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三年教学计划

2024-10-27

高中生物三年教学计划(精选13篇)

1.高中生物三年教学计划 篇一

初中生物教师三年个人发展计划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生物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初中生物教师,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为今后三年的发展探寻思路与对策。

一、现状分析:

本人这些年担任初中生物教师,虽然积极致力于生物学教学研究,探索有效性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然而,由于缺乏对教育理论和学科教学理论的系统学习,使得自己在工作中缺乏计划性、理论性和目标性,在教育教学中不够细化,工作后的总结分析改进不到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生物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自己对专业发展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传统的专业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不能自己满足专业发展的要求,应该紧紧抓住培训的机会对自己的思想观念、能力结构、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重建或转型,全面提高自己的水平。

二、发展目标:

1.加强学习,努力提升生物专业知识水平

我才意识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已远远落后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知识、新事物不断涌现,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学习进修,同时一些新学科的出现,也要求教师必须去不断“充电”,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因此,教师专业的改革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水平。

2.积极进取,提高教学技能

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业评价能够恰如其分。同时加强自身修养,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3.不断探索,提高理论、科研能力水平

在教学中不断钻研生物课程标准,虚心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不断学习一些有关理论方面的书籍,多看一些教学杂志,及时了解生物科学最新动态,积极尝试教学改革活动。

4.充分利用融媒体资源,多下载并学习有关教学资料、教学课件,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多与同行交流学习。

2.高中生物三年教学计划 篇二

1 反拨效应理论

Morrow于1986年较早提出了考试的后果效度 (washback validity) 即衡量考试的效度要从其本身对教学产生的影响 (引自金艳, 2006) 。Bechman&Palmaer (1996) 认为考试的反拨效应归属于考试有用性框架体系, 即考试的信度、真实性、构念效度、后效、交互性和可操作性。Liz Hamp (1997) 则认为反拨效应理论在教育测量这款有更广泛的涵义, 即影响。Hughes (1989) 则认为测试对教与学的影响就是测试的反驳, 正面的影响是积极的影响, 反之, 负面的影响就是消极的影响。Alders&Wall在1993年指出疑问:即考试的后效究竟是否存在。后来他发现考试很复杂, 与众多因素相关。他认为在这方面教师的教学影响更多, 因此他从学生-教师、学习-教学两个维度提出了15个反拨效应假设, 这为反拨效应的实证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外Hughes提出了“参与者—过程—结果”反拨效应模式。

以上都是理论研究, 国外实证方面研究最为影响的Alderson&Wall (1993) 通过课堂观察, 问卷调查和访谈对斯里兰卡O级英语考试对课堂的影响。之后, Alderson和Hamp-Lyons (1996) 采用类似的研究方法研究了TOEFL备考课程的教学情况, 结果表明TOEFL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而且这种影响因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风格迥异。

国内的实证研究也有不少。有金艳 (2006) 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做了后效研究, 从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过程以及成果, 四六级对教学政策的制定的影响以及对其他考试使用者的影响等方面做了实证研究。Qi Luxia (2007) 对高考英语写作对中学教学的影响做了实证研究, 研究表明目前学生并没有达到高考作文交际性的特征, 学生和教师忽视了这一特征而重视考试情景。这与出题者相悖。唐雄英 (2005) 研究了大学四级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研究发现考试对学生的态度、内容、速度、深度和广度有影响, 且这种影响因人而异。

目前从测试设计方面研究反拨作用的还很少, 只有李绍山 (2005) 研究了二者的联系, 通过论述语言测试对教与学的影响, 提出了如何提高测试积极反拨作用的建议。但它并没有结合具体的试题进行分析探讨, 该文借鉴其研究方法并结合四川省近三年英语高考题目来分析高考对教学可能产生的影响, 并提出一些提高正面反拨效应的建议。

2 高考试卷设计与反拨作用

测试设计主要包括所要考察的知识和能力范围, 知识和能力的抽样、即测试的具体内容, 考察的方式方法也就是题型, 试题编制, 成绩的评定和对测试结果的管理和使用等等 (李绍山, 2005) 。任何形式的测试对包括考生教师, 管理者在内的相关者都有着影响。该文从以上几个方面结合2012年高考题来具体分析。

2.1 考查的知识能力范围

测试设计最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考查哪些知识和能力, 而要弄懂这一点, 就要参照相关的人才培养目标所确定的知识和能力范围, 并根据这些人才培养目标所确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李莜菊 (1997) 认为要确定语言测试的需要就首先作需要分析, 即受试者对目标语言的需要。换而言之就是受试者通过这个考试能对目标语言有哪些具体需要, 用目标语言能达到做什么事Bachman&Palmer (1996) 也指出要确保测试中语言使用与非测试中语言使用的一致性, 使考生特征与语言使用者特征一致。其实也就是强调测试的真实性特征。

2011年英语高考考试大纲 (新课标) (以下简称“新课标) 指出高考是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 适当的难度和必要的区分度。其考试内容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 以及我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试验) 》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试验) 》来确定考试内容的。如听力部分要求考生能听懂所熟悉话题的简短对白和对话, 阅读部分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等并能获得相关信息, 写作部分要求考生根据提示语能清楚表达意思。

从考查的知识能力范围看, 四川省近年的高考题除听力未考查之外, 其他考查的语言知识运用都是基于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范围之内。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 首先要研究透新课标的内容, 并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渗透给学生, 使学生对考试所考查范围有所了解。

2.2 知识和能力的抽样

这方面就是涉及考试的具体内容, 考试不可能考到考查范围内所有的知识和能力, 因此只能借助抽样来检测考生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 样本抽样的关键在于样本是否有代表性, 也就是说通过部分内容的考查能全面真实地反应考生的实力。以下以单项选择为例来分析四川省三年英语高考题。

根据新课标大纲的要求, 语法项目表有包括名词, 代词, 数词等二十多项, 其中近三年来四川省都涵盖了当中的绝大多数, 其中动词时态语态, 主从复合句, 情景题和非谓语动词每年都有两到三项。因此教师在平常教学中系统地让学生学习语法项目是很有必要的, 但同时也要重视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单纯的语法或者题海战术, 不能脱离真实语境的学习。

2.3 题型设计

小型的测试题型设计随意性很大, 受出题者的个人因素影响, 缺乏科学的依据。事实上题型的选择涉及到很多理论和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 对语言本质的什么样的认识观决定了什么样的测试观, 若认为语言是一个知识体系, 那可以通过离散性的客观题来考察, 若认为语言是一个交通工具, 考试的题型应尽可能贴近生活交际使用的语言, 也就是要体现测试的交互性和真实性。其次题型的设计与外语人才培养目标密切相关。我国外语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学习者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 如听说和写作能力, 而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知识是培养实际运用能力的基础。束定芳和庄智象认为“语言在交际中才有生命, 人们在使用语言中才真正学会使用语言”。所以在考试当中题型尽量贴近生活实际语言应用。主观题一般更具有语言的真实性。

高考试卷分主观题和客观题。主客观题各占多大比重是一个问题。若主观题多了则降低试卷信度,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加大了阅卷难度, 若客观题多了方便阅卷但在另一方面不利于全面考察学生的实际水平, 如潜在地鼓动了学生做题猜题的行为。四川省近三年试卷客观题100分, 主观题50分, 这样的比例对于大型的考试来说是合理的, 因为具体的题型选择往往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并不局限于以上所提到的。那么教师在培养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时候, 除了教会学生做选择题的技巧之外, 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 如应用文写作, 口头交际能力, 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了这些能力, 才能在千军万马的独木桥上获胜。

除了上述三个方面之外, 试题的编制, 成绩的评定以及对测试结果的使用也是不容忽略的。对于高考这样的大型考试来说, 试题的编制遵循了语言测试的科学性和实际的应用性, 试卷各部分的分数权衡也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测试对教学乃至整个教育系统都存在着影响, 考试的相关利益者都应重视考试的反驳效应, 尤其是外语教师更加要注重测试的反拨效应, 充分发挥其积极效应, 避免其消极作用, 尽可能使考试来为教学服务, 最终让学生受益。教学工作者应具体分析测试的反拨效应影响的具体方面, 如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成绩评定的影响。对考生来说, 了解测试的目的, 分析试卷的题型等对测试也有一定的帮助。

摘要:高考作为一个高风险性的全国的大型选拔考试, 对高中英语教学有着一定的反拨效应。该文从语言测试设计的角度, 通过分析四川省进三年高考题的结构来阐述其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影响, 并就高中英语教学如何充分调动积极反拨作用, 减少消极作用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借鉴。

关键词:反拨效应,高考,高中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Alderson J C, W all D.Does washback exist?[J].Applied linguis tics, 1993 (2) :14, 115-29.

[2]Alderson C, Hamp-Lyons L.TOEFL preparation courses:a study of washback[J].Language Testing, 1996, 13 (3) .

[3]Bachman L F, Palmer A S.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M].Ox ford, Englan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4]Hughes A.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Cam 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5]Liz Hamp-Lyons.Washback, impact and validity:ethical con cerns[J].Language Testing, 1997 (14) :295.

[6]Qi Luxia.Stakeholders'conflicting aims undermine the wash back function of a high-stakes test[J].Language Testing, 2005:142-173.

[7]金艳.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J].外语界, 2000 (4) :56-61.

[8]金艳.提高考试效度, 改进考试后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后效研究[J].外语界, 2006 (6) :65-73.

[9]李绍山.语言测试的反驳作用与语言测试设计[J].外语界, 2005 (1) :71-75.

[10]李莜菊.语言测试科学与艺术[M].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

[11]唐雄英.语言测试的后效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 (7) .

3.高中生物三年教学计划 篇三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素质教学 生物课堂教学 教学模式对比 问题研究

一、素质化生物课堂教学体系的建立

现代化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体系的建立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突出信息化教学和个性化教学,所谓的信息化教学就是要结合信息化的产品和信息化知识传授的方式来突出高效率的个性化课堂教学体系,具体的实现方式要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教学数据为主要依托结合学生学习的兴趣构建一个立体化的课堂。素质化课堂教学模式还要突出一个个性化教学方式,就是要结合信息教学的手段来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知识,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可以制作个性化的教学ppt课件和动画视频短片的制作来完善个性化学習引导机制,根据信息多媒体集中化的个性教学方式的应用来突显视频信息教学的魅力,引导学生关注知识原理,确立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生物课堂素质体系建立

要想充分提升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必须依据学生教学的特点建立素质化的课堂教学体系,满足于学生多元化学习的需要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在素质化课堂教学体系建立的过程中,一方面是根据高中生物教学的特点建立多动协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一方面是建立特色化的课堂素质教育方式,根据学生课堂的学习的表现能力,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引导。同时在素质化课堂教育体系搭建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现实的学习情况为学生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打造专业素质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认真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实际调查,根据学生需求的不同为学生量身打造个性化的辅导方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确立每一个学生语文教学体验中的学习目标,全方位的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素质。

三、课堂素质教学模式打造

高中生物课堂学习质量提升全面落实于课程教育的素质教育水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知识视野的扩展。课堂教学模式提升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全面热爱,在抓紧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提升学生对于学科的兴趣。在学生教育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全面落实于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实验性的实践思维,换言之,素质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实践,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将其转化为生产力和实践能力。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具备较高的理论认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理论加实践进行科学探究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新阶段当中的生物素质教学方式正是应运而生的一种教学方式,主要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落实学生的实践性知识认知,但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单纯具备学科本身所倡导的形式是远远不够的,在实践认知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教学方式的应用,通关相关式的课程教育方式来提升学生对于实践知识的认识,丰满学生的知识认知结构,促进学生提升自己的实践性思维,素质课堂的教育方式要注重的是学生合作性的学习,通过同学之间彼此的共同动手配合来完成实验,结合于老师的正确指导来得出正确的实验认知结论,共同保障教育方式的质量。其教育方式的普及一方面来源于教育手段的运用,一方面来源于教育理念的提升,通过对不同教育手段的优化组合来汇聚成独特的教学模式,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完善课堂教学体系,保障学生课堂学生学习的质量,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型总结思维。

四、课堂教学体验模式的设立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体验模式要根据每一个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对全班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层次划分,针对在课堂学生的实际变现和知识的实际接收能力,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计划,做好每一个学生的知识讲解工作和实际学习情况调查,为每一个学生语文知识的实际学习排忧解难。同时根据学生学习的素质水平,打造班级体的课堂体验模式,选择不同的知识讲解方法让学生来进行实际选择,选取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讲解知识,同时要根据每个学生知识接收能力的不同,选择适合于课堂的知识难点解释模式,做好学生的知识讲解工作,结合每一个学生的课堂知识体验,改变教学方式,提升班集体的素质水平。依据于信息技术手段的实现和信息,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打造智慧型语文课堂,用三维图像,知识原理分析图像和电影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结合于学生成长的需要,选择优质的内容进行课堂讲解,增强学生的感性思维能力和实际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知识认识,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帮助学生个性化成长。

五、课堂实际教学方式研究

单纯的进行课堂实际教学是无法满足学生需要的,结合于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注重信息操作模式的教学,在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多元化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学生的课堂教学体验,确立课堂教学宗旨,在满足于学生学习需要的同时,结合于什么样的信息操作模式,确立什么样的课堂主题,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学习的课堂兴趣。当然,在确立课堂教学主题的时候,要选取适合于学生课堂学习需要的信息感官模式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模式下,提高自身的知识学习认知,理解课堂知识,了解知识原理,形成科学化思维,提高知识的感官意识。同时,教师在了解课堂教学不足的情况下,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准,扩展自身的知识视野,满足于知识原理认识需要的前提下,丰富自身的眼界,结合于优质的信息教学资源,打造信息立体化科学课教学课堂。

六、结语

现代高中生物教学方式主要来源于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的提升和学生自我认知水平的完善,不断地结合于现代教学理念完善高中生物素质课堂教学体验,满足于学生生物知识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欣.浅析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8(10)

[2]黄梅,龙武安.三维教学目标的内涵关系与整合实施[J].教学与管理. 2008(13)

4.高中三年学习计划 篇四

1、建目录

一本教材大约包含十章左右,每章少则几页,多则十几页,包含着若干个大标题,而每个大标题又包含若干个小标题,每个小标题又包含着若干个知识点。第一遍通读的时候,按照章节,把标题和知识点摘录出来,写入笔记纸,粘到章节的前面。编这样一个目录,所有东西就一目了然,不仅能够找到所有的知识点,更帮助你清楚的认识知识间的关系,保证你在知识的海洋中永远不会迷失方向。

2、勤总结

把每章的重点、难点、常考题型等,全部按照一定顺序记录到笔记纸上,粘到对应章节中间。在读书时,要对每个段落进行标记,比如“已经理解,不用再看”、“此题简单、不用再做”等等,这样,复习的时候,目标明确,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避免了时间的浪费,自然提高了效率。

3、大盘点

建目录是对每一章的盘点,大盘点则是当学完多章或者整本书的时候,对整本书进行的盘点,以明确各章在整本书中的位置和解决针对多章知识点的综合应用的题目。此外,还要把各章中相同或相近的内容进行横向盘点,比如把数学的公式、定理、公理等分别盘点一次,这样能够方便理解和记忆,是很有用处的。记录这些内容的笔记纸,要粘在教材的目录位置,使方便查阅。

4、常补充

5.高中地理三年教学计划3篇 篇五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以《2012年地理高考考试说明》为抓手,以“两效”为重点,按照学校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狠抓学生地理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重视每一堂课,用好每一分钟,发展每一位学生。

二、复习备考策略

1、加强研究,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

(1)集体研究近5年的地理高考的特点和命题趋势;

(2)重点分析近2两年的地理高考试题对地理复习备考的启示;

(3)研究2012年地理考试说明,把握好复习的方向,提高复习备考的效率;

(4)研究学情、学法和教法,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提高复习备考的有效性。研究学情,既需要了解学生在不同的学习内容上、不同的学习阶段中,知识上存在的疑点和难点、能力上存在的弱点和缺失、心理上存在的困惑和障碍;也需要了解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5)研究训练题和解题技巧,通过高质量训练题的做答,提炼出解答同类试题的技巧和方法,具备纲举目张的能力。

2、周密安排,注重复习备考的计划性

(1)总体目标

强调基础知识重点化、重点知识考点化、考点知识网络化、网络知识习题化和习题知识全真化;要求学生对学科内容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以不变的知识点应付多变的题型和能力考查

(2)阶段目标

第一轮复习2月底前结束,形式为章节单元复习,注重双基,查漏补缺,彻底清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使知识系统化。

第二轮复习从3月到5月中旬,形式为专题复习,根据高考的重点、热点内容,打破教材的章节顺序,按知识的相对独立性和内在联系划分专题,深刻理解重点,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培养分析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能力,提高综合能力。

第三轮复习从5月中旬到5月底,形式为冲刺复习,查看已做试卷中的错题,抓住主干知识,重视地图,关注热点和焦点,讲析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3)学生目标

淡化平均分,追求与其它四门功课的匹配率,紧紧围绕达b率,死盯“边缘生”,大打盯人战术和感情攻势,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3、夯实双基,把握复习备考的根本性

(1)列出知识清单,扫清理解障碍

自然地理注重理清概念、原理,提炼原理;养好良好的学习和解题的习惯。人文地理关注事物发生背景、产生原因、引起的后果以及应对的策略。

(2)结合高考试题,指出考点要求

通过历年高考试题的做、讲,明确考点的能力要求,突出重点考点、高频考点、变化考点和与热点结合紧密的考点,将考点问题化,或以关键词填空等形式,引导学生看书并掌握。

(3)联系区域地理,完善知识网络

教师要充分重视利用地图,重视对各种“图”的专题训练,提高对图表信息的提取、分析、比较与推理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联系能力,逻辑思维及空间思维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以课本为本,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与运用,抓住重点骨干知识,突破难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复习过程中不留盲点,重点放在梳理知识系统,强化知识的逻辑性与层次性。

(4)精讲精做习题,透析解题思路

“精细化练习”即追求精益求精、精雕细凿,在讲与练的关系上,更加注重以练习为主线;在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上,更加注重练习的质量;在练习的过程管理上,更加注重练习的全程管理;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更加注重学生解题的过程体验。要做好选、批、评、补、专五个环节。

自然地理要善于运用显性的条件,挖掘隐性的条件,并学会联系和转换,准确的反馈和遴选自己已掌握的知识,从而达到正确解题的目的。人文地理特别要训练学生提高针对性的答题,规范用语,用地理术语表述的能力。

篇二:高中地理教师三年教学计划(750字)

作为一名教师,在发挥自己专业所学的同时,应不断完善个人业务水平。高中地理教育是基础教育,但面对高考愈来愈激烈的竞争,对地理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继续学习和提高将会被社会所淘汰。针对这一要求,我对自己本学年工作、学习制订以下计划:

1、热爱本职工作,为人师表,在言行举止方面作好学生的表率。

2、我应不断充实和提高自身的地理素养:加强课外阅读,关心国内外教学改革的动态;努力提高对教育教学科研的能力。

3、作好教学后记反思

在一节或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及时记下自己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进行教学反思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方法。一堂课或一天教学后,通过对教学设计执行情况的回顾,对教学原则、目的、内容、方法、手段、教学语言、教态和板书等诸要素、诸环节进行检查反思,特别是要抓住教学片断、实例分析得失,抓住教学过程中的有关教改、教研中的主要问题,抓住教学活动中的“精彩一刻”,捕捉师生思想碰撞的火花,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等,分析、解剖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从而不断总结概括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行为的重塑。

4、坚持写好教育教学随笔。每学期读一本有关教育的书籍,并及时反思。

5、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教学工作,总结、归纳和提升教学经验。深入学习贯彻新课标精神,树立新的教育观念,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经验出发寻求相匹配的教育目标、内容、组织形式及方法,并切实落实到日常工作中,科学安排学生一日活动,合理制订计划,活动中注重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结合学校教育特色,对学生在日常活动中加强教育。

6、认真参加参与教研活动,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尝试、调整。及时进行教后反思,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7、在本学期5月份《畅游重庆滨江路》课题展示,6月份完成资料归档。

篇三:高中地理三年教学计划(1251字)

为了有效提升我校高中地理教师的学科教学水平,搞好高三地理备考复习,提高地理课的课堂教学效益,特制订本学期高三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大纲为依据,以考试说明为准绳,充分研究高考。不断进行高三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高三地理教学模式,增强地理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的能力,提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充分研读地理大纲,考纲和课程标准,从整体上把握高考复习的要求,让学生形成地理学科思想和地理思维方式。改变教学观念,向课堂要质量,相信学生,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给学生以思考和融会贯通的时间

2加强教研,研究考纲考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研究对学生学习指导方法,研究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精选例题,练习题。

3进行有效的知识落实,把课堂作为知识落实的主渠道,及时进行“章结“,“单元过关“和“月清“。

4使学生的学科成绩在优生率,平均成绩和合格率上有明显提升,使高考能上一个新台阶。

三、采取措施

1,周密计划,有序复习

高三地理复习一般分三轮:第一轮基础复习到2009年3月底,其任务是复习考点,系统知识,形成网络,夯实双基,基本上是教师围绕考点讲重点,难点,疑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详读教材,注重课本知识的掌握,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第二轮专题复习从4月上旬到5月上旬,其任务是完善体系,重组知识,训练能力。一般是学生练,教师导和评。专题复习指导,导基础,导方法;练运用,练技能;评错因,评思路。第三轮综合复习在5月中下旬,其任务是整合知识,综合运用,掌握技巧,全面培养能力。一般采用练,评,看方式。练综合运用,练重组整合,练应试技能;评解题思路,评答题规范;看错点误点,追根溯源。

2,学纲研题,把握高考

①学“两纲“

“两纲“即地理教学大纲和文综考试说明中的地理部分。目前高考考虑到中学教学的实际,是以地理教材为基本内容,以两纲为基本依据,以新课标为方向来命题的。因此如果对“两纲“不熟悉,对教材内容不理解,不掌握,就谈不上高考要求的灵活运用知识了。学“两纲“就要做到:纲纲对照,纲本(课本)对照,纲题(高考题)对照和新旧对照(特别是考纲的变化)。

②研“两题“

“两题“即高考题和训练题。在两题研究方面做到“五找“:对历年高考试题整体研究找共性;对近三年高考试题重点研究找趋势;对相同考点的试题对比研究找变化;对不同模式的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对各地考试题集中研究找信息。

通过“两纲“的学习和“两题“的研究,做到:对考试目标,能力要求,考试内容和形式心中有数,对高考题型和难度获得一种感性认识,以增强复习时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减少复习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3,重组知识,突破能力

近年的地理试题强调地理学科基础,学科能力和学科本位。因此,夯实基础是复习备考中最根本的环节。只有在复习中坚持以双基为主,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6.高中生物三年教学计划 篇六

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不管你是初中升高中,还是已经是高一学生,高中三年有一个很详细的计划是很有必要的。什么时候看什么书,做什么考题可以制定一个很好的计划。这样的结果就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学习方式方面

1.你要找到学习的榜样,尤其在自己懒惰的时候,看看班级里的人,尤其是爱学习的人怎么做的,不要管那些耍得好又成绩好的人。

2.要善于发问,不要掩饰自己的无知,高中的课程的确需要智商。如果你真的不明白,请大胆发问,这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3.准备几个本子,尤其是改错的本子,搜集你的错点,随时品味你的错点。这些关系着你的成绩。

4.每次考试后,无论是好坏,请学会总结。你会发现,其实你的错误就那几个。比如粗心,比如爱钻牛角尖,比如书写很不规范什么的。

5.早读要放开声音读,不管是英语还是语文,要争取完成比别人更

多的内容,这样你会占据优势。

6.体育课请适当锻炼,不要太注重学习,玩好了同样有助学习的,除非你确实觉得自己掉队太多。

7.可以和成绩好的同学或者你的科任老师交流下他们不会嘲笑你的,只有那些自以为是的人才会嘲笑你。他们会尝到恶果的。

对待科目方面

高一的同学们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拼搏,顺利地完成了初中的学业,完成了人生的又一次转折,成为一名高中学生。与初中相比,高中的学习有一些新的特点:①知识量大;②学科内容深,学科知识的抽象概括性强,需要掌握大量的科学概念、公式、定理、定律;③综合性、系统性强,要理解或解决一个问题,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高中生每天要学的内容很多,如果不分先后顺序和轻重缓急,就会手忙脚乱、丢三落四,本来能学好的东西也学不好,这就需要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每天运用计划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磨炼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提高学习效率,减少时间浪费。

每个同学的具体情况不同,学习计划也应该因人而异,但在制定计划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黄金时间来记忆

同学们应该抓住记忆效果最佳的时间段来安排记忆,提高效率。一般而言,早上6:00—7:00头脑清醒,记忆效果比较好,上午、下午都有课程安排学习比较紧张,中午休息30—50分钟可以缓解疲劳,以便下午有充沛的精力学习。而每天如果不能保证7—8小时睡眠,记忆效果也会降低。

尊重自己生物钟

由于生理条件和生活环境、习惯的不同,人们的生活节律和最佳感觉也往往不尽相同。有的人的学习最佳时间在上午,有的人在下午,还有的同学感觉晚上学习效率最高。在了解了自己的最佳学习时段之后,按照它来安排自己的学习和休息。将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佳感觉时间去做,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要有时间限制

为了提高效率,在制定计划时,要适当给自己“压力”,对每一科目的预习和复习要做到三限制:即限定时间、限定速度、限定准确率。这种目标明确,有压力的学习,可以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复

习效率。同时,每学习完一部分时,都有一种轻松感、愉悦感,会更充满信心地复习下去。

对照计划反省

计划一旦制定,就要雷打不动地完成,如有完不成的,也应立即在次日加倍补上。如:反省自己,当天的计划完成了没有,明天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如果完成的好时可奖励自己一次;如果完成的不好时可惩罚自己一次。这样做,既有约束力又有可*作性,每天都会感到在进步。一段时间后,还应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对计划做出进一步完善,使其更好地促进学习。

公开学习计划

少数高中生缺乏自我约束能力,这样的同学在制定学习计划后,最好向家长、老师或者同学宣布。这样做一方面会起到监督作用,也会起到一个强迫约束效果,当自己不能坚持时,马上就会想到:“是否别人会笑话自己意志薄弱”或者“太没出息了”,因此就能坚持到底,“无论如何,一定要坚持实行自己的计划”。

从高一开始,理科,如数学物理化学,扎扎实实,学什么做什么

7.高中生物的趣味教学 篇七

笔者以自己的亲身教学经历,来探讨高中生物的趣味教学。所谓趣味教学方法,是笔者结合建构主义中的认知论,根据当地学生的学习特点、认知水平,为学生定制的教学计划。

一、知识的趣味性

高中生物学科,涉及到的,大部分是我们身边的知识。因此,只要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当,从身边着手,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生物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第一册生物教材的绪论中,主要讲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其中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是新陈代谢这一特征,笔者在讲解时,让学生思考一只活鸡与一只死鸡的相同与不同。学生总结如下:

笔者的总结:活鸡与死鸡从组成上来看,都有一样的细胞结构,有一样的物质组成,因此有一样的外在形态,但是从本质上来看,活鸡有生命力,主要是表现在其细胞都是活细胞,有呼吸,心脏能跳动,有血压等生理特征,说明其具有新陈代谢能力,属于生物;而死鸡,已经失去新陈代谢能力,不属于生物。因此,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不是物质的组成,而是新陈代谢。这样,从根本上讲述了新陈代谢这一主要特征,也从另一个侧面提前介绍了新陈代谢的概念。

第一册教材第四章第二节《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是主要的调节方式。神经系统的调节中,又以大脑皮层的调节占主导地位。排尿反射中,大脑皮层主导着脊髓的调节。理论很强的知识,学生当然不容易理解。但只要举个例子,学生立即恍然大悟。笔者是这样做的:比较成年人排尿与婴儿排尿的时间与地点的差别。学生听到这里,有的同学不免有些羞涩,有的男生大笑。

然后笔者做进一步的解释:成年人是通过大脑皮层来控制排尿,因为成年人可以通过分析时间,地点,由大脑来控制排尿反射,如果时间和地点不合适,即使有尿也不能排,属于条件反射;而婴儿是通过脊髓来控制排尿,脊髓没有分析的能力,有尿就能刺激神经而排尿,不管何时何地,属于非条件反射。

总之,高中生物学科,有很多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知识,只是学生没有把课本上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所以学起来觉得吃力。作为生物教师的我们,一方面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是让学生认识生活,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

二、记忆的趣味性

高中生物知识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靠学生记忆的。学生的记忆能力,也是智力的一部分。但是,智力很大程度上是后天学习训练的。谁说死记硬背没有技巧?最有效的记忆方法是连锁记忆。把要记的东西与某些你熟悉的东西相连,看到熟悉的东西,知识马上在大脑里呈现。

例如,细胞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前期:细胞核膜消失,核仁消失,染色体出现,纺锤体出现;末期:染色体消失,纺锤体消失,细胞核膜出现,核仁出现;可以记忆为:两个出现,两个消失。

再如,氨基酸有20种,其中有8种为必须氨基酸,记忆为:苏双亮来本家劫色,即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缬氨酸,色氨酸。

又如,动物个体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原肠胚是个重要时期,其特点是一个重点。可记忆为原肠胚的123:1个胚孔,2个腔体,3个胚层。DNA的结构,可以记为54321:5种元素,4种脱氧核苷酸,3种物质,2条脱氧核苷酸链,1种螺旋。糖尿病患者的症状: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消瘦(肉少)。

还有,人类遗传病的遗传规律: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患病为常隐。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等等。

以上这些帮助记忆的方法,都是把生物知识与一些容易记忆的句子,诗词,现象相连,越是夸张的,越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东西,越能帮助记忆。

三、课堂的趣味性

教师在教学中总是充满着活力与激情,讲得生动有趣,那样的教学内容就很有吸引力,学生听起来也不感到厌倦,学起来就觉得很容易;老师要有吸引学生注意的特殊思维方式,能调动学生的脑子在“转”、在“想”;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使其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把学习看作是件很有趣的事;教育要有一种感染力,变学习方式由“学会”为“会学”,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积极创设教学所需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感性输入的信息与人现有的认知结构具有中等程度不符合时,人的兴趣最大。这就要求教师创设出各种不平衡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探索活动的最佳状态。

例如,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链的过程,氨基酸数目,肽键数目,肽链数目,失去的水分子数目,游离的氨基、羧基数目,这些等量关系,可以通过公式计算。但是,这些公式怎么来的,如果真的让生物老师来推导验证,有一定的难度,不小心反而弄巧成拙。我是这样做的:叫8个同学到黑板上做游戏,分别叫8名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或二排或三排,每一次的排数就是肽链数目,每一个同学的左手是氨基,右手是羧基,两个同学手拉手,必须是左手拉右手,(这就是脱水缩合时氨基与羧基反应)站成一排后,排头的同学空出左手,排尾的同学空出右手,(每一条肽链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手拉手的点,就是肽键数目。通过手拉手游戏,学生明白肽链的形成过程,也清楚了各种数量的计算。

8.高中生物分层教学策略 篇八

【关键词】高中 生物 分层教学 

一、分层教学的内涵

分层教学是不同层次的教学范围内的学生为对象的类,并提出了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方案,通过建立异质分组的学生,或同质分组实施,分层教学的实践层次,分层辅导,实施分层的评估,以达到共振的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影响,所以,所有级别的学生可以通过教学策略的努力,最大的发展。

二、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的状况

在本课题实验前研究者对高二年级学生进行了该方面情况的问卷调查,在回答“你目前生物课学习的状况”时,31.76%的学生认为“不吃力,较轻松”,有52.34% 的学生认为“努力还能跟上”,而15.88% 的学生则“比较吃力,感觉跟不上”;在回答“与你自己的接受能力相比,你认为生物课上老师讲课的深度怎样”的问题时,69.93%的学生认为“适合自己的接受能力”;14.86%的学生认为“低于自己的接受能力”,而认为“超过了自己的接受能力”的占了15.21%。由此可见,着眼学生平均水平和能力进行教学虽顾及了班级中的多数学生,满足了这部分学生的发展需要,但对于另一部分学生(尤其是优等生和后进生),则不能切合他们的实际要求,或者说没有能够照顾到他们的发展要求,这样的教学对他们来说是不平等和不公平的,也是有背于“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不同学生有个性地发展”的教育目标的。因此,我们必须对其加以改进。

三、高中生物分层教学策略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

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分层教学的前提。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在课堂内外的学生观察也可能有关的其他教师和家长了解情况课程,逐步积累的有关资料。实验前,然后在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其中包括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态度问卷调查的形式,学习兴趣,接受,学习习惯,合作能力和领域,如学生成绩的差异,通过这些不同类型的比较,高中生物教学,教学提供了基础的分级分层必要的执行。一般来说,学生水平如下: 

A层(即优生层):学生在学习刻苦学习,勤奋工作,浓厚的兴趣,愿意接受挑战,可以主动和独立的学习,作为一个积极的学习态度表示,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好的和比较稳定的成绩,他们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更好。 

S层(中等生层):在学习的教师实践总体布局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愿意参加班级和学校的活动,但他们在总成绩中产阶层是在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缺乏动机不强,不能专注于学习成绩不稳定甚至有时明显起伏。 

C层(即学困生)的学生普遍较差自律,学习目的不明确,动机,形式缺乏“我要学”的积极思想的研究,不愿动脑筋,一遇到困难知识部分学生退缩,他们没有按时完成工作,或者复制业务的现象,甚至少数学生放弃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浪费。 

学生不是分层教学和课程的最终目的,以更好地发挥团队的作用,我们需要学生链路层和数据包。一般来说,两种方式组:团体和同质异质群体。同质的群体,是指学生类似的学习成为一个研究小组的能力,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集团的不当行为分为研究组。分组,可遵照“异质性的团队建设”的原则,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组,每个研究小组由四名学生,A级1,B级2,C级1组成。该小组的成员将在表格的形式统一调整的前座,使课堂讨论,小组成员可以互相帮助在一起。

(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师在开始讲课时,要充分利用有直观的教具如模型、挂图,有趣的生物典故,当前生物科学研究热点等相关内容进行巧妙的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顺利地导入新课。这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骤,也是进行分层教学的必要步骤。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启发性的问题能够唤起学生的注意,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后续学习。继而在导入课程时,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此过程要让学生明白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他们能够了解和应用那些知识。

(三)分层次练习

分层练习也是课堂教学分层的重要环节之一。分层练习是学生将课堂知识内化的过程,所以教师在设计练习题时要注意其层次性。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可将练习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知识的练习,是全体学生都必须作答的;第二层次为比较简单的综合题,能达到中等或中等以上学生的学习水平,满足B、C两个层次学生的需要;第三层次为较复杂的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C层学生可通过积极的思考得到解决。练习题不用标清层次,这样A层学生会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得到更多的练习机会,而较高层次的题目也能满足B、C两层学生的需要。这样,三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练习时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练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足,教师应该通过课堂小结及时地进行补充说明。这样可以更好的调节学生学习实际与所达成的教学目标之间的矛盾。

四、结论

总之,我们认为,课程改革和高中新一轮学生之间日益局势的来源不同,主张尊重差异的尊重,使学生能够适应普遍的前提下实现个人的基本要求性格发展,今天,分层教学是在高中在实施分层教学生物学教学取得的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强大推动的结果是积极的例子,在对分层教学的研究,提出了这个问题战略和措施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高中生物分层教学的实施研究 朱张莹 商情(教育经济研究) 2008/05 

[2]高中生物“分层教学”的探究与实践 江建来 中学生物学 2005/08

9.高中英语教学三年整体规划 篇九

一般来讲,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在语言知识和能力方面普遍有了一定的基础,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但是,根据新课标要求,高二阶段的任务还是相当艰巨的。高二学年结束时,要求学生掌握2500多个单词,达到7级水平。由于扩招带来的一个现实DD“差生”较多,也增加了完成任务的难度。因此,高二阶段的教学策略是:突尖、补弱、保中间。所谓突尖DD对学习能力强,成绩优秀的要选好苗,重点培养。加大练习的数量和难度。对他们高标准,严要求。定时,定点有计划的进行指导。鼓励他们在高中阶段基本掌握一门外语,甚至可以选修而外。对中间部分,完成好教学常规要求,注意练习的针对性,强调读写能力和应试技巧。对弱者,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督促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使他们天天有进步。另外,根据学生实际,对后两者,进一步加强学法指导。对尖子生,着重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10.高中生物三年教学计划 篇十

(讨论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国家、省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结合我省高中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改革创新,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为贵州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做出贡献!

(二)工作目标

1、总体目标

秉持办好每一所高中,培养好每一位学生的教育理念,推动我省高中学校规范化、特色化、优质化、多样化、现代化建设,努力实现高中发展速度高于过去,普及程度率先西部,教育质量大幅提升的奋斗目标。高中毛入学率-、高中普及率-、高中升学率

2、具体目标

实施五大工程即:质量提升工程、队伍建设工程、课程建设工程、学校文化工程、特色学校工程。

2013—2014学年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启动“贵州省普通高 中教学质量评估”工作,总结上一轮课改,规划新一轮课改,实施课程建设工程。实施全省规模以上高中全覆盖评估。

2014—2015学年为教师队伍建设年。启动我省“三名工程”即;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的评选,启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教育家培养计划”。

2015—2016学年为高中整体办学水平提高年。启动我省特色高中建设工程、学校文化建设工程,实现我省高中内涵发展、优质发展、跨越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总结分析,提升认识

2010年我省高中开始实施课程改革,三年来,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以人为本的课改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学校教育行为在悄然变化,各地改革力度加大,发展形势看好。我省高中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应看到我们的发展受历史及经济的制约还相对落后,发展不平衡,区域之间、校级之间差异很大。教育观念落后,硬件底子薄,队伍整体素质有待于提高,教育质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等等问题。因此,要高度重视高中教育,要加强高中阶段教育的研究,明确高中阶段教育的“性质、定位”,要充分认识到高中教育在培养公民基本素养并形成健全人格方面的独特价值。

要加强对发达国家高中教育和世界优质高中的研究,加强对我国教育先进地区高中的研究,要借鉴其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模式、运 行机制及成功经验,尤其是加强对我省高中的研究分析,找出优势劣势,明确目标,找准发展路径。积极探索高中阶段学生身心成长及认知规律,高中教育教学规律,高中学校管理运行规律,优质学校成长发展规律,努力创设适合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打好基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统筹规划,改革创新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按照“规范、规模、优质、多样、特色”的原则,全面推进全省高中快速、优质发展。

认真规划,合理统筹。促进示范性高中和一般高中、公办高中和民办高中、城市高中和农村高中、单一体制高中和多元体制高中协调发展。促进学校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同步发展,到2016年全省规模以上高中全部达到省高中办学标准,打造一批省内领先,国内知名富有特色的优质高中。

继续做好示范性高中的评估工作,确保到 年,全省示范性高中达到100所,每个县域内至少有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每个地级州、市至少有一所省级一类示范性高中,充分发挥示范性高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扩大优质高中资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启动“特色高中建设”项目。努力促进普通高中教育优质化、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到2016年全省建成30—50所特色高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中教育多样化的需求。教育发展在于改革,教育改革在于创新,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力度,用创新的思路、创新的体制机制、创新的举措实现我省高中教育跨越发展。

推动办学体制机制创新,通过“名校办分校”、“学校委托管理”、“学校联盟”、“学校捆绑”、“一长执两校”、“集团化办学”等多种办学模式,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公办高中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管理输出、品牌输出等取得协议回报,引导高中学校通过贷款,社会融资等新建或改扩建校舍。积极探索办学体制改革,依据民办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社会多元投资举办高中,大力支持民办教育,为投资大的民办学校以支教的形式,提供部分管理干部及骨干教师,扶持其快速成为优质学校。

进一步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优质国际高中教育资源,探索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新型普通高中发展模式。

向农村高中及薄弱学校倾斜,实施农村及薄弱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履行教育职责,关心农村学校教师的思想、生活及专业发展,建立农村教师专项津贴制度,为农村住房困难教师提供廉租住房。在职称评定、评优及专业培训等方面给予倾斜。确保农村教师安居乐业。

(三)、突出重点,提升内涵

我省高中阶段教育今后几年要重点抓好五大工程“质量提升工程、队伍建设工程、课程建设工程、学校文化工程、特色学校工程”。其宗旨是提高高中教育质量,促进高中学校优质内涵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实现全省高中跨越发展。

1、实施质量提升工程

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问题,关注和提高教育质量是当今世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主流。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人才观”和“教育观”。根据国家课程改革方案、国家课程标准,结合我省实际制定“贵州省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意见”,研制“贵州省普通高中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贵州省普通高中教学质量评估方案、评估标准及评估细则”认真做好全省高中教育质量提升的顶层设计。

组织专家团队,成立由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及名校校长组成“省高中教育咨询委员会”,和由省内专家学者校长组成的“省高中教育智囊团”为我省高中教育规划、决策、政策的制定,改革发展路径的分析,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等教育重大问题提供咨询。

各地要认真贯彻省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相关制度,抓好落实。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引领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加强通用技术、信息技术、实验课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和管理,加强课程研究,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实施与管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及社会责任感,实现课程育人的目标。借鉴义务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研制我省高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标准和要求,构建研训一体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平台,建立教师教学基本功考核制度,引导教师成为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育技术的研究型教师。

充分发挥教研部门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教研人员的专业素养,强化服务基层学校的意识,提高统筹规划本地区教研教学和指导学校教师的能力。

2、队伍建设工程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是高质量教育的基本保障。

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制定“贵州省高中教师队伍建设五年规划”、“贵州省高中教师素质提升实施意见”实施“三名工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人民教育家培养计划”,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研究型的教师队伍。

各地要认真制定当地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各地要结合本地高中实际认真做好编制工作,根据省编制标准科学合理核定教师编制。要认真把好入口关,吸引优秀人才和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当教师。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的自我修养和综合素质,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弘扬他们的敬业精神。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教师依法执教的意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建立师德师风考核评价长效机制,把师德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要认真落实国培、省培市培计划。认真制定结合本地教师实际需要的培训规划和实施计划。要根据国家相关教师专业标准,研制我省高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标准和要求,按照“一年出徒、三年成型、五年新秀、十年骨干、十五年名师、二十至三十年教育家”的优秀教师成长的轨迹,构建研训一体化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平台,建立全省高中教师培训信息系统,配好教师成长发展需要的培训课程。系统、规范,促进教师持续发展,启动“贵州省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注重创新型优秀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影子培训”、“跟踪培养”“项目培养”“远程学习”、“硕士课程”、“跨领域拓展培训”等方式方式,让优秀青年教师紧跟国内外教育大师,了解教育前沿,成为具有国际视野、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及独特的教学风格的卓越教师。启动“贵州人民教育家培养计划”“建立贵州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全省特级教师、教育名师及国家级骨干教师引领一方,示范一片的作用。建立“名师工作室”制度,同时通过督导评估加强对“名师工作室”的“工作规划计划、实施情况、经费使用及工作成效”等方面的检查,开展“名师团队交流、国内外名校交流、访问学者、教育家论坛、名师教育思想研讨”等方式宣传我省名师,培养本土教育家。各地要建立教师业务考核制度。坚持教师每三年一轮的专业考核。

打造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校首要任务,学校要认真制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学校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校本教研、科研为载体,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以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热点、难点为校本 小课题,注重行动研究,注重教学规律、学科特点、教学环节、教学微观要素的研究,尤其是注重学生的研究,了解学情,有效实施教育教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智力发展、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提升素质,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要努力促进教师专业提升,鼓励教师著书立说,成名成家,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成为掌握课改理念、现代教育技术和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的研究型的教师。成为专家型的教师。

注重校长及管理团队的建设,“要努力打造一支学历达标、结构合理、适应能力强的校长团队,培养一批教育思想先进、教育理论扎实、办学思路清晰、决策管理能力强的专业化的校长团队,造就一批有教育良知、有教育智慧、有教育实践能力能将学校办出特色的黔派教育家”。鼓励校长以学校为平台,学习、研究、实践,不断提高校长的思想素质、理论水平,规划决策能力,尤其是学校实践管理能力,教育教学的指挥、指导能力及学校课程的领导能力。培养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教育家型的校长。

注重教育行政领导的专业能力的提高,要进一步提升教育发展统筹规划的能力,提升教育公共政策的设计能力,提升教育公共事务管理能力。

3、课程建设工程

课程是教育的心脏,是培养学生的蓝图。关注课程建设是高质量教育的重要因素。

要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教育部《普通 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验)》及省课程改革指导意见相关精神为指导,认真总结,系统分析2010年以来我省实施高中课程改革工作。加大“课程理念”、“课程规划”、“课程开设”、“课程实施”、“课程资源”、“课程评价”“课改实施前后学业质量的比较”等方面的研究,系统规划我省新一轮课改工作。

要进一步加强课改理论和思想的学习,提高对课改的再认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课改理念,增强课改意识。

认真做好新一轮课程实施规划,完善和制定相关文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加强课程实施的宏观管理。

学校要以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为指导,逐步形成具有本校特色,能够体现本校育人目标的课程体系。坚持国家课程开齐、开足,地方课程富有特色,学校课程丰富多彩,根据学校实际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坚持一校一课程体系。坚持课程实施的规范性、严肃性,防止任意增减课程,增减学科课时。

完善课程开设,课程的丰富完善,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保证,要完善选课制度,给学生充分的选择权,选修课程科学有效开设,防止只设不开的现象。

深化课程实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课程的系统、全面及有效的实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的关键。要加强教学研究,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撰写(学科开设说明、或课程纲要)抓好教学常规检查。深化课堂教学,努力创设适合本校学生实际需要的教学模式,丰富教育内容,要加强选修2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要重视学生爱好、兴趣及特长的培养,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要认真制定计划组织教学,要将国家课程的校本实施落在实处。

完善评价制度,规范课程评价。加强学分管理,完善学校学分管理制度,规范学分认定程序,健全学分管理体系。坚持以发展性评价为主导,实施多元评价,做好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启动全省课改教学质量评估。

4、学校文化工程

学校文化是师生成长的环境和土壤,是一所学校真正的实力。学校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学校文化建设,学校要加强学校文化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要借鉴国内外优秀学校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本校历史、文化及所处地域的独特环境,努力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优秀的学校文化。

要集全体成员的智慧,系统提炼并形成学校文化的核心—思想文化。思想文化是学校个性的办学思想、教育思想、育人目标,学校校风、观念理念、学校精神及学校的价值判断,不是照搬几句时髦的口号,而是要被全体师生认同,并能把它内化于心,外显于形的隐性文化,这种文化一经产生,就会成为学校发展最大的动力。

要以科学的管理理论为指导,加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要努力形成具有本校特色学校制度体系,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管理形式,加强管理的科学性、人文性、规范性,防止工作中的主观性、随意性、盲目性。保障学校目标的实现。

要努力打造良好的学校行为文化,要像珍惜眼睛一样珍惜学校良 好的传统、风俗习惯、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干群关系融洽,干部关心老师,教师理解领导,学校关心学生,教师爱学生,学生敬老师,师生身心健康,学生快乐成长。

要努力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文化,在学校育人目标的引领下,增加课程的丰富性和选择性,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创设条件。

要精心设计学校的物质文化,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思想的物化,不是简单的美化和绿化,不是单纯的美丽,要和学校的思想一脉相承,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会说“你想说的话”,在学校思想引领的基础上,坚持生态理念、环保理念节约理念,反对追求奢华。实现学校文化育人的作用。

5、特色学校工程

加强特色高中建设是世界高中教育发展的共同主题,是今后中国高中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

要加强特色高中的研究,系统规划,借鉴国内外特色高中建设的经验,结合我省实际制定“贵州省特色高中建设实施方案”,着眼于长远,科学规划,稳步推进,要将特色高中建设和示范性高中建设有机结合,要将特色高中建设和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有机结合,通过特色高中建设进一步扩大我省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

鼓励全省普通高中走特色化、多样化发展之路,改变在应试背景下“千校一面”的局面,改变学校发展“趋同化、同质化”的倾向。

通过特色高中建设推动学校特色课程的建设、特色学科的建设,促进特色教师的形成及创新型学生的成长。

三、保障工作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高中教育工作,加强高中教育的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推进高中教育发展,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及各部门在高中教育工作中的责任。省、市地、县要成立高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相关职责,统筹相关工作,制定相关制度,各地党委、政府及部门一把手为本区域、本部门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抓好高中教育工作的落实及本地高中教育统筹规划及高中教育政策的制定,同时要进一步明确同级政府相关部门的高中教育责任,努力形成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局面,形成全社会关心高中教育、支持高中教育发展的局面。

(二)、加大投入,物质保障

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高中学校教育经费的 投入力度,要保障学校的运转和发展。完善高中生均 教育经费的管理,争取上级财政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用于学校发展。优先保障新建高中用地,优先保障高中标准化建设,推动全省高中快速发展。加快高中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我省高中信息化水平,努力建设全省统一的高中课程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及基础设施建设,严格落实新建校舍、安全设施验收制度和已有校舍的安全鉴定规定,要加大学校安全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大寄宿制高中的投入,确保校园平安。

(三)、督导评价,保障落实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 革的意见”指出“教育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要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正确导向作用,加强督导队伍建设,通过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督学专业化水平,努力构建一支专兼职的高中教育督导队伍。

要结合我省实际认真制定高中评估规划,努力构建具有我省特色评估体系。

要借鉴先进省份的评估经验,加强对“评估制度,评估内容内涵、评估相关标准”的研究,研制评估工具,制定评估流程。在评估工作中不断改进评估方法。

评估工作要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原则、坚持科学规范的原则,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坚持定期评估与随机评估相结合,评估与监测相结合、实查与网评相结合,自评与专家评估相结合等方式,对全省高中办学水平、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教师队伍、课程建设、学校管理、学校标准化建设、校园安全等方面进行综合或专项督导检查,强化过程性督导评估,通过督导评估实现对整个高中教育的全过程监控。

11.高中生物教学反思 篇十一

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学生对生物情有独钟,也投入了很多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许多小学、初中生物学科成绩的佼佼者,一旦进入高中阶段,学习就没有那么顺利了。他们想学好生物,可成绩就是提不高,按理说生物是最好拿分的学科,有些学生却甚至怕见生物教师。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了研究调查。

一、造成生物成绩滑坡的主要原因

1.被动学习

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为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教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无法真正理解所学内容。

2.学不得法

教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学生上课不能专心听课,听不全或听不清要点,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学生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不重视基础

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看图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鹜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计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4.不具备进一步学习的条件

与初中生物相比,高中生物知识的深度、广度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高中生物很多知识难度大、方法新、对分析能力要求高,如:有关遗传学的计算问题,有的题目是要学生算患病男孩的概率,而有的是要算男孩患病的概率,这两个问题从语文角度好像没什麽区别,但在生物上这两个答案截然不一样,这就要求学生要能够灵活运用有关概率的计算,要做到具体题目具体分析;学生还要吃透概念,比如原生质体和原生质层的区别这就是一个难点。

二、教学反思:温故知新学生物

“温故而知新”是两千多年前我国大教育家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如何才能做到温故知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学会对比

在学习新知识时,要同时对比着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并着重弄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特别是区别,因为正是这个区别,才标志着所学的是“新”知识。

2.学会总结归纳

抽象概括是生物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学完一部分内容之后,对其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可以帮助学生更系统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经常进行概括总结,还有助于学生发现解题方法和规律。

3.学会转化、演变

一方面,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会遇到许多旧知识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对原有的知识进行转化;另一方面,许多新问题,包括高考题、竞赛题,往往是由课本中的例题、习题转化来的。因此,学会利用旧知识,进行转化、演变,对学生学习新知识、提高解题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4.防止因“旧”扰“新”

因“旧”扰“新”是学习中出现错误、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学生在学习时,既要注意温故知新,又要注意防“旧”扰“新”,这样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12.高中生物“绪论”教学设想 篇十二

1 教材的分析

绪论的知识教学内容包括:生物的六个基本特征;生物科学的新进展;高中生物课学习的要求和方法。

1.1 生物的六个基本特征

生物的六个基本特征既涵盖了生物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也是高中生物学的主要教学内容。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生命本身的特征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两个方面, 生命本身的特征主要是新陈代谢和生殖,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主要是生物与环境的相互适应。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将有助于形成高中生物知识的总体概念, 对今后的学习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是教学的重点。

1.2 生物科学的新进展

通过描述生物科学的发展史, 使学生了解生物科学发展的历程与轨迹。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描述“当代生物科学的新发展”。在微观方面侧重于生物工程在医药、农业生产、开发能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而在宏观方面侧重于生态学原理应用的实例———生态农业的介绍。这些内容展示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 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十分有益。

1.3 高中生物课学习的要求和方法

简要介绍了学习高中生物学的基本目的与要求;从4个方面对学习高中生物课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要求, 使学生了解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方法和要求。使同学们明确高中生物课的学习需要更加主动地思考、质疑、分析, 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要不断体会、总结学习方法。

2 教学目标分析

“绪论”在知识方面的要求并不高, 主要是理解生物的6个基本特征, 能够对所给的正反例证作出正确分析和判断。能力方面主要是通过教材的阅读, 培养阅读、理解教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通过课外各种媒体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培养获取甄别有效信息的能力。情感方面通过了解生物科学发展及成就, 认同生物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及探索生物科学奥秘的求索精神, 养成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3 教学方法分析

本节是高中生物的开篇, 师生间良好沟通渠道的形成和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的激发比知识目标的掌握更为重要, 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应更重视师生的交流。利用多媒体演示各种生物学现象的实例, 采用讨论、归纳为主, 谈话、讲解补充的教学方法。

4 教学过程设想

4.1 学生基础较好的班级采用讨论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以讨论为主的综合课。通过对几个典型问题的讨论, 认识生物科学的研究对象;通过几个生物新技术发展事例的讨论, 认识生物科学将成为21世纪领先发展的科学;联系日常生活, 认识学习生物科学的社会意义以及生物科学普及教育的目标。

第二课时:以讨论为主的综合课。在第一节课的基础上, 讨论、归纳生物的6个基本特征;在学生对一个典型问题的探究过程中, 体会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通过自学认识生物科学的发展史、了解生物学学习的方法和要求。

4.2 学生基础一般的普通班级可采用讲解、归纳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讲解生物学的研究对象、生物科学将成为21世纪领先发展的科学和生物科学普及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教师列举、展示、讲解生物科学研究的事例、生物科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例、有趣的生物学现象等, 主要目标是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以及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第二课时:讲解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生物科学的发展史、学习生物学的方法等。教师归纳总结生物的基本特征, 在对一个实际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归纳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最后引领学生阅读教材, 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史和学习生物学的方法。

绪论是一门新课程学习的开始, 务求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 使其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故绪论课教学的精心设计, 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的兴趣, 促其理解学习生物课的意义, 明确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和方法, 从而为后面各章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绪论”作为全书的纲领和概括, 在引导学生在初中生物的基础上跨入高中阶段新的学习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好“绪论”课,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积极性, 使教师和学生很快进入角色, 为今后教学工作的良好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3.高中生物三年教学计划 篇十三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不少学生只重视实验结果,不重视分析结果;只满足于实验的成功,而不愿对实验能力、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验证所学知识这些目的以外,教育学生辩证地看待实验的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学生对实验的根本目的缺乏深刻的认识以外,不懂得如何分析实验、没有掌握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在实验教学中,除了使学生达到提高动手成功与失败、教给学生生物实验“四步分析法”、初步培养学生实验分析能力还是必要的!笔者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实验分析的能力,并就实验分析的方法进行初步探索,总结归纳成了“四步分析法”。

一、取材分析

正确取材是实验成功的第一步。有的学生实验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取材不正确而引起的,因而在实验分析时,要首先考虑取材是否正确。例如,实验一“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以下简称“实验一”)中,准确切取洋葱根尖生长点部位,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一些学生制成的装片中往往看不到或看到很少的分裂相细胞,就是因为切取部位不正确导致的,即没有选准根尖的生长点部位。实验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以下简称“实验二”)中,取材部位应该是在新鲜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紫色较深处。而在内表皮或紫色很浅的部位取材,往往观察不到或仅有很少紫色液泡。实验三“叶绿体色素的提取的提取和分离”(以下简称“实验三”)中,选取的叶片要肥厚、色浓,而老叶、发黄的叶子则不能选择。

二、药品与试剂分析

药品与试剂的量、浓度、纯度等都是影响实验正确结果的重要因素,要逐一检查,不能忽视。

1、关于量的问题。有些实验对药品与试剂的量有一定的要求,如实验三中,丙酮、层析液的量就要按规定使用:提取5g叶片中的色素,用2ml丙酮是适中的,若丙酮过多,会使色素浓度降低,减少滤纸条上色素的量,使分离效果不明显;若丙酮少了,色素提取又不充分。色素分离时,向烧杯中例入层析液时,其量的标准是液面不能超过1cm(距烧杯底),否则将没及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色素就迅速溶解到层析液中去了,结果在滤纸条上得不到相应的色素分离图谱。

2、关天浓度问题。实验中,规定的浓度,都是人们经过多次试验后,认为最适合的。实验员在实验前配制药品与试剂时,浓度要配准,否则将会影响学生实验。如蔗糖溶液浓度较高时(高于30%),会使细胞因发生强烈质壁分离而失水过多,细胞死亡,不能复原。亚甲基蓝溶液在配制时,要求更高,浓度高一点点,就会影响根的活性。

3、关于纯度问题。有的实验如“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这一实验对蔗糖的纯度有较高的要求,如果所用蔗糖放置时间过长会被微生物分解成还原性糖,那么用斐林试剂检验时也会出现砖红色的沉淀。

三、步骤及操作分析

步骤及操作是否正确是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故应重点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漏做某个实验步骤。实验步骤不能少,如实验一中,根尖用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按体积比为1:1的比例混合解离后,若不经漂洗直接染色,则染色效果极差,因为根尖上附着的盐酸将和碱性染料起中和反应,从而影响着色;制片时,用镊子尖把根尖开碎,这一步也易漏掉;压片一步也容易漏掉。

2、操作方法错误。在具体操作某个步骤时,没有按规定的操作方法做,肯定会影响实验结果。如临时装片制作时,有的学生将盖玻片直接放在清水滴上,这样制成的装片中,气泡较多,严重影响观察。实验二中,应用镊子撕取洋葱表皮,而不少学生是用刀片削或挖,以至取出的表皮较厚,这样在显微镜下也就看不到单层细胞。

3、操作不严格。如解离、染色时间不够,漂洗的时间或次数不足。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未将清水滴中卷起的表皮平展开来;做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时,滴入清水的次数少,滤液细线划得不细不齐,都会对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四、显微镜的分析

需要用显微镜的实验,有时会因为操作的失误,或显微镜镜头污染等问题,而影响观察,看不到已经出现的现象或结果。显微镜的操作要按一定的程序进行,如对光程序、高倍镜观察程序等。有的学生不按程序操作,结果既耽误了时间,又观察不到相应的结果,而且易损坏显微镜。例如常有学生在用高倍镜观察时,把盖玻片压碎了,弄脏了镜头,就是由于这些学生在下降镜筒时,眼睛看的是目镜而不是物镜,这样,镜筒下降到什么位置就不知道了。正确的程序应该眼睛看着物镜,同时下降镜筒,让物镜接近装片,然后眼看目镜、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观察到清晰物像。此外,目镜或物镜头被严重污染、焦距没有调好、放大倍数不够、视野较暗、标本不在通光孔的中心位置等诸多因素,都会直接影响观察。

上一篇:[2013暑期征文]在绝望中寻找希望——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下一篇:快乐的生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