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家乡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24-08-12

争当家乡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篇)

1.争当家乡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篇一

关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些思考

作者:法学院党委书记 车丕照

●法学院党委书记 车丕照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 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心思想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他明确要求:“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首先要解决的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即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的问题。

关于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讲话再次重申,要“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要坚持“又红又专”、“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要求我国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求青年学生“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是在强调人才的政治素养或思想品德修养。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是清华人的根本特色。在重视青年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的同时,党和政府一直强调对青年学生的业务素质培养。高校所培养出来的人不仅要“红”,而且要“专”,否则不可能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那么,“建设者”与“接班人”是什么关系呢?总书记在讲话中说,清华大学一个世纪以来培养了17万名优秀人才,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是否可以说“17万”是“建设者”,而“一大批”是接班人呢?恐怕不能这样理解。“17万”与“一大批”都是“建设者”,也都是“接班人”。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区分“建设者”和“接班人”呢?这是因为这两个称谓体现了高校培养的人才在走向社会之后所要经历的两个阶段。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就成了“建设者”,但还不能称作是“接班人”。只有当他可以独立地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不需要他人带班了,才可以被称作“接班人”。接了院士班的是接班人,接一个普通教师班的也是接班人。同样,做一名普通公务员是建设者,做一名高级领导干部也是建设者。也许正是基于这种考虑,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清华百年培养出17万名优秀人才的时候,除了提到14位“两弹一星”元勋和460位院士,没有提及培养出多少名中央委员、多少名部级干部或多少企业精英。由于清华大学具有一些其他高校所不具备的优势,清华毕业生的成才率可能(也应该)高于其他高校,但这并不意味着清华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别于其他的高校。清华也还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能仅限于培养 “领导者”或“精英”。

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应该承认,高校在“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方面是有局限性的。我们只是在人才成长的特定阶段发挥了学校特有的教育功能。有时我们会有意或无意地夸大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将杰出人才的成功归于学校的培养,其实这是不准确的。首先一点,与“文革”前的情况不同,现今的许多人才都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而且是从不同的学校获得的。能否认为一名人才在清华读过一个本科或是硕士、博士学位,就说他是清华培养出来的?他读过书的其他学校也都可以说人才是那个学校培养出来的。更重要的一点是: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只是人才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很可能还不是主要部分。高等教育只是对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施加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专业上的,也包括思想品德上的。一个人的成功在更大程度上来自他踏上社会之后所经历的磨练。大学培养的是 “材”,不是 “器”。“材”对于“器”的最终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但“材”不能决定“器”。

既然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且高校对“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成长所起的作用又是有一定局限性的,那么,高校在学生培养方面的主要工作是什么呢?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做出明确的指示,这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归根到底,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的是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和能力培养。他希望清华大学的同学们和全国青年学生“夯实理论功底,提高专业素养”,“在打好知识根基的前提下,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以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培养目标,以“素质培养和能力培养”为基本培养方式,这是建国以来清华大学在人才培养上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在这样一种理念的指导下,清华培养出十几万优秀人才,并且从中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在百年校庆晚会上,在那一大排 “向母校报到”的军人中,既有将军、校官,也有尉官和普通士兵。即使那些校官、尉官和士兵最终当不上将军,听着他们简短有力的自我介绍,我觉得他们已经成为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优秀的清华人。在百年校庆期间,在与法学院毕业后去西部和基层工作的部分校友的座谈中,我特别提醒他们 “不要急于求成”。我说要正确理解“成”与“不成”;做了高级别的领导通常会被认为是 “事业有成”,没有当上高级别领导也并不等于没有成就。哪怕一辈子就是当一个乡长、甚至一个村长,只要能“造福一方”,就是有成就的,就是一个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法学专业的毕业生从政成功的机会可能多于其他专业的学生,但不宜向学生灌输“我们就是要培养未来的国家领导人的”。美国法学教育对美国的主要贡献,不在于培养出了多少个总统、多少个国务卿,而在其成千上万的毕业生对美国社会法治化的贡献。

2.争当家乡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篇二

一、首先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及精神实质。古语云:“论先后,知为先”。没有深入的学习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做后盾,我们又怎么能在实践中切实践行和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以,我们必须首先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不仅要记住文字的表述,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和体会其真正的内涵,从而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二、其次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学习,储备好将来报效祖国的本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是仍是首要任务。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应到学习上就是要“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勇于实践,尽最大努力取得优良成绩,圆满完成学业。除了自己学好专业知识和各项基本技能,完成学习任务外,大学生还应该“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互相关爱,互相帮助,平时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关心在学习上相对偏弱的同学。对于同学的一些错误言行要善意的加以提醒,帮助同学共同进步。

三、最后要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生活的点滴当中。“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在实践的真枪实弹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真正闪现出它的价值,只有在实践的大浪淘沙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会不断发展更加完善。作为大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做到(1)勤俭节约,“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离开寝室之前确保水电都已经关闭,爱惜粮食,做好寝室清洁卫生,不沉迷于网络游戏等等(2)树立服务的理念,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种习惯,使其成为一种人生的态度,通过参加各类志愿服务工作等平台,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学校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多志愿服务的机会,大学生应该明确志愿活动不仅仅是应付志愿证上那几个工时,更重要的是要把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深入心中,切实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在不同时期,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对于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除了毛泽东思想外,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是对毛泽东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延续和发展。这些指导思想成为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的理论和思想基础

毛泽东提出了很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1.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纵观毛泽东的一生,无论是处在战争岁月还是和平年代,他都始终高举着马克思主义的大旗,他曾对斯诺说:“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2]他又提出:“只要我们更多地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更多地懂得自然科学,一句话,更多地懂得客观世界的规律,少犯主观主义错误。我们的革命工作和建设工作,是一定能够达到目的的。[3]393这些话语无一不体现了毛泽东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2.坚持爱国主义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毛泽东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后,结合中国国情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新道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根据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把共产党的理想分为最低理想和最高理想。他说:“谁人不知,关于社会制度的主张,共产党是有现在的纲领和将来的纲领。或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两部分的。在现在新民主主义,在将来,社会主义这是有机构成的两部分,而为整个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所指导的。”[4]抗战时期毛泽东曾坚定地指出:“共产党人决不抛弃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他们将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阶段而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阶段。”[5]新中国成立后,他说到:“我们的总目标,是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3]329毛泽东同志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深深的爱国精神;同时他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一种创新的时代精神,这种创新的结合,让毛泽东在困难中解决了许多难题,建立起了一个令世界瞩目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3.对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贡献

毛泽东对古今中外的道德都进行了批判和吸收,进而建立起具有共产主义内涵和特征的新道德体系。这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石。毛泽东认为,是否为人民服务是革命道德和一切剥削阶级道德的根本分界线。正如他所概括的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6]这些论述成为八荣八耻的重要思想。他们奠定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础。这些思想经过升华、凝练、简述成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

三、发展着的毛泽东思想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发展

3.争当家乡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篇三

为响应上级部门关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号召,我乡积极在辖区内的学校、卫生院、派出所户籍大厅、商业零售点、公交出租等单位营业网点或分支机构党组织,以及社区(村)党组织中直接服务群众的“一站式”服务窗口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各个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紧紧围绕服务群众、改进行风、建强组织的具体要求,努力把服务窗口办成优化发展环境的示范窗口、服务人民群众的便民窗口、展示精神风貌的形象窗口,为进一步深入推进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的优化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性的作用,在全乡营造了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为进一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顺利开展,根据我乡的实际情况,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一定要以群众满意为导向,积极建设贴心服务窗口。

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与群众靠得最近,承担着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其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评价和信任。因此,只有以群众满意为导向,从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才能达到群众满意的效果,才能真正发挥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的最大作用。

为此,首先我们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找准切入点,发掘结合点,加强单位工作人员的党性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坚持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公平服务,从便民利民出发,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能。其次,要认真收集、听取群众意见,及时找出还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再次,还要切实改进窗口

服务态度和作风,积极倡导微笑服务,切实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纠正工作中存在的“庸、懒、散”现象,努力把服务窗口建设成为为民、亲民、利民、群众满意的五星级贴心服务窗口。

二、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一定要以更好地为民服务为重点,充分发挥服务窗口的为民服务作用。

首先要提高本单位的业务工作水平,以熟练的业务技巧为完成单位各项工作任务提供充分的动力和保证。

第二,要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渗透到本单位、本行业的各项业务工作中,树立以民为重、服务为先的工作观,争创群众满意窗口、争创优质服务品牌、争创优秀服务标兵。

第三,要把便民、利民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落脚点,切实解民忧、惠民生,以让群众得到实际利益为目标,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寓服务于工作之中,寓工作于创先争优之中,优化服务,发挥服务窗口的最大价值。

三、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一定要以先进典型为纽带,充分激发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单位党组织和党员自己积极参与,更需要通过领导点评、群众评议的办法,把党员自觉、领导要求、群众促进结合起来,充分运用现有创先争优互动的载体和平台,积极推行“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的做法,使广大党组织和党员自觉立足本岗位,做好服务群众的每一件具体事情。通过评比活动,积极发现创先争优活动典型,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做法,大力宣传活动开展过程中涌现的各种

先进典型事迹,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激发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与民生靠得最紧、与群众贴得最近,直接关系到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评价和信任。只有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扎实推进为民服务,才能塑造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的良好形象,才能充分展现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的的独特风采。

创先争优 创业创新

----奋力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新征程的起航,“创先争优”活动增添了新的支撑动力,我们又有了新的精神食粮。在新一轮解放思想,推动建设新河南、新中原的今天,如何围绕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如何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一区两城”,实现“三大跨越”,变中原经济区边缘为前沿,在解放思想、创业创新中有所作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认真解决好这一课题,就要带头转变思想,转变作风,在创先争优中开动脑筋。

在观念转变中创业创新。面对来自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要转变“惟书、惟上”之思维定势,把思想观念建立在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基础上,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视野。要摆脱经验习惯的束缚禁锢,树立勇于改革、大胆实践的观念。要正确看待经验和习惯,不能一味地把过去的成功经验当做灵丹妙药,自缚手脚,要勇于跳出经验的束缚,树立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的思想,用新眼光看待新事物,用新观念分析新情况,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不断在实践中创造出超越前人的新经验。

在学习借鉴中创业创新。学无止境。努力学习是人生永久的主题。党员干部应将建立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贯串于创先争优活动全过程,要做到虚心向基层大众学习,做到在干中学,学中干,增进自己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执行力,争做勤学善用、勇于创新的模范。

工作中往往遇到一些情况,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或用自己的方式方法很难解决,而用别人的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马上就会迎刃而解。由此引申,我们发展经济、建设中原经济区,也要大胆引进和借鉴他人的智慧,巧借“他山之石”来“攻玉”,追求工作成效的卓越,在借鉴中创业创新。

在继承传统中创业创新。我们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要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的态度对待创新。创新不是对过去的简单抛弃,而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把传统经验和现实的新情况、新问题很好地结合起来,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方法、充

实新内容、解决新问题,只有这样,传统的东西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真正的发扬光大。只有不断充实完善传统的内容和方法,使之更适应客观现实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才能把握好继承和创新的立足点。如果一味的赶时髦,套用新名词、新概念,搞一些貌似“创新”,但并无实际内容、脱离现实的举动,是达不到创新目标的。在吸纳群众智慧中创业创新。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智力资源,有力地吸纳集体的智慧创业创新。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各级要把创业创新的立足点建立在群众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尊重群众,相信群众。充分体现群众愿望。把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反映强烈的焦点问题、最感困惑的难点问题,作为改革创新始终关注和解决的突出问题。对群众拥护的坚决落实,对群众有异议的慎重对待,对群众反对的果断否定。

在爱岗敬业中创业创新。干一行,爱一行,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是在平凡工作岗位上争创佳绩的最好诠释。党员干部应牢记共产党的教导,时刻以优秀共产党员的规范严格要求本人,带头发扬正气,做好同事的表率;同时要充分发扬 “贡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本着对患者和组织高度责任感,真正做到埋头苦干,无私奉献,为社会主义作贡献青春才智。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创先争优”争创的就是一种工作中所表现的肉体,整个过程中表现的就是一个范畴、一个群体的工作激情和干劲。

“创先争优”的价值并不应该仅仅集中表现于最后 “争创”出来的“先进”和“优秀”上面,更体现在“创”和“争”的过程中。从这个意义讲,“创先争优”是一种鼓励,一种动力,一种砥砺,是中原经济区建设所需要的开拓精神,就让我们在“宁肯苦干、不愿苦熬”中开启新河南、新中原的伟大征程吧!

创先争优新举措 强国富民兴中华

所谓“创先争优”就是“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的简称。自中组部、中宣部出台《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以来,全国各地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都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这项活动;是党中央加强党的建设出台的新举措。

现如今,中国发展步入了快车道,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社会取得了全面进步,人民安居乐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还有必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吗?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在我看来,开展此项活动十分必要,而且必须落到实处,要让所有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明白“创先争优”的重要意义,不是搞形式走过场。党中央提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在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后决定的,不是空穴来风,具有深远意义。

首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的必然要求。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落实就要挨打。尽管世界上各国人民都热爱和平,但是地区冲突依然存在,霸权主义仍然甚嚣尘上,一些居心叵测的国家或地区对我们怀有敌意,不断制造“中国威胁论”,唆

使周边邻国搞争端,妄图破坏我国的良好发展环境;比如众所周知的“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等。同时党员队伍内部也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严重削弱了党的先进性。一些党员干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淡忘,宗旨意识淡化、组织纪律淡薄,思想空虚,意志衰退,抵御不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诱惑;有些地方和部门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和弄虚作假、铺张浪费行为以及各种消极腐败现象。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存在和发展,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党的先进性,损害了党的形象,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党的执政活动的突出障碍,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党的先进性就有可能丧失,党的执政地位就有可能丢掉。只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改善党的领导不断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捍卫国家主权,维护世界和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都有义务自觉行动起来,居安思危,“先天下之忧而忧”,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创先争优,爱我中华强我中华;切不可安于现状,掉以轻心缺乏忧患意识。

其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可谓国泰

民安。但是我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很低且发展区域不平衡,中西部地区仍然贫困落后,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努力才能改变。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都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要沉浸在过去的成绩中,“后天下之乐而乐”,要着眼未来开拓创新,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化为实际行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当的宗旨,克难攻坚,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营造出良好的创先争优氛围。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延展和深入,也是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创先争优”活动是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经常性工作,是同党的中心任务和党的自身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不是单纯的政治理论学习,活动的直接目的就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根本目的是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作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要提高认识,狠抓落实,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弘扬求真务实只之风,发扬艰苦奋斗作风,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切忌弄虚作假,只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做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都要牢记党的宗旨,充分运用“4+2”工作法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尊重群众的意

愿,切实把群众冷暖放心上,多做亲民利民的好事善事,真正做到“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要不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科学发展。

当然,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也不能千篇一律,局限于条条框框,要结合实际,在实践中去创先去争优。作为固始县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就要把“创先争优”活动同“一区两城”、“三大跨越”结合起来,同信阳市的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区结合起来,同“中原经济区”建设结合起来,才能让“创先争优”活动具体化,更具现实意义。脱离实际的“创先争优”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同党中央的方针路线背道而驰的。总之,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意义深远,是加强党的建设重要举措,也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和谐中国客观需要。“人心齐,泰山移”,既然“神舟”能飞天,“天宫”能成功,我深信随着“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定会焕发新的活力,战斗力更强,全党和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愤图强,凝心聚力,我们的祖国定更加繁荣富强,共产主义远大理

上一篇:参观园博会活动方案下一篇:关于鸽子的儿童故事-懒惰的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