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辩证法思想(共10篇)
1.老子辩证法思想 篇一
【摘要】老子的《道德经》一书上下凡五千余言,充满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思想 ,如“大小”、“有无”、“祸福”、“贵贱”、“上下”、“难易”、“利害”、“强弱”等等,皆是其真实的思想精髓所在。尤其是老子的“有”与“无”这一思想具有明显的“二元论” 特征。虽然有人会说,这是拿西方哲学的套路来束缚古人思想的魅力,会造成哲学的混乱,但是笔者认为从另外一个独特的角度进行思考,来发掘先人留给我们的思想遗产,为后世所用,善莫大焉。
【关键词】:二元论 无为 有生于无 有无相生
【正文】
老子在其传世着作《道德经》中提出了两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一曰“道”,二曰“无”,这在中国哲学史上都还是第一次。庄子在其《庄子?天下篇》中评价老子的哲学思想时,如是说:“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 以濡弱谦下为表, 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 ,庄子也是用“无”“太一”(即“道”)来总括老子的哲学。因此,要想真正地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就必须从这二者入手。又因为“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灵魂所在,要想讨论“无”与“有”的关系,则绕不开“道”,所以在此从老子的“道”入手。
什么是“道”呢?
老子并没有给出一个关于“道”的确切定义,而是以“无名”、“朴”、“无象”、“无形”、“无状之状” 、“无物之象”等词语代之,道是“混成”之物,是先天地而生的,用老子的原话说,则是“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在老子那里,“道”具体有三种含义——世界本源、世界存在和事物发展的规律。后来王弼在给老子《道德经》做的注中说:
“所谓道——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听之不可得而闻,视之不可得而彰,体之不可得而知,味之不可得而尝。” “道”没有形状,没有名称,它作为万物的根本而存在,所以才能无所不通,无所不往。
什么是“无”呢?
老子《道德经》一共八十一章,其中提到“无”的就达四十章之多,“无” 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指事物的不存在,有无形、无名、虚无等义。在老子那里,“无” 是形而上之空无,是虚无飘渺的。
什么是“有”呢?
《说文解字》中“有”的解释为:不宜有也。谓本是不当有而有之称,引伸遂为凡有之称,凡春秋书有者皆有字之本义也。“有”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指事物的存在,有有形、有名、实有等义。在老子那里,“有”则是指形而下之实有,是实实在在的。
老子直接了当地指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其意思是说,“有”是天地万物产生的本源,而“无”则是“有”的本源,“无”是本源之源,是产生“有”的精神本原。任继愈先生在其《老子绎读》一书的前言中说,“无”也是“道”,“道”也是“无”. 二者均为形而上之空无,是虚无飘渺的。“无”常用来指称最高本体“道”的特性, 这也是《道德经》中最常见的用法。 如《道德经》三十二章说: “道常无名, 朴虽小, 天下莫之能臣也”.三十七章说: “道常无为, 而无不为”.
总的来说,在西方哲学史上,“有”为最高的原则,而“无”总是被看作是次等的、派生的、消极的(否定性的),“有”高于“无” 、优于“无” .而在老子《道德经》里,“有”与“无”的关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道德经》第二章中(“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明确提出有无相生,认为“有”与“无”是相互对立而生的,既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道德经》第四十章中(“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提出有生于无,所有的物是从“有”中产生的,而“有”是从“无”中产生的。 这恰好与西方哲学中崇有抑无的观念相反。从这一点也可看出,《道德经》虽只有五千言,但并非一时之功,就老子“有”“无”关系的前后变化亦可拆穿“老子一夜便作《道德经》之传说。
在讨论关于”有“与”无“的具体关系时,许多学者都困惑于老子《道德经》后半部分第四十章中提出的”有生于无“的观点,大多都认为这是与第一章中”有无相生“的观点相矛盾的,如陈鼓应先生说:今本”有生于无“之说, 显然与第1 章”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无法对应。第1 章的” 无“ 、” 有“ 是” 同出而异名“ 地指称道的。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人的思想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老子的思想,不能墨守成规,更不能因循守旧。
故在此将对”无“与”有“这一二元辩证的关系加以详细的论述,并阐释其与西方哲学的具体不同,意欲呈现一个更加清晰的老子思想精髓。
”有“与”无“的关系具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有无相生“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有生于无“的阶段。”有“与”无“关系的这一微妙变化,不仅反映出老子思想的不断变化性,也隐含着老子对世界(亦即老子所说的天地万物或自然)更为理性的认识。
(一)第一阶段——有无相生
”有无相生“见于老子《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正如其后几对关系一样,”有“与”无“是相互对立,相生相随,相互生成的,相互对立而生的,”有“可以生成无,”无“也可以产生”有“,二者的地位是平等的,但需注意的一点是,二者的相互生成应该是同一层次上的循环的过程。
老子《道德经》开篇第一章第二句则曰: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是天地的起始之处,是与”道“相同的概念,是万物生成或存在根源。此处”天地“与”万物“应为异词同意,都是指存于天地之间的万物生灵。然而,何为母也?《说文解字》中关于”母“的解释是:依《礼记》释文补,其意禁止其言曰母也,古通用无,诗书皆用无,士婚礼,夙夜母违命,古文母通无,是古文礼作无,今文礼作母也,凡母之属皆从母。 在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这是老子对”道“的解释,所谓”母“者,河上公注:”母,本也。“ 在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二章中”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魏朝王弼注曰:”母,本也。子,末也。得本以知末,不舍本以逐末也。“ 因而,”始“与”母“皆为根本,本源的意思,”无“与”有“都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本源。
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中说:”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魏朝王弼注曰:有之所以为利,皆赖无以为用也。 按王弼的说法,这一句则是强调”无“的根本作用,但是此处也隐含了”有“这一前提的作用。陈鼓应先生说,此处就现象界层面来谈有无之相互依待的关系,而”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则是从道的本体论层面来谈论有无的相生相成的关系。”因此,“有”的“利”是依靠“无”的“用”,并且“无”的作用的发挥,也要依靠“有”提供的便利。二者也是相互依靠,相生相成的关系。
总而言之,在这一阶段,“无”与“有”都是二元对立的关系,“有”与“无”是相互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有无相生”从相反相成这一观点,间接地呈现出老子的整体观与和谐观。
下面,我们将进入“有生于无”这一阶段,进一步讨论“有”和“无”的关系。
(二)第一阶段——有生于无
老子在其《道德经》的后半部分中直接了当地说出: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
王弼注曰:“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天地万物都是从有形之物开始的,有形之物是天地万物得以存在,并被人所感知的凭借和载体(如人的身体是有形之物,属于“有”的范畴),而有形之物是从无形之物中产生出来的,无形之物是有形之物存在的目的与意义的根本所在,是有形之物的本源(如灵魂是无形之物,属于“无”的范畴)。灵魂要依靠身体,然而身体有了灵魂才变得有意义。借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来说,形势与内容(质料)相比,形势更为重要,形式是决定某一个事物之所以成为这一事物的根据。 有形之物即是内容(质料),无形之物即是形式,没有内容(质料)的形式,就如没有身体的灵魂,无所依托;没有形式的内容(质料)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存在的根据。
“有”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无”则是“有”的本源,“无”是本源之源,是产生“有”的精神本原,是作为有形之物而存在的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因而,在这一阶段,“无”是高于“有”的,“无”成为了老子思想的最高原则。引用《哲学大辞典》中的说法,老子认为,“无(名)”比“有(名)”更能反映“道”的性质。
“无”作为老子哲学最根本的范畴,其最明显之处则在于老子对“无为”的极大推崇。在这一阶段中,老子的思想是崇无抑有的(这和西方哲学中的崇有抑无的观念恰好相反),从老子对“无为”与“有为”的态度上 即可窥其一斑。
下面,我们转入对老子“无为”思想的讨论中,从侧面来对老子在这一阶段中表现出来的“崇无抑有”的思想进行更为深入的说明。
那什么又是“无为”呢?在谈论“无为”之前,先来讨论一下“为”.
“为”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母猴也,引伸遂为凡有所变化曰为。 就是说,“为”是引起事物变化的行为。任继愈先生说,“无”具有“有”所不具备的“ 实际存在”,号称“无”,并非空无一物, 而有总括万有的特点。因而,“无”并不是消极的存在,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无”不仅具有日常生活中的功用,而且还是指导政治生活和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
《辞海》中关于“无为”的解释是: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根源是“道”,而“道”是“无为”而“自然”的,人要效法“道”,也应以“无为”为主,顺应自然的变化。老子的“无为”是从“道”出发的,因而与其后的孔子的“无为而治”大不同矣。 可见,老子的“无为”是合乎“道”的,要顺应自然的变化。
在笔者看来,老子的“无为”指的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指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不仅要顺应自然的变化,还要在遵守事物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认识规律,运用规律,对于能够提升人类福祉的事有所作为。也就是说,“无为”不是毫无作为,它强调的是要有作为,但是统治者的作为不能超出事物发展的规律,总的来说,还是要从“道”出发,在“道”的基础上有所作为。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章)
如果人的行为是出于“无为”,就没有什么是治理不了的,只有统治者按照自然规律地有所作为,才能治理天下。即是倡导“无为而治”,就是要让按照自身的规定性而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妄加干涉。万物的生化是道按照一定的规律在展现自身、检视自身, 但万物最终要“复归于无极”. 老子教导我们应以自然无为为本而不妄为。因此,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中说:“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拥有“上德”的人,即思想崇高者(圣人),常常是“无为”,是无所表现,不是为了表现而表现
又曰: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
道常常是“无为”的,它总是顺应自然,而天地万物无不由“为”生成。正因为顺应自然,虚静恬淡,道的“无为”才能无所不为,才能生出天地万物。不仅天道是如此的,而且人事也是如此。 因此,老子说: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好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
魏朝王弼注曰;此四者(指“无为”“好静”“无事”“无欲”),崇本以息末也 .
仅就“无为”来说,“统治者”做到“无为”,民众则可以得到教化。老子建议统治者要顺从民意,不能因一己之私而弃民意于不顾。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第六十四章)
在此,“无为”与“无执”并举,而劳思光先生认为“无为”所包含的意义更广,应包括“无执”,自觉心驻于无为,遂无所执,无所求。 要想成为圣人,就要通过不断地改正自身,以身作则,“正己而物自正”,这样做了,虽不主动去取得天下,天下也是莫之能属,天下将自归于为“无为”者。
总而言之,从“无为”这一哲学范畴中,更能清晰地窥视老子在此阶段对“无”这一哲学最高原则的推崇。
在这一阶段,老子哲学思想中的“无”与“有”的关系是“无”高于“有”,“有”是从“无”中产生出来的,“无”上升为老子哲学的最高本源,“无为”也成为了包括统治者在内的所有人的行为规则与做事规范。如果说,从第一个阶段来看,“无”与“有”有些许相似性,例如复旦大学的聂中庆认为道是“无”“有”的统一体, 两者同处于一个哲学层面, 也就是从宇宙之本原、本体之形上层面诠释“道”的, 从另一个角度讲, “无”即是“有”; “有”也即是“无”, 两者“异名同谓”, 而在这第二阶段,“无”与“有”则是有根本不同之处的,因此聂老师的办法过于偏激,不足取也。
【结论】
综上所述,从“有”与“无”的关系即可看出,老子的哲学思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向前发展的。在第一阶段(“有无相生”),“有”与“无”的关系是平等的,“有”与“无”相互形成,相辅相成。在第二阶段(“有生于无”), “有”是从属于、根源于“无”,“有”从“无”中生成,“无”优于“有”,高于“有”,这恰好与西方哲学传统中崇有抑无的观念相反。
“有”与“无”的关系的变化发展启示我们:要用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老子的哲学思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老子为我们铺就的阳关道路上不断地向前迈进。
参考文献
书籍类:
①。老子(着)(魏)王弼(注)楼宇烈 (校释)《老子道德经注》.
第一版。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1月
②。任继愈。《老子绎读》. 第一版。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12月
③。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 第一版。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④。范应元(着)黄曙辉(校)《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
第一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
⑤。张世英。《哲学导论》(修订版). 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
⑥。(美国)S.E.Stumpf ,J.Fieser(着)匡宏,邓晓芒(译)《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修订第八版).第一版。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2月
⑦。《辞海》. 1979年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
⑧。许慎(撰) 段玉裁(注)《说文解字》.
第一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
⑨。河上公。《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 第一版。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8月
⑩。《哲学大辞典》. 第一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5月
⑾。庄子(着)方勇(注译)《庄子》. 第一版。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6月
论文类:
①。 任继愈。《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教学与研究》,1962年第2期
②。 滕复。《黄老哲学对老子“道”的改造和发展》.《哲学研究》,1986年第9期
③。 赵文娟。《老子哲学中的“无”》. 《求索》,2005年第2期
④。 陈鼓应。《老子的有无、动静及体用观》.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
⑤。 陈鼓应。《从郭店简本看老子尚仁及守中思想》。 . 道家文化研究: 第十七辑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⑥。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的里程碑——老子的“无”》。 .《中国哲学史》,1997年第1期
⑦。 胡茜。《“无为”并非“不为” ——为老子“无为而治”思想之辩护》.《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7期
⑧。 赵艳婷《天道无为 人道无为》.《中国共产党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2期
⑨。 王光辉《“无为而无不为”如何可能?老子无为思想新探》.
《人文杂志》,2008年第3期
⑩。 聂中庆。《辨“有生于无”》 .《求是学刊》,2003年第6期
任继愈先生在《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一文中说,老子的哲学体系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现在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至于老子的哲学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则是没有争论的。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是春秋末期阶级矛盾在哲学思想上深刻地反映,它系统地揭示出世界上的事物不是各个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
所谓“二元论”即是指存在两种独立的、不可通约的实体,如心与身、观念的精神世界和可见的物质世界,或者善与恶的力量。与一元论和多元论相对。(见《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修订第八版)第457页)“二元论”这一概念在西方哲学史上被提出也是晚近的事,最典型的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思维与广延”.
参见孙通海(译注)《庄子》一书第377页
参见滕复着的《黄老哲学对老子“道”的改造和发展》,在他看来,就世界本原层次来说,“道”是指物质世界的开端,万物产生的根源和始基;在世界存在层次来看,“道”是世界存在自身;就事物的发展规律层次来看,老子的“道”是指世界生化的内在秩序和必然联系。
见魏朝王弼所着《老子道德经注》一书第202页。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四章中说:“视
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见于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1979年版第315页
见于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汉)许慎 撰 (清)段玉裁 注《说文解字》 1981年10月第一版146页
见于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1979年版第315页
见于任继愈先生的《老子绎读》一书前言第6页
见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赵文娟的《老子哲学中的“无”》
此说见于张世英先生所着的《哲学导论》第95页与第101页
在《老子道德经注》一书中(第113页),魏朝王弼注曰: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
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
宋朝范应元在其《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中(第73-74页)将此句解释为“万物生于有
形,而有形生于无形。大道无形,动则生物……惟知物生于有,而不知有生于无,罔察
根本,弗洞变化,焉能虚通而得老氏长生之道哉?”在此,范应元先生将“有”“无”理
解为有形与无形,“大道”是无形的,只有通晓了老子的“有生于无”,才能体察道之根
本所在,洞穿万物之变化。
出自陈鼓应先生着的《从郭店简本看老子尚仁及守中思想》一文。值得一提的是,笔者本文的目的并不是否定前人的观点,而是提出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出自《说文解字》第626页下
出自《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正文第二页。
参见老子(着)(魏)王弼(注)楼宇烈 (校释)《老子道德经注》. 第一版。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1月,第143页。对于王弼所着内容中的“舍”字,楼宇烈先生校释曰:“舍”通“舍”,弃也。
参见老子(着)(魏)王弼(注)楼宇烈 (校释)《老子道德经注》. 第一版。北京:中
华书局,2011年 1月,第29页
出自陈鼓应先生的《老子的有无、动静及体用观》
同上
参见老子(着)(魏)王弼(注)楼宇烈 (校释)《老子道德经注》. 第一版。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1月,第113页
(美国)S.E.Stumpf ,J.Fieser(着)匡宏,邓晓芒(译)《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修订第八版).第一版。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2月,第73页
见于冯契主编的《哲学大辞典》第42页。
参见许慎(撰) 段玉裁(注)《说文解字》. 第一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 第419页
见于任继愈先生的《中国哲学史的里程碑——老子的“无”》
见于《辞海》第113页
见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胡茜的《“无为”并非“不为” ——为老子“无为而治”思想之辩护》
见于王光辉所着《“无为而无不为”如何可能?——老子无为思想新探》
见于赵艳婷所着的《天道无为 人道无为》
参见老子(着)(魏)王弼(注)楼宇烈 (校释)《老子道德经注》. 第一版。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1月,第154页
见于劳思光先生的《新编中国哲学史》(第一卷)第179页
2.老子辩证法思想 篇二
1 什么是道
1.1 道是绝对真实, 绝对不变的, 代表真正的唯一老子第一章说道:
“道, 可道, 非常道。名, 可名, 非常名。无名, 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1]大体的意思是:“道”, 可以用言语描叙的, 就不是永恒的道。“名”, 可以用名称界定的, 就不是恒久的“名”。名称未定之前, 那是万物的起源;名称已定之后, 那是万物的母体……从上可以看出, “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根基, 它是本体, 无法用我们世俗的言语来表述出来的。我们人类语言所能表达的事物都是相对真实的。为了了解我们的世界, 我们就给每一个事物起个名称, 但名称是个概念的东西, 是相对的, 可以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就像一个地方的地名一样, 几千年前是这个名称, 沧海桑田, 几千年后又变成另外一个名称了。而道则不同。道是绝对不变的, 绝对唯一的。它不会因时间地点变化而变化, 也不会因言语的变化而变化, 就像老子所说的, 如果用“道”可以用我们俗世的言语来描叙, 那就不是永恒的“道”了。因此“道”是绝对真实, 绝对不变的。
1.2 老子关于“道”的思想与企业管理中树立企业理念、共同愿景的锲合老子关于“道”的思想, 折射出了企业的管理思想。
对于一个企业, 首要的就要像老子所说的“道”一样, 应该建立自己本企业的理念、共同愿景。这个共同愿景就是本企业存在的目的。并且不因时间地点而变化。而且, 这个本企业存在的理念、共同愿景能够紧紧团结本企业的员工, 并激励他们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
共同愿景是指组织成员与组织拥有共同的目标。企业员工所共同持有的意象和景象, 是企业所追寻的目标。建立共同愿景是凝聚全体员工最有力的措施。共同愿景是员工们法发自内心的愿景, 有强大的驱动力和激励作用, 并且能孕育出无限的创造力。因此它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和凝聚力。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在其《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书中提出了共同愿景的理念。他说道:共同愿景最简单的说法是“我们想要创造什么?”, 愿景是人们心中或脑海中所持有的意象或景象, 共同愿景也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 它创造出众人是一体的感觉, 并遍布到组织全面的活动, 而使各种不同的活动融汇起来。他同时着重说到共同愿景对学习型组织的作用, 他说道:共同愿景对学习型组织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它为学习提供了焦点与能量。在缺少愿景的情形下, 充其量只会产生“适应型的学习”, 只有当人们致力于实现某种他们深深关切的事情时, 才会产生“创造型的学习”[2]。
2 天下是什么样子的
2.1 天下是相对的, 充满着辨证的关系《老子》第九章说道:
“持而盈之, 不如其己;揣而锐之, 不可长保;金玉满堂, 莫之能守;富贵而骄, 自遗其咎。功遂身退, 天之道”;第十三章说道:“宠辱若惊, 贵大患若身”, 第二十七章说道:“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3]等等。说的都是天下的情况。天下与道相比, 是相对的, 充满变化的, 四处都充斥着辨证的关系。就像第二十七章所说的, 善于行走的, 不会留下痕迹;善于说话的, 没有任何瑕疵;善于计算的, 不必使用筹码;善于关闭的, 不用栓锁, 别人也开不了;善于捆绑的, 不用绳索, 别人也不能解。世间万事都是相对的, 辨证的。因此不必执着于一时的得失, 不必执着于暂时的困境, 而要审时度势, 变换自己的策略, 以获取最后的成功。
2.2 老子关于天下是相对的, 充满辨证的关系的思想与企业策略
的权变思想的锲合权变理论学派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美国经验主义学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学派。权变理论认为, 在组织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随机应变, 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最好的”管理方法。权变管理依托环境因素、管理思想及管理技术因素之间的变数关系来制定最有效的管理方法。钱德勒在《战略与结构》中就提出了组织管理结构是随着企业战略的变化而变化的, 而战略本身又由于市场的、金融的、科学技术的和其他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并提出了自己的四种模型。
组织的理念不能改变, 但组织的策略是可以改变的。既然天下事都是相对的, 充满辨证的关系, 那就应该审时度势, 让企业的策略随着自身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以增强企业的适应能力, 并在商业社会中优胜劣汰。
3 圣人又是怎么治理天下的
3.1 无为而治老子在第二十九章说道: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 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 不可为也, 为者败之, 执者失之。”第三十七章说道:“道常无为, 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 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 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 天下将自定”[4]等等。老子通过这几章节叙述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圣人要按照“道”的“自然”和“无为”的本性, 保持“清静无为”的状态, 把握好自己的思想情绪和行为尺度, 遵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而不是以自己的主观意志横加干涉。最后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3.2 弊而新成老子在第十五章说道:
“古之善为士者, 微妙玄通, 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 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5]。大体的意思就是说圣人不就求完满, 正因为没有达到圆满, 所以一直去旧存新。老子通过此思想, 就是说圣人永不满足, 永远在提升自己的休养, 已达到“道”的境界, 从而更好的管理天下。
3.3 无为而治思想与企业中人性化的自主管理思想的锲合企
业中人性化的自主管理是指在企业中, 高层管理者制定组织规划之后, 给予下层组织充分的自主权, 并减少对下层组织工作的干预, 以激发其主人翁精神, 从而使员工的创作力达到最大。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正是这一观点的表达。无代为, 不代替去做别人应该做的事[6]。在管理中, 就是管理者不要代替下属去做事情, 具体工作应分配给具体的部门和个人去完成。从而自己关注于事关企业存亡的决策方面的大事。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提出的建立学习型组织理论就提倡自主管理, 给予组织成员较大的自主权, 组织成员可以自己组建团队、制定对策、组织实施、评定总结, 并可以得到充分的自我发展, 在不断学习和相互切磋中提高创新能力。
3.4 弊而新成的思想与提高企业领导者的个人修养和管理艺术
思想的锲合企业的成功不仅仅在于科技创新, 也在于领导者自身的休养和管理艺术的提高。一个好的企业必然有一群好的领导者在引导着本公司的发展, 而这些好的领导者必然是从来就不满足现状, 而是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 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老子提倡弊而新成的思想就是提倡永不满足的那种精神。
老子的管理思想有很多, 把握住老子思想中的主线, 就能把握住老子管理思想的主脉, 从而从中找到许多有益于今的管理思想。
参考文献
[1]傅佩荣.傅佩荣细说老子 (2007年版)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 (2009版) .北京:中信出版社.
[3]傅佩荣.傅佩荣细说老子 (2007年版)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4]傅佩荣.傅佩荣细说老子 (2007年版)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5]傅佩荣.傅佩荣细说老子 (2007年版)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3.老子辩证法思想 篇三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老子;朴素辩证法
中图分类号:B0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0—0014—02
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是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思想中的一朵奇葩,它是以“道”为中心的辩证法思想体系,把“道”作为先于宇宙而存在并生成宇宙万物的创造者。他的思想体系包含矛盾学说,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论述了量变对质变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物极必反”的观点,与马克思主义思想出现的时间相比较要早两千多年。
一、关于老子的“矛盾的对立统一”思想
老子认为,万物都存在着矛盾,这些矛盾是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老子比较系统地揭示了事物本身是矛盾统一体的存在,矛盾着的对立面双方是相互依存而不是孤立的,如有无、长短、高下、前后、刚柔、强弱、祸福、生死、静躁、胜败、攻守等等,均为对立统一。他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天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即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是因为一定有了丑;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是因为一定有了恶。因此,“有”和“无”是相对而生的,有了“有”才有所谓的“无”,同样有了“无”才有所谓的“有”。此外,“难”和“易”是相对而言的,“长”和“短”是相互比较而成的,“天”和“下”是相互倾覆反转的,“音”和“声”是相互应和的,“前”和“后”是相互依随的,这是普通的常理,是在比较中显示出来的。他又提出了“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观点,他认为,宇宙万物都包含阴阳两个对立面,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激荡,从而得到统一。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则认为,万物由矛盾的双方构成,矛盾是对立统一的,矛盾的对立统一性构成了事物发展的动力。
两者均是强调矛盾的对立统一性,相比较而言,老子关于矛盾的对立统一思想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影响,带有唯心主义的色彩,比如,关于“有”与“无”,他把“道”说成是“无”,认为“道”是这样的:“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无”是天下万物的最后根源,而“有”则是“无”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也包含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它更强调矛盾在事物运动发展中的动力作用,‘更好地利用矛盾帮助事物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
尽管老子的思想有其消极的一面,但是,不可否认,老子的矛盾观包含的积极因素远远大于其消极因素,对后世的哲学研究乃至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军事战略战术中的运用,在战术上,他主张“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在战略上,他提出“柔弱胜刚强”的指导思想。除此之外,老子还列出善恶、美丑、天地、阴阳、上下、长短、大小、难易、雌雄、强弱、进退、得失、祸福、贵贱等七十多对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反相成的矛盾,这些对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面对我们这个急速发展的社会,人们注意到的往往是“有”而忽视“无”的作用;只注意矛盾一方的作用;而忽视矛盾另一方的作用,贪大求全、短期行为、急躁冒进等行为都是这一错误思维造成的。老子关于“有”与“无”相互配合发挥作用的论述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对立两面在作用,在处理各种事务中平衡矛盾双方的力量,发挥两方面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义。
二、关于老子的“物极必反”思想
老子不但看到了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而且还看到了斗争中的矛盾双方各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可能性,并进而提出了“物极必反”的规律。他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即灾祸中隐藏着幸福的萌芽,幸福中潜伏着灾祸的根源,“祸”可以转化为“福”,“福”也可能转化为“祸”,正常可以变化为奇异,善端也可以引出妖孽。为了延缓和防止事物向不好的方向转化,老子提醒人们重视“微明”,因为“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尚处于萌芽状态的矛盾是容易处理的,重视“微明”就可以做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也就是说,当事物处于转化的萌芽状态时,及早察觉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
不仅如此,老子还持着“物极必反”的观点,认为人类行为应当遵守的准则,除了“知常”、“知和”之外,还要“知止”,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知常”即知道、了解事物的规律性,“知和”即知道、了解和谐是天地万物生存发展的法则,“知止”是指知道事物自身所应有的限度,以限制或禁止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说,人类不仅应当了解事物的规律性,知道和谐是自然界万物生存发展的法则,还要知道事物自身所应有的限度,并限制和禁止自己的行为。
其实,老子的“物极必反”的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度”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任何事物都是在度的范围内,特定质和特定量的统一。这种统一表现在:(1)度是质和量的互相结合,一方面是量中有质,另一方面是质中有量;(2)度是质和量的互相规定,一定的质规定量的活动范围,一定的量又规定质的稳定性。质和量相互结合、相互规定,构成事物的度;一旦超出度的范围,质和量的统一体就会破裂,某物就转化为他物。其很系统地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中“度”的作用,对于当代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而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由于较多的关注“度”,而使自己的思想变得消极避世,为了保持“度”,事物的发展就只能停留在“量”上,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人与人的相处,为了不起“祸”,就只能尽量减少接触,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等等。
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在细读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以后再去回顾老子的“物极必反”思想仍然是颇有收获。十六大的“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今天,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于物质文化的需要进一步提高,社会商品总量不断增加。同时,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在急剧上升。森林、沼泽、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正在被急速地消耗着,越来越多的珍惜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水资源急剧恶化,空气质量越来越差。在我们可以预见的未来将是这样一个社会:渔民们无鱼可捕,草原变成一片沙漠,人们每天的生活用水比油还贵,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更是消失殆尽!这就是人类为了寻求迅速发展,在“人定胜天”的号召下不顾自然规律,忽视发展的“度”所导致的后果。这样的一个未来是我们谁都不愿面对的!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延续,指出社会的发展要“和谐”。根据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其实质就是把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控制人口紧密联系起来,实现良性循环、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形成一个共识,即一定要树立“适度增长”的意识,“知止”,要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才能够持续发展。而这种观念和意识,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就已经提出,这足以说明其超凡的智慧。
三、老子关于事物变化发展的质变量变规律
关于事物的发展变化,老子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是始于量变,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发生质变,由量变开始到发生质变再到量变,如此周而复始,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固有规律。他认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即再粗壮的树木也是从小树苗长起来的,再高大的楼房也是由小砖头一点一点砌成的,再遥远的旅程都是靠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很精辟的论述,指出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足够的量变就不可能发生质变的道理。老子还告诫人们“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他认为,要克服重大困难,必须先从易处着手,要想做成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则认为,量变和质变是对立统一的,量变是质变的必然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和老子的质变量变规律不谋而合。
老予关于社会发展要遵循“度”的思想对于我们这个急于发展经济,人心浮躁的社会相当有借鉴力。社会的发展不是一代两代人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靠世世代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积累起来的。现如今,为了发展经济,违反法律,破坏生态平衡,只要是可以促进社会发展的方法不计后果地加以利用,严重违背了老子的质变量变规律的思想,导致的后果只能是“拔苗助长”,最后因为严重缺乏营养而枯萎。
4.老子哲学思想 篇四
第1题、自然这一词是从属于道的。(是否题) (分值:4)
A. 对
B. 错
B. 帛书《老子》
C. 竹简《老子》
D. 传世本《老子》
第22题、老子讲的几种政治统治的模式包括( )。(多选题) (分值:5)
A. 下知有之
B. 亲而誉之
C. 畏之
D. 侮之
第23题、宋代的邵雍是( )大师。(多选题) (分值:5)
A. 经学
B. 道学
C. 易学
D. 相术学
本次测试(老子哲学思想) 您的得分为79分
判断题部分 共有8题 答对6题 得分:24
单选题部分 共有7题 答对5题 得分:20
多选题部分 共有8题 答对7题 得分:35
第9题、“我无欲而民好静”,是( )提出的治理国家的基本方针。(单选题) (分值:4)
A. 墨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儒家
第10题、《老子列传》出自( )。(单选题) (分值:4)
A. 《论语》
B. 《孟子》
C. 《中庸》
D. 《史记》
第19题、汉代的( )实施了无为而治。(多选题) (分值:5)
A. 惠帝
B. 文帝
C. 景帝
D. 武帝
第20题、道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叫做( )。(多选题) (分值:5)
A. 有
B. 阳
C. 阴
D. 无
第2题、无为是从属于自然的。(是否题) (分值:4)
A. 对
B. 错
第12题、( )是道的基本属性。(单选题) (分值:4)
A. 天地
B. 人
C. 自然
5.老子与庄子的思想异同 篇五
王菲 03121261 计算机学院
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道家在先秦各学派中扮演重要角色。道家思想以其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独特领悟,在中国传统哲学史上独树一帜,并在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形成进程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先秦道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正如钱穆先生所言“此两人,可谓是中国道家思想之鼻祖,亦为中国道家思想所宗主。后起道家著述,其思想体系,再不能越出庄老两书之范围,亦不能超过庄老两书之境界。”充分的肯定了老庄在道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老子是先秦道家思想的奠基人,庄子则是老子之后道家思想的又一重要集大成者,两人作为道家这一先秦重要思想派系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中必然存在着一脉相承的道家观念的精髓。老子和庄子虽然有极为相同的道论、认识论和逻辑推理,虽然同为早期道家的哲学大师,但是由于老庄生活年代、人生际遇等等个人生平经历上的种种不同,在社会实践方面,却有着不同层次的引申,有着方向相反的哲学目的和社会观。老、庄虽同为道家大师巨匠,但如从人道和政治实践的角度予以划分衡量,二人却要属于不同的文化模式和思想体系。他们的思想主张必然也存在差异之处。
老子与早期儒家以及其他先秦诸子趋向一致,而庄子则独立于诸子百家之外。老子与庄子的哲学目的和社会观方向相反。老子和庄子的思想虽然涉及面都很广,但又各有偏重,这种差异既是时代打在他二人身上的烙印,也与各人的性格分不开。老子哲学本质上是历史哲学(政治哲学),庄子哲学称之为生命哲学(个体哲学)更恰当。庄子追求个人的自由、个体的超越,在这一方面,他已超越了老子,却也似乎走了老子的极端。庄子直接继承了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他把道的理论引申到人生方面,多方面地思考了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
老子追求清静无为,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 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太极阴阳方法(德)来源于事物的规律(道)。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因为根据之前提到的“道”,“无为”会转化为“有为”。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从“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可见: 老子所说的“自然”不是类似于神的概念,万物的规律(道)由自然来指定,即是“道法自然”。有人误解了此处自然的意思。应当注意到:。事实上,人活着犹如宇宙之存在,没有人能理性地指出其目的。因此,非理性地选择某个(些)目标成为唯一的选择。老子是站在道这个无穷高的位置来看问题。因此,老子只说了“方法”,但没有指出“目的”。这给我们一个启示:人何必为刻意达到目的而痛苦不堪。无为,逍遥亦是一种为人处世之道。关于老子的宇宙观,根据之前的道,“无”与“有”(万物存在即是“有”)会相互转化。因此老子认为宇宙万物来自虚无,也走向虚无。比如:人的生与死。其政治思想以小国寡民和无为而治为主。老子对他理想中的社会描述道:“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徒。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小国寡民”是老子经过感悟、体验和总结而升华出的一种具有浓厚道德色彩的乌托邦。在政治方式上,老子的主张是无为而治。在老子看来,无为是最高境界,他说:“为学日益,为益日损。损只又损,以至与无为。无为则无不为。”在老子看来,“道”是人类社会最理想的状态,而无为正是达到道的境界的最直接的途径。无为政治也是最符合道的原则的政治.庄子追求随心所欲,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在政治思想上,继承并且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主张返朴归真,在个性上主张逍遥,本性自足,在存在论上主张万物一体。游世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庄子思想的核心,而《逍遥游》可以说是《庄子》的总论。逍遥者,象征无所拘碍之自得自由的状态。他认为民靠其常性生活,而不受外表的干涉,就是过上了很自由的生活,也就是逍遥游。他在《马蹄篇》中说:“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天放”,是自然而放任的意思,亦即是极端自由的意思。他认为人民一切的不幸,是来自政治的干涉。他在谈到政治时,攻击仁义的不足,一方面认为仁义不是人之本性;另一方面,认为就算是最好的干涉也不如不干涉。游世思想的核心意识是“不认真”或者叫做“放弃认真”。不认真的看待现实社会的一切,以此把个人从社会生活的黑暗压力中解救出来。庄子思想是从老子思想发展而来,他把老子的道发展成主观唯心主义,把朴素的辩证法发展成为相对主义。
他对“道”的解释更加神秘,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非物”,是精神性的东西,他把老子关于对立面转化的看法引向极端,认为无论大小、长短、贵贱、美丑、成毁等一切差别都不存在,基于这个观点,他认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夭折的幼儿),而彭祖(传说中最长寿的人)为夭。”这就混同了大小、寿夭的区别,否定事物的质的规定性,走向“不别同异”、“万物一齐”的相对主义。于是他提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这就是说可以不必过问是非,生死如一,表现出悲观厌世的情绪。他不仅认为“齐是非”、“齐万物”,甚至“齐物我”,正如他所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进入神秘主义境界,一切皆不可知。
作为没落阶级的代表,他竭力逃避现实,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达到“真人”境界。要成为“真人”,就要能够“坐忘”,即完全忘掉自己,在精神幻觉中消除形骸的我,在精神上和天地合一,与万物同体,完全解脱尘世间的利害、得失、毁誉、是非,精神上得到绝对自由,进入逍遥游的境界。庄子批判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庄子认为,所谓的伦理规范,都是与真正的“天道人德”相违背的。仁、义、礼、智这些伦理规范的出现,实际上是道德衰败的结果,道德愈是败坏,礼仪规范也愈是隆盛。为世人多所称赞的名分与知识,正是使人类社会的道德衰败的凶器,名与知不仅不能使人的道德良善,反而却只能使道德愈加败坏。老庄道家哲学是智慧之学,它以“道”为最高的准则,连缀于自然、社会、生活各方面之中,内涵博大精深,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老庄思想以“道”为原则和依据,对现实社会政治生活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严厉的批判,主张“无为而治”,建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彰显了未来社会的生活图景;老庄“天人合一”的理念,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启发我们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政治思想上与儒家讲礼治、法家讲法治不同,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以“无为而治”为核心,道家提出了自己系统而深刻的政治伦理理论。和谐社会的构建,从根本上说,就是能否化解各种社会利益矛盾,使整个社会及其生活体系走向和谐发展。道家政治伦理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6.略论老子、庄子思想的异同 篇六
略论老子、庄子思想的异同
老子与庄子都认同道在宇宙中的本根地位,并发现通过内敛的思维方式能予以体认,他们由此向往原始、质朴的生活,贬抑造成文明的欲望和知识,对于充斥着异化现象的现实则权以柔顺处之.然而,老学偏于宇宙观的描述,庄学更关注人生论问题;老子从宇宙学哲学推演出政治哲学,庄子则致力于阐发精神澄明之学;这种差异与老、庄的立场和社会地位的不同有关;在此基础上还形成老子注重处世策略而庄子主张率真,<老子>出语严谨、规范而<庄子>出语汪洋、恣肆诸特点.他们对后世的`影响一者主要在政治上,一者主要在艺术上,并且合力铸就中国古代文化的内在超越性和外向柔韧性的特质.
作 者:胡家祥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刊 名:肇庆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AOQING UNIVERSITY 年,卷(期): 25(6) 分类号:B22 关键词:老学 庄学 异同7.老子经济伦理思想论纲 篇七
一、天道原则
道家最基本的一个观念就是“道”,那么何谓“道”?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这表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是一切存在者的存在依据。道生天地万物,但道同时又内在于天地万物之中,道在天地万物中的呈现便是天道,“天道”即天然的规则与秩序,是老子预设的完美的应然秩序。然而,道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的呈现效果却相差甚远,前者体现得完美无缺,后者则大道废弃、秩序失衡,因此老子常以完美的天道来批判人类社会违背天道的种种现象。那么老子的天道蕴含着什么样的经济伦理思想呢?我认为,老子的天道观念蕴含了经济活动中主体的平等与自由,是人类社会现实经济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规则与秩序的终极依据。
首先,天道原则蕴含了市场经济中主体的平等与自由。道生天地万物,但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道德经》第五十一章),道不主宰天地万物,任由天地万物自由生长,而道就融贯在天地万物之中。融贯于天地万物之中的“道”以一种较为现实的品格呈现出来便是“德”,德广泛地流行于天地万物之中,因而万物所禀赋之德本质上是相同的。在现实经济活动中,这一观念便暗含着经济活动中主体的平等与自由。既然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公平自由的经济形式,那么经济活动的主体首先必须是平等和自由的,并且应当充分尊重彼此的自由权利。
其次,天道是人类生活中的自然法则和伦理秩序的基础。按照老子的思想,“道”乃万物本性之根源,“德”乃万物本性的基础,天地万物这种根源自大道的内在本性体现为现实的各种纹理与规律,也就是天然的秩序与法则。这一观念表明,市场经济是遵循一定规则与秩序的活动,这种秩序与规则既是符合人类自身本性的,也是符合自然界本性的,如交易时间、交易物的性质、交易的对象、交易的方式等等。而现代市场经济所遵循的等价交换原则也完全可以在老子的天道原则中找到根据。如果说规范市场经济的各种法律源于人们的理性创设,那么天道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各种习俗、规范的来源与基础,符合人性的秩序与规范,因而是一种良好的伦理秩序。
最后,天道公正无私,不容违背。老子认为“天道无亲”,不偏不袒,但却“常与善人”,为何?因为只有那些遵循了天道秩序的人才能最终安身立足。同理,现实的经济活动应该在平等的主体之间依照天道秩序展开,只有那些遵守经济秩序的人才能真正立足。那些违背天道秩序、不遵守交易规则者,尽管可以在市场中偶获小利,但长远来看必然要被淘汰出局,因为天道秩序融贯于天地万物之中,就像一张网,无物可以逃避,此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总之,现代市场经济首先是法治经济,同时也必须是道德经济。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曾说:“维持市场经济高度组织化,防止它退化的要素是法治和道德。”[1]不道德的经济活动只会泯灭人的良知,颠覆人类自身的基本秩序。老子的天道作为天地万物自身生存发展必然遵循的规则,符合事物本性,规定着事物稳定发展的方向。因此,我们将天道作为一切经济活动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的根本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不争的分配伦理
有学者分析中国古代经济伦理思想时曾指出,“老庄多以与世无争相标榜”,“谈何竞争逐利”[2]?老子主张“不尚贤,使民不争”(《道德经》第三章)。既然不崇尚财货,不主张竞争,那么不争的思想又如何能成为道家分配伦理的原则?又如何运用于现代市场经济?诚然,道家包括儒家都曾反对竞争,但须指出的是,当时思想家们是在一个特殊的背景里反对竞争,即各种竞争都是不合法、违背礼制、不道德的竞争。试想如果不将竞争约束在一定的规则与秩序范围内,片面地鼓吹竞争,后果不堪设想。当然老子似乎将“不争”的原则进行普遍推广,认为人们的一切生活都应当以“不争”作为准则,必然会有某些不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情形,因此我们将老子的不争思想作为分配伦理中的重要原则,就必须对“不争”的内涵进行重新诠释。所谓“不争”,当然不能从字面上作简单理解,即完全放弃任何的竞争,而应放置在当下市场经济语境中,对不争进行新的解读。
首先,不争是不为非法目的而争,不为不道德的私利而争。老子主张“不争”首先是针对统治者而言,主要批判那种盘剥百姓、横征暴敛的现象。老子批判现实社会中分配不公正的现象时指出:“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道德经》第七十五章)为什么老百姓会饿死?那是因为统治者征税太厉害,与民争利,最终导致分配不公,两极分化严重。“不争”的分配原则反对那种非法的、不道德的竞争,主张公正的分配、公平的竞争,其现实意义十分重要。对于企业而言,不仅不应纯粹为了私利而争,更不应为不道德的利益而争,而应注重长远的利益、社会的整体利益,尤其是企业的道德形象。那些只顾眼前小利的企业,始终都难以真正发展壮大起来。
其次,遵循天道原则的合法经营,在正当利益范围内符合道德的公平竞争。老子曰:“天之道,不争而善胜。”(《道德经》第七十三章)诚然,纯粹自然界的进化已经表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但放置于现代市场经济中,拥有自觉理性的人如果将“争”仅仅体现在形式上,而不注重实质性的内容,那么这种“争”并不能给经济实体在市场上带来真正的有利地位。作为企业,如果只注重形式,如片面强调广告的投入等,而忽视产品质量、企业管理等基本功的锻炼,那么最终必然要失败。近年来中国婴幼儿奶粉企业因三聚氰胺事件引发的企业沉浮已经充分印证了这一点。只有真正拥有实力,才能达到以形式上的“不争”换取实质性的竞争优势,即“夫唯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最后,有余以奉天下。老子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道德经》第七十七章)老子以天道为善道,主张分配的动态均衡,反对分配的两极分化,因而提出“有余以奉天下”。这一思想既是“不争”的分配原则的重要内涵,同时还涉及到经济发展中的个体、企业、政府的道德责任问题。何谓“有余以奉天下”?当社会财富完成初次分配之后,应该注意利益的协调与均衡,从而通过再分配来调节两极分化的问题。对于政府而言,依靠经济的快速发展积累起来的财富最终应用之于民。放诸现实,新世纪以来政府取消农业税、加强社会保障投入,以及近期热议的提高个税起征点等,正好体现了“有余以奉天下”的思想。只有将民生问题作为政府的重要工作,才是有道的行为。反观现实,我们还可以走得更远。对于企业而言,积累了财富之后,一方面固然要用于改善职工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另一方面也应该承担在发展过程中的道德责任,加大对社会的回报与贡献。
三、诚信的交换伦理
诚信是商品经济中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中国古代不同学派的经济伦理思想中共同的主张。有学者曾分析认为,中国古代经济伦理思想既倡导“诚信”,又反对“竞争”,这是中国古代商业经济伦理的又一特点[3]。表面上看,似乎倡导诚信与反对竞争属于难以协调的原则,而通过前文分析,“不争”原则应当是公平正当的竞争,道家反对以欺诈伪饰之心来进行不正当的竞争。因此,作为与不争的分配伦理思想相并立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商品交换过程中的诚信原则。
首先,批判现实的诚信危机。老子处在一个信任危机的时代,人与人之间已经存在各种欺诈现象,尤其体现在统治者与老百姓之间,因此老子的诚信思想首先是针对统治者与老百姓之间的关系而言的。老子批判了统治者的治理方法,提出了“信不足焉,有不信焉”(《道德经》第十七章)。长期以来,统治者朝三暮四,玩弄权术欺诈百姓,因此彼此互不信任,各种不信任的现象得以产生。这种不信任的现象进一步弥漫,连老百姓之间也开始不信任。人与人之间如果出现了诚信危机,不但市场经济难以顺利运转,而且简单的商品交换也无法展开。故老子批判“智慧出,有大伪”、“绝智弃辩”、“绝伪弃诈”,即希望通过绝弃各种奇谋巧诈的机灵之心,恢复人与人之间平实、诚信的状态。
其次,理想的诚信状态。在老子看来,理想的状态是“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第四十九章)。这句话本来是讲统治者不以私心去揣度百姓,以百姓的心为常态。在市场经济中,最欠缺的便是正常的心态。现实生活中,商家与顾客往往勾心斗角,互相揣摩对方心态,尤其是将对方设想为唯利是图的“经济人”,商家顾忌对方给予假货币,顾客担心承受假商品。老子主张:“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经》第四十九章)这种观点常常牵涉到儒家的“报怨以直”与道家的“报怨以德”之争。老子这种纯善的思想包容极大,有一种近乎佛教“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以及基督教的博爱精神,而其主旨便是诚信。试想,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坚持以这样一种诚信坦荡的心理进行交易,那么必将形成一种十分稳定和谐的经济秩序。
最后,现实的契约原则。老子似乎也意识到那种理想的诚信状态在现实经济活动中还很难实现,因此主张建立在契约基础上的诚信。老子说:“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道德经》第七十九章)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老子的基本主旨就是一个“善”字。那么要如何才能真正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各种怨恨与纷争从而达到“善”呢?老子认为还是诚信。只是这种诚信是建立在契约的基础上,但圣人即使拿着一份契约也不会去逼债,因为他相信契约人会遵守协议,并且一定会履行协议。抱定这样的信心,辅以现代市场经济的合同形式,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形成良好的秩序。总之,老子的诚信交换伦理思想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既有理想的成分,也有现实的可行性。
四、节制的消费伦理
消费是人类必然的一种活动,只有消费才能带动生产,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那么在消费中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呢?其实不论是道家还是其他学派,几乎一致性地提出了节俭的消费伦理思想。不过与其他思想家相比,老子这方面的思想更为“苛刻”,在《道德经》中,他明确提出了以节制为主旨的消费伦理思想。
首先,道家明确指出过度消费的危害性。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道德经》第十二章)正常的五色、五音、五味的存在毫无疑问是必须的,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批判老子对丰富的日常消费生活的误解,而应将这些思想看作是对过度消费的批判。在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物质生产活动周期大大缩短,物质产品越来越丰富,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呈现出多元化,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尤为重要。现实生活中种种不正确的消费观念危害了人们的生命健康,那种沉浸于声色犬马的生活方式已经带来了种种问题,尤其是现代人乐于捕捉五彩斑斓的色彩、追逐繁杂的口味、刺激高亢的声音,这已经造成越来越多的近视眼、肠胃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官能症等等。现代人再回过头来看看老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那些警言,可知老子的清醒与深刻。可以说,老子对不恰当的物质生活可能引起身体不健康的警醒是符合现代科学的。
其次,道家提出节俭的原则。老子曰:“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德经》第六十七章)“慈”即慈爱、仁爱,与人为善,建立在诚信基础上。“俭”即节俭、朴实,不奢华。“不敢为天下先”即前文所说的“不争”。老子明确将节俭作为一个重要的消费原则,他认为只有节俭才能“广”,即积累和扩充财富,从而为后世的长久发展储积动力,保障民生。因此,节俭的原则是一个关涉国计民生的大原则。现实生活中倡导的“节能减排”、“低碳经济”无疑是对这一原则的践行。此外,从个人消费角度来看,老子也明确主张“去甚、去奢、去泰”(《道德经》第二十九章)。反对过分的消费方式,强调适当控制私人欲望。
当然,目前我国正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希望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因此在国家与个人整体消费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过于强调节制消费并不妥,这是我们在考察老子节制消费思想时应该注意到的。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老子提出的这些消费伦理思想仍具有原则性意义,仍然对我们的消费观念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五、适度的发展伦理
经济的发展速度究竟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才合适?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自从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人类在短短几百年创造了过去一切历史才能创造的财富。然而,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给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问题,生态危机、资源匮竭等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因此重新考察现实经济发展的速度,发掘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适度发展伦理原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知止不殆的思想。老子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第四十四章)老子从“名”与“身”、“身”与“货”的角度进行比较,强调人生命存在的价值,经济的发展最终是给人类带来幸福生活,如果完全奋不顾身地追逐财货、名利,那就本末倒置了,因此老子主张人应该知足、知止,即不应盲目追求发展而忽视对生命存在价值的关怀。现实经济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其实正如某些学者指出的那样,“不是认识的问题,而是价值选择和利益驱动使然。”[4]人类要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学会控制自身欲望,理性行为。只有清楚人类自身的真实需要,才能做出正确的决断,才可以长久。
其次,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老子曰:“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道德经》第三十二章)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名物制度不断积累的过程,也是人类社会不断与自然界相互影响的过程。老子认为天与人本应处在一个和谐的状态,但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种平衡与和谐。因此在处理两者关系的问题上,他主张“自知者明”,即人类应当深刻地洞察自身的生存处境,在已经获得较高发展速度和积累了繁多的名物制度的时候,进行适当调整和缓冲,此即“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是老子“无为”思想的具体体现,表明了人的自觉与反思。只有这样才能“不失其所”,而“知止可以不殆”的实质就是可持续发展,以促成天地万物等一切生存个体处于一种和谐状态中,这正是老子自然观念的一个重要内涵[5]。
适可而止,保持可持续发展是老子对发展伦理的一个重要贡献。坚持这一原则就可以避免遁入危险的境地,使人类生存发展具有持续性。当前,中国经济仍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针对过去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污染严重、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政府已经在最近的十二五规划中将经济增速目标确定为7%,这不能不说是“知止不殆”原则的现实体现,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伦理思想的体现。
六、结语
先秦道家有着十分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本文仅以道家代表人物老子的经济伦理思想为研究对象,提取了以天道原则为中心的四个重要经济伦理观念,并结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实践,尝试对这些原则进行了颇具现代性的诠释。虽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是法治经济,各种经济活动都应在法治的框架进行,但这并不意味着各种经济活动中道德可以缺席,相反,道德更需要彰显其现实价值,以补刚性制度的缺失。这也是本文尝试重新诠释老子经济伦理思想的意义所在。当然,本文还只是老子经济伦理思想的一个基本研究大纲,谈不上全面,况且这种解读方式是否合理,是否真正有助于中国传统经济伦理的现代转型,还需要更多研究者的充分探讨。
参考文献
[1]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3.313.
[2]汪荣有.当代中国经济伦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59-160.
[3]朱贻庭.中国传统经济伦理及其现代变革论纲[J].伦理学研究,2003,(1).
[4]靳文志.“忧郁”的经济学和“不道德”的经济学[J].理论探讨,2005,(2).
8.论老子的生态思想 篇八
关键词:无为;平等;道;天人合一
一、清心寡欲,恬淡无为
老子崇尚俭朴,主张人生价值观念应该是返朴归真,人们应该做到清心寡欲、恬淡无为、顺其自然。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应该不断追求清心寡欲、恬淡无为的生活。同时,老子也承认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从自然界中获得一定的物质生活资料,因此老子并不是绝对地反对杀害生命与开发自然界。正如:“凡物当生旺之时杀之,方才为杀;至休囚衰弱之时杀之,不足为杀。”(《石音夫功过格》)这也就是说我们不能违背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如果违背天道违背自然规律,没有合理适当地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那么这样的发展是不合理的,这样的发展也不会持续的。正如接下来乞儿所言:“凡事顺乎天理人心而为之,勿逆天理人心而行之,未有不心平意合者也。”道家允许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强调不可竭泽而渔,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不新成。”(《老子》第十五章)“不盈”的意思是在对待事情上,控制超过了事物本身的限度,要想做到“不盈”,做事情的时候必须懂得适度,对一些破坏自然环境的恶性行为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禁止。对此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在几千年之前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为了谋取一定的经济利益,这种不合理的开发不仅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而且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进而会导致一系列的生态问题,最终使人类自食其果。
二、万物平等,无为而无不为
万物平等、自然无为的生态思想在道家的思想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如前面所说,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同时,老子也认为万物的发展也遵循道。因此,道家主张人与万物生来就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的。
老子崇尚自然,特别强调“无为”,主张必须顺应自然万物变化发展的本性,认识自然万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做到因势利导,无为而无不为。“万物平等、自然无为”的思想既要求人们对待自然应该做到无为,同时也要求人们遵循自然规律,提倡世间万物一切平等的原则,求得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然而老子所主张的“无为”并不是倡导无所作为,实际上是反对对自然界任意开发的“妄为”,反对那些不遵循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味地由主观意志的“有为”。在对待人与生态自然环境的关系上,老子的无为思想成为了指导人们保护环境的基本理念,在道家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实践中,无为这一指导思想还可以具体表现为遵循生态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等思想。道家主张不能伤害生命,应该保护动物、植物,道家把这些思想也作为自己修养的主要内容。正如下文所言:“人是无限宝贵的,必须无条件地受到保护。但是同样地,与我们一同生活在这个行星上的动物和植物的生命,也应当得到保护、保存和照顾。我们对地球和宇宙,对空气、水和土壤,有一种特别的责任,尤其是考虑到未来的世代时更是如此。在这个宇宙中,我们所有的人都紧密相联,我们所有的人都互相依赖。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依赖于我们全体的福利。因此,绝不应该鼓励人类对自然和宇宙的操纵。与此相反,我们应该养成与自然和宇宙和谐相处的生活习惯。”
三、道与天人合一
老子对“道”思想的经典论述中包含了许多有关生态伦理思想的内容,“道”是老子思想的关键性概念。首先,“道”为宇宙本原,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分为三体。”“道”是贯穿天地人物的,它既是一,又是一切。“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道”生一,一也可以代表“道”。
在老子这位伟大的哲学家的眼里,“道”是世间万物最初本原的有机统一体,人类也是天地万物的分子。老子的以道为本原、道法自然及天人一体的重要思想反映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就是把人类与自然万物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也就是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不能离开自然而独立存活,同时也认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要融洽和谐,不能对立。也就是前面说过的人类的实践活动应该顺其自然,人类要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因此科技及其研究成果的应用不仅应该关注人类的利益,更应该关注每项新技术的发明与运用是否有利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也就是说关注的视野一定要广阔,从人类到社会到整个自然界都需要考虑在内,尤其应该强调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保护整个自然界的利益。道家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道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一种理想状态,也是一直以来全人类都在为之奋斗的目标,可是如今为了谋取利益对生态环境不合理开发、不适当保护等现象大量存在,生态问题也接踵而至,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究竟怎么样才能做到“天人合一”,怎样做到物我和谐。道家在书中对任意破坏自然环境、随意伤害生命的行为给予了谴责,对我们现今调整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我们应该取道家思想之精华为我们所用,切实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孔汉思,库舍尔.全球伦理——世界宗教议会宣言[M].何光沪,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2]王明.太平经合校[M].北京:中华书局,1961.
9.老子辩证法思想 篇九
《老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从挖掘名著的`寓义出发,对<老子>进行认真的解读,可发现其中的许多观点对当今的教育有启发和帮助作用.<老子>全文论及教育的并不多,但微言大义,字字珠玑,是促进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的一剂催化良方.
作 者:李建新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430074刊 名: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COLLEGES OF SHANXI年,卷(期):14(3)分类号:B223.1关键词:教育 文化 哲学
10.老子心理学学术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篇十
《道德经》又名《老子》,全书五千言,充满了深沉的智慧,主导意识是“道”。“道”在其中说明世间事物发展的总规律,又说明了人在社会活动中立身的行为规范,其核心就是“清静”、“无为”、“抱一”、“守中”。
“清静”一词见于《老子》,即去私寡欲,心里没有杂念。“清静可以为天下正”,意思是说“清静”是治理天下的最高法则,心清神静可以治理天下。这是老子的一种最高人生境界,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反省认识自己,剔除不由自主沾染上的私欲杂念,“浊以静之徐清”,才会象浑浊的流水一样,静止下来,重新变清。“无为”是不妄为、不乱来的意思。自然无为常常被人们理解为放任不管,什么事都不做,这是一种误解。“无为而不治”、“无为而无不为”是说无论什么事情都要努力去做,总可以做成的,自己的行为要顺应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在这种规律下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努力去做,去实践,这才是“无为”。
那么,老子所认识的天地的规律又是什么呢?他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是说事物在向前发展的同时总孕育着相反方向的运动,所谓“物极必反”。免费论文。所以他总是告诫人们不要过分追求什么东西,过分强盛就会衰落,要保持“清静无为”的状态。他反对世俗的逞强、骄傲、矜持、走到天下人前面。认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他的这些专横者必不能持久的思想无疑是保持人的心理平衡的一种方式。心理素质差者,常常个性很好强,但处处事事又表现很胆小,怕这怕那,看不到自己的力量。这就是不符合道了,因而总是难以找到心灵的安宁和稳定。老子劝人说:“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教人们不要逞强、走极端,而要顺着自然的规律走,注意保护自己。这样就不会固执,不会矫揉造作而使自己活得很累。人只要顺着自然的规律去走,走在“大道”上,就会安全、平和、泰然,就会享受人生的乐趣。由于摸索出了天地的规律,摸索出了自己工作的规律,他就会把自己的工作,哪怕是单调而辛苦的工作,当作奉献,从中得到乐趣与安慰。
老子还主张少欲寡欲,生活俭朴,反对华而不实的东西,反对世人追求眼耳鼻口舌等五官的享受,认为这些会把人诱离大道,使人做事时违背大道而遭受种种灾难。
老子哲学中还有“无争”、“知足”、“守静”、“贵柔”、“处卑”等等特点,遵从这些教诲,无疑会为生活在这纷繁复杂社会环境下的人的心身健康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人们或许会认为这些思想是消极的,会阻碍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但现代西方社会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及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充分地说明了他们那种对物质的过分追求是有悖自然规律的。事实上,人们如果接受老子这些合理的教诲,虽然暂时会有所失,但会因顺从了自古以来不变的正道,在经受了这一小小的损失后获得心灵的安宁、幸福和社会的安定、和平。这也就是“吃小亏,占大便宜(保护身心健康)”的含义。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人们究竟如何取舍呢?答案是很明显的,但人们往往难以为了获得未来的大收获而暂时舍弃小的损失。所以老子叹息道:“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他主张,一个人如果理解了天地的规律就应该勇敢地、坚韧地走上正道。
从现代医学心理学角度来认识,要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特别是人们处于现代化社会变革中,不断提高心理素质,达到心理上的自我感觉适应、充实、满足,这就应将“清静无为”的观念植于心中,在清静心灵的引导下,顺应“自然”的规律,根据自身的心理特点和社会环境条件,陶冶情操,坚定信心,完善个性,选择自己的价值目标。
“抱一”、“守中”,指按照既定的目标前进,脚踏实地,坚忍不拔,不依赖,不懒惰,努力去做,这样一定会有好的结果。心理疏导疗法抓住这些积极的原则,并使之融合于自身体系之中,以“清静无为”、“无私无欲”为导向,不断提高人们的自我认识能力,使之在学习、工作、人际交往及生活中处处达到“自我满意”(即“成功”的具体表现)的境界。
二、老子心理学学术思想的现代意义
从老子心理学学术思想吸取心理学的营养,受到启发,发展出影响深远的心理治疗理论,这就是其现代借鉴意义。
在国内,给具有原本及特质性的优秀传统文化——老子心理学学术思想赋予新的内容,也就不再是古老的文化了,而成了“古为今用”,为现代化服务,为心理治疗服务,成了为民造福的导向。免费论文。如中国道家认知疗法由杨德森教授晚年及其追随者历时涓积成流,是现代中国心理学家独创的具有浓厚本土特色的心理治疗方法,经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证明行之有效,尤其对“A型性格、精神应激及相关疾病、焦虑、抑郁、强迫等症状”效果卓著,被誉为“中国现代心理治疗方法之花”、“中国人自己的心理疗法”。该疗法基于中国道家传统的处世养生之道,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深刻分析中国人的民族文化与心理特征、精神痛苦的成因、引起精神痛苦的内部因素、以及心理应激与生理应激的相关与区别、精神控制与精神虐待等现象,制定出精神超脱的“四个原则”(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少私寡欲,知足知止;知和处下,以柔胜刚;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和“四套方案”的操作方法,以及一系列的自我心理调节技术,通过改变个体的认知观念和应对方式来达到调节负性情绪、矫正不适行为和防病治病的目的,以帮助国人在自身的文化背景下实现健康人格与理想人生的完美结合。又如老子心理学学术思想不仅为心理疏导疗法输送了营养,而且使心理疏导疗法的理论更加丰厚敦实。
在国外,森田疗法的基本理论与老子的自然思想是一致的,在森田的神经症发病原理与其具体治疗方法上也可在老子那里找到相似思想。免费论文。森田疗法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相符的。森田疗法在中国是能够被广泛接受和推广应用的。如果用老子的道家思想来阐释森田疗法的理论原理,则会更易为中国患者所接受。“道”,这个中国文化中最为神奇的概念,也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一种内在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心理疏导疗法〔M〕.鲁龙光.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9(.2重印)
〔2〕老子德育思想的现代借鉴.文彦南、刘辉.杭州师院学报〔J〕,,5
〔3〕荣格心理学与中国文化.申永荷、高岚. bbs.tecn.cn/archiver/?tid-135775.html
〔4〕中国道家认知疗法介绍.杨德森等.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J〕,2002(2)
【老子辩证法思想】推荐阅读:
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区别10-14
老子思想的显示意义11-07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辩证思考09-10
社会管理创新中的辩证逻辑思想汇报08-13
老子经典语录10-21
老子教案11-21
《老子》名言名句翻译09-09
老子的励志名言12-17
老子读后感五07-28
《老子》第六十三章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