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分哪些阶段?(精选9篇)
1.考研分哪些阶段? 篇一
考研分为哪些阶段
考研是指“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指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机构为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相关考试的总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考研分为哪些阶段的相关介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考研分哪些阶段?
1、准备阶段
2、基础阶段
3、强化阶段
4、提高阶段
5、冲刺阶段
6、临考阶段
7、复试备考阶段
8、复试调剂阶段
9、录取阶段
二、各阶段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1、准备阶段(3月之前)
(1)参加各类考研免费讲座,听一听考研形式,了解最新的考研咨询。
(2)搜集考研资料,确定考研学校与专业,全面了解所报专业的信息,包括院校排名、专业排名以及就业状况。院校的报录比、历年的分数线,预测自己是否有实力考上。这些报录比与历年复试分数线在学校的官网以及研究生招生考试院官网都有,考生可以自己查阅。
(3)确定是否参加系统的培训机构,报考研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如果你的基础以及自制力好,那你可以选择自己复习,但是如果你的基础较差,自制力较差,可以选择报班。报班的好处是可以系统的与老师一起学习。
(4)另外关于复习规划和学习方法的信息建议大家多看看学长学姐们的复习经验。本身基础不好或跨校跨专业报考或欲争取高分的童鞋,那就需要把基础阶段提前到预备阶段,早看书、早准备。时间虽决定不了结果,但对结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2、基础阶段(3月-6月)
6月前,都属于考研的基础阶段。基础阶段跨度最长,也至关重要,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阶段的工作简而言之-就是“全面多角度打牢根基”。
(1)3月-4月
听最新的考研免费讲座,了解命题角度掌握命题特点,规律及应试技巧,评估自己的实力,并未自己的考研做好全程规划;购买需要的考研资料,英语单词书,依据官网中往年的参考课本购买专业课书籍;可以先看看书籍,了解下答题的框架与简单的概念。
(2)5月-6月
开始首轮复习。全面夯实基础、重点弥补薄弱环节。英语、数学都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而专业课内容庞杂,因此第一轮复习都要安排在起步期。
英语
该阶段的关键是单词。每个考生手里应该都必备一本词汇书,总结一套适合自己的背单词方法。英语是一门需要日积月累的科目,所以一定要打好英语单词的基础,通过背诵单词来培养自己的语感。因为英语的特点是,一样的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下意思也会不同。语法,虽然考研不具体考语法题,但是每一部分题目都需要语法知识,所以高中语法没学好,或者忘得差不多的童鞋一定要趁这机会把语法补回来。
另外这一阶段要注意精读文章。准备考研阅读,需把70%的精力用在精读上。这个阶段的精读练习不要求数量,也不要求速度,目的是看懂文章。整理里面的生词、固定搭配和比较好的句子。另外学会翻译,特别是对于里面的长难句。精读的同时,注意背诵经典文章和段落。
数学
这一阶段主要是仔细研究数学课本和二李的书。
这一遍要非常仔细,耗时会很多,看完之后做到基本掌握各种题型的解法和考研大纲的要求,对于解题思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与掌握。
专业课
如果你已定好专业,并且需要跨专业考研,那这时候就该开始专业课复习了。特别是对于不考数学的同学而言,专业课占据至少半壁江山。先把专业的课本先通读一遍,了解专业的答题框架,有几本专业课书籍做好准备。可以不用着急做笔记与背诵,第一遍看专业课课本最重要的是熟悉专业课的内容。
政治
这一轮复习基本上可以初步涉及政治,不需要去背诵、记忆,因为复习早了,也会在后期忘记。
首先第一件事:去理解。哲学是我们政治复习中的重点,但是哲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是比较抽象,并且还要考察他的运用。因此,早期理解就行,这样在后期的提高阶段,复习起来效率就会高很多。
第二件事就是,注意积累,培养敏感度。
3、强化阶段(7月-8月)
这个阶段为暑期,考生有充足的自由支配时间。由于具备了基础阶段的积累,学生对问题、知识点的认知已有一定的基础,这两个月的复习争取会有一个小小幅度提高。千万要把握这两个月,这两个月功夫一旦下足,将会在提高阶段的实战做题产生质的突破。
(1)英语
精读没做完的话就接着做,做完的话换一本继续。继续背单词,不求快,背就行。语法没搞懂的部分,(长难句、强调句)要继钻研。另外这阶段需要加入一个新内容--研究历年试题。
英语要开始研究历年真题,特别是阅读真题,得阅读者得天下,这是不变的真理。所以阅读做好的你的.英语也差不到那里。英语可以每天拿出一下午的时间做一篇真题,然后逐一分析,错误的原因,最好能做到全文的翻译。每一个单词都要掏做到认识,遇到不认识的单词要记录下来,从真题中找到的单词才是考研的重点单词,所以不个都不用放过。
注意,所谓研究是要求同学们能认真做题、做后认真分析题,把常考点、难点总结整理。不用担心时间耗费太长。
(2)专业课
随时关注院校的参考书目,是否又更换。如果换了,要及时购买你要耽误复习时间。专业课可以做笔记了。把书本上的东西转化成笔记,按照书本上的结构体系总结知识点。在总结笔记时可以同时做两件事,一是在笔记中标明往年的考题,二是把扩展阅读中获得的相关知识也补充到对应章节中,这样总结出来的笔记不仅是书本内容的精华版,还是试题库和知识的延伸版,这个阶段的工作做扎实了,对以后的复习会非常有利。
整理、做笔记工作至关重要,需要同学们亲自完成,只有自己做出来的东西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复习习惯。而且做笔记的过程也是已有知识的扩充和升华。
4、提高阶段(9月-10月)
该阶段强化公共课的复习效果,不断完善自己的复习总体框架。开始为考研报名做准备,考研报名最终确定自己的考研院校。政治要好好准备了。购买相关书籍开始做各类选择题。对自己前段时间做一个小小的总结,根据实际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复习计划。具体如下:
(1)英语
继续背单词,每天都要利用零散时间去“看看”单词;进行第二轮英语试题的研究,注意是“研究”;每天安排3篇左右阅读训练;加入一个新项目-作文。在学习范文的基础上,保证每周至少进行一次练笔。
(2)数学
再做一遍复习指导书目,主要目的是在很短时间内,完全建立数学框架体系,达到融会贯通。反复看,反复做题。通过做题,慢慢的熟悉知识点,加深概念定理的理解。同样的题目,可以有不同的解法,不要只拘泥于一种解法,每看一遍都要琢磨新的解法,拓宽自己的思路。这一阶段,要有意识的熟记各个知识点,对于特别生疏的概念可以通过做题来加深理解。
(3)政治
这个时候大纲肯定出来了,对于政治的复习一定要“以纲为本”。分章节看书、分章节做题。在做题时一旦碰到不会的或做错的,一定要回到书中寻找答案,争取把问题在这一阶段消化,千万不要留到冲刺。
(4)专业课
把笔记概括成纲目,即每章用一个简明的网络描绘出来。这其实是整理笔记框架的过程,框架整理出来后,我们会对整体知识有个宏观把握,每看到一个标题就会立刻联想出一串内容。这轮花费的时间不多,但仍然要用心,要自己动手动脑,不能简单地把书目照搬。
5、冲刺阶段(11月-12月)
冲刺阶段要有舍弃的进行,把自己擅长的地方再熟悉一下。冲刺阶段是对应试能力的全面考察,必须高效、高质进行复习。
(1)英语
第三轮试题研究;保证定期练笔写作;加入新项目-做模拟题,冲刺阶段需要做一些模拟套题,并且要放在下午时候做,严格按照考研时间限制完成,临考前始终保持考试做题状态。
(2)数学
模拟题、试题(留一套)至少各做一遍。有时间把课本再扫一遍;看自己总结出来的错题、经典题集。目的:查漏补缺,保持良好状态,迎接考试。
(3)政治
书、讲义和习题再过一遍。可以将每一章知识结构用大括号形式写出来,并在上面加主要内容。目的:建立框架体系,掌握各知识点;做一遍试题和几套模拟题。临考前十天,把书再看一遍;看时政和其他以前做过、总结过的东西。目的:查漏补缺;选择题、大题迅速提高分数;保持良好状态,迎接考试。
(4)专业课
照整理出来的框架回归笔记。采用看着章节的目录背框架,把框架背过之后按照框架背笔记,要仔细回忆笔记中的每一个细节,最佳的效果是在脑海里有笔记每一页的模样。需要背诵的地方多加背诵。有需要公式也要熟悉一下公式。
6、临考阶段(12月中下旬)
12月中旬要注意打印准考证等相关事项。这一阶段大家根据自己的复习程度和实际情况,巩固已经掌握的,熟悉未掌握的知识点,重点是那些只要背过就能派上用场的理论内容。提前预订好考研的房间,看考场,自信应对考试。
7、复试备考阶段(第二年1月-2月)
第二年2月等待考研成绩。记得不要把自己的准备考证丢了。因为复试时也是需要准考证的。
8、复试调剂阶段(第二年3月-5月)
关注复试分数线,了解考研院校的最新考研动态,准备复试相关的内容。分数不太理想的同学要关注调剂信息。
2.考研422分经验贴 篇二
我本科就读于西安交大电气学院,方向是绝缘,2010年毕业后去大亚湾核电站工作。虽然在大亚湾工作稳定,核电的待遇还过得去,但是感觉核电行业很封闭,生活也比较封闭,由此产生了考研的想法。经过了详细的信息收集,在金融学和电气这两个纠结了一个月,也咨询了很多在金融业从业的同学,听了他们的一些想法,最后决定还是考电气。首先能源行业是国家的支柱行业,受经济的波动影响小。其次在未来能源逐渐紧缺的情况下,对新能源的开发,节能技术的开发,电力变化技术的需求会显得日益紧迫。在方向的选择上,我选择了电力电子,我觉得这是未来电力技术的突破口。而且电力电子技术更容易贴近自由市场,有更大机会的尝试创业。跟同学打听了一下2011年电力电子统考的情况,录取的最低分是421,突然感觉压力很大啊。
2011年8月中跟领导表态说想辞职考研,逐渐把手上的工作交接。9月15号签离职协议,19号晚上达到西安,住在同学宿舍,他帮我打理好了一切,无需自己操心,无需过渡期,20号开始准备冲刺考研。在大亚湾工作的时候,有空也会看看书,那时候主要精力在英语上,数学和电路近乎空白。回到学校后时间已经很紧迫,我制定的考研目标是英语70,政治70,高数140,电路140,我相信自己能实现这样的目标。我制定了大体的复习计划,在每天的时间分配上,前期实行4x3,也就是高数,英语,专业课各四个小时,后期实行3x4,高数,英语,专业课,政治各三个小时。根据复习情况有一些微小的调整,比如刚开始复习政治一天可能一个半小时或者两个小时就够了,把剩余的时间分配给最需要的科目上。很多决定辞职考研的同仁应该清楚,做出辞职的决定很艰难,而此后的复习历程更是困难重重,压力会非常大,因为辞职考研基本上算是断了后路,容不得失败,因此需要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来鼓舞自己。在备考过程中,我经常会不由得想起“如果自己失败了怎么办?”的问题;每当这时,我都会提醒自己,我一定要成功,我的不懈努力一定会得到应有的回报!
今年3月初试成绩出来,我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总分422,其中政治72,英语68,数学142,专业课140。所有的成绩跟自己制定的目标几乎没差异。虽然初试成绩不错,但是由于复试比重很高,自己不敢丝毫放松,同样认真准备复试,最后终于如愿被电力电子专业录取,导师也是自己报考的导师。
二,各科复习计划
考研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从前到后都要有细致的规划和安排,包括初试和复试。根据自身的情况,我制定的考研目标是英语70,政治70,数学140,电路140。以数学和专业课为复习重点。我的想法是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即使在考试中出现一些小的失误,也不会影响录取。对于希望考上交大电气的同学来说,一定要
踏踏实实的复习,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千万不可报侥幸心理,冀望于超常发挥,最终成绩总体上还是与付出的努力成正比。下面是各科的复习规划。
英语
把英语称为考研中的“硬骨头”应该一点都不为过。有不少的人因为英语单科不过线而遗憾。英语是耗时最长,效果还有可能不是那么理想的一门科目。复习英语一定不能急,要有一定的计划。英语复习开始得越早越好,我大概是六月开始看英语的。主要辅导书是新东方的词汇乱序版,黄宝书。
单词的复习。单词是英语的基础,如果单词量不过关,任何方法都是无用的。单词的复习不是一日之功,需日积月累。我用的是新东方的考研词汇。每天需要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看单词。单词的记忆方法不是死背,而是浏览。乱序版我大概浏览了15遍以上。前五遍浏览完可能会没有一点感觉,但是再浏览几遍熟悉感就油然而生。
阅读理解。考研英语的核心是阅读,只要自己阅读理解的能力提高了,阅读加新题型的五十分就有了保障,翻译和写作能力也会增强。所以考研英语的复习应以阅读为核心。阅读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需要大量积累的过程。阅读的首选材料是历年的真题,从1994年到2012的考研真题都可以作为精读的材料。只要把所有的这些阅读理解的文章和翻译文章理解了,考研英语的障碍就很小了。问题就在于如何精读,或者说精读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首先把1994年到2012年的真题分成两部分,1994年到2007年的真题作为精读部分,2008年到2012年的真题作为定时训练(2010年的真题作为精读,这一年的真题不适合定时训练)。第一轮精读是做每年的真题,对题目的理解不一定需要太深刻,这一轮复习的重点在词汇,短语,句子结构。做完一年的题目后可以自己看看答案,但是不要急着看黄宝书上的解释,先自己想想,想不明白可以暂时放下,标记好。然后翻译阅读理解加翻译部分的文章。一字一句都要自己翻译,不要借助任何工具,实在翻译不出来的就标记出来,记录下来。翻译完了后借助工具书,黄宝书上的参考翻译,对照自己的翻译,看看哪些词汇,短语没有翻译正确。另外要重点关注指代词的翻译是否正确,句子逻辑是否合理,从句的翻译是否正确,因为这些地方出题的可能性很大。这一轮复习的目标是短语,词汇,长难句理解要过关。第二轮复习是继续做第二遍真题。这一轮复习不用翻译,但是在第一轮复习中记录下来的词汇,短语,长难句要继续复习一遍。这一轮关注的重点是解题方法。我的观点是任何方法都是基于对文章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如果都不知道文章在谈论什么,告诉你方法也是无用的。这个时候黄宝书就派上用场了。做完之后一定要先自己理解作者出题的点,一些关键的提示词要总结出来,比如
however,but。黄宝书上对答题技巧总结得比较多,大家可以先看看,但要记住一点,做完一年的真题后一定要先自己想作者的出题思路,出题点,别的选项为什么错了,然后再看黄宝书后面的解释,这样才有效果。如果能总结出一套自己的答题思路就最好了。第三轮复习是做第三遍真题,查漏补缺,看看自己有什么地方不懂,没记住的。
写作的复习。这次考研英语,我完全败在了写作上。主要是时间太紧,准备很晚,就胡乱背了点新东方的两个模板,最后证明效果是不好的。我建议在精读的时候就应该积累一些句子,这样对写作的提升非常大。模板可不可以用,我觉得只能作为备用,如果一定要用,那么也得是自己写出来的模板。尽量自己多写写,总结出自己的写作思路,一些固定的句子。在写作中,句子的衔接,段落的衔接很重要。
最后就是定时训练,按考试的时间给自己定三个小时。出去精读部分,还有四年的真题。可以从十二月二十号开始做这部分。做完一年还需要两天去理解消化。我相信大家如果按这个过程去要求自己英语拿到理想的分数是没问题的。数学
考研数学的最大特点就是知识点很多,内容比较“杂”,但是考研数学的题目难度还算适中,所以要求我们力求掌握每一个知识点。由于我数学的复习开始比较晚,所以在整个复习过程的时间都压缩得很紧迫,力求在效率上胜出。使用的辅导书有: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基础过关660,400题,冲刺135,考研真题
由于时间关系,我跳过了教材的复习。如果时间充足的同学还是先复习教材比较好,推荐同济第六版。我第一轮复习就直接看的的李永乐的复习全书,重点掌握基本知识点,概念,所有题目,包括例题争取自己做。对于不会的标记好直接跳过。第二轮复习是做第一轮中标记出来的题目以及660。复习一部分全书就做一部分660上面的题目,同时把做错的标记出来。这两轮复习争取在十一月十五号之前完成。接着是做400,一天一套,十天做完。400的难度很大,但是做完后再做真题信心会有很大的提升。这十天的训练大家可以选择性放弃。11月剩下的五天就是复习全书上标记出来的题目,整理思路,尽量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进入十二月就以真题为主,前十天一天一套真题,留下最近五年的不做,然后用十天时间做冲刺135,最后十天是整理总结,再做三套真题。在元旦前后,合工大的最后五套可以再网上下载到,个人觉得其难度和考研真题还算比较接近,比400有参考价值。最后几天基本就是合工大五套加最后的真题,一天一套这样做。无论是做真题还是模拟题,大家一定要把时间限定在三个小时之内。这样考试的时候就会很有节奏感。
我觉得复习过程中效率真的很重要。做完一套题后把答案对比一下,就需要迅速的理解为什么会做错,争取以后不会犯类似的错。做完一套题后应努力达到的目标是做对的以后也会做对,做错的以后不会再做错。考研高数的复习大致有两条思路,第一种是不停的做新题,在做题的过程中去体会所包含的知识点,方法;第二种方法就是少做,但是把有限的题目做得滚瓜烂熟,在不停的重复中理解。至于选择哪一种复习思路就因为而异,我个人适合第一种。
专业课810电路
考研的成败很大程度在于数学和专业课的得分。所以专业课的复习也是极其重要的。从今年专业课改卷情况来看,个人感觉比以前严格了。交大的810电路是15个答题,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参考教材是邱关源的电路第五版,这本书中
除了均匀传输线目前还没考过之外,别的知识点都考过,所以大家复习的时候一定不要抱着侥幸的心里,不要遗忘任何知识点。使用书籍有邱关源的电路第五版,电路课后辅导,陈燕主编的考研电路指导。
第一轮是看教材,掌握基本的知识点。第二轮是看第二遍教材,重点是第一遍中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同时做课后题,不会做的课后题一定要对照课后习题辅导那边书,自己独立理解其解题思路。这两轮复习完之后基本在十一月中下旬。经过上面两轮复习,接下来就使用考研电路指导。这本书需要做两遍,第一遍做完后做05年以前的电路真题。这部分工作应该在十二月15号到20号之前完成。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先快速扫描做一下华科和浙大的考研真题,真两个学校的考研真题的难度很交大的还算比较接近,而且各个学校出题的时候都会相互参考(做浙大的真题时,均匀传输线的题目跳过不做)。同时把考研电路指导那本书过一下,看看自己有没有遗漏的地方。进入一月,主要任务就是把最后的三套真题做完(06,07,08这三年的),同时翻翻教材和考研指导。
以上内容来源:http://bbs.kaoya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499516
3.一个400分考研经验 篇三
看到有些同学发了所谓考研经验,我说经验说不上,感想吧,毕竟自己认真努力过,也算考上了,总是有些体会。其他课我对自己不敢恭维,说英语,英语里说阅读,其他的我考得不是一般的烂。先说明我不是来吹牛的,实在是考研过程中目睹了不少好心、无私的人,免费提供资料,发面经,发考经。六级阅读20个错2个,考研阅读25个错2个,大家知道英语阅读里总有个别题目是比较恶心、模棱两可的,所以总是免不了要做错。一般人认为阅读无非是单词问题,所以考四六级也好,考研也好,第一阶段是背单词,怎么背,买词汇书,纯正的词汇书,大学四年我没买过一本可爱的词汇书,我相信当莘莘学子们在啃词汇书的时候,最高兴的是出版商,比如新东方,比如新火,写这种书很简单啊,无非是找些单词,拼到一本书里去,就可以拿去卖人民币了,而且买的学生很多很多,所以现在书店里会有这么多的词汇书,各种版本都有,有按ABC排的,有按逆序排的,还有按类别排的,都是换汤不换药。有点思想的同学就可以想到,现在大家学习都趋于浮躁,急功近利,学英语总想花几个星期,几个月就搞定,以前看到一些书,比如:什么速成,什么几天攻克,我真想买一本,把它烧成灰,把灰装进包裹里,然后安书后的意见反馈地址寄过去,告诉他们,你们的书我花一分钟就攻克了,不用那么长时间,呵,可惜我并不富有。买词汇书,啃词汇,是同样的道理,不少人总想着,我先花一两个月把词汇先背下来,然后再准备阅读。比如考研词汇5500左右,背得慢要两个月,我不知道这样背的滋味,如果叫我背,肯定比小时候吃药还难受,小时候善良的家人把药放进我嘴里,我每次都要把它吐出来。如果有觉得这样背单词好玩的,可以不用看下面的了。
如果还接着看,说明不好玩,那就有结论了,以后千万别这么背单词了,别往词汇出版商口袋里塞钱了,很多人本来学英语就可怜的那么点兴趣,还要生生地被这样的痛苦的背单词方式所扼杀,让人痛心加惋惜。更可怜的是,背了就忘,忘了还背,好像永远有绕不完的圈,这是小周期;大周期是:六级考完后先不用背了,让它忘吧,到考研再背。这样背下来,根本就没有多少印象,不忘才是奇怪的事,往往还有人觉得是自己记性差,千万别这么不珍惜自信。
我认为做阅读需要的是阅读量,词汇不是最主要因素,了解英语阅读考试的同学应该知道,每篇里都有一定的正常的生词比例,就是说词汇再好的人,也可能碰到没见过的单词,很简单,英语词汇总量可是超过100万,要知道汉字才几万而已,英语是开放的语言,在它的发展历史中,不断有其他语言来丰富它,充实它。我的理解是,即使的生词比例高一点,也没关系,只要你的阅读量到了,就完全可以读懂四六级、考研阅读文章。准备六级我主要看了《ALL THE BEST》(By George Bush),是老布什这一生的主要信件。每天坚持看几页,觉得重要的单词就去查字典,然后再去文章中,在语境中理解它,早上读一读,写得好的句子,背一背,最后一个月做了真题。很重要的一点是我始终没觉得厌倦,书很好看,我总是希望知道更多关于老布什的东西,里面有讲二战,有讲海湾战争,有讲89年中国的政治**……;准备考研我看了新3和新4,新4看得很仔细,也背了一些课文,新概念里的文章也挺有趣,各种题材都有。看这些东西我不用强制自己去看,而是我想看,有兴趣在的话,很多单词不用刻意去死记,放在具体Context中,自然能记住,而且印象很深。我的看法是找自己感兴趣的题材,看英文版的书,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学英语,’记’单词,这样自然能培养学英语的兴趣。比如对克林顿感兴趣,可以看《LivingHistory》(By Hillary Rodham Clinton)。专业课里对网络感兴趣,就应该看原版的教材,开始看不懂没关系,多查字典,因为有兴趣在,你不会很快厌倦,而到后面能看懂的越来越多了,你的成就感也就来了,这就是良性循环,而不是痛苦地啃单词。这其中包含两点,一是兴趣,二是阅读量,阅读阅读,当然就要多读。
记单词,上面已经说了,要在具体语境,具体文章中记,而不是啃词汇书,在语境中记单词,印象会深很多,为什么即使单词在短时间里似乎是啃下来了,但总是很快忘了,就是没有到具体文章,具体语境中去理解,巩固,这种机械的记忆,只能短时有效。
总结一句:大量地阅读原版的素材,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单词,理解句子,在不断阅读中巩固词汇。千万别 啃 单词!希望高手们看了别见笑,以上说的适用于四六级和考研,IELTS和GRE 之类,啃单词的过程是必须的,区别在于词汇量要求不一样。
专业课的一些经验:
这次专业课有幸考到135分,再加上软考全国前50强,老朽不出来分享下专业课的经验实在说不过去。
在看专业课的书前,强烈建议先浏览一边真题上的题目(2000-2008年的真题足够了,2000年以前的真题参考性不是很大),然后带着题目涉及到的知识点为重点来看书,这样效率比较高,不然如果要想在专业课面面俱到,要花的时间太多了。
个人觉得洲际的专业课的辅导班不必去上,上了辅导班的一点好处是你可以更有信心一点,其实老师不可能给你划什么重点,也不可能经过四天的辅导,教会你专业课,老师只是把知识点都快速地过一遍。老师给的一些资料网上都有了,每年都是那些资料,特别是组成,资料好像是n年前的资料。
另外我这里有400M的专业课的资料,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来Copy一下,(for free ^_^)。操作系统os:
书本先粗略浏览一遍,不用看得很细,重点看下书上的第二部分:进程管理,粗略浏览一下第三部分:存储管理和第四部分:I/O系统。看完了书就开始看李善平的《操作系统学习指导和考试指导》,那本书很好,题目题型都很全,做好了OS就没问题了。那本书上有很多题目,看着有点繁,其实那上面的题目很多都是同种类型的,同一种类型的题可以选做几题,会做了就好了,不用全部做的。
组成cs:
cs的话,把指定的教材《计算机组成与设计》看透,看得时候要耐心一点,从前往后看,因为书的知识点连续性很强。一般来说要看两遍才能看懂,所以不要急。可以先在脑子里建立起大概的计算机的组成的结构图,然后再细化它。《计算机组成与设计》(修订版)的后面增加了部分习题答案,这些习题非常重要,要看懂,考试时很可能出原题的,特别是一些答案很简短的题目,很可能出题,长的太难的一般不考的。书的重中之重是第五章:处理器。看历年的真题就知道了。
c数据结构ds:
把那些经典的数据结构弄熟,比如树,图,排序算法。然后就把历年真题的题目都做好,一定要把真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弄懂看熟,因为很有可能变换一下再考。
c语言:
在复习时建议去看谭浩强的c语言的教科书,浙大的指定的那本
书看起来不是很爽,老外写得很罗唆,不过浙大指定那本书上
面的一些例子小代码倒是很容易出考题的,这个是要注意的。c
语言复习相对轻松,只要把概念弄清,再做些练习就好了,做
题时要仔细一点。
政治的一些经验:
虽然文科一直不好,但这次政治考了82,还是觉应该总结下政治的复习情况。
觉得政治在考研复习初期不用花很多时间,我的政治的复习是在上完了领航的辅导班(强化班)后才开始的,之前一页书也没翻过。政治是可以冲刺的,到最后就狂背政治。政治复习
时要有好心态,有些同学觉得政治枯燥无聊,看了以后都没有什么用,完全是浪费时间,这样很不利于复习,其实除了邓三里面套话多一点,政经,马哲,毛概都还算好,马哲感觉还是很有道理的,毛概讲了一些史事还算有趣。
关于强化班有两点值得说:1.上强化班之前应该看下书,不然老师上课提到的概念都更不上。
2.我上了强化班之后觉得其实不用上强化班的。上课的时候,老师发给我们讲义,然后老师报出重点,我们跟着划重点,一天上完一门课,进度是很快的,课上只是划了重点,消化这些内容都要考课后花时间看。所以其实只要把上过辅导班的同学的资料拿来复印一下就可以了,强化班是500元,复印就便宜多了。个人觉得领航的政治资料不错的,一般来说不用看教科书,看教科书太费时了,讲义资料上的内容看一下就好了,再把重点的内容背一下。强化班的讲义看了一个多月以后,接下来会有冲刺班的资料,还是去复印一份来看,并且开始做题,做模拟题和真题的选择题部分。要做那种有详细解答的题目,这样做了一个选择题,可以背下很多个知识点。但是大题不要去看,看早了浪费时间,大题到考试前两个月左右开始看,越到最后重点的大题就会越明确,到考前20天的时候,重点大题的范围已经很小了,那时多花时间背最划算。
政治解答大题是很讲究策略的,到时可以特别训练一下。例如:如果知道大题的答案,就写到点上,不要多写,写多了乱。如果题目没头绪就多写,相关的全写上。还有马哲的题,前面写理论,后面再理论结合实际逐条分析,反正理论反复写,反复得分,^_^。还有很多技巧,大家要多注意。
数学的一些经验:
同学说叫我写些关于数学的复习经验。跟他(她)们几个相比,或许数学好点吧,也许是运气好点,128。考研要是把数学和专业课拿了高分,英语和政治过线,上浙大就不成问题了。前面那位火之影专业课142,我才111,惭愧啊。所以,要把数学和专业课放在拉分的科目上,当然首要确保英语和政治过线。英语稳妥点考个60以上,政治70吧。复习中也跟同学交流过,也了解到了他们数学复习的困惑。下面谈谈我的复习经验,算不上好的方法,仅供参考。? ?? ???数学,最重要的是数学思想,其实小学,初中,高中老师就在给我们渗透数学思想了。小学学了方程,学会了要假设未知数,这就是方程思想了。学了一次函数,就知道了利用函数建模来解决问题,也就初中有了函数思想。学了不等式,串联起来了,就有函数方程不等式思想,函数,方程,不等式是数学思想的中心,其他的还有分类讨论,换元,等价转化(划归),数形结合,对称思想。理解这些思想,无论对于学习数学知识,还是求解数学问题,就会比较有思路了。仔细分析每年的真题,我们都会看到这些数学思想的影子,尤其是分类讨论。
? ?? ???上面说的是数学思想。从考研应试来讲,还需要做题。个人觉得,在做题之前,对于课本上的数学定义定理一定理解透。数学定义是非常严谨的,定义理解不好,很容易发生错误。比如说在做二重积分时,很容易将积分区域边界方程代入积分函数中,目的是想化简积分表达式,其实这样是错的,因为对于二重积分来说,我们要积的是一个平面区域而不仅仅是边界,平面区域内部是不满足区域边界方程的。三重积分同理,但对于曲线曲面积分来说,就可以将积分曲线或曲面代入积分表达式中以化简。因为积分路径或积分曲面是它,而该积分路径或积分曲面又恰好满足该方程,所以我们当然可以将该方程代入积分表达式中了以化简该积分表达式了。真正理解了定积分和曲线曲面积分两者的定义,把握好这个很容易犯的错误就很容易了。08数一就考了一个填空题,我同学就有搞混淆的,令人可笑的是,当时考完后网上海文给出的答案竟也是犯了这个错误,发布了一个错误答案。所以数学定义定理很重要,08数一还考了一道证明积分上限求导问题,其实,这个课本上有证明的,综合考
查了导数定义,积分中值定理,分类讨论思想。
? ?? ???除了定义和定理,做题也不可少。学好数学是要做题的,当然也不是就搞题海战术,因为复习时间有限,从数学角度说,就是以最少的成本取得最大收益。所以,做完题后,一定要好好总结。总结什么呢?(1)对于自己做对的题目,看看答案给出的方法是不是跟自己一样,如果不一样,比较两者的方法,哪个更简单些,哪个更适合自己,掌握自己最熟悉的那种方法就可以了。(2).对于自己做错的题目,要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是计算错误还是定理定义用错了,计算错误是不可忽略的,平时就要仔细。认真理解课本上的定义和定理就很关键了。(3).对于自己根本没有思路的题目,则看了答案后,就要认真分析答案了,看看给出的方法很符合我们的思维吗?这种方法思路是不是很符合我们的逻辑,也就是说该方法是不是很自然而然就会让人想到,自己当时是卡在哪一步,本题的关键步骤是哪里。(4)前面提到了数学思想,这里还要总结一下本题运用到的数学思想.(5)最后就要总结同类型的题目,题目很多,但类型差不多,多多总结同类型的题目则可以做到融会贯通。
? ?? ???另外选一本好的参考书,我选的是陈文灯的,李永乐的也还行。陈文灯的高数和概率部分讲的还可以,线代部分最好还是选浙大陈维新编的,不过,自己觉得把陈文灯那本复习指南弄透,考个120以上绝对不成问题。建议还是选好一本书以后,就好好把一本书弄透。? ?? ???最后就是要仔细研究历年真题了(考研前45天,做个2-3遍),最后两周进入模拟试卷期,我当时没有时间做模拟题了,考场上时间来不及,要是当时做点模拟题,可能会考的更好些。
? ?? ???总之,备战好考研数学,就是:数学思想+定理定义+做题+总结+模拟。记住一定要总结,一开始总结可能会不太习惯,但慢慢就习惯了。最后就是复习进度问题了,自己可以算算吧,后面45天用来做真题和模拟题,还要把那个参考书再翻一到两遍,第一轮就是结合参考书,教材看,估计3-4个月,这些日子里其他科目也要看看,特别是英语,当然考场还有些应试技巧,平时也要积累。
? ?? ???以上说的只是个人经验,谈不上好的方法,仅供参考,每个人的情况不太一样,所以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另外就是要跟同学多交流学习中的问题,三人行,必有我师。最后,我也在这里感谢在复习备考中同学曾经给过我帮助和鼓舞的同学朋友,还有已经在浙大学习的顾文婷等学姐学长。
关于复试的一些经验:
复试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千万不可忽视,08年最终成绩的计算方式是:初试成绩/5×65%+复试成绩×35%,可见复试的重要性。08年浙大的复试分两个环节:1.上机考试。2.面试。
上机考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有人400多分,结果上机考试一道题也没有做出,结果被刷了。还有个例子是本人,我大一大二在财院学习经济学,大三大四才到工大开始学软件,复试时老师问我这样能行吗,然后问我上机做了几题,我说三个,老师就没有什么话了。08年的上机考试有五题,难度相对前几年大了很多。上机考试的复习可以放到初试完成之后再进行,本人在初时之前没有进行ACM的练习,考完之后的寒假里进行了练习,就做了一些工大的OJ上的题,http://acm.zjut.edu.cn/
只要选中文的简单的题做就可以了,比如做一些字符串的处理,排序输出等简单的题。一般来说做大概100题就没问题了。做的时候最好做手头有答案的题,自己专研题目比较费时,特别是ACM初期入门时。做ACM题时最好熟悉一下c++ STL 的API,这里面的数据结构功能强大,简直是应有尽有。有一个CHM版的API,虽然是英文版的,但是很好用,每个函数都有示例代码的。浙大历年的复试ACM上机题可以在杭电OJ上练习。
2.面试部分。08年的面试相对来说很轻松,可能是由于大家上机考试做得不好的缘故,学院打算让大家分数在面试中拉上来一点。面试开始是让你用英文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有些人是介绍自己的大学生活)这个英语介绍要求不是很严,我只说了7,8句,然后实在挤不出来了。然后是中文面试了,老师先问我擅长哪一个学科,然后再发问。这样的方式非常友好,不会使你哪壶不开提哪壶。然后问的问题也很简单,我选了java,老师就让我介绍下以前做过的java项目,这样又把主动权给了我了,我就扯了一通以前做过的项目,介绍项目的设计,用到的技术等。扯了很久,老师看还没完,就打断了。问我还有什么擅长的。我选了数据结构,老师让我介绍下排序,我就把所有的排序都介绍了一下。又让我详细介绍下归并排序,我就说分治算法,递归实现,云云。
最后一个问题,对***的看法?那是面试结束的标志,答:没有参与,坚决反对。老师:结束。
我:谢谢老师。(千万要说句谢谢,礼貌很重要)
(后来算起来,我这样的面试表现也有90来分,共100分)
4.考研英语提分攻略 篇四
下面将从复习选择资料谈到阅读方法,以2005-2009年真题为例。
一、必备的书(适用于一战的选手):
1、《考研英语大纲》,法硕指南配套的大纲可以不买,但英语大纲必须买。因为上面有需要掌握都单词列表。
2、朱泰奇的英语复习指南。他每年就那一本,除了把刚考过的题付在后面外,就剩书皮要换个新的了。但这本书对考研涉及的单词和词组总结的特别全面,对巩固基础很有帮助。
3、石春桢的阅读220篇。这是我见过和考研阅读真题难度最接近的一本书了。可能还略微难一点,用来练阅读在好不过。有些人反映他都阅读朝纲都词汇太多,但2009年都真题不是朝纲都词汇更多吗?
4、张剑和曾鸣编著都历年考研英语(试卷版)真题解析及复习思路。我见过的最好的真题汇编,后面有详细的解释,而且有每道题的难度和区分度,可以让你弄清楚是否是必错的题。大家都错的话,不需要去过多研究,只能说明题出的不好。特别是那种难度和区分度都在0.01以下的。这种题说明出题老师都无能。此外,一定要选择试卷版,因为最象卷子,有模拟的感觉。
5、若干的模拟题。做模拟题其实是很无奈的一件事。模拟做的再多还是模拟,永远不可能跟真题的难度一样,何况现在市面上出的模拟题质量一点都不好。但我劝你还是买至少一本吧,把上面的题认认真真的做了。虽然它很烂,但是还是可以让你知道哪里是你的薄弱环节。只要它起到这样的作用也就行了。这里强调买模拟题的应该注意的几点:首先看看后面有没有详细的答案,阅读题的答案应该告诉你文中对应的地方是那里,语法应该讲解语法现象,作文最好还有范文。其次看看阅读每段的长度够不够,这点很重要。有些粗制滥造的题长度明显太短,做完后让你自信心膨胀,有虚假的胜利感,并会给你带来最后的痛苦。
书就推荐这么多,还有两本不错的书可以考虑:一本是跟大纲配套的大纲详解,它里面可以看出出题的方向,对理解题意有好处。不过政治的效果更好一些。另一本是宫东风出的《考研英语词汇复习指南》。此外,最重要的是买本词组的背诵书,切记。虽然不直接考察词组,但多看词组有一个好处,可以培养你意群的意识,看阅读的时候可以一目十行,有效提高阅读的速度。
二、复习当中应该注重的总原则和要搞清的几个问题。
总原则一:英语能力的培养是慢功夫,不可能一促而就。所以每天都要看英语,每天都要作题。强调这点是必要的,因为很多人做不到这点。经常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总原则二:记住考研英语很BT,从1999-2009年,出题难度有非常大的变化。它是那些研究英语的人出的题,不是那些运用英语的人出的题。所以它虽然以英语为基础,但是它考不出你真正的英语水平。所以我们的任务是如何对付这个BT的考不出来我们真实英语水平的题,而不是真正提高我们的英语水平。笔者一直做了从1999年到2009年的十年真题,1999-2004年难度比较稳定,没太大的变化。2005有个非常大都难度提高,2006-2008持下降都趋势。2009年又有大的难度提高。
总原则三:英语就是考阅读。虽然现在增加了新题型、小作文之类的,但是如果一般人阅读拿不到25-30分,英语及格就很困难。并且阅读跟答好其他题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一定要充分认识到阅读的对取得高分的重要性。
问题
1、英语能力和作题的关系。英语能力是作题的基础,基础扎实才能取得高分。基础不好的朋友要敢于面对这个现实,想要短时间内提高英语能力,想要把每个单词都记住是不现实的。我们不要强求自己阅读,翻译,作文水平在4个月里能有长足的提高,我们所能做的仅仅是在在剩下的4个月里所能做的把上面的几本书翻烂,把英语提高20分。我在这里做个保证,上面所列的那几本书对想要考70分左右的朋友足够用了,不用再买杂七杂八的其他书了。
问题
2、提高分数的唯一办法是对这个考试做到非常熟悉,想要对考试做到非常熟悉的唯一办法是作题。
问题
3、作题要注意几点:①每天做阅读都要卡表看时间,要努力提高速度。刚开始做的时候可能很慢,所以告你个方法,以比自己平常阅读速度稍快的速度阅读。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读不大懂,作题老出错,坚持一段方法就好了。阅读考试正常需要的时间是一个小时,但我最后考试的时候看了一下表,作完才用了半个小时。②每作完一套题之后都要看答案,看看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做错了。是语法不扎实,还是单词没记住,还是推理有问题。还是掉进出题人都陷阱里了。
问题
4、每天除了作题外,需要做的2件事:①背单词。为阅读打基础,每天都要背,以前背的要经常复习。②做阅读,至少4篇。
问题
5、请认识到,考研英语跟一个人都英语能力有关,但也关系不大。它都作用就刷下一批人去。因此出题人选材之无聊、晦涩、抽象,出题之恶毒就是这个考试的特点。
三、复习的步骤 就按推荐的书来说。
1、第一个月先把大纲背过一遍。那本大纲翻的黑黑的让你会很有满足感。以后的每个月都要复习单词。要特别强调注意每个单词释意的第二第三个意思。考研很BT,经常考那些不常用的意思。背单词的方法:我是每天看一个字母下的单词A,第二天再背下一个字母B。背完今天的,再重新复习前一天看过的。把昨天背过忘记的划出来。第三天背下下一个字母的,同时看第二天背的,划出忘记的。第四天复习第一天划出的忘的。依次类推。速度很快的,你可以试试。
2、第二个月看朱泰奇的英语复习指南。那本书里面基础总结的很好,按单词词组都做了归纳,要好好看。大致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基础好的人可以略过。
3、第三个月做1999-2009年的真题。每套题都要搞懂。真题不多,最好留一套做最后的模拟。特别注意体会出题人心理的变化。
4、第四个月的前20天做石春帧的220篇或模拟题,后10天回归真题。期间要背诵作文模板,切忌一定练习写一下,至少每天一篇。
----真题是根本,出题人心态是根本。其他都是次要的。还有你自己都心态也是重要的,要戒骄戒躁,保持平和。
说明几点:复习步骤不能死搬教条,如果你基础够好的话,或者你已经背过单词了,完全可以直接从第二步开始。这样的话,多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把真题和石春桢的阅读好好看看。这两本书看两遍都不为过,特别是对一战的来说。
四、注意事项
1、复习后期不要以单词为主,一定要以阅读为主。
2、以摸清出题人心里为主,一两个单词不认识,都是次要都。
3、以提高阅读速度为主,找到较高都阅读速度和正确率之间的平衡点。一般是阅读速度提高,正确率下降。
4、提高阅读速度最重要的是加强对长难句的理解,要注意这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提高的。对长难句的认识和掌握,要贯穿复习始终。
5.考研一般多少分就稳了 篇五
如果你的学科是法学、哲学和历史学的话,你的考研分数需要到330分。如果你报考的学科是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和文学的话,你的分数就得更高,360分及以上才会更稳一些。
不过,如果你想进入复试的话,分数仅仅超过国家线可不行。通常而言,自主划线高校的复试线是会远高于国家线的。即便是一般的211工程院校,院校的复试线也会在国家线之上。
2023考研国家线预测
哲学:A类考生预测305分,B类考生预测295分。
经济学:A类考生预测352分,B类考生预测342分。
法学:A类考生预测330分,B类考生预测319分。
教育学(体育学):A类考生预测343分,B类考生预测333分。
文学:A类考生预测357分,B类考生预测349分。
历史学:A类考生预测330分,B类考生预测318分。
理学:A类考生预测285分,B类考生预测275分。
工学:A类考生预测266分,B类考生预测257分。
农学:A类考生预测252分,B类考生预测242分。
医学:A类考生预测302分,B类考生预测291分。
考研国家线没过能调剂吗
对于未过国家线的考生,不管是一区还是二区,都是不能参与调剂;学硕调专硕,考生如果没有过所在区域的学硕国家线,也是不可以参与调剂。
6.人大人力资源考研405分经验 篇六
转载:08人大劳人院HRM跨专业405分专业课经验分享
我属于跨校跨专业跨地区考研,本科计算机专业而且06年毕业,考研时已经工作了一年多,07年7月份辞职,然后买书、买专业资料、收拾家当....正式复习应该是07年8月份了,能取得总分405,尤其是专业课133的成绩,实在超出自己的期望。所以我想我的经验对大家还是有价值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考研是一个系统工程,若用系统论的思想去考虑,或许就不会挂一漏万,无的放矢。
一、考,还是不考,这是个问题
这也是无数前辈提到过的老问题:你为什么考研?
这个问题看似与考研复习无关,事实上关系重大。我们且不说那么多学子为考研而考研,毕业即失业;只说如果没有可以说服自己的理由,那么,在复习最艰苦的日子里,是很难坚持下来的。
我当时用了两分钟的时间决定要考研,接着准备辞职。没有犹豫,之后复习的日子里也从未后悔。或许是厌倦了IT(我毕业后在IT行业工作),自己离开的义无反顾,正处在迷茫阶段。但就在那两分钟之前,还从来没想过考研。或许有些莽撞,我倒宁愿称之为灵光一现,呵呵。
言归正传,当时考研基于这样几个理由:
1.我在工作期间遇到了一些问题,都与HR相关,因此对HR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基于兴趣查了很多网上的资料,对这个行业有所了解,我很看好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 3.上班之后发现自己的理论功底实在太薄,而且经常加班没有时间学习,很想回学校继续深造
4.最后一点就比较现实了,想拿个名校的硕士学位,毕竟本科在北京还是太低了,呵呵
我想,正是因为我想明白了为什么要考研,所以在复习最艰苦的时候,都没有退缩的念头,而且自己在近半年的复习当中,几乎一直处于心理学中所谓的巅峰状态,没有心理厌倦期,这让我考过研的朋友都非常惊讶。所以,考研,给个理由先
下面就是具体学习上的准备了
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我想,首先,应该了解一下你所报考专业的情况,比如历年招生人数、报考人数、复试分数线等等,顺便说一下,人大的复试线跟劳人院HRM专业的复试线不一定一样,例如06年人大复试线总分355,而劳人院HRM复试线总分为370,故校方的线只是最低标准,劳人院HRM是人大最热的专业之一,就业情况也是相当的好。这些信息应该都提前打听清楚,毕竟“危邦不入,乱邦不居”,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其次,应该有专门的复习计划。这个计划要包括:考试要求,个人差距分析,复习资料,复习方法,复习阶段安排,每一个阶段应该达到的成果等等。我复习之前准备齐了所有的复习资料,并收集了很多高分文科考生的复习方法(因为我一直读理工科,从来没正式学习过文科,呵呵),做了一个完备的复习计划,被人大的师兄称为perfect,呵呵。下面分开来说。
先说考试要求。我的优势在于数学,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数学135以上,专业课110以上,英语和政治两门考150,这样总分也有395,最终结果也表明,我的估计还是很准确的,而且专业课考得出乎意料得好。如果专业课给自己定到110,那么你可以在看到历年真题时,参照真题的题型、分值和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定分数,比如名词解释应该拿多少分,简答多少分,论述多少分等等。
第二,个人差距分析。这个大家的情况都不一样,就说我自己吧,我从来没学过文科,复习的时候倒是不怕背东西,最为难的就是我不知道文科的答案长什么样,呵呵。比如一开始答名词解释,我一句话就答完了,可朋友说这么答就over了。当时极想买一份真题的答案,一直找不到,于是我为各题型总结了一套自己的答题模板。偶然的机会得到了真题答案,跟自己的模板对比,呵呵,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当然,文科的同学不用跟我一样费那么大力气了。
第三,复习资料。专业课不像公共课,除了指定教材,没有公开出版的资料,也没有辅导班,所以收集资料就看自己的了。必要的资料包括:
1.指定参考书共4本:(2010年已经改革,不能按照此书目准备)绩效管理 付亚和、许玉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 初试与复试 薪酬管理原理 文跃然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 初试与复试
组织行为学 [美]罗宾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 初试与复试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彭剑锋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 初试与复试
书上的东西一定要烂熟于心,保证考试的时候书上的东西决不能出错
2、笔记 对于外校考生,尤其是跨专业考生,专业课笔记尤为重要。可以说,笔记是对指定参考书最好的补充。如果可能,一定要把这个拿到手。
具体复习的时候,应先复习书本,后复习笔记,再结合笔记来充实参考书...如此循环往复,直到烂熟于心。
3、真题:真题是最最最...重要的。对于真题,应不满足于做对看会。而是应该去分析,分析其中的出题规律。万事万物,必有规律可循,试题也不例外。因此要尽量去弄到更多的试题,最好有五年以上的(我当时拿到了近10年的真题)。经过严密的分析,让这个规律浮出水面。
引用网上一位师兄分析的以下四大规律: 1)五年之内,论述题一般不会重复;
2)简答题三年之内不会重复,三年之外很有可能重复;
3)名词解释题三年之外必有重复,有些更是经常考到,成为常考点; 4)密切关注常考点和不考点(五年之内没有考过的点),这两个点都极可能是下次考试的重点。第四,复习方法:复习方法按复习阶段和复习任务不同,比如第一遍复习主要任务就是整理出笔记并整理知识网络图及考点分布图,这时就需要从宏观角度去把握,在大脑里形成一个完备的知识网络。而第二阶段就是要熟记了,此时就要有一些记忆方法,比如,网络式复习、提高“回头率”、空想法、树形图、做笔记、录音、自测题、专题法等。第五,复习阶段:我参考了一些高分考生的做法,把复习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真题指导,了解重点,第二轮:总结重点,厚书变薄,第三轮:巩固重点,扩大范围,由薄变厚,第四轮:考前模拟,调整心态。实践证明,这种阶段划分是比较科学的,而我的复习也基本按照这一计划进行的。
综上,在你开始复习之前,最好做一个完备的复习计划,胸中有丘壑,才不至于心里没底。
两个其他问题:
1.关注该专业动态,不能闭门造车。比如去年10月份我在网上找东西时突然发现07年HRM部分两道答题居然全部来自当年几位老师的演讲稿,这就是35分哪,如果事先不知道,后果可想而知。从此我对老师的论文、格外关注,并拜托人大的师兄提供信息。关注专业动态的方法:
1)订制google快讯,关键字可以是“中国人民大学 劳动人事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老师名字”等等
2)多看老师论文,尤其是近几年的论文,对于导师论文,一定要在复习专业课的基础上细心研读。
3)不推荐直接找老师,老师们都很忙,况且也要避嫌,最有效的方法其实是请教老师的研究生
2.关于时间:一个师弟问时间不够怎么办,我说其实节省时间的方法很多。比如,当时专业课要背很多东西,而我复习任务又很重,于是我把要背的东西按照答题的标准答案整理在电脑上,打印出来(这样比看书的心理压力要小一些,呵呵),然后把它们用mp3录下来,利用一些边边角角的时间听,比如睡不着时,走路时,学数学累了时...这样不费很多力气几天就复习了一遍,而且不用拿出专门的时间来背(专门背书很痛苦,我看到冬天教学楼楼梯里那么多人大声背书,汗...我从没那么刻苦过)
3.给自己出自测题:因为没有模拟题买的,所以靠自己了。11月底开始自己给自己出模拟题,按照自己对重点分布、命题规律的理解,编了大概10多套,题型和题量都和真题一样,然后每天做一套,后来证明这个做法非常有效,考到的基础知识都在我的自测题里,呵呵。
半年中,我按照自己既定的计划复习,并随时根据具体情况改动。当坐在考场里打开试卷,发现所有的基础知识都在我掌握,而论述题也不完全出所料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我赢了。对于人大,不要听信黑箱操作的谣言,就我自己的感觉,人大还是相当公平的。
7.计算机考研391分复习心得 篇七
先说明一下,本人是非211的不知道一本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初试成绩如下:
总分: 391
数学: 146
专业: 129
政治:
英语:
不知道成绩到底是好不坏,毕竟都考完了,本来不想写什么心得之内的,但是,应版主风华的要求,我还是写一些历程吧,毕竟王道还是给了我一些帮助,我也要回馈一下王道。
56
我的考研时间安排如下:
2010年12月开始复习的,当时开始复习之后就停止了编程,毕竟要考研嘛,课也没有去了,因为挂了几科,但是,我都忍了,考研为大,不要让无所谓的事情影响自己的心情。不过,从2010年12月开始到2012年3月,我主要是记单词吧,数学专业没有启动,英语虽然复习得好,但是,没有考好,在这就不丢人了,就说说数学专业吧,毕竟数学专业到最后感觉蛮好的。
数学:
2011.03启动数学
2011.03-2011.06数学课本系统地学习(主要做一些基础题目),主要是研究一些定理的证明过程和一些定理的运用细节,至于怎么复习和用什么书下面我再会讲。
2011.06-2011.07此阶段我主要完成的是数学的综合题训练
2011.07-2011.08 看了一下复习全书,觉得没有什么用,因为讲的东西我都搞清楚了(看
课本认真的结果)
2011.08-2011.09 做了真题,平均140+
2011.09-2011.11 找了陈文灯的一些难题做了做,主要练习超难的数学题目(比考研难
n个级别的)
2011.11-2011.12 做了李的400题之类的,感觉非常简单,也能考个140+吧
2011.12-2012.01 回归课本,毕竟课本才是王道,此时把那些细节性的东西再回忆一下
专业:
2011.03启动专业复习
2011.03-2011.04 数据结构,因为我数据结构非常强,所以就用了一个月吧
2011.04-2011.08 组成原理,这课是最难的,所以我花了几个月,把课本看得差不多能
背,没有办法啊,组成原理的题太难了,不看课本不行
2011.08-2011.10 操作系统课本复习
2011.10-2011.11计算机网络复习
2011.11-2011.12做模拟题
2011.12-2011.01猜题,结果考研考的几个题目我都很熟,所以考得也比较高。
数学复习用书以及建议如下:
(1)关于考研数学的难度
其实考研数学还是非常简单的,只不过知识点非常多,很多同学都被三本书吓倒了,但是其实如果你认真看的话还是很简单的,那些知识点之间还是有规律的。考研数学其实主要就是课本+课本简单习题+大量综合题+模拟题。
(2)关于考研数学的复习
其实我没有报班(我以下推荐的书会让别人以为我报了班,收了好处),当然本人之前是从事数学竞赛与数学研究的,是黄冈人,所以从小就是一个职业的数学竞赛选手。我想复习数学大家第一阶段肯定是看书对吧,但是,大家肯定会遇到以下问题,就是课本看了题目仍然不会做,这个原因很好解释,因为你没有认真做题,没有做大量的题,没有大量做题。
在数学的第一阶段,我建议大家看完一单元的数学书就把相应课后习题做完,并且,我强烈推荐大家买《数学过关1500题》(文都的),这本书全部是小题,而且很多都是同一个类型的,你千万不要认为这题目太简单,如果你认为简单,只能说明你根本没有读进去,你把错了的题目圈出来,把错了的题目搞清楚,然后总结上面小题的题型,你就会明白其实那些题目还是有规律的(考研每年考的都是这样的规律,只不过换了数字和公式而已),在些阶段,你需要对一些定理的细节非常熟悉,比如rool定理说的是开区间可导,闭间连续,你千万不要搞错了,因为有很多题目要构造新的函数,而这个新的构造出来的函数却不是闭区间可导,如果你记成闭区间可导的话,你就完了。再比如:有切面和有偏导数的关系,其实有切面课本上要求它在此点可微(不光是有偏导数)。双比如:各个方向的方向导数存在在和有偏导数的关系,其实它们根本没有任何关系,方向导数存在和偏导没有关系,只是如果可微的话,方向导数可以用偏导数去求„„类似的例子就不举了,大家平时看课本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类细节在1500题上面有的,大家一定要注意,否则考研你死了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在数学的第二阶段,我建议大家把1500题上面的错题目再看一下,大家要把小题看成大题做。不要因为一个小题而不重视,也不要因为就一个题目就不重视,因为很有可能就是你错的一个题目告诉你你有知识点不清楚,特别是细节。在你把1500错题做了一遍之后我希望你们再买本《500题》(文都的大题),这里面的题目非常基础,大家一定要认真做,不能因为简单就不做,因数考研考的就是这些简单的东西,只不过把几个简单的综合起来考而已。过了这个阶段,我想大家对一些常规的非综合题都能解决了。
在数学的第三阶段,也就是暑假的时候,我想你们需要对数学全面开始攻坚了,因为暑假两个月,时间太长了,也非常需要坚持了,我记得一句话:“你看到的是我的光荣,可是你们谁看到了我的汗水。”,我的数学就是暑假才有了质的提高的。在这个阶段,我想你们估计是什么都不记得了,我也是这样,感觉看过的都不记得了,说白了就是看了高数感觉好,看了线性代数忘记了高数,看了概率论忘记了线性代数„„,但是,不要紧,其实你已经会了,真的,因为你
过了第一关和第二关。在此阶段,如果你对一个知识点不熟悉,你需要做的是马上翻开课本看、看、看。因为人的大脑需要反复刺激才能记住一个东西能吧,你想想,你每天做题目的时候就有事没事的看课本,课本你能不熟悉么?大概经过一个月之后,你的数学肯定会有一个质的提高,说白了,就是你已经灵活掌握了数学的那三本书,你已经记得全部知识了。在些,你可以水660题,大家别怕,660题其实非常简单,你可以一个上午做100个题,然后,你把错误的或者不会的题目看答案或者从课本上看相应的知识,你一定会再发现你的不会的地方。660和1500和500题我都很喜欢,因为它们让我的数学知识的盲点越来越少,1500和500题给我自信(它们简单),660也给我自信(因为它们让我发现盲点)。
到了第四阶段,也就是真题了,你经过了前三个阶段,我想你对课本已经比较熟悉了,现在你要做的是做真题,看看能考多少,并且真题做的时候你要回归课本,回归从前,把那些真题回归到你以前知道的一些方法,并继续总结,总结一些固定的题型(考研的题型总不变的)。
到了第五阶段,你需要做的就是做一些135分之类的书了,这些书其实就是一些固定题型的套路解法,我当时看的时候是觉得简单,因为我看课本和做题目的时候自己总结过,所以花了三天就把135搞完了。
可能你觉得前面的第5阶段你就很强了,其实不是,第5阶段很容易达到,但是,问题是第六阶段才是神人的阶段,你到了的话,数学考140是小菜,第六阶段是模拟题阶段,模拟题你需要的是快速做,市场上有的我都做了,每天至少一套,作了几十套,时间上严格要求自己,最多两个小时做完,做完了也要注意总结一套试卷,把错了的题目想清楚,看看自己为什么错了。还是那句话,总结总结再总结,把不会做的回归课本,回归那些固定的题型。第六阶段你要注意的是速度,我知道,如果我给你10个小时考数学,你肯定能考150,可是考研是3个小时,所以你要速度,速度再速度,明白不?
数学推荐书如下(从简单到难):(课本、1500题、500题),(复习全书),【660】(数学真题),【135分,400题】,(模拟题)。其中【】里面的表示可以不做的,根据个人选择。
专业复习用书以及建议如下:
(1)关于计算机考研的专业题止
我记得我决定考研的时候大家就对我说考研难,说408是个恶梦,我当时就直接回一句,我要改变这个事实,我要让大家知道专业其实很水。说句实在的,计算机专业(408)其实是有些难度的,因为我们考的是4本书,不是1本书,而且,题目很活,每年都会增加难度,明天肯定更难。所以每年大家的专业都在100左右,甚至更多的是60分,但是,我居然考到了129,这个分数我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因为我觉得计算机专业复习还是有规律的。首先大家要克服一种畏惧的心理。下面我将会讲复习的方法,说白了,说穿了,方法可以
总结成一句话:课本和课后习题(最重要的资料)+习题(大量习题,反复做,反复研究)+ 模拟题。
(2)关于如何复习
第一阶段是看课本吧,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买四本课本,并且,对于像组成原理这种超级难的课就需要买课本习题了(我用的是唐版的习题,感觉非常好)。操作系统我也有本习题(感觉蛮好的,就是配套的那本),网络的话表示还算行吧,也买了课后习题解析。第一阶段就是混个脸熟,把课本认真看一下,注重理解一些概念的东西,比如IEEE754标准这些东西显然是要精确理解的,不能有任何偏差(至少你如果知道你哪个地方有偏差就不能故意忽视)。在这个阶段完成之后我想你至少知道考哪些东西了。
第二阶段是习题的训练,在些要把第一阶段错了的题目注意一下,在些我有几本非常好的书推荐《王道真题集》,《操作系统习题集》(浙江的那个李善平的),《网络考研习题集》(红皮书,不记得谁出的),王道的真题集我做了上十遍,最后的时候能不错题目。这些是第二阶段的东西,如果理解有偏差,我还是那句话,以课本为准,当然,我用过所有辅导书里面我发还王道的书还是非常不错的,与课本相比几乎无偏差(我不是做广告的,我是真心用过各种书)
第三阶段还是课本,在些阶段你需要把课本再复习一下,特别注意一些细节比如:IEEE的最大阶码,一般人以为全部取1最大,其实错了,全部取1表示无穷大,不是一个数(12年考研就考到了),还有Hamin码,大家都不知道Hamin码有两种,有一种是只纠一位错的,还有一种是查两位错并且纠一位错,这些东西大家一定要知道。并且一些细节性的东西在些现阶段也要解决了,就是1M到底是多少这种类型的,就是跟做题目有关的,还有像什么磁盘寻道算法到底磁头转不转到最大磁道再回头还是等到没有请求就回头„„细节太多了,大量的题目才能解决。
第四阶段是模拟题,我总共做了五本模拟题,北航出的,复旦出的,天勤出的,王道出的,还有个北邮出的(表示这本是垃圾,各位不用买)。感觉都比较简单吧,选择题一般对35+。大概一天至少做一套。
第五阶段就是自己猜题,大家可以用复旦出的那本真题解析(2012的是黄皮),这本非常不错,上面有各种扩展和真是预测,今年就预测到了流水线,非常不错。大家自己要分析真题,可以从真题中得到很多东西的,我记得10年考了个连续请求的,11年又考了,只是考的是GB-N,其实也就那三个算法。大家就要看到一个题目要想到这个题目和什么知识相关,还有什么知识点没有考,没有考的就会是你们今年考的。大题也是,大题的命题点都知道,就那么几十个命题点,去年考的今年一般不会考,但是像分页这种连续考4年的今年也必定会再考,一些特别重要的知识点会连续考,一般重要的知识点会隔年考,大家要总结这个规律,学会自己猜考点。在些阶段课本需要认真看,特别是细节,比如随机存取和随机存储的区别,一定要注意一些字眼,因为这些字眼决定题目的答案。-
最后我对数据结构算法题的理解如下(我看一眼就知道一个题目会不会出为考
试的算法题)。
考研的算法题目不是大智慧(什么Dp啊,回溯啊考研的不会考)
考研的算法题目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考研的算法题目不会考特别复杂的像图的算法(代码无法实现)
考研的算法题目全部是小聪明,而且是别人都已经知道的题目
所以大家平时可以积累,看到一些是小聪明的算法题目可以记下来,因为它们很可能是考研的真题。我今年就是记下了三个算法题目,结果刚好有一个考了,就是王道的那个,王道上面其它5个题目我知道不可能考(因为太显然了),但是,链表那个是小聪明,所以我觉得它可能会考,故而记下了,结果真的考了,我当时步喜,呵呵。
推荐专业书如下:《操作系统习题集》(李善平的,今年里面就有操作系统的原题)《组成原理习题集》(唐的,表示很好,我特别喜欢里面的选择题)《操作系统习题解析》(黑色的书,作者就是写操作系统的作者)《计算机网络考研习题集》(一本红皮书,不知道谁出的,不记得了)《计算机考研真题》(王道的,建议做5遍以上)《王道复习全书》(建议看5遍以上,真的很好,几乎没有错误)《复旦模拟题》 《北航模拟题》 《复旦真题解析》 《天勤模拟题》
《考研的四本课本》,这就是四本教材,这四本书是要看许多遍的,和数学教材一样,是要看得能背的,不是看了就不要的。
也就是这些了 最后希望大家考出好成绩。
最后说一下复习心态的问题
8.考研英语作文 提分句型七 篇八
1.A question begging an answer centers on whether violence is mor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innate characteristic of human being, or whether it is simply a manifestation of the ills of society. Determining the answer will be far from an easy proposition, but is nonetheless one that deserves careful and deliberate consideration.
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暴力与人类的天性联系更直接还是仅仅是社会恶习的体现?做出回答远非易事,而是值得仔细而审慎地考虑的事情。
2.From the standpoint of success, a good work ethic is no less important than an education. Success does, in fact, depend on the total integration of both aspects.
从成功的角度来说,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教育同等重要。事实上,成功的确建立在两方面完全融合的基础上。
3.The growing trend for wives to work outside the home even when their husbands are present and employed is in part a sharing of the financial burden with the husband, and in part a reflection of the need these women feel to have a measurable sense of personal worth.
越来越多的妻子到外面工作,甚至和她们的丈夫再一起工作,一方面是为了和丈夫共同承担经济重担,一方面反映了女性感到需要有可衡量的个人价值。
4.Just as honor is a prerequisite for respectability, so is unblemished character a barometer of integrity.
正如声誉是可敬的前提条件,无暇疵的品格是正直的晴雨表。
5.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and the same is true for both the appreciation of art and music.
美在观察者的`眼中,美术和音乐的欣赏也是如此。
6.The direct correlation between self-esteem and success also applies to one's ability to achieve.
自尊和成功的直接联系也适用于一个人取得成就的能力。
7.Improving the plight of teachers is indeed a priority item. However, improving the overall education system is likewise no less important.
改善教师的困难处境的确是优先处理的一件事情。但是,改进整个教育系统同等重要。
8.China and United States share many things in common. Firstly, both are major world powers. Secondly, the two nations offer mutually beneficial factors for development-China with its vast potential market and labor force, and the U.S. with its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expertise.
中国和美国有许多共同之处。首先,两个都是世界主要强国。第二,两个国家相互提供发展的有利因素――中国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和劳动力,美国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专业的管理知识。
9.The shaky truce in the Middle East bears little resemblance to the realization of ultimate peace.
中东不可靠的休战与最终实现和平的相似性很小。
10.Idleness spawns discontent, whereas overwork leads to mental and physical exhaustion.
懒惰滋生不满,而过度工作导致精神和身体的疲劳。
11.Effluent discharges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and raw sewage into rivers, lakes and inshore coastal areas have not only adversely affected marine life and aquatic resources, but have also jeopardized one of the major necessities for sustaining life-Potable Water.
工业废水和原污水排放入河流、湖泊和近海岸区域不仅给海洋生物和水生资源带来了负面影响,而且也破坏了维持生命的主要必需品之一――饮用水。
12.It will have a direct bearing on the matter under discussion.
这将和正在讨论的问题有直接关系。
13.Rapid economic growth may lead to an overextension of resources and lead to an eventual catastrophic meltdown.
经济迅速增长可能导致过度使用资源,并引起最终巨大的灾难。
14.The immediate results of economic growth have created the illusion of unending prosperity. The best approach at this particular time is to perhaps err on the side of caution.
经济增长的直接结果是造成了关于无止境繁荣的幻想。现在这个特定时刻最好的办法也许是慎之又慎。
15.The benefits of technology are undeniable. Nonetheless, the fact that technology often negates the need for human beings in the workplace deserves careful consideration and retraining programs for affected individuals must be introduced.
9.考研分哪些阶段? 篇九
第一个层次―扎实的基础知识。对于基础知识的复习,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系统的复习,这时复习的重点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第二个层次――知识的灵活运用。如果仅是依靠教材,很难把这种考试命题的特点归纳总结出来,因此要了解考试必须熟悉历年考试真题,通过真题的分析帮助自己真正的归纳总结一些题型,再针对每一类问题去分析。在分析过程中,要注意有没有一些可能的变化情况,这些变化情况到目前为止考到了哪一些,那么这些就是我们下一步复习重点所在。如果复习都能够这样去归纳、总结,那么下一步的复习就更有针对性了。
不管进行哪个层次的复习,都必须保证一定的题量。不通过一定的题量练习稳固知识基础,也很难把握知识的灵活运用,所以建议大家找一些典型的题做一些训练,通过这种练习来反馈我们知识的把握情况,同时还能更好的掌握这些相关的知识。
根据考试命题层次,老师给大家几点建议,希望能更好的指导大家的复习!
首先,仔细研读考试大纲。
考研学生们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究竟大纲在考研备考中起到什么作用?我们要如何利用大纲呢?实际上,考试大纲是针对每年的考试形势,由考试中心发布,对考试范围和考试要求做出明确规定,并对近三年的考试真题进行出题角度、解题思路、易犯错误、得分率等多方面的分析,对考生的复习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可以说,有纲可循,才能让复习进行地有的放矢。总体来看,近几年考题在难易程度上基本没有太大的浮动。根据这几年数学考题来看,重点是考察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如果只追求难题技巧题,方向就错了。
其次,考研数学备考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复习顺序的选择问题:现阶段建议的考生们对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三门学科同时复习,每周七天中都要将这几门学科复习一部分内容,这样三门课就不会被长期的搁置以致再进行复习时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来回忆这门课程的重要知识点。
(2)注意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定理的复习掌握:结合考研辅导书和大纲,先吃透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定理。只有对基本概念深入理解,对基本定理和公式牢牢记住,才能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分析表明,考生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理解不准确,基本做题方法没有掌握。因此,老师建议考生复习必须在掌握和理解数学基本概念、基本定理、重要数学原理、重要数学结论等数学基本要素上下足功夫,如果这个基础打不牢,其他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3)加强联系、重视总结、归纳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数学考试的所有任务就是解题,基本概念、公式、结论等也只有在反复练习中才能真正理解和巩固。试题千变万化,但其知识结构却基本相同,题型也相对固定,一般存在相应的解题规律。通过大量的训练可以切实提高数学的解题能力,做到面对任何试题都能有条不紊地分析和计算。
(4)不要依赖答案: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力求全部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做题的过程中先不要看答案,如果题目确实做不出来,可以先看答案,看明白之后再抛弃答案自己把题目独立地做一遍。不要以为看明白就会了,只有自己真正做一遍,印象才能深刻。
【考研分哪些阶段?】推荐阅读:
考研中医综合考哪些11-08
考研英语写作常用词汇有哪些?08-21
重庆大学考研复试的有哪些内容01-21
考研400分高分状元共话考研备考06-13
理科考研总分是多少分08-06
考研英语96分经验分享11-16
考研数学150分经验交流01-21
考研政治 我的92分复习心得07-17
上财金融考研经验400分01-19
高考数学有哪些提分技巧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