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了诗歌

2024-11-07

忘记了诗歌(16篇)

1.忘记了诗歌 篇一

忘记了现代爱情诗歌

你以前曾和我一同走着,

你的呼吸温暖,

你的肢体吟唱着生命之歌。

我的.世界,

在你的语言里,

找到了自己。

你说,

你这最大的乐趣;

便是让我记住,

你最美丽的时刻。

可我,

却总以为你会有更美丽的时刻;

我便没有记住。

可这,

却成为了一种遗憾。

我又看见了你,

冰冷,沉默的表情;

或许,

这并不是最美丽的时刻。

但我,

可把这保留;

和你心里开着一束无名花。

你知道吗?

这些也便陪我走到了,

走到了死亡。

可我害怕啊,

害怕;我忘了你——

我忘了你,

这会是真的吗!?

我们曾经都匆匆地,

走着;

忘了最初那盛开的花。

2.忘记了诗歌 篇二

●白板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更深刻、更快捷

对于中学生来讲, 从文本上主观地理解诗歌内容是比较困难的。电子白板介入后, 就可以通过鲜艳的画面、视频播放等直观地向学生展示讲述其背景、创设不好言传的氛围、格调, 使学生快速地形成意象, 体会到诗歌的情感, 引发出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进入诗歌情景。如教学《天净沙秋思》时, 可通过电子白板的媒体播放功能呈现出哀怨缠绵的古筝声, 同时呈现出一副飘零的枯藤, 一株衰败的老树, 几只昏昏欲睡的乌鸦, 消瘦的作者骑着一匹老马缓缓走来的画面;伴随着画面的切换, 接着出现一幅小桥、流水、房屋、炊烟的温馨画面。这样, 不用讲解, 学生就会迅速地从萧杀的氛围中体会到词中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在教学《黄河颂》这首诗时, 可播放一部分有关黄河壮观场景的视频, 学生立刻就会被视频上播放的雄伟黄河所震撼。尤其是黄河壶口瀑布和空中对黄河摄影的这两个镜头, 学生一下子就可以明白河水中为什么会有“惊涛骇浪”、“万丈狂澜”, 形象地理解诗歌中写到的“九曲连环”、“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的含义;电子白板的运用比以传统的形式让学生只听教师讲解, 或只看书中文字产生联想得方式, 效果要好得多。

●白板在诗歌赏析中的运用

单纯的多媒体教学大多是发挥其演示的作用, 对教学内容无法更改, 对于课上生成动态成果更无法预设和展示。而电子白板的交互式作用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词句的赏析中, 学生在发散性思维状态下, 各自答案不尽相同。这时, 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就可以很好的将这些课堂的临时生成展示出来。例如, 在处理《未选择的路》这一课后习题“我从当中读到了”类似这样的题目时, 学生的答案特别多, 可让学生亲自拿电子笔到白板上圈画书写, 就像在课本上做批注一样, 将自己的答案直接呈现出来, 一目了然, 也方便学生借鉴别人的奇思妙想。且学生非常喜欢这种方式, 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会明显地提高。

此外, 电子白板还有保存功能, 它能将在白板上所圈写课堂动态生成的东西全部保存下来以供课堂小结、复习回顾时重新动态播放, 既节省了教师的讲授时间, 又能使学生进行全面的温故知识。

●白板将学生带入诗歌朗诵的意境中

白板不仅可以播放音乐, 创设意境, 还可以将学生自己的朗读录制下来进行播放。可以使学生聆听自己朗读的声音, 找出优点或不足, 不断加以改正。学生听了自己的朗读录音后就会找回朗读的自信, 快速地使自己大方自然地朗读了。这样, 学生更容易从朗读中找到乐趣, 提高能力。例如, 在朗诵《春江花月夜》时, 可以播放古筝曲春江花月夜, 学生马会迅速体会到诗作喜悦的情感基调;再如朗读《乡愁》时, 可播放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思乡曲, 用那种乡愁的情境, 调动起学生的情感, 使之产生共鸣。可以说, 音乐给予了学生最好的情绪控制, 可以让学生的情感随着音乐而绽放, 那么诗歌也在学生的诵读中绽放了。这种手段的采用, 可以使大多数极快地喜欢上诗歌朗读。

3.老爸忘记了我 篇三

一封读者来信 人物标签:史纲 45岁

记忆就像“洋葱头”

父亲原来是一名翻译,精通4国语言。可惜,在他六十多岁时,患上了老年痴呆。最初,父亲开始记忆力减退,常常问过的话又问一遍,东西拿在手上却还在拼命地找。再后来,就是喜欢往外跑,每天拎着包要去上班,但却常常走错了路找不到家。我相信,那时候父亲的内心是很痛苦的,因为我们常常能从他眼睛里看到无限的焦虑和迷茫。

观察父亲的病情发展,他的记忆就好像一个洋葱头,一层层的。最外面一层是最近的记忆,最先被剥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病程的进展,记忆力一点点消失,认知功能一点点减退。洋葱一层层剥去,最后只对青少年时代的东西留有一些记忆了。到后期,他开始怀念早已经去世的奶奶,甚至还把我们的妈妈认作他的母亲。

让父亲活得有尊严

经历了最初几年的手忙脚乱,我慢慢总结出一些照顾父亲的方法。父亲总是想上班,阻拦他就会生气,因此,我在他口袋里写满了名字、家庭地址、单位地址和电话。我不上班时,就跟在他后面。

到生病的后期,他的近期记忆没有了,而远期记忆尚存。为了呵护他仅存的这点儿记忆,我们买了好多他喜欢的京剧磁带、CD片给他听。他拒绝吃药,总是说自己没病,我从来不强迫他,只是像对待孩子那样,把药磨成粉末混在他喜欢的食物里给他吃。我们几个孩子有空的时候,就经常和父亲聊天,陪他做游戏,“拍手”“打牌”“在桌子上吹纸片”,他都玩得一丝不苟,赢了他会像孩子般高兴。虽然他不认识我们了,可是因为总在一起玩游戏,他依然非常依恋几个孩子。

为了训练他的计算能力、动手能力,我们还经常出些算术题让他做,得了一百分就鼓励表扬他,所以他一直对此非常有兴趣。虽然记忆没有了,但父亲的身体还很健康,有时候我们也会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剥毛豆,摘豆芽。

爸爸最后一次住院时,医生说“大脑严重萎缩,脑子几乎都空了”,但他自己并不知晓。至此,我已经守候患了老年痴呆的父亲十多年了。我深深感觉到:他的生命是家人给的,尊严也是家人给的。家人多爱他一点,为他多做一点,他就能多开心一些,多活一天!

章蓓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 主任医师

专家点评:

老年痴呆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脑变性疾病。通常在60~70岁之间发病。当被诊断出患有该病时,通常还能活5~10年,然而新的研究显示这种病的存活率正在不断下降。所以,本文的患者能够在家人的照顾下度过了十多年,实属不易。临床显示:让患者进行不间断的能力康复锻炼能够延缓病情发展。所以应该鼓励患者多参加社会活动,有轻度症状的患者应进行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做保健操或练气功等,有利于大脑抑制功能的解除,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水平。有活动障碍的患者也可以听音乐,读书看报,或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益智活动。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患者都需要稳定情绪,减少不良刺激。

病情测试

老年痴呆症通常起病隐匿,病程缓慢且不可逆,临床上以智能损害为主。常伴有高级皮层功能受损,如失语、失认或非认知性精神症状。根据疾病的发展和认知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而对病情不同的患者,照顾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分。

轻度

1.出现了明显的记忆减退,有时候会忘记时间和回家的路。

2.做事缺乏主动性,或者做一些毫无动机的事情。

3.开始出现抑郁情绪,对日常活动及生活中的爱好均丧失了兴趣。情感淡漠,有时容易发怒。

4.能进行独立的日常工作,但是无法自己购物以及处理经济事务。

中度

1.变得更加健忘,近期、远期记忆均逐渐丧失,还会忘记熟悉的人名。

2.除了情感淡漠,还会出现焦躁不安,常常自己走来走去的情形。

3.个人自理能力下降,需要他人的协助才能完成如上厕所、洗衣服及穿衣等简单的事情,无法自己打理仪容。

4.开始出现幻觉,例如认为需要服用的药物是毒药而抗拒等。

重度

1.记忆力严重丧失,只残留部分记忆片断。

2.智力严重受损。

3.行走出现困难,行动开始需要轮椅或卧床不起。

4.出现了大、小便失禁的情形。

打造安全空间

1.在家里布置一个“散步地带”,让患者有个安全的区域,可以放心地走来走去。

2.在通往厕所的“路上”贴上荧光带作为提示,并且不断地告诉患者这就是去厕所的路,以强化他们的认知。

3.将家中的电源插座全部改为安全式插座。

4.把家中的清洁剂、化学品、药品、酒精等危险物品锁好,以防患者误食。对于有抑郁倾向的患者,更要做好防范。

5.家用的镜子对精神状态不稳定的人会造成刺激,应当尽量用布覆盖或挪走。

6.给老人随身带一个名片,写上老人的情况,并附上有效的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

4.诗歌《历史不会忘记》 篇四

B:后来,老师告诉我,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ABCD:今天,我们在此相聚,遥想那段我们不曾经历的惨淡时光

A:曾经,有那样一段岁月令我们难以忘怀

75年前,青春的呐喊,打破了弥漫神州的沉寂

B:1935年,坚定的信念,照亮了祖国河山的晨曦

C:1935年12月9日,热血青年们再也不能平息

D:为了自由,更为了民族

A:青灯,书卷,阅尽沧桑历史

B:苦茗,朱笔,做遍天下文章

C:激昂的青春,如喷发的火山,你们曾震撼土地

D:振臂呐喊的余音,仍似午夜的山风,卷起后人梦中的潮起潮落

A:无可奈何,花落夕阳里

B:似曾相识,飞燕南归来

C:古今轮回,史书只多了那么几页

D:岁月流逝,生命却添了几分沧桑

A:狂妄的笑声是对生命的嘲弄,耳边充斥的却是耻辱的求饶

B:但是,你们站了出来,吹响前进的号角,像是睡醒的雄师发出的惊天怒嚎

C:那些为国奔走的大学生们,那响彻云霄的搏击的声音却胜过国民政府的枪炮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口号,今天似乎仍在耳边萦绕

A:我最最挚爱的兄弟姐妹啊!

B:你们以先锋的姿态,连同悲昂壮丽的呼吸-----叩问灵魂

C:从北平,从天津,从东北,从年轻的心脏

ABCD:迸发出长夜不息的响雷,洞穿了无数炙热的胸膛

A:如果不是那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

B:如果不是那反动政府的妥协退让

C:你们应该还是朝读暮写的书生啊!

D:然而,12月的雪花,洒满了北平;烈士的鲜血,染红了长安街

A: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起来---起来---站起来

B:你可看见地下奔涌的岩浆,亘古昭示着铿锵的誓言:还我河山!

C:在这个太阳升起的国度里,一场关于血与火的虔诚洗礼,升华!升华!

D:以浩气锤炼飒飒长剑,以碧血铸就巍巍丰碑

A:历史不会忘记,长安街,你们曾怎样走过

B:历史不会忘记,风雪中,你们曾大声诉说

C:历史不会忘记,前仆后继,一个个英勇执着

D:历史不会忘记,抗日救亡,是你们唱响的战歌

A:一二九运动的勇士们啊,你们唱响了历史的最强音

B:历史不会忘记你们

5.经典诗歌:学会忘记 篇五

学会腾空自己的心灵

给疲惫心挪个宽大的空间

为迟来的爱留一片广袤的天地

学会忘记不是背叛

是为让生命轻装出发

更加珍惜活着的不易

记忆装不下太多的往事

一路走来我们注定

要把很多东西丢弃

只有抛弃那些本该忘记的

需要记住的才会在永存心底

学会忘记也就学会了解救自己

人生短短几十年

何苦活得那么疲倦

忘掉一切刻骨铭心的伤痛

忘掉一切痛彻心扉的感情

那将是最大的一种幸福

那是人生洒脱的一种心境

忘记是对生活的豁达和感恩

忘记朋友有意或无心的伤害

忘记恋人分手时的绝情

牢记困惑时那一句温暖的鼓励

牢记患难时那一双或粗或细的.手

牢记低迷时那些关怀的温暖话语

人生就像一棵向上生长的树

忘记犹如树上多余的树杈

需要我们随时修剪

生命之树才能枝繁叶茂

我们的人生才能

经得起风雨的洗礼

当我们停歇在人生的某个驿站

从容回首时便拥有了满目苍凉的记忆

忘记我们前行的脚步,

生活才不会太沉重、太低迷

揣着美丽的心情和欢歌笑语

6.一个不能忘记的启示 篇六

权老师的提问让我想起了一位下乡班主任俞鹏的往事。

俞鹏是我十前年在乡下遇到的一位班主任。那次我本来准备到他班上去听思想品德(以下简称“思品”)课,而我去的时候正是课间休息的时候,可是他却正兴致勃勃站在讲台上上着数学课。而全班学生特别是教室靠后的学生个个引颈而观,像看过去电影稀有时代看电影似地,个个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没有一个学生为教师的“拖堂”有半点怨恨和不满的表情……那场面就像教室里正在播放着一部精彩的电影,或者全班学生正在观看老师在表演精彩的相声。

我随即在接下来的一节课中听了他的思品课,课前他将自己的课本毫不犹豫地递给了我,而不是向学生借书给我。他也没去向学生借书使用。一个刚大学毕业不久的生物专业生,同时兼任着多门课程,却能对思品课有如此的自信,不用看教材来上课,光凭这一点,就让我刮目相看了。因为,在我多年的教研生涯中,基本没见过可以完全丢开教材上课的教师。

他这一节课上得非常生动,虽然基本是老师讲,教学方式显得相当“传统”,但是他讲得非常好,非常生动,很注意联系实际,很富有自然得体的教育激情。因此,整堂课中始终充满一种喜悦的气氛,学生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一堂课很快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渡过了。

俞鹏老师是生物专科毕业的,但是思品课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艺术却是一流的。

更为重要的是,我发现他的数学课教学艺术也是一流的。

而且,课后在跟他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这个班级在他来到这个学校之前,是全校最差的班级,几乎每个教师都不愿意到这个班级上课,学生成绩远远落后于别的班级。

在他接手这个班级后,通过他半期的工作,他的班级学生成绩就赶上全校最好的班级并略显优势;一个学期之后,他的班级全班各科平均分就超过了全校最好的班级4分多。

我问他是不是数学教师,他说不是。只是数学老师有事请假了,他就代替上了。而且他告诉我,很多老师都有种有意无意地不到这个班来上课的倾向,这就给了他一个无偿代替几乎所有科任教师上课机会。显然,他的所有的文化课都上得很精彩。这就使得他的学生所有的科目都学得兴致盎然。于是,他的班级从一个学业成绩最差的班级一跃成为全校最优秀的班级。

这件事情告诉我,一个班主任,如果不能设法让学生所有的文化课都学好,光是上好自己的课和做好管理工作,不管其管理工作多么出色,一般也很难让这个班成为一个优秀的班级。同时俞鹏老师在代替别人上课的时候都是无偿的,这种不计个人一时得失的无私的赤子之心,诚然也是俞鹏能取得教育成功的重要品德与心理基石。

7.忘记了自己是谁 篇七

据说国外的一家马戏团正在演出,人们看到一头大象被细细的绳索拴在一棵小树上,正在乖乖地用大鼻子吃草,不远处就是大象梦寐以求的森林。

人们问马戏团的首领,大象愿意表演吗?

首领答道,大象做梦都想回到丛林。

人们接着问,那大象为什么不跑呢?要知道,它的力气那么大,它真要跑,谁也拦不住它。

首领说,是这样啊,没有人能拦住大象,只要它想跑,谁都没办法。

人们不解,那大象为什么不跑呢?

首领一努嘴说,你们没看到那条绳子吗?它拴着大象呢!

人们就笑起来,说,这条绳子怎能拴住大象呢?只要它一使劲,这么细的小绳子马上就断了,大象就能回归森林啊!

首领说,你们说的不错。但是,大象永远不会去挣脱那根细细的小绳子。它知道自己是无法挣脱这根绳子的。

大伙儿万分不解,说您这根绳子是特殊材料制成的吗?看起来很普通啊!

有人说着,还走到跟前,仔细地看了看绳子。的确,这是一条非常普通的绳子,别说是大象那一身排山倒海的气力,就是一个强壮点的人,也能把这绳子挣脱。

首领说,不错,这就是一根普通的绳子。可是,你们要知道,它是从这头大象还是很小的小象的时候,就绑住它了。

人们还是不解,说这有什么关系呢?

首领意味深长地说,症结就在这里。当这头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它就被这根绳子缚住了。它无数次地想挣脱绳子,都失败了。久而久之,小象知道自己的努力是徒劳的,知道自己是无法挣脱这根绳子的,它就不再做这种无用的努力了。

人们惊呼,可是小象已经长大了啊,它只要再试一试,就能挣脱绳索回到大自然里去!

首领说,大象并不知道这一点。它以为自己还是一只小象。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长不大的小象比比皆是。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做“习得性无助”。

这种习得性无助,会让我们丧失了对幸福的感知力。

你会不会赞同——那头大象,忘记自己已经长大的事实,就拒绝了唾手可得的幸福呢?幸福不是从天上落下来的,是奋斗来的。因为害怕失败,就拒绝了——很多人就是如此委屈地活着:为了金钱,在一个很不喜欢的人手下苟延残喘。为了舆论,在一桩极不幸的婚姻中挣扎;为了提升,在一个很不惬意的单位佯作笑脸;为了讨好他人,用整整一生来揣摸他人的心思;为了一个户口,一个身份,反倒完全忘却了自己是谁。

专栏作者

毕淑敏

8.忘记你我做不到的爱情诗歌 篇八

心情无尽的苦楚

只想告诉你我还在未来必是我们共同的选择

有阻挠有坎坷

有压力有言语

这又如何

阻止不了那颗挚爱你的心

无论是过去的岁月

还在那未来的时光

激情已经点然

两处人儿一般思量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有多少缘可以再见

忘记你我做不到

忘记你

我还真真做不到

岁月可以平淡伤痕

岁月一样可以见证真情

你的名字我的爱

早已是灵魂里的分分秒秒

每一刻钟都不曾停留

忘记你我做不到

除了

生命消失很久

让诗情在岁月中弥留

指尖划过键盘

一点一滴全是心的呼唤

若不能爱了

便如啼血一样的杜鹃

9.他们只是忘记了那些事 篇九

走失的母亲

母亲83岁生日那天,我们一家都来给她过生日。生日宴上,母亲竟然拿筷子指着我、大姐和我的妻子说:“你们今儿个也来给我过生日,一定都是我蛋儿(我的乳名)的好朋友,吃吃,都拣好的吃……”母亲对我们说完客气话,就回头招呼孙子孙女让他们俩坐到她的身边,她把我们夹给她的菜几乎全部夹给了孙子孙女,还高兴地对大家说,“这是我的宝贝儿子和闺女,他们野得很,那年冬天,蛋儿在学校做错了事,老师罚站,在雪地上站了一个钟头,小屁屁被冻成青柿子……”

母亲的话,使一家人回到了从前,我们都禁不住落泪。一个不好的预感也袭上我的心头。我明白,母亲是得了真正的“痴呆症”了。

日子就这样不声不响地慢慢流逝着。我们无法改变人生的法则,无法阻挡母亲慢慢老去,眼看着她变成一个忘掉现实的老人。

直到有一天,我正在外地出差,突然接到姨妈的电话,说接进城里来住的母亲找不到了。失去母亲的日子,是我一生最最痛苦难耐的时候。我们一家昼夜寻找母亲,喊哑了嗓子,哭红了眼睛……

就在我们一家极度绝望的时候,电视台的一个电话打过来说,在距城五十公里外发现一个老太太……结果在那个村子里真的找到了我的母亲。

为了让母亲在“从前境况中感到幸福”,我们一家人商定后,把母亲送回老家,把老家的院子整理好,特别是那个漆黑而印着皱巴巴“忠”字的老门,保持了原来的模样,让母亲和我们一起居住。

这样一来,母亲的幸福生活好像一下子就来到了脸上。她每天都很“听话”,不管我们给她吃什么都说好吃,还经常摸着孙子孙女的头儿说:“儿子女儿真孝顺!”

邻居家玉米熟了,母亲不停地掰开了人家的玉米。没有力气掰时,就命令“儿子”帮忙。那天,母亲掰到第83穗玉米的时候,突然说累了要歇歇,就躺到玉米堆上睡着了。儿子后来说,奶奶在睡着时还说着一个字——“忠”。

母亲就那样驾鹤远行了,可是儿子女儿们从来不知道母亲口中的那个“忠’字。我对他们讲:他们的爷爷名字里就有一个“忠”字,孩子们终于忍受不住,哇地哭开了……

上帝最恶毒的诅咒

1901年,德国精神病学家爱罗斯•阿尔茨海默(Alois Alzheimer,1864年6月14日-1915年12月19日)在法兰克福精神病院参与观察并治疗一位叫做Auguste D (Auguste Deter) 夫人的患者。阿尔茨海默注意到:这位51岁的患者有奇怪的行为症状,丧失了短期记忆。1906年4月,D夫人去世,阿尔茨海默将病历和患者脑组织送往他工作的慕尼黑克雷佩林实验室。其后的研究发现,病患的神经原纤维发生了紊乱,最终导致死亡。同年11月,阿尔茨海默发表了关于此症的病理学和临床症状演说——这种病症从此被命名为“阿尔茨海默氏症”。疾病的成因,医学界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世界上大多数被确诊病例,从确诊到脑袋空空地离开这个世界平均只有7年时间。在这7年的时间里,病患从渐进性痴呆直至生活不能自理,患者与家属将承担着无法想象的痛苦与经济上的负担。阿尔茨海默氏症是世界上“最贵的疾病”之一,2003年全球花费在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的金钱就达1560亿美金,相当于一个中小国家一年GDP的总和。

“老年痴呆”——这种病的中文名字从某种程度上给社会造成了误解,它让我们感觉这种疾病距离我们很遥远,可事实是,罹患这种病的患者可能并不老(家族遗传性阿尔茨海默氏症在中年即可发病),又远远不止于痴呆那么简单。

根据报道,2007年,英国患病人数达到70万人,每88人中便有一人罹患此症,为此每年支付的药物以及护理费用高达170亿英镑。专家预测,到2051年英国将有170万人患上此症,社会将为此每年负担数百亿英镑。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报告显示,到2050年全世界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人数将达到1亿7百万人。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3年,全球以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为主的痴呆症患者总数约为3560万,并以每年770万的速度增长。《2013年世界阿尔茨海默氏症报告》报告显示,全球范围内6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13%的人需要长期护理;需要护理的老年人中,约有一半的人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症,全世界用于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照护的费用超过了6000亿美元,约占全球GDP的1%。

2007年,中国官方公布的数字显示,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氏症)在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为5%,每5个80岁以上的老人中,就有一个患者。2010年,中国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人数近600万。2013年,专家估计中国约有800万至1000万老年痴呆症患者,其中大部分为阿尔茨海默氏症。

《2013年世界阿尔茨海默氏症报告》指出,2010至2050年間,世界范围内需要照料的老年人数量将从1.01亿增加到2.77亿,增加近两倍。这个问题在中国显得尤其突出:中国60岁以上人口在2013年底已达到2亿,比法国和德国全国人口的总和还要多。

沉默的800万

当卡里•史密斯决定用录音机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时光记录下来时,他讲话已经含混不清了,好像嘴里藏着颗核桃。这个男人从55岁那年开始,慢慢失去了读写能力和表达能力。

与这些东西一起悄悄溜走的,还有这位历史学教授的记忆。他沮丧地对着录音机说,“由于一些奇怪的原因,我总是记不住我现在的年龄。”不过更多时候,他正在说话,却突然发现,“见鬼,我忘了我想要说什么。”

1985年,史密斯被诊断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症。作为唯一一位将自己的病程作记录并公布于众的病人,史密斯的音频记录至今仍是研究阿尔茨海默氏症的重要资料。

25年过去了,这场“没有幸存者”的疾病战争依在继续。

在中国,这是一群沉默的病人,人们将其称为老年痴呆病患者。“中国政府和公众对阿尔茨海默氏症的认知程度十分低,大概比美国晚几十年。”阿尔茨海默氏症中国委员会秘书长王虹峥对此十分担心。

一个巨大的反差或者可以代表这个现状:这个由科技部批准加入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委员会,只有一间朴素得近乎简陋的办公室;一共有4名专职工作人员的委员会,代表着中国至少800万名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这是一个饱受折磨的病人群体,却从未获得过应有的重视。

2000年,委员会副主席王军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神经变性疾病中心回国。这位曾经就职于世界顶级阿尔茨海默氏症实验室的科学家发现,国内的医护人员几乎都不了解这种病。一位医学生物副教授竟然问她,阿尔茨海默本人究竟是个医生,还是个病人。

这几乎可以表现在与疾病相关的一切方面。医院里没有阿尔茨海默氏症专科,神经内科、老年科、精神科和心理科都有可能“兼职看这种病”。甚至没有专业的研究所,大学里也没有针对这种疾病的教学。在国家立项的大型课题中,阿尔茨海默氏症从未单独立项。

甚至连最基本的发病人数都成为“悬案”。2010年,一场17国科学家举行的电话会议中,当王军提出“中国阿尔茨海默氏症病人约为600万到800万”时,一位美国科学家毫不客气地反驳,美国老年人口3500万,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为500万人,“中国老年人口超过1.5亿,怎么可能患病人数却只多出100万?难道这是中美生活方式不同吗?”

这位中国科学家当时感到尴尬极了。事实上,这项唯一可以引用的数据,也仅仅基于2009年的一个会议报道,中国没有任何机构曾经就此进行过专门统計,“也许更多”。

很多家庭也不善待病人。在民间,因该病而带来的痴呆症状,常让家人以为“老糊涂了”,从而被视为正常的生理现象,没有就医。一些“对老年痴呆病稍有了解的家庭”,却总是“羞于启齿”。

王虹峥每天都会接到大量患者家属求助的电子邮件。其中大部分都没有留下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这位曾经也是一名阿尔茨海默氏症病人家属的教授推测,可能因为这种病的遗传性及其对它的误解,导致这些人“羞于启齿”。

事实是,这种疾病的遗传致病概率并不高。2010年4月初,澳大利亚人丽贝卡•道格就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女婴。这位母亲由于“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症中罕见的一种”,记不清生产过程,甚至认不出女儿的模样。即便身上带有这种基因,“也有可能并不发作”,王虹峥解释说。

一种代价巨大的死亡方式

开始时,一切看起来和在老年人中普遍发生的记忆力下降没什么区别。但渐渐的,真正的阿尔茨海默氏症病人的“失忆”会变得越来越严重,甚至“一边笑着一边忘记了自己为什么笑出声”。一个重庆病人曾经指着镜子里的自己说,“家里又来客人了。”

他们的空间辨析能力也在渐渐丧失,这群病人出门后很难找到回家的路。

更让亲友们难以忍受的或许是人格改变。仿佛就在一夜之间,老人突然变得极度自私、易怒,常常幻想家里有人偷他的东西,或者将粪便涂满整面墙壁。夜晚,甚至可能把全部衣服脱掉在街上乱跑。一位曾经温文尔雅的老翻译家,晚年突然迷上了“捡破烂”。家里堆满了来历不明的垃圾,臭气熏天,如果家人想要扔掉他的“收藏”,他就会破口大骂,“他原来不是这样的人啊。”他的妻子绝望地哭出声来。每个家庭都会被这个性情大变的人折磨得痛苦不堪,但实际上,“他只是生病了。”

最后,病人甚至不如一个婴儿,连吞咽这样简单的动作都忘记了。因为不能吃饭,只能长期靠输液和鼻饲为生。尽管阿尔茨海默氏症不能直接导致病人死亡,但这些年老的患者往往因此而失去免疫能力,最终死于各种感染。因此,在美国阿尔茨海默氏症被称为继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等疾病之后的生命第六大杀手。

不仅如此,一项来自美国的数据表明这种疾病有着愈演愈烈的杀伤力。从2000年至2006年,美国心脏病死亡率下降11%,中风死亡率下降18%,但与这些数字截然相反,阿尔茨海默氏症死亡率上升46%。

世界上根本没有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合适可靠的药物”,因为直到今天仍然没有研究透彻其发病机理。

一度,大脑灰质外的一些积聚的斑块被认为是罪魁祸首。那是一种名为Aβ的蛋白肽,它们的大量聚集形成了阿尔茨海默氏症病人脑中常见的斑块,加上神经细胞内的神经元纤维缠结,发生了大量记忆性神经元数目减少。现在,科学家们开始觉得凶手另有其人。“Aβ蛋白沉积成斑块或许只是病变的结果之一,而不是真正的原因。”

种种不断被后人推翻的研究面前,只有一个未曾改变的事实——阿尔茨海默氏症仍是不治之症。现在,通过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成像等技术已经能够确诊阿尔茨海默氏症,但“一旦确诊,就不可能再康复,只有慢慢走向死亡”。

每个患者的病程可达5年到17年,“最后不但病人自己垮了,也可能把整个家庭拖垮。”阿尔茨海默氏症中国委员会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每个阿尔茨海默氏症病人平均治疗成本约为112万元人民币。而将近一半的照料者后来也引发了功能性紊乱及其他相关疾病。

一些医生甚至在中年时就请律师写好遗嘱,声明“如果不幸患有此病,子女必须将我的全部财产用于治疗”。

认识阿尔茨海默氏症

美国阿尔茨海默氏症协会把它们归为七个阶段:

阶段一:无症状,病人表现一切正常

对,别奇怪,当我们的身体细胞开始出现功能异常时,并不是马上就显现在行为上的。这个阶段神经细胞只是异常,还没开始成群结队地坏死,因此病人的认知功能还不受影响。

阶段二:非常轻度的认知功能下降

这个阶段病人开始忘记一些日常生活中很熟悉的细节,比如熟人的名字、熟悉的地名,自己的眼镜、钥匙之类。都是比较轻微的健忘,周围人不会觉得病人有多异常。

阶段三:轻度认知功能下降

有一些早期阿尔茨海默氏症的患者在这个阶段被诊断出来。健忘已经到了让人觉得奇怪的地步,包括很明显的忘记人名地名或者日常物品的名称,没法记住陌生的人名,阅读出现障碍,弄丢贵重物品或把它们放在不该放的地方,做事变得无计划、无条理性等。值得指出的是,虽然这些已经是比较明显的异常,但并不是出现症状的人都被诊断出阿尔茨海默氏症。

阶段四:中度认知功能下降

这个阶段的症状可以成为医生诊断的依据,属于轻度或早期阿尔茨海默氏症。例如,病人对最近发生过的事没有印象,不能进行较为复杂的心算,忘记一些个人经历,性格变得不积极不主动,尤其是面对一些大的社交场面或者很需要脑力去做的事的时候显得很畏惧等等。

阶段五:中偏重度认知功能下降

有这些症状的人通常被诊断为中度或中期阿尔茨海默氏症,他们的记忆和其他认知功能出现大的障碍,开始需要人陪护。病人有可能忘记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记不得在哪读的小学和中学,搞不清现在是哪个月份或什么季节,不知道自己现在在哪,需要人帮着挑选合适的衣着出门。但他们通常还是记得自己和家人的名字,吃饭如厕也能自理。

阶段六:重度认知功能下降

这些症状属于中偏重度或中期(对,仍属于中期)阿尔茨海默氏症。病人的记忆力变得更差,性格变化开始明显,日常生活不能自理。他们可能完全忽略周围的人和事,出现睡眠障碍,吞咽困难,频繁大小便,幻听幻视,神经质地重复某个动作,无目的地闲逛并迷路。在此阶段病人仍知道自己是谁,可能叫不出家人名字,但还能分辨熟人和陌生人。

阶段七:极重度认知功能下降

这是最后的阶段,属于重度或晚期阿尔茨海默氏症。病人失去了对环境的感知力,说话和行动都有困难。他们可能念叨一些没有意义的词语或句子碎片,大小便失禁,要人喂饭,走路要人扶,甚至坐不稳、不能抬头或微笑、肌肉僵硬、出现不正常的条件反射等等。

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一个因人而异的渐进过程。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每个病人都会出现那些列举的症状,症状出现的时间也有个体差异。如果怀疑自己或者身边的人患上了阿尔茨海默氏症,切忌仅凭网上的信息自行对号入座,而要去医院找医生,让医生根据现代医学的知识和标准来诊断。平均来说,被确诊了阿尔茨海默氏症的病人存活时间是四到六年,但个体差异很大,从三年到二十年不等。

(摘自“科学松鼠会”安婆婆《概说阿尔茨海默氏症》)

为爱正名

当她拿起电话不断输入号码,却怎么也想不起要打给谁的时候……如果你的妈妈忘记了如何吃饭、忘了你是谁,你会称呼她“痴呆”吗?我的妈妈没有痴呆,她只是忘了那些故事。这种疾病叫做“阿尔茨海默氏症”,在中国大陆被称为“老年痴呆症”,如果你也认为“痴呆”是歧视性的称谓,请投上你的一票,“为爱正名”。

——公益广告“为爱正名”

你知道吗,每年的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氏症日”。2012年9月,央视联合多家媒体,呼吁消除社会歧视,为“老年痴呆”正名,引发社会广泛参与。

与专业拗口的“阿尔茨海默氏症”相比,“老年痴呆”看似通俗易懂,却不能够准确地表达该病的概念,更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容易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心理压力。调查显示,我国100名老年痴呆症患者中仅一人会主动找医生看病,很多病人因为对这个病名很排斥,就不承认自己得病,也不愿意去医院,错失了早期治疗的机会。

与名称上的有形贬义相比,现实中的无形歧视更加可怕。国际阿尔茨海默氏症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40%的痴呆患者和25%的痴呆照料者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会受到排斥。有60%的痴呆患者表示,他们被诊断为痴呆后,最可能疏远或者失去联系的是朋友,其次是家人。因此,更名只是消除歧视的开始。

关怀,尤其是家人的关怀和理解,是陪伴这些不幸者走完人生最后一程最为重要的支持。

北京女孩凌漠就是这样一位孝顺的孙女。随着对阿尔茨海默氏症从陌生、了解、到深入,她开始默默地为普及阿尔茨海默氏症知识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大约三年前,凌漠的奶奶不小心把脚划伤了,化了脓,于是她和家人把奶奶送到医院。在医院,医生无意间指着凌漠母亲询问她:“这是您女儿吗,叫什么名字?”老太太犹豫着,答不出来。当时凌漠和家人只觉得是老人记忆力减退,并没有在意。

在家养病期间,奶奶做出越来越多“不合理”的行为——说话开始结巴,说不清楚;经常在家里找不存在的东西;有时会指着枕头说那是白菜。

“奶奶90多岁了,在她那个年代,她是少数接受过教育的女性。她平常是一个很理性的人,性格一下子变成难以沟通、不讲道理,我们都觉得很奇怪。从此开始寻找她变化的原因、治疗办法和相关护理的知识。”凌漠在悉心照料奶奶的同时,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系统了解和学习了阿尔茨海默氏症的知识。

平常喜欢画画、设计小广告,加上对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关心,凌漠将自己了解的信息和小知识做成宣传册、传单,在博览会和科技周上分发。她还有一个微博,专门用来转发她收集到的国外宣传阿爾茨海默氏症的公益广告。她的微博上有这样一个事例:外国有一些超市,每个月会故意选一天将货架上所有的物品全部打乱,让客人在原来的地方找不到商品。客人很生气到总服务台询问,工作人员就会给客人发一张传单,上面写着“今天是阿尔茨海默氏症体验日”。他们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更多的人切身体会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感受,更好地从心里理解和接受这些患者。“能够对一个领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积累挺难得的,我想把它传递给更多的人,继续坚持下去。”这是凌漠很朴实的心愿。

奶奶的病从发展到末期,不能自主进食,需要戴鼻饲管,吃流食。老人经常趁人不备拔出鼻饲管,导致危险发生。每一次重新插管的过程又会带来更多的痛苦。

奶奶住院的时候,同屋有一个老太太插着呼吸机。白天我还跟她聊天说话,晚上过去的时候就听别人说,她因为比较固执,拔掉了她带的呼吸机,导致严重缺氧,进了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无奈之下,也为了不伤害老人,只能选择用宽布条把老人的手绑在床的两侧。这让凌漠看着十分难受。于是她开始寻找一种能约束老人拔管的装置。

五金店、杂货市场、网上购物……凌漠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了几种约束手套,但这些手套不是限制了老人双手活动的自由,就是材质过软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最后,她决定自己动手为奶奶做一个专门用于自我保护的手套。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实验,她发明了透明约束手套。

透明约束手套是一个类似透明球的装置,球的一角连着用柔软的布做成的袖筒。患者的手通过袖筒套在手臂上固定,并被约束在“透明球”手套中。球面有孔,用于透气和保证手套内的湿度和温度,开孔控制在刚好不卡住手指的大小。护理人员可以通过透明球面随时观察患者手部的情况,患者也能在手套内进行手部活动。

透明球内部有一定空间,有的老人喜欢玩珠子、核桃,就能放在手套中给他玩;活动能力弱一点的,也能在里面垫个棉垫,让老人舒服一点。

凌漠一边演示一边说:“一方面,是为了解决老人拔管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缓老人的感知能力退化。得了阿尔茨海默氏症的老人,跟别人交流的能力在慢慢减弱,如果过于限制他本人的活动、减少自己跟自己交流的机会,我觉得会越发加速他能力的退化。”

透明约束手套的背后,是凌漠对奶奶沉甸甸的爱。

本文主要根据以下文章编写:

宋殿儒《母亲走失的那扇门》

安婆婆《概说阿尔茨海默氏症》

赵涵漠《“老年痴呆病”患者:

沉默的600万》

人民网《记忆的力量,没有消失的爱》

10.老师的言行学生不会忘记 篇十

说完放下凳子,转身跑回自己所在的班级,这个学生的举动让所有参加毕业盛典的老师都感到惊奇:“全校这么多学生,为何唯独这个学生能想到将自己的凳子送给恩师去坐?”

王老师也感到有点突然:“这么多老师站着,为何学生唯独将凳子送给自己坐?”

在感动之余,王老师又担心学生的这一举动会让其他老师尴尬,于是将凳子让给站在自己旁边、岁数比自己大的老师,这位老师谢绝了王老师的好意,并说:“学生的感恩之情,你还是收下吧!”

听了这位老师的话,王老师只好独自坐下,可是王老师刚坐下一会儿,另一名学生又给他送来矿泉水……毕业盛典前后,王老师收到很多学生送来的精致小礼物。

会后,老师们都不约而同地询问王老师同一个问题:“为什么学生对您这么好?”

这也是王老师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自己教过的学生大都对他充满感激之情,是因为他对工作负责、敬业吗?可是比他工作负责、敬业的老师多得多。是他关爱学生的学习、生活吗?可是有资格走上讲台的老师,有几个不爱自己的学生呢?为何这些思想单纯、不懂世故的孩子,会毫无顾忌、直来直去的用言行来表白对自己老师的尊重呢?

为了了解学生的想法,王老师召开了一次以“老师,我想对你说!”为主题的班会,在主题班会课即将结束的时候,王老师要求学生采取秘密的方式,在纸条上写出自己最想对老师说的话。

课后,王老师仔细阅读学生在纸条上所写的内容,其中学生甲说:“老师,有一次,我的父母和几位亲友路过学校门口时,您看见我的父母后,主动和他们打招呼,并当着亲友的面对我父母说:‘好好培养你们的孩子,他成绩优秀,智商高,将来一定大有可为!’您的几句话让我的父母感动了很长时间。从那以后,我决心勤奋学习,绝不辜负您和父母对我的期望,所以我现在的成绩越来越好!”学生乙说:“开学时,我因为到校比较晚,我们班级学生寝室内已经没有空铺了,您帮我在二年级寝室里找了一个床铺,还帮我将行李搬进去。之后,您又对寝室内二年级的学生说:‘拜托各位大姐姐,在寝室里要多多帮忙照顾我们班级的这位高材生,她言行有不妥的地方,请不要为难她,告诉我,由我来教育、引导她!’听了您的话之后,几个学姐在寝室里像对待自己的妹妹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学生丙说:“有一次我在校外参与打架,被警察带到派出所,您到派出所后对警察叔叔说:‘孩子打架,错不在孩子,是老师没有教育好他,请让我把他领回去,我一定好好教育他……’当时我非常感动,从此再也没有打过架,因为我不能辜负您对我的期望!”……

11.低头族,别忘记翻开一本书 篇十一

地铁上、公交上、聚会饭桌上, “低头族”已成为最特别的阅读风景:头也不抬, 似乎忘掉了周遭世界, 全情投入其中, 手指变得比任何时候都繁忙, 也更劳累。要说这平均的40分钟里, 大家都看了什么, 来自清华大学新媒体指数的研究却让人有些心焦, 浅阅读、轻阅读、泛阅读依然是主体, 比较有深度的内容只占极少数。不是吗?到微信朋友圈里看看那些转发的文章, 还是心灵鸡汤、八卦内容更多。

更不幸的是, 就在人们对种种微信内容趋之若鹜的时候, 相关研究表明, 这些浅在的、碎片化的内容, 不少都是瞎拼乱凑、无中生有之作。莫言先生最近就对微信上流行的“莫言名言警句”给出了鉴定:他从未写过一句。不仅如此, 还有不少自说自话的养生术、职场成功学、官场生存术大行其道, 这些古代人认为的末流追求, 通过朋友圈的传播, 却变成了部分现代人的主流追求。

微信阅读其实更多时候并不是那么享受, 这是它跳跃式、散乱式的阅读方式所决定的, 也是微信阅读的一个致命缺陷。首先, 即便手机屏幕再大, 每一行所承载的字数也很有限, 所以我们的眼球运转速度在加快, 这是身体之累。而阅读主题、阅读内容不断转换, 更令我们的思绪一直处于一种不安定状态, 少了专注、多了浮躁, 这是心理之累。不知不觉之间, 我们的大脑变成了一个超级容器, 在匆忙的阅读中, 看得快、忘得快, 少了思考、少了消化、少了融会贯通, 阅读之美变得越来越遥远。

相比之下, 读一本美好的纸书, 给人的体验却是如此难忘。凡是有过愉快阅读经历的人, 都能体会到这独有的专注之美, 沉静之美, 大气之美。国学大师季羡林说:“天下第一好事, 还是读书。”阿根廷大作家博尔赫斯说:“我一直认为, 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样子。”就是我们普通人也常会感受到, 当书页轻轻翻过的时候, 时光静静流淌, 心情恬淡而不嘈杂, 思绪丰富而不混乱, 即便是遇到一些困惑不已的话题, 那种纠结本身在今后的回忆中, 也构成了阅读之美的动人情节。

12.鹿角巷忘记了六便士 篇十二

我一直相信,真正的爱情、命中注定的爱人,是不会被时间的洪流冲散的,哪怕有一天我忘记了自己,我也不会忘记你。

陪他风霜雨雪,陪他仗剑天涯,陪他共饮江水。喜欢一个人的感觉,不外如是。

part 01 我只是为了赢

说起来,许优知道柯卓的秘密是在去鹿角巷那天。

四月末,点点零散的星子嵌在如墨的夜空,许优停稳自行车,从车筐里拿出叮叮作响的铁链子和一把老式大锁,认真把那辆世纪古董横梁自行车锁在巷前的桂花树上。

那是刚过谷雨的季节,暖湿裹着春花清淡的香味在夜空里飘荡,她围着厚厚的羊绒围巾站在鹿角巷口,踮着脚去摸挂在墙上《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的巨幅海报。

就是这里没错。

许优还在反复端详海报上的那句台词,手机突然响起《命运交响曲》的铃声,把她吓得一个哆嗦。

“你怎么还不到?”电话那端柯卓相当不耐烦,“拖拖沓沓难成大事!”

“就你行!”许优反唇相讥,“你那么有本事,别下凡啊!”

“你!”柯卓气结,还没等他再辩上两句,许优就利落地挂了电话。

与柯卓斗其乐无穷,她原本抑郁的心情终于缓解了一些,脚步轻快地走进巷子里。

2016年1月14日,《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饰演斯内普教授的艾伦·里克曼因癌症去世,柯卓组织了一场纪念活动,就在今天晚上八点钟的鹿角巷。

鹿角巷并不宽敞,两侧低矮的墙面爬满了青藤,一串串燈泡似乎就长在那片绿色里,闪着暗淡的光,许优走了几步,觉得稀奇,凑脸过去仔细看灯泡上细密精致的欧式花纹。

许优还没看出个所以然来,柯卓就站在了她面前,他提着一盏炭烧玻璃风灯,微微皱着眉头:“公告上不是说了要穿霍格沃兹学院的校袍吗?”

许优托着下巴审视了他一番,他穿着黑丝缎面烫着金边的巫师长袍,外面罩着墨绿色银扣的斗篷,风灯微弱的光亮衬得他脸色苍白,稍稍一低头,细碎的星光便挂在了他纤密的睫毛上。

“这不穿了吗?”许优撩起外套的衣角给他看里面那件她堂哥的肥大破旧的学士服,“心意不分价钱,这件看起来也说得过去吧。”

柯卓冷哼一声,揽住她的肩膀:“我说许优,我今年的梦想就是你能体面一点儿。”

许优瘦瘦弱弱的,像一株刚抽芽的细柳,柯卓轻轻松松环住她的肩膀,垂下眼睛和她对视。

隔着极短的距离,许优可以清楚看见柯卓黑曜石般的眼睛里满是讥诮。

“那礼尚往来,我今年的梦想就是让你一个人去花滑表演赛。”许优冷笑一声,拍开他搭在她肩上的胳膊。

“怎么还较真起来了,花滑那个事明明是双赢,你是为了那个瞎子……哦,抱歉,”柯卓声音愈发冷淡,“是那个弱视,而我只是为了赢。”

许优刚想说些什么,忽然沉闷的钟声击破夜色,原本暗淡的灯泡瞬间大亮,十几个穿着黑色长袍的男女生聚到他们周围。

“纪念仪式正式开始,”柯卓一改刚才冷嘲热讽的模样,虔诚地从口袋里抽出细长的魔杖,极小声地说,“教授,再见了。”

“永远的斯内普教授。”所有人低声道。

如果这个时候有人经过鹿角巷,一定觉得他们疯了。

十几个年轻人穿着黑色长袍伸直手臂高举“魔杖”,魔杖顶端的小灯泡全都亮起,他们嘴唇翕动念念有词。

许优也举起手里的魔杖,心惊胆战地看着空荡荡的巷子口,小声问旁边的柯卓:“我们大晚上的,进行这种纪念活动,不会被路人打死吧?”

柯卓目不斜视,伸出右脚轻踢了她小腿一下,咬牙切齿地小声呵斥她:“闭嘴,就你话多。”

灯光璀璨,许优侧过脸偷偷看他,他一副黑巫师打扮,长长的眉尾斜飞入鬓,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像欧洲中世纪的贵族,骄衿中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邪气。

的确是很好看的男生啊,许优心里泛起细淡的涟漪,如果没发生那件事,他们之间也不会这么针锋相对吧。

活动结束,柯卓和许优主动留下来做清扫,一直到收尾工作结束,柯卓才看到她手里拿着的“魔杖”。

“许优!”柯卓声音拔高,“你手里是什么?就算我没指望你能从奥兰多的主题公园买到定制版,起码也在淘宝买个高仿的吧!你就这么来参加纪念仪式?”

“可是……”许优摊平手掌,委委屈屈地看向他,“这么长的筷子还要五块钱一双呢,我很需要钱,你又不是不知道。”

“你……”柯卓说了一个字又顿住,无奈地按住太阳穴,“算了,明天训练,冰刀穿我送你的那双行吗?求你了,我必须得赢。”

许优终于低眉顺眼地点点头。

柯卓叹了口气,揉揉她的头发:“走吧,送你回家。”

part 02 我从未改变,是你走得太远

晚上九点,天空中浮着一层微暗的月光,柯卓抱着手臂站在一边冷眼看努力和链子锁搏斗的许优。

那把大锁还是从月亮镇张奶奶家的废品回收站淘来的,又丑又沉,整把铁锁锈迹斑斑,每次打开都很费劲,许优努力转着手里的钥匙,倔强的锁纹丝不动。

“就这还用锁树上?这种自行车我爷爷都不骑了好吗?”柯卓恨铁不成钢,一把抢过钥匙敲了敲锁身,轻而易举地打开了铁链子。

街上行人很少,带着暖意的风迎面拂来,似乎吹得人心里也草长莺飞,许优轻荡着小腿坐在车后座,抓住正奋力蹬车的柯卓腰间的衣服:“柯卓,你不是说柯爷爷都不骑这种自行车了吗,那你怎么骑得这么熟练啊?”

柯卓一时语塞,慢下速度回过头恶狠狠地凶她:“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许优笑得前仰后合,揪住他棒球外套的领子大声说:“几年不见,你脾气怎么还是那么坏啊!”

“我从来都没变过。”柯卓心里顷刻间一片寂静,不由得脱口而出。

“你说什么?”许优没听清楚,抓着他的胳膊,把耳朵凑得更近一些。

13.落叶忘记了作文 篇十三

在我上四年级的时候,我的死党杨静突然跑到我面前说:“雪儿!有人说,他喜欢你!”我呆了一下,说:“小静啊,你哪听来的谣言?”“是啊是啊,他亲口跟我说的呢!”“他是谁啊?”我的`心里充满了莫名的害怕,“我们班鼎鼎有名的大班草啊,陈文啊,你忘了病了疯了还是傻啦?上次他不是在你面前故意大声说:‘我有喜欢的人哦,她长得很漂亮哦,她就是我左边的人的同桌!’”我感觉心好痛哦,为什么呢?被人喜欢不是一件很温馨很浪漫的事吗?

“我先回家了……”我转身一跑,跑到卫生间,对着镜子哭了起来,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止也止不住,为什么呢?我为什么要哭呢?我为什么这么柔弱呢?妈妈,您为什么要把我生的这么漂亮,我只想做一个普通的好学生而已!

“雪儿……你还没有回家吗?”杨静敲卫生间的门,“啊…马上…我…拉肚子了…马上就到家…啊不是的…是回家…”我听到杨静在门外面喽喽喽的笑,我却在卫生间里一个劲的哭,“雪儿,我等你哦,我在门口,要快哦,因为太阳快要下山了呢!”我的心放松了许多,因为有朋友的爱……

我檫干了眼泪,整理好头发,就和杨静一起上路回家了,在路上,杨静问我:“雪儿有人喜欢你你高兴吗?”我说:“喜欢人差不多是一种很甜蜜的感觉呢!但是,被喜欢的人可能会很伤心……”说着我鼻子又酸酸的,但是我强忍住,“我饿了,咱们买个面包吃吧。”杨静缠着我说,我点了点头,因为吃面包也许能分散点注意力。

14.无法忘记的你诗歌 篇十四

肯定是今生最后一面

你的生活在一个电器的背面

那是无法想象的万水千山

你的左臂埋藏着你的脸

你的右手,一直伸在我面前

颤抖的指头沾满眷恋

你问我要什么

我没法言传

往事掏空了我的邪恶

你知道 我这一走

再也不会回来

这个喝醉了就给我打电话的女人

这个用短信撕扯我瞌睡的女人

这个在上用图片汇报自己的女人

这个用着廉价洗面奶穿便宜时装的女人

这个无微不至关注我饮食起居的女人

这个把自己从襁褓说到现在的女人

这个把眼泪留给你的女人

我还能要什么

我想了很久,我说:要你

一绺头发和一瓣指甲

现在,我已经学会安慰自己

就是,小心翼翼的`捧着你的头发

让轻柔的感觉以及熟悉味道

慢慢雾化

就是,举起你的一瓣指甲

轻轻的咬一下,你的疼痛

假释月光里悲喜与繁华

你若安好,就抬起头

15.忘记了诗歌 篇十五

关键词:转企,编辑,文化担当

当前, 包括地方出版社、高校出版社、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在内的全国所有经营性出版社已全部完成转企, 成为市场主体, 我国出版业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在出版社转企改制后, 既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方向和出版业特点, 又要做到又好又快地发展出版业, 是每一个出版社都要面对的实际问题。作为新形势下的出版编辑, 绝不能忘记自己肩负的“文化担当”。

第一, 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出版编辑工作的重要性。

“十二五”时期, 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是出版业深化改革,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时期。去年10月,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 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十二五”期间, 我国将鼓励新闻、文化内容创新, 打造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级文化名牌;将推动出版内容资源的全方位、立体式、深层次开发和利用, 加快生产设备和技术更新改造步伐, 提高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综合传播能力。未来五年, 作为文化产业主力军的新闻出版产业, 将迎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和产业格局调整与升级的关键时期。出版社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加快出版行业体制机制创新, 切实增强出版业活力, 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通过推动经营性出版社全部转制为企业, 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重塑文化市场主体, 在体制改革中整合出版资源、优化产业结构, 充分发挥市场在出版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使出版行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提高实力和竞争力。相对于以往事业编制下的出版社, 出版社的生命力更是取决于其所出图书质量是否符合市场需求。当前, 我国出版业总体形势很好, 主旋律高扬, 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出版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但与此同时, 也有一些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 少数出版物存在着导向不正确, 歪曲历史以及内容庸俗、格调低下等不良倾向和问题, 非法出版物屡禁不止。因此, 在新的形势下, 大力发展出版产业的同时, 我们决不能忽视、削弱甚至否定其意识形态属性, 作为出版编辑更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文化担当。

第二, 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 坚决抵制“三俗”。

当前各地出版社正处在改革转型期, 我国新闻出版业飞速发展, 涌现出大批优秀作品, 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但是, 在新闻出版业蓬勃发展的大趋势下, 也出现了有的出版单位把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 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 在产业和事业的关系问题上有的处理得不是太好。比如, 少数出版物以性和暴力为卖点, 追求感官刺激等, 这些做法令人深思, 引人忧虑。有的出版编辑心情浮躁, 只关注经济效益不关注社会效益, 出现跟风、模仿、“三俗”等现象。这些带有“三俗”内容的图书, 表面上看在短期内给有的出版社带来一些经济效益, 但从长期来讲将给出版社带来不利影响。作为出版编辑, 我们的头脑应该时刻保持清醒, 时刻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 自觉抵制“三俗”。

去年, 胡锦涛同志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 真正从群众需要出发, 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 吸收借鉴世界有益文化成果, 推出更多深受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胡锦涛同志的讲话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努力实现新闻出版产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意义。企业追求盈利本无可厚非, 但是对利益的追求绝不该成为出版单位淡化社会责任的借口, 更不能以牺牲社会效益换取眼前的经济效益。作为出版编辑, 肩负着社会和历史赋予的传承优秀文化的责任, 抵制“三俗”之风是应有的职责, 绝不能对“三俗”之风听之任之, 而应该有责任、有担当地对其加以抵制。出版是文化阵地、思想阵地和舆论阵地。出版编辑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自己的肩上担负着弘扬先进文化、引领社会道德的责任, 要始终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自觉遵循精神产品生产和产业运作规律, 认真把好内容关, 积极倡导健康向上的出版理念。

要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 抵制三俗, 出版编辑必须策划生产出大量内容健康向上的精神产品, 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用健康向上的精神产品去占领文化高地, “三俗”之风就必然会趁虚而入、滋生泛滥。要抵制“三俗”, 出版编辑要具备精确的甄别能力和自身的免疫力, 多策划出版弘扬主旋律的图书,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深入人心。

第三, 提高自身素养, 建立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学术道德。

编辑活动是出版业中的一种专业活动, 是出版流程的一个组成部分。编辑自身素养对出版社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编辑素质的养成和提高, 表现在对于图书选题的把握、作者队伍的培养和图书发行的市场属性把握等方面。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 要想塑造品牌, 履行出版业的文化使命, 出版编辑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建立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学术道德。

首先, 要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出版社编辑担负着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培育民族素质和构筑社会文明的重任, 因此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 是成为一名新时代合格编辑的首要素质。出版编辑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出版方针政策, 才能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编辑出版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中国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明确提出, 出版工作者要“以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为己任,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以民为本,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作为出版编辑, 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编辑对出版工作的重要性, 认真把握政治方向, 在工作中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 做到政治上合格过硬, 坚持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 唱响主旋律。另外, 出版编辑要有“为人作嫁”、甘愿奉献的精神和思想境界。每一名编辑都应该在思想上明确自身的社会定位和社会价值, 在工作中自觉强化奉献意识, 认真负责,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坚守“文化担当”。

其次, 要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作为出版编辑, 要从文化的高度看待出版, 从文化的高度从事出版, 才能将出版产业真正做成文化产业。编辑工作建立在作者劳动成果基础上是再创造性劳动, 它需要编辑具有与其工作相适应的知识结构, 既要博学多识, 同时又要不断更新和补充知识。必须不断地吸收各方面的营养, 具有广博、多层的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向社会、读者奉献出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更好地传播先进文化。

再次, 要提高专业理论水平。编辑的专业知识要求较高, 首先一个编辑只有在某个领域对某个问题有独到的研究和见解, 才可能在筛选稿件、编辑文稿时做到独树一帜, 促成出版物的品位和特色。出版编辑要认真打好专业根基, 更好地掌握编辑规律, 谙熟编辑实务, 深入理解作者、编辑、出版、发行诸环节的内在联系, 基本功扎实了, 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承担的神圣职责。

最后, 要提高创新能力。当前,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 文化知识的传播载体、传播手段越来越多样化。数据显示, 2010年, 网络出版、手机出版、动漫网游和数字印刷等战略性新兴出版产业增长速度超过50%。在这种发展趋势下, 就要求出版编辑审视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最新进展, 不断激发创新能力, 不断以形式、内容创新来适应读者的需求, 赢得更多更稳定的读者, 并注重挖掘自身优势, 形成具有专门特色及影响力的品牌。

参考文献

[1]梁春芳.媒介融合时代编辑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文化担当[DB/OL].http://www.bkpcn.com.

[2]周蔚华.转企改制后出版人的文化担当[J].编辑学刊, 2010, (06) .

16.一篇被吴晗自己都忘记了的文章 篇十六

吴晗的处女作《西汉经济状况》卖给上海大东书局后不久,上海大东书局对当时还名为吴春晗的吴晗已经熟识。可能是吴晗主动投稿、又可能是大东书局主动出面约稿,吴晗写了一篇前苏联作家革拉特珂夫(当时译为:格来考夫)著的《士敏土》的读后感,文章题名为《黛莎与格利》,投送给了《现代学生》期刊的编辑部。

《士敏土》是前苏联作家革拉特珂夫1925年创作的一部反映前苏联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长篇小说,上海启智书局出版,鲁迅先生将它推介给中国读者。士敏土,是英语“Cement”的音译,中文即“水泥”。黛莎和格利是这部小说中的男女二主人公。全书以阶级敌人的破坏,对知识分子的团结,与官僚主义的斗争,对新型两性关系的认识和对传统家庭观念的颠覆等内容为整体框架。该书的译者董绍明先生说“《士敏土》是伟大的真实的史诗”;高尔基则称赞它“第一次坚定地采取了和辉煌地照出了当代最有意义的主题——劳动”。这本书的推介者鲁迅先生则认为,小说《士敏土》不仅是革拉特珂夫的名篇,也是新俄文学永久的碑碣。

1930年8月,吴晗追随他心目中的偶像胡适辗转北京求学去了,而上海大东书局发行的《现代学生》直到半年后的1931年2月,才在《现代学生》第一卷第五期上发表了这篇文章。此时的吴晗却早已来到在千里之外的北平,一边在燕京大学图书馆中日文编考室做临时工,一边温习功课,准备迎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转学考试。是否知道这篇文章得以发表,还不得而知!

上一篇:企业文化与职业道德试题库下一篇:龙门中心小学创建平安校园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