保障和重新就业的机会。
③充分利用改革带来的精神成果,促进就业观念转变,提高职工对职业流动的承受程度。④发动社会各界为解决下岗失业职工问题出力。
⑤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总体素质,适应改革需要。
⑥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努力提高人口素质。⑦加强法制建设和加大法治程度。
第六章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是否存在雇佣关系?如果存在的话,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雇佣关系与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有什么区别?
(1)雇佣劳动的内涵。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曾经对雇佣劳动作出过精彩论述,认为雇佣劳动是在工人将自己的劳动力出卖之后,所支付给资本家的劳动,这种劳动不但能够生产出劳动力再生的价值,而且能够为资本家创造让其无偿占有的超出劳动力再生价值的剩余价值。如此以来,雇佣劳动就与剥削联系在一起了。参照马克思本人所处的世代背景,严格讲应该是说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雇佣劳动就意味着剥削。
(2)事异时移,我国现在的情况是马克思所没有预见到的,相比而言,我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在基本经济制度上,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剥夺了剥削者的私有财产,转为国有财产,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社会主义财产的所有者,私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次,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中国劳动者已经找到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有财产实现形式——以劳动者为主体的股份制为特征的现代公有制,劳动者本身的劳动力财产可以通过股份制的形式实现资本化。社会主义的主人不再“自由的只能选择剥削者”了,而是在政治地位保障下的劳动者。
2、市场低迷有哪些表现?论述导致市场低迷发生的原因以及市场低迷会导致的结果。(1)从需求方面看市场低迷的原因:
①分配关系不尽合理,造成货币边际总效用下降,出现消费需求不足 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缓慢甚至趋于下降,影响消费能力
③宏观上又处在消费能力积累周期的低谷,居民消费需求弱化 ④国际市场低迷,影响外贸生产企业的增长,从而影响国内消费 ⑤产品结构不尽合理,质次价高问题仍然比较突出(2)从供给方面看市场低迷的原因:
①政府干预不当,造成结构性失衡,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现象没有根本改变,一些地方政府为发展当地经济搞推广某种农产品生产,让农民都去种植同一种产品,就是比较突出的现象。
②国际资本抢滩中国市场,引进外资中生产性比例偏高也是一方面原因。
③走私猖狂,成品油、汽车、烟,甚至家电、日用品等商品大量绕过海关而进入内地市场,影响了内地的生产性消费。
3、如何看待市场低迷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 解决市场低迷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这几年速度相对较快,但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现象不可忽视。
传统的政治体制与市场经济发展存在着下列矛盾:市场经济是多元经济,而我国政治体制是高度集中的一元体制;市场经济是厂商决策为主体的经济,而我国政治体制仍然是以政府决策为主体。以降低政府运行成本,提高政府运行效率为改革的主旋律,这其实并没有找准市场经济运行中政府职能的主轴。市场经济要求实行的是一种民主政治,对民主的要求极高,却应具有自然性与法律保障,而我国的民主主要是实行配给制,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民主供给在制度上存在严重不足。市场经济的民主来自资源转移与自由竞争的客观要求,没有民主,资源的市场化配置,高效率运作就只能是一种奢望。
4、当前城乡居民个人收入分配领域存在什么问题?成因是什么?应如何解决?
当前城乡居民个人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很多,主要的问题和矛盾在两个方面:一是少数人利用违法、非法手段获得高额收入;二是分配秩序紊乱,一些分配政策不当。存在这两方面严重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分配制度不健全;在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各环节上政府宏观调控手段不力;法制、法规不完善,在一些环节上无法可依或执法不严。因此,调节城乡居民分配关系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强化对初次分配的调节和管理,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规范市场秩序,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和条件,制止利用非法手段牟取暴利,侵吞国有资产。
其次,完善税法税制,加强征管,充分发挥税收手段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关系的作用。再次,部分国有企业职工收入过低的问题,应认真加以解决。最后,公务员的工资制度要进行根本性改革。
5、近年来学术界在传统的二次分配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三次分配和四次分配理论,结合我国现状谈谈你的理解?
第三次分配是由非政府组织或个人通过募集自愿捐款和资助活动,是依据道德的原则实施的分配,如捐献、慈善事业等,这种分配方式把道德力量分配作为分配的一个层次提出来了。通过三次分配,有助于解决二次分配机制所导致的事与愿违,可望使社会财富分配更加趋于公平。希望工程正是扮演了第三次分配的角色。根据欧美国家的经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增长,随着社会日益向“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迈进,第三次分配应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中国大陆,目前对这第三次分配仍可用“微不足道”来概括。所以,我们要加强第三次分配机制的形成,一方面要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另一方面,也需要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比如学习西方国家的税收倾斜政策,对那些自愿捐助社会慈善事业的个人或者单位,可以减免一部分税收或者实行某些方面的优惠等。
第四次分配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灰色分配”和“黑色分配”,即通过各种犯罪活动所进行的分配。如:偷税漏税,贪污受贿,盗窃抢劫,权力寻租等等。第四次分配行为在法治不够健全的转轨社会里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灰色分配其流向主要是经管公有资产的那部分人手中,成为导致个人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贪污,受贿,偷税漏税,公款挥霍等非法收入造成的收入分配不平等,是激起公愤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对全社会而言,腐败不会创造新的社会财富,而只是将大量的社会财富转移给少数腐败分子、特殊利益集团及其利益相关者身上,在加剧社会不公的同时,也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福利产生巨大危害,并对中国社会稳定,长治久安构成巨大威胁。
由此可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理顺分配关系,首先需要重新认识我国的分配机制,加强对市场和政府之外的准分配机制的探索和研究,发挥其积极的方面,克服和打击其消极方面,尽量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第七章
1.根据马克思主义相关经典理论试分析我国享受社会保障的对象应有哪些? 社会保障的享受对象是每一个社会公民,但这仅仅是一种理论认识,它表明每个社会公民有权享受社会保障。事实上,作为社会公民,他们因自己的处境不同,享受的项目、数量各不相同。马克思谈到资本主义社会的享受对象是指下列三种人:
第一类是有劳动能力的人; 第二类是孤儿和需要救济的贫民的子女;
1第三类是衰败的、流落街头的、没有劳动能力的人。
这三类人实际上指正处在劳动年龄阶段劳动力、未成年人和老人,救济的面覆盖了各个年龄段的社会成员,但它似乎又紧扣着可能、正是、曾经是劳动力的这样特定概念。
2.根据所学理论,试论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应有的理论选择。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只能选择放在整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客观要求中来。具体说:
首先,应该把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看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其次,建立新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搞活企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再次,改革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改进我国劳动就业制度的客观要求。
最后,改革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也是充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必要保证。
3.简述社会经济性质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
(1)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要求 ①平等性。
② 互济互助性。③ 普遍性。④ 统一性。
(2)按劳分配对社会保障的基本要求 ① 劳动积累量原则。
② 货币积累量原则,又可称为补偿性原则。(3)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要求 ① 福利性。② 强制性。③ 增长性。
4.简述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过程。(1)形成初期
18世纪初叶时,资本主义还处在工场手工业时期,生产条件十分恶劣,工人工资微薄,工伤事故经常发生,劳动者自发组成了“预防互助会”、“共同救济会”等集体互助组织,并且数量较大,形成了劳动群众自我保障的基础
(2)发展阶段
第一,是出于严重的社会政治、经济危机,试图通过国家干预,国家举办社会保障以渡过这些危机。
第二,有较充分的理论准备,庇古、凯恩斯、贝弗里奇的报告等理论与政策主张,成为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迅速发展的操作依据。
第三,社会保障逐渐出现统一集中化趋势,规模越来越大,项目越办越全,享受的范围越来越广,享受的程度越来越高。
第四,社会保障成为社会一个重要的独立部门,有比较完整的管理体系与管理方法。(3)改革与调整阶段
第一,是想方设法增加收入来源,以求得提高投保人缴纳保费的比例。第二,修改社会保障金的调整办法,推迟社会保障金的调整期限,第三,改革医疗保险制度,实行医疗费用的部分个人负担。第四,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第五,简化制度,分散权力,精简人员,加强管理,提高效率,减少用于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经费。
第八章
1.养老保险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养老保险的基本模式有:
① 政府责任型;政府责任型是指由政府负责的养老保险制度,它通常以国民年金的形式存在。在这种模式下,企业与个人承担社会保障的纳税义务,政府通过预算来为国民提供养老金,政府对养老保险事务实行直接管理并严格监督。这种模式的最大特征,就是强调政府责任,实现养老保险金待遇的普遍性,发放对象包括所有老年人,普遍性中充分地体现出了公平性,但不足之处是可能因人口老龄化而给财政带来负担,最终把反过来损害这种制度的健康发展。
② 责任分担型;责任分担型是由政府、企业、个人等多方分担养老保险责任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主流趋势。这种模式是基于责任分担或责任共担的原则确立的,其特点是将劳动者的养老保险责任由多方共担,有利于风险分散和财务稳定;同时,强制责任共担,这种模式通常无法覆盖全体国民,只能适用劳动者甚至主要是工薪劳动者,从而属于选择性制度安排。
③ 个人负责型;个人负责型除了缺乏社会保险只能由个人或家庭自我负责养老保障外,在制度化的保障机制中,也有极个别国家的养老金完全由个人负责。这种模式的典型是智利自20世纪80年代后推行的养老金私有化改革,由此确立了养老保障的个人负责模式。④混合责任模式。
2.试述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方向。
① 从国际上看,失业保险向就业保障机制发展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这是使失业保险由较为消极的事后救助向积极的促进机制转化的选择。
② 经过1986年以来的发展,中国的失业保险已从制度象征演变成有效制度,在保障部分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安,推行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失业职工再就业,积极配合企业改革,分流、安置富余职工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就业形势长期严峻的条件下,失业保险制度向就业保障机制发展更加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在解决失业人员的生活问题的同时尽最大可能地促进失业者重新就业,将是失业保险制度的主要目标,向积极的就业保障机制发展。
3.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医疗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一个项目,具有社会保险的强制性、互济性、福利性、社会性等基本特征。但由于疾病风险和医疗服务需求、供给的特殊性,又使医疗保险与其他社会保险项目有着明显的区别。它还具有以下特点:①医疗保险具有普遍性;②医疗保险因涉及面广而更具复杂性;③医疗保险属于短期的、经常性的保险;④医疗保险是通过医疗服务和费用补偿来实现的;⑤医疗风险的发生频率高,且费用难以控制。
4.中国为什么要进行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在现代社会,就一般情况而言,凡生活水平等于或低于法定贫困线的个人和家庭,都是接受社会救助的主体或社会救助的对象。在各国的社会救助制度中,对社会救助对象也都有明确的针对性,即只对自我保障有困难而确需救助者给予救助。由于各国情况不同,在救济对象上各有不同的划分和偏重。
在中国,社会救助的对象主要包括三部分人员:一是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公民,俗称“三无”人员。二是遭受天灾人祸而使生活一时陷入困难的公民,主要是自然灾害中的受害者。三是生活水平低于国家规定最低标准的公民。在社会救助的过程中,第一类、第二类对象的数量,将会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对减少,而第三类救济对象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会依然存在。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这类对象群体将构成社会救助的重点。社会救助需要确定重点救助保障对象,实施标准有别的分类保障。对上述人员在基本生活和生存发生困难时给予现金救助和实物救助,按一般规定,享受社会救助者需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必须由申请者提出申请,并由主管部门对申请者财产和收入进行调查,对合乎条件的确定救助标准,付给救助费。对申请者的调查一般称之为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这是进行社会救助的必要前提。家庭经济情况调查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确定一定时期社会成员最低生活水平标准,为社会救助标准提供参与资料;二是确定社会救助申请家庭的经济情况。对于前者,通常采用抽样调查方法进行随机抽样,定期或不定期地系统收集、整理和分析所调查的资料。后者除了调查申请人家庭基本情况外,还着重调查申请人家庭收入、收入来源及贫困程度等,以确定申请人是否符合社会救助的标准。
在目前的中国,根据不同的出发点,不同依据和标准,可以对社会救助从多个角度做出不同的划分。①依据救助的实际内容分类来划分,社会救助可以分为生活救助、灾害救助、失业救助、住房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法律援助、农村扶贫开发等。②依据救助手段分类来划分,可分为资金救助、实物救助和服务救助等。③依据救助的稳定性分类,可将社会救助分为经常性救助和临时性救助。
5.中国的社会保障管理部门有哪些?各承担哪些管理职责?
中国的社会保障管理部门主要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等,其他有关部门不同程度地参与社会保障管理。
① 劳动和社会保障:是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险事务的主管部门,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以及社会保险基金等是其管理职责范围内的事务。
② 民政部:是中央政府中又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它负责管理全国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事业等。
6.政治哲学说史 读书报告 篇六
——《社会学视野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读书报告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本质属性是社会性。本文在《社会学视野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启发下,对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本质属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述。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学、社会性
思想政治工作,亦即思想政治教育,是至一定政党或集团组织开展的,对所属成员进行的以政治为核心的思想教育,培育新人,动员大家为当前和长远目标而奋斗的社会实践活动。i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的思想行为变化的规律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为主要依据,谋求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改变特定工作对象价值追求和行动指向,达到社会动员和组织控制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人的自身思想行为的发展规律,着眼于人的需要---动机---行为的发展过程,综合考察普遍联系、错综复杂的社会因素与教育对象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发展的关系,以及揭示、探索如何调节社会环境对教育对象的交叉立体作用,以及工作对象在受环境影响时的能动作用;并为建立完成相关的职能的教育机制和体制做出探索。思想政治工作从人的现实表现入手,分析支配行动的思想动机,再从思想动机分析产生该思想的客观外界条件,然后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去创造和改变外界环境,使之具有产生好的思想动机的外界条件,从而促使人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动机,并帮助人们采取科学的方法,争取获得尽可能好的行动结果,这是思想政治工作基本工作方法。
思想政治工作,以一定的社会基础和社会条件展开,谋求达到符合特定社会集团的预期目的,针对社会人通过特定的社会实践手段建立和维护预定的社会关系,其工作的大背景是人类社会。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关系构成社会这座大厦的经济基础,而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则是这座大厦的上层建筑。ii上层建筑的具体化表述即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其中既包含了实施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和工作对象这一特定的社会关系,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根源、依赖条件、实施手段、工作对象和目标均具有社会性。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属性为社会性。
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学科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5个二级学科中的一个iii。社会学,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属哲学学科下的一个一级学科。
貌似这二者尤其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学发生联系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不是太大,其实不然。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离开社会和对社会的认识,就不能科学合理的开展工作。社会学分别从宏观和微观方面研究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大背景和工作对象的基本特点;借鉴社会学的理论成果和方法来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学学科,是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一条重要途径。iv《社会学视野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一书即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社会学视野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由河海大学、博士生导师孙其昂写作,主要基于利用社会学的原理分析和理论成果,对思想政治工作做了社会学的诠释和解读;较为理想的实现了社会学与思想政治工作学的结合。通读此书,获得了深刻的认识和巨大的收获。
借鉴社会学原理与方法考究思想政治工作,应从整体入手展开研究,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就是一个系统,而且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v,而这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社会提供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和基础;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提供的基础上展开其实践活动,够曾完整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社会作为整体,一方面提供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外部条件,另一方面也所求思想政治工作的部分效益;而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局部,获得社会提供的条件也同时提供自己的服务,构成社会系统下运行的子系统。社会中实际存在的思想领域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的存在并发挥作用,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发展也不能缺失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和进行也受到社会全面、决定性和深刻的影响;其发展、工作方式、内容以及反馈效应均受到时下社会大环境的制约。思想政治工作系统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具有社会的一般特征同时也具有自己的特殊性;是伴随着社会发展导致的社会系统分化重构的产物;并且尚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思想政治工作活动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的功能实现,“所谓功能,时将系统的要素和多个座位要素集合体的子系统,或者说整个系统所担负的活动、作用、职能(当担负者是个体行动者时,活动、总用、职能等在事实上与行动概念一致)解释为与系统实现目标和系统适应环境所必须满足的必要性条件相关时,为这些活动、作用所赋予的意义”vi。功能由结构来体现和实施,特定的功能须由特定的结构来实施但并非简单意义上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两者呈现出中度的相互制约关系。为达到思想政治工作目标,需展开相关的系统建设,包括完善系统要素、合理配置系统资源管理程序、功能实施检测、进行不断的实践创新等。只有从宏观上把握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性,才能科学有效的展开相关实践活动。
现实生活中,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能并不完全由思想政治工作系统来实现;事实上,大多数社会系统都自觉不自觉地代行了部分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能。例如,社会制度,是人们为反映和确立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规范体系提供了规范社会成员行为,鼓励利于社会的有益行为(通常社会制度认可的人们认为即是正确的)和压制有
害行为(违背制度通常都是要遭受惩罚的,构成震慑效应);社会文化,履行了改变工作对象认识、传递发展主流思想和符合社会发展的文化、整合动员社会民众等相关职能;社会风俗、社会经济和社会环境等均有潜在的或明显的思想政治工作职能。另一方面,这些社会系统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载体,应充分考虑各自系统的个性与共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社会,不会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出于永不停息的发展变化之中。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谓之“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是指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在社会学中,社会变迁这一概念比社会发展、社会进化具有更广泛的含义,包括一切方面和各种意义上的变化。社会学在研究整个人类社会变迁的同时,着重于某一特定的社会整体结构的变化、特定社会结构要素或社会局部变化的研究。社会变迁会造成不同的社会形态,所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也会有较大的不同,必须适时加以调节。例如,在现在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是继续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变迁带来对思想政治工作需求程度、方式、内容等的变化,构成思想政治工作变革的另一重要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在社会整合度、单位整合度、信息整合度、技术整合度等发生较大变化,特别原先的二元制社会日趋瓦解,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变革提出了巨大的要求。此外,社会变迁带来的民主发展程度不
一、社会运动的开展方式不同和社会团结程度的差异等也给思想政治工作的与时俱进提出新的要求和目标;总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随社会变迁进行创新;在变革的同时掌握好变革的方式、内容和节奏,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着眼于达到既定的政治目标和任务,而政治的目的在于“权威性价值分配”,其着眼点即在于社会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发展无疑有利于政治目标的实现从而也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借鉴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社会背景和依托条件、工作对象等展开深入思考和分析,能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同时,这种研究方法为不同学科之间进行合理的适当的相互借鉴、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术研究大发展亦有重要意义。《社会学视野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一书,较为深刻的揭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属性,也为社会学和思想政治工作学的有效结合指明了方向,是非常具有学术价值和阅读意义的一本书。
参考文献: i 孙其昂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原理》 ii 李秀林等主编《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iii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2005年12月23日发布的学位【2005】64号文件 iv 孙其昂著《社会学视野下的思想政治工作》
v孙其昂著《社会学视野下的思想政治工作》
7.政治哲学说史 读书报告 篇七
韩大元
中国宪法学产生于20世纪初,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在100多年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宪法学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之间形成了一种混合的制度体系与学术体系。尽管在旧中国宪法发展中脱离宪法理性的制度与文本所占的比重比较大,但就整体学术脉络而言,不同时代学者们所提供的宪法学知识保持着不同形式的学术关联性,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学术遗产。[1]特别是,宪法学作为研究宪法现象的知识体系,提倡知识与学术的历史传承,使宪法学说成为连接知识与经验、现实与历史的纽带。
宪法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宪法制度史、宪法思想史和宪法学说史等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其中,宪法制度史是从宪法发展的制度变革层面来研究宪法的发展历程;宪法思想史是从宪法发展的思想流变层面来研究宪法的变迁过程,凡与特定历史时期的宪法问题有关的观点、主张等都可以属于这一知识体系,其本身的理论体系化程度并不是判断宪法思想史成果的标准;而宪法学说史则是从宪法发展的学术积累层面研究宪法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考查宪法的历史积淀,旨在探讨特定概念与范畴体系化、整体化的过程。它既不同于宪法发展历史,也不同于特定时代宪法思想的记载,是对学术对象变迁的“再认识”。当然,在宪法学说发展中制度、思想与学说又保持着关联性,在互动中寻求发展。
在中国,宪法学说史描述与再现了历史事实。在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前后,我们建立了初步的知识体系,追求着一种宪政理想,但学说的历史带有深沉的政治影响。[2]以控制国家为目标的宪法,往往在国家的主导下获得宪法发展的动力。这样一来,中国宪法学说具有浓厚的“国家学说”色彩,特别是与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关联性中寻求发展。由于“富国强兵”成为中国立宪的指导理念 [3],通过学术活动论证国家的正体性与统治的合理性也成为宪法学说发展的内在动力。宪法学者们试图通过学术论
证自己国家的“正体性”,即体制的历史基础与渊源。在他们看来,没有对自己历史的认识与把握,不可能产生维护正体性的信心与责任。在一百年的中国法学发展史上,宪法学历来是最具学术影响力的学科,承载着不同时代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制宪、修宪,还是公共政策的调整中我们可以看出社会生活对宪法学的需求以及宪法学发挥的社会功能。同时,中国宪法学在各种政治现实面前努力保持着学术自主性,传承学术传统,使宪法学的脉络得到了延续。
近百年来的中国宪法学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宪法思潮、理论、主张以及不同学派的学术风格。对百年宪法学学术传统与遗产,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学术立场?笔者的基本思路是:我们需要全面梳理(清理)百年宪法学说史的历史,找出经验与教训,在客观地评价宪法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宪法学中国化”的进程。
首先,通过研究宪法学说史,我们可以寻求宪法学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关性因素,获得对宪法学的整体性认识。如前所述,在宪法制度、宪法思想与宪法学说的三者关系中,宪法学说史的研究对于宪法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宪法学说史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宪法学的相应发展,而另一方面,宪法学的良性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宪法理论的良性发展。在这个意义上,判断一个国家的宪法理论与宪政实践是否成熟的基本标志之一是这个国家是否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宪法学说。所以,系统的研究中国的宪法学说史,对历史上存在过的宪法学说进行细腻的卓有成效的梳理,不论是对于中国宪法研究的发展进程,还是对于中国宪政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其次,宪法学说史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在国际化时代,保持宪法学主体性,突出宪法学的“中国问题意识”。由于存在着宪法与法律功能的差异性,法律“全球化”空间是比较大的,但宪法作为充满“民族性”的社会共同体最高规则,始终体现着特定的文化与传统,而这一特点在宪法学说的发展过程中表现的尤为突出。面对全球化的新的背景,西方的宪法研究成果和理论依据固然可以成为我们参考、学习的经验,但是由于文化和制度的差异,它无法直接成为我们宪法研究和发展的依据。因此,中国的宪法学要想获得真正的发展,还必须要立足于中国的宪法文本,面向中国的宪法实践。在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学者们形成了
不同的学术风格,这些不同时期学者的努力延续下来,形成一条既各具特色又互相关联的思想脉络。这种思想史上的绵延关系就构成了中国宪法学说史的知识谱系,也构成了中国宪法研究和发展的基本框架。因此,中国宪法学面对的是中国的宪法文本和宪法历史,必须依靠中国宪法学的本土资源和理论框架。所以,宪法学说史研究的首要价值就在于中国的宪法研究和发展必须要依靠中国学者的自身努力,必须要以中国宪法学说为基本的理论依据,否则,纯粹意义上的中国宪法学研究就会出现知识结构上的不平衡和空白。
第三,中国宪法学说是宪政建设不可或缺的理论资源。“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首先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4],这句话揭示了宪法在宪政建设中的突出地位和根本作用。要想发挥宪法在宪政建设中的作用,就要对宪法进行历史和现实整体性的研究,从而在理论上深刻揭示宪法和宪政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如同修建房屋需要图纸、蓝图指引一样,宪政建设也需要一种更高层次的理论指导。在中国的宪政建设中,这种更高层次的理论指引主要是指对中国宪法发展的一种总括性研究,也即是对中国宪法学说史的研究。就像中国的宪法研究和发展必须要以中国宪法学说为理论依据一样,中国的宪政建设也必须要以中国宪法学说为重要的理论资源。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强调的中国宪法学说只是中国宪政建设的重要理论资源之一,并不是唯一的资源。因为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法治、宪政、人权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结晶,是人类共享的价值。正是因为法治、宪政、人权在人类文明成果意义上的价值相通性,所以,我国的宪政建设可以充分的借鉴、吸收西方宪政发展的文明成果,从而加快我国宪政建设的发展历程。
在中国百年宪政的历程之中,既有宪法被虚置、宪政被破坏的惨痛经历,也有宪政建设逐步走向正轨的成功经验。如何汲取宪政失败的惨痛教训,总结宪政成功的合理经验就成为关系我国宪政建设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而宪法学说史的研究恰恰是从历史的视角对我国历史上的各种宪法学说和宪法实践的成败优劣进行一种冷静的理性分析,从而为我国宪政建设提供一种历史意义上的参考与借鉴。在这种意义上,中国宪法学说史的研究成为中国宪政建设不可或缺的理论资源之一。
第四,要探索中国宪法学历史起点,必须系统地梳理宪法学说史的历史文献。
宪法存在于历史过程之中,历史的事实是解读宪法价值的基本标准。尽管各国的宪法史有着不同的研究内容与对象,但通常包括宪法规范与宪法现实两个方面。宪法规范中我们可以发现制宪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争论、特定宪法的性质与形态、社会共同体与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结构等。以规范或法典形式存在的宪法规范首先被纳入宪法史研究的视野之中。在这个领域中,宪法学文献的发掘、整理是十分重要的。国外关于宪法学说史的研究可谓是汗牛充栋、比比皆是,不仅对于宪法自身的理论问题形成了系统的学说体系,而且对于宪政实践也有一整套比较完善的思想体系。当我们汲取西方国家的宪法理念、研习西方宪政经典的时候,通常会为西方学者眼花缭乱的流派与观点之争而由衷的叹嗟不已,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这些观点迥异而又自证其成的学说观点与学术流派,使得西方的宪法理论和宪政实践在智慧的撞击中螺旋前进,形成了蔚为大观的宪法学理论体系,进而推动了整个宪政事业的发展。
但是,囿于学术研究中的某些实践性和功利性因素,当前的宪法学界对中国宪法学说史的文献整理和研究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尽管从宪法制度史、宪法思想史的角度研究宪法历史的著作和文章屡见不鲜,但是,真正从宪法学说史的角度对近百年宪法发展进程进行系统的学术梳理的成果却少之又少,几近阙如。虽然,从表现形式看,宪法制度史、宪法思想史和宪法学说史最终都表现为特定的宪法理论成果,但是,宪法学说史与宪法制度史、宪法思想史的区别决定了对宪法思想史和宪法制度史的研究代替不了宪法学说史的研究。宪法学说史是从学术传承、学术积累角度对历史上存在过的宪法学说的一种整理和归纳,而宪法制度史和宪法思想史则仅仅是从制度沿革和思想发展角度对宪法历史过程的一种描述,两者存在着不同的学术理念和价值追求。与其他学科相比,中国宪法学体系的不成熟性是比较突出的,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宪法学不重视对自己学术传统的继承。如何改变宪法学的不成熟状态,如何提升中国宪法学的学术品格就成为每个宪法学人的社会使命。
第五,宪法学说史研究有助于我们避免重复性研究,进行学术创新。从学术史发展历史看,所谓的学术创新首先建立在对已有学术成果与传统的系统梳理,要了解本学科或具体研究主题的学术渊源和历史背景。但遗憾的是,我们仍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中形成的中国宪法学的学术背景与渊源缺乏必要的了解。有学者指出:“不知前贤已有的研究,而以为是自我作古,由已原创”。其实,现代社会面临的有些学术命
【政治哲学说史 读书报告】推荐阅读:
政治思想读书报告06-08
《政治经济学(专题)》读书报告06-14
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查报告07-17
政治学习整改报告08-06
思想政治课实践报告06-19
初中政治老师述职报告09-26
初一政治教师工作报告总结10-08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调研报告06-23
高校政治处处长述职报告08-25
深化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政治体检报告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