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要求

2024-10-26

体育课要求(精选17篇)

1.体育课要求 篇一

体育课常规要求

1、上课前5分钟,实施选项教学的年级学生自选到相应的上课地点(乒乓球和健美操在体育馆)。

2、学生上课迟到需报告,经老师同意后方可入列。因病、事假等原因未能来上课的学生,一律写请假条并经班主任签字,由体育委员把假条带给体育老师,并记入考勤,不允许口头带信请假。如果没有班主任签字同意,擅自不来上课,将以旷课论处,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3、如果因长期患病或身体原因不宜进行体育活动,应有县级以上医院证明,到年级部、体育教研组和班主任处登记,方可免上体育课。

4、体育教师作好考勤记录,每周汇总后向有关年级部汇报各班出勤、课堂表现情况,作为年级部量化管理内容之一。对屡教不改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处理。

5、为了防止伤害事故发生,准备活动时学生必须按照老师要求认真练习,着运动服装、运动鞋,不得穿皮鞋或凉鞋,学习态度端正,刻苦锻炼,掌握运动技能,增强体质。课堂中途不得随意离开练习场地到其它地方(如图书馆、教室、超市等处)。上体育课不要带手机、钥匙等

6、活动时要保持环境卫生,不随意丢弃废纸、杂物、饮料瓶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发现有违反者,责令其清洁操场一周。

7、下课时听到老师哨音后,立即集中,不得出现早退现象。解散后各班同学在本班组长带领下有秩序地回教室。

8、在任何时候都要对学校体育器材进行爱护。

9、如碰到下雨天,同学不能上室外课,留在教室等待通知,各班体委和组长及时与有关老师联系,安排好上课地点,防止出现混乱现象。

7、下课时听到老师哨音后,立即集中,不得出现早退现象。解散后各班同学在本班体育班长带领下有

秩序地回教室。

2、学期体育课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安排。(考虑各年级的具体情况)

学校和上级体育活动内容及安排

3、本学期体育考核安排和评分标准详细介绍: 详见《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安排》

3、课余体育活动练习要求、(各年级课间操做操位置介绍)

5、课外活动实施计划及评价体系。各年级体育课外活动时间安排。

体育学习成绩评价方法、调查了解体育特长生情况等。

常规教育实施情况

第*周第1次课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体育课常规的重要意义和重要性。

2、让学生了解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及课程评价的重要性。

3、让学生知道安全性及采用的预防措施。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常规

2、安全意识

三、教学过程

1、向学生询问寒假生活,并相互问好。

2、强调上学期三好学生的带头模范作用。

3、强调体育班长和小组长的作用。

4、运动服装的要求。

5、强调学习过程与态度对学习成绩评价的作用。

6、本学期执行三节体育课的意义。

四、本学期教学内容及考核情况

1、合作跑(nai力跑)

2、球类(篮球、排球)

3、跳跃(跨越式跳高)

4、技巧(鱼越前滚翻)

5、身体素质训练与测试、(50米、立定跳远、1000米男、800米女、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

五、安全的重要性

1、提高安全意识,把学生安全工作提高到一定高度上来。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措施,消除不安全的隐患。

3、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保护与帮助措施。

4、不光是在体育课进行安全教育,还要在学生业余生活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安全教育,时刻警钟长鸣!

2.体育课要求 篇二

1 中职体育开展游戏教学的价值

1.1 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相关研究证明, 传统的体育教学相对枯燥单调, 很多学生感到没有兴趣, 无法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也进一步地影响教学效果的提升。而运用游戏教学法能够将原本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 将原本呆板的教学模式变得相对灵活、更具参与性, 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 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例如, 跑步运动以及跑步热身是中职的基本体育教学项目, 传统的项目教学和热身学生感到枯燥, 如果引入现在“跑男”栏目中的“撕名牌”游戏, 将学生分成对立的小组, 在一方身上贴上名牌, 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追逐撕名牌。这样的活动学生参与热情非常高, 能够将教学内容、组织环节与学生的兴趣点有机结合, 大大提升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不仅能够起到锻炼身体、提升学生运动速度的效果, 又能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掘,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奔跑速度, 还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快乐, 真正做到健身悦心, 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同时, 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 更有利学生与专业学习相结合, 帮助他们以后更好地学习相关专业, 还能增强他们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

1.2 有利于培养体育文化精神

体育不能仅是一项运动, 同时也应该是一种文化和精神。中职体育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运动项目, 学会体育运动的各种技巧, 还应感知体育文化, 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受到自身成长家庭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现在的中职自我意识、拼搏精神、进取思想、团队意识、生命意识和健康观念相对较弱。与之相应的是中职对学生进行更多的是职业技能教育, 文化知识也是更多与职业及行业发展有关的知识, 人文知识和精神相对较少。职业体育游戏教学法能够对学生进行更多的生命和人文教育, 能够让学生感受更多的生活乐趣和人生感悟, 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感知更多更深的体育文化精神。

例如, 体育教学结合运动项目和游戏规则, 组织一些具有团队性质的体育游戏, 比如足球、排球等, 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团队, 在团队内部学生需要做好配合, 在对手之间需要保持竞争与拼搏, 还应将体育的友谊精神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在这个游戏过程中, 学生为了比赛, 需要精诚团结, 做好密切配合, 能够通力合作, 更好地感知集体的智慧和团队的力量, 能够强化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还能强化学生的组织意识和规则观念, 加深同学之间的感情。同时, 通过不断轮换交替队员, 又能够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会合作, 能够不断地在队友和对手之间相互转化, 学会适应角色的不断变化, 在增强他们拼搏精神的同时, 降低学生的排斥心理。让学生能够在体育游戏中学会根据形势的变化而变换角色的位置、态度和处理方式, 学会灵活调整心态。同时, 在游戏中经历更多输赢的历练, 学会接受成功, 也应能够承受失败, 不断锻炼他们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从事一项体育运动或者比赛, 必然就会成功和失败, 学会面对, 学会坚强, 学会虚心,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文化精神。

2 中职体育游戏教学法运用策略

2.1 要立足学生基础实际

中职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有着特殊的学习内容和生源基础, 我国特殊的社会认知、教育目标和判断标准, 使得很多中职的学生学习基础非常薄弱, 很多学生选择中职不是因为最初就有了较好的职业发展目标和人生理想, 而是因为无奈的选择, 他们没有较好的文化课成绩, 或者是因为家庭条件不好, 中招落榜未能进入普通高中, 只能选择中职。因此, 很多中职学生带着失望和无助来到了学校, 心理上受到很大的打击, 精神也承受着更多的压力。大部分学生心理不够阳光, 精神不够积极, 对学习和各项活动没有太多的热情。同时, 不少学生成绩不好, 是因为初中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也不具备较好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中职体育教学时, 不少学生平时喜欢一些运动, 但不喜欢上体育课, 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 喜欢体育, 但不喜欢体育课程, 平时会参加一些自发性体育活动, 但上体育课没有太多的热情。尤其是对学生进行一些系统性专业技巧训练, 很多学生感到较为枯燥乏味, 燃不起他们参与训练的热情, 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中职体育教学实施游戏教学法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 充分融入游戏教学, 以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增强体育学习的吸引力, 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更多的快乐,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例如, 足球教学过程中, 传统的足球热身运动很多都是单一的动作, 相对较为枯燥乏味, 简单的定位操和慢跑等方式学生感到单调, 不利于学生做好热身。且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 对足球的认识只有概念, 没有具体的体验, 更缺乏相应的经验。足球教师能够结合学生实际, 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 通过抢球等游戏, 能够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 调动他们积极学习的兴趣, 做好热身和课堂教学的有效衔接。还能帮助培养足球兴趣, 加深他们对足球的认识, 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夯实基础, 有利于他们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2.2 要立足需要选择游戏

中职体育教学引入游戏教学法, 需要引入和设计更多的游戏。体育项目很多, 很多学生不希望每天都在重复同样的游戏, 且不同的体育项目需要有不同的体育游戏进行导入, 在结束阶段需要不同的游戏来更好地放松和调节。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 精心设计, 让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 且能够从中得到更好的锻炼, 更好地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 感知体育的文化精神, 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进步。

例如, 跳远项目的训练, 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小组游戏比赛, 教师划出20 m左右的场地, 让每个小组的成员进行接力跳远比赛, 相同的次数看哪个小组最先跳到终点, 或者跳得最远, 获胜者将会享受下课前另一小组的腿部按摩服务。学生参与热情很高, 一下子调动了他们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 学生踊跃报名, 且积极准备, 争先恐后地在做各种热身训练, 以期能够在小组内和小组间跳出最好的成绩。这样不仅能够充分调动他们参与跳远运动的积极性, 还能让学生得到充分锻炼, 而且让学生在结束阶段学会如何放松自己的身体, 消除运动疲劳。同时在按摩过程中, 学生不仅学会了基本的按摩方法,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相互逗乐, 放松了心情增进了友谊, 享受了体育带来的快乐, 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

2.3 要立足细致加以设计

无论是传统的体育教学还是游戏教学法, 都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感知体育教学的内容;另一方面, 每项体育运动都是很大的体力消耗, 都需要更多的精力注入, 需要做好热身准备, 需要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因此, 在进行游戏教学之前, 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避免学生因为高度紧张或者运动过于剧烈而受到伤害, 防止各种意外现象的出现。另外, 游戏的选择还要充分考虑场地的条件, 很多体育教师是从其他学校借鉴过来的游戏活动, 有时可能不一定适合本校场地特点, 一定要全面审视体育游戏的特点, 对场地的要求等, 再确定是否操作, 以及如何进一步避免各种问题的发生。

例如, 有些体育教师开始体育游戏时, 让学生进行背人游戏, 有的是正背, 有的是倒背。这样的体育游戏需要田径场是塑胶做的, 而且铺的塑胶足够厚, 同时还应做好防护准备工作。但是, 有的中职体育场不是塑胶, 或者有的体育课在篮球场进行, 且地面都是水泥地面, 这样的体育游戏就要慎做或者不做。

2.4 要立足量和度的控制

游戏教学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 目的还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这就要求不能在教学中喧宾夺主, 而是应该更好地服务于体育课程教学, 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体育的基本动作要领, 能够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为此, 教师需要对游戏的数量、时间与课程教学的关系等做好把控, 精心设计每一个游戏教学环境, 合理安排好游戏活动时间。同时, 做好学生运动量的控制, 不能因为游戏过于吸引人或者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 而让学生超负荷运动, 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服务教学、促进学生成长的目的。

总之, 体育教学运用游戏教学法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不断强化他们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快速进入热身和锻炼状态, 防止出现各种意外或者伤害, 又能够进一步放松学生身体和心情。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充分重视游戏教学法, 并在课程教学中做到合理应用, 让学生能够感知体育学习的快乐, 真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展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收到更好的训练和教育效果。中职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需教师进一步学习和创新,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丰富, 在改进和优化完善中逐步提升, 真正服务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 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崔志钰.中职游戏教学的现实困境与解决策略——以计算机专业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5 (1) :57-60.

[2]应潇.浅谈体育游戏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 2015 (5) :204-205.

3.体育课标对体育教师的一些要求 篇三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

课程标准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有很强的素质教育思想和“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思想观念;摆脱传统的体育教育思想的束缚;敢于创新、尝试未知,勇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新挑战。认真细致地学习课程标准,尽力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直到掌握课程标准的精髓。这是实施课程标准的前提。只有领会了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才能有效地实施课程标准,达到“五大领域”的教学目的和“健康第一”的教育目的。

二、教师的责任观要转变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的责任仅仅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增强学生体质,比较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两个健康维度。体育活动如果只是为学生的学业和体质而考虑,那就只能培养身体强壮,而在生活和交往方面低能的人,这些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有可能变得“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所以,作为一个体育教师,承担着比传授知识、技术、技能更重要的责任,就是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发展,在中小学期间为学生奠定一生的做人和发展的基础。体育教师除了教知识、技术、技能之外,应更多地教育学生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使学生学会待人处事,学会与人合作共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代能够承担改造社会重任的人。教师的责任观要从为学生的学习负责转变成为学生的一生负责。

三、激发和保持学生运动兴趣的能力

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巨大动力。科学实践证明,兴趣对活动有推动作用。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只要学生对所参加的体育活动有了兴趣,就会把学习和锻炼视为自身的需要,从而积极地参加活动。体育教师应该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中心位置。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是体育课程和教学中最重要的事情。

四、提高专业自主的能力

“尽信书,不如无书”,新课程标准尤其强调发展学校本位课程,并开放给地方政府、学校、教师专业自主与课程设计的弹性空间。因此,若教师仍遵循古法照本宣科,而未能顾及学生实际需求与学校、地方特色来调整课程、设计活动,其结果不仅使新课程标准精神尽失,也无法满足学生所需,亦难以发展地方与学校特色,更不能达成新课程标准的最终目标。所以,体育教师要跳出传统的束缚,吃透课程标准的实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学习目标,并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来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

五、能注意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

体育课程是为所有学生而设置的一门课程,体育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有运动天赋的学生,教师应该让每一名学生平等受益,应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受到同等的尊重与关注。体育教师所提出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尽量使绝大多数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达成教学目标。

六、组织能力

1.课程标准将各学段分为六级水平,在教学中根据学生身体素质、技术基础情况来分层次教学。这实际上是区别对待原则的具体化。但在实施中,突出的一个问题是体育课组织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要求体育教师有非常强的驾驭课堂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控制全局的能力,否则,体育课就会是一片混乱。

2.由于实施水平教学,学生毕业时要求达到相应的等级水平,那么,体育教师的技术技能不能再满足于简单的平面教学,要高于相应的水平等级。即体育教师要深化自己的技术技能,各运动项目的理论知识、技术战术;从多方面选用、创建新的、有效的、合适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有高精深的运动能力和创新的、进行立体的、全方位的教学能力。

总之,体育教师必须有充分的思想认识,不断地转变思想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体育教师要不断地、自觉地更新各学科新知识,学习各学科新知识,同时要能在实际中加以运用,做一名通才型体育教师。

4.小学生体育课制度和常规要求 篇四

体育课是多数孩子们最爱上的学科.而体育课堂常规,是为了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学生提出一系列的基本要求,是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体育课堂制度和基本常规,希望同学们能进一步了解学习,为新学期更好的上好体育课做准备,为我们的安全工作提前做好一把锁.一、两个制度:

1.“体育委员负责制”:上体育课,在体育委员带领下,按体育教师的要求,在上课前布置好场地器材,课后整理好好和收回器材 2.“请假制度”:如有事有病必须请假.

二、学生“八个不准”

1.不准旷课,迟到,早退;2.不准穿大衣、裙子、皮鞋、高跟鞋、凉鞋,不准戴帽子、头巾和手套;3.不准佩戴徽章和携带小刀 4.不准擅自离开课堂 5.不准横穿跑道,投掷区;6.不准擅自动用体育器材;7.不准做危险动作、嬉闹追打; 8.不准做与练习无关的事

三、课前常规

1、体育委员上课前应主动与任课教师联系,以便教师了解有无见习生。

2、协助体育老师布置和检查场地,准备教具.。

3、学生因病、伤,不能上课时,课前应主动向体育教师说明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布置他们随堂见习或参加适当的活动.4、提前到上课地点附近活动,以便上课及时集合。

四、课堂常规

1、准时集合上课:上课铃响后,由体育委员及时在指定地点集合整队,检查上课人数。

2、上课礼节:体育委员整好队伍,下达“立正”口令,然后向教师报告上课人数,随后师生相互问好。教师即向学生宣布本课任务与要求,迟到学生向教师报告,说明原因,经教师允许后方可入列。

3、上课服装:学生上体育课时应穿运动服和球鞋,不准穿大衣、裙子、皮鞋、高跟鞋、凉鞋,不准戴帽子、头巾和手套、不准佩戴徽章和携带小刀等。

4、每次上课教师必须严格点名制度。学生不得迟到早退和旷课.

5、上课时,学生必须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注意安全,爱护器材,服从教师及小组长的指挥,努力完成各项练习任务,学生在课堂中不得嬉笑打闹。不经教师允许不得擅自离开课堂。否则作旷课论处。

6、课结束前,教师要集合全班学生,对本次课进行小结评比,指出优缺点,提出课后练习要求,宣布下次课内容,布置学生课后整理场地和归还器材。

7、下课时教师离队前向学生告别“同学们再见”,学生立正齐声回答“老师再见”!

五、课后常规

1、下课后学生应协助教师检查、整理场地和归还或移交器材的情况,以保证下节课教学的正常进行。

5.体育说课要求 篇五

1、教材简析(在本单元中的位置要求达到什么日标)

2、确定教学目标。

3、分析学习者的特征。

4、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的特征确定教学重、难点。

5、制订教学策略、方法、手段。

6、研究学法。

7、研究教学程序。

8、选择教学媒体。

9、进行自我教学评价。

10、每课时的板书设计。回应 删除 举报广告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说课

一、何谓说课

所谓说课,就是让教师以语言为主要表述工具,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专家、系统而概括地解说自己对具体课程的理解,阐述自己的教学观点,表述自己具体执教某课题的教学设想、方法、策略以及组织教学的理论依据等,然后由大家进行评说。说课活动由解说和评说两部分组成,重点在解说,评说则是针对解说而进行的评议、交流和研讨。

说课是一种教研活动,具有教研活动的一般性质。首先,它具有群体性,即由众多教师、同行参与。其次,说课具有交流性,即说课者与听讲者要彼此进行意见交流。再次,具有一定的研究性,即交流的内容是各自经过一定研究的结果。最后,还具有可操作性。

二、说课怎么说

说课在点明课题后分为三个层次来展开:

第一层次教学背景分析:陈述学习需要;分析教学;描述教学环境。

1.陈述学习需要。学习需要就是我们的教学需要。在教学中的学习需要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是指学生的学习现状与教学目标(或标准)之间的差距。通过学习需要的分析,可以了解三点:(1)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2)分析产生问题的方法和途径;(3)回答“为何教的”的问题。

在教学需要中,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学习者起点分析,另一便是学习者的终点认识。

学生起点分析,即关注学生进入教学前的学习状态,即原来具有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学习目标分析,教学目标的确立有助于教师明确学生“学什么”和教师事后检验学生“学”得怎么样,有助于教师明确学生“怎么学”教师“怎么教”问题。

2.教学任务分析。教学任务的分析,是对学生的起点能力转化为终点能力所需要的从属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详细阐释的过程。具体说就是确定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和重点,这与“教什么”“学什么”相关。另一则是揭示教学内容中各项知识、技能之间的相互联系,为教学顺序的安排打下基础。

3.教学环境描述。从教室的选择到师生关系以及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教师的教学心理状态,都是教学环境的组成部分。

第二层次:教学展开分析:解说教学策略;教学策略实施;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

1.教学策略制定。从宏观上,教学策略中首先要求创设适合于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和使用适合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通过教师提供的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措施来完成个体的认知建构。从微观上,教学策略必须针对不同的知识类型和认识过程进行选择。另外,练习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再者,反馈调控是现代教学理念下的一种教学策略。

2.教学策略实施,即教材、教法、学法的解说与教学过程的叙述统一起来。媒体的选择主要从任务、学习者、教学管理、经济、技术和管理这六个因素去考虑。板书的设计应该加以陈述。板书设计的合理、科学、经济和美观,应作为信息呈现的主要媒体。

第三层次:教学设计和教学结果评价

说课可以是课前或课后进行。课前的说课,一般是对为完成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教学策略方面而进行的交流,而课后的说课,侧重于运用教学策略后的效果的报告。因此,说课中这一活动环节也有两种不同的评价内容。若课前说课,对其教学设计实施以后可能会出现的结果进行预测;如课后说课,则对其教学设计实施以后的教学结果与预期目标做一番比较,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并改进对原有设计。

三、怎样评价说课

好的说课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1.突出教学理念。从说课内涵看,教学理念是整个说课的灵魂所在。没有教学理念的说课,说课便没了分量。

2.诠释教学思想。从说课表达形式看,它不是教案的复述;不是对上课的预测和预演,它是在兼有上述两点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地表达授课教师在对教学任务和学情的了解和掌握情况下,对教学过程的组织和策略运用的教学思想方法,注重的是对教育理论的诠释。

3.体现教学能力。从说课过程看,说课促使教师的教学研究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促使教师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化。因为教学思想的阐发,能够使教师明确教育教学观,展现教学设计,反思教学设计的预测或现象,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升华教师的教学境界。

4.展现教学境界。教学具有创造性。体现在说课者对于教学准确而独到的见解,对于教学环节独具一格的安排,对于教学策略独具匠心的理解和独特的运用技巧。

5.展示演讲才华。从说课技能上看,它具有演讲特点。它集中体现在说者的心口相应的协调和面对同行演说的技巧。让听者明白你所要进行的课的内容、目的、策略、手段及其效果的评价,明白你的教学思想及行为所引起的效应。说的好的课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

回应 删除 举报广告 试讲的目的要求

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作为实习教师,都要试着先讲一下,这就是试讲(又称预讲、试教)。它是切实保证我们开头能上好说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试讲可以检验教案的可行性程度,可以进一步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试讲能把可能发生的问题可能出现的差错,预先暴露出来,然后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以确保课堂教学的质量。

试讲的要求是:(1)试讲前要认真备课,熟悉教案,同时要坚定信心,为上好课作必要的思想准备和业务准备;(2)试讲时应严格按照课堂教学常规进行,教态从容,沉着冷静,一切跟正式上课一样;(3)依案施教,重点突出,有条不紊,过程完整;(4)要主动请人指导或旁听,及时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并就内容安排的难易,前后环节的衔接,时间的分配,讲与练的结合,字词句的推敲,教学语言的使用,板书设计的安排等等进行推敲,并作出切合实际的调整;(5)要注意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但要知道自己讲授中的优缺点“是什么”,而且还要能找出“为什么”,以便今后采取有力措施,对症下药,加强训练,发扬长处,克服缺点。

试讲的形式

试讲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法,如按听讲的人数、范围来分,有个别试讲、小组试讲;按时间来分有平时试讲、教前试讲;按性质来分有示范试讲和一般试讲,等等。这种种的试讲形式都有其各自的作用和要求,我们即以其中的几种为例,作一些简单的说明。

个别试讲 试讲者个人按着教案上的内容,仿照正式上课的样子进行试教,虽然没有学生等听课对象,但通过自己出声讲课,可以检查备课内容是否精当,教学环节是否紧凑,时间安排是否充裕,还可以使自己的讲课由生疏到熟练,教态由拘谨到自信大方;有时也可以请一两个同学旁听,提出改进意见。这种试讲因不拘地点、形式,较少受到限制,各人都可自由进行,能较快地提高讲课水平而受到普遍的欢迎。

小组试讲 以小组为单协,组员轮流上台试讲,其余的在台下作为学生听讲和回答问题,试教结束后集体评议。这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洗能较好地模拟课堂实况,又能相互比较,取长补短。小组的划分,有的以同教材者为小组,有的以实习组为单位。每组人数少的五六人,多的一二十人。人数多少各有利弊一般以八至十人的中等组为宜。

平时试讲 即在教学法课上或自习时间,在同学们面前试讲。它第一是练胆量。有的实习生缺乏在大庭广众面前讲话的实践,一上讲台就脸红心跳,满肚子的话讲不出;有的紧张得发抖,手足无措,有的虽能讲,但搔耳挠腮,斜眼砸嘴,缺乏规范形象。第二是练语言的自控能力。自控能力,指讲话时能自我控制语言发出的程序,边讲边根据听众的情绪反映来调整自已讲活的内容和方式。有的实习生一上讲台,出于紧张会头昏脑胀、语无伦次,自己不知所云,因此平时试讲就要学会掌握语言输出的自我意识感,并能冷静地作出必要的控制和调节,这是教师讲课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6.体育课要求 篇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上体育课应该穿运动服、运动鞋,摘掉佩带的校徽、胸针、手表、发卡、眼镜等,还要取出上衣、裤子口袋里的钥匙、小刀等坚硬、尖锐的物品。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上体育课的习惯。教学过程:

一、阅读教材中第34页的安全小故事:

1.学生独立阅读小故事。

2.结论:豆豆怎么都没有想到,一直帮助自己更好地看世界,给自己带来方便的眼镜,竟然成为划伤自己眼睛的罪魁祸首,给自己带来莫大的痛苦。其实不仅是眼镜,上体育课时,随身物品以及服装都是有特别要求的,不适宜的服装及不该带的物品会组我们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

二、贴心小提示

1.哪天有体育课,一定提前穿好运动服、运动鞋。或者把运动服、运动鞋带到学校,上课之前换好。

2.上课之前,认真检查自己随身物品,如果佩带了校徽、胸针、手表、发卡、眼镜,或者上衣、裤子口袋里揣了钥匙、小刀等坚硬、尖锐的物品,应摘下或取出,放到书包收好。

三、脱险金钥匙

1.上体育课大多是全身运动,活动量大,还要用很多体育器械,所以,为了安全,上课时一定按老师的要求穿运动服、运动鞋。

2.上衣、裤子口袋里不要装钥匙、小刀等坚硬、尖锐、锋利的物品。3.不要佩戴各种金属的或玻璃的装饰物,不要戴手表。头上不要戴各种发卡。4.患有近视眼的同学,如果不戴眼镜可以上体育课,就尽量不要戴眼镜。如果必须戴眼镜,做动作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做垫上运动时,必须摘下眼镜。

5.不要穿塑料底的鞋,尤其是高跟鞋,应当穿运动鞋或一般胶底布鞋。6.衣服要宽松合体,最好不穿钮扣多、拉锁多或者有金属饰物的服装,女生不要穿裙子。

四、小考场

1.上体育课了,老师发现小明还戴着校徽,提醒他摘下来,小明说:“校徽是学校规定必须佩带的,而且是要检查的,摘下来戴上去太麻烦,还容易丢,戴个校徽能有什么危险?”

(×)(略)

2.老师发现小丽胸前挂着一串钥匙,提醒小丽取下来,小丽说:“我放学自己回家,天天胸前挂着钥匙,摘下钥匙忘记放哪或者弄丢了,进不去家怎么办?”

(×)(略)

五、小结。(略)

7.青少年体育课程的卫生要求 篇七

在当今世界环境下,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如果没有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就很难在国际激烈的竞争之中占得一席之地。而青少年就是这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主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只有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快速持续的发展。所以为他们健康保驾护航的体育课就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而现阶段青少年因为心智和身体发育的不够完全,往往都很容易出现受伤、厌学、调皮和叛逆的现象。那么如何根据他们身体心理发展的特点来实施体育教学呢。下面本文就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育的特点为体育课程的卫生要求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

1 青少年运动系统的生理发育特点及其教学卫生

1.1 体育教学中青少年骨关节发育特点及其教学卫生

青少年的骨骼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软骨组织较多,骨组织中水分和有机物相对较多,无机盐的含量较少,因此青少年的骨骼呈现弹性,柔韧性较好,不易发生骨折的特点,但坚固性却不够,承受外界压力和张力的能力还不如成年人,很容易在强度过大和时间较长的外力的影响下发生生理弯曲或变形。为防止他们的脊柱、胸廓、骨盆以及下肢发生变形,我们除了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督促他们使其养成正确的姿势外,还要在体育教学的训练过程中注意并培养他们养成正确的站、立、跑、跳、的姿势和动作。当发现他们的身体出现不正确的姿势或发育缺陷时,应该及时的给予纠正或在体育作业中加入矫正的姿势和克服身体发育缺陷的练习,使其骨骼正常发育保持健康的身体姿态。

青少年的各骨完成骨化的发育时间多不一致,且椎骨完成骨化的时间较长,脊椎的缓冲作用较差,所以在教学时不宜在坚硬的(水泥和沥青等)地面上进行反复的跑跳练习。长时间在坚硬的地面上练习跑、跳,会对青少年下肢的骨化点产生过大或频繁的刺激,容易引发骨头过早骨化和骺骨的损伤,从而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同时还要避免过多的从高处向低处反复跳跃的练习,防止造成骨盆发育变形。

1.2 体育教学中青少年肌肉、肌力发育特点及其教学卫生

在对青少年体育课的实施过程中不宜过早地让其从事大强度的力量练习,因为青少年肌肉正处于发育阶段肌肉中水分含量较多,所含的蛋白质和无机盐的成分较少.肌纤维之间的间质物质相对较多,肌肉较为松软,肌肉横断面积小,肌纤维较细,肌肉收缩力量较差,肌肉能源物质储备较少。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最好选用其身体体重l/2-2/3的负荷量进行练习,还需要把改善肌肉结构的练习与发展柔韧性、灵活性的练习结合起来。另外,由于某些项目的运动特点,如:羽毛球、网球、投掷、跳远等,肢体承受的负担是非对称性的,而很容易造成肢体发育的不均衡性,故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对侧肌的锻炼,可以利用软式排球、实心球、轻杠铃、跳马等器械,做一些有利于肢体均衡发展的各种游戏或比赛性的跳跃练习、球类活动、模拟比赛、团队合作,简单的技巧和双人体操练习等等,以便有利于其全面、正确,有效地发展学生身体肌肉结构和肌肉力量。

1.3 体育教学中青少年关节柔韧性发育特点及其教学卫生

青少年关节活动的特点是关节活动幅度较大且柔韧性好,容易进行关于柔韧性方面的练习和学习。但教师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体操、武术运动项目中如不注意发展练习者腰背肌肉和腹肌的力量,只单纯地或过多地进行脊椎拉伸的静力练习和发展腰部柔韧性的练习,就容易引起椎体的骺软骨的损伤。同样道理,在篮球、排球、跳跃等运动的学习过程中,如不注意发展青少年练习者股四头肌等部位的力量,而只过多地练习膝关节半蹲位置处发力活动,尤其是在过于坚硬的室内外场地上进行过多的或反复的跳跃练习,会使髌骨与股骨下端经常发生摩擦、撞击,很容易造成股骨下端骺软骨的损伤以及髌骨软骨损伤。从而影响学生关节的正常发育。

2 青少年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生理发育特点及其教学卫生

2.1 青少年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发育特点及其教学卫生

青少年心血管系统正处于发育之中,与成人相比,青少年心脏中的心肌纤维短而纤细,弹性纤维分布较少,心脏瓣膜的发育尚不完全,心脏容积及重量都比成人要小,心脏肌肉收缩力量较差,每搏输出量和每分钟输出量较少,心脏血管的内径相对较宽但血管较短。所以在安排运动负荷时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和个别对待的原则。对于那些个子高大的学生,其心脏的负担量也是相对较大,还有一些性成熟比较迟缓的学生其心脏发育也较为迟缓,所以在安排运动量时也应该特殊对待。

2.2 青少年呼吸系统的生理发育特点及其教学卫生

青少年由于胸廓体积较小、呼吸肌力量较弱且呼吸快而表浅,所以肺活量较小,但呼吸频率快。随年龄增大呼吸深度会慢慢增大,呼吸频率逐渐减少而肺活量逐渐增大。青少年肺活量小,每公斤体重相对值较大,在运动时主要靠加快呼吸频率来增加肺通气量,而呼吸深度增加得很少,这是由于青少年的呼吸肌发育较慢、调节机能不完善所致。青少年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机能在正常的情况下,虽然与他们的发育水平相适应,但在剧烈的运动中,他们的最大肺通气量、最大吸氧量和负氧债能力都小于成人。因此对于他们的运动强度要进行合理、适当的安排,强度可以安排的稍微大些,但完成强度时不应要求过高或过于急。密度应当要小一些,间歇次数应该多一些,练习的总时间不宜过长。

2.3 其他注意事项

青少年要尽量少做或避免过多的屏气运动。因为在屏气时,胸腹腔压力升高,使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影响心脏本身的血液供应。屏气后胸腹腔压力突然减少,使得血液大量回涌心脏,不利于心脏正常的工作。还有倒立、背桥等运动也不宜多做。因为这些动作都要求人的面部朝下,心脏也处于倒置状态,由于血液重力的作用,回流心脏的血液变的困难,加重了心脏的负担。从而影响心脏正常发育。

运动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根据动作的结构、节奏以及用力情况,来逐步掌握呼吸的方法和节奏,并教育学生养成健康卫生的呼吸习惯。

3 青少年神经系统的生理特点及其教学卫生

(1)青少年学生的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工作能力较低,容易产生疲劳,还有神经过程的发生较不稳定,其中兴奋过程占优势地位,兴奋和抑制过程在皮质中容易扩散,表现为青少年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做动作时不协调、不准确,易出现多余动作,在建立条件反射上表现为产生快、消退快、重新恢复也快。所以在体育活动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上最好要生动活泼、简单易懂、多样变化,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穿插一些小型的比赛和小游戏等。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注意适当的休息或间歇。

(2)青少年的生神经活动中,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占主导地位,对于形象具体的信号比较容易建立条件反射。而第二信号系统尚处于发育的阶段中,对抽象思维加工能的力较差,综合分析能力的发展也不完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采用示范教学手段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多运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教学,多做一些模仿性的动作,注意培养其思维加工、综合分析的能力,促进第二信号的发育。

(3)青少年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分化尚不完善,神经系统分析能力较差又受到小肌肉群发育相对迟缓的影响,导致他们在运动中对距离、时间、速度和力量的判断能力不强,肌肉运动的感觉不够细腻,因此不宜要求他们做过于复杂、精细、难度系数过大的技术动作。

(4)青春期男生心理特征表现多为好胜心强,往往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要加强防伤观和组织纪律的教育,同时还要加强保护措施和培养其自我保护的能力。而这个时期的女生由于内分泌活动的改变,神经系统的稳定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身体各项运动能力都有所下降。同时反映在心里特征上表现为对所参加的体育活动兴趣和积极性不高,所以对于她们在各项体育项目中都要适当减低要求,并在教学中注意循循善诱、启发、鼓励她们积极参加体育课的学习和锻炼。

4 总结

只有正确地了解掌握青少年在他们这阶段各个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的特征后,在组织安排教学内容的进行,这样才能保证教师顺利进行体育教学且又不与孩子们的身体发育相冲突,才能充分发挥体育课的作用,为青少年健康茁壮的成长保驾护航,为将来祖国提供健康、健壮、结实的后备力量。

参考文献

[1]姚鸿恩.体育保健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赵广涛.从运动生理学角度看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的意-解读中央7号文件[J].训练与竞赛,2010:150-151.

[3]常为来,宫丽娜.浅析青少年生理发育特点与体育教学卫生[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23-124.

[4]赵仁清.运动对青少年骨骼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机制[J].体育与科学,2009:69-72.

8.浅析新课程对体育教师的要求 篇八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030-02

全球化进程给中国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此时代背景下,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格外令人关注。体育课程的改革即要考虑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又要结合体育课程本身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体育课程的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功能。要使我们体育教师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高素质、健康型的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

新世纪教育发展与变革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当前,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下,党和国家对基础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要求未来的基础教育工作应有助于培养能够适应新世纪科技革命需要和善于应对国际竞争的新型人才。这种人才培养的任务对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教学改革也因此而备受关注。由于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上均存在着弊端,阻障了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主要表现在:

(1)教学观念落后。体育教师在教学观念上,存在着重运动技能教学,忽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教学上以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增强体质为目的,忽视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和锻炼习惯的培养;重视少数尖子生的选拔和培养,忽视全体学生的发展;忽视终身体育的功能,学生学习了大量的运动技术,可是对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并无多大的作用,离开学校后依然两手空空。

(2)教学方法简单。传授式教学方法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被广泛运用,教学片面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跟着老师做,不必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只要能“依样画葫芦”便是最好的教学了。这种重技能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助长了学生学习的依赖性,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的激发,造成许多学生喜欢体育活动,而不喜欢体育课。

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上一场深刻的变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这就需要中小学教师迅速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改进原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重新认识和确立自己的角色,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新时期体育教师如何发扬传统教学的优势,尽快地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

1 如何改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

1.1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随着生产自动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社会物质生活的较大改善以及余暇时间的不断增多,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人们体力活动大大减少,各种“文明病”迅速蔓延,从而使国民的体质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于是,注重身心健康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参加健身锻炼,正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随着医疗改革制度的实施和完善,健康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宜兴市民,每天晨练、登山、打球的人络绎不绝,加入体育锻炼的人群越来越广,终身锻炼的意识已逐渐深入人心。因此,体育教师也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利用体育教学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坚持课外锻炼的习惯,增进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全面发展。

1.2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教无兴趣,学生学无乐趣。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生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如,首先,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其次,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享受學习的乐趣,养成健全的人格。

1.3 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地发挥。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习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服务者。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体育活动的组织者,成绩的判定者和绝对的权威者,而且,总是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新课程要求教师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居高临下的指挥者转变成合作型的良师益友,使教学过程转变为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的过程。

1.4 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探究学习中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合作学习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例如,初三的跳绳练习,过去教师一般采用传授式教学法和学生反复练习的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目前,在教法上我改用激趣法和鼓励法进行教学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课前,激发学生模仿兔、袋鼠等动物跳,然后,布置动物学跳绳,比一比谁学得快的任务,让学生自由练习。练习过程中,一些基础好的学生很快就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为了保持学生的练习兴趣,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习,一方面,让学生当小老师教不会的同学。每当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我都会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有时作出惊呀的表情,,在我的激发和鼓励下,学生对跳绳充满了兴趣,不仅体育课上跳,回家跳,上学期中考全部满分。面对学生的进步,我深感成功的快乐。体育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有情景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游戏竞赛法 、动机迁移法、成功教学法、创造思维法、兴趣教学法等,从而改变单一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在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是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总之,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试验稿)》以鲜明的教育理念和浓郁的时代创新气息,呼唤着体育教师的角色转换。究其实质,是要求教师从既往居高临下的传道授业解惑之权威向现代意义上的平等对话,重塑课程,激励发展之创新主体转换。这是体育教师职能的一次历史性转变,是百年现代体育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种新阶段和新境界。

参考文献

9.初中体育实践成果展示要求 篇九

经过半个月的培训学习,使我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提高了思想认识,理清了教学思路,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也加深了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从而转变了以前的教学观念,领会了体育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精神实质。促进了自己业务水平的提高和学生学习水平的不断提升,并不断优化学生学习方式,同时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为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奠定良好的基础。实践成果要求 :

初中体育单脚起跳、双脚落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做出基本跳跃的动作。

2、学生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新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 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新活动。

三、设计理念: 让每个学生通过体育感到到愉悦,在愉悦中初步掌握"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简单的动作方法,同时在激活思维、拓展能力过程中体验合作、创新、成功时的心情,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片段:

1、调动情绪,激发兴趣。⑴课堂常规,明确学习内容和要求。⑵小游戏:接力赛跑。

2、合作探究,掌握技能。⑴跳跃:单脚起跳,双脚落地。⑵进入情景→探究学习→自主学练→知识技能评价。⑶学生一跳一练一评,在活动过程中掌握技能。

3、激活思维,拓展能力。小结:师生共同讲评。

五、教学反思

10.一小时体育活动整改问题自查要求 篇十

近期对二、三、五、六、儒林、共青、西台等学校的1小时体育活动整改情况进行了检查,从检查情况看,各校之间整改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学校已经整改完毕,且质量较高,个别学校对整改懈怠缓慢,现把存在的一些问题通知你们,望你们认真自查整改备查!

1、各类课程表、作息时间表都要包含大课间活动、课间操、课外活动等,学校要按照要求统一设计,规范张贴。

2、大课间体育活动安排及大课间体育活动记录、课外体育活动安排及课外体育活动记录,活动内容安排要具体化(如:跳绳、踢毽子等),活动安排要做到“四落实”,活动记录要与活动安排相一致,记录要详实认真。

3、要制定大课间体育活动计划或方案(文字稿)、课外体育活动计划或方案(文字稿),要有上学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情况总结、课外体育活动情况总结等。

4、档案整理要规范,分类体系要清晰,档案分上学年和本学期,要分别整理归档,内容要根据细则逐一落实归类。

5、要有对体育教师的考核评价办法及制度。

6、要有学生课堂评价表(已发至学校信箱请使用)。

7、体育教师培训、配备要有专门档案材料。

8、器材室环境卫生及器材要规范整理。

9、按规定数量配足体育专兼职教师。

10、按要求开齐体育课,一二年级每周4节,三四五年级每周3节;任课教师一览表要与实际体育教师一一对应。

11.论现代体育对教练员素质的要求 篇十一

一、教练员的职业道德

教练员的职业道德是指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敬业精神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教练员强烈的敬业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教练员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是与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融合在一起的,这二种精神融为一体所产生的巨大的精神动力,会对教练员和运动员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思想上的大彻大悟,常会带来工作上的大智大勇。有了这种崇高的思想境界,教练员和运动员可以表现出超出常人的顽强。教练员的日常工作是枯燥而艰辛的,只有具备崇高的理想才能抵制来自内外的诱惑和打击,引领运动员为祖国顽强拼博。

二、教练员的科学文化素质

教练员是把竞技运动的先进专项技术传授给运动员的主体,是科学化训练的设计和组织者。教练员绝大多数是运动员出身,高级教练员尤其如此,这就决定了教练员职前的课程学习紧密伴随着运动训练。运动队缺乏文化学习的氛围与环境,相当多的运动员对科学文化的学习兴趣淡薄。因此,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指导思想。其次,加强对青少年运动员文化基础和心理健康干预知识的学习。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运动员素质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未来教练员继续进步的阶梯与基础。如果只满足于运动员有拔尖的运动成绩而不顾其它,那么当这个运动员成为教练后,其素质中的不足不仅使其自身的教练水平难以提高,同时还延误下一代或几代有运动潜力的运动员。

三、教练员的专业理论水平

教练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是指所具备的本专业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及掌握程度的高低。教练员具有高水平的本专业理论知识,可通过稳妥的、得法的方法,能够解决如运动成绩停滞、技术上的错误、教育上的疏忽等问题;对每个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作出估计,并且确定现实的指标,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使管理工作符合客观规律,如教练员必须能够确定运动员是否能适应大量的无氧代谢的训练,是否能在训练计划中使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产生全面的提高;而且还能与运动员取得更多的共同语言,彼此产生信赖感。1992年全美体育协会就提出教练员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包括:1、运动损伤的防治与处理。掌握预防、处理运动损伤的技巧,能够对运动损伤进行确诊和评估。2、要了解运动员从青年到成年的发育过程。3、能够讲授有关营养方面的理论知识。4、要了解训练原则中的关键因素、关键性技术环节,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技术动作。

四、教练员的能力和技能

1、训练能力。训练能力不仅仅是训练教学能力,它包含选材能力、训练教学能力、比赛指挥能力等方面。要达到选材的科学性、合理性仅靠教练员的直观感觉已远远不够,必须将生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融入选材。教学能力是整个竞技训练过程的核心,是竞技运动的积累过程,教练员将自己的专业技能通过教学过程传授给运动员,使他们获得基础和专项的技战术能力。比赛指挥能力也是教练员不能忽视的一个方面,竞技比赛过程中不乏因比赛指挥不当而溃败的事例。

2、管理能力。教练员不仅是训练的第一责任人,同时也是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因为训练和管理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一般优秀的运动队都配有做思想政治工作的领队,人们常常会陷入这样的误区:教练员抓训练,领队抓管理,使得训练和管理脱节。而为我国创造过无数辉煌业绩并且基本保持长胜不衰的运动项目,例如乒乓球、羽毛球、射击、跳水等国家队基本上都是实行总(主)教练负责制,这样才能将训练和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3、沟通和协作能力。教练这一职业是和人打交道的职业,这就要求教练员不仅能与运动员及时有效的沟通,同时也要求教练员之间能顺畅地沟通和协作,因为竞技体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从战术需求而言,也需要及时了解对手,常言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12.体育课要求 篇十二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坚持科学系统的体育锻炼对于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能产生积极的影响。青少年学生,特别是初中、高中的女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让她们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积极参与体育课堂教学,这对于其身体素质的改善和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与男生参加体育锻炼、学习不同的是,女生会经历一个特殊的时期——经期,处于经期的女生其心理、身体状况往往与平时有较大的差异,该如何让她们顺利度过这一时期,更好地进行体育学习呢?

一、女生经期的身心特点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女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经期的到来,女生会觉得身体不适,内心也感到烦躁不安,容易冲动行事,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

二、女生经期的体育卫生要求

对处于经期的女生,一些体育教师出于各种因素考虑,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干脆让她们见习或者是回教室休息,事实证明这是不科学的。有关资料显示,女生月经期间参加适量的劳动或户外运动,能改善其盆腔血液循环,减轻腰酸、背痛、下腹部坠胀等症状,使经血流畅,从而提高自身体质。有些女生每次月经前5天左右或者在经期其下腹部常有阵发性疼痛感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经血来潮后这些症状会逐渐减轻。出现这一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女生自身的生理因素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因缺乏体育锻炼、身体虚弱、精神紧张等原因所致。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是,体育教师应根据女生经期的体育卫生要求,进行科学的指导、训练,鼓励她们积极参加适度的体育锻炼。

1.

对处于经期的女生来说,教师要减少其运动量,安排其活动的时间不宜过长,不宜让她们参加对抗性较强的体育比赛。对抗性较强的体育比赛会引起女生大脑神经兴奋,使其情绪紧张、体力消耗过大,易导致其卵巢功能失调,造成经血过多或过少。特别是对于月经初潮的女生,她们的月经周期尚未稳定,教师更应注意其运动量的合理安排。

2. 女生月经期间,教师不宜安排其参加游泳运动项目的学习。

因经期女生子宫内膜脱落后,子宫内形成较大的创面,子宫颈口略微开大,游泳时病菌容易侵入生殖器官从而引发炎症。体育教师应及时提醒处于经期的女生要注意保护好下腹部,避免受冻及寒冷刺激,冷水浴应暂停。

3. 应避免处于经期的女生进行大强度的或震动较大的跑跳项目练习。

如,跨栏、百米跑、跳高等,以及屏气和静力性练习。如,收腹、倒立、后倒成桥等,以免其子宫受到过大的震动或腹内压过高使得子宫受压、经血过量、子宫位置改变。

4.

对于月经紊乱(血量过多、过少或经期不准)及患有痛经、生殖器官炎症的女生来说,教师应不让其参加体育教学活动。

5. 建立月经卡片(见下表),掌握女生月经情况。

其目的是为了总结经验、收集资料,为教师进行科学的训练提供依据,从而促进女生身心健康发展。

13.图里河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要求 篇十三

一、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深入调查,了解学生实际,根据《课程标准》、《基本要求》、《体育课本》、学习情况、气候和场地、器材条件等,预先制定体育教学计划(含学年、学期、单元计划),每节课均要编写教案,严格按教学计划上课。

二、做好课前准备,提前布置好上课的场地器材,做到教学环境整洁,场地器材布局合理、安全。

三、在上课前做好自身的准备,穿整洁的运动服装和运动鞋,备好教具,注意仪表,提前到达规定的集合地点等候上课。

四、做好学生体育骨干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学生骨干在课棠教学中的作用,使之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

五、建立健全体育课教学常规。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形成良好的课堂秩序,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实际,运用现代教学工具,善于不断改进组织教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合理安排每节课的基本教材,处理好体育课的“教、学、练”三者关系。既要使学生得到全面身体锻炼。达到各类教材的运动负荷参考指标又要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七、在每节课安排适宜的练习度和运动负荷,要充分运用体育课的空间、时间、场地、器材等条件,严格组织教学使教学连贯紧凑,以提高实效。

八、结束前做好整理放松活动,认真进行小结,布置课外作业,要指定并协助检查课后学生整理场地,收拾归还器材工作。

九、在课后主动征求体育委员、组长和学生对本课的教学意见,认真写好课后小记。

14.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设计与反思要求 篇十四

1.皆在发展学生的运动天赋,发展学生跳跃动作,基本的田径常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2.让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技能进行体育活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性活动。

3.通过教学发展学生在田径项目运动和跳跃项目能力的培养。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基本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具备较好的跳跃协调能力,同时也具备学习一些田径上如100米、400米跑步的能力。

这节课由于与日常生活相关没有很大的知识点障碍,易于接受。

由于地处边远山区小学生对于田径上100米、400米、跳远能力具有较好的基础。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老师教学,提出跳远的要点和100米、400米应注意的事项,通过示范展示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通过学生之间的比拼理解体育精神。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重点:发展学生田径方里面和跳远的能力

2.难点:培养学生在运动中的创新能力与体育精神。六.教学过程: 1.准备部分:

【1】先跑两圈进行预热准备,以防有肌肉拉伤的情况出现。【2】明确学习的内容与要求及注意事项。

【3】在老师的带领下做小游戏,愉悦身心,并学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开始部分:

【1】首先进行预热,做一套肢关节运动,做好跳远准备。【2】根据老师口令进行运动。【3】统计数据,做好评估。教学反思:

15.体育课要求 篇十五

一、体育道德的正确认知

教师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首先必须让学生正确认识什么是体育道德,教导学生正确认知体育道德是教师培养学生形成体育道德的基础。从道德规范上讲,体育道德就高中学生而言就是热爱体育运动,积极锻练,提高水平;尊重对手,服从裁判,公平竞争。从道德精神上讲,体育道德又包括了体育精神,即对体育运动持有着一种顽强拼搏、公平公正、刻苦努力的信念与追求。在落实到具体的体育运动锻炼中,学生的体育道德又可以表现为遵守规则和服从管理。比如,部分高中学生在体育锻炼时表现得不够积极踊跃,态度懒散,甚至有的学生会把体育课私自挪为他用,从体育道德上看,这些就是不尊重体育运动,不遵守课堂纪律的表现。教师应当明确告知学生体育道德表现在方方面面,它不是单一的行为选择,不是单一的具体事件,而是综合性的行为规范。对每一个学生来讲,尊重每一项体育运动本身,尊重课堂上教师的体育教学活动开展与安排,尊重每一次体育锻炼的机会与过程,这些都是学生最起码,最基本的体育道德。

二、课堂教学的正面熏陶

课堂教学的正面熏陶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选择倾向。以田径项目中的跑步为例,高中体育中会涉及到中长跑、接力跑等具体内容。教师也会在课堂上安排接力比赛等等,从竞技的角度上讲,有比赛就会有名次,但从体育道德上讲,更应当强调的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因此教师在安排这些比赛时,要弱化比赛结果而强调比赛过程,特别是比赛中,学生之间是否足够团结合助,团队与团队之间又是否彼此尊重,比赛过程中是否服从裁判员的指挥,比赛过程中对于队友的表现,特别是不太完美,不如预期的表现是否能恰当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教师去指导与提醒的。比如接力赛中鼓励队友与队友之间相互打气,比如在组队时充分听取并结合组员的建议来整合最好的资源等等。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体育道德的奖项,比如风度奖,进步奖等等,作为学生学习参考,向优秀体育道德靠拢的对象。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在课堂上除了关注学生动作要领的掌握程度外,还要充分关注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规范,做好引导、点拨、矫正、纠错的工作,这些都是构成学生体育道德的基本要求。

三、为人师表的模范榜样

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的开拓者与引路人,更是学生模仿与参考的对象与标尺,因此,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教师本人的行为规范也是基本要求之一。以田径运动中的长跑训练为例,很多学生都难以持续地锻炼与提升,特别是在期末考试的800米与1000米时,很多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还没有到达终点的,就会在时间到后立刻停止跑步,而不是坚持完成,这实际上就是体育道德中意志力不坚定,缺乏对体育运动足够尊重的体育精神。对于这种现象,教师在学生的锻炼中,可以陪伴学生一起进行长跑训练,在考试中,对于时间到还没有完成的学生,也可以陪伴,用自己的行动去带动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看到教师的努力与付出。除此以外,教师也可以适当地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历,比如自己最开始在长跑练习时遇到了什么困难与挑战,又是通过什么办法去克服,最后又取得了怎样的进步等等。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无形中影响学生,而教师本人的体育道德更加是学生参考的对象,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自己在学生形成体育道德过程中的影响力。

四、典型事迹的鼓励鞭策

除了学生本人的努力,教师的榜样,还有一个形成学生体育道德的基本要求,那就是典型事迹的鼓励鞭策,这里的典型事迹主要指的是发生在体育明星、优秀运动员身上的事迹。由于体育明星、优秀运动员本身自带光环,作为公众人物也非常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体育道德的好坏与否自然也会成为学生参考的一个因素。因此,教师要充分借助先进典型事迹来鼓励与鞭策学生。比如2012年伦敦奥运会1 10米栏预赛中,著名运动员刘翔意外摔倒致使无法顺利完成比赛,但即使忍着疼痛,刘翔也坚持单腿跑完全场,这是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对体育项目、体育赛事、体育精神及运动者本人的一种充分的尊重。因为如果单纯从运动的初衷——强身健体的角度上讲,体育运动本身并无绝对性的输赢,有的只是是否完成了运动项目本身的所有内容。刘翔这一行为正是运动员最朴素的一种情怀——完成运动的表现,这是优秀体育道德的表现。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借助这些典型的事迹来鼓励与鞭策学生,让学生从偶像身上汲取力量。

16.课程改革对中学体育教师的新要求 篇十六

关键词:新课标;体育教师;影响;新要求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213-03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素质的高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体育教师作为学校全体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广大体育教师只有勇于迎接挑战,积极地寻求发展,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新一代课程改革的要求。

一、新课程改革对中学体育教师的新要求中应具备的能力还包括

1.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培养新时期人才的重要保证,也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关键性因素。要充分理解新程标,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发散思维和创造精神,结合时代的特点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科学合理地制订初、高中体育课程的计划和进度。根据对学生体能、运动知识以及技能难度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科学合理地设置体育课堂中学生应达到的学习目标。这样一来,编写出的教案就显得实用多了。体育教师通过标准、正确、优美的示范动作展示给学生,通过宏亮果断明确、哨音雄厚有力的口令,灵活全面地指挥队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合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表现活跃,自主学习的机会多,师生互动的情况充分,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情况好。熟练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练习方法和裁判法,普通话正确流利,语言清晰、简练;音量适中,语速适当;场地器材布置,利用安全、卫生合理。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制订合理的体育运动,布置课外练习内容数量适当。此外,要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娱乐体育和休闲体育的项目,指导学生科学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才能搞好本职工作。

2.课余运动队的训练能力。课余体育训练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为国家体育事业储备了坚实的后备力量。在学校中,开展体育活动、推广体育文化,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体育教师需针对不同学生的特长进行科学培养、合理训练。使每位队员的潜在能力得以发挥,并妥善利用。

3.应变能力。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讲,体育教学在内容和时间上都有很大的弹性与随机性。作为体育教师必须具有处变不惊、临危不乱的应变能力。教师只有灵活安排,巧妙处理,才能保证教学工作按照计划顺利进行。但应变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出来的,要经过多实践、多观察、经常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来实现的。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与时代接轨,以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4.创新能力。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是说教师为解决体育教学课题,运用一切已有信息,开发出某些新颖、独特、有价值的成果的能力。它一般包括两方面:一是教学能力。重视创新能力的体育教师会不断地开发富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在有限的时间空间范围内,把教学调整到最佳状态,使其对学生更具吸引力,营造出愉快的学习气氛。二是科研能力。教师在系统地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探讨教学思想的同时,能够立足于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主动自觉地投入到教学科研中,通过探索发现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

5.计算机应用能力。上网搜集信息是体育教师提高个人水平、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因此,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对于每位体育教师来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通过计算机获得大量信息、制订教学计划、体现科研成果、规范管理工作等等。因此,合格的体育教师必须懂得如何使用计算机,并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幻灯投影、电视录像、电子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参与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6.组织能力。教学的成功与否,与体育教师的引导和安排紧密相连,组织能力强的老师组织的教学,前后之间井然有序,环节与环节之间能平稳连接。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运动技能与学生身体发展为主线,讲求45分钟的效益;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发展需要,具有比较鲜明的体育文化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步骤清晰、组织严密,分段合理,使其充分体现新课改的各项要求。

7.竞赛组织能力。竞赛是对教学和训练效果的检测,既能提高竞技水平,又能促进全民健身的展开。体育教师通常是竞赛的组织者,要对整体竞赛的内容进行编排,同时,还要准备充足的场地和器材等诸多方面。这不仅需要体育教师具有良好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8.操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会用到诸多运动器材和现代的电化手段,作为体育教师,除了会正确的的使用它们,还要懂得如何保养和维修。通过对学生的身体和技能情况进行准确判断,对课程进行合理安排。对紧急伤害事件做到及时正确的判断并妥当处理。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教师需具备的素质

1.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的道德品质包括人格、品行、作风等,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学生具有导向功能。从体育教师本身来说,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充分认识自己的工作重要性,着眼于未来,献身于体育事业,甘于清苦,乐于奉献,以实际行动给学生正确的人生导向。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世界的时候,其本身作为周围世界的一个重要成分出现在学生面前,参与学生的认识过程,体育教师必须加强自我思想、性格、品质的修养,热爱教育,献身体育事业,做到学高身正。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教师是胜任新课改的首要条件,而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

2.要有厚实的知识素养。首先,知识要渊博。教师知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水平。体育教师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先进的思想、科学的手段、丰富全面系统的知识来高质量地完成教学工作。体育教师以扎实的知识功底为基础,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如利用网络技术,设计出ppt或flash课件,让学生观看跨栏的一系列动作,让学生通过学习,自行去更改、辨析、学习。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学生学到了知识,学习的热情也极大地调动了起来。其次,知识要专业。体育教师如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不仅能赢得学生的喜爱,还能使学生将这种情感迁移到教师教的学科中,表现为愿意为他们喜爱的教师努力学习、乐意接受他们所讲授的课程,热爱他们教的那门学科。因此,教师专业知识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校组织的业余运动队,需要的是一技多能的教师,为保证训练指导的顺利进行,体育教师应当也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只有具备较强的能力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3.良好的身体素质。体育教师要有充沛的精力,健壮的体魄。体育教学工作一年四季多数是在室外进行的,如果没有很强的适应力,就不能胜任这种工作。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更好的应对素质教育改革中不断更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使教育改革顺利进行,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提高。用教师的感召力去影响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良好的身体素质对体育老师来说是很重要的。

4.心理素质。体育教师保持一个积极乐观、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对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尤为重要。宽松愉悦的心情,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不尽的乐趣和满足感。催人奋进的激情,可促进学生的全身心投入,从而发挥出学生的潜能。沉着冷静的头脑可对突发事件迅速及时作出正确的应对方案,把危险降到最低。坚韧不拔的毅力帮助体育教师在逆境中坚定不移的向着目标迈进。

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他们应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状况,对我国将来的社会风貌和民族精神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体育教师作为体育工作的学习者、研究者、合作者和创造者,把握新课改赋予教师的内涵,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强理论学习并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以能在平时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傅道春,齐晓东.新课程中教学技能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周云,周志雄.论新课标下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转变[J].体育教学,2005,(5).

[3]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杨良兵.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问题的探讨[J].体育教学,2005,(3).

作者简介:潘家志,男,广西钦州灵山人,讲师,广西师范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体育教育与训练学。现就职于钦州学院。

17.体育课要求 篇十七

一、论文答辩要求

1.论文写作完成,并上交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最后审阅,对已达到本科学士学位毕业论文质量要求的论文由指导教师推荐参加论文答辩。

2.论文答辩小组由3名或以上的教师组成,其中设组长一人,组员若干。

3.论文答辩程序:

(1)由答辩小组组长宣布答辩开始。

(2)答辩学生自我介绍论文,包括题目指导教师;答辩学生做陈述,包括研究目的及

意义、研究方法(分析方法)、对象、主要观点及结论(或解决的问题),时间不超过15钟

(3)答辩小组教师针对论文所涉及的内容提出质疑,问题一般3-5个,时间不超过

10分钟。

(4)记录员核实记录结果

(5)答辩小组合议并评定成绩

二.成绩等级、评定办法及标准:

论文成绩评定采用论文与答辩相结合的形式,论文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答辩,论文合格但答辩不合格者也不能取得学分。

1.答辩小组根据每个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及答辩情况,并参考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的评分意见,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评定毕业论文成绩。

2.由全体答辩成员以投票方式或集体讨论方式评定其成绩(总成绩的比例为:指导教师评分占25%、评阅教师评分占25%、答辩小组评分占50%)

3.评分标准如下:

优秀: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论文中的实际问题,独立工作能力较强,对某些问题的分析有独立见解,观点新颖,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言之有据,分析正确,论证有力;答辩中叙述流畅、清楚,能较深入地回答教师全部问题;思想作风好,工作认真踏实,遵守纪律。

良好: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全部任务,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论文中的实际问题,有独立工作能力,对某些问题有见解,文笔通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答辩中叙述清

楚,无原则性错误;能正确回答一般问题,对复杂问题能经提示后正确回答,严格遵守答辩纪律;思想作风好,工作认真遵守纪律。

中:基本完成任务书规定任务。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论文中的实际问题,有独立工作能力,文章层次分明,结构较为合理,文笔通顺;答辩叙述较清楚,经提示启发能正确回答问题;工作较认真,能遵守纪律。

及格:基本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尚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论文中的实际问题,无大的原则错误,独立工作能力一般化;答辩中叙述条理性差,基本概念不扎实,但经提示和启发尚能回答问题;工作尚认真,能遵守纪律。

不及格:未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主要任务,或完成的部分质量很差,有重大原则性错误;抄袭他人毕业论文;答辩中基本概念不清楚,多次发生原则性错误,经提示启发也基本上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工作不认真,不遵守纪律。

三、有下列情况之一,不得参加答辩

(1)由于学生本人不努力,未能按计划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规定的任务;

(2)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太差,有重大知识性、结论观点错误或不规范;

(3)有抄袭他人毕业论文(设计)或学术期刊文章;

(4)规定学生完成并上交的材料不齐全者;

体育系

上一篇:美容产品市场调研报告下一篇:马背小学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