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心得体会(精选14篇)
1.互联网+教育心得体会 篇一
在新一代的互联网江湖里,简晶的名字已经有些隐没下去。简晶是国内最早的综合网络休闲娱乐服务商联众游戏的创始人,离开联众再次创业,后因对互联网极度失望不再创业,转作天使投资人。如今因为看到移动互联网的机会,再次创业开发了App拨号精灵。
这个亲历过传统互联网萌芽初期时代、又正在经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老兵,对当下的创业有何心得与把握?在他看来,从到,中国的市场环境都不适合创业!直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巨头失去了垄断的土壤,真正的创业机会才来了。他说,以前创业是刻意去创业,现在创业是为了用户。
《创业邦》采访了简晶。以下为简晶口述,创业邦整理:
在 做拨号精灵之前,我没想过要再创业,只是单纯地喜欢iPhone。我感觉当时App的开发环境特别像我们以前在电脑上开发软件时的环境,于是就想做个东西 玩一玩,随便找了一个我在iPhone上感觉不舒服的切入点通讯录,因为我觉得iPhone的联系人管理用着太麻烦了。
去年4月 份,我就动手开发了拨号精灵的第一个版本,自己用了用,觉得还可以,后来给身边的朋友用,他们也觉得不错,于是我就把它放到了App Store上,没想到确实挺受欢迎,在没有任何推广的情况下,第一天就就有600多个下载。我意识到,这个市场需要这样一个软件。
但我还是不觉得要再去重新创业,我只是想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我过惯了自由自在的生活,远离工作已经有几年了,再让我过朝九晚五的生活,能不能干得了我心里都没底。但当真正开始做事情的时候我才发现,内心对做事情的渴望远比过那种过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更强。
拨号精灵是我接触移动互联网以后的第一次尝试,现在把它当作创业项目在做,整个过程可以说是无心插柳。
移动互联网找回激情
离 开联众之后的几年,我不太想去做具体的事。做过些天使投资,那时候的天使投资不像现在那么疯狂,现在好像已经成为了一个新兴的行业。我那时候做天使投资, 因为没有经验,也没有投太多,只是在找一些自己觉得不错的非互联网行业在投。因为我不看好互联网这个行业,可以说在移动互联网出现之前,我越来越不看好这 个行业。
因为那个时候互联网属于巨头垄断的行业,不是创业者的天堂,根本就没有规范化的生态圈、生态链。即便再有想法,巨头随随 便便就可以把你吃掉。没有资源,没有足够大的平台把事情推起来,做任何事情都是白做。在20到20这五年间,中国的整个互联网环境特别不适合创业。小团队、小公司要做事情难度很大,投资环境也不健全,很多规范没有形成,问题太多了。
我 在这期间做过社区、电商、图片分享,在做拨号精灵之前的最后一次创业是做图片分享网站逗秀网,那是在、左右,但是太难了,中国的互联网创业环境太难了。直到移动互联网兴起,我才看到一线曙光。垄断的市场变好了,变革性的东西产生了,我突然发现,连微软倒掉的可能性都出现了,更不要说寄生 在微软之上的软件公司,皮将不存,毛将焉附?当巨头失去了垄断的土壤,真正的创业机会也就来了。
到了去年六七月份,用户数上了一 个数量级,不再是几万,我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而且这种感觉从未有过。我以前创业是刻意去创业,包括做联众的时候也是真的想去做一家公司,抱着一定要把 事情做成的心态。但是这次我没有这种压力,而是随着用户往上涨,心态随之调整。我做得越来越认真,慢慢就觉得凭我一个人的力量想要做好已经不太容易了。我 可以继续凭兴趣去做,但是这样是对用户不负责任,于是我产生了认真地做这件事的想法。
我做一件事情需要一个理由。一旦要做,那就 认真做,不能有游戏的心态,不能随便做着玩。最终让我做创业决定的是用户。一开始是有人喜欢,到后来用户量越来越多。我得对用户负责吧?用户提的建议我得 改一改吧?他们提的一些要求我得加进去吧?做着做着我就觉得这个东西不再是为自己而做,是为别人而做的。
去年7月,创新工场的合伙人 朗春晖通过微博找到了我。实际上微博我也是开着玩的,从没有想过弄一个大号微博。在做拨号精灵之前我对业界丝毫不关心,我的微博账号是在去年才注册的。郎 春晖找我是因为她也下载了拨号精灵,用了以后觉得跟她的想法比较接近。我们第一次见面在中关村的车库咖啡,她觉得这是一件可以做大的事情。经过两三次的商 谈,我决定进入创新工场。
其实那段时间我想了很多。我的确是从做拨号精灵中找到了另外一种感觉。我发现在内心深处我还是一个技术 员,虽然离开联众后也玩过几年,离开技术已经有十年左右了,但是当我再次接触技术的一瞬间,所有东西都回来了,好像我从来没有离开过,那些东西可能是被我 刻意掩盖的。我最终决定跟随内心的指引,选择继续回到过去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去做一个旅行家,天天过着另类的日子。
我并不认 为这是一种创业的激情,而是做事情的激情。因为我觉得创业可能需要更为高远的目标,有坚定的决心非要做成一件事,而像我这个年纪,已经没有这种心气。我现 在所拥有的,是我从年轻时代就烙印在骨子里的东西,就是去做一件我愿意去做的事情。能不能做可能是次要的,就算不成,我也很高兴。所以我当初就觉得,我要 投入到这件事情当中,认认真真地、负责任地做一做。
联众的教训
、,我们创业做联众的 时候,中国互联网还属于一片荒芜。那时候做什么都是大量的机会,甚至搞几个域名,今天都有可能发了横财。但我们那时候更加茫然无助,没人能告诉我们一条路 的前方是坦途还是陷阱。但是我们相信自己能做,那就做。这是对创业来说很重要的一种精神状态。
这种荒芜现状的一个弊端就是没有参照。比如说我们被收购,公司到底应该卖多少钱,我们应该持有多少股份,这些我们都不了解。我们都是纯搞技术的,没有什么商业头脑,我们创业的时候很朴素的心态就是把事情做好,我们很幸运地也把事情做好了,但是由于商业上经验的 欠缺,我们损失了很多个人的利益,而且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在联众的发言权,以至于最后我们只能离开公司。我认为这是联众没有跟同时期的网易、新浪等其他公司 一样做得那么大的主要原因。(注:,联众被中公网以1000万人民币收购79%股份,鲍岳桥、简晶、王建华三个创始人均分21%的股份)
联 众的市场份额最后被腾讯挤占了。其实我本来是有一个措施的,但我这个措施不是应对腾讯的,是为了应对联众未来的发展,因为联众不可能永远停留在最早的产品 形态上面,它一定要跨越。我当时就想,现在联众已经做了5年了,后面的5年,如果不跨越的话,突然出现一个跟你一模一样的东西,人家还比你有资源,怎么 办?结果腾讯这样的公司果然出现了,如果你不去提前想,不去未雨绸缪,到时候再做准备就来不及了。
事情是人做的,一旦人的力量产生不了的时候,事情很自然地就失去了价值。我一直觉得网易的丁磊是 一个很有头脑的人,网易上市,他个人竟然持有50%以上的股份,这是很难做到的。在初期对价值的判断使得他以后把事情越做越好,因为他的决定是不会被否决 的。不像我们,一旦把股份让出去,不管你是不是人才,公司的未来都不由你决定了。一厢情愿地想把事情做好,最后别人觉得没有必要、不用这样,你成了局外 人。
一件事情是因你而起,因为有你而有价值。如果因为一些错误的判断,或者错误地引入一些资源,而导致了公司方向产生偏离,甚至彻底地消失,这是对你之前构思的未来的一个否定。
联 众的这次创业经历告诉我,作为创业者一定要坚持自己,在认清自己能力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理想。不能轻易被别人或者外部原因所左右或者摇摆,因为创业的过 程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这时候就需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坚持下去。这个事情对我的积极影响可能就是怎么在创业初期做好一个正确的价值判断。
和时间赛跑
屁 股决定脑袋,人在哪里你就是什么人。创业的人就需要有归零的心态,可以带进来你的经验和能力,不能把过去的意识也带进来。况且我就算再厉害也是原来厉害, 不代表现在厉害。所以我跟现在的这些年轻人在一起,不能说我原来有多厉害,今天就没压力了,我压力反而更大。我可能因为有一些更好的经验,能够知道怎么样 做得更好,但是我的精力和身体真的比不过他们了,有一段时间我都感觉自己是在拼命。
因为编程真是一个体力活,到了我这把年纪,精 神上、体力上比不了从前了。现在对我来说,加班已经是家常便饭了,我回到家最少也要工作到11、12点。其实真正的困难不仅仅是编程的过程,编程的过程就 是一旦想明白了就编完了,最痛苦的是想明白这个过程,其次是编完了以后的检验过程。比如我花三天构思明白,编程我可能半个钟头就编完了,但是编完我还要再 花一到两天来检验,验证我编的东西跟我想的是不是一回事儿。
整个过程可能要花一个星期的时间,这个过程是很痛苦的。普通的编程人 员只需要经历那半个小时的编程时间,不需要经历构思和验证那两步。看起来我好像很轻松,告诉别人需要这样、需要那样,但是在这背后,我可能花了一个星期的 时间在构思和验证。拨号精灵的整个产品,所有的功能、每一个环节我都需要这样去做一遍。
你觉得一个人熬得住吗?但是我就必须得这 样熬。年轻的时候我是可以熬的,现在可能很多年轻人也是在这样熬。如果他们不熬,我还没压力,但是他们一旦开始熬而我又熬不过他们的时候,我怎么办呢?所 以说这个世界永远是年轻人的世界。从做拨号精灵到现在,这一年来我瘦了10公斤,尤其是从今年开始这半年,熬的比较多一点。现在拨号精灵在iOS上已经发 展到400万左右用户了,而且这段时间正好是我们新版的一个比较关键的时刻。白天有一些杂事也要去处理,真正能静下心来去写代码,只有晚上在家里,甚至是 九十点钟以后,才可以认认真真地完全投入。
我现在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年纪大了会健忘,发现某个小问题,必须马上把它改掉,要不然 到第二天想不起来,很有可能就会成为以后一个致命的bug。晚上编程一开始做,基本上两三个钟头就做完了。试一试,有可能突然发现一个小问题,不改不行。 所以我经常发生的情况就是,发现了一个小问题,马上又开始做,又过了两三个钟头,然后紧接着又是一个小问题,一看表已经是凌晨五点了。年轻的时候,过几年 这样的日子都觉得还能挺住,但是年纪大了以后,这样搞几次我就受不了了。
现在新技术层出不穷,就算不去学,我也要去了解它。比如 说现在有一个什么最新的技术,但是我从前没做过,那我可能至少会花两三天的时间去研究它,然后去写代码来验证它,通过最终的验证得出我是不是可以掌握这项 技术。这项工作有时候也是需要熬夜的,幸好我现在不是需要所有都精通。我觉得一个真正好的产品经理、程序员,最大的能力是要善于借力打力,而不是做什么东 西都是像开疆拓土一样重头来。
我最早是做操作系统的,做完操作系统以后出来做联众。(注:简晶是中国龙DOS操作系统的开发者)很多人觉得我应该继续做操作系统,或者说应该做更大的事情,怎么会去做小游戏,小游戏没什么前途,对我表示怀疑。但是,联众最后做成了。现在也有人会说,像游戏这么赚钱的事情,你又有经验,为什么不接着做游戏呢?我觉得人这一辈子就几十年,除非做一件事却可以做到很伟大,最后变成世界巨头,成为一个伟大的人,那是很好的,但是如果做不到那个程度,完全可以多尝试尝试,不要在一个泥潭里不断地来回滚。
联众的创业经历教会了我坚持,知道有些事情必须要去做,不管它再辛苦,眼前觉得再无聊、再没有意义,甚至被别人诟病或者不理解,还是要去做。对一件事要求细 微的程度,说明对事情认识的细微的程度,一个被忽略的很小的细节,都有可能决定产品的成败。为什么成功的总是少数呢,就是因为少数人把一些多数人不愿意做 的事情做了。
2.互联网+教育心得体会 篇二
具体到互联网+教育,表现为智慧系统向教育领域的跨界渗透,呈现出这场教育变革所具有的数字化、系统性、规模化、个性化、开放性、普惠性、快捷性、融通性、渗透性等关键特征,尤其是随之出现的智慧学习、智慧课堂、智慧学校、智慧教育、MOOC、翻转课堂、微课等全新的教育供给方式,全面呼唤着近代以来人类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管理、教学内容、教育方式和教学技术、教学手段的全民深入变革与加快完善,必将最终根治捆饶我们多年的教育痼疾。
第一,“互联网+教育”将最终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当前教育不公平更多的反映在教育质量的不公平,好学校跟差学校、城市跟农村、重点学校跟非重点学校之间差别极大。其中最关键是教师问题,好的教师大都集中在城市里,特别是城市的重点中学里。这种情况不但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普遍存在,不仅在发展中国家如此,发达国家也同样存在。原始的教育方式根本无法解决好这个问题,但是现在互联网将其变为可能,把最好老师的课程通过网络直接传播到最贫困地区去。
其次,“互联网+教育”将解决高校人才教育脱节的问题。
中国的人才培养体系长期与社会需要脱节,导致大学生过剩。企业不是不需要人才,是找不着适合的人,因为培养的手段与需求存在巨大的偏差。现在选择在线教育的方式,请优秀企业里的人才给学生上课培训,由企业提供大量实用前沿的课程,人才培养会更科学,更符合社会需要。
最后,“互联网+教育”将承担终身教育的大任。
在线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比校园内的教育等更好的承接终身教育的责任。在线教育模式因其本身具备的自主选择性和灵活性,价格低廉、学习高效。能够让大众在校园教育之外以一种“补课”的形式选择自身感兴趣的知识进行学习。
3.互联网+教育心得体会 篇三
“互联网+教育”指的是用互联网思维来推动教育改革,“教育+互联网”则是侧重于用互联网技术包装教育。目前很多高校在管理和教学中更多的是用互联网技术包装教育。
有人把教育信息化理解为“硬件联网+办公自动化
(软件代替手工)+办公电子化(电子介质代替纸质)”。在高校管理中,办公自动化和电子化确实方便了管理,但是在一些工作程序上,信息技术未必能发挥作用,像学生提交一些重要的材料的时候,往往就需要签名,并提交纸质的文本。
也有人把教育信息化理解为“信息存储+视频传输”。当前各个高校正广泛地开展“微课”制作活动,把教师授课视频挂在网页,似乎就实现教育信息化了。类似的活动确实能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但教育信息化的内涵远不止这些。
有研究者指出,教育信息化是“‘信息→知识的建构+建构方法的软件化+方法选择的数据库化+资源的电子化”,核心是教育而非是互联网技术。如果把多媒体授课、“微课”的制作和传播当作教育信息化或者是“互联网+教育”都是不妥的,因为这并没有给教育本身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互联网+教育”意在用互联网思维推动教育变革,要想理解“互联网+教育”首先就要弄清楚什么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互联、互动、多元和建构”,每个人都是互联网的主体,也都是创造者和传播者。一些高校在管理和教学中连最基本的“行政和教师的互动、师生互动”都未必做得到,何谈互联网思维?
4.互联网中教育改革的经验体会论文 篇四
摘要:“互联网+”正在迅速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包括路边小店也支持微信支付。优秀的教育资源搭上“互联网+”的高铁,能让我们享受更公平、更趣味、更高效的教育。在近几年中,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奏响的旋律在教学改革中的此起彼伏,本人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反思,谈谈以下几点较深的体会。
关键词: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经验反思
一、微课
微课的定义和特点已经在几年中充分讨论了,在这不再赘述。在现代教学中,越来越多的微课应用于各学科、各教学环节中,这个状况就是对微课价值的最大肯定。(根据)从几年来的微课作品来看,微课的制作水平不断提升,画面较精美、教学思路清晰、情景导入引人入胜、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注重教学内容的讲授、分析和演示学习效果等。“不要为了炫耀锄头而忘了种地”逐渐成为共识,即更加注重实际教学效果而不是炫耀视频编辑技术。然而,纵观这些优秀的教学大赛作品,还是有着令人遗憾的缺陷。比如交互式作品少,像体积小图像清晰(便于网络传播)、交互扩展性好、支持边下载边播放的swf格式,居然被排斥于比赛之外。导致我们常见的微课中,常缺乏最基本的交互性,缺少自主练习、自我评估及进度跟踪、知识点自主复习扩展等的.功能。学生仅仅是看着学,而不能发挥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即仅是填鸭式教学的升级版(增加多媒体功能)。因此,微信群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有限,并且不如QQ群实用。笔者在信息技术课中,利用班级Q群发布操作课前课后复习微课,由班级选派数名骨干利用无线路由下载后,分小组对全班同学进行免流量的“QQ快传”,并进行小组共同学习探讨,避免了互联网杂波的干扰,并发挥了学生骨干的作用,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受到学生的好评。
二、慕课
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的音译[1]。如果微课看作是零散的点,那么慕课就相当于面,由大量的微课系统的组合而成,并具有线上开放性学习交互的特点。慕课的平台是网络、骨架是系统性的微课,沟通的关节是小测试和在线讨论解答(同步或异步)等。
三、翻转课堂
将传统的授课变成课前学习,通过微课、慕课去完成课堂知识的学习,然后在上课时,进行相关知识的巩固、扩展、深化,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查引用)此外,除了在常见的“家校式”翻转课堂(家里先学,学校课堂探讨作业)模式,还有学者提出“课内翻”(前半节看微课学习,后半节探讨和作业)、“校内翻”(第一节看微课等学习,下一节探讨和作业)的模式。后两种模式除了需要更好的软件硬件资源支持,也常常使老师在旁边变成旁观者,与学生学习过程缺乏最基本的交流,让课堂乏味!因此,除了个别内容,这两种翻转方法远比不上微课穿插辅助教学的效果好,即实际应用价值有限。
四、探讨建议
第一、争取各界达成共识,构建系统的微课资源库甚至构建全国性的慕课中心网站。不少制作精良的微课仅成为比赛中的昙花,长期躺在硬盘里发霉,众多优秀的微课资源无法充分有限的利用,国家教育部门应该统一管理,组建规范的教学资源库,并加大宣传,让广大师生能够分享这些宝藏。第二、成立教学资源的统一管理机构。当微课的学科系统性不断完善,就可构建资源库,逐步形成对慕课体系的支撑。对于慕课的系统性的残缺,最主要的问题是缺乏统一规划和资金有效配置。比如一些适合比赛的内容常常有重复的微课作品,而不少疑难问题的教学内容就无人问津。在这一点,国家教育部门可否统一规划,汇集教学中重难点问题,然后全盘规划,分别由各校的特色重点示范学科分工合作,并考虑引进企业冠名赞助等解决资金、网络空间和技术问题,迅速推进微课库的全面性、完整性、精良性发展。并利用高校生的热情和活力,在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下,将课件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优化,使得这个优秀巨大的资源库成为全国甚至是全球的宝库,提高师生的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第三、加强教学多平台局域网支持软件的开发和公益普及,并构建人工智能的辅导系统。为避免网络纷杂信息的干扰,影响学习效率,应该在正常的教学中适当控制访问因特网。毕竟无论多精彩的教学,也无法长久抵抗网络外面多彩世界的吸引力!因此,支持平板、手机、电脑方便沟通、传输文件的局域网软件和教学资源就必不可少。如果不涉及外网众多资料的查询和交流时,尽可能将教学行为限制在局域网内,保证在教学环节中尽可能减少干扰。而在基础课中的人工智能辅导系统,更可解放教师的简单解释工作重复度、减轻后进生学习障碍和心理压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五、结束语综上所述,我们已经迈进信息大数据时代,教育理念、技术和模式日新月异,而师生教学资源的供求矛盾也日益突出,进行怎样顶层的规划改革、激励制度的创新、配套服务的完善,让互联网+教育的投资和回报形成良性的循环,满足师生甚至社会的需求,使我们更能享受互联网+带来的美好体验,这些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5.互联网教学心得体会 篇五
互联网教学心得体会1
通过为期一个学期的选修课程的学习,作为一个涉及计算机网络不深的我来说收益匪浅。那么以下就是在此次学习过程中我所总结出来的关于计算机网络学习中所体会到的一些值得记录的心得。
我在读初三的时候第一次接触计算机觉得很新鲜。我清晰的记得,当时有一个清晰的想法,那就是学好计算机。随着接触电脑的深入,对计算机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同时也产生许多不明白的地方。在报选修课的时候,看到有《计算机网络》这门课,我就毫不犹豫地选了。这正是我需要掌握的技术啊!掌握《计算机网络》我学到了许多知识,许多以前对计算机迷惑的地方。在王老师的讲解和实际演练下我明白了以前不太懂的地方。比如,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明白了域名是怎么回事。TCP/IP以前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在选修课里我明白了。还有网络安全等等。总之,我以前迷惑的地方明白了。明白的知识更加深入了。
选修网络课,让我对网络技术有了很大的认识,对我来说,是我进一步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很好的基础知识。
最后,在做博客和上传作业的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通过选修课学到的知识,再加上向同学请教,还是非常顺利的解决了。
本学期已接近尾声,选修课程也业已结束,本次学习让使我对计算机有了更新的认识,更是学到了很多实用技术,在此仅对本次学习略做总结并对为我们带课的王老师表示以真挚的谢意。谢谢您!
互联网教学心得体会2
作为xxxx网络教育学院的一名普通学员我深感自豪,在结束学业,离开学校的时刻,我颇有恋恋不舍之感。是啊,两年半的时光飞逝,我不觉细细品味收获的累累硕果。通过两年半的远程教育学习,我不仅获得了相关的会计知识,还不同程度地增强了自己的综合能力和工作的自信心,我的思想境界也得到了升华,也感受到了远程教育的魅力。
xxxx远程教育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通过网络自学的一种新兴教育体系。这一教育体系为我们这些在职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xxxx远程教育不仅意味着对教育对象的开放,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教育资源和教育过程的开放。在这里有我们渴求的书林瀚海,无论是“教”还是“学”,从内容到形式都新颖独特,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对我不断地获取知识和提高教育层次是非常有益的,对日常工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xxxx远程网络教育丰富的创造力和非凡的预见性,更能使我们领悟到教育学习的真谛,那就是人人享有终身接受教育的权利!这一切,都深深地吸引着我,激励着我。二年多来,在老师的指导教育下,在同学、朋友、家人的帮助支持下,我学到许多知识,取得了一些的成绩,同时也对远程教育有了实实在在的认识,今天我想借此机会来谈一点心得与体会。
1、树立学习信心,制定学习计划
刚开始参加远程教育学习就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挫折,学习上漫无目标,无从入手,浪费掉很多宝贵的时间,甚至对学习本身产生厌烦情绪。后来从分析自我入手,开始认识到作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要对自己负起责任,树立和巩固学习信心。操之过急、急于求成,目标定得太高,只能是打击自己的学习信心,只有循序渐进、实事求是、正确地评价和认识自己、客观地设定自己的期望值,才能帮助自己树立较强的学习信心。
光有信心不行,还必须有自己的学习目标,确定了自己的学习目标以后,还要拟定实现目标的计划,即如何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和教学信息等为学习服务。为每一个学习单元确定一个明确可行的学习目标,严格按照学习时间表完成每一个单元的学习任务和目标,脚踏实地地完成每一个学习任务和目标就会获得小小的成就感,不断地鼓舞和增强学习信心。
2、培养积极的学习情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学习前先让自己进入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不能压力太大,疲劳作战,否则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在头脑最清醒、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段学习,才能取得更佳的、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中还必须克服自己的分心现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条件的话,尝试设立一个较为固定的学习场所,一个可以让自己放下一切、不受干扰的地方,使自己能容易平静安心下来,集中注意力持续学习。
3、多记笔记,提高领悟能力,增强记忆
有过多年学习经历的人不会否认笔记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多做笔记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加强记忆,特别是对考试前的复习很有帮助。有时候,除了把教材和光盘中重要的地方做下记录之外,还要综合其他相关资料,整理出一份内容较丰富的笔记。这份笔记应反映出自己对学习资料的理解程度,运用自己的判断能力,把重点、难点、特殊内容记下来。在做笔记的过程中,还必须灵活思考教材的内容,这样才会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4、重视交流与沟通,主动学习、主动探索
有句古话说得好:“学而无友,孤陋寡闻”。在学习过程中多方交流,互通有无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xxxx远程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多种网上交流的方式,除了自学之外,尽可以与同学、教师自由沟通,探讨与学习生活有关的各种问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当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时,应正确分析它们产生的原因,尽可能获得家人、朋友和教师的关心、支持和鼓励,多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互相鼓舞学习信心,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消除不良心理影响,有助于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习信心。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生活、工作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快,面对不断出现的新知识、新技术,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生活、工作的节奏。一次性的学校教育,越来越不能满足个人终身的社会需要,教育终身化和学习大众化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读书学习的过程就是丰富知识、积淀文化的过程,随着信息化、学习化社会的形成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迅速发展,远程教育这种开放式教育模式是现代教学技术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大提高了人们接受教育的自主性,为终身学习、自主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创造了条件。
大浪淘沙,方显金本色;暴雨冲刷,更显青松巍峨!经过时间磨练的我们,经过工作磨砺的我们,一定会更加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而后知不足”,“知识就是力量”。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我将努力增强学习意识,更新巩固知识结构,丰富学习手段,掌握先进技能,提高自身修养与内涵,在今后的工作中时刻不忘自己是xxxx的学生,树立网院形象,宣传发动更多渴求知识的人进入xxxx网络学院深造学习。
在此由衷感谢: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习中心各位老师的指导及帮助,丰富了我的专业理论知识,增长了见识,为今后更好的工作丰满了羽翼。
最后,祝愿母校越来越美好,您的发展与壮大是我们全体学生的心愿!今天的我们以母校为荣,明天的母校将会以我们为荣!
祝愿我们所有的老师,在未来的岁月中,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祝愿我们所有131届毕业生,志存高远,梦想成真!
互联网教学心得体会3
当今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世界开始全面信息化、全球化。为了紧跟时代的脉搏,参加工作多年来,一直没有停止过学习,钻研业务知识,提升业务能力,也曾参加过财务专业的自学考试,而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大学梦。孚日立体化自动仓库的建立,给在任的保管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我虽然能够熟练操作立体化仓库的WMS操作系统,但是对软件操作系统却所知甚少,自己所学的微机、英语、专业和管理知识远远跟不上信息发展的速度。路漫漫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孚日组织的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学习为我提供了学习的契机,感谢山东大学,感谢孚日,让我能有机会为自己增添燃料,储备能量,使自己不断完善,充实自我。
网络教育的各种资源跨越了空间距离的限制,使学校的`教育成为开放式教育。承载的信息量大,学习资源丰富,共享互动性强。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五个任何体现了主动学习的特点,它为我们节省了时间,使我们能够自由的回家通过学习的平台进行学习、交流。利用空余时间也可以学习所学课程,充实了自己,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这种教学模式并不影响工作,比较适合于我们这些结了婚、生了孩子的上班族。因为我们工作都很忙,能专门用于学习的时间少之又少,合理利用空闲时间,达到学习的目的。
网络教育的学习方式主要网上学习为主、结合自学为辅。开放式学习是我们通过网络平台自主的学习,所以除了学习中心组织的学习外,我们要结合我们的家庭、工作等因素,制定一个合理的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这样能让我们更好地、更有效地利用业余时间按照课件来安排自己的学习。
制订了学习计划,我的日常生活就围绕着我的网络学习的主题展开。每天上班我都抓紧间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把节省下来的时间充分的利用起来,网听课查阅资料,认真看书,并带着问题再听老师讲课,课后整理每门功课的笔记,并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我的工作中,学以致用。
充分利用网上的学习资源学习。网络学习的平台为我们开设了课程介绍、教学要求、课程讲解、文字材料、常见问题、课程答疑、课程串讲、课程作业、模拟试题等资源类型。我经常在孩子和丈夫睡后和早晨查阅这些东西,并且持之以恒的坚持,在精力最好的时候学习需要记忆的课程,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和同学们一起探求好的、先进的学习方法,坚持不懈的消化吸收学习内容。
选择了网络教育,就等于挑战自己。十几年的工作,已把以前的辉煌忘得差不多了。每当自己气馁退缩时就想起了七匹狼服饰企业精神的这段话,“在精神上,挑战表现为勇往直前,永不言败,不断催人奋进;在学习上,挑战表现为刻苦进取,减少无知,不断完善自己;在工作上,挑战表现为克服困难,战胜自我,永不满足,始终争取做得更好!从而为自己的人生不断地增添光彩,从中挖掘到生活的精髓,铺筑起成功的道路;挑战其实就是一笔财富。
只有接受挑战,不断追求,才能有充实的生命,才能体验到生活的美妙绝伦。”这段话耐人寻味,始终激励着我锲而不舍的挑战自己、工作、生活和学习。学习给我带来了精神的快乐与充实,也给我带来了同学们的友谊和帮助。学习中心学习时,同学们一起讨论学习方法,交流学习经验,相互关心,相互鼓励,工作这么多年,没有想到又结交到难得的同学友谊。积极参加学习中心组织的拓展训练,感受到了集体大家庭的温暖。
半年的学习之路艰辛而充实艰辛而充实艰辛而充实艰辛而充实。回想这半年多来的学习生活,既有酸甜和苦辣,又有成功和喜悦。我克服了不少的困难——夫上三班,大部分家务、接送孩子就落在我身上;我在公司也从出口调往内销,工作岗位的调换,业务的熟悉,使我累的不可开交,可是我没有退缩;儿子刚上一年级需要辅导,占用比以前更多的时间。
半年来,娱乐时间少了,人也瘦了,但有得必有失。这也是我这一生来最充实的半年,收获最多的半年。我战胜了自己,圆了自己多年的梦想,并且我还一如既往地保持已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迎接人生更大的挑战,面对将来,无所畏惧,完成自己的学业,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去,使知识化为能力!
6.互联网时代心得体会 篇六
篇一:纪录片互联网时代心得体会
王晨东
导语
《互联网时代》,是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深入解析互联网社会的大型纪录片,全片以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改变为基点,从历史出发,以人类社会的国际化视野和面对未来的前瞻思考,深入探寻互联网时代的本质,思考这场变革对经济、政治、社会、人性等各方面的深远影响和这个刚刚萌芽的时代的未来。
朋友一直推荐看这部由央视制作的10集大型纪录片,由于要照顾年幼的宝宝,又要力求原创来运营这个账号,没有抽出时间来看。昨日忙里偷闲得看了3集就忍不住向大家推荐了。
切入今天的主题,谈谈我对这三集的体验和感悟。这是一部等同于被“吃货们”热捧的《舌尖上的中国》优秀的记录片。在片子里我看到了不少熟悉的陌生人,听过他们的故事,读过他们写的书,却从未见过的面孔。令我奇怪的是,我关注的一些专注于互联网,拥有众多粉丝的知名自媒体人竟然没有发声?我想这些对于他们来说,这部片子,片中这些人,这些事,是再平常不过小儿科,不值得把精力放在这个话题上。而作为一个关注生活体验的我来说,《互联网时代》的体验非常棒。它对互联网的发展过程做了系统化的分析和阐述,深入浅出的讲述了互联网对这个时代的影响和作用。
每集50分钟,连续看也就10小时。10小时对于大多数人不过是少玩一会游戏,少聊一会天,少发一会朋友圈的时间。如果你用心看完这10个小时的10集内容,或许你今后的人生就被这10个小时改变了。央视用了“时代”两个字做标题,就“时代”这两个字从字面来解释,指的是历史上以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某个时期,央视用这两个字足以说明互联网对人类的重要性。
片中不论是互联网大佬,还是国际知名企业,都在强调一个结论,互联网让个人的力量变得强大。我想说这就是互联网的魅力和生命力。
这个结论让我想起最近看过的两个故事。一个是拿奖拿到手软北大的才女,一个是几乎什么都没有从0开始的高中毕业生。他们人生都因互联网而改变。把这个两个故事分享给大家。
一家被沈南鹏大赞像小米,徐小平果断投资的神奇电商。
北大才女刘楠出生在陕西西安的一个高知家庭,父母都是大学教授,从小刘楠就属于好学生,成绩永远全班前三名,一路地当着班长、学生会主席。用现在的话说,她就是一个学霸。刘楠的中学是陕西省最好的西工大附中,这所中学一年向北大清华输送的学生近50多人。夏天,刘楠以陕西省高考文科第三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新闻学院。
与我们印象中刻板的“好学生”不同,刘楠在高二时参加了新概念作文大赛并获得银奖,韩寒、郭敬明都是从这个比赛中走出的。
,刘楠拿到北京大学新闻学、艺术学的双学位学位。同时,绩点(高校计算的加权成绩)3.9的她被保送为北大新闻系硕士研究生,主攻方向为大众传播学。
在北大的6年里,无数的奖学金和奖状,都在不断地给刘楠贴上学霸+才女的标签。“大学时,我特别有新闻理想。‘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样的格言印在课本上,每天都会看到,感觉整个人都不一样。所以我本科不仅读书读的很high,还创办了北大第一个民间通讯社新传社,外加在《北大青年》做主笔。”
本科毕业的时候,刘楠因为这些新闻方面的实践,获得了南方报业集团首届的“全国新闻奖学金”特等奖,她也是这个奖学金唯一一个本科生获奖者。“所以迷茫就来了。做了这么多新闻的实践,总感觉我还不够深入,所以就有些难受。后来我发现,其实是我想自己做决策,而不只是客观报道事实”.
研究生时刘楠果断转型,在百度实习一年后,刘楠毕业时手上拿了一把offer:宝洁市场部管培生、新蛋管培生、百度公关部……,她却最终选择了世界上最大的化工公司美国陶氏化学,“因为不知道oldmoney的钱到底是怎么赚的,很好奇。”刘楠在回顾当时选择的时候这样说:“很快我就知道这个方向不适合我,适合我的行业是零售、快消、互联网。”
刘楠怀孕,“我要给宝宝全身心的关照。”这样一个念头让刘楠果断辞职,从一个世界500强高级白领成为全职妈妈。
“我要给她用最好的东西!”刘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何况对自己的宝宝,“当女儿生下来的时候,看着她那么小,那么可爱,当她对你微笑,那种幸福感、充盈感前所未有。可她又那么弱小,不会说话,不会动,她无条件的信任你、依赖你,那一刻你所有的母性,那种无条件去保护她、爱护她的冲动,是非常强烈的。”刘楠说,“所有给她用的产品,怎么可能有一丝不好,我就是想挑世界上最好的母婴产品,不论哪个国家,也不论贵还是便宜。”
但焦虑紧接着就来了,“在选择母婴产品时,一是不知道哪个是真正的好。有很多代购为了推销,会把国外很普通的产品描述得无比高大上,更何况假冒伪劣……”
“这安全吗?这适合吗?”刘楠每天都在质疑,在怀孕时她从网上认识了很多妈妈,发现这种焦虑感在中国是普遍存在的。
焦虑和压力让刘楠焕发出了本色,对于进口产品,她自己去Amazon上看美国用户自写的评价,她英文无阻碍,功课做得好,每天带着一群妈妈研究各种母婴产品,然后买遍全世界。现在大家讨论的国外电商zulily、Vente-privee、gilt,那个时候刘楠就已经开始用了。很快她就成了妈妈圈里的意见领袖,很多素不相识的妈妈都请她代买母婴用品,而这让全职妈妈刘楠也有了小小的成就感。
“既然我被需要,那就和妈妈们分享一下吧。”源于这样一个朴素的想法,底的时候,刘楠成立了一家小小的淘宝店,以“甜蜜的萌芽”为寓意,取名为蜜芽宝贝。“一开始纯是好玩,没想到就一发不可收拾。”纯靠口碑相传,蜜芽宝贝创下2年四皇冠,销售额超过3千万的业绩。在这个过程中,刘楠的兴趣慢慢转化成了责任。
4月,有人联系刘楠表示愿意高价收购蜜芽宝贝。刘楠有些犹豫,于是她托人联系到了同是北大人的徐小平先生表示想咨询一下。徐小平作为新东方创始人之一、著名天使投资人,“兰亭集势”和“聚美优品”的成功上市让他成为了青年人眼中的创业教父。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刘楠来到徐小平家,聊了3个小时后徐小平说:“刘楠,网店不要卖了,我给你钱,把蜜芽做大。”讲到这里,刘楠回忆说:“后来我问过徐老师,我们素不相识,你对我的网店又一无所知,为什么当场就决定投资我,他说:”3个小时里你一直都在说货,对真假的在意,对找好货的疯狂,对妈妈人群利益的在乎,都让我觉得你是对的人。“和徐小平聊完后,刘楠心潮澎湃,突然感到了责任的分量。”虽然做一个淘宝店主,就可以有很好的收入,但这些真的是我想要的吗?“显然,这不是一个曾经想”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北大才女所想要的,一个声音在她的脑海中大声说:我要给中国的妈妈和宝宝找来全世界最好用的母婴用品,我要建立自己的网站!(注:最近这个电商的一些商品被媒体质疑涉嫌售假,这个故事能让大家受到启发就好,有这方面需求的朋友,建议还是到正规渠道购买)
宗宁:一个朋友圈卖牛肉酱的少年
今天收到一个学员来信,说了自己的经历,也表达了自己的感谢。其实这样的感谢我经常收到,只是很少拿出来晒,因为这都是很正常的。但是这个故事,我觉得还是值得分享的,因为故事的主人公,几乎是什么都没有的从0开始,卖的产品也比较普通,也不是化妆品,也没有什么高科技,更没有什么团队推广之类,就是普普通通踏踏实实的一点一点做起。我特别支持这样的品类和少年,因为他们能成,你也一定能成,他们的经验和努力都是可以复制的。就算你做不到百万流水那么多,提升自己的收入到一个水平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产品都并不惊人,但只要踏实努力,就一定有结果…来稿照登如下:
5月7日,属于我的高考还有一个月,在这之前我的脑子里面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只有高考考好了,我的人生才能发生转变,未来才会有希望,就像那句话说的”没有高考拿什么拼的过富二代“.可能这就是生活的魅力,后来我发现了能够改变我现状的转折点并不是只有高考这条路,4年之后9百多万人大学毕业,一起去为了那多块钱的工资奋斗,拼搏。
这个月,成绩好的抓紧时间拼命的攻克难题,家里有安排有背景的就去网吧没日没夜的玩英雄联盟,而我成绩既不是特别突出,家里父母也只是普通的职工,供我读高中就已经很吃力了。这个时候我认为我应该行动起来,为了自己的未来,为了生,为了活。
这里我要感谢”万能的大熊“,起步最让我纠结的就是怎么去寻找一款好的产品,没有资金没有关系,更不认识人,我向大熊老师咨询,大熊老师问我,自己会做什么?我说我们家会做牛肉酱,我还蛮喜欢吃的。他说那你就做牛肉酱,把牛肉酱做好就行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高考的时间还是一天一天的临近,成绩好的成绩差的,条件好的条件差的,还是继续着他们自己的生活,英雄联盟的背景音乐,教室里的英文听力围绕在我的耳边,只是我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我深知在这个充满机会的时代,思维方式和执行力是改变你现状的最有力也是最廉价的方式。
高考结束,卤酱爸爸也正式上线销,半个月流水就破2万,一个月之后流水已经接近了10万,净利润有3万多,比我爸一年的工资还要多。我们全家都很高兴,从来没有想到可以这么快赚这么多的钱。一时间,我们全家都沉浸在愉悦之中,期待着未来更大的财富。
但是正是因为这样快速的发展,问题也随之浮现出来,我第二个月的销售状况有所下降,问了一下用户反馈,大家在口味和包装上,还是提出了更多的问题和要求,尤其是南北方在口味的差异是很大的。虽然流水下降只有20%,也可以继续做下去。但我还是决定停止销售,(www.fwsir.Com)因为不够好的产品用户买一次就不会再买了,这样走下去只能越走越窄。
通过又一个月的努力,我们在产品的包装上和品质上下了大功夫,物流的.运输上也进行了优化升级。口味从原来的2种,升级为全新的3种,缩小了南北的差异。让更多的人能够接受。
作为一名90后的我,这个夏天对我的意义和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重要。我的父母和家庭对我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我也承担了新的义务和责任,他们终于觉得我长大了,可以为他们做些事情了,而且还做得那么好。而我却觉得责任更加重大,除了家庭,还有哪些支持卤酱爸爸发展的朋友,我一定会让卤酱爸爸越做越好。
之所以把这两个故事放在一起讲,就是想说明,互联网将个人的力量变得强大。看完第一个故事或许有的人还是说,人家是才女,人家懂得多,所以人家做的好。但是第二个故事你怎么说,条件不如你,能力不如你,收入应该让你…这就是互联网,不会因为你的学历,你的能力,你的背景等等等等将你排斥在外,只要你有想法,有爱好,有梦,借助互联网就可以去实现。还有比互联网这样更好的行业么?还有比互联网更好的工具么?
所以,将这部记录片推荐给每一个想做自己,实现自己价值,还没有看过本片的你。
篇二:互联网时代下90后社群的崛起
――《互联网时代》心得体会
最近一直在关注央视热播的大型纪录片《互联网时代》,而对我影响最大,感触最深的是《长尾理论》作者克里斯・安德森说的一段话:”20世纪的合作模式是企业模式,企业雇佣雇员,人们在同一个屋檐下,为了某个大目标而工作;而21世纪的合作模式就没那么正式了,它是关于社群的,有些创意永远不会成为产品,有些社群永远也不会成为公司,但是关键在于,我们现在有了20世纪合作创新模式的替代“.起初对于这句话我没有太深刻的体会,但是仔细揣摩,我们都会发现,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合作模式在悄无声息中,慢慢影响着企业发展的进程,造就了新一代”社群“的概念,也正因为这一概念的产生,原有的生产关系同样需要达到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并轨而行的!
社群,顾名思义,就是一种颠覆传统的新型生产关系。正如长尾理论的集大成者安德森在书中所勾画的未来蓝图一样,其特征一定是”中心化“被边缘,”自由组织“取代”结构化“.那影响这种关系变化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与其说是自由、包容、开放的互联网精神,还不如说是互联网时代下”人性“解放。
互联网时代的社群定位的很精准,这里面有70、80、90后以及他们所感兴趣的事物,所从事的行业,所接触到的社会形态,但这个时代的降临,90后必将成为引导这场生产关系革新的主力军,是互联网时代的主宰,因为从当今的企业运作模式到发展进程的全过程可以看出,未来,90后将担起了更多的责任,而老牌行业如化妆品、日用品、食品、衣物、交通工具等等,70后、80后甚至60后的老总、CEO、高管们都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心思去和90后做生意、打交道、做朋友,这样的90后社群是存在着巨大的商机和潜力的!
从脸萌到强迫症头像,再到一茬茬崛起的90后CEO,90后们已经产生了一种破坏式的创新驱动力。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看到百度副总裁王湛先生在一次百度世界CBG论坛上对90后的喜好提炼了五个字:”呆萌贱坏怪“.因为这样的一些奇葩物种的诞生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会像病毒一样在90后这一特定群体里迅速的传播开来,这是很具有诱惑力的一剂营销良药,所以,百度的副总裁王湛先生提出,现在做的产品和服务,要想着怎么能够和90后、00后一起愉快的玩耍。
7.浅谈“互联网+教育” 篇七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教育”,融合
随着“互联网+”在年初两会上被纳入国家战略, “互联网+”概念着实火了一把。“互联网+”渗透入各行各业, 笔者作为计算机教师, 对“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和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粗浅的看法。
随着“互联网+”在年初两会上被纳入国家战略, 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并从李克强总理口中说出来, “互联网+”概念着实火了一把, 目前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而来, 各行各业莫能避之。
什么是“互联网+”呢?我们知道, 互联网+传统集市, 淘宝出现了;互联网+传统银行, 支付宝出现了;互联网+传统交通, 滴滴打车出现了……也就是说, “互联网+”是用互联网思维、技术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 改造的结果是新行业形态的出现。
面对火热的“互联网+”, 教育界当然不能缺位, 那么“互联网+教育”, 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 这是传统教育。
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 几百万学生, 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 这就是“互联网+教育”。
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 这就是“互联网+教育”的应用。笔者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教师, 面对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教育”势头, 对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界的结合和应用做了如下粗浅研究。
一、“互联网+教育”的内涵和外延
“互联网+教育=?”是现在的校校通、班班通吗?是电子书包、电子白板进课堂吗?是把实体课堂教学录像放到互联网上让大家看吗?互联网时代, 教师还能像从前那样一成不变地进行教学吗?教师职业还会永远是铁饭碗吗?如果你是学生, 你还会认为只有在课堂上才是学习吗?你走在路上、乘车、游戏、看手机, 是不是学习?你还会认为只有考试得高分才意味着学习好吗?你还会认为只有书本里的知识才是有用的, 网上的那些看上去零散的信息与知识都是无意义的吗?答案是又不是。
“互联网+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相加, 加完之后一切都会发生改变。互联网是刀、是斧、是锯, 将原来的一切都分解成碎片, 然后再以互联网为中心重新组建起来, 成为新的体系、新的结构。“互联网+教育”的本质就是知识的碎片与重构![1]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到教学内容, 乃至教育观念和教育目的都会发生全方位的深刻变革。未来, 整个社会将被互联网连接为一个整体, 一切事物或多或少都要经历一个从碎片化到重构的过程, 这大概就是“互联网+”的全部内涵吧。如果你不懂得将那些碎片化的知识整合成有用的知识体系, 你将会落后时代一大截!
“互联网+教育”的结果, 将会使未来的教与学活动围绕互联网进行, 老师在互联网上教, 学生在互联网上学, 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 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 线下的活动成为线上活动的补充与拓展。
未来的教育是线上、线下大融合, 不存在互联网教育和非互联网教育之分, 未来两者都是高度融合的。最终目的是为教育提供最好的解决方案。尊重教育规律, 坚持教育本质, 拥抱互联时代, 专注服务学生, 只要做到这四点, 教育的新时代一定会来临。
二、“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
“互联网+”可能对教育产生深入骨髓的影响, 会促进新教育生态的重建。
1.“互联网+”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在信息时代, 知识和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 是社会生产力、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知识本身的激增、剧变、更新, 频率加快, 周期缩短, 同时知识本身的高度综合和学科渗透、交叉, 使得人类的一切领域都受到广泛的冲击和影响。“互联网+”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 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 人人能够创造知识, 人人能够共享知识, 人人也都能够获取和使用知识。
在开放的大背景下, 全球性的知识库正在加速形成, 优质教育资源正得到极大程度的充实和丰富, 这些资源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 使得人们随时、随事、随地都可以获取他们想要的学习资源。我们可以在网上获得国外大学免费的优质讲座视频, 可以看到界面简洁但是通俗易懂的可汗学院教学内容, 我们获取知识的效率大幅提高, 获取途径增多, 获取成本大幅降低。
大势所趋, 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 是信息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 互联网技术与教学的整合, 迎合了时代的要求, 在培养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上, 有独到工夫。这种整合, 使学生具有主动吸取知识的要求和愿望, 并能付诸日常生活实践, 能够独立自主学习, 自我组织、制定并实施学习计划, 调控学习过程, 能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估。这无疑是学习方法上的一种革命变革。
2.在“互联网+”的冲击下, 教师和学生的界限也不再泾渭分明[2]。在传统的教育生态中, 教师、教材是知识的权威来源, 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教师因其拥有知识量的优势而获得课堂控制权。可在“互联网+”时代, 学生获取知识已变得非常快捷, 师生间知识量的天平并不必然偏向教师。此时, 教师必须调整自身定位, 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导者。所以未来的教师很可能分为两种:一种是线上讲公开课的明星教师, 一种是线下的辅导教师。
3.“互联网+”对教育资源重新配置和整合。一方面, 互联网极大地放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和价值, 从传统一个优秀老师只能服务几十个学生扩大到能服务几千个甚至数万个学生。另一方面, 互联网“联通一切”的特性让跨区域、跨行业、跨时间的合作研究成为可能,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低水平的重复, 加速了研究水平的提升。在“互联网+”的冲击下, 传统的因地域、时间和师资力量导致的教育鸿沟将逐步被缩小。
三、“互联网+教育”面临的问题
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教育很多优势, 但不可否认如果过度使用和依赖互联网技术, 也会导致一些问题的产生。
1.教育的育人功能面临被弱化的危险。与传统的学校教育方式相比, 网络教育的最大优点在于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教师和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在一种虚拟的环境中进行交流。在这种“虚拟学校”里, 学生只需要一台连网的电脑, 便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受教育。但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教书育人。传统教育中教师可以与学生之间面对面交流、讨论与沟通, 有面对面的情感交流, 有心灵火花的撞击, 有由于相处而产生的师生情谊。教师可以给孩子德、艺、社会规范等多层面的熏陶感染。然而互联网教育可能会削弱教师在德育方面的作用, 从而动摇教育的根本目的, 教育的育人功能被弱化。
2.学习的碎片化让学习者专注度下降, 学习深度下降。互联网降低了人们学习的门槛, 学习的广度大大增加, 人们可以涉猎学习自己熟悉的、不熟悉的各领域知识。然而, 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却严重碎片化, 学习者会利用乘坐公交车、课间休息、睡前十分钟等等零碎时间, 学习了解一些零碎知识。学习时间的碎片化会导致学习者养成懒于思考和知识加工的坏习惯, 学习内容的碎片化会使得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联难以建立, 从而学习者学习到的都是很多零散的点, 而难以加工成为有意义的知识网络。如此, 学习者的学习深度很难保证。
信息无法替代知识。在互联网上, 信息可能已经代替了判断力。学生们学习检索, 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复制网上信息, 不再学习如何培养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久而久之, 学生们虽然拥有大量的信息, 但却知识贫乏, 分析能力低下, 知识碎片化, 难以形成知识的完整体系。互联网虽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可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能力。
面对“互联网+”时代给教育带来的这些机遇和挑战, 我们需要冷静应对。无论技术如何发展, 我们要始终牢记教育是核心目标, 互联网只是用来提升和变革教育的技术手段。因此, 我们要坚持“教育为体、互联网为用”的指导原则, 从教育的核心需求出发合理使用互联网。我们要积极防止不良信息、网络犯罪、网络沉迷等现象对教育造成的负面影响, 要及时通过健全法律、加强监管等方式净化互联网环境, 让互联网更好地为教育所用。
总之, 适应社会经济需求变化, 在互联网技术的东风下, “互联网+教育”应运而生。它满足了层次教育的需求, 给教育界带来了新的生机。面对机遇和挑战, 让我们抓住时代脉搏, 将互联网技术和教育有效融合, 培养出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竹立.“互联网+教育”意味着什么?[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2vd6c.html.
8.互联网+教育心得体会 篇八
当被问到“现在‘互联网+概念那么火,‘互联网+教育能带来什么改变”时,任友群说,他最期待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产生的“化学效果”是消除信息鸿沟,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科技的迅猛发展,为教育改革提供支撑,催生教育体制机制的变革,让“个性化”的教育不再只是梦想,“因材施教”能关照更多人。
在教育教学运行以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讯工具、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互动方面,任友群认为,任何一种新型技术工具的出现,都要考虑它在教育中正面和反面的作用,微信也不例外。目前,不管哪一种新工具,一定是在云、网、端这3个层面以及之间的连接中发挥作用。教育工作者应该正视这样的现实,并积极研究“互联网+教育”中的各种新情况。
针对网友提出的“在信息技术和教育的融合上,老师应该做什么”的问题,任友群表示,教师不仅要会运用PPT取代板书,更重要的是在教学策略和行动中具有更开放的思维,共享优质资源,增加与学生的课堂互动,通过管理信息化分析学情、制订个性化方案。教师要“走出”传统课堂的局限,把握信息技术与课堂的契合点。
9.互联网+教育心得体会 篇九
大运河畔,烟雨水乡。11 月 23 日至 24 日,以“数字赋能 共创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在浙江乌镇举办,这个拥有千年历史的古镇将再次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世界互联网大会是互联网领域关注度最高的会议之一。从 2014年至今,世界互联网大会已成功举办 6 届,影响力与日俱增。今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聚焦互联网最新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动态,着力彰显互联网引领发展的文明之光、未来之光、智慧之光。
深化共治,点亮文明之光。习近平主席曾深刻指出:“网络空间的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互联网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全人类从未像今天这样在网络空间休戚与共、命运相连。维护一个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的网络空间,就是在维护我们自己美好的家园。中国一贯注重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努力做网络空间发展的贡献者、网络空间开放的推动者、网络空间安全的捍卫者、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建设者。各国应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深化务实合作,以共进为动力、以共赢为目标,走出一条互信共治之路,共同推进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进程,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和平与安全,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世界、造福人类。
助力抗疫,点亮未来之光。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给世界各国带来严重冲击。抗击疫情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撑,疫情客观上对互联网+医疗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互联网成为医院开展远程会诊、维持接诊量、开展病人管理的重要选择。面对疫情,利用健康码可迅速实现健康监测,搭建区域间的互信,为数字化的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起到重要作用。疫情并激发了 5G、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新技术、新业态、新平台蓬勃兴起,网上购物、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非接触经济”全面提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路径。世界各国都要把互联网作为抗击疫情的有力武器,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助力全世界范围内早日战胜疫情。
科技赋能,点亮智慧之光。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在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的今天,创新不能靠单打独斗,而必须在开放、合作、共享中才能实现。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不同国家的资源禀赋不同、比较优势各异,只有通过更好整合国际间创新资源和要素,才能形成强大的创新合力。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在推动创新资源的聚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各国要为数字经济营造有利发展环境,加强数据安全合作,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各国科技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同时,要解决数字经济给就业、税收以及社会弱势群体带来的挑战,弥合数字鸿沟。
10.互联网的使用心得体会 篇十
首先,参与网络培训对我而言是幸福的。教师工作的琐碎重复常常令我感到枯燥,这时候能够坐下来聆听他人的教诲,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还能与同行们交流学习心得,这对我而言是一种进步,而这种进步令我感到充实而幸福。
除了倍感幸福之外,网络学习更多的是给我提供了与他人交流心得体会的机会。平常我们在学校里所进行的交流带有一定的局限性,网络平台给我们提供了与外校教师进行交流的机会,让我们的不同的体会感受相互碰撞,产生更多更优秀的想法,同时也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第三,网络学习让我感受到实践和反思的重要性。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可以上好课,教好学生,还需要有深厚的知识积淀以及丰富的教学技能。“没有不好学的学生,只有不好学的老师”,网络平台给了我继续学习的机会,我在学习中反复的学习并记录要点,并且结合我的实际教学不断的进行实践和反思,这样的方法对我的教学帮助极大,我很高兴我在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这条路上一点点的前进着,而没有停滞不前。
11.互联网+教育心得体会 篇十一
一是大力装备现代化教育设备设施。2014年,投入资金600余万元装备网络教室27间,计算机1381台,为全县41个教学点安装了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三年来投入资金1600余万元,为各级各类学校装备多媒体811套。截至2015年7月,全县拥有用于教学的计算机2520台。同时,计划从2015年起,连续两年投入资金1500万元左右,重点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配备计算机等现代化教育设备设施。
二是加快引进网络优质教育资源。加强与成都七中东方闻道网校、成都市实验小学等学校合作开展网络教学,目前已开办网班90余个。与中国移动会理分公司、中国电信会理分公司合作建设宽带网络校校通工程,目前光纤已全部架设到乡完小以上学校,预计2015年年底将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
三是努力提高装备应用水平。积极实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多次组织开展了电子白板应用培训、三通两平台应用培训,培训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200余人次。同时,进一步加强了教学仪器的管理和使用,提高使用率。
四是加快建设县域教育城域网。目前服务器集群已到位,教育城域网建成后将实现网络优质教育资源实时共享,师生可以通过多终端进行学习交流,提升教学质量。积极申报手持式移动终端,开展大数据下智能诊断教学研究实验班,探索新的信息化教育模式。
12.互联网+教育心得体会 篇十二
再续约, 双方看好未来5 年发展
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总经理杨杰出席仪式并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这显示出双方对此次合作的高度重视。
杜占元指出, 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 教育部一直积极倡导多方参与的原则, 鼓励社会各方尤其是像中国电信这样的大型企业, 充分发挥专业化服务的优势, 积极参与、支持教育信息化事业, 助力教育改革和发展。
“信息技术对教育有巨大促进作用。”在讲话中, 杜占元强调, 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通过构建网络体系, 实现“人人可学, 处处可学”。
杜占元还指出, 双方此前在“十二五”期间的合作只是起步, 成果却是实实在在的, “十三五”将是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时期。
据悉, 中国电信将教育部作为十分重要的合作伙伴, 双方此次签约将合作推到新高度, 给教育信息化更多发展驱动力。
3 年已投资42 亿元, 成绩喜人
2013年1月, 教育部与中国电信签署了第一期战略合作协议。3年来, 双方积极合作, 在“三通两平台”、智慧校园、校园安全、关爱留守儿童、专题培训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截至目前, 中国电信已投资42亿元, 为17万所中小学提供宽带接入服务, 其中13万所学校实现了光纤接入;教育云平台服务于14万个班级、113万名教师, 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服务。
与此同时, 中国电信投入3300万元支持教育部开展教育信息化培训, 举办12期教育厅局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班, 共培训1800多人, 120多人参加部属高校信息技术安全专题培训班, 双方合作开展的“中小学校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项目”在两年完成了1000人的集中培训和10万人的远程培训。
此外, 中国电信还投入7000万元支持各地教育部门打造智慧校园标杆学校近6400所;支持平安校园建设, 覆盖2万余所学校及幼儿园;双方联合在8个中西部省份开展“翼校通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该项公益活动为近200万留守儿童提供帮助。
对此杨杰表示, 教育信息化过往成绩十分喜人, 而未来前景更加广阔, 今后5年是发展黄金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促进了VR等应用发展。在地理、天文、生物等课程教学方面, VR对学生理解帮助会很大, 借助教育信息化行业可以获得更快发展。
杨杰还指出, 以前中国电信与教育行业合作更多聚焦在“数字化、网络化”方面, 未来将在“智能化”方面发力。比如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通过智能手段、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判断。针对每个学生上课发言数量、发言时间, 就能判断孩子的表现, 从而帮助老师因材施教。
7方面发力实践“互联网+教育”
根据此次协议内容, 中国电信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在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教育管理及资源平台、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信息化专项培训、教育信息化试点示范、“互联网+教育”新模式等领域, 与教育部持续深化战略性合作。具体而言, 中国电信政企客户事业部总经理韩臻聪介绍了7方面的协议要求。
第一, 在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方面, 到2020年, 中国电信宽带接入的学校将全部完成光改提速, 实现城镇学校班均出口带宽不低于10Mbit/s, 有条件的农村学校班出口带宽均不低于5Mbit/s。同时, 还将积极探索为中西部边远地区中小学解决互联网接入问题, 缩小区域、城乡、校际间信息化基础设施差距。
第二, 积极推动管理及资源平台的深入与协同发展。2016年的关键举措包括:因地制宜, 以多种模式推进教育云建设, 2016年服务200个区域教育云。
第三, 有限提升教育信息化兜底线、保基本、促公平的能力。2016年实施1000所中小学云录播师范项目, 支持教室远程评课及“三个课堂”建设。
第四, 创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与应用模式。2016年为600万教室、家长、学生提供网络学习空间。
第五, 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示范, 探索“互联网+教育”新模式。2016年打造1000所中小学“泛在教学终端” (电子书包) 示范项目。
第六, 全面提供安全服务, 保障网络信息及校园安全。2016年的关键举措包括:为各级教育部门和高校提供“云堤”服务, 支持2万所平安校园建设。
第七, 继续深入开展教育信息化专项培训。2016年关键举措包括:承办3期教育厅局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承办20期中小学校长“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
协议续签只是第一步, 如何落地才是关键。中国电信计划扎实开展“互联网+教育”135行动, 全面落实教育部合作协议。
韩臻聪介绍, 中国电信对各地电信分公司的工作推进提出4点要求:一是全面接应, 即全面接应《教育部与中国电信合作协议》, 主动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沟通, 明确重点推进工作和阶段目标;二是强化组织, 3月10日前成立专项工作团队, 明确工作职责, 建立倒三角支撑机制, 最好直达一线人员的培训;三是保证资源, 3月20日前配置专项投资和人工成本, 鼓励早实施, 早应用;四是做好协同, 今后每月、每周都要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沟通, 共同解决工作推进中的主要问题, 建立微信、易信群, 及时分享先进经验。
不仅是“互联网+ 教育”
2015年5月13日, 中国电信发布“互联网+”行动白皮书, 中国电信副总经理高同庆指出, 中国电信将在重点领域加大投资, 每年持续投入不少于800亿元, 其中包括智慧课堂与三通协同、教育云服务等。
在“互联网+教育”这个重要领域, 中国电信希望通过提升宽带速率和覆盖, 为其快速发展奠定基础。同时, 中国电信也需要有更多行业用户选择中国电信服务, 并多方共同开发出更多教育行业应用, 让宽带网络在提速后, 用到实处。
而在市场竞争方面, 一位通信行业分析人士告诉《通信世界》记者, 目前中国专网宽带接入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除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这两家传统“玩家”, 还包括正大力发展宽带专线业务的中国移动以及诸多二级运营商。
据悉, 一些新入者为了抢夺宽带专线市场, 常采用低于宽带成本价格的市场策略, 再通过捆绑其他业务来保证收入。如此一来, 宽带市场竞争陷入“价格战”, 甚至恶性竞争。
这不利于中国宽带产业的长足发展:一方面让客户习惯于“免费”通信服务, 另一方面让宽带产业链承受巨大压力, 如运营商多次光纤光缆集采爆出“白菜价”, 产业链企业苦不堪言。
还有一些二级运营商在提供价格低于成本的宽带专线业务后, 为了保证盈利, 通过技术手段降低之前承诺的宽带带宽, 如宣称有100Mbit/s, 实际可能只有20Mbit/s。这样会引起行业客户对运营商宽带服务的不满。
作为央企的中国电信, 具备强大的宽带网络基础实力, 并愿意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在行业宽带发展中, 也意图通过优质产品和服务赢得客户信赖, 并促进各行业信息化发展。
13.互联网发展史心得体会 篇十三
一、掌握方法 提高能力
通过观摩,了解到日常教学中该如何树立新型师生关系,创设丰富有趣的学习情境,开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提供行之有效的教学媒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使每一位学生学有所获,得到个体充足发展。这不仅仅是教学教学方法的专业技能提高,同时也增强了课程再整合能力。
二、专家指导 深及其里
专家们的课程深入浅出,大量鲜活生动的教学案例让我们感到如发生在身边一般。案例背后的思考与解读,更是让我们深受启发,也引起了深层次的反思。专家们高深的理论支撑、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各具特色的授课风格也深深吸引了我。
1、亲身实践的课堂
学习中,我认识到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阅读教材、听评课、加强练习外,也可以通过演示、表演等活动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语文是最接地气的学科,它是生动的,是现实的。自主探索、亲身实践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形式,我们的每个知识点都可以贯穿在一个现实的情境中,这样的课堂才是鲜活的。
2、理念整合的课程
专家提出,课程并不是高大上的理论,应该是一线教师摸得着的课程理念、课型设置、课堂内容的整合。教师通览教材的能力为课程的整合提供巨大的帮助。例如部编版教材中许多内容的设计都需要思考,深及里才能悟其道。在低年级教材中设置了“我和大人一起读”板块,就是从低年级起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课后思考题也多数是课外阅读的提示引导,把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形成学读、自读、兴趣读的循环式阅读网,这也是主编温儒敏教授多次提出的整本书阅读。相信如果每一个课程,老师都从教材入手解读文本,提炼出理论精华,相信我们的课程也会发展的越来越多样化。一切皆有可能。
3、分支庞大的语文课
在听取专家讲座的同时,我一直在思考,语文学科的供给分支有多少?在哪些领域可以为语文学科助力,不想则罢,细数出来着实惊人。比如:生活实践就是语文大课堂,我们每堂课中如果都能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上涨不少;阅读书籍可以为语文增添力量,在不断的读书中,运用多种形式的读书方法来提高学生思维力;诵读积累为语文大放异彩,会读就会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个道理谁都懂;自然科学为语文助力,万象更新其中所含内容一定会扩宽视野……其实,还有很多很多方面,只要留心观察, 学习语文很有趣,我们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那就是我们是中国人,写方块字,说中国话。
14.互联网学习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篇十四
互联网学习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通过对 班级管理 这一版块的学习,让我受益良多,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 建设优秀班级文化 这一学习版块。在班主任工作中,这也是班级管理的重要一部分。下面是我对建设优秀班级文化的一点心得体会:
班级文化建设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这三个层面协调发展,将为班级树立完整的文化形象。其中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学到这一部分时,首先,我先自己反思我平日的做法。在物质文化方面,我能和孩子们一起爱护公物,桌椅摆齐,卫生合格;我能与宣传部长将绒板、展示台进行布置、美化,根据学校要求更换主题。在制度文化上,我们制定班规并努力执行。在精神文化方面,除了建设书香班级外,还渗透在学生交往等方面。但学完这一部分的内容后,我发现自己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上,尤其是精神文化上是远远不够的。我发现自己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上,尤其是精神文化上是远远不够的。核心没有立起来,其他两方面没有支撑,那样班级文化是虚有其表。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精神文化包含主人翁意识的培养、班级凝聚力的培养、人际关系的行程、意志品质的养成。我所带的班级为低段,总觉得年龄小,偶尔懒惰或是没有形成一个好的规矩是正常,要慢慢来。可在活动中,发赖、叫苦叫累的学生大有人在,当时只是一顿训斥,现在想来,是我忽视了对他们意志品质的培养,如果我能在活动前进行一定的心理建设,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方法,那整个氛围一
精品学习文档
定会不同,而这种良好、向上的风气会时刻感染每一位学生。所以精神文化是在无形中感染、影响学生,而不是单一活动一蹴而就。
精神文化是渗透在工作中点点滴滴的细节中,并要持久的浸润在这种环境中才会渐渐取得成效。这让我认识到,工作要用心,要有心,要抓住教育契机。我们的对象是学生,所以任重道远。作为班主任,班级文化尤为重要,形式、套路根本没用,一定要依据学情、校规等方面来开展,将核心部分抓好。同时,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相辅,三者协同合作才是一个完整的班级文化。
【互联网+教育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互联网+教育心得范文06-14
互联网 教育 范文08-23
信息教育互联网01-07
互联网教育反思感悟07-27
互联网教育扶贫困境07-29
大学生互联网金融实训心得体会08-07
能源互联网12-07
互联网电视论文06-18
互联网道德失范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