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献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

2024-11-17

地方文献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精选18篇)

1.地方文献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 篇一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需要及意义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低碳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它的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转的划时代潮流,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

细分来说,低碳经济有以下好处:

1、改善大气环境。

2、提升能源安全。随着全球能源需求量的迅速上升,未来是否可以长期供应、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往往储存在世界范围内政治最不稳定的地区等问题,提高能源安全已经被提到了很多国家议程的首位。不解决气候和能源问题将导致未来气候效应和资源匮乏之间冲突的不断升级。同时获取气候和能源安全则会提高能源供应的多样性,扩大本地能源生产的范围,并降低对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大幅降低能源依赖对于发展中国家尤为有利。

3、扩大就业,促进可持续发展。如果向低碳经济的转型成本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获得,那意味着GDP的增长可能加速而不是放缓。对兴建CCS电厂、新能源、建筑节能、新能源汽车等方面的新的投资将促进产出并创造就业。如果边际成本可以通过融资获得,那么对其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抵消将是很小的,因此总体GDP会提高。

4、新能源产业具备显著的低碳经济特征。新能源是与传统能源相对应的一种能源,它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氢能等,有时候还常常包括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是对传统能源的有效替代,可以大大缓解目前能源供应紧张局面,改善环境。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相比,优越性首先体现在资源丰富,大多是无限的,而传统能源都是有限的。例如世界原油平均还够开采41年,天然气还够67年,煤炭还够164年。另外传统能源大都排放二氧化碳等污染物,而新能源比较环保,是清洁能源。另外,低碳经济对上市公司也有很大的影响,目前沪深股市拥有低碳概念的上市公司众多,一般都以以下 3个标准来考察证券市场中不同低碳细分行业、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

1、政策制度。包括政府的扶持力度,如直接财政补贴、价格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政策、节能法规与标准的制定等等。低碳经济特别是新能源,前期投资额较大,融资政策非常重要,不同的低碳技术,成熟程度不同,风险程度可能差异很大,获得银行信贷、资本市场、私人资本和国际资本、节能专项资金支持或介入的程度都会不同。我们认为能够获得较多政府直接财政补贴、价格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政策扶持,享受融资政策优惠的低碳细分行业和上市公司具有较强的投资价值。

2、研发实力、核心技术。低碳经济尤其新能源行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关键技术短期内可以获得突破的领域值得密切关注。具有核心技术、自有知识产权、具有可持续性技术优势的上市公司具有较好的成长性,可以获得高的估值溢价。

3、综合业绩成长性。低碳经济特别新能源公司技术还不是很成熟,风险可能很大,如果非低碳的常规业务具有较好的稳定增长业绩,可以提高公司投资的安全边界,因此在对低碳上市公司评级时候,对低碳业务、非低碳的主营业务都要作详细的分析,业绩明确、可持续增长的公司无疑更具投资价值。

低碳经济前景无限光明,孕育长期投资机会。从政策、技术、业绩增长潜力等诸方面考察,目前证券市场中的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核能、风能、太阳能、建筑节能、工业节能等众多子行业都有较大的投资价值。一般在低碳经济,特别是新能源发展的初期,由于整个行业的飞速发展,对上游的资源、设备的需求剧增,常常供不应求,目前低碳上游产业更被看好。

总体说来,发展低碳经济为我国实现经济方式的根本转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走低碳发展道路,既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也是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突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瓶颈性约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利于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变革的潮流,形成完善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和制度保障体系;有利于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打造我国未来的国际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推进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树立我国对全球环境事务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良好形象。

2.地方文献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 篇二

一、城市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一)城市发展的内涵

一个城市的发展包括很多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娱乐与配套设施建设等,因此,城市的发展是指将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有效整合,达到经济持续增长、收入公平分配、生态平衡发展、科技迅速进步、生活充裕舒适安定等目标,即城市整个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目前中国,城市发展的重任更多地落在了政府的身上。因为中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中。无论自然人的素质、企业的素质还是整个城市的素质的提高都主要依赖于政府的参与调控。

(二)城市发展的特征

1. 目标多样性。

城市的发展,除了经济目标,还有文化目标、各种社会目标等。多目标性要求发展城市时要将城市看成一个组织、一个系统,注意作为一个系统所应具备的属性。如目的性、相关性、集合性、整体性、阶层性、环境适应性。

2. 经济性。经济持续增长是城市发展的首要特征。因为经济是基础,没有物质基础的发展论只能是空谈。

3. 文化性。

城市可能是一种味道、一种品牌、一个灵魂,因此,每一个城市发展必然要有自身独特的文化特征,有很深的历史、自然、人工的烙印。

4. 生态平衡与可持续性。即城市的发展始终应把握功在

当代、利在千秋的原则。现在的发展不以牺牲未来的利益为前提,经济的发展不以牺牲环境和政治利益为代价。要做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目标协调发展。

二、地方高等学校的定位

高等学校的“定位”,从教育系统纵向看,主要指各个高等院校在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中处在什么位置上。这种位置的形成有政府部门指定、规划的痕迹,也有社会竞争、自主办学的烙印。从社会系统横向看,主要是指高等学校与产业、城市发展、区域经济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形成实际是双方互动的结果表现。高等学校定位的含义包含了学校的层次、类型以及规模、与社会关系等方面。一般而言,层次对应着学历和学位上的差异,即专科、本科(学士学位)、研究生(硕士、博士学位)。对学校类型的划分,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可以分为职业技术教育和普通教育;从学科结构的角度,可以分为单科性、多科性和综合性院校;从办学所达到的水平角度,可以分为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研究教学型、研究型院校。高校的基本职能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因此,作为地方高校,首先就要有个非常准确的学校定位。这种定位应该本着现实与长远相结合的原则,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原则,自身发展与地方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即应该将高校自身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来考虑。这个子系统与所在城市发展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正是我们所要研究的对象。只有正确定位的高校,其发展战略才会是切合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的;只有正确定位的高校,其基本功能才会发挥得淋漓尽致;只有这样,高等学校才能和地方经济、所在城市同步发展,达到三赢的局面。

三、地方高校在城市发展中的现实价值

(一)地方高校是城市人才的培养基地

一个城市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不断发展,必须依靠人才;一个城市要发展成为具有本土特色的品牌城市,更应重视人才。大学是培育人才的“摇篮”,可以向地方源源不断地输送城市经济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另外,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看,城市与大学交互式的人才教育机制,更加直接展示大学与城市的关系。所谓人才教育交互,是指大学、政府、社会、企业之间旨在提高人员素质和机构活力的人员交流。如政府、企业进入人才再培训,企业实验室嫁接在大学,大学通过人员交流充分理解政府、企业、社会的需求,需求带动创新,带动大学内部机制改革,使大学更加有效地服务政府社会和企业。这种效应,大学与所在城市间体现得更加方便、更加直接、更加充分。因此,基于大学对所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较大的作用,有人提出“产值百亿以上,人口百万以上的城市,如果各方面都有办学要求,就适合办一所大学。”

(二)地方高校为城市发展提供科技支持

大学通过自己的技术投入、知识投入、资本投入直接参与到城市的建设中来,或与社会资本融合形成的企业和企业模式,甚至直接创造新产品、新设备、新技术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服务,现在企业和高校联合的模式更是常见。美国的“硅谷”科学工业园区就是一个典型。在那里,围绕着斯坦福和伯克利两所主要的研究型大学,分布着3 000多家高科技产业和许多研究开发机构,最大的是有3 500人的斯坦福研究院。高校通过进行科学研究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通过科研成果的转化直接促进城市的建设。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推动以信息产业、生物工程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二是围绕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课题进行调查研究,为各个部门提供战略层面和技术层面的建议、咨询和设计。

(三)地方高校成为塑造城市形象的一张名牌

很多大学进驻一座城市,很多城市也是因为有了一所或数所大学而出名的。一方面,城市是大学的物资基础,大学依托其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大学成了城市载体,大学即城市,大学是城市的品牌。某个城市因有了某所大学而骄傲。一些不知名的城市由于有了一所知名的大学,而使得该城市名扬四海;知名的城市由于有了一所知名的大学,至使得该城市增光添彩。很多人到某个城市后一定去参观某个大学;很多人出于对某个大学的倾慕而向往其所在城市。高校不仅在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方面对城市的发展有显著的帮助,高校还可以从整体上提升一座城市的形象。高校优美的校园环境,浓厚的学术氛围,都对城市产生较强的辐射。优良的城市环境能够提升高校的吸引力,同样,一所好的高校也能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大量学生的进入也将拉动城市经济的增长。

(四)地方高校对城市的本土文化建构具有提升作用

大学是城市的“人才库”,它为城市提供受过专门培训,掌握了先进思想、先进技术的专业人才,使其充实到社会,进入企业或创办企业,这些都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地方高校因为其地理位置特点,文化的形成也打上了本土的烙印。大学有一种内在的精神,有一种宽松活跃的氛围。这种精神和氛围使大学能够通过不断的学术研究去引领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作为一种亚文化,它为社会主流文化提供新文化要素。正是这些人本的、超前的思想观念和精神气质,与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联系在一起,才得以引领城市文化的发展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以契合新的时代精神。同时,大学文化具有超越世俗文化的特点,因此,大学文化来源于城市文化,又超越于城市文化。处于快速转型期的现代社会,物质财富日益丰富,精神方面的诉求便日益迫切,它需要超越羁绊,就要注意克服世俗文化的即时、感性、躁动、沉靡的倾向,大学文化的理性品格具有匡正时弊的作用,从而导引城市文化全面健康的发展。

(五)地方高校是城市经济增长的拉力器

除了大学为城市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使之转化为生产力以推动经济增长外。大学也通过投资消费来拉动城市经济增长。近些年,我国高校形成了一个规模扩张的新时期,许多地方兴建大学城或大学园区。伴随而来的是出现了阶段性高校投资规模的急速扩大。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在土地、资金、政策等方面对城市产生了强烈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崔北军.浅谈建设文化强市的途径[J].蚌埠党校学报,2010,(3).

[2]朱毅.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J].政策,2010,(1).

3.地方文献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 篇三

回眸校外教育历时半个世纪的发展轨迹,我们看到了校内外合作发展所经历的三次重要变迁。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延伸,到八十年代的并举以及二十一世纪的衔接,校内外教育一同走过了一条教育变革之路。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校外教育机构的初创阶段,由于规模较小,影响范围有限,受益群体只是少数城市少年儿童,校外教育仅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1957年,《关于少年宫和少年之家工作的几项规定》指出:“少年宫和少年之家是少年儿童的校外教育机关,它的基本任务就是配合学校对少年儿童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培养他们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一方面,这说明了校内外教育的依存关系,界定了校外教育功能,奠定了未来校内外教育发展的基本格局,校外教育在发展初期所形成的受制于学校教育的局面一直延续至今。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学校教育和学校外、学校后的教育并举”的方针,它肯定了校外教育独立存在的价值,强调共同发展,这为校外教育摆脱对学校教育的依赖提供了一个政策参考。这一政策为中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二十一世纪初期,中国校外教育迎来一个跨越式发展阶段,校外教育普及、推广工作得以深入开展。2006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对校内外衔接提出了具体而翔实的要求,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校外教育机构的主管单位“结合学校的课程设置,统筹安排校外活动,要把校外活动列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逐步做到学生平均每周有半天时间参加校外活动,实现校外活动的经常化和制度化”。校内外衔接的制度化建设首次被列入日程,这是校外教育体制建设的一个突破。同时,也出现另外一个问题:衔接的内容、时间安排和活动方式基本上由学校课程设置要求而定,很少考虑到学生个体需求,给所有学生提供的是没有差异的衔接服务。这种衔接方式如果落实到实践中去,校内外教育之间可能又会出现另外一种延伸和互补的关系,即“校内课程校外上;知识类课程校内上,实践类课程校外上”,如果这种衔接被形式化的内容所迷惑,则会造成周一至周五校外教育机构爆满,上演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秀”。关于校内外互补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现有政策文本对互补的规定更多地局限于资源、活动方式层面,对于两种教育机构的功能和满足教育需求方面存在的互补性还没有明确的规定。所有这些问题都指向了对校内外教育合作的理解。

从组织的角度看,合作使组织的资源交给两个或多个实体联合的新实体,并基于他们各自都不能单独完成使命的认识而行动[1]。校内外教育合作的基础在于二者在促进少年儿童发展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且具有不可替代性。学校教育更多关注的是人的发展的一般性和一致性;校外教育则重点考虑的是人的发展的差异性和丰富性。二者之间的衔接与互补应该是建立在促进人的发展,解决人的成长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的合作,至于资源互补、课程衔接、活动方式衔接,只是途径和手段,而不是目的。

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的合作是建立在促进青少年发展基础之上的互补性合作。按照罗尔斯的公平原则,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必须遵循平等原则,即保证适龄儿童接受教育的自由权利;其次要考虑到差异原则,让不同的教育资源可以按照个性差别的需求照顾到每个人;再次是补偿原则,给予那些处境不利的、有特殊需要的人以补偿[2]。这三个原则都涉及到了教育机会和教育过程的机会均等。平等的原则可以保证在接受教育起点上的机会均等,但是很难保证过程和结果的机会均等。差异性原则和补偿性原则很难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起点上,就同一个地区、同一所学校内部而言,要保持在微观教育领域的差异性和补偿性原则,实现教育过程的均衡发展,仅仅依靠学校教育自身可能无法实现,而校外教育则有了用武之地。美国的校外教育活动项目“二十一世纪社区学习中心计划”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该计划将社区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将社区、学校和家庭相结合,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成绩,让学生拥有更为丰富、健康的课余生活。

对互补性资源的需求是推动组织间合作的关键[3]。校内外教育是在满足人的发展需求的差异性上,在对各自所拥有的互补性教育资源的需求上开展的一种平等性合作。对于校外教育而言,寻找新的发展路径就是要摆脱学校教育模式的束缚,建立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自身的优势,与学校教育携手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维护教育公平公正,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促成人的发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Barbara Gray.Conditions Facilitating 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J].Human Relations,1985(10):911-936.

[2] 刘新成,苏尚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三重意蕴及其超越性[J].教育研究,2010(5):28-33.

[3] 汪锦军.公共服务中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三种模式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9(10):77-80.

【康丽颖,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 / 苗 培

4.地方文献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 篇四

70多年前,在纳粹恐怖统治之下的巴黎,选择反抗就意味着巨大的风险。所以很多民众选择了“消极抵抗”不合作也不反对,对方辩友您觉得这样对吗?

是的,您 。逃避危险,这是人的本能,也是人的权利。所以,顺从本能又需要多少的勇气呢?

对方辩友,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是的,在巨大风险面前,接受现实是在顺从本能需要的勇气当然不如改变现实多。

再请教您:对于潜规则您是如何理解的?

是的,您说得对,面对潜规则大多数人都失去了勇气反抗,都选择逆来顺受,这就是您方所坚信的勇气吗?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在潜规则面前,对方辩友您都接受现实成习惯了,哪里来的痛苦啊?

1.请问对方辩友,您觉得在面对危险、面对巨大的责任时,一个勇敢的人是会和普通人一样自然而然地产生害怕、逃避的情绪的吧?(勇敢者也是人啊,趋利避害以求生存乃是人的生物本能)

2.70多年前,在纳粹恐怖统治之下的巴黎,选择反抗就意味着巨大的风险和责任。因此有很多民众选择了“消极抵抗”的策略,不合作也不反对,对方辩友您怎么看这个问题呢?(套话,让他们论证一番消极抵抗是理性选择之类的)

3.(是的对方辩友,我们并不认为消极抵抗做错了什么)求生,逃避危险,这是人的本能,也是人的权利。但是,顺从本能又需要多少的勇气呢?你再看像萨特、贝克特这些人,他们也是人,他们也会趋利避害,他们面对纳粹的威胁、面对希望的渺茫也会痛苦、也会害怕、也会无助。但他们在这一切面前却选择了参与抵抗组织,全力抵抗。他们心中有正义,正义赋予了他们违背自己的情感行动的勇气。勇气支撑着人改变现实,也让人变得高尚。

攻辩问题

1请问对方辩友了,我今天看不惯贪官腐败,想改变这个现状是不是有很多束缚呢? 2那么您觉得有些什么样的束缚呢?

3那么我改变现实是不是一定程度上要打破束缚,挣脱限定呢?是不是要付出更多努力呢? 4那么您觉得我改变一定会成功吗?是不是要承受更多的.压力呢?

5那么我改变现实付出的更多,承受的压力更大是不是需要更多勇气呢?

6难道做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不会比接受既定现实,人云亦云的人更需要勇气吗?

自由辩论问题

第一套

1请问对方辩友,我们今天的这个辩题是不是放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讨论的?

2那么接受与改变,态度的不同是不是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呢?

3那么您觉得社会进步更需要的是改变还是接受呢?如果我们脱离这个社会来讨论这个辩题何者更需要勇气是不是有点空中楼阁有失偏颇呢?

第二套

1人们往往遇到困难就则选择无奈接受现实,趋利避害是动物天性,那么是不是可以说改变现实比接受现实要难得多,更需要勇气呢?

2对方辩友总是在强调因为接受现实舍弃了太多所以更加困难,难道改变现实就不会舍弃什么吗?放弃既定的创造全新的,难道不是意味着更多心血更多压力吗?

3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对方辩友您都接受现实成习惯了,哪里来的痛苦啊?

第三套

5.地方文献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 篇五

(周穗萍/ 刘 韵/沈杭凯/章玲敏  浙江省杭州市胜利学前教育集团)

[摘  要]  游戏是幼儿幸福童年的保证,幼儿园必须克服为游戏而游戏的弊端,为此,教师必须能根据幼儿的需要设计符合幼儿发展要求的游戏,并在组织实施过程中采取多元化的途径和方式保证幼儿既获得游戏体验又得到发展。

[关键词]  游戏;幼儿发展需要;幼儿园游戏设计

游戏对幼儿来说,是他们获得幸福快乐的童年不可或缺的因素。满足和保障幼儿游戏的权利,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进步的标志,纵观幼儿园现有的游戏活动,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一方面是教师对幼儿自发的游戏放任自流,不知道幼儿在玩些什么,也不知道该怎样引导,另一方面是教师设计的游戏只考虑教学的需要而不考虑幼儿游戏的需要,过分强调其学习的功能。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提出教师应当学会设计和组织能真正满足儿童发展需要的游戏,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没有愉悦感受、束缚幼儿手脚、禁锢幼儿创造性的游戏设计思路,恢复游戏本应具有的那种宽松、自然、快乐的本性特征。

一、发现幼儿的真实需要

教师要能设计出满足幼儿发展需要的游戏,就需要通过观察幼儿游戏过程、参与幼儿游戏、向家长了解等途径,发现幼儿对游戏的真实需要,然后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改变目前幼儿园游戏的现状,引进释放天性的自由游戏,创设适合不同年龄幼儿游戏的环境,最大程度满足和提升幼儿身心发展需要,实现“培养健康活泼、积极主动、懂规则而又有创意的快乐儿童”的目标。

发现幼儿需要,是为了设计切合幼儿实际、有益其身心发展的游戏。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处理好以下几组关系:一是幼儿天性与教育要求之间的关系。身心愉悦是幼儿游戏的追求,教育应顺应幼儿的天性,在实现教育目标的同时重视幼儿身心愉悦体验的获得;二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幼儿是游戏者,教师是游戏设计者,既要发现幼儿自发自愿的需要,又要引导幼儿需要的发展;三是教师确定规则和幼儿自定规则的关系。游戏一般都有规则,教师要善于遵循幼儿学习的规律,发现幼儿自觉的活动要求,从中挖掘出幼儿游戏的意愿与倾向,帮助确定游戏规则或改进、设计新的游戏规则。

二、采取多元化的途径组织实施游戏

在设计了符合幼儿发展需要的游戏后,教师还需要对如何组织实施这种游戏有所分析和研究,才能保证游戏对幼儿发展功能的最终实现。笔者所在幼儿园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一种多元化的.组织模式。

我们依据游戏的组织形式将游戏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集体活动类型的游戏,一类是个体活动类型的游戏。集体活动类型的游戏可以依据其性质和内容的不同进一步划分为区角操作游戏、混龄交往游戏、兴趣小组游戏、娱乐游戏、亲子游戏等。对这些游戏同时要考虑幼儿的年龄差异,如区角操作游戏可以适合于各个年龄段的幼儿,而混龄交往游戏则以大班带中小班更为合适,兴趣小组游戏也更适合中大班幼儿,娱乐游戏和亲子游戏则更适合于托小班幼儿。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具体形式来组织这些游戏,如对区角游戏可以采用“幼儿工作间”的形式,即根据不同的区角内容设置相对独立的活动区角;对混龄交往游戏则可采用“大带小社会人”的方式,让不同年龄的儿童在一个活动区域或活动群体中开展活动,资源共享、合作互助;对兴趣小组游戏可采用“快乐星期五”的方式,即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开设若干兴趣小组,然后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愿望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和专门的艺术活动。每到周五,幼儿可以挂牌,约上朋友一同前往参加;对娱乐活动可以采用“节日对对碰”的方式,结合幼儿熟悉、喜欢的节日组织游园或结对活动,幼儿间、班级间、园区间的交流可以满足幼儿参与社会活动、了解传统节日的需要;对亲子游戏可以采用“双休日亲子俱乐部”的方式,利用双休日,由教师或教师和家长共同组织、共同参与,以满足幼儿亲情交流、感受爱与快乐的需要。

个体活动类型的游戏是在幼儿无意识的情况下自愿进行的,它反映了幼儿对游戏的原始要求,属于一种完全自发、自由的游戏,适合于各个年龄段的幼儿。这种游戏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分享游戏与自由游戏。其中,分享游戏可以是幼儿间的互利行为,也可以是幼儿间的互助活动,如自带玩具分享。自由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结伴、自选场地、自发进行的游戏。个体游戏的组织者是幼儿自己,但也需要教师的适当指导,以帮助幼儿建立内隐的规则。在上述各类游戏的组织实施过程中,为使游戏适宜于幼儿的年龄特征,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教师还需要密切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帮助或支持。

如在组织实施区角操作游戏时,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游戏动机、欲望和思维方式,及时调整材料的投放与环境的创设,并保证给予幼儿自由操作的权利,引导幼儿解决冲突、建立游戏规则;在组织实施混龄交往游戏时,教师要注意从幼儿的生活经验与社会实践中产生主题,从幼儿的对话与合作中发现性别差异、交往水平及混龄的利弊。对这种混龄游戏的指导,教师要以隐性支持为主,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参与;在组织实施兴趣小组游戏时,教师要注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设计兴趣小组,并在幼儿游戏的过

程中观察和发现幼儿的表现方式、才艺潜能与性别差异,对需要帮助的幼儿提供从选择到动手操作的各个层次的支持;在组织实施亲子游戏时,教师要注意观察亲子关系的性质与情感体验,帮助家长掌握与幼儿游戏与交流的方式方法;在幼儿自发进行的自由游戏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从幼儿的行为表现中分析其玩的方式与内容,及时捕捉其兴趣点,以适宜的方式适当介入;对幼儿的分享游戏,教师则要注意观察幼儿分享的内容与意愿表现,鼓励、帮助幼儿自由、大胆地表达。

三、对幼儿与教师发展的促进作用

满足幼儿发展需要的游戏设计与组织实施,不仅可以优化游戏教学,让游戏既成为教学实施的主要手段之一,又成为教师观察幼儿的重要途径,而且可以让幼儿与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共享发展的快乐。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如果能够用自己的时间、自己的方式、自己的经验来探索世界,必将有助于推动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增强其学习的兴趣与交往的自信心,在张扬个性的同时顺利、自然地完成社会化的过程。而游戏活动的设计、准备、组织、评价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反思的过程,因此也必然会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它有助于教师的观念转变,促使教师在游戏教学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从单一的设计者逐渐转变为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游戏过程的观察者、游戏进程的支持者与游戏发展的引导者;有助于教师的身份转变,促使教师从导演和裁判的习惯角色转变为与幼儿平等的伙伴身份,学会选择适当的方法和时机介入,引导幼儿自主发现问题和自由探索解决;有助于教师的行为转变,促使教师密切关注幼儿的心理,在预设和生成中不断调节活动设计、教育策略与行动方向,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策略,适应幼儿发展的特点与需要,增加教师个人的教育智慧,促进其专业发展。

6.地方文献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 篇六

首先,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的活动会对社会造成影响,有了人才会有社会历史的存在,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中的人,这种现实的人,需要从事一定的实践活动,有自身需要,也有社会需要,而且有主观能动性,大家看看社会各阶层人士家庭背景所占比例,我们都是这个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离了任何一个人,这个圆都不会完整,所以说我们时时刻刻都要肯定自己的存在,都要肯定自己在社会历史存在中的作用,虽然我们无法像马克思一样创造他那样伟大的思想,但是我们可以立足于自己,做好自己圈子里的事,我们可以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用他的思想去为这个社会的存在做一点事。

从古到今社会发展都不是仅仅靠思想就能完成的,行动与思想的结合,才能完成社会中的各项活动,而劳动才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发展史是理解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同样也是理解社会历史创造过程和历史创造者的关键,通过劳动才会有吃,喝,住,行,才会有这个和谐的社会,换句话说我们不能以逸待劳,劳动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活动,任何一次历史的转折如英国的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中国的抗日战争,这些需要思想的领导,但是他们的完成最终还是人们投身其中,自己动手,喊出自己的口号,或者是付出自己的生命。只有把思想付诸于行动和实践,才能完成社会的发展。

人作为“类”虽与动物有区别,但仍然是生物,也是处于自然中的,那你们觉得人的本质到底是自然属性还是社会属性呢?

7.地方文献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 篇七

1 各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模式

具有合作性质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并不是我国所独有。在许多发达国家的农业经济体系中, 农业合作组织对于本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利益的维护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些经验都很值得我们借鉴。

美国农业生产中的主导模式是合作社, 也称为农场主协会。该组织商业化倾向明显, 以营利为主, 政府几乎没有介入。一般以合作加工和销售为主, 即集中收购进而统一加工及销售。该组织专业化程度较高, 一般仅围绕一种或者几种农产品进行供销合作, 这样有利于树立行业内部的品牌。由于单个农场主的经济实力单薄, 因而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之下农场主们联合自发组织了经济合作组织, 形成了强大的经济势力。同时, 随着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美国农场主协会也衍生出诸如供货合作社、营销合作社、联邦土地银行、乡村电力联合社、奶牛改良合作社等多种多样的合作形式, 几乎涉及农场主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 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欧洲农业集约化程度高, 各国基本上都建立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欧洲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同美国的不同之处在于, 它们是由有社会影响力的贤达人士组织底层的农民成立的。欧洲的合作组织服务对象明确、业务范围清晰, 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某种农产品为对象的合作, 如小麦合作社等;另一种是以某种功能为对象的合作, 如农机合作社等。但是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合作社之间的合作也日益加强, 进而形成了完整的合作体系。如德国的合作社分为:全国性行业协会、地方合作社联盟和基层合作社三个层次。瑞典的合作社除了为农民提供低价种子、肥料、饲料和机械, 解决产品加工和销售问题, 提供市场和技术信息之外, 还负责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而法国除了传统的农业协会之外, 还出现了专业合作社、农民协会和农业工会等组织。

日本农协是该国主要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协由日本政府自上而下推行成立, 具有强大的社会化服务功能, 在市场与农户之间构建起了有效的桥梁。农协分为中央、县、市三级, 具有半官半民的性质。它的服务范围非常广泛, 涉及农业金融、保险、产品销售、技术指导等方面, 涵盖了农业生产产前、产中和产后, 还包括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2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以后,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经历了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和农村家庭经济组织等一系列变化。我国在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建设和发展方面有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土地改革完成之后, 从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出发, 我国确立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经济战略。这就要求农业以改变传统农业经营体制出发, 为国家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做出贡献, 借以解决国家和农民之间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同时, 为了防止农村在土改之后重新出现两极分化和中农化的趋势, 我国确立了通过推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互助组向初级合作社以及高级合作社转变的组织创新方式加快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这就是从互助组到合作社的变化。与加速农业合作社化的目的一致, 人民公社组织形式的引入, 是继续保障国家工业化的农业积累。同时由于“一五”计划的完成, 我国具备了一定的工业产品生产能力。为饱受外部市场制约的国家工业产品提供农村消费市场, 也是高级合作社向人民公社过渡的原因之一。另外, 为大规模的水利工程等群众性生产运动动员劳动力, 实际上也是促使高级合作社向人民公社快速过渡的推动力。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进步, 许多新的集体经济组织已经开始出现。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主要包括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等模式。其中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利于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扶持, 对成员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的服务,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议价能力, 实现产业链内部对接等。特别是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为我国农业合作社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通过对农民的组织化, 这些生产经营组织能够有效地促进产业升级, 提高农业生产附加值, 为农民创造更多的收益。

3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的理论意义

3.1 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与创新理论

所谓制度变迁实质上就是新旧制度之间替代和转换的过程。诺斯认为, 制度变迁的诱致因素是经济主体期望获得最大化的潜在利润, 即希望通过制度变迁来获取在已有制度安排中无法取得的潜在利润。新制度经济学学者认为, 制度变迁方式可以依据主体的差异, 划分为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一般的主体包括个人、组织和政府, 也有人将政府划为组织。林毅夫认为, 诱致性制度变迁是由在原有制度下无法获得的获利机会引起, 而强制性制度变迁可以因不同集团之间对现有的收入进行再分配而发生。正如林毅夫所认为的, “由于农业生产的特点, 决定了在农业中的合作劳动具有相当高的监督成本。只有像在合作化初期那样, 使农民拥有对公社的退出权, 通过重复博弈而达成自我实施协议来替代高成本的监督, 公社才有效率。

当然, 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是相互依存的。农民组织合作的交易费用固然低, 但是缺乏统一组织保证, 创新能力弱。而政府拥有强大的社会组织资源, 能降低组织化成本, 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政府从稳定和发展的角度出发, 有能力也有动力帮助农民获取更多的利益, 在一定程度上政府也是诱致性变迁的主体之一。因此, 我国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应该是受到外部获利机会引导, 同时受到政府鼓励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政府在尊重农民的意愿前提之下, 应该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帮助农民获得更多的潜在利益。

3.2 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性质》中提出的。他认为自由价格运转制度也存在交易费用的问题。他还强调, 企业是对市场组织形式的替代, 其产生是出于节约市场交易中过高交易费用的目的而出现的。

3.3 行为科学理论

概括而言, 行为科学的理论核心是: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引发的, 而动机又是由内在的需求引起的。而当人的需求得到满足时, 又会有新的需求刺激新的动机和行为产生, 从而形成一个循环。具体到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上, 当主体新的需求产生, 就会充分运用所有的知识进行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之下, 农业综合生产成本上升, 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 涉农贷款发放受到市场收益率低下、抵押质押资产范围狭窄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农民作为农村经济的市场主体在追求更多利益的内在需求的刺激之下, 有解决这些现实困难, 改变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的意愿。他们必然会选择新的组织方式以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因此,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4 建设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现实作用

4.1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发展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作用

首先,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发展能够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不协调的问题。陈春等人将城镇化的内涵总结为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四方面。其中人口城镇化是核心, 表现为人口经济活动的转移, 而土地城镇化表现为城镇建筑的增加。陈桂凤等人将城镇化分为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两个方面来考察。他们认为人口城镇化包括:人口比重提高、产业结构转变、生活水平提高和农村生活方式与文明程度提高四方面。土地城镇化包括土地投入的增加和产出的提高。

无论是人口城镇化还是土地城镇化, 都将挤占农业生产要素, 若要在农业劳动力和农耕用地都减少的情况下不出现食品价格畸高甚至是粮食安全问题, 惟一的办法就是提高单位劳动力及单位土地面积上的生产效率, 这必须依赖农业现代化。通过发展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甚至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发展,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保障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其次,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可以拉动内需, 提高农民收入, 助力人口城镇化。新型的农业经营组织属于能够适应现时社会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关系。通过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建设,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扩大农业生产对农产品上下游产业链的影响, 提升议价能力, 提高农民收入。农民收入的增加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提高物质生活水平,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加快人口城镇化速度。同时, 收入增加还会为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解决我国长期以来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 消化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各产业内部形成的产能过剩, 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

4.2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发展在解决目前农村金融改革困难中的作用

农村金融难题是多种社会、经济、文化、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农村经营组织规模小而数量众多, 使得金融信贷需求分散, 单笔额度小, 信贷成本高, 小农户与大市场、大金融的矛盾突出。并且, 受农村经济文化落后, 农民市场观念、金融意识淡薄, 农村产业经营风险大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我国农村金融业发展比较滞后, 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 银行作为市场主体, 必然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追求利润, 贷款的发放倾向于收益率高的住房贷款、工业贷款等, 对于风险大、收益低、成本高的涉农贷款则表现得很消极。第二, 就现有的贷款抵押质押范围而言, 我国商业银行对于机械产品等抵押品的评价能力有限, 主要的抵押质押品是土地和固定资产。而在我国农村, 农民的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产权抵押质押的可行性不高。根据《担保法》和《物权法》规定:“耕地、宅基地、自留山、自留地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依法取得的房屋所有权连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 可以设定抵押权”, 即房屋和土地必须同时抵押登记, 导致两者的矛盾。至于林权的抵押, 以目前浙江省的试点情况来看, 主要是作为一种增信工具, 机构风险控制通常结合借款人还款能力或第三方保证综合评判。第三, 我国县域信用评价机构、担保机构相对较少, 农村信用环境有待改善。

8.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现实困难和对策 篇八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因地制宜;劳动转移

中图分类号:S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5-0143-1

农业是立国之本,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最大的群体,中国要发展,新农村和小康社会首要解决的便是农民问题。为此,国家通过科技计划的实施,重点开展了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及农产品加工等农机关键技术设备的研制与开发,初步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较为健全的农业机械化技术体系。

一、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现实困难

(一)过剩劳动力问题

相对于传统的农业化发展模式,农业机械化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果,可以节省大量的劳动力去从事其他工作。但是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由于经济政治因素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了我们工农经济发展的不一致性,间接的对劳动力的要求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在一程度上也制约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进展。由于我国工业发展水平和规模等因素的限制,农业劳动力由于自身的条件因素的制约,导致他们很难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客观上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二)资金投入苦难

自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户为单位经营后,集体公社式的农业机构发展模式被单位经营模式所取代,这在调动了农民发展积极性的同时,也给农业机械化的推广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从资金使用上来,单位经营模式的农业生产很难有效地将资金集中起来,专款专用。另外一方面就土地使用情况上而言,单位经营模式实施以后,土地被分割得七零八落,不便于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发展农业机械化不利。此外机械使用效率低、作业量不饱和也是现有农业机械化进程中的一个显著问题。

二、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对策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因地制宜、合理发展

由于我们幅员辽阔,地域面积广大,气候分布也有明显的不同,直接导致了我们农业生产面貌与生产方式之间的差异性。因而,在推行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中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农业机械化在地区、项目、水平、形式的布局上表现出的这一差异性。要因地制宜,合理发展。使农业机械化成为亿万农民自觉自愿参加的经济进程。

(二)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劳动者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劳动力的素质又取决于我们教育事业的发展。从目前我国蓬勃发展的经济现状来看,就业的缺口依然在短时间难以饱和,对劳动力的需求呈现出技能化、专业化的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行农业机械化的同时,也要不失时机的加强对农业劳动力的技能化培训,针对社会岗位的特点与农村劳动力的现实要求,培养农业专门人才,提高劳动力的素质。 促进农业劳动力就业的转移。

结束语

随着经济发展进程一体化的加速,我国农业将面对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要明确的认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机化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探求中国式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道路,对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国外农机社会化服务[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6.

[2]李春迎,许锦英.李汝莘.农业机械化对农业与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状况评析[J].山东农机,2005,(1).

9.地方文献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 篇九

成功地经营一个博客到可盈利的状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付出努力和专注。很多人就无法实现通过博客来获取一定收入的目标。很多人无法实现通过博客来获取一定收入的目标。我认为博客的发展应该经历以下四个阶段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阶段一: 博客的创建经营博客的第一个阶段就是非常简单的创建博客阶段。这个阶段的重点在于博客内容和配置。你的大部分精力主要花在创造出高质高量的内容以使博客能够持续更新。可以在创建博客之前就先写好10到50篇文章。

基本的博客安装任务如SEO和插件设置也是这个阶段需要完成的,不过与创建内容相比,这些任务花的时间相对少多了。另外,你也应该确保有一定的反向链接,这样博客更容易被搜索引擎收录。我一般偏向于自然地获得反向链接,让搜索引擎“自然而然地发现”你的博客而不是通过向搜索引擎提交博客。越多的内容被搜索引擎收录,外链的增加也就变得更加自然了。

大多数人因为把重心放在了如何赢利上了因而在这个阶段就失败了。博客的早期想要赚钱是非常难的,还不如干脆先不考虑这一点。

完成第一阶段所需时间: 3 C 6月第二阶段:流量增加如果你的博客有高质量的内容,很快就会进入到这个增长阶段。你开始获得一定的评论并且有可能有了一些比较固定的读者。由于内容被搜索引擎收录也给你带来了一定的流量。

这个阶段的发展主要是体现在流量的增加、订阅数量的增加以及博客开始为你赢得一点收入上。即使在这个阶段,流量的增长仍然比收入更为重要,因此流量才是应该值得关注的。当然流量的增加时依靠连续性的高质量内容和高质量的外链来实现的。

获得反向链接没有简单的方法。谷歌比我们认为的聪明多了,它能很清楚地判断你的反向链接是通过“耍诈”手段轻而易举地获得还是一步步自然而然获得而来的。因此,我不强调评论、论坛和社交媒介中的反向链接。来自guest posts的反向链接和自然的反向链接(一些人因为认同你的观点决定链接到你的网站)才是高质量的外链。与其他博主建立好关系也可以帮助你提高外链。

反向链接主要有两个作用。首先,通过它能给你的博客带来流量,当然要是这些访客中的某些人能成为固定读者是最好不过了。其次,反向链接能够帮助你提高搜索引擎的地位,这是非常关键的,

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每个月给一些比较出名的博客写两篇guest posts,这些博客一般都有比较固定的读者并且PR值都比较高。当然,给其他博客写guest posts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够说服那些博主向他们的读者推荐你的博客,给你带来外链。

阶段二的过程比较长,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是几年来完成。有可能流量的增长非常缓慢,但是目标是保证流量能够稳步增长。有些博客可以借助于特定的形势或者也有可能一点点运气就能非常迅速地发展起来,但是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这个过程都是挺长的。

完成第二阶段所需时间: 6个月 C 2年第三阶段: 成熟和赢利对于大多数商业周期来讲,成熟阶段是指商业能够比较平稳增长。而对于博客而言,成熟并非一定要指平稳增长。我个人认为,博客的成熟意味着这个阶段你不需要太多的努力就可以获得先前同样的增长速度。再次强调一遍,这个阶段仍然以流量的增长为特征。

因为如前面所说,这个阶段与之前相比,不需要那么多的精力为你的博客或者其他博客(发布guest posts)创造内容,你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如何使你的博客商业化上。可以通过签署广告协议,优化Adsense有可能的话尝试一些affiliate 项目。虽然如此,高质量的文章在这个阶段仍然不能忽视。

这个阶段除了流量继续增长外,你还可以看到收入也有明显的增长。正是在这个阶段,你才开始享受之前几个月、几年的辛劳的果实。

完成第三个阶段所需时间: 6个月C 1年第四个阶段: 维护这个阶段非常有意思,有一些非常大的博客在这个阶段关心内容的质量和数量却让他们的博客退化了。这通常是因为他们已经无需像之前的几个阶段那样需要创作高质量的文章才能使流量持续增长、收入增加。要是他们能够始终保持文章质量不下滑,他们的博客能否增长得更快?能否赚更多的钱呢?有可能,但是在这个阶段,只要稍微注意维护就好了,基本上大家都这样,已经是一种自然趋势了。对于一个运营得非常成功能够达到这个阶段的博客,维持它并不需要费太大的精力,它已经能够自我维持了。读者会继续增长,并且不需要你的鼓动就会互相传播信息。内容虽然也是必须的,但已经不像之前几个阶段那么重要了。

这个阶段,有重大的潜在收入,很有可能博客的收入可以取代你的职业收入。大多数博客没有达到这个水平,只有极少数的博客能够实现。

小贴士:

博客的话题要么跟你的兴趣相关要么跟你从事的行业相关。这样在创作内容的时候就可以轻松不少。

用运营商业的各种方法来运营你的博客。需要你花时间和精力,没有任何捷径。

做好各种心理准备,如增长缓慢、有时会气馁等。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不懈!

10.地方文献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 篇十

新课程改革符合时代的要求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质,构建知识与技能、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进步的理念,改变现有的课堂和教学方式,使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相融合而形成化学课程目标体系。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实验已实施,引起了社会、家长的广泛关注。

其次,新课程改革设置多样化的化学课程模块,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选择的空间, 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现代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然后,新课程改革要求教法改变,课堂教学要充分发动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在师生互动和学生互动中实施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学科之间整合性加强。最后,新课改之后所学知识实用性增强,社会实践活动增多,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11.地方文献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 篇十一

[关键词]体育人的需要发展两极

1、需要和人的需要

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人的需要是指人体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不满足感,它可使人产生行动的动机。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都是人的需要,都是人的一种生存形态。个人需要是社会中每一个个体的生存形态,社会需要是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是个人需要的集中表现。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从根本上来说是统一的、一致的,它们统一于人的需要,在最根本点上,二者之间是不存在矛盾的,它们只表明具体需要者的不同而已。

2、人的需要与体育的萌芽、形成和发展息息相关、紧密联系

体育萌芽于原始社会,与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以及早期的生产劳动实践有着直接的联系。原始社会的体育萌芽,归根到底是受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所决定和制约的。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我们祖先的生活极其艰难,于是人们开始目的有意识的以自身为对象加以改造培养的实践活动,这正是在原始社会中体育的萌芽,人们从最初由对自然物提出需要变成了对人自身提出增强征服改造自然能力的需要,用以保障生活,发展生产力。

随着奴隶制的建立,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人类社会对体育的需要也发生了变化,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谋生需要,而是形成了对体育广泛而又具体的需要,如军事的、教育的、娱乐的需要等,体育的运动形式也相对独立和日益丰富起来。奴隶社会对体育的需要是由于当时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巩固其地位而产生的。在周朝,为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体育成为维护和巩固等级制的重要手段和教育内容,所谓“射礼政治”就是最典型的表现。当然,统治阶级为了健康、享乐也需要进行体育活动,但这种个人需要总体上是依附于社会需要,是作为社会需要在个人身上的体现和反映。而此时最下层的奴隶阶级,由于低贱的地位和残酷的奴役使他们不可能提出体育的需要,也没有从事体育的权利和条件。

在封建社会,体育发展缓慢,对体育的需要还重要局限在统治阶级范围,农民阶级对体育难以有普遍的需要。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一是受当时的手工生产劳动的约束。封建社会的劳动者主要以手工形式从事生活资料的生产,这种生产劳动的特点和方式总的来说是劳动者在身心方面有较为全面的发展,劳动者难以对体育产生强烈的要求。一是受农民阶级的经济地位、生产关系的约束。在封建社会,劳动者除了在人身权利上有较大改善,还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如农具、少量土地等,这些是劳动者赖以生存的命根子,他们更为注重和关心,而较少关注对体育的需要。三是统治阶级的压制。在欧洲表现为以神权否定人权,用宗教禁欲主义否定人的价值和享乐,在中国则是崇理禁欲,以理杀人,用严格的封建道德伦理规范约束人们的需要和追求。

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体育具有广泛的社会需要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是与资本主义生产由于犬机器应用所带来的分工的极度专业化有密切关系的。然而分工却给资本主义社会带来了威胁和影响,由于分工,劳动者的体力活动减少,精神负担加重,健康受到损害,工作难以维持,直接影响了资本家的利益。为了最大限度地榨取剩余价值,资本家就必须增加对工人的体力投资,保证工人的身体健康,以提高生产效率。此时,培养和提供强壮健康的适应现代化生产的劳动力便作为一种广泛的社会需要被提了出来。另一方面,作为无产者的工人,只有依靠出卖自身劳动力来维持生计,因而他们需要更加珍惜和爱护自己的身体,用以较长时间的工作,来保障自己的生存。因此,资本主义社会对体育产生了普遍的需要,体育也作为满足上述需要的主要手段和方式之一在资本主义社会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迅速的发展,出现了众多运动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内容。

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随着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公有制的新兴的生产关系的建立,人才能最终从资本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社会的生产目的才能与人民的需要、利益从根本上统一起来,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得到充分的自由发挥和实现。在那时,体育才能真正具备是广泛的社会基础,为全体社会成员所需要和享有,成为培养和造就体质和精神全面发展的具有高度文明的人的手段之

综上所述,人的需要是随着体育的萌芽、形成和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从原始社会对体育的生存的需要,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主要以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为主,其它需要也有出现,但此时对体育的需要还是主要局限在统治阶级范围,个人需要难以满足。随着社会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资本主义社会,人对体育的需要也得到了大部分的满足,但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资本家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个人对体育的需要还是无法得到充分实现。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将人类彻底解放出来,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才能统一起来,人对体育的需要也才能得到自我实现。

3、中国学校体育课程百年历程中的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

我国自1903年清朝政府颁和实施《癸卯学制》,规定各级学堂开设体操科至今,100多年过去了,我国体育课程从无到有,逐步发展,直至发展成为今天我国基础教育中一门不可缺少的重要课程。在中国学校体育课程的百年历程中,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是体育课程发展摆动的两极。

(1)体育课程的社会需要

体育课程发展不可能超越特定的政治范畴,它不可能不体现某一时代、某一社会的政治要求。从历史来看,任何一个政府推行课程改革,都是从有益于维持和改善本阶级或本政权的根本利益出发的。新中国成立前,体育课程的发展毫无疑问首先是考虑了政治的需要,新中国建国初期全面学习苏联模式,全盘引进苏联的体育课程,其首要的原因也是因为苏联也是社会主义的,苏联的意识形态是马列主义的。

社会占支配地位的阶级,总是要通过体育课程来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清末的兵操不过是清政府为挽救濒临灭亡的封建统治,而被迫引进的“西艺”课程之一,并借以兵操训练,培养机械的服从精神;民初沿袭兵操课程,与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着很大关系;1923年改体操为体育,能够得到北洋军阀政府的确认并推进,在于课程改革不但没有对他的统治构成威胁,而且还可以借课程改革缓和矛盾,粉饰太平:国民党统治时期则强调党化教育、体育与童子军及军事训练的结合;新中国成立后,则突出表现为体育课程要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等。

其中社会(国家)的需要对体育课程

具有强制性作用。任何社会制度下、社会的任何发展阶段都不存在不考虑社会(国家)需要的体育课程。

(2)体育课程的个体需要

儿童作为教育的对象和自我教育的主体,直接制约着体育课程发展,换而言之,体育课程质量的高低、教育的效果,必须通过儿童才能体现出来。体育课程的编订和实施,必须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课程对这个因素重视不够,20世纪初的学校兵操课程是完全没有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体育课程;1922年课程改革到国民党统治时期,虽然对“儿童”有所“重视”,甚至出现过“儿童中心”的观点,但总体上说依然是以社会或国家需要为中心的体育课程: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对体育课程认识的局限性和“左”的影响,体育课程过分强调了工具性质,课程实施过于注重强迫性的生物训练,忽视或无视儿童的身心特点,形成机械、呆板、枯燥和整齐划一的体育教育,压抑了儿童的个性,背离了儿童身心特点。

(3)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是体育课程的两极

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是体育课程发展摆动的一个两极。清末的体操科显然强调的是统治阶级需要;1923年的体育科,明显突出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国民党统治时期体育与童子军的综合课程,表现了国民党统治阶级的意志。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我国体育课程表现出强烈的国家需要色彩;改革开放后,开始关注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特别是当前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强调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并明确提出了“体育课程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

体育课程发展更容易受社会或国家因素的影响,甚至是某些政治家个人言论的影响。如清末的丧权辱国带来了兵式体操,抗战的需要带来了战时体育补充教材,毛泽东同志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指示,整整影响了新中国体育课程50年的发展,这是体育课程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4)体育课程的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密不可分

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不但共存于人的需要结构中,而且两者具有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个人的需要依赖于社会的需要,离开社会需要,个人需要就失去必要性、合理性和可能性;另一方面,社会需要也离不开个人需要,它是在个人需要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归根结底是为个人需要服务的。离开个人需要,社会需要同样会失去存在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可能性。

12.地方文献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 篇十二

关键词:高职学生,培养质量评价,社会能力培养

为使学生能更好地就业, 高职院校历来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并且大力推进和实施各项教学改革, 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但是, 从企业的需求和个人可持续发展来评价高职学生培养质量时, 专业能力其实只是其中的一方面, 关键能力特别是社会能力也很重要。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 虽然包含社会能力培养的内容, 但是并未受到高职教师们的真正重视, 也没有转化成实质性的教学行动。

1 背景:高职学生培养质量评价中没有重视社会能力评价

1.1 培养质量评价的含义

(1) 培养质量。各个领域管理者都非常重视质量, 学界对其界定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总和”。“明确需要”是指在标准、规范或技术文件等中已作出规定的要求, “隐含需要”则指外界对实体的期望。这两类需要具有内在的相关性, 后者是前者的指引, 前者应根据后者作出修订。根据上述定义, 高职学生培养质量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考虑国家、省、市文件对高职教育的要求和完善, 以及执行专业培养方案;二是要考虑市场、企业的需求和学生、家长的需要。

(2) 培养质量评价。从管理学角度看, 评价是评价者根据评价标准对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进行量化和非量化的测量过程, 最终得出一个可靠的并且符合逻辑的结论。质量评价指的是评价主体通过一定方法来衡量评价对象满足两类需要的程度。而评价高职学生培养质量要认真考虑评价主体、评价方法和评价内容等要素, 唯有如此, 评价结果才具有科学性和导向性, 否则, 评价结果就会产生一定的偏差。

1.2 培养质量评价的误区

(1) 目标理解片面。2010年8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深刻指出, 职业教育要“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然而, 在对高职学生培养目标的认识上, 很多人功利地认为, 市场企业需要什么就培养什么, 要着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但是, 高职学生作为高职教育的对象, 毕竟不是商品, 他们还有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即综合能力与全面素质的提高。

(2) 评价主体错位。高职学生培养质量两个方面的内容决定了评价主体应是多元的, 包括政府、实习与就业单位 (企业) 、学校以及毕业生自身等。政府评价 (评估) 侧重于考核硬件投入、教师水平、教学效果等是否满足学生培养的基本要求;学校评价侧重于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技能水平。在多元评价主体中, 政府评价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而忽视了实习与就业单位评价 (企业) 和毕业生本人的评价。

(3) 评价内容失真。由于评价主体的错位, 评价内容主要是由教育主管部门委派的专家来确定, 因而, 缺乏企业和毕业生的直接参与, 这就使评价内容与企业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等实际需求相脱节。企业关注的是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 而学生可持续发展则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总之, 评价内容要回归学生本位, 要能体现学生培养质量的全面性。

2 现实需要:高职学生社会能力是企业与个人的关键需要

2.1 企业评价的角度

(1) 知识评价。《中国大百科全书》对知识的界定是, “所谓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 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相互间联系。这种反映一方面来自于自身的努力实践, 另一方面通过课堂等媒介间接获取”。为什么强调高职学生要拥有一定的知识量?一个人对事物的状态及规律认识的程度决定着他在多大程度改造客观世界, 高职学生也不例外, 没有一定的知识量, 对技能的掌握只能是机械的, 缺乏持续发展的空间。高职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本科院校学生有所不同, 这里借鉴钟义信教授的“信息—知识—智能的统一理论” (在对隐形知识类型研究这块, 钟义信教授的“信息—知识—智能的统一理论”很有参考意义, 钟教授将把隐性知识分为基于身体的隐性知识、基于言语的隐性知识、基于认知个体元认知的隐性知识、基于社会文化的隐性知识等四类) , 他们的知识结构应包含大量的隐性知识, 而显性知识比较缺乏。

(2) 能力评价。能力是指完成一定活动或胜任某项任务的具体方式和主观条件, 业绩反映的是人们从事某一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集合。学者基于能力与业绩的关联性提出“能力业绩观”, 这种观点的假设是:合格的员工具备合格的能力, 产生合理的行为, 带来合格的业绩。高职学生要在实际工作中取得好的业绩, 必须要有完成任务的各种能力。目前企业和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要求是技艺精湛、技能高超, 所以高职学生的立业之本就是高水平的专业技能, 包括专业基础技能和专业核心技能。专业基础技能指的是专业工作所必备的基础能力, 如语言表达、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专业核心技能指的是某一专业所独有而其他专业难以替代的一技之长甚或绝技, 它数量虽少, 但对高职学生在该专业的成就产生深远影响。高技能人才除了具备专业技能外, 还需要有支撑其发展的关键能力, 即专业技能以外的能力。

(3) 素质评价。当今社会和企业对高职学生的评价和要求是全方位的, 不仅要求其有一定知识和一技之长, 更要求其有诚信、敬业、独立、创新等素质。高职学生的“高”不仅是技能的“高”, 还应指职业素质上的高也要有对人类崇高精神、社会责任感、诚信品质等的感悟和思索, 并树立产生积极的人生目标。人的素质是人的多种要素的内在规定性, 多种要素指的是人的自然特性、人的实践特质和人的社会属性。根据这些要素, 人的素质包括自然、专业和社会三个方面的素质。对应地, 高职学生的素质也应包括个体素质、专业素质和关键职业素质。个体素质主要包括兴趣爱好、积极性、抗压等心理素质。职业关键素质主要包括职业道德素质、团队精神、开拓与创新、协调与服从等素质。专业素质要应包括行业眼光、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素质。

(4) 三个要素间的关系。知识、能力和素质是三个关系非常紧密的概念, 素质是属概念, 是核心, 知识和能力是种概念, 分别是表层和里层。三者彼此相互影响, 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基础, 能力是知识转化和素质外显的行为, 素质是知识、能力内化的结果。通过对三个要素的分析, 在高职学生质量评价体系中更应加强对他们的能力评价, 因为他们的知识量与素质高低最终是通过他的能力体现出来的。当然在对高职学生进行能力评价时, 不仅要关注他们的专业能力, 还要关注他们的社会能力, 这点越来越被社会与企业所强调。为验证这一观点, 课题组成员围绕“企业最看重学生的哪些能力”这一主题对温州100多家大中小企业进行了调研, 调研数据显示, 当前企业对高职学生的评价不仅仅是专业技能, 而更看重合作、沟通、解决问题等社会能力。因此, 高职院校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时, 更应关注学生上述社会能力的养成教育。

2.2 毕业生的可持续发展角度

高职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当今企业的需要, 同样也是经济发展和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出现, 中国的产业结构不断地在进行优化调整, 随之而来, 劳动力市场不断变化, “职业预测”也变得愈来愈难。所以, 职业教育就不是单纯的“适应岗位、工种需求”的教育, 不单单是就业教育和谋生教育, 而要强调持续发展和人生关怀。当今全球范围内职业教育改革的潮流要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职教观念。在这股潮流的影响下, 能力培养的理念也在发生变化, 即“整合能力观”演绎为“关键能力观”。整合能力观认为能力是在职业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态度、技能和知识的整合, 认为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离不开具体的工作情境。关键能力观认为不管从事任何一种职业, 都有需要一类“关键”能力, 它比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更符合社会和人的终身发展的需要。国内学者许芳菊认为关键能力包括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本文认为, 应更加关注关键能力中的社会能力。

3 现状比较:相比本科生高职生的社会能力整体水平不高

通过对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关系的分析后发现, 能力评价维度是外显维度, 是企业对高职学生培养质量评价的“聚焦”维度。通过对企业的调研和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考量, 很容易出的结论是, 高职教育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但是, 现状不容乐观。

3.1 研究方法

(1) 被试。本研究选取某高职院校 (180人) 和某本科大学 (160人) 340人参加测试, 发放问卷340份, 收回有效问卷310份。被试基本情况见表1:

(2) 工具。采用人保部制定的2011年版《全国职业核心能力统一测评》 (简称ZHPC) 文件包, 并根据一定标准, 编制了《大学生职业社会能力问卷》, 量表分为三个维度: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 所占分值为分别为33分、33分和34分。本量表共有55个项目, 具备很好的信效度。要求被试读懂题目后, 根据自身实际做出符合自己状况的选择。

(3) 过程。测试以班级为单位, 笔者和经过培训的学生发给被试问卷, 要求被试认真理解提议并如实回答。问卷收回后, 先进行整理, 然后采用SPSS17.0版本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此外, 还根据问卷结果, 运用个别访谈法对有关问题再深入了解。

3.2 数据分析

(1) 两个层次大学生社会能力整体水平比较。从表2可见, 高职学生社会能力的整体水平要低于本科学生, 特别是在与人合作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与人交流”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 两个层次大学生的差距不大, 但是他们的“与人交流”得分都不高, 两个层次大学男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均普遍高于女学生。

(2) 相同性别不同层次大学生社会能力比较。由表2可以看出, 相比本科男学生, 高职男学生几个方面的社会能力均显不足。相比本科女学生, 高职女学生除“与人合作”的能力差距比较明显外, “与人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差距不是很明显。

(3) 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高职学生社会能力比较。分别以城乡、专业、是否独生为自变量, 以社会能力为因变量, 进行计分, 见表3。

从上表中不难发现:一是城市大学生的几个维度的社会能力和社会能力整体水平均低于农村大学生;二是独生子女大学生几个维度的社会能力和整体社会能力水平均低于非独生大学生;三是理工类大学生的“与人交流”和“与人合作”能力低于文史类大学生, 但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却高于文史类大学生。

4 思考:高职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的氛围与原则

4.1 营造家校政社共同培养的氛围

在访谈中, 发现几类代表性现象:一是城市大学生的社会能力整体水平要低于农村学生;二是部分来自于商人家庭的高职学生在与人相处方面存在一定障碍, 这是因为他们在父母长期的影响下形成了攻击性、竞争性的人格;三是男孩子受到家长的娇生惯养, 这是因为父母传统思想与错误教育观念所致的。从这些现象中不难看出, 高职学生社会能力的水平与其家庭背景和家庭教育水平密切相关。所以, 高职院校社会能力的培养工作离不开家庭的支持, 特别是部分城市、商人和溺爱子女的家庭。此外, 高职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实践活动, 需要社会与企业提供给高职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和服务社会的机会, 政府应在这方面出台相关政策加以引导。

4.2 遵循差异化原则培养社会能力

不管采用何种培养途径和方法 (含课程实施、团队活动开展和实践活动指导等) , 都要遵循差异化的原则。一方面要重视高职学生社会能力整体水平偏低的事实, 采取一定途径加以提高。另一方面, 也要重点关注一些群体。在上述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高职学生社会能力的测试结果中, 理工专业独生子女的“与人合作”能力、理工专业独生男孩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文史专业独生女孩的“解决问题”能力偏低, 在培养中, 要特别关注这几类来自城市的群体高职大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小娟.高职学生素质能力评价研究[J].教育研究, 2013 (5) .

[2]萧宗六, 贺乐凡.中国教育行政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3]刘艳, 邹泓.社会能力研究的概述与展望[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3 (01) .

[4]姜大源.论世界职业教育的主体脉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1, 5 (11) .

[5]高宏, 高翔.对我国职业教育中关键能力研究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6 (11) .

[6]王同军.重视社会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10) .

13.地方文献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 篇十三

2、教材简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完公民的人身、文化、经济各项具体权利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实现各项权利的社会环境要求,是本学期教材的总结篇。本节设置了两个活动,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社会公平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懂得了公平的重要性,就为学习下节课《维护社会公平》奠定了基础。

3、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学情制定了分层次要求的三维学习目标。

①了解公平的含义,理解和掌握公平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②通过创设情境和案例分析及讨论辨析等方法使学生懂得公平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

③培养学生公平合作意识,公平责任意识,自觉践行公平。(教学难点)

二、说教学方法

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对公平认识上的偏激片面及对社会知识、国家政策了解较少的学情我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师生谈话法、小组讨论法等。

这样的教学方法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能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也抓住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知、情、意、行的核心要求。

三、说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分四步:

(一)导课

(二)出示目标

(三)新知学习

(四)目标检测

(一)导课设计。“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我采用概念导入法和反问激疑法导入新课,即对“公平”含义的不同理解和对公平重要性的反问,使学生带着思考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出示目标。目标的出示更使学生增强学习的方向性、主动性。

(三)新知学习。

1、采用案例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即教师出示农民工怒杀建筑工头全家的教学案例,然后分组讨论“当人们在社会交往合作中,受到不公平对待是易发生的情况”引出公平对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板书:稳定

2、采用列举法和师生谈话法,即列举国家出台的多项促公平维护稳定的举措,让学生体会国家促公平维护稳定的决心和信心。板书:举措

3、采用讨论辨析法,即讨论辨析公平对竞争、合作的关系,再次理解公平的重要性。板书:竞争、合作、大公、箭头

4、采用情景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即教师出示海尔集团成功发展的秘密教学案例,然后师生模拟公平情景并分组讨论“公平能否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公平能否调动工作积极性”引出公平对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板书:发展、权利机会、积极性

5、采用列举法和师生谈话法,即列举国家出台的多项促公平促发展的举措,让学生体会国家促公平促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板书:大平、箭头

6、采用回顾旧知法,即学生联系历史课上学习的党的基本路线内容回忆出“改革、基本路线” 让学生体会公平在实现国家整体宏伟目标和基本路线中的重要性。板书:改革、基本路线

7、小结。师生共同归纳本节学习的知识重点、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四)目标检测。出示分层次达标的习题,充分发掘学生的理论运用实际的能力,使学生明确学习过程中的得失,以便查漏补缺,完成学习目标,并有所启迪。

一、填空: 公平是在------中产生的,公平意味着权利与义务的--------。

二、明辨是非:将体现公平的画∨,不能体现公平的画×

1、学校分快、慢班()

2、市场竞争中弱肉强食()

3、国家实行“两免一补”()

三、拓展练习

构建和谐社会要更注重社会公平,清结合自己身边发生的事谈谈自己该如何维护公平。

四、说板书设计

1、突出了本节的教学要点。

2、显示了本节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一目了然,便于学生掌握。

14.口琴练习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篇十四

2:听的东西多了,吹的东西也会随之变多。

3:把每天听到的好的曲子里面选一两句扒下来,一年后你的短句积累会很惊人。

4:高调性的琴费力,低调性的琴费气,各买一把可以全方位的锻炼自己气息的力度和强度。

5:十孔的单音是会随着气息的细小变化而变化的,需要了解这种变化并且控制这种变化。

6:先将技术提升到一定层次,才好谈融入感情。

7:压音和超吹的作用是补全一个八度上的全部12个音,尽快掌握能方便之后学习转调。

8:基础的东西练好了,再练曲子就会很快了。

9:学会录音,听自己录下来的东西,找出瑕疵,然后改善。

10:口琴很自由,所以吹奏的时候也不要被拘束

口琴基本吹奏方法

1、伴奏:口含七孔,舌盖左边琴格六孔,右唇边一孔吹奏单音,遇到伴奏记号时,将舌头放开一次后迅速盖回原处,发出“锵”声就是伴奏。

2、高音伴奏:口含七孔,舌盖右边琴格六孔,左唇边一孔吹单音,舌头动作与吹普通单音时相同。

3、和弦奏法:又称空气伴奏。

吹奏方法与普通伴奏相同,就是把舌头开放的时间延长。

4、手震音:左手握琴,双手手心合盖,右手不断扑动,发出“汪汪”声,即手震音。

5、提琴奏法:嘴唇缩小,口含上格单孔,吹奏时把气压紧,并将口琴用右手快速前后摇动。

6、曼陀铃奏法:又称舌震音奏法,口含琴的上面一空,口形呈圆形,舌在唇内左右或上下摆动,发出快速的断音,效果像弹拨乐器的轮指。

7、三度和音:口含三孔舌头不盖即可吹奏。

8、三度提琴奏法:口含琴上面三孔,不盖舌,手的动作与提琴奏法相同。

9、八度和音:口含九孔,舌盖中间五孔,两唇边奏出八度和音。

10、五度和音:口含五孔,舌盖中间三孔,两唇边奏出五度和音。

11、鼓音:舌尖在上牙根处打滚,奏成连续“得儿”的滚音声。

12、回音:手的`动作照手震音,右手一开,奏出”呜哇“声。

13、琶音:从本音的低八度起,用右手将口琴迅速向左边推至本音。

如在音符上有延长音记号,则口琴推动的速度要慢些,到了本音在用手震音延长。

14、涟音:二度音急速反复。

15、颤音:二度音连续反复,用右手将口琴左右急速推。

口琴的记谱法

就象吉他的六线谱一样,10孔Blues口琴也有自己的记谱方法,那就是孔数符号记谱法,这种记谱法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总的来说大同小异,以下是在本教程中使用的记谱法。

数字1-10代表一到十孔字母“i”代表吸,例如:5i 是吸第五孔字母“e”代表吹,例如:3e 是吹第三孔。

拍子是用“”表示的,写在音孔数的上面。

一个简单的应用孔数符号记谱法表示的乐曲如下所示:

jin gle bells jin gle bells 单音

5e 5e 5e 5e 5e 5e

jin gle bells jin gle bells 和弦

15.地方文献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 篇十五

人的需要问题既是一个哲学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人的需要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维系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需的物质生产资料的需要,另一类是人们对认知道德审美情感信仰等精神生活的需要。前者不仅包括了人与动物相同的自然需要、本能需要,而且囊括了人之为人的社会性需要;后者是人类所特有的精神需要。当今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认识人的本质、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应该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简述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思想:

首先,人的需要具有现实性,物质需要是人类社会历史发生的原始动因。《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中马克思确立了以“现实的人”为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出发点。“现实的人”意味着有血有肉、感受着外部世界、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生存的人。马克思看到,对历史进程起到实际作用的是人类满足自身需要的方式: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既使人获得满足生存需要的物质,也使人改造外部世界和改造自身的水平不断提高。这过程中需要的内容从物质对象上升到交往关系,从生存层面扩大到发展层面,需要是人类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其次,人的需要具有历史性,它与生产方式相联结并推动社会历史发展。无论是人的需要的内容还是其满足方式,都不会永恒不变。需要与生产方式联结,一方面,两者的互动使社会生活横向拓展,社会关系愈发复杂。人们之间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物质联系,不断采取新的形式,进而表现为“历史”。另一方面,需要与生产方式都处于历史变化中。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人的需要从简单到多样。当既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不能满足大多数人的基本需要时,需要的匮乏便会激发人的主体性,改变已有的社会生产方式。

充分关注民生问题,满足人的现实需要。概括来讲,就是要以改善民生为社会建设的重点,要抓牢维护社会公平的关键,让人民共享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下良好的竞争环境和改革成果。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大潮中,产业工人的生存状态需要得到社会充分关注。众所周知,这个群体曾经是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过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而现在他们普遍存在着工资低、住房困难或住房条件简陋、劳保福利低等诸多现实需要问题。以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为例,尽管近几年来各地普遍提高了企业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但同企业高层收入、劳动生产率以及利润率相比,利益所得依旧很低,何况各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政策是近几年来通货膨胀的集中反映,产业工人的现实需要和利益并未得到充分满足。产业工人实际工资水平的提高、现实需要的满足不仅能改善职工的生存现状,并且在调动职工积极性的同时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保证了高效生产。

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的关系,满足人的发展需要。首先,人的物质需要的满足,必须以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为基础,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今天的人类已经不用看大自然的“脸色”行事,但我们更应该抛弃“人类中心主义”,谋求“天人合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国有企业,尤其是炼钢炼油这类的大型国企,不仅应该从根本上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想法,更应该在实际行动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保护自然环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荣共存的境界。其次,就满足产业工人的发展需要,提出三点建议:1.加强产业工人之间的自学互助。一线产业工人普遍“依赖经验、缺乏创新”,要学习新知识并不断思考,积极营造“不学习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淘汰”的氛围。2.变更企业用人思维。人人都是研发者,人人都是生产者,不刻意区分研发人员和生产人员,在生产中研发创新,鼓励产业工人的小发明、小创造。3.建构社会培训体制。加强产学研联盟,邀请社会机构、知名专家进行讲座,满足产业工人的发展需要,提高产业工人的整体素质。

建立完善的并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社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体制保障,“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印证了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指导作用。下面以企业劳保福利制度为例,来探讨新形势下企业和社会如何实现人的利益满足与发展需要。首先在改革企业劳保福利制度前,应明确两点原则:其一,保证企业劳保福利资金来源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其二,企业劳保福利开支的合理性。1.劳保福利工作的范围应拓展,之前的劳保福利工作基本上局限于给予产业工人物质利益的享受,今后应把开发智力、企业培训、活跃工人精神文化生活和满足产业工人发展需要也相继纳入劳保福利工作领域。2.劳保福利工作应逐步走出家庭和企业,进入社会。劳保福利工作的社会化程度越高,它能统筹到的资金就越多,调动资金的能力就越大。由于实行劳保福利工作的社会化管理,管理者工作性质相对单纯,效率更高,成本更低。3.劳保福利工作的医疗制度方面,一方面,要加强管理,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度,为真正需要看病的职工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和报销体制。另一方面,杜绝“无病求医”、“一人公费,全家吃药”的乱象,可尝试采取医疗费部分包干到单位或个人的办法,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罚老、罚病、罚弱”,使全体产业工人的利益得到保障、现实需要得到满足。4.应社会发展、时代进步需要,每当物价调整和工资改革时,福利基金和退休基金不仅要专款专用,还要使退休产业工人和在职工人一样,随着生产水平、物价水平的提高相应地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奎良.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全景展示[J].天津社会科学,2014(01).

[2]刘海亮.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11).

16.地方文献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 篇十六

美国《金融世界》和英国《Intebrand》公司按“七个力”的标准,对世界化妆品品牌进行评价,评出27个世界名牌化妆品,其中:美国有“雅芳”等13个品牌、法国有“欧莱雅”等6个品牌,英国有“旁氏”等3个品牌,德国有“妮维雅”等3个品牌,日本有“资生堂”等2个品牌。

目前,中国的化妆品工业在销售额上已居世界第八位,亚洲第二位,遗憾的是国际名牌化妆品中尚没有中国的品牌,但是,在中国境内生产和进口销售的国际品牌已是随处可见。中国的化妆品市场已经国际化,伴随国际品牌的化妆品进入,中国自己的化妆品品牌也在同国际化妆品品牌的激烈竞争中发展和壮大,已显现出中国化妆品品牌的实力和希望;同时也看到了它正在走向成熟,已形成一批集中度比较高、经济效益好的品牌。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对2002年在中国境内生产的国际和国内品牌的六大类化妆品,按产量或销售额进行排行,列出排行榜的前十位,入排行榜的共有60个国内和国外品牌,其中国内共有 38 个品牌列入前十位,占总品牌的63.3%。这些品牌是:

护肤化妆品中的“大宝”、“小护士”、“美加净”、“郁美净”、“东洋之花”等,5个品牌列到护肤产品市场排行榜前十位。

洗发用品中的“舒蕾”、“蜂花”2个品牌列到洗发产品排行榜前十位。

花露水产品中的“六神”、“隆力奇”、“芭蕾”、“小叮当”、“蒲公英”、“碧丽”、“白猫苦参”、“俏丽”、“白莲”、“霞飞”等10个品牌全部列为花露水排行榜的前十位。

儿童用品中的“郁美净”、“小叮当”、“安安”、“孩儿面”、“小百羚”、“调皮宝”、“青蛙王子”、“小浣熊”、“小松鼠”等9个品牌列到儿童化妆品排行榜前十位。

美发产品中的“温雅”、“雅倩”、“美涛”、“丰采”、“光明”、“好迪”“雅黛”等7个品牌列美发产品排行榜的前十位。

护发素产品中“蜂花”、“Maxam”、“美露华”、“百年润发”、“比倩”等5个品牌列到护发产品排行榜前十位。

目前,在中国有3000家化妆品生产企业,其中“三资”企业500家,国内企业占绝大多数,其销售额为全国化妆品市场上总销售额60%以上,产量80%以上的产品属于国内企业所生产。由此可见,国内化妆品市场的主力军仍是中国自己的化妆品生产企业,有一大批自有品牌和本土产品,它们维系着广大的消费群体,广泛受到青睐,在消费者信赖的品牌中占有相当的数量。

中国加入WTO ,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已是现实,国内市场也已国际化,积极培育、扶持和推出中国自己的名牌,是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邓小平同志讲:“我们必须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出我们中国自己的名牌,否则就要受人欺负”。江泽民同志讲:“立民族志气,创世界名牌”。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根本目标是在2020年用18年的时间达到美国用了100年,日本用了75年,韩国用了25年才能实现的人均GDP4000美元的水平。这就标志着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将大大提高,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妆品行业必将在未来的18年中成为快速成熟和高速增长的行业。国际化妆品行业的发展经验证明,社会对其的关注度也将更大。化妆品行业是一个时尚性极强且具有高毛利运作特点的行业,它在制造、销售的过程中能带动一大批相关行业的增长,因此,发达国家都倾向于将“化妆品”同“卷烟”和“酿酒”等行业一起,列入减少进口、扩大境内制造的保护性行业。中国这一发展空间已被国际跨国公司列入全球发展的战略,我国化妆品的市场已成为跨国公司的竞争焦点,他们不断增加在我国的投资,扩大商业销售网络,对我国化妆品工业产生了冲击和压力,但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化妆品工业的发展。化妆品工业是一个高科技与传统工业相结合的产业,是依靠高科技带动的传统产业,发展化妆品行业,不仅可以提高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同时还可以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带动社会整体消费,促进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大规模的劳动就业。化妆品工业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生活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主任林宗棠提出:依靠政府、协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创造出中国的和世界的名牌。国家政府部门应积极推动名牌战略,给予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必要的支持和保护。行业协会要把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促进工业结构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来抓,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帮助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强化质量和提高实力,促进企业创名牌。企业是实施名牌战略的主体,企业在培育和创名牌过程中,一是要企业上上下下有强烈的质量意识,二是要采取科学有效的发展战略和策略使名牌发展有可持续性,三是要把重点放在科技创新上。

17.接受现实更需要勇气一辩稿 篇十七

开宗明义,概念先行。现实是指与心理预期有差距的现状。接受现实即依据现实情况对自我心态和行为进行调整。改变现实则是依据心理预期对现实状况进行改造。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勇气的解释则是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魄。需要强调的是只能改变而不能接受和只能接受而不能改变的现实,都不能完整的构成双方探讨的辩题。因此针对既能改变又能接受的现实这一主体,我方坚定认为接受现实比改变现实更需要勇气。

首先,从需要的量化标准看,一方面,接受现实比改变现实的勇气更易缺乏。面对贪污腐败等不堪的现实,接受现实意味着要打破自身原有正确的价值观,违背自身社会责任感。改变现实恰是由于缺乏足够的勇气对原本正确的自我心态和行为进行调整,转而致力于使现实状况逐渐符合自身心理预期。这正从侧面表明接受现实比改变现实更需要勇气。另一方面,接受现实比改变现实所需的勇气更为迫切,接受现实的过程中需要源源不断的勇气给予补充,以调整心态,认清自我。而改变现实中的勇气却绝非越多越好,过多的勇气只会使人陷入冲动鲁莽的误区,阻碍现实的改变。现实生活中的莽夫正是如此。

其次,从主客观的比较来看,改变心理比改变现实更需要勇气。客观上,接受现实和改变现实的过程中都会遭遇未知的困难与风险,最后,从价值上讲,接受现实是对过去的总结,是对未来的一种重新思考,是主观能动性的再次开发和内化。我方所提倡的接受现实更需要勇气是一种既不怯懦,也不冒进;既不沉沦,也不鲁莽的价值选择。它是基于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存在相结合这一基础的理性分析,而这种行为恰恰是认清自我,重塑自我的建设过程。无可否认,人最大的敌人往往就是自己,而英雄成功的重要因素就是能征服自己。

18.地方文献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 篇十八

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力中最具有活力的要素,农业机械化历来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反映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纵观世界各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都有其相同或相似的发展规律。科学分析我国农机化发展形势,把握发展规律,是做好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当前,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经济、技术条件等诸方面因素来看,我国农业机械化已经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

一、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依现行汇率计算,2003年人均GDP突破了1000美元大关,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是一个普遍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是一个普遍的趋向。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这显示,我国进入了工业支持农业,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小康建设的新阶段。在人类漫长的农业文明中,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推动了农业和整个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水平的重要保证,是推进农村工业化、缩小城乡差别的必由之路。综观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各国虽然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和途径,但共同点一般都是在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之后20~30年,才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没有农业的机械化,就谈不上农业的现代化,也不可能实现农村小康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

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是改造传统农业最主要的手段。先进农艺技术的推广应用,需要依靠农业机械作为载体和桥梁。例如实施土壤深耕、深松、化肥深施、免耕播种、秸秆破碎还田等农业节本增效新技术,是人畜力所无法完成的,必须依靠农机动力才能得以实施。新型的农业机械,也催生了先进适用的农艺技术,为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创造了条件。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仅需要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也需要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抗灾减灾能力,增强“藏粮于地”的能力。由于农业机械不仅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还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能够做到定时、定量、定位完成精确作业,从而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据专家测算,使用先进的农机化技术对于增加粮食产量的贡献率达到20%,特别是在抢农时、抗灾害方面,农业机械化的作用是难以替代的。例如在东北地区推广的玉米覆膜机械化栽培技术,与人工作业相比可节种20~30%,节水15%,增产20~30%。中原小麦主产区由于推广了小麦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大大加快了“三夏”生产进度,避免阴雨天气造成的损失,实现了“龙口夺粮”。美国工程技术界把“农业机械化”评为“20世纪对人类社会进步起巨大推动作用的20项工程技术”之一,列第7位。这一评价是基于100年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所引发的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有力地保障了世界农业发展和食物安全。

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首先,从劳动力结构看,在我国近5亿农村劳动力中,大约有2亿多转移到乡镇企业、进城务工和从事多种经营,这部分劳动力以青壮年为主,文化水平相对较高,而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在减少,总体素质在下降,老龄化趋势明显,要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就必然要求机械化的劳动替代。其次,从农业生产的特点看,“三夏”、“三秋”季节性劳动力严重不足,如果不能提高机械化水平,要求提高农业复种指数,扩大粮食播种面积是不现实和不经济的。目前,许多外出务工的农民,在“三夏”“三秋”等农忙季节,也不得不赶回农村参加农业生产,机会成本相当高。在这些农忙季节,农民工每次返乡需要20到30天,按照每个农民工平均月务工收入600元计算,加上往返路费和自身消费,平均每次1000元左右的成本。第三,从劳动者的观念看,随着社会的进步,劳动者的思想观念也发生很大变化。伴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农业机械的日益普及和作业成本的降低,广大农民迫切需要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改善生产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机械化水平。农民观念的变化,使得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强劲的发展源动力。

二、我国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

从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经济要求、技术条件、市场主体、运行机制和体制环境来看,当前,我们面临着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许多有利因素。

一是农机作业成本下降和农机服务收入增加,使得使用农机、购买农机成为一种理性的选择。马克思说:“只有在机器的价值和它所代替的劳动力的价值之间存在差额的情况下,才会使用机器。”按照这一经济原理,一旦农机作业价格低于人力作业价格,农机比人工在经济上、时效上、质量上更合算的时候,农业生产就具备了普遍采用农机作业的经济前提。近几年来,由于农机作业社会化进程加快,市场竞争促使农机作业收费价格下降,一些关键农机化技术(如水稻机插秧及配套育秧技术、联合收获技术等)获得突破,大幅度降低了农

机作业成本,许多农机作业服务价格已经低于雇工价格,农民使用农机作业的积极性高涨。浙江省农村雇人工收割水稻需要两个工,工费将近100元,还不算招待费。而请联合收割机收割一般每亩50元左右,不到半小时就完成,可降低农户生产成本一半以上。随着生产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支付农机作业费用的能力增强,以致近年来农忙季节屡屡出现农民在路上竞争揽雇农机的现象。另一方面,购买农机的农户,通过跨区作业大幅度增加了农机作业量,提高了利用率,缩短了投资回收期,已成为当前农村增收致富的带头人。从1996年开始,农机部门开始组织大规模的跨区机收小麦作业,联合收割机作业时间由原来的几天延长到一个月以上,小麦机收成本也从40-50元下降到30元左右。1995年至2004年的10年间,全国联合收割机保有量从7.5万台激增至41万台,年平均增长率保持了20%的高速度。社会经济的进步,达到了农业使用机器的临界点,阻碍农业机械化的经济“闸门”已被冲开。

二是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装备与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大范围普及推广的时机已经成熟。近年来,针对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国家加强了对新式农机的科研投入。我国农机科技创新成效显著,一些关键技术获得突破,成果转化速度加快。从主要农作物的生产环节看,小麦生产机械化技术基本成熟,水稻生产机械化育秧、插秧、收获等“瓶颈”环节的机械及技术等已取得突破,玉米联合收获机械正在加紧攻关、熟化,油菜、花生、马铃薯、牧草等作物的播种、收获机械化技术已在生产中试验应用。保护性耕作、秸秆综合利用、粮食产后烘干等新型农机化技术的示范进一步扩大。随着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实施,主产区主导品种的种植结构大体形成,耕作制度趋于稳定,农机化生产的规模效益日益显现,这为农机具的研制、推广、普及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三是农机大户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蓬勃发展,成为我国发展农机化的活跃市场主体。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在农机化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加强。2004年包括农机户在内的全国各类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的达到3214万个,农机从业人员达到3836万人。农机大户、股份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以及农机作业经纪人等新型农机服务实体迅速发展壮大,并具备一定的规模,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正在成为当前推动我国农机化发展的主体力量。全国农机销售、作业、维修三大市场日益兴旺,全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县为中心、乡村为基点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基层农机服务网络,各类农机流通、维修网点比较健全,区域性农机作业市场开始形成和逐步扩大。2004年全国农机经营总收入达到2437亿元,农机作业服务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

四是农机化运行机制不断创新和完善,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的农机化发展道路。在发展农

业机械化的实践中,我们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特别是农村改革以来,如何解决土地分散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是长期困挠着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大难题。多年来,农机服务形式不断创新,从有机户互助代耕作业,发展到联户合作经营、集团承包和跨区作业,农机服务产业化进程加快。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广大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探索出了以农机跨区作业为代表的新型农机服务模式,得到了农民的欢迎和机手的拥护,显示了勃勃生机。这种社会化、市场化的农业机械化运作模式,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在稳定农业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下,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减少了机具的重复购置,解决了“有机户有机没活干、无机户有活没机干”的矛盾,做到了“买不起、用得起”,闯出了一条千家万户小规模农业实现机械化的新路子。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农机跨区作业的范围从北方到南方、从小麦到水稻、玉米、大豆、从收获到耕种、施肥、植保、农田水利建设等其他作业项目,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五是我国农机化科研、生产、推广、鉴定、培训、管理体系日趋完备,为发展农业机械化提供了体制保障。建国以来,从兴办国营机械化农场和拖拉机站开始,党和国家一直把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加大了对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和行政推动力度,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机工业体系和农业机械化管理体系。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机化科研、生产、推广、鉴定、培训、管理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全国现有地市级农机管理机构349个,县级农机管理机构2749个,乡镇农机管理机构3.4万多个。地市以上农机试验鉴定机构49个,农机科研开发机构119个;县以上农机技术推广机构2439个,农机安全监理机构2955个,农机教育培训机构2181个。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农机生产大国,据2003年统计,我国农机制造企业8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年销售收入大于500万元)1469家,能生产14大类、95小类、约3000多个农业机械品种,除特大型、尖端技术产品之外,我国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农业机械已经基本自给,为农机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

2004年是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主要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发出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民个人、农场职工、农机专业户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给予一定补贴”,将农机购置补贴项目上升为全国“两减免三补贴”重要的惠农支农政策,这在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史上尚属首次。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出台,开辟了国家财政扶持农机化发展的新渠道,意义十分重大。中央财政2004年安排了购机补贴专项资金7000万

元,带动地方财政投入4.1亿元,引导农民投入购机资金20多亿元,补贴资金的导向作用十分明显,广大农民群众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热情空前高涨。二是2004年6月25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这是建国以来第一部关于农业机械化的专门法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总结了我国55年来的农业机械化经验和教训,特别是25年来改革的重要成果,首次确立了农业机械化在国民经济和农业现代化中的法律地位,阐明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明确了各级政府扶持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措施。这部法律的颁布实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高度重视,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进入了依法促进的新阶段。

当前,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农业机械化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随着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进一步强化,全社会关心农民、扶持农业、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的社会氛围已经形成。在统筹城乡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农业机械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和扶持必将进一步加强。最近,中央已决定在2005年扩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范围,较大幅度增加补贴资金,地方各级政府也纷纷增加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这将为农机化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以《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实施为标志,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一个持续、快速发展的机遇期。

上一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示范点”实施方案下一篇:电子设计大赛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