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反思小结

2024-11-13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反思小结(共12篇)

1.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反思小结 篇一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反思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讲述的是一座环境优美的小村庄里的人们,由于过度砍伐树木导致大面积土地裸露,最终被咆哮的洪水卷走的故事。课文言简意赅,它揭示了这个村庄里的人们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引发的严重后果。

这篇课文虽然篇幅短小,语言朴实,但寓意深刻,读后耐人寻味,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指导学生朗读的好课例。因此,在备课时我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文中蕴含着的道理”做为主要教学目标。围绕着这个教学目标,在读准字词并初步感受课文内容后即以“老师想提一个问题,这节课我就提一个问题。你们有信心答对吗?要想答对我的问题,你们得好好读读课文。该怎么读呢?你们先猜猜我会提什么问题,按你们猜的问题使劲儿钻研,钻研得越透彻越好。”在学生再读课文后接着揭示问题: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本想借着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地认真地去读课文并深刻地去领悟每一句话所蕴含的道理,然后再以“如果这个小村庄还有人活着,你想对他说些什么?”来进行说的训练,最后再进行一些拓展练习,为学生补充一些资料。

教学是要充分预设的,同样的教学内容,到不同的班级去教,过程也是不一样的,教师最要紧的是现场灵活的调控能力。在细节上,还有很多毛病,比如一开始自己也有些紧张,说明缺少实践锻炼的经验;对多媒体课件的操作不够灵活,导致不小心把后面一张幻灯片提前放了出来;对时间的控制不够完美,导致教学出现了几十秒的多余时间,又让学生提问,使教学又终点回到了起点;对板书的设计虽然比较有新意,但是当时考虑到时间,漏了“和谐画卷”这几个词,我想如果加上,也许效果会更好一些。

2.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反思小结 篇二

同学们喜不喜欢读故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板书课题, 齐读。出示目标, 明确学习任务。

二、展示画面, 感悟“美丽”

1. 开火车读文, 比谁读得准确、流利、有感情, 师生评议。

2. 交流学习:

原先这是一个怎样的小村庄? (“美丽”) 画出重点词句感受村庄的美丽, 想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展示美丽的画面并配以优美的背景音乐。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生对比读、小组比赛读、想象画面读。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优美的画面, 直接激发学生的视觉思维,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美”的氛围, 为后来体验小村庄的毁灭奠定感情基础。结合画面抓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比赛读、想象读等, 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又锻炼了其表达能力。】

三、创设情境, 感受“毁灭”

1. 结合插图, 说说小村庄最后怎样了, 发生了什么。 (引出第四自然段)

2. 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害怕、难过) 通过朗读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3. 播放灾难背景音乐。结合插图,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又仿佛听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由第一自然段到第四自然段的学习, 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大胆地变换顺序, 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用小村庄从“美丽”到“毁灭”的强烈的对比震撼学生的心灵, 加深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想象环节”意在锻炼学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渡:那么美丽的小村庄竟然消失了。此时, 同学们首先想到的问题是什么? (小村庄为什么会消失呢?) 质疑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过渡到对第二、第三自然段的学习。

四、细读品味, 探究“原因”

小组合作学习第二、第三自然段。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依据这一理念, 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村庄消失的原因。第一步, 小组合作探究;第二步, 抓重点词句, 交流汇报。】

根据学生汇报, 出示重点句。

例如:“谁家想盖房, 谁家想造犁, 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 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抓住“谁家”“拎起”感悟村民的随意砍伐。

再如:“一年年, 一代代, 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 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课件展示这句话, 字体逐渐加大, 裸露的土地画面不断扩大, 让学生反复读, 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抓住“一年年, 一代代”“裸露”感悟村民长时间的乱砍滥伐。

五、感悟升华, 巩固练习

过渡:无知的村民就这样毁掉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 最终这个小村庄变得——— (最后一自然段)

1. 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悲伤”“同情”) 有感情地读最后一自然段。

2.“什么都没有了”, 没有了什么呢?

说话训练: () 的 () 没有了。 (指名说)

(预设:清澈见底的河水、郁郁葱葱的森林、湛蓝深远的天空……)

3. 填空:破坏环境就等于 () 。 (预设:伤害自己、慢性自杀)

【设计意图:训练的目的是巩固对本课及课外语言的积累运用, 同时深化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六、拓展延伸, 创意表达

1. 写一写。

(1) 假如你是幸存下来的村民, 你会说些什么? (2) 假如你是村长, 你将如何重建美丽的小村庄? (二者任选其一)

2. 议一议。小村庄的悲剧令人心痛。在我们身边, 还有哪些破坏环境的现象?

3.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反思小结 篇三

生:故事。

师:关于谁的故事?

生:小村庄的故事。

师:你们想不想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村庄?

生:(齐答)想。

师:(大屏幕显示:森林郁郁葱葱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在这个小村庄里,有这样一些景色。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生自由朗读大屏幕上短语)

师: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山村呢?

生:我觉得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小山村。(师板书:美丽)

生:这是一个如诗如画的小村庄。

师:在这个如诗如画的小村庄里,还可能有什么样的景象?

生:(众)树木成阴、百花齐放、鸟语花香、莺歌燕舞。

师:你们的词汇真丰富。那河里还可能有些什么呀?

生:小鱼在那儿游,嬉戏。

师:在这样一个小村庄里,可能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打开课文,放声地去读一读。(生自由朗读课文,师行间巡视,并相机指导)

师:同学们读书的习惯特别好,腰板挺得直直的,声音特别响亮。

师:谁来读读第1自然段。(指名读)

师:多了一个字,有没有注意到?

生:(齐答)“的”。

师:你们听得很认真。刚才他读到的这一段里面出现了这几个词,那该怎么读才好呢?(生读大屏幕上短语)

师:他一定带着自己的想象在读的。你也美美地读一读这几个短语,“森林郁郁葱葱”,带着自己的感受读。

师:这一段里面要求写的字特别多,其中有一个字它的结构很特别,“森林”的“森”,它和“品”和“亮晶晶”的“晶”结构是一样的,三个同样的部分组在一起的,叫“品字形”结构的字。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这个字。(生书空)

师:我们合作来读读这一段,我读前面,你们读后面。

(师生合作读第1自然段)

师:读书就得要这样,带着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去读。第2自然段谁有信心读好?(生读第2自然段)

师:哪个字读错了呀?同桌帮忙。

生:“谁家想盖房”,不是“房子”。

师:多了一个“子”,还有哪个音有问题?

生:“裸露”的“裸”读luó,不是lóu。

师:大家一起把这个词读一下。

生:(齐读)裸露。

生:(读错的学生重读)裸露。

师:既然是生字,咱们第一次见到它就得要加深印象。大家看老师写这个“裸”字。(师板书,生书空)

师:“裸”字是什么旁?

生:(齐答)衣字旁。

师:对,右边是个“果”。

师:老师还想到另外一个字,大家对比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师板书:裹)“裹”“裸”,对比一下,有什么发现?

生:它们中间都有“果”这个字。

师:把“裹”中间的“果”去掉,上下一合,就是什么字?

生:(齐答)衣。

师:把衣服包裹起来,穿起来,那就是“裹”:把衣服全脱下来,摆在一边,那就是“裸”。汉字就是如此地充满着智慧。

师:这个地方有一个省略号她都读出来了。读到了省略号,多停一点点时间,得留一点想象的时间,你们读的时候也得这样。请再读这句。(生读)

师:最长的一个段落,谁敢挑战?(生读)

师:她有个词读得特别好听,“大雨没喘气儿”,儿化音读得特别好。你知道这个“大雨没喘气儿”是什么意思吗?

生:大雨一直在下,没停。

师:在这一段里边,有一句话就说了这个意思,哪句话?

生:一连下了五天五夜。

师:真会读书。在这一段里边有两个生字组成的一个词“咆哮”。大家猜猜看“咆哮”是什么意思?

生:应该就是声音比较大。

师:怎么猜出来的?

生:两个字都是“口字旁”。

师:对,都张着大大的口。那声音怎么样?特别大。在这里,就是形容洪水的轰鸣声,一起把这个词读一下。(生读)

师:我仿佛就看到了那咆哮的洪水,读得很好。最后一段,谁来?(生读最后一段)

师:故事的结局是什么?(板书:什么都没有了)你的心情怎样?

生:伤心。’

师:为小村庄伤心。

生:生气。

师:生谁的气?

生:人们。

师:既同情他们,又恨他们,是吗?(生点头)

生:悲伤。

师:悲伤。多复杂的心情啊!我理解大家。从美丽的小村庄到最后什么都没有了,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同学们默读课文,快速地找一找,看看哪些地方写到了小村庄的变化,把这些句子画下来。

生:“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师:透过后面的省略号,你们仿佛能看到什么情景?

生:我仿佛能看见那裸露的土地扩大得越来越快。

生:我仿佛看到一棵棵大树都倒下了。

生:绿色在消退。

师:绿色在消退。诗意得让人揪心的一句话呀!哪儿还有变化呢?

生:“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师:这儿的变化可多啦!我们把这三个“变成了”加在一起,你就能看出小村庄的什么在变?

生:日子变得越来越富裕,越来越好。

师:那我可以这样读啦。(师开心地范读)可以吗?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虽然已经把大树变成了人类的工具,但是他们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正在毁灭大自然了。

师:说得多好啊!同学们,为她响起掌声。

师:还有什么在变化,你还读出哪儿变化了。

生:谁家想盖房……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师:你如果是小村庄的人,你家想盖房,你就会——

生:我拎着斧头到山上把树木一棵一棵地砍下来。

师:如果你家想造犁,你就会——

生:我会拎着斧头到山上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师:你们家做东西需要木头的时候,你们都会——

生:(齐答)到山上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师:同学们,这轻轻松松地“拎”,“拎”出的是什么呀?

生:“拎”出的是悲惨。

生:还“拎”出了灾难。

生:“拎”出了无法挽回的悲剧。

师:同学们,轻轻松松地“拎”,如果让你读你还会轻松吗?

生:(齐读)不会。

师:你会怎么读这一句?(生读)

师:尽管这个“裸露”没读好,但你所有的情绪都在里边了。把这一句再读一遍。(生再读)

师:这个“lǒu”和“luǒ”的确是容易绕口的,再把这个词强化一下。(师范读,生齐读)

师:你再读。(生再读,同学鼓掌)

师:(音乐,太屏幕显示:森林郁郁葱葱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郁郁葱葱的森林还有吗?

生:没有。(大屏幕上:“森林郁郁葱葱”消失)

师:清澈见底的河水有吗?

生:没有。(大屏幕上:“河水清澈见底”消失)

师:湛蓝深远的天空有吗?

生:没有。(大屏幕上:“天空湛蓝深远”消失)

师:清新甜润的空气还有吗?

生:没有。(大屏幕上:“空气清新甜润”消失)

师:什么都没有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才造成了如此大的变化呢?我们下节课再仔细研究。

(本课教学实录由何思源根据录音整理)

【评析】一、关注细节点,培养朗读习惯。教学中,针对学生复韵母、轻声词朗读出现的问题,骆老师予以纠正和示范。如:学生读“裸露”的“裸”(luǒ)读成(lǒu),教师适时示范、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读正确。学生读第2自然段后,骆老师提醒学生:“注意这个‘人家’的‘家’读轻声”。学生对“大雨没喘气儿”儿化音读得很正确,教师立即给予表扬,并在朗读的同时,引导学生理解语句的意思,交流阅读的感受。学生读第1自然段后,骆老师说:接近完美啊,多了一个字,有没有注意到?学生齐答:“的”。教师立即给予表扬:你们听得很认真。学生读“谁家想盖房”,多了一个字,骆老师也及时给予提醒。专心倾听是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形成正确判断的重要途径。读书不添字、不漏字这是从小应该养成的好习惯。透过骆老师的教学,我们可以感觉到骆老师十分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指导。

二、找准生成点,启迪合理想象。骆老师十分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首先,找准想象的生成点。在引导学生看屏幕、读准相关词语后,骆老师说:你能想象一下吗?在这个如诗如画的小村庄里还可能有什么样的景象?并关注由词组短语想象画面,实现言、像、意的统一。关注省略号背后的意蕴,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始终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去读书。其次,找到想象的对比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课文开头描述的如诗如画的美丽的小村庄与课文结尾“什么都没有了”进行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反思小村庄中人们的行为:你如果是小村庄的人,你家想盖房、想造犁、做东西需要木头的时候,你们会怎么做?由此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这轻轻松松地拎,拎出的是什么?”十分发人深思。

三、捕捉评价点,有效激励导引。骆老师注重通过评价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对学生正向行为的强化,更注重通过评价对学生学习进行引导与纠偏;骆老师鼓励学生评价教师的朗读,在学生评教师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同学,指导学生如何评价,更难能可贵的是,引导学生对伙伴评价如何适时回应与悦纳。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

4.《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反思 篇四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片段。

2、初步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以读为主,开展研究式和体验式学习,培养创新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大自然与人类生存的关系,知道“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破坏环境就是毁灭人类自己”的道理,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cai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积累语言。

1、同学们,你们喜欢美丽的风景吗?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去看看。(cai配乐出示美丽的村庄图片)。

2、这儿景色美吗?你想到了哪些优美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你刚才所看到的景象呢?(出示森林的图片)

首先跟老师到村后村后的山上去看一看,这是――一片森林。(cai出示“森林”一词。)你们看这个“森”字是什么结构的字?(品字形结构的字。)从字形上看,我们就知道森林是由很多很多的树形成的。

3、森林里面的树木长得多好呀!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郁郁葱葱、树枝茂盛)指导读“郁郁葱葱”。近义词:葱葱笼笼

4、我们再看一看村前的小河的,这里的水怎么样?(cai出示图片:水清清的,清澈见底)

5、抬起头,再看看天,多蓝呀!表示天空很蓝,我们可以什么词语来描述?(蔚蓝、瓦蓝、湛蓝等)cai出示“湛蓝”一词。

6、如果我们现在就走在这条林荫小路上,深深地呼吸一口气,哇,感觉怎么样?(空气好清新呀,空气还带着一股淡淡的、甜甜的气味)cai出示“清新甜美”一词。

7、这里的环境太好了,老师很喜欢这里,你们呢?但是老师更喜欢你们响亮甜美的读书声。

二、美读第一自然段。

1、(cai出示第一自然段)这句话写的很美,你能读好它吗?

2、先自由练习,然后请2―3名学生读。(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闻到了清新甜美的空气。)

3、我们一起来美美地把这句话读一读吧。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象这幅美丽的画卷。

4、你们读得太美了,老师真想马上到这里去游玩一番。你们想去吗?可是,据老师了解,这里美丽的小村庄已经不存在了。(师放慢语速说,配上忧伤的音乐)

5、为什么这个美丽的村庄不见了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令人深思的文章,板书课题。(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三、初读全文,自主识字。

1、请同学们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课文。

cai提出要求:(1)把课文读通顺,把每个字读正确;(2)想想小村庄为什么不见了?

2、(cai出示生字词)这课的生字朋友又跟大家见面了,你们都认识吗?首先请同学们当小老师带读,然后齐读。

3、小村庄为什么不见了?(那里的人们乱砍乱伐。)板书:砍

4、他们用什么砍树的?(师在黑板上画一把锋利的斧头)

三、细读课文,探究原因。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文哪个地方写了人们这种乱砍树木的行为呢?请认真地默读第二自然段,画记相关的句子。

2、指名说。cai相机出示句子:“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梨,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3、指名再读,这里的“谁家”是指哪一家呢?(不论哪家,任何人都可以去山上去砍树。)

4、从“谁家”这个词我们就知道了村民这种乱砍树木的行为,当地没有人制止,他们可以随意乱砍乱伐。(板书:随意)

5、从这里我们知道了村民对待树木的态度怎么样?――毫不在乎、无所谓。

那么这个句子中还有一个词语也体现出了村民这种无所谓,毫不在乎的态度?(“拎”)试着做一做这个“拎”的动作。

6、这个“拎”可以换成什么词?(拿、带等词)为什么不用“拿”和“带”,而用“拎”呢?这个“拎”词就把村民什么态度体现出来了?(把村民那种不把砍树当作一回事的心态淋漓尽致地勾画了出来。)

7、那谁来试着读读这句话,读出那种无所谓、毫不在乎的语气。

8、请2-3名学生读,男女生比赛读。

9、同学们读得非常好。是啊,今天张三家想盖房,去山上砍几棵树,明天李四家想造犁,也去山上去砍树,渐渐地出现了什么状况?(cai出示裸露的图片)

10、“裸露”什么是意思?你能根据这一画面来说一说吗?(“裸露”就是土地的表面光秃秃的,没有任何东西覆盖。)

11、同学们想想,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会有什么危害呢?生说。(会出现水土流失、泥石流等现象,不能挡住风沙等。)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同学们真不错,知道树木的用处,可是那里的村民知道吗?那里的村民非常的无知,只顾眼前的利益,没有认识到树木的重要性,所以他们在拥有了房子、犁之后停止了砍树了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2、cai出示:“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3、这句话中有一对反义词,请找出来。什么在不断减少?(树木)什么在不断扩大?(裸露的土地)

4、这句话,我们体会到什么?(村民在过度地砍伐树木,森林的破坏仍在继续,环境不断地在恶化。)板书:过度

5、那里的树木除了变成了房子和犁,还变成了什么?请同学们说。 cai 出示图片。

6、cai出示:树木变成了、变成了()……(填“各式各样”、“应有尽有”、“浓浓”或“滚滚”的柴烟。)

7、是啊,由于过度的砍伐和破坏,小村庄的模样已经悄悄地发生了改变,我们一起去看看。

8、cai出示:

瞧!当年郁郁葱葱的森林( ),村前清澈见底的小河变得( ),湛蓝的天空布满了( ),清新甜润的空气变得( )。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此时此景,我们虽然生气、虽然难过,但是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这把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2、请同他们认真读这两句话,看你有什么发现?(cai出示句子)

比较句子:

(1)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都不错。

(2)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3、细心的同学就会发现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个“还”,意思有什么不一样呢?(村民的生活不是真正过得好。)

4、齐读这句话。

5、是啊,村民只顾眼前的利益,并没有意识到危险一步一步地在向他们逼近,终于有一天不幸的事发生了。

cai出示发洪水的图片,并且出示文字:

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有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万马奔腾般的洪水把仅剩下的几棵树连根拔掉。汹涌奔腾的洪水已冲垮了他们的房屋,冲走了他们辛辛苦苦换来的一切。村民还来不及呼救,就已被洪水淹没了。美丽的小村庄不知被洪水卷到了何处。

洪水过后,原本美丽而恬静的小村庄已成为一片废墟。这里什么也没有了,就连这把锋利的斧头也没有了。(擦掉斧头)

6、cai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7、这段话应带着什么样的语气读呢?(生气、伤心)请你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吧。

8、这里“什么”和“一切”是指哪些东西呢?(我们刚刚说的的各种各样的工具、应有尽有家具,人们过上的好日子等)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这里仅仅是指这锋利的斧头吗?代表着人们对树木无情的、残酷的破坏,甚至象征这些无知的村民。

虽然小村庄什么也没有了,但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什么教训?指名说。(我们不要乱砍乱伐,不能破坏环境,要保持生态的平衡。)板书:保护环境

如果我们不保护环境、不珍惜热爱大自然,那么也就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破坏环境就是毁灭人类自己。

9、不过,这次灾难还算幸运,有几个村民幸免得救了,生存了下来,此时此刻,你们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10、指名说。

11、要想使小村庄恢复到当年的样子,应该怎么做?(马上植树造林)

四、延伸作业、

同学们,课后请各小组任选一项作业来完成。

cai出示:

①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出一份保护绿色家园的手抄报。

②以小组为单位,对学校周围环境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写出简单的汇报材料,与同学交流。

板书: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随意

过度砍树什么也没有了

保护环境植树造林

教学反思:

这节课,通过自己的精心准备,取的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要上好一堂课,我觉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独立钻研教材。记得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总喜欢先参考别人的教学设计,然后再设计的教学过程。但是这几年里,我慢慢做到在没有确定教学主体流程前,绝不看别人已设计好的教案,因为每每看了他人的教学设计后,自己的思维就会受到束缚,因此很难自己独特的构想。因此我每次上教研课前,反复地熟读教材、钻研教材,设计好主要的教学流程。通过努力,感觉自己对处理教材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是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在设计好了教学流程后,就要精心制作精美的课件和精炼的过渡语。因为图文并茂并配上了适当音乐的课件往往能创设优美的情境,最快地吸引学生的眼球,触发学生心灵的琴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紧紧跟着老师。这节课,我共查找了四五十张图片,如美丽的村庄、树木被砍伐后的样子、发洪水时的情景等,并配上适当的音乐,让学生时而喜、时而怒、时而悲,让学生在情感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对课文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三是知识的点的落实到位。语文是围绕字、词、句、篇来设计训练点。在教学中,努力设计灵活多样的方法,如看、想、练、读、写等多种途径,让学生深入理解重点词句和段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的能力。

四是对学生恰当的评价和鼓励。一堂是否精彩,不是看老师如何讲得精彩,重要的是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有出色的表现。在课堂上,老师要善于评价鼓励学生,因为老师的的赞赏是良好的催化剂,它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听、善评、善引导,这样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那么这堂课上完后,也感觉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一是教学的容量可以稍微删减一些,如词语的复习可以不要。

二是在高潮处应让学生多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感受,如看到美丽的小村庄,你想说些什么?小村庄被水冲走后,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什么?这些地方都可以深挖一下,这样效果会更好。

三是老师语言要更加的精炼。

5.《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反思 篇五

正在大家陶醉其中的时候,故事出现了转折,人们拿着锋利的斧头上山砍树,有的盖房,有的造犁。这时,我擦去了黑板上的几棵树,又画上了一个个树桩。我看着同学们,同学们也专注地看着我,我问:“同学们,你们需要树吗?谁需要?”听了我的问题,同学们起初是沉默的,后来就开始热闹起来。

“老师,我需要一棵树。”于炎生说。我听了,显出一副很高兴的样子,问:“你要做什么?”“我要做家具。”他坚定地说。“哦,做家具,那是应该的。好吧!你上来砍一棵树吧!”说着,我把“斧头”递向他,他兴奋地跑上讲台,接过“斧头”擦去了一棵树,留下了一个孤零零的树桩。

这时,更多的同学举手了,我又叫了一位同学,“你想砍树做什么?”

“我想建造一座别墅!”刘昊源说完,大家都惊奇地看着他,有的还在议论,“建别墅,两层的,要砍好几棵树吧?”听了同学们的议论,我也表示肯定:“对,要砍好几棵呢,为了能见到漂亮的别墅,你砍吧!”

“老师,我想造一座船。”乔奕宁兴奋地说。

有了刚才的意外发生,我改变了回答方式:“造船,那你觉得需要几棵树?”

只见他的眼珠子一转,脑袋一歪,思考了片刻说:“一棵大树吧!”

“好,上来找一棵大树,砍了背回家吧!”同学们听后一阵嬉笑。

······

就这样,黑板上茂盛的树林没有了,留下了一个个可怜的木桩。

此时,同学们望着黑板,有的好像在深思什么,而有的还沉浸在砍伐后的喜悦当中。

我的一句话打破了片刻的沉寂。“同学们,就是因为我们的生活需要,人人都上山去砍树。一年年,一代代,山上的树没有了,裸露的土地也越来越多。接着,发生了更可怕的事情。谁知道发生了什么?”听了我的问题,同学们都迅速浏览课文,并从中找到了答案——山洪暴发。

同学们认真地读着课文,体会着山洪巨大的威力,感受着山洪给小村庄带来的不幸。

“同学们,山洪暴发之后,小村庄是怎样的?”我想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并想让学生从自己合理的`想象中明白道理。

“庄稼淹没了!”

“家具冲走了。”

“别墅也没有了。”

“老师,乔奕宁造的有船,他可以坐在船上度过这次洪水灾难。”于炎生的回答引起了我和同学们的注意。他的回答显示出了他机智的一面,也说明了人在灾难面前有着强烈的求生欲望。

“对呀!乔奕宁,请你来讲台上。”于炎生的回答也让我的教学程序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当乔奕宁走上讲台时,他一脸茫然,好像不明白我的意思。我连忙解释说:“奕宁同学,你现在坐上你自己建造的船。”听了我这句话,他才明白过来,脸上露出了喜悦。“请问你在船上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了滔滔的洪水,还有冲毁的房屋,还有一些人被洪水淹没。”他说了很多,大家也在认真地听着。

“还有一些被困的村民,那你应该怎么做?”

“救他们。”他回答得干脆利落。

“对,应该去救他们,谁被你救上来了?”只见同学们纷纷举手,并大声喊着:“救我!救我!”

此时,大家已经完全置身在这场洪水之中,深切地体会到当时紧急的场景。

乔奕宁“营救”了三四名同学,被救的同学很兴奋。我想在他们高兴的同时,还应该悟出一些道理,于是,我问他们:“你们是幸运的,因为洪水只夺去了你们的家园,你们的村庄,没有夺去你们的生命,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我们不应该砍树!”陈星伊不假思索地答道。

“我们应该多种树。”另一位同学说。

“我们应该保护环境。”下面的同学也按奈不住了,纷纷举手回答。

“砍一棵,种十棵。”

“砍树只能给我们带来灾害。”

······

听了同学们的回答,我高兴,高兴的是这是一群可爱的孩子,一群充满智慧的孩子,一群思维活跃的孩子。

6.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反思小结 篇六

篇幅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中蕴涵的道理是十分深刻的。因此我将的主要特点归纳为“言简意赅”,根据这个特点展开了准备工作,在具体执教之后,我从以下几个反面展开反思。

一、 中年级的识字教学,“简化”的心理要喊停

很多老师都认为,学生到了中年级,应该学习的识字方法和技巧都会了,那么是不是已经可以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学习生字新词了,是的,现在越来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这一切不等于忽略教师的引导作用。正是由于学生的识字和写字量增加了,所以识字的巩固工作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拿《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中的生字“葱”的字形、“裸”的读音,“郁”的字义来说都是难点,因此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仍然做了强调,目的就是加强巩固,让这些难记的字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深的印象。

二、 中年级的阅读教学,应在“泥泞”中走向美好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精读课文时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凭借,在的执教中我虽然采取了多种多样的读,但是我主要进行了默读的训练。在我分析了文本特点“言简意深”之后,我将默读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因为中有很多地方的词句是要求学生认真思考的,而默读的特点就是速度比朗读快,更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因此在朗读的时候我情调了默读的特点“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强调要“在心里读、在脑中思”。虽然刚开始这样的训练,还有点难度,如在课文教学时,我虽然让学生默读课文中三次提到的“锋利的斧头”的句子,但是学生也没有能真正地进入思考的状态,但是我相信,只要进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学生的默读技巧一定有更多的进步。

三、 拓展,在生活中演绎语文的美好

教学的惊喜有时候是在课内,但也还有课外的延伸。教学即将结束的时候,我倡议孩子们为我们周围的环境做点小事,没有想到周末的时候,班长带来几个学生到我家找我,说他们做了几个保护环境的广告牌,当时我还想这只是我的一个作业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孩子们却说要把这些广告牌放到学校旁边的小河边,还扬扬手中的垃圾袋说要利用周末的时间和伙伴们清理河边的垃圾。我的心里泛起了喜悦的涟漪。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篇七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的17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能正确读写下面的赐予:斧头、盖房、造犁、不断、减少、扩大、一栋栋、家具、冒出、柴烟、黎明、洪水、何处、包括等。

2、 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含着的道理。

3、 培养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小村庄变迁的原因。

难点:

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课前准备:

查找有关环保的资料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小黑板,录音机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新词;学习课文的第二和第五自然段

教学过程:

( 略 )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着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0、一个小村庄故事》(板书课题)

2、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和第五自然段,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两个自然段,回忆一下讲了什么?

3、 指名回答。(边回忆边板书)

4、 学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想提?

5、 今天的第一个学习目标就出来了。这可是你们自己制定的,了不起!那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读课文)

二、 品读句子,体会自得

1、自读自悟

(1)怎么读?读哪里?(读课文第2至4,抓住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体会,说说自己的.理解)

(2)小组交流,每个人都谈谈自己的体会。

(3)学生汇报小组交流情况,教师随机点拨引导

①“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引导:A、“裸露”是什么意思?(没有东西遮盖)课文中“裸露的土地”指什么?(土地上没有植物遮盖)

B、作者用“裸露的土地”说明什么?(暗示环境的恶化)

②“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引导:A、省略号在这里说明了什么?(说明环境的恶化越来越严重)

B、句中有两个关系密切的词,能找出来吗?(减少和扩大)

*这两个是什么词?(反义词)同意的举手。

*那如果我不砍树,一直种树,树木的数量会怎样呢?(增加)

*如果我老砍树呢?(树木会的 数量会减少)

*那“减少”的反义词是(增加)由于我种树,那裸露的土地会(缩小)

*把这两组反义词说一遍。

*我制定了一个温柔的陷阱,你们全掉进去了。但今生,你们永远都不会再搞错了。

③“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引导:小村庄的人们用斧头把大量的树木劈成柴火烧掉了。

(4)想象一下,人们还有什么破坏性的行为?

(5)选择你体会最深刻的一个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①自由练读

②小组交流,互相评议,帮助

③选出小组内进步最大的同学进行汇报,比赛

2、悟感情,明主旨

过渡:多美的小村庄啊,就这样被洪水卷走了 ,什么都没有了。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①“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引导:A、“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指的是什么?(不仅指前面提到的用斧头得到的房子、家具、柴火,还有靠斧头得到不错的生活)

B、这句话讲人么肆意破坏村庄的生态环境的惨重后果

②学到这里,你的心情怎样?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

三、回顾全文,辩论导行

1、 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什么?

2、 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珍惜、保护我们绿色的家园?

3、 结伴讨论,为环保绿色家园写一条小标语

4、 全班比赛,哪组写的标语最好

四、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 为班上“保护绿色家园”的主题墙报,搜集有关图片、资料

3、写一封信给破坏环境的人。(选做题)

板书设计:

8.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着的道理。

2.利用文中的空白处,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交流资料,谈感受。

教学过程:

一、自由读文,了解故事内容。

班内汇报:

(这个故事讲了一个小村庄的人们利用手中的斧头乱砍乱伐,结果为自己家园创造的一切被洪水无情地夺走了。)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通过填补空白发展思维,培养想象,锻炼口头表达。

1.请一人读第一自然段,大家想象一下,这个小村庄以前是如何的美丽?

2.班上交流,归纳如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恬静的小村庄,那里绿树成荫,树木成林。绿茵茵的草坪上雪白的羊群撒欢地玩耍、嬉戏;牧羊人吹着笛子,悠扬的乐曲声在碧蓝的空中回荡。不远处有所小学校,从校园里传出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大人们都在辛勤地建造着自己的家园。整个山村充满了祥和的气氛和勃勃的生机。)

三、学习课文2—6自然段,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1.过渡:是呀!多么美丽可爱的一个小村庄,为什么最后会消失呢?

请同学们默读2—6自然段,把你读懂的词、句用“﹏”画下来并作简单批注。不懂的词句用“—”画下来,可在小组学习中解决,如果小组解决不了,提到班上解决。

2.小组讨论,班上交流,归纳如下:

根据村庄里的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人们用锋利的斧头把一棵棵树砍下来,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而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然而人们忽略了树能防风、固沙,不让水土流失的作用。由于村民的无知与自私,造成了山坡上的植被被破坏,环境在不断地恶化,最终受到了大自然严厉的惩罚——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一切都没有了。

3.拓展练习: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洪水来临时小村庄什么样?洪水过后又是什么样?

班上交流,归纳如下:

万马奔腾般的洪水把仅剩下的几棵树连根拔掉。当人们听到可怕的响声正准备逃命时,汹涌奔腾的洪水已冲垮了他们的房屋,冲走了他们辛辛苦苦换来的一切。不等呼救,他们已告别了人世,告别了美好的未来。洪水过后,原本美丽而恬静的小村庄已成为一片废墟。经过这里的人和听过这个故事的人都为此叹息道:目光短浅也!罪有应得也!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设计板书,练习表达。

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自己设计一个板书,然后给大家讲解自己所设计的板书。

板书一:

树木被斧头一棵棵砍倒,变成了房屋、家具、工具、柴火等。突然有一天洪水来临,使人们辛辛苦苦用树木换来的一切都化为乌有。

板书

(二)斧头使树木变成了房屋、家具、工具等,而由于洪水的来临,使这一切以及他们的幸福和生命消失得无影无踪。

五、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

可以谈体会,也可以说说手中的资料。

六、作业

1.读课文。

2.写一写你读此文之后的感受。

◆[2004-03-23]

9.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篇九

班级:_______学号:_____姓名:_______

答:

(2)“大雨没喘气儿”是什么意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答: 学科:语文年级组:三年级主备人:代光凤教材位置 第二单元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

蕴含着的道理。

2.利用文中的空白处,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合作交流、拓展延伸,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学习重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学习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学具准备:课前热身

导入语:保护环境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谁破坏了环境,谁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一、【自主学习】

1、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zhànlánluǒlulímíngfênglìjiājù()()()()()yùyùcōngcōngyīngyǒujìnyǒu()()

书写时应注意的字是,读音应注意的字是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观察课本25页插图,思考:这是个的小村庄。(3)从文中找出有关的段落或句子读上两遍。课堂展示

二、合作学习

1、学习后两个自然段。

(1)观察第26页插图,自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说说在小村庄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

(3)“什么都没有了”中“什么”具体指哪些东西? 答:

2、深入学习第2-3自然段:

组长引导组员反复读第2-3自然段(至少读上3遍)(1)第2自然段中的“谁”可以指哪些人? 答:

(2)“裸露的土地”后面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答:

(3)人们砍伐的树木都用来干什么了?“各式各样的工具”指的什么工具?“应有尽有的家具”指什么家具? 答:

(4)用自己的话说说“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是什么意思?

答:

(5)小村庄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

三、【拓展延伸】

10.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续) 篇十

小学生作文大全

”家家买了小树苗,都来种。过了几年,小树苗长大了,但是,人们并没有砍掉它们,而是越种越多。

最后,小村庄变成了以前的小村庄,森林还是郁郁葱葱的,河水还是清澈见底,天空还是湛蓝深远,空气也变得甜润了。

小村庄回来了,美丽的小村庄回来了,人们高兴的跳起了舞。

11.读《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有感 篇十一

---读《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有感

鲁沙尔镇 大源学校 五年级一班 何生燕 指导教师:谢发月

读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本书,让我深受教育,它使我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讲的是:在一个美丽的小村庄,住着几十户人家。不知什么时候,每家每户有了锋利的斧头,想做什么家具,马上就上山去砍柴、天长地久、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一年年,一代代,山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就这样,山上的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家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的柴烟消失在了天空中。家家户户靠着山上的树过着不错的日子。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咆哮的洪水淹没了整个小村庄…… 我非常讨厌,生活在小村庄里的人,它们不知道保护环境,经常上山砍伐,破坏植被、草地、水土流失,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导致最后永远消失……

读了这个故事,对照自己,我也感到无比惭愧,因为我们每天一下课,就去草地上玩耍,践踏、摘花草,使它们 受尽了无穷无尽的折磨,我早该想到,世界上的万物生林都是有生命的,不爱护大自然,就等于不爱护自己的生命加园,这样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毁掉自己生活的乐园。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大自然就是我们的家,保护了大自然,就是爱护了家,因为我们的行动,让青山格外葱茏,让绿水格外清澈……

12.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篇十二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讲的是由于人们乱砍滥伐,原本靠锋利的斧头建造的美丽家园,又终究毁在了锋利的斧头之下。课文篇幅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蕴涵的道理却非常深刻。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教学一开始,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美丽的小村庄”:郁郁葱葱的森林,清澈见底的河水,湛蓝深远的天空,如诗如画,空气清新甜润。再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把小村庄的美淋漓尽致在表现出来,使同学们不由得陶醉其中。正当同学们身临其境地感受着小山村的美景时,路老师一边出示小村庄变化后的图,一边说: “不知过了多少年,最后这么美丽的小村庄什么都没有了。”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巨大的视觉冲击,深深地触动了学生的心。这个美丽的小村庄为什么会消失呢?学生们一下了产生了悬念,从而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探究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多元解读文本,进行心灵对话。

阅读教学是师生间、生生间、学生与文本间、学生与作者间的审美对话过程。教学时路老师从全文出发,设计了三个问题,1.先引导学生思考原来的村庄是什么样的?2.最后村庄变成什么样了?3.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巨大的变化?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在讨论交流第三个问题时,抓住课文中几个句子仔细体会,“谁家想盖房子,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学生从这些句子中,自然而然的体会到我们做事之前,先要考虑后果,应该爱护树木,保护周围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很有兴致,教学效果良好。

三、通过写话练习,增强环保意识。

上一篇:毕业后改派手续下一篇:招聘广告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