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艺术考察报告(6篇)
1.西安艺术考察报告 篇一
西安艺术考察报告
班级:美术学101班
姓名:张鸿辉
学号:1020141124
为期十二天的西北艺术采风活动结束了。怀中激动的心情来述说我的艺术之旅。临行前我们每个人都怀着美好的憧憬,旅程结束后,细细品味,也有很多值得我们怀念的地方。一路走来,我们去了西安、嘉峪关、敦煌、鸣沙山月牙泉、等一些地方,十二天的行程紧凑而充实,我们不仅领略沿途的美好风光,也对当地的一些少数民族有了一些更形象的了解 第一站:西安大雁塔
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迹,是古城西安的象征。因此,西安市徽中央所绘制的便是这座著名古塔。由门口走进大雁塔墙脚,大概有500米左右,大雁塔正对面是人工的一个大型水做的景观,两旁有是雕饰品,有各种雕像和陈设饰品,眼看雁塔,气势宏伟。有些紧忙的感觉,想进入,毫不犹豫的走进大雁塔,里面一进门,正对们的是大慈恩寺,这进雁塔,走完大雁塔,被很种的唐朝文化所感染。
第二站: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去西安秦始皇兵马俑是必去之所,就如“不到长城非好汉”那样,不去兵马俑就谈不上去过西安。秦始皇兵马俑位于西安市东30公里的临潼城区东。1974年3月在打井时发现,轰动全国,震撼世界,随后1976年又发现了二号坑和三号坑。一号坑和二号坑都经过人为的火焚,据说是项羽所为,三号坑自然塌陷,但塌陷前亦有遭人破坏的痕迹
最早是在1974年发现的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档的过洞中。兵马俑发现之后,随后在这里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博物馆,于1979年国庆节开放。举世罕见的秦兵马俑博物馆开放后,很快就轰动了中外,被认为是古代的奇迹,1978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从此秦俑被世界誉为“八大奇迹之一”。秦兵马俑以其巨大的规模,威武的场面,和高超的科学、艺术水平,使观众们惊叹不已。我所看见的兵马俑,走进博物馆的大厅,只见在地下5米深的地方,整齐地排列着上千个像真人大小的武士全身呈古铜色,高1.8至1.97米,一个个威武雄壮,真是气象森严,令人望而生畏。还有如真马大小的陶马32匹。陶马4匹一组,拖着木质战车性,能使欣赏者减少隔离之感,好像事情就发生在自己身边,这正是宗教宣传所需要的,画传也因较多地反映了生活百态,而成为富于现实意义的宋元社会风俗画卷,这是一号坑。二号坑为“左军”呈曲尺形方阵有陶俑、陶马1300余件,战车89辆,是一个由步兵、骑兵、战车、弩兵等三个兵种混合编组的曲阵,也是秦俑坑的精华所在。三号坑平面呈凹字形,有武士俑68个,战车1辆,陶马4匹,是统帅地下大军的指挥部。这个军阵是秦国军队编组的缩影。它与一、二号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秦始皇的陵寝如同一座庞大的地下宫殿,真可谓是一座地下“福地天堂”。兵马俑以它无穷的魅力再一次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宏伟,中国历史的悠久古老。这真是“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
一片戈壁,狂风肆虐,似乎在咆哮游人对他的窥探。在城楼上向下望城内,一切尽收眼底。城中有内城、瓮城、罗城、外城和城楼,城中也有文昌阁、关帝庙、戏楼、墩台、游击将军府、官井等。“天下雄关”的石碑屹立在城楼之下,走过这个石碑,便是关外。让我想到 “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凄凉。不远处的一群骆驼,更为古城增添了一份诗情画意。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没有去博物馆,直接走出了嘉峪关,上路向敦煌出发。车窗外的景色依然是无尽的戈壁,却无心去欣赏,长时间的颠簸,让我们一个一个都睡着了。
看完万里长城,我们下午来到素有“地下画廊”的魏晋壁画墓。这些壁画,大多为魏晋时期的作品,它们色彩绚丽,内容丰富,与丝绸之路地上的石窟壁画长廊上下呼应。在这里我们了解到了魏晋时期上层人物的生活状况。第七站:鸣沙山月牙泉
我们到达了我们本次考察的终点地——敦煌
我们首先到的是鸣沙山月牙泉,它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接党河水库,整个山体由细米粒状黄沙积聚而成,狂风起时,沙山会发出巨大的响声,轻风吹拂时,又似管弦丝竹,因而得名为鸣沙山。鸣沙山有两个奇特之处:人若从山顶下滑,脚下的沙子会呜呜作响;白天人们爬沙山留下的脚印,第二天竟会痕迹全无。月牙泉被鸣沙山环抱,长约150米,宽约50米,因水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月牙泉的源头是党河,依靠河水的不断充盈,在四面黄沙的包围中,泉水竟也清澈明丽,且千年不涸,令人称奇。可惜的是,近年来党河和月牙泉之间已经断流,只能用人工方法来保持泉水的现状。月牙泉边现已建起了亭台楼榭,再加上起伏的沙山,清澈的泉水,灿烂的夕阳,景致相当不错。在这里,我们和沙漠亲密接触,心中的喜悦无以言表,我们爬到沙山的顶部,俯瞰月牙泉„„虽然很累,但却很快乐。第四站:敦煌莫高窟
我们来到了终点地敦煌莫高窟。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南北长约1600多米, 上下排列五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形如蜂房鸽舍,壮观异常。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也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
敦煌石窟艺术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立体艺术,古代艺术家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了外来的表现手法,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华民族风俗的佛教艺术品,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等提供珍贵资料,是人类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反弹琵琶的飞天仙女的形象,还看到了“东方的蒙娜丽莎”在导游的现场演示下,我们集体见证了这个奇迹:光从不同的方向打,佛像的笑容就会随之改变。莫高窟壁画艳丽的色彩,飞动的线条,在这些西北的画师对理想天国热烈和动情的描绘里,我们似乎感受到了他们在大漠荒原上纵骑狂奔的不竭激情。
看完了莫高窟,我们的考察之旅基本结束,5月29的早晨,我们怀着朦胧的睡意,离开了这里。这次考察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知识和阅历的积累,更是一次生命历程中心灵的感悟和启迪。
2.西安艺术考察报告 篇二
农民画反映了农民的审美趣味和精神追求, 是农民的现代意识与古朴的民间绘画艺术风格相互糅合而形成的独特绘画形式。它既具有民族、民间的艺术风格, 又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和时代性。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逐渐形成了陕西户县、江苏邳县、上海金山、山东日照等地的农民画乡。金山、户县等地的农民画已经家喻户晓, 而邳县的农民画却还不为更多的人所了解。
邳县农民画艺术源于农村, 源于农民, 别具特色, 是中国农耕文化的艺术缩影。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这一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正在逐步萎缩, 面临失传的危险。笔者通过搜集相关的文字、图片及电子资料等, 梳理了邳县农民画的发展脉落, 归纳出其艺术特色, 并探寻了其存在问题的根源及其解决途径。
一、邳县农民画发展概述
邳县农民绘画的创作活动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 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 形成阶段 (50年代“大跃进”时期)
关于农民画的起源有两种说法, “一说起源于江苏邳县与河北束鹿。另一说法认为起源于江苏邳县、河北束鹿、甘肃庆阳、陕西户县、安徽阜阳、四川绵阳、湖南浏阳等地的1958年‘壁画化’、‘诗画墙’等配合‘大跃进’的活动。”[1]无论哪种说法, 邳县都是全国农民画的发源地之一。
1957年, 当时中国美协的华君武、蔡若虹等人发现了邳县农民画这个新生事物, 并在《美术》杂志上撰文介绍, 在全国美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农民画由于受政治运动的影响, 有好的方面, 也有不足之处, 如艺术的夸张成为浮夸风的象征, 但也有真实地反映农村劳动生活的农民画佳作。
(二) 发展阶段 (6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中后期)
此阶段的农民画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 发展迅速。60年代中期, 邳县农民画出现了不少版画作品, 丰富了农民画的表现形式。但由于农民自身的美术功底不深, 在文化素养和对作品的鉴赏能力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1975年, 邳县正式举办农民画创作学习班, 学习年画、版画、国画等专业性的表现手法, 产生了不少优秀作品。
(三) 繁荣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到20世纪末)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邳县农民画步入了繁荣期, 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越来越需要精神文化食粮, 农民画创作活跃。邳县农民画返璞归真, 转变为创作表现民族风情题材的文艺作品。农民画先后送至北京、南京、上海、深圳、沈阳等地展销, 同时还赴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日本及港、澳、台等地展出, 有1000多件展品被中外美术馆和艺术家收藏。1991年6月, 邳县被文化部授予“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的称号。1992年, 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摄制组来此采风, 摄制了艺术片《邳州农民画》, 并用英、法、俄、日、西班牙、阿拉伯等6种语言译制, 向国外146个国家发行, 使邳县农民画一时间蜚声海内外。
(四) 商品经济时期 (2000年至今)
进入新世纪, 邳县农民的生活方式和经济观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变化, 农民画开始与市场接轨。邳县在2004年成立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和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中心。2006年, 邳县农民画成功申报为第一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如此, 邳县农民画还早已成为了国际文化市场上的“香饽饽”, 近年来有6000余幅农民画作品在国内外展出, 500多幅获各种奖励, 200余幅被国家美术馆及美、法、意大利等十余个国家的艺术馆购买、收藏。据了解, 邳县岔河镇以画为媒的夫妻画家邹文才和朱成梅经营的“乡韵文化公司”, 2006年就实现销售收入20多万元。源源不断走向市场的农民画, 不仅为农民画家们带来了可观的财富, 更成为邳县对外最为响亮的一张“名片”。
据统计, 目前邳县全县每年可产生作品一千余件, 骨干作者也由原来的十几人发展到现在的几百人, 遍布全县农村乡镇。令人感到欣慰的是, 邳县的农民画爱好者队伍现已达到一万余人, 农民画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
二、邳县农民画的艺术特色分析
在商品经济日趋繁荣的今天, 农民画也在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对农村生活的深切感受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是邳县农民画家们创作的源泉, 他们用质朴、新颖的手法描绘自己心中美好的图景, 有着鲜明的自身特色。
(一) 题材及表现手法多种多样
邳县农民画题材丰富, 有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瓜果蔬菜、古今人物、神仙异怪、婚丧嫁娶、吉祥喜庆、驱瘟避邪等, 形象自然生动, 贴近生活。画家们以其丰富的想象, 生活化的艺术表达, 运用大胆夸张的手法, 使作品极具艺术感染力。如农民画家邹文才的作品《集镇》, 就用生动优美的造型, 明快强烈的色彩, 较好地表现了农民赶集时的热闹场面, 作者对农家生活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历时15年完成的百米长卷农民画《运河之春》 (现存国家美术馆) 则让我们看到了当代农民昂扬进取、对美好生活充满感恩的精神。仇奎训的《丰收的南瓜》、《水塘秋色》、《还是醉了好》等作品则以新的视角和不拘一格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人生的感悟。
邳县农民画的绘画种类和表现手法也是多样的, 出现了壁画、年画、宣传画、水粉画、装饰画、连环画、木板年画、喜床画、灶台画、汉画像石画等, 表现手法纯真自由, 使人想到璀璨的民间文化和风俗。
(二) 艺术风格特色鲜明
1. 色彩明快, 对比强烈
邳县农民画既保留了民间传统的艺术特色, 又吸收了当代艺术的绘画技巧。在色彩上, 吸收了木版年画和民间刺绣的用色特点, 色彩对比强烈, 多用红、绿、蓝、黄等纯色, 很少用调和色, 呈现出清新明快、丰富和谐的艺术效果, 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表现出独特的地方民族民间艺术风格。如作品《牛耕》 (图一) 就是利用大块的黄、蓝与绿色来表现耕作的劳动场面。同样是表现农民劳作场面的《收麦子》 (图二) 则运用了大面积的黄色, 给观众带来丰富的联想。
2. 造型夸张随意, 画面丰满充实
邳县农民画发展了传统民间美术最明显的特征, 造型简单、朴实、夸张、生动传神。还有很多复合变异的造型, 将不同的动、植物复合于一体, 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 充满生命之蕴, 并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作品《嬉戏》 (图三) 和《舞蹈》 (图四) , 造型复合变异, 虽夸张, 但不失其形。观赏此类作品, 我们能够深入体会邳县农民在劳作之余自娱自乐的欢快场景。
在构图布局上, 邳县农民画吸取了汉画像石的特点:不受空间、时间、地点的限制, 随心所欲。画面饱满, 罗列了作者乐意描绘的所见所闻。同时也受地方民间剪纸艺术的影响, 画面以块面为主, 采用一种完全平面化的构图, 流畅的线条, 沉着厚实, 不留空白, 不追求空灵, 而求丰满充实, 打破了一般的三维空间, 形成了一种特有的绘画风格。这种风格包含了浓郁的民间意味和芬芳的泥土气息, 富有很强的装饰美感。
(三) “我画我心”, 绘出农民自己的“生活之美”
邳县农民画家远望大山大水, 近观田园风光, 品味民俗风情, 生活经验丰富。不仅在画面内容和形式上追求自由, 而且每幅作品都是自己心灵的再现, 表达了一定的意境和审美理想。他们笃信“生活中有画, 画中有生活”, 对他们来说, 任何美好的物象或事件, 都能通过直观的生活体验, 激发内心深处的感情, 进而产生用画笔表现的愿望。所以画家的作品是为农民自己“说话”的, 是为农民“代言”的, 表达农民的思想情感。他们常说, “我画我心, 爱画啥就画啥”, 画是“随心鸟”, 凭爱好和兴趣, 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三、邳县农民画面临的问题及未来发展
(一) 面临的问题
经过考察, 笔者发现邳县农民画发展势头良好,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与其他发展成熟地区的农民画相比, 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值得我们重视和思考。这些问题概括起来, 主要有以下方面:
1. 组织辅导活动资金投入不足。
基层农民画的组织机构是县乡文化馆和文化站, 由于基层政府对公益文化事业缺乏足够重视, 对这些单位经费投入不足, 难以定期开展农民画创作、展览、培训等活动。
2. 农民画辅导人员队伍呈现不断萎缩和老化的趋势。
农民画辅导保护工作需要制度来保障机构本身的正常运行, 还需要高素质的人员来开展具体工作。当今邳县农民画辅导者由于工作长期不受重视和待遇低等原因, 年轻人跳槽, 老同志将要退休, 出现了作画人员严重缺乏, 青黄不接, 人才断层的难堪局面。
3. 市场管理制度混乱。
邳县农民画市场竞争激烈, 管理制度不完善, 受商品画的冲击和经济利益的驱动, 粗制滥造、复制、临摹、剽窃他人作品的现象充斥着市场, 严重干扰了市场秩序。
4. 传承状况令人担忧。
传承人年事已高且后继乏人是一种普遍现象。传承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思想、经济、历史、文化上的多重原因。比如说, 有的是因为市场狭小, 效益低;有的是因为学艺比较艰苦, 学艺周期长, 行业成才率不高。此外, 邳县农民画还没有专门的商业网站, 仅仅是作为一项民俗或土特产放在政府网站的一角, 寥寥几十个字的介绍显得非常单薄。
(二) 解决的途径
如何解决农民画现存的问题, 把农民画的可持续发展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我们首先要弄明白一个问题:与市场接轨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农民画的传统特色。把农民画推向市场, 并不是为了迎合或满足文化消费主义者对农民以及农村生活的想象, 农民画家应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真情实感。所以, 一定要提升农民画质量, 创造出真实体现农民思想感情的原生态的农民画。农民画成功的标准不仅仅是市场的销量, 更是作品的质量。
对此, 我个人提出一孔之见, 希望得到相关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
1. 增加经费投入, 重点培养新人。
将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并对农民画保护资金的落实和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确保资金真实、及时地落实到位, 做到专款专用。开放文化馆承担农民画的组织辅导工作, 场馆可以利用农闲季节等休息时间, 定期举办农民画辅导班。
2. 成立农民书画院, 建立农民画家档案。
由文化馆创办, 联合专业团体, 成立农民书画院, 聘请有一定组织能力, 长期从事农民画创作的画家担任画院兼职领导和固定画家。
3. 组织展览, 扩大交流。
经常举办农民画学术论坛等各种交流研讨活动, 并定期组织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农民画大展, 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 加强与上海金山、陕西户县、嘉兴秀洲等国内其他著名农民画乡的交流, 和它们联合办展, 在国内巡回展出, 促进政府文化部门、专家学者、民间传承人与广大群众之间的广泛交流, 鼓励广大农民画爱好者参与这项事业, 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
4. 繁荣农民画市场, 依法规范经营。
针对近年来农民书画市场繁荣的背后暴露出的问题, 如复制伪劣品造成大量艺术质量低劣品充斥市场, 应采取对应措施:一要组织农民画作者学习有关著作法、文化经营方面的法律, 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 一旦发现侵权, 可以诉诸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二要加强农民画市场的稽查力度, 保证作品未经作者本人同意, 不得复制。
5. 邳县农民画需要形成自己的“品牌”。
我们可以发挥互联网的作用, 搭建邳县农民画展示、保护、传播的特色网络平台, 建立一批专业的宣传网站, 如:淮海/徐州农民画网、邳县农民画网等, 打造出邳县农民画自己的“品牌”。还可进行农民画衍生产品的研究开发, 开发有市场竞争力的丝巾、手帕纸、刺绣、床单、挂毯、艺术靠垫、台历、贺卡等一系列的农民画衍生产品。还可以把农民画和民间刺绣工艺结合起来, 打造出具有传统特色和现代气息的艺术品。
现在的农民画家作画面对的不再是自己的邻居、村民、朋友, 而是文化市场上的买家。这种创作上的转型, 使一些年轻的画家出现了某种骚动不安的情绪, 朴实的农民画变了味。笔者认为走商业化的道路无可厚非, 但要首先保证农民画的本质特征不改变, 要扎根“泥土”, 浓厚的地方特色才是它的生命力。农民画的题材要和地域风情、民间习俗紧密结合, 如果缺失这点, 农民画也就失掉了存在的根本。因此, 如何将地方化与学院化、品牌化结合起来, 在国内、国际树立农民画的声誉, 使农民画发展走出一条适合而有特色的新路, 是当今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邳县农民画只要坚持原生态、大众化、时代性的价值取向, 不失根本、不丢本色、不丢文脉, 必定会在中国绘画的百花园中傲然挺立, 永盛不衰。
参考文献
[1]左汉中.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农民画.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8
[2]夏潮, 吴长江.中国农民绘画调研汇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0
3.西安敦煌考察报告 篇三
2011年10月17日,由江苏大学艺术学院装饰系老师组织带队开展的艺术系学生西安敦煌两地专业考察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整个活动为期11天,以陕西省西安市、甘肃的敦煌为主要考察地,27日结束考察。
10月18日第一天早上,经过一天一夜的火车到达兰州中转站,稍作休整后,我们继续乘火车,经过13个小时,我们怀着期待以久的憧憬,终于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敦煌。到达敦煌,老师给我们一下午的时间自己活动,梳理,休息。
第二天,我们到了莫高窟,莫高窟的神圣,敦煌飞天的繁荣,都给敦煌这个神秘的地方增添了新的色彩。与徽州学和藏学齐名,是中国的三大区域文化之一。我们来到丝路的咽喉—敦煌。敦煌市不是很大,虽然有很多游客,但是还是很安静、很干净,文化艺术氛围非常好。在敦煌的首个考察地方当属莫高窟,莫高窟是中国第一大石窟,俗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鸣沙山东簏的崖壁上,南北长约有1600米。莫高窟总共有492个石窟。但是为了保护文物,每批旅客只能参观10个窟。仅仅只有10个石窟,我们大家都要为它的宏伟所惊叹。敦煌飞天是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佛教中把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天。敦煌飞天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家最天才的创作,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飞翔姿态也多种多样了。有的横游太空,有的振臂腾飞,有的合手下飞,气度豪迈大方。飞天中的反弹琵琶在敦煌的市中心为原形已经做成了雕塑,已经代表了敦煌的形象。说到这里,莫高窟最令人关注的就是它的第17窟,也称藏经洞。也正是莫高窟能够真正在全世界出名的原因。藏经洞虽然很小,但是藏了莫高窟里所有的经书。是旅客参观这里必须的一个窟。
在敦煌的第三天鸣沙山月牙泉,我们爬了沙山,我们克服了种种困难,爬一步滑下半步,可是我们还是坚持爬上了两座最高的沙山,在沙山上看到的月牙泉
就和真的一个月牙一样,碧绿的湖水,周围的类似茅草的房子,都让我们身心开阔,无比兴奋。
在23号,我们坐上了去陕西西安的火车,经过23个小时的舟车劳顿,我们到了13朝古都西安。和在敦煌一样,我们有一下午的时间休息和梳理。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懿德太子墓,乾陵,看到乾陵的宏大场面,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唯一让人遗憾的就是无法进入要乾陵的墓道里。
第三天上午的活动主要是在西安市内,首先去的是位于大雁塔旁的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陕西省是中国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西安曾是13个王朝的都城,历时达1100多年之久,被认为是中国历史的中心舞台,因此地面、地下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遗存,来到这个省级的博物馆,从上古的半坡时期起,历经夏、商、周、秦、汉、唐各大朝代,一直到明清和近现代的无数珍贵文物向我们完整地展示了西安历史文化的渊源和博大。下午去的是清真大寺,我们在地图的带路之下进入回民街转过好几条小巷,最后终于来到独处一隅的清真寺门前,这是一座伊斯兰教的礼拜寺庙,然而建筑风格却融合了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寺院内的一切布置却又严格按照伊斯兰教制度,中国传统建筑伊斯兰建筑艺术风格如此巧合天工的结合,令人叹为观止。下午我们去参观了钟楼和鼓楼。
第四天,我们来到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兵马俑博物馆。难得的首次谋面,所以大家都很兴奋。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引领下我们依次参观了二号坑、一号坑和三号坑,每个陈列室里人头攒动十分拥挤,大家争先恐后地要占据最佳位置以便能更好地观察这些2000年前烧制的秦时陶佣,有些同学专门察看每个陶俑的脸型样貌,更多的人还是啧啧称赞为兵马俑所展示的秦朝强大军事力量所折服。
时间在流逝,我们的考察是匆忙的,短暂的,但是我们收获到的知识确实无限的。在我们眼里是一个可以让你感受时光隧道的原始之地!最终,我们带着对敦煌的留恋,对时空的感慨,以及对重游月牙泉的美好憧憬返回了学校。路上,望着浩浩戈壁回想我们一行千里,追求艺术的领悟、追寻岁月的余韵。不觉回首
4.西安历史考察报告(共) 篇四
姓名:孔霞 专业:历史学 班级:20100251班 学号:2010025146
2013年4月3日,我们一行27人从学校出发,在刘黎老师、冯伟娟老师和邱宇德老师的带领下,赴陕西西安学习考察。此次考察让我收获颇多,现将个人的学习体会报告作如下介绍:
一、简单介绍
陕西省西安市是举世闻名的千年历史文化名城,古称“长安”,十三朝古都,周,秦,汉,唐等朝都定都于此,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在中国近代发展中也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直至今天西安仍是陕西省的省会,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西安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有着“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对于了解辉煌的中国古代文明,深入理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次西安考察之行,我们一路参观游历了:昭陵、碑林博物馆、半坡遗址博物馆、西岳华山、华清池、骊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大雁塔北广场。西安之行是我受益匪浅,收获颇多,至今仍记忆犹新。
二、考察实录
4月3日中午我们从曲靖出发,坐火车到达昆明,随后转乘昆明直达西安的火车,4月5日早晨6点到达西安。在乘车到宾馆这段时间我们看到了悠远厚重的古城墙,感受到了中国古代的等级制度及防御思想。我们在宾馆休息了一天,4月6日正式开始西安之行。
(一)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是陕西创建最早的博物馆,位于西安市文昌门内三学街15号,原为陕西省博物馆,建于1944年,它是在具有900多年历史的“西安碑林”基础上,利用西安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它以收藏、陈列和研究历代碑刻、墓志及石刻为主,成为在中国独树一帜的艺术博物馆。馆区由孔庙、碑林、石刻艺术室三部分组成,现有馆藏文物11000余件,11个展室,有7座碑室、8座碑廊、8座碑亭,加上石刻艺术室和4座文物陈列,陈列面积达到4900平米。
我们看到了《开成石经》,还有许多书法名碑,如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褚遂良《同州圣教序碑》、欧阳询《黄甫诞碑》、柳公权《玄秘塔碑》,颜真卿《颜家庙碑》等。我们欣赏到了宋至清代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等的诗文书迹,以及明清时期有珍贵史料价值的碑石。还有一部分宋至清代的各种线刻画,其中宋刻《唐太极宫残图》,清刻《关中八景》等,对研究古代建筑和旅游胜迹都有参考价值。另外西汉至唐代的圆雕、浮雕、线刻等石刻艺术品60余种,碑林博物馆把散存在陕西各地的大型石刻都集中于此。我们在碑林博物馆欣赏到了古代石刻艺术精品,可谓是大饱眼福。
(二)昭陵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被誉为“天下名陵”。位于咸阳礼泉县东北45华里的九宗山主峰,因山为陵。李世民是唐代第二个皇帝,也是唐王朝的开国之君。他的陵墓是唐代帝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也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从公元636年唐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首葬到公元743年,昭陵陵园持续建设了107年之久,地上地下遗存了大量文物。它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实物见证,是了解、研究唐代乃至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难得的文物宝库。
陵园占地面积三十万亩,陵园内有187 座皇亲国戚和文臣武将的陪葬墓。昭陵陵园是一座丰富的文物宝库。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先后发掘了十四座陪葬墓,其中长乐公主、韦妃、燕妃墓等出土了大量珍贵的壁画和文物精品。昭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昭陵博物馆展示了昭陵碑林和陪葬墓出土的大批珍贵文物。
在昭陵,我们看到了许多唐代石刻以及壁画,感受到了唐朝宫廷生活气息。
(三)半坡遗址博物馆
半坡已遗址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该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东郊浐河东岸半坡村北,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1957年在半坡遗址上建成,包括半坡遗址和展览室两部分组成,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具有原始村落风格的大门装饰,鱼池中耸立的正在汲水的半坡姑娘的石雕以及遗址大厅正面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半坡遗址”四个大字,都为半坡博物馆的文化氛围平添了一种情趣,使人们产生一种回归自然、回归历史、回归艺术的真情实感,此情此景,使我们流连忘返。
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座比较完整,比较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的村落遗址,半坡遗址中的房屋、地窖、灶坑、男女分葬的集体墓地、各种生产及生活用品等遗迹遗物,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先民生产与生活情况。对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历史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在这里,我们既看到了人类童年时代的纯朴,也寻觅到了中华先祖艰辛的足迹。
(四)西岳华山 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西安以东120公里历史文化故地渭南市的华阴市境内,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和咆哮的黄河,南依秦岭,也是秦岭的一部分。华山是由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的,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还有云台、玉女二峰相辅于侧,36小峰罗列于前,虎踞龙盘,气象森森,因山上气候多变,形成“云华山”、“雨华山”、“雾华山”、“雪华山”给人以仙境美感。华山的著名景区多达210余处,有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三面临空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绝崖上凿出的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等,其中华岳仙掌被列为关中八景之首。在全国乃至世界享有很高的声誉,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此外华山还是神州九大观日处之一。
我们登上了华山北峰,华山秀丽风光尽收眼底,由于时间问题我们未能登上其他四峰,但我们看到了华山的险峻及美景,可以说是不虚此行。
(五)华清池
华清池,亦名华清宫,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南依骊山,北临渭水,是以温泉汤池著称的中国古代离宫,周、秦、汉、隋、唐历代统治者,都视这块风水宝地为他们游宴享乐的行官别苑,或砌石起宇,兴建骊山汤,或周筑罗城,大兴温泉宫。据文献记载,秦始皇曾在此“砌石起宇”,西汉、北魏、北周、隋代亦建汤池。公元644年唐太宗诏令在此造殿,赐名汤泉宫。公元747年改名华清宫。历史文献及考古发掘的资料证明,华清池具有6000年温泉利用史和3000年的皇家园林建筑史。主要有唐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西安事变旧址、九龙湖与芙蓉湖风景区、唐梨园遗址博物馆,有飞霜殿、昭阳殿、长生殿、环园和禹王殿等标志性建筑群。下面就几处主要建筑做简单介绍。
1.华清池大门上方有郭沫若书写的“华清池”匾额。进了大门就见两株高大的雪松昂然挺立,两座宫殿式建筑的浴池左右对称,往后是新浴池,由新浴池往右行,穿过龙墙便是九龙湖,湖东岸是宜春殿,北岸是飞霜殿为主体建筑,沉香殿和宜春殿东西相对,西岸是九曲回廊。由北向南过龙石舫,再经晨旭亭、九龙桥、晚霞亭,就到了唐“贵妃池”建筑群。
2.五间厅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厅房,因由五个单间厅房相连而名五间厅,五间厅建于清朝末年。1936年10月、12月,蒋介石两次入陕,以华清池为“行辕”,下榻五间厅,在此发生了著名的“西安事变”。五间厅的玻璃窗、墙壁上,迄今还保留有西安事变兵谏发生激战时的弹痕,各房间办公室用的桌子、椅子、床、沙发、电话等,均按原貌复制摆放。
3.厅相邻的桐荫轩,也叫三间厅,始建于1900年,曾为达官显贵游览下榻之所。1936年日晨,兵谏发生,蒋介石侍卫冲出门外,凭借院内的建筑物拼命抵抗。至今三间厅的墙壁上、玻璃上仍然保留多处弹痕。
4.以梨园为代表的唐代音乐舞蹈艺术是我国古代歌舞艺术上的鼎盛阶段。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华清宫内演绎了千年传诵的爱情故事,使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成为他们爱情的见证。唐玄宗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皇家音乐艺术学校――梨园,把梨园作为音乐、舞蹈、戏剧活动的中心,且以教习和演奏法曲为重点,并结合诸多音乐名师和舞蹈家,它也因此被尊奉为中国戏曲艺术的鼻祖。在华清池内,我们体会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缠绵悱恻的爱情,也邻略到张学良与杨虎城两位将军的爱国情怀。
(六)骊山
骊山,是秦岭北侧的一个支脉,东西绵延20余公里,最高海拔1256米,远望山势如同一匹骏马,故名骊山。骊山温泉喷涌,风景秀丽多姿,自3000多年前的西周就成为帝王游乐宝地。周、秦、汉、唐以来,这里一直是游览胜地,曾营建过许多离宫别墅。这里有被称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骊山晚照”;烽火戏诸侯的“烽火台”;纪念西安事变的兵谏亭;纪念女娲补天的老母殿等。
到骊山半山腰“斑虎石”处,便可以看见兵谏亭,是为纪念西安事变而建。往西直上山峰至“晚照亭”。站在亭的北侧,整个华清池近在眼前,一目了然。再往前便到西绣岭第三峰上的老君殿。老君即老子,为骊山著名道教官观。由老君殿转往东,就到西绣岭第二峰上的“老母殿”。此殿是为历史传说中的女蜗而建的。再往东便到西绣岭第一峰上的烽火台。历史上“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
在骊山,我们邻略到了“关中八景”之一的“骊山晚照”,也窥见了中国当时历史事件发生的基本状况。
(七)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临潼县,是秦始皇嬴政的陵墓。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陵园从秦始皇即位到去世修建时间达37年之久。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秦兵马俑坑发现于1974年,位于秦始皇帝陵以东1.5公里处。经考古工作者连续多年大规模钻探及研究考证,这里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帝之陵园中一处大型从葬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兵马俑坑在秦始皇陵东侧约1公里半,先后发一、二、三号三个坑。
一号坑是当地农民打井时发现的,后经钻探先后发现二、三号坑。一号坑最大,在这个坑内埋有约6000个真人大小的陶俑,目前已清理出的有1000多个,是一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一号坑是一个1000年前的古代大军阵,他们披坚执锐,军容严整,气势雄伟,势不可挡。
二号坑在一号坑北侧,平面略呈曲尺形,1976年发现,位于一号坑北侧约20米处,是秦俑坑中的精华,二号坑的发现揭开了古代军阵之谜。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即东边突出部分由持弓驽的跪式和立式驽兵俑组成;第二部分即俑坑南半部由驷马战车组成车兵方阵;第三部分即俑坑中部车徒结合,由车、步、骑兵俑混合编制组成长方阵;第四部分即俑坑北半部由众多骑兵组成的长方阵。四个方阵有机组合,由战车、骑兵、驽兵混合编组,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严整有序,无懈可击。
三号坑在一号坑西北,成凹字形,武士俑按夹道的环卫队形排列,象征古代的军幕,是军阵的指挥系统。高级军吏俑,车士俑,立射俑,跪射俑,军吏俑,骑兵俑,武士俑,御手俑。秦陵两乘大型彩绘铜车,制作工艺精细,造型逼真,是我国出土文物中时代最早,驾具最全,级别最高,制作最精的青铜器珍品,也是世界考古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1980年12月在秦始皇陵西侧20米处发掘了两乘大型彩绘铜车。经修复后于1983年10月1日对外展出。两乘车都是四马单辕。制作工艺精细,造型逼真,是我国出土文物中时代最早,驾具最全,级别最高,制作最精的青铜器珍品,也是世界考古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兵马俑在艺术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这批兵马俑是雕塑艺术的宝库,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添了光彩,也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秦兵马俑为研究秦代军事、文化和经济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兵马俑是我国古代的艺术宝库,是秦代写实艺术的完美体现,形体高大,比例匀称,形象生动,神态逼真,可谓千人千面,栩栩如生。威武雄壮的军阵,再现了秦始皇当年为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而展现出的军功和军威。它堪称是一颗异彩独放的明珠,因为它拥有一支二千多年前秦帝国的雄兵——一个由7000多件兵马俑组成的气势磅礴的地下军阵而令全球瞩目,举世震惊。兵马俑是雕塑艺术的宝库,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了光彩,也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
(八)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馆舍布局呈“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结构特点。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370,000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其中有精美的商、周青铜器,千姿百态的历代陶俑,以及汉、唐金银器,唐墓壁画。堪称陕西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象征。陕西历史博物馆共分为七个部分: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第一展馆包括第一部分《人猿揖别》,距今115万年前的先民遗存。第二部分《凤鸣岐山》,西周王都的丰富遗迹,第三部分《东方帝国》,秦帝国以兵马俑为代表的文物;第二展馆包括第四部分《大汉雄风》,汉都长安、汉家陵阙和典型汉代文物,第五部分《冲突融合》,陕西民族大融合、佛教东渐丰富的文化遗存及宗教文物;第三展馆:第六部分《盛唐气象》,中国古代鼎盛时期隋唐时代典型遗存,第七部分《告别帝都》,展示唐以后作为西北区域中心的陕西。整个博物馆参观下来,文化多的让人应接不暇,是展现古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最佳场所!
(九)大雁塔
大雁塔位于南郊大慈恩寺内,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大雁塔北广场规模宏大,主题景观为水景喷泉,整个广场以大雁塔为中心轴三等分,中央为主景水道,左右两侧分置“唐诗园林区”、“法相花坛区”、“禅修林树区”等景观,南端设置有观景平台。音乐喷泉位于广场中轴线上,围绕喷泉有还不少细致的小景观,如北广场入口处的大唐盛世书卷铜雕,其后的万佛灯塔和大唐文化柱,旁边的大唐精英人物雕塑群,还有地面铺装的地景浮雕,具有中国美术特色的“诗书画印”雕塑等,甚至灯箱、石栏等建筑上都题有著名诗篇。我们在大雁塔留下了欢乐的足迹。
5.西安旅游考察报告 篇五
经过多年的发展,西安已经从一个单纯的充满文化气息的古城,衍变成了又充满着时尚氛围的现代化大都市,穿越城墙,看着城内城外,古老与现代在这里结合出特别的风格。然后我们去了永泰公主墓,它是乾陵17座陪葬墓之一,我们进入墓道,是一条宽约2米的斜坡,进入过洞直至狭窄的雨道,两旁洞墙内有6个小龛,里面放着彩绘陶涌、骑马俑、三彩马及陶瓷器皿等随葬品,造型逼真、工艺精湛。从墓道到墓室还绘有丰富多彩的壁画,有宫廷仪仗队,以及天体图、宫女图等。尤其是墓室中放置的一具石椁,石壁上线刻着15幅画面的仕女人物画,在这些人物中,有的上着披贴、下穿长裙;有的身着男装;有的身穿长褂,腰束锦带,带上缀有荷包;有的脚穿如意鞋;有的身着短袄长裙,或捧壶,或托盘,或弄花,或拱手,或对话等等,所有这一切均展现了当时宫廷生活的情景。据导游说此墓被盗过,宝藏都没留下多少,指出了一处留有盗贼进入的痕迹。大家都很兴奋,虽然是个很小的地宫,但是是我们第一次进入古人的陵墓。我觉得这还是可以满足旅游者这种猎奇的心理。进入佛光大道,两边竖立的菩萨雕塑,东为佛陀圣地,西为法界源流,都展示了佛祖涅槃的过程和正果。很有感觉,十分气魄。大约走了半小时,我们来到合十舍利塔,是双手合十的设计造型,表现了佛教朝圣仪式的基本特征、理念和祈愿,供奉着释迦牟尼指骨舍利庄严肃穆,每逢初一、十五、周末开放。我们也算有缘,正好周六,可以瞻仰释迦牟尼指骨舍利,进入舍利塔,顿感庄严肃穆,接着进入大殿,正面为释迦摩尼佛,两边伺立着迦叶、阿难尊者,释迦摩尼佛身前舍是利宝函,佛祖的指骨舍利存放在宝函中,我们被催促着快速走过,说实在,都没有看清,一是距离太远,而且保安还不让停留不让拍照,虽然为了秩序井然保护文物,但是这种服务态度,让旅游者感觉不舒适。然后我们又去了法门寺寺院,整个寺院面积约3万平方米。距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法门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1981年8月24日,宝塔半边倒塌。1986年政府决定重建,87年2月底重修宝塔。我们进去参观了一会,就返回车中。总体说来,法门寺景区,建设的很不错。配套设施都很高级,但是门票较高。
回西安的路上,原本计划两小时,可是却在高速公路上堵了一个多小时,据导游说,这个是常态,说明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改进,毕竟缩短旅游者旅途时间,才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回到酒店就晚上八点多钟,住宿的酒店在西安碑林区,比较中心,但是可能因为报价限制,条件不是很好,大概九点多居然没有洗澡热水了,而且空调普遍没什么作用,西安的晚上稍许有些凉,有些同学反映,睡觉挺冷。觉得酒店在供应热水方面确实没有做好,不过地理位置较好,距离市中心很近,方便,自由时间活动。20日,行程特别紧,也是收获比较多的一天。早上六点半就出发了,作为第一个团队到达华清宫,在这里是唐玄宗和杨贵妃演绎人间浪漫的爱情的宫殿。进入景区,亭亭玉立在湖岸四周的一片片飞檐翘角、红墙绿瓦的唐式建筑,唐玄宗每年十月至年底,都偕杨贵妃沐浴华清池,据导游说,每晚在此都有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展示,《长恨歌》,我觉得这很好,不仅丰富了旅游内涵,而且让人在了解历史的同时如临历史场景之感。然后我们来到了那些荷花池南边的高台,看到一字排开的8问清代建筑的厅房。据导游说西边那5间就是蒋介石当年住的五间厅。著名的西安事变就发生在这小小的五间厅中。我们能看见当时枪战留下的弹孔,想象出当时的激战状况。出了华清宫,我们便乘车来到秦陵地宫展览馆,它位于秦始皇帝陵西侧,立
体再现秦始皇帝王陵寝的景点。展馆依据大量文献记载、考古发现和民间传说所提供的资料,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学技术和雕塑、美术、古建等多种艺术手法,模拟秦始皇帝陵地面陵区和地宫上下两层的形式,在4000余平方米的内部空间,浓缩地表现了秦始皇帝陵的历史全貌,结合了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弥补我们到了秦始皇陵却不能看到真的地宫的缺憾。
之后我们去了回民街,那天下着小雨,游人比较少,街道两旁大量的美食店铺,大约500米左右,南北走向,特点是青石铺路,绿树成荫,路两旁一色仿明清建筑,或餐饮,或器物,均由回民经营,具有浓郁清真特色,有肉夹馍、羊肉泡馍、凉皮、岐山面、饺子宴,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陕西名吃,俨然就是一个旅游点。21号,早上我们参观了西安的古城墙,它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西安城墙是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现存城墙建于明,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登上城墙,最后看着西安城,算是一个告别,然后匆匆坐上大巴,赶火车返青。
有句话说,景区美不美,全凭导游一张嘴。特别是在西安这种历史古都,特别需要好导游介绍文化历史典故,此次实习之旅,我们的地接导游虽然是外地人,但是在西安八年,学会了西安话,对古代历史、文化感觉非常熟悉,对古诗词张口就几段,另我们敬佩不已。篇二:西安考察报告 西安考察报告 6月23日上午,将近两天的旅途,列车到达古都西安,当我们走出西安火车站,古城墙立即映入眼帘,立刻感受到西安难掩的王城气概,一扫旅途的劳累,充满新奇和期待,很快的融入这古都的大气、厚重的历史氛围之中。
很快我们就坐上了回宾馆的公交上,经过多年的发展,西安已经从一个单纯的充满文化气息的古城,衍变成了又充满着时尚氛围的现代化大都市,穿越城墙,看着城内城外,古老与现代在这里结合出特别的风格。到达宾馆后我们组收拾好行装先行踏上了西安这片旅程。我们到达西安的第一站就是位于古城西安中部的钟楼,也许比较幸运,刚进入钟楼我们就欣赏到钟楼里面具有特色的表演,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拿起手中的各种拍摄工具记录着这一刻,即使表演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大家都很有感触。接着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大雁塔——思古人初到西安这样的大城市,完全迷失于这城市的古韵之中,大雁塔是现存最著名的古塔,被视为古城的象征。在塔中随处可见古人的留诗题名。在唐代“雁塔题名”是学子们的梦想。每次科举考试之后,新科进士除了戴花骑马游遍长安之外,还要雁塔等高,象征由此步步升高,平步青云。唐代伟大诗人白居易考中进士,登上雁塔,写下了“慈恩塔下提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站到最高层,分别四个不同的角度往外看去,各拥有独特的风景,古长安的棋盘状的形状映入眼帘,不得感叹这是一座特别的古城。
第二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兴致勃勃的来到了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学习,感受至深的就是大明宫的宏伟气势,仅核心区域就占地3.5平方公里,相当于现今北京故宫的4.5倍。原宫墙周长为7.6公里,四面共有11座门,已探明的殿台楼亭等遗址有40余处。不仅是唐长安城规模最大的一处宫殿区。大明宫也是历代规模最大、建设最完备、皇帝朝寝时间最长的宫城,是国家统治中心和象征,是唐代建筑文化和宫室制度的典型代表。但是唯一遗憾的是我们组没有赶上大明宫里面的表演,听说表演很震撼所以我们甚是遗憾。
第三天我们参观了秦兵马俑,法国总统希拉克曾留言说过:“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美国前副总统蒙代尔也说;“这是真正的奇迹。全世界人民都应该到这里看一看。”从这些高度凝练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秦俑的历史价值及艺术价值。观看后秦始皇兵马俑,你就不能感叹古人那超越的智慧,同时也为身为今人的自己感到强烈的自卑和鄙视。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同样具有很强的偶然性,或许是秦始皇想早点让世人见识下秦代的繁荣和昌盛吧,刚出土的陶俑和铜马车,颜色鲜明,形象逼真,连头发丝都可清晰可见,我们不得感叹到现今的我们为何就再也建造不出这么高技术含量的工艺品呢?带着这个问题,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秦始皇兵马俑。
说道回民街不得不说说这里的小吃了,回民街是西安最著名的小吃街,南北走向平行的巷子两条,之间还有两条东西走向的平行巷子(北端一条叫大皮院,中间一条叫羊市口)。四条连在一起大体像个“門”字。来到这里不得不吃泡馍不过这里的泡馍我觉得有点贵要20多元一碗,建议大家去的时候尝尝就行了,再就是盛家麻酱酿皮——西安市最好吃的凉皮。大皮院最西头。每到中午一点多就打烊了。卖完为止。4元一份,实惠好吃。这家店做凉皮用的麻汁特别香,定家小酥肉——紧挨着盛家凉皮,也在大皮院最西头。有点像把肉炸过再加工,有点油但肉很嫩,16块一份,米饭1元。一般都是酿皮+小酥肉一起吃,所以三个女生的话一般是各要一份就够了。很划算滴,小贾家八宝粥——大皮院东段路北边。吃完酿皮往东走,走5分钟左右,快到巷子口了。这家店的酸梅汤味道相当正啊!是用酸梅熬出来的,不是用酸梅粉泡的——泡的一般发黑色。贾三灌汤包——回民街主街,鼓楼往北走,路东。好多名人吃过的店。其实个人感觉一般般。朋友很喜欢吃。没有很惊喜的味道,但是也不会失望。提醒各位夹那块面疙瘩,比较不容易把包子弄破,包子皮太薄了。三德隆——回民街主街北端,路东。做炒菜不错,菜单与实物十分符合,所以按照菜单点就可以了。强烈推荐“醋粉”。凉糕——大米蒸出来的,一共两种。一种是白米、另一种是夹豆沙还是枣泥的,外面沾满了芝麻。用绳子切断。浇上玫瑰酱和蜂蜜,香香甜甜的。没有店面,推三轮车上面加个玻璃柜台的就是。常常在羊市口东头那个阿姨那里买。刘纪孝腊牛羊肉——羊市口最西端,每天都排着长队啊。如果想带回家,可以抽成真空包装。接下来再说说,口碑相传很不错的店:东南亚甑糕——像粽子一样,但有好多的枣。放在比缸还大的锅里蒸出来的,觉得没有以前好吃了。羊市口最西头。文文烤肉——大皮院中段,路南。麻乃混沌——大皮院中段,路南。红红酸菜炒米——就是炒米饭里加了些酸菜,个人不喜欢。老马家腊牛羊肉、贾永信腊牛羊肉——没吃过,但都说不错。
西安,这座历史古城、中原文化的发祥地、历代王朝竞相建都的地方,短短的几天时间,确实无法领略全部的旅游景点,但是我们有了不小的收获。而这次考察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提升了我们对古代伟大的艺术珍品观光和欣赏,而且对我们的艺术欣赏观和审美观都有很大的帮助。也正因为如此,才让我对古城艺术更加的了解,不仅仅从中学习到,雕刻美,书法美,绘画美,图案美等等。以后的创作中也回有所感悟,将明间艺术与我们的作品相结合,这样我们的作品才有品位。篇三:西安考察报告
西安考察报告
一、考察时间:2015年4月18日—2015年4月25日
二、考察目的:古语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哲学上也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特别是对于我们学历史的学生来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十分必要的,再丰富的理论知识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让我们理解得更深刻,况且,西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历史底蕴源远流长,文化风韵积淀雄厚,西安原名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至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意,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西安之行对我们将理论知识与实景实物相结合进一步理解和探究历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的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我们历史专业的实践水平,通过对历史文化遗址进行考察,充实了和扩展了我们的知识面,从而丰富我们的知识体系。1.乾陵
4月20日早上 八点,我们从西安市 乾陵位于陕西省乾县东北的果山上,是唐朝第三代皇帝李治与皇后武周后的合葬墓,规模宏大、地面地下的文物丰富、石刻、壁画等均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乾陵所在的梁山,海拔一千零四十九米、山巅有峰三座、北峰较高、南峰稍低、北峰山腰建有乾陵的玄宫,南峰为两座小山,东西对峙、状如双乳、俗称头山、是乾陵的天然门户。从内城的朱雀门直到梁山南双峰之间有一条长长的神道导游介绍说是司马道,在司马道的两侧整齐地排列着体量巨大雕刻精美的华表,石卜、石兽、石碑等,在这里重点说一下石碑,东南的一碑人称无字碑这也是我最想看到的,碑高六点三米、宽二点一米、厚一点九米、碑上原来没有任何文字。传说武则天功勋卓著难以用文字表达。还有人说唐中宗李显不知如何称呼她,所以就没有写碑文了。西边的一座碑人称七节碑,这是一座由武则天撰文,李显书写的述圣记碑。值得一提的还有六十一尊藩王像。据说在李治去逝的时候,有六十一位少数民族首领和邻国的特使前来参加葬礼。后来武则天命人刻成石像,排列在乾陵之前。现在虽然这六十一尊石像的头部大多都没有了了,但这是唐朝时中西友好交往和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历史见证。
2、法门寺
当日
下午我们
前往的是
法门寺,法门寺位
于陕西省
扶风县十
公里的法
门镇,始
建于东汉
末年,有
“关中塔庙始祖”之称,法门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公元三世纪,阿育王统一印度后,为弘扬佛法将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使诸鬼神于南阎佛堤分送世界各国建塔供奉,中国有十九处,法门寺为第五处,法门寺原指舍利,是释迦牟尼火烧后遗世的一节指骨,它的存在是一个奇迹。可能它停留在这个尘世就是要印证佛法无边、佛慈无量。唐太宗时开创了迎舍利的风气,从此佛教在中国渐渐兴盛。同是,也从侧面反应出唐朝国力强盛、财力雄厚。从塔的建筑工艺上看,足以证明唐时期建筑工艺技术的精巧娴熟,在当时几乎处在世界领先水平。
3、兵马俑 4月21日早上八点半我们从西安出发前往全世界人为之震撼的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我们首先参观的是秦始皇兵马俑展厅北侧的“铜车马”展厅。这里主要展示的是一、二号铜车马,造型逼真,装饰华美,全为青铜器打造,可见当时的青铜制造业已相当繁盛。铜车马为一前一后排列,大小约为真人真马的二分之一。一号车为战车,单辕双轮,车厢为横长方形,车门在车厢的后面。车上有圆形的铜伞,取天圆地方之意,伞里有36根伞架,代表秦统一六国后的三十六个郡县。伞下驭手呈站立姿势,双手驭车前驾四匹马。二号车为安车,也是单辕双轮,车厢为前后两室,上有椭圆形车善,车体上绘有彩色纹样。车、马均有大量金银装饰。无论是一号车还是二号车,从铜人的穿着服饰上均可看出,它们都是当时秦朝的社会上层人士,或官员,或贵族,或皇族。这就说明了当时秦朝的社会等级观念十分浓厚,印证了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参观完“铜车马”展厅后,我们来到了一号坑,这是一个令人震撼的庞大军团,一号坑的面积最大,呈长方形,是一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凭栏俯视,东端三列步兵俑,面向东方是军阵的前锋,后面接着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三十八路纵队构成军阵主体,俑坑南北两侧和西端是军阵的翼卫和后卫,好一个两千年前的古代大军阵。进可攻,退可守,他们披坚执锐,军容严整,气势雄伟,势不可挡。刹那间,忽觉历史距离的消失,一种神秘的力量把我们带进喊杀震天、战马嘶鸣的战场,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啊!二号坑位于一号坑东端北侧二十米处,是秦俑坑中的精华,仔细端详,他们神态各异,个性鲜明,有的颔首低垂,若有所思,好像在思索若何相互配合,战胜对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进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它们的呼吸声。二号坑由四个方阵组成,第一方阵是驾兵方阵,第二方阵是车兵方阵,第三方阵是由车、步、骑兵俑组成的混合方阵,第四方阵是骑兵方阵,四个方阵有机组合,兵种齐全,机动灵活,严整有序,无懈可击。三号坑规模较小,武士俑按夹道的环卫队形排列,象征古代的军幕,是军阵的指挥系统。三号坑虽小但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当时我就在想,作为指挥部,竟然没有统帅,这究竟是造俑者疏忽还是另有原因?参观完三个坑后,我们无一不为之惊叹,我想很少有人能不心潮澎湃的吧!周围有不少外国游客,大多数人对中华文化少有涉猎,但他们同样在那里啧啧称奇。他们所感受到的,不是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不是秦朝工匠的精湛技艺,而是那股不可抵挡的气势。人们常说音乐是无国界的,它的旋律几乎能感动世上所以的人,兵马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4、华清池篇四:西安考察报告 最终
西安采风调查报告 西安之旅 一.考察地点
曲江池遗址公园
大雁塔
华清池
法门寺文化景区
西安美术馆
大唐芙蓉园
清真寺
回民街
大明宫
二.考察时间:2014年11月2号至11月8号
三.考察形式 实地考察 四.考察内容: 2014年11月2号至11月7号,我们工业设计121班在三位指导老师王恬,尚晓东和闫秋雨主任的带领下,在古城西安进行了历史遗迹实地考察。西安,古称“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直至今天西安仍是陕西省的省会,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由于古都西安历史悠久,文物众多,因此,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1 2号的下午 6点左右,我们登上了驶向西安的列车,同时开启我我第一次去北方的路和第一次在火车上过夜的历史,满怀的期待在火车上的夜会有多么的精彩。南方的深秋,夜幕总是来的那么早,上车不久天就黑了下来。我和我的小伙伴百无聊赖的坐着,聊着天,打着牌,吹吹牛皮,相互调侃,不知不觉,10点熄灯的号角打响,车厢依次关上了灯,躺上床的我们却一直无法入睡。有经验的同学告诉我们,晚上的睡觉时一阵阵的,因为噪音的时断时续。到了凌晨1点左右,才安然的进入了梦想。第二天早上11点多,我们相继下了火车,来到了古都西安。映入眼帘的就是古城墙,带着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打入我们脑海最深处的印象,让我们难以忘记他的历史。2 的第一站——大雁塔广场,大雁塔建于唐代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是玄奘为藏经典而修建,塔身七层,通高64.5米。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是西安市著名的旅游地。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内。因坐落在慈恩寺西院内,大雁塔原称慈恩寺西院浮屠(浮屠即塔的意思)。是中国唐朝佛教建筑艺术杰作。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通高64.5米,塔身为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在塔内可俯视西安古城。唐代诗人岑参曾在诗中赞道: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盤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大雁塔的恢宏气势由此可见。
大雁塔由于人为破坏,加之自身结构等问题,在公元1719年就发现塔身倾斜。导致古塔倾斜主要原因为:
一、古塔的基础处理不太均匀以及古塔的防水、排水不畅等;
二、长期以来,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大雁塔周边过量开采地下水,使承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地面大范围的不均匀沉降,加速了古塔倾斜下沉。到1985年古塔已倾斜了998毫米,至1996年,古塔向西北方向倾斜达1010.5毫米,平均每年倾斜1毫米。1983年西安市政府将《大雁塔倾斜问题及其加固研究》列为重大科研项目,并成立了课题组。后经有关部门20多年的探查、保护、排水、防渗等方面综 3 合整治,大雁塔的倾斜状况已明显趋于缓和和稳定,2005年倾斜量为1001.9毫米。
看完了大雁塔的第二天,我们又满怀期待的参观了中国的瑰宝——秦始皇陵兵马俑。兵马俑多用陶冶烧制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划加彩,有的先烧后接,有的先接再烧。兵马俑的车兵、步兵、骑兵列成各种阵势。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
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 4 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1978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能算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确实,兵马俑有多雄伟,只有你亲身体验后,才能真正的感受!
见证了国宝兵马俑之后,我们就在老师的带领下,领略了西安特色的食物——肉夹馍.裤袋面,凉面和羊肉泡馍!说实话,这些食物真心有点失望,没有那种想吃的欲望,可能是饭店的原因吧;但是西安的水果倒是很吸引人。果粒饱满的石榴和香甜怡人的小柿子,相当可口哦~。
看完了兵马俑,吃过了特色美食和甘甜的水果,我们来到了四大美人之一,杨贵妃沐浴的地方——华清池——据文献记载,秦始皇曾在此“砌石起宇”,西汉、北魏、北周、隋代亦建汤池。公元644年(唐贞观十八年唐太宗诏令在此造殿,赐名汤泉宫。公元747年,唐玄宗改温泉宫为华清宫,同时下令大兴土木,修造亭台殿阁,布设园林美景,盛况空前。唐代以后,由于久经战火与岁月风雨的剥蚀,华清宫开始淡出了文人墨客的视线。到了民国时期,华清宫只剩环园(华清池部分),建筑只剩下清代光绪年间修建的五间厅等20多间房屋与景观。1936年发生西安事变之后,在此地修建了兵谏亭。5篇五:西安考察报告
西安考察报告
考察目的:
为了更好的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我们环境艺术专业的实践能力也为了开拓我们环境艺术专业的视野和提升我们环境艺术专业的实践水平通过对中国地域特色浓厚的历史城镇、现代都市、各类建成的优秀建筑进行考察,学习古代、现代的建筑思想,充实和扩大了我们的知识面,让我们能够亲身体验城市,感知建筑,加深对大都市、小城镇、古建和现代建筑的感性认识,从而丰富我们的认知体系,扩大知识面。
考察时间:2013年4月26日——2013年4月29号
考察内容:
大唐芙蓉园
大唐芙蓉园是建筑大师张锦秋院士,融合了唐代元素精心设计打造的,在现
代景观设计和园林设计上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此次以此为重点考察项目,主要是
希望通过对大唐芙蓉园的考察,为我们在今后的景观设计上提供新思路和新题
材。
1、园林景观:大
唐芙蓉园景观主题:全
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
主题公园;结合原址性
(突出长安特色,以发
生在曲江周边的故事
为主)、通俗性、代表
性、知识性、趣味性和
参与性特征。
大唐芙蓉园景观
设计原则:大唐不夜的原则;科技含量第一的原则;民族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原
则;三步一景、五步一观、大园林套小景观的原则;360°景观原则;室内装饰
室外化原则;大气、大方、巨大原则;全部亲水原则;动物与人共生共存原则等。
大唐芙蓉园景观突出的文化特点是:大气磅礴,精致经营,巧借地形之利,彰显帝王至尊,“皇家气象”,营造更具表现力的山水,富丽壮美,诗意盎然。
2、建筑规划 :芙蓉园整体布局力求做到历史风貌,现状地形和旅游功能三
者的有机结合。
芙蓉园采取了南园北池的大格局。在山水布局上,南园坡陀起伏,北池曲水
萦回;在建筑布局上,南依丘陵,北临湖泊,东滨池岸,西望雁塔。
除因北池周围地市较
为平坦,与当年南池
芙蓉园山势高而回环 的地形条件不同,难
以再造相同的自然景
观外,其他方面力求创造条件,体现芙蓉园历史风貌。
根据场地地形地貌现状及周围景观环境,在山水布局的基础上,营构景观、景区、景点,以满足两份概念创意策划所提出的各项功能要求。以湖为主,环水
布局,北岸景点适当分散,南园景区相对集中。疏密有致,虚实相应。
3、景观分区
中轴区:以全园标志性景观建筑紫云楼南北向轴线为主轴,自南而北设置南
门、九重天演艺区、山水组景、紫云楼南院机动演示区、紫云楼内唐乐舞演出厅
及唐代文化展厅和动感电影等现代手段之历史文化演示区、紫云楼北水幕电影及
其他传统水上活动观览区。
东翼区:全园最高最大的山峦位于中轴以东。设置唐诗林、“诗魂”雕塑群
和其他形式唐诗小品。山的南麓设置唐集市。在东区东侧较宽敞的场地上为唐民
间游艺活动场。西翼区:全区为大型餐饮中心性质的御宴宫。其东侧配有传统景
观“曲水流饮”。环湖区:湖滨岸线共计2635m长。环湖根据不同的方位和地形
设置有24个景观。流线系统: 园内有主路、支路、小路三级园路构成,园路线 性设计,结合景区、景点布置,以游人的行为规律为依据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融为一体,形成完整的风景构图,创造连续展示园林景观空间的游览线路。
4、绿化景观
首先选择历史记载中曲江一带多用之品种,如柳、桃、梅、杏、枫、竹、芙
蓉、莆、菰、牡丹、草等。适当配置了现代喜闻乐见的品种,如玫瑰等。全局注重大效果,成片、成带、成群栽植,在主要建筑及景
点内外,绿化配置要格外体现不
同的诗情画意,档次要高,质量
要精。
5、雕塑配置 :室外主题雕
塑以大唐风格为主,以黄红色调
为主。如大唐芙蓉园的印章等。
6、建筑风格及色彩
全园建筑均采用唐风。建筑
色彩多以灰、白、赭、茶为主,如青瓦顶、青砖墙、白粉墙、赭红或茶色木构系
统,石材台基等。
等到中午出来之后老师说我们去看看西安标志性建筑!大雁塔!西安大雁塔,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通高64.5米,塔身为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
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
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
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
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在塔内可俯视西
安古城。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
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迹,是古城
西安的象征。因此,西安市徽 中央所绘制的便是这座著名
古塔。由门口走进大雁塔墙
脚,大概有500米左右,大雁
塔正对面是人工的一个大型
水做的景观,两旁有是雕饰
品,有各种雕像和陈设饰品,眼看雁塔,气势宏伟。有些紧
忙的感觉,想进入,毫不犹豫的走进大雁塔,里面一进门,正对们的是大慈恩寺,这进雁塔,走完大雁塔,被 很种的唐朝文化所感染。
秦始皇兵马俑兵马佣的塑造,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创造。艺术手法细腻,明快,陶佣装束千人千态,据了解最高1.96米,具有鲜明的个性的强烈的时代特征,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了色彩,也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在兵马俑的面部设计上,有一个比较特别的特征,兵马佣大多数是单眼皮的,话说秦始皇是单眼皮的,所以他认为单眼皮的人就是好看,这也体现了当时朝代审美观,都是以皇帝为标准。侧面说明了王权的集中!1974年,在秦始皇帝陵东发现三个大型陪葬的兵马俑坑,三坑成“品”字形,总面积22780平方米,一号坑最大,二号坑:秦始皇二号俑坑呈曲尺形,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它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包括弩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三号成平面凹形。三号兵马俑坑陶马、陶俑三号兵马俑坑中部,出土木质战车一乘,车已朽,仅存残迹。车前驾有四匹陶马,车后有陶俑4件。前排的一件为军吏俑,后排的中间一件为御手俑,御手两侧的俑为车士。古代一乘车上有乘员三人,此为四人,颇为罕见。三号兵马俑坑陶马此组陶马位于三号俑坑中部,是车马。马身长2.1米,通首高 1.72米。中间的两匹是挽车的服马,两侧为骖马。马的造型准确,比例合度。膘肥臀圆,四肢劲健。中间的两匹服马举颈昂首作嘶鸣状,两匹骖马的颈部微向外侧扭转,异常神骏。1975年开始挖掘,并建造展览大厅,每天吸引着近万名中外游人,被誉为“世界
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坑共
有4个,其中佣皆仿真人、真马制成。从服饰、排列
位置可以分为将军、军吏、材官、射士、骁士、伍卒
等,形象地再现了秦始皇
威震四海、统一六国的雄
伟军容。此外,陵旁还出
土两组铜车马佣,雕镂精
6.新疆当代女性艺术生态考察解析 篇六
女性艺术是在西方“女性主义”运动中产生的当代文化和艺术问题。在本文中考察的女性艺术, 参照当代的文化背景, 它所指称的是从女性自身视角出发, 采用女性独特的表现形式——女性话语, 表达女性社会化的性意识和基于生物性、生理性的性经验、生存状态与生存体验, 以及女性审视思考自身身份、权利、价值的艺术类型。
二、简介当代女性艺术
随着后现代艺术鼎盛时期的到来, 以女性性别、身份、身体、独有的女性观物的经验等观念为内容的新的艺术类型登上舞台。这种新的艺术类型倡导女性发觉自身真正的性别意识, 创造女性视界里的崭新形象与文化意义中的定位。90年代, 女性艺术的创作加入了政治关注, 关注种族、战争等具有全球忧患意识的多元的内容。她们关注权力、关注种族歧视、关注身份、关注和平与发展等, 从性别叙事走向关乎整个世界的多元化叙事。
三、对新疆当代女性艺术生态进行考察和探究
1. 考察新疆的文化环境
在新疆, 女性艺术虽然没有出现持续、运动的艺术群体, 但对女性艺术的关注与尝试表达一直都在进行当中。与新疆其他的艺术形态相比较, 新疆区域的当代女性艺术处于势单力薄的弱势地位, 这与新疆的整体文化背景有密切的关系, 也因此呈现出女性艺术重要的区域性特征。
“新疆”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 更重要的是一个文化概念。若想对新疆当代女性艺术有一个全方位的客观认识, 那么, 除去主要对女性艺术本体的比较分析考察外, 对新疆, 作为一个文化环境, 它所提供的当代艺术——特别是女性艺术——生长的土壤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考察分析, 则是必要的。
新疆的地理气候风貌多样, 带来了绘画资源上的优势。辽阔的草原, 一望无垠的沙漠, 自然景观成为新疆美术形式资源的宝库。新疆的绘画艺术作品中, 不论国画、油画、版画, 均因取材而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特色——新疆风情。在新疆的架上绘画中, 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艺术创作的主流和大众目光所落之处。艺术家们通过对干旱的土地、严寒的暴风雪等自然环境的描绘, 不仅表现了自然力量之美, 更传达了一种在恶劣自然条件下人的抗争精神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所以, 在新疆艺术家的作品中, 自然界的形象有着劳动人民劳作的痕迹, 相应的, 人物形象也烙印着自然的气质。这种地域特点不仅以绘画的形象反映出来, 更加重要的是, 它塑造了人们粗犷、直爽、热情、执着、缺乏温和、多关注外部自然少内心自省的地域性的性格特征。
经济对文化、生活的影响, 在艺术创作上表现得非常明显。地处边陲, 女性生活的质量普遍较低, 大多数作品表现妇女辛苦劳作与照顾家庭, 小部分作品反映女性的情调情怀和生活中的无忧虑状态, 反映女性探求自身精神价值与体验的作品就更在少数了。
新疆自古地处西北、远离中原, 交通不便, 造成了信息传播迟缓, 相应的, 受到中原文明及国内文化前沿信息的影响要少很多, 处于文化边缘。纵观新疆的古代文化艺术与当代文化艺术现状, 都存在着借鉴周边国家与地区文明的痕迹, 比如克孜尔千佛洞造像所具有的犍陀罗艺术的风格。这种相邻国家和区域之间文化上的彼此渲染和影响对新疆艺术在风格、取材、手法、形式资源等方面都产生很大影响。
2. 新疆当代女性艺术本体分析
女性艺术在新疆没有形成相对稳定、持续运动的群体, 没有形成与女性艺术相关的明确主张和发展方向, 整体形态呈现零散分布状。于是, 我选择——在作品 (绘画形式或非绘画形式) 中, 能够表达出一种性别 (或试图超越自身性别的) 立场, 和使用相关女性的形式元素与媒材进行创作的新疆女性艺术家——作为本文分析的对象, 并进行论证。从形式主义的角度对新疆的女性艺术进行分析, 探索整理新疆女性艺术的整体风貌。
A、新疆女性艺术的创作主体是新疆各民族女性艺术家;
B、创作客体的内容和形式具有新疆少数民族的、地域的审美特征和心理特征。
(1) 绘画
女性艺术在绘画作品中的艺术特征, 是指以女性的立场观物与表达, 挖掘自我, 追求心灵价值的真实, 形式元素的选取与媒材图式的组合能够传达出女性绘画语言的柔韧和别致, 是性别心理和身份的印照。新疆当代女性艺术家与国内其他女性绘画的作品进行形式本体的分析, 从题材、观念、媒介符号、手法、结构入手, 寻找艺术语言上存在的优势与劣势, 总结出区域文化观念在女性绘画作品中的释放是无法避免的, 也是形成具有新疆区域特色的女性绘画的必然源头。
A.题材
卓然木·亚森:卓然木的架上作品选取题材多得自于两个途径——风景与民俗。这与她本人的身份密切相连。卓然木是维吾尔族, 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对本民族根深蒂固的情感。在她的艺术创作中, 选取本民族的生活片段则是一种必然。在她的作品中, 我们可以看到卓然木以她的自身民族身份驾轻就熟的运用维吾尔族民俗生活的每一个段落来阐释她朴素的艺术观。那些动人的艺术形象包含着卓然木对生活原型的热爱与赞美。卓然木在日本的留学经历也折射在她的创作当中。在题材的选取上, 她仍然关注的是日本的民俗生活, 在这背后, 我们看到的是卓然木对于不同民族文化的探求精神。风景题材在卓然木的画面中几乎是带着历史的厚重感, 呈现在画布上的。
褚晓莉:褚晓莉是一位青年女国画家, 擅长工笔人物。在她的艺术作品中, 按题材可以分为两类:都市女性题材、歌舞风情题材。 (1) 都市女性题材都市女性题材在近年当代女性艺术中成为一种普遍选择, 这种普遍说明了都市女性生活已经逐渐类型化——优雅的、闲适的、无聊的、虚无的、隐私的、安定的。褚晓莉选择这类题材时, 她认为可以更加接近艺术家的本质, 将眼界保持在一种自然状态, 自然的表达自己的性别体验。从生活中凝炼出一个瞬间, 一种无法言说的精神状态, 这是生活与艺术的交集, 是作为女性自身情绪和感受释放的通道。 (2) 歌舞风情题材抽取这种题材应合了褚晓莉对民族文化在形式美感方面的价值肯定。在新疆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里淘取固有的形式元素对于艺术创作而言是一条捷径。
通过分析, 我们看到, 新疆女性艺术深受区域文化语境的影响, 新疆独特的社会特征与多元文化形态带来的影响已经内在于女性艺术之中, 它决定了新疆女性艺术在反映内容上的指向性, 新疆女性艺术关注世界、关注生活与新疆的区域民族文化形成牢固的纽带, 充分的表达了对民族文化的自省, 但也受此局限, 忽略了对女性自身文化艺术定位的建立。新疆的女性绘画在题材的选取上普遍将目光投注在周围的客观世界, 凝视他者多于凝视自身, 这多少与取他者之长弥补自身不足的心理相关。受区域民族文化的深度影响, 关注民俗生活形态, 对自身性别身份方面的体验少有记录和表达, 个别的女性画家取材关注自身的精神状态, 例如孙葛、阿米娜·伊里亚斯和薛瑛, 孙葛的绘画取材偏好精神关注的宏大主题。后两者各自偏好自画像, 在阿米娜的自画像《面具》中, 可以看到她对自身生活状态的不满所引发出的在精神上怀疑自我。薛瑛也常画自画像, 但表露的心理则更加细腻晦暗, 不似阿米娜那般直接, 但能够传达出一种模糊的精神上的游移与不安。如她们, 在精神向度上深刻关注女性自身的取材在新疆女性艺术绘画里不是普遍的, 是少见的。
B.观念
孙葛:孙葛的油画作品使人无法想象这是出自一位女性之手, 阴冷沉重。我将她归位于抽象表现主义的行列。在孙葛的作品中, 弥漫着后工业时代的冰冷气息, 象一场人类精神劫难的世纪梦魇。作品《被割断的延续》仿佛巨大的仓库, 文明的碎片堆积如麻, 在黑暗中闪烁出金属的光泽。那些断裂破败的思想, 彼此倾轧。人类背负文化的痈疾躺在病床上呻唤不止, 疼痛与失去的记忆扣之则响。文明的进程也带来秩序的破坏和无法修复, 究竟如何选择进退与取舍?面对这个困惑, 艺术家在此提出了诘问。在《记忆空间·黑色框架》这幅作品里, 孙葛构筑了一个幽暗的空间, 冰冷生硬的钢管、接近玻璃材质的反光, 这是梦境里才有的黝黑和无法判断的时间。是内心焦虑折射出的镜像。在记忆里, 它来自我们的末路, 不知去往何处。孙葛凭借自身的体验, 带领观者一起战栗, 一起不知所措。《风·蚀对语》中, 抽象的形态借助具象可辨的笔触痕迹, 述说了有形与无形之间的关系, 蚀痕与风映证了彼此的存在, 这是一个辨证的主题, 孙葛以她的绘画语言引观者生发哲思……孙葛的艺术创作在观念上注重精神的抽象表达, 给观者独特的经验共享, 远离对现实世界的如实刻画, 负有文人的责任感, 对时代精神危机和终极价值进行思辩探索。语言模式超越了性别。是新疆艺术家中运用抽象语言传达观念、表现精神层面的思考, 最为完整准确的女艺术家。
张爱红:张爱红的作品喜欢取材佛教故事, 在她的画面中, 佛教的教义被现代艺术家重新予以阐释, 对宗教的思考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因为, 在当今的生活中, 宗教的力量逐渐弱化。张爱红所选取的佛教壁画题材更准确的应当被定义为历史文化的演说者。
王少平:王少平是新疆女性艺术家中少有的水墨画家。在她的作品中, 以意象近乎抽象的形态构成, 形象的不确定是作品表达的主要方向。“面孔”的概念在若有若无中呈现, 将明又未明, 依稀有又仿似依稀无。作品的意图在有无之间转换、闪烁, 使观者的思维在含混、暧昧的边界游移不定, 好象一场梦幻的游历。这是艺术家预谋的游戏, 它在生活之外戏谑生活。
通过以上的分析, 新疆女性艺术家在绘画作品中所传达的观念多是思辩或大众体验 (民生民态) , 叙事观念侧重于宏大, 但也表现为性别身份的观念淡薄, 不与中国整体女性艺术发展同步的原因在于, 信息传播的缓慢、对主流文化的靠近淡漠、女性意识形态上的弱化、民族多元文化的特性既滋养又牵制, 民俗风情影响了女性绘画观念在思维的广度上的展开。对女性艺术文化的核心理解不够, 所以参与进入的程度受限, 观念表现的层面处于浅层, 在艺术形态中女性发于自身的探索显露不明。
C.符号媒介
褚晓莉:褚晓莉的国画创作并不满足于传统的媒介, 在艺术创作中, 褚晓莉也格外注重绘画媒材的研究与尝试, 将岩彩引入工笔人物的创作中, 探索不同媒介共存互辅的技法, 获得很好的效果。
孙葛:在孙葛的作品中, 金属质感与钢管成为她独有的符号, 象征着某种文明的负面与精神的颓暗, 金属的质感成为文化厚重的代言。她在符号的原始特征与文明的疑问之间找到了契合点, 成功的将绘画元素转变为艺术语言内部的符号。
张爱红:宗教故事在文化历史上始终被喻为经典。张爱红的绘画作品, 义无返顾的选择了佛教图像中佛陀与飞天的形象来承载历史文化的涵义。
张平:张平的油画作品《化妆》, 在这四个不同的化妆姿态中, 有一样道具是解读《化妆》的密钥——镜子。这是一个当代的青年女性形象, 是处在无聊之中的一种打发消遣时间的状态。镜子在生活中的功能是反射成像, 在现世观念中, “镜中月, 水中花”都在指称无法获得的虚假。《化妆》中的镜子成为反映虚假的符号, 包括镜中成像。它承担了双重含义:镜像是画中女孩内心的折射;镜中人与画中人孰真孰假?这是艺术家出自个人角度对日常生活阐发的思考。她所选择的符号也是女性生活经验中熟悉的部分。
分析之后, 我们看到新疆女性艺术家在媒介的使用上趋于传统, 选择单一、保守, 更多的是取自民族文化当中, 例如龟兹文化中的形象元素, 这种选取是区域文化的影响潜在于艺术家内心的典型, 是新疆女性艺术中符号使用的独有特征, 但也暴露出无法避免的问题, 那就是符号的重复, 不仅仅在同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当中重复, 也在不同艺术家之间重复, 更甚者, 在不同的艺术种类中重复, 例如:架上艺术常见民族纹样和动物的符号, 在装置作品中也时常拿来使用;在艺术家的作品里, 千佛洞中造像与飞天的元素更是经常出现, 这说明区域文化的语境, 影响了艺术家对女性艺术符号的更新和深度挖掘, 这就造成了在符号的运用上的有限, 发掘自身优势资源远远不够, 思考探索的精华甚少。女性艺术的特征不明显, 类型也不典型。
D.结构
胡西丹:画面构成多为三角形传统构图, 色彩结构与形象布局稳定。在画面内部, 属封闭式的结构。
卓然木·亚森、褚晓莉:构图均衡, 形象完整, 服从秩序, 同样属于封闭式的结构。
新疆的女性绘画的内部结构大部分属于封闭式, 仍体现为传统绘画的特征, 追求平衡、典雅和秩序, 追求平面化、装饰化的构图效果, 形象造型完整单一, 观物视角采用传统陈旧的角度, 赋予作品中形象以沉闷的气质。对结构的探索陈腐被动, 对形式语言和内容表现之间的关系处理简单, 审美经验的传达走在重复的路上。这与新疆女性自我固守的心理习惯、同外界交流互动程度低有很大关系, 这是由于处在文化的边缘, 抱守民族特色成为一定程度上的禁锢, 而对形式的探索和把握尤显被动。
(2) 装置
装置艺术不以审美为目的, 其根本在于文化观念的传递和表释。它借用空间, 引导观众进入艺术家拟造的语境中寻求某种象征或隐喻的意义。故, 日常体验是观众阅读装置作品涵义的基础, 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寻找作品中艺术家要传达信息所使用的符号与媒材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 观念性是装置艺术的生命所在。当代女性装置艺术反映的则是与女性相关的日常经验和独特的性别视角。基于此点, 对新疆当代女性装置艺术的语言、观念的传递进行材料、符号、叙事性三方面的考察。
A、材料的选择与表达
在装置艺术中, 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 它直接关系到艺术家在装置作品中传达的观念的准确性。装置艺术惯常选择搬用现成品与废弃品, 这种创作手法最早源自达达主义的杜尚。装置艺术发展到今天, 现成品与废弃品已经成为装置艺术的重要概念和创作手法。选择现成品设计装置需要注意它所负载的基本文化概念和和约定俗成的含义。选择废弃品则必须注意废弃品曾经的使用功能。在装置艺术作品中, 材料的安装、放置、排列与组合不容忽视, 它是作品构建观念的方式与途径。
张平:《包袱》 (行为装置)
作品完成于2005年“3+8对一朵花微笑”新疆首届当代女性艺术展。在展览现场, 张平将布置展场剩余的各种废弃物品 (包装盒、纸、安装图等) 聚集在一块儿所有参加展览的艺术家签名的摊开的黄布上, 并对其进行包裹捆扎。当一个完整的份量沉甸甸的黄色的包袱成形后, 作品完成, 建构这件作品的所有观念、内涵呈现出来。这是一个女性艺术展的结晶。它以张平看待女性艺术的个人视角, 将展览的主题——反映女性艺术的思想、主张、主义、女性生存的体验、解释世界的方式以及女性自身的性别经验, 与策划筹备这次展览所历经的过程等诸多无形的东西, 通过对与展览主题相关的物品的捆扎, 转换为有形的物质形态。“包袱”作为作品的核心, 它表达了三重涵义:1、当代女性艺术在意识形态方面所呈现的物化象征;2、新疆当代女性艺术探索的成果体现;3、“包袱”的沉重, 暗示了女性艺术家面对女性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产生的焦虑和思索。
客观而言, 新疆女性艺术家在材料的选取与支配上显得粗糙与不大到位。影响了观念的传达。这主要是因为装置艺术在新疆位处弱势, 新疆女性对装置艺术这种形式仍感陌生, 对观念的表达与建构还处在初期的关注作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上。在女性特有的观物体验方面的传达还无法兼顾。
B、符号的表意功能
每一个艺术形象, 都可以说是一个有特定涵义的符号或符号体系。为了理解艺术作品, 必须理解艺术形象;而为了理解艺术形象, 又必须理解构成艺术品形象的艺术符号。
田宝珍:《左右为难》 (行为装置)
作品参加了2005年“3+8对一朵花微笑”新疆首届当代女性艺术展。在展场的一边的凸出的墙体台面上, 放置着一只鸟笼, 鸟笼的上方悬垂下一条红色的绸带, 鸟笼的下方, 排列整齐的向前延伸出一片物障, 它们是由切割后折叠翻起的白纸拼置而成, 俨然一幅巨大的平面构成。白纸的空白处安放着两只行进中的红色高跟鞋, 艺术家本人行走其上, 每一步的迈出都要避开白纸折叠翻起后裸露出的地面。在这件作品中, “鸟笼”在约定俗成的文化环境里很早就被赋予了“禁锢”的意味, 沿用至今。娇艳的红色高跟鞋, 不言而喻, 是女性的性别与美好的所指。地板上拼铺的白纸, 折叠翻起的部分呈三角形, 边缘清晰, 传递给观者尖锐、锋利的心理感受, 是危险与伤害的符号象征。整件作品, 因为符号的表意清晰, 在寓意象征的层面上运用比较准确, 使解读非常顺利, 不易产生任何无关于作品的歧义, 观念的阐释到位:女性要求摆脱禁锢, 追求性别意识的觉醒与独立, 要求女性话语权。阻碍的樊篱重重, 获得自由之路自古艰辛。女性应当做一种怎样的取舍呢?
新疆女性装置艺术作品在符号的运用上比较清晰, 但文化内涵浅淡, 不经回味。有时或还晦涩。这与新疆地区整体文化环境的陈旧有关, 信息的更新迟缓, 无法做到创新思路的拓展。
C、装置的叙事性
孙葛:《未完成的文本》 (装置)
参加2005年“3+8对一朵花微笑”新疆首届当代女性艺术展。孙葛的作品布置在展场的楼梯旁。孙葛选择了中国近代女性解放运动中的老照片和书籍、文献通过并置构建了一个历史的语境。题目中的“文本”是后现代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术语。意指研究的对象、课题具有内涵不固定、可以被反复解读的特征, 并且在不断的解读过程中, 衍生出新的文本, 文本与文本之间可以彼此编织。这是一个循环持续的观念研究游戏, 在孙葛设计的语境中, 这个“文本”即指:女性艺术所走的历程, 并且今天, 我们依然在这个历程的行进当中, 这便是未完成的含义。在这个作品中, 叙事感强烈, 语意完整顺畅, 作品所提供的形象阅读的逻辑合理。在这件作品中, 孙葛体现出女性特有的回顾情怀。
张云:《孵》, 参加2005年“3+8对一朵花微笑”新疆首届当代女性艺术展。在展场的角落里, 一场“孵化”正在几个玩偶间同时进行, 洋娃娃、玩具狗、玩具布偶马、布偶考拉。玩偶所放置的地板上堆积出一小滩碎屑, 一只鸡蛋安详的卧在其间。蛋与玩偶之间看似有概念上的合理却又在逻辑上成悖, 叫观者不由怀疑。这是荒诞的, 玩笑的, 而孵化的行为有是必然的。“孵化”所代表的普遍的合理性在一笑之间被肢解。
遗憾地说, 新疆女性装置艺术作品在叙事性的处理上和语境的设计上经验不足, 容易滑向语焉不详, 比如《孵》。在这方面, 新疆的文化资源所给予的支持尤显不足, 但在符号使用上体现出女性基本特点。内地的女性装置艺术作品在这方面可供学习。
(3) 对女性艺术中的影像、行为艺术在新疆的状况做介绍并分析。
韩丽:《手》 (摄影) 参加2005年“3+8对一朵花微笑”新疆首届当代女性艺术展。韩丽在这件作品中设计了手作为意图的承载与阐释者的形象。这是文化意义层面的手, 每一张图片上, 手的姿态、手势都不同, 每只手都有一只不同的手指被白色的纱布包扎。每个手势原本所表达的通用的语意在手指包扎之后被中断、破坏, 变得含糊不清。在图片的对面, 是手的底片, 手的社会文化属性消失, 显露出它的生物属性, 耐人寻味。韩丽表现出女性对身体的文化属性的关注。
应该说, 新疆的女性影像艺术在作品的创作量方面非常少, 对这种媒介还不能完全把握, 所以在使用影像语言时不免是个生手。观念的传递便有了障碍。无法象崔岫闻她们, 那些佼佼者, 运用影像诉诸更多的经验与对时代的记录、思考。新疆当代女性雕塑艺术几乎乏善可陈, 缺少介入的能力。而行为表演也是凤毛麟角, 并且是与装置结合, 单独表演行为的作品几乎为零。这与新疆女性艺术家对这种艺术类型的把握能力有关, 也是土壤贫瘠、营养缺乏导致的结果。
结语
综上所述, 可以看到, 女性艺术在新疆的当代艺术格局中已经起步, 假如, 将中国当代女性艺术比喻为少年阶段, 那么, 新疆的女性艺术形态则还处在童年期。得到这个结论并不容易, 主要根据以下几点分析获得:
1.新疆女性艺术还不够类型化
新疆女性艺术还不够类型化, 在发展阶段上接近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发展的初期——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 女性艺术创作呈现零散分布的局面, 没有共同互通的平台供之交流。没有形成流动的、持续的艺术团体, 没有建立明确的女性艺术主张。女性艺术创作没有形成互通的局面, 与中国其他区域的女性艺术创作缺乏互动交流, 在观念的表达上触角短浅、缺乏力度, 作品的语言沉闷单调, 视角重复, 对外在的生活之美表达充分, 但对女性自身内在的体验与精神价值的追求和批判鲜少, 新疆女性艺术基本只是呈现出了性别, 而性别背后的广大的内涵则被忽视。
2.缺乏理论批评的支持与引导, 基本属于各自摸索。
在理论支持方面, 女性艺术没有获得引导与符合新疆区域特点的参照和批评, 缺乏理论关注与扶持。这使得新疆的女性艺术的起步和发展方向不乏茫然。
3. 整体文化环境陈旧
整体文化环境的陈旧、更新缓慢阻碍了新疆女性艺术绽放异彩。新疆的文化背景中可选取的资源丰富多样, 既能够为女性艺术的创作提供更多元素, 同时也因此为女性艺术带来了局限。并且由于经济不发达, 信息传播又滞缓, 艺术文化的土壤所能给予当代艺术发展必需的营养匮乏。众所周知, 对传统艺术的靠近当是反叛的前提, 学习和挖掘传统艺术的精髓是为了超越而不是一味滞留。艺术形态的向前推进和发展才能使艺术本身充满活力。现代艺术、当代艺术还没有成为新疆整体文化艺术的主流, 失却这个依靠, 新疆女性艺术的发展不容乐观。女性艺术在新疆继续发展的潜在可能性主要依靠文化环境的更新, 艺术意识形态的转变, 和对艺术形式需要不断创新这一本质的理解和上升。
参考文献
[1]葛内塞尔达·波洛克, 《女性主义对艺术史的介入》[DB/OL], www.cnki.net.
[2]葛内塞尔达·波洛克, 《观点、声音和权利:女性主义艺术史和马克思主义》[DB/OL], www.cnki.net.
[3]高名潞等, 《中国当代美术史》[M] (1985-1986) ,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年.
[4]罗丽, 《什么是女性主义》[DB/OL], www.cnki.net.
[5]廖文韩晶, 《女性艺术:当代文化不可回避的问题女性艺术》[DB/OL], www.xinhuanet.com.
【西安艺术考察报告】推荐阅读:
西安艺术考察报告免费12-11
西安体育学院艺术类招生简章07-24
赴西安高新区考察报告12-17
艺术考察报告11-12
河南艺术考察报告11-11
四川艺术考察报告12-05
艺术专业考察报告-附带图片12-01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考察实习报告10-18
西安邮电大学实验报告08-31
西安科技大学电子厂实习报告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