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写作逻辑(共9篇)
1.中学生写作逻辑 篇一
雅思写作必备逻辑关系词
1.转折关系词
常见的表转折关系的单词及短语有:In contrast, by contrast, on the contrary, despite the fact that, in spite of,However, otherwise, nevertheless, instead, notwithstanding,But, yet, although, even though, though等。
2.因果关系词
常见的表示因果关系的单词及短语:because of, owing to, due to, thanks to, ecause, since, for, as, therefore, thus, hence, consequently, accordingly,As a result, as a consequence, So等。
3.递进关系词
常见的表示递进关系的单词及短语: besides, in addition, additionally, furthermore, moreover,also等。
4.强调关系词
常见的表示强调关系的单词及短语:in particular, in this case, actually, of course, indeed, most important, certainly, in fact, obviously, clearly, surely等。
5.比较关系词
常见的表示比较关系的单词及短语:In comparison, likewise, similarly, equally, in the same way, identically等。
6.层次/并列关系词
常见的表示层次/并列关系的单词及短语:in the first place, in the second place, in the final place; firstly, secondly, thirdly; first and foremost, moreover, additionally, furthermore, eventually, last but by no means least; to start with, to end with, on top of that, in addition to that, added to that, besides, finally, lastly.
雅思写作大作文高分范文:参观当地博物馆重要性
How do you think people do not visit museums in their local areas? What are the importance of museums to society? We live in cities or towns which have museums displaying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importance, but people do not visit them.
雅思写作题目讲解:
不去本地博物馆的原因:
1.已经非常熟悉当地历史文化
2.不了解博物馆的意义轻视历史文化
3.工作忙碌没时间4.地方政府缺乏对博物馆文化的重视与宣传。
博物馆的意义:
1文物古迹的收集与保护
2.考古科研价值
3.教育功能,拉近与历史文明的距离
4.精神文化符号象征
上海新东方樊黎明老师点评:
大作文是新题,但仍属于”老题新出“,和之前考过”博物馆会不会被网络所代替“有很多相通之处。原因:网络普及增加了人们休闲方式;便捷现代交通使人 出游更方便;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少有时间品味文化。重要性:保存文物;城市文化形象;让人了解历史。今年混搭题型和文化类话题都考疯了!
雅思写作范文:
Museums are usually sites of attraction for visitors from elsewhere rather than local habitats. Nowadays, good museums everywhere mix education with entertainment, but people do not feel like visiting museums in their familiar cities and towns; instead, chiefly out of curiosity they tour museums when they travel to new places. The reason behind is that curiosity is stronger than familiarity.
博物馆通常是吸引游客的地方,而不是当地的栖息地。如今,到处都是优秀的博物馆,把教育和娱乐结合在一起,但人们不喜欢参观他们熟悉的城市和城镇的博物馆;相反,他们主要是出于好奇,在去新地方旅游的时候参观博物馆。背后的原因是好奇心比熟悉更强。
When it comes to visiting a tourist establishment, familiarity does not breed attraction. This is why people are not particularly motivated to set foot in museums near where they live, even if admissions are free. Although many people in cities and towns are aware that objects on display are valuable to local society, it is enough for them to be sure that things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importance are safe there. Generally speaking, visiting a local museum is rarely considered as that kind of experience which they are waiting for. In the mind of a tourist, a new experience is expected to be found only in a new place, probably beyond borders. That is to say, people usually do not imagine that local museums with which they are familiar could be as amusing and surprising as those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说到参观旅游景点,熟悉并不会产生吸引力。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没有特别的动力去靠近他们居住的地方的博物馆,即使他们是免费的。尽管许多城市和城镇的人都意识到,展出的物品对当地社会是有价值的,但这足以让他们确信,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性在那里是安全的。一般来说,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很少被认为是他们所期待的那种体验。在旅游者的心目中,一种新的体验只会出现在一个新的地方,很可能是超越国界的。也就是说,人们通常不会想到他们所熟悉的当地博物馆会像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博物馆一样有趣和令人惊奇。
On the other hand, curiosity often finds expression in enjoying unfamiliar events, such as visiting museums far away which claim to hous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reasures of distant civilizations. In view of this, it is not difficult to explain why people visit museums, referring to ”in person“ not ”one line". The question is why people do not visit museums in their local areas. To illustrate, an analogy can be made: touring a museum in a new place is like having the fun of window-shopping whereas visiting a local museum is like reviewing old objects in a backyard warehouse. Of course, there are feelings of two different kinds, given that museums are meant to educate and entertain people just the same. As such, it is not that museums in local areas are less important, but that museums in less understood backgrounds may sound a lot more fun.
另一方面,好奇心经常会在不熟悉的事件中得到表达,比如参观遥远的博物馆,这些博物馆声称拥有遥远的文明的历史和文化宝藏。考虑到这一点,不难解释为什么人们会去参观博物馆,他们指的是“人”而不是“一条线”。问题是为什么人们不去参观当地的博物馆。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可以做一个类比:在一个新地方参观博物馆就像在逛商店,而去当地博物馆就像在后院的仓库里查看旧物一样。当然,有两种不同的感觉,因为博物馆是用来教育和娱乐人们的。因此,并不是说当地的博物馆不那么重要,而是那些不太了解背景的博物馆可能听起来更有趣。
In sum, people are not curious about local museums which they think they know well enough and they no need to know more. By visiting museums in new places, they are in for surprises, besides obtaining an amount of knowledge and pleasure that may feed their curiosity. More often than not, museums attract more tourists from other places than local resident.
总而言之,人们对当地的博物馆并不感兴趣,因为他们认为他们知道的足够多,而且他们不需要知道更多。通过参观新地方的博物馆,他们会得到惊喜,除了获得大量的知识和乐趣,这可能会满足他们的好奇心。通常情况下,博物馆会吸引更多来自其他地方的游客,而不是当地居民。
雅思写作大作文高分范文:青年失业问题
A large number of young people cannot find a job when they leave university. What problems will youth unemployment cause for individuals and for society? Give some measures to help reduce unemployment.
雅思写作题目讲解:
第一段:介绍背景,大学生难就业
第二段:影响
1 心理压力,对未来的负面影响
2 经济不独立的尴尬
3 对社会的影响:教育资源的浪费
第三/四段:措施
1 临时的工作,先解决吃饭问题;小型电子商务;离开大城市
2 边远地区缺乏人才,做义务或低收入工作,积累工作经验
3 继续教育;政府支持小型企业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抬高大学门槛,扩大职业教育
雅思写作范文:
In recent years, young college graduates are having a tough time finding a decent job in an increasingly competitive labor market. Some are even unemployed for over a year. This is really a serious problem on the levels of both individual and the society as a whole.
近年来,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中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这是一段艰难的时期。有些人甚至失业一年以上。这确实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关于个人和整个社会的层面。
First, long time being jobless, young people have to deal with some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 They are subject to anxiety, lack of self-confidence, lower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pessimism, all of which are potentially barriers for their future success at workplace and in personal life. Financially, unemployed students are stuck in the dilemma that they have to return home to keep relying on their elderly parents. As for the effect on the society, youth unemployment means that the scarce resources dedicated in higher education are invested in vain as graduates have no opportunity to transfer their academic knowledge and skills into productivity.
首先,长时间失业,年轻人不得不面对一些心理问题。他们容易焦虑、缺乏自信、缺乏成就感,以及悲观,这些都可能成为他们未来职场和个人生活成功的障碍。在经济上,失业的学生陷入了困境,他们不得不回家继续依赖他们年迈的父母。至于对社会的影响,青年失业意味着,由于毕业生没有机会将他们的学术知识和技能转化为生产力,高等教育所投入的稀缺资源是徒劳的。
Part-time mediocre jobs can be a solution for them to be able to feed themselves for a while. Small businesses in virtual world require lower start-up cost than real-life ones, thereby allowing these youngsters with no bank saving to make a living. The condition has to be an easy access to a bank loan. Graduates tend to focus on major cities, making more competition in employment market. If they are led to some less crowded places, they would possibly have more chances to get hired.
兼职平庸的工作可以让他们有一段时间可以养活自己。虚拟世界中的小企业需要的启动成本低于现实生活成本,因此这些年轻人没有银行存款就可以谋生。这种情况必须是银行贷款的容易获得。毕业生倾向于把重点放在大城市,在就业市场上竞争更激烈。如果他们被带到一些不那么拥挤的地方,他们可能会有更多的机会被雇佣。
To tackle this problem, governments should take the major responsibility. Governments should encourage these young adults to involve in some voluntary or low paid work in remote underdeveloped areas where are in great need in professional talents. Meanwhile they can gain some working experience which is very useful for their future career in their chosen field.
要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该承担主要责任。政府应该鼓励这些年轻人参与一些在偏远欠发达地区的自愿或低薪工作,这些地方急需专业人才。同时,他们也可以获得一些工作经验,这对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非常有用。
Further study can postpone college graduation and therefore relieve the pressure on labor market. But this is not a long-term solution. To completely reverse the situation, financial policies supporting small-sized businesses should be formulated at an attempt to create more job positions. While graduates cannot find a job, technical workers are in greater need. Therefore the entrance to university education should be lifted, whereas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expanded.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推迟大学毕业,从而减轻劳动力市场的压力。但这不是一个长期的解决方案。为了彻底扭转这种局面,应该制定支持小型企业的金融政策,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虽然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但技术工人的需求更大。因此,大学教育的进入应该被取消,而职业教育则要扩大。
词汇拓展:
have a tough time 经历艰难时刻
invest in vain 白白投资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 心理问题
be subject to 容易
achievement motivation 成功的动力
pessimism 悲观
potentially 可能
barrier 障碍
dilemma 窘境
As for 关于
scarce resources 稀有资源
dedicate 贡献
labor market 劳动力市场
transfer 转化
reverse the situation 扭转这个情况
virtual world 虚拟世界
start-up cost 启动成本
tackle this problem 解决这个问题
in great need 需要
postpone 延迟
relieve the pressure 缓解压力
long-term 长期的
mediocre平庸的
at an attempt to 试图
vocational education 职业教育
formulate 制定
2.中学生写作逻辑 篇二
语言在希腊语中称作“逻各斯” (logos) , 表示思辨能力[3]。“理性” (reason) 和“逻辑” (logic) 两词也起源于logos, 意为思想、理性、规律、言辞。这个西方逻辑思维模式统领着其语言表达。经过柏拉图等人的发展到亚里士多德时, 抽象思维的基本规则即逻辑学被制定了, 其核心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而不是感觉来认识事物。英语这一严密的形式逻辑与理性主义的哲学背景使得英文造句成章的特点是形合法 (hypotaxis) , 重形式协调:词遵循严格的人称、数、格的一致;句子遵循严谨的主谓结构, 多用关联词语, 重形式接应、显性衔接和语法关系;语篇突出主题句, 段落直线式地展开:先给出重要的观点, 然后有层次地围绕主题安排信息, 以主到次或以问题到答案展开, 每句从前面的句子产生或分化出来。
而中国从古代起形成了中国式的悟性, 体现在思维主体对客体或自身的本性与内蕴的洞察与领悟, 即儒家的“外悟说”和道家、佛教禅宗的“内悟说”[2]。汉语的哲学背景使造句成章的最大特点是意合法 (parataxis) , 重意义组合轻形式结构。汉语用词没有严格的形态变化, 重功能、意义;句子不受严谨的主谓约束, 少用关联词, 语法意义和逻辑联系常隐含在字里行间;造句富于弹性与领悟空间。汉语语篇更注重话题, 采用“意识流”式的非演绎、领悟式的归纳型、漫谈式思维模式, 经常只把事情或意思排列起来, 让读者自己去领悟其间的关系。大多语篇缺乏主题句, 类似点评式议论或体会式言论。
2 逻辑错误的具体反映——语篇连贯手段的欠缺
语篇的连贯性 (coherence) 指篇章中句间与段落间在语义逻辑上的联系, 它把文本中的思想有效地连接起来, 使其在意义上具有连续性。连贯的语篇中, 每一句起着一定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围绕一个中心形成环环相扣的语意链, 而衔接手段在英文语篇中的使用对形成连贯的语篇是十分重要的, 分为隐性衔接与显性衔接。前者指在情景语境能提供启示的情况下, 没有连接性词语, 语篇仍然可以连贯。针对我国学生不善于运用显性连接手段的特点, 主要讨论显性衔接这一方面, 即语法衔接、词汇衔接和逻辑连接词。
2.1 学生在写作中的局部连贯错误
2.1.1 语法衔接——照应关系与同类关系
照应关系指人称、指示和比较照应。同类关系指替代、省略和连接。请看此例:The New Englanders were better prepared to meet hardship. Not only were the New Englander’s migrations longer and better organized than those of the individual travelers, the individual travelers’way to the Chesopeake area, but the New Englanders’theology helped make explicable the trials the New Englanders faced.这段引文对比了美国殖民初期的两类移民:有组织成批而来的新英格兰移民和个体移民者, 但读起来非常难懂。这是由于指称同一个所指的词语出现太多的缘故。如果将某些相同的词语代词化, 保证其相互间的照应, 意义就更加明确:The New Englanders were better prepared to meet hardship. Not only were their migrations longer and better organized than those of the individual travelers who made their way to the Chesopeake area, but their theology helped make explicable the trials they faced. 请看下例:
Nowadays college students in Lanzhou university are not able to spend a lot of money on entertainment, especially we live on Yuzhong campus far away from the downtown.该句中“we”应改为“those of us who”, “campus”后应加上“which is”。
以下是体现同类关系的几个例句:
If I learn to drive a motorcycle, I will certainly buy a new one. (替代)
He prefers Dutch cheese and I prefer Danish (cheese) . (省略)
Afterwards it rained. (连接)
大学生习作中同类关系替代不当的现象:
This afternoon we went to Yellow River by bus. At the sight of it every time I felt excited. I did not know the reason. Standing before it I thought I was so small. There were a lot of people who went there. Children were playing and laughing, lovers walked along it hand in hand. Nearly everyone was happy there. What a wonderful picture it was! 该段中, “who went” 显得多余, 而“it”的位置由于距“Yellow River”较远, 并且这句话正在形容几个并列的活动, 是相对封闭的一句话, 因此, it在这使用时篇章内不连贯, 应用“the river”代替。
2.1.2 词汇衔接——复现与同现
词汇衔接指通过词汇选择在篇章中建立连续性。词汇衔接中的词汇关系分为复现和同现关系。复现指某一词以原词、同义词或近义词、上义词或下义词、概括词等形式重复出现在语篇中:What we lack in a newspaper is what we should get. In a word, a ‘popular’ newspaper may be the winning ticket. (newspaper 原词重复)
—“Why are you weeping?”
—“I’m crying for my poor grandma”the girl sobbed. (同义词的复现)
同现指词汇共同出现的倾向性。在语篇中, 围绕一定的话题某些词就会同时出现, 另一些词就不大可能, 如 catch 和 cold, ill 和doctor, bee 和 honey 等。比如:Dark clouds billowed across the sky. A rumbling could be heard in the distance. Rain came within half an hour. Lightning flashed across the sky, and thunder crashed.
2.1.3 逻辑联系语
逻辑联系语分增补、因果、转折和时间关系。英语中逻辑联系语之多、表示的意义之复杂使其正确使用成为难点。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只使用有限的逻辑联系词, 如:and, but, so, because, 或者干脆不用, 只把个个单句罗列起来。某些句中使用不恰当的逻辑连接词直译成汉语似乎通顺, 但意思完全不同:As a modern person, you must know advertisement. A way of showing what the maker of it want to spread products. For example, you can see it on a TV channel, newspaper, even the sides of road. 忽略语法错误, “for example”的使用是不当的, 英文中用来举例的连词在这被当作汉语思维中语气连接词来使用。再看一例:Some people are very fat, but they want to lose weight. 这句直译成中文看似通顺:“一些人很胖, 但他们想要减肥”, 但“but”应用“so”来代替表因果关系, 而不是转折关系。
2.2 学生在写作中的整体连贯错误
要达到文章的自然连贯, 还要从宏观上注意内容发展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遵循时间、空间顺序, 归纳法或演绎法的顺序等, 还要避免逻辑关系的悖理现象:歧义、自相矛盾、冗赘、不可通约、盲从误见, 不符合常理和事理的双语转换表达式, 叙述方式和推进层次与原文机理不一致。观察以下学生习作:
In my opinion, everyone who meets the accident must be strong, he or she will need time to recover, but time is a good healer, new life will begin, everything should be faced. Escaping is not a good idea. 情态动词的误用 (must 应改为 should) 导致盲从误见:遇到事故的人就一定坚强吗?再者, 信息安排混乱、缺乏必要的因果联系, 跳跃过大。
In addition, most students like to go shopping by seeing the advertisements. So when they bought the things, they find they are deceived. 除用词不当, 两句间缺失必要的因果联系论证, 可改为:In addition, most students like to go shopping by looking at the commercials. So they will be easily deceived if the commercials contain the false information. 再观察下面语篇:
As one of the overwhelming phenomena in a commercial society, advertising has many positive effects on all of us. It serves as direct bridge between manufacturers and consumers. By advertising, manufacturers may easily introduce their products into the market and attract potential consumers. On the other hand, consumers can also choose their favorites from a large range of products.
Nevertheless, there are some negative effects caused by advertising, too. For one thing, one complaint from the consumers has focused on the misleading words in advertisements. For another, too many advertisements prohibit people watching other programs.
In my opinion, advertising has much more positive effects than its negative ones.
第一段讲广告的益处, 当谈到第二点益处时, 作者用“on the other hand”表示列举, 而这个短语表示转折, 用来与之前的描述作对比。其次, 段落的推进层次与原文机理发生冲突:作者得出的结论与之前的论述相矛盾。所以, 在结论处作者应强化自己的观点, 而不是将与结论相反的论述置于结论最近处, 若要这样做, 可将过渡句置于两段衔接的位置以顺应文章推进顺序:Everything has its drawbacks. Now that we cannot avoid advertisements and commercials in modern society, we need to use it cleverly to serve our life。
3 结语
为了有的放矢地纠正学生英语写作中的错误, 提高写作水平, 在教学时, 教师应该使学生认识到中西思维差异的存在, 即英文写作并不是将汉语字字对照地译成英语。同时, 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直线型思维, 培养他们恰当使用连接手段的能力, 多做篇章连贯性的训练, 才能使他们努力写出前后贯通, 遵循英语文章发展的逻辑顺序的作文。
摘要:从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角度, 分析了大学生英语写作中产生逻辑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未能充分意识到中西思维方式差异所产生的语篇连贯手段的差异。学生用中文思维写作英语作文的错误导致了语篇的逻辑性错误。通过举例来分析大学生常犯的篇章连贯错误, 以便教师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提高用英文思维与表达习惯来语篇布局的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写作,逻辑错误,思维方式,语篇连贯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社, 2003.
[2]连淑能.中西思维方式:悟性与理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208 (7) :35-38.
[3]刘春霞, 杨永林, 张歆秋.逻辑.语法.认知——一种跨学科的应用视角[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 215 (2) :17-22.
[4]刘景霞.语篇的衔接手段与大学英语写作[J].青海师专学报, 2006, 1 (1) :107-110.
3.谈大学英语写作的逻辑谬误 篇三
关键词:英语写作;逻辑思维能力;逻辑谬误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5-0160-02
1 引言
逻辑和语言的关系十分密切。语言学家吕叔湘认为,正确表达思想的首要条件就是讲逻辑。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注重语言本身的训练,却对学生思维能力尤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缺乏重视。
随着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提高,写作中语法和遣词用句等问题相对减少,而非语言因素的影响逐渐凸显。笔者发现学生英语习作中有不少逻辑问题,即使程度较好的学生也未能免除。许多表达尽管没有措词和语法错误,却由于逻辑谬误,影响了文章的严密性和说服力。
所谓逻辑谬误,就是看似有效但其实无效的论证。目前逻辑谬误研究对逻辑谬误的种类及定义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笔者以Stephen Dawnes的谬误模式分析为参考,对两篇不同题目(We should not allow cloning和Internet will(not) isolate us from others)一共90份学生习作进行了逻辑谬误的识别和分析。本文为便于读者理解,对论题持肯定观点的例句已被标记为Pro,否定观点被标记为Con。
2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逻辑谬误
Stephen Dawnes的谬误模式综合了最有影响的导论逻辑教科书中的谬误模式分析,涉及超过50种逻辑谬误,其中包括形式逻辑谬误和非形式逻辑谬误。
2.1形式逻辑谬误
形式逻辑谬误是由不依据逻辑推理规则进行推理而引起的逻辑谬误。下列句子包含的形式逻辑错误叫做子项相容,它违反了概念划分中子项的外延必须互相排斥的规则。
Con: Cloning can bring many benefits to the human, suchas cellular rejuvenation,cures for defective cells,liver failure,kidney failure and leukemia...and also cures for fatal injuriesand diseases.
分析:上述例子划线部分中benefits的各个子项之间既有交叉关系又有包含关系。例如,cellular rejuvenation(细胞再生)、cures for defective cells(缺陷细胞治疗)和cures forfatal injuries and diseases(致命创伤和疾病治疗)外延有交集但不相互包含,可视为交叉关系;cures for fatal injuries anddiseases中diseases包含了前文中liver failure,kidney failureand leukemia,是包含关系。
2.2非形式逻辑谬误
这类谬误与形式逻辑谬误相对,它不出现在论证的逻辑形式结构中,而是要通过分析具体内容及所在语境才能被识别出来,往往更难以察觉。本研究涉及的非形式逻辑谬误包括循环论证、滑坡效应、过度概化和分割谬误、复杂问题和诉诸感情/怜悯这几类。
2.2.1循环论证
符合逻辑的论证,其前提是论据必须真实,能够由此推出论题的真实性。假如论据真实性反过来需要以论题的真实性来论证,那么该论证就属于“循环论证”。
Con: The Internet does not isolate us from one another,forit makes us connected tightlv with the outside world.
分析:认为“互联网没有把我们分离”的论据是“它让我们和外界联系更紧密了”,但是,这个论据本身的真实性还需论证,因而不能由此得出有效的结论。
2.2.2滑坡效应
滑坡效应谬误是一种通过连串因果推论,得到消极结论的推论方法。该谬误往往夸大了每一段推论的因果强度,把可能性变为必然性。
1. Pro: If we stop human cloning due to fear,our societywill never move ahead.
2. Con: If we allow cloning,everything will be clone of oth-ers,and eventually biological uniqueness and diversity will belost.
分析:例句1推理的逻辑是人们在克隆问题上的妥协必定导致在其他困难上的轻易放弃,如此以往,社会发展就会停滞不前;例句2假设人人都去克隆,生物个体性和多样性就会因此丧失。
这两个例子都对因果关系做了夸大处理,停止克隆不意味着放弃其他科学研究,同样允许克隆不代表可以无限制地使用克隆。这种为观点“上纲上线”的做法在我们日常思考和交谈中十分常见,人们在缺乏实证的情况下很容易就采取这种便捷的推理方式以赢得争论,但这种推理的本质是谬误的,必须引起注意。
2.2.3 过度概化和分割谬误
过度概化,是指基于部分案例得出归纳性的结论,如例句1。分割谬误和以偏概全相反,是由整体为真而推断其中一个或多个部分也为真,如例句2。
1. Con: Dolly the Sheep die prematurely.so cloned speciesare always of low survival rate.
分析:光凭多莉羊早夭的个案,不足以得出克隆生物存活率低的一般性结论。
2. Pro: Science continues to advance,so human cloningwill perfect.
分析:克隆技术虽然属于科技范畴,但是科技(整体)和克隆技术(部分)之间不存在转换关系。
3结语十分直观的逻辑谬误,需要另外深入探讨。
为什么学生英语写作中会出现这些谬误?一些学者认为这是由中英文思维差异引起的:西方思维推崇理性和逻辑,而中国思维强调悟性,两种思维模式外化成为“形合”和“意合”。笔者认为这个观点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它无法解释中外研究及文献中关于逻辑谬误分类的雷同。这些雷同恰恰反映了许多逻辑谬误并不拘于个别文化之中,其普遍性远高于我们的想象。
在笔者看来,逻辑谬误和学生使用简单的思维系统处理复杂的思维活动有一定关系。逻辑学家Madsen Pirie提出人在作判断时,根据判断的重要程度不同,两个思维系统1和2会相应发生作用。系统l为自动系统,主要依靠直觉和简单推理,帮助人们对不重要的判断迅速作出反应;系统2为耗力系统,包含深思熟虑的思维过程,低效耗时,适用于更重要的判断。写作作为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学生光凭直觉和经验无法形成有效的论证。
4.托福写作常用的逻辑连接词 篇四
o Basically,基本上来说
o Actually,事实上
o Essentially,本质上
o Indispensable= essential
o Specifically,具体来说
o Currently,就目前来说
o Unfortunately/Sadly,不幸的是
o Honestly,老实说
o Normally,通常
o Hopefully,希望能够
o Possibly,有可能...
o Notonly … but also… 切记倒装
转折关系
o But;However,……; …,though; …while …
因果关系
5.英语写作逻辑关系词语较全面归纳 篇五
作者:燕玮蝶 已被分享1次 评论(0)表逻辑关系的词语归纳:
1.表顺承、补充与递进:and;what’s more;besides;moreover;furthermore;in addition;additionally;further(而且,况且);similarly;also;either;too;again(另外,还有);what’s worse;even worse;worse still;to make matters/things worse(使事情更糟的是).如:I don’t want to go;besides, I’m too tired.The rent is reasonable, and moreover, the location is perfect.Then again, we must consider the other aspects of the problem.2.表转折:but;however;yet;instead;on the other hand(另一方面);on the contrary(相反地);nevertheless(然而);otherwise;after all(毕竟).Eg: It’s too hot to go for a walk, let’s go swimming istead.3.表因果:
(1)引出原因: for;as;since;now that;because;thanks/owing/due to;because of;on account of;as a result/consequence of;in consequence of;result from(vt,由。。引起);
Eg: We should be more careful, for it is already dark.Let’s stay at home, for it’s raining hard outside.(2)引出结果: so;therefore;thus;hence;as a result/consequence;in consequence;consequently;account for(v,是。。的原因);result in(vt,导致);lead to(vt,导致);bring about(vt,导致);cause(vt,导致);so that(以致);(so…)that;(祈使句+)and/or/otherwise(+句子)
6.中学生写作逻辑 篇六
2018考研逻辑写作基础阶段高效复习方法
以下是中公考研为大家整理的“2018考研逻辑写作基础阶段高效复习方法”的相关内容。考研是一段漫长的旅程,中公考研一路陪伴大家备战2018年考研!考研是很多人的梦想,考名校更是各位考生梦寐以求的事情。但考研只是想想,做个美梦就可以实现的吗?答案:当然不是!考研是一个循序渐进、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需要你付出努力和坚持,用汗水换来的,是你在无数个日夜艰苦奋斗中得来的,是你在每次想要放弃却又不甘在黑暗中匍匐前行,最后终于迎来光明而得来的,而不是随随便便考前突击就可以取得高分被录取的,当然个例除外,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才更稳妥,才是作为一个考研人应当有的常态。
一直到2017年7月份之前,这段时间都属于基础阶段的复习时间,如果有的同学在接近7月份之前看到这篇文章,还没开始准备,也不算晚,只要你从现在就开始认真备考,一切都还来得及。对于需要考“(199)管理类联考综合”和“(396)经济类联考综合”的考生,199与396这两个科目中都包含三个部分,数学、逻辑和写作,我今天就来跟广大考生谈一谈关于逻辑和写作这两个科目的基础阶段备考计划。
首先来说逻辑,对于逻辑,很多考生会感觉很陌生,因为咱们大多数考生在大学期间没有接触过这门课程,所以会感觉陌生,而有的同学又会觉得逻辑都是选择题,根本没有什么难度,随便看看或者不用看凭着“我”的智商肯定能做出来,如果有的考生抱有这样的想法,那么你离考研失败或者离低分已经很近了。毫不夸张的说,不重视逻辑这部分知识的学习,199和396想取得高分是不可能的,除非你运气极好,能几乎全部蒙对,但是同学们心里肯定也清楚,这种概率不亚于你买彩票,我们不可能拿自己的前途去赌,所以还是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来准备逻辑的备考。
逻辑怎么来备考呢?首先,你得有一本逻辑教材,市面上有很多,但是不建议你去买大学的逻辑教材,因为你们考的不是逻辑学专业的研究生,所以不需要看大学逻辑专业的教材书。有了讲义之后怎么学呢?第一:看目录,有哪些内容——概念、判断、推理和论证,然后全本书通读一遍,从头到尾过一遍;第二:认真的看概念这一章,把概念这章所涉及到的定义、基本理论全部弄懂,然后配合着看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加深理解,然后再重头看概念这一章,把知识点下面的例题做了,做的时候考虑用到了什么知识点,并且注意总结这样的知识点在试题中是怎么考察的,把所有题做完后,对照答案,看看为什么错,分析错的原因,最后,自己回想总结本章在讲什么内容,这样下来,对把握概念这一章就会变得很透彻了。对于判断、推理、论证的学习方法与概念的学习方法相同。学习的时候要注意概念、判断、推理和论证之间的相互联系。把这几个章节学完之后,找一本习题集,东莞中公教育
中公也有跟讲义配套的习题集,两个方法,方法一:学完一个章节的基本理论,就做一章的习题集;方法二:把所有章节的基本理论全部学完后,再做习题集,这个时候既可以复习前面的知识也可以查漏补缺。两个方法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做完题之后,分析错题,分析错误原因,为什么错,错在哪等等,自己分析清楚,过两三天后把错题再重新做一遍,会的就排除,又错的,就要好好分析原因了,是概念没懂,还是解题方法有误,又或是自己粗心大意,实在不懂的,要准备一个错题本,把错题整理出来,并且可以找同学讨论直到弄懂为止。相信经过这样的基础阶段学习,逻辑基础一定会打的非常牢固,那么后期的学习也会相对比较顺利。
对于写作,有些考生根本就不在意,认为从小学到现在,写过很多作文,考前背个模板,看看范文就可以了。但是,这里很有必要纠正一下,对于考研写作,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后果是很严重的。考研写作的这两篇文章,一篇是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另一篇是论说文写作。而对于第一篇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同学几乎是没有接触过的,与你们以前写的作文也完全不同,所以一定要重视;对于第二篇论说文,与考生们高中所学的议论文仅有一些相似,但并非完全相同,所以,仍然要重视,因此,各位考生,一定要重视写作的备考。在基础阶段的写作备考中各位考生可以先做以下几件事情:
一:买一本20×20的方格纸,每两到三天用你最好的字与最快的写字速度抄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原因是:考试时有两篇文章要写,如果你字写的不好看或者写字速度太慢导致没写完的话都会影响你的得分,所以不要把分丢在这样不必要的事情上。二:每天或每两天写一段发表你的观点、看法的话,几十字即可,主要原因是去锻炼你的论证能力。三:看一些关于别人发表观点的文章,看到一些好的句子可以摘抄下来,多积累,潜移默化变成自己的东西,考试的时候或许可以用的到。对于一、二、三这三点建议,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坚持到考前的,必将受益匪浅。
那基础阶段写作怎么去学习呢?跟逻辑一样,如果你是咱们中公的学员,跟着老师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并且坚持做到上面三点,写作一定没问题。对于自学的考生,首先还是得要买一本关于写作的书,中公也有,这个阶段不要求你会写,主要是去看考试大纲对这两篇文章的写作有什么要求,了解写作的本质。对于论证有效性分析这篇写作要试着去找推理过程中存在的谬误,并且试着去分析。同时注意写作的误区、把握写作的原则。对于论说文这篇写作要把握审题立意的方法,同时也要注意写作的误区、掌握写作的原则,这些都是在基础阶段的备考中需要着重把握的内容。
基础阶段的备考就像建房子打地基一样,地基打稳了,房子才会坚固;同样,基础阶段的知识打劳了,对于后面强化、提高和冲刺阶段的学习都会起到巨大的作用,那么学习起来也会事半功倍,距离各位考生们考上理想的学校也更近了一步。东莞中公教育
7.中学生写作逻辑 篇七
一、记者逻辑思维的构建方式
首先, 在写作新闻稿件过程中,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 要不断地加强文化修养、勤于思考, 才能不断提高新闻稿件写作质量。在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 记者只有与时俱进, 不断学习, 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 才能不断进步, 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唯有在写作过程中, 对语言的搭配, 以及语句与语句之间的衔接细细揣摩, 写出的稿子才更加简洁、凝练。假如对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很难作出正确的判断, 就要勤于思考, 认真思考新闻事件中每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在采访之前做足准备工作, 也可以利用简单的图表形式梳理新闻事件中的人物和事实, 力求彻底弄清楚各新闻要素之间的关系, 这样在写作过程中, 行文才能逻辑清晰, 把握重点, 取得社会大众的认可。
其次, 对于含有很多新闻事实的稿件必须制作小标题, 按照新闻事件自然发生顺序或者是记者的逻辑结构来写作, 不能把所有新闻事件一股脑儿, 杂乱无序地叠加在一起, 这样既给读者带来一定的阅读难度, 同时也不利于新闻事实的准确表达。在制作电视新闻过程中, 由于电视画面具有转瞬消失的特点, 因此可以采取制作多个字幕标题的形式, 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加工, 提炼新闻事件的核心内容, 让观众快速捕捉到所想了解的内容。
最后, 在新闻写作过程中, 一旦发现新闻疑点, 要深入思考分析。在目前的新闻媒体薪酬体系和管理制度下, 记者的发稿任务量都较重, 造成很多记者纯粹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 忽视对新闻事件的深入思考, 尤其是对负面新闻事件的考察和评判缺乏深度的、全面的见解, 只是发一些思想肤浅的新闻稿子的不良现象。但是由于很多新闻事件涉及的范围很广、人物较多, 如果记者没有弄清楚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 还原事实的真相, 很容易误导社会大众, 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
二、新闻案例事件分析
任何一条新闻都不是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简单记录和描述, 它是记者通过摄像头或者文字从社会现实生活中提炼总结出来的一个信息媒介。从本质来讲, 都和记者本人对事实本身的选择、推断、总结等一系列抽象思维活动密切相关。下面针对几个典型的新闻事件, 分析记者逻辑思维能力在新闻采访以及写作中的重要性。
首先, 运用逻辑思维, 选取恰当的新闻切入点。前不久, 报纸上出现了一篇题目为《哪棵树能留给我们永远的荫凉》的新闻稿, 讲的是某市一家企业的员工, 因为得了心脏病已经花了将近30万元的医疗费用, 比较幸运的是, 他所在的企业每月为他支付将近8000元的治疗费。在医院中, 和他患同样病的病人由于无钱支付巨额治疗费, 都已经放弃治疗, 撒手离世。这位职工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道:“人都有生老病死, 我们把自己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企业的时候, 同时也把生命的责任全部交给了企业, 那么企业这棵大树可以为我们永远遮阴纳凉吗?”说完这句话, 潸然泪下。记者深受感动, 经过一番思考, 决定就以他的这句话作为新闻写作的切入点, 然后走访相关部门领导, 让他们谈谈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 对企业职工利益的影响, 以及鼓励商业保险发展的可行性等, 这篇新闻稿子一经播出, 理所当然地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其次, 由于记者缺乏逻辑思维, 致使新闻事实表述缺乏逻辑严谨性。在新闻采访、写作过程中, 逻辑思维是记者对客观世界的能动思考、反映。一条新闻信息价值的大小, 主要取决于记者的语言思维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运用能力。如果记者的逻辑思维混乱, 就不可能很好地把自己的立场、观念和瞬间的新闻事件巧妙地结合起来, 从而偏离新闻主题。
例如:广州市晚报2012年5月, 有一条新闻“清凉可口、美容养颜的西红柿每公斤3.76元, 能够帮助您顺畅排便、且有抗衰老功效的菠菜每公斤1.98元, 新鲜美味的白菜每公斤1.57元”。在这条新闻中, 使用了多个形容词, 但读者读起来明显感到很突兀、不顺畅。这就是新闻写作者逻辑思维能力弱的表现, 不能很好地驾驭语言。由此可见, 逻辑思维能力, 对新闻写作者是多么的重要。
三、结语
总之, 对于以出售信息为主要业务的新闻媒体来说, 新闻写作者的稿件质量高低直接决定了该媒体所占市场份额的大小。随着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 逻辑清晰、表达准确的新闻稿件势必成为提高媒体竞争力的重要法宝。在这样的形势下, 媒体从业人员只有不断学习, 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才能赢得受众的认可, 提高媒体的公信力和竞争力, 进而为所在单位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8.中学生写作逻辑 篇八
对于一个小小的郑国,在“黑云压城城欲摧”之际,竟然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化干戈为玉帛”,为什么呢?掩卷认真思索,不得不佩服烛之武的迂回外交策略和真诚透彻、逻辑严密的外交辞令。
一、外交策略
1运用逻辑同一律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既然您秦国是为利而来,我就喻之以利,说辞全过程都紧紧围绕一个“利”字。
2运用逻辑矛盾律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不断扩张领土,展开“争利”拉锯战。秦晋表面上结成联盟,实际上是各怀野心。烛之武充分利用两国之间的矛盾,成功说退秦师。
3运用逻辑排中律
站在“秦利”的高度上,烛之武通过逻辑严密的层层递进剖析,入情入理地告诉秦王:灭亡郑国,秦获利还是晋获利?灭亡郑国之后,对秦国而言,晋国究竟是敌,还是友呢?攻郑与友郑,孰利孰弊?
聪明的烛之武,一开始采用欲擒故纵法,说如果灭亡郑国对您有益处,那就打吧!接着,一字不提郑国的利益,就说我们已经知道自己会灭亡,就这样以一个弱国的身份站在强大的秦王面前,消除了秦王对他的心理戒备,拉近了他和秦王之间的心理距离,这应该是外交心理战术的成功。接着处处围绕“秦利”,为秦国大局着想,一步一步地引导秦王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自己带来的危害,而和郑国结盟会让自己受益匪浅。
二、外交辞令
1开门见山提出观点
如果灭亡郑国对您有益处,那就打吧!(假设推理)
2假设论证和归谬推理
(1)灭亡郑国对您秦国有益(假设前提)
秦国攻打郑国,必须越过晋国,战线拉长,劳民伤财;灭掉郑国,获益最大的是距离郑国最近的晋国,其东边疆域变大,而并不是您秦国。(在假设的前提下推出此情景下的必然的错误性的结论)
(2)结论:这场战争结束,“邻之厚,君之薄”。秦国劳而无得,而晋国腰杆更粗了。
这一层次的论证推理,结果是:利字当头,不得不引发秦王对自己现有举措利弊的认真思考,以利松动秦王攻打郑国的念头。
3对比论证
(1)灭亡郑国对秦国没有益处。(从“越国以鄙远”到“君之薄也”)
(2)不灭郑国对秦国有益处。(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到“君亦无所害”,其中又使用假设论证、纯粹关系推理、递进推理)
a如果秦国不攻打郑国,和郑国和好结盟;那么,郑国也不计前嫌,和秦国和好结盟。(纯粹关系推理)
b那么,郑国乐意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招待秦国来来往往出使的人,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递进推理)
对比论证的结论:不攻打郑国,和郑国友好相处,益处多多。
这一层次的论证推理结果是:既然保存郑国对秦国有种种好处,那么,何不放弃进攻郑国?更深入地引发秦王对秦晋郑三国格局的利弊权衡,动摇了秦王攻打郑国的念头。
4引申论证、归谬推理和溯源推理
(1)况且秦王曾给予晋文公恩惠,晋文公承诺:他顺利回国成王时一定给予秦王您焦、瑕两座城池。(引申论证)
(2)晋文公刚回国就对您劈腿了,不仅没按诺言给予您秦王焦、瑕两座城池,更让人看不下去的是“朝济而夕设版”。
(3)结论:晋文公过河拆桥,言而无信。(以上三点属于归谬推理)
(4)为什么晋文公会过河拆桥、言而无信?究其根本,在于晋文公野心大,永不满足;城府很深,善于蒙人。(溯源推理)
这一层次的论证推理,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曾有过的历史矛盾,戳伤了秦王心底多年不曾再注意的伤疤,激起秦王曾经的伤痛,使他不得不对晋文公的为人和自己的此次行动做重新的审视。
经过这一层次的论证,晋文公的为人怎么样,不言而喻了,这就为下文论证树立了靶子;更重要的是挑起秦晋曾有的矛盾,破坏秦晋友好关系。
5求同推理
(1)此时晋文公已是中原霸主,野心大,永不满足,不断向四周扩大他的疆界。
(2)晋文公向东攻打郑国,扩大他东边的边界。
结论:他的目标不仅仅是郑国,下一步就是向西攻打秦国了,扩大西边的边界。
这一层次的论证推理结果是:使秦王不得不直面过去、现在和今后可能发生的境况,正视晋文公,并对晋文公有所警戒。这一招从心底上瓦解秦王对晋文公的信任,以此松动秦晋联盟。
6归纳推理
(1)焉用亡郑以陪邻?
(2)阙秦以利晋
结论:还是不打郑国好。
我作为秦王,怎能一时冲动呢?我祖辈几代苦心经营创下的基业,怎能置之不顾呢?再则,我的发展呢?
这一层次的论证推理结果是,秦王意识到自己国家今后可能面临的危险,或者也可以说是今后称霸中原的障碍,最后决定与晋国分道扬镳,不仅与郑国订立盟约,还反过来帮助郑国,保存郑国。
纵观整个推理过程,烛之武作为一个说客,在郑国“山雨欲来风满楼”之际,充分利用秦晋联盟的各怀野心、各欲称霸的不牢固的外交关系,在秦王面前,不失时机地迎合秦王,打击晋文公。论说过程处处站在秦国的角度,为秦国的利益着想,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先消除了秦王对他的心理戒备,松动秦王攻打郑国的念想,引发秦王对秦晋郑三国格局的利弊权衡思考,动摇秦王攻打郑国的举动,戳伤了秦王伤疤,激起秦王伤痛,重新审视自己的此次行动,挑起秦晋曾有的矛盾,破坏秦晋友好关系,瓦解秦王对晋文公的信任,终于成功瓦解了秦晋联盟。
福建派语文界泰斗孙绍振曾说过,要有理性,就要做不动感情的分析,满足于抒情就肤浅了,就没有头脑了。议论的基础就是全面(至少是正反两面)分析,这是常识。议论文的教学需要重新启蒙,我们任重道远。语文教师可以立足于教材名篇,引导学生做深层阅读,在学习欣赏语言艺术的同时,渗透一些相关的逻辑学知识,让学生学会站在逻辑的角度去大胆发声,学会分析世间万物之间的逻辑关联,做一个有思想的人。
9.逻辑在新闻评论写作中的应用价值 篇九
专业论文
逻辑在新闻评论写作中的应用价值
逻辑在新闻评论写作中的应用价值
【摘 要】我国当前的新闻学界对新闻评论方面的研究比较重视,它是一种重要新闻载体,在媒体业务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所以不论是对理论新闻学、应用新闻学或者是新闻学历史的研究,都以新闻评论的内容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来进行探讨。新闻评论写作分为选题、立意与论证三步。一般新闻学界对新闻评论方面的研究包含新闻评论历史、意义、功能以及写作方法等一些领域。
【关键词】新闻评论写作;逻辑;应用价值
本文主要针对逻辑在新闻评论写作中的应用进行的一系列研究,因为逻辑能够提供一些评价论证与构建论证的技巧,它的价值体现在新闻评论写作之中的多个环节,并且要求新闻工作者也需要有一定逻辑素养,才能更好的进行新闻评论写作。
一、逻辑写作与新闻评论的关系
1.新闻评论的定义。(1)新闻评论属于作者或者媒体编辑部门对于有价值新闻事件或者具有普遍意义问题进行讲道理或发评论,是一种有很大指导性与针对性的新闻文体,同时也是新闻传播普遍所应用的评论、社论、短评、评论员文章以及论述的一个总称,归属论说文范围内。(2)作者个人或新闻媒体对房前社会中存在的一些普遍现象或者思想倾斜以及最近发生的事情进行观点与立场阐述的一种新闻文体。新闻评论在广播、报纸、网络电视等不同方式表现出来,这在新闻的传播中有着重要意义。
2.逻辑写作与新闻评论的关系。从上面新闻评论的两点定义能够看出,所谓新闻评论就是对于新闻事实来发表议论或者讲道理,这表明新闻评论构成的因素主要由两个:第一是发表议论或者评论;第二是新闻事实,评论者通过这两点对新闻事实进行主观的判断,并表明自身的意见与态度,也可以说成对新闻事实暴露出的一些问题进行评论与分析,同时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与逻辑上的论证与推理不可分割,所以在新闻评论写作进行的时候,有效发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挥出逻辑推理的作用,就能更好的将问题分析透彻,评论写作做到有理有据,更好的解决所发生的问题。
二、逻辑素养对新闻评论工作者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新闻评论者,最基本的素养有敏锐的发现判断能力与理论功底,没有这两种素养就很难对问题进行透彻的分析与解决,而需要具备理论功底也就是要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论证能力与判断。想要拥有更好的逻辑能力,不仅要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更要具有批判性的思维能力,不然就很容易受到表面假象的蒙蔽,然而广义上的判断性思维同样属于逻辑思维的一种。
三、立意环节逻辑写作在新闻评论中的应用
立意指的是新闻评论作者对于所阐述问题或者事物提出自身看法,并表示出自身见解,也就是确定评论的主要意思,来构成文章的中心思想。它关键在于对所论述的题目进行细致的说理与分析。立意主要的任务是对所阐述问题进行条分缕析,同时在分析之后进行综合考虑,提出问题所属性质,并找到解决办法。从逻辑的角度来讲,就是将写作的思想进行分解与组合的过程。思想属于一个整体,由论证、推理、判断以及概念所组成,对于新闻评论的工作者来说,想要更好的完成写作阶段立意任务,就需要对所写论题进行综合与条分缕析,也就是对所写论题的逻辑进行一个有效的组合与分解。
四、论证环节逻辑写作在新闻评论中的应用
新闻评论写作的第三个步骤就是论证,也是写好新闻评论的一个关键步骤,写作的前两个步骤主要是确定中心论点,而论证这个步骤是应用一些论据来阐明分析的论点,让其能够有理有据的一种逻辑论证的过程。美国逻辑学家帕特克里·赫尔利的《简明逻辑学导论》里指出,学习逻辑之中得到的直接益处,是构建自己评价他人与可靠论证论证的时候需要的重要技巧。在目标成就的过程之中,逻辑学有效培养在语言形式中的敏感要素,并且有效把握有意义交流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逻辑可以定义成评价论证的科学依据或者知识体系。一名新闻评论者如果想要自己所构建的论证有效,一定要掌握形式逻辑、归纳逻辑以及非形式逻辑基础知识,如类比推理、不完全的归纳推理、复合命题的推理以及三段论等等。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一般逻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规则的学科,然而写作与语言都属于人类思维的一种反应,要遵从人类基本的共同思维规则。在新闻学中新闻评论属于评论文体,不但需要逻辑学方式的巧妙运用,同时还要遵守逻辑学的基本原理,逻辑的巧妙运用在新闻评论的写作中可以使作者保持清晰的思路,进行透彻有力的说理,所以逻辑在新闻评论写作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任怡.新闻评论写作的有效策略研究——以“归真堂上市时间”新闻评论为例[J].中国语文.2010(10)
[2]宋丽娜.浅析在新闻评论中应用抒情方法[J].新闻传播.2012(4)
[3]田波澜,唐小兵.当代中国新闻评论写作的流派与风格[J].新闻知识.2009(3)
【中学生写作逻辑】推荐阅读:
中学生英语写作训练策略10-12
中学写作教学策略10-04
中学作文写作训练11-20
中学生读后感的写作技巧12-19
中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8-11
中学英语教学中写作教学反思10-23
中学写作教学中素材的积累与运用09-30
大学生逻辑推理大赛策划书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