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哲学论文

2024-07-03

现代西方哲学论文(精选15篇)

1.现代西方哲学论文 篇一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现代西方哲学》

课程代码:22301116适用班级:思想政治教育10级 命题教师:王业建任课教师:王业建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名):教学主任(签名):

一、以“弗洛姆的性格结构理论”为题写一篇论文。

二、要求:

1、不低于3000字。

2、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字迹清楚。

3、按照《安康学院学报》的标准格式来写,特别是参考文献要符合标准格式。

4、不要英文翻译的摘要和关键词。

三、参考书目:

1、刘放桐主编《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

2、衣俊卿著《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3、陈学明、王凤才著《西方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二十讲》,复旦大

学出版社

4、弗洛姆著《追寻自我》,延边大学出版社

5、弗洛姆《逃避自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6、弗洛姆《健全的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

2.现代西方哲学论文 篇二

关键词:叔本华,尼采,形而上学,人生哲学

在西方哲学从近代向现代的转折中, 尼采起了关键作用。这一作用集中体现在:他以透视主义认识论为主要武器, 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展开了全面批判,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对世界的全新解释。

促使尼采对传统形而上学进行全面检讨的动机是他试图框正虚无主义的时弊, 所谓虚无主义, 就是最高价值丧失价值。其典型表现是“上帝死了”, 使欧洲陷入普遍的无信仰状态。尼采追根溯源, 发现导致虚无主义的根源就是始自柏拉图的传统形而上学。传统行而上学用逻辑手段虚构一个道德化的世界本体, 并奉为最高价值, 以之否定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现实世界。最高价值的这种虚构性质和反对生命的性质的本身蕴含着它日后丧失价值的必然性。虚无主义经历了一个由隐到显, 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历史过程。为了克服虚无主义, 尼采提倡一种彻底的虚无主义, 把虚无主义推至极端, 否定一切最高价值即一切形而上学有立足的理由, 藉此为一切价值的重估和形而上学的重建扫清了道路。

逻辑和道德是传统形而上学的两块基石。尼采的形而上学批判的特色在于, 他精辟地分析了逻辑和道德的发生以及被实体化为形而上学的心理过程, 他称此种分析为"形而上学的心理学"。就逻辑而言, 尼采着重分析了同一律和因果律如何因内心世界现象的误释和语言的迷惑而形成, 又如何导致虚构一个持存不变的、作为终极原因的本体世界。在揭示语言对于哲学思维的支配作用时, 尼采把语言作为一个重大哲学问题提了出来, 预示了西方哲学中的"语言转向"。

透视主义是尼采从反形而上学立场出发提出的一种认识理论, 这种理论把一切认识包括逻辑和形而上学都看作由强力意志 (实践需要) 所发动的对世界的解释。透视的产物是外观。从不同的透视中心出发, 对世界便可以有不同的解释方式, 也就是可以用不同方式构成外观世界。在外观世界背后并不存在一个作为"自在之物"的本体世界。世界无非是从一切可能的透视中心出发所获得的外观的总和, 即"关系世界"。尼采用透视主义否决了任何形而上学体系充当绝对真理的权利, 为多元化的世界解释开拓了广阔的可能性

在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基础上, 尼采试图重建形而上学。重建的途径之一是价值的翻转, 针对传统形而上学把知性透视绝对化而强调的"存在"观念, 高扬诉诸感官证据的"生成"观念。重建的途径之二是由生命和人类现象类推世界整体, 把生命特有的透视泛化, 而以强力意志为透视的原动力, 由此得出世界是强力意志的结论。"强力意志"观念是对"生成"原因的说明, 因而是对"生成着的世界"所作的一个具体规定。如果说世界的本质是强力意志, 那么, 这一本质的展开方式便是永恒轮回。世界是永恒轮回着的强力意志。尼采自觉地把强力意志说视为他对世界的新解释, 即他用以反对传统形而上学、战胜虚无主义的新价值设置。他在重建一种作为世界总体解释的形而上学的同时, 扬弃了那种作为终极真理体系的形而上学。

尼采对宗教及哲学的批评, 完全是因为伦理上的动机。他赞美贵族人物的个人品质, 认为多数人只是极少数人完成人生“优越性”的手段, 他们自身没有要求幸福或福利的独立权利。他说, 普通人是“粗制滥造的人”, 如果他们受苦受难对产生伟人是必须的他认为就不应该反对。他的伦理思想不是通常的自我放纵, 他信仰斯巴达式的纪律, 赞赏意志的力量胜甚于一切。尼采的伦理观是贵族式的, 他认为平常人的幸福不是善的一部分善与恶只存在少数优越者方面, 其余人的遭遇是无足轻重的。

个人认为尼采的很多言论都会让读者震惊, 他的狂妄也是世人皆知的, 他自认是叔本华的后继者, 其实他在很多方面胜过叔本华, 但是他对于前人的否定和敢于批判的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可谓一位文化进程上的勇士。

在哲学家中, 叔本华与众不同。从某个意义上讲, 哲学家几乎都是乐观主义, 而他却是个悲观主义者。

在叔本华看来, 人生充满痛苦。宇宙意志是邪恶的, 他是我们永无止境的苦难的源泉。知识每增加一点, 苦难也随之加深。意志并没有一个“假如我达到了就会满足”的固定目的。人类永远在追求“无益的目的”。他认为幸福这种东西根本没有;因为:一个人如果愿望得不到满足他就痛苦, 达到之后他就餍足。人的本能驱使着人类孕育后代, 后代又产生出苦难和死亡。这就是性行为和羞耻结合在一起的原因。

面对这一切怎么办?叔本华在印度宗教中找到了出路。他认为“涅槃”可以引导人类走出痛苦的阴影。佛教认为, 苦难的原因是人的意志太强烈, 人们越少运用意志, 就越少受苦难。他认为佛教是最高宗教, 佛教的理论学说全亚洲都认同。

西方的人生哲学家, 主张人类中心论为主的人生哲学的思想。谈论西方现实现实社会下的快与痛苦。如何实现个体“灵魂”的解脱与轮回。主张活在当下, 活在现实当中, 今天的快乐应该今天来享受。现实的西方人活着是为了来世的救赎。在宗教的世界里救赎自己的“原罪”。从尼采与叔本华位哲学家的人生哲学思想当中。可以把握现代西方人的生活哲学之轨迹。从面实现对人生哲学的最进一步的把握

参考文献

[1]叔本华:《人生智慧》,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

[2]叔本华:《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 商务出版社, 1982年。

[3]萨弗兰斯基:《尼采的思想传记》,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

3.现代西方哲学论文 篇三

贺先生研究黑格尔哲学是读书界熟知的。了解他的人,还知道贺先生过去专攻过斯宾诺莎哲学与新黑格尔主义,在这方面造诣很深。读了《现代西方哲学讲演集》,我们将会发现,贺先生对现代西方哲学诸多流派的研究,也有很多精辟的见解。

《讲演集》分上下两卷,分别收入他在解放前后所写的文章。一九二六年到一九三一年,作者先后在美国、德国留学。一九三一年回国后,他长期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讲授现代西方哲学课程,同时又一度在清华大学哲学系兼课。上卷的文章基本上是根据当时学生的笔记整理而成的,而下卷的文章,有些也在比较重要的讨论会据以发言,因此该书以《讲演集》为名。收入此书写作时间最早的二篇,关于新黑格尔主义者格林的一篇写于一九二八年暑假;关于新英格兰先验论者爱默生的一篇则写于一九二九年秋,是作者从哈佛大学去康果瞻仰爱默生的陵墓之后写成的。因此,从最早的这二篇算起,距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讲演集》评述了柏格森、爱默生、詹姆斯、杜威、柏雷、摩尔、罗素、沙穆尔·亚历山大、怀特海、桑提耶纳、格林、鲁一士、叔本华、尼采、费尔巴哈、胡克、布拉德雷、克朗纳、布兰夏尔德、缪尔、胡适等几十位哲学家的哲学,内容十分丰富。正如周谷城先生在此书序言中说的:“这本讲演集大可以作为现代西方哲学史的入门书,也可以作为现代西方哲学史的补充读本。”

对于《讲演集》的优点,周谷城先生强调了三点:“第一,每一章自为起讫,首尾连贯自然,任取一章阅读,都可以很畅快地读下去,没有顾此失彼的麻烦,方便极了。”“第二,各章的排比,彼此之间,仍具有系统性,而且系统性很强。”“第三;凡有可以引起误解,甚至导入歧途之处,则不厌麻烦,详加分析批判,使人毫无误解之余地。”周先生的评论堪称允当,特别是他所指出的本书的系统性这一优点。作者在评述现代西方哲学家时,从不孤立地看待他们的哲学思想,而特别注重探讨这些哲学家的思想渊源及承继关系。比如在评介柏格森时,联系到詹姆断、桑提耶纳、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在评介杜威时,联系到黑格尔、格林、鲍桑凯,在评介怀特海时,联系到罗素;在介绍尼采时,联系到基尔凯戈尔等等。从作者对其所论及的哲学家的著述学说的来龙去脉的分析中,我们不能不感到作者对现代西方哲学家及其著作的熟稔。这固然是作者平生积学所致,也与他的经历不无关系。作者曾三次听过罗素的讲演,并数度参加过怀特海周末招待去访问他的学生们的可可茶会。因此,作者在评述上述哲学家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我们从不知晓的轶事趣闻,而且也提供了一些宝贵的历史资料。例如,在介绍到鲁一士的二卷本《世界与个人》的出版时,书中说道:“第一卷(一九○○年)出版后引起柏雷发表的书评,提出反唯心论,首倡新实在论的旗帜。第二卷出版后引起G·C·摩尔发表‘反驳唯心论’一文,针对这书加以批评,遂至促成新实在论的勃兴。因此霍金教授曾说,‘鲁一士是新实在论之父’,指他刺激新实在论者并引起他们的挑战而言。”这就把国内读者尚感陌生的新实在论顶新黑格尔主义之风而上、新黑格尔主义激发新实在论产生的历史,作了扼要的介绍,并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柏格森是上卷所介绍的第一位哲学家。他对二十世纪初的哲学、科学和文学都有巨大的影响,而国内现在的读者对他了解并不多。作者对柏格森哲学的评述,围绕着他的主要著作《形而上学序论》和《创化论》,紧扣住他的与理智对立的、被他视为探求真理的唯一的方法——直觉。作者指出,直觉一词在柏格森学说中有两个不同的含义。第一个含义为“本能”、“机体的同情”。书中引用一例说明:“这一意义的直觉指有机体对目前环境的适应,那非常完美的、当下就产生行为的适应。他(指柏格森——引者注)举了一个叔本华也曾经举过的例子,就是中国成语里‘螟蛉有子,蜾赢负之’的现象:胡蜂要在甲虫身上下卵,借甲虫的体温孵出幼虫而且让甲虫的身体作为幼虫的食料,必须先刺整甲虫,使它麻痹;但甲虫有甲壳以护卫其自身,全身九节中只有一节可能受伤。而且即使刺中了,太重则被刺死,太轻则不会麻痹,都不利于幼虫的孵育。尽管如此困难,胡蜂下卵却依然是百无一失。这就是各派生物学家都不能作圆满解释的神秘的本能,这就是柏格森所谓机体间的同情力——不虑而知、不察而行,不由观察得来,和理智绝不相同但可相互补充的‘直觉’。”读到这里,读者不难发现:动物的本能固然无可否认,但柏格森把动物的本能、直觉看作是人的认识探求真理的方法,从生物学出发来讲哲学,却是大成问题的,因为人只能在实践中通过观察才能获得认识。直觉的第二个含义为“直观”、“理智的同情”,去求取未经范畴化的知识。范畴本来是反映事物之间最一般、最普遍的联系的,求知不通过范畴,只不过暴露了柏格森的反理性主义罢了。作者形象地比喻说:求知有走大门和走后门两条路径,柏格森不用范畴正是偷偷地从后门溜进去。这个比喻,揭示了柏格森认识论的特点。作者评论说:“我们认为他的尊崇直觉、鄙弃理性的说法只是得理性之一偏的理论。”这是切中肯要的。

作者还依据丰富的哲学史知识,将柏格森与别的哲学家作了反复的比较。他指出,柏格森的直觉,“很多处所也可以说是采取把黑格尔的辩证方法加以直觉说的应用”,目的在于求全,求有机的联系;柏格森所说的“真理不是铸好的钱币;它是活动的、变化的”之类的话,都是黑格尔的话。这些都表明柏格森与黑格尔学说的接近。但同时,作者又指出,由于柏格森不象黑格尔那样“求取宇宙间的大径大法”,忽视了理性应建立法则,这就形成了他和黑格尔之间的极大的差异。在这里,作者凭借自己对黑格尔哲学的精通,对柏格森的反理性主义给予有力的针砭。

作者学贯中西,很早就走上了中西哲学比较参证、融会贯通的道路。他早年写作的第一篇论述黑格尔哲学的论文题目就是《朱熹与黑格尔太极说之比较观》(一九三○),那时他便指出:“从周敦颐到朱熹,从康德到黑格尔是中外绝对唯心论发展的两个典型阶段”。在讲演集论及柏格森时他又指出:“我们读柏格森的书,常会感到一些中国哲学的意味,譬如他的重哲学而轻科学,他的推崇直觉,讲求神秘,他的祛除符号,不要言诠,都会令我们想起先秦魏晋的老庄和宋明陆王之学;而他那整个的绵延创化的变的哲学也容易使人联想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神无方而易无体’、‘以未济终焉’之类的话头。”中西方哲学,虽有时代、社会等条件的差异,但二者在某些人类典型思想上也有其共通之处。作者在孜孜探求这一共通之处的同时,并未忽略二者的差异。他指出柏格森是“现代的西方人,是具有很深的科学素养的现代哲学家,他的哲学乃是从科学出发的”。通过这样把柏格森与别的哲学家作反复的比较,就在众多层次上清晰地勾画出柏格森的哲学,使读者得到一种立体感。这是作者研究西方哲学的一个特点。

收入下卷的文章均作于解放后。建国以后,作者努力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去研究现代西方哲学,这使他的研究工作有了新的立足点,因而收入这一卷的文章,除了保持了以往材料翔实的特点之外,还增添了鲜明的时代色彩。建国之初,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许多著作还未有中译本,贺先生便直接从德文本引证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来分析评论西方哲学。当然,这次讲演集出版,这些引文均对照马恩有关著作的中译本作了统一,但指出这一点还是有必要的,因为它反映了贺先生解放后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从事哲学研究的热忱,也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

下卷中有四篇是批判在中外均有很大影响的实用主义哲学的。其中《实践论与实用主义的差别所在》一文的写作,是作者有感于搞西方哲学的人,刚一学习《实践论》中“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败了的就是错误的”的论述,很容易把它与实用主义混淆起来,因此力求从原则上为二者划清界限。这无疑是很有意义的。作者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实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不同:第一,实用主义站在垄断资产阶级立场,为垄断资产阶级服务;第二,实用主义是主观唯心论观点;第三,实用主义是形而上学的、诡辩的。作者认为,西方实用主义著名哲学家詹姆斯所谓的“有用的就是真的”,其“有用”当然包括成功、胜利,与《实践论》的论述表面上相似,但詹姆斯强调:“检验真理要看它的兑现价值(cashvalue),必须找到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的兑现价值。”“兑现”包含着要带来经济利益、物质报酬。作者认为,这里已经是从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出发来谈真与假的标准了,根本不能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相提并论。詹姆斯认为世界第一性的东西是纯粹经验,这种观点取消了客观的物质、自然,取消了客观规律、真理;实用主义者认为认识不是模拟世界,而是主观上对于对象有所附加,这就充分暴露了他们的主观唯心论。实用主义者认为真理是工具,是人造的,是权宜之计,是相对的,因此,“形而上学方法和诡辩论就是实用主义方法论的实质”。作者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在实用主义者表面上与我们相同的词句、言论和声明中去揭示其阶级利益的内容实质,划清了实用主义与《实践论》的原则区别。周谷城先生评价说:“对实用主义的批判,作得特别好。”

作者过去专攻新黑格尔主义,因此,对新黑格尔主义的介绍与批判,在下卷中所占篇幅最多。新黑格尔主义者的著作五花八门,要对之作一个根本性的批判,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者对布拉德雷、布兰夏尔德、缪尔等人的主要著作的分析批判,内容充实、深刻,都是很难得的篇章。

克朗纳与霍金曾提出要“扩大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基本原则”,缪尔与诺克斯曾提出“近代哲学的真正问题是超出康德黑格尔前进一步的问题”。作者抓住新黑格尔主义的这种主要趋势,在《新黑格尔主义批判》一文中作了多方面的评论。在这篇文章的第三部分,即《新黑格尔主义者形而上学化并神秘化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中,作者指出,格林只吸取黑格尔所谓“精神统一”的唯心主义结论,主张根本丢掉黑格尔的辩证法;布拉德雷用芝诺式的消极辩证法去取消规定,否定对象;克罗齐只承认“相反者的同一”,否认“相异者的同一”:这些都是形而上学地歪曲辩证法的例子。布拉德雷把“绝对”说成是神秘境界、“感性经验”、“绝对经验”;鲍桑凯把辩证法说成是“爱情的逻辑”;鲁一士把辩证法说成是“感情的逻辑”;哈特曼强调辩证法是天才的艺术创造;格洛克纳宣扬黑格尔的概念是“理性的与反理性的结合”,克朗纳把黑格尔说成是哲学史上最大的非理性主义者:这些都是神秘化黑格尔辩证法的例子。作者经过逐一分析批判,最后得出结论:“新黑格尔主义者是从右边、从反动的方向去‘发展’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他们根本配不上也不可能‘扩大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基本原则’、‘超出康德黑格尔前进一步’……我们只有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旗帜,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高度去研究批判康德、黑格尔哲学,才是正确而有实效的道路。这也是我们的方向。”这表明作者从过去的新黑格尔主义立场转变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反戈一击。这对我们今天批判新黑格尔主义,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与教育意义。

讲演集的《绪论》,对康德以后各哲学流派纷至沓来的历史,作了鸟瞰式的介绍;下卷的《加强对西方现代哲学的研究》一文,介绍了各资本主义国家各种哲学流派——实用主义、人格主义、存在主义、新托玛斯主义、逻辑实证主义——的新动向;《新黑格尔主义几个代表人物的思想及其著作批判·引言》一文,对新黑格尔主义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的三个时期,作了清楚的揭示;下卷还有专文评论了文德尔班的《哲学史教本》和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这些都是提纲挈领性的文章,对我们研究现代西方哲学,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4.现代西方哲学新旧意志观的转变 篇四

现代西方哲学新旧意志观的转变

现代西方哲学相比较于传统西方哲学而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种转变三个方面的`表现可归结为一条,即消除旧意志观,确立新意志观.

作 者:陈道远 徐一飞 CHEN Dao-yuan XU Yi-fei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2刊 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DI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13(1)分类号:B089关键词:现代西方哲学 旧意志观 新意志观

5.马哲与对近现代西方哲学的超越 篇五

关键词近代西方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近现代西方哲学概述

(一)近代西方哲学概述

近代西方哲学是伴随着人类的自由思想的逐渐形成和神学的没落逐渐发展起来的。其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5至17世纪初,即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和自然主义是这一阶段研究的中心,并形成了人文主义和自然哲学两股互相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思潮。

第二阶段是17世纪初至18世纪末,在这个阶段资本主义获得了了进一步的发展,自然科学着重分门别类的研究,哲学的兴趣则集中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上。以笛卡尔和莱布尼茨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唯理论认为,只有在一个完全清楚明白无可怀疑的公理的基础上,经过理性认识能力进行清楚明白、准确无误的推理,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

第三阶段是18世纪至19世纪。自然科学在这个时期取得了巨大成就,促使西方近代哲学发展到了最高阶段。这一时期,逐渐形成了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唯心派别。德国古典唯心派别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在思维第一性的基础上,力求使存在与思维、主体与客体统一起来。

(二)现代西方哲学的概述

现代西方哲学的特点是新流派众多、思想方式变化深刻、与现代科技与人文众学科的关系密切、与未来哲学的发展息息相关。现代西方哲学的特点:

1.现代西方哲学较近代西哲而言,更为关注语言问题、符号意义和交往问题。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承认语言哲学并不以形而上学或认识论为基础,相反的则是形而上学、认识论和任何其他哲学学科必须以语言哲学为基础,而且只有通过语言的分析和阐明才能够研究、澄清或解决任何哲学问题。

2.现代西方哲学不再像传统哲学家一般崇拜绝对权威或者绝对真道理、规则。在哲学界占有统治地位的不再是一头独大;每一个流派都有自己的追求,或科学或形而上学,现象学与分析哲学可以相互对立,甚至彼此不同。

(三)现代西方哲学对近代西方哲学的超越

1.从排斥、批判形而上学到“回归”形而上学

近现代西哲的区别重要标志之一为对形而上学的态度,现代西方哲学流派绝大多数对形而上学进行了批判甚至是排斥。这种排斥对于现代西方哲学转换思维方式,促进学科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有着积极地作用。但也要看到,现代西方哲学在破旧后并没有立新,在他们简单的批判形而上学后,他们的理论相续陷入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困境,他们的理论、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现代西哲流派提出回归形而上学。德国当代哲学家哈贝马斯指出自康德之后,人类便步入了一个“后形而上学”的时代。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哲学必须放弃对整体、大全和作为“这个世界”意义来源的超验本体的寻求①。

2.从抽象思辨转向现实生活

现代西方哲学对近代西方哲学的超越有一部分实现由抽象思辨转向现实生活。许多现代哲学家都将现实生活作为其理论的出发点或归宿。胡塞尔提出哲学回到生活世界,海德格尔强调“在世的在”的意义,维特根斯坦转向日常语言,杜威强调经验就是生活,其用意之一就是为了使哲学转向现实生活。

3.理清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哲学家们重新思考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例如作为生活和行为方法或科学的方法论,作为对意义的澄明和解释,对世界和人本身的超越及人的理想和终极关怀的探究,作为超形而上学的人文研究的文化学或“后哲学文化”,作为对智慧的训练,等等②。

4.关注领域的转变

6.现代哲学句子 篇六

1. 我听别人说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一直飞呀飞呀,飞累了就在风里面睡觉,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亡的时候。星星在哪里都是很亮的,就看你有没有抬头去看他们。

2. 春天的土地是温馨的,它使万物萌生;夏天的土地是热烈的,它使生命拔节,秋天的土地是诚实的,它用收成证明播种者的品质。

3. 牵着你的手,就象左手牵右手没感觉,但砍下去也会疼曲线是美的,而美的东西恰恰是由曲线构成的。曲线的美在于自然。

4. 雄伟的山峦是曲线,滔滔的大江是曲线,皎洁的明月是曲线,人类的历史是曲线。

5. 不是因为寂寞才想你,而是因为想你才寂寞,孤独的感觉如此之重,是因为想你太深。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的明艳,谁知道它当初的嫩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6. 人生不能象做菜,把所有的料都准备好了才下锅。

7. 悲观是瘟疫,乐观是甘霖;悲观只能产生平庸,乐观才能造就卓绝;悲观是因为短视而看不清事物的本质,乐观是因为卓视而对事物的深入了解;从卓绝的人那里,我们不难发现乐观的精神,从平庸的人那里,我们很容易找到阴郁的影子。

8. 每做一件事,都当成第一次或者最后一次做这件事,你的生活就会立刻变得美好无比。

9. 如果你能从每颗石子中看到价值,你的生活就充满了宝石。

10. 一瓶美酒能让人快乐一个时辰,一座美丽的花园能让人快乐一年;美满的婚姻能让人快乐一辈子。

11. 你可以花钱买最贵的狗,却不能保证它一定对你快乐地摇尾巴。

12. 如果你昨天的成绩显得很了不起,说明你今天做得还不够好。

13. 要想看见彩虹,就别在乎下雨。

14. 泪水和汗水的化学成分相似,但前者只能为你换来同情,后者却可以为你赢得成功。痛苦来临时,不要总想:“为什么偏偏是我?”因为快乐降临时,你可没问过这个问题。

15. 不要让庸人的想法动摇你。你有梦想,他们以为你疯了;你成功了,他们觉得你幸运;你追求财富,他们认为你贪婪。不要去理会,他们只是不理解。

16. 最成功的人都是那些一直稳定积累,直至成功的人。他们一步一步前进,越来越豁达,逐渐能更好地驾驭各种情况。他们坚定不移地抓住他们认为有用的东西,全身贯注。这样的人一定会取得非凡的成就。

17. 勇气是一种特别的知识,知道怎样害怕应该害怕的东西,怎样不惧怕不该惧怕的东西。

18. 河流之所以能够到达目的地,是因为它懂得怎样避开障碍。

19. 你笑,全世界都跟你笑;你哭,全世界只有你一个人哭。

20. 已经失去的不妨让它失去,至少不再耽于等待。

现代的经典哲学语录

1. 今日的习惯将是你明日的命运!

2. 生命本身只是一次单程的旅行,无论长短,无论沿途的风光是否美丽,我们拥有的只是唯一的一次机会。但这条路的长短却大多不被我们把握,我们能把握的就是拥有的瞬间,包括路途中的那些和风细雨,那些亲情的抚慰、爱情的滋润、友情的包围。

3. 生命的芳华,总是用来被辜负的。有年少的无知,有年轻的狂妄,总觉得可以无限地透支,总觉得风景沿途都是,我们可以随意挥霍,却不想,当蓦然惊觉,好像错过了什么,再想回头,却无处可买到那张返程的“车票”了。

4. 生命中应时时让自己拥有一颗轻松自如的心,不管风起云涌,不管世事变化和沧桑变迁,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满足而清静的天空,心中就一定是阳光明媚!

5.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堪称完美的,当然也没有一件事是堪称完美的,凡事有得必有失,记住鱼和熊掌是不可能兼得的。

6. 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的人将它草草翻过,聪明的人的人却会将它细细品读。为何如此?因为聪明的人知道,他只能读一次。

7. 世界自有它的脚步,至于它怎么行走,你无权过问。你管好自己的脚步方向就好。脚能踏稳一只船是本事,脚踏两只船就是叛逆,脚踏三只船那就是找死。

8. 无论何时,请一定要相信:尽管耳边寒风呼啸,你的心灵总还有取暖的地方。身边的亲人、朋友、爱人,哪怕是一些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总会在意想不到的时间和地点提供他们的善意。

9. 快乐要懂得分享,才能加倍的快乐。

10. 如你想要拥有完美无暇的友谊,可能一辈子找不到朋友。

11. 把自己当傻瓜,不懂就问,你会学的更多。

12. 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

13. 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14. 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

15. 当你能爱的时候就不要放弃爱。

超经典的现代哲理句子

1. 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因为你失意时会需要他们。

2. 要纠正别人之前,先反省自己有没有犯错。

3. 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4. 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

5. 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6. 不如意的时候不要尽往悲伤里钻,想想有笑声的日子吧!

7. 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8. 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9. 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10.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

11. 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事。

12. 所有欺骗中,自欺是最为严重的。

13. 学做任何事得按部就班,急不得。

14.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

7.现代西方哲学论文 篇七

一、西方现代艺术中的科学与理性精神

以往笔者总认为西方现代艺术有着抒情的感性意味, 现在读了此书才发现原来西方的艺术中渗透着浓厚的科学精神和理性主义。作者从“现代艺术之父”塞尚来讲起, 他将所描绘的对象都概括归纳为圆柱体、球体和锥体, 注重形式的研究, 他不在乎画什么而将怎样画作为自己创作的主要目的, 即“为艺术的艺术”, 不被对象的外形拘泥而是科学而理性的研究其内在的本质的形式。除了塞尚还有许多西方艺术家亦是如此, 例如立体派将塞尚所探索的课题的推进, 以蒙德里安为代表的几何抽象派。一直以来笔者总是肤浅的认为抽象绘画没有秩序都是非理性的产物, 读了这本书后读者才醒悟到西方的抽象艺术大都渗透着艺术家的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

二、中西对比与中西艺术差异面面观

这部分内容是作者阐述的中心内容, 作者用大篇幅着重进行了论述, 同时这也是笔者最感兴趣的一部分内容。首先, 是中西方政治对艺术的影响存在差异。西方人始终追求自由, 个性解放, 在政治方面虽然西方也曾被政治和宗教奴役过, 但从文艺复兴以后, 艺术就获得了自由发展, 艺术与政治是平等关系;在中国政治始终居于领导地位, 艺术永远是从属于政治, 是政治的奴隶和工具。所以在中国古代很多文人士大夫因仕途不顺而选择了隐逸山林寄情于山水竹石, 这一点从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水墨画便可知。于是笔者觉得书中的这样一句话总结的很贴切:“就是因为中国政治与艺术的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始终得不到解除, 西方的超功利的纯艺术在中国才找不到其生存的土壤”。

其次, 是中西方思维方式对艺术的影响存在差异。西方人有着与生俱来的理性思维, 并崇尚科学与理性主义, 自然而然的, 艺术家们用他们的理性视角来审视自己的艺术。这种理性使得艺术家突破了视觉看到的具象事物的干扰而揭示其本质内在, 换言之, 西方人的艺术不是简单的具体思维的产物而是高级的抽象逻辑的思维的产物;然而中国人一直是“感性主义”的代名词,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存在“中庸之道”, 那么经由中国人固有的“感性主义”与“中庸之道”的思维方式的过滤后, 西方的那种理性主义品质就会大打折扣。这就说明了为什么中国人学习西方艺术会存在着困惑与阻碍, 原来是因为在思维方式上中西方就如此南辕北辙。于是书中作者写道:“如果说吴冠中的艺术还存在着不纯粹性, 那么, 这只能归因于中国的感性主义传统的局限”。通过剖析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后, 笔者对作者的这句话深感认同。

最后, 是中西方传统文化对艺术的影响存在差异。这里讲的文化涉及到传统艺术价值, 书中作者用了“天哪!”“上帝啊!”, 这两个词中前者显然出于中国人之口, 表示对事物产生惊讶时发出的感叹, 后者则是西方人表示惊讶的习惯用语。简单的用词差距就说明了中国人将“天”当作万物的主宰, 而西方人则认为“上帝”是主宰万物的神。这也源于中国人自古信奉“儒、释、道”, 西方人则信仰基督教。除此之外, 中西方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看法也不同。从西方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和拉斯科洞窟等史前壁画可以看出他们认为人与自然是对立的, 人要征服自然, 战胜自然;中国人却恰恰相反, 人与自然自古就有“天人合一”般的和谐统一关系, 所以中国的国画里随处可见歌颂美好自然的抒情之作, 西方的静物画却显得沉寂, 其描绘的是采摘后的蔬果和被宰杀过的鱼鸡等形象。故而西方用“Still—life” (死去的生命) 来表述“静物”, 这与中国佛教里“勿杀生”的观念也格格不入。

上面阐述了中西方这几个大的方面的不同, 更不用说其他细枝末节方面的差距, 所以中国艺术家更不能盲目的学习西方艺术, 因为中西方文化发展历程不同, 就造就了各个历史阶段艺术追求的不同。由此可见为什么中国人在学习西方艺术时会存在着种种困惑, 例如作者讲述的新潮美术的盲目性, 作者讲到:“中国的传统艺术中从来不曾有过西方意义上的理性主义, 也没有过对本体意义上‘人性’的肯定和高扬——人道主义, 因而新潮美术所张扬的非理性完全是无的放矢”。

通过读这本书, 笔者的总体感受就是, 在探索艺术的道路上, 不能盲目的借鉴, 这样非但不能学到其精神, 反而会使自己失去创新能力。不能为形式而追求形式, 而要了解你所学习的艺术家的时代背景以及其作品的内在精神内涵, 然后再去学习, 这样才不会出现因盲目而导致的不良后果。

摘要:伴随着西方现代文明的迅速发展, 西方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也蒸蒸日上, 中国艺术家也不甘落后, 在向西方学习的道路上摸索着, 然而在这个历程中由于中西方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差异, 导致了中国艺术家学习西方时出现盲目性。这种盲目扰乱了中国艺术家的价值判断, 只一味的追求形式缺乏内涵, 本文着重针对这一现象展开论述。

8.康德哲学的现代意义 篇八

在费希特、特别是黑格尔哲学兴盛时期,康德哲学被置于一边,无人问津了。据当时的一位德国哲学史学家说,除了在乡村还有一些教师对康德有兴趣,学术界已经埋葬了康德哲学。但是,康德哲学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沉寂后,又被现代德国人虔诚而庄重地唤醒了。一如一位著名的新康德主义者所说,为了给精神重新寻找“坚固的场所”,哲学界响起了一片“回到康德去”的呼声。这就是流行于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的新康德主义运动。这一运动固然使康德哲学成为一种时髦的学术风尚,甚至还产生出一门新的学科,即“康德语言学”或“康德文献学”,但也正是有赖于这一运动,康德哲学更加深入和广泛地卷入到现代哲学的各种运动中去。正如大约二百年前,一位德国诗人所说,康德使哲学成为民族的事业,在德国国土上,呼唤出一群出色的大思想家。今天,康德哲学又在更大范围内孕育和呼唤出许多现代哲学派别。唯意志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叔本华自喻为康德的“真正继承者”。他谦虚地把他关于世界之分为“意志”和“表象”的发明权让给康德,因为正是康德关于世界之分为“自在之物”和现象的理论,使他大彻大悟的。经验批判主义者马赫则以感激的口吻提到康德,他说,康德的批判唯心主义是马赫主义的真正出发点。现象学派哲学家胡塞尔,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就其个人经历说,更熟悉康德哲学。因为在大学时期,他们接受的主要是新康德主义教育。这或许可以解释,在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中,为什么总是可以看到康德的影子。当然,现代哲学运动并非都赞同康德哲学。相反,所有的实证主义者、实用主义者、语言分析哲学家都给予康德哲学“最充分的非难”,他们特别不满意康德关于先天综合判断的解释,甚至怀疑这一命题是否能够成立。但是,这恰好证明了新康德主义者李普曼的一个预见:现代哲学或者是和康德一起研究哲学,或者是利用哲学推理去反对康德,但是离开康德就不能研究哲学。

李普曼的预言是哲学史上最大胆的论断之一,然而却是事实。现代哲学的各种运动统统抓住康德不放,主要在于康德哲学的理论特点和阐述问题的方式,为各种不同哲学观点留下了极大的回旋余地。以存在主义和结构主义为例。这两种相互对立的哲学运动都渊源于康德哲学。存在主义从康德先验哲学出发,高谈“主体”、“自我意识”、“本质”和“存在”,建立了以自我为中心的非理性主义思想体系。结构主义也从康德先验哲学出发,它抛弃了康德的主体,抓住了康德关于人的认识形式的纯粹形式的一面,引伸出“客观结构”、“模式”、“主体移心化”等概念,建立起表面上超然的客观主义和理性主体思想体系。存在主义者发现了作为存在哲学家的康德,结构主义则发现了作为结构派哲学家的康德。海德格尔认为康德哲学是“对主体主观性的揭露”;列维一斯特劳斯则默默地接受了法国现象学派哲学家利科尔为结构主义所下的定义,即“没有先验主体的康德主义”。看来,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哲学运动,都能从这位哥尼斯堡哲人那里,各取所需。

康德哲学在现代哲学运动中的实现程度,更多地取决于它和自然科学的关系。二十世纪以来,自然科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新兴学科纷纷涌现,科学内部的专门化和分工,数学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对主体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客体研究的突破,使人的主体能动性异乎寻常地突出出来。特别是在爱因斯坦从相对论物理学中发现了观察者的作用,以及海森伯从量子理论方面抨击了亚原子水平上的观察者之后,如何从哲学认识论上概括和解释主体作用和机制,就成为各种现代哲学、特别是科学主义运动的重大课题。自然科学哲学家和科学主义思潮的各派别都公开地拒斥康德哲学,但是当它们试图解释上述问题时立即发现,不是主体反映客体,而是主体构造客体的康德先验主义,竟成为它们无法超越的“伟大认识”。逻辑实证主义者、特别是罗素和怀特海提出了理论构造活动在逻辑上等同于命题系统的创造的观点,由此出发按照单一公理模式,建造一个可解释一切自然现象的综合说明。爱因斯坦并不认为他的理论合乎康德思想,但他同样认为物理现象来自“人类心灵的自由创造”。另一位卓越的相对论一量子理论家爱丁顿,也完全赞同康德关于“理解力本身就是自然定律的来源”的名言。他认为按照先验认识原则证明:人对自然界的物理解释,体现了某种必须由它的理论程序本身的特点强加于物理学的结构。

现代哲学更多地渊源于康德而不是黑格尔,这一现象多少使我们感到一些意外。平心而论,我们一向更为重视的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辩证法大师黑格尔(当然,实际上对黑格尔哲学的重视程度也还远远不够),对于康德哲学很少给予应有的重视。现在看来,这样做是有些失之偏颇。我们重视黑格尔哲学而轻视康德哲学,究其原因不外是:黑格尔哲学是辩证法的策源地,而康德哲学缺少的恰恰是辩证法。其实,且不说康德哲学并非没有辩证法,更重要的是康德哲学主要靠“自然科学来养育”,它对现代哲学的意义,更多地是启发它们对自然科学发展的反思。

9.孔子哲学及其现代社会价值 篇九

孔子哲学及其现代社会价值

孔子哲学的全部体系是以“仁”为核心构建起来的,是“人学”或“人的哲学”.孔子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欲己”和“安人”.这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对中华民族的心理和观念的形成乃至对东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现代社会价值.

作 者:孔维藤 作者单位:山东曲阜市少年儿童竞技学校刊 名:现代语文(文学研究)英文刊名:MODERN CHINESE年,卷(期):“”(6)分类号:B2关键词:孔子哲学 人的哲学 现代社会价值

10.现代生活的哲学困境(上) 篇十

这个现代对我们当下生活的凸显和标榜,这个本人意味着一种理解,这种理解有一个潜台词,是我们当下的生活是人类古往今来没有出现过的,我们当下的生活是人类历史上的高峰,我们当下的生活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生活,从来没有这样的生活,而且这个生活能跟我们传统中流传的一切都斩断开来,可以和传统无关,形成这样一个现代生活的喻设,或者这样理解的前提是斩断我们和古代的关联和传统的关联,只有在这个基础上,现代这个概念才成立。

生活的实质变了吗?

但是事情是这样的吗?我们是生活在一个人类历史上的高峰吗?从来没有过这样好的时代吗?的确人类有些东西从来没有到这个程度,所有的东西都围绕我们个人,所有的东西都是我们个人生活世界唾手可得的东西,我们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我们有的时候说孔子伟大,大家可以问一个问题,我们说孔子伟大什么?他坐过汽车吗?孔子上过网吗?孔子有网友吗?我们可以无限的置疑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发现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古代世界没有的。但是,我要问的是当我们在说现代这个词的时候,当我们认为现代生活成立的时候,当我们认为现代生活是古往今来人类最好的生活,我们有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我们有没有意识到生命已经足够古老,文明已经足够古老?我们有没有意识到我们认为的传统与现代的断裂,传统与现代的不连续其实是一个假象。生活的实质变了吗?生活中那些基本的问题变了吗?我们还不是每天面对生老病死这样的问题,生老病死这样的问题变了吗?人性的问题变了吗?人的尊严的问题变了吗?良好的共同生活是如何可能的,这样的问题变了吗?当所有生命中、生活中最基本的问题都没有改变的时候,我们怎么能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新的世界里?我们过着全新的生活?

与此同时,我们再看看我们是如何应对这样的生活的,我们真的比古人,比我们那些先辈们,比古往今来的那些伟大的灵魂,那些往圣先哲他应对生老病死、对人性、尊严,我们对待这样的问题我们有更高的心智吗,我们有更饱满的生活吗?这一连串的反问,希望大家能有点感觉。也就是我告诉各位的是,某些层面我们是现代的,但另一些层面,我们还处在传统之中。而且是更根源的层面,我们仍然处在传统的轨道上。

没有交流,只有交换

如何面对我们的生活?我们还没有学会,我们还没有那么高的心智,能够饱满、充满激情地度过我们每一分钟,我们仍然每天活在琐碎、乏味甚至灰暗的生活中。我有一个感慨,我前两天刚刚去新浪做客,聊国学和博客的问题,我当时在新浪直播的时候说了一段话,我觉得也很契合今天的场合,也就是说,在我们今天,我们会发现交换而非交流已经成为生活的实质,我们生活中有太多的交换,而有太少的交流。我在新浪中讲网络和国学的时候,我说我们在网下每天都在交换跟我们肉身存在有关的东西,我们有时间上网,我们到网上交换那些貌似跟我们心灵有关,但是其实跟我们心灵毫无关系的信息的交换,我们不断的做这种交换。但是交流在哪?倾听在哪?心灵在哪?我们找不到。为什么?

答案很清楚,答案也很简单,这个答案就是写在讲义提纲的第一行,是因为我们今天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数字理性统治的时代,什么叫数字理性统治?也就是说我们是理性的,但是这个理性的本质是数字化的,而数字化的同时就意味着纯粹的、绝对空洞的形式化,是不考虑内容和品质的,这是数字理性。所谓数字理性,翻译成更明白的话来说,也就是说一切都是可以用数字来衡量的,一切都是可以计算的,与一切可以计算相关联就是一切都可以交换,一切都可以买卖。

道德的契约化

我不知道在今天问这样的问题是不是合适,我试一试问吧,也许不适合,大家一笑了之就好,我在很多的讲课场合都会这么讲。在今天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一个问题,面对着数字理性的拷问,这个数字理性问你你卖不卖,不管什么东西,你卖不卖?在有一个场合我问完这个问题之后,下面有同学回答说:你要说你不卖,那就是因为价钱没有给够,这个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实质。这个问题拷问我们每一个人,拷问人之所以为人的最后底线和人之所以为人的最后尊严,我们已经到了这个边界上,我们已经不再有回旋的余地上了。沿着这个思考,我们进一步的推展,我们发现另一个严肃的问题也提出来了,与这样的一切都可以计算的数字化倾向、数字理性统治相关的,我认为是道德的契约化。

什么是契约?契约就是合同,凡是合同都是通过谈判,通过妥协,通过商量得来的,合同没有一个绝对不变的根基、绝对不变的根据,也不需要一个绝对不变的根基和绝对不变的理由,你不需要一个终极的理由。当道德契约化的时候,就意味着道德没有一个终极根据,也没有一个终极理由。所谓道德和不道德的边界,什么是道德,什么是不道德?善与恶的区别?美与丑的区别、高贵与卑贱的区别?所有的区别的界限都是模糊的,甚至是没有界限的,甚至是颠倒的。我们今天去网络可以看到,多么无耻的语言我们都能看到,多么无耻的话我们都能看到振振有辞的在那说。这个就是道德契约化的最尖端的一个表现。一切都可以商量,一切都可以妥协,一切都可以买卖,一切都可以讨价还价。没有最终的道德底线,没有这个东西,与这个没有最终道德底线相关就意味着没有最终人的底线,人变成了没有底线的动物,人越来越像动物。

11.纵观西方现代舞的诞生 篇十一

此后, 身为德国人的尤斯率团周游世界演出, 并最终回到了祖国, 而匈牙利人拉班则留在了英国, 并于1943年在曼彻斯特创建了自己的动作艺术工作室, 后迁移到伦敦近郊的萨里。拉班动作与舞蹈中心现位于伦敦东南部, 成为培养一流编导家、表演家、教育家和学者的舞蹈中心。可以这么说, 英国舞蹈在60至70年代发生的转型主要来自尤斯和拉班两位大师对后几代人发生的重大影响。

就在上世纪30至40年代, 当兰伯特和瓦卢娃不断扩大各自的舞团, 并赢得国际承认之时, 英国人对美国文化的兴趣与日俱增, 而好莱坞电影和百老汇歌舞剧则更是盛极一时, 由此导致了观众争相观看美国舞团的巡回演出。这些舞团中, 反响最大的是“美国现代舞之父”泰德·肖恩1935年率领男人舞蹈团在女王剧院的演出季。

美国现代舞在师玛莎·格莱姆1954年首次登陆, 引起的强烈反响为60年代美国现代舞进军英伦拉开了辉煌的序幕———默斯·堪宁汉、艾尔文·艾利、保罗·泰勒三位新一代巨头在10年后率领各自的舞团接踵而至, 伊冯娜·莱纳这位后现代舞的代表人物翌年造访, 而又隔了两年, 年轻的才女特怀拉·萨普也前去亮相。所有这些美国现代舞的冲击, 融入30年代德国现代舞的根基, 便为一批土生土长、最初只是半专业的英国现代舞团之破土而出作好了准备。不过, 真正促成现代舞作为一场强大的、英国自己的舞蹈运动而出现的, 还是1966年发生的两个事件。

一是出于对格莱姆10年前访英演出的敬畏之情, 英国餐馆业主罗宾·霍华德率先组织了格莱姆技术的教学, 并动用在自己画廓出售美术品积累的资金, 创办了伦敦当代舞蹈学校。一年后, 也就是1967年, 他又说服格莱姆的男弟子罗伯特·科汉前去挂帅, 用该校的毕业生组建了伦敦当代舞蹈剧院。使用“当代舞”而非“现代舞”的概念, 出于两个原因:一来是格莱姆在纽约的舞团就叫做“玛莎·格莱姆当代舞学校”, 也就是说, “当代舞”这个概念本来就是格莱姆自己选择的;二来也是为了避免同伦敦“皇家舞蹈教师学会”的概念发生混淆———他们误将好莱坞歌舞片和百老汇歌舞剧中的舞蹈称作“现代舞”, 并已使这种错误的概念广泛流传。

二是在1966年, 兰伯特决定改变自己舞团的方向。原因也有两个:一是她10多年来的主要舞者和首席编导诺曼·莫里斯从美国深造回来, 其舞蹈观念在格莱姆、堪宁汉, 以及荷兰舞蹈剧院的影响下发生了剧变, 因此, 建议兰伯特将原来的古典芭蕾舞团改成现代芭蕾舞团, 而兰伯特此刻正在为舞团如何生存下去焦虑万分, 并已因队伍过于庞大, 无法收支平衡而刚刚解散了自己的群舞队伍和管弦乐队。在莫里斯的帮助下, 她重建了一个只有18位舞者的小型、现代芭蕾舞团, 从而首开了英国小型舞团之先河。从此, 英国舞蹈界出现了两支生力军———伦敦当代舞蹈剧院1969年的首演成为英国本土当代舞的开门红, 而兰伯特芭蕾舞团的改向更使这场英国本土爆发的当代舞运动如虎添翼, 两个高水平的当代舞团合力, 终于将英国的当代舞运动提升到可与皇家芭蕾舞团媲美的专业水准上去, 并将这场运动轰轰烈烈地持续发展了20年之久。

同兰伯特一样, 科汉也拥有着发现编舞新秀的慧眼, 罗伯特·诺斯、安东尼·范·拉斯特、米查·伯吉斯、席丰·戴维斯都是从伦敦当代舞蹈剧院这个英国现代舞总后勤部生力量的摇篮中诞生的。这些人秉承了英国化的美国现代舞精髓, 即格莱姆那痉挛化的动作技术和白热化的心理内容, 经过多年的自我摸索, 最终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其中的席丰·戴维斯1988年独立建团, 10年来一鼓作气, 成就显赫, 已成为英国当代舞蹈运动新生代头面人物之一。

12.圣经对现代西方文化的影响 篇十二

姓名:胡晓雪 学号:20117408 班级:方1111

《圣经》是基督教的主要经典,也是西方文化的主要思想基础。它对于基督教文化的西方国家来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思想观念也是根深蒂固的。自中世纪以来,《圣经》的影响在西方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西方文明的支柱,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持续而广泛地影响。《圣经》被描述为“最伟大的书”,这是因为它对西方世界历代人们有着无尽的价值与巨大的影响,有史以来没有那一本书像《圣经》一样对人类和文化精神有着如此大的影响。作为宗教经典,是基督教徒的必读之书,信徒们在书中领悟到基督教义,寻觅信仰的真谛,获取灵性生活的依据。从文化角度看,不仅为世界文学,而且为文学、艺术、哲学等贡献出奇特的构思和大量的素材。学习《圣经故事解读》这门课程之后,结合我所了解的知识,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圣经对现代西方文化的影响。

(一)节日

在西方国家,圣诞节、复活节和受难节这三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与基督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每年12月25日的圣诞节是基督教徒们庆祝救世主耶稣诞生的宗教喜庆节日。圣诞节的故事源自于《圣经》。现今对于西方国家的人来说,圣诞节已成了家庭团聚和互赠礼物的全民假日。复活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在欧美各国,复活节是仅次于圣诞节的重大节日。按照《圣经·马太福音》的说法,耶稣在十字架上受刑死后三天复活,因而设立此节。根据西方教会的传统,在春分节(3月21日)当日见到满月或过了春分见到第一个满月之后,遇到的第一个星期日即为复活节。受难节是纪念耶稣受难的节日。《圣经·新约全书》中记载,耶稣于复活节前三天被罗马统治者钉死在十字架上。这天在犹太教的安息日前一天,因此规定复活节前的星期五为受难节。它也是基督教的重要节日之一。信奉基督教的西方人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习俗也和基督教息息相关。洗礼是基督教的习俗之一,源自《圣经》中的传说。据称“施洗者约翰”在约旦河一带宣讲悔改的洗礼,使罪得以赦免。

(二)生活

西方人大多信仰基督教,可以说基督教义已然成为西方社会的一种道德规范,饭前睡前的祷告,每个周末的礼拜,人们社会交往的尺度等等,都与基督教分不开关系,都依照圣经中所说的进行。《圣经》对西方人文化的影响,大到他们的言谈交际,小到他们的日常起居,都无一不体现出他们对于圣经中所记载的教条的恪行。人们内心受到煎熬时会选择向神父倾诉,新人结婚时会选择去教堂举办仪式,即使在遇到生命危险时也会想到让上帝做主。在西方的影视作品中我们会有更深的印象,主角会经常说:Oh my god!这其实也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有的小伙伴也会经常说这句话。

(三)文学作品

圣经》是西方社会流传最广、发行量最大、读者最多的一本书。正如传记作家洛克哈特所描述的那样:“我们在全苏格兰,从奔特兰到沙尔威,不会找到没有《圣经》的农民茅屋。”《圣经》的影响远远超过宗教领域,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像水银泻地,无孔不入”。从文学的角度看,《圣经》不仅语言简朴明快、富有感染力,而且体裁多样,既有神话、传说、寓言,又有诗歌、杂文、短篇小说,还有书信、演讲和布道;表现手法更是丰富多彩,从隐喻、象征、夸张到讽刺和似是而非的论点等等,因此文学家们历来公认《圣经》本身就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极为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源泉。美国小说家海明威和福克纳都曾一再强调《圣经》对他们的影响,海明威曾说过:“我是靠阅读《圣经》学习写作的,主要是《旧约》。”而福克纳则说过,他从小背《圣经》经文,长大后经常看《旧约》,因此对《圣经》十分熟悉,引用时得心应手。在英美文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等无不受《圣经》的启迪和影响,《圣经》为他们的传世之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典故,在他们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圣经》的迹象。

(四)政治

13.熊十力哲学的现代价值 篇十三

熊十力哲学的现代价值

熊十力是近代中国建立了自己哲学体系的哲学家.他的哲学体系以“体用不二”“翕辟成变”“反求自识”为纲纪,以人的本心即人的本真存在为本体,把重建中国的形而上学作为他的哲学的根本任务,以摆脱在西方文化强大冲击下中国文化的困境.他的哲学是一种新的“明体适用”之学.一方面追寻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另一方面讲求科学日用.熊十力哲学以深邃的.内涵和严密的论证以及他在哲学上的创新,为海内外学人所重视,在当代有着巨大的价值和现代意义.

作 者:谢丰泰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学院政法系,陕西,咸阳,712080 刊 名: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IBET NATIONALITIES INSTITUT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5(4) 分类号:B261 关键词:熊十力   本体   本心   体用   翕辟  

14.《园冶》的哲学观及其现代启示 篇十四

《园冶》是由我国明末造园理论家和设计大师计成于崇祯四年 (公元1631年) 完成的中国古典造园理论经典。《园冶》初名《园牧》, 后经名士曹元甫建议才改名为《园冶》, 以体现计成在中国古典园林理论创作方面的“千古未闻见”和“开辟”之大功。 (《园冶》·自序) 该书问世后, 因其表达风格的文学化和理论阐述方式的诗意化而在文人士大夫之间广为流传。但由于明末清初时的政治原因, 不久就湮没于世, 无人问津, 开始其长达370年的蛰伏期。20世纪20年代, 中国园林理论大家陈植先生东渡日本。在留学期间初识《园冶》, 从此开始研究并大力推广此书。《园冶》一书在海外特别是日本享有极高的学术地位, 日本造园名家多静六认为此书是“世界最古之造园学专著”, 而日本人大村西崖在其所著《东洋美术史》中则称《园冶》为“奇天工”之物。

作为世界三大造园流派之一的中国造园艺术史中出现了大量的造园理论家和设计高人, 从理论成就来看, 除去位居中国古典园林理论之首的《园冶》一书, 比较有价值的有:沈复的《浮生六记》、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王象晋的《群芳谱》、文震亨的《长物志》、李斗的《扬州画舫录》和李渔的《闲情偶记》。在这些古典园林艺术理论成就中, 《园冶》近几十年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研究, 然而对中国古典园林理论的研究的整体发展却伴随着现代化思潮的不断推进而日益萎缩。《园冶》一书虽在世界造园理论界享有盛誉, 但国内学者对该书的理论研究却停滞不前, 特别缺乏从哲学和文化层面上进行反思的深刻探索。只有张薇所著的《<园冶>文化论》将中国古典园林理论放置于“中国传统文化宏阔的背景下, 从晚明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以及江南自然环境等具体而微的特定情境出发, 以全景式视角, 探索《园冶》广博深邃的内涵”, 从而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除去对《园冶》的基础性研究, 如注释文本研究, 其他的研究多是从造园艺术和现代园林设计的角度来进行思考。这两方面的研究虽然有益于《园冶》研究的推进, 但是却缺乏文化和哲学层面的反思, 因而这种研究路径只可能限于“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的理论视野狭窄的泥沼之中。笔者认为, 对《园冶》研究的推进不仅要认识《园冶》文本本身, 更为重要的是将《园冶》文本放置于古典造园理论创造之时的历史环境中去, 即对于《园冶》的研究就是对明末相关历史的研究。张薇的研究采用这种全景式研究方法就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但是张薇的研究缺陷则在于全景式的研究无法对《园冶》的某一方面的解释进行深入的探讨。比如张著探讨了《园冶》的哲学意蕴, 展现计成以“天人合一”观作为造园理论的灵魂, 追求天、地、人和谐统一的园林文化精神, 但是却没有深入讨论《园冶》中的哲学观和明末哲学在《园冶》中的体现。或者说, 明末的哲学思想并不一定体现为专门的哲学著作。因此, 《园冶》这本融生活艺术和造园艺术于一体的文本本身就可以看成是一本关于哲学思想的历史记录。

一、园林构思中“本我人格”

《园冶》全文18000余字, 共分为五个部分, 分别是开篇“自序”、主体内容三卷和尾论“自识”。《园冶》艺术虽为我国古典造园理论的巅峰之作, 但其创作更多是对园林构造思想的宏观奠基和造园意境的整体梳理, 而非纯粹的技法之作。另外在写作方法上, 也是文采斐然, 令人称奇。卷一“园说”整个看来就是一篇美丽如画的风景园林图, 像“紫气青霞, 鹤声送来枕上;白苹红蓼, 鸥盟同结矶边”、“夜雨芭蕉, 似杂鲛人之泣泪;晓风杨柳, 若翻蛮女之纤腰”等文的表达更是美不胜收。

《园冶》本是造园理论经典, 其所阐释的主要内容就是如何构造一种美好舒适的生活意境和居住环境。中国古代思想流派纷呈, 以儒、释、道三家为主, 而汉之后则是儒家一家独胜。思想来源于生活, 也高于生活, 因而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必然会反映在建构生活理论的《园冶》之中。《园冶》开篇时就指出, “世之兴造, 专主鸠匠, 独不闻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谚乎?” (《园冶》·卷一·兴造论) , 其主旨即是表明园林的建造中, 工匠的设计和施工虽然重要, 但是整个园林的灵魂其实是居于园林中的主人。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便讲究“人”与“天”的沟通, 宋明理学主张用宇宙论来建立适合封建社会秩序的人性论, 主张从“天”而“人”, 使“天”“人”合一。《中庸》讲“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大学》则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只有人性才是联结、沟通“天”“人”的枢纽。也就是说, 在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就必须先要确立人性。《园冶》中强调的园林中的主人, 其实就是对人性的强调。正所谓“智者乐山, 仁者乐水”, 只有符合儒家所强调的仁、义、礼、智、信的人, 才能真正的享乐山水, 寄情园林。

笔者认为, 这种对“能主”的期待, 实际上就是要求园主的本我人格。园林虽为古人居住之地, 但是作者计成理应受到宋明理学思想的影响, 或者说当时的社会环境必然与当时的思想具有深刻的联系。宋明理学“把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人优于自然等方面提扬到本体论的高度, 空前地树立了人的伦理学主体性的庄严伟大。”《园冶》一书随处可见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 “巧于因借, 精在体宜” (《园冶》·卷一·兴造论) 说的是园林建造需要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自然的客观本真有机结合起来;“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园冶》·卷一·园说) 则是说园林虽然是人的主观建造, 但是却要让她如鬼斧神工, 自然造化一般;而“随宜合用”“因境而生” (《园冶》·卷一·园说) 则是说自然为“我”所用, 美景需要意境才能彰显。但尤其需要注意的是, 《园冶》中最重要的兴造前提其实是对人性论的强调和对本我人格的追求。虽然不少学者都认为“巧于因借, 精在体宜”和“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两句是《园冶》的纲领和灵魂, 但这其实是单单从园林的建筑思维来看待的。在整个园林中最为重要的, 其实是园林之外却又居于园林之中的“人”。其实“人”才是园林山水的灵魂, 而这也是当时的哲学所最为强调的理性本体的必然主题。

二、园林设计中的倚重“自然”与“天人合一”

人是园林设计的灵魂, 在推崇本我人格的园林设计中, 人格的实现体现为对自然的利用和倚重, 也就是“巧于因借, 精在体宜” (《园冶》·卷一·兴造论) 。其具体的解释就是:“因”者, 随基势之高下, 体形之端正, 碍木删桠, 泉流石注, 互相借资;宜亭斯亭, 宜榭斯榭, 不妨偏径, 顿置婉转, 斯谓“精而合宜”者也。“借”者, 园虽别内外, 得景则无拘远近, 晴峦耸秀, 绀宇凌空, 极目所至, 俗则屏之, 嘉则收之, 不分町疃, 尽为烟景, 斯所谓“巧而得体”者也。 (《园冶》·卷一·兴造论) 也就是说, 园林的建造最需要注意的两点就是对园林兴造基础之自然景观的借势发挥和对园林内外自然的大胆运用。使虽然渺小的园林能够融入自然, 也能成为最广大自然的一个完美组成部分, 这不得不说是人对自然追求的集中表达。但是, 自然不能随意刻画, “因”也需要“精而合宜”;“借”则不能脱离“巧而得体”。对自然的倚重也需要大胆运用中的张弛有度, 也需要恰到好处。这里的哲学思想其实很复杂, 一方面是人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这里人是主体, 自然是被改造和兴建的客体,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而另一方面, 人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需要“合宜”和“得体”。也就是说, 不能过度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 对山水的改造需要“随基势之高下”、“体形之端正”, 需要使自然景观“互相借资”、相映成趣。这样才能使人造物之园林融合大自然本身, 也只有这样, 才能在确定人的前提下实现人与物、人与自然甚至是人与宇宙的沟通和联合, 也才能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巧于因借, 精在体宜”虽然体现了“天”与“人”之间的关系, 但更多的是流于园林建构中的技巧层面。要真正实现“天”“人”的一体, 在园林景观中的直接标准便是“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园冶》·卷一·园说) 《园冶》中的“园说”一篇其实是用极具文学化的形式反映出了园林景观建造利用前面所说的“因”和“借”的工具性技法来企图达到的理想兴造境界。人之所居, 有青山绿水共为邻;人之所至, 有小桥画廊引为路。远看有长空万里, 近观有亭台楼阁。“萧寺可以卜邻, 梵音到耳” (《园冶》·卷一·园说) 更是能使人达到“物”与“心”的贴近。园林构造虽有人为, 借景因物也需人力。但是园林本身就是化天地自然为人的心中自然, 这似乎也包含了改造自然就是为了超越自然的状态。园林“虽由人作”是人的劳动成果, 是人的思维之花的物质反映, 但是最好的局面是“宛自天开”。在笔者看来, 这里的“天开”不仅是要达到自然的状态, 也是为了超越自然本身, 否则就不会需要园林兴造之技艺来重塑自然。在倚重自然中依然保持和坚守自我, 在追随自我改造自然中却倚重自然, 这种和谐的辩证思想其实才是《园冶》中所要表达的最高理想境界。

三、园林美学中的“心境”与“自我逾越”

《园冶》卷一中有句写到“随宜合用”和“因境而成”, 说的其实是园林建造之后如何才能美丽的美学话题, 这八个字倒是说明了中国人的审美哲学的一般命题。园林所造, 本原是对自然的人为模仿。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无法彻底超越自然, 反而是多了几分对自然的倚重。这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大特点, 即对自然本身的尊重。孔子在《论语》中说的“五十而知天命”, 表达的其实是天道对人的命运的主宰。在古代的园林设计中, 园林景观如何才能实现人内心的喜悦是园林建造的直接目的。也只有这样, 才可能使人与天的距离更短, 实现“天人合一”的人生理想。“随宜合用”之前虽然是“窗牖无拘”, “因境而成”之前虽然是“栏杆信画”。但是这八字其实可以扩展至整个古典园林的美哲学之中, 几乎所有的园林景致都需要建造合“宜”, 而其所有的景观之美都需要欣赏者和园林主人对眼前画面的心境。没有合“宜”之景和“人”的审美心境, 一切的技法都是虚无缥缈的无用之功, 再多的技法也不能使人欢愉。这里其实说的是人“心”, 人“心”便决定了心境。只有美丽人心, 才会有心中的美丽园林。

上面说的是对园林审美心理的哲学探析, 其实主体的强大所面临的人生目标其实便是完成对人心的追随。人心并不能直接等同于人之物体, 心游物外。人的肉体之身大多是不能从心而为的, 人身体之外的物质世界也不是心能改变的。王阳明在《传习录》 (下) 中倒是说出了心与物的关系:“身之主宰便是心, 心之所发便是意, 意之本体便是知, 知之所在便是物”。如何完成从“心”到“物”, 计成所说的“任意为持, 听从排布” (《园冶》·卷一·立基) 倒是完成了这一哲学难题。园林建造中, 面对身外之物不用太过干涉, 面对山水需要一份敬畏和感激, 心中再多的改造念想其实倒不如任自然之意而为。在人力所不能及时, 不妨听从江河湖海的自我排布, 这种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隐忍反倒能成就心境的自我逾越。

园林的建设在于造化自然, 在于修建宜合的居所, 最好的园林景观其实是符合人的内心世界的景观, 这就是《园冶》中所强调的心境。计成懂得, 人的心境高于云霄而广阔胜蓝天。意味追求不可及的高远只会劳心劳力, 因而人心需要约束。这种约束其实就是一份对自然山水的“听从”和妥协, 这其实也是中国古典哲学的和谐思想体现。

四、古典园林哲学的现代启示

以上笔者从本我人格、自然观、天人合一、心境和自我逾越等方面零散地阐释了《园冶》中的哲学思想。正如前面提及的, 对《园冶》的解读需要进行大胆的尝试, 这本古典园林理论经典中其实蕴含着成书之时的大量哲学思想。毫不夸张的说, 作者是将一个时代浓缩为一本建构人之居所的文本。如何稀释和消化这份厚重的典籍不是一片小文做能文成的, 这需要更多人的集体努力。这里笔者想重点讨论《园冶》中所体现出来的园林建造和人居哲学的现代意义。

中国的古典园林理论本能地包含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和谐自然观和天人合一哲学观, 西方的风景园林强调人对自然的无情改造, 甚至是摧毁。“欧洲的规则式园林, 显示出人类宰制自然的力量和智慧”, 这是西方文明的特点。可以说, 西方的园林理论本身就是西方现代文化的一部分, 与之对照的中国古典园林理论和实践则是中国传统文明和文化的直接反应和组成部分。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后, 中国传统文明被西方文明正式打败, 中国学习西方的道路从此开启, 这其实是理解西方风景园林理论和实践在中国当代得到繁盛的宏观背景。中国当代的著名建筑师如梁成思等都是系统地学习了西方的建筑设计理论, 风景园林理论的引进和在中国的实践也是如此。可以说, 中国人现在所向往的风景园林和建筑无不是西式的, 这实际上表明了中国文明的自卑和古典园林文化的被抛弃。中国的发展需要中国文化的自觉, 这是著名社会思想家费孝通先生在晚年所提及的“文化自觉”命题。笔者认为, 文化自觉是全面的命题, 这里必然包含了古典风景园林理论的文化自觉, 其中的建筑哲学观、人居哲学观都应当包含在这一命题之下。如果风景园林的建造一味地学习西方、走规则化园林之路, 则是数典忘祖;而一味地直接复兴古典园林, 则不符合中国现代化的道路。所以, 《园冶》中的“巧于因借, 精在体宜”倒是可以成为解读消化和吸收古典园林理论的方法论, 即对古典园林哲学思想的利用需要“合宜”和“得体”。在中国古代园林理论和西方园林理论中不可偏废, 这也是一种和谐境界。

五、结语

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理论需要以此为契机进行深刻的文化反思, 只有树立具有深厚历史文化根基的风景园林哲学认识, 才能发展出具有中国文化自觉和设计主体性的风景园林理论, 才能促进风景园林教育和设计实践的科学发展。

摘要: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理论需要以此为契机进行深刻的文化反思, 只有树立具有深厚历史文化根基的风景园林哲学认识, 才能发展出具有中国文化自觉和设计主体性的风景园林理论, 促进风景园林教育和设计实践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园冶》,古典造园理论,哲学观,风景园林理论,现代启示

参考文献

[1]计成著, 陈植注释.《园冶》注释[M].北京L中国建设出版社, 1999.

[2]张绿水, 张建平等.浅谈我国造园学名著——《园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3]冯天瑜.《园冶》的文化学阐释[J].中国图书评论, 2007.

[4]查前舟.读《园冶》有感[J].建筑论坛与建筑设计, 2004.

15.西方现代绘画思想的特质 篇十五

一、理性是情感表达的一种媒介

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够通过艺术表达情感的前提条件是需要有一个能系统地表达它的媒介。因为这媒介是一种社会惯例,所以这就意味着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交流,即都有可能分享或理解所要表达的东西,这些东西只适用于理解情感,这些东西主要指结构技巧等等。别的方面也很广阔,例如,一个人虽然没有体验过相应的情感,但在作品中仍然会识别出情感的意义。

然而有很多人把结构技巧作为艺术的唯一艺术欣赏渠道,这样就会产生极端,就会只抓次要部分,而没有抓住主要部分、灵魂部分。不管是绘画者,还是欣赏者就会缺乏想象力,枯燥无味,淡漠而且其理性与个人无关的,没有抓住艺术的实质。

虽然理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人类在一定基础上沟通情感,特别是在艺术方面,在一定理性基础上能使人们相互理解对方人文、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但过分依赖于理性却能阻碍艺术的发展。例如在欧洲中世纪文化中,基督教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决定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充当着上帝和教会代言人的角色,并且在绘画艺术中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艺术家们由于受统治阶级的统治,人们生活习惯的影响,束缚,使得他們的绘画千篇一律,基本上没有什么个人情感的发挥,完全是一个画匠。当时的统治阶级、贵族对艺术家在绘画艺术作品中渗入情感是禁止的,而且要按照他们的生活方式绘画,对理性的不适当强调,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艺术的发展。

二、自由意识在不同的艺术家身上有不同的体现

由于长期的绘画思想被束缚、封杀,很多艺术家的头脑已经不再思考,不再表达情感,个人的想法也没有,艺术作品中只存在机械的审美,已不可能对人有强大的诱惑力。在这种背景下印象主义在19世纪60~70年代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其锋芒是反对陈旧的古典画派和沉淀,在中世纪骑士文学而陷入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最典型的印象主义画家莫奈,观察自然景象的千变万化,捕捉阳光,空气氛围下色调的美。他的风景画突破传统题材和构图的束缚,完全以对问题的视觉经验的感知为主要出发点。他用原色作画,造成强烈的效果,笔法也十分自由,且富有写意性,充分体现了他内心世界的率直,情感与自然相关联的神秘色彩。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自由也成为人们的权利。理性要想再完全控制艺术家的思想,已不可能,艺术家的价值判断力也已有了个人的看法。他们不但可以理性的思考社会、人生,而且也能发表个人看法,通过绘画把个人的情感、精神、思想表达出来。在绘画中表达自己对社会、个人等等的惊叹、愉悦、兴奋、失望等等,都可以通过绘画表达出来。例如后印象主义画家高更,侧重于精神性的表现,并且赋予画面以象征的意味。为了寻找艺术创作的源泉,高更迁居到多米尼各岛,高更的艺术活动反映了当时欧洲艺术回归原始,追求表现生命本源,他主张舍弃细节及特征的描绘,把感受加以压缩,强烈而集中的表现印象、观念和经验三者综合,从而使艺术具有力感和率直性。完全表达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而大众的审美也发生了变化,也开始自由化,个性化,对艺术品的评价也各式各样,千姿百态。这样更要求艺术家对艺术的追求更应该个性化,精神世界更丰富,思想表达更活跃。

自由意识本是生命的哲学核心,也是西方现代艺术文化思想的核心。现代西方艺术运动中的自由意识在不同的艺术家身上有着不同的表现,这种表现的差别正是体现了不同的艺术家对自由与责任的不同理解,这些艺术家都是激进的自由主义的思想者。在艺术表现中的自由意识让艺术家的思想和想象任意飞翔。艺术家关注人类,也关注着艺术自身的命运和发展。

西方现代绘画之所以能在艺术中成为主流,因为西方现代绘画的精髓在于个性的自由表达,艺术家们不局限在具象的完美性和圣经的经典中,而进入无限广阔的现象空间,表达形式也更加变幻多姿,艺术家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艺术创造思想、创造精神,使观众对他们的艺术品产生了更广阔的想象力,更容易产生共鸣。

【参考文献】

[1][美]H.M.卡伦.艺术与自由[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2

[2]陈旭东.艺术的意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美].H.加登纳.艺术与人的发展[M].上海:光明日报出版社,1983

[4]王林.美术形态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

[5]黄丹靡.美术与悟性[M].长春:辽宁美术出版社,2000

上一篇:拼音教学论文:拼音教学重激趣下一篇:读《吴越春秋》,读《吴越春秋》贯休,读《吴越春秋》的意思,读《吴越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