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理学名词解释

2024-09-10

临床药理学名词解释(8篇)

1.临床药理学名词解释 篇一

潇湘行内部资料

by 凌霄焰鹰

版权所有

药理学名词解释

1、药物(drug):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可用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2、药物作用(drug action):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是动因。

3、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al effect):药物作用的机体反应的表现,即药物作用的结果。

4、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如庆大霉素引起的神经性耳聋等。

5、副反应(side raction):也称副作用,指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如阿托品用于治疗胃肠痉挛引起的口干、心悸、便秘等作用。

6、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作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如致癌、致畸胎和致突变等反应。

7、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服用巴比妥类催眠药后,次晨出现乏力、困倦等现象。

8、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又称回跃反应,长期服用可乐定降血压,停药次日血压将明显回升。

9、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tic reaction):少数特异体质病人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反应性质也可能与常人不同,与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反应严重程度与剂量成正比,药理性拮抗剂救治可能有效,对骨骼肌松弛药琥珀胆碱发生的特异质反应是由于先天性血浆胆碱酯酶缺乏所致。

10、剂量-效应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 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

11、量效曲线(dose-effect curve):用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则得。

12、量反应(graded response):效应的强弱呈连续增减的变化,可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者称为量反应。

13、质反应(quantal response or all-or-none response):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质反应以阳性、阴性,全或无的方式表现。

14、最小有效量(minimal effective dose):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

15、效能(efficacy,maximal effect,Emax):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其效应不再继续增加,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也称效能。

16、药物效价强度(potency):能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17、半数有效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50):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时的药物剂量。

18、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o dose,LD50):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出现死亡时的药物剂量。

19、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通常将药物的LD50/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20、受体(receptor):是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些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触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

21、内在活性(intrinsic activity):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产生效应的能力,决定药物与受体结合时产生效应大小的性质。

22、激动药(agonist):为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它们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

23、部分激动药(partial agonist):有较强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不强(a<1),与激动药并用还可拮抗激动药的部分效应的药物。

24、拮抗药(antagonist):能与受体结合,具有较强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

25、竞争性拮抗药(competitive antagonist):能与激动药竞争相同受体,其结合是可逆的,通过增加激动药的剂量与拮抗药竞争结合部位,可使量效曲线平行右移,但最大效能不变。

26、拮抗参数(pA2):当激动药与拮抗药合用时,若2倍浓度激动药所产生的效应恰好等于未加入拮抗药的激动药所引起的效应,则所加入拮抗药摩尔浓度的负对数值为pA2,表示竞争性拮抗药的作用强度。潇湘行内部资料

by 凌霄焰鹰

版权所有

27、非竞争性拮抗药(noncompetitive antagonist):与激动药并用时,可使激动药亲和力与内在活性均降低,不仅使激动药的量效曲线右移,而且也降低其最大效能。

28、受体脱敏(receptor desensitization):在长期使用一种激动药后,组织或细胞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和反应性下降的现象。

29、受体增敏(receptor hypersensitization):可因受体激动药水平降低或长期应用拮抗药而造成组织或细胞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增强的现象。30、上调(up-regulation):若受体的数目增多或对配体的结合力增强,导致组织或细胞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增强的现象。

31、下调(down-regulation):若受体的数目减少或对配体的结合力降低与失效,导致组织或细胞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和反应性下降的现象。

32、离子障(ion trapping):离子状态的药物极性高,不易通过细胞膜的脂质层的现象。

33、吸收(absorption):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34、首过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effect/metabolism):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

35、分布(distribution):药物吸收后从血循环到达机体各个部位和组织的过程。

36、肝肠循环(enterohepatic cycle):被分泌到胆汁内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由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然后随粪便排泄出去,经胆汁排入肠腔的药物部分可再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中的循环称肠肝循环。

37、半衰期(half life):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38、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是药-时曲线下所覆盖的面积。其大小反映药物进入血循环的总量。

39、生物利用度(bioabailability):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到达全身血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称生物利用度。

40、一级消除动力学(first-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是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血浆药物浓度高,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多,血浆药物浓度降低时,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也相应降低。

41、零级消除动力学(zero-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

42、清除率(clearance,CL):是机体消除器官在单位时间内清除药物的血浆容积,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有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药物被机体清除。

43、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Vd):当血浆和组织内药物分布达到平衡后,体内药物按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分布时所需体液容积称表观分布容积。

44、配伍禁忌(incompatibility):药物在体外配伍直接发生物理或化学的相互作用而影响药物疗效或应用后发生毒性反应。

45、安慰剂(placebo):本身无特殊药理活性的中性物质如淀粉、胶囊等制成的外形和口味似药的制剂。

46、依赖性(dependence):在长期应用某种药物后,机体对这种药物产生了生理性或是精神性的依赖和需求,分为生理依赖性和心理依赖性。

47、耐受性(tolerance):指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逐渐降低,需要增加剂量才能保持药效。

48、急性耐受性(acute tolerance/tachyphylaxis):有的药物仅在应用很少几个剂量后就可迅速产生耐受性。

49、交叉耐受性(cross tolerance):对一种药物产生耐受后,在应用同一类药物时也会产生耐受性。50、反跳现象(rebound reaction):长时间使用某些药物治疗疾病,因患者对药物产生了依赖性或病情尚未完全控制,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造成的疾病复发或恶化。潇湘行内部资料

by 凌霄焰鹰

版权所有

51、停药综合征/戒断症状(withdrawal/abstinence syndrome):反复用药,促使机体不断调整新陈代谢水平,以适应在外源性物质作用下进行生理活动,维持机体基本功能,一旦停药,代谢活动发生改变,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难以忍受的症状。

52、协同作用(synergism):指两个药物合用后的效应大于两药单独应用的和。

53、拮抗作用(antagonism):指两个药物合用后的效应几乎与各药单独应用效果相同或减弱。

54、药物滥用(drug abuse):与医疗目的无关的反复使用有依赖性的药物。

55、抗菌药物(antibacterial drugs):能抑制和杀灭细菌,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药物。

56、抗生素(antibiotics):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分子量较低,低浓度时能抑制或杀灭其它病原微生物。

57、抑菌药(bacteriostatic drugs):指仅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繁殖而无杀灭细菌作用的抗菌药物,如四环素类、红霉素类、磺胺类等。

58、杀菌药(bactericidal drugs):不仅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而且具有杀灭细菌作用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

59、抗菌谱(antibacterial spectrum):抗菌药物的抗菌范围。60、化学治疗(chemotherapy):对所有病原体,包括微生物、寄生虫,甚至肿瘤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的预防和治疗统称为化学治疗。61、化疗指数(chemotherapeutic index,CI):是评价化学治疗药物有效性与安全性的指标,常以化疗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与治疗感染动物的半数有效量ED50之比来表示,或者用LD5与ED95之比来表示。化疗指数越大,表明该药物的毒性越小,临床应用价值越高。62、细菌耐药性(bacterial resistance):细菌产生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现象,产生原因是细菌在自身生存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63、二重感染(superinfections):正常人口腔、咽喉部、胃肠道存在完整的微生态系统。长期口服或注射使用广谱抗生素时,敏感菌被抑制,不敏感菌乘机大量繁殖,由原来的劣势菌群变为优势菌群,造成新的感染。称作二重感染或菌群交替症。

64、抗菌后效应(post antibiotic effect,PAE):将细菌暴露于浓度高于MIC的某种抗菌药后,除去培养基中的抗菌药,在去除抗菌药的一定时间范围内,细菌不能恢复正常,这种现象称为PAE。65、抗菌活性(antibaterial activity):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能力。

66、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在体外试验中,药物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67、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在体外试验中,药物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的最低浓度。

68、牵制机制(trapping mechanism):β内酰胺酶可与某些耐酶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迅速结合,使药物停留在胞浆膜外间隙中,不能到达作用靶位—PBPs发挥抗菌作用。此非水解机制的耐药性又称为“陷阱机制”或“牵制机制”。

69、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cell cycle nonspecific agents,CCNSA):能杀灭处于增殖周期各时相的细胞甚至包括G0期细胞的药物。(如烷化剂、抗肿瘤抗生素及铂类配合物等。)70、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cell cycle specific agents,CCSA):仅对增殖周期的某些时相敏感而对G0期细胞不敏感的药物。往往作用较弱。如抗代谢药物、长春碱类药物。71、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肿瘤细胞在接触一种抗恶性肿瘤药后,产生了对多种结果不同,作用机制各异的其它抗恶性肿瘤药的耐药性。72、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adrenaline reversal):α受体阻断药能选择性的与α肾上腺素受体结合,其本身不激动或较弱激动肾上腺素受体,却能妨碍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和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与α受体结合,从而产生抗肾上腺素作用,它能将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翻转为降压作用。73、翻转使用依赖性(reverse use-dependence):当心率快时,药物延长动作电位时程的作用不明显,而当心率慢时,却使动作电位时程明显延长,此作用易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潇湘行内部资料

by 凌霄焰鹰

版权所有

74、调节痉挛(spasms of accomodation):动眼神经兴奋时或毛果芸香碱作用后睫状体环状肌向瞳孔中心方向收缩,造成悬韧带放松,晶状体由于本身弹性变凸,屈光度增加,此时只适合于视近物,而难以看清远物。这种作用叫调节痉挛。

75、调节麻痹(paralysis of accomodation):阿托品能使睫状肌松弛而退向外缘,使悬韧带拉紧,晶状体变为扁平,其折光度减低,只适合看远物,而不能将近物清晰地成像于视网膜上,造成视近物模糊不清,此即为调节麻痹。

Drug,drug action,pharmacological effect,adverse reaction,side raction,toxic reaction,residual effect,withdrawal reaction,idiosyncratic reaction,dose-effect relationship,dose-effect curve,graded response,quantal response or all-or-none response,minimal effective dose,maximal effect,Emax,potency,median effective dose,ED50,median lethao dose,LD50,therapeutic index,TI,receptor,intrinsic activity,agonist,partial agonist,antagonist,competitive antagonist,pA2,noncompetitive antagonist,receptor desensitization,receptor hypersensitization,up-regulation,down-regulation,ion trapping,absorption,first pass elimination/effect/metabolism,distribution,enterohepatic cycle,half life,area under curve,AUC,bioabailability,first-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zero-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clearance,CL,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Vd,incompatibility,placebo,dependence,tolerance,acute tolerance/tachyphylaxis,cross tolerance,rebound reaction,withdrawal/abstinence syndrome,synergism,antagonism,drug abuse,antibacterial drugs,antibiotics,bacteriostatic drugs,bactericidal drugs,antibacterial spectrum,chemotherapy,chemotherapeutic index,CI,bacterial resistance,superinfections,post antibiotic effect,PAE,antibaterial activity,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trapping mechanism,cell cycle nonspecific agents,CCNSA,cell cycle specific agents,CCSA,multidrug resistance,MDR,adrenaline reversal,reverse use-dependence,spasms of accomodation,paralysis of accomodation

附录

1、胆碱能危象(cholinergic crisis):新斯的明用量过大,可使运动终板附近乙酰胆碱大量堆积,导致突触后膜持久除极化而阻断神经肌肉传递,使肌无力症状加重。

2、内在拟交感活性(intrinsic sympathomimetic activity,ISA):有些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与β受体结合后除能阻断受体外,对β受体亦具有部分激动作用。

3、锥体外系反应(extrapyramidal reaction):长期大量服用氯丙嗪,由于氯丙嗪阻断了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2样受体,使纹状体中的DA功能减弱、Ach的功能增强而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等反应。

4、阿司匹林哮喘(aspirin asthma):某些哮喘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镇痛药后可诱发哮喘,与PG合成受阻有关,主要由于阿司匹林抑制环氧酶,使PGs合成受阻,而由AA生成的LTs等其它脂氧酶代谢产物增多,导致支气管痉挛而发生哮喘。

5、瑞夷综合征(Reye’s syndrome):在儿童感染病毒性疾病如流感、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使用阿司匹林退热时,偶可引起急性肝脂肪变性-脑病综合证,以肝衰竭合并脑病为突出表现,预后恶劣。

6、折返(reentry):一次冲动下传后,又顺着另一环形通路折回再次兴奋原已兴奋过的心肌,是引发快速型心律失常的重要机制之一,分为解剖性折返和功能性折返。

7、后除极(afterdepolarization):某些情况下,心肌细胞在一个动作电位后产生一个提前的除极化,可触发异常节律,发生心律失常,分早后除极和滞后除极。

8、早后除极(early afterdepolarization,EAD):发生在完全复极之前的后除极,常发生在2、3相复极中,APD过度延长时易发生。

9、滞后除极(delayed afterdepolarization,DAD):是细胞内钙超载时发生在动作电位完全或接近完全复极时的一种短暂的震荡性除极。潇湘行内部资料

by 凌霄焰鹰

版权所有

10、金鸡钠反应(cinchonism):由于长时间应用奎尼丁,而引起的头痛、头晕、耳鸣、腹泻、恶心、视力模糊等现象。

11、允许作用(permissive action):糖皮质激素对某些组织细胞虽无直接活性,但可给其他激素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12、灰婴综合征(gray syndrome):早产儿和新生儿肝脏缺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肾排泄功能不完善,对氯霉素解毒能力差;药物剂量过大可致中毒,表现为循环衰竭、呼吸困难、进行性血压下降、皮肤苍白和发绀,故称灰婴综合征。

13、赫氏反应(herheimer reation):应用青霉素G治疗梅毒,钩端螺旋体等感染时,可有症状加剧现象,表现为全身不适、寒战、发热、心跳加速等症状。cholinergic crisis,intrinsic sympathomimetic activity,ISA,extrapyramidal reaction,aspirin asthma,Reye’s syndrome,reentry,afterdepolarization,early afterdepolarization,EAD,delayed afterdepolarization,DAD,cinchonism,permissive action,gray syndrome,herheimer reation

2.临床药理学名词解释 篇二

一、婚前财产公证制度现状

近些年来, 随着我国公民财富的不断积累和离婚率的逐年增高, 越来越多的新婚夫妇选择在婚前进行财产公证。婚前财产公证, 是夫妻在结婚以前委托国家公证机关, 对夫妻双方名下财产、债务等经济状况进行公证, 对双方的财产、权利进行划分, 从而使双方私有财产在婚前得到清楚的界定。

对于婚前财产公证这件事, 社会上一直存在着两极的评价。支持者认为, 婚前财产公证能够使夫妻双方财产在婚前得到清楚的界定, 一旦感情走到尽头, 婚姻关系面临解体的时候, 婚前财产公证能够使财产分割变得更加简单、能够使夫妻双方的合法利益得到充分保护。可是有些人并不认同这种做法, 在他们的传统观念中, 婚姻是在爱情的基础上缔结的美好关系, 应该以互信和忠诚来维护, 而不是靠这种冰冷又生硬的方式来保护。他们认为这样的婚前财产公证是夫妻双方缺乏互信、感情淡薄的表现, 是对爱情的亵渎。

二、婚前财产公证制度合理性的伦理学解释

事实上, 婚前财产公证不仅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合乎法律的婚前保障手段, 从伦理学的角度来讲, 婚前财产公证制度也是讲得通的。

首先, 我们要明确, 伦理观念, 是一种普遍为大众所接受的社会意识, 是一种社会精神。一种观念的生成, 不是凭空产生的, 它往往伴随着一系列的社会环境要素。一对夫妻选择结婚, 伴随而来的不仅仅是“琴瑟在御, 莫不静好”的美好爱情愿景, 更有物质、经济的结合, 和谐的夫妻财产关系是一段美好婚姻的物质基础,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婚姻生活的和谐、宁静。进行必要的婚前财产公证, 可以使夫妻双方对彼此的财务状况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 以便于婚后双方合理支配财产、创造更多的家庭财富, 可以避免双方因为财产的猜忌而心生芥蒂。

其次, 传统婚姻中, 女性常常被定性为弱势的一方, 在婚姻中往往依附于男性, 无法实现经济上的独立, 因此, 人们往往认为拒绝婚前财产公证, 是男性对女性的一种承诺, 是对女性爱的体现。但事实上, 现代女性在经济上往往有着独立的追求, 越来越多女性不仅能够实现经济上的独立, 甚至能够做到在经济上超越男性, 婚前财产公证,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实现夫妻的平等, 使夫妻感情更加纯粹。

第三, 优越的物质生活滋生了人们内心的空虚, 近些年来, 关于男人或女人出轨酿成悲剧的新闻屡见不鲜, 某些有钱的男人在外包养“二奶”, 酝酿与妻子离婚前偷偷转移财产的事情也是时有发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婚前财产公证就显得尤为重要。结婚前进行财产公正, 当婚姻走到尽头时, 过错方无法以转移财产的方式逃避应负的责任, 可以说这样的婚前财产公证增加了夫妻的出轨“成本”,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夫妻双方的婚后行为, 提高夫妻双方婚后的忠贞度。

第四, 近些年来, 我国离婚率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当婚姻走向解体, 夫妻双方都已经焦头烂额, 随之而来的财产纠纷更会让双方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会将多年积攒的夫妻情分消耗殆尽。可是, 进行婚前财产公证, 当婚姻走到尽头时, 财产分割是会变得更加容易, 夫妻双方在婚姻解体中应当承担多少责任更容易理清。

三、适用这种婚前财产公证形式的婚姻状况

当然, 婚前财产公证也不是一每段婚姻的必然选择。但是, 有些较为特殊的婚姻状况更加需要进行婚前财产公证。例如, 老来结合的老夫妻, 他们的婚前财产公证可以减少双方儿女在财产继承方面的顾虑, 减少来自儿女方面的阻力; 比如, 年龄相差较大的“老少恋”, 尽管我们都希望每段婚姻都是因为爱情, 但是难免会有某些人动了不劳而获的心思, 进行婚前财产公正有利于保证双方的合法利益; 再比如, 离婚后的重组家庭, 进行婚前财产公证, 可以避免重新组建家庭成员之间的财务纠纷, 使重组家庭更加美好、和谐。

四、结论

婚姻承载着夫妻双方的美好爱情,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一段天长地久, 相扶到白头的婚姻。但是, 一旦婚姻走到尽头, 婚前财产公证能够使财产分割更明晰、更简单, 能给破碎婚姻留下最后的一丝尊严。因此, 婚前财产公证会是现代人理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赵帆晴.尴尬的婚前财产公证——浅谈婚前财产公证的伦理学解释[J].中国市场, 2011, 14:141-142+157.

[2]陈莉莉.浅议婚前财产公证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措施[J].法制与社会, 2013, 02:241-242.

3.物理学名词规范使用例析 篇三

关键词:名词,规范使用,物理学

中图分类号:N04;O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2)01-0047-05

Discussion on the Standard Use of Terms in Physics

GAO Suting WEI Xing

Abstract:Based on analysis of some terms in physics, we introduce the principles of single meaning, scientific, conventional, and coherence. We also propose some principles for Chinese translation of foreign scientists, that is, translated names should be complied with masters, conventional, subject to main subject, and complied with standard. In order to regulate the use of terms in press, publishing, teaching, research and related departments, this paper lists some revisions in physics terms.

Keywords:terms, standard use, physics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也是当代科学技术中的前沿学科,与其他许多自然科学密切相关,如数学、化学、电子、电工、材料、生物、天文和地质等。因此,作为科学技术交流和传播载体的物理学名词,其推广和规范使用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于1989年公布出版了第一版《物理学名词》(基础物理学部分)2491条[1],而后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增补审定,第二版《物理学名词》(共8264条词,包括第一版在内的全部词条)于1997年公布出版[2]。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这两次审定工作中主要依据全国科技名词委制定了《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对物理学名词进行审定,确定规范的汉文名。这些原则主要包括“单义性”“科学性”“系统性”“简明性”“约定俗成”“协调一致”“国际性”“中文特性”等。下面主要谈谈以“单义性”“科学性”“约定俗成”“协调一致”等原则修改情况以及以外国科学家姓氏命名的术语变动情况,以便规范使用。

一 依据“单义性”原则修订的名词

单义性,一是指一个概念仅确定一个与之相应的规范中文名,即“一义一词”。如:electret一词,有“驻极体”“永电体”等译名。因其概念是“极化后能长久保持极化强度的电介质”,所以“永电体”比“驻极体”更符合其义,更好理解,故规范中文名定为“永电体”,又称“驻极体”,以便逐渐过渡统一称之为“永电体”。再如:moire fringe一词,曾有音译名“莫阿条纹”“莫尔条纹”,意译名“叠栅条纹”,其含义是由两个规则变化的花纹重叠产生明暗相间的条纹。因意译名“叠栅条纹”能够顾名思义,所以定为“叠栅条纹”,而将“莫阿条纹”“莫尔条纹”作为曾称,以后不再使用。二是指一个名词应只对应一个概念,不能表示多个不同的概念,即“一词一义”。如acoustic susceptance与sonar:acoustic susceptance是表示声波在传播中的导声能力量度的声导纳的一个分量,被译为“声纳”;而sonar是英文sound navigation and ranging的缩写,其含义是“利用声波在水下的传播特性,通过电声转换和信息处理,完成水下探测和通讯任务的电子设备”,当时有“声纳”“声呐”“声拿”“水声测位仪”等译名,因“声纳”已有特定含义,故推荐名定为“声呐”,主要是考虑到“声呐”具有音义兼顾的特点,而又比“水声测位仪”简明,构词能力强,同时又能与“声纳”区分[3]。三是指对于“一词多义”的外文词,应按其不同的含义分别定中文名。如adiabatic一词,以前一律译为“绝热”。实际上adiabatic在物理学中有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用于热学,表示没有热交换的意思,可译为“绝热”,如绝热方程(adiabatic equation)、绝热过程(adiabatic process)、绝热压缩(adiabatic compression)、绝热指数(adiabatic exponent)等;第二个含义用于力学和量子力学,表示缓慢变化的意思,再译为“绝热”就不合适,因为在力学和量子力学中根本不存在热,所以在审定时根据其含义定为“浸渐”,如adiabatic approximation和adiabatic invariant曾译为“绝热式近似”和“绝热式不变量”,根据单义性原则改称“浸渐近似”和“浸渐不变量”。

二 依据“科学性”原则修订的名词

科学性,是指定名应准确表达一个概念的科学内涵和本质属性。有些术语存在定名错误或定名不准确、不科学,或者随着学科的进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入,其含义已有改变,这些术语在审定中需要给予纠正。如uncertainty principle一词,原称“测不准原理”,易误解为与“测量”有关,实际上这个术语是用来描述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原理,由德国物理学家海森伯(Heisenberg)于1927年提出,是指一个微观粒子的某些物理量(如位置和动量、方位角与动量矩、时间和能量)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数值,其中一个量越确定,另一个量的不确定程度就越大。加之英文uncertainty这个词,以及其他的外文,如法文(d’incertudc)、德文(Unbestimmtheit)、俄文(неопредедённости),其本义均无“测”的意思,都是“不确定性”的意思,故改称“不确定[性]原理”,以正确反映此概念的内涵[4]。同理“测不准关系”(uncertainty relation)一词,改称“不确定[度]关系”。再如virial一词,曾音译为“维里”,易被误认为人名。该词定义是质点系中各质点的位矢与所受力的标积的时间平均之和乘以-1/2,为了使术语符合“望文生义”的汉字特点,故将“维里”一词改为“均位力积”,简称“位力”[5],由其组成的复合词“维里系数(virial coefficient)”和“维里定理(virial theorem)”分别改为“位力系数”和“位力定理”。类似的修订见表1。

三 依据“约定俗成”原则保留的名词

约定俗成,是指有些名词的定名虽不尽合理,不太名符其义,但已使用很久且应用范围很广。这样的名词则宜继续使用,不做改动。如mechanical motion一词,并非指简单的机械运动,天体运动也是重要的方面,一些专家建议改称“力学运动”,但多数专家认为这一混乱源于外语,国内外沿用已久,不宜再改动,故仍定名为“机械运动”,又称“力学动力”[6]。再如statically indeterminate problem一词,被直译为“静不定问题”。其本质是:结构或系统中受力对象上未知力的数目多于静力平衡方程的数目,仅凭静力平衡方程无法确定全部未知力,需要建立补充方程才能求解全部未知力。换句话说受力的大小不是不能“定”的问题,只是单用静力学的方法定不出来,故第一版改称“超静定问题”。公布后许多人反映“静不定问题”一词已应用得非常广泛,所以1996第二版《物理学名词》再版时遵从习惯将规范名定为“静不定问题”,又称“超静定问题”。

四 依据“协调一致”原则修订的名词

协调一致原则就是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学科或领域中定名不一致时,应进行协调。协调时副科应向主科的定名靠拢,主科定名时也要考虑到副科的名词使用情况。如probability一词,物理学等学科一直定名为“几率”或“或然率”,现在都服从其主学科数学的定名,称为“概率”。再如“分立谱(discrete spectrum)”和“期待值(expectation value)”也遵从数学改称为“离散谱”和“期望值”。

五 以外国科学家姓氏命名的名词

全国科技名词委外国自然科学家译名协调委员会制定了“名从主人”“约定俗成”“服从主科”“尊重规范”等原则,涉及以外国科学家姓氏命名的名词依据这些原则进行审定和协调。

名从主人,就是要判别科学家的国籍,然后尽可能按该国的发音或国际习惯发音确定其汉译名。如Néel temperature,Néel系法国物理学家,曾按英语发音译为“尼耳温度”,现按法语发音译为“奈尔温度”。再如Thomson effect,Thomson系英国物理学家,曾译为“汤姆逊效应”“汤姆森效应”,现按法语正确发音译为“汤姆孙效应”。

约定俗成,就是对科学界通行很久、人所共知的译名,即使发音不够准确或用字不够妥当,一般也不做改动。如法国物理学家“菲涅耳(Fresnel)”,按其法语正确发音应译为“弗雷内尔”,但“菲涅耳”已惯用了,故仍维持原译名“菲涅耳”。再如法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Fourier,因学术界习惯译为“傅里叶”,故就不再按新华通讯社译名室翻译的“傅立叶”改。

服从主科,就是多个学科对同一个外国科学家译名不一致,而译名又都基本合理时,应本着“服从主科”的原则来定。即主要考虑该科学家在哪个学科方面贡献最大、知名度最高,译名就由该学科来定,别的学科就要遵从。如Fortin,物理学界原译为“福廷”,而气象学界译为“福丁”,考虑到他主要是气象学家,故物理学界服从气象学界,定为“福丁”[7]。再如Euler,在物理学界习惯译为“欧勒”,在数学界订为“欧拉”。因他主要是数学家,所以其译名应随数学界译名而定,故物理学改为“欧拉”,与数学界的用法一致。

尊重规范,就是除了已约定俗成和服从主科者外,如发现原译名在用字或译音有不妥之处时,应尽可能使之规范化。如:“喇”字一律改用“拉”,这样Raman、Bragg和Dirac原称“喇曼”“布喇格”和“狄喇克”, 现分别改称“拉曼”“布拉格”和“狄拉克”。再如“脱”和“忒”都改用“特”,所以Nernst、Schottky和Stefan原称“能斯脱”“肖脱基”和“斯忒藩””,现分别改称“能斯特”“肖特基”和“斯特藩”。

依据上述原则,物理学名词中以外国科学家姓氏命名的名词做了修订,部分名词见表2。

六 结 语

科技名词的推广和规范化使用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特别是新闻、出版、教学等部门要具有较强的规范使用科技名词的意识,并将其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才能使各行各业在科技交流中更顺畅、更高效。

参 考 文 献

[1]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物理学名词[Z].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2]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物理学名词[Z],2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3]李国栋.“声呐”和“声纳”[J].科技术语研究,1999(1): 45.

[4]赵凯华. 物理学名词规范应用[R]. 术语讲座。 2007.

[5]卢慧筠. 几个物理学名词的定名问题[J]. 科技术语研究,1998(1): 37.

[6]潘书祥.汉语科技术语的规范和统一[J].科技术语研究,1998(1): 11.

4.临床药理学名词解释 篇四

首过效应)指某些药物在通过肠粘膜和肝脏时,部分可被代谢灭活而使进入全身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降低 半衰期: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或效应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是决定临床给药间隔时间的依据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Vd): 指理论上药物均匀分布所需容积。

生物利用度(F): 指药物实际被利用的程度。即进入血液的药量与给药量之比。

最低抑菌浓度(MIC)指细菌短暂接触抗生素后,虽然抗生素血清浓度降至最低抑菌浓度以下或已消失后,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依然持续一定时间

耐药性:生物病原微生对抗生素等药物产生的耐受和抵抗能力

耐受性(Tolerance):指人体对药物反应性降低的一种状态

治疗指数:TI)= LD50/ED50

代表药物的安全性,此数值越大越安全半数致死量(LD50):50%的实验动物死亡时对应的剂量,半数有效量(ED50):50%的实验动物有效时对应的剂量。

副反应,系指应用治疗量的药物后所出现的治疗目的以外的药理作用。

柯兴征:皮质醇增多症,一种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

坪浓度:给药速度等于消除速度时,血药浓度维持在基本稳定的水平称血药稳态浓度,坪值

治疗指数: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和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代表药物的安全性,此数值越大越安全

肝药酶肝微粒体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是促使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

毒性作用;指在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的时机发生的危害性反应,较严重,但是可以预知,也是可以避免的一种不良反应。

后遗作用;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停药反应;指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原有疾病的加剧

特异质反应;少数病人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反应性质可能与常人不同,但与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反应程度与剂量成正比。

变态反应:指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异常的免疫反应。

反跳现象:长时间使用某种药物治疗疾病,在症状基本控制或临床治愈后突然停药,由此造成的疾病逆转叫药物“反跳”现象

一级动力学消除:first-order 药物的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成正比,即单位时间内消除某恒定比例的药量。零级动力学消除: 单位时间内消除向等量的药物,也称衡量消除动力学。

安慰剂:指由本身无特殊药理活性的中性物质产生的似药制剂

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受体阻断药能选择性的与α-肾上腺素受体作用,将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转为降压

成瘾性麻药用药时产生欣快感,停药时出现严重生理机能混乱

药物依赖性:指连续使用某种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后,产生的一种不可停用的渴求现象。分为生理依赖性和心理依赖性,身体依赖性:是由于反复用药造成一种身体适应状态,一但中断用药,可出现强烈的戒断综合症。精神依赖性:也称心理依赖性是指用药后使人产生一种愉快满足的或欣快的感觉,使用药者在精神上有一种要周期地或连续用药的欲望,产生强迫性用药行为,以便获得舒适感或避免不适感。这两个术语已取代了习惯性

量效曲线dose-effect curve:用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则得。量反应 graded response:效应的强弱呈连续增减的变化,可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者称为量反应。

质反应quantal response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

受体 receptor:是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到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些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触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

内在活性intrinsic activity: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产生效应的能力,激动药agonist:为既有亲和力有内在活性的药物,它们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能,部分激动药partial agonist有较强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不强,拮抗药antagonist:能与受体结合,具有较强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竞争性拮抗药competitive antagonist: 能与激动药竞争相同受体,其结合是可逆的。

分布distribution:药物吸收后从血循环到达机体各个部位和组织的过程

戒断症状withdrawal/abstinence syndrome:反复用药,促使机体不断调整新陈代谢水平,以适应在外源性物质作用下进行生理活动,维持机体基本功能,即所谓适应性。一旦停药,代谢活动发生改变,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难以忍受的症状,如兴奋、失眠、流涕、出汗、呕吐、腹泻,甚至虚脱、意识丧失等。

1.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机制的方式有哪些?答、(1)细菌产生灭活酶使药物失去活性;2)改变膜的通透性;3)作用靶位结构的改变;4)主动外排作用;5)改变代谢途径。

2.如何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1)严格掌握适应症,不滥用抗菌药物,凡属不用的尽量不用,单一药物有效的就不联合用药。2)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剂量要够,疗程应切当。3)尽量避免预防性和局部用药。4)病因不明者,不要轻易使用抗菌药物。5)对耐药菌株感染,应改用对病原菌敏感的药物或采用联合用药。6)避免长期低浓度用药

3.简述抗生素作用机理,1)抑制细菌胞壁合成,如内酰胺类抗生素。2)增加胞浆膜通透性,如多肽类中的多黏菌素B、黏菌素。3)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如氨基糖苷类和四环素类。4)抑制核酸合成,如新生霉素。

4.试述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物治疗过敏性疾病的作用特点和应用。1)肾上腺素:具有扩张支气管、收缩小血管以及对抗组胺和变态反应物质释放所产生的症状等作用。一般只用于过敏性休克和急性支气管哮喘等急救。2)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对免疫反应的多个环节具有抑制作用,还有消炎、抗毒素和抗休克等作用。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过敏反应,临床上常用于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湿疹、风湿性关节炎等。但对急性过敏反应在应用前应先用肾上腺素。3)抗组胺药:主要是组胺H1受体拮抗剂,能选择性地对抗外周组胺H1受体效应。临床可用于病态反应性疾病、晕动病及呕吐

5.简述磺胺类药物的应用注意事项。1)要有足够的剂量和疗程,首次内服剂量加倍。2)动物用药期间应充分饮水,以增加尿量、促进排泄;幼畜和肉杂食兽使用磺胺类药时宜与等量的碳酸氢钠同服;适当补充维生素B和维生素K。3)钠盐注射对局部组织有很强的刺激性,宠物不宜肌内注射。4)磺胺类药物一般与抗菌增效剂联合,以增强药6.试述肝素与华法林(香豆素)的异同点相同点:都具有抗凝作用;都可以防止血栓栓塞性的疾病;不良反应均易出血。不同点:肝素口服无效,常静脉给药,起效快。维持时间短,机制是激活和强化抗凝血酶Ⅲ,体内、外均有强大的抗凝作用,自发性出血用鱼精蛋白解救。华法林口服有效,起效慢,维持时间长,机制是维生素K拮抗剂,只在体内有效,体外无效,自发性出血用维生素K解救。

7.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1。降低心肌耗氧量 a松弛平滑肌,小静脉舒张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前负荷;b小动脉舒张,减轻左心室后负荷。2。改善缺血区心肌供血:a扩张冠状动脉,促进侧枝循环b,舒张外周血管,减少回心血量,有利于血流从心外膜流向易缺血的心内膜。3。抑制血小板聚集粘附,抗血栓形成。

8.试述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药理作用:①抗炎②免疫抑制与抗过敏③抗毒④抗休克⑤影响血液与造血系统⑥其他作用有退热.中枢兴奋.促进消化等。临床应用:①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替代疗法)②严重感染③休克④治疗炎症及防止某些炎症的后遗症.眼科炎症;⑤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和器官移植排斥反应;⑥血液病;⑦皮肤病。不良反应:①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②诱发或加重感染②消化系统并发症④骨质疏松⑤延缓生长⑥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功能不全⑦反跳现象。

9.青霉素G的临床用途及不良反应?临床用途:革兰阳性球菌感染、革兰阴性球菌感染、革兰阳性杆菌、螺旋体感染、放线菌感染不良反应:变态反应、赫氏反应、其他防治措施:(1)首先立即皮下或肌注0.1%肾上腺素0.3—10mg(2)无改善者30分钟后重复一次,严重者应稀释后缓慢静注或静滴必要时加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和H1受体阻断药并进行吸氧及急救措施10.第三代头孢菌素临床应用特点。

1。对革兰阳菌作用不如第一、二代强,但对革兰阴菌作用较强2.抗菌谱广,对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有不同作用,3组织穿透力强,在脑脊液可达到有效药物浓度。4.几乎无肾毒性。

11.抗结核病药的应用原则是什么?1)早期用药 早期病灶内结核杆菌生长旺盛,对药物比较敏感。2)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可以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延缓耐药性产生。至少应两药合用。3)坚持全疗程规律用药。4)适宜的剂量 用药剂量过大,不良反应多而严重,剂量过小,不仅难见成效,而且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导致失败。

12.试述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1.解热作用: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均有效,但不降低正常体温。机制:抑制丘脑下部的环氧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使体温中枢调定点恢复正常,扩张体表

血管,增加出汗而退热。2.镇痛作用:对急性锐痛无效而对慢性钝痛有良效。机制:作用部位主要在外周,也可能抑制皮质下中枢的疼痛刺激。其外周的镇痛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炎症局部前列腺素(PG)的合成,降低痛觉感受器对缓激肽等致炎物质的敏感性。3.抗炎、抗风湿作用:显著地抑制炎症渗出,减少红肿热痛。机制:抑制炎症局部前列腺素(PG)的合成。也可能与同时抑制某些细胞粘附分子的活性表达有关。4.抗血小板聚集:抑制环氧酶,使PG合成减少,进而抑制TXA2的合13吗啡的主要药理作用及应用是什么?药理作用主要包括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a镇痛b镇静和欣快感c抑制呼吸d镇咳 e其他中枢作用 缩瞳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有血管扩张,血压降低3平滑肌的作用a兴奋胃肠道平滑肌,作用强持久b增强胆道平滑肌张力4.其他:免疫抑制临床应用有

1)镇痛。吗啡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并且持续时间长。2)镇静。吗啡可有效改善因疼痛引起的焦虑、恐惧等不愉快情绪。3止咳。能抑制大脑呼吸中枢和咳嗽中枢活动,使呼吸减慢并产生镇咳作用;4止泻、通便。能兴奋胃肠道平滑肌、括约肌,有止泻和通便的作用。5治疗心源性哮喘

14.常见利尿药的分类、主要作用部位与作用机理①高效利尿药: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和皮质部,如呋塞米、布美他尼、依他尼酸等。机制:抑制Na+-K+-2CL-共同转运系统。②中效利尿药:主要主用于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远曲小管开始部位),如噻嗪类、氯噻酮等。机制:抑制Na+-K+-2CL-共同转运系统。③低效利尿药: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如螺内酯、氨苯蝶啶、阿米洛利等。机制:螺内酯竞争性拮抗醛固酮受体;氨苯蝶啶、阿米洛利阻滞Na+通道,抑制Nacl再吸收。作用于近曲小管的利尿药,如乙酰唑胺等。机制:影响胞内H+的形成从而影响H+-Na交换。

15根据抗高血压药物的作用机制的不同,简述其分类及其代表药物1)利尿药:氢氯噻嗪;2)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如卡托普利等,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I)阻断药如氯沙坦;3)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等4)钙拮抗剂:硝苯地平等5)交感神经抑制药:①中枢抗高血压药:可乐定等;②神经节阻断药:美加明;③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药:利舍平等,④抗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α1受体阻断药:哌唑嗪等;α、β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6)扩血管药:①直接舒张血管药:肼屈嗪、硝普钠;②钾通道开放药:吡那地尔等;③其他扩血Ⅲ管药:吲哒帕胺等

16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1)钠通道阻滞药 奎尼丁、利多卡因、氟卡尼2)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药 普萘洛尔。3)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胺碘酮。4)钙通道阻滞药 维拉帕米。

17.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方式有哪些?1.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2.增加细胞膜通透性如多粘菌素,制霉菌素3.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4.影响核酸代谢喹诺酮类(DNA)利福霉素类(RNA)5.影响叶酸代谢磺胺类,甲氧苄啶

18.糖皮质激素的临床用途与不良反应?临床用途:替代疗法、治疗严重感染或防止炎症后遗症、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及器官排斥反应、休克、血液病、局部反应 不良反应:1)长期大量应用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诱发或加重感染、诱发或加重溃疡、诱发高血压和动脉硬化、诱发糖尿病、诱发精神失常或癫痫发作)(2)停药反应(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反跳现象及停药症状)禁忌症有:曾患或现患严重精神病和癫痫,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新近胃肠吻合术,骨折,创伤修复期,角膜溃疡,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孕妇,抗菌药不能控制的感染如水痘等。

19强心苷的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及中毒防止方法?临床用途: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房颤动不良反应:1)心脏毒性反应2)神经系统反应3)消化系统反应4)中毒防治A.预防a.避免中毒的诱因b.警惕中毒的先兆症状B.治疗a.快速型心律时常用氯化钾b.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用阿托品给药方法:完全效量再用维持量、逐日恒量给药法

20根据抗高血压药物的作用机制的不同,简述其分类及其代表药物1)利尿药:氢氯噻嗪;(2)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如卡托普利等,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I)阻断药如氯沙坦;(3)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等(4)钙拮抗剂:硝苯地平等(5)交感神经抑制药:①中枢抗高血压药:可乐定等;②神经节阻断药:美加明;③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药:利舍平等,④抗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α1受体阻断药:哌唑嗪等;α、β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6)扩血管药:①直接舒张血管药:肼屈嗪、硝普钠;②钾通道开放药:吡那地尔等;③其他扩血Ⅲ管药:吲哒帕胺等 不良反应的种类:副反应、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停药反应、药物依赖

21各类癫痫首选药?单纯局限性发作:卡马西平精神运动性发作:卡马西平小发作:乙琥珀大发作:苯妥英钠 肌阵挛性发作:糖皮质激素 癫痫持续状态:地西泮2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耳毒性、肾毒性、神经肌肉阻滞、变态反应

23举出五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治疗心功能不全1)强心苷类。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心率和房室传导速度。

2)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剂。3)利尿药。4)β受体阻断药。5)血管扩张药。

24试述普萘洛尔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药理:普萘洛尔具有较强的β受体阻断作用,无内在拟交感活性,治疗量无膜稳定作用。1.抑制心脏:由于阻断心脏β1受体,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房室传导减慢,心排出量减少,心肌耗氧量下降,血压降低;2.收缩血管:血管的β2受体也可被阻断,加上心脏被抑制反射性收缩血管和增加外周阻力,使冠脉血流和肝、肾及骨骼肌等血流量减少;3.阻断支气管β2受体,使其收缩,增加气道阻力,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的发作;4.抑制脂肪和糖原分解,抑制肾素释放,抗血小板聚集。临应用;用于心率失常、心绞痛、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25试述地西泮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1.抗焦虑:为焦虑症的首选药;2.镇静催眠:用作麻醉前给药和复合麻醉的组成部分,用于失眠,以取代了巴比妥类;3.抗惊厥、抗癫痫:用于防治破伤风、子痫、高热药物引起的惊厥,静脉注射是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4.中枢性肌肉松弛:用于中枢或局部病变引起的肌肉僵直和痉挛。

26新斯的明的作用机制、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禁忌?机制:新斯的明能可逆性抑制胆碱酯酶(AchE),使乙酰胆碱(Ach)在突出间隙大量积聚,激动M和N受体,产生M样和N样作用。特点:

5.心理学名词解释 篇五

科学方法两大特性:观察客观和自我校正

实验心理学诞生: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心理学诞生 韦伯定律:最小可觉差与标准刺激强度之比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数△Φ/Φ=C

费希纳:率先采用心理物理学方法研究色觉与后像,出版了《理物理学纲要》

贡献:提出费希纳定律,证明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间存在的联系(S=K*lgR,即感觉强度随着刺激强度的增长作几何增长

艾宾浩斯:贡献,证明实验方法可以用来研究高级心理过程 建立第一个高级过程有关函数---遗忘曲线 将记忆分成三类,随意记忆、无意识记忆以及自发记忆

观察法:通过一定程序收集资料,以获得描述性的数据来简化复杂现象的过程,是获取客观原始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基本方法,也是一些重大科学现象的重要方法包括自然观察法(明确目标,确保观察本身不会对观察对象产生影响)、参与观察法,个案法 调查法。

相关分析法:相关分析法为研究着提供一个量化的指标,用以评估并详细说明两个或者多个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这个指标就叫做相关系数

实验法:通过人为的,系统的操作环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理解的科学方法。要素,a实验假设和推论b实验变量c实验控制(控制额外变量方法:排除法/恒定法/匹配法/随机化/抵消法/平衡和统计控制)

实验信效度:实验的信度是指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前后一致性,信度验证方法有直接验证系统验证和概念验证

实验效度:分内部和外部效度 内部指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明确程度 外部即实验结果的普通代表性和适应性。

变量:因变量,由实验者操纵自变量而引起的被试某种特定反应.因变量应满足要求,有效性和客观性

实验心理学研究课题:1课题确定2被试选择3实验控制4数据整合5研究报告撰写 实验设计(一)被试选择分配和保护(二)确定变量控制的方案

实验报告内容:标题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结棍参考文献附录

多自变量设计:存在多个自变量的实验方案,也称多因素实验.优点:高效 利于控制额变 结果有更强的普遍意义 可以获得交互作用.被试间设计:每个被试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处理.包含匹配和随机化两种分组技术 被试内设计:比较相同被试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行为

6.心理学名词解释 篇六

教育心理学:是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它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心理科学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观察法:是在教育过程中,通过观察被试者的客观表现去了解其心理的方法。调查法:是通过收集有关资料了解被试者心理活动的方法。

实验法:是有目的的控制一定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来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

问卷法:是通过编制种种不同的测验,调查各种不同的教学效果,测量同学们的智商、气质和性格的方法。

个案研究法:是选定一个有典型的个人或一种情境的发展过程为内容,加以深入细致地研究,从中寻求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

教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也就是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组织你的教学活动进程,它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

教学能力:是教师为了保证教学成功,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而表现出来的设计能力、组织能力、控制能力等的总和。

教学风格:指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的标志。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

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是有目的、主动地去考察事物并善于观察初客观事物典型的不显著的特征的能力。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心理惊醒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外显记忆: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额有意识的影响。

内隐记忆:指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左眼产生的无意思的影响,又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地人死后,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创造思维:是人们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用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并创造出新颖的思维成果。

发散思维: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中心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大量、独特的新思想。

表象:指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情绪和情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意志:是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个性: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心理:

自我:主要指一个人对自身的态度。

价值观:指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的内容尺度。创造力: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智能:是知识与智力的总和。结构-定向教学理论: 品德:指个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是稳定的道德行为需要与为满足这种需要而掌握的稳定行为方式的统一体。

不良品德的行为:指错误的道德支配,违反道德规范,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的问题行为。

狭义的非智力因素: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过程起直接制约的心理因素。学习动机: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

学习迁移:指一种徐诶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响。学习策略:指那些能促进信息加工的任何行为和想法。组织策略:建构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元认知策略:指对认知的认识,即个体关于自己学习或如何学习的知识。

考试焦虑: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情绪现象,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下,搜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一定程度的情绪反应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

班集体的舆论:指在集体内占优势的、为大多数学生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班风:是一个班级特有的风貌。

班级活动:是在班主任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为实现班级教育目标而举行的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是集体形成的基础、发展的催化剂。

心理氛围:是属于群体和集体中心理现象的情绪评价与社会评价性质的心理学概念,是群体和集体中占优势的比较稳定的情绪状态。

教学效能感:是教师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及对教育理论的了解,确认自己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信念。

课堂教学导入的艺术:指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相互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是教师进入新课题时建立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

组织课堂教学的艺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组织管理课堂次序,集中学生注意力,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达到课堂教学预定目标的一种行为方式。

教学机智:指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境,迅速、敏捷、灵活、准确地做出判断、处理,保持课堂平衡的一种心理能力。

社会化:就是一个人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过程。偏离行为:是违反社会规范且不受大多数人赞成的行为,是一种与社会公认的行为标准想偏离或冲突的行为。

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他人,损坏或抢夺他人物品的行为。自杀:指由行为主体本人自主地采取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为,并且其本人知道且指望这类行动将导致结束生命之结果的选择而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

网络成瘾:是由于反复多次地、长时间地上网而对网络产生依赖感的一种心理状态。心理健康: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

厌学:是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是由人为因素所造成的青少年学生厌倦、厌恶学习的心理失调状态,表现为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

学习困难:即学习技能缺乏,指在知识的获取、巩固和应用的过程中缺乏策略和技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没有掌握学习方法。

自慰:也叫“酸葡萄心理”,当心理失衡时,为了冲淡内心的不安,自己寻找理由安慰自己,试图说服自己,自我解脱,避免心理上产生更大的苦恼,减轻情绪上的痛苦,从而使情绪暂时得到缓解,平静下来。

简答题、论述题

简答题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和对象有哪些?

答:1,教育评价和测量

2,儿童发展的特点 3,特殊儿童及其教育 4,有关学习心理学的教育方法 5,特殊学科的学习6,学习辅导和心理健康 7,教师人事和促成学习的教师行为 8,教育心理学的方法 教育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答:1,观察法 2 调查法 3 实验法 4 问卷法 5 个案研究法 学习中学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 答:1 帮助中学教师成为合格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2 帮助中学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风格的形成一般经历呢几个阶段?

答:1 模仿阶段 2探索阶段 3 创造阶段 4 独特风格阶段

论述题 新课改下中学教师应具备哪些心理素质?

答:1 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 2 具有崇高的师德形象 3 具有科学的知识体系 4具有符合的教育教学能力 5 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

简答题 良好的观察具有哪些品质?

答:1 观察的目的性 2 观察的精确性 3 敏锐性 4 系统性 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答 1 观察的目的性增强 2 更具有持久性 3 精确性提高 4 系统性和概念性增强 简述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答 1 高中阶段记忆趋于成熟 2 有意识记日益占主导地位 3 理解记忆明显占优势 4 抽象记忆的水平显著提高 5 中学时期是记忆训练的最佳时期 中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答 思维特点:1 抽象思维占优势,并由经验向理论性过度 2 辩证逻辑思维发展迅速但明显滞后于形成逻辑思维发展 3 对问题情境的思维有质的飞跃 4 思维品质的矛盾性

想象力特点:1 有意想象占主导地位 2 想象趋于抽象画、现实化 3 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增加。

论述题 简述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答 整个中学时期是认知发展的快速上升时期,深入探讨中学生的认知问题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包括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记忆力的发展、思维力的发展以及想象力的发展

简答题 中学生情感发展特点?

答 1 情感丰富多彩、富有朝气 2 情感两极性明显 3 情感不断深刻 4 情感逐渐稳定 5 情绪的外露和表达已趋于理性化。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学生早恋?

答 1 性心理发育的提前 2 性信息的广泛传播 3 性教育的忽视 4 学生的个人原因。中学生早恋有什么特点?

答 1 普遍、低龄化的特点 2 大胆的特点 3 成人化的特点 4 舆论宽容 5 行为隐蔽,内心矛盾 6 发展迅速、变化快 7 相互感染 8 自我显示。针对中学生早恋问题我们应该怎么教育?

答 1 早恋弊多于利 2 引导男女生间正常交往 3 加强性教育 中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答 1 意志行为的目的性不断提高 2 客服困难的毅力不断增强 3 喜欢模仿,善于模仿 4 意志行动的动机水平不断提高 5 意志品质进一步发展。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意志品质?

答 1 加强目的动机教育,培养正确的观念 2以英雄为榜样,从文艺作品中吸收营养 3 改造学生不良的气质特征 4 严格管理教育,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5 启发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对中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和动机教育要注意哪些方面?

答 1 采取适合学生特点的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把学习目的和生活目的的理想教育结合起来,逐步培养学生主导的学习动机 2引导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以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和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3 要利用正确舆论的评价适当表扬与鼓励以及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应因势利导,逐步提初更高的要求,帮助学生克服利己主义动机,形成正确的动机,以便把学习动机引向立志为祖国建设多做贡献的高度。

简答题 个性具有哪些特点?

答 1 倾向性 2 复杂性 3 独特性和共性 4 稳定性和可变性 5 完整性 6 积极性 简述初中生个性发展的特点?

答 1自我意识高涨 2 反抗心理 3 情绪表现的矛盾性特点 4 人际交往上的新特点 5 初中生的消极心境。初中生一般在那些情况下易出现外显反抗行为?

答 1 独立意识受到阻止 2 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妨碍 3 当个性伸展受到阻碍时,也将引起极度反感 4 当承认强迫初中生接受某种观点时,后者拒绝盲目接受,表现出对抗的倾向。情绪表现的矛盾性特点有哪些? 答 1 强烈、狂暴型与温和、细腻性共存 2 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 3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初中生与父母之间关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1 情感上的脱离 2 行为上的脱离 3 观点上的脱离 4 父母的榜样作用削弱。简述高中生个性发展特点?

答 1 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 2 高中生的自我概念相对稳定 3 高中生自我评价的深化 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答 1 自我意识的意识性 2 社会性 3 能动性 4 同一性 5 独特性 价值观的特点?

答 1 稳定性和发展性 2 独特性和社会历史性 3 主观性和选择性 4 系统性 5 导向性 我国当代中学生的价值观有哪四个基本特点?

答 1 价值主体的转变—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兼顾 2 价值选择的矛盾—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并存 3 价值取向的转型—由人伦关系走向功利、效率关系 4 人格价值的冲突—观念意识与行为的不一致。如何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答 1 增强爱国意识,提高振兴民族的责任感 2 正确认识“金钱、地位和价值”“学历、知识和价值”的关系 3 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潜在创造力。创造力的构成?

答 1 作为基础因素的知识,包括吸收知识的能力、记忆知识的能力和理解知识的能力 2 以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智能 3 创造个性品质,包括意志、情操等方面的内容。12 中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主要障碍有哪些?

答 1 应付考试、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培养目标 2 古板、单一的教学形式与方法 3 “知识化”“笔试化”倾向的考核内容与方式 4 “高分即优”的评价激励标准。教学中教师如何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答 1 利用教材中插图,引导想象 2 利用文字途径,引导想象 3 在实践活动中鼓励想象。创造性的思考方法和学习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 1 原型启发,在仿生比拟中求创新 2 不落常规,在反思寻异中求独特 3 不主故常,在多种变化中求变通 4 由此及彼,在自由联想中求流畅 5 穷尽脑筋,在搜集罗列中求最佳 6 连续思考,在突然放松中求顿悟。中学生智能发展有哪些特征,应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智能?

答 特征:1 可以通过假设进行思维 2思维有了预见性 3 思维的形式化倾向 4 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或监控能力明显增强 5 思维能够跳出旧的模式

培养:1 以思维品质来培养学生智能 2 用结构—定向教学理论来培养、发展学生智能 3 以“动脑筋练习”来发展学生智能 4 以工具性强化训练法来发展学生的智能 工具性强化训练法包括哪些方面?

答 1 点的结构 2 空间定向 3 分类 4 比较 5 表征图案设计 6 家庭关系 7 时间关系 8 数列 9 关系转换 10 三段论推理 中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有什么特点?

答 初中生的特点:1 在道德认识水平上,比小学时有了较大发展,表现出明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2 开始形成道德理想、道德信念,世界观开始萌芽 3 初中生的品德情感日益丰富而且易于激动 4 初中生的道德意志迅速发展,行为的自主性、坚持性、独立性增强 5 初中阶段是孩子良好道德习惯形成的时期

高中生的特点:1 高中生道德认识表现出较高发展水平2 高中生道德情感表现出相应年龄特征 3 高中生道德行为表现出特有不稳定性。

简答题 如何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 1 坚持以内部动机作用为主,外部动机作用为辅 2 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 3 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4 正确运用竞赛、考试和评比 5 注意内外动机的互相补充,相辅相成 6 注意个别差异。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答 个体因素:1 学生的年龄、智力水平2 学生的认知结构 3 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定势

客观因素:1 学习材料的特征 2 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3 教师的有效指导。如何做到为迁移而教?

答 1 改进教学方法促进迁移 2 优化教学程序促进迁移 3 教授有效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4 影响中学生知识理解的因素?

答 1 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2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3 有理解学习的心理准备 4 学习材料本身的性质 5 教书的教学方法 促进中学生知识理解的教学过程有哪些?

答 1 有效运用直观教学,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2 合理运用变式教学,帮助学生理解 3 充分利用比较方法,揭示事物间的联系和区别,强化学生对知识结构的理解 4 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5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区别指导。中学生知识巩固应用的基本途径?

答 1 及时复习2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反复阅读与尝试重现相结合 4 复习方式多样化 影响中学生知识应用的因素有哪些?

答 1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程度 2 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3 课题的性质。如何进行心智技能的培养?

答 1 促进条件化知识的形成 2 促进产生式知识的自动化 3 加强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4 科学地进行练习。影响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克服考试焦虑?

答 内源性因素:1 遗传素质 2 认知评价能力 3 知识准备 4 应试技巧

外源性因素:1 期望 2 教师的评估 3 考试情境的知觉

如何克服:1 经常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2 往最好处做,不要计较最后结果 3 考前要注意调节情绪。

简答题 如何培养健康的班集体舆论?

答 1 通过正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2 通过讨论、评议等形式,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3 通过表扬与批评等手段,树立班级正气 4 充分发挥班级舆论阵地的作用。开展班级活动的原则有哪些?

答 1 目的性原则 2 针对性原则 3 自主性原则 4 多样性原则 5 整体性原则 6 易操作性原则

论述题 阐述建立良好中学生班集体的心理要素有哪些方面? 答 1 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制定班集体目标时,要注意几点:1 目标结构要有层次性 2 目标的制定要体现民主性,要让全班学生都参与进来 3 班级目标既要适度,又要有激励作用 4 班级目标要体现针对性,要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班集体形成和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以使班集体尽快步入正轨,早日迈入先进的行列

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包括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班内要善于培养正确的班集体舆论,充分发挥其在班集体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树立良好的班风。根据许多优秀班主任的工作经验,培养优良班风和传统的基本做法是:讲清道理,树立榜样,严格要求,反复实践,持之以恒。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班级活动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发展、班集体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答题 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

答 1 提高教学能力 2 采取民主型的课堂领导方式 3 掌握课堂调控能力 4 建立积极的教师期待 5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6 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 7 构建安全的心理环境。组织课堂教学艺术的基本要求及技巧有哪些?

答 1 建立课堂教学常规 2 认真抓好上课的开始环节 3 创造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学习环境 4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教学导入的基本要求及技巧有哪些?

答 基本要求:1 新旧知识相联系 2 目的明确,针对性强 3简洁明了 4 新颖有趣,具有悬念

技巧:1 直接式 2 温故知新式 3 实验式 4 联系实际 5 故事式 6 因势利导式 7 激趣式 8 设问式 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要求及技巧有哪些?

答 要求:1 课堂提问要有计划性 2 要讲求新颖 3 要讲求逻辑性 4 要重视诱导性 5 把我好提问的数量、难易度 6 提问后应当进行点评 7 提问对象有四忌

技巧:1 精心设计问题 2 把我发问时机 3 善于启发引导 课堂教学结束的基本要求和技巧有哪些?

答 要求:1 首尾照应,紧扣中心 2 留有余地,让学生回味深思

技巧:1 归纳式 2 概括中心式 3 比较式 4 激发情感式 5 发散式 6 联系巩固式 7 活动操作式

简答题 我国现阶段的偏离行为主要有哪些?

答 1 一般性社会偏离 2 违章偏离行为 3 轻度违法行为 4 违法犯罪行为 上网对青少年有什么影响,如何正确引导中学生上网?

答 影响:1积极影响。包括认知结构、提供求知学习的新渠道、自我的形成以及开拓中学生全球视野,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 2 消极影响。包括认知结构、思维方式、道德意识和网络成瘾

论述题 阐述影响中学生社会化的因素?

答 社会因素:1社会文化方面,文化为中学生的社会化规定了一个宏观的框架,同时又体现为具体的细节 2 大众传媒方面,大众传媒为中学生提供了社会学习的课堂

学校因素:1 价值观念的社会化 2 社会生活知识的个人社会化 3 理想目标的社会化 4 行为规范的社会化

家庭因素:父母的关系、家庭模式、人际关系、感情基调、料理家务的方式、父母的职业、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态度与期望都对中学生的生活、发展和社会化有重要作用。

简答题 简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 1 它是当前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是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 2 有利于中学生的生理健康 3 有利于中学生提高学习质量 4 有利于中学生更好地适应生活。简述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答 1 正视现实,适应环境 2 心理特点和年龄阶段相吻合 3 悦纳自己,自尊自爱 4 情绪正常,乐于交往 5 奋发向上,自强自制 6 心理协调,人格健全 针对中学生厌学,学习压力应采取什么应对策略? 答 1 作为学校、教师和家长要教会学生应付压力的方式和方法,变压力为动力 2 加强学生学习目的性的教育,克服为分数而学习的消极思想,建立以提高自己综合素质而学习的主动学习态度 3 树立必胜信心,帮助学生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与学习计划,防止学生出现好高骛远的现象,以增强学习自信心。中学生学习困难的应对策略有哪些?

答 1 多赞扬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 2 学法指导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情感、意志和态度。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如何调适?

答 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2 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 3 协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4 注意教学中的心理卫生

论述题 简述中学生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

答 学校因素:1 学校教育体制的落后 2 教育者的教育方法适时性不强 3 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不够 4 学校环境

家庭因素:1 不完整与不和睦的家庭 2 父母不正确的教养方式 3 父母过高的期望 4 与父母沟通不畅

社会因素:1 社会意识的污染 2 社会传媒的不当传播 3 住宅的独立化

学生自身因素:1 社会压力导致孩子更关注自身 2 心理素质欠佳,自我抗压强度不足 3 自我意识发展不够成熟 4 情绪、情感的因素

简答题 简述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答 1 有利于教师的身体健康 2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工作 3 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教师们常用的调适情感的方法有哪些?

答 1 自我克制 2 合理释放不良情绪 3 转移精力 4 增强受挫能力 5 教师有时可以改变思维方式,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论述题 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答 1 对教师角色认同,热爱教育工作 2 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3 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 4 具有教育独创性 5 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是滴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6 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 针对中学生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如何进行自我维护?

答 1 端正认知: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 2 调适情感:控制情绪、合理宣泄、转移和自慰 3 改变行为:角色学习、个别或集体讨论、坚持锻炼、寻求专业帮助、积极参与继续教育

7.地黄的药理学分析以及临床应用 篇七

1 药理研究

药效学研究表明,地黄有止血和促进造血细胞功能的作用;有增加小鼠心肌血流量及降压和降血糖作用;地黄提取物能对抗地塞米松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抑制作用,防止糖皮质激素引起的肾上腺皮质萎缩和皮质酮水平下降;地黄可增加细胞免疫功能,促进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和增加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作用;地黄还有抗肿瘤、抗炎、镇静和促进大鼠肝、肾组织蛋白合成的作用[1,2]。总之,本品具有止血、强心、利尿、降血糖、抗炎、保肝等作用。

地黄可以提高淋巴细胞DNA和蛋白质的合成,对活性淋巴细胞的白细胞介素2(IL-2)的产生有明显的增强作用,使低下的细胞免疫功能增强,能保护由于使用了环磷酰胺和地塞米松而引起免疫抑制的机体。起有效成分为多糖类。也有报道地黄和生地为主的增液汤能使亢进的体液免疫下降,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为甾醇类[3]。

2 临床应用

2.1 功能性子宫出血

生地黄60g,黄酒500m L。此方为1日剂量,水煎浓缩2次,加红糖适量,分2次在月经第4~7天口服,绝大多数患者服用1剂即可见效,无不良反应。一般患者反应感觉良好。现代医学则认为,生地黄能够促进血液的凝固,有止血作用。同时加入黄酒,可使生地黄的有效成分的溶解增强,从而提高疗效。

2.2 痤疮

痤疮一病,早在《医宗金鉴·夕卜科心法要诀·肺风粉刺》中已明确指出:“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本病病邪主要为湿、为热、为毒、为瘀,辨证思路主要从肺经血热、热伤及阴、病久成瘀人手。治疗以连翘、荆芥、栀子、金银花、菊花等疏散肺经血热;配伍生地清热凉血养阴,黄连清热解毒燥湿;以当归、赤芍活血化瘀。方中生地、黄连等量为伍。

2.3 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缓解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名曰“蝴蝶斑”、“周痹”、“红斑痹”、“阴阳毒”等。现代医学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细胞免疫低下、体液免疫亢进的免疫失调病,中医认为其为本虚标实之病,本虚以肝肾阴虚为主,标实表现为火热亢盛,但有实火与虚火之分,实火多见于急性发作期,虚火以肝肾阴虚火旺为主,病久则肝肾不足,阴阳两虚,虚久成瘀,多见于缓解期。治疗本病宜标本兼顾,解毒、祛瘀与滋阴并举。采用地黄100g,配伍沙参、党参、玄参、牡丹皮、郁金、防己、桃仁、红花等。本法对于不服用皮质激素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地可以直接起到治疗作用。

2.4 阴虚热盛型糖尿病

鲜生地150g洗净捣烂,纱布挤汁。先用粳米50g,加水500m L,煮成稠粥后,将生地煮汁冲入,文火再煮一沸,即可食用。1~2次/d。可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生地具有加强心肌收缩、利尿和降低血糖等作用。

3 讨论

总结笔者使用地黄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地黄宜生用:生地性活泼,不腻不滞,用途广泛。而熟地则嫌其滋腻壅滞,阻脾碍胃,诸多不宜。地黄宜重用:临症之时,如辨证准确,可放胆使用,否则病重药轻,难以奏效。一般而言,须用至30~50g效果最佳;亦有用至100g以上,而获效者,此非常之法,不可为鉴。地黄宜细用:笔者临床习用“细生地”。因其容易煎透,有效成分利用率高。地黄宜久煎:、据西医药理研究,地黄中含有致泻成分,对体虚患者可导致“虚虚”之弊。久煎后该致泻物质被破环,且可增其滋阴之力。

摘要:地黄别名酒壶花、山烟、山白菜。来源: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化学成分含梓醇、多种氨基酸和糖、甘露醇等。性味归经:鲜地黄性寒,味甘苦。熟地黄性寒,味甘。归心、肝、肾经。功能主治: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风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烦渴、发斑发疹、阴虚内热、吐血、衄血。

关键词:地黄,中药药理学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94.

[2]李更生,于震,王慧森.地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田[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4,26(2):104.

8.生理学名词教学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篇八

【关键词】生理学;名词教学;体会和思考

生理学名词的学习是生理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掌握与否对整个教学任务造成巨大的影响。生理学名词,它不同于一般的普通名词,它一般是一些专有的名词或者是术语,在学习它时,要求有精准的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大致的了解,因此,学生在学习生理学名词时是有一定难度的。作为一名心理学教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断探索有效的生理学名词学习方法,为学生的学习找到一个突破口。

一、丰富教学方法

丰富教学方法是一个积极有效的途径。在学习生理学名词时,由于它本身的抽象性,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因此,在教学中,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丰富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对名词的掌握。在传统的生理学名词教学中,往往主要依靠老师对书本名词的解释,学生一般在座位上埋头做笔记,这种教学方式呆板,无法满足学习生理学名词的需要。首先,教师不能仅仅依靠口头传授,应该把书上一些抽象的名词转化为图片或者是文字,把抽象的名词转化为形象、生动、具体的图片,由传统的仅仅依靠听觉的学习转化为视觉的学习。其次,在生理学名词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多媒体的教学,在科技的作用下,把抽象、晦涩的名词可以转化为视频或者是动画,例如,在学习“房室延搁”这个生理学名词时,可以借助动画的作用进行解释,这样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

二、调动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在任何学习中都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素质,尤其是在生理学名词的学习中,主体意识显得尤其重要。主体意识是指在某一活动中,可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而不是仅仅依靠他人。在生理学名词学习中,主体意识是指学习的主体不能仅仅依靠老师,而是更多的依靠自己的自学,以及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了热情,不是萎靡不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可以从以下两点出发。首先,教师要营造一个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因为,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往往扮演着一个为我独尊的角色,学生只是无条件的服从,这种师生关系会导致学生的消极怠慢,没有任何的主体意识。其次,教师在教生理学名词的同时,还应该活跃课堂氛围,可以采取名词接龙或者是名词解说比赛的模式,这种活动时学生们需要的,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提高参与意识,从而有助于主体意识的培养。

三、强化理解记忆

在学习生理学名词时,死板的记忆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主张理解性性的记忆。生理学名词,它一般是有关生理方面或者是医学方面的名词,它在生活中出现的频率并不是很高,因此,它不是被人所熟知的,例如,在学习“体液调节”,“心输出量”,“动脉收缩压”等等这些名词时,它们都十分的晦涩与难懂,这就需要我们理解性的记忆。比如,在学习“房室延搁”这个名词时,进行理解性记忆,“房”与“室”分别指心房和心室,“延搁”是指耽误、推迟的意思,那么两个合在一起就是指心脏兴奋在房室交界处的传导速度慢的特点。像这样的理解性记忆不仅可以记得牢靠,并且记忆的维持时间比较久。在生理学名词教学中,教师不要仅仅依据课本进行照本宣科,而是要为学生讲解名词的深层意思,或者也是可以进行编一个小故事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性的记忆。

四、活跃思维能力

在生理学名词教学课堂上,师生是一种动态的联系,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在教师讲授生理学名词时,不能仅仅认为是老师一个人的事,学生也不仅仅倾向于埋头做笔记,更重要的是,学生要进行思考,从而来发展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有着正确的思维能力对于生理学名词的掌握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一,教师要坚持启发性原则。教师在进行生理学名词讲授时,可以对于学生进行启发诱导,例如,在讲授“心室延搁”这个名词时,可以说什么是“心”,什么是“室”,什么又是“延搁”呢?然后进行一步一步的诱导和解决提出的问题。第二,坚持发展性原则。教师在讲授名词时,可以增加一些学生不知道的内容,这些内容适合学生的发展,同时又有一定的难度,这有助于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和探究。

五、结论

在进行生理学名词的教授时,由于名词本身的抽象性与晦涩性,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如何提高生理学名词教学,这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它具有相当高的研究价值。因此,作为每个生理学任课老师,都需要对生理学的教学进行不断深化研究,从而推动我国生理学教学的大步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下一篇:安全管理与绩效管理培训班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