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朗读散文诗歌

2024-10-08

经典朗读散文诗歌(15篇)

1.经典朗读散文诗歌 篇一

英国诗人密尔顿也认为:“好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课文较好的解释, 在琅琅书声中, 课文的优美意境, 缜密思路, 象征意义, 传神描绘, 观点主张能得到充分酣畅体现.”那么, 在低年级课堂上如何来指导学生的朗读呢?如何让学生体会诗歌体裁课文的内涵呢?

一、激发情感读课文, 引起心灵的共鸣———激情朗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浓厚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情绪是学好一篇课文的关键.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尤为如此.所以, 在朗读指导中, 教师带领学生全身心的投入, 体会课文所包含的感情, 以感情为基础, 在文章所描绘的情境中, 用情读课文, 激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例如,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一课.本诗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直接联系不够普遍.教学时, 我紧紧抓住“送蝈蝈”这根叙事线和“献爱心”这根情感线, 在指导朗读时设计了几个小问题, 帮助学生尽快的进入课文情境: (1) 盲婆婆的眼睛瞎了, 她可怜吗?请你说说她可怜在什么地方?学生肯定会说, 看不见外面世界上美好的东西;一个人在家很孤单;生活不方便等一大通理由, 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对盲婆婆的同情心. (2) 如果你就生活在盲婆婆的身边, 你会怎样去帮助她?这一个小问题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实质性的问题是低年级学生最乐于回答的, 课堂气氛活跃了, 学生自然而然就把自己放进了课文的情境中去了. (3) 我们小朋友的做法真好!看看书本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他们是怎么去帮助盲婆婆的?在学生回答前面两个问题的基础上, 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 并且有了自己的思想, 最后一个要求就很自然的过渡到课文的朗读中来了, 仍然保留着对盲婆婆的同情心和自己想用自己的方法去帮助盲婆婆的激情.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无疑就把课文优美的意境表达了出来, “美”读得其法, “情”溢于言表.在朗读中感悟到了事小情深, 在朗读中陶冶了美好的心灵, 点燃了思维的火花.

二、插上想象的翅膀, 打开思维的空间———想象朗读

孩子们的想象是丰富多彩、纯真无邪的, 也是无边无际的.在读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 让学生边想边读.在想中感受, 在读中感知, 用想象的翅膀在思维的空间里自由的飞翔, 让他们畅所欲言!

例如, 《一株紫丁香》一课.本诗用儿童的口吻说话, 以一株紫丁香为寄托, 从一个侧面塑造了人民教师勤工作、爱学生的美好形象, 表达了少年儿童尊师爱师的真挚感情.在上课之前, 我先让学生回想一下, 老师在你的心目中是怎么样的?接着配上一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 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知.然后在学生的好奇心中自己读课文, 给他们一个自己的想象思维空间.最后在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的时候, 就可以借助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启发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了解.让学生边读边想:“绿叶儿在风里沙沙地响”是怎样的动听, 假如那是小朋友的歌会唱些什么?有的说《老师, 您好!》,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调皮一点的说《世上只有“老师”好》 (为了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可以在课堂上唱一唱) ;想象“满树盛开的小花”是怎样的美丽, 假如那是小朋友围在老师身边微笑着说话, 会说些什么? (让学生围上来说说) ;想象你该如何向老师表达你心中的感谢? (朋友们一定说出很多自己的方法:做张卡片送给老师;给老师唱一首歌;上课好好听讲;给老师捶捶背等等) ;想象一下, 老师做的那个梦呀, 会是一个怎样的梦呢? (自由说说你认为老师会做一个什么梦.) 有了在现实生活中对老师的了解和跟老师的接触, 再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学生的思维相对就更为活跃, 理解课文的内涵就更为透彻.由此, 在想象的空间里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 提高了朗读的能力, 更使学生敢于突发奇想, 敢于异想天开!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 声像并茂———感受、模仿朗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 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广泛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之中, 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最初的教学充满了形象、色彩、声音, 总之能够为儿童的多种感官所接受, 这时我们就能使自己进入儿童思维的世界.”多媒体教学, 通过图、文、声多种功能, 适当刺激学生的感官, 调动学生的认识兴趣,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活跃课堂气氛, 使学生主动, 自觉地投身到课文情境中去.再加上低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是极强的, 随着多媒体的演示, 学生就能极到位的在课文的情境中模仿课文的朗读, 体会课文的意境.

例如, 《乡下孩子》一课.本诗是一首反映农村孩子童年生活的诗歌.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挖野菜, 喂小猪”、“逮小鱼, 喂小猫”、“捉蝴蝶”、“吹草叶”等农村生活已经不多见了, 没有了直接的感官认识, 体会课文中乡下孩子的野趣, 进入课文的意境相对就困难了许多.朗读起来也就没有了“情趣”作为基础.于是在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技术, 演示课文课件“动画欣赏”.把课文做成一部动画片, 文中描述的“趣事”一件件被演示了出来, 学生一边看一边就会想:这里的生活是多么多么有趣, 多么美好.就情不自禁地进入课文中去, 在“动画片”中领略到了乡下孩子的幸福生活.跟着“动画片”里的课文朗读, 看着画面上美丽的田野风光, 想象着乡下孩子的“童年野趣”, 用自己对乡下孩子的了解和对他们的羡慕在课文优美的意境中把课文有滋有味地读出来, 此时, 学生的情感已经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并达到了高潮, 体验文中优美意境的任务就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2.小学语文诗歌朗读教学 篇二

1.立足现状,突出小学诗歌教学作用

在当前的小学教学中,部分教师缺乏诗歌素养,或者为了应付考试,将诗歌教学简化,只是简单的让学生读写背诵,忽视小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表面上看来,学生学到了一些东西,但实际上学习诗歌的学习能力和对诗歌的理解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他们可能只记住了词句和老师讲解的译文,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其中的内容,教师这种为了考试而教学方法,将诗歌学习本末倒置,可以说是“买椟还珠”。这种现象在小学诗歌教学中并不少见,甚至大部分的教师仍在采用这些教学方法,长此以往,将影响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

朗读在小学生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是小学生理解课文最有效的途径,诗歌朗读也是如此。朗读诗歌不仅可以从听觉上使小学生产生共鸣,也可以帮助小学生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让他们从情感上产生共鸣,激发他们对诗歌的热爱,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理解及使用语言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以及艺术创造力。因此,朗读教学是小学生学习诗歌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2.注重方式,提升小学诗歌朗读能力

诗歌讲求韵律、节奏,非常适合朗读。小学生在进行诗歌学习时,可以通过诗歌朗读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小学生理解了诗歌所要表达的内容,学习起来自然更加容易。但是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单调的朗读对于他们来说比较枯燥乏味,所以教师应适当改进朗读方法,提高小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兴趣。

2.1范读

诗歌年代久远,诗歌中某些字可能是多音字或者读音已经发生了变化。读音的不同将会影响小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所以教师首先应对诗歌进行范读,帮助小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以杜甫《春夜喜雨》为例,此诗中“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重”应为“zhong”而非“chong”,词句是要表现春雨过后花儿沉甸甸、娇艳欲滴的状态,若是念“chong”则表现不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

2.2领会节奏

诗歌的节奏感非常强,所以在进行诗歌朗读时要特别注意节奏。以高适的《别董大》为例,此诗为送别诗,但是却打破了送别诗的悲情,诗歌通过“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也凸显出作者的豪迈情怀。因此在对此诗进行朗读时,应体现出作者的豪情壮志。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对诗歌节奏的把握,这样一来,小学生在进行诗歌朗读时就更能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2.3理解诗歌的内容

朗读好诗歌的前提是理解诗歌的内容,朗读与内容理解相辅相成,朗读可以加深小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但是要朗读好,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也必不可少。以王昌龄的《出塞》为例,《出塞》是著名的边塞诗,诗歌表现了诗人希望尽早平息战乱,使人们过上安定生活的心情。“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人将平息战乱的希望寄托在有能力、英勇的将军,只要有英勇善战的将军在,就有平息战乱的希望。整首诗悲壮但不凄凉,理解诗歌的内容,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的进行诗歌朗读。

2.4展现诗歌中表现的艺术美

诗歌是一门艺术,可以带给人们美的享受。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诗歌教学时,要特别注意从语言、意境以及情感上体现诗歌的美,可以体会到诗歌的美,更加喜爱中国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下面从语言、意境及情感三方面对诗歌的艺术美做出说明。

首先是语言美。诗歌是由语言组成的,简洁、准确、形象是诗歌的特点。教师要尽可能多向小学生展示诗歌的语言美,让他们体验诗歌中语言的美妙。“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字用的巧妙至极,含义深远,换成其他的词,则表现不出作者想要看的更远的心情,这也正是诗歌语言美的体现。其次是意境美。小学生可以通过对诗歌的理解,想象诗人所展现的意境。不同的诗歌描写的情景不同,小学生可以通过朗读诗歌,在不同的诗歌所描述的意境之中自由的翱翔。教师进行诗歌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完整的展现出诗人所描述的情境。最后是情感美。诗歌是诗人抒发情感的产物,是诗人作诗时情感的体现,好的诗歌不仅是抒发出自己的情感,还可以使读者身临其境。将诗歌反复朗读,是小学生领悟诗歌情感的重要途径。

3.值得朗读的经典美文 篇三

他做了许多设法进去的尝试,一次一次的请求都把他自己弄疲倦了,可门卫还是说不能进去。

他为这攻出门曾经带了好多东西,如今他把什么都拿来花了,贵重的东西当然用以贿赂那位门卫。

门卫一件件收下,但同时又说:“我收这一切,只是为了使你不致以为耽误了什么。

”在等待的日子里,这个男人忘记了还有其余的门卫,他只认为这一个是他进法门的唯一障碍。

于是他咒骂这一倒霉的偶然性。

渐渐的,他等老了,视力也不行了,身体不能再站起来了。

最后他示意门卫过来听他说话。

门卫俯下身,他说:“所有的人都在追求法,但为什么这么多年来除我之外没有一个人到这里来要求进法的大门呢?”门卫知道当他快走至生命的终点时才开始注意到这一点。

门卫大声说:“这里不可能再有人获准进去了,因为这个门仅仅是为你而开的。

我现在只好把它关上了。

”可怜的人,他本来是可以走进他想进去的法门的,只是因为缺乏勇气,又不善用智慧,并且心怀侥幸。

他死在法门之外了。

对于我们来说,大到事业、爱情,小到一次约会、一个黄昏,种种都可能是面临的一道法门。

当我们站在门槛前的时候,心中大约早已有了一些领悟。

每一个人都会有一道属于自己的法门,有多少道门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的力量、智慧和执着。

生活的前景就在你闯开第一道门卫的防守时洞开,进去了,酸甜苦辣都是自己的生命旅程。

4.弟子规朗读比赛--让经典永恒 篇四

新沂市第一中学高一(12)班赵蓝希

“弟子规,圣人训 ”一遍又一遍诵读着朗朗上口的《弟子规》,一次又一次聆听着《弟子规》,给我带来的谆谆教诲,心中的那盏灯渐渐明了。

“入则孝,出则悌”,告诉我们友爱兄弟,孝敬长辈,“孝”字也就铭刻于我们心间,使我们在关心长辈的同时也学会了尊重他人。

“百善孝为先”,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并在哺育我们的过程中倾注了无私的爱。当我们在岔路口徘徊时,总会有一双手为我们指明方向,当我们跌倒在泥泞的小道时,总会有一个人在背后支持,鼓励,当我们遭遇挫折时,总会有一个人帮助我们走出困境,指引着我们走向成功。他不善言辞,好像不善于表达爱,却无时无刻不用爱和温暖包围着我们,这人便是父亲。当我们抱怨天气转冷手脚冰凉时,总会有人心疼的训斥,却在第一时间准备好手套、围巾,当我们生病时,总会有一个人心急如焚,甚至哭红了眼睛;当我们因失败而懊悔痛哭时,总会有人帮助我们分析形势,擦去我们眼角的泪痕,她的爱温柔如水,无时无刻不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这个人便是母亲,父爱如山,母爱如水,而我们总是被这一山一水环绕其中,“父母呼,应勿缓”,可是,在生活中,父母叫了一遍又一遍,我们却总是不屑去应答,总叫他们伤心,“父母教,须敬听”读到这句,我总感到羞愧,很多时候,父母的话总是被我当作耳旁风,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我们理应感恩,“身有伤,贻亲忧”,真的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啊,当我们看着父亲、母亲那一天天苍老的背影,一天天弯下的腰板,一天天变白的发丝,心里真的没有一丝丝的心痛吗?“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弟子规》教导我们要孝敬父母,学会感恩。

《弟子规》熏陶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文明上、礼节中又跨出一大步,《弟子规》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它至真、至纯!《弟子规》是引领孩子们步入规范殿堂的老师,它至善、至美!

5.经典朗读散文诗歌 篇五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专题一第二课《相信未来》是诗人食指的代表作之一,写于1968年。这时,正是“文化大革命”开始进入高潮的阶段,在那个史无前例的狂热年代,食指和当时许多年轻人一样陷入迷惘和失望之中,现实环境的恶劣和内心理想的冲突,使得诗人处于一种复杂矛盾的心态之下。但年轻、热情、执着又让诗人挣扎着摆脱现实的羁绊,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在那“阴云密布”的年代,这首诗给人们心灵投下了一道希望之光。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感受的基础上朗读,在朗读揣摩的过程中加强理解、感受。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把它当歌曲般来“唱”。

诗的第一、第二两节结构类似,作者用几乎相同的句式对现实进行了象征式描绘,同时表达了自己的信念,因此第一节男声朗读,第二节女声朗读,这正如歌曲开头男声独唱,女声独唱。现实是残酷的,诗人选择的意象也大都带有灰暗的色彩,炉台被蜘蛛网查封,贫困围绕在周围,紫葡萄化露水,鲜花也在别人的怀抱。这些意象不但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且饱含着许多矛盾、复杂、难以言明的情感,男生、女生在领读时,声音要低沉。但是,诗人依然坚持理想,相信未来,特别是“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这样的诗句,有一种内在的力量,将现实的残酷、诗人的无助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与理想融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绝望中诞生的信念,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崇高的悲剧感。因此第一节在男生领读完后,全班男生均要用较低沉的声音齐读“相信未来”;第二节全班女生以同样的方式齐读“相信未来”。这就好比唱歌时的伴唱。

第三节句式有变化,表达出了诗人情绪的巨大变化,抒发了一种惊天动地的豪迈情怀,开拓出宏大壮阔的境界;坚定的信念,使诗人豪情万丈。“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是“我”竖起的“手指”,“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是“我”展开的“手掌”。诗人要用这样的巨手“摇曳着曙光”,“摇曳着”“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在海天的大幕上,“用孩子的笔体”率真而坚定地写下“相信未来”。因此,在朗读安排时,一男生领读“我要用手指”,后男生齐读“那涌向天边的排浪”;一女生领读“我要用手掌”,后女生齐读“那托住太阳的大海”;男女生合读“用孩子的笔体写下”,全班齐读“相信未来”。本节之所以较多地采用男、女生齐读,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准确表现诗人奇诡的想象和壮阔的气势。

以上三节可以看作诗的第一个层次,这好比是音乐的第一章。每一节的“相信未来”四字由男女生齐读,并将它凸显出来,如音乐中的主题句的反复出现,强化了作品的主旋律。

第四节是诗歌的过渡和转折,朗读时,采用男、女声二重读形式,犹如音乐的男、女声二重唱。

第五、第六节,作品的视角由“我”转向了“她”。“她”就是未来。以未来看现在,现在就变成了历史。诗人期待的是““她”能去掉“腐烂的皮肉”看到“我们的脊骨”,从而“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第五节“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由男、女生领读,下面四句是列举人们种种不同的评价,故而学生分为四组依次联读,联读要求连贯;第六节仍由男、女声二重读。语气要充满自信,但不要过于激昂,这犹如乐曲高潮来时的蓄势。

朗读,贯穿整个课堂,学生在朗读中理解、体会、想象、欣赏,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当然,学生一开始往往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的,教师可以先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朗读,例如,听朗读录音、教师领读、学生仿读等,在学生读通、读熟、读出情感后,再进行这种唱歌式的“朗读”,效果更好。

在诗歌教学中,朗读要十分注重学生的个人理解,不要纯技巧性的指导和形式主义的表达,超越学生的理解、感受,只是在声音处理方式上指导,甚至用统一的符号来标画朗读文本,这样只会导致机械的、模式化的朗读,“声”“情”脱节。应该把诗当“歌”来“唱”。读诗要做到像唱歌那般流畅,最有效的方法是指导学生追求“声”“情”统一,把声音形式统一到理解与感悟上。

6.经典朗读散文诗歌 篇六

关键词:诗歌;散文;朗读;音乐表现力

诗歌散文的音乐性是什么,看似是一个很陈旧的话题,但想要理清诗歌散文的朗读与音乐表现力之间的关系,还需要继续研究。笔者认为想要理清诗歌散文的朗读与音乐表现力的关系,则应该找准诗歌散文的内在音乐性与外在音乐性,最终表现出文学张力与文学美感。

一、音乐的音乐性与诗歌散文的音乐性

传统对于诗歌散文音乐性的认知方面,存在一个较大的问题则是这里的音乐性无法走出诗歌散文本身的范围。诗歌散文当中的音乐性不仅关系到诗歌,与音乐也有较强关联性。

从音乐的音乐性角度来看,目前学术研究领域对音乐的音乐性研究多数集中在音乐性内容层面,有关于音乐性方面的研究仅属于少部分。但事实上,音乐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较而言具有鲜明的特点,音乐以声音作为基础材料,构成一个新的形式结构,包括音色、节奏、音程、速度及力度等个基础要素,并结合旋律、和声、对位、调试、调性、配器等基础的组织手段,最终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音乐作品。这些音乐作品正式音乐的音乐性最直观的表现,也能够依据音乐表现力传达情感。

从诗歌散文的音乐性来看,诗歌散文的朗诵过程,想要将整个诗歌散文的内在价值表现出来,则需要依托于音乐表现力。诗歌散文朗读过程配合适当地音乐,一方面能够放大诗歌散文的内涵,另一方面也能够让诗歌散文情感表现更深入人心。诗歌、散文本就是以歌词的形态存在,这其中表现的音乐性则是歌词的音乐性。

从音乐的音乐性与诗歌的音乐性角度来看展开分析,可以发现,诗歌散文的朗读过程实际上依靠音乐表现力的拓展,结合音乐内涵与音乐的艺术魅力,对诗歌、散文内在音乐性与外在音乐性表达作用显著。

二、诗歌散文的朗读与音乐表现力的关系

诗歌散文的朗读与音乐表现力的关系,笔者在分析完两者的音乐性之后,从共性关系与渲染关系两个角度理清两者的发展走向与发展脉络,为展现出本次研究的时效性提供保障。

1.诗歌散文的朗读与音乐表现力的共性关系

两者的共性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节奏方面。无论是诗歌散文也好,音乐也罢,都需要讲究节奏,无节奏的诗歌散文及音乐都是不完整的。诗歌散文的朗读过程如果缺乏音律,听众则无法感受始终想要表达的情感,对诗歌散文的整体节奏把握不足,毫无律动可言。可见,诗歌散文的朗读与音乐表现力之间具有天然的联系;(2)情感方面。诗歌散文与音乐本身都是一种情感传递的载体,诗歌散文通过文字表达情感,音乐则通过声音表达情感,诗歌散文的朗读则与音乐表现力的本质相同,所想要表现的也是一种抽象性的情感。可以这样说,音乐包含着除音乐之外的内容正如诗歌散文包含的文学之外的内容一样。两者的共性在于找到情感的表达点,在两者实现融合之后,将这种情感表现力放大,诠释二者的共同情感要素;(3)意境美方面。之所以说意境美是诗歌散文朗读与音乐表现力的共性关系,主要是基于诗歌散文与音乐的角度展开分析。意境美划分为不同层次,包括物镜、情境、意境,音乐表现也同样如此。诗歌散文在朗诵者的口中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营造一幅诗中之意境。音乐表现力通过乐器的协调演奏,构造一幅音乐意境。意境之美,能够唤起情感共鸣,特别是诗歌散文的朗读配合音乐表现力,意境展现效果更好。

2.诗歌散文的朗读与音乐表现力的渲染关系

诗歌散文的朗读与音乐表现力的渲染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其一,烘托氛围,强化感情。音乐在整个诗歌散文的朗诵环节中通常能够表现出烘托氛围,强化感情的作用,以配乐形式存在的音乐充分表现了抒情方面的感染力,第一时间将听众带入到诗歌散文所想要过表达的环境当中,音乐的舒缓流畅加上朗诵者的声情并茂,诗歌散文动人心扉,扣人心弦。例如,在一位海外留学生组织的朗诵会上,一名学生朗诵了一首阔别20多年北大荒的诗歌,小提琴演奏版现场配乐。当委婉深情的旋律出来之后,便将这些留学生带回到自己的故乡,朗诵者一开口便引来一片掌声,不少人更是热泪盈眶;其二,增强意境,深化主题。诗歌散文朗读的配乐通常都属于无标题音乐,有一部分是主题乐曲。但在音乐选择过程中则应该注重音乐表现力本身与音乐主体之间的契合度,进而达到主题渲染的目的,产生鲜明的效果。例如余光中的《乡愁》在朗诵过程中用的是现场的钢琴伴奏,以《月之故乡》的旋律伴奏,将思乡之情演绎的淋漓尽致;其三,层次突出,节奏强化。音乐的表现力在诗歌散文朗诵中的呈现,需要展现出一定的层次性,保证内容层次的起承转合,语言节奏的抑扬顿挫,做好铺垫与补充。这样做的方法是表现出鲜明的音色变化,使得诗歌散文朗诵的结构层次得到突出,丰富整体的节奏感;其四,激发情感,涌出画面。诗歌散文使用文字表达一幅幅画面,通过朗诵者之口将这样一幅画面传递出来,音乐的表现力能够让这幅画面瞬间变为立体形态,形成一篇景象,听众可以在感受意境美的同时,实现表现效果的最大化,让诗歌散文作品的内涵更加全面的表现出来。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诗歌散文的朗诵与音乐表现力的关系在本次研究中已经有所阐明,诗歌散文的朗诵本就是要挖掘其中潜在的内在音乐性与外在音乐性,音乐表现力则依据自身特点更好的为诗歌散文的展现提供条件,从共性关系与渲染关系中可以明确看出。本次研究理清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吕周聚.被遮蔽的新诗与歌之关系探析[J].文学评论,2014,03:33-45.

7.散文朗读技巧 篇七

立坚小学

张晶

散文,可以泛指韵文以外所有的文章,包括小说和议论文;但是也可以特指以抒发作者个人感受为主的文章。一般把这后一类散文称为“抒情散文”。用做诵材的散文多半属于这一类。散文总是从作者主观视点来观察世界万物,从中有所感悟,于是有感而发,抒发自己的感想。读散文,听散文,似乎是跟着作者去看去想,最终和作者想到一块儿去。因为是一个看,想,感悟的过程,所以散文朗诵的基调是平缓的。没有太大的起伏;即使是在作品的高潮,也不会像演讲那样异峰突起,慷慨激昂。在朗诵时要用中等的速度,柔和的音色,一般用拉长而不用加重的方法来处理强调重音。

散文虽然不像诗歌那样有规整的节奏和严格的韵律,但是也讲究节奏和韵律美。散文的局部和某些句子也有对称结构。例如:“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在朗涌时,我们可以用相同的语调来读这对语句,使文中的韵律美表现出来。

散文也有不同的类型。有的散文以抒情为主,不写人和事。例如朱自清先生著名的散文《荷塘月色》,《匆匆》,都是在抒发作者的感受。有的文章中虽然也会出现一些事物,但是这些事物都是虚写而不是实写的,是概括而不是具体的。例如朱自清先生在著名的散文《春》中描写春天,赞美春天,发出:“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感想,从而激发了对生活的热爱。基调是热情,愉快的。我们应该用明朗,甜美的噪音去读。在文章中虽然有山有水,有花有鸟,还有人,但是这些都不是具体的某一个人。我们在朗读这一类型的散文时,完全可以用作者的感受为线索。朗诵《春》时,一开始是一种殷切期盼的情感,在朗涌“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时,要把三个层次读出来,把春天越来越近,人们越来越欣喜的心情读出来。中间的部分,从各个方面描写春天,也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我们可以用减低速度,降低音量的方法把描写和抒情区别开来。最后的三小节,用娃娃,姑娘,青年来比喻春天,体现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憧憬和希望,情绪也随之转向高昂。音量,语速也应随之步步提高。如果是独立的故事,朗读时很难说应该强调哪儿。如果说朗诵者要强调扶起妈妈助人为乐,你也很难说不对。

8.哪些散文适合朗读 篇八

乡村烟雾弥漫的早晨,月亮还躺在树腰,阴阴的天空就响起了嘹亮的狗吠声。乡村的狗儿们总喜欢在夜幕降临时和寂静未明的清晨出去溜达,而他们绝不会忘记向天高歌。歌中总有几句是持续的,像是要穿透天边的云朵,而我感觉那是世界上最纯粹利落的声音,在无紧张的呼吸间,世界又会恢复宁静。

狗叫声在我的记忆中是和秋天凝固在一起的。那是我在乡里读小学,立秋后,天早的慢,窗外还是白茫茫的一片,就得起来往乡里赶课。解放鞋踩在厚厚的霜上,发出“哧哧”的声音,薄薄的黑布衫贴在身上,一动不动。黑白相间的清晨,狗狗们也醒来了,精神抖擞,哈了哈气,一个个云团升起,走到河边,伸长脖子,长吠几声,像是给我送别,我在村尾也能清晰地听到。

月色依旧阑珊,狗吠声声,我在想人与自然的奇妙,又为什么会有这些?世界的意义呢?人的意义呢?这清澈的吠叫又代表什么……

9.经典朗读散文诗歌 篇九

【关键词】诗人 朗读训练 诗歌鉴赏能力

诗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人辈出,诗作浩如烟海,风格异彩纷呈。朗读那些精美的诗作,仿佛走进了富丽堂皇的文化宫殿,那些艺术瑰宝令人叹为观止。为了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培养学生一定的感悟鉴赏能力,我在对学生的朗读训练中,有意识、有计划、有条理地加入了诗词鉴赏指导,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一、读懂每一首诗歌是朗诵的前提

《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诗歌都是诗歌中的经典。读懂诗歌中的情感、诗歌的艺术特色,是朗读训练的前提。而要对诗歌有深入的理解,则需要对诗歌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人生经历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诗人深沉的思想感情。例如唐代诗人杜甫写的《登高》一诗,如果对诗人的遭遇没有一定的了解,就很难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学生在朗读此诗时一定要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读出诗歌的沉郁悲哀,体会诗人内心的无奈痛苦之情。

二、读懂一个诗人

到了高中,学生在诗词方面的积累已经达到一定数量。这时对诗歌的欣赏就不能只限于某一首诗、一首词,而是对一些著名诗人、词人有更全面的了解,如李白、杜甫、王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大多数诗人之所以能写出感人肺腑的作品,多是因为他们在生活的道路上,经历了种种坎坷,或国破家亡,或壮志难酬。因为经历不同、心境不同,他们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情境之下,作品表现出不同的风格。我们以李清照为例谈谈这个问题。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无忧无虑,这一时期她写的《如梦令》《点绛唇》等,表现了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女无忧无虑的生活,朗读时应用轻松愉快的语调来读。与赵明诚结婚后,两人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这一时期的作品多表现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如《醉花阴》等,这样的词就应该读出淡淡的哀愁。金兵入据中原后,李清照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如《武陵春 》《声声慢》等这样的词,就应该用低回、沉郁、哀婉的语调来读。朗读李清照不同时期的词作,可以体会出她坎坷的人生际遇,对她的词作会有更深的理解。

三、读懂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脉络和主要流派

中国古典诗歌源远流长、流派众多。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诗歌发展的主要脉络,并能够体会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诗歌特色。比如先秦诗歌的现实主义,楚辞的地方特色,汉乐府诗的叙事性,晋田园诗的自然优美,唐诗的严整,宋词的工巧,元曲的自由通俗。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以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划分,豪放派作品意境雄浑,气势豪放,词中扑面而来的是豪情壮志的高风,内容多为家国将亡之慨、宇宙人生之悲;婉约派词风如春秋细雨,或清新婉丽,或缠绵悱恻,细致、含蓄而不直白是很多作品的特点,幽怨、深沉的作品也比比皆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词的这种不同风格,必须通过朗读训练让学生深刻体会。

四、读懂诗歌的语言美、音韵美、意境美

中国古典诗歌都是用来歌唱和配合舞蹈的,因此极讲究节奏和韵律。同时,诗歌为了更好地抒情,也特别讲究意境美。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在朗读过程中,仔细体会其中的精妙。例如杜甫的《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不仅要读出诗歌节奏上的铿锵有力,还要通过想象体会落叶纷飞、时光流逝、作者壮志难酬的悲凉无奈。词最早的身份是和乐而歌的歌词。为适应曲调的要求,词有不同的词牌。虽然我们现在不知道那些曲调,但词牌所规定的抑扬高下、长短曲折的声调变化之美,仍可在诵读的文字过程中体味得到。这种曲牌所规定的种种不同体式本身所具有的音韵节奏之美,正是它不同于诗的、保持不同艺术魅力的所在。所以,在诵读词时,要读出词的音韵之美,才能真正把握词的本质美。例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其中韵脚工整:“狂” “黄”“苍”“冈”“郎”“张”“霜”“妨”“唐”“望”“狼”押ang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另外,本词多长短句,音节嘹亮,可“抵掌顿足”而歌,声情并茂。

因为词的和乐而歌的性质,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因此,在阅读训练时,我鼓励学生在诵读中加入自己的身体态势语言,增加表演性,这样,学生可以更加声情并茂地体会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五、读懂诗歌多样的艺术手法

10.经典朗读散文诗歌 篇十

清代诗论家王夫之在论“兴观群怨”时说:“于所兴而可观, 其兴也深;于所观而可兴, 其观也审。以其群者而怨, 怨愈不忘;以其怨者而群, 群乃愈挚。处于四情之外, 以生起四情;游于四情之中, 情无所窒。作者用一致之思, 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 (《姜斋诗话》卷一) [1]兴中有观, 观中有兴, 群中有怨, 怨而能群, 说的是“兴观群怨”四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 读者在鉴赏文学作品时, 总会融合着认识与理解、情感与思维等诸要素而运作的, 艺术美给人的美感也是由诸功能组成的, 人格教育正是通过这些综合功能来实现的。“兴观群怨”说在古代有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对我国诗歌的社会功用的认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并且以“兴观群怨”说为代表的诗歌诗教理论传承至今, 在当下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对当代诗歌创作和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和价值体现。

中国当代诗歌, 指的是中国1949年以后的诗歌。可以说, 当代中国诗歌的第一页, 是与中国历史的新进程一道揭开的。新中国的成立, 改变了中国人的命运, 深刻而全面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同时也带给诗歌了划时代的意义。“兴观群怨”这一传统的诗教理论在这一时期也随着时代的变化有了新的诠释。《中国当代诗歌经典》[2]这部书中共收录了139位当代著名诗人的142首诗歌, 选入的诗歌大多是短诗, 着重于艺术的简练、节制、含蓄和内在张力, 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影响并且经受了时间考验的“好诗”,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中, 与“兴”有关的诗歌有23篇, 诗句优美, 意蕴悠长。如闻捷的爱情诗《苹果树下》, 把爱情比喻成苹果种子, 春天播种、夏天成长、秋天收获, 歌颂和赞美甜蜜而又羞涩的爱情;舒婷的《秋夜送友》, 好友比作“雷击之后的老松”, 自己则像“南来北去的飞鸿”, 感叹与朋友相聚的时间之短, 但友谊长存。还有孙静轩的《瀑布穿过森林》、公刘的《运杨柳的骆驼》等, 这样的篇什大致占收录诗歌总数的1/7。

与“观”有关的诗歌较多, 生活诗、写景诗、状物诗等等, 体现着诗人关注生活、体味生活的视角。如杜运燮 (xiè) 的《秋》描写着秋日的风景:鸽哨发出成熟的音调、没有浮云的平易的天空、秋花秋叶秋阳, 诗歌中洋溢着对秋天的喜爱和对丰收的赞美;郭小川的《乡村大道》中, 诗人通过对乡村大道的抒写, 把它比作一座座无始无终的长桥、一根根金光四射的丝绦、一条条险峻的黄河、一道道干涸的沟壑, 赞美着它的明亮和丰沃, 它的坎坎坷坷、曲曲折折。这样的诗还有邹静之的《一个故事》、丁丽英的《一天早晨》等, 大致占收录诗歌总数的一半。

与“群”相关的诗歌有16首, 诗中体现了人民的心声, 表达着民众的情感, 如臧克家的《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做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食指的《这是4点零八分的北京》:“一阵阵告别的声浪/就要卷走车站/北京在我脚下/已经缓缓地移动”等等;

与“怨”有关的诗, 抒发着诗人的情感、抱负和胸襟以及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 如北岛的《回答》中坚定有力的声音:“告诉你吧, 世界, /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这样的诗还有艾青的《鱼化石》、宋琳的《告诉云彩》等, 约占收录诗歌总数的1/4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 “兴观群怨”说对当代诗歌还是有其价值所在的, 它的文学功用仍在当代诗歌中绽放着魅力, 焕发着光彩。“兴观群怨”说在当代诗歌领域中得以运用, 并通过诗歌作品的感染力量, 影响着人们的情感和心灵, 进而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

不可否认, 传统的观念和理论有其不适合这个时代发展和进步的因素, 孔子所阐述的诗歌“兴观群怨”的社会功用, 是受制于当时统治阶级的思想和要求的, 也就是说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兴观群怨”说是以周王朝的伦理道德为标准的前提下提出来的, 男尊女卑、重礼重孝,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 “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 就是这种伦理道德的体现。由此而观, “兴观群怨”说还是有其历史局限性的。现在的时代已经不再是宗法制度、封建社会, 进入到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 是以为绝大多数人服务、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作为诗人进行诗歌创作的主要出发点和目的。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 提高人民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这是社会主义时期一切文学活动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根本目的, 也是社会主义时期一切文学活动的价值观的核心。而如何在新时期新背景下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兴观群怨”说, 如何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毛泽东曾明确指出必须批判地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他说:“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化艺术遗产, 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 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但是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 这是决不能替代的。”[3]要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加以整理、区分、思考、分析, 分辨出哪些是民主的、革命的、对人民有利的东西, 哪些是腐朽的、反动的、对人民有害的东西, 批判性的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这样, 才能根据新时代的需要, 对艺术进行革新和创造。“兴观群怨”说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 被一代又一代的诗人继承和发扬, 正是由于它能够反映和表达人民的心声和情感, 是民主的、革命的东西, 并且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始终为新时期的诗歌创作服务。

摘要:“兴观群怨”说在古代有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对我国诗歌的社会功用的认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并且以“兴观群怨”说为代表的诗歌诗教理论在当下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在当代诗歌中仍有具体体现, 并对当代诗歌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兴观群怨”,当代,诗歌,价值

参考文献

[1]出自《姜斋诗话》卷一.转注:毛宣国.中国美学诗学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7:141.

[2]王家新.中国当代诗歌经典[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3.1.

11.六一诗歌朗读 篇十一

五月五、是端午,吃粽子、划龙船……今年传统的端午节和六一儿童节连到了一起,南京东郊的南农食品邀请了江苏籍的10位诗人,围绕着食品和土地的主题举办了一场别出心裁的诗歌创作朗诵会,受到了小学生和家长的热捧和点赞,成了儿童节一大亮点。

大家最熟悉的现场诗人莫过于孙友田爷爷了。苏教版的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课本里学过他的两篇文章,一篇叫《月光启蒙》,另一篇叫《打开大自然的绿色课本》了。孙友田爷爷当天朗诵了创作的新诗《一双手》,手捧责任、手捧诚信、一双手、要将高原变高峰、前进再前进、一双手、要把产品变精品、创新再创新。

孙爷爷告诉孩子们,诗歌源于田间劳动号子和民歌,浑厚的号子统一劳作的节奏,劳动时的动作演变成了舞蹈。五谷丰登时放喉高唱感谢上苍,遇上灾年手舞足蹈祈求风调雨顺。写好诗歌的前提是热爱生活,感悟生活、有社会担当。

诗人屈原就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端午节因为他也被称为“诗人节”。 朗诵会上,孩子们还零距离看到了著名剧作家邓海南、作家陆新民、胡竞舟等叔叔阿姨的`精彩朗诵。  当天朗诵会上还出现了一位小明星——“裸跑弟”。他的家就住在南京东郊南农附近,他为大家带来的《感恩辞》和《禁将令》的朗诵:军井未掘,将不言渴,军灶未开,将不言饿,雨不披蓑,雨不披蓑,雪不裹裘;将士冷暖,永记我心……据同在现场的“鹰爸”,平时在家每顿饭之前,都在大声吟诵,之后才可以吃饭。他告诉记者,中国的文化是有根的,传承几千年是有道理的。他对儿子很注重传统文化中,3岁时就结合自己的鹰式教育理念和育儿实践,写出了《鹰爸三字经》。

当天的诗歌朗诵会上,大家欣赏了益生园团队表演的端午民俗和中国茶道。主办方南农食品负责人朱瑞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都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都是土地的孩子。诗人艾青就曾写过“我的眼里长噙着泪水,因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12.《朗读者》经典卷首语与开场白 篇十二

如果你要问我最有味道的一部文学作品是什么?我可能会想到《红楼梦》,因为在《红楼梦》里,既有着让刘姥姥百思不得其解的,要用十只鸡配着烧的茄鲞,也有着元妃省亲的时候派专人赏了宝玉的糖蒸酥酪。这些都是能在饭桌上尝到的味道,《红楼梦》最触动人心的,是字里行间的人生况味。好了歌的好便是了,了便是好,那是一份心酸和无奈。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为人处世的一份智慧。一个是妄自嗟呀,一个是空劳牵挂,这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命中注定的爱断情殇。味道,落到笔上就成了风格,吃进胃里就成了乡愁,刻在心上,那就成了一辈子,都解不开的一个结。就像法国作家凡老师曾经说的,让我们尽情的去享受生活的滋味吧!我们感受到的越多,我们便生活的越长久。

我们这期的主题词是:味道。味道,当然不只是指舌尖上能够感受到的那些味道,我们常说人生百味。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所听到,看到,遇到,想到,慢慢都会积累成一种,特殊的味道。比如说气质是一种味道,腹有诗书气自华;比如说品格也是一种味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如说心情,有时候也是一种味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那今天的节目时间里,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尝,人生这场饕餮盛宴,为我们带来的不同的味道。

13.经典重温 散文的雅俗情趣 篇十三

坐拥散文丛林,重新品读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闲适散文,便多了一份雅俗情趣。梁实秋的散文细微处见情趣,林语堂的散文幽默机敏,胡适的散文明白清新,周作人的散文亲切而自然。旧时光虽已走远,但他们的文字仍然具有不可抹灭的文化魅力。

《雅舍小品》梁实秋著

《雅舍小品》共收集梁实秋自1937年至1987年的散文精品,计143篇。《雅舍小品》中的文章,写的不外衣食住行、营养娱乐、人伦道德、世态炎凉、生老病死等,大多是身边琐事,是每个人都会碰到的日常生活。

梁实秋的散文创作,最早可追溯到1923年他还在清华读书的时候,但真正使他获得散文大师声誉的,是雅舍系列。1939年秋,梁实秋在重庆北碚与别人合资购置平房一栋,取名雅舍。所谓“雅舍”,一桌一椅一榻而已,然在梁实秋眼中却是诗一般的住处。人情世态,细物琐事,在雅舍中徐徐上演,交织成一片活泼如小品的文字疆域,命名为《雅舍小品》0这些文字无辞藻华美之嫌疑。却有行云流水酣畅之淋漓。人世间的万般气象,在梁实秋笔下轻描淡写间便得以极致演绎。再寻常不过的一山一木一猫一狗,在他轻松幽默的文风里都得到了别样的诠释。他后来应朋友之约以“子佳”的笔名在《星期评论》和《世纪评论》上撰写专栏小品,栏目就取名为“雅舍小品”。

《雅舍小品》题材广泛,关乎人伦、世相、心态、人物、乡土、域外、闲适。取材具体而细小,如《握手》、《讲价》、《手杖》、《牙签》、《照相》、《下棋》、《饮酒》、《吸烟》,皆是寻常人生百态和平凡的事物,但在梁实秋笔下却写出了深邃而隽永的意趣。例如,开篇《雅舍》,先写雅舍的位置之特,鼠蚊之多,继写视野之幽,陈设之简,最后以刘克庄词“客里似家家似寄”作结。心境的达观超脱,跃然纸上。又如《中年》,先写中年“耳畔频闻故人死,眼前但见少年多”的种种感受,篇末笔峰一转:“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当的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作自己能作的事,享受自己能享受的生活。”这样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心灵共鸣。至于《脸谱》中的“卷帘面孔”,《下棋》中的人生况味,《暴发户》中对新贵人木三分的刻画,都发人深省。“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见多才能识广,梁实秋经历了自清末以来的多个历史时代,并有着中国大陆、台湾和美国“三度生活空间”的体验,从而使他对生活中的“世事”、“人情”感悟较深,并将这种独特的感悟化而为文。

梁实秋用手中轻快的笔展现了他的人生哲学——严谨中有谦逊;轻松后有幽默,更有丝丝的冲淡蕴含其间,汇成清新隽永的雅致人生。他的散文写前思索再三,一旦写成,决不再改。他给后辈学者所带来的影响,绝不仅仅是那表面的文字。他的散文幽默风趣,看似平平淡淡,实则用意深远。

梁实秋被公认为华语世界中散文天地的一代宗师。他的《雅舍小品》自结集问世后,流播海内外,先后印行了三百多版。其中在台湾地区先后印行三十多版,成为散文作品中最受读者欢迎的畅销书之一。

《胡适散文选集》胡适著

胡适作为白话文写作的倡导人,在文学领域有着多方面的成就,在散文创作方面也自成一派。品读《胡适散文选集》,大抵可以感受胡适散文的三大特点,即明白晓畅,以学识见长,自然清新。

胡适的散文)AN堆砌华丽的辞藻,也不为什么义法格套所拘,是所谓“法不前定,以笔所至为法”,“词不准古,以情所迫为词”。说的是平平常常的话,全无斧凿的痕迹;然而大巧若拙,细心的读者方能体会胡适散文修辞锤炼的苦心。

胡适的散文常采取从事实人手,或直接用事实说话的写法。《新生活》一文如此;《贞操问题》一文也是因报纸上褒扬“唐烈妇”、“陈烈女殉夫”和“俞氏女守节”等几篇奇文而发的,抓住了现实生活中见怪不怪、司空见惯的事例,有感而发。

胡适坚持用白话文写作,并尽量采取民众口头的词汇以及俗语等,这也是他的文章明白通俗的一个重要方面。如“老相识”、“巴结”、“面长面短”、“米米小的问题”、“做戏无法,出个菩萨”、“见了黑旋风不认得是李逵”、“养个孩子还免不了肚痛”、“不会写字怪笔秃”、“为我心为你心”等等一类词语,在他的散文中可以说是俯拾即是。再加上叙述论说都非常畅达,因而读者易于理解,读起来舒坦畅快。

胡适散文的特点,还表现在其作品中具有充满时代精神的新思想、新见解和新方法。他的散文,或抨击封建伦理道德,或赞颂新文化的健将,或描写军阀专制与保守者的脸谱,或追求民主、自由、法治,或呼唤个性解放与人道精神,或针砭国民性弱点,或奖掖扶持文学青年。凡此种种,虽然也有较为浅薄或软弱妥协的成分,但大多数具有反对封建主义、张扬民主科学的积极意义,因而他的散文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思想风貌,给人们以有益的启示。

《林语堂散文经典全集》林语堂著

与其说介绍一本书,还不如说介绍一位作家。林语堂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基本的变迁是爱国爱民的热血青年,到从小事中发现问题的中年和思考中国国民性的思想者。

林语堂的散文有闲适的特色,有着对于幽默的美学追求,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风格。这种幽默,常常不是一句俏皮话,或笑话引你发笑,而是捕捉生活中不协调的,有幽默感的事物,经过艺术的再现,掺杂着作者的态度和情感,亦庄亦谐,使原有的幽默味更浓。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林语堂创办《论语》杂志,大力提倡幽默,被世人誉为“幽默大师”。林语堂对“幽默”有自己的认知,他认为:幽默是人类心灵舒展的花朵,它是心灵的放纵或者是放纵的心灵。可见,在林语堂眼里,幽默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形式,而是一种与特定的文化紧密相连的社会行为。而林语堂自己也正是以这样的一种幽默的心态来观看世相,来解读中国文化、中国人的。如《论孔子的幽默》、《中国人的国民性》、《秋天的况昧》、《月亮的危机》等,都是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妙语连珠,读后让人会心一笑。“绅士的讲演,应当是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这是林语堂应邀参加台北一所学校的毕业典礼时说过的一句话,玩笑之余你会发现,这其中蕴含着轻松、风趣,甚至是善解人意。不过,真正对幽默作系统阐述的则是他的《论幽默》0在林语堂看来,幽默不是粗鄙显露的笑话,或是什么样的笑料段子,而是文化发展中文化内涵外显的另一种形式,其中更多睿智,更多洒脱,更多凝重。

身处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林语堂的思想是颇为复杂的。他对现实虽有着不满,但又难以寻得较为理想的出路。所以就选择了一条自由知识分子的中间道路:既可保全个性自由,又不随

波逐流,满足于自身的闲适之趣。可以说,林语堂的闲适散文就是这种特殊政治环境和文化语境的产物,这既是林语堂对自我“超政治、近人生”、注重“闲适”“幽默”“性灵”创作理论的具体实践,更是他对自我个性心理、人生态度的诗意阐释。

《周作人散文集》周作人著

大抵人们谈到周作人,总是把他归结为与林语堂类似的闲适文学的代表人物。总的来说,没什么错处,但同样是闲适文学的代表人物,周作人与林语堂又有着不同之处。周作人的闲适中往往都带有一种苦茶般的酽昧,总搀杂着几分忧郁、惆怅。林语堂的闲适才是真闲适,文章中跳动的是幽默和豁达。《周作人散文集》收录了周作人的大部分散文,从中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周作人以及他所处的那个年代。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周作人为核心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文人群体。他们既迥异于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知识分子,也不同于以胡适为代表的所谓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可以称之为闲适派知识分子。这一派别的散文同明清流行的“公安派”、“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文学一脉相承,形成了冲淡、清涩、平和为特色的闲适文学。

周作人很早就有了“苦茶庵”的斋名,这可谓是自得之谈。所以,有人认为周作人文章的所谓闲适,其实只是外表,真正的是“苦味”。他的散文,闲适与驳杂集于一体,渊博与深邃凝于一身,简素与苦涩相得益彰。其中,“说道理”、“讲情趣”是周作人创作的最显著特征之一,他也以此自得。道理和情趣均来自读书和生活。情趣得之于品,道理得之于思。道理与情趣编织出了闲适、高雅、独异的文字。尽管,品思之外我们还能嗅到文字之外的幽苦气息,若斋中的苦茶,苦斋外的苦雨。1924年,不到四十岁的周作人就写过这样的话:“像我们将近‘不惑’的人,尝过了凡人的苦乐,此外别无想做皇帝的野心,也就不觉得还有舍不得的快乐。”

14.经典朗读散文诗歌 篇十四

一、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对经典诵读认识不足,出现认知偏差

由于“经典”、“诵读”本身涵盖范围广,加之教师对经典诵读教学目的理解不足,因而容易导致教师出现认知上的偏差。据调查,大多数教师认为经典诵读就是对古诗词、古文、古典小说、国外名著的诵读。在实际教学过程,多数教师往往容易将经典诵读教学与古诗文教学混同起来,认为经典诵读教学中选择的经典内容应以那些简单易理解的古诗文为主,这与经典诵读教学所强调的充分利用少年儿童记忆力的黄金时期大量背诵古代最有价值的经典作品相矛盾,这意味着教师未能将经典诵读教学与古诗文教学的不同区分开来,没有真正理解到经典诵读教学的内在涵义。

2.诵读时间分散不固定,诵读途径单一

目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所点时间较少,而且相对分散不固定,这样必然会影响经典诵读教学在教师及学生心中的地位,致使经典诵读教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难以真正将经典诵读推广到实处。同时,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途径较为单一,完全依靠教师自己挤出诵读时间,因而难以使经典诵读教学实施的持续性、连贯性、系统性得到有力的保障。经典诵读教学强调学生在不断的朗读、熟读、背诵以及吟诵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加强自身的文化底蕴,提高语言领悟力。因此,在教学中固定诵读时间,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诵读效果自然会有所提高。

3.学生背诵经典困难,背诵效果不佳

由于经典本身所具有的难度,使得小学生的背诵常常建立在半懂不懂或完全不懂的状态下,这样久而久之,容易削弱学生背诵的积极性,降低学生诵读热情。多数人认为背诵应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不理解的内容进行背诵是死记硬背,这完全违背了小学生发展的认知规律,然而事实上,小学生的记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减弱,而理解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强,因此,儿童时期是中华文化璀璨经典诵读的黄金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记忆潜能的开发,深化诵读效果。

二、提高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实效性的主要途径

1.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诵读认识

目前,多数教师对经典的理解往往集中在古诗文上,认为经典诵读的内容应该是学生可理解的内容,而那些难以理解的内容不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不适合小学生学习。可见,教师尚未真正把握小学语文实施经典诵读教学的本质,对经典诵读含义的理解不够清晰。在经典诵读教学中,教师除了会“教”、会“背”外,还应拥有足够的涵养、更多的知识储备来保证经典诵读教学的有效开展。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通过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师对经典诵读教学的认识。一方面学校可以邀请有经验的教师开展专题讲座,讲解经典诵读教学的心得体会,传授如何有效地处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假期进行集中学习,或派遣相关教师外出考察,学习,深化教师的经典诵读意识,树立正确的经典诵读教学观,进而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

2.注重诵读途径的多样化,延伸诵读时间

经典诵读教学除了依靠课堂教学外,还可以借助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这种内隐的方式让学生感受经典文化的魅力,在浓厚的书香中茁壮成长,塑造人格、陶冶情操。首先学校要努力创设良好的经典诵读氛围,可在教室、走廊中张贴图文并茂的古诗、成语故事的图画以及名人名作、经典名言名句等,让步入校园的孩子时时处处感受到经典文化的气息。或利用学校的有声资源,在学生入校、课间休息或放学时间适时地广播经典诗文,成语典故、古代传说等,让学生在经典的韵律下学习、游戏,调动学生诵读经典的积极性。其次,家长要努力为孩子们创建一个家庭经典诵读的平台,引导孩子用诗意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和感受世界,进而获得美的熏陶。如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专门放置经典诗文、成语故事等诵读资料的小书架,以便于他们随时阅读与温习,可以每天抽出10-20分钟的时间陪同孩子一起诵读经典,玩古诗文接龙游戏,讲述成语故事等,帮助孩子养成诵读经典的良好习惯,开拓视野,拓展知识面。

3.加强经典诵读方法的指导,强化诵读效果

15.经典朗读散文诗歌 篇十五

关键词:诗歌诵读;经典教学;小学教育;策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3-005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3.032

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以基础夯实为主,中年级教育让学生接触到我国的基础文学内容,感受文字的魅力,高年级教学则主要锻炼学生的阅读、赏析、理解、记忆等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字语言的敏感性,所以在中高年级阶段,加强语文经典诵读的方法则显得尤其重要。

一、经典诗歌诵读的概念及范围

传统意义的诵读概念相当广泛,主要包括读、诵、背三个方面。细分下来“读”包括有朗读、范读、齐读、自由读、听读和配乐朗读;接下来熟读成诵,“诵”包括朗诵、吟诵和诵读;最后才是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概念“背诵”。诵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并且讲求学生学习的过程,并非在读一遍后就要求背诵,而是需要学生经过反复的理解、熟读之后再朗朗上口。

二、经典诗歌诵读的目的及价值

(一)传承经典文化

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而诵读我国经典诗歌即可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不仅利于教学,利于培养学生习惯素养,还利于传播我国的优秀经典文化。让学生从小就有继承发扬优秀文化的意识,塑造学生的人格。

(二)健全学生发展

通过诗歌经典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培养学生对文字语言的钻研精神。通过经典诗歌的学习,提高识字能力、对语文的敏感性、提高个人写作能力,同时在生活中加以运用,注重表达,还能够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

(三)激发兴趣爱好的培养

通过诗歌文学的接触,能够培养学生对古文字的热爱和研究,激发学生对国学内涵的积极热情,这使得学生不但能够学习课本的内容,还能够让他们广泛研究相关联的经典作品。

三、经典诗歌诵读的方法及应用

(一)出声朗读

从早读开始就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诵读,例如先全班齐读,共同吟诵之后,由课代表领头进行范读,可以根据录音进行,也可以让课代表领头进行全班朗读。最后可以让学生自由朗读感兴趣的、要背诵的相关篇章。只要读出声音、融入在班级气氛中,熟悉之后便能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逻辑顺序,利于学生完成背诵。

(二)课堂朗诵

课堂上的诵读方式则更加多样,例如教师可抽问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诗歌或经典文章;也可以让小组成员共同朗读,每人分不同的角色进行朗读;还可用玩游戏式的连接法来朗读诗歌。同时课堂朗诵还可以将学生分大组进行共同吟诵、小组内部背诵的方式等。

(三)理解式背诵

从教学的开始就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消化内容,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理解,例如《泊船瓜州》这篇诗歌的教学,教师首先给学生描述写作背景,将画面感展现给学生。其次能够通过诗眼“绿”来体现整首诗的手法,形容词作动词,“又绿”二字的运用让诗歌有了韵律,灵动了起来。最后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又体现了作者心中的思乡之情,结合作者的情绪给学生进行指导,不断提出关键词,让学生潜意识里得到共鸣感受,这样在背诵时就能够想起关键词、关键的感情,从而更利于记忆。

四、经典诗歌诵读的策略研究

(一)科学评价体系的建立

新课标对诵读的意见是“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在不同学段,可在诵读材料的内容、范围、数量、篇幅、类型方面逐渐增加难度。”不能够简单地评价“很好”“一般”“良好”这样大范围的形容,而要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题材、阅读数量等进行评价。

同时教师还应该建立奖励体制,对阅读累积量多、朗读质量高的学生予以奖励,对富有感情、主动表现自己的学生予以表扬,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二)教师的正确指导

教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关键人物,注重教师个人的阅读素养和习惯,具有大量阅读的基础并能够进行专业指导、兼并标准发音、正确的停连和重音、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教师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的身体力行和专业魅力才能够给学生更好的引导和帮助,用自己的言行指导学生并促使学生模仿,提高个人素质。

(三)注重氛围营造

能够多采用活动的形式带动学生的感受能力,通过配乐朗诵比赛、诗歌经典主题板报、主题班会等形式带动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学校还可建立传统文化长廊来给学生创造经典文化环境。

(四)家长全力支持

家长的言行是学生模仿的主要对象,家长的全力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家庭教育重视传统文化的训练,能够给学生营造更有效的学习氛围。在经典诗歌文化方面,家长可以和学生一起诵读、一起学习、一起背诵,建立经典诗歌的阅读笔记,时常翻看,父母还能经常提问自己的孩子并和他们一起收看纪录片、一起查找相关文人的资料等,这些形式都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树立学生的思想意识。

大文豪朱熹指导学生的诵读方法是不赞成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做到眼、口、心的一致活动,不漏读、不倒读、不添字、不减字、用心去读书,便能够做到熟记于心、朗朗上口。诵读不是目的,而是学习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学生的理解和感知,是对经典的良好传承,也是诵读经典的最初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伟.论述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有效方法[J].才智,2015.

[2] 潘虹.小学语文经典诵读价值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3.

上一篇:二本院校投档线公布海关学院、上外贸超一本线下一篇:产科优质护理开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