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经典诵读表演

2024-08-16

古诗文经典诵读表演(精选14篇)

1.古诗文经典诵读表演 篇一

古诗文诵读表演串词

男:走过岁月的长河,往事悠悠,仿佛就在昨天

女:漫过时间的河堤,海角天涯,仿佛就在眼前

男:我们是六队

女:我们是一队

男:祝同学们

(合)节日快乐

男:童年时光我们亲近中华经典。

女:校园内外我们诵读中华经典。

男:让我们在学中做,女:让我们在做中学,男 :让我们和诗歌经典一起

(合)神采飞扬

女:首先请欣赏《春晓》

男:春夏秋冬,四季如歌。

女:祖国河山,风景秀丽。

男:请听《咏柳》

男: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女: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男:请听《清明》

(六队)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一队)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女:请听《凉州词》

男:愿五千年文化瑰宝大放异彩,女:愿中华儿女豪情满怀,再谱新的乐章

男:让我们学诗、用诗、赏诗、写诗,让经典诗词丰富我们的生活,美化我们的心灵;

女: 让我们生活有诗意,心中有诗情,做一名感情丰富,心灵高尚,会生活、懂生活、爱生活的人,让我们:

(合)把经典诵读融入每一天。

男:四年级一班经典诵读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古诗文经典诵读表演 篇二

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们学校的校本教材——《经典诗文诵读》正式出版。这套书分为六册, 内容包含三字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论语、孟子、道德经、格言警句, 还有一些经典的古文等, 是一个非常好的引导小学生诵读经典的载体。但是, 如何恰当地运用好这本教材, 让学生在读古文、诵经典中不断地积累知识, 厚实自己的文化底蕴呢?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诵读小误区

教育家孔子说:“不学诗, 无以言。”的确, 学校开展经典诗文诵读的校本课程, 使学生对经典诗文有了更多接触, 提高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拓展了视野。但是,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有的教师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 步入了以下几个误区:

1. 诵读指导不科学

教材拿到手, 可是由于教学时间有限, 有的教师只是让学生逐条逐首背诵, 缺乏统一的指导和引领, 学生囫囵吞枣, 不能很好地吸收和积累。而有的教师却又教得过多、过细, 把校本课程当做学习的教材, 失去了原本教材编写的本意, 也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

2. 诵读时间不充分

为了节省时间, 有的教师采用填鸭注入式的串讲方式, 往往会在一个早读课上一口气学好几首, 致使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 学生诵读的时间不到5分钟。而有的教师为了不打乱教学进度, 就把诵读经典诗文全部安排在了课外或是放学后的作业。缺少一定的检查和督促, 对于一些原本在学习上自觉性较差的学生来说, 这套教材就形同虚设。

3. 诵读示范不重视

语文教学没有读书就没有一切, 读书可以使学生走进书的境界, 走入作者的心灵, 达到“书我一体”的境界。学习课文如此, 诵读经典更是如此。我们经常看见教师让学生自己一遍遍地读诗文, 却很少有老师给学生做示范, 带领学生诵读。而在我们的古诗文中, 生僻字、通假字比较常见, 特别是一些古文的学习, 如果教师事前不做任何示范就放手让学生自读, 那么学生读错字音, 读断句、破句的情况就会不断出现, 这样的诵读效果就不容乐观了。

二、柳暗花明又一村——诵读小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古诗文诵读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 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还应讲究几个小策略。

1.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此策略的中心是激发兴趣。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古诗文诵读教学, 切忌让学生望而生畏, 而应该充分挖掘各种资源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古诗文里有丰富的知识, 有动人的故事。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提高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如诵读《三字经》时,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融四岁, 能让李, 弟于长, 宜先知……”这里面所蕴含的一个又一个动听的历史故事, 可以让学生兴致盎然, 诵读也就变得特别有趣了。学习岳飞的《满江红》时, 适时插入有关岳飞抗金的影视资料, 学生心中那种壮志豪情顿时被激发出来, 还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诗人的情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学生被古诗文中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所吸引的时候, 经典诗文诵读就是一个挖不尽的宝藏, 他们会迫不及待地捧起它, 诵读它。

2.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此策略的中心是探求意蕴。古诗文的诵读, 须由浅入深, 步步为营, 引导学生领会诗的意境, 置身其中体味作者情感, 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培养其丰富而高尚的情感。古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之以入情。”体会了诗的情感, 也就把自己的情感体验与诗文建立起了一定的联系, 将诗外在的语言表现形式内化为了自己的内心体验。主要的小技巧有: (1) 想象意境。借助联想和想象, 可以感受古诗画面的意境氛围。 (2) 音乐渲染。播放一段符合诗情诗境的乐曲, 并配乐诵读, 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领会诗的意境是大有裨益的。

3.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此策略的中心是合理拓展阅读的边界, 整合教材, 拓宽内容。具体的方法是进行诵读课单元辐射学习:以教材出现的古诗为基点辐射, 连带出其他相关的古诗来学习。如在教学苏轼的《题西林壁》, 就把《经典诗文诵读》中苏轼的诗词都进行统一的归纳, 感悟诗人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生活际遇中不同的情怀;学习白朴的《天净沙·秋思》, 就回顾《经典诗文诵读》中马致远的《秋思》, 或是插入其他《天净沙》的词进行教学。这样把语文教材和校本教材结合在一起, 既提高了学生诵读古诗文的效率, 又让校本教材成为学生学习课文的有利辅助, 真是一举两得。

3.古诗文经典诵读表演 篇三

关键词: 博大精深;多形式诵读;巧方法激励;游戏激情趣;多念多背

古诗文凝聚着广大人民智慧,博大精深而且魅力无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遗产,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其中优美的诗词文赋无疑是这条璀璨星河中无数闪耀的明星。千百年来,古诗文已经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约定俗成的教科书,成为一种长效的民族素质滋养剂。诵读古诗文,是让民族精神的血液在一代一代人身上流淌,是激活传统、继往开来的有力之举。小学生通过诵读经典古诗文,必然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感染,为丰富一生的文化积淀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还有利于改变当前学生存在“课上背教条,课后背广告,满口出脏话,开口流行歌”的不良现象。尤其是选入课本的古诗,蕴涵丰富,启人深思,语句优美,值得玩味,洋溢着亲和力,焕发着生命活力。所以古诗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喜爱我们的古诗文,并把它记忆积累下来。在提倡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的今天,可以根据自己所任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记忆特征,学习态度,文化层次等,选择一些能激发学生同理心的、充满童趣、富含深意的诗文让学生去读、去记、去运用,创设相应的情境,改变古诗文的练习模式,让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式积累诗文词句,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只要学生的文化底蕴深厚了,那诗文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相应的学生语文素养也得到了提高。

儿童“古诗文经典诵读”是抢救记忆的黄金年代,也是儿童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抓紧时间鼓励学生对优秀诗文的背诵积累,不要让学生错过了积累的黄金时段。我们的孩子自小朗诵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朗诵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朗读李坤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朗读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不知不觉地体验到人对自然生命的关心,体验到登高望远的心胸舒展,体验到要尊重劳动,体验到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一切美妙的修养和哲学会毫无痕迹地从他们的口中渗入血液,渗入生命感受的深处,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

为帮助学生抢回失去的时间,我和其他语文老师在班上开展“晨读”和“课前”活动,即每天利用早读前10分钟和语文上课前5分钟,让学生进行读写训练。在不到一个学期的时间里,学生积累了30多首古诗词,相当于常规教学状态下两年的古诗积累。也许有些教师会认为,学生仅仅会背诵古诗词,对诗词的意思和意境理解不深,不值得提倡。但是,我们不妨这样来看,当学生的诗文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当那些经典诗文烂熟于学生胸中的时候,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将它信手拈来,脱口诵出,就相当不错了。至于他们现在还不能深刻体悟诗文中蕴含的道理及意境,我们可以不必过于奢求,因为随着学生人生阅历的不断增长、知识的不断丰富,他自然就能领会。

结合我校“书香校园”活动的开展,赞美家乡阳朔古诗文诵读也成了学生学习中的一篇“精美小品”。在诗歌诵读活动中,让孩子们收集赞美家乡阳朔的美文美诗,如沈彬的诗:“陶潜彭泽五株柳,潘岳河阳一县花。两处怎如阳朔好,碧莲峰里住人家。”脍炙人口;吴迈的诗:“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陈毅的诗:“不愿做神仙,愿做桂林人”;“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等等。我尝试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轻轻松松学习,快快乐乐诵读”。《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诵读提出了明确地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由此可见,对古诗文的教学中,理解学习古诗文时可以采取最基本的的诵读指导。

为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加快背诵的速度,可以引导学生编玩一些别开生面的游戏,其中的编“谜”、猜“谜”游戏,就特别富有情趣。学生把依据诗意想象的画面,以简笔画的形式画在卡片上,这就是一个谜语,这叫“观画猜诗”。出示这个画面,让别人猜想是哪首诗,诗文内容是什么。如李白的《静夜思》、柳宗元的《江雪》、白居易的《草》……均可设计成精美的谜面。还有的在卡片上只写诗文的其中一句,让同学猜说诗题和作者,并对出下句,这叫“诗句接龙”。还有诗句的续背、听诗猜诗名等游戏学生都非常感兴趣。虽然这种方法需要多一些时间的准备,但效果也是很好的。

小学生好胜心强,集体荣誉感更强。针对这一特点,我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诵读竞赛活动。如男女双方对垒竞赛,或分组比赛,以一方背不出者为败方,以此来检查是否背诵,这样一来,学生们惟恐因自己的过失影响了集体的荣誉,都暗暗较劲,主动背诵。利用班队活动举行“我是背诗小能手”的选拔赛,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并进一步提高其古诗诵读能力。

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感知想象能力时,还要引导他们在“练”字下工夫。如再教到一些古诗,可以让学生描述当时情境,孟浩然的《春晓》是他在什么情境下写的?杜甫的《春雨》跟我们眼中看到的春雨比比是否恰当?你能演一演袁枚诗中那个骑着黄牛的小牧童吗?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把自己喜欢的美诗美文抄在笔记本上,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些相应图画映衬古诗。美化自己的摘抄本。一个学期分两次进行摘抄本比赛,比比谁的漂亮,谁积累的古诗多。

在指导学生的诵读实践中,我体会最深刻的一点是:诵读古诗要有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更重要的是激起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兴趣。学生爱上了古诗文,中华文化宝库中这一枝奇葩自然会散发出芬芳而持久的清香。我希望在老师的宣传和培育下,经典古诗文能代代传承到永远。

4.古诗文经典诵读表演 篇四

为使每一名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淀厚重的国学底蕴,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积极营造“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学校根据嘉峪关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嘉峪关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学道德模范、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嘉文明办发„2012‟44号)文件精神,特制定大唐路小学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暨校本课程《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经典诵读,抓住孩子13岁之前的黄金般记忆年段,寓教于乐,每天只需5至10分钟,帮助孩子用最轻松、最快捷的方式背熟我校校本教材《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本》中的大量中华优秀的经典名篇,会使孩子在最佳的年龄段接受祖国源头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惠及孩子的一生。

二、实施目标:

1.通过经典诵读工作的实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优秀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多读多背以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

2.建立经典诵读、古诗词吟诵教学模式,寻找更适合学生学习经典作品、古诗词的途径,并带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3.通过对大量经典作品、古诗词的吟诵和记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力。

三、诵读内容:

《中华经典诵读本》(校本教材)一年级37篇(首)(《弟子规8篇》)二年级31篇(首)

三年级62篇(首)

四年级33篇(首)

五年级13篇(则)

六年级13篇(则)

四、具体实施

(一)诵读时间

1.保证每天除英语以外的晨读时间,形成习惯,随到随读。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吟诵。

2.每节课可前一分钟。

3.每周五下午两节课后十分钟即4:30~4:40。3.充分利用诵读、综合与品德(综品)课。

(二)人员安排

1.晨读时各班必须有老师负责,负责老师由班主任及其他任课老师担任,年级组长负责具体安排。

2.综品课中的诵读由任课老师负责。周五下午两节课后十分钟,由班主任负责。

3.课前一分钟的诵读由班主任提前训练,形成习惯,班干部组织,任课老师监督。

(三)诵读要求

1.经典诵读应遵循以下原则:

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差异性原则:整体推进,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鼓励性原则:评比鼓励,平时激励,引导学生热爱经典,喜爱诵读。

自主性原则:允许各班根据内容,灵活调整篇目顺序。2.各班诵读力求做到:

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

3.古诗文诵读要做到“三要”: 心要专——专心致志、不可分心; 眼要准——仔细看准、全神贯注; 口要到——边看边读、通顺流畅。

(四)诵读措施

1.创造诵读的氛围,鼓励学生在课前1分钟、和睡前10分钟进行朗读吟诵。班级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诗文,进行诗配画、办手抄报、进行再创造等活动。

2.班主任及诵读课老师要积极开展经典诵读专题校本教研活动,研究学生的记忆规律,探讨经典诵读教学的方法,配合学校的“书香校园”建设,让学生先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厚积而薄发把经典诵读、古诗吟诵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3.班级要建立诵读档案册,指定学生负责,及时记录本班学生的诵读篇目及诵读情况,鼓励每位学生建立自己的诵读档案册。鼓励学生多诵读、跨年级诵读。

4.班主任要及时检查学生读的质量,凡能高质量地背诵,每满20篇(首)即可发给一张班级诵读之星诵读卡,集齐五张由教导处抽查合格后颁发校级诵读之星荣誉证书。

(五)检查评比措施

1.教导处不定期抽查早读等时间的诵读情况,组织是有效。

2.教导处于期中、期末两次对学生诵读内容进行测验。3.学校将在每学期举办全校性的诵诗会活动,全校师生参加。通过举行这一活动选拔出明星班级和个人。

5.古诗文经典诵读表演 篇五

小学中华经典诵读表演赛主持词

(开场白)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女: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掌声)男:我是五年级学生万XX。女:我是五年级学生刘XX。

合:今天,由我们俩主持这次活动,陪大家欢度美好的节日!男:首先请允许我介绍担任本次诵读活动的评委,他们是:连校长、李校长、张校长、陈主任、张主任、李主任、高主任。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和评委老师表示最真诚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掌声)

女:他们将公平公正地为每一组选手打分。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的评分标准:

1、精神面貌好,衣着整齐。(3分)

男:

2、诵读无误,声音洪亮,普通话标准,诵读流畅,语速、语调恰当,停顿合理。(5分)

女:

3、附加分:诵读形式丰富,感情处理得当,富有表现力、感染力。(2分)

男:

4、集体、个人比赛内容分开评分,各评委评分采取10分制,评分保留两位小数。女:每组最后得分除去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取剩下五位评委老师的平均分。合:希望每组选手加油,取得好的成绩。

男:过去的一年,是我们XX小学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开元之年,在今天举世同庆儿童节这令人兴奋的时刻,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李校长为本次活动致辞。(掌声)

男: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女:夏读书,日正长,打开书,喜洋洋。男:秋读书,玉露凉,钻科研,学XX章。女:冬读书,年去忙,翻古典,细思量。

男: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XX化; 女:源远流长的经典诗XX,是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瑰宝。男:经典的语言,蕴藏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XX化; 女:经典的声音,演绎着不朽历史的风骨铿锵。男:它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女:它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男:诵读经典,我们寻找万里河山的广阔; 女:对话圣贤,我们感受千年XX字的力量。

男: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我们在花红柳绿的初夏中诵读经典; 女: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我们在江南的蒙蒙细雨中经典诵读。男:与经典同行,和圣贤对话,我们在书香弥漫的校园里诵读经典; 女:与经典同行,和先哲对话,我们在满园书香的校园里感受经典。男:寒来暑往,我们积极响应县教育局的号召,扎实开展中华经典诗XX诵读活动; 女:抚今追昔,我们与圣贤为伍,与经典同行,感受中华诗魂,聆听古风古韵。男:我们走进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 女:我们走进经典,让民族XX化的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男:今天,我们欢聚在XX小学,诵读千古美XX,传承华夏XX明; 女:今天,我们登上这夏日舞台,共读中华经典,聆听古诗书韵。合:诵读中华经典,传承人类XX明!

男: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预祝同学们在今天的诵读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掌声)

女:本次诵读比赛分低年级组、中年级组、高年级组。首先出场的是低年级组的选手。男:出场的顺序依次是:二年级团体、一年级团体、二年级个人、一年级个人,三(1)班团体、三(2)班团体、三(1)班个人、女:三(2)班个人,四(1)班团体、四(2)班团体、四(1)班个人、四(2)班个人,男:六年级个人、五年级个人、六年级团体、五年级团体。首先出场的是二年级团体。

1、《笋芽儿》

女:春天是多情的,它用叶的浓清,花的娇艳和风的缠绵为我们编织着迷人的梦境; 男:春天是温馨的,艳阳灿烂,和风如织,春雨如乳。它在人们的内心深处播撒下希望的种子,酝酿着美丽的芬芳。

女:让我们用喜悦去感应春天的气息,用欣慰去感受春天的温暖;男:让我们静静聆听春天的脚步,用满腔热情去弹奏生命的赞歌!请欣赏由二年级同学集体诵读的美XX《笋芽儿》。请一年级团体做好准备,掌声有请二年级团体。

女:感谢二年级同学为我们带来的美XX朗诵,请评委老师打分。

2、《三字经》之一、二

男: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XX化 ; 女: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XX,是XX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男:“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我们知道以什么为耻; 女:“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我们懂得以什么为荣!男:《三字经》这部蒙学著作,三字一句,两字一韵,琅琅上口,家喻户晓,流传千年。女:《三字经》有生动有趣的人物历史故事,有寓意深刻人生的道理,有说不尽道不完的内涵,却又浅显易懂„„

男:经典长盛不衰,经典百读不厌。女:走进经典《三字经》,让我们倾听古代圣贤的感人故事,聆听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男:下面请欣赏一年级同学给我们表演的诗舞《三字经》。请二年级栗XX同学做好准备,掌声有请一年级团体。

女:感谢一年级同学为我们带来的经典朗诵,请评委为一年级团体打分。男:二年级团体的美XX朗诵最后得分为()。请大家鼓掌!

3、《妈妈的爱》

女:蒙学《三字经》琅琅上口,我们意犹未尽;“人之初,性本善。”将再一次响在我们的耳畔。男:不同的民族只有“妈妈”的发音是一样的,女: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男: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女: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男:妈妈的爱是责备是鼓励„„ 女:让我们感受《妈妈的爱》。请同学们聆听二年级个人诗朗诵《妈妈的爱》。请一年级王XX同学做好准备,有请二年级栗XX同学。请大家欢迎!

男:谢谢二年级栗XX同学为我们带来的美XX朗诵,请评委为二年级栗XX同学打分。一年级团体的《三字经》朗诵最后得分为()。请大家掌声鼓励!

4、《春晓》

女:妈妈的爱我们终身难忘,也难以回报。男:她如春的乐章,是美的咏叹。

女:春天,有着迷人的色彩,有着醉人的芬芳;

男:听,那处处啼鸟,看,那潇潇风雨,多美的春天啊!

女:让我们一起感受这春日的美好吧!请欣赏一年级个人诗朗诵——《春晓》。三(1)班团体做好准备,有请一年级王XX同学登场。请大家欢迎!

男:感谢一年级王XX同学为我们带来的经典朗诵,请评委为一年级王XX同学打分。二年级栗XX的《妈妈的爱》朗诵,最后得分为()。请大家掌声鼓励!

5、《太阳是大家的》

女:风雨送春归,春来春又去。

男:但春天的快乐和希望却永远挥之不去。

女:看,鲜花上撒满了太阳的金光,小树在太阳的照耀下生长,小朋友们在温暖的阳光下快乐游戏。

男:太阳是所有国家的朋友,她从西山落下,走向别的国家,给全世界的小朋友带去了快乐和希望。

女:请听三(1)班同学集体朗诵——《太阳是大家的》。三(2)班同学做好准备,掌声有请三(1)班团体。

男:感谢三(1)班团体为我们带来的现代诗朗诵,请评委为三(1)班团体打分。一年级王XX诗朗诵《春晓》最后得分为()。请大家掌声鼓励!

6、《望天门山》《浣溪纱》《千字XX》之一《百家姓》之一 女:欣赏了现代诗歌的韵律,我们再来聆听古圣先贤的妙音。男:看,浩荡奔流的楚江水,雄奇壮观的天门山; 女:听,门前淙淙西流水,暮雨潇潇子规啼。男: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女: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男:中国姓氏XX化源远流长,每一种姓都包含其独特的、丰富的XX化内涵。女:它开枝散叶、生生不息,蕴育出优秀的中华儿女。男: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三(2)班表演的伴舞诗词《望天门山》《浣溪纱》和《千字XX》《百家姓》美XX节选。

女:三(1)班朱佳琪同学做好准备,掌声有请三(2)班团体!

男:谢谢三(2)班团体为我们带来的古诗XX经典朗诵表演,请评委为三(2)班团体打分。

女:三(1)班团体诗朗诵《太阳是大家的》最后得分为()。请大家掌声鼓励!

7、《咏柳》《春日》《游子吟》

男:站立在先贤的肩膀上,我们越发厚重挺拔; 女:沐浴在经典的芬芳里,我们更加清雅韵致。男:剪刀春风裁细柳; 女:万紫千红总是春。

男:父书空满筐,母线尚萦襦。女: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

男:请欣赏三(1)班为我们献上的个人诗朗诵《咏柳》《春日》《游子吟》。三(2)班个人代表做好准备,掌声有请三(1)班个人代表登场!

女:感谢三(1)班朱佳琪同学为我们带来的古诗朗诵,请评委为三(1)班朱佳琪同学打分。三(2)班团体古诗XX朗诵,最后得分为()。请大家掌声鼓励!

8、《百家姓》 男:《咏柳》中温柔的春风,《春日》中寻芳的胜日,《游子吟》中慈航的母爱都令我们感动。

女:中华民族寻根问祖的传统XX化我们却不能忘。男: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女:有姓氏,我们才能寻根问祖; 男:有姓氏,我们才好追根溯源。

男:找到宗脉源流才有叶落归根的归属感; 女:找到来龙去脉才能了却生前生后事。

男:接下来请欣赏三(2)班张永基同学朗诵《百家姓》。

女:四(1)班团体做好准备,掌声有请三(2)班张永基同学登场!

男:谢谢三(2)班代表为我们带来的经典美XX朗诵表演,请评委为三(2)班个人代表打分。三(1)班个人代表诗朗诵最后得分为()。请大家掌声鼓励!

9、《增广贤XX》之一、二、三

女:最是书香能致远,书香伴我们一路远行; 男:腹有诗书气自华,好书养育我们的灵魂。女:让我们和诗歌经典一起神采飞扬。男: 读了增广会说话,女:读了幼学走天下。

男:下面请欣赏四(1)班同学表演的《增广贤XX》之一、二、三。四(2)班团体做好准备,掌声有请四(1)班代表登场!

女:感谢四(1)班代表为我们带来的警世格言的美XX朗诵,请评委为四(1)班代表打分。三(2)班张永基同学美XX朗诵《百家姓》,最后得分为()。请大家掌声鼓励!

10、《春夜喜雨》《春日》

男: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XX化; 女:源远流长的中华XX明如长江黄河流淌千年,生生不息。男:静静的春夜,喜雨润物; 女:煦煦的东风,泗水寻芳。

男:下面请欣赏四(2)班同学集体表演的《春夜喜雨》《春日》。四(1)班李XX同学做好准备,掌声有请四(2)班代表登场!

女:谢谢四(2)班代表为我们带来的古诗朗诵表演,请评委为四(2)班团体代表打分。四(1)班代表《增广贤XX》朗诵表演最后得分为()。请大家掌声鼓励!

11、《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 男:敬亭山独对怀才不遇的李白; 女:湖光秋月的君山岛宛若青螺; 男:绿水红花的好江南何人不忆?

女:接下来请欣赏四(1)班李炎同学表演的《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男:四(2)班王鹏同学做好准备,掌声有请四(1)班李炎登场!

女:感谢四(1)班李炎同学为我们带来的经典诗词朗诵,请评委为四(1)班李炎打分。四(2)班团体代表古诗朗诵最后得分为()。请大家掌声鼓励!

1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春兴》 男:人生的聚,像镜花水月,无可寻觅; 女:人生的散,像朝花夕月,来去匆匆。

男:“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杯酒,依依难舍;女:“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江水,空灵长叹。

男:那一曲曲动人心弦的经典,给了我们美好的艺术享受; 女: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给了我们无尽的教益。

男:请欣赏四(2)班王XX同学为我们朗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春兴》。请六年级何XX同学作好准备!

女:谢谢四(2)班王XX同学为我们带来的古诗朗诵表演,请评委为四(2)班王XX同学打分。四(1)班李炎同学诗词朗诵最后得分为()。请大家掌声鼓励!

13、《木兰诗》

男:戎马关山报国志,魂牵梦绕女儿情。

女:一身戎装透出一股勃发的英雄气,我们看到的是英姿飒爽的少年将军;

男:对镜疏理云鬓,秋波顾盼流转,我们看到的则是一位楚楚动人的闺中女红妆。女:这二者在花木兰身上的统一,世世代代向人们传达着这样的信号:中国女性的伟大、坚韧与温情。

男: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有请六年级何花同学,为我们献上北朝民歌《木兰诗》。请五年级周XX同学作好准备!女:感谢六年级何花同学为我们带来的经典朗诵,请评委为六年级何花同学打分。四(2)班王鹏同学古诗朗诵最后得分为()。请大家掌声鼓励!

14、《过零丁洋》《我想》

男:女子可胜男,巾帼赛须眉。

女:告别了英姿飒爽的花木兰,让我们再来领略一段古人的人生观和现代儿童的梦想。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女:XX天祥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这句话的意义。男: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 女: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 男: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

女: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有请五年级周铭宇同学,为我们献上《过零丁洋》和儿童诗《我想》。请六年级团体作好准备!

男:谢谢五年级周XX同学为我们带来的诗歌朗诵表演,请评委为五年级周铭宇同学打分。六年级何花同学《木兰诗》朗诵最后得分为()。请大家掌声鼓励!

15、《游子吟》

女:在浩瀚的书山字海里有一个神圣词汇——母爱。男:这是一个多么温暖的词语!女:这是一个多么柔美的词语!男: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词语!

女:母爱是涓涓细流,只有它才懂得化春风浸润万物于无形之间; 男:母爱是浩浩大江,只有它才承载得起所有的甘苦与辛酸;

女:母爱是滔滔海洋,只有它才装得下所有的委屈与心灵的创伤!男:请欣赏六年级同学表演的诗舞《游子吟》。请五年级团体作好准备!掌声有请!

女:感谢六年级同学为我们带来的经典朗诵表演,请评委为六年级团体打分。五年级周XX同学诗朗诵最后得分为()。请大家掌声鼓励!

16、《七律•长征》《长歌行》

男:领略了伟大的母爱,我们再来感受时光的匆匆和中国革命的艰难。女: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男:万里长征是一条红河流,它流淌的是革命理想; 女:万水千山是一条红飘带,它浸染的是坚定信仰。

男:多少年过去了,我依然能看见那滚滚洪流间红旗招展; 女:多少年过去了,我依然能听见雪山草地中红歌嘹亮。男:长征壮举让世人惊叹, 女:长征精神永世流芳。

男: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人的一生很短暂。女:所以,古人常叹,人生易老,华年易逝。

男: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让你思绪万千,百感交集。女: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让你珍惜青春,勤奋学习。男:接下来请欣赏五年级班表演的诗朗诵《七律•长征》《长歌行》。女: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五年级团体闪亮登场!

男:感谢五年级同学精彩的表演!谢谢!女:歌声悠扬绵长,男:舞姿婀娜盈盈。

女:听,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多么发人深省啊!

男:回顾长征,我们感慨万千!今天我们坐在这里决不仅仅是诵读长征,更重要的是感受长征带给我们的力量和启迪!女:下面我宣布六年级同学的团体诵读最后得分为()。

男:五年级同学的团体诵读最后得分为()。请大家掌声鼓励!

(播放《同一首歌》音乐)

女:下面有请李校长宣布本次活动的结果。

(结束语)

男:金色的童年,阳光灿烂,童年时光我们亲近中华经典; 女:金色的童年,如梦如幻,校园内外我们诵读中华经典。男:中华经典的千年音韵,仿佛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女:中华经典的万世情怀,似乎还在我们心头荡漾。男:我们在回味中享受诗情画意!女:我们在诵读中感受美XX经典!

男:今天,畅游在经典的海洋,我们的胸怀变得更加壮阔; 女:今天,站立在经典的山巅,我们的视野变得更加高远。男:吟诵经典,让民族的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女:吟诵经典,让华夏XX化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男:丝丝管弦,演不尽古风的流光溢彩,女:悠悠书声,诵不完古韵的悠扬铿锵。男:愿中华诗XX艺术之花永远芬芳!女:愿五千年XX化的血脉永久传承!

男:愿荆楚儿女豪情满怀,再谱新的乐章!女:谢谢同学们的精彩表演!

男:谢谢各位领导、老师的悉心指导!

女:祝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合:XX小学第四届中华经典诗XX诵读表演赛到此结束。再见!

6.古诗文经典诵读表演 篇六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经典古诗文,诵读

1.引言

近年来,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小学古诗文教学, 并且古诗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比重不断加大。一直以来, 古诗文用精湛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古人的智慧, 其被誉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诵读经典古诗文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教师应大力加强经典古诗文诵读。

2.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古诗文诵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部分小学语 文教师将 诵读与背 诗混为一谈。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目前仍有一部分教师在讲古诗文时更多地注重学生的背诵, 以致将诵读曲解为背诵。虽然通过诵读可以达到熟读甚至背诵古诗文的目的, 但这并不是经典古诗文诵读最根本目的。由于过于重视学生对古诗文的记忆, 教师将诵读与背诗混为一谈, 以致在小学语文经典古诗文诵读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为了背而读的现象, 将学生引入一个错误的诵读方向。

2.2课堂上缺 少让学生诵 读经典古诗文的时间 。

小学一节课就短短四十分钟,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小学语文教师仍然将大部分时间留给内容及知识点的讲解, 因此, 课堂诵读时间短, 这是经典古诗文诵读存在的问题。由于缺少诵读时间, 经典古诗文诵读在语文教学中就只是走走形式, 学生往往心不在焉地读课文, 毫无目的性。

2.3小学语文教 师对古诗 文诵读不 够重视。

教师对古诗文不够重视是小学语文经典古诗文教学中面临的一大问题。对于小学经典古诗文的诵读, “有感情地朗读”恐怕是教师安排学生诵读之前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那么, 怎样才是有感情地朗读呢? 通常情况下, 教师会对每一句的读法进行简单指导, 学生根据教师讲的来模仿, 或者机械地模仿教师的语气、语速。由于教师对诵读不重视, 只是指导学生怎么读, 而不告诉学生为什么这样读。从表面上看学生读得还不错, 但是实际上学生迷迷糊糊, 很难理解古诗文的内容与感情。

3.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古诗文诵读的实施措施

3.1确保学生有充 足的诵读 时间。

经典古诗文的诵读不是一种形式, 其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文的内容和体会古诗文的情感, 为了让经典古诗文的诵读真正发挥功效, 教师应为学生留下充足的诵读时间。首先, 教师可以为学生制订合理的诵读计划, 每周安排几节课让学生诵读, 并对学生进行指导;其次,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早读时复习诵读过的内容, 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古诗文的理解, 而且有利于学生在良好的诵读环境中体会古诗文独特的魅力;最后, 课间广播时间教师可以安排播放一些名家朗读的经典古诗文, 从而让学生时时受到陶冶。

3.2创新诵读 方式 , 使之多样 化。

对经典古诗文的诵读并不是只有在课堂上才能进行, 它可以在很多条件下进行, 而且诵读方式多种多样。因此, 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不断创新诵读方式, 用多种多样的诵读方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引导学生更好地诵读。例如, 教师可以在班内组织一场经典古诗词的诵读比赛, 让学生自愿参加。为了取得好成绩, 学生一定会不断练习, 正所谓“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学生通过不断练习, 对古诗文的理解必然会加深。

2.3教学内容与 诗词诵读 相结合。

诵读与教学不是对立关系, 小学语文教师应将教学内容与诵读联系起来, 争取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具体做法如下:首先, 教师在讲解经典古诗文前, 先让学生自读该篇文章, 通过自读对该篇文章有一定的理解;其次, 教师对古诗文进行讲解, 由于学生已经对该篇文章有了一定的理解, 在教师讲解时, 学生就会着重理解自己不明白或者比较模糊的知识点, 对该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最后, 在听完教师的讲解后, 学生对古诗文的内容就有了全面了解,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诵读该篇文章, 加深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 理解文章, 体会和把握文章的情感。

4.结语

诵读经典古诗文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古诗文。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提高对古诗文诵读的认识, 践行经典古诗文的诵读。

参考文献

[1]梁淑媛.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靓丽风景——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J].学周刊, 2012 (34) .

7.努力上好经典诗文诵读课 篇七

一、兴趣性原则。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一个人认识与掌握某种现象、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具有积极情绪的心理倾向。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我把古典文化的魅力告诉他们,把一些名人在这方面的成就告诉他们,把自己在儿童时期没有这样好的学习机会的缺憾告诉他们。但光有这些大道理还不行,为了使学生真正从心底里喜欢这门课,我还采取激励机制,每背过五首诗,就在争星榜上增加一颗小星,这办法可真灵,把全班同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有的内容还没学,部分同学已提前背过,有的同学自豪地说,老师我又背过了五首。面对这种场景,我从心底里感到高兴。背古诗不再是老师逼着大家去背,而是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二、不求理解、只求熟读,不强求、只鼓励,不批评、只表扬原则。儿童具有强大的语文学习天赋,只要不强求其理解,不强求其背诵,艰难的教材不会造成学习压力,反而可以成为孩子们更上一层的无形推动力。老师念一句,学生跟着念一句,念完一段了,再一次或多次念,然后教学生自己念一遍,再念一遍或多遍,不拘形式地让学生多念……总之,让儿童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自然地诵读,而后从中取得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同时,读经典的过程也是一个识字的过程,孩子们边看书边读,天长日久,在无意识之中会熟悉每一个字,直至认识。

三、因材施教原则。不同的教育对象在程度、能力等方面是有高低、强弱之分的,作为一个教育者,就应该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做到“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对于全班同学来说,他们的记忆速度是有很大差异的,快的在老师还没教,就通过自学,正确、流畅地背下来。慢的教了好多遍,在背诵时还是显得很吃力。如果硬性规定必须背会什么内容,对于后者来说,必然会产生腻烦心理、厌倦情绪,最后甚至是放弃。对这些同学,作为一个老师来说,要有足够的耐心,相信他们通过长期反复地念,一定能记住。老师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激励手段,帮助其树立信心。事实证明,每个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四、人人是老师原则。别看孩子的年龄小,他们背诵经典的能力却很强,在一节经典诵读课上,我刚要教同学们念,突然有一位小朋友举起手来,我问原因,他告诉我已经背过了,面对这情景,我感到很惊异,灵机一动,何不让他当小老师来教大家,这样既避免教学的单一化,使教学精彩纷呈,还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这一教学方式的改变,对同学们学习经典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人人争当小老师的局面形成。就拿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来说吧,我上课时,心想:篇幅这么长,内容这么深,恐怕不会有背过的同学。可出乎我的意料,竟有几个同学准确流畅地背诵下来,他们之所以做到这一点,原因是他们喜欢、爱好,他们愿意去背。课下我也看到了这种势头,有的说我又背过了几首,我可以当小老师了,那种自豪喜悦不言而喻。

五、持之以恒原则。所谓持之以恒,就是做事情要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学习经典也是这样,要避免出现三分钟热度,避免有尝试的心态。我们要为孩子们的诵读营造一个轻松而舒适的环境,让孩子浸濡其中,自然会乐意亲近经典。我采取种种激励手段,让学生早晨来到学校后,首先做好第一节课的准备,然后按照正确的读书姿势,自主诵读自己喜欢的内容,这样也为他们在诵读课上展示自己的风采赢得了时间,让他们感到学习这门课非常轻松愉悦,也让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总之,通过一年的不懈努力,学生们都喜欢上了经典诗文诵读课,诵读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力争把这门功课上得更扎实、更有效!

8.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篇八

一、活动目标:

(一)质的方面

1.通过活动的开展,提高孩子们的人文修养,积淀孩子们的文化功底,让孩子打好传统的根基,然后浩浩荡荡地走向世界。

2.探索开展传统经典诵读和丰富学生人文底蕴,培育民族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相互关系。

3.诵读中华优秀古诗文对提高儿童智力,发挥学生潜能的研究。

4.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力争总结出一些值得推广的教学案例,教学方法。探索适应新课标要求的传统经典文化诵读的形式和方法。

(二)量的方面

1.每学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词15首。背诵格言警句、名人名言、谚语、歇后语各10句。

2.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够整体感知古诗写了什么。能够初步意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把古诗文诵读活动融入生活,拓宽学习的渠道。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古诗文,提高学生的表达水平。

5.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欣赏古诗文的能力。

6.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积极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二、活动内容:

(一)对培养学生热爱和诵读中华优秀古诗文的方法、途径的研究。

(二)诵读中华优秀古诗文对提高儿童智力,发挥学生潜能的研究。

(三)对做人、做新世纪中国人所具备的素质进行研究。

(四)对做新世纪中国人学校家庭共育方法的研究。

三、活动过程:

(一)大力宣传,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

1.在教室显眼、学生看得到、摸得着地方补充装饰古诗文的内容。

2.每天定时间朗诵,让学生感其声,领其情,通过系列的活动,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

3.利用教室外边的宣传栏出一期诗文专刊。

4.有条件的班级在教室张贴、悬挂师生的诗文书法作品。

5.充分利用好黑板报,让教室的墙壁动起来,开辟“古诗乐园”、“今日格言”、“精彩段落”等栏目。

6.图书室面向学生开放,保证借书渠道畅通,并有计划的安排学生到阅览室读书。

7.古诗文背诵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必须营造班级、家庭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优化背诵的文化环境。鼓励学生家长为孩子订阅报刊、购买图书,建立小书柜,班级将评比出优秀家长,家长作为特邀佳宾,将出席班级组织的有关诵读活动

(二)精心筛选,编制古诗文背诵篇目。(附表

一、表

二、表三)

(三)因地制宜,诵读的形式丰富多样。

1.集中指导。班级的黑板上方留有“每周诗角”和“成语沙龙”两块园地,每周由书法比较好的同学书写一首古诗,作为每周的必背篇目,教师在诵读课上进行字音、韵律及抑扬顿挫的背诵指导。

2.分散训练。每天老师都要布置相应的古诗文背诵作业,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进行背诵。

3.注重活动渗透。

(1)唱古诗选择适合的民族音乐,真正把诗变成歌,更易背诵。

(2)对古诗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检测古诗的背诵情况。

(3)诵古诗齐声背诵,声势浩大,使学生感受到了祖国文化的宏大和壮美,油然产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4)赛古诗各班定期举行古诗擂台赛。

(5)画古诗我们让学生根据对古典诗文的理解,想象古诗的意境,用绘画的形式把古诗的内容画出来。

(6)古诗改写要求学生根据古诗内容将其改写成散文、记叙文等,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4.加强指导,领会诵读方法。

(1)寓背诵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动中读背。

在动态的表演中进行背诵。传统的读书、背诵方法重在语感的传达,缺少动态的体验。诵读应该是:在得意之处,眉飞色舞、神采飞扬、心花怒放;在愤怒之时,眉倒竖,眼圆睁、拍案而起;诵读应该吐人之心声,展人之神采,舒人之动作。应该是全身心地投入,全方位的展示,与文本神谋,与作者心印,如同一把锋利的刻刀,能够在学生记忆的底板上划下深深的印痕。在动态展示的过程中令学生心驰神往。

(2)据意而育,分门别类,在横向的对比中进行背诵。

诗按内容来分,有写景的,有叙事的,有抒情的,在背诵的过程中,可以把表达同一主题的诗整合到一起,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理解上的难度,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横向的对比中感悟诗的情韵。例如可以让学生搜集以“送别”为主题的诗,把《别董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等诗归纳到一起。

(3)据时而背,借助季节变化,跨越时空界线,穿越时光隧道,面对自然风光,身临诗中境界,把诗人所绘之景,所抒之情化为眼前大千世界。这种方法是根据古诗文所反映的时令进行分类背诵,例如春天来临,万物复苏,花红柳绿,春光烂漫,就可以让学生背诵与春有关的古诗《草》、《早春》、《清明》、《绝句》等,让学生浸润于自然风光与翩翩诗情之中。当盛夏来临之际,可让学生背诵与夏有关的诗文,如《小池》、《夏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步入了秋的高远,让学生背诵《秋思》、《秋浦歌》、《枫桥夜泊》、《明月几时有》;当隆冬到来时,可让学生背诵《梅花》、《卜算子咏梅》、《江雪》等。

(4)创设背诵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音乐走进课堂,用音乐烘托情感,为学生配乐诵读;要用动态的画面展示诗文中描绘的风光,让学生看图背诵……

(5)多种形式综合背,走出机械背诵的狭窄胡同。

9.(提纲)经典古诗文诵读的形式 篇九

如何开展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才能初见成效呢?

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一)巧妙引进,激发兴趣

故事引进;先通过视频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风光,让学生谈观赏后的感受,然后再诵读这几首古诗。

(二)创设情境,持续兴趣

情境的创设可以用图片、音乐、投影等,加之教师生动直观的语言描述等方法。

(三)小组合作,提高兴趣

组内合作读,组间比赛读,组间合作读等。

(四)自娱表演,增添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持久,但他们有模仿力、想象力。开展经典古诗文诵读时就要利用小学生的这些特点让他们读读、背背、说说、唱唱、演演,比如把古诗词配上乐曲教他们吟唱,让学生边吟诵边编排动作,变换各种不同的诵读形式,以增添他们的诵读兴趣,帮助他们将诵读活动坚持开展下去。

(五)反复吟咏,巩固兴趣

10.诵读经典诗文 成就精彩人生 篇十

首先是培养语感能力。诵读,要强调一个“读”字,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的读出文章来,它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在反复诵读中,可以理清思路,明确主旨,品味语言,感悟意境,享受汉语言独特的音韵美。这样就自然能把古今语言的精华吸收和储存,逐步内化为鲜活的语感能力。诵读,还要突出一个“诵”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胸中能装有百十篇范文、几百首诗歌,就如涓涓细流汇成大海,融会贯通,为我所用。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诵读在学习和教学中的运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人人都知道的名言,正因为白居易读书以至“口舌成疮”方有大成;韩愈 “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终成大家。可见,通过反复诵读,一旦形成了语感能力,听,可以把握精髓;说,可以一语中的;读,可以入情入理;写,可以文采飞扬。

其次是积累语言材料。语文素养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勤于积累,方能厚积而薄发。而积累的过程如同化蛹为蝶,想成为蝴蝶,必须经过成蛹的过程,相对于蝴蝶短暂的翩翩飞舞而言,这个过程极其漫长,然而又是不可或缺的。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朗读、背诵引导学生品味并积累一些经典的诗文,是学习的过程,也是积累语言的过程,更是培养语感的过程。同时诵读中华文化经典还十分有利于学生成语、格言警句以及精美句段的积累。

再次是提高写作水平。我们学习完一首优秀的古典诗词之后,除了熟记之外, 更要深思从中学到了什么,哪些可以为我所用。例如在素材上,很多诗词中都有着独特的创作素材,我们可以将其作为我们的描写对象,由此营造出一个如诗如画的情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李商隐脍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诗人写给远在北方的妻子的。当时诗人被秋雨阻隔,滞留荆巴一带,妻子从家中寄来书信,询问归期。但秋雨连绵,交通中断,无法确定,流露出诗人留滞异乡、 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诗人时刻盼望能速归故里,与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烛花,深夜畅谈。而此时,只能苦苦思念。这种相思、这种牵挂,把它扩写,多渲染,加修辞,细描写,定然能写出美文来。中国古典诗词不仅留给我们以审美的精神享受,而且其中更凝结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他们留下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对社会、民族,对亲情、民生的思索拷问,这些思索拷问恰恰是民族精神中极其宝贵的财富。这不断延续不断壮大的精神长城,创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明, 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对真理的不懈追求;陶渊明的“少无世俗韵,性本爱丘山”,是对世俗礼教的一种反叛;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老当益壮斗志未衰不断进取的豪迈情怀;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对权贵的蔑视;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对天下苍生的无尽的挂怀,这一切都在不断的构建充实着学生健康的精神大厦,不断的完善着学生的人格。反映到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则是积极向上健康意识和情怀,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把诗歌精神意蕴渗透到写作教学中,大大丰富了学生习作的源泉,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境界,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最后是形成健全人格。诵读中华经典,这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论语》在中国,犹如《圣经》在西方,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时至今日仍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如其“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的人生观,“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处世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学习和教学的态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方式等,是那么深入地影响着我们的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让学生诵读中华经典,对学生开启智慧、塑造完美的人格,增强人文素养,无疑是十分有效的路径。

11.古诗文经典诵读表演 篇十一

一、四顾山光接水色凭栏十里支荷香——管理引航

1、创设环境展经典。

人类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某种环境, 周围的一切都会作用于人的感官, 引起人的心智活动。“昔孟母, 择邻处。”孟母的故事就说明了环境的重要。营造校园环境, 打造儒雅书香环境, “让每一块墙壁都说话, 让每一寸土地都育人。”在校园里、教室里张贴诗人画像, 名诗名句, 并定时更换;草坪、花圃的栅栏、路灯柱等都写上了诗意的语言;将《论语》、《弟子规》、《唐诗宋词》等诗、文学作品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板报、橱窗、走廊常年刊录。让学生时时刻刻与孔子、孟子、屈原、李白、杜甫等古代先贤对话, 让校园一砖一瓦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让学校的一草一木都充满着耐人寻味的诗情画意, 让传统经典文化的诵读成为一种随时皆可行的事情。

2、落实课时诵经典。

每周安排一节诵读课, 指导学生阅读经典诗文;语文课前三分钟, 背诵经典诗文;红领巾广播站定时播放诗词曲赋和诗词音乐;学校电视台定期推荐一首 (篇) 古诗文。让整个校园充满诗韵, 让学生沐浴在中国经典文化的长河之中, 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学生走进校园, 便有“书香满园关不住, 一屡墨韵顺风来”的感觉。发动家长积极支持经典诵读活动, 让学生人人拥有经典读本, 保证学生每天诵读经典20分钟。

3、课堂教学渗经典。

语文教学承载着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教材中选用了较多的经典诗文, 各单元也安排了相应的主题, 在教学中要求教师结合单元主题, 补充相应的经典, 让经典渗透在课堂中。

4、创办专刊载经典。

从众多古诗中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经典诗文, 分低、中、高段编辑成册供学生阅读。学生也可尝试作诗, 并在专刊上发表。那一首首稚嫩的小诗不仅让学生们享受着成功的快乐, 更激发了学生对经典诗文的浓厚兴趣。

通过以上措施, 全校师生用智慧和汗水共同创建一个充满古韵的现代校园环境, 使大家置身在诗意盎然的温润氛围中, 随时受到经典的熏陶和感染。正所谓“入芝兰之室, 久而自芳也。”

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多背

传统经典诗文, 语言精炼, 对仗工整, 具有节奏美、韵律美, 非常适合学生诵读, 一卷在手, 朗朗上口。如何指导学生诵读经典诗词?在教学实践中, 我主要尝试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挖掘教材, 实现“法”的引导。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诗文都是历代名篇佳作, 不仅内涵丰富, 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首先读懂教材中的经典。以教材中的经典为载体, 教会学生学习经典的方法, 并运用所学方法读懂经典, 运用经典。其次结合教材补充经典。小学语文教材按单元主题来编排, 每个单元分别渗透了爱心、惜时、诚信、勤奋等内容。针对每一单元的内容, 组织各年级老师将传统诗文中表现相关单元主题的经典名篇等进行整理, 呈现于学校网站上。布置预习课文时将相关网址提供给学生, 供他们查阅、搜集相关资料。教学中老师们还适时、适量地为学生拓展经典内容让学生诵读、积累, 拓宽孩子们的视野, 激发孩子们学习经典兴趣。如在学完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后, 学生感叹于时间如流, 光阴易逝, 便让学生广泛收集珍惜时间的经典诗词, 如:“时间象弹簧, 你强它就弱, 你弱它就强。”“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积累惜时经典名言。

2、引导巧背, 实现“量”的积累。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经典诗文, 实现“量”的积累, 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 得到经典文化的浸润, 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在教学中我主要以下几种方法引导学生巧背, 实现“量”的积累:

(1) 表演背。经典诗文不是无情物,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 让他们在背诵时, 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 边背诵边表演, 增进对经典诗文的理解, 从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此法多用于低中年级学生。例如, 一年级学生背诵《望庐山瀑布》, 当背到“生紫烟”、“挂前川”、“三千尺”、“落九天”这些词语时, 老师除了指导他们背诵的语气外, 还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出瀑布的美丽壮观和从高空落下的动态。恰当的语气和体态语能促进小学生的记忆与理解, 加深了印象, 提高了兴趣。从而促使其背得快, 记得牢。

(2) 据意背。是根据诗的内容进行分类背诵的一种形式。如将诗分为写景诗、叙事诗、抒情诗、言志诗等, 每一大类还可分成若干小类。如“观自然风光, 游山水园林”类的写景诗:《西湖》《山行》等;“播种理想、放飞希望”类的“言志”诗:《石灰咏》《无题》等;“友情难忘、友谊天长地久”类的“送别”诗:《别董大》《赠汪伦》等。引导学生据意背能促使他们分类清, 背得多。

(3) 据时背。是根据经典诗文所反映的时令进行分类背诵的一种形式, 它能促使学生从时间的角度把握古诗文的脉搏, 从而达到流畅记忆。让学生吟着经典春游芳草地, 夏赏绿荷池, 秋饮黄花酒, 冬吟白雪诗。顺着四季走来, 一路朗朗童音。从《早春》《春江花月夜》到《夏日》《小池》;从《秋浦歌》《秋思》到《冬景》《江雪》, 学生们背过了灿烂的春, 缤纷的夏, 金色的秋, 绚丽的冬。这种形式为学生引领了路子, 为大量地背诵奠定了基础。

(4) 创设情境背。学生背诵时, 充分利用各种手段, 创设一种吟诵氛围, 引导他们入情入境地背诵。譬如, 背诵立意欢快的诗文时, 配上一曲轻松活泼的音乐;背诵反映离愁别绪的诗文时, 播放一段哀婉低沉的曲子;背诵描述风光无限的诗文, 配以优美的大自然画面等。创设情境背诵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 它能创构诗境, 造成特有的心理氛围, 从而促进背诵。

(5) 多种形式综合背。是融多种形式为一体的背诵方式。为了调动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 我们常常采用此法, 如两人赛、小组赛、男女组赛、班级赛, 又如限时背、师生背、快背、慢背、轮换背、接龙背, 亦有据意背、据时背、据画背、抄写背、听记背、问答背等。多种形式综合背, 灵活且富有变化,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背诵的积极性。

3、开展活动, 实现“趣”的激发。

心理学家指出, 兴趣是在过去的知识经验愉快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 使人乐于积极而持久地接触, 认识某一类新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经典诗文诵读训练的关键是动之以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开展活动, 为学生学习经典诗文注入强有力的动力, 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

(1) 借助传统佳节开展活动。春节、元宵、中秋、端午、重阳等都是中国人的传统佳节。为庆祝传统佳节可发动学生收集有关的经典诗文, 或摘抄, 或交流, 或办手抄小报。让学生在庆祝传统佳节过程中, 既了解了我国传统佳节的来历、风俗习惯, 又积累了经典文化。

(2) 针对不同年段开展竞赛。为了使学生学习经典诗文不枯燥,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低年级开展“古诗朗诵”擂台比赛。孩子们摇头晃脑地吟诵着“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让稚嫩的童音回荡在校园上空!中年级开展“经典伴我成长”演讲比赛, 孩子们侃侃而谈自己在诵读经典中得到的收获和启迪, 以及对人生的感悟。高年级开展“读中华美文, 感受华夏文明”作文比赛, 孩子们在字里行间中对古代圣贤的崇敬, 对悠久历史的自豪, 对自己身上肩负的振兴民族的责任感溢于言表。为了让学生从经典美文中汲取营养, 规范言行, 还可组织学生开展“学经典, 知礼仪, 守法纪”知识竞赛, 可结合诵读内容讲述礼仪及法纪在自己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性等。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12.古诗文经典诵读表演 篇十二

良好的校园环境能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教学心得体会我校利用橱窗、走廊、墙壁等空间开设“经典教育”系列宣传栏,营造“书香班级”,让班级的墙壁充满书香,打造独具特色的“经典诵读乐园”。充分利用广播、班会时间开展国学专题教育,利用校园广播站,朗诵每周经典语录。构建“经典教育”网络平台,在校园网中开设“经典诵读”和“书香校园”专栏,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一个网络交流的平台,佳文共欣赏,疑义相分析,塑造出别样的文化韵味,营造书声朗朗、墨香缕缕的书香校园。

二、致力科研引领,经典诵读,润心有声。

几年来,我们以市级课题《基于MOODLE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建设》为龙头,探索MOODLE国学课堂教学模式,在七、八年级开设国学课堂,积极开展经典诵读教学与校本课程研究,编写了经典诵读校本教材《经典诵读100句》、《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初中经典古诗文指导手册》、《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名言篇》等,开展了一系列经典诵读实验活动。同时,在七、八年级学生中开设拓展型课程(学校课程),开设《论语》、《中庸》、《世说新语》等经典作品的选读课程,引导学生学习经典,欣赏经典。

三、重视课程支撑,读圣贤书,立君子品。

经典诵读课程是实施经典教育的重要支撑和主渠道。而语文课堂是“经典诵读”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我校制定了《中华经典教育阅读指引》,要求语文科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现有的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挖掘教材所蕴涵的经典教育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通过每周二、四早读25分钟、“课前一诵”、每周一节经典阅读课等活动,读经典,品音韵,感文化,悟道理,让课室书声琅琅,让语文课充满魅力,让阅读课渗透经典,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中华文化应有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拓展实践活动,激发兴趣,领略魅力。

长期以来,我校以“清明节”、“端午节”、“汉语文化周”等为契机,开展“经典讲坛”、“主题吟诵大赛”等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我校的醒狮社、剪纸社、星星文学社等学生社团,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经典诗文深厚的内涵,领略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及魅力。“诵读之星”、“诵读优秀班级”、“诵读优秀指导教师”等评比活动,既促进了经典诵读的经验交流、体验共享,又促进学生古诗文诵读活动的蓬勃发展。师生共阅一本书,同诵一首诗等活动,加强与师生之间的交流。我校诵读活动还走进家庭和社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庭、社区诵读活动,社区内书声琅琅,不仅扩大我校经典诵读的社会影响,宣传了我校的品牌价值,更为建设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做贡献。

13.诵读经典诗文 篇十三

一、指导思想

为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展现学生的个性风采和精神面貌,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培养学生“想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乐读书”的良好习惯。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决定开展“诵读经典诗文,打造书香校园”活动。为了让活动有序、有效开展,特制订活动方案如下:

二、活动目的

1、通过诵读经典诗文,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启学生心智、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气质、引导学生的人生。

2、通过活动引导师生养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3、通过活动,积累精美的词语句段,提升学生语文朗读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5、通过活动,构建有特色的书香校园文化。通过活动,推动学习型学校、学习型教师、学习型班级、学习型家庭的建设。

三、组织工作

1、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任体能

成 员:涂远珍

何秀清

四、具体实施

(一)、宣传动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1、利用主题队会,升旗仪式、板报、校园广播,网络等形式进行动员,达成学生诵读的共识,提高参与诵读的“深度”和“广度”。

2、召开语文教师、班主任参加会议,组织老师讨论,使之成为雅俗共赏、有口皆碑的文化品牌,成为经久不衰的语言文字传统活动。

3、学校将诵读工程作为家长学校的一个活动内容,借家长会和家长就此话题进行对话,宣讲诵读经典诗文的益处,促进家长提高认识并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自己孩子诵读工程中来。

(二)、开展及形式

1、诵读时间

坚持每日一诵,各班级形成一日常规,班主任及语文老师负责晨读检查、记载、评比。学校从语文课时中安排一节诗文诵读课,由语文教师负责指导,可以在课内开展一系列诵读活动。

2、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

(1)各班建立图书角,利用早到校,阅读课,活动课等时间组织学生阅读。并要求学生记读书笔记,写读后感,开辟专题展示台。班级开展一次“主题古诗文”诵读活动,如“古诗文背诵大赛”、“星级古诗文大赛诵读”、“古诗文故事演讲比赛”、“古诗文知识竞赛”、“古诗文游戏活动”、“读书报告会”、“名著赏析”,组织班级办古诗文小报等。

(2)学校鼓励教师读书,每位教师购买两本教育专著,推荐教育名家著作:李镇西《把心灵献给孩子》,卢勤《好父母好孩子》,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学习在快乐》佐藤学著等等。老师们利用课余时间读书,并写好读书笔记,学习心得体会。

(3)各教研组认真组织开展有效的主题研讨活动:如“指导学生诵读古诗词经验交流”“学习教育专著的心得体会交流”等,将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4)采取动员各班学生捐献和学校购买相结合的形式补充书籍来源,供教师和学生大量阅读,为打造书香校园创造条件。

(5)学校在五月底举办“诵读经典诗文,打造书香校园”的诵读比赛,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文诵读,集中展示学生的古诗文诵读成绩,奖励古诗文诵读优秀的同学,表彰开展古诗文诵读工作成绩显著的教师。

(三)活动展示

1、活动主题:“诵读经典诗文,打造书香校园”

2、活动地点及时间 地点:操场

时间:20012年5月25日

3、活动形式

(1)此次诵读比赛形式多样,可以是独诵,也可以齐诵,师生共同比赛也可以。以班为单位组织,每班一至两个节目。各教研组,少大队都要积极参与比赛。组长和负责人做好组织排练工作。

(2)鼓励教师与学生同台诵读。

(3)参赛形式以诵读为主,也可辅以伴奏,伴舞等其他艺术表现形式。诵读时要求脱稿,诵读时道具自备,配乐磁带、光碟自备。参赛人员要

衣着得体、大方,要能体现当代小学生的精神风貌或表现作品的深刻内涵及历史背景。鼓励形式创新,但要注意,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只是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

(4)参赛队还可以就本次活动的主题按要求和范围自由选择一首(篇)或几首(篇)古诗文进行串接组合,表演时间不超过10分钟。

(5)节目评比办法

①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性,评分采取去掉最高分最低分取平均分的形式。

14.古诗文经典诵读表演 篇十四

如何让学生在品味这些脍炙人口、悲壮激昂的佳句时, 得到最真切的美的享受、情的熏陶?如何拉近古人与今人的距离, 更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呢?特级教师于漪说:“要反复诵读, 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 读出感情, 读出气势, 如出自己之口, 如出自己之心。”可见, 诵读是进入诗的意境的最直接、最感性的方法。

那么, 怎样进行诵读训练呢?

一、读准字音, 诵读要读得文通字顺

对初中生来说, 诵读最基本的要求是自读时能读得通顺, 做到如朱熹先生说的: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 其熟读的目的就是“多诵遍数, 自然上口, 久远不忘”。

能读准字音, 对文章的字词也就能有所掌握。如一词多义:同一个词, 在不同语言环境中, 它的读音、意义、用法都不相同。诵读时对学生进行认真的训练, 及时纠正, 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同时很自然地就能掌握其含义, 把文章读得文通字顺。

二、声情并茂, 诵读要读出语感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形式, 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与现代的语言有着隔膜, 在阅读和理解方面存在不小的难度, 而诵读就是打破隔膜的利器。多诵, 一定能诵出它的韵味。要诵出语感, 首先就要读准字音, 读懂大致的文义;其次, 要读出节奏, 读出语气;再次, 要读出感情。情是古诗文的魂, 它渗透在字里行间, 与事、景交融, 诸如爱国情、山水情、儿女情、朋友情、母子情等。教师只有带领学生尽情诵读, 引导学生认真体味辨别, 学生才能体会出作者的情, 并产生共鸣, 展开一定的联想和想象。如上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文章开头, 桃花源的“奇”和“美”就是一个感情激发的切入点, 有感情地诵读文章一下子就能调动起学生的情感, 拉近他们与作者的距离。然后, 学生带着新奇的语气, 展开想象, 就能更好地理解作者创作这篇文章的感情。而且学生迅速高涨起来的情绪, 也为顺利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作了极好的铺垫。读出情感这是诵读古诗文的第二个层次, 很多学生都停留在这个层次难以突破。对此, 教师除了要树立范读的模仿对象之外, 还要对一些难读出感情的句子做一些分析, 并且反复地带领学生诵读。只要学生愿意开口, 读个三五遍, 感情就会慢慢上来了。

三、反复诵读, 诵读要读出韵味

我们诵读的目的是了解作者寄寓文中的喜怒哀乐之情和沉郁顿挫、奔腾激越的情感。这些情感孕于无声的语言中, 要通过朗读将其外化。这就需要先定出感情基调, 再据此指导正确的朗读方法, 让学生在诵读时达到眼观文、口出声、耳悦音、心会义、神会情的多重效果, 在抑扬顿挫、轻重舒缓中领悟情感。

首先, 注意重音。重音处理得好, 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高音显得响亮, 表示兴奋、喜悦的感情;低音显得幽沉, 表示肃穆、悲哀的感情。如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时, 重音应落在“千帆过”、“万木春”上, 为什么?因为这六字形象地展现出了未来的美好, 表现了一种激昂、乐观的生活态度。

其次, 注意语调。语调是由于思想感情、语言环境的不同, 或为了某种表达效果, 在声音上表现出来的升降、高低的变化。诵读时, 根据内容处理好语调的平淡、上升, 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如仿读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一句时, “商女”应读得平缓, “不知”开始上升, “亡国恨”达到顶点, “恨”更重。通过模仿, 读出正确的语调, 激起心中的忧愤, 学生就能领会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的情感。

第三, 注意节奏。诵读中的节奏须着眼于全篇。感情欢快的, 可用快节奏;感情忧郁的, 可用慢节奏。如诵读《木兰诗》木兰归家一段, 感情基调是热烈、欢快的。第1节时节奏最快, 极力渲染喜庆的气氛;第2节放慢, 表现木兰恢复女儿妆时轻松、喜悦的心情, 末句轻读, 为高潮蓄势;第3节再加快节奏, 着力表现伙伴的惊奇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训练中, 北方人民的豪迈气概, 木兰的巾帼英雄形象就重现于眼前。

四、想象品读, 诵读要渐入意境

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 它用极有限的字数表达极其深刻的内涵, 不展开想象, 就无法深入作品内部, 就无法走进诗人创设的意境当中, 无法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巴尔扎克曾说过一句有意味的话:“真正懂诗的人会把诗人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心中去发展。”我们让学生在想象中诵读, 在诵读中想象, 就是希望学生通过诵读感知形象, 运用想象去填补诗歌留下的空白, 品味诗意, 走进诗人的意境。

如读《出塞》, 可以试图让学生化身唐代诗人:登上塞外关城, 明月下, 望着辽阔的荒野, 会想起什么呢——秦筑长城、汉卫边关。为了戍守边境, 这关城, 从秦汉到 现在, 洒下了多少征人戍卒的血汗?战争却为什么连年不断……只要充分发挥想象, 学生就能较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

读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可先以图像渲染离愁别绪的特定气氛:烟雨濛濛中, 旅舍前垂柳在微风中摇曳。在这凄冷的氛围中, 配上一曲沉郁的《阳关三叠》, 学生可以从中慢慢品读, 想象诗人的心境, 走进诗人的意境。

五、深入感悟, 诵读要读出美感

古诗可以说是一种精练的、综合的文学艺术。它往往将文字、绘画、音乐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借助有限的文字来表达一种和谐的意境:有的抑扬铿锵, 有的缠绵悱恻, 有的迭沓酣畅, 有的悠扬明快, 有的清新含蓄。只有反复诵读, 才能体味出其中的味道;只有读出感情, 才能把有形的方块文字, 演绎成各种丰富的画面和意境, 从中体会到美, 感受到美。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是千古名句。开始, 学生在诵读时很难读出感情, 也不知道这句话为什么是名句。后来, 我请学生用简笔画把这句话的内容描绘出来, 并标出有哪些颜色, 用了哪些线条。经过分析, 学生感受到了一种画面的美感, 心灵也好像受到了震撼, 就能准确的体会到蕴涵其中的思想情感了。学生只要调动主观情感, 认真读诗, 用心品诗, 就可以不再局限于诗本身的思想和内容, 就能够跳出传统的圈子, 寻找到诗中新的生命。“文章不是无情物”。在诵读文章时, 教师若能充分利用丰富的表现手法, 发挥学生的审美主体性, 开启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地指导学生反复诵读, 把握语脉, 进而把握思想的脉搏, 就能消除与古人的距离感, 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我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 经典诗文不仅蕴涵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 更沉积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精魂, 诵读它们不仅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而且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说:“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珍视是一个国家屹立千年的基石。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正在将文化的种子撒播在孩子的心里, 撒播在希望的田野上, 春华秋实, 它的作用在不久的将来必会凸现, 为这项工程所做的任何努力, 都会使安放于我们灵魂的精神家园更加美好。”

上一篇:自我介绍作文的教学设计下一篇:喜欢做自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