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怀疑与学问

2024-08-24

语文教案-怀疑与学问(共10篇)

1.语文教案-怀疑与学问 篇一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论点;

2、认识“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3、学习本文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运用。

难点:理解论证的层次和过渡句的作用。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我国当代有一位著名的史学家叫顾颉刚,他幼年读的书多,知识面广,并且读书时就不肯盲从前人之说,敢于提出疑问。因此特别喜欢考证。有一次,他看见一个饭碗,上面画着许多小孩,有的放纸鸢,有的舞龙灯,有的点爆竹,题为《百子图》。他知道文王有100个儿子,以为这一幅图画的是文王的家庭,就想考证一下文王的儿子。他从常见的书中只得到武王、周公等几个人。他很奇怪,为什么这样一个名人儿子竟如此难考证。后来才知道文王百子说是从《诗经》中来,只是一种谀颂之词,并非实事。这就是做学问。我们在学习中要心存疑问,勇于提问,不耻下问,随时反问,善于提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顾先生的一篇议论文——《怀疑与学问》。 (板书课题)

二、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布置阅读思考题

思考题一:文章的论点是什么?总论点是如何提出来的?

思考题二:分论点是什么?分论点的提出有什么特点?分论点与总论点之间有何联系?

思考题三:试找出本文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思考题四:文章用了哪些议论方法?

(此环节指导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

三、学生分组阅读课文,合作探究,考虑思考题的回答 (学生通过交流讨论领会作者的观点,这一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自由解读文本,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教师以平等对话的形式加入学生的学习讨论过程中。)

四、师生共同讨论并归纳

1、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2、分论点:

①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②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之后,第3自然段至第5自然段先从消极方面进行论证,第6自然段再从积极方面进行论证。第6自然段首句是承上启下的递进复句,精当地概括了前后两个分论点:“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而前一方面的论述,又分为两层来论证中心论点:第3、第4自然段先说对传说要有怀疑精神,既然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这种证据有时又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而这种传说又不一定可靠,所以对于传说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亦即怀疑;第5自然段扩展开来,又提出“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的小论点。这样,本文议论的内容从对于传说的怀疑,进而扩大到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意义,进而转到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作用,层层深入论证,对怀疑精神在做学问过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做了全面而精当的阐述。

(在此环节中,尤其要注意鼓励学生。此外,在评价时我们应采用多种方法,比如说让学生自评、互评等,这样更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主人翁的地位,也更能投入到学习中去。)

2、试找出本文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请学生各小组派代表在黑板上板书,评出归纳准确、简洁的学生,增加学生自学的兴趣。)

讨论并归纳: ①事实论据: a、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

b、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c、听说“腐草为萤”。 d、戴震善问的.例子。

②道理论据: a、“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b、“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c、“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3、请编写本文的阅读提纲,并请同组互评,选出优秀的提纲板书。

(这个步骤有利于学生梳理文章,理清思路。)

五、小结

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本文围绕着中心论点,分设了两个分论点,分层次地进行论述,条理清楚,中心明确。这种论证结构和方法值得同学们学习。

第二课时

一、导语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文章的论点、论据和文章结构,这节课我们来探讨一下文章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色。

二、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道理论证,是用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以及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等来证明论点。试举出课文中所用的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例子。

(学生分组讨论五分钟)

师生交流:

1、课文中所用的举例论证: ’

开头引用程颐和张载这两位古代大学问家的经验之谈作为论点,也起到了论据的作用,很有说服力。第5自然段又引用了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名言,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第4自然段为了论证对于传说必须有怀疑精神这个分论点,列举了古代“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的例子并连续多次追问清楚地告诉人们做学问时怀疑的必要性以及怎样以怀疑精神做学问。第6自然段为了论证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个分论点,举了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年读书善疑多问的事例做论据,也很有说服力。

2、课文中所用的道理论证:

第5自然段用关于“怀疑”、“思索”、“辨别”的阐述和引用孟子的名言论证了“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第6自然段的说理是:“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地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论证了“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事实论据比较容易理解,道理论据却往往由于它与论证过程联系得十分紧密而不容易辨认。因此,在分析道理论据时,我们要判断这个道理是否正确、合适,要将道理与有关事实联系起来,分析它们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例如文中说:“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这既是论证的过程,又是道理论据。联系文章的中心论点“学者先要会疑”和文中所举戴震的事例,就会觉得作者的这个道理论据不但与论点紧紧相扣,而且是很有说服力的。)

3、教师设疑:第三句“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是举例论证还是比喻论证?

(相机提出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概念,有利于学生多了解一些论证方法。)

明确:这句是比喻论证,设喻以说明“事实和根据”的两种“来源”,不是举例论证。如果举例论证,那就要举出做学问的实例,“譬如”后面所言,并非做学问的实例。

三、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1、教师指出本文作为议论文,‘语言准确、精练。请同学们划出相应的语句,朗读体会。

2、全班交流。例:“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这句话中,、四个“常常”,多次重复词语,突出说明学问家是经常这样做的,表明这样做,这种精神,乃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议论文,也应重视语言的品味,这样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四、拓展迁移

以“我尝到了怀疑的甜头”为题,向同学说两三分钟话。

要求所举例子能说明观点。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就实际生活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及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和口头论述观点的能力。我鼓励学生对事物提出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对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予以分析评论,课上学生演讲,让他们有了更多进行逻辑思维的机会,这样,学生的认识与思维水平能得到充实和提高。)

五、布置作业

“怀疑”是要有一定根据、一定的科学道理的“怀疑”。怀疑一切,打倒一切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请以《也谈怀疑》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论据充分。

2.语文教案-怀疑与学问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先作论述后提出论点的写法和层进式论证法、对比论证法。

2学习本文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语言。

3.认识“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二、难点、重点分析

1.本文是怎样引用古人的话作为道理的论据来论证的?找出引用的句子,研究它们的作用,领会引用的精要,与论点切合和引用后阐释等特点。除了引用,本文还运用了哪些方法?试举例说明。

分析:本文引用古代大学者的话作为论据,对于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起了重要的作用。开头引用古代两位著名的大学问家的话,既用他俩的经验之谈作论点,又作论据,颇具说服力。程颐的“学者要先会疑”和张载的“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两句话的意思概括起来就是:做学问要善于提出问题。中间引用了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并作阐释:“这也就是教我们要有一点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引话十分精当,与该段的分论点十分切合。

除了道理论证,本文的举例论证也用得很好。在论证对于传说必须要有怀疑精神这个论点时,举了古书上有“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两个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例子,使人确信古书记载的传说不一定可靠,怀疑确有必要。为了论证怀疑是建设新学说的基本条件这个分论点,举了清代戴震读《大学章句》敢于怀疑大儒朱表的例子,戴震一生在学术上之所以卓有成就,能成为大学问家,与他自幼读书就善疑好问分不开。作者举例时,还能摆出自己的经验,如读书时该怎样怀疑与发问,列出了一系列寻根究底的疑问,给人以启发和借鉴。总之,用这些事实论据来进行论证十分有说服力。

2.本文谈到要有怀疑精神,而《说谦虚》一文谈到要谦虚,两者之间有没有矛盾?为什么?

分析:“怀疑”与“谦虚”对于我们都需要,两者并不矛盾。“怀疑”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为了求得真知而独立思考,“谦虚”是指应承认自己的知识的不足而渴求新知。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谦虚才能求知,而求知须经怀疑,以力求真知。因此,两者都是我们在认识世界过程中所需要的:我们既要有谦虚精神,又要有怀疑精神,这是唯物辩证法在治学观点上的应用。

3.本文多次运用对比论证,一共有几处?

分析:“本文共有四处运用对比论证。

一、第4段“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从正反两方面说理,阐明“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之因;

二、第5段“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通过正反两方面的结果,阐明“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的重要性;

三、第6段“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地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先从反面说理,后从正面说理,阐明为什么“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四、第6段“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指“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先从正面概述事实,后据此事实从反面作一推理,阐明“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4.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分析:本文的语言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如:“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短短两句,15个字,把对传说“信”与“不信”,“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的理由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其理服人,无可置疑。“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这是一个长句,70余字,对“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的产生”,作了准确的精辟的论述,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一切学问家”中的“一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切”包括古今中外的学问家,无一例外。“不但……,就是……”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意思;“抱怀疑的态度”,“和书中的学说辩论”,“评判书中的学说”,“修正书中的学说”,具体、细致、深入、有序地说明学问家是如何才把“新学说”“建设”起来的;四个“常常”,多次重复词语,突出说明学问家是经常这样做的,表明这样做,这种精神,乃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这句是对上面论述的一个精当的总结,准确指出“这样”做是“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的必要条件,阐明了分论点“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更新”、针对“过去”的学说而言,“更善”,说明优于“过去”的学说,“更新更善”,精当地说明了“新学说”的发展性,优越性。这70余字的长句,字字相宜,句句有用。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一个人从事学习,总是希望学有所获,学有所成的。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并非所有的求学者其最终收效都一样,其最后成果都相同,有的人收效好,成果大,而有的人却收效差,成果小,彼此有差异,有的甚至差异很大,非常悬殊。无论历史上,无论现实中,都存在这种情况。这是什么缘故呢?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学习的收效好些,成果大些呢?研究这个问题,吸取有益的经验,对我们搞好学习是十分必要的,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十分重要的。《怀疑与学问》这篇文章谈的就是这方面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些很有启发,很有价值的见解,学好这篇文章对我们很有意义。

(二)布置阅读思考题。

教师:为了有重点地学习这篇文章,我提出几个阅读思考题,同学们学习课文时考虑这些问题应如何回答。

思考题一:本文的结构层次如何划分?各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思考题二:文章的总论点是什么?总论点是如何提出来的?

思考题三:分论点是什么?分论点的提出有什么特点?分论点与总论点之间有何联系?

思考题四:哪些地方用了对比论证?

思考题五: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三)学生各自阅读课文,考虑思考题的回答,着重考虑思考题一(结构层次)的回答。

(四)学生朗读课文(叫两个学生朗读)。

(五)讲解文章的结构层次。

提问:这篇文章的结构层次如何划分?各部分的内容是什么?(同学回答毕,教师酌情适当讲评。)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讲解:这篇文章有6段,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文章的总论点。第1段是一句引用:“„学者先要会疑。‟——程颐”;第2段也是一句引用:“„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这两段全是引用,本文用以提出的文章的总论点到底是什么呢?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这个总论点,该怎么说呢?这两个问题,大家课后再考虑考虑,下节课来回答。

(六)逐段讲解课文。

第1、2段。

提问一:第1、2段提出了文章的总论点,这个总论点是什么?

讲解:本文的总论点是借用古代学者的名言提出的,总论点是“学者先要会疑”,或者是“学则须疑”。如果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表达,总论点是“研究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

提问二:引用学者的名言以提出论点,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讲解:这种写法,既提出了论点,同时学者的名言本身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力论据,这就使得论点的说服力更为增强。

第3段。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教师:第3段在文章中是个重要段落,但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同学们阅读时要多加思考。这段文章一共是四句话:①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②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③譬如在困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自去观察。④做学问也是一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对这段文章,有几个问题需要弄清楚。

提问一:对这段文章四句话之间层次关系的理解,下面几种看法哪种是正确的?为什么?

讲解:D是正确的。因为①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②而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这种可靠;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这种不一定可靠。③譬如国难危急的时候……),所以④做学问所依据的材料也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这种材料最要紧最可靠;一种是别人的传说,这种材料不一定可靠)。

提问二:第三句“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是举例论证还是比喻论证?

讲解:这句是比喻论证,设喻以说明“事实和根据”的两种“来源”,不是举例论证。如果举例论证,那就要举出做学问的实例,“譬如”后面所言,并非做学问的实例。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提问三:第3段在文章中起到哪些作用?

讲解:这段在文章中起到三个作用:

一、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紧相联。这段讲了做学问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据是“靠别人的传说”,自然就要出现一个问题——如何对待这“传说”,而下文紧接着就谈论这个问题。

二、形成层进,使文章论说深入一步,进了一层。这段讲学问的基础是什么,下面进一步讲如何对待这个基础,内容深入了。

三、铺石垫基,使文章的说服力增强。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这个关系到全篇中心议题的问题,本段虽未加以论说,而“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这点已在本段得到说明,这就为后文论述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垫下了基石,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第4段。

提问一:第4段分三层意思,是哪三层?

讲解:这段分三层:第一层(开头到“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指出“怀疑的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种“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怀疑精神乃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第二层(“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有什么科学根据”)举二例(“三皇、五帝”的传说、“腐草为萤”的记载)具体说明如何以怀疑的精神对待传说。第三层(末句“我们若能这样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指出怀疑的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提问二:本段的中心在哪层?为何?

讲解:本段的中心在第三层。第一层提出文章的总论点:“怀疑的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第二层是举例说明在做学问中如何以怀疑精神对待传说;第三层则是在第二层说明的基础上作出结论,指出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在于攻破一切虚妄的学说。本文是在提出总论点后设立分论点加以论证,第3段以一个方面论证总论点,阐明为什么怀疑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这是第一个分论点的内容,本段第三层说的就是这个内容。

第5段。

提问一:第5段和第4段同是谈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意义,为什么写了第4段还写第5段?两段的内容有何相异?

讲解:

一、第4段说的是对于“传说”要用怀疑精神对待,第5段则说“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各种各样的书本,各家各派的学问,做学问者时时在评判,常常要弃取,这方面论及了,文章的论述才算是全面,漏掉了,将是缺陷。写了第4段,又写第5段,可见作者构思的周到。

二、第4段侧重说怀疑思索是为了取“是”弃“非”,攻破“一切虚妄的学说”,第5段侧重说怀疑思索的三个步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骤及其目的:“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提问二:本段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讲解:本段用了正反对比(“因怀疑而思索……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和引用名言(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两种论证方法。

第6段。

提问一:第6段第一句“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在文章中起何作用?

讲解:这句在文章中起两个作用:

一、揭示第一个分论点,提出第H个分论点。第3、4、5段在总论点提出后,先作论述,然后在这句的前一分句揭示第一个分论点——“怀疑”是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这个分论点说明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的一个方面,从一个方面回答为什么说怀疑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阐明了总论点;后一分句提出第二个分论点——“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个分论点从另一方面回答为什么说怀疑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阐明总论点。

二、承上启下,使前后部分紧密相联,全文浑然一体,而且使前后部分具有层进关系,论述深入一步。前一分句承上,是上文论述的总结,后一分句启下,提出后文要论述的论点。“不仅……,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也……”,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使文章前后部分具有层进关系,论述深入一步。

提问二:本段包含几层意思?彼此如何联系?

讲解:本段包含四层意思:

一、首句提出本段论点,即第二个分论点——“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二、(“对于别人的话……一切学问才会起来”)讲道理论证论点。先从反面阐明:“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再从正面阐明:“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地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

三、(“许多大学问家……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举实例论证论点。这一层分两小层:第一小层是“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以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书向塾师发问的事例为证;第二小层概括指出“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四、(“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到段末)归纳总结,照应论点。先从正面作结:“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再从反面强调:“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七)归纳中心。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作者关于怀疑与学问之间关系的论述对今天的治学者或读者都是富有教益的。

(八)议论写作特点。

(参见“难点、重点分析”第3.4两题。)

二、作者及文中提到的几位名人。

1.顾颉刚(1893~1980),我国当代史学家,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先后在厦门、中山、北京等大学任教。解放后,担任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和学术委员、中国史学会理事等职务。主持《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的标点工作。他一生坚持记笔记66年,即使在十年**受到迫害以及住院治病期间也不中断。他一共写了500多万字笔记,共1200多册。其中有不少“创见”,为祖国的历史学作出了宝贵的贡献。主要著作有《顾颉刚文集》、《顾颉刚古史论文集》。

2.程颐(1033~1107),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字正叔,学者称伊川先生,洛阳人。曾和兄程领学于周敦颐,并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世称“二程”。官至崇政殿说书,反对王安石新政。讲学达30余年。程颐的著作有《易传》、《颜子所好何学论》等。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3.张载(1020~1077),北宋哲学家。字子厚,凤翔?县(现陕西省眉县)横梁镇人,世称横渠先生。青年时代学过兵法,欲结客收复沈西失地。曾任祟文院校书等职。讲学关中,故其学派被称为“关学”,著作有《正蒙》、《经学理窟》、《易说》等,编入《张子全书》中。

4.戴震(1724~1777),清代思想家、学者。字东原,安徽休宁人。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特召为纂修官,在馆五年,病死。博闻强记,对天文、数学、历史、地理均有深刻研究,又精通古音,立韵类正转旁转之例。成为一代考据大师。在哲学上有力地批判理学家“理在事先”等理论,强调了从具体考察事物中认识事物规律的必要。著有《原善》、《原象》、《孟子字义疏证》等。

5.朱衰(1130~1200),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爱源价属江西)人。侨寓建阳(分属福建),曾任秘阁修撰等职。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有很深的研究。

三、关于戴震问塾师本事。

生十岁,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右行一章以下,问其塾师曰:“此何以知其为孔子之言,而曾予述之?又何以知其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先儒予朱子所注”云尔。即问子朱子何时人也?曰:“南宋。”又问孔子曾予何时人也?曰:“东周。”又问宋去周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又问然则子朱子何以知其然?师无以应。(戴先生行状)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四、治学格言选录。

1.“学贵心悟,守旧无功。”(张载)

2.“所以观书者,释己之疑,明己之未达,每见每知所益,则学进矣;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张载)

3.“君子不隐其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董仲舒)

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骂行之。”(《中庸》

5.“古人学问并称,明均重也,不能问者,学必不进。”(陈宏谋)

6.“群疑并兴,寝食俱废,乃能骤进。”(朱嘉)

7.“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陈献章)

8.“读书易,思索难,两者缺一,便都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9.“学问就是要你认真地去发现事物的异同之处。一言以敝之,学问就是辨别之术。”(赫塞)

五、有争议的问题。

1.关于作者。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文章的作者一说为吴世昌,认为是吴世昌先生于1934年代顾领刚先生写的。

吴世昌,我国现代作家,文学史研究专家。浙江海宁县人。1932年燕京大学英文系毕业,曾任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编辑。1947年赴英国讲学深造,1962年返国,任中科院文研所研究员。主要著作有《(红楼梦)探源》《罗音室诗词存稿》等。

2.关于文章结构划分。

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认为应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引用名言,提出中中心论点。第二部分(第3~ 5自然段),论证第一个分论点:“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此部分可分两层:第一层(第3、4自然段),论述对于传说,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索,不应当随便轻信。第二层(第5自然段),论述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辨别是非。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论证第二个分论点: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二是认为该文应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提出文章的总论点。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阐明总论点,是本文的论证部分,应分为两层:第一层为第3~5自然段,第二层为第6昂然段。

3.关于第3自然段的论证方法。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这一段用的是类比论证方法。另一种意见认为这一段用了比喻论证方法。

4关于原文的语病问题。

主要有四处:

原文一:“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这句话现教材删掉了“不论信不信”和“都”。原文主要有两个问题:①“不论信不信”,意思是说:“不管我们相信也好,不相信也好”。问题在于“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已经有了相信或不相信的结果,又怎么还谈得上“应当经过一番思考”呢?②“不论信不信”是从正反或肯否两个方面说的,与之相对应,这句话的后半部分也应当从两个方面讲,使前后一致。可原句后半部分却只从“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一个方面做出判断。因此把原文改成现在的样子是合适、恰当的。由于已删去“不论信不信”,从语感上再保留“都”也属多余,故一并删去为好。

原文二:“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现教材把“必须”改成了“必要”。按《现代汉语词典》注,“必须”是“一定要”的意思,据此义,说怀疑是“辨伪去妄的一定的步骤”则不通。另外,安汝磐编《常用词用法例释》对“必须”的语法特点作了说明:“必须”在句子中作谓语动词的状语,不作谓语和定语。原句中“步骤”为名词,系宾语中心词,它不能受作状语的“必须”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的修饰。因此改文中用“必要”《现代汉语词典》释为“不可缺少”)是恰当的。

原文三:“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现教材在“对于别人的话”之后,增加了“不经过思索”一句。原文在语法上是通)饭的,但在逻辑判断上有毛病。照该句所言,对于别人的话,如果都打点折扣的承认,那就是思想上的勤奋了。所以原文省略了必要的表达内容,是不恰当的,应补出。

3.《怀疑与学问》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结构,理解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2、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体会议论文语言严密性的特点。

3、把握文章主旨,认识怀疑对做学问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怀疑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结构,理解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2、体会议论文语言严密性的特点,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主旨,认识怀疑对做学问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怀疑精神。

一、自主学习,品结构之美

1、朗读课文,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仔细思考中心论点是怎么提出来的?

中心论点:研究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

如何引出:引用古代学者程颐、张载的名言来提出中心论点,学者的名言本身也是论证论点的有力论据,使论点说服力更为增强。

2、为了论证中心论点,作者提出了哪些分论点?分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

1、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2,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两者之间是递进关系。

3.梳理文章结构。

第1部分(1—2段),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

第2部分(3—6段),阐明总论点,提出分论点。是本文的论证部分。

二、小组合作,探论证之美

再读课文,找出文中的论证方法并说说其作用。

点拔:

举例论证

举古代“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的例子,连续多次追问,告诉人们应该以怀疑的精神做学问。

第6段举“大学问家戴震幼年善于多问”的例子,论证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道理论证

孟子的名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论证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

迪卡尔的名言“我怀疑,所以我存在”。引迪卡尔的名言与戴震的事例相呼应,论证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

对比论证

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正反对比论证,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

三、赏析语言,悟文字之美

本文逻辑严密,语言准确,请同学们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结合议论文语言的特点简要分析。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示例: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这句话中强调的是怀疑对学问家的重要。所以“一切”就不显得绝对了。这句话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四、课堂练笔

你是否赞成文章的论点?如果赞成,请再举出相关的名言警句和典型事例?

1.毛泽东说:“多想出智慧。”

2.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鲁迅)

3.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4.牛顿看见苹果落地,产生疑问,发明了万有引力。

5.李时珍发现古医药书籍中的谬误,发愤编写出当时最完备的医药宝典《本草纲目》。

五、课堂小结

4.《怀疑与学问》的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中心论点与分论点及其相互关系。

2.学习运用分论点层层深入地论证中心论点的写法。 3.把握文章主旨,认识“怀疑”对做学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分论点层层深入地论证中心论点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认识“怀疑”对做学问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怎样学习效率才高,进步才快?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回答。孟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说,学习不能盲从,要带着疑问学习,要思考。在学习中要心存疑问,勇于提问,不耻下问,随时反问,善于提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能随时提出问题,善于怀疑,是重要的学习能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顾先生的一篇议论文《怀疑与学问》。

屏显课题:《怀疑与学问》。标题,只是个论题。

顾颉(jié )刚(1893-1980):颉,另读xié、jiá。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19毕业北京大学哲学系,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在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著有《汉代学术史略》《史林杂识初编》等。

顾颉刚从小读书就爱怀疑。他幼年读的书多,知识面广,且读书时不盲从前人之说,敢于提出疑问,特别喜欢考证。有一次,他看见一个饭碗,上面画着许多小孩,有的放纸鸢,有的舞龙灯,有的点爆竹,题为 “ 百子图 ” 。他知道文王有 100 个儿子,以为这一幅图画的是文王的家庭,就想考证一下文王的儿子。他从常见的书中只得到武王、周公等几个人。他很奇怪,为什么这样一个名人,他的儿子竟如此难以考证。后来才知道 “ 文王百子说 ” 是从《诗经》中来的,只是一种谀颂之词,并非实事。他就是带着这种怀疑精神治学,终于成为一个著名的学者。

“怀疑”与“学问”,表明上看是一种并列关系,作者针对这一论题发表了怎样的看法呢?

二、整体感知 1.预习检查

(1)掌握下列加色字的读音。

程颐(yí)

塾(shú)师

启迪(dí)

墨(mò)守

停滞(zhì) (2)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视察:察看,审察。 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

盲从:不问是非地附和别人,盲目随从。

辨伪去妄:识别虚假的,去掉无事实根据的(多指理论或学说)。 大儒:旧时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

流俗:指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不攻自破:不用攻击,自己就溃败了。形容观点、情节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责问。 2.找中心句,或用自己的话概括各段大意。 预设:1段:“学者先要会疑。”

2段:“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3段:传说不一定可靠,但做学问有时只能靠它。

4段:对于传说,无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1 5段: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辨别是非。 6段:论证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3.这篇文章讲的是“怀疑”与“学问”之间的关系,大家找找看,课文哪一段的哪句话具体阐明了怀疑对做学问的作用?

预设: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可见,题目“怀疑”与“学问”表明看是并列关系,实际上重点是要谈“怀疑”的重要性。

4.提取本文的中心论点。

预设: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5.为了论证中心论点,作者设置了哪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

预设:①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②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两个分论点之间是递进关系。第一个分论点侧重于“怀疑”的重要,第二个分论点侧重于通过“怀疑”实现“创新”,这是“怀疑”的目的。二者,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中心论点是对某一问题最基本的看法和总的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一篇文章有且只能有一个分论点。分论点是中心论点的分支,并为阐述中心论点的若干小观点。各分论点相互独立,不矛盾,不重复,合在一起共同回答中心论点。分论点,或并列,从不同的侧面回答中心论点;或层递,层层深入地回答中心论点。层递式的基本模式: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层间可用诸如“不仅……还是……”“……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或对比,在正反方面回答中心论点。各分论点也需要经过论证,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就成为中心论点的有力支撑。

6.思路、结构

预设:思路:通过名言提出中心论点,然后着眼于“为什么”从两方面进行论证“怀疑”对“学问”的作用,先消极后积极,由“怀疑”的必要谈到“怀疑”的重要——实现“创新”。 结构:

第一部分:(1-2)引用名言提出“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的论点 也可说成“学者先要会疑”或“学则须疑”

第二部分:(3-5)论证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分论点1)

第三部分(6)论证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分论点2) 三、朗读课文,思考探究。 1.文章是怎样提出论点的? 点拨:开门见山,运用两则名言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学者要先会疑”,或者“学则需疑”,用我们自己的话概括:治学必须要有怀疑精神。这两则名言也起了理论论据的作用,使论点的说服力更为增强。

2.第③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点拨:(1)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密相连。这段讲了做学问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据是“靠别人的传说”,自然就要出现一个问题——如何对待这“传说”,而下文紧接着就谈论这个问题。(2)使文章论说更加深入。这段讲学问的基础是什么,下面进一步讲如何对待这个基础,内容深入了。(3)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这个关系到全篇中心议题的问题,本段虽未加以论说,而“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这点已在本段得到说明,这就为后文论述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奠定了基石,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作者论述第一个分论点时,分了哪几个层次?

点拨:一层(3-4)论述对于传说,无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2 二层(5)论述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辨别是非。 4.第④段和第⑤段同是谈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意义,为什么写了第④段还写第⑤段?两段的内容有何不同? 点拨:第④段说的是对于“传说”要用怀疑精神对待,第⑤段则说“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各种各样的书本,各家各派的学问,做学问者时时在评判,常常要弃取,这方面论及了,文章的论述才算是全面,漏掉了,将是缺陷。写了第④段,又写第⑤段,可见作者构思的周密。

第④段侧重说怀疑思索是为了取“是”弃“非”,攻破“一切虚妄的学说”,第⑤段侧重说怀疑思索的三个步骤及其目的:“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5.作者在论述第二个分论点时,是按怎样的思路进行的?

点拨:第①句提出论点,第②③句从反面说理,指出没有怀疑精神永远不能治学,第④⑤句从正面说理,指出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一切学问才会起来。第⑥-⑩句举例论证论点。第11—13句正反对比论证,先从正面作结:“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再从反面强调:“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四、合作探究

1.找出本文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并说说这些论据分别论证什么论点? 讨论明确:

论据,即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

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等。

①事实论据:a.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

b.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

c.听说“腐草为萤”。

d.戴震善问的例子。

以上四个事实论据分别论证了:“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这一论据论证了“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这一分论点。“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听说腐草为萤”。这两个论据论证了“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这一分论点。戴震善问的例子,论证了“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一分论点。 ②道理论据:

道理论据是指为了对某个问题或者观点进行论证说明其正确或错误而引用一些名人名言、谚语、古代文献等进行证明的材料,一般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就是通过讲道理来说明一个问题。它也可以是对问题的分析、解释说明的过程。它包括经典性的著作和权威性的言论(如名人名言等)、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

a.“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b.“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张载)

c.“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d.“我怀疑,所以我存在。”(笛卡儿)

以上四个道理论据分别论证了:“学者先要会疑”。“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这两句名言是为了论证“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这一中心论点的。“尽信书不如无

3 书。”这一名言论证了“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这一分论点。“我怀疑,所以我存在。”这一名言论证了“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一分论点。

论据,是用来证明观点的事实和道理,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就是论证。 2.探究本文的论证方法 讨论明确:

(1)举例论证。

举例论证,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从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是从对许多个别事物的分析和研究中归纳出一个共同的结论的推理形式。

第4段为了论证对于传说必须有怀疑精神这个分论点,列举了古代“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的例子,并连续多次追问,清楚地告诉人们做学问时怀疑的必要性以及怎样以怀疑精神做学问。第6段为了论证“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个分论点,举了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年读书善疑多问的事例做论据,很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

道理论证的目的是要证明论点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由于论点一般是从具体的材料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其实质是归纳法,而归纳法在很多条件下是很难完全的,因此,有理论加以衡量,就能够保证其可靠性。

道理论证的逻辑形式是演绎推理,就是将归纳所得的论点,用人类已知的科学原理去衡量。除了引用普遍性原理和原则外,各门学科的理论也可以作为论据。如物理学理论、文学理论等。理论论证的论据还可以是某些经过时间检验的、广为流传的谚语、格言和成语等。这也包括有些文章中所谓的“引用论证”。

引用论证是道理论证的一种,即引用名人名言或名人的观点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

第5段用关于“怀疑”“思索”“辨别”的阐述和孟子的名言论证了“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第6段的说理是:“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论证了“怀疑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3)对比论证。

对比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个别的论证方法。通常将它分为两类:一类是类比法,另一类是对比法。

类比论证是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推论两者在其他属性上也有相同或相似,它属于偶然性推理,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方式。

对比论证侧重于从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的属性的比较中来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的本质。 第4段“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从正反两方面说理,阐明“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之因;

第5段“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通过正反两方面的结果,阐明“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的重要性;

第6段“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先从反面说理,后从正面说理,阐明为什么“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第6段“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指‘对

4 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先从正面概述事实,后据此事实从反面推理,阐明“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议论文,要以理服人,就要摆事实,讲道理。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过程,就是论证。论证,要求严谨,符合逻辑,才有说服力。这就要依赖一定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正反论证,这些基本的论证方法,在一篇文章中,往往是综合运用,共同作用,为证明观点服务。 五、小结

通过对本篇课文的学习,了解到这是一篇有深意的议论文,设置分论点,运用递进式结构,层层深入地论证了“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这一中心。文中引经据典,论述有理有据,具有很强的论证力。

通过本篇课文内容的学习,也希望同学们都能手握一把“怀疑”之钥匙去打开学问的大门,在生活中大胆怀疑,小心求证,相信一定会获得巨大的喜悦和无穷的收获。 六、作业

请以“节俭是一种美德”为观点,写一议论片段。

5.九年级语文 学问与智慧习题 篇五

【学习目的】

1.准确读写生字生词,理解并运用本课的重要词语。2.理解作者阐述的学习观。【学习过程】 一.简介 1.课文

《学问和智慧》针对把“知识”与“学问”相提并论,把“学问”与“智慧”混为一谈的错误认识,阐释了“学问”与“智慧”的不同内涵以及相互关系,反对死读书,读死书,主张重视能力培养。

“学问和智慧”名词性并列短语,点明了文章内容,即“学问”和“智慧”的区别和相互关系。二.思考

1.这篇文章主要观点是什么?

2.《学问和智慧》的文体有什么特点? 3.在课文中作者是如何论证观点的?

4.学习这篇文言文,我们要掌握哪些字、词?

三.分析本文的结构

(1)“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2)“„以为学问就是智慧‟是错误的”。(3)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

(4)读书要“精为选择”,读书“也要智慧”。

(5)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

(6)“学问和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第一部分(1——2)解说“学问”与“智慧”的概念不同。

第二部分(3——6)论述学问和智慧的关系。可以细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3——4)学问离不开智慧 第二层(5—6)智慧离不开学问 四.生字正音记形。铢(zhū)郤(xì)窾(kuǎn)犀(xī)矻(kū)烛照:照亮。

食古不化:意思是读书人一味学古人,拘泥陈法,不善于灵活运用。冬烘先生:旧指不高明的塾师,含讥讽意,指其思想迂腐,见识浅陋。探骊得珠:比喻做文章能抓住关键。

无关宏旨:不涉及主旨。指意义不大或关系不大。宏旨,大意,主要的问题。物竞天择:万物为生存而竞争,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优胜劣汰。张目:助长某人的声势。犀锐:坚固锐利。

寡约:这里的意思是缺乏高度的概括。约,简约。

晦塞:晦涩不畅。

鞭辟入里:深入剖析,进入最里层。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深中要害。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失。融会贯通:参合多方面的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

寸积铢累:指一点一滴地积累。铢,古代重量单位,一两的十四分之一。通达:指明白人情事理。映射:照射。

豁然开朗:指思路开阔通达,能透彻地了解问题。

五.课文分析

(1)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是一种滋养人生的原料,而智慧却是陶冶原料的熔炉。学问好比是铁,而智慧是炼钢的电火。学问是寸积铢累而来的,常是各有疆域独自为政的;它可吸收人生的兴趣,但是它本身却是人生的工具。智慧是一种透视,一种反想,一种远瞻;它是人生含蕴的一种放射性;它是从人生深处发出来的,同时它可以烛照人生的前途。

(2)有人以为学问就是智慧,其实有学问的人,何曾都有智慧?世界上有不少学问渊博的人,可是食古不化,食今亦不化,不知融会贯通,举一不能反三,终身都跳不出书本的圈子,实在说不上“智慧”二字。这种人西洋便叫做“有学问的笨伯”,在中国便可称为“两脚书橱”或“冬烘先生”。反过来说,有智慧的人也不见得都有很好的学问。有一种人,读书虽然不多,但他对于人情事理,都很通达,凭借经验,运用心得,“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这样的人,你能说他没有智慧吗?

2.文句梳理: 第(1)段

提问一:第(1)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哪句?

讲解:第(1)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提问二:第(1)自然段的段内结构是什么?中心句是如何提取的?

讲解:这个段落结构是“总分式”。本段一共有6个句子,后5个句子是对①句的解说,解说的具体内容是“区别”。

具体说来就是:中心句①总说“学问与智慧有区别”,②③④⑤分说“学问”,⑥分说“智慧”。分说学问与智慧的区别时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比喻论证就是用打比方的方法来讲道理。运用比喻的方法可以把道理讲得更浅显易懂,使接受。)使得被说明的对象“学问”与“智慧”特点突出,读者可以迅速感受二者的“区别”。第(2)段

提问一:第二段一共有6句话。第一句“有人以为学问就是智慧,其实有学问的人,何曾都有智慧?”有什么作用?

讲解:这句话的作用是:第一从反面呼应第一段的中心句①“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第二从解说概念过渡到对“人”的议论,从而引出了“有学问的人,何曾都有智慧”的话题。②③两句举例说明有些人有学问然而缺智慧的现象;使用一个“反过来说”,将笔锋一转再提话题“有智慧的人也不见得都有很好的学问”,⑤⑥两句则是作者举例、引用相结合证明了④句的说法。提问二:第(2)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为什么?

讲解:第二段的主要意思应该是“„以为学问就是智慧‟是错误的”。

因为在第(2)段中,作者有两个平行的见解:“有学问的人不是都有智慧”(“其实有学问的人,何曾都有智慧?”反问句的以简驭繁、提炼本质);“有智慧的人不是都有很好的学问”(“有智慧的人也不见得都有很好的学问”的提炼),而这两个见解都是对“有人以为学问就是智慧”的反驳,因此,第二段的主要意思应该是“„以为学问就是智慧‟是错误的”。2.内容把握。第(3)段

提问一:第(3)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讲解:①句“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是一个复句,前一个分句“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应该是段落意思的集中点。②句从反面摆事实证明了“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③句以后作者连用了3个杰出人实例,证明智慧与学问的极其重要性。提问二:本段是呈“总分”态势,先总说,再分述,这段的“述”有什么特点?

讲解:这段的“述”,是先简述反面的,再详写正面的。这段的一反一正,一详一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4)段

提问一:第(4)段的过渡句是哪个?它的作用是什么?

讲解:第(4)段的过渡句是“世间不但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也有缺少智慧的书。”作用是承上启下,从关照人——“世间不但有缺乏智慧的人”呼应“没有智慧”的“从事研究工作”的“许多人”,到了关照人们写作阅读的书——“缺少智慧的书”。

提问二:第(4)段议论的论题是什么?如何展开的?

讲解:第(4)段议论的论题是过渡句中“……也有缺少智慧的书”。②句到⑦句,作者对比了两种书:“有智慧的”,“无智慧的”。⑧使用“然而”转折提醒读者注意“这类的书多极了,读者要不浪费时间,”指出了方法“不能不精为选择”。⑨句是作者对读书的见解“读书也要智慧。” 提问三:第(4)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讲解:第(4)段着眼书籍,针对“有缺少智慧的书”的现象,提出读书要“精为选择”,读书“也要智慧”。第(5)段

提问一:第五段的哪个句子与上下文意思钩连?如何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

讲解:第五段第一句“学问固然不能离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是一个关键语句,前一个分句“学问固然不能离开智慧”承上“须知著书固要智慧,读书也要智慧(书籍是学问的传播承载者)”,后一个分句“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开启下文内容。提问二:②句强调了“智慧必须以学问做基础,才靠得住。”然而“为什么说智慧必须以学问做基础?”这是一个非常不好说的难题,作者怎样解决这个难题的? 讲解:作者在解说“无学问的智慧”时就使用了形象的比喻(③④句);同⑤⑥⑦句构成了鲜明的对比,⑤⑥⑦以“惟有” “惟有” “也惟有”带出一连串比喻,层层深入地证明了“智慧不能离开学问”。在这个对比论证中,⑤针对③,使用“不是……而是……”,⑥反向呼应④赞美智慧“永远像珍珠泉的泉水一般,一串串不断地从水底上涌”,⑦句照应了②句的“智慧以学问做基础”提出“也惟有这种有根底的智慧,才最靠得住,最为精澈,最可宝贵。”

提问三:这一段的结构有什么特点?这样的结构安排对议论展开有什么好处? 提问三:第(2)段中作者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这样论证有什么好处?

讲解:这一段的论证中有两句摆列出了两种相反的情况:一种是“学问渊博”可是“说不上智慧”;另一种是“读书虽然不多”“但他对于人情事理,都很通达,凭借经验,运用心得”,两种人一起摆放在论证的段落里,这就做了对比。这种对比的目的,是把两种相反的或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使人们对论证的问题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因此这里的论证方法叫做对比论证,这种对比论证的好处在于肯定了正确的一方,否定了错误的一方,使得段落中的观点更加突出,更加鲜明。

讲解:第五段的结构仍然是“先总后分”,这样的分析方法便于读者明晰道理,分辨异同。第(6)段

提问一:这是收束全文的一段,作者是如何安排内容的?

讲解:作者在收束全文时,依然期待读者能够从普通的生活现象把握“学问与智慧”的关系,因此,他使用比喻论证,再次形象生动地将“智慧”比作了建筑师的“匠心”,将“学问”比作了“建筑材料”,②句则进一步斩钉截铁地使用两个“决不能”表明了“智慧”至高无上的地位。④句继续使用比喻,前一个分句“材料愈能应手,匠心愈能发挥;”承上,强调学问是智慧的基础,④句的后一个分句“构造的原理愈进步,艺术家愈能推陈出新”,启示读者焕发迷人魅力的“智慧”与创新的关系。⑤带读者回看“美术史”“建筑史”,使前面贴切的比喻出的道理确凿无疑。⑥句是作者的见解“学问和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⑦句则是作者的主张“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那智慧的作用是“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提问二:如果将(3——6)分为两层,该如何划分?它们各自的意思是什么?

讲解:可以细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3——4)学问离不开智慧;第二层(5—6)智慧离不开学问。【写作特点总结】

一.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来论证中心论点。

作者在论证“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的中心论点时,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说理充分。如在论述“学问为什么不能离开智慧的”时,运用了对比和举例论证的方法;在论述“智慧不能离开学问”时,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二.论证严密,语言优美

作者学识渊博,视野宽宏。文章论述学问和智慧,从古到今,从中到外,例证典型,语言精炼,名言警句,随处可见。品评优美的语言,是让学生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通过反复的诵读品评,让学生感受到其语言的优美魅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语言素养,可让学生通过仿写例句的形式来加强积累与运用。1.结合全文来看,作者论述的观点是什么?

2.仔细阅读第二段,说说该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第三段中划线的词语“肥皂泡”“探照灯”在文中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6.语文教案-怀疑与学问 篇六

世间不但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也有缺少智慧的书。我们可以把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智慧的,一类是无智慧的。有智慧的书,是每字每句,都如珠玉似的晶莹,斧凿般的犀锐,可以启发人的心灵,开辟人的思想,有时可以引申成一篇论文,或成一本专书。这就是英文中所谓“灿烂的书”(brilliant book)。无智慧的书,往往材料堆积得和蚁邱一样,议论虽多,见解毫无。纵然可以从他得报导,却不可以从他得启示,在著者是“博而寡约”,在读者是“劳而无功”。这就是英文中所谓“晦涩的书”(dull book)。然而这类的书多极其了,读者要不浪费时间,就不能不精为选择。须知著书固要智慧,读书也要智慧。“读书得间”,就是智慧的表现。“鞭辟入里”、“豁然开朗”,都不是容易的事。若是像讽高头讲章的读法,则虽“读破五车”,有何用处?

13.语段中作者认为“须知著书固要智慧,读书也要智慧。”请结合上下文简要概括什么是“著书的智慧”,什么是“读书的智慧”。(2分)

著书的智慧是指:

读书的智慧是指:

14.简要阐述这段文字中作者的观点。(2分)

15.作者认为读书“若是像讽高头讲章的读法,则虽‘读破五车’”也是没有用处的,这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观点是否矛盾?为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3、著书的智慧是指要使所著的书不但有知识,而且思想敏锐,能启发人的心灵,开辟人的思想;读书的智慧是指善于选择,能融会贯通,不但获得新知识,更能有所发现。

14、著书、读书要有智慧。

7.高三作文:宽容与怀疑 篇七

宽容对待怀疑的目光

人都希望别人用清澈的目光看待自己,以享受信任带来的美好。然而,只要不是盲目的相信,它都是要经过怀疑的过滤。所以我们常常看到的,是比清澈要锐利的目光,它冷峻、追问、逼视灵魂。许多人承受不了这样的目光之重,害怕而愤恨,这就需要倡导一种文明:宽容对待怀疑的目光。

怀疑的目光不是敌视的目光,它是理性初始的光芒,就像黎明到来时那种让天地颤动的天色。因为正是怀疑让人的内在眼睛睁开了,促动人去观察,辨别,分析,判断,以图在外在世界寻找真相。倘若由此获得真相,抑或真理,它就折服、仰慕,捧出一颗像太阳一样鲜艳的心,渲染出一天的朝霞,创造出信任的美好境界。

然而我们中国人向来喜用情绪化、道德性的目光看待怀疑,以为怀疑就是不信任,就是玷污自己的清白,就是人格上的霉点,大有将怀疑根除净尽的意愿。这样毫不宽容的做派,既显示胸襟的褊狭,也显示出理性的缺失。我们似乎从来不曾想过,这世界只是以光怪陆离的现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人类又总是喜好戴着面具跳舞,如果不以怀疑为刀,怎能解剖现象,获得本质?如果不以怀疑为镜,又怎能探索到人的真心。所以说,只要迷幻的现象还在,只要这人间尚存谎言,我们就不能排斥怀疑,轻易言信。

经过怀疑的洗礼,真相才会洗尽铅华,露出朴素本色。叶诗文青春年少,创下巾帼不让须眉的成绩,自然引起人们的惊疑。其实,怀疑并不可怕,只要是真的,怀疑就像乌云一样,衬托得月亮分外迷人。在一阵怀疑过后,叶诗文赢得了世界真诚的尊敬与赞叹。我们不要说西方傲慢与偏见,更不要说中国的崛起引来西方的嫉妒,西方和中国有着不同的`文化视角。怀疑主义肇始于西方,质疑是西方文化传统,怀疑使西方比我们更靠近真相、真理。是的,我们崇尚不疑,崇尚信任,结果我们创造了一个浮夸的大跃进,创造了一个像神一样的毛泽东。所以,对西方的怀疑我们要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宽容。

8.语文教案-十一 学问和智慧 篇八

十一 学问和智慧

教学目标:

1.理解学问和智慧之间的关系。

2.学习课文语言精练,生动有趣。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观点。

教学难点:语言的精练。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过了《创造学思想录》,懂得了创造性思维就是“从你的箱子里走出来”“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迁就你自己的规则”,其实创造性思维就是我们常说的“智慧”,这种智慧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而是以丰富的“知识”“学问”为基础的。今天我们学一篇新课文《学问与智慧》。

二、 默读课文,画出每段的中心句

讨论并归纳:

第1段: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

第2段:有人认为学问就是智慧,其实有学问的人何问曾都来有智慧。

第3段: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

第4段:世间不但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也有缺少智慧的书。

第5段:学问固然不能离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

第6段: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三、 理清文章结构

讨论并归纳:

全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一2段):解释“学问”与“智慧”的区别。

第二部分(3一6段):论述学问与智慧的`关系。

四、 默读课文1一2段,用最简洁的语言解释“学问”和“智慧”。

讨论并归纳:

学问:是一种人生必备的工具,是根据人的兴趣日积月累而成的。

智慧:是一种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

五、 第四段“有智慧的书”与“无智慧的书”主要区别是什么?请在文中找出并归纳。

讨论并归纳:

9.包装的学问教案 篇九

实验小学

赵爱娟 教学目标:

1、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2、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4、通过动手操作、同伴交流,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最节约的包装方法。教学难点:灵活、快速地找出最优的包装策略。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磁带4盒,表格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促学

师:包装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外表亮丽,便于携带的包装总是首先吸引我们的注意。怎样包装最漂亮,怎样包装便于携带,怎样包装最节约用纸……这些都是包装的学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节约的角度来研究一下包装中的学问 板书:包装的学问

二、自主探索,形成共识

(一)创设情境:包装妈妈的礼物——2盒磁带

(二)同桌利用学具探索包装的方案。(课件演示)

(三)全班反馈

1、指名上台展示2盒磁带的多种包装方案。

2、提问:如果是你,会选择哪种包装方案?为什么?

(这时学生只需有模糊的感知即可。)

(四)探索验证

1、提问:你能想办法验证刚才的猜测吗?

2、小组探究学习:探索验证刚才的猜测是否正确?并把数据填写在表格里,观察表格,发现规律。

(五)小组汇报,其他小组互为补充,形成共识并板书

(六)师生小结:包装多个长方体,重叠的面大,减少的面积越多,包装表面积就越小,从而更节约包装纸。

三、巩固运用,拓展创新

(一)通过三盒磁带的包装,验证规律。师出示3盒磁带,问:这3盒磁带怎样包装才最节约包装纸,为什么?(要求学生不计算,运用刚才的发现直接判断最节约包装纸的包装方法,并说明理由。)课件演示。

(二)四盒磁带的包装

1、小组利用实物摆一摆,如何包装最节约包装纸,并说明理由。

2、小组汇报:把各小组确定的具代表性的几种包装方案展示于讲台。

3、小小辩论会:你支持哪种包装方案?说出你的理由,驳倒对方。

4、老师多媒体演示。

5、师生小结:包装时,要减少最大的面积,不仅要重叠最大的面,而且要重叠最多的面。

四、回顾总结

师:你能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体会或者问题吗?

师:今天,我们通过自己的探究,知道了怎样在包装中节约包装纸这一包装的学问。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应该用这种研究精神去学习新知识,并把新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

五、板书设计:

包装的学问

10.学问与智慧教案 篇十

教学目标 :

1、了解作者观点,把握学问与智慧的关系,学会在学习中以智慧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2、反复诵读,学习文章严谨的论述结构和多重的论证方法。

3、品味作者智慧典雅、丰富多彩的语言,学会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教材分析:

本文的中心意思:文章分析了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把“学问”比作“滋养人生的原料”;“铁”——突出“学问”的基础性,主体性;把“智慧”比作“陶冶原料的熔炉;”炼钢的电火“——突出”智慧“的外显性,应变性。“学问是寸积铢累而来的”——突出形成“学问”的方式是积累;“智慧是从人生深处发出来的”——突出“智慧”来自人的灵感,是人的思想的发现与创造。),指出学问固然离不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学问与智慧相辅为用,缺一不可。进而提出中心论点: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2、第1节:用比喻揭示两者的区别: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智慧是能力。第2节:有学问不代表有智慧;有智慧的人也不见得都有很好的学问。第3节:a、有学问而无智慧可能导致的结果。(反面论证)

b、以科学研究的实例正面阐述: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达尔文发现进化论、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第4节:对比论证说明读书著书都要讲智慧。

第5节采用了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1)将无学问的智慧比喻成“肥皂泡”,尽管外表五光十色,但是瞬起瞬灭。(2)把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比喻成“探照灯”,有很强的穿透力;(3)比喻成“珍珠泉的泉水”,因为这是“有根底的智慧,才是最靠得住的,最为清澈,最为宝贵。”这些比喻,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贴切,因为它揭示了智慧与学问之间本质的联系。

第6节指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同时也是文章的结论。这一段以建筑为喻,论述生动形象。结尾归纳全文,申明“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这就在充分论述的基础上展示了正确的观点。教学重点:

1、明确学问和智慧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弄清文章中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2、了解课文采用的多种论证方法,体会其作用。

教学难点:

1、品味作者智慧典雅、丰富多彩的语言,学会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分析: 大段形象的比喻,可谓妙语如珠;

整齐的句式让人琅琅上口 ;运用反问,加强自己的语气 ;

旁征博引(引经据典,词汇丰富,用词准确到位,还巧创新词,用幽默进行调侃)

一、导入新课。

1、课前让学生搜集“纸上谈兵”、“ 庖丁解牛”“ 周总理智答记者”几个故事,上课伊始,就请各组同学抢着用简洁的语言给大家讲故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其他同学注意听,之后评价。以此引出新课。新 课标 第一网

2、各小组抢答有关智慧与学问及其关系的名言警句。

智慧胜于知识。

——【法】帕斯卡

知识可以言传,但智慧则不然。人们可以去发现它,用它生活,以它自强,凭借它去创造奇迹,但却无法把它交流和传授。

——【德】海 塞

知识能够诱发智慧,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但它不等于就是智慧。——【 日】池田大作。知识越多越骄傲,智慧越高越谦虚。

——【美】柯珀

二、阅读课文,学习字词,疏通文意。

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学习文中字词,疏通文意。检测:

1、提问注解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要求学生口头抢答。

2、课堂练习一,注音。各小组分别出一个成员抢答(最先的三个到黑板上书写)。晦塞(sè)陶冶(yě)犀锐(xī)譬如(pì)大郤(xì)

大窾(kuǎn)探骊(lí)得珠 矻矻穷年(kū)字字珠玑(jī)读书得间(jiān)

3、课堂练习二,默写下列词语。各组组长互改默写,组长批改自己组员的默写并督促帮助订正好。陶冶 烛照 渊博 犀锐 晦塞 笼罩 熔炉 疆域 远瞻 书橱 映射 斧凿 肥皂泡

博而寡约 瞬息幻灭 推陈出新 寸积铢累 食古不化

融会贯通 举一反三 两脚书橱 冬烘先生 矻矻穷年 无关宏旨 探骊得珠 物竞天择 劳而无功 读书得间 鞭辟入里 高头讲章 读破五车 浮光掠影

三、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1、学生活动:(1)请一个同学就自己平时的认识来说说什么是学问,什么又是智慧。(2)自读课文,理解作者认为的学问与智慧的概念。教师板书: 学问:工具

智慧:能力

(3)找出各段中心句或关键词语,并根据这些句子或词语画出知识线。

各组推选代表在黑板上板演知识线,其他组员可以上去补充或修改。最后选出一条与课文最贴近的知识线以供大家参考或笔记。

第1段: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

第2段:有人以为学问就是智慧,其实有学问的人何曾都有智慧?反过来说,有智慧的人也不见得都有很好的学问。

第3段: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第4段:世间不但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也有缺少智慧的书。第5段:学问固然不能离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

第6段: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特别注意第2段中心句应该是两个,第6段的中心句在段末)

2、教师小结:

课文的题目是“学问和智慧”,全文围绕这个论题,先解释“学问”与“智慧”的区别(1一2段),再论述学问与智慧的关系(3一6段)。

全文的中心论点是“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引导学生理清:作者在论述中心论点时,先论证学问离不开智慧,再论证智慧离不开学问,最后得出结论。)

(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自己从文中选择一个话题,联系自己学习与生活中的实例,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各组成员先自己大声说出来,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小组交流后各组抢答。)参考问题:

1、说说“学问”和“智慧”有什么区别。(学问是系统的知识,是知识的积聚。智慧是能力,是发现和创造的能力。)

2、为什么“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一个老板让两个大学生上街买豆子,结果甲是老板吩咐一件跑一遍,为简单的几个问题连跑了几趟市场;而乙回来的时候是带回了有关豆子的所有行情。学问离开了智慧只能当跑腿。孔乙己是个读书人,自然就有学问,但他缺乏智慧,不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以应用,因而导致不能进学甚至不会营生,落了个悲惨命运。

补充:有学问缺智慧的例子 一些考上大学的大学生因生活不能自理而自杀 学问不多但有智慧的例子 曹冲智称大象 司马光砸缸救人)

3、有智慧的书和无智慧的书有什么区别?

4、为什么“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历史故事:刮目相看:三国时,吴国猛将吕蒙骁勇善战,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他缺少学问,每次讨论国家大事时,像一根木头似的,不知该说什么。后来在吴王孙权的劝导下,发愤努力,读了很多书,最终成了一个有勇有谋的将军。)

5、最后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这一句总结全文,点明全文的中心论点)

四、学生分组各选取一个分论点(即学问离不开智慧,智慧离不开学问),深入文段,合作探究本文是如何论证观点的,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明确:本文综合运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师生总结其作用。正反对比(正反对比论证、分类对比); 举例论证(列举孟德尔和达尔文等事实根据); 首尾呼应,再次点题。

五、品析语言。各组同学选择语言的任意一个方面进行品析,品析是要求用“三步赏析法”。【大段形象的比喻,可谓妙语如珠;整齐的句式让人琅琅上口 ; 运用反问,加强自己的语气 ;

旁征博引(引经据典,词汇丰富,用词准确到位,还巧创新词,用幽默进行调侃)】

六、布置作业:附几个故事: 纸上谈兵: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赵括熟读兵书,但没有实战的智慧,被后人戏为“纸上谈兵”。)庖丁解牛:

梁惠王看到庖丁正在分割一头牛,但见他手起刀落,既快又好,连声夸奖他的好技术。庖丁答道:“我所以能干得这样,主要是因为我已经熟悉了牛的全部生理结构。开始,我眼中看到的,都是一头一头全牛;现在,我看到的却没有一头全牛了。哪里是关节?哪里有经络?从哪里下刀?需要用多大的力?全都心中有数。因此,我这把刀虽然已经用了十九年,解剖了几千头牛。但是还同新刀一样锋利。

感受:有智慧不见得有学问。远古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凭借自己的智慧发明了生产工具、火的应用等。还有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建造了金字塔、赵州桥等宏伟建筑。甚至在日常生产中无处不闪现着劳动的智慧。

周恩来总理智答记者

上一篇:无人机心得体会下一篇:《有为才有位》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