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共15篇)
1.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 篇一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刘莹 綦江县郭扶小学
【内容提要】在审美教育中,语文审美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具有其独有的语文美。如汉语言的音乐美,汉字的形美、意美,文章的结构美、意蕴美,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美等等。那么,如何让学生较好地接受这些美呢?本文就此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 键 词】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美感 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即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可见,新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而语文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此,如何在具体的教学中较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呢?这里结合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谈谈自己的一管之见。
审美教育又叫美感教育,简称美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了以仁学为基础的美学思想和美善结合的美育思想,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语文学科不同于数理化等学科,她更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语文教学离不开一个“美”字。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不是凭借简单直白的道德说教文字承载,而是借助于一篇篇熔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语文教材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教学过程,教育学生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生只有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
美的文学作品是心灵的净化剂,它能使人忘却世俗的烦恼,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淡泊一切功名利禄,追求至高至善的精神境界。情感是人与动物 的本质区别,是文章的灵魂,也是人的灵魂,没有感情的作品是苍白无力的作品。优秀文学作品是艺术家们用心灵雕刻而成的,凝聚着艺术家们对社会、对人生的关注,是他们独特而深刻的人生体验。我们曾为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感动;曾为李商隐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而感叹年华易逝,也为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而奋发,为李煜的“一江春水”似的愁绪而流泪,为贾宝玉、林黛玉惋惜。窦娥的冤情、鲁宾逊的坚毅、祥林嫂的不幸、堂吉诃德的可笑、于连的可悲等这些不朽的文学形象,曾无数次地震撼着读者。艺术家们通过他们的作品架起了一座座桥梁,使无数的孤寂、迷茫、脆弱的心灵受到启迪,不管是“断肠”的“天涯沦落人”,还是意气风发的“风流人物”,都能通过这情感的共鸣,引发审美体验,领略人生的真谛,扬起生活的风帆。(黄静辉《略谈“情感熏陶”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对学生的美感教育,就是要让学生能够从文学作品、文学形象中得到这样的体验和感受,并能够将之表现在自己的写作中。
那么如何在新课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遵循教学规律,充分利用新教材优势,进行审美教育呢?
一、从教学角度出发,施教者即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审美教育
(一)在教材文本中发现和挖掘审美教育的亮点
1、发现和挖掘作品中的语言美
语言是构成文学作品的物质材料,缺少语言的表达,即便构思再新、立意再深,也成不了一篇好文章。
朴素自然之美。语言的朴素美,离不开作者的精心加工,但又不能夸饰堆砌,而是来自生活,出自肺腑,朴素自然。如鲁迅在《秋夜》一文的开头是这样写的:“在我家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看似平淡,却有着强烈的艺术效果。
清新流畅之美。清新的语言,如春风拂面,爽心怡人。像王维的诗清新而又空寂,朱自清的散文清新而又自然,冰心的文章清新而又明丽等等,让我们体会到阅读的清新和流畅。
委婉含蓄之美。要让文章意蕴深邃,就须含蓄的表达,寄寓言外。如李白离开长安时,壮志未酬,当他独坐敬亭山,品味幽秀的风景,不禁感慨万千,脱口而出“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怀才不遇的寂寞情怀只能向敬亭山倾诉。
音韵和谐之美。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有以上一段描写:“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短短四句话,竟使用了七个叠音字、四个比喻、两句比拟,再加上长短句的交错排列,平仄的巧妙相间,便有一种节奏起伏,读来有音调和谐的美感体验。
2、发现和挖掘作品的结构美
文学作品在结构布局上讲究的是把语言材料合理地组织起来,因此,文学作品的结构安排必须具备美的准则。
整齐对称之美。中国传统美讲究整齐对称。如鲁迅的《药》,全文以药作为作品的中轴,以双线为结构,平行舒展,其中华老栓、康大叔、夏瑜三方人物分居中轴的各边,构成一个结构严谨的三角形,均衡对称,从而有力地表现了作品鲜明的主题。
错综参差之美。整齐对称虽是形式美的主要法则之一,但有时有意破坏对称均衡,同样可以产生美的感受。如秦牧在《土地》一文中“骑着思想的野马,纵横驰骋,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引出一个个土地的传说与故事,古今中外,纵横交错,而不显混乱,在参差中激发起读者的无穷情思。无怪乎美学家荷加斯认为,错杂也产生美。
金线串珠之美。作家秦牧曾说:“思想像一根线串起了生活的珍珠,没有这根线,珍珠只能够弃散在地。”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全诗描绘空山新雨的景色特征及诗人归隐山林的志向。不管是静态(明月松间照),还是动态(清泉石上流),都似一粒粒的珍珠,熠熠闪光,经“王孙自可留”的金线一串,凸显幽静恬美的意境。
曲径通幽之美。文学作品采用曲径通幽的结构既能丰富作品的内容,又能使文章深寓意蕴、耐人寻味。看吴伯萧的《难老泉》,作者并直入主题,而是从山西概 况写到省会太原,再从太原写到晋祠才收缩到“难老泉”,洋洋洒洒,写了五百多字,好容易才写到主题,却又蜻蜓点水,写起“桐叶封弟”等传说,把“难老泉”像远景一样推向深处,曲折优美、意蕴无穷。
3、发现和挖掘作者自我形象的人格美
文学作品的风格实质是作家的风貌、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体现。我们阅读作品时,就应细细品味作家自我形象的人格美。如古代作家:屈原的志洁孤芳、李白的傲岸狂放、文天祥的孤胆相照,历来为文人所称道。现代作家:像鲁迅的金刚怒目、魏巍的豪放激越、孙犁的淳美乐观,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志士。
(二)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和挖掘审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加强朗读,诱发通感。
语文学科审美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完成的。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但朗读对于语文课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环节。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的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美感,唤起内心的情愫。20世纪初,叶圣陶、朱自清等先生也对朗读这种吟诵方式推崇备至。叶圣陶先生说过:“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教师应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挥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通过朗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朗读不仅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刺激学生自觉地进行审美判断,真切地感受到作品的情韵和气势,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情感中真、善、美的因素,让学生与作者、与文章产生共鸣,情感得到美的感召和升华。从而怡情怡性,自觉接受语文美感教育。
如诵读《山中访友》,让学生一边美读一边想象,置身于作品的意境之中,然后诱导学生找出想象奇特的段落和句子来品析。又如诵读《春》的“春草图”时,轻读“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样就能表现出不经意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感受到春天那种生机盎然的气息。新教材中有许多美文,《济南的冬天 》、《在山那边》等等名篇佳作,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读,美读,直至背诵,烂熟于心,语言的分寸感、畅达感、情味感、美感才能更好地奔涌而来,学生才能更好的获得情感审美体验。
2、披文入情,激发想象。
入选课本的散文许多都是字字珠玑、声情并茂的美文,字里行间蕴涵着丰富的美感。如何让学生获得这些美感呢?情感是人们追求真理的原动力,要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高尚情操,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情感熏陶了。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所以,在情感审美过程中,必须在具体状貌和整体形态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对先前相关、相似、相反的生活经历或感受的联想或产生这些方面的合理的新表象,才能使审美情感趋于深层。
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为例,前几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在这里,作者并没有直接诉说旅人的悲凉情怀,只是给读者提供了一幅秋野黄昏的画面,而这幅画面又是旅人内在情感存在的外在形式。因此,可先让学生进行再现想象,根据诗文提供的描述在审美主体的意识中构成一个具体的形象:在苍茫的暮色中,旅人看到那已经干枯的藤条攀附着老树,几只寒鸦缩立枝头;地上一曲清溪,清溪之上架着一座小小的木桥,不远处便是几间幽静的茅屋;一条苍凉的古道从脚下伸向远方,在萧瑟的西风中一匹瘦马驮着自己悄然踯躅„„这与其说是秋野黄昏的现实之景,不如确切地说是旅人悲凉心绪下的心中之景。当这些荒凉萧瑟的景物呈现于学生眼前时,意识的触角也就自然地伸向了旅人的内心深处,深深地体味到了他那旅途的艰辛和他寂寞、孤独、悲凉的悠悠哀愁。
由此可见,学生只有将他的知识、经验、情感通过想象负载到作者已经创造出的艺术画面上去,才能深刻理解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才能体会到文中的美的所在。
3、设置情境,激发情感。
语文教材是以语言材料建构而成的。语言就其总体作用而言可以分为认识性语言和情感性语言。语文学科美育在一般情况下凭借情感性语言进行,这一类语言不只包括形象描述语言,而且也包括议论抒情语言。“寡情即无鉴赏力”,激发情感便是美育的主要中介。
在赏析朱自清的《背影》时,我先让学生边欣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边听歌颂父爱的歌曲《父亲》,从油画中父亲那深深的皱纹中,从音乐中歌手那充 满感伤的歌声中,学生回忆父母对自己的点滴关爱,然后提出这样的问题:“‘背影’只是一个表象,表达的‘父爱’也是浅层的父子情深,是人之常情,朱自清为何时隔八年才写呢?父亲如此钟爱儿子,是人之常情,还是另有理由呢?”问题的提出,便把读者带入特定的环境,渐渐地学生便能从事与情中找出深藏其中的“理”: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光景惨淡中,儿子便成了父亲老境中唯一依靠和寄托,为了谋生,又不得不离开这依靠和寄托。依恋怜爱之情便会油然而生,审美情感由此得以诱发。
4、创设氛围,开发美点。
审美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系统,它需要其他各个系统的配合。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能够从各个方面进行创新,共同为审美教育创造条件。
首先在任课教师方面,应该优化教学语言,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于漪老师说,语文不是蜜,却能粘住学生。这就是创造性语言的魅力。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体现审美创造力,既讲究科学美,又讲究艺术美,以敏锐的审美语感体现语文表达的规范性、准确性、鲜明性和语言表达的形象性、生动性、音乐性,通过创造美的语境,再现文章的声感美,把学生带入意境,“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从而活跃学生的“思”,发展学生的“智”。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还必须以其富有的审美创造力不断地感染学生,使他们不仅能提高审美感知力、鉴赏力,而且会自觉培养审美创造力,常会发表独到之见,写作也就会出现角度新、立意深、构思巧的佳作,并能迸发审美创造力的绚丽火花。
其次还要重视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校外的艺术馆、博物馆,校内的图书馆、阅览室等;要加强组织建设,积极开展课外审美教育活动,如成立文学社、读书会、演讲团,举行语文的课本剧演出等。学校定期开展一些艺术活动,强化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另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媒体的手段,制作一些配合教学的录象、录音等课件资源,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总而言之,要在课内外、校内外组成一个立体的网络,形成一种系统性的“审美磁场”,给学生创造一个高品位的美育文化氛围。
要把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必须美化课堂教学,并且从我们自身做起。只有给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才能轻松地带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美的教育效果。
1、语言之美。教学语言应做到简洁而有条理,并随着课文内容、作品风格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在教优美的散文、诗歌时,老师的语言应文采飞扬、吐珠泻玉,议论文时爽朗明快、朴实稳重。当然,我们也可采用独特的个性化语言,或幽默风趣,或清新秀雅。总之,以学生接受为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结构之美。课堂结构,应力避千课一面。心理学的实践表明,改变旧有形式,是激发学习兴趣和学生注意力的最好方法。因此,语文老师,在一个阶段教学之后,要汪断优化课堂结构,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效率。不过,如今日一变,明日一改,学生不得要领,会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
3、板书之美。好的板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板书设计不仅要做到紧扣教材,突出中心,简明扼要,而且还应美观大方,整齐对称,给人以舒适悦目的感官享受。
二、受教育的学生应在教师的帮助下积极主动地接受审美教育,激发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创造
1、理解感悟、再现生活之美。通过对名家作品的学习,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如《雨中登泰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山河和敢于迎难而上,不断攀登进取的精神;《长江三峡》表现了作者感受大自然的伟力和壮观;《雄关赋》蕴含着作家的坚定信念“真正坚固的雄关,只有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同时我们可借助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对美的再创造,达到审美教育。笔者在讲授描写自然景物的作品时,一般以”导游者“的身份出场子,通过朗读、讨论、主板等教学步骤、满怀热情地引导学生跟随作者一起去登山临水,去体会作者于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间倾注的情感,所蕴含的寓意,启发学生从最平常的一沟一壑、一树一石,去领略造化的神工,感受人类的伟大创造;再通过说家乡,写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山山水水、热爱祖国一草一木的情感,来达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2、品味赏析、表现生活之美。让学生学会用一定的形式去表现美好的生活。怎样表现呢?如听《春》一课时,执教者让学生关注“春天的脚步近了”等拟人手法的运用,调动学生的听觉感受,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及对未来生活的欣喜;又如 听《白杨礼赞》时,老师让学生感受作者用“挺直的白杨树”象征抗日战线上不屈战士,表达了作者对胜利充满信心。在讲授课文的同时,执教者重点讲解这些方法,讲练结合,同时又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力、理解力,让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准确地表述出来,并付诸笔端,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拓宽视野、创造生活之美。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的教育。学生不但要学好课本知识,还得开阔视野,丰富课外知识,增加阅读量,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以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广泛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有了积极性,就会自觉地阅读各类书籍,自身的审美素质在不经意间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对那些毁林砍树,废水污染河面等糟蹋自然美的现象,就会产生痛恨的情绪,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他们就会以大自然主人的眼光和胸襟,自觉地去保护自然美,创造自然美。
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出路之一,毫不夸张地说语文教学的实质是审美教育,而审美教育则又关涉着人的心理、想象、艺术修养与情趣修养,必将完善和扩大以往语文教学的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的有利条件,抓住学科特点,巧妙渗透,激发思维,并辅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发现美、追求美,按美的标准和规律 塑造自己的心灵,从而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在倡导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充分利用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审美素质教育,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参考资料】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2、《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美育原理》,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版
4、《语文教育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 篇二
美育就是审美能力的教育,它的任务是提高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于美的理解、感受和准确的评价能力。在素质教育中,要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观,并积极引导学生努力按照美的规律表现美和创造美。蔡元培先生在《教育大辞书》中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生动的美育内容,为我们纺织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体现着美的各种形态,既有温馨、婉约的阴柔美,又有豪壮雄伟的阳刚美。《长江三日》,身临其境,那一幅幅千姿万态、色彩绚丽的山水,即景即情,咏物言志,作者既有独特的感受,又有对事物的认识和生活的见解,令人在感受大自然伟力的同时,提高对生活的认识,增强对未来的信心。《荷塘月色》,是作者心理活动和思想情感融为一体的情景和谐的美的意境的描述。“幽僻”的小路,“淡淡”的月光,“脉脉”的流水,“牛乳般”的月色,“稀疏的倩影”,是作者向往光明,希望暂时摆脱生活的羁绊、偷得片刻淡淡喜悦的感情流露。这时,只有激起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展开活跃的心理活动,才能在追寻和发现中得到审美的满足和愉悦。也只有通过审美教育,才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从而打开心灵之窗,产生学习兴趣,感受到文章的美和艺术魅力。在情感陶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可以让学生善于辨别美和丑,对自己和社会上的丑恶现象进行批评,提高感受美和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大千世界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社会上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因素,诸如内容黄色下流的淫书、淫画、录像等。其中,有的精神污染品还装扮成“美”的面孔出现而到处招摇撞骗。因此,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必须始终渗透审美教育,因为没有美感的语文教学是不会对学生(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产生影响的。库申说:“美的特点并非刺激欲望或把它点燃起来,而是使它纯洁化、高尚化。”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激起学生审美情趣的共鸣,模拟职业情境,组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帮助他们认识到语文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从而爱上语文。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特长,让这些学生脱颖而出,鼓励他们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发展自己的个性。
四、创造育场,塑造个性
当中职生的个性、特长表现得很明显时,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应该互相配合,不失时机地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正如老舍———《我的母亲》一文给我们的启发一样,母亲在一个人的一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时代决定母亲的性格,母亲的性格又决定了国民的性格,继而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性格。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影响孩子性格的不仅仅是母亲,还有家庭、学校、社会。因此,家长应尽其所能地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多鼓励孩子,尊重、理解孩子;老师更要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与中职生交友,理解他们,无私地为他们提供帮助;社会不能戴有色眼镜看待中职生,认为这是一群无才能产生或喜、或悲、或笑、或怒的情感激流,进而才能够完成审美教育的任务。
教材中丰富多彩的自然美。包罗万象的大自然,既为人类提供了必要的生活条件,又给语文教学提供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教育内容。江河湖海,阡陌纵横,鸟语花香,大自然有着博大的情怀。春夏秋冬,时序更迭,风雨冰雪,气象万千,无不在人们(尤其是作家)的笔下,留下了绘声绘色的画面,让人们为之赞颂,为之爱戴,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从朱自清的《春》:“一切都像刚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到峻青的《海滨仲夏夜》:“夜风轻飘飘地吹拂着,空气中飘荡着一种大海和田禾相混合的气味,柔软软的沙滩还残留着白天太阳炎晒的余渣”;从范仲淹的“巴陵胜状”,到叶圣陶的“园林标本”等,真可谓刻意求工。这些关于自然界的环境描写,经过作家的审美处理后,显得活灵活现,更完美,更精致,更激动人心,更能给人以美的感受。陈汉元的《从宜宾到重庆》,是一篇介绍大好河山的解说词,作者用“你看这重庆———从下到上,从上到下,到处都是房屋,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可以说,城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城”的朴素、生动、逼真的语言,再现了重庆的地理特点,具有明显的美感,娓娓说来,亲切祥和。教学此文,能引导学生领会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中不应采用直接宣教的枯燥形式,而是将自然界的具体生动的形象,渗入被教育者的心灵,激起美感,激起情趣,使学生在爱美和审美中得到情感的滋补。
教材中积极向上的社会生活美。文学作品是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社会生活美的内容(包括多种体裁的作品)接近生活,更有感染力,更能发挥熏陶作用。“妈妈!孩子委屈地摇着我的手臂,喃喃地说,‘有了熊皮,不是可以给阿婆做熊皮手套吗?’”(王周生《这不是一颗流星》)“她从来不打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魏魏《我的老师》)“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很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背影》)“他说:妈妈说,我的印务(任务)是看妹妹,妈妈回来了,我就下班了!”(杜鹏程《夜走灵官峡》)这些作可救药的差生,而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特殊的技能,看到他们的优秀品质,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
总之,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要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的校内外和谐一致的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素质教育场。语文教学的个性化和自由化为中职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和空间。语文教学一定要注意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巨大的创造力,让中职生个性飞扬,重拾自信,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丁学东.作文教学与学生个性的培养.人民教育,1997
[2]叶乾,孔勤主编.个性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漓江出版社,2006.
高中语文课如何上出语文美
汤琳琳
(重庆市渝北中学校,重庆
摘要:高中语文从内容到思想和表达等都有着丰富的美。教师可以通过把高中语文课上出语文美以克服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情况。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语文美实现途径
语文的确充满美,语文课本就是一个充满美的珍珠的仓库。而高中语文由于充满文学性和更强的思想性,因此高中语文课本有着更丰富的美。教学应该做到以学生心理为本,以学生的审美和个性发展为本,努力通过教学展示语文的艺术魅力、精神魅力和文化魅力,使语文像磁铁一样牢牢吸引住学生,从而令其热爱语文,自觉地学习语文,并使语文成绩得到显著提高。
那么,如何才能把高中语文课上出语文美呢,我有几点体会和看法。
1.老师充满激情与自信地讲课,展示课文情感美。
语文课文如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类作品及一些论辩性作品,都带有强烈的感情成分。如果老师教学时不带感情,而是平静地肢解和分析文章,那么学生定会感觉索然无味,加之想到不会在高考中考试,就会轻易放弃学习这篇课文。所以,老师一定带着感情,充满激情上课,尽量让学生受到感染。这样,文有情,师有情,生生情,情与情应和,心与心交融,则课堂就会上得情流涓涓,充满魅力,让学生得到情感的洗礼,感受到语文的情感魅力。
老师带着感情上课,指导朗读、阅读、分析和作文写作,还可乘势而发,有意点拨、引导学生,让学生思考和感悟作者为何能写出如此佳作,从而引导学生多情感万物,慧眼看世界,诗意度春秋,教导学生懂得花木有情,虫鸟能歌,像德国海德格尔梦想的那样“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让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生活和谐灵动。引导学生用多情兼激情进行阅读和写作,收获人生感慨,收获人间真爱。
2.切实挖掘和展示、欣赏课文里的审美元素,展示课文内容美。
内容美需要仔细挖掘、充分展示、精心鉴赏,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课文内容中抒情与描写或议论的精彩之美及写作技巧的精彩之美。
又如教学《荷塘月色》。我读完课文后,立即采用重点切入法,问学生课文哪些段落写得非常美,令你很感兴趣,学生说是第四、第五两段。于是我立即引导学生直接欣赏第四段、第五段。我是这样指导欣赏的,如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我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舞女组合起来,想象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舞女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品反映童心的纯正,充满爱的情感,有很好的教育作用。在思想、感情和心灵上受到感染后,会产生愉快、得失的审美情趣。
教材中别具一格的艺术美。艺术美是语文教学美育因素的主要内容。“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使我们丰富对幸福和美景的向往”(罗克韦尔肯特语)。中学语文教材充满着美育因素,如朱自清的《春》,行文欢快,构思缜密,语言活泼,情致真挚。教学时抓住它的内容美和形式美,极力渲染和再现这些激动人心的美,可以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中,提高艺术欣赏能力。《故乡》里的“圆规”,雷峰塔下的“蟹和尚”,烈日暴雨下的祥子,广场上的奥楚蔑洛夫……这些作品语言优美生动,构思精
舞台,舞女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地旋转。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荷叶描写的静态和动态之美,随着想象的驰骋,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结果,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学生的想象中得到了复活。无疑,学生得到了极大的艺术享受,同时也体悟了比喻、拟人的妙处及层次结构的清晰美。段落中美不胜收的意境,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和陶冶。
3.开展互动合作的探究性学习,激发和展示创造性,使语文课堂充满创新美。
21世纪教育的重任就在于努力培养创新型、开拓型的人才,让更多的学生超越前人,以适应创新型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通过互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个人对课文的创造性的解读。
如有老师在教《石钟山记》一文中,有学生就对对文中许多说法有质疑,有学生对“而笑李渤之陋也”提出反驳意见。根据教材提供的注释和所附录的俞樾《春在堂笔记》,经过想象推测,这位学生认为:因为石钟山形如“倒扣的钟”,内中空穴很大,所以在崖壁上敲打,南边那座山岩壁厚就发出“函胡”之声,北边那座山岩壁薄就发出“清越”之声,而其他地方的山石敲打,并非“所在皆是也”,李渤的说法未必错,只是说得不够全面罢了。学生的这一思考,明显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价值,老师当时即大加鼓励。并鼓励其他学生一定要读书,但不尽信书,一定要听老师讲,但不尽信老师讲。一句话,对课文里的一些说法,对老师或专家所作的课文解读,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要有创新性。结果课堂更加活跃,学生纷纷互动讨论,极力想表达自己的新见解。由此,课堂充满了创造之美。
4.让学生通过课内外结合,感受到语文所涉及生活的丰富美。
语文的内容是无穷大的,因为它所涉及的社会生活范围无穷大。为此,我坚持组织学生轮流每节课前做5分钟演讲,并要求内容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学生从中交流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观察、思考和困惑,如国企脱困问题、农业改革问题、官员腐败问题、社会中黑恶势力问题、同学关系和男女交往问题……我在其中予以点拨和引导,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美,并要求学生自觉观察社会生活,作理性思考。
5.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语文才华美。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语文才华,是最具有生本意义的教学了。让学生结合课文参加诗文朗诵或创作比赛,或者参加演讲比赛、作文竞赛等,都能够展示学生的语文才华。
例如,有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能力较强的有特长的学生主讲自己喜欢的课文。在这之前,如果对上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参与备课,查找资料,提供需要巧,人物个性鲜明,表达着强烈感人的深刻意蕴。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调节情感,用形象和情感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
3.谈化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三
关键词:审美教育 化学教学 素质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質教育的决定》第一次将美育列入了教育方针。“审美教育”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类自身美化,完善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已超越了音乐、绘画等艺术学科的教育,渗透到了各科教学中。在学校整个美育体系中,化学教学中的美育有着自己的特点,发挥着特有的作用。
一、化学美的基本特征
1.化学的理论美
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说过:“科学中存在美,所有科学家都有这种感受”。科学理论的发现过程就是科学家对自然对社会的一种美的感受过程。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中的科学美既包括微观世界中分子、原子层次的美,也表现在客观世界中化学现象美,还表现在化学理论所反映的物质的和谐与统一的美。
2.化学的实验美
无穷无尽的化学实验,给我们以审美愉悦。化学实验多用玻璃仪器,其透明洁净给人以清新、愉快的美感。最能体现化学美的特点要数化学实验现象,化学实验现象千变万化,时而颜色改变,时而雾气腾腾,时而析出沉淀,给人以艺术的感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学科相比,化学实验显得尤为突出。
3.化学的创造美
化学是一门最具有创造性的学科。化学的创造性体现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化学产品美化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吃的、穿的、用的化学产品可谓丰富多彩,生活用品有牙膏、香皂和化妆品;工业用品有各种金属材料;医疗用品有各种器械和药剂;饮食用品有油、盐、醋;建筑用品有水泥、砖瓦;农业用品有化肥、农药;装饰用品有涂料、墙纸等。化学产品能改变人们的生活,美化人们的环境。
二、化学教育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现代科学通过对切断脑梁的大脑的研究,发现右脑与人的创造性有很大关系,有人称右脑是创造能力的源泉。而美育对开发人的右脑有直接作用。
以艺术为例,表面看来,科学与艺术需要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分别为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艺术与科学在很多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如艺术偏重感情认识,科学偏重理性思考;艺术偏重于表现,科学偏重于内涵;艺术善于用形象来说话,科学善于用逻辑来证明等。但是科学与艺术又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艺术现象实际是非模式化的科学,科学现象实际是模式化的艺术。李政道说:“艺术与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科学和艺术,都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影响着人类的感情和表达这种感情的艺术作品的风格。反过来,艺术的形象思维也为科学的发现和发明提供了灵感和启迪。达·芬奇、鲍罗丁、郭沫若、李四光……这些闻名遐迩的人物,既是科学家又是艺术家,也证明了这个道理。化学是科学的重要分支,因此,在化学教育中进行审美教育,有很深的科学依据。
科学是美的,化学也是美的。教师应将美的哲学贯穿于整个化学教学中,用良好的审美教养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让美潜移默化地注入和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把艰涩的理论与富有感染力的形象融为一体。通过训练达到感情与理性的高度统一,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
4.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 篇四
正阳小学陈春玲
利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极佳契机,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审美教育呢?
一、充分发掘小学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各种审美因素。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内容无处不在,俯拾皆是,90%以上的课文文质兼美,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有极其丰富的美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自然美。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写景状物的文章蕴含着自然美的因素。一是未经人工改造修饰的自然美,如《桂林山水》的山川景物美,《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美,《燕子》的生命活力美,《火烧云》的形色变化美等:二是经过人们加工改造的自然美,如《长城》的气势恢宏之美,《海滨小城》的清幽素朴之美,《颐和园》、《赵州桥》的劳动创造之美,《趵突泉》的神秘迷人之美等。
2、社会美。主要包括社会生活、进步思想的美,人的性格、精神的美。如《山间又响马铃声》的农村生活之美,《古井》的纯朴高深之美,《捞铁牛》的科学智慧之美,《挑山工》、《落花生》的哲理之美,《穷人》的诚朴善良之美,《罗盛教》、《黄继光》、《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我的战友邱少云》的献身精神之美,《詹天佑》的爱国思想之美等。还有一类课文,如《小珊迪》、《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小音乐家扬科》等,通过主人公及其美好愿望的毁灭,使读者产生同情、怜悯、悲愤的情感。在这一过程中贯穿着净化人的心灵,使人感情得以升华。再如《东郭先生和狼》一文,学生在逐步认清狼的凶残、狡诈(即“丑”)的本质过程中,在对狼的憎恨、蔑视中,在丑与美、善与恶的对比反差中,加深对真正美的理解。
3、艺术美。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是内容,形式俱佳的文学作品,为对学生进行文学艺术美的教育熏陶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原料”。如《翠鸟》的形象美《林海》的色彩美,《观潮》的声音美,《鸟的天堂》的动静美,《繁星》、《月光曲》的意境美,《记金华的双龙洞》的结构美。《白杨》、《种子的力》的寓意美。《养花》及古诗语言的音韵美、对称美。还有一些课文具有修辞美、情趣美、和谐美等。
以上所提三种“美”,往往是有机统一于一篇课文之中的,有时很难截然分开。如《林海》一文,就兼有大兴安岭的景色美,热爱祖国的思想美以及形态美、色彩美和语言的韵律美、节奏美等多种形态的美。《燕子》一文既具有生命活力美,又具有含蕴的内在美。小学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各种审美因素,是小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内容的主要方面,是体现小学语文教学审美教学特质的主要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主要凭借和依据。教师教学时要充分发掘,认真领悟。
二、充分发挥老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用。
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施审美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凭借丰富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进入到课文所描绘的美的情境之中,充分感受
美。
引导学生入境的具体方法一般有:(1)导语入境法。新课伊始,教师便按古代小说“闲话少讲,言归正传”的作法设计好导语,尽快地引导学生的思想情绪进入与课文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中来。(2)范读感染法。通过教师的表情朗读,把逻辑重点、高低语调、快慢节奏等表情朗读因素正确地体现出来,感染学生进入情境。(3)想象入境法,激活学生大脑皮层中的各种表象,启发他们设身处地想象,从而进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氛围。
如教学《梅雨潭》一文,教师可通过这样的语言引导学生入境:“浙江省温州地区瑞安具境内的梅雨潭,景色迷人,宛如若仙境,素有‘仙岩’之称。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方神奇明丽的山水。现在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假如此刻你来到了梅雨潭,会看到什么,会听到什么,会有什么感受呢?”先让学生结合彩图,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想象的内容和感受。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彩图,品词析句,观看亭子的“脸”,领略画面的“绿”聆听瀑布的“声”,瀑布的“色”,察看瀑布的“形”,探寻梅雨潭幽深美的意境。通过领会和想象梅雨亭的险峻,瀑布声响的雄浑,色彩的斑谰耀眼,形态的壮观及梅雨潭的幽深,从而把学生带进那幽美的意境,激发他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梅雨潭的迷人之美,激发了情趣,陶冶了性情和思想。
2、引导学生发现美,提高学生对美的理解、认识、分析、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审美,培养他们审美能力。其主要途径有三:
(1)通过析词品句,欣赏课文的语言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是隐性的,是蕴含在语言文字叙述之中的,是美的内容与美语言的辩证统一。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活动,必须建立在掌握语言文字这个工具的基础上,即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领略到语言的内涵(语言的情趣,语言的简洁,语言的形式特点)整齐美和节奏美,语言的和谐,回环及多样统一,从而发现、感受生活中的美。
(2)通过分析篇章,理解课文的思想美。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为数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要引导学生去感受艺术形象美,就要分析人物的音容笑貌、服饰、身材等外在特征,使学生了解人物的外形美;要分析那些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行动、心理和语言,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学生体会人物的心灵美。对于这一类课文,在课堂中通过篇章教学,充分发掘其德育因素,理解人物的思想美,让学生心灵中树立典型人物的完美形象。
(3)通过加强朗读,体会课文情感美。
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学会以声传情,以情感人,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要把“目视”、“口读”与“心惟”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如教学《劳动最有滋味》一文时,可以扣住“硬正”一词,引导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一,“费用”对比:(1)课文中哪些地方告诉我们,作者过年的费用来得“硬正”?(“母亲在一入冬就必须积极劳动。”“姐姐和我也不闲着。”)(2)课文中哪些人家的过年费用来得不“硬”不“正”?(开当铺的“刘家”,放债的“孙家”)。二,“饺子”对比:(1)“刘家”、“孙家”饺子油多满,为什么不好吃?(2)“我家”的饺子菜多肉少,母亲为什么说“最好吃”?学生在比较分析中逐步明白:刘、孙两家饺子是靠剥削而得来的,“我们家”的饺子是全家人辛勤劳动得来的,来得硬正,因此最好吃,而且吃饺子时“胃里和心里一齐舒服。”进而发现、体会到其中所包蕴的劳动创造的美。
此外,教师的品德、气质、行为、仪表、语言,教师的教学设计、板书、教学结构、教学气氛等审美素质的具备程度,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教育活动中主体作用的发挥。
在让学生感受美的形象的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内心体验、情感的诱发是非常重要的外部条件。审美教育最有效的因素是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教师的情感对学生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它仿佛是导体,把作者感情传导给学生;它又仿佛是火石,用自己的情感去碰撞学生的思想而燃烧起来,老师强烈的爱国心,教师对领袖、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在教学有关课文中流露出来,深深地感染学生,使语文教学达到文道结合的完美境界。
三、遵循形象化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发挥想象、联想、记忆的功能,逐步培养学生感受理解、鉴赏、创造美的能力。采取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精心选择审美媒介,利用图画、多媒体、实物、模型和各种声音,激起学生的形象思维;
2、展现大自然,接触现实生活中蕴含美的物质表象,带领学生从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感受美;
3、激活储存于学生大脑的各种表象,借助语言文字,通过想象、联想、记忆,培养学生感受、理解、鉴赏等审美能力;
4、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表现美、创造美。
我们要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广阔的审美教育天地,借助感官获得的各种表象,根据语文学科特点,针对不同的课文,选择不同的美点,结合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启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情趣,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得到美的陶冶。
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施审美教育活动中强调师生性感的共同参与,双向交流。教师首先披文动情入境,全身心置于课堂之中,忘掉课外的喜怒哀乐,以美的表情,美的语言,把课文中的感情表现出来,才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濡染;学生也才随之动情入境,深化其对美的体验和理解。师生情感共同参与,双向交流相互感染,共同创造融洽和谐、富有美感的教学氛围,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重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从而达到与作者在感情上的共鸣,让语文教学与美达到和谐统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美的和谐
长春市绿园区正阳小学
5.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 篇五
【摘要】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把美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品味教材,让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自然美,受到心灵的陶冶,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指导学生去调动起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文章所包含的深刻内容和强烈感情,捕捉到文章所蕴涵的美好的意境,达到“言有尽而意不尽,意有尽而情不尽”。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感受、鉴赏和创造能力。可以分为培养审美感受能力,锻炼审美理解能力和提高审美创造能力三个方面。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美的因素,为审美教育渗透打下坚实的基础。语文教师的审美素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崇高的人格风范。较完美的语文素养。科学地艺术地运用语言的高手。
【关键词】审美能力、美育、意境、鉴赏、语文素养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没有美育渗透的教育,可以说是不完全的教育。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把美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陶冶学生美好的情操,从而促进学生能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
那么,审美教育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机渗透,如何利用中职语文教材来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使学生产生审美情感呢?
一、品味教材,让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自然美,受到心灵的陶冶。自然界中的优美风光,最能使人产生轻松愉悦的心情。“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中职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不少这样优秀的作品,它们都是作者在感受大自然的优美风光之后获得的心灵写照。作为中职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去感受文章中祖国高山大川的壮美,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从而陶冶他们的心灵。
那些浸渍文学大师们心灵感悟的文字,或晶莹剔透,或纤尘不染,或悠闲自若,荡涤着学生的灵魂,丰富着学生的情感,给学生展现出一幅幅争奇斗艳、绚丽多彩的大自然图景。在这种大自然的欣赏中,激起学生纯洁无瑕的审美情感,让心灵得到净化,使气质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读着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便宛若置身荷塘一般,仿佛在那幽径上走着的是自己了。那亭亭碧绿的荷叶,那婀娜多姿的荷花,月色迷蒙、薄雾缭绕的荷塘便又展现在眼前。读着姚鼐的《登泰山记》,泰山的美就尽收眼底: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那是泰山的挺拔之美;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苍山负雪,明烛天南,那是泰山的雄壮之美;而“泰山日出”的描写更是极尽渲染之能,使雄伟壮丽的泰山日出形象生动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既富层次感,又有立体感,真可谓主从相属,高下相倾,远近相配,色彩相融,动静结合,栩栩如生,引人入胜。其实,自然万物无论怎样,都蕴含着美的因素,只要你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体验,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的美,于不知不觉间升腾起一种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神圣情感。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曙日出海,瑶草作华,若非白痴,莫不领会感动。”
我们还可以捕捉自然风景中产生的意境美。所谓“一草一木皆入景,一事一物总关情”,作者在艺术地反映生活的时候,总会将它与自己的感情水乳交融的糅合在一起,这就形成了需要读者自己去意会的那种“意境”。这些文章寓抽象于形象中,寓理性于感性中,需要指导学生去调动起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文章所包含的深刻内容和强烈感情,从而捕捉到文章所蕴涵的美好的意境,达到“言有尽而意不尽,意有尽而情不尽”。
二、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感受、鉴赏和创造能力 语文审美教育的渗透归根到底是培养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进行感受、鉴赏和创造的能力。因此,语文审美教育渗透的教育目标可以分为培养审美感受能力,锻炼审美理解能力和提高审美创造能力三个方面。
培养审美感受的能力。“情动方能辞发。”文学作品都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情感,那是作者在生活体验中的各种感受,或是亲情,或是友情,或是爱情;或是快乐的,或是悲伤的;或是平淡的,或是激昂的,通过这些作品的学习,让学生感悟到人情美,使他们的情感受到熏陶。如学习舒乙的《梦和泪》,感受到冰心老人的爱国情感和赤子之心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而这正是目前中学生身上所缺少的,通过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就能够得到有效的弥补。
锻炼审美理解能力。比如通过《认识父亲》一文,我们看到作者饱含深情地描绘出父亲的群像,精心选择了一组富有表现力的典型材料来展示浓浓的父爱,刻画父亲这个大写的“人”。在欣赏完刘和刚的《父亲》这首音乐电视后,笔者要求学生“找出课文中最能打动你的语句或场面”,“有感情地朗读你最喜爱的故事”等,同学们都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对父亲的感谢和歉疚,有些平时总嫌自己父母唠叨的同学甚至在回忆因自己的不懂事而使父亲伤心时潸然泪下„„因为他们感受到了父爱的可贵,亲情的美好。使自己的情感受到了一次很好的熏陶。
提高审美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美的创造能力是语文教学美育目标的最高境界。“美育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作者描写小轩修葺后的幽美,静谧的景色,叙写刻苦自勉的学习,母亲祖母对儿孙的真切关怀,夫妻和谐恩爱,家常琐事,表现一种世事沧桑,人生变故的凄苦悲凉的情绪,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书斋的眷念之情。作家缘景抒情,叙事显情,从而赞美了至真至美的亲情,这是一种美到极致的意境。我们在品味作品内涵时,要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心骛八极,神游万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对作品中的意境加以开拓,并加以再创造进而更深切地体会作品的意境,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马卡连柯说:“既然每个人先天固有的对美的追求是最好的动力,那么利用它,就可以使人变得文明。”审美教育能净化情感,唤起意志,增强毅力,构建健全的人格。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经历熏染、浸润后所培养起来的审美素养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审美心理日趋成熟,在审美活动中就可以取得自己教育自己,自己陶冶自己的目的。从而确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善恶观和美丑观。
三、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美的因素,为审美教育渗透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要把学生教成心灵美的人,应以身作则先成为学生心灵美的表率。教师要有“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的勤奋好学的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具体的说,语文教师的审美素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崇高的人格风范。语文教师要具有正直、诚实、谦逊、坦荡、公正、廉洁的品格,要能堂堂正正地做人,扎扎实实地工作,在人格人品上体现出美,以自己美的人格力量来感染学生。
较完美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课堂上能带领学生品析美的语言,感受美的形象,把握美的主题,使学生时时,处处心中装有美。
艺术地运用语言的高手。教学是一种动态的语言艺术。成功的中职语文教师必须能够科学地艺术地运用语言。因此,讲课要做到形神兼备,语言符合规范,口齿清楚,吐词正确,语调节奏恰到好处。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是生动活泼“传神”的基础,讲求遣词造句之工,幽默风趣,妙语连珠,更是“传神”的需要。而这传形“传神”,则需要借助教师丰富而美好的情感活动。没有情感的语言终究是苍白无力的,甚至是空洞而蹩脚的。
总之,教师要善于用各种方式,利用各种契机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鉴赏、领悟各种美,并使他们最终确立正确的审美观。
参考文献:
6.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六
一、以情感人, 启迪学生的审美情趣
情感与人的需要和认识是密切相关的, 客观事物符合或不符合人的需要, 都会产生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 积极的情感可驱使人积极地活动, 消极的情感会削减人的活动能力和活动的积极性。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感, 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情绪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例如, 在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 对于回答得对的同学, 教师要给予鼓励, 特别是中差生, 要让他们真正获得成功的体验;对未能准确回答的学生, 不当众指责, 要投以鼓励的目光, 让他们坐下来再思考。另外, 在练习过程中, 教师加以辅导, 能使学生备感亲切, 从而增强信心,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提高能力。
有了情感, 才能去发现美、审视美。离开了情感, 审美就不可能实现。语文教材里文学作品是依美的法则再现生活的, 它是用一个个美的事实、美的形象打动人的情感, 使读者完全沉浸到作者创造的艺术境界里, 以至忘记自己, 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 获得审美愉悦的满足。再经过欣赏者自己的思考, 由情感上升到理智, 从而获得各种情感体验和道德教育, 逐步掌握辨别是非美丑的道德标准。所以, 情感是审美的主要标志, 情感是美育的核心。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情感因素, 去拨动学生的“情”弦, 去启迪学生的审美情趣。例如讲读李白的《望天门山》时, 师生不能不被诗人的激情所感染。“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这一“断”一“开”“流”又“回”, 既写出了楚江千回百折的雄奇秀丽景色, 又使人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既写出了青山、红日的壮丽, 又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讲读这首诗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角色, 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学生不仅受到心灵的熏陶、情操的陶冶及意志的鼓舞, 而且在诗人情感的感染下, 自己的情感也会融入作品之中, 体验到作者的艺术美与情操美。
二、引导学生赏析作品, 领略文中美的本质
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形成阶段。有的青少年由于各方面原因, 受不良影响较多, 缺乏正确的审美观, 不务学业, 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 他们往往以丑为美, 把哥们儿义气当作“友谊”, 以他人痛苦为快乐, 讲究吃喝玩乐。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帮助学生正确地欣赏美、认识美、理解美, 以使他们真正地分清是非美丑, 用美的标准约束自己, 改造自己。要使学生准确地理解美, 就必须通过阅读教学, 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作品赏析, 以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 使学生在健康的道路上成长。譬如《榜样的力量》 (记木兰县委书记刘殿学) 有这样一段描写:“一家三代五口住在两间低矮的茅屋里, 挤在一铺小土炕上, 女儿在脚下横着佝偻了十几年。”讲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两间低矮的茅屋”“挤在一铺”“横着佝偻”这些并非反映“穷苦”的现象, 而是要表现这位“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一心为民, 为政清廉的崇高品质, 使学生对刘殿学产生敬慕之情, 培养学生艰苦朴素、为人民服务的高贵品质。
三、把审美教育融入语文知识的教学中
人的认识能力是审美能力的基础, 而认识能力的提高又依赖于智力的发展。因此, 要通过语文课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就必须把审美教育融入语文知识的教学中, 通过对作品的字、词、句、篇和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的分析, 让学生认识作品是怎样以本身艺术美来再现生活美、表现形象美的。如《挥手之间》一课有这样一段描写:“主席也举起手来, 举起他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举得很慢很慢, 像似在举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 一点一点的, 等举过顶, 忽然用力一挥便停在空中, 一动不动了。”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慢”“挥”“停”这三个词的妙用, 它形象地表现出主席那广阔的胸怀和英勇坚强的革命意志。通过对挥手这一细节描写的分析, 培养学生顾全大局、无所畏惧的革命精神。由此可以看出, 美育和智育是相互促进的。学生的知识增长了, 审美能力也就随之提高了;审美能力提高了, 又能促进智力的发展。
每个班的学生在知识、智力、兴趣、爱好、个性特点以及身体素质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 思想品德、价值观、人生观也都不同。教学实践充分证明, 改变教师观念, 致力美育培养, 优化教学环节, 切实可行, 更行之有效。我们应该勇于抛弃儒家“师道尊严”的假面具, 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以爱唤醒爱, 以心点燃心, 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能取得更辉煌的业绩。
7.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七
一、设计课文中的导语美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开头语是激发学生兴趣并给一堂课确定基调的话。所以,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应先渲染与课文基调一致的氛围或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意境,让学生置于美的氛围之中,还可针对学生好奇心强,巧妙地设置悬念诱发审美感,引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如在教《称象》一课时,教师可先让学生想一下在动物园中看到的大象的庞大,再启发学生设想称此物体的方法。通过学生自己讨论后,教师引出课题,指出课文中曹冲称象的办法不是用秤直接称出大象的重量的,而是用别的方法进行的。此时,学生肯定会急于了解课文内容,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领略课文中的语言美
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语言也使人感到美。如《桂林山水》中“静、清、绿”三个字,它们都是一般的词语,但在作者笔下却体现了一种形象美。“漓江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的流动”“清得可以看见砂石”“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都是用赞美的语言写出了江水纯净的质地,让人觉得非常的美。这就是语言之美,是一种感人的力量,它给予学生无限的美的享受。
语言之美,来之于美的思想、美的情操。如《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内容讲述了在红军过草地时,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病号过草地时,路途中他用缝衣针自制成鱼钩,每天在宿营地附近找水塘钓鱼给伤员滋补身子,自己却背着病号吃草根和病号吃剩下的鱼骨头,最后竟倒在鱼塘边再也没有起来。全篇没有锦绣山河的景色描写,只有老班长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美好心灵。老班长这种把温饱、生存的希望让给别人,把饥饿、死亡的威胁留给自己的无私品格,是多么的美啊!老班长的高尚人格,作为榜样将会大大地鼓舞、鞭策学生去创造新的生活,体会到自己生活的美好,生活的幸福,激励学生好好学习。
三、体验深刻感人的社会美
学生认识社会美要比认识自然美难得多,而课文中对社会生活美的展示更为丰富深刻,更能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铸造美好的心灵。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意把环境和人物行动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去认识社会、认识人。如《挑山工》表现了劳动的美以及劳动者的人格美;《飞夺泸定桥》一文展示出激动人心的社会斗争美。更有大量的课文歌颂伟人、英雄、科学家等的理想美、人性美、人格美,具有强烈的道德震撼力量,令人激励不已、感动不止。如周恩来的鞠躬尽瘁,董存瑞的英勇献身,方志敏的威武不屈,李大钊的临危不惧,夏明翰的浩然正气,可谓光照日月,感动天地。只要我们做教师的能让学生去感受、体味,就会使学生的心灵产生美感,陶冶了情操,心智受到启迪,思想得到升华。小学语文课文中思想内容很充实,教师在教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教育学生学习做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一个学生的思想好坏,直接影响着他的一生。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给予不同的教学,并在语文教学中加以引导,把知识性、思想性贯穿语文教学,从而培养学生自信、自尊、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社会美。
四、挖掘课文中的思想内涵美
小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有较大的距离,教师要在教学中让学生产生语感,跟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达到心领神会。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顺藤摸瓜,设置一定层次的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例如,教《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想一想,小女孩每次擦火柴都看到了什么?当时情景怎样?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幻觉?当火柴熄灭时,小女孩却仍在又冷又饿之中,再联想一下那个大年夜她是如何渡过的?学生思考了这一连串问题,可领悟到小女孩的悲惨遭遇是由当时的社会所造成的,从而体会到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并激励他们去开创新的幸福生活。
8.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 篇八
美教育
摘要: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及认知特征,引导学生带着自己鲜活的感觉、情感、经验和认识等,进入语言所创造的美的世界,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知觉能力、审美情感体验能力、审美想像能力和审美领悟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心理素质和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言文;审美教育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文言文是一朵魅力四射、历久弥香的奇葩。它熔铸着中华民族的精魂。这些文言文无论在文化传承还是审美熏陶,无论是在语言习得还是道德塑养上,都充满着神奇的美的力量,有着无法估量的教学潜能。笔者认为,在实际的文言文教学中应重视审美教育方面的引导,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笔者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体会,以就教于各位同仁。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审美欲望
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感觉到美,才会全身心投入到所学内容中去。因此,在文言文的教学中首先要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激
发学生的审美欲望。美需要以情感为媒介,教学更需要以情感为纽带。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这条纽带抛向学生,把作者、教师、学生的情感世界连通起来,创造出一种和谐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如在教学《三峡》一文时,本人课前在网上搜集了大量的三峡景观图片,并结合课文内容,根据景象的变换,配上了不同的背景音乐。上课伊始我便播放了这一多媒体课件,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学生很快就陶醉其中,学习兴趣盎然。
教学情境的设置应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可通过多种途径,如图画,音乐、幻灯片、电影、录相等为学生再现教材提供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情感和兴趣。还可以借助教师声情并茂、绘声绘色的语言,将学生带入美的体验之中,让他们愉悦地感受美好的联想,从而获得性情的陶冶、思想的升华。
2、赏析精彩语段,品味语言之美
古朴典雅的古诗文体现着汉语言最深邃的魅力,简练、精准、形象的语言极具表现的张力,意境开阔深广,韵味无穷无尽,往往几字便将偌大情境展现无余,让人在头脑中生发出无垠的境象,大有“绕梁三日,余音未绝”之感。如《滕王
阁序》,它可谓古文中的千古绝唱,文中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那样文情并茂的佳句比比皆是。如“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作者用灵活多变的笔法写尽了山容水态色彩变化之美。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把读者带人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像这样的名句仅靠翻译是无法让学生品味到语言之美的。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文体特点,挖掘课文语言特色,带领学生吟咏诵读,品味揣摩,让学生陶醉于古诗文的文辞之美、音韵之美、节奏之美,达到陶冶情操、提升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目的。
3、探讨人物形象,感受人格之美
人格美的力量是巨大的,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铸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何以渐成?笔者认为,这主要依靠身边榜样的激励、圣贤先哲的人格感召和文学作品的熏陶。如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刘禹锡被贬官后,身居陋室而安贫乐道;周敦颐身居官场,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
而不妖”;文天祥被俘后宁死不屈,视死如归,“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誓言荡气回肠,成为中华民族的正气歌!还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知恩图报、鞠躬尽瘁的诸葛亮„„他们的人格之美借助文言文载体延续千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今天依然让人感动震撼。
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与古人“对话“, 深入挖掘文言教材中蕴含的人格之美,让他们领略圣贤先哲高洁的精神、傲岸的风骨,感受其人格魅力的滋养。让这些作品中无穷的精神魅力,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不断地完善着学生的人格。
9.谈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论文 篇九
图画再现情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心理学家也分析:“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离开了具体的感性对象,就难以进行抽象的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恰到好处地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八年级下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时,为让学生能正确地理解题意,体会作者当时离家日久,又处在遥远荒凉的边疆,因深秋日落而引发的思乡之情。我在导入新课时,先展现一幅马致远站立在荒凉之地,面对的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具体内容的投影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获得感性认识,很快便轻而易举地表达出图片上所体现的内容;接着让学生图文对照,认真阅读,仔细品味这首元曲。最后,利用投影图片并配上事先录制的一段伤感的音乐曲子,让学生边看边听边想:作者为什么日落思乡?为什么连用九个名词?……
透过安静和谐的画面,学生逐渐明白秋天落日带来了什么,“一叶落而知秋”,此时我顺水推舟,叫学生归纳中心,随即板书“思乡、思亲”四字,用图画形式再现此曲内容的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受到和谐美的熏陶,从而深入浅出的理解题意,同时使学生产生新的情感体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情感充分调动起来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音乐绘画渲染情境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当学生沉浸在美的情境中时,就会在内心深处萌发表达美好事物的愿望,就会调动起全部的智慧,选取最美的语言来描述情境。
如:在教学《石壕吏》一文时,伴着预先准备的背景音乐,我启发学生很好地想象一下差役进村时的情景。一个学生说:“差役进村时一定是一幅气急败坏、恼羞成怒的腔调,疯狗般地咬人”。另一学生说:“差役一进村,准是拼命地敲着一面破锣,声嘶力竭地叫嚷,张牙舞爪地搜索;老妇人面对着差役,一边诉说,一边哭泣。”学生都讲得活灵活现。这样启发学生想象,比教师讲差役如何凶狠,效果要好得多。
又如:在教学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八年级(下册)]一课时,我大敢地作了一个尝试——集文学、音乐、绘画等一体的尝试,效果极佳,感受颇深。
我先用一段“交响乐”作为背景音乐记,让学生在这样的音乐氛围中一遍遍地朗读课文,再让学生拿出水彩笔和纸,凭借形象思维再造想象的广阔空间为课文画一幅诗意画,然后由学生相互讲解交流自己作画的构思和对原文的理解。教师作时代背景介绍之后,海燕及暴风雨的象征意义就不言而喻了。最后,又以暴风雨中的海燕形象的投影作结。
这种图乐并茂的情境使学生反映强烈,颇具吸引力。有的学生在小结时说:“我随着这种课堂气氛逐渐感到身临其境,我便是那海燕,是我在闪电中翱翔,是我在怒吼的大海上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在音乐美的熏陶下,学生在构画的简单的创作中,陶冶了情操,获得了美的享受,同时丰富了想象力,开拓了思路,激起了强烈的表达欲望,提高了审美情趣。这种方法避免了课堂的呆板、沉闷气氛的现象的产生,它是一种美的艺术,产生了美的效果,学生由被动变为了主动学习。
生活展现情境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鉴赏力
大自然本身是一幅灿烂多姿的图画,美不胜收,中学语文中有些课文描写的是一些自然景象,如:《登鹳鹊楼》展示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雄伟的落日余辉下的黄河万里入海图;《沁园春·雪》展示在我们眼前的是晴日映照时的分外妖娆的北国茫茫雪景。但,由于学生不善于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如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春》[七年级(上册)]一文时,我放弃课内的上课时间,特意带领学生在雨天绵绵中观察雨景,面受微风吹拂的感觉,让学生走进自然,感受自然,去发现大自然诱人的地方。学生通过耳闻目睹,印象十分深刻,同时引起学生对事物的观察的重视。
授课时,学生的情绪非常活跃,在课堂内经过一遍遍地读,勾起了学生的回忆、想象,并使学生理解到作者描绘的大自然美景所包含的意义,特别是对春雨春风的感受,学生滔滔不绝,有有声有色,言之有理,气氛十分热烈,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得到交流,学生学起课文来特别带劲,这和传统的教授法相比,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提高了学习兴趣,又能学得生动、轻松、实在。
习作拓展情境美——锻炼学生的表达力
教师在学生获得美的感受时,及时地进行口头或书面作文训练,一方面结合欣赏课文的感受,一方面调动有关的生活经验,有感而发,有法可效。在《背影》一文教学结束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所写的至深的父爱,联系自己的生活阅历,写一篇题为《 的背影》的记叙文。可以写自己的父母、祖父母,也可以写自己的同学、邻居等熟悉的人,学生此时一定不会感到无话可说,因为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的审美感受已经被调动起来,并激发起他们创造美的愿望。
10.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十
在语文新课标的指导下,新课改特别强调并且提到了对学生要进行美的教育。审美教育,就是进行美的知识和美感能力的教育。它具有生动、形象、多样等特点,易于为青少年接受。他们不断接受美的教育,美的熏陶,就能陶冶道德情操,扩大知识领域,发展创造思维。审美教育就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和提高人们对自然、社会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力与创造力。正如黑格尔所说的:“美感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从欲念、感觉、冲动和情绪修养成本身就是理性的。”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感受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需要过“三关”,即生活关、感受关和能力关。
一、生活关
到大自然中去陶冶美的情操,大自然中蕴藏着丰富多彩的美,例如海的涵量山的气魄,这些都是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的最佳所在,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理想场所,因而我经常地把学生赶到大自然中去,让他们去接受大自然的熏陶。
确实,“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接受大自然的洗礼,对于学生的健廉成长和审美观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隆冬时节,当我领着学生们走进无边无际的田野去领略“北风卷地百草折”的悲壮肃杀的时候,我们找到了美,同样盛夏时节,当我领着学生们置身于茫茫林海,摸一摸满眼的绿,听一听风声鸟鸣的时候,我们也发现了美。就是在这些美的享受中,学生的心灵得到了净化。的确,让学生贴近大自然,与大自然沟通,是陶冶学生情操,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二、感受关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的内容,我们知道文学的创造力是无限的,感染力是巨大的,而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大多为优秀之作,它们用美的语言塑造出美的形象,创造出美的境界,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教材。所以我在让学生掌握宇、词、句、篇知识的同时,更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感染学生的喜怒、哀乐、爱憎等情绪,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以及形成美丑、善恶、是非、得失的审美观念。比如《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我首先要学生把握的就是它的恬淡幽美。又比如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样大气的诗歌时,我设计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反复诵读,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的雄奇壮美。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选进作品中的题材,却比现实生活更典型、更集中,具有巨大的认识、欣赏和美感作用,因而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美,对于人们的感染和熏陶更强烈,所以我们应该通过这些课文的教学,使学生在思想上、感情上、心灵上受到感染,从而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
三、能力关
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审美鉴赏能力,关键是培养语文审美想象力。作为教材的文学作品和富有美的因素的文章的艺术美,不是露天的珍珠,伸手可以摸得着,也不是碧空的星星,抬头可以看得见,它往往隐藏在艺术形象给人留下的深广、多层的审美空间里,也常常蕴含在生动逼真的意境中,那么,怎样使学生深入其中探索其艺术之美呢?关键是给学生插上一双审美想象和联想的翅膀。所以在教学中,我经常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比如我组织的一次“钱能买什么,又买不到什么?”的讨论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讨论课上,学生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思维特别活跃,联想也很丰富,总结出了许多哲理性的句子,比如“钱能买到最好的钟表,却买不到宝贵的时间”,“钱能买到华丽的服饰,却买不到美好的心灵”,“钱能买到‘权势’,却买不到正义”等等。的确,类似的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想象力,为学生以后进行美的创造打下了基础。
审美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它使形象性、愉悦性紧密联系在一起,如音乐、美术、文学作品的欣赏,自然风光、建筑艺术的观赏,寓教育于美的形象之中、于娱乐之中、于美的享受中。审美主体在得到愉悦的同時,心灵受到启迪,精神上产生升华。因此,审美过程是思想上解放的过程,它能使学生的心理从繁重学习重负中解脱出来。在审美过程中的思维是奔放的、无拘束的、轻松的。这时接受知识效果也是最好的。
11.谈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十一
关键词:音乐教学,审美教育
一、创设情境
情境, 是音乐教学“情感化”的基础和前提, 教师依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心理, 心理特征, 自觉地运用审美因素, 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地创设音乐审美情境, 是音乐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师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 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 获得审美情感体验, 陶情冶性。创设音乐教学情境, 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 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 当学生进入一种特殊环境面对特定的审美对象, 耳闻目睹全是美的形象及充满新异性的事物, 新鲜感便会油然而生。注意力全部集中于眼前的景物。比如, 组织教学时, 教师优雅的仪表, 亲切而真诚的问候, 清晰简洁的谈话, 优美轻盈的背景音乐等, 都会使学生感到轻松, 和谐和愉快。使其产生良好的音乐审美心境, 这便是与音乐审美注意相伴随的那种特定情绪。
创设音乐教学情境, 目的是不仅适应音乐教学的起始阶段, 同时也适应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音乐教学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得作用, 用于音乐教学得起始阶段和结束阶段, 可起到愉悦审美环境, 唤起审美注意, 激发审美渴望, 用于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和教学内容的连接, 能起到承上启下, 培育新的审美心境, 唤起新的审美注意和审美渴望, 用于教学内容之中。则会使原有的审美要素, 更加丰富多彩, 产生更佳的宜人, 感人, 化人的审美效应。教师在上音乐课时以其生动而赋于情感的语言音调从容地吟颂着, 老师的一切语言和情景演示, 都随着音乐的展开而同步进行。此时, 学生聆听优美的音乐, 看着栩栩如生的画面, 感受着教师美好生动而又富于情感的表情和语言, 他们完全沉浸在审美的情境之中。来自情感, 视觉, 动觉, 想象等一切可感的审美因素, 从各种渠道综合的作用于学生的情感, 达到了以情动人, 以美育人的极佳审美境地。
二、发展情趣
情趣是音乐教学“情感化”“审美化”的重要形式, 在音乐教学中, 师生们常被抽象的音乐知识和单调的技能训练所困扰, 教学在一种刻板机械的训练中反复, 久而久之, 学生常常因此丧失了对音乐的兴趣, 甚至会产生厌烦音乐逆反心理。音乐教学的情趣性, 是审美教育发生情感体验和优化效应的心理机制, 就是要变单调为丰富多彩, 变刻板为生动活泼, 变机械为愉快灵活。在教学中体现形象性, 趣味性, 愉快性等一系列原则。音乐教学方法的情趣化, 不仅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快乐, 而且会使他们对音乐发生浓厚的兴趣, 使“要他唱”变为“他要唱”, 使“唱得多”变为“唱得好”, 变“苦学”为“乐学”, 真正体现“乐” (音乐) 即是乐 (快乐) 的至理。任何有趣的事物, 对学生来说都存着极大的吸引力, 这是由年龄心理特征所决定的, 在音乐教学中, 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情感倾向场, 以各种趣味性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吸引学生, 使他们自觉地主动的参与音乐审美活动和音乐学习。
三、培养情感
情感, 是音乐教学“情感化”“审美化”的主要标志,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给人情感移入比其它艺术有力得多, 能更直接更有力进入人的情感世界, 情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是最为活跃的心理因素, 既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 又是音乐教育目标之一。音乐教育应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 使用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进入审美的圣境, 音乐审美活动, 是对审美对象得感知开始的, 在审美感知中, 必须带有情感因素, 在《二泉映月》中阿柄对二泉的描绘, 首先是对二泉的感知, 情由景生, 这里的情, 是阿柄真挚情感的表露, 反过来又影响感知活动本身, “二泉”提供了感知的直感条件。而作品中的音外之音, 景外之景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只有借助想象, 才能使感知的内容远远超过“二泉”所给予的东西, 这样情景交融, 最生动地说明了情感在音乐审美中所起的动力和中介作用。情感是人的整个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教育能保证情感的积累处于一种清醒的有意识的状态, 日积月累, 便会感情丰富, 情思细腻, 使人格完善起来。情感体验, 是音乐教学至高至美的境界, 音乐教师应努力去追求和创造, 使音乐教育成为真正美育意义上的一种教育。通过情境, 情趣, 情感的教育和培养, 音乐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音乐的技能, 技巧, 合唱几首歌曲, 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 激发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感受, 表现和创造,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运用一切美的教学手段来唤起学生的美感, 使他们在轻松, 活泼的音乐气氛中感受美, 表现美, 创造美, 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12.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十二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本文阐述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的原则,并提出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中学语文 教学 审美教育
中学语文学科具有强烈的人文特色,不但能培养中学生分析与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还能培养与熏陶学生的情操,并培养学生的人格素质。依靠语文这一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各种各样的美,并能提高审美能力,塑造美的心灵,创造完美人生。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将审美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之中,从而更好地活跃语文课堂气氛,为学生带来美的享受。语文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努力追求美感,并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具有艺术美,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下面,我依据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对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推进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开展。
一、培养学生的自我美育意识
教师应当结合中学语文教材具有人文性的特点,全面运用自身所具有的强大人格力量来感染与激励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仪表、语言、行为及交际等多个方面施加影响,不仅要求学生做到仪表端庄,符合自己的身份,而且语言应当文明并且注重表达艺术。同时,教师还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和他人进行和谐的交往,并做到宽容处事。
二、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
归根结底,审美教育在实质上是要转移人们的心理气质及其精神面貌,是一种纯精神层面的功利性活动。但是,如今市场经济已经高度发达,在各种各样经济利益的驱动之下,出现了大量不利于开展审美教育的不健康的内容,从而导致大量青少年出现了精神空虚、庸俗以及低级趣味等情况。所以,教师一定要积极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美丑与真假的能力,从而树立起更为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壑倒塾肷竺拦邸S镂慕滩闹校?苏轼那乐观而豁?┐锏娜松?态度,就能激发出学生勇敢笑对人生的激情;而屈原那“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定信念也能深深地激发起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在朗读当中提高审美能力。在朗读时,教师应让学生在朗读中发现美与感受美,并学会欣赏美,学会在充满美感的文章中陶冶个人的情操。比如,在朗读屈原的《离骚》时,不但能从中品味到气势磅礴的鲜明艺术风格,而且也能体会到诗人那种对于进步思想的顽强追求、不肯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坚决斗争精神及高尚品格。朗读这样的文章,学生很容易受到感染,并能陶冶他们的情操。
2.在欣赏当中提高审美能力。欣赏文学作品不但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而且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审美方式。学生通过欣赏各类小说、散文及诗歌等各类文学作品,就可以欣赏到自然美景,感悟到人世间的百态人生,品味到文艺作品所具有的艺术魅力,并达到相当高的美育境界。比如,当教师引领学生欣赏朱自清的名作《荷塘月色》时,就会发现作者运用了极为细腻的笔调,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荷塘月色的朦胧之美,从而让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美好感觉,并留下深刻的印象。优秀文学作品所带来的美的熏陶,将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增添无穷无尽的审美情趣。
3.在情境当中提高审美能力。情境教学不仅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语文教学手段,而且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审美方法。它运用了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刺激读者的感官,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材中文字说明为主的不足,从而有利于学生审美活动的开展。比如,在欣赏诗歌作品的过程中,我会播发这些作品的朗读带,从而增加学生对于诗歌意境的理解。假如只是依靠抽象的语言与文字说明,那就难以达到这么好的效果。
4.在写作中提高审美能力。正所谓处处留心皆语文。教师应当学会选取那些家庭、学校与社会当中的典型审美材料,以此作为写作的必备素材。此外,教师还应通过开展写作训练,使学生能够及时地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与创造美,并学会写作一些具有当今时代美感的文章。
四、强化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
中学语文教材可谓是美的载体,每一篇的课文均体现出各自不同的美。如一部分文章歌咏伟大,一部分文章歌咏平凡;一部分文章歌颂善良,一部分文章歌颂纯真;一部分文章鞭挞落后,一部分文章鞭挞黑暗。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内容,反映出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教师要启发与引导学生在中学语文学习当中了解人的情感与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内容。比如,在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让学生体会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怀古幽情,并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到作品的核心,理解作者感慨今昔、推物及人、由人度己,并抒发人生如梦的心路历程,由此可使审美理解能力得到提高。
13.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思考论文 篇十三
语文学科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以及在表现思想内容上的准确性、鲜明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课中的优美语言,来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对那些表情达意比较深刻的词句,要细心揣摩品味,悟出美妙之处。如《浪花》一文,课文是这样写“我”在沙滩上和浪花嬉戏、玩耍的欢乐情景:“浪花看见了,迈着轻轻的步子走来,悄悄地搔痒了我的小脚丫。”“哗哗哗,浪花跑去又跑来,像一群淘气的娃娃。”我先利用课件让学生感受卷上沙滩的情景,先是速度慢,声音小,退回大海时声音大,速度也快,然后再理解作者用“轻轻的”“悄悄地“”搔痒“”跑”等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浪花的活泼可爱。作者这种独具匠心的精言妙语,使人回味无穷,产生一种语言文字美的享受。又如《桂林山水》一课,作者写漓江的水“静、清、绿”和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时,前后共用了六个“真”字,这极平常的字眼儿,读了令人感到朴素、自然,仿佛作者就站在漓江岸边,向你口述那里的山光水色。写漓江水的绿,说它“仿佛那是无瑕的翡翠”;写桂林山的形状,说它“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巨象,有的像骆驼”。形象的比喻,整齐的句法,读起来朗朗上口,能够体会到作者诗情画意般的语言。
二、通过反复诵读,领悟课文意境美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抓住重点词语,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后,引导学生开展朗读实践活动。指导感情诵读,要对文章充满感情,进入角色,与作者产生共鸣,使学生在字、词、句、段的学习和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受到美的教育。如教学《翠鸟》一课,朗读第一自然段时,要抓住“橄榄色”,突出“头巾”的美丽;抓住“浅绿色”,突出“外衣”的漂亮;抓住“赤褐色”,突出“衬衫”的鲜艳;抓住“透亮灵活,又尖又长”,突出“小巧玲珑”。这些表现翠鸟“颜色鲜艳,小巧玲珑”的重点词,朗读时都要加强语气,重音轻读,突出翠鸟的静态美。朗读第三自然段时,应抓住“悄悄地”“吹”突出小鱼的机灵,抓住“锐利“”蹬开”“叼起”“飞走”突出翠鸟动作的迅速。尤其要重音慢读好“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这一结句,进一步体会翠鸟捕鱼的快、准、灵。通过反复朗读,领悟出作者对翠鸟喜爱之情的美好意境,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教育。又如《桂林山水》一课,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对课文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江水清澈如镜,山峰姿态各异。江上,有竹筏小盘;岸边,有葱绿的稻田;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白花,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山水辉映,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引人入胜,使学生置于美好的画面之中,体会美好的意境,受到景物自然美、和谐美的陶冶。
三、通过正确引导,在实践中创造美
美来源于生活,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就要引导他们热爱生活,让他们以自己的劳动来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比如让学生收集资料,办黑板报,手抄报,也可让学生组织班会讲故事等。教师要很好地组织学生接触社会,接触自然,让他们在认识美、创造美的过程中产生满足和喜悦的感情,使审美教育进入更高层次。教学中不仅要善于引导学生寻找美,而且要善于引导调动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让他们去描绘,去创造,把接受的美感扩展成一幅更生动、更完美的画卷,使感受美、理解美上升为发现美、创造美。如学习《狼和小羊》这一课,可指导学生分角色表演。通过表演,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创造美的能力。还可以对表演组织讨论、评价,把学生对人、事、物的认识深化、升华,从而使学生感受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更充分、更完美的发展。
四、引导观察联想,品尝插图意蕴美
14.谈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十四
关键词:英语教学,审美教育
一、审美教育在教学中的意义
《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提出:“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把审美情趣列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 这是初中英语教育的美育任务在新课程培养目标上的体现。也就是说, 英语课程在美育方面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法国艺术家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教师要充分发现和挖掘美的因素, 并引导学生去品赏美。这样, 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 而且对于陶冶学生情操, 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在英语教材中挖掘美育内容
1.“崇高美”的挖掘与教育。
现行的中学英语牛津教材不仅语言规范简练、鲜活优美、生动形象, 而且内容丰富, 思想性强。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深入地挖掘英雄人物的崇高美, 让学生深刻地领会, 受到情感上的陶冶, 从而净化学生的灵魂。如在9B Unit 4 Great people的Main task中, 叙述了特雷莎修女从12岁起, 直到87岁去世, 从来不为自己而只为受苦受难的人活着。她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 但她这种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将一直激励着我们。教学时, 教师可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 接着通过对第四段的重点分析, 感知她的经历, 体验她的感受。当她看到许多人在宗教冲突中受伤、死去;看到贫民窟的平民过着饥寒交迫、贫病交加、孤独忧郁的生活时, 她心中深受责备。于是, 她决定要把一切都献给穷人、病人、孤儿、孤独者、无家可归者和垂死临终者, 而后引导学生领悟她崇高的精神境界:特蕾莎修女以博爱的精神, 来关注着贫穷的人, 使他们感受到尊重、关怀和爱。最后, 结合歌曲, 通过感情朗读品味这崇高的美感。她将永远因为把她的一生致力于照顾贫困的人而被记住。她是一个为了别人可以放弃一切的善良的人。让学生在朗读中受到熏陶, 树立这种学习崇高美的理想, 塑造美的心灵。
2.“优美”的挖掘与教育。
“优美”作为美的一种形态, 表现得较为和谐、宁静和秀雅。从争奇斗艳的奇花异草, 到秀丽多姿的自然风光, 都呈现出优美的姿态, 它能给人予轻松、愉快和心旷神怡的感受。通过挖掘和领略教材中所描绘的优美姿态, 不仅使学生得到美的欣赏, 还可以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在9B Unit 3的Reading中, 介绍了北京的颐和园。在第四段中, 通过文章中的词句:
In the north-west of Beijing is the Summer Palace.It is a famous Chinese-style garden built in a natural landscape.It consists mainly of a hil and a man-made lake, with bridges, pagodas and halls all over the area.不仅让学生知道颐和园是借周围的山水环境和人工合成的中国式园林, 而且让学生领略到昆明湖湖水荡漾、烟波浩渺, 万寿山上绿草茵茵, 点缀着楼台亭阁。登临山顶, 俯瞰远近, 山清水秀, 阁耸廊回, 金碧辉映, 满目皆景, 处处入画的美景。
3.“形式美”的挖掘与教育。
形式美法则主要有对称、均衡、比例、对比、调和等。英语的字、词、句、篇中可以发现一些形式美的因素。如整篇文章都用英语写出来的单纯美, 连词连接两个部分呈现的对称均衡美, 状语不同的位置造成的调和对比美, 倒装句、主从复合句的比例美, 还有语音语调的节奏韵律美, 谚语的凝练美、典型美, 助动词与主语的性与数和谓语的时态语态三者互相呼应的错综美等。
三、在日常教学中实施美育
1. 通过诵读感知美。
诵读作为审美教育的起点, 其作用是唤起学生的审美注意, 研读作为审美教育的关键, 则是要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我们教师在带领学生研读课文时可对学生进行文章思路教学, 引导学生到文章的深层里去, 不但要让学生知道文意, 还要让学生知道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对课文中蕴含的美加以阐释和点拨, 转化为学生能体味到的美, 让学生的感情同作者的感情, 得到沟通、交流、撞击, 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 让学生感受美、理解美和评价美的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2. 使用媒体感受形象美。
恰到好处地运用媒体, 能开拓学生的视听, 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 变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各种媒体运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受器官, 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来。在上9B Unit 1的Moving to Mars时, 用多媒体先向学生展示了在太空中旋转的美丽的蓝色星球———地球, 再展示地球上的青山绿水的优美景色, 然后接着看到的却是拥挤的人群和喷吐着黑色气体的烟囱, 学生感到可惜。通过这些画面, 学生能够形象地看到由于人类的行为, 已经给地球带来了很大的破坏和影响。这样, 一方面, 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内容“火星上的生活”感兴趣;另一方面, 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地球上的环境正日益遭到破坏, 我们一定要尽力去保护我们的家园。
3. 设计板书体现和谐美。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一门艺术, 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板书的构思和板书中的文字, 色彩, 结构等内容的巧妙布局能给人均衡匀称的感觉。当它们浑然一体的时候, 便成了一首精美的诗、一幅赏心悦目的画。在9A Unit 4的听力课中, 听完文章要完成关于材料中三位不同学生所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最不喜欢的电视节目及其原因、最喜欢的节目的名称、每天看电视所花的时间这些问题。我就在黑板上画了一张表格, 并用三种不同颜色的粉笔来标出三位学生的情况。 (见附表)
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清楚地看到答案, 而且还能感到一种整齐和平衡的美。
英语教学是美的, 它的美是教材与教师集中的艺术体现, 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去渗透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趣味和美的创造, 使教学本身成为审美的对象, 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欣赏美、体验美, 在学习知识、获得能力的过程中伴随着教学艺术美的享受, 从而具有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最终在审美中完成人格塑造。
参考文献
[1]闫承利.素质教育课堂优化策略.教学科学出版社, 2001.
15.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十五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070-01
审美教育是指施教者按照一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充分发掘审美因素,引发(受教者)审美经验(感受、经验乃至操作),以培养、陶冶审美能力和审美境界,塑造“感性的人”的活动或过程。审美教育的功能主要有四点:以美陶情.即用美来陶冶人的情操:以美启真,即在审美联想及美感中开启真知;以美储善,即在审美中感知道德;以美健体,即通过审美感知生命的美好。随着当代教育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开展,审美教育对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性越来越多地凸现出来,人们对审美教育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心和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始进行审美教育更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在小学语文中实施审美教育的意义
现阶段“知识本位”和“能力本位”的教育和教育思想基本上仍占据着主流,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对学校审美教育的提倡、重视和研究,更有其迫切性和特殊的重要性。同时,语文学科与审美教育有着许多天然的联系。语文作为语言文字,它主要是表情达意的,是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工具,这使它不同于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另一方面,语文虽不是独立的艺术门类,但作为语言文学,又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审美性。语文教材中的散文、诗歌、故事、童话、寓言等都是文学的体裁。这就决定了语文学科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审美性的特点。除此之外,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互为手段。语文教学是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有力手段;反过来,审美教育也是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手段,语文学科本来就兼具艺术性。语文教学必须融进美的因素,运用审美的把握方式,才符合它的学科特点,也才能使语文课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鲜活生动起来。审美教育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情感系统,学生在语文审美教育中既可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发展语文能力,又可形成对美的敏锐感受力,发展理解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着重要的联系,两者可以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二、在小学语文中实施审美教育的手段
1、对自然美的感知。所谓自然美是指由一切自然物的颜色、形状、光泽、线条等产生的美。这些课文能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遐想,产生愉悦的心情。小学语文教材中关于描写自然景观的文章,给学生带来了众多的审美享受。高山流水、朝霞彩虹。花鸟草虫,可以从自然景物的形、色、音不同的角度去欣赏体验。如《春》的清新隽永、《五彩池》的绚丽多彩、《月光曲》的简洁精炼,富有诗意。课文作品中的这些意境美,是情与景、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的统一,值得学生细细体味、用心探索。对自然美的感知主要可以通过想象的方式来进行。小学生由于真正看到的自然景物有限,因此在教授课文时,如果单纯的靠讲解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理解起来也有困难,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想象力丰富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站在画面前,让学生面对画面,边听音乐边展开想象的翅膀:巍峨的庐山,瀑布从天而降,一幅气势磅礴、引人人胜的大自然画卷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样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祖国山河无比壮观,从而产生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2、对社会美的感知,社会美指的是人类社会中的美。
可以包括个体的美和群体的美。对社会美的感知可以通过对比的形式来感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美与丑的强烈对比,在揣摩、理解中感受到美的形象。如《西门豹》这篇课文,就有强烈的对比特点。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以西门豹和巫婆为代表的两种人和事进行比较分析,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各自在不同的角度上发表对美与丑的不同看法。通过借鉴、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提高了学生对美丑的认识,培养学生强烈的审美能力。
3、对科学美的感知。科学美指的是从人工创造的各种形体及自然现象、科学现象过程中体现出的美,如《火龙出水》、《意想不到的灾害》等。这类文章向学生深入浅出地介绍科学知识,教师应通过语文教学使小学生理解并学会欣赏美,评价科学技术美,并运用美的动力推动科学技术的学习和创造。
【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推荐阅读:
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讨论文10-17
浅论技校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和审美教育07-10
语文教育中的审美07-20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07-29
试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口语表达论文08-29
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09-19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小学语文电教论文07-19
浅谈朗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06-28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