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护理文化建设(共11篇)
1.浅谈护理文化建设 篇一
论 文
加强护理文化建设,促进护理服务发展
科室妇科二病区
姓名卜为伟
指导老师周美
【关键词】医院 护理 文化建设 护理人员 综合素质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护理服务的提升已成为竞争的焦点。把服务与临床护理融化在一起,体现了现代护理观,顺应了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文化建设是一种新型的人本管理观念,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形成的文化心态、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它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浅层的行为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和深层的精神文化,从而在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又以文化引导为手段,进而达到激发护士自觉行动的管理方法。通过护理文化建设,改变护士服务观念,规范护理人员行为和服务流程,强化科学管理,以促进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质量。因此,想要创造护理文化首先要教育全体护士在意识形态上和整个医院价值观的一致性,具体表现如下:
1创建护理文化目标,促护理人员外在形象的提升
表层的物质文化,主要是护理人员的外部形象,如护理人员的仪表、着装,护理器具设备及工作环境等[1]。护理物质文化是护理文化的硬件部分,是形成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必要条件[2]。护理工作是医院的前沿,美好的护士形象,在医疗活动中能潜移默化的美化就医者的心灵,唤醒就医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和战胜病魔的信心,直接影响患者对医院的总体印象。
1.1树人员形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需求不断发生演变,护士形象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充实与更新。然而来到医院的每一位患者都会对医院的服务有一种切身的感受,它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声誉。规范的治疗、热情的态度、文明的语言和周到的服务,会温暖患者的心,给患者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反之,就会损害医院的形象。每一个患者都牵动着一个家庭,患者更信患者的,亲人更信亲人的,患者的评价最可信、最宝贵。很多时候患者及其亲朋好友就是医院形象的代言人。因此,塑造医院良好形象,规范的护士形象,首先应该从服饰、仪表、礼仪等方面进行培训。应表现的仪表端庄文雅,语言亲切感人,举止自然大方,行为文明高尚,给人一种安全感和亲切感,以良好的职业形象缓解就医者心中的不安,增强就医者对抗病魔的信心。
1.2树医院形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医院医疗技术好,而且要求医院环境美。因此医院护理文化要紧跟医院文化整体迈进,在提升人员外在形象的同时,改善护理器具设备及护士工作环境,充分利用媒体的正面宣传和传播,为医院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1)要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医院的医疗技术、科技成果,介绍新项目、新技术,宣
传医务人员的先进事迹等,使社会了解和认识医院。(2)要重视公益宣传。通过公益广告、上街义诊和健康保健知识宣传等公益宣传活动,塑造一个诚实可信的公众形象,这会带来潜在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形象。同时,兼顾医院硬环境、医德医风、医疗质量、服务态度的改善和提高,尤其是增设人文关怀的项目和设施,使整个环境让病人感觉到温馨和舒适。
2抓护士行为文化,努力培养现代护理服务理念
浅层的行为文化,主要是护理人员的外在表现,如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服务态度、工作作风、精神面貌等[1]。行为文化是护理文化建设的核心[2]。
2.1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诊疗效果为目标,满足患者身心健康需求,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发展的方向。护理人员在从事护理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把病人的健康利益放在第一位,要确立“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护理人员必须遵循廉洁行医、恪守信誉的医德规范;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行为准则;文明礼貌、精益求精的医疗作风。
2.2具备健康的心理
护士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主体,在各项医疗活动中与病人接触的时间最长、频率最高,因此护士的交往面广,人际关系复杂,护士在这些交往中主动创造一个融洽的人际环境,才能有自然,和谐、宽松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健康的心里环境,有安全感和自信心,才能发挥自身的护理才能,能够在任何时候都能说话和蔼、耐心解释、按章办事。要及时适应患者的心理变化、病情变化及医生的医疗过程,在护理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忙而不乱。
2.3规范护理服务,加强护患沟通技巧
护士在工作中要学好、用好礼貌用语、安慰用语和治疗性用语。注重以人为本,对有特殊要求的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不同患者的消费要求,在与病患交往中做到坦诚、豁达、不封闭自己,主动寻找与患者心灵沟通的纽带和交流中的契机,缩短与患者之间的距离。这样不仅能增强护患之间的了解,也能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良好的语言可以帮助患者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减轻或解除紧张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4重视护理投诉管理,促规范管理意识的提升
中层的制度文化,主要是护理人员的职业规范,如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护理程序、职业纪律等[1]。护理制度文化建设是护理文化建设的支撑[2]。科学管理的主要特征是管理要封闭,制度—执行—检查—监督—反馈,形成一个封闭的回路[3]。制度一旦建立在执行过程中就需做好分层控制,这是控制工作做得好坏的基本要求。把制度细化,有定性或量化标准,形成数据化和标准化的质量管理,使护理工作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使护理人员都能明白自己的岗位工作职责,工作中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并能做到自觉遵守,自觉维护。制度贯彻实施必须充分到位,应具有很强的刚性,实现“人治”到“法治”的跨越[2],不断进行反馈和改进,确保护理质量的可持续性发展。
3抓深护理精神文化,促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深层的精神文化,主要是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如“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护理质量等[1]。护理精神文化建设是护理文化建设的灵魂[2]。
3.1营造人文气氛
在护理管理过程中,只有首先确立了护理理念,才能制定相应的工作目标与标准。护理管理者要本着“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在医院和病房中努力营造一种充满人性、人情味及关心患者、尊重患者,以患者利益和需要为中心的人文环境,从而使患者在护理人员的日常护理活动中,明确医院的价值观、服务观、质量观及发展观。让从患者入院的健康教育直至患者出院,全程提供温磬服务,让患者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
3.2培养复合型护理人才
转变服务观念要从护理管理者做起,带动护理人员转变观念,将患者有求于我们变为有幸为患者服务的观念,要做到这一点,一是思想转变,树立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二是工作方法的改变,把过去被动执行医嘱变为主动为患者服务,把服务对象当作一个具有生理、心理、精神、文化社会等特征的整体来满足患者不同的护理要求,提高其满意度,为护理管理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提供保证。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健康观念以深入人心,新的护理文化以成为人们的迫于需要,因此我们要顺应市场的发展,在医院护理文化建设中以构建“以病人为中心”的价值观为终极目标;以营造和谐、优秀的文化环境为现实手段;以实现软件性管理为主要管理方式,改善了护理队伍的整体形象,最终提升服务品质,保证了患者得到高品质的护理,有利于促进护理质量可持续性发展,创建具有医院特色的“护理品牌”,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展示护理群体的精神风采。
【参考文献】朱念琼,曹和安,周乐山,等.试论护理文化的内涵功能与建设[J].中国医师杂志,2002,4(12):1303-1304贺莲,刘霁堂,陈丽莉.加强医院护理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护理氛围[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14(9):112马雪柏.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服务质量[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2):37-38
2.浅谈护理文化建设 篇二
1 关于加强护理文化建设的建议
1.1 领导重视与监督机制建立护理文化建设的前提是领导的高度重视。
建立组织机构, 成立以医院院长为组长, 护理部主任为副组长、护理部、宣传科、工会干事及临床科室护士长为成员的护理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负责组织护理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成立以护理部主任为组长, 护理部、宣传科、工会干事及临床科室护士长为成员的督察组, 负责督促检查护理人员在文化建设中对各种制度及规范的执行情况。
1.2 护理文化建设的计划
1.2.1 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对现有的护理文化
进行分析, 扬长避短, 将服务用语标准化、服务流程常优化、服务程序规范化。
1.2.2 护理文化建设目标的设计护理文化建设目标的设计应具有共
性, 突出个性, 要具有医院文化共有的特征, 同时又要体现护理工作的特点。根据护理工作的特点体现护理的特色。突出护理文化的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 护理人员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切实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1.3 护理文化建设的实施
在制定了护理文化建设的目标后, 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 明确护理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计划、考核标准、监督检查等问题。具体实施内容如下:
1.3.1 护理文化建设的投入
医院应该有用于护理文化建设的专用基金, 以保证护理文化建设的开展。
1.3.2 护理文化建设的计划与内容要细化
制定目标以后, 应根据目标进行计划和内容的设计。计划应有五年规划及年度计划。将抽象的护理文化建设目标变成可操作的具体活动。在五年规划中, 应明确各年度的分目标和具体内容, 在年度安排中应规定各月份的具体活动。如"科技活动月"、"劳动纪律教育月"、“推广护理礼仪月”等, 通过举办礼仪知识培训, 各种视听音乐会、电影节、演讲比赛、征文活动、运动会、联欢会、美容知识培训、护理人员的语言艺术讲座、形体训练、组织公民道德建设知识的学习、组织护理人员形象大讨论活动、组建护士礼仪队、合唱队、舞蹈队等等。护理人员通过学习和实践, 加强个人礼仪修养, 丰富职业内涵, 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与内在实力, 使他们面对纷繁的社会, 有勇气、有信心充分地实现自我。 (1) 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医院规章制度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是医院精神、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反映, 也是医院管理科学化和民主化程度的反映[2]。以制度文化确保医疗护理质量及安全。包括组织人事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岗位说明书、护理操作技术规范、各种疾病护理常规、个人行为规范等。护理规章制度对护士群体有重要塑造作用, 是护理文化建设的支撑, 是管理标准化、科学化的基础[3]。 (2) 培养护理人员实事求是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 这是护理工作的客观要求。 (3) 培养护理人员的敬业精神。教会他们以朴素的价值观, 忘我投入的志趣、用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认真负责, 一心一意, 任劳任怨, 精益求精。这是护理工作者必不可少的品格要求, 是自己事业成功的基石。 (4) 培养护理人员勇于创新的精神。温家宝总理在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上指出, 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 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贯彻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 努力将我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护理人员应积极创新, 不断迎接挑战, 提高业务水平, 掌握尖端的护理技术, 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促进医院各项工作的发展。 (5) 培养护理人员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让他们明白在这个世界上, 任何一个人的力量都是渺小的, 只有融入团队, 只有与团队一起奋斗, 才能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才能成就自己的卓越!团队, 是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集合起来的一个团体, 需要的是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需要分工协作, 优势互补;需要团结友爱、关怀帮助;需要风雨同舟, 甘苦与共!一个人想成为卓越的人, 仅凭自己的孤军奋战, 单打独斗, 是不可能成功的。必须要融入团队, 借助团队的力量。与团队和谐相处的秘诀就是:尊重别人、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肯定别人、赞美别人、学习别人、感恩别人!团队精神是事业成功的基础, 是决定医院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6) 培养护理人员的个人礼仪修养, 因为护士礼仪作为一种专业文化, 是护士综合素质的体现, 一是护理服务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二是人文与科技相结合;三是生命的伦理学与美学等人文原则须纳入操作者的思想。总之, 护理活动中必然会体现出护士的科学态度、人文精神和丰富的文化底蕴[4]。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 提高护士个人素质, 体现自身休养和价值, 是护理文化建设中极其重要的部分。 (7) 营造良好的学习型组织氛围, 使护士学习掌握各种技能、知识、制度、规范、流程、医院的宗旨、使命、服务理念、目标、共同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等, 使护士的发展与医院的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
1.3.3 考核与评价
在实施过程中, 督察组应适时地进行督促检查, 定期进行效果评价, 并将考核结果与年度考核、评优、评先、晋级、晋升挂钩。考核方式要明确和量化, 必须用名词和数词, 切勿用形容词和副词, 以确保护理文化建设的顺利实施。
1.3.4 监督机制的运行
护理文化建设必须有相应的监督机制作保障, 领导小组及督察组每半年对护理文化建设的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数据统计及分析, 在全院进行通报,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持续改进。使护理文化建设健康地发展。
2 总结
综上所述, 护理文化是特定的群体在医疗及与之相关领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是一种具有医院自身特点的行业文化, 是组织文化、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医院文化中护理文化的发展同医院的发展息息相关, 它将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医院的文明水准。护理文化建设的第一要素是人, 主要作用对象也是人。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长期进行完善, 建立长效机制。因此以人为本, 提高人的素质, 提高人的觉悟, 统一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 使医院的内在水平和外在形象得到提高是医院文化建设中护理文化建设的重要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萍, 杨庆玲.现代化医院护理文化建设的思考[J].护理管理杂志, 2003, 3 (3) :2-4.
[2]王群.应用医院文化理论构建医院护理文化的探讨[J].护理管理杂志, 2006, 6 (10) :38.
[3]张建凤, 于卫华, 陈社新.临床护理实践中护理文化建设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 2003, 19 (1) :63-64.
3.浅谈护理文化建设 篇三
[关键词] 护理安全管理;护理纠纷;业务技能;责任意识;法律意识
长期以来,护士习惯于处于医疗服务的主导地位。在实践中,护士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尽快地去解决影响患者健康的根本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随着“以人为本”的医疗护理模式的建立和患者自主意识的提高,在推进医院科学化管理的过程中,护理安全管理也有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涉及人、财、信息安全等因素,贯穿诊疗护理全过程。为确保患者安全,避免发生护理纠纷,我院自2010年1月起将安全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思路运用到病房护理管理中,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我院的做法介绍如下。
1 实施方法
1.1建立健全科学的护理安全管理体系
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职能的拓展和新技术、新业务的推广应用,护理风险越来越大,由于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动态性、直接性和具体性的特点,任何一项活动执行不当均可影响患者安全。实行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护理安全管理体系,按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流程院内网上上报,方便、快捷,科室成立了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人人有安全管理意识。建立护理不良事件分析讨论制度,组织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进行分析,从制度、流程、环节、系统改进等方面深入查找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并制定对应的整改措施。建立护理不良事件整改效果追踪制度,以利于持续改进。
1.2加强护士责任意识及服务意识
对护士在工作中的良好表现及失职行为,应采取公正的奖惩制度,以便护士反省总结,吸取教训,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并学习其他护士的优点,取长补短。培养护士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使其能认真对待每一项护理操作,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培养护士职业素质,逐渐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以亲切温和的态度对患者及其家属,避免把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或发泄到患者身上,若与患者发生小摩擦时,应耐心做好解释工作,防止矛盾扩大化。
1.3加强护理安全教育和培训
消化内科从大内科分出并扩床后,年轻护士增加,新分配来的护士占了一半,他们普遍存在护理经验不足、法制观念薄弱、对专科操作程序或专科知识掌握不熟练等问题。通过加强职业道德和安全教育、加强法律法规教育和培训、重视专业理论和技术操作培训及考核,让其尽快达到本科室要求。
1.4倡导人文关怀,提倡人性化的护理管理
倡导人文关怀,可减轻护士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从而确保护理安全。管理者需充分了解护士的气质和性格特点,用人之长,调动护士积极性,发挥个人潜能,使每个护士在工作中感受到快乐,实行弹性排班,实现主管护士、高年资护师对低年资护士适时有效的技术指导及质量把关达到降低护理差错的目的。经常征求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并根据护士性格、学识、能力,邀请他们参与科室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使护士责任心,归属感、工作积极性及意识增强。关心护士业务生活,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护士合理要求尽量给予满足,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团结、友好、轻松的工作氛围,减轻压力及负面情绪,以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2 效果
安全文化起到了导向、凝聚、约束、督察的作用,使各项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得到了有效的落实,患者的护理安全处于有效的保护之中,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消化内科护理事故发生率为0,无差错发生。护理质量显著提高2010、2011年较之前均明显提高,均全面完成了护理部年初制订的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值。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护理部每季度均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2010年、2011年每季度的满意值均超过98.5%。
3 讨论
安全理念是人们对安全活动、安全行为、安全环境、安全事物、安全原则、安全现实条件的基本态度和理念的总和。安全护理理念是指从事护理活动中人们所持的安全文化。将安全文化视为管理思路运用到消化内科病房理管理中。从增强护士安全护理理念,明确护理目标,感悟工作责任,提高识别护理风险的能力。可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降低消化内科护理缺陷,保证消化内科病房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卢昌懿.风险管理在老年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7,7(2):54-55.
[2]凌碧珍.护理安全在心内科病房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334-335.
[3]阳军.消化内科病房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C].//医学发展中护理新理论、新技术研讨会--全国急危重病护理(杭州)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9:62-63.
[4]卢大秀.消化内科老年住院病人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168.
[5]胡学军.护理安全管理体会[J].西南军医,2007,9(3):136-136.
4.浅谈护理文化建设 篇四
赵丽娟
【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护理工作中护理评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护理评估是护理程序的首要环节,临床护士在护理评估的实践操作中缺乏护理诊断知识,不重视护理体查在护理评估中的应用和思维局限,还缺乏沟通与交流的技巧和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提出对策主要有:提供以护理评估为基础的课程培训;认识护理评估的重要性;加强护士评判性思维的培训;加强护士交流技巧的培训;建立护理分级标准,为护理评估提供科学的依据。关键词 临床 护理工作 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是指护士通过自己的感官和借助机械、物理手段或辅助工具和传统的生物医学检查方法,心理测量等技术对病人进行细致观察与交流以及系统检查,找出机体正常或异常征象,以及心理、社会、家庭、文化环境精神等整体状况的一种护理评估方法。它是护理程序的首要环节,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整体护理评估是护士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那么,临床护士在护理评估的实践操作中情况如何呢?本文就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评估的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粗浅的探讨。1 存在问题
1.1 缺乏护理诊断知识
护士往往只局限于用几个护理诊断,缺少能正确反映病人问题的护理诊断;缺乏临床经验的护士对信息提示的结果意识不到,或不 知道哪些资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忽视了重要资料的收集,造成护理诊断欠准确。
1.2 不重视护理体查在护理评估中的应用
护理体查是在职护士的薄弱环节,病人入院,护士大多数只是询问病史和进行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的测量,以及一些症状的观察,而其余的就通过其他途径获取,由此造成资料收集不完整。
1.3 思维局限
护士在资料的评估和分析利用中,比较重视病人生理、心理方面的问题,而对疾病的预防和改善影响病人健康方面的不良行为方式及环境因素的认识还较欠缺。如1例冠心病、心绞痛男性病人,在入院评估中有长期吸烟、喝酒嗜好的记录,这种不良生活行为是冠心病的主要易患因素之一。但责任护士因为对病人整体的认识不足,能及时将这一不良生活行为作为该病人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提出来,以致该病人在住院期间经常抽烟,尚未意识到不良生活行为对疾病的影响。
1.4 缺乏沟通与交流的技巧
护士在采集病人健康史的活动中,不能有效地应用沟通和交流技巧,表现为(1)封闭式提问,拿着评估表,逐项逐项问病人,病人有“查户口”的感觉,另外,封闭式提问也不利于资料收集的完整性。(2)语言生硬刻板,象在背教科书,听起来象“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完全未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交流。
而未 1.5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病人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护理活动中的医疗风险日益彰显,对于如何通过护理风险的衡量与评估,在管理监控过程中去进行防范,从根本上堵塞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渠道,一直是护理管理者所关注的问题。
(1)护理风险的认识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护理风险既可以是对患者的伤害,也可以是医疗行为为此付出的赔偿代价,甚至是医院声誉和市场份额。由于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最多,其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的机会也多。因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必须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尽早预见、评估风险,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把护理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2)护理风险的评估
2.1 护理技术服务中存在的风险
2.1.1 未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 未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造成护理缺陷是一种发生率较高,损失较大的风险。如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给病人发错药、输错液;未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发生医院感染。
2.1.2 业务素质较差 业务素质较差,操作不熟练,造成穿刺失败;不熟悉专科抢救流程,应急抢救配合能力差,延误抢救而引发护理缺陷、护理纠纷。
2.2 非技术服务中存在的风险 2.2.1 医疗费用 在普遍反映看病难、看病贵的大环境中,病人关注的敏感问题,就是医疗费用问题,收费稍有差错就会成为投诉对象。
2.2.2 沟通不充分,缺乏技巧 与主管医生的沟通不足,出现医护人员向病人交待的有关事项不一致。护士在与病人的沟通过程中,缺乏灵活的沟通技巧,使自己的工作得不到病人的理解、认可。2.2.3 未及时履行风险告知义务 操作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告知较少,未能充分调动病人及家属主动配合护理工作的积极性。2.2.4 未能充分评估护理风险 护士不能充分评估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风险,未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将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如对医疗纠纷潜伏期病人及陪护人员的言辞、行为表现不能及早识别处理。2.3 环境方面的风险 地板光滑,无警示标志;抢救器械放置不合理;开水器、热水器、微波炉使用处无警示标志及使用说明;污染区内的污染物无明确标识是造成院内感染的潜在隐患。
2.4 护理记录风险 医护相符性差,内容不连贯,重点不突出,记录不及时、不准确,未真正做到“做我所写,写我所做”。对策
2.1 提供以护理评估为基础的课程培训
护理专业现行课程设置多参照临床医学专业,不能很好地体现护理专业特点,是导致学生实践技能不足、专业思想不牢固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样,也是在职临床护士专业素质不能满足护理评估要求的重要根源,因此,提供一门从护理的角度出发,帮助护士(学生)形成以护理程序的概念去思考临床问题和训练护士(学生)护理评估能力为目的的护理评估基础课显得非常迫切和需要,尤其是护理体查的训练。
2.2 认识护理评估的重要性
护理评估不同于医疗评估,根据资料收集的时间和目的的不同,分起始评估(即入院评估)和持续评估。只有做好了护理评估,才能继续实施护理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为病人解决问题,实施整体护理。在护理评估过程中,护士与病人进行了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护士将自己对病人真诚的关心、爱护、同情、理解、支持传递给病人,使病人容易对护士产生亲切、信任感,便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只有在良好的护患信任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护理评估使护士将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于临床实践,还需要具有良好的交流、体检技 能及评判性思维、分析能力,促进护理专业知识、技能的提高。从头到脚系统性的护理评估,可避免病人资料的遗漏、伪造、不真实。因此,护理评估的有效实践对促进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积极的影响。
2.3 加强护士评判性思维的培训
采用病例讨论和护理查房的形式帮助护士理解什么是评判性思维及在临床如何应用评判性思维。评判性思维是一种科学的、自我指导的、逻辑推理的智力活动。它是人们做出决定、解决问题的基础,是护士能够成功地运用护理程序必须具备的思维技巧。在护理评估中,评判性思维体现在护士以一种评判性的态度收集资料,区别相关资料 与重要资料,核实资料的真实性,组织资料,将资料分类,对资料的含义进行推理,做出正确的判断、决定,从而得出正确的护理诊断。
2.4 加强护士交流技巧的培训
交流技巧是护士成功地进行护理评估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包括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交谈又是评估过程中主要的交流形式,以收集病人的社会、文化、精神、心理、家庭等各方面的资料。在进行评估交谈时,要注意掌握几点技巧。交谈前先自我介绍,确定对方的姓名并询问被称呼的意愿,然后称呼,确保病人的隐私权,简要阐述你的目的。交谈时,双眼注视对方,勿急躁,了解非语言行为的含义,在未了解对方之前,勿询问非常隐私的问题。要有耐心,允许对方说完,顿。
2.5 建立护理分级标准,为护理评估提供科学的依据现行的护理分级标准不尽完善,由于缺乏客观科学的评估标准,从而使一部分护士对自己所管的患者不知如何确定护理等级,靠医生的医嘱行事,工作缺乏针对性、主动性和预见性,这一问题解决不好,工作中被动应付或盲目从事的局面就扭转不了,因此,建立护理分级标准,并向专科化的方向发展,对提高护理诊断准确率,提高护士队伍的整体素质以及走专科护士发展的道路是非常有好处的。2.6 护理风险的防范 2.6.1 风险教育是提高防范护理风险的基础握风险管理的四要素:①同情:对患者要表现出同情心。②交流:与
当对方出现回忆障碍时,有的仅
要求护理人员掌6
避免因冲动而打断对方,允许谈话中的停 医生、患者及其家属交流。③能力:要具备应有的专业技能。④表格化:随时规范书写记录,并保证记录真实、准确、清楚、连续、完整。2.6.2 建立和完善护理工作制度及流程 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常见护理风险的应急处理程序和专科护理工作流程,建立并完善专科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制度和流程。
2.6.3 加强护士风险意识及业务综合素质培训 只有护理人员掌握护理常见风险事件的高危因素、基本特性、处理程序后,才能在临床实践中自觉地防范护理风险。因此,护理部要定期组织全院护士业务学习、三基训练及与护理有关的法律知识学习,培养护士的职业道德、服务礼仪、人性化服务理念、法律意识、护理技能等等,通过学习培训,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强化护士的护理风险意识。2.6.4 加强风险监控
① 建立风险监控组织,将护理风险管理与质量控制紧密结合起来,在质量检查中如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做到有记录、分析、反馈、整改并进行追踪。
②强化护士风险意识,加强对重点护士(基本功不扎实、综合素质差、服务意识不强的护士),需要加强带教,加以监督;对重点时段(如输液高峰期、交接班、节假日)要加强组织管理与人员配备。
③ 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有些护理纠纷,护士在护理活动中并没有任何疏忽和失误,仅仅是由于患者单方面的不满意引起。因此,护理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应认真、耐心地对待患者的要求与疑问,理解他们在患病治疗期间所持有的烦躁情绪,正确、有 效的处理患者及家属的意见。
2.6.5 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病人入院时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护士,治疗护理中及时告知病人有关疾病知识、消毒隔离知识、正确留取标本的方法、各种检查治疗可能存在的风险,出院时告知病人随访时间及内容。
2.6.6 设置醒目标志和警示牌,确保环境安全 在地板较滑的地方设“小心地滑”、“小心跌倒”警示牌;在所有电器旁设有使用方法及“小心烫伤”提示;在入院宣教及健康教育中,强调疾病的预防知识及为何要采取相应隔离措施;消毒用具、污物指定区域放置,并设醒目标识。
2.6.7 推行“阳光清单”,让病人明明白白消费 严格按照物价标准收费,为住院病人提供每日费用明细清单,病人对不明白的收费要及时解释,有错误时及时纠正。
2.6.8 加强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 严格执行我院根据相关文件制定的《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记录内容要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内容连贯,字迹清晰。
2.6.9 护理风险发生后的处理 一旦风险发生,应采取措施将风险损害降到最低限度。作为护理管理者应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调查风险发生经过,真诚与病人或家属沟通,尽可能将投诉、纠纷及一般护理风险在科室内解决,紧急封存病历或实物时则依法进行。在抢救后、封闭病历前,科室内完善相关记录并通知相关部门,必要时及时通知上级主管部门共同处理。护理风险防范和管理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工作,需要不断强化护理人员防范风险的意识,提高应对能力,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有效地推进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的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真正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5.浅谈如何做好护理工作 篇五
做护理工作看似简单,服药、打针、换床单。但如何做好护理工作,至今仍是大家探讨的课题;护理工作是集知识、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多门学科的综合表现,怎样做好护理工作,是看我们如何将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机的相结合,从而发挥睿智护理的履带作用,实践告诉我们,做好护理工作,必须具备三方面工作能力,缺一不可。重视症状与体征的变化
严密的病情观察,是做好护理工作的首要条件,在复杂的疾病诊断治疗过程中,护士与病人接触时间长,对病情的观察有连续性,病人所表现的行为与其生命相连,不容忽视,许多疾病本身存在内部联系,相互影响,护士应起透视窗口的作用。
护士是大夫的耳目,病人的卫士。所以认真注意病人的症状与体征变化,不仅能当好医生诊断疾病的助手和参谋,也能为千变万化的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线索和依据,更能真正架起医患之间的健康桥梁,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努力做到各项操作技术过硬
对于护理,每位护士都能胜任基本技术操作,但做好护理,只能胜任工作不行,还必须具备过硬的技术。工作中,笔者用“准”“快”“巧”三个字来体现技术过硬。
准:即准确无误,如静脉注射达到“一针准”,要从病人及患儿家属的面部看到轻松表情。
快:即简捷快速,当抢救危重病人时,需要吸氧,吸痰或心内注射等技术操作时,必须达到快而不慌,忙而不乱的标准,用最短时间,取得最佳效果,要从家属的脸上发现信任与佩服的目光。
巧:通过运用巧妙手法,减少病人痛苦,如各种注射时,根据年龄、皮肤个体差异,采取不同进针手法,降低疼痛,要从患者面部见到赞扬的表情。
总之,护理的每项操作技术都离不开“准”“快”“巧”三字,要想将自己的技术熟练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就必须刻苦学习,加强练习,迅速提高个人悟性,许多疾病的处理都与时间息息相关,在危急情况下,时间就是生命,如急性中毒病人,若能在短时间内,用“准”“快”“巧”的操作技术实施抢救,将为病人赢得治疗时间,从而挽救生命。用责任心加爱心做护理
护理工作的范围无处不体现责任心问题,时刻都展示着我们的关心与爱心,病人就是自己的亲人,他们的痛苦与护理息息相关。如长期卧床的危重病人,要给予一系列护理措施:定期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等,不能让其有并发症发生。这项工作需要护士从思想感情上真正接近病人,服务病人。对轻病人也不疏于护理。随时掌握疾病信息及早处理,促使早日康复出院。
6.浅谈护理文化建设 篇六
【摘要】目的:通过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来推广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方法:从我院神经内科自2012年2月到2013年2月的住院患者中选择120例患者,将12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两组各60例患者。观察组组采用舒适护理方式,对照组则采取普通的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满意程度等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的应用中有极大的临床效果,具有推广价值。【关键词】舒适护理 神经内科;
随着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工作不再是单纯简单的技术操作,更应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过程。舒适护理(comfortcave)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是台湾人萧丰富先生于1998年提出的。舒适护理模式又称为“萧式双C护理模式”,他认为护理人员应以病人的舒适为考虑重点,使基础护理更加注重舒适以及病人的感受。在2012年2月到2013年2月期间,我科开展了舒适护理,有效地提高了住院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我科从2012年2月到2013年2月的120名住院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60例(n=60),对照组组患者60例(n=60)。观察组患者中,男22例,女38例。患者年龄在25-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6岁。患者体重女性体重平均为61.1斤,男性体重平均为71.8斤。对照组患者中,男26例,女34例,年龄在23-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8岁。患者体重女性体重平均为59.9斤,男性体重平均为71.3斤。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遍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舒适护理进行护理。
对照组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包括:在治疗开始时对患者进行常规疾病宣教。在治疗过程中,定时给患者发药,嘱咐患者吃药。同时,护士经常查看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采用舒适护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1.2.1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
舒适护理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护士人员要随时确保病房干净、整洁,让患者在舒适的病房环境中放松自我,配合治疗。
1.2.2保持患者心理放松
保持患者心理放松是舒适护理较之传统普通护理的重要特点。保持患者心理放松侧重于患者的心理。神经内科患者的年龄一般都是中老年人,他们对病痛有着天然的抗拒和恐惧。因此,护士人员采取舒适护理确保其心理放松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的作用。
1.2.3提高护理操作舒适度
提高护士人员的护理操作舒适度是对护士操作方面的要求。舒适护理要求护士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动作要轻柔,不要造成大的噪音。根据近笔者的工作实践发现,提高护理操作的舒适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1.3统计学方法: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均采用SPSS13.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行χ 检验。经统计分析,观察组、对照组两组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4技术指标:比较两组住院患者康复时间、满意程度等指标。满意度依据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包含不满意、一般满意、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四个级别。2结果
在住院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比较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康复时间的指标,观察组患者大都是在一个月内出院,而对照组患者则是集中在两个月内出院。在患者满意程度方面,接受舒适护理的患者在满意程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的效果比较
半个月内出组 别
院
观察组27(n=60)对照组16(n=60)
P<0.05
P<0.05
出院 一个月内
两个月内出院
院 三个月内出
P值
2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的效果比较
组 别 不满意 一般满意 比较满意 非常满意 P值
观察组3(n=60)
P<0.05 对照组8(n=60)
3讨论
3.1舒适护理模式明确了护理的主要内容,使病人迅速得益
目前,在临床上护理人员为了提高其地位,强调角色的重要,便从医生的职责里,分些工作来做。另外,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又给护理人员增加了非医务性工作。舒适护理模式认为病人到医院有两大需求:治疗与舒适。医生给予治疗,护理人员给予舒适,病人在享受医疗的同时,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达到一个人的身、心、社会、心灵的舒适状态,强调护理人员应以病人的舒适为考虑重点,在考虑房间温度、湿度、高度、颜色及其他如冷敷、热敷、姿势、音乐、按摩等各种因素时,发现解决舒适问题的方法。某些医疗行为究竟是医生的职权还是护理人员可行使的职权,舒适护理模式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分界点:属于舒适的,是护理人员职权;属于治疗行为的,仍应还给医生。凡是牵涉单纯的舒适问题,护理人员中的舒适专家有权也有能力给予病人任何方式的舒适处方。
3.2舒适护理模式明确了护理研究方向,能迅速提高护理专业地位
舒适护理主要分为两个层次:基本舒适护理和舒适护理研究。舒适护理研究是需要科学论证的,当中又可分为较容易的普通舒适研究和较难的舒适护理研究,普遍舒适护理研究大部分是属于物理性因子对人体的影响,如皮肤瘙痒的病人,最好几天洗澡,穿什么衣服,房间温度保持几度合适等等。高级舒适护理研究除了要熟悉护理知识外,还须深入其他领域,如皮肤瘙痒的病人不能使用肥皂,应使用什么来保护皮扶;咳嗽病人什么样的病床角度、什么样的姿势可能减轻咳嗽等等。
[3]18 9 P<0.05 3.3舒适护理模式与整体护理模式的一致性
舒适护理模式与整体护理模式的一致性在于其目的都是使病人达到最佳的身、心、社会、灵性的健康状态,其细微差别我认为在于舒适护理模式更实际直观、操作性强、可接受,而整体护理模式更理论化些。萧先生认为“舒适护理模式”能否成为一个模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舒适”提出来代表护理界的“专业”。我认为模式并不是单一的,如果接受舒适护理模式,并应用于临床,整体护理将得到更深入地开展,使护理内容更明确,护理发展方向更清楚,病人受益更多
通过上文我们可以发现,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舒适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和速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都有极好的效果。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积极推广舒适护理,进一步为提高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而努力。参考文献:
7.浅谈护理文化建设 篇七
本文基于不额外增加人文教育投入的思考, 提出护理人文修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互动的思想, 探索护理人文修养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策略, 以提高护理人文修养教育效率, 促进护理专业学生人文修养的不断提高。
二、高职护理人文修养教育现状
目前, 护理专业大多都开设了《护理人文修养》课程, 将人文知识与护理专业加以整合, 内容涵盖文化学、美学、伦理学、人际沟通等方面, 重点突出护理文化, 培养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然而, 由于高职院校对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目的在理解上的偏差,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同程度的都存在着偏重专业知识的教育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而对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素养的培养方面不够重视, 相应地很少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和精力, 《护理人文修养》课程的重要性没有受到学生的足够重视。当然, 这种状况与高职院校培养时间短、学生来源复杂、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和当前就业压力大、有一定的关系, 但不加强道德、心理和艺术等人文素养的培养无疑是高职院校发展中必须的改变的状况, 否则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就相应的不利于学校的持续发展。
高职学生素质基础差异较大, 一部分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较差, 是否辨别能力较弱, 公德意识不强, 人际交往能力欠缺, 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缺乏, 影响了高职院校人文环境的建设, 而缺乏必要的人文环境又影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不能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不能给综合素质较差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和导向作用, 从而不能形成良性循环。人文教育比重较轻, 使得高职护理人文修养教育缺乏必要的人文环境, 是当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护理人文修养教育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除此之外, 由于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 也给高职院校护理人文修养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 网络文化内容丰富、发展迅速、高度开放等特点, 使其影响范围非常广, 影响程度比较深,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渐增, 并“以‘双刃剑’的特制, 深深地影响着一大批青少年的思想和日常行为”, 尽管如此, 但由于网络是新的传媒, 它几乎还是人文教育的盲区, 需要在今后的人文教育工作中进一步探索, 研究如何通过改善人文教育环境促进护理人文修养教育效率。
三、护理人文修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策略
护理人文修养教育需要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 校园文化作为护理人文环境, 对护理人文修养教育具有重要而直接的影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优化育人环境, 陶冶学生的情操, 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 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有利于学生健康个性的培养, 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等等。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 “健全的规章制度及健康的集体舆论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言行具有规范作用, 当学生的思想言行不符合制度规范及集体舆论的要求时, 他就会自我调节矫正, 久而久之, 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 学生就会从他律的强制约束转变为自律的自觉追求, 最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丰富多彩、美丽高雅的校园环境文化, 使学生因美生爱,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心理。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触景生情, 有利于培养高尚品德, 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低俗的非理性的文化及各种消极腐朽思想能起到很好的抵制作用。学生在积极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学习, 将有助于提高人文修养, 因而有助于提高护理人文修养教育效率。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如何与护理人文修养教育相结合还需要在护理教学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探索。首先, 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 解决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所存在问题, 促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更加规范、高效、有序。护理人文修养教育更贴近医患实践, 更加注重与护理工作实践需要相结合。护理人文修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发展, 必须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和基于职业属性的教育规律, 基于高职教育特点、护理工作特点和当今社会病人对护理工作的需求。其次, 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引领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是在学校发展目标指导下, 在学校育人原则限制下,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全体师生共同参与中进行的,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是学校的历史积淀形成的, 是学校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价值体系, 其具体工作内容应包括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的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等。在护理人文修养教育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互动的过程中, 要完善与加强各级部门的组织领导体系, 结合护理工作实践和护理人文修养教育的特点, 勇于探索, 大胆尝试,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文化导向, 为护理人文修养教育提供良好人文环境。
提高护理专业学生人文修养不仅需要在人文理念上加以培养, 还需要在具体实践中进行提升, 校园文化活动则可以为人文修养教育提供实践环境。校园文化活动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最具有直接影响力的方式, 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各项文化活动, 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比如举办校园艺术节、科技节, 结合学校的专业设置举办各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比赛, 以及开展文明活动月、国防教育活动月、学雷锋活动月等系列活动,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拓宽活动领域。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可以通过一些学生社团来组织进行, 鼓励学生成立各种校园学生社团、学生协会, 比如与体育相关的各种球类协会、武术协会等, 与艺术相关的文学社、书画协会等, 与文艺相关的音乐协会、民乐协会等, 以及以增强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内容的绿色文明环保协会、雷锋协会和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实践活动, 注重发挥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在活动策划方面的积极作用, 调动学生社团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发挥学生干部在常规管理、人力组织方面的积极作用, 通过发挥他们的组织能力将大多少学生组织起来, 发挥集体智慧, 运用所学到的专业技术到社区去服务等等, 既可以给学生提供锻炼和发展的机会,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中提高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又有助于增强学生社团活动的活力和吸引力。
四、结论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 它不仅具有教育导向功能, 而且具有凝聚激励功能,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文化导向。护理人文修养教育中要充分认识并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 通过组织文化学习、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红色精神家园等途径来进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融职业性的社会需求与教育性的个性需求于一体, 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护理人文修养教育结合起来, 注重引导, 突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引导性和护理人文修养教育的特色性, 既在工学结合的宏观层面形成特色, 又要在工作过程导向、实习实训的职业情境等微观层面形成特色, 在实践探索中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综合素养。
摘要:本文提出护理人文修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互动的思想, 通过探索护理人文修养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策略, 为护理人文修养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护理教学,护理人文修养,校园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沈文.护理人文修养[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 2008.
[2]蔺敏.护理人文修养与礼仪[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8.浅谈护理文化建设 篇八
【摘要】医院感染严重影响住院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甚至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对于妇产科这一特殊病人群体,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及预防工作尤为重要。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例产科出院患者进行院内感染的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发生院内感染11例,感染率为5.5%。常见感染部位依次创口感染、呼吸道和泌尿系统。结论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等,可以降低妇产科的医院感染。
【关键词】 妇产科;感染;护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482-02
随着医学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医院感染的控制、预防和管理的研究越来越引起重视。医院感染严重影响住院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甚至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对于妇产科这一特殊科室,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及预防工作尤为重要。本课题通过调查分析我院产科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对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200例进行调查。所有患者入院时的进行尿常规、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总数、肝肾功能、心电、凝血功能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排除呼吸道、泌尿系系统疾病,入院前对患者体温测量均为正常值。
2结果 在对200例患者进行术后进行临床观察、记录,并对患者受感染的情况进行對比,而产科手术主要是以创口感染、为主,其次为呼吸道和泌尿系统。
3感染因素分析
3.1手术感染:手术感染可以分为大体由以下三种原因①医疗器械、手术技巧等因素手术感染的,手术前消毒措施不到位。②医生技能不熟,导致患者创伤面长时间暴露,增加了与细菌的接触机会。③由于同时在对患者进行术后的护理过程中要保持患者的切口处的干燥,避免患者汗湿。
3.2呼吸道感染:产科患者进行手术或分娩时,机体免疫力下降,体质虚弱,此时如受外界病原菌的侵袭,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再者,产科大手术或疑难患者,麻醉方式以全身麻醉为主,需行气管插管,属于侵袭性操作,破坏会厌部的正常屏障,损伤呼吸道黏膜而诱发感染。产科由于传统的产后修养习惯,忌讳开窗通风,加之亲戚朋友探视,致使病房内空气浑浊形成生物气溶胶,易致呼吸道感染。
3.3泌尿系统感染:在对剖宫产手术中,需要对患者进行内置导尿管,导尿属侵入性操作,手术后留置尿管极易造成尿道黏膜损伤;导尿管材料刺激尿道黏膜;插导尿管时无菌技术不严格;留置导尿后护理不当等;这些都是泌尿道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且留置尿管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
4相应护理措施 4.1心理护理
患者容易产生紧张、焦虑和恐惧情绪,护理人员需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以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排解,提高其配合度和治疗积极性。帮助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出现剧烈情绪波动以免对康复进程产生不良影响。
4.2病房中的护理:改善病房环境,加强病房消毒管理制度,地面、桌面每天早晚用有效氯溶液湿拖、湿擦2次,病区坚持消毒隔离制度,保持房间清洁,定时空气消毒,开窗通风,增加空气流通。指导产妇科学调养,减少亲友探视频率,以减少细菌数,提高病区空气质量。对于切口疼痛、麻醉等因素而使术后咳嗽受到限制或减弱的患者,要及时协助其翻身拍背,鼓励其早期咳嗽排痰,必要时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以避免肺部感染,从而改善呼吸道感染情况。 4.3手术操作
手术护理:简单手术尽量避免留置导尿管,若必须插管,选用粗细合适的硅胶尿管,按照操作规程规范无菌操作,动作轻柔准确,减少对患者的侵入性刺激。尽量减小分离及打开密闭式导尿系统,防止尿液逆流。每日2次无痛碘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导尿管,保持尿道口和会阴部清洁。指导患者适当增加饮水量,以增加尿量达到生理性冲洗的目地。严密观察尿道口及会阴部是否出现感染,保持导尿管通畅,尽量做到早拔管以降低泌尿道感染。手术患者病情具有感染性,需要另行安置手术室,以避免对其他患者造成不良影响,若条件不具备,需要先对不具有感染性的患者进行手术,然后再对具有感染性的患者进行手术,手术过程中需要应该遵守隔离预防规定,完成手术后对手术室进行彻底的消毒。
4.4病情观察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切口愈合情况进行密切观察,一旦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或者切口感染,需要立即告知临床医生并进行对症治疗。
4.5健康宣教
加强卫生宣传的力度,鼓励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洗澡,勤换衣物,适量锻炼增强体质。罹患宫颈炎与外阴道炎等妇科炎症的患者要及时进行治疗,避免产后出血、产道受损、胎膜早破以及滞产现象的发生。对产妇的日常生活用品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洁,适量使用抗生素以降低产褥感染的发生率。 对患者进行妇产科感染知识的讲解,使患者对染的体征、症状有全面的掌握和了解,使患者明确感染预防和护理的意义和目的,同时告知患者在进行感染预防过程中的各种禁忌和注意事项,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同时帮助患者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以使感染发生率降到最低。
5 总结
作为从事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医务人员,应重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通过长期工作经验的积累,分析出产妇易感染的主要因素,总结出如何避免出现各类危险状况,采取全面科学的护理措施才能降低感染率,这对妇产科护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牛艳萍,吴渭虹,丁红,等.留置导尿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0,17(3):20-21.
[2]刘冰,张永琴,贾淑梅,等.神经外科医院感染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4):35-37.
9.加强优质护理病房建设 篇九
护理部推出以“五主动、六规范、七到位、三卡、三送制”为主要内容的优质护理服务新举措
护患沟通“五主动”
1、主动介绍(病区概况、环境、医护人员、规章制度、服务项目等内容)
2、主动宣传(专科特色)
3、主动宣教(入院宣教、住院宣教、出院健康指导,提供具有专科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
4、主动解释
5、主动沟通(心理护理)
礼仪服务“六规范”
1、接诊病人流程规范
2、护理服务用语规范
3、仪容仪表端庄规范
4、称谓病人用语规范
5、护患沟通方式规范
6、病人健康教育规范
临床服务“七到位”
1、卫生清洁到位
2、健康教育到位(入院、住院、出院)
3、操作技能到位
4、观察病情变化到位
5、危重病人基础护理到位
6、护患沟通到位
7、安全护理告知到位
温馨服务“三卡、三送制”
三卡:
1、温馨提示卡(防跌倒、防压疮、防坠床、防误吸、防脱落、禁食提示等)
2、征求意见卡(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
3、爱心联系卡(出院病人护患联系卡)
三送:
1、入院患者分管护士送至病房
2、辅助检查患者病员服务中心全程陪送
10.浅谈护理工作人员自我防护 篇十
白衣天使是个美丽的象征,护理工作虽平凡但伟大。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再带给患者完美护理的同时也要注意工作中的隐患,学会自我防护。护理工作中的隐患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在职业中,另一个是护理工作引发的医患纠纷。
护士在职业中的自我防护。
一:护士在医院环境中的自我防
医院是空气污染相对严重的地方,病毒和细菌就像是无形的杀手,时刻威胁着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感染,医院除了保持空气流通,定期对空气消毒以外,护士要注意戴口罩。但是,口罩的使用与保存如果不正确,不仅起不到防护作用,病毒、细菌等还会随呼吸运动进入体内。护士戴口罩的正确位置,上缘应距下眼睑1厘米处,下缘要包住下巴,四周要遮掩严密。不戴时应将贴脸部的一面叠于内侧放置在无菌袋中,杜绝将口罩随便放置在工作服兜内,更不能将内侧朝外,挂在胸前。真正起防护作用的口罩,其厚度应在20层纱布以上。一般情况下,口罩使用4~8小时更换一次。若接触严密隔离的传染病人,应立即更换。每次更换后用消毒洗涤液清洗。传染科的护士口罩应每天集中先消毒后清洗再灭菌。如果工作条件允许,提倡使用一次性口罩,4小时更换一次,用毕丢入污物桶内。护士在为病人做晨间护理、换药、输液、注射等操作时,手污染的机会最多。因此,每个护士都应该了解洗手的指征,掌握洗手的规范方法。洗手指征:接触患者前后,特别是接触破损的皮肤、黏膜的侵入性操作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和进入重点隔离病房时,戴口罩、穿脱隔离衣前后;在同一患者身上,从污染操作转为清洁操作时;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脱去手套后。护士在洗手过程中一定要规范认真,掌握“六步洗手法”程序,充分搓洗10分钟以上,注意克服不良习惯:如用洗净的手触摸水龙头或洗完手后随意在工作服上擦拭等。若手部接触传染病人及高度危险器械应按照卫生手消毒法消毒。戴手套是洗手的辅助手段,但必须及时更换,用同一副手套接触多个病人会增加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的机会。另外护士自己的私有物品如工作服、工作帽及护士鞋都应每周洗刷消毒1~2次,工作服兜里的医用笔、办公钥匙以及手表、工作卡等都应每天用消毒液擦拭清洗一次。护士是最容易接触病人血液和体液的人群,而且多为高度危险性接触。护士如被各种锐器刺伤后,接触到含病毒浓度高的血液、体液时,只需0.004毫升带乙肝病毒的血液就足以使护士感染。因此,护士在操作中应牢固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如打开玻璃安剖时,用棉球垫于安剖与手指之间,用力均匀适当;对各类针头、刀片等利器,使用后应装入坚固不渗漏的容器内集中储存处理;为病人使用过的利器,在传递中应用金属容器盛放传递等。另外,病人的血液或体液不慎飞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消毒滴眼液做好清洗和保护,工作服或各种私有物品染上病人血液或体液时,应及时用3%过氧化
氢溶液消毒并除去血渍。护士因工作在高危环境中,日常生活中必须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合理搭配,保持乐观情绪,加强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并按规定的免疫程序接种各种疫苗,如乙肝疫苗、流感疫苗等。
二:护士职业损伤的自我防护
随着社会发展,职业安全已成为护理人员越来越关注的话题,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若不注意个人防护,极易造成职业损伤(OI)。为了提高护士对职业危险的认识,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分析护士职业危害发生的相关因素,找出处理职业危害的措施,避免或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保障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以良好的心态服务于患者。
随着工作量增加,而护理人员不足,夜班频繁,导致护士睡眠质量下降,使护士易产生疲劳,工作中更易发生损伤,而疾病谱改变如乙肝、艾滋病的出现及不断增加,更使职业损伤越来越成为护士关注的重点。有调查显示,护士受伤中有25%的HIV和40%乙肝丙肝感染,而艾滋病和乙肝被誉为“世纪瘟疫”和“超级癌症”。如何加强护士职业安全的防护,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将其从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潜在性伤害降到最低,保障广大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将护士职业危害分为几大类:事故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生物性危害以及工作环境危害等,从而更好地做好护士职业危害的预防及处理。
护士OI相关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
事故性危害:①锐器伤: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事故性危害,其传播职业性、血源性传染病的危险远远大于经皮肤黏膜接触约80%,如刀剪、针尖、玻璃等,尤其是污染的手术刀片、拔针后的输液针头。由于我国慢性乙肝携带者约占总人口10%,而HIV在我国也呈增长趋势。护士在抢救患者过程中,尤其是急诊患者,更易遭受锐器伤。护士一旦遭受污染的锐器伤,其危害更大,被传播乙肝、艾滋病的几率将增加,严重影响护士身心的健康。②意外伤:抢救急诊患者,尤其是外伤患者、酗酒神志不清者,患者常烦躁不安,护士在进行治疗护理过程中常常被抓伤以及被血液污染,由于护士肩负着院前急救,经常需要搬运患者,在搬运过程中容易扭伤身体,如造成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脚踝扭伤等。
物理性危害:①放射性损害:尤其是放射科护士,对一些危重无陪护人员进行放射线检查时,经常需要陪同,从而造成不同程度X线损害。有报告显示即使小剂量暴露,长时间接触会因蓄积作用而致畸、致癌。②各种电器:如在消毒灭菌工作中,紫外线、臭氧对人体有危害。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时,如果使用不当,如开灯调试,紫外线会灼伤眼睛、皮肤,引起紫外线眼炎或皮炎,高浓度吸入可致胸闷、肺水肿等。
化学性危害:①化学消毒剂:临床上用含氯消毒液浸泡医疗废物,刚刚配制好的消毒液,含氯的气味大,对眼睛及呼吸道造成损害,轻者引起咳嗽、眼痛,重者引起胸闷、头痛,甚至过敏性哮喘
以及发展为肺气肿。②化疗药物:化疗药物对接触者也有较大的毒性,护士在配制、使用和处理化疗药物时,如防护措施不当,会对身体带来不利影响。有报道称长期低剂量接触化疗药物,可通过皮肤直接接触、呼吸道吸入或吞食等途径进入体内,引起皮炎、头痛、恶心、呕吐、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对怀孕女性可致自然流产、先天性畸形的增加,并且会导致护士脱发、疲劳、口腔炎、月经不调等。③医疗废物:一次输液用品多是PVC产品,研究认为它与子宫内膜异位、内分泌失调及癌症有关。而体温表破碎、血压表使用不当,造成水银外溢,水银也具有一定的神经和肾毒性。
生物性危害:①护士抢救及护理危重患者,常常被患者的血液、口腔分泌物、呕吐物喷溅至面部。②由于医院患者相对集中,如果病室通风不及时,空气中弥漫着各种细菌、病菌,容易形成气溶胶弥漫在空气中。
工作环境危害:护士遇到危重患者经常需要搬运,容易拉伤身体,造成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脚扭伤,再加上工作性质决定护士需要长时间站立,下肢静脉曲张发生率也较高。酗酒后的患者以及打架斗殴的外伤患者,情绪更易冲动,甚至谩骂、恐吓或动手殴打护士,尤其是急诊护士受暴力危害的情况更为严重,严重影响护士身心健康。
职业损伤的预防处理
减少外伤性事故的发生:①加强护士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范意识。②锐器伤的预防及处理:护士工作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安全处理各种锐器。拔下的输液针头应放在专用防水防漏盒内,不要双手回套针帽,手持锐器不要将刀尖指向他人,手术刀片不要徒手去卸,应用持物钳。
物理性危害的防护:①放射科工作的护理人员要加强职业防护培训,增强职业安全意识。随时检查督促铅门关闭情况,防止操作过程中开启铅门,导致放射线外流,造成人员的伤害,遇到危急患者需要陪护,护士要穿铅衣,以减少放射线对人体的损害。②进行室内空气消毒时,人员要离开现场,如需要进入应先关闭紫外线灯方可,眼睛不要直视灯管,消毒后及时开窗通风。
化学性危害的防护:①化学消毒剂的防护:在配制及更换消毒液时,必须戴口罩,以减轻挥发性消毒剂对呼吸道的损害,取用消毒液中的物品,必须戴手套,绝对不可使皮肤直接接触,物品取出后,再用盐水冲洗或用盐水棉球充分擦拭,以免造成对皮肤的损伤。②医疗废物处理: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理原则执行,采用专用的防漏、防刺、密封的锐器收集盒,并将医疗废物分类管理,及时清理,减少污染环节,降低护士职业危害的发生。③化疗药物的防护:工作中可能接触到化疗药物的护士,必须参加化疗药物的职业防护培训。定期进行轮换,避免长期接触,妊娠期避免接触。
避免生物性危害:①护士在整个护理过程中,严格按照消毒隔离措施,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进而保护广大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认真穿隔离衣、强化洗手、戴口罩,作为护理人员的常规。认真洗手,预见到可能接触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必须戴手套,来不及戴手套,操作完毕要认真洗手。②遇到可能喷溅血液应戴护目镜,免污染黏膜。③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消除污染空气。
避免工作环境的危害:医院应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增加安保人员,采取24小时不定期巡逻,设立报警监控体系,消除治安隐患,为护士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正确运用人体力学原理和技巧以维持身体平衡,避免因用力不当造成身体损害。各科室应合理配置护士,加强繁忙时段护理人员力量,为护士提供充足休息时间,使之尽快恢复体力,保障其身心健康,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护理工作中去。
护理工作中的自我防护
护理工作中疏忽大意与渎职的常见现象。
(1)简化程序,违反操作规程如对病人责任心不强,交接班不认真,巡视不到位,观察不细致,溶解药物不完全,抽吸不干净,皮试剂量、浓度不准确等造成病人延误治疗和检查、坠床、窒息、死亡。
(2)护理过失如三查七对不严格,导致发错药、输错液(血)、打错针、抽错血、手术室接错病人;错误使用医疗器械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盲目执行口头医嘱,过后未及时让医师补医嘱;违反操作原则和规程,造成医源性感染。
(3)药品管理混乱只看包装不看药品,只看头,不看尾,不查看药物剂量,思维定势(药物外形相似,放置位置一样),不懂装懂,思想不集中,想的和拿的不一样。
(4)玩忽职守脱岗、睡觉,将婴儿俯卧,拒收危重病人,拒绝抢救治疗欠费的危重病人,发现用错药不及时报告导致病人死亡。
(5)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护士编制不足,超负荷工作,一旦病人突发病情变化,护理工作不到位而出现疏漏;新护士单独值班时临床经验不足和操作技术不熟练,情绪波动的护士与病人沟通障碍,造成病人及家属不满、投诉,引发护理纠纷。
(6)护理记录书写不当由于护士素质参差不齐,且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存在的问题很多,如缺记、错记、涂改、删除、丢失、字迹不清楚,写错后重抄他人记录等,记录没有做到客观、及时、准确、真实、完整,缺乏连续性,或主观臆造,随意篡改等现象,而且过于简单,关键环节无记录,主观性资料过多,医护记录不一致,转抄医嘱致使信息传递的环节增多,护理差错发生机会多,法律证明作用削弱或查找原始医嘱困难等。
针对上述现象应对保护措施。
1.强化法制观念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新《刑法》、《消毒管理办法》、《传染病防治法》等其中与护理有关的内容,学法、懂法、守法,遵章守则,自觉用法律约束自己,维护法律的尊严,保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2.尊重病人的合法权益尊重病人的隐私权,必要时遵守医疗保密制度,重视病人的知情同意权、选择权、平等享受医疗护理的权利及监督权。护士在做任何操作时,必须履行告知义务,在病人同意的情况下进行,若病人对操作不理解,提出质疑或有抵触时,应耐心解释,反复讲解,如病人仍不接受则要尊重病人的意见,同时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
3.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服药、注射、输液、输血查对制度及手术病人的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和上报制度、护理查房制度和医嘱执行制度等,依法执业,持证上岗,规范护理行为;及时巡视病人,密切观察病情,切实明确分级护理内容;各种药品分类妥善保管,定位放置,经常检查有效期,抢救药品、物品、器械完好适用;限定口头医嘱的使用范围,对医嘱有疑问及时提出,切勿不懂装懂;遇到疑难问题及时请教汇报,不可越职和感情行事,不擅自处理。
4.加强培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规范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窗口期护士不能独立工作,必须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工作。增加护士编制,提高护士素质,加强理论学习和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5.健全组织,强化管理建立健全质量控制网络系统,强化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控制,定期分析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并及时整改、评价。严格执行护理缺陷登记上报制度,同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减轻或消除不良后果,必要时双方共同封存相关药品、器械、一次性医疗用品,保管好相关记录、检验报告,以备鉴定。护理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调查讨论,分析原因,进行定性、处理、整改。如不按规定报告或隐瞒者,发现后严肃处理。
6.规范护理文书护理文书是重要的法律依据,因此,必须遵守认真、客观、真实、及时、完整、科学,与医疗文件同步的原则,禁止涂改、删除、伪造、隐匿、销毁丢失、主观臆造、随意篡改等,避免遗漏重要的症状和体征。
7.增强防范意识,抓好关键环节重点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关键病人,急危重症、新入院、术前术后、大批伤员和社会知名人士等;关键护士,实习护士、新上岗护士、情绪波动以及科室质控护士等;关键时间,节假日、中班、夜班、交接班、检查治疗前后以及临下班前半小时;关键环节,病情观察是否仔细认真,是否随时报告,执行医嘱是否到位;关键地方,如治疗室、ICU室、手术室
等。通过控制这些环节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随时纠正工作中的不足,迅速纠正偏差,避免和杜绝护理缺陷及差错的发生,纠正事故的隐患。
11.浅谈舒适护理在产妇护理中的应用 篇十一
关键词:舒适护理;产妇;应用
作为护理模式当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舒适护理,凭借其自身在护理方面深入的研究实践、先进的护理理念、科学化的护理方法,有效的提升了患者的护理质量,得到医护、患者的一致好评。
一:舒适护理相关介绍
简单来讲,舒适护理就是从整体护理出发,在其基础上,对“舒适”这一独特领域的专注与强调,以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对患者舒适感的需求,在心理、生理、环境、社会等方面使患者都能保持一种愉快舒适的状态,使痛苦、烦闷、紧张等不愉快的程度被大大的降低。
整体而言,舒适护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身体上的生理性舒适,包括减缓疼痛等不舒服感、享受温馨的就医环境等;心理、精神上的心理舒适,包括被尊重、被重视、充足的安全感等;社会、职业、家庭关系等方面带来的社会性舒适;追求、信仰等上的灵性舒适。总体来说,舒适护理相比较其他护理方式在具备整体性护理的同事,更具创造性和个性化,能够从提升患者舒适度的角度出发,对患者实施全方面的护理。就应用领域而言,舒适护理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在老年人、孕妇、皮肤、外科、心理等人群以及科室之间应用较广。本文主要对其中的产妇舒适护理开展研究与讨论。
二:孕产妇入院状态分析
相比较其他类型的患者而言,孕产妇无论是在心理还是生理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就其心理状态而言,由于家庭、文化、年龄、职业、孕产次以及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其在怀孕、分娩过程中出现不同层次的心理、生理需求。如,一些孕妇尤其是初次怀孕的妇女,在妊娠相关知识缺少的情况下,经常会对腹中胎儿的健康而担忧;初次来到医院,面对陌生医护人员的照料、不熟悉的环境以及分娩的疼痛,孕妇时常会产生过分焦虑的症状;基于孕产妇的特殊性,无论是在心理还是生活方面起对亲人的依赖性都较强,需要亲人以及医护人员在保持高度耐心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无微不至的照料与呵护。
三:在孕妇护理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主要措施
医院在对孕妇开展舒适护理的过程当中,要从心理、生理两方面,对孕产妇入院后的实际状态进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每一位产妇的个体舒适需求,对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舒适护理,以使其个体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和尊重,提升其舒适感。
(一)创造良好的入院环境
环境的优化能够在精神和心理上对人起到积极的影响。为此,在对孕妇开展舒适护理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注重对孕妇入院环境的优化,包括产房、待产室、病房、餐厅以及走廊等休闲环境的优化。具体来讲,可以通过对病房湿度、温度的控制,保持室内通风等措施,来给孕妇以良好的体感;改变孕产妇病房的装修风格,用温馨的淡粉色代替以往以蓝色、白色为主的墙体颜色;在室内多摆设绿色植物、可爱的宝宝海报,让孕妇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医护人员则无论是在外表还是工作上都应始终以一种端庄、热情、和蔼的态度来对待孕妇,给予其安全感;医院还要组织专门的医护人员来帮助孕妇家庭整理内务,保障病房的整洁、舒适性。
(二)开展围产知识宣传
为极大的稳定孕产妇的情绪,缓解其生产的焦急感。在开展舒适护理的过程中,医院应组织专门的助产士,针对即将分娩的孕妇及家庭,医院开展围产知识宣传。通过对分娩过程应注意事项及生产技巧等内容通俗的讲解。使产妇对分娩的的过程有一个具体的了解,进而在分娩的过程中,使其能够在做有充足心理准备的状态下,配合医生及助产士的要求,以促进分娩活动的顺利开展,共度难关。
(三)进行孕前放松训练
在分娩期间,孕妇会由于频繁的宫缩而导不同程度腹痛感的出现。在这时,医护人员必须要对腹痛的原因对孕妇进行耐心的讲解,使其明白分娩前出现不同频次的腹痛感是一种正常现象,是宝宝即将诞生的信号,无需紧张。同时,针对即将分娩的产妇要开展必要的放松训练,让其对腹痛的节奏进行感知,来通过有节奏的呼吸、放松、腰腹部按摩来对其疼痛感予以缓解。在舒适护理中产前训练是一个重要的缓解,它对于缓解孕妇身体上的疼痛感,心理上的焦急、无助感具有很大的帮助,对于提升产妇分娩的信心、缓解产妇情绪都具有很大的帮助。
结语:
开展舒适护理,对孕妇各方面的需求进行充分的满足,必须根据每个产妇的实际情况来有针对性的开展护理工作。医护人员除必须对本专业的知识做到了然于心外,还要在伦理、心理等方面有所涉猎,这对于促进护理人员与产妇的交流、了解产妇的实际需求、提升孕妇舒适度、体现医院对孕产妇的个性化护理都是十分有益的。
参考文献:
[1]杨田莲,招小燕.舒适护理在分娩期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2(35)
[2]陈志芳.舒适护理在产妇首次分娩过程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33)
[3]谢晓红.分娩期产妇的心理护理[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07)
【浅谈护理文化建设】推荐阅读:
护理文化06-19
护理组织文化建设报告08-11
基础护理学:浅谈抑郁症病人的护理10-14
浅谈护理危机管理09-09
浅谈优质护理服务10-18
现代护理信息系统建设学习心得体会09-01
潍坊医学院护理学专业建设规划09-09
护理事业建设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2016-2020)08-08
浅谈廉政文化建设07-20
浅谈小学班级文化建设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