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资料和故事(共13篇)
1.名人资料和故事 篇一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考场作文资料:中国名人故事三
【素材展示7】
“马谡遭斩”不失为一个警示我们甭意气用事的教训。马谡自恃英明善战,但因一时意气用事而痛失街亭,最终,诸葛亮不得不挥泪斩马谡。
因意气用事而导致的悲剧已幕幕上演,历史的教训已告诉我们:不要意气用事。怎样才能做到不意气用事呢?(2006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谈意气》)
【所用话题】
谈意气(2006年湖南高考作文题)
【素材点拨】
相对于“意气”一词的其他两个义项,意气用事要比较难写一些,因为它太容易流于平淡,当本文的作者却能从历史事件写起,以史为鉴,极具说服力。就以本则材料为例,作者用诸葛亮不得不挥泪斩马谡的悲剧警示世人不要意气用事,并由此将文章引入更深入的论证“怎样才能做到不意气用事呢”,用笔不多,收效蛮大。
需要指出的是,在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这则史实,我们还可以分别从诸葛亮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不经过严格的考察,贻误军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反面)以及他的公私分明,军纪严明(正面);马谡的不从实际出发,听不进良言劝告(反面)以及他的敢于承担责任等方面展开论述,从而支撑不同的论点。特别提醒,对材料的多角度运用是使用材料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开拓思维的好方法。
【素材展示8】
(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忠哉诸葛亮
曾几何时,汉室后主三次访孔明于草庐之中,曾一味不肯出仕,独守茅庐的卧龙小诸葛被玄德的肺腑之言撼动了心灵之后,他便发誓为国效忠替民请命,以至于兴复汉室的重担从此便历史性地落到他的肩膀上。他并非觉得沉重,因为他满心是欲报三顾茅庐的恩情,满腹是兴复汉室的热忱。作为一位忠臣,他昼夜苦思冥想,细心钻研救国救民之道。
玄德既没,孔明才开始意识到自己肩膀上的担子有点沉重了,并非他年迈已近。刘备去时,他挥泪如雨,他失去了一位开明圣贤的君主。从此,兴复汉室的重担完全落在了他的肩膀上。此后,他便以“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时刻警示自己,直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你――诸葛孔明,用忠诚的肩膀担负了一片历史的天空!(2006年辽宁高考满分作文《肩膀》)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三顾茅庐的故事人们已经耳熟能详。
(2)刘备屈尊三顾寻访卧龙,孔明隆中对策纵谈天下。
此后,刘备从亡命将军变为了一方枭雄,诸葛亮也开始了他叱咤风云的政治生涯。从占据荆、益二州到白帝托孤,两人肝胆相照,心神无二,被后世视为君臣信赖的典范。
《三国志》作者陈寿称之为“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人炎盛轨。”也许是因为历来英雄相惜,千古同慨,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感叹道:“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然而,时至今日,每每读到《三国演义》中那段精彩的“三顾茅庐”,在慨叹的同时,又想到了另外一点――求贤之道。(2006年湖北满分作文《“三顾茅庐”的求贤之道》)
【所用话题】
(1)肩膀(2006年辽宁高考作文题)
(2)带“三”词语的联想与感悟(2006年湖北作文题)
【素材点拨】
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刘备称帝后,任蜀汉丞相,后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当政期间励精图治,推行屯田政策,改善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他曾五次出兵伐魏,意图中原,未能如愿。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病死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勉县境内)军中。随着《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的流传,诸葛亮也成为众人称颂的智慧的化身,忠贞的典范,后世人用诗、词、对联等各种形式表达对他的仰慕和颂扬。“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高度精练的概括了他的一生。“一代诸葛武侯,其情,苍天可表;其义,大地为之动容;其智慧,千百流传;其忠诚,为后世人所景仰,可谓:一缕清魂天上逝,留得清白在人间!”高度评价了他的精神节操。在材料(1)中,作者另辟鼷径,以形象的手法将诸葛亮一生用肩挑重任来形容,深刻地揭示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动力――“用忠诚的肩膀担负了一片历史的天空!”扣题紧密,形式新颖,大气磅礴。在材料(2)中,由《三国志》 “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人炎盛轨”的评价引入论题,既作为分析的对象,又当作有力的力证,一举两得,甚是巧妙。
【素材展示9】
邓艾灭蜀,在剑阁遭遇姜维的全力阻击,多次强攻未果,损失惨重。这时的他,并未“三思而行”,而是果断地决定派精壮士卒在崇山峻岭中开凿道路,遇悬崖军不能进,也没有“三思而行”,毅然决定以毡子裹身滚下,结果顺利地出奇兵绕道江油,使蜀兵毫无防备束手就擒.成都顺势拿下。假如,凡此种种他都“三思而行”,那么在他举棋不定之时姜维就可洞察其机,以姜维的智谋和勇力,邓艾是难逃孤军深入,全军覆灭的命运的,成就灭蜀的伟业更是天方夜谭。
与邓艾行事相反,诸葛亮倒是事事“三思而行”。魏延兵出子午谷奇袭长安本是条妙计,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无奈诸葛亮顾虑太多,将对手考虑得太聪明,经“三思而行”,最终放弃了计划,使得大好战机就此溜走,以致六出祁山而无功,几伐中原而未果,憾死五丈原军中,留下“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慨叹,也留下“奇谋为短”的感喟。(2006年湖北满分作文《抛开“三”的羁绊》)
【所用话题】
带“三”词语的联想与感悟(2006年湖北作文试题)
【素材点拨】
这则材料最突出的特点是针对同一则史料曹魏灭蜀作者从正反两方面展开论述,先是就邓艾的不“三思而行”用反面假设的方法论证了事事三思反而会畏首畏尾,贻误时机。接着又把人们普遍认为满腹奇谋妙计的诸葛亮作为剖析的对象,出语惊人的指出诸葛亮之所以会憾死五丈原,就是因为他太过三思,顾虑太多,只留下“奇谋为短”的感喟。也许作者对于诸葛亮及魏蜀之战的分析有失偏颇,但并不影响文章论证的力度,就如同人们都是赞扬苏洵《六国论》的宏辩,而不以纯史学的观点来苛责他的正确性是一样的,在论证的过程中就是要选用于自己论点有利的角度进行诠释,但断章取义强词夺理是决要不得的。
2.名人慈善故事 篇二
感恩之心,慈善不可或缺,社会不可或缺。
王秋杨:坚持做下去,应该会有好结果
位于西藏西部的阿里是一个让很多人望而却步的地方,从拉萨到阿里首府狮泉河最近的路线也有1600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很多路段都是没有修过的路基和荒滩。每年11月到来年5月大雪封山,阿里便几乎成了与世隔绝的代名词。
王秋杨对阿里的感情不是冒险家对目的地的征服之情,而是游子对心灵故乡的深深情义。“我前世好像是西藏人”王秋杨说到,“在阿里我会强烈地感觉到自己真实的存在。”2003年王秋杨在西藏阿里地区投资500万建立两所小学,2005年有着太阳能浴室的小学在喜玛拉雅山边建成。
西藏地广人稀,牧区没有固定的医疗点,阿里地区全年只有几个月的通车时间,很多人没办法看病。王秋杨登山经常路过一户人家,第一年,那家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快乐地和他们打招呼;第二年他在咳嗽,第三年他的家人告诉王秋杨他已经死了。亲人微笑地说到他的死亡,神情纯真得好像那是件很自然的事情。从那以后,王秋杨每年去阿里登山都会背个装满常备药的大箱子。
一个晴朗的六月天,背着药箱的王秋杨正站在草地上在给一群藏民分发药品,突然,一个老年藏民拉住她的手,在她手里放了一个小铜牌,上面写着L154。原来这是两年前一个下乡医疗队发给他的排队看病牌,但医疗队还没有看到他就走了,老人则一直保存着铜牌。
于是她启动了乡村医疗队的计划,从当地的牧民选一些有文化的年轻人送到城市的医院或学校集中培训,有了基本医疗能力后返回当地,并为他们提供摩托、马匹、药品,完善医疗体系,让危重病人能通过这些乡村医生的指导转八足够治疗水平的医疗机构。另外,身为两个孩子母亲的王秋杨还有个心愿,就是协助阿里地区培养女性助产师,帮助那里的产妇们。
王秋杨所在的今典集团决定每年拿出500万给苹果基金用作在阿里地区援助教育,“我相信只要我坚持做下去,十年下来应该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李静:善心不只对陌生人
十年前,李静就已经开始利用自己的媒体资源做善事了。当时她是电视栏目《心连心》的主持人兼导演,她会在每一期节目里说服一家企业为一个贫困地区捐赠十万元建立一所希望小学。每一期,她都会亲自先到贫困地区视察当地状况,然后抓住一切机会动员她所遇见的企业人士,并把他们带到贫困地区“受教育”。所有被李静游说捐资助学的人,最终都会热泪盈眶地慷慨解囊。在李静的努力下,为期三年的电视栏目已在全国十多个贫困地区捐赠了希望小学。
3.名人故事:巴斯卡尔和费马 篇三
更早些时候,法国有两个大数学家,一个叫做巴斯卡尔,一个叫做费马。
巴斯卡尔认识两个赌徒,这两个赌徒向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他们说,他俩下赌金之后,约定谁先赢满5局,谁就获得全部赌金。赌了半天,A赢了4局,B赢了3局,时间很晚了,他们都不想再赌下去了。那么,这个钱应该怎么分?
是不是把钱分成7份,赢了4局的就拿4份,赢了3局的就拿3份呢?或者,因为最早说的是满5局,而谁也没达到,所以就一人分一半呢?
这两种分法都不对。正确的答案是:赢了4局的拿这个钱的3/4,赢了3局的拿这个钱的1/4。
为什么呢?假定他们俩再赌一局,或者A赢,或者B赢。若是A赢满了5局,钱应该全归他;
A如果输了,即A、B各赢4局,这个钱应该对半分。现在,A赢、输的可能性都是1/2,所以,他拿的钱应该是1/2×1+1/2×1/2=3/4,当然,B就应该得1/4。
通过这次讨论,开始形成了概率论当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数学期望。
在上述问题中,数学期望是一个平均值,就是对将来不确定的钱今天应该怎么算,这就要用A赢输的概率1/2去乘上他可能得到的钱,再把它们加起来。
4.名人资料和故事 篇四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结草衔环
饮水思源
感恩怀德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滴水之恩 涌泉相报 恩恩相报
用恩惠报答恩惠;把有利于人的行为回报给有恩于己的人。恩有重报 好好地报答别人的重大恩惠。恩重如山 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感恩图报 感激别人的恩情而想办法回报。乌鸦反哺
羊羔跪乳
笔下超生:超生:佛家语。为了免使他人受难书写时,在用意和措词方面都给予宽容或开脱。大度包(兼)容: 形容气量大,能宽容人。
多可少怪:可:许可,允许;怪:责怪。允许的多,责怪的少。指对人比较宽容大度。姑息养奸:无原则地宽容,只会助长坏人作恶
姑置勿问:权且放过,不去追究责问。指对有过错的人暂时给予宽容。禁网疏阔:指法律过于宽容。休休有容:形容君子宽容而有气量。
蒲鞭之罚:比喻对下属的过错持宽容的态度。克逮克容:指能和顺而宽容。
宽以待人:宽:宽容。以宽宏大度的态度来对待别人。养痈畜疽:生了毒疮不去医治。比喻庇护宽容坏人坏事。关于感恩的名人名言 :
做人就像蜡烛一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以温暖。――肖楚女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华罗庚
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泰戈尔
关于感恩的格言 :
知恩报恩,生活在感恩世界里,人生才有意义 感恩从感激身边人开始,努力从脚下的位置开始 真诚地感谢为你付出的人 ,由衷地赞美为你奉献的人 感谢一切我要感谢的人。——鲁迅
每一种恩惠都有一枚倒钩,它将钩住吞食那份恩惠的嘴巴,施恩者想把他拖到哪里就得到那里—— 堂恩 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卢梭 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希腊谚语
感恩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品行中最不好的。——英国谚语
陆地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还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黎巴嫩)纪伯伦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雨果
能宽恕别人是一件好事,但如果能将别人的错误忘得一千二净那就更好。——勃朗宁 以责人之心责已,以恕已之心恕人 严以律已,宽以待人 以情恕人,以理律已
刻苦自己,厚待别人诚挚地宽恕,再把它忘记(英国)宽宥是人性的,而忘却是神性的(詹姆斯·格兰)宽容的人最为性急,耐受力强的人最不宽容(贝尔奈)
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雨果)腹中天地阔,常有渡人船。——朱德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深秋时节,窗外的阳光照在办公桌上格外温暖。在秋天和暖的阳光中,我常常看见姥姥脸上充满了爱意,露出祥和的微笑。
姥姥,对我有太多的深情,想来,竟一时无法下笔。多少时候,将记忆塞得满满的片段曝晒在阳光下,自己去重温、欣赏、回味。仿佛是自演自赏的舞台,冷落与喝彩都给了自己,却还,不知疲倦。只因和姥姥相对。
童年的片段:是在灶台前烧着旺旺的柴火时;是在秋日艳阳下的田野里,劳动时;是在夏日里流淌的大河边,洗衣时;是在冬天温暖的火炕上,看窗外飘飘的大雪时,听姥姥讲那些感人的故事:劈山救母、牛郎织女„„多是子孝母贤的故事。纯真的心格外容易被感动,泪水就经常的汹涌而出,丰富了我童年的情感。即使是闲谈,姥姥的手也是不闲着的:补一双袜子,缝一件衣服,或者在做一些可爱的虎头鞋、香包,剪纸什么的。我也帮着忙,有时候是
添乱,而姥姥给我的,总是赞美,一颗自信的心,在上学前就被姥姥养成了。
六月里的晒衣场,是在姥姥的小水泥院子里,指甲花开得五颜六色。姥姥将她的珍藏都晾晒在小院里。姥爷四十岁前是个浪子,听戏,玩票,抽鸦片,很少的时候,姥姥随他在外飘荡。姥姥的珍藏有她结婚时的嫁衣,有她在大连生活时的洋装,有在济南时缝制的袍子、罗裙大衫„„每一件都是有故事的吧?散发着古旧的箱木味,樟脑味。姥姥絮絮叨叨的诉说,勾起了一个孩子想要出去,看世界的好奇心。
最经常的场景,是不管春夏秋冬,许多有阳光的午后。姥姥都在院子里的花岗岩石条上搓洗床单,白床单洗的洁白之后,再用浆浸,晒干之后白得耀眼,挺的僵硬。然后,用捶衣捶用力的捶打,被单就软软的,平整得没有一丝褶皱,挂在小院里,飘着皂角香。在夕阳下的金色光芒里,写成了我童年里难忘的诗篇。现在,家里的床上用品,我喜欢干净的白色,我会用消毒液将它们洗的雪白,用得越久越是喜欢。躺在洁白的床单上,会无端的闻到久远的皂角香气,仿佛是驻足在,姥姥挂着洁白床单的,有阳光的小院里,是那么的亲近、贴切和温馨。
远离家乡求学的日子里,寒暑假是轻松的闲适。回家,我总是先跑到姥姥那里,被她惊喜地拉到怀里,贴着我的脸,亲亲地说:“我的孩儿,你回来了”。她看着她的外甥女儿,从襁褓中的小小婴孩,一直出落到大女孩,她的喜爱就溢满了脸,连她的银丝发也闪着爱的光泽。暑假,是黄昏暮色里,吃着新鲜的瓜果,姥姥用指甲花为我染指甲。一顿爱吃的晚饭,袅袅炊烟中,我会为姥姥唱歌。她不再给我讲故事,而是听我讲外面的世界,那是她多年已经不再触摸的久远。寒假里,是在温暖的火炕上,守着一盆炭火,听姥姥讲我小时候的故事,或者她会给我盘一个漂亮的发髻,让我穿鲜亮的服饰。“宝,不要总是那些灰的、白的、蓝的,暗淡了美丽、青春„„”
喜欢花草,喜欢孩子,喜欢首饰,姥姥算是一个纯粹的女人。在她穿着绣花绸缎长裙、戴着翠玉银饰的少女时代,挪动一双小脚,飘来飘去。在姥姥父亲庞大的家具店里,那些天然的木香,闪亮的家具,把她熏陶成了一个爱家的女子。于是,她满怀爱心,走进婚姻,走进锅碗瓢盆叮当作响的日子里。生养了八个子女,又抚育了一大群孙男第女。她陪嫁的首饰,在经历了岁月的动荡之后,只剩下一对不值钱的银镯子。姥姥把它送给了最疼爱的我。现在,它们躺在我的首饰盒子里,闪炼着凝重的岁月的光泽。
知道我要结婚的消息,姥姥兴奋地一夜未睡。婚礼结束后,我回老家看她,特意穿上她喜欢的红色服饰。她紧紧地楼着我,把我的衣服里外看了个遍,开心的大声地笑,拿出她送我的礼物:一件粉色的丝质肚兜,绣着荷叶莲花鸳鸯。这是八十六岁的姥姥用手一针针缝制的,用丝线一针针绣成的。那对古老的银镯,放在肚兜上。我不知道年老的她托谁买的这块布料,我能想象出姥姥缝制它时的表情、动作和祝福。那么真切,那么熟悉„„
婚后,我生过一次病,住进医院时,对生命与世界,有了崭新的领悟与体会,突然间,只觉得花更红,草更青,树更绿;阳光更暖和、鸟鸣更动听;感受很深的,是父母、先生,比任何时候都更可贵、更深切、更贴心。尤为令人不能忘怀的是,我在入院第三天的午后,我正在迷着眼,慵懒地躺在病床上,百无聊赖。猛地睁开眼,却见姥姥拄着拐棍,颤巍巍地走进病房。她轻抚着我的脸,“宝,你遭罪了”,一句话,让我泪水涟涟,百感交集。我的姥姥,她不知道打哪听到我住院的消息,竟从百里之外,赶到了我的身边。“宝,别哭,吃枣。”姥姥从口袋里掏出大枣,送进我的嘴里,我咬了一口,那甜味至今一直还留在心里。
此后,不再有年年的相见。每次的探望都让姥姥回味留恋好久:我给她洗银白的短发,剪她那老硬的指甲,搓她那小小的脚丫,躺在她干瘪的怀里,摸她几乎没有皱纹的红润的脸„„这些,是她最爱的方式。她的晚年是幸福的,有吃不完的点心补品,有她喜欢的柔软的服饰,她喜爱的首饰也都应有尽有——是她的儿孙们真心的爱戴。她总是带着满意的祥和的微笑,盘腿坐在炕头上,穿的干干净净,头发梳的整整齐齐。一双眼睛盯着窗外,希望能够看到她的儿女孙子们出现„„
儿女子孙就是她的日子。她总说自己是一只老母鸡。在艳阳下,孵出了一群人的人生。她付出辛苦,是心甘情愿。牵挂,是扯不断的骨肉情深。在她的眼里,人生就是这样,代代相传。至于回报,她从来没有想望过。
终究有一天,看到的是姥姥离去的脸。我竟然没有悲伤:姥姥的脸上是从容善良的微笑——在她九十一岁的高龄无疾而终时,没有遭受一点痛苦。也许是上天对她此生公德圆满的垂怜。安慰取代了我的悲痛,尽管泪水总是不能自已。
我常常在梦中,在天堂彩云飘飘的花园里,看到姥姥在采指甲花,是我最爱的胭脂红——在生活用品贫乏的童年,姥姥用指甲花为我染的红指甲,曾经,那么深刻地炫美了我的生活和心灵。
家里,墙上,还挂着姥姥做的彩色绣球;抽屉、衣柜里还有,她在端午节时绣的香包;儿子的玩具盒里,有她做的缝着七彩布条的毽子„„每每触动着我无以回报,无以感怀的心,留下的只是不尽的思念„„ 从此,我无以回报的心,总是将生活种种的烦恼,都隐藏在生活的背后。给亲爱的人以微笑;给朋友以温暖;给周围的人以阳光。那些忧伤,在给别人的明媚中,自行消褪,是亲爱的姥姥教给我的人生。感恩 在佛法中,经常说“报四重恩”:
一、感念佛陀摄受我以正法之恩;
二、感念父母生养抚育我之恩;
三、感念师长启我懵懂,导我入真理之恩;
四、感念施主供养滋润我色身之恩。我们感念众生旷劫供我所需之恩,感念自然界,太阳供我光明与热能,空气供我呼吸,花草树木供我赏悦。
“感恩”之心,就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无论你是何等的尊贵,或是怎样的看待卑微;无论你生活在何地何处,或是你有着怎样特别的生活经历,只要你胸中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随之而来的,就必然会不断地涌动着诸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等这些美好的处世品格。自然而然地,你的生活中便有了一处处动人的风景。
“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学会感恩,是为了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致麻木,学会感恩,是为了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永铭于心。譬如感恩于为我们的成长付出毕生心血的父母双亲。宽容
宽容,是一种坦荡,可以无私无畏,无拘无束,无尘无染。
宽容,是一种豁达,是比海洋和天空更为博大的胸襟,是宽广和宽厚的叠加,延续和升华。宽容有度,宽容无价,宽以待人,这是人生处世的基本法则。
心有明灯
心有明灯,便不会迷路,便可拒绝黑暗、胆怯,拥有一份明朗的心情,一份必胜的信念,一份坦荡的胸怀┅┅
心有小窗,便有亮丽的阳光进来,小酌一些温暖的故事,便有自由清风邀约一些花香或者白云。心有琴弦,纵然客去茶凉,仍有小曲缓缓响起,仍有满树桂花知音而化为酒香。
心有栅栏,然后青藤爬过,那些小秘密点缀其中,像叶片下小憩的蝴蝶,做梦一般,只能用花粉形容。心有玉阶,满阶是香囊佩瑶,满阶是锦言妙计,还有玲珑小贝和神秘念珠。于是孤独不再降临,花瓶不再寂寞。
心有圣殿,供奉着高贵,尊严、善良、理想和追求┅┅
这都是些美丽的神灵。由此,而不可侵犯;由此,而拥有世界和自己。1.祖**亲哺育一代一代的生命,而我们则是其中新生的一代; 2.提出问题:作为新生的一代,我们该怎样爱“她”?
3.写出自己的看法,并呼吁新一代的小学生们一起行动,报效祖**亲的辛勤培育。没有祖国就没有幸福,每个人必须植根于祖国的土壤里。(屠格涅夫)威武不屈壮士心
著名科学家钱三强早年在法国研究原子理论。1948年,他提出回国,导师和同事都再三劝说,挽留。国民政府驻华大使,恶狠狠地威协说:“看他能上得大陆的岸,那才怪呢!”这意思很清楚:如果钱三强坚持要回祖国,国民党特务就会在半路上暗下毒手。钱三强不顾个人安危,置生死于度外,果断而机智地回到祖国的怀抱,为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陈天华遥寄血书
革命家陈天华,在日本留学时,听到沙俄军队侵占满洲,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又要同沙俄私订丧权辱国条约的消息后,他悲愤欲绝,立即在留学生中召开拒俄大会,组织拒俄义勇军,准备回国参战。
回到宿舍后,咬破自己手指,以血指书写救国血书,在血书里陈述亡国的悲惨,当亡国奴的辛酸,鼓舞同胞起来战斗„„他一连写了几十张,终因流血过多而晕倒,可嘴里还在不停地咸:“救国!救国!” 别人把他救醒后,他坚持把血书一份一份装入信封,从万里迢迢的日本寄回国内。读到的人无不感动。也深信,不久的将来,我也会是其中的一员。因此,谨记今天的“校兴我荣”,才能创造明天的“校以我荣”!
2013年5月18日高钰城
5.名人故事:蜕变成自己 篇五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喜欢为安妮·海瑟薇的专访配上黑白的写真图片,图中的她描着妩媚的烟熏妆,穿着性感的低胸裙,留着撩人的蓬松长发……
好莱坞恍然大悟:白雪公主时代终结了!
《公主日记》已然离她远去,8年间,安妮·海瑟薇不露声色地收起了白裙王冠,渐渐蜕变,变成自己。
生活的历练是一个渐渐充盈的过程,尽管这个“渐渐”来得不会太快,但前后的变化却是如蝴蝶破茧般让人惊艳。
安妮·海瑟薇横空出世,奉献给银幕一个公主,顺带让好莱坞发现了它的灰姑娘——那是在2001年。8年后,银幕上的安妮变身女作家、特工和隐君子。好莱坞不禁发问,那还是安妮吗?
当然!安妮还是那个安妮,她有一点小糊涂,有一点害羞,会有几秒钟的忘形,也会犯小错误;只是她不再会因为紧张从试镜的椅子上摔下来,也不再是只会咧嘴大笑的“菜鸟公主”。她更懂得如何得到自己想要的,她坚强,但不是流于表面的干脆决绝:她聪明,却不是张扬的锋芒毕露,她有懂得释怀的真正潇洒,有不着痕迹的分寸和转弯——安妮·海瑟薇渐渐有了自己的“神髓”。
她是公主辛德瑞拉
2001年有一个俗套到乏味的故事被拍成电影,灰姑娘的原型里被加入了王室血统,是的,这两种有着悠久传统的俗套拼接起来,也只不过是让这个故事看起来更加俗套。
于是就有了这么一个再普通不过的高中女生,头发未经修饰,近视眼镜总归要遮住大半张脸,服装必然土里土气…
那么,只要一些最普通不过的基本修饰——面膜,化妆,发型,稍微在衣着上挑剔一点儿,以及换上一副隐形镜片,只需如此,就能符合大多数人想象中的王室公主一不是因为人们的想象力不够丰富,只是因为人们善于容忍正在逐年失去光彩的电影魔术。
而我们未曾预料到的是,这个根本就和邻家姑娘一样羞涩亲切的公主,成为当季银幕聚光焦点。观众们发现了最适合孩子们的新偶像,好莱坞找到了它盼望已久的灰姑娘。
《公主日记》之前,安妮-海瑟薇并未崭露多少演戏天分,而她在电影中的微笑、惊讶、眼泪和欢喜,与其说是演技,不如说是本色。
彼时19岁的海瑟薇,纽约布鲁克林区标准的中产家庭出身,都来不及拥有做坏女孩的机会。父亲是律师,在教养孩子方面也格外谨慎严密,比如让年幼的女儿发誓,23岁之前不会文身。这个誓言的狡猾之处在于,还有多少人23岁之后(注意,23这个数字,作为年龄来说,已经到了完全成熟并急于步入规整社会的阶段),还想着专门去文身以偿夙愿呢?
这个中产阶级家庭的完美之处还在于,母亲是舞台剧演员。戏剧,舞台,凡此种种与艺术相关的东西,总能给柴米油盐的人生印染一层柔软的底色。作为职业人士的父亲与作为艺术家的母亲,一个代表理性的按部就班,一个展示感性的包罗万象,这几乎是优秀的教养所需要的梦幻组合。在这个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安妮,对自己的未来道路也设计得毫不含糊,她在多种场合说过,自己一定会在大学里读完正在进修的英语语言文学课程,拿到学位,而如果不做演员,她将向着文学教授或者心理学家的方向努力。
她是个被保护得很好的女孩子,标准的美国姑娘,无忧无虑,简单朴实。安妮坦言,“在我的人生经历中,还没有碰到过真正称得上创痛的事情”。从她第一次拍摄电视剧《Get Real》开始,安妮的父母就已经为即将发生的媒体曝光做好了功课:甚至养成了连废纸都要用碎纸机绞碎再扔到垃圾桶里去的好习惯。
那时是1999年,《Get Real》也不过是一部收视率平平的青春剧,而纵然是神经格外敏感的父母,已经预料到女儿可能会在娱乐圈多“玩”几年,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女儿会在两年后被全世界认识,而再过几年,竟然已经走在威尼斯电影节的红地毯上——以文艺片女主演的身份。
她是奥黛丽和茱莉亚
电视剧—爆米花电影—严肃文艺片,谁也想不到,一个给迪士尼演家庭影片的小姑娘将这个三级跳完成得如此轻松利落。
2001年,小制作《公主日记》收获了亿美元票房,好莱坞这才开始认真打量安妮·海瑟薇这个年轻演员。很快,她就被两个名字围困到动弹不得奥黛丽·赫本与茱莉亚·罗伯茨。人们想念奥黛丽·赫本的清雅秀洁,亦时常唏嘘茱莉亚·罗伯茨一个女星就能独统票房的单纯年代。如今,奥黛丽和菜莉亚成了符号,近乎绝迹的符号。好莱坞急于寻找新一代的权势女星,一个真正有号召力的领袖一一她必须符合大众审美,她必须不吝于频频出现在爆米花电影中,观众能轻易在她身上发现美好的旧时光遗留下来的铿锵价值观,而这个女人又能不着痕迹地与这个社会的现代性打成一片。
好莱坞把探寻的目光投向安妮·海瑟薇,闻风而至的媒体也急匆匆为她奉上了花样繁多的头衔。最耀眼的,当数奥黛丽与茱莉亚的结合体,这并非仅仅是过火的赞美。这是对美好时代的期盼与预言。盼望老时光重新回来,女人们都恬静温柔,男人们都斯文谦恭,社会的步调还没那么快,也不会有一千零一种选择将生活弄得嘈杂不堪。
可是,安妮·海瑟薇开始认识自己了。她打量自己,如同一个十来岁的少女时刻站在镜子前试图丈量自己成长的速度。每天,镜子里的人似乎都有变化。明天会是什么模样?更美,更丑,还是一成不变?因此惴惴不安。
想改变,又稍许害怕。于是放弃了出演《歌剧魅影》的机会,还是选择更安全的《公主日记续集》。
但是,不改变,又心有不甘,哪个女孩子不想尝试新发型与新款式?于是在《历劫俏佳人》中真空上阵。该片从剧情到角色,都糟糕透顶,但挑剔的影评家仍然对安妮·海瑟薇的表演给予肯定。
很快安妮就有了出演《时尚女魔头》的机会,与梅丽尔·斯特里普的对手戏。剧中的女主角并非为安妮量身打造,却与安妮的演艺圈之路不谋而合。
那个刚踏入社会的毕业生,最开始只是一个自我意识尚未觉醒的孩子,追求人人都看得见的好东西。磨砺是理所当然的,经验是流血流汗攒起来的。几个回合下来,好东西也尝到了滋味,却并不见得能直接通向快乐。这才开始真正认识自己,惊觉自己的标准与外界的标准是两个不同宇宙。然后再惊觉,这本该是一个常识,人人都是不同的宇宙。
很快,安妮就迎来了《蕾切尔的婚礼》,导演将本子寄给她,请她在两个女主角中任意选一个。安妮选择了Kym。
她是安妮·海瑟薇
这个选择,在现在看来是相当明智的,影片在各大电影节参展,口碑甚佳,安妮·海瑟薇已经是今年奥斯卡的大热门。
而当时正在片场拍戏的安妮,没时间去盘算这个选择的后果,她正忙于应付一场颠覆,一场对她习以为常的许多方式的颠覆。
“对我来说,这是我第一次没有做角色分
析,没有对角色进行增删编辑。”她之前的拍片方式是——“有时候我会整理思路,‘好吧,我要比其他任何人都更了解我的角色,她身上的这些东西是你可以喜欢的,而另外那些是你不该喜欢的,她的家庭背景则是这样,而她的人生旅程则是那样……’”
《蕾切尔的婚礼》中的Kym,稍有不同,这个酒鬼、邋遢鬼、扫兴鬼很难惹人喜欢。“事实上,有关她的人生,唯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得理解她。绝对不要试图掌控这个角色,以博取观众的同情或尊重,我需要做的全部工作就是让这个角色真实可信。如果你让这个人真实可信了,人们总会理解她,然后从她身上想明白点什么。”由于心理戏的分量重,拍摄过程比以前任何电影都要来得艰难。“你练习瑜伽吗?当你努力做一个新动作时,唯一能做好的方法,就是最大限度地放松身体。拍这部电影就很像做瑜伽。各种事情接踵而来,但你所能做的就是‘那么,好吧,让我们试试这个’。”
跟着《蕾切尔的婚礼》四处宣传的那段时间,正是前男友被捕新闻尚未平息的当口。安妮克制地微笑着,回答有关这段4年感情的所有问题。“我认为,作为人类,最美好的事情之一就是我们有能力去感受。将不满意的过去简单逃避地扔到犄角旮旯,这种处理方式有点儿危险。因为,发生在你身上的一切事情,无论是好是坏,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好事让我变得强大,坏事则让我更加更加强大。我不想把坏事情都扔进尘封的抽屉里去,但我确实想让事情平息下来,自我愈合。它会成为你的一部分。”
电影里,安妮最爱的台词之一,便是Kym第一次去戒酒集会时的发言:我是一个酗酒者,而这只是关于我的许多事实的其中之一。现实里,安妮把自己变得和Kym一样坦率自然,“在我扮演这个角色后,我更愿意暴露真实的自己,而不用担心人们评论我,误解我,或讨厌我。从这个角色身上我找到了很多自信,似乎可以对人们说,‘看吧,既然我就是我自己这个样子,你可以喜欢我也可以讨厌我,但至少如此的宣言值得尊重。’这样的‘我’让我真正感到舒适自在,并且这种程度的坦率和自我呈现确实促进了我与我爱的朋友们的关系,让我的生活更加美好。”
后记:女人需要蜕变
6.名人资料和故事 篇六
萧伯纳是英国杰出的戏剧作家,被誉为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他不仅以剧作高产闻名,还因健康长寿备受关注,他高寿94岁,是世界文坛有名的寿星。他的高产和高寿得益于强健的体魄和睿智的头脑,而这两者又和他自小养成的钟情素食、挚爱阳光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
萧伯纳出身贫苦,从小就养成了朴素的生活习惯。饮食方面,萧伯纳一生喜欢素食,一日三餐多半是可可茶、黑面包、通心粉、小扁豆、鸡蛋和一定数量的生菜。而且,萧伯纳终身禁烟忌酒,连含有刺激性的咖啡都很少饮用。
这种饮食方式,和我国传统医学倡导的“平易恬淡”的素食养生观有异曲同工之妙。《吕氏春秋》之《重己》篇指出,善于养生的`人是“不味众珍”的,因为“味众珍由胃充,胃充则大闷,大闷则气不达”。“众珍”指的就是肉食。现代医学也证明,日常饮食中少食油腻荤腥,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脂肪、胆固醇含量低的素食,能均衡身体营养,减少心脏病、肥胖症、高血压和癌症的发病率。而且,谷类、豆类富含的麸酸和维生素B,是让大脑细胞活跃的主要成分。所以,素食可以增强人的智慧和判断力,从而变得更聪明。
除了钟情素食,萧伯纳对阳光的酷爱可以说已经到了“顶礼膜拜”的地步。英国是个多雾的国家,经常见不到阳光。作家为了沐浴到更多的阳光,在庭院里建造了一间结构特殊的木屋,屋子底部安装了转动机关。这样,木屋就可以随着太阳的移动而转动。他在屋里写作、生活,就能经常接受阳光的沐浴。
7.关于孔子的故事和资料[定稿] 篇七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英文译名:Kongzi或Confucius,汉族,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祖上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知难而退,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历代皇帝授予孔子的封号】
鲁哀公称孔子为:尼父。
西汉平帝称孔子为:宣尼公。
西汉和帝称孔子为:褒尊侯。
北魏孝文帝称孔子为:文宣圣父。
后周宣帝称孔子为:邹国公。
隋文帝称孔子为:先师尼父。唐太宗称孔子为:先圣;后改称:宣父。
唐高宗称孔子为:太师。
唐(周)武则天称孔子为:道隆公。
宋真宗称孔子为:元圣;后改为:至圣。
元武宗称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嘉靖称孔子为:至圣先师。
清顺治称孔子为:大成只剩文宣先师;后改称至圣先师。
8.由一则名人故事想到的 篇八
以貌取人
亚里士多德应邀参加一个宴会,他穿了一件极其普通的衣服去赴宴。主人也不知道他是谁,对他十分冷漠。于是亚里士多德马上出去,换了一件崭新的皮大衣重新回到宴会。这次,主人的态度马上发生了变化,变得十分殷勤,其他的客人也纷纷起立向亚里士多德表示敬意,不停地来向他敬酒。
亚里士多德见状,马上脱下自己的大衣,拎着大衣说:“喝酒吧,亲爱的大衣兄弟!”许多宾客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都奇怪地看着他。亚里士多德说:“你们不了解,我的大衣兄弟可是十分清楚,所有的一切礼节都是冲着它来的,它才是今天的客人。”
[为师感悟]
1.为师,须既重德才亦重仪表
宴会中的主人对亚里士多德前后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截然不同,这不能不让亚里士多德对主人产生看法,也难怪他会让自己的大衣喝酒了。人的一切行为都受其思想认识的支配,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统一的。故事中的主人对穿皮大衣前后的亚里士多德不同的行为态度无不是其世界观决定方法论的具体体现。
想对一个人产生好感,外表原本十分重要。因为良好的外观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是你尊重他人的一种内在品质的流露,也是你具有良好素养的一种体现。因此,如果你有条件,不妨对自己的穿戴要求高一些,它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他人对你产生好感。
注重仪表的确没错,尤其是教师。得体的穿戴、儒雅的举止,有助于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教书育人的诸多重要场合,得体的仪表尤为重要。它展示了教师应有的良好形象,能较好地拉近学生与你的距离。
不过,作为师者,你得十分警惕——只注重外表,却忽视内在品质素养的提高,徒留空壳在讲台,这将会成为你为人之师的莫大悲剧。因为外表美只能取悦一时,内涵丰富才能经久不衰。
教师是孩子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作为师者,你的一言一行甚至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莫大的影响。因此,不仅应当尽量注重你的外表穿戴,更要竭尽全力提升你的内在品格素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的渊博学识和良好形象事关学生的健康成长。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师者以自己的人生感召学生,以自己的學识启迪学生,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引领学生,以自己的得体外表赏心悦目于学生……诚然,孔老夫子说的“身”,是洞见了“师德”、“师道”,这是对为师者德才兼备、言行一致的深深教诲。
2.师者,要尊重差异,亦须兼收并蓄
亚里士多德穿着一件极其普通的衣服赴宴,主人对他十分冷淡。他马上出去换了一件崭新的皮大衣重新回到宴会席。此时的主人判若两人,对他变得十分殷勤,这是一个多么戏剧性的变化啊!
以貌取人固然错误,但要让他人形成对你整体形象的良好印象,你的衣着穿戴其实是十分重要的部分之一。从亚里士多德前后衣着得到他人的不同的反应来看,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是起决定作用的。
不过,如果你要全面了解一个人,只关注一部分,那将是十分错误和危险的。看一个人更重要的还是这个人的整体内在素质。因为整体居于主导地位,具有部分所没有的功能,要树立整体观念。这是这个故事给予人的又一个更深刻的感悟与思考。
故事中的主人在宴会中以貌取人,只见衣着穿戴,不见亚里士多德,这无异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它割裂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关系,实质是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作为师者,在教书育人的系统工作中,面对一个个鲜活的学生主体的种种细小问题进行教育引导、正确剖析时,要立足整体,尊重差异,求同存异,也要兼收并蓄。以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对受教育者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使之明辨是非,懂得善恶,切不可以点带面、以偏概全地看待和处理教育中的一系列事关学生健康成长和科学发展的问题。
3.教书育人,不可一叶障目
宴会主人以貌取人,对穿戴朴素的亚里士多德态度冷淡、不屑一顾。而对后来穿上崭新皮大衣的亚里士多德却变得十分殷勤甚至阿谀奉承。这两种前后迥然不同的态度,固然与特定场合中的特定人物有关,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错误的感性认识,往往会导致不能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即不知道亚里士多德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难怪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当场脱下自己的大衣,拎着大衣说:“喝酒吧,亲爱的大衣兄弟!”
亚里士多德的自言自语,言简意赅,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事物的现象是多变、易逝的,而本质却隐藏在事物内部,是相对稳定和不易消逝的。眼见未必为实,要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否则,以现象代替本质、将感性认识误为理性认识的“以貌取人”的故事定然还会不断上演。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培养英才,责任重大。在平凡的教书育人工作中,切不可一叶障目,以貌取人。否则,可能师德泯灭,师道不存!
9.名人的茶洞情缘课件资料 篇九
欧昌海
茶洞在历史上也着实繁盛兴旺,沿河而倚的吊脚楼下,乌篷船、渔船及现在没有的四橹大船,挤窄了河,遮了河面,颇似江南水乡泽国的古镇。1922年沈从文跟随杨明臣军队从茶洞过渡去四川。茶洞的风物景致,触动了他的灵感,1934年4月19日写成《边城》。
1925年11月,贺龙部队主动撤出澧州,贺耀祖等仍尾追不舍。贺龙率部经石门、慈利、大庸、永顺、保靖、永绥(今花垣)来到茶洞,指挥部设在坡势较高的茶洞南门内协台衙门里。贺龙和一些士兵来到北门外河边船上,与船老板、纤夫、商人谈心,了解商情、军情。茶洞地区1 924年(甲子年)遭遇48天大旱,第二年发生饥荒,贺龙同情穷人,部队筹措军粮,只派富户不惊动穷人;贺龙部队还与穷人同甘共苦,吃粗粮稀粥。贺龙得知对河不远有拒绝他人川的部队堵拦,便率部绕秀山峨容、保靖野竹坪到龙山里耶,而后向秀山、酉阳转移,摆脱了湘军的追击,并再次进入松桃、铜仁,收编了黔军欧百川团,部队扩大到万余人,为北伐和南昌起义积蓄了力量。
1937年,途经茶洞的湘川公路通车,沦陷区人民涌人湘西。原安徽省都督、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和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柏文蔚将军也避难住进花垣县城并来过茶洞。国立茶师建立后,柏文蔚将军常来茶洞参加国立茶师集会,看望江苏、安徽籍师生,与茶洞建立了情谊。中共地下党在茶洞宣传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1 94 1年1月,中共茶洞地下党小组组长杨庆龙,被鄂湘川黔清剿总指挥逮捕入狱,得柏将军相救于同年6月才得以出狱。949年11月6日,茶洞解放,大军向西南进军。11月30日,和煦的太阳照在三省边境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司令部和前委来到茶洞,刘伯承、邓小平首长下车和30多位解放军步行进入茶洞,穿过十字街,进人原已驻有解放军军师首长的罗启疆家开会,而后刘邓首长和解放军,出茶洞西门,从用木排和船搭起的浮桥上过河,进入秀山洪安复兴银行(今洪安银行营业所)。晚上,用柴油机发电照明,茶洞城西门内外和洪安电灯通明。第二天,首长们离开洪安,进驻秀山凤鸣书院。950年底,欧百川任贵州省副省长的消息在茶洞传开。原来欧百川是松桃盘信人,1 925年11月跟随贺龙转战,参加过北伐和南昌起义,是一位得力的团长。南昌起义后,他率部向广东潮汕一带转移,在海陆丰遭敌军围困,苦战失败后改名换姓,经许多艰险曲折,找到家乡人罗启疆,在其师部掩蔽下来。罗启疆死后,代理其一段师长职务,40年代末在茶洞罗启疆家居住,晴朗的热天常和熟人乘船去茶洞“三不管“浅滩沐浴,搬石头炸岩底下的巴岩鱼,讲南昌起义故事,打听贺龙消息。1 950年8月,他去重庆,见到贺老总。不久去贵阳赴任贵州省副省长一职。
多少名人有缘到茶洞,与茶洞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辛亥革命的元老柏文蔚到茶洞,推进了茶洞的文明进程。沈从文到茶洞,用巨笔描绘了茶洞之美。他因《边城》杰作而名扬天下,茶洞也随之驰名中外。人民共和国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和贺龙、刘伯承两位元帅到茶洞,指挥千军万马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中国。名人的茶洞情缘是茶洞的光荣,增添了茶洞的光彩,增添了茶洞吸引人的魅力。
摘自湘西州主编的“感受边城”299面 边城走出的老红军
欧治中
84岁的石邦智同志是边城茶洞走出的老红军。他曾担任过湘西苗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湘西苗族自治州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长,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主任,中共湘西苗族自治区地委委员,中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委第二书记、书记处书记,中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委党校校长和州委党校校长,中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书记处书记、副书记、书记,湖南省革委会副主任兼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副主任,中南行政委员会委员,中共全国第八至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全国第一至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石邦智同志出生在边城茶洞茶园坪村,小时家里只有两间小茅屋,两丘不足3分的水田,一家6口人,靠上山砍柴卖、开荒种杂粮、外出打工维持生活。石邦智同志6岁起就开始放牛、割草、挖野菜。他挑柴到边城茶洞街上卖,受地痞恶棍的欺凌,14岁时放牛吃了寨上有钱有势人家的麦子,父亲被迫引他到龙山里耶躲避,在那儿遇到贺龙的部队,参加了红军。
(一)在军队里,战斗是英雄,生产是模范
石邦智同志跟随贺龙部队转战湘鄂川黔,在红军队伍里他从一个目不识丁的苗族放牛娃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他16岁时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过雪山草地到达陕甘宁边区,人了党,打击日本侵略者,保卫陕甘宁。1938年10月以后抗日进人相持阶段,蒋军对陕甘宁边区进行军事、经济封锁,党中央毛主席作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决策,石邦智同志所在的359旅赴南泥湾开荒。他领导的生产小组在生产运动中先后立功五次,被评为‘团里的一等模范。中央曾用小册子将他与另外三位劳模的先进事迹介绍到各抗日根据地,号召军民向他们学习。在大练兵中他又 获“贺龙神枪手’’的称号。抗日战争胜利后他转战东北剿匪。解放战争中,参加了辽沈战役。1948年10月l 5日解放军攻克锦州,截断了沈阳之敌退人关内的通道,而黑山是阻击敌人逃跑的战略要口,当时任八十二团三营营长的石邦智同志23日带领七连进入尖山子胡家铺一带阵地投入战斗。敌人从西坡进攻,他把机枪调到西翼阵地,打退敌人一次次进攻。敌人从东坡进攻,他又把机枪调到东翼阵地打退敌人进攻。他灵活指挥,为黑山阻击战旗开得胜立下了第一功。24 El开始,敌人以五个师的兵力在飞机大炮配合下向我军阵地猛打,101高地首当其冲成为敌我争夺的焦点。
敌倾注五倍于我的兵力,向高地发起疯狂进攻,26 日清晨,坚守101高地的八十二团一营伤亡严重,撤出战斗,101高地被敌占领。石邦智同志带领三营,在我军炮火掩护下再一次发起猛攻。石邦智和指导员两人各端一挺轻机枪,冲在最前面,一声令下几十上百个手榴弹甩向101高地,一阵猛烈的反冲锋,把敌人打下去,冲上101高地。三营不顾疲劳闪电式迅猛地向敌人追击,他冲锋在前,荣立一等功。后又参加平津战役,从东北打到华南,千里追敌到重庆,然后率部回湘西剿匪,根除百年匪患,建立人民政权。就这样他参加战斗150多次,立下赫赫战功,为人民作出巨大贡献。(二)心系人民,殚精竭虑,为人民造福
刚解放时,湘西只有一条湘川公路通其境,1952年从军队转到地方任湘西苗族自治区主席的石邦智同志,到各县检查、指导工作,都要牵着驮行李的马,穿草鞋徒步跋涉。他想过去到北方平原打仗,那儿交通便利,走哪里都是马车拖,要改变湘西面貌,必须狠抓交通建设,实现县县通公路。要实现这目标谈何容易,当时全国百废待兴,湘西人力、财力更困难。在困难面前,他决心依靠人民群众。他率领区(州)政府一班人向人民群众宣传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而后动员群众义务修路。群众动员起来了,自己又亲自兼任永顺至大庸、吉首至凤凰公路建设委员会主任,抽出精力抓公路建设。当要修永顺至龙山公路时,石邦智同志和齐寿良同志亲赴 省城,找有关领导落实修永龙公路的事情。“一·五”期间,向上级要得563.6万元辅助资金。就这样领导全州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相继修了10条公路。1 959年吉首至古丈通车后,实现了州内县县通公路。1 970年国家修枝柳铁路,途经自治州,石州长抓住这一机遇,不仅组织全州民兵投入建设,而且忙着给修铁路专业队拨地皮修住房,动员州直单位腾出房子给修铁路工人住,还组织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终使枝柳铁路州内段顺利修成。现在湘西自治州乡乡通公路,绝大多数村也通公路,铁路、公路、水路纵横交错,形成现代化交通网络,都是以那时为基础建成的。
湘西山多缺水,十年九旱,石州长带领全州人民大办水利。他说:“我在湘西自治州工作25年,考虑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发展农业生产。“一年夏天,他坐车路过花垣佳民冲,看见农民顶着烈日抗旱,心就不安起来,停车下来看到田开裂、禾枯焦,心很难受。有一老农民向他建议,把兄弟河水引到这边佳民冲来。这句话正合他的心意。而后他邀管水利的石元机副州长来实地调查确定,花垣县委组织人力测量后,组织人民群众奋战8个月零8天,引水隧洞全面完成,一股清清亮亮的河水穿山涌出洞口,不仅灌溉农田,而且解决了花垣县城的用电、用水问题。
他心系人民,看到水比粮食还贵重的古丈田家洞缺水,就攀越悬崖,去断龙山找水源;看到水比油贵的龙山洛塔缺水,就找干部座谈,发动群众找水源。而后他不仅参加了古丈断龙山开山劈岭的劳动,引来吊洞和白虎洞的水浇灌良田,而且还鼓励龙山洛塔人下天坑、堵阴河、开渠道、修堰塘、造梯田梯土,水从地下冒出来灌良田,粮食大增产。
如今人民面对四通八达的公路、汪汪水库、明亮的电灯、充足的工业电力供应、水渠、良田,抚今追昔,怎不感激为民造福的石邦智同志呢?
(三)廉洁奉公,保持人民公仆本色
石邦智同志参加红军后,在枪林弹雨中奋不顾身,立下战功,转到地方后,造福于民。他始终不忘自己原本是一个贫苦苗民的儿子,始终不忘红军战士的光荣传统,始终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本色。他和普通人一样常穿草鞋到各县检查指导工作;他到花垣小排吾挑土,到麻栗场犁田,到古丈断龙山推土、打岩;到保靖卡棚煤矿进煤洞和工人挖煤、运煤,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60年代初,他和人民一起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由于营养不足,州委领导班子11人,有7人得了浮肿病,石州长也全身浮肿。
他不仅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而且每时每刻都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他说:“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心中首先考虑的是人民群众,如果我们共产党人不能使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我是坚决不同意的。”泸溪县浦阳乡岩门溪水库,因“文革”干扰,临时溢洪道没开通就停工了,l 967年5月连降暴雨,库水陡涨,大坝有冲垮的危险,县领导带领干部民工冒雨抬岩背土加固坝堤,堵塞漏水,雨越下越大,危险的信号不断出现。石邦智同志从电话中得知此情况后,连夜乘车赶到工地。他被奋不顾身抢险的干部、民工们的行动感动了,但见随时有垮坝的危险,他考虑人民的生命安全,毅然鸣枪收工。10分钟后,洪水冲垮坝堤,汹涌的洪浪席卷田野,数千名干部和民工得救了,流下了感激的泪水。后来他又指示州、县财政拨款重修坝堤,不仅灌溉了浦阳、长坪、浦市三地的农田,而且解决了浦市的用电、用水问题。“文革”中,大庸造反派哄抢武装部枪支,发生武斗,造成人员伤亡。石邦智同志为了人民的生命,不顾个人安危,奔赴大庸劝说,就这样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始终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不懈的人生追求。
石邦智同志严于律己,生活不搞特殊化。他到古丈断龙山检查、指导工作,工程指挥部为他备便餐,加了一只鸡,他发现桌上有鸡肉便下令将其端走,只吃白菜、酸菜,一点不特殊。
他要母亲及子女、亲友与普通群众一样,不做“特殊公民"。1 959年1 2月,天气寒冷,石邦智70多岁的母亲搭他的车从吉首到花垣。司机愿意开车送他母亲去茶洞,他不同意,要母亲自己买票坐车回茶洞。1 974年他的儿子高中毕业,当了知青下放到吉首丹青公社。三年后多次要求回城工作,石邦智同志说:“比起我们爬雪山、过草地,你们现在吃点苦算什么?”不同意回城。石邦智同志的兄弟姐妹及爱人的亲戚来找关系要求安排工作,都被他拒绝了。1983年他又一个儿子结婚也约法三章:不摆酒席,不请客送礼,不 用公车迎亲。他抓湘西公路建设轰轰烈烈,但从茶洞到他老家茶园坪村没通公路,他要回老家看望90岁高龄的母亲都是徒步跋涉。现在茶洞到茶园坪的公路是石邦智同志退休后,时任州委书记的郑培民同志关心红军家属,几次徒步跋涉到茶园坪村看望石邦智同志的母亲,深受石邦智同志毫无私心的精神所感动而支持修建的。石邦智同志不谋私利、廉洁奉公、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受到人民钦佩。
边城为走出这位廉洁奉公,为人民造福的老红军而骄傲,而感到无上光荣。
(作者系花垣县建设局党组副书记)
10.名人故事:李花怒放一树白 篇十
李白一生下来,就长得白白胖胖的,一双水灵灵的眼睛,实在逗人喜爱,父母把他看成掌上明珠,不知给他取什么名字好。两口子商量来商量去,起了很多名字,都不满意。后来,父亲说:“干脆等儿子周岁时,看看他的志向,再考虑一个得体的名字吧。”
李白在一岁“抓周”时,抓到了《诗经》,这既喜坏了他父亲,也难坏了他父亲。喜自不必说,难的是,如果儿子长大成了诗人,没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岂不遗憾(yí hàn)?于是,他越发对儿子取名之事慎(shèn)之又慎,因此一拖多年也没有取一个满意的名字。直到李白七岁这年的春天。一天,李白一家在院子里赏景,面对大好春光,父亲提议说:“我们来写诗联句,好吗?”说完,他闭目捻(niǎn)须吟道:“春风送暖百花开,绽(zhàn)金吐银谁先来?”
母亲明白丈夫的用意,是想借此机会来考考儿子的才智,就接着吟道:“火烧杏林红霞落。”然后说想不出下句了,用眼睛打量李白,看他能否接出下句来。
谁知李白早忍不住了,小指头一点院里盛开的李花,脱口吟道:“李花怒放一树白。”
李白的父母一听,异口同声地说:“好!”他们反复吟咏,仔细推敲,越品味越觉得李白这句诗接得好,不但掷(zhì)地有声,洒脱有气势,而且照应了全诗,可谓神来之笔。
念着念着,李白的父亲灵机一动,连忙对妻子道:“儿子的这句诗,开头的一个‘李’字,不正是咱家的姓吗?最后一个‘白’字不正象征着圣洁、高雅吗?我们就给儿子取名为‘李白’吧!”
李白的母亲听了点点头,补充道:“好,这个名字一取李花洁白之意,二取李花迎春怒放之势,且富有诗意,回味无穷,太妙了!”
于是,李白的名字就这样被定了下来。
轻松一刻
篮球贵吗
父亲把五岁的儿子抱在膝上,全神贯注地观看篮球赛。孩子看到运动员们拼命地抢球,便问道:“爸爸,篮球一定很贵,是吗?”
爸爸惊诧地说:“乖乖,你怎么会这样想呢?”
孩子说:“要是不贵,他们为什么不每人买一个呢?”
性别的确定
母亲给儿子买了一只鹦鹉,然后乘车回家。
在车上,儿子问母亲:“这只鹦鹉是公的还是母的?”
“母的。”母亲回答说。
11.名人资料和故事 篇十一
姓名:班别:
一、《海底两万里》法国 凡尔纳 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二、主要内容: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带着仆人康塞尔和捕鲸手尼德兰,跟随尼摩船长乘坐潜艇诺第留斯号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
三、主要情节:
1、漫步海底平原
2、海底森林狩猎
3、船艇搁浅,击退土人围攻(机智冷静、博学多才)
4、海底葬礼(伏笔)
5、勇杀鲨鱼解救采珠人(英勇顽强、善良博爱、)
6、参观海底火山和古庞贝城
7、援救长须鲸(机智冷静、善良,富有同情心)
8、打捞海底金银(正义,富有神秘色彩)
9、冰山封路,勇斗巨型章鱼(机智冷静、英勇顽强)
10、死逃诺第留斯号
四、人物形象;
1、尼摩船长:机智冷静、善良博爱、英勇顽强、博学多才、富有正义感
2、阿龙纳斯教授:才识渊博、善良正义、富有人道主义精神
3、康塞尔:生性沉稳、为人随和、忠厚老实
4、尼德兰:性情火暴、勇敢坚强
五、艺术特色:
①构思巧妙,情节惊险。②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在科学的基础上进行既大胆又合理的想象。文段练习
(一)明天,11月5日正午,规定的期限便满期了。中午一过,法拉古舰长就要履行他的诺言,使战舰离开太平洋的北部海面,向东南方开行。
船这时正在北纬31度15分,东经136度42分。日本本土就在高我们不及两百英里左右的下方。黑夜快到了。
船上正敲八点钟。一片片的乌云掩盖了上弦的新月。大海波纹在船后面平静地舒展着。这时候,我倚在船头右舷围板上。康塞尔站在我的旁边,眼睛向前看着。全体船员,爬在缆素梯绳上面,细心考察渐渐缩小和沉黑了的天边。军官们拿着夜间用的望远镜,向渐次黑暗的各方搜索。月亮有时从朵朵的云间吐出一线光芒,使沉黑的海面闪耀着光辉;一会儿又消逝在黑暗中了。
1、这艘船的名字叫,他们要去干什么?
2、文中“期限”是多久?“诺言”又是指什么?反映了船上人员什么样的心理?
3、在叙述紧张曲折的故事时融入生动的描写是这部小说的一大特色。请从选文中举一两句作简要分析。1
(二)我们一进去,上面狭小的盖板立即关上了,四周是漆黑的一团。从光亮的地方,突然进入黑暗中,我的眼睛什么也看不见。我感到我的光脚是紧紧地踩在一架铁梯上。尼德·兰和康塞尔,被人们抓得紧紧的,跟在我后面。铁梯下面一扇门打开了,我们走进去以后,门就立即关上,发出很响亮的声音。
关在里面的,现在单单剩下我们了。在什么地方呢?
我说不出来,甚至也猜不出来。只见一片漆黑,竟黑到这么一种程度:在几分钟后,就是通常在最黑暗的夜间浮来浮去的那种模糊光线,我的眼睛也一点没碰到。
尼德·兰对人家给我们的这种款待方式非常愤慨,他尽情地发泄他的愤怒。
“混蛋!”他喊,“这儿的人待客不亚于喀里多尼亚人!他们只差吃人肉罢了!我才不奇怪呢,不过我要声明,我不会不反抗就让他们吃我!”“安静些,尼德·兰好朋友,安静些,”康塞尔平心静气地说,“没到时候,您用不着冒火。我们还没有被放在烤盘里呢!”
“对,还没有放在烤盘里,”加拿大人答,“但是毫无疑问,我们已经在烤炉里了。这么黑。哼!好在我的尖板刀还带在身边,用得着它的时候,我是会看得清楚的。这些海盗,看他们谁敢先来向我下手吧„„”“尼德·兰,您不用发脾气,”我于是对鱼叉手说,“暴躁没有什么用,只会把事情搞坏了,谁知道有没有人在偷听我们说话呢!我们倒不如先想法知道我们是在什么地方。”我摸索着慢慢地走。走了五步,我碰到一堵铁墙,墙是用螺丝钉铆住的铁板。然后,我转回来,撞上一张木头桌子,桌子边放有几张方板凳。这间监狱的地板上铺着很厚的麻垫子,走起来没有一点脚步声。光光的墙壁摸不出有门窗的痕迹。康塞尔从相反的方向走过来,碰着我,我们回到这舱房的中间。这舱房大约长二十英尺,宽十英尺。至于高度,尼德·兰身材虽高,也没有能衡量出来。
1、“我们一进去,上面狭小的盖板立即关上了”,这里的“我们”包括几个人?他们分别是谁?
2、他们被关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被关?
3、通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可以展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试选择一个人物形象,就文段中的语言描写,简要分析其性格特征。
4.爱因斯坦说过,人的想象力比只是更重要.阅读这部小说,人们往往惠被作者巨大的想象力吸引.关于想象力的神奇魅力与想象力的作用,你有什么看法?
名著《名人传》补充资料
贝多芬
1、童年充满了艰辛,缺少家庭的温暖。刚四岁,父亲就一连几个小时把他关在房音练琴,从少年时代
起就为生计发愁,过早地承担家庭的重任,十一岁,加入剧院的乐队,十三岁当上了管风琴乐手,一七八七年,失去了母亲,因肺病而死。一直非常珍惜与勃罗宁一家的情谊,他们可爱的女儿埃莱诺尔比贝多芬小两岁,是儿时的伙伴,也许产生过感情。后来,埃嫁给了韦格勒医生。他也成了贝多芬最要好的朋友。他们之间终生维持着恬静的君子之交。
2、受到维也纳的排斥,维也纳对贝多芬从来没有好感,这个城市浮华造作,在这样的一个地方,一个
恃才傲物、狂放不羁的天才人物是不会心情舒畅的,他一有机会便想远离维也纳,但受到贵族王公的挽留,因为他们感到贝多芬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家,不愿他们的祖国蒙上失去他的耻辱。
3、遭受耳聋的折磨,与许多亲友疏远,陷入根本的孤境,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靠谈话薄与他人对话;
“他每天都要沿着城墙转一圈。从黎明到黑夜,在田野里,他独自散步,帽子也不戴,顶着太阳,或者冒着雨”。
4、终生未婚,没能得到家庭的幸福;领养不成器的侄子卡尔,卡尔的父亲因肺病去世了,母亲不称职;
5、虽饱经忧患,总想歌颂欢乐的美妙境界;蔑视权贵,对法国征服者产生了憎恨之情,将原本打算献
给拿破伦的《第三交响曲》改为《英雄交响曲》
米开朗琪罗
1、他不懂铸铜像,却只得在教皇的命令下花了十五个月从头学习,几乎没时间吃饭,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铸成了,却在圣彼得罗尼奥教堂的下门前仅仅立了四年,就被人买去铸成了大炮。
后又被命令这位根本不懂壁画技术的画家,去画西斯廷教堂的穹项。
2、“我的精神极度沮丧,整整一年我没从教皇那儿拿到一文钱,我什么样也没向他要,因为我的工作还
没进展到一定的程度,似乎还不够资格索要报酬”
3、在疲劳与焦虑之外,还有家人那些可恶的纠缠。他们全家都靠他养活,滥用他的钱,拼命压榨他。还
有为断窥伺他,期待他失败的顽强的敌手。
4、长年累月仰面朝天地画顶画,视力坏到极点。
托尔斯泰
1、两岁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
2、1851年,托尔斯泰来到高加索,群山环抱的清明环境使他纷乱的大脑清醒过来,创作出了《童年》、《少年》、《青年》和《一个地主的早晨》等优秀作品。俄土战争期间,托尔斯泰曾亲临战场,常常处于危险之境,写出了《塞瓦斯托波尔纪事》那样令人振奋的作品。婚后,创作出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巨著。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为此常处于苦恼境地。他厌倦自己富足的生活,决心和自己所处的上层的社会决裂,他又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
三位名人在生活中遭遇不幸
贝多芬:
1、出身卑微:从小生活在父亲的鞭子下,被迫练习钢琴和小提琴;
2、他的感情生活充满了凄苦和遗憾,一次次遭到爱情的否决,终身未婚,无儿无女;侄子不孝顺
3、有耳疾;
4、他呕心沥血创作的乐曲,常常拿不到分文报酬,全世界都在演奏他的作品,而他为出版这些作品反倒欠了出版商许多债务;
5、长相丑陋;
米开朗琪罗:
1、每一项工程,都有一批卑鄙小人出于嫉妒和怨恨对他进行恶毒的诬蔑和攻击;
2、父亲脾气暴躁;家人无休止地盘剥他的财富;
3、终身未娶,未享受过真正的爱情;
4、得不到人们的认可,《大卫》遭到攻击;
5、一直受教皇的差遣,创作他并不满意的作品,理想和现实冲突;
6、长年累月工作导致病态
列夫·托尔斯泰:
1、面对贵族上流社会,以至于被教会宣布为“邪教徒和叛教者”,被开除教籍;
2、与妻子互不理解;
3、为自己的财富感到羞愧难安;
4、同情下层人民,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得不到支持
文段练习
(一)(1)在翡冷翠的国家美术馆中,有一座为米开朗琪罗称为《胜利者》的白石雕像。这是一个裸露的表年,生成美丽的躯体,低低的额上垂覆着卷曲的头发。昂昂地站着,头伸向前面,如一匹牛。可是胜利者并不注视它。即在他有拳头将要击下去一刹那,他停住了。手臂折转去向着肩头:身子往后仰着;他不再要求胜利,胜利使他厌恶。他已征服了,但亦被征服。
(2)这幅英雄的惶惑之像,这个折了羽翼的胜利之神,在米开朗琪罗全部作品中是永留在工作室的唯一作品,以后,但尼哀特.伏尔丹想把它安在弥氏墓上。——他即是米开朗琪罗自己,即是他全部生涯的象征。
(3)痛苦是无穷的,它具有种种形式。有时,它是由于物质的凌虐,如灾难,疾病,命运的偏狂,人类的恶意。有时,它即蕴藏在人的内心。在这种情境中的痛苦,是同样的可悯,同样的无可挽救;因为人不能自己选择他的人生,人既不要求生,也不要求成为他所成为的样子。
(4)米开朗琪罗的痛苦,即是这后一种。他有力量,他生来便是为战斗为征服的人;而且他居然征服了。——可是,他不要胜利。他所要的并不在此。——真是哈姆雷特式的悲剧呀!赋有英雄的天才而没有实现的意志;赋有专断的热情,而奋激的愿望:这是多么悲痛有矛盾!
(5)人们可不要以为我们在许多别的伟大之外,在此便发现一桩伟大!我们永远不会说是因为一个人太伟大了,世界于他才显得不够。精神的烦闷并非伟大的一种标识。即在一般伟大的人物,缺少生灵与万物之间,生命与生命律令之间的和谐并不算是伟大,却是一桩弱点。——为何要隐蔽这弱点呢?最弱的人难道是最不值得人家爱恋的吗?——他正是更值得爱恋,因为他对于家的需求更为迫切。我绝不会造成不可企及的英雄范例。我恨那懦怯的理想主义,它只教人不去注视人生的苦难和心灵的弱点。我们当和太容易被梦想与甘言所欺骗的民众说:“英雄的谎言只是懦怯的表现。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便是注视世界的真面目——并且爱世界。”
1、从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来米开朗琪罗的痛苦是怎样的一种痛苦?
2、从文中可以看出米开朗琪罗的伟大之处表现在哪里?
3、读完文段,你对“英雄”一词有哪些新的理解?
(二)没有什么比这封信更能披露这个充满爱心而又被痛苦折磨的人心中的秘密了:
“亲爱的苏菲我为了我的生活与我的信仰的不一致而痛苦。我不能迫使你改变你的生活与习惯。迄今为止,我也不能离开你,因为我想我离开之后,我将失掉我能给予你的还很年轻的孩子们的小小的影响,而我将使你们大家非常难过。但我不能继续如过去的十六年般的生活,有时是对你们抗争使你们不快,有时我自己陷于我所习惯的周围的诱惑与影响中间不能振作。我此刻决心要实行我已想了好久的计划:走……如印度人一般,到了六十岁的时候到森林中去隐居,如一切信教的老人一般,愿将他的残年奉献给上帝,而非奉献给玩笑,说幽默话,胡闹,打网球,我亦是,在这七十岁左右的时节,我在全个心魂的力量上愿静穆,孤独,即非完满的一致,至少亦不要有在我一生与良心之间争斗的不一致。……你对于我,对于世界,你所能给予的已经给予了。你富有母爱,尽了极大的牺牲……别了,我亲爱的苏菲,我爱你。
1、这是列夫·托尔斯泰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一封信?
2、列夫·托尔斯泰为什么做出“离开”的决定?
3、请结合名著谈一谈列夫·托尔斯泰一生经历了哪些磨难?
12.宫崎骏我们的纯真和失落名人故事 篇十二
一派湖光山色后紧接着的却是血雨腥风,黑色标志的门背后,不出所料是残酷的战争,令人作呕的邪恶怪物。或曰:宫崎骏一生只拍了一部电影,名字叫作《我们的纯真与失落》。
从《幽灵公主》到《千与千寻》再到反战题材的《哈尔的移动城堡》,对山川的破坏,贪欲与战争,一切不美好的,宫崎骏都试图用那份纯真作为解决问题的答案。
帅气潇洒的哈尔会有任性大男孩的一面,也会有注重外貌的小小肤浅与虚荣;一向内敛文静的苏菲发起火来也颇有管家婆的“风范”。苏菲驾驶飞行器从王宫逃回城堡后,荒地魔女、莎莉曼的狗因因竟然也成了这个奇特家庭的成员,再加上火之恶魔卡西法、总是把自己变老的马鲁克和受诅咒的稻草人菜头,城堡一家可谓“品种齐全”。这个家中的成员各有各的不幸:哈尔与卡西法定下契约,哈尔将心脏交给卡西法,卡西法则没有自由;苏菲被荒地魔女变老,爱上了哈尔却又只能在梦中表露真心;荒地魔女掉入莎莉曼的陷阱,失去了所有魔力,成了一个迟钝又偏执的老太婆;稻草人菜头是邻国的王子,被种下邪恶的咒语……然而没有各自的不幸,这个热闹有生气的家庭又不可能组建起来,真可谓“祸兮福之所倚”。
宫崎骏表达的是一个简单却很少有人领悟的道理,没有能摧垮人们的磨难,只要心依旧乐观且充满希望,生活永远值得我们期待。
从王宫逃离的哈尔为躲避莎莉曼老师搬家,那扇神奇的门从此驻在苏菲的家乡,哈尔将新房子布置成苏菲帽子店的样子。圆盘转向粉红色部分,哈尔送给苏菲的“神秘花园”再次让人沉醉,如果不是战舰的突然出现破坏了这幅令人心醉的风景画,真想让影片定格在这个场景。战舰掠过哈尔的小房子,巨大的阴影隐喻着战争。哈尔再次身赴战场,小镇也失去了原有的宁静,战火开始肆虐。哈尔的一句“好不容易有了需要保护的人”,不知又要夺去多少人的眼泪。
卡西法受到重创,苏菲与因因坠下山谷,根据哈尔戒指的指示,苏菲打开了城堡的门,走入哈尔的童年,见证了哈尔与卡西法定下契约的时刻……返回未来的一瞬间,苏菲大声呼唤着哈尔在未来等她,童年的哈尔望着苏菲,她这才明白,原来哈尔一直在等她。
奄奄一息的哈尔与卡西法,在经历了多年的等待与命运的安排后,终于等到了苏菲解开契约的.一刻。一番劫难后,苏菲还给哈尔一颗童年的心脏,或有一番返璞归真的隐喻意味。卡西法得到自由,而城堡最后一点残骸也失去咒语的保护,稻草人菜头舍身挽救,一个最简单却又最窝心的童话上演:只有被心爱的人亲吻才能解开咒语的稻草人菜头终于等到了苏菲的吻,邻国王子的苏醒也使这场愚蠢的战争终于结束了。又是一个happyending,拥有勇气时才能回到十九岁的苏菲终于自己解开了魔咒,头发最终由黑色变为银色也是苏菲找到自信与勇气的隐喻。
无比动听的片尾曲《世界的约定》响起,王子与公主消失在云端。一切战争和与贪欲有关的争夺都应该停止,男孩和女孩要过平静幸福的生活。宫崎骏对世界寄托的希望,只是如此单纯的情怀。
13.名人资料和故事 篇十三
如果说到人们期待的理想文字,那应该是“笔迹庄严规整而不疏漫”,还要稍微“硬朗不卑微”,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应该展现逾矩之姿”。也就是说,按照字帖临摹的字不仅了无生趣,而且写字之人看起来也卑微渺小,所以必须超越成规惯例,“逾矩”方显书法的真实与趣味。
“书如其人”的说法或许就出自这里。为了“逾矩”,人就必须有志向,换个说法就是要“展现自己”。不过历史上的人物不是谁都在这样的心情下挥毫的。织田信长也好,丰臣秀吉也好,他们大概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的书信制成悬轴能卖到几十万日元;更何况西乡隆盛和吉田松阴,他们甚至从来没有公然流露过这种念头:他们只是迫不得已地去写战功奖状,不得不写信而已。处理公事时,委托他人代笔的情况很多。但是我以为书法只有在私人场合中才会流露更多的感情,营造出独特的氛围。
作为近世书家,日本的艺术家田能村竹田列举出荻生徂徕、伊藤东涯、北岛雪山和细井平洲,他断言他们之后再无书法,那是“世俗气使然”。他说是由于名利心太重、凡俗之念过强而导致书法创作思想衰竭。至于这里列举的人物,比如信长和秀吉,他们的名利心有多重呢?并非是说这些人物的世俗功利心根深蒂固,而是说,仅凭他们的书法,恐怕是不会让世人钦佩的。勉强说的话,这里所举的人物,或许只有大田垣莲月[ 大田垣莲月(1791~1875),江户末期著名女诗人,名诚,京都人。丈夫去世后,出家为尼,号莲月。自此过着制作陶器、作诗的生活,歌风优美细腻——译注。]那样的人才会对自己的书法有清醒的认识;或者是像副岛种臣[ 副岛种臣(1828~1905),幕末、明治时期的政治家。号苍海。佐贺藩士。由于主张征韩而下野。后来还担任过枢密顾问官、内相等。擅长汉诗、书法——译注。]这种人才会故意在额头泼墨吧。
不用说,大田垣莲月有她自己的世界。她美丽聪颖,自幼创作和歌,还擅长武艺,非寻常女子。三十三岁那年因失去丈夫,自此甘愿过着清贫的生活,在孤独的世界里醉心于陶艺、作诗。
想到她的人生,我们就会知道,如她那般看破红尘的隐士的字不会沾染有“世俗气”。她自有别样的期待,而她的期待也从书法中流露了出来。副岛的书法非常优秀,他是认真研习过书法的。就其熟练程度而言,很多人都能达到,但大概因副岛是位高权重的政治家,世人才寄予厚望的吧。带着这种厚望,有人邀请他写有禅僧墨迹味道的书体。所谓世俗气,大概就源于这种心情。
还是来看看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的书法吧。
这三人均生于社会动荡的战国时代,他们都是奠定天下统一基石的英雄人物,所以个性都很强。信长出身于拥有尾张清洲城的织田氏家,其父虽然是闻名于世的武将,不过由于是斯波氏的下人出身,决非名门。但也恰恰因为并非名门,他才得以自由成长。从少年时代起,信长就常常做出与武将之子不相匹配的行动。《甲阳军鉴》中有如下记述:
织田信长公十三岁进入寺院学习。信长手指生硬,举手投足亦僵硬笨拙。他不爱学习,吃饭时抢夺同学食物,诸如此类的耻辱行为不可胜数。寺院长老颇感麻烦,周围人见了也说他不成器,都说他应该做弹正忠[ 弹正忠,明治时代的官职名——译注。]的孩子该做的事儿。
“手指生硬”,不仅是说他不练习毛笔字,而且说他是顽劣异常的小家伙,那时谁都认为他将来会是个危险人物。
信长非常漠视古典教养,明智光秀则不同,他对古典教养颇为关注。无论是谁都承认光秀写得一手好字,《一话一言》中也评价他“擅长书法”。
不过,信长的性格自由奔放,他会大胆接受新奇事物。当他从外国耶稣会传教士那里了解到一些欧洲文明和科技时,就迅速引进,用于建筑和医术,还应用于造船。他还引进了火绳枪及其独特的用法。
信长的书法表现出了他冲动的秉性和蓬勃的生命力。虽说少年时期他不愿学习书法,但不知不觉间还是学会了。尽管他说“只要会写名字就足够了”,但作为武将还是要掌握必要的书法的。
相比之下,秀吉的书法就比信长好多了。秀吉攻城时丝毫不懈怠,他担心己方势力叛变,所以会留下最少限度的人命,我们觉得很能理解其真实性。秀吉在火攻比叡山时,大概最终也没有将全山僧俗杀戮殆尽。少年时代的秀吉没有余裕习字,不过慢慢地,他还是学会了书法,并且留下了相当优秀的作品。他一生奔波劳碌,然而写出的字却没有让人不舒服。到了晚年,他的书法更加圆融成熟。有人说丰臣秀吉缺乏教养,也有人会想为什么会有人这么说。那封从朝鲜出兵的前沿基地名护屋发出的给“祢”的信,不得不说相当漂亮。大概取得了天下,人也就自然有了霸气。
与秀吉相比,家康的书法则显得粗厉。我感觉它鲜明地体现出了被誉为“海道一雄”的家康的个性。与秀吉不同,家康虽然生于武士之家,但少年时代就被送到今川家做人质,到了青年时代也没能返回故国。由于织田信长的攻袭,今川家日趋衰败,家康最终回到了独立的故国之城。自此家康追随织田,作为客将[ 客将,指受到客人礼遇的将军——译注。]多次被驱遣到前线,也曾经与武田信玄的军队交战,结果大败而归。另外他还曾充任后卫跟随信长军队在北陆讨伐朝仓,结果也大败。屡次惨烈的败仗让他面临丧命之险,其实本来即便他不参战,战争结局也依然如此,但是他忍苦耐劳,坚韧不屈,甘受命运驱使。
就在信长殒命本能寺之变[关于本能寺之变有多种说法,已成为日本历史之谜。其中最普遍的说法是,在日本天正10年(1582)6月2日,织田信长的得力部下明智光秀在京都的本能寺中起兵谋反,杀害其主人信长,几近统一日本,结束战国乱世。织田信长在本能寺之变中殒命,日本历史也由此被改写。——译注。]时,家康在堺市。如果那时家康身处故乡三河,天下就可能不是秀吉的,落入家康之手也未可知。不久秀吉成了信长的继承人,家康也入其麾下,忍辱负重。
从出身和经历来考量,或许家康比秀吉更适合接替信长。相反他却让了一步。东照宫的遗训中有这样的话:“人的一生有如负重远行”,正是肩负如此命运的家康的写照。一笔一笔,就像是强压着碾下去,粗厉的书风生动地体现了家康的性格。他的书体质朴而刚毅,但是仅限于此,并不具有艺术性。家康强韧的神经一直持续到生命的终结,故而至其晚年,书法亦未臻圆润之境。
据说坂本龙马也没有学习过书法。他少年时代爱哭,睡觉时常尿床。有一次去私塾上学时,由于遭到同学的戏弄就哭着回家了。后来为此竟至拔刀闹事,最后他中止了私塾学习,由他的女中豪杰的姐姐专门承担他的教育。他的姐姐擅长武艺,虽然也教他书法,但主要是教授武艺来矫正他爱哭的性格。十四五岁时,用世俗眼光来看,他完全是个不成器的少年。不久他到距家很近的日根野辩治的剑术馆学习剑术,剑道迅速精湛起来,性格也渐趋成熟,成了脱胎换骨的青年。十九岁的坂本来到江户,进入千叶定吉的剑术馆进一步修习剑术。在这里他广受认可,得到老师的秘传,掌握了老师那一辈人才能掌握的本领。千叶剑术馆云集了诸国众多弟子,在江户也称得上是屈指可数的一流剑术馆。
龙马作为剑客日趋成熟。就像幕府末期活跃的诸多志士那样,他也缺乏正规的文学素养,当然更不用说练习书法了。但是,他超越了看范本习字的成规。
龙马的书体传达了一种自由豁达的精神。是因为得到了“日本第一军事学家”胜麟太郎的认可、夸奖才写出这样的书法的吗?他的书法一直保持着不讲技巧、自成一体的风格。
与龙马不同,西乡隆盛和吉田松阴都正式拜师学过书法。西乡在青年时代曾任郡政府书记官,即“郡方书役助”,也可以称其为刀笔吏:他要处理大量文件,亲自执笔,过着忙碌的文字生涯。
就像龙马评价的那样,西乡隆盛是这样一个人物:“用力敲就大声响,小力敲则轻声响;贤明起来就令人吃惊地贤明,愚钝起来则不可思议地愚钝。”这样一个史上罕见的大人物,从他的书法里可以看出其谨慎正直的一面,而粗厉处也显示出与家康的相似,不过不像家康那样冷漠不动感情。西乡身上有诗人才情,他留下了大量优秀诗作。这种才情与他的东洋理想主义相结合,表现出了与家康彻底的现实主义迥然有别之处。
就理想主义而言,最为彻底的要数吉田松阴了。松阴生于贫穷的下级士族家庭,是食俸禄二十六石的杉百合之助的次子。五岁时叔父吉田大助去世,松阴继承其后。他才华横溢,十一岁即在藩主面前讲《武教全书》的战法篇,展现出令周围人惊诧的聪颖才智。在成为吉田家继承人之后,他到长州藩食三十六万石俸禄的军事师范学校接受教育。担当教育工作的是他的叔父玉木文之进。随着年岁渐长,他从军事学家那里接受的教育也越来越多。十九岁之前,他接受的不是所谓的私塾性质的教育,毋宁说是教学法纯粹明确的教育。十九岁之后,他成了独立的先生,任职于藩校明伦馆。他游学长崎、平户时,逐渐对世界形势有所认识,开始关心社会。佩里来日本后,日本社会陷入骚乱。松阴对社会的关心转为实际行动。他怀着国家信念,以此为目标勇往直前。他最为珍重的就是“至诚”,即极为坦率诚实的精神。所以他最讨厌的就是“虚饰”了。
松阴的书法总是向右上方挑,洋溢着青春的朝气,让人感觉理想在燃烧,而且一字一句毫不摇摆,字体一丝不苟。临死之前、也就是被宣布翌日斩首的前夜,他写下《留魂录》。与“囚窗客去夜沉沉”这首诗相比,它显得潦草不工整。但那样的书法当然不是马虎草率,而是表达了他清纯、毫无矫饰的心。这虽然只是向自己的同志表达思想的书作,却流露出真实的情感。在一般人眼里,他并不擅长书法,但是与所谓擅长者相比,却要好得多。田能村竹田在其《山中人饶舌》中将古代学者和当代学者的书法进行比较,认为前者的书法远为优秀。他断言个中理由是“古之学者为己而作,今之学者为人而作”。
【名人资料和故事】推荐阅读:
赵云和阿斗的故事名人故事12-01
鲁迅的资料和故事300字作文12-05
名人故事:名人趣言趣事08-08
名人故事的作文07-05
有哪些名人故事07-13
中国名人故事:朱德07-31
名人礼仪故事作文08-07
现代名人家教故事08-15
二年级名人故事09-05
名人故事:迪生-借力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