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导入方法与技巧(19篇)
1.初中数学课堂导入方法与技巧 篇一
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和技巧
铁东学校课题组 姚子龙
一、导入是一门艺术
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成败决定着每位学生学习的效果,四十五分钟如何分配是一个充满智慧的问题,课堂导入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是需要灵感的,而灵感就是苦求之后心灵火花的迸溅。所以,为了上好每节课,我们老师就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认真思考,寻找最佳方案,设计出一个漂亮而精彩的凤头——开头。只有这样上课一开始,学生才能紧紧地被你吸引住,很快进入角色,跟上思维,就能为顺利轻松地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打好基础。
二、导入的思考
(一)、学生厌学的原因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每节课的导入环节是否成功不仅决定着本节课的成败,而且影响着学生对本科目的好恶程度。多少年来,我们许多同仁都以为课堂导入可有可无,应全力投身于课堂的主体部分,甚至认为一开始就涉及重点难点问题,这样更直接、更省时。殊不知长此以往会适得其反,导致学生厌烦甚至害怕本科目,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原因有三:
一、课间十分钟学生没有休息好,还未完全从上节课的内容中走出来。新的一课又要开始了头脑思维还没有调整过来;
二、学生对本科目上一节课的内容还有些遗忘,我们直截了当就开始授课,而且直奔主题,缺乏知识的衔接;三:有些篇目较枯燥,如果没有精彩的导入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根本无法投入课堂之中,学习效果自然会很差。因此,课前导入尤其重要,更需要我们授课者太多的智慧来设计它。
(二)、导入遵循的原则
如何导入,有何技巧,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以下几点是我们必须遵循而且必须做到的:
一、课堂教学导入,一定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导语,与教学目标无关的不要加上去,不要使导语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
二、导语要紧扣教学内容。导语的设计要从教学内容出发,有的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是教学内容的必要补充。
三、设计导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具有启发性。精彩适当的导语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所以导语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层累,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等。
四、导语的设计要因课型而异。导语的设计要因课型的不同而变化,对于新授课,要采用温故而知新来架桥铺路;讲授课则要注意前后照应、承上启下;复习课要注意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其次,导语的设计一定要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导语的设计要短小精悍,一般两三分钟就要转入正题。时间过长就会喧宾夺主。导语的设计还要灵活多样这样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导入的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作为授课者要让学生喜欢上我们的课,要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每次上课都要给他们新的感觉,所以每堂课的开头非常重要。我们要用自己丰厚的知识积淀设计好每节课的开头,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记得曾有学生对我说过,他们每天上学来最期待的就是上语文课。而且总感觉语文课上时间过得太快。我听后倍感欣慰,我知道这是学生对我授课的最大认可。之所以会收到这样的效果,精彩的课堂导入当然是功不可没的。现将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在课堂导入方面的一些点滴做法总结如下,仅想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希望能和同仁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1、故事导入法
有针对性的选取寓意深刻,幽默轻松的故事,用讲故事的方法导课,通过语言铺陈渲染,绘声绘色,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在讲授《信客》这篇课文时,文章主旨是为了突出诚信的重要性。因此,在课前导入的时候,我选取了曾子杀猪①这段故事。通过曾子言而有信教育孩子这一点来切入主题。还有在讲授《唐雎不辱使命》时,我先让学生复述小学时学过的晏子使楚②的故事。晏子与对方针锋相对的较量以及巧妙的回答,不仅捍卫了自己国家的尊严,还让对方自取其辱,成功完成出使任务。晏子的机智幽默让学生开怀大笑,在学生愉快的笑声中,我顺便告诉学生老师今天要再向大家介绍一位凭借三寸之舌战胜虎狼之国的外交官他就是——唐雎,很自然引出课文题目。
2、地方民谣导入法
民谣、儿歌是具有地域性的,是当地人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利用地方歌谣导入,亲切有趣,能很快提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讲《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时,我引用了我们当地的一首民谣:云往东,刮狂风;云往南,水成潭;云往西,披蓑衣(过去的一种雨具相当于今天的雨衣);云往北,晒干麦。民谣是人们生活经验的积淀,利用这首歌谣浅显易懂的向学生阐明了如何看云识天气,以及通过看云识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所以说一个好的课堂导入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歌曲导入法
歌曲可以感染甚至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因而在导入环节,播放一首学生熟悉的歌曲,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样的导入是从学生的内心情感开始,是用歌声传递给学生的一种感悟,当内心的活动体验与课本的思想观点相一致时,就会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形成强大的力量,推动他们去相信和追求这种思想观点,这样课本的知识也就内化为信念并扎根于心。例如在讲授《台阶》一课时,我播放了刘和刚演唱的《父亲》,学生跟唱着这支歌曲,从歌词中、旋律中进一步领会了深厚坚韧的父爱,熟悉的旋律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内心的感受,此时引导学生开始认识文中的父亲形象,在音乐的感召下,学生思想情感全身心投入,教学效果非常好。
4、创设情境导入法
创设情境式导入指的是在引入新课时,教师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情境式导入可利用音乐、投影、录音、图片、录像等直观手段来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理解教材提供特定的情境,是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并备受学生喜爱的。这种导入在教学实际运用中相当广泛,其方式方法也多种多样。我们可以利用录像等影视资料再现情境,导入新课。如在教《杨修之死》时,我先播放了一段《三国演义》群雄鏖战的场景,把学生引入三国时期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风云四起的岁月,然后引出文中主人公就是一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顺理成章引导学生开始课文内容的探究。学生兴致浓厚,学习非常认真、投入,效果自然不错。
5、类比导入法
在讲授新课之前,先讲述学生熟悉的,和所学内容相关的事件或特征相似的人物,然后引出新内容,两者形成同类比,学生不但易于接受,而且可以增加知识的积累。记得我在讲授《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我先播放了一段舞蹈《千手观音》的录像,学生都知道这一群舞蹈演员她们全是残疾人,但是她们的表演却让观众震撼不已。她们身残志坚的精神让我们钦佩。然后引出德国音乐家贝多芬,也是在两耳失聪的情形下依然坚持音乐创作,为世人留下了不朽的音乐篇章。学生对之肃然起敬,怀着尊重,崇敬,学习起来个个精神抖擞。
6、游戏导入法
在开始课堂学习之前,先组织学生有针对性的做游戏,通过学生游戏所得导入课文,然后开始对新授知识的学习。这样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水到渠成开始新课的学习。在讲授《你一定会听见的》一文时,我在上课前先让学生分成四个小组竞赛做游戏,我提前在几张纸条上写好让学生需要制造的几种生活中的声响,每个小组推选一个同学来做,再推选一个同学蒙着眼睛听,比一比看哪一组猜对的多。最后揭示游戏的目的,我们能猜到这些声响是因为我们熟悉它们,熟悉的原因是因为经常会听到它们,可是大然还有许多细微的声音,我们平时是很难听到的,但是它们依然是存在的,有了这些声响让大自然变得更加的魅力无穷。然后引入课文,在这里你会听到蚂蚁跑步的声音,你会听到下雪的声音„„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轻松进入学习状态之中。
三、结语
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还有许多,如悬念导入法、谜语导入法、诗词导入法、温故知新导入法、图片导入法、引用警句法等。无论使用哪种导入方法,我们都要根据课文学习目标、学生实际和我们自己的教学风格择善而用。但是导入的时间一定不能过长,一般应控制在课堂开始的两三分钟之内。另外,课堂导入还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发展与情感体验。总之,导入是一课堂要走好的第一步,是整堂课情绪感染的开始,是气氛的调和剂。所以我们在进行导语设计时,只有做到目标明确,短小精悍,生动有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洞开思维的大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课堂的导入就像那春天里的花园,奇葩朵朵,争奇斗妍。但是学无止境,教无定法,要做好课堂导入这门功课,我们的探究之路依然任重道远,还望各位同仁不吝指教,让我们共同携手为课堂导入这个花园增色添彩。
2.初中数学课堂导入方法与技巧 篇二
《论语》中说:“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这教育我们学习知识要多复习、及时温习, 这样对知识的掌握就会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在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要引导学生做好温习, 同时也可以把温习的过程当做另一节课的开场形式。比如, 在学习三角形的判定的时候, 我们就可以引出之前学过的三角形的基本性质、三角形的分类等知识, 既便于学生温习之前的知识, 又能为新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类比导入法
类比导入法是指在课堂开始的时候, 引导学生复习之前的相似知识点, 或者运用推理方法一样、解题步骤相似的知识, 引出本节课的新知识。比如, 我们在讲“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时候, 就可以从之前学过的“全等三角形性质”入手, 我们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对应的线段、对应的边、对应的角、对应的周长”都相等。那么相似三角形又是怎样的呢?应该是“对应的线段、对应的边、对应的角、对应的周长”都相似, 也就是对应的角都相等, 或者说对应的边长相似, 用这样的导入方法可以让学生在知识的类推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迁移思维与扩散思维, 便于他们学习新知识, 同时扩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三、亲手实践导入法
新课标规定, 教学的过程要培养学生的多种基本能力, 比如动手实践能力等。所以, 在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亲手实验, 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真理, 这样的过程是他们探索知识、发现知识的过程, 比教师单纯地指导、教导要好得多。比如, 在讲“同位角、内错角”的时候, 同位角相等、内错角互补, 这些知识如果只是让学生记忆, 他们很容易搞混, 如果让学生用量角器自己去测量, 自己去计算, 就会便于他们的理解与记忆。
四、反馈导入法
教学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师生互动对教学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反馈导入法就是教师在刚上课的时候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反馈导入”, 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引出要学习的知识点。在这个过程中, 师生的情感进行了交流, 学生在一片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知识的学习, 利于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也便于达到教学目的。
五、设疑式导入法
初中时期的学生由于其特殊的身心发展规律, 一般都比较怕教师的提问, 但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提问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流程。如果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能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比如, 某天上课的时候, 我就给同学们出了一道题目:我们家里的一块三角形的玻璃碎了, 要量出哪些要素才能去割一块一模一样的玻璃呢?同学们就讨论开了, 有的说:直接量出三条边的长度就可以了啊;有的说, 量出3条边还要有角度, 不然割的时候不方便;有的说那就直接量出三个角就可以了;有的说, 三个角相等的是相似三角形, 不一定相等, 想要一样, 又要量三个角, 又要量三个边;有人说这样太麻烦……根据大家的讨论结果, 我引出当天的教学内容:其实没大家想的那么复杂, 我们有必要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知识。
六、演示教具导入法
教具导入法是指在课堂导入的时候使用相关的教学器材, 通过简便的方法达到教学的目的, 这样既能补充学生的课堂知识, 又能达到教学的效果。比如, 在教学角的平分线的时候, 我在黑板上画出了一个角, 然后问大家如何画出角的平分线, 很多学生都说用量角器量出来角的度数, 再画出平分线就可以了, 我说这样太麻烦, 我用一种简单的方法, 只需10秒钟就可以画出来, 学生们都惊奇地睁大了眼睛。我拿出圆规以角的顶点为圆心画出了一道半弧并且与角的两边都有相交点, 再分别以两个相交点为圆心再画弧, 然后连接两个弧的交点与角的顶点, 就画出了一条平分线。学生都大呼神奇, 这样的课堂导入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感悟与理解。
再好的课堂导入, 都需要教师有好的教学基础, 正所谓“基础决定上层”, 只有掌握好了最基本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 我们才能做到“庖丁解牛, 游刃有余”。否则, 如果只追求表面上的华丽与技巧, 而忽略了最基本的教学目标, 一切努力都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教学的过程也就没有实际意义了。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进行, 教学中对课堂教学技巧的运用越来越受到各位教师的重视, 特别是对课堂开场白的重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好的开场白关乎一节课的成败。精心设计的开场白对一节课可能管用, 但是一个学期有几百节课, 如果每节课都用一种形式的开场白, 学生就会感到厌倦。所以, 在教学中, 教师要多研究、多探索, 采用不同的开场白, 这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是大有裨益的。
3.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法与技巧初探 篇三
中图分类号:G633.6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教师必须有全新的教育理念与之相适应,特别是新课引入,不要像以前那样枯燥乏味。教师以其出人意料的导入,引发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并促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这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文章探讨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
下面笔者谈一谈数学课堂导入的常用方法及技巧。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数学问题情境起着激发动机、诱导提问和引发思考的作用。问题情境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使教学内容、数学结论在相关的问题情境中自然生成,再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感到知识的发展是水到渠成的,而不是强加于人,从而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的本质。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可建立平等合作与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从而可发展学生外在的和潜在的学习数学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做数学游戏,导入新课
“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赫尔巴特语),好奇是探究的起点,新课导入若能创设一个好的数学游戏,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欲望和探究的兴趣。譬如教学“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时,可以先让学生做一个猜数字的游戏来进行导入。具体导入如下:(上课前教师预先在网上下载了一个猜数的小游戏)多媒体演示游戏,游戏规则:给定1~100这100个自然数,计算机随机给出其中一个数字,通过操作键盘,让学生去猜这个数。对于学生每次猜测的结果,计算机的提示是“对了”“大了”或“小了”。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一声声“大了”或“小了”,再加上多媒体画面,学生很兴奋,立即进入状态,课堂气氛也会非常活跃。教师根据情况再适时抛出问题:“请问:你们在10次内一定能猜出这个数吗?”立即引起学生的积极讨论,引发了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经过试验、探究和分析得出只要利用“对半猜”的二分法思想就能猜出,进而引出了新课。
三、开展竞赛,导入新课
竞赛符合青少年爭强好胜的心理,竞赛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课前几分钟,学生的注意力还没有集中起来,此时开展竞赛活动,能够振奋学生的精神,增强其参与意识。开展竞赛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小组赛、男女赛、个人抢答赛、笔头赛、累积积分等。这样,在紧张激烈的竞赛气氛中进行新课,学习效果会明显提高。譬如在讲完了“椭圆及其简单的几何性质”后再来学习“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时,本人就采用了小组竞赛形式引入新课,以相邻的两小组为一大组,比一比哪个组归纳的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既多又准,哪个组能分析证明相应的性质。结果学生的热情高涨,积极投入,不仅轻松地完成了整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学生的思维量、知识量、题量均取得突破,但学生不觉得累,不知不觉地轻轻松松度过了45分钟!
四、迁移知识,导入新课
类比,是选择两个对象或事物(同类或异类),对它们某些相同或相似性进行考察、比较进行类比推理,即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推论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方法。譬如本人在讲完了“等差数列”后再来学习“等比数列”一课时,就采用知识的迁移,用类比导入新课,依次得到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及其性质。找到了学生学习的“固着点”和“最近发展区”,这样的导入显得自然、亲切,而不是强加于人,学生也显得易学、乐学,其数学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五、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数学知识是系统化、循序渐进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知识的迁移规律去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把学生的“旧知”与将学的“新知”相互沟通,铺平“道路”,架起“桥梁”,从“温故”出发,复习与本课有关的旧知识,以旧引新,以旧探新,在“新旧”的衔接点与共同点上充分展开思维,探究规律。
六、贴近生活,导入新课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课堂导入中教师要注重对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的充分开发与挖掘,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数学更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中表现出对数学非同寻常的兴趣。学生在这种大众化、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中表现出了对数学非同寻常的兴趣,教师再引导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认识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和威力,激发了他们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做数学的情感,初步建立起学好数学是将来更好地从事社会生产劳动的个人需要。
当然,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种,在此不再一一列举。我们在导入教学的设计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自然合理。导入既是前面知识的继续,又是后续知识的开端,以一定的积累为基础。2。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聚精会神地投入进来,在情感上与教师、教材贴得更近。3。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无论在操作层面上,还是在思维层面上,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4。教师情感的投入。只有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才能带动学生,引起学生对整个课堂的关注。
【参考文献】
[1]鲁彬。注重主体性教学的一个案例[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2(1-2)。
[2]杨麦秀。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中学数学教学,2001(4)。
4.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新课的方法 篇四
河北省无极县大陈镇学区 成军红
要想上好一堂数学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精彩的导入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内在动力。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导入方法,让学生在数学课的一开始就跃跃欲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根据教学实践,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导入新课的方法。
一、直接导入法
直接点出课题,引入新课,教师用简洁明快的讲述和提问,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诱发探求新知的兴趣。由于初中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直接进入主题可节约时间,将课堂前短时间全部用于教学新课使学生在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下完成教学内容。但由于初中生无意注意大于有意注意,这种方法不易把学生从课间的注意力转入到课堂中来,因而,此方法在初中数学课上使用是比较少的。
二、生活事例导入法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每时每刻都会感到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应该多观察、多挖掘,创设出在学生生活情境中熟悉的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达到激发思维的目的。如在学习《事件的概率》内容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小芳和小丽都想观看“水立方”的游泳比赛,但只有一张门票,你能否想一个公平的办法来决定谁去观看?有同学建议用投掷硬币的方法来确定:因为“硬币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机会是一样,所以是公平的。”有男生说:“世界杯裁判就是这样决定谁先发球的,肯定是公平的”。这样的情境让学生从直接的生活经验与背景中,亲身体验数学问题,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与踊跃回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情境导入法
情境导入法是指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运用语言、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入新课学习的一种导入方法。情境导入法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起到渗透教学目标的作用。例如:在讲授“形状相同的图形”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以一曲振奋人心的国歌,伴随着自己精心设计的两面形状相同,大小不等的五星红旗,从大屏幕下冉冉升起,作为课堂的切入,很自然的引入新课。
四、温故知新导入法
在复习旧课中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导入新课,也就是复习引入,这是我常用的导入方式。如讲“梯形中位线定理”时,我首先复习“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引发学生思维,为学习“梯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奠定理论基础,使学生围绕“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进行思考,从而进行类比联系,引入梯形中位线定理。又如:教学三角形相似判定时,我从复习三角形全等判定后引出来,学生在思考和回忆中构建知识体系,体会数学的类比思想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从而增加了理解和记忆。这种复习类比引入,可以使学生很快将已经掌握的旧知识迁移到新课的学习中来。
五、设疑式导入法
设疑式导入法是根据中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设置悬念,引起思考,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一种方法。例如学习《平方根》时我这样设计导入:正方形ABCD是面积为2m2的`白铁皮,请你求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学生会建立如下方程:设AB=x,则x2=2,但是学生求不出这个方程的解。因为在有理数范围内,找不到一个数,使得它的平方等于2。为了求出方程的解,我们要引入一些新数了,这些数是什么数呢?就此设置悬念,引出课题。这种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旧知识已经无法解决新问题,必须学习新知识,于是学生就会带着疑问集中注意力,追求新知识。
六、实例导入法
实例导入是选取与所授内容有关的生活实例或某种经历,通过对其分析,引申,演绎归纳出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规律来导入新课。这种导入强调了实践性,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起到触类旁通之功效。同时让学生感觉到现实世界中处处充满数学。这种导入类型也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尤其对于抽象概念的讲解,采用这种方法更显得优越。例如:在讲授“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时,提问:小明买4千克苹果,3千克梨需27元;若买4千克苹果,2千克梨需22元,问梨和苹果每千克各多少钱?学生很快得出答案:苹果都是4千克,梨多一千克多了5元,所以梨每千克5元,得出苹果每千克3元。比直接给出方程组引入好的多。
七、类比导入法
类比导入是通过比较两个或两类数学对象的共同属性来引入新课的方法。如果已知的数学对象比较熟悉,新的数学对象通过与已知的数学对象类比,那么引入就比较自然。由于初中数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前后知识衔接紧密,所以由类比导入新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最为常见。例如,分式与分数在表达形式、基本性质、运算法则等方面都非常相似,如果在教学分式时,引导学生将分式与分数进行类比,则关于分式的教学将会更加自然顺利。又如,讲解不等式的解法时可用方程的解法类比,这样既能使学生抓住共同点,又能使学生认清不同点。采用这种方法导入新课,是培养学生合情推理的重要手段。教师施展自己的才能挖掘教材中可作类比的内容来导入新课,必然会使学生从中学到运用类比的思维方法去猜测和发现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尝到由此带来的乐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八、审题导入法
审题导入法是指新课开始时,教师先板书课题或标题,然后从探讨题意入手,引导学生分析课题完成导入的方法。这种方法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又突出中心或主题,可使学生思维迅速定向,很快进入对中心问题的探求,因此也是其他学科常用的导入方法。此法运用的关键在于针对教材,围绕课题提出一系列问题,必须精心设计,认真组织。此外还要善于引导,让学生朝着一定的方向思考。
九、游戏导入法
游戏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手脑并用的协调能力。数学教学中如能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游戏引人课堂,让学生在游戏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坐标时,可以设计一个玩坐标的游戏:用两根绳子构成坐标,让一个同学做原点,学生对应坐标、象限、直线y=x等都可以体现。原点可以变动,坐标也就随着变化。这一游戏活动简便易行,数学内涵丰富。
5.浅谈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的技巧 篇五
侯琴芳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它是整个课堂的前奏,如同丰富晚宴的一道开胃菜,一把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一出戏的序幕。俗话说得好:一个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而在语文这门人文性、趣味性较强的科目上,有一个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更是至关重要。初中语文课堂要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求得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如何让学生快速地投入学习,投入课堂,便要求教师有一个较为恰当的课堂导入。因此,应追求导入的艺术化,为课堂教学整体艺术化创造一个良好开端。
一、歌曲导入法
这种导入方法属于情境导入,先把学生带入到歌曲所营造的氛围 当中,进而可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虽然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导入方法,但同时亦是最为快速地让学生投入课堂的方法。比如说在刚进入初中时,第一篇课文便是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这是一首现代诗,诗歌其实不大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这就需要运用较为生动的导入方式。我在上这篇课文时首先便给学生放了范玮琪的《最初的梦想》,但从题目看似乎与课文没有半点联系,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点,便是对梦想的追求与坚持。
欣赏完歌曲我便由歌曲引出梦想,向学生发问,你们现在的梦想是什么,这时,学生的兴趣便上来了,纷纷举手告诉我自己的理想,课堂气氛一下子便热烈起来了,这对于刚刚进入初中课堂的学生们来
说其实是件较不容易的事情,然后我们再由个人自己的梦想导入到课文文本内容,谈谈实现梦想所需经历的挫折与困难,谈谈实现梦想所需的坚持,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这首诗的主题内容,下面的讲课很快便进入状态,课堂效果出乎意料得好。
但是必须提及一点,这种课堂导入方式亦是一把双刃剑,所以在选择歌曲时必须挑选适宜课堂教学的,不要很容易便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别的地方去了,另外,歌曲长度控制在2到3分钟适宜,不宜太长,避免出现学生出现心理疲惫。
二、生活导入法
学生都喜欢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越是贴近生活的,越是容易 引起学生的兴趣,越容易被学生接受。由于个人阅历与经验问题,不能让学生去理解与他们生活相隔太远的东西,他们是无法理解的,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应尽量将课文中离他们距离较远的事物用他们较容易接受的方式联系起来,方便课堂教学。
比如说在上老舍《济南的冬天》时,我在上正课之前便给了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总结南昌的冬天在他们心目中的印象,再谈谈他们心目中北方的冬天是怎样的。人们总是很喜欢谈论天气,因为这是一个大家都知道,大家都有话可说的话题,学生亦是一样,所以,在聊天气的时候,学生也很乐意将天气的感觉与大家一共分享。学生纷纷谈及北方的冬天在他们心目应该是寒冷异常的,这时我再引入济南的冬天其实不是大家所想象的样子,如若想更深地了解济南的冬天,那么就一起来进入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吧,这样导入,自然而亲切,与课文联系较为紧密。
三、故事导入法
即用与课文内容或主题相关相似的故事、趣事导入,这种导入法,意在以趣味性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结合故事设置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起来,激起学生跃跃欲试探索新知的欲望。
如教学《斑羚飞渡》一文,文章体现的是动物为了生存舍身互救的主题,可以以一个类似的故事导入:非洲沙漠中一队野生骆驼很久没有水喝,已经到了危及生命的地步,它们好不容易发现了一处水源,可水面在低于地面的地底深处,骆驼队焦躁不安起来,这时走出几只老骆驼,它们围着水源走了几圈,其中一只老骆驼跳了下,另外几只也毅然跳了下去,水面升高了,年幼的和年轻的骆驼喝到了得以延续生命的水,它们得救了,可这群骆驼围着水源久久不愿离去。听了这则故事,你有何感想?
再如教学《邓稼先》一文,学生对距离其年代较远的人物缺乏了 解,我们便可在上课之前便给学生讲一讲邓稼先的一些生平轶事,再者本文作者是杨振宁,他们两个不同的人生轨迹亦是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同样都是科学家,但是人物的性格命运却截然相反,这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兴趣,使其更想了解邓稼先其人。
四、悬念导入法
即导语中有意提出疑问,制造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的求解愿望,积极地思考问题。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宜、精当的问题导入,这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即“丢包袱”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
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譬如在教学《恐龙无处不在》一文时,开篇便可提出科学家发现的一个事实,现今在南极大陆附近发现恐龙的化石,南极大陆气候寒冷,按理来说并不适宜恐龙这种哺乳类动物的生存,那究竟是因何原因可在南极发现它生存过的痕迹呢?这确实是个令人费解的问题,提出问题后便可自然顺接到本课所学内容,且学习问课文时,学生会有真正的豁然开朗,学到知识的感觉。
五、补充背景,帮助理解
中学语文不仅选编了一些现代作品,而且还选编了古代、当代作品,甚至还有外国作品。现代作品容易理解,而古代、当代作品、外国作品就会给学生的理解制造了障碍。为了消除这些障碍,就应该在导语中述说历史知识、时代背景,让学生理解文意,与作品产生共鸣。这样,就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摄住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下面课文的教学水到渠成。
在教学高尔基的《海燕》一文时,首先便需要向学生介绍当时的 一个时代背景,否则学生无法理解当时俄国的一个社会情况。《海燕》写于1901年,当时欧洲发生了工业危机,蔓延到了俄国,俄国革命运动不断高涨,革命斗争正在动摇沙皇统治的根基。正当俄国革命运动不断高涨的时候,高尔基在1901年2月19日到彼得堡参加俄国作家协会为了纪念农奴解放40周年而举行的会议,发表了抨击沙皇的尖锐演说。3月12日,他回到尼日尼•诺夫格勒特之后,就根据这次
斗争的经历,结合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这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而《海燕》就是这篇小说的最后一章。当讲解故事背景后学生就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
再譬如说学习《范进中举》的时候,如果不先介绍时代背景,学生肯定不能理解为何中举之后会疯癫的表现,这时我们便需向学生大概介绍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始用于唐朝,在明清时代科举制早已根深蒂固,古代寒门学子想要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必须通过科举这一条唯一的路,可联系当今社会的高考制度令学生加深理解,如若说高考是座独木桥,那么古代的科举制可说是万人齐过飞天索了!再对比范进中举前后的表现,便可很好地理解清代科举制对于人的毒害了,更好地理解课文主题思想。
6.数学课堂方法与技巧 篇六
几何,就是研究空间结构及性质的一门学科。它是数学中最基本的研究内容之一,与分析、代数等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并且关系极为密切。可以说初中几何是为代数服务的,那么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才能应用自如。
初中几何可以说是说知识点比较少,并且步步推进,关系极为紧凑,只要教师合理引导,学生很容易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形成系统。教师帮助学生梳理好这些系统结构,等学完回头来复习的时候就会很容易,运用起来更自如。对一些几何定理与知识点,老师不妨采用反复提问的方式,直截了当,加深学生记忆;同时加强习题的解答与跟进,反复识记与科学实践相结合,加深学生对定理的理解与掌握。
数学课堂方法与技巧
利用问答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习惯
严格意义上来说,学生逻辑思维的养成是从初中几何开始的。小学数学注重的是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加深学生对数学运算的掌握与运算精确度;初中计算在小学的基础上增加了运算量与公式的灵活运用,而几何才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空间布局的重要手段。
7.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技巧 篇七
一、通过温故知新来导入新课
通过温故知新来导入新课是指教师在进行新课导入时, 充分将新旧知识有机融合起来, 让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同时获得新知识。例如, 教学分式的基本性质时,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进行新课导入:“观察几个分子分母均不同的分数, 它们的分数是否相等, 能否进行变形, 依据何在?”“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有何需要注意的问题?”这样, 通过复习分数的通分、约分等基本性质, 引出分式的相关知识。再如, 教学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时, 教师可结合之前学生掌握的相关反比例函数的知识来通过问题导入新课的学习:“小明家用购电卡买了1000度电, 这些电够使用的天数m与小明家平均每天的用电度数n是怎样的函数关系?如果平均每天用电4度, 这些电可用多长时间?”这样, 通过温故知新的问题导入, 便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及掌握。
二、通过类比的方法来导入新课
通过类比的方法导入新课是指教师将学过的类似的知识点与新知识进行对比来导入新课, 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得新知识。例如, 教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时, 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回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通过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以及对应周长等相等来进行类比, 让学生思考,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会是怎样的呢?教学分式的基本性质, 也可通过分数的基本性质来与之进行类比, 让学生进行思考后猜测出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也可以通过三角形三边的数量关系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从而感受勾股定理与逆定理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这种导入法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 在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中能有效将新旧知识进行区分, 避免混淆。
三、通过问题反馈来导入新课
通过反馈来导入新课是指教师在教学新知识之前, 先针对相关知识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 根据学生的反馈效果来导入新课的学习, 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习题课中。比如, 进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习题讲解时, 教师可先让学生运用“描点”的方法来画函数图像并具体阐明其方法及步骤。或者学习了反比函数的相关知识后, 教师可在复习课之前提出这个问题进行新课导入:“某市政府计划建设一项水利工程, 工程需要运送的土石方总量为10的6次方立方米, 某运输公司承担了这一运送土石方的运输任务, 运输公司平均每天的工作量v (单位:每天立方米) 与完成运送任务所需时间t (单位:天) 之间具有怎样的函数关系?”这样, 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反馈进行新课教学, 学生基本掌握的知识, 可简单讲解;学生还未掌握的知识, 则做重点复习。这个方法与温故知新导入法有一定的联系, 但是区别也很大, 教师在实际应用中注意区别。
四、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来导入新课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 也正因为如此, 通过生活中的具体数学问题来导入新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例如, 教学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教师可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来进行新课导入:“京沪线铁路全程为1463km, 乘坐某次列车所用时间t (单位:h) 随该次列车平均速度v和时间t的对应关系可用怎样的函数式表示?”再如, 教学分式这一内容, 教师也可利用问题来导入新课:“有个老人有三个儿子和十七匹马, 他临终前留下遗嘱, 将马留给三个儿子, 长子得一半, 次子得三分之一, 幼子九分之一, 分的过程中不许流血, 不许杀马。请问三兄弟应该如何分马?”教学勾股定理时, 教师也可以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来导入新课的学习:教师向学生展示2002年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徽的图案, 提出赵爽弦图,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勾股定理的相关知识。这样,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
五、通过亲自实践来导入新课
通过亲自实践来导入新课是指教师在进行新课前, 组织相关的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进行实践操作, 从而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使学生积极探索知识, 获取新知识。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这一知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来证实这一知识的正确性, 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剪下来, 拼在一起, 结果便一目了然了。再如, 通过欧拉的卖鸡蛋问题来请学生帮忙解决问题, 从而导入新课学习:两个农妇共带100个鸡蛋去市场卖, 两人所带的鸡蛋数目不同, 但是卖得的钱数相同。第一个农妇对第二个农妇说:“如果我们的鸡蛋交换, 我可以卖15个克罗索 (一种货币) 。”第二个农妇说:“可是交换后我只能卖六又三分之二个克罗索。”请问两个农妇各带了多少个鸡蛋?此外, 在教学勾股定理时, 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剪拼赵爽弦图来证明勾股定理, 激发其探索精神。这样, 通过学生亲自实践解决问题, 不仅利于其数学兴趣的激发, 还能在接下来的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当然, 进行新课导入的方法还有许多, 比如, 设置疑问导入法、演示教具导入法等等, 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导入法, 只要教师善于掌握相关的导入技巧, 必定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家荣, 《浅谈生活实例在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 2011
[2].孙远芹, 《浅谈初中数学新课的导入方法》[J], 《读与写》, 2007
8.刍议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技巧 篇八
关键词:课堂导入;初中数学;导入技巧
由于初中数学教学内容较难,学生会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阻碍,逐渐的,学生会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并产生厌学心理。而课堂导入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有效地应用课堂导入技巧。本文笔者将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技巧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导入
多媒体是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所以,教师在课前导入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关于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图片、小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例如,教学题目“三角形”,教师可以从网络中找到类似三角形的物体,通过动态图的方式播放给学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三角形。这种教学导入新颖独特,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实践操作导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数学课有许多是实践活动课程,这时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导入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不但能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例如,教师在讲几何图形的时候,在课前准备七巧板,在导入时利用七巧板拼成有趣的图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七巧板,拼出各种动物、花朵的图形。
三、利用谜语导入
数学课具有生动的教学内容,数学教师科学合理地设置与运用教学内容,以此来做好学生的教学工作,数学教师可以利用谜语的方式进行导入,把谜语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前猜谜语。例如,教师要讲“勾股定理”,可以给学生出谜语“3、4、5打一数学名词”,学生在猜谜语的时候就会把勾股定理的知识引出来。这样的教学导入既有趣,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有效的课堂导入可以提升整节课的教学效果,使课堂氛围变得活跃,学生也会在学习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因此,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课堂教学导入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刘伟.浅谈数学课堂教学课题的引入[J].教学与管理,2012(19):89-98.
9.小学数学课堂的导入方法 篇九
新的课程改革犹如春风吹进了校园,呼唤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作为奋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年轻教师,对此有颇多体会,也有几分收获。于此,本文来谈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几种新方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师生谈话导入。对于某个新知识,学生接触最频繁却又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可以采取师生谈话来导入。比如教学“梯形的面积”,可这样谈话来导入:(师)同学们通过学习三角形面积,知到可转化成平行四边形,下面就请大家来回顾一下,介绍一下如何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组织学生交流)。待时机成熟便立即揭题:能不能把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这节课让我们来研究梯形的面积(随即出示课题)。
二、实践操作导入。动手操作符合小学生好动的特点,可吸引小学生 将注意力集中到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中来。“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学生具有活动实践的天性和创造成功的欲望,教师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多动”,尽量让他们在“做中想,想中学”,亲身经历各种探索活动。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教师精心组织学生凭借已有知识操作学具来导入新课。例如教学“认识高”时,可组织学生小组活动进行实践操作(剪拼几种不同平行四边形,做成做大长方形),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讨论与发现各自剪拼的结果,画的线段有什么特点,教师便因势利导,逐步引入新课,同时还起到变抽象为直观和化难为易的具体作用。
三、巧设游戏导入。英国教育家米卓德.斯蒂文斯曾指出:“玩耍和娱乐是孩子开发智力的第一有效方法”。爱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将游戏有机地运用于课堂教学,利用游戏的无意注意的特性,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化难为易和减轻学生的负担,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比如教学“找2、3、5倍数”,在课前可设计“是2的倍数的学号”的游戏,组织学生在游戏中自由交流、自由活动、自由表达,所带来的会是兴趣、欢乐和自由,并营造了学习氛围和突破了教学难点。
四、讲述故事导入。抓住学生好奇、好胜、好动的特点,教师可根据实际来讲述相关的小故事,以生动、风趣的语言和饱满的激情描绘出一个生动、曲折的情景,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可给学生讲述“唐僧分饼的故事”:“„„贪吃的猪八戒抢着说要吃这个饼的9/12,孙悟空说要吃这个饼的6/8,沙僧说要吃这个饼的3/4。同学们可知道谁吃的饼最多?”这无疑会掀起激烈争议的浪潮,教师便趁热打铁,组织引导,逐步导入新课。
五、实际表演导入。《标准》中提到:尽量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能在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施加表演,更为学生探索数学模型创设了贴近生活的情景,也能将单纯的符号、繁琐的公式、抽象的原理形象具体直观化。如教学“相遇问题”时,教师可先组织学生上台实际表演,充分地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两地”、“相向”、“同时”、“相遇”等术语,然后导入新课就显得非常自然了。
六、借助媒体导入。课堂中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使声、色、形、动、静发生交替变化,向学生展现具体、形象、直观、声画并茂的视屏材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是一种很好的课堂导入法。比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采用多媒体创设一种动画情景,渗透“割补法”将其转变成学生熟悉的长方形,进而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0.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法例谈 篇十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导入;方法
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而富有启发性的导入语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所以,教师上课伊始应当注意通过导入语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以引起其对新知识新内容的热烈探求,用简洁的语言或辅之动作拉开一堂课的序幕,随之进入课堂教学主体的过程。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所谓导入,就是教师在讲课之前,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的一种教学语言与方法,短则一两分钟,长也不过五六分钟,导入要导入本课体现的重点、难点的宗旨,具有的概括力要求具有趣味性,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具有鼓动性,能调动学生的课堂情绪,使之跃跃欲试;具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智力活动,引起思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一定的情感性,起到缩小师生之间心理距离的作用。精彩的导入,会使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更加流畅。
一、温固知新导入法
温固知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如在讲“切割定理”时,可先复习相交弦定理内容及证明,即“圆”内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然后移动两弦使其交点在圆外有三种情况。这样学生较易理解切割线定理、推论的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叙述定理内容,并总结圆幂定理的共同处是表示线段积相等。区别在于相交弦定理是交点内分线段,而切割线定理,推论是外分线段、切线上定理的两端点重合。这样导入,学生能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发现一串新知识,并且掌握了证明线段积相等的方法。
二、类比导入法
在讲“相似三角形性质”时,可以从全等三角形性质为例类比。引导学生思考: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对应线段、对应周长等相等,那么,相似三角形这几组量怎么样?这种方法使学生能从类推中促进知识的迁移,发现新知识。
三、亲手实践导入法
亲手实践导入法是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知识,发现真理。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时,让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拼在一起。从而从实践中总结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使学生享受到发现真理的快乐。
三、反馈导入法
根据信息论的反馈原理,教师可在一上课時就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由学生的反馈效果给予肯定或纠正后导入新课。如在上直角三角形练习课时,课前可以先拟一个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讨论。
五、设疑式导入法
设疑式导入法是根据中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创设矛盾,设置悬念,引起思考,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一种方法。例如,可提问:有一个同学想依照亲戚家的三角形玻璃板割一块三角形,他能不能把玻璃带回家就割出同样的一块三角形呢?学生们议论纷纷。然后,我向学生们说,要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三角形的判定。现在我们就解决这个问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六、演示教具导入法
演示教具导入法能使学生把抽象的东西,通过演示教具形象、具体、生动、直观地掌握知识。如在讲“弦切角定义”时,先把圆规两脚分开,将顶点放在事先在黑板上画好的圆上,让两边与园相交成圆周角∠BAC,当∠BAC的一边不动,另一边AB绕顶点A旋转到与圆相切时,让学生观察这个角的特点,是顶点在圆上一边与圆相交,另一边与圆相切。它与圆周角不同处是其中一条边是圆的切线。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印象深,容易理解,记得牢。
七、直接导入法
这是一上课就把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的一种方法。如在讲“切割定理”时,可先将定理的内容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分清已知求证后,师生共同证明。
八、强调式导入法
这是根据中学生对有意义的东西感兴趣的特点,一上课就叙述本课或本章的重要性的一种方法。如可这样导入:“三角形是平面几何的重点,而圆是平面几何重点的重点,它在中考试题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将来学习深造的基础,我们就学习第七章‘圆’”。
数学的导入法很多,其关键就是要创造最佳的课堂气氛和环境,充分调动内在积极因素,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处于精神振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为学生能顺利接受新知识创造有利的条件。“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善“导”,学生方能“入”。无论哪种导入都要重视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及数学实际,并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科学设计、灵活运用。其关键就是要创造最佳的课堂气氛和环境,充分调动内在积极因素,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处于精神振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为学生能顺利接受新知识创造有利的条件。
11.初中数学课堂导入方法与技巧 篇十一
一、数学史料导入法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内容, 也是笔者常用的一种课堂导入方法.例如, 笔者在讲授二项式定理时, 先用杨辉三角导入———13世纪中国宋代数学家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术》里讨论了如图所示的数表, 并说明此表引自11世纪贾宪的《释锁算术》, 并绘画了“古法七乘方图”.在欧洲直到1623年以后, 法国数学家帕斯卡在13岁时发现了“帕斯卡三角”.值得骄傲的是, 近年来国外也逐渐承认这项成果属于中国, 所以有些书上称这是“中国三角形”.
二、悬疑导入法
数学课缺乏趣味性, 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设置悬念, 使学生产生探求问题奥秘所在的心理, 即“疑中生奇”, 从而达到“疑中生趣”, 由此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在这方面的运用, 能得到充分的体现.笔者在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 利用了多媒体提出问题“方程3x2-x-4=0的一个根为x1=-1, 不解方程求出另一个根x2”.这个问题使学生感到难以解决, 笔者就适时托出ac=答案“由于, 请同学们验算”.当学生确信答案正确时, 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 使之处于一种“心欲求而尚未得, 口欲言而尚不能”的心理状态, 此时学生都急于想弄清为什么, 笔者就接着说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存在一种特殊关系, 据此可求方程的另一根, 这正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短短几句话, 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兴趣.设疑在此处的运用, 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当然, 设置悬念要注意适度, 不“悬”学生不思解, 达不到激发学习热情的目的, 太“悬”学生望而生畏, 百思而不得其解, 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三、教具导入法
利用教具或实物这种直观形象的物体, 能给学生以真实感受, 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从现实生活的直观思维到抽象思维, 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当教师把教具拿出来向学生展示时, 学生会自然地停止各种活动, 注意力集中在教具上例如, 笔者在讲“全等三角形”定义时, 先拿出两个全等的三角板, 并指出两个三角板的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角对应相等的对应情况, 学生就会观察思考, 在教师引导下准确得出全等三角形的定义.但在演示教具时, 一定要适时、得体, 否则会分散学生注意力, 影响教学效果.
四、游戏导入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导入过程中, 笔者曾多次运用以游戏内容为主的比赛方式进行, 让学生直接兴奋起来, 让引言不再枯燥无味.玩游戏是青少年的天性, 在数学课中以游戏为导入,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初中阶段, “概率”是一个抽象、难以理解的概念, 笔者在课堂导入时, 让学生两人一组做“石头、剪子、布”的游戏, 然后向失败者发问:“你想赢回来吗?怎样才能赢回来?”学生会高兴的回答:“继续游戏, 我就有机会赢回来了!”“你怎么知道有机会赢回来?”这样就很自然地把游戏中学生的情绪迁移到探究事件发生的概率上来.讨论“概率”这个导入从学生非常熟悉和习惯的“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出发, 通过亲身经历、体会概率产生的过程和计算方法, 从具体的生活知识中抽象出数学概念, 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提高了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五、实际应用导入法
实际生活中数学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如果在教学中以实际应用引入新课, 必须吸引学生, 使学生学习精力集中, 兴趣盎然, 所提出的问题又须是学生思考过, 但又无法解决的问题, 如果学生带着求知目标投入到学习中, 必然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讲“用字母表示数”时, 就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实际生活当中经常使用符号表示某种意义的例子, 如天气预报图标, 交通标志, 五线谱等资料给学生看, 还举了一个“失物招领”的例子———“小明拾到人民币a元, 请失主到教导处认领”, 引导学生思考“a表示什么?”“用a表示有什么好处?”来引入新课.当然列举实际应用的例子要贴近生活, 要使用大多数人熟悉的例子, 否则会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六、开门见山法
上课不绕圈子直接说出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上课一开始就出示本节课要学习的目标, 并且讲述教学目标再指导学生自学, 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最本质、最主要的问题研究之上.如笔者在教授“有理数减法”时是这样导入的———“在学习了有理数加法的基础上, 我们来学习有理数减法, 那么有理数减法法则是什么?它跟有理数加法有联系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要问题.”这种引入新课的方法适合教学内容与前一课有紧密联系或研究方法相似的课, 有时一节课容量很大而旧知识又很熟悉, 此时就可以使用“开门见山法”引入新课.
摘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学生主动去学习, 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 是数学课教学的首要任务.本文试图通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入艺术的教学策略的探究, 探求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 启发学生思考、模仿、创新, 使数学教学充满情趣, 充满活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导入,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士文.初中数学课堂导入方法[J].学周刊, 2011 (06) .
[2]陈碧英.浅谈课堂导入的艺术[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10 (08) .
12.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设计方法 篇十二
永城市高庄镇初级中学:陈燕飞
摘要:语文课如何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情景中去?俗话说的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语文课,教师的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开端,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因此,应追求导入艺术化,为课堂教学整体艺术化创造一个良好开端。
关键词:导入原则
导入设计
艺术方法
兴趣
一堂语文课,教师的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开端。教师的导入得好,就能吸引学生迅速进入所教的课文的情境中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迅速了解这堂课学什么,目的是什么,学习重点是什么,从而启动学生思想机器,对学生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同时也为教学过程定下基调,为整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流程的流畅运行提供了可能。因此,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十分注意教学伊始的导入艺术。
一、课堂导入的原则
导入既然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会影响到学生一堂课的发挥,在设计导入时就要遵循一定的原则.1、导入要遵循时效性原则。
导入所占时间要短,最多不能超过五分钟,如果所占时间过长,就有喧宾夺主之嫌,那就从根本上违背了运用导入技能提高教学效率的初衷。时间要短,又要起到应有的作用,就要认真提炼,要选择非有不可的内容;在选词、造句、语言组织上要十分精心;在方法的选择上要注意省时有效的原则,我曾在一次上课课现场看到有一位教师上《华南虎》一文导入时颇费了一番功夫,先是介绍华南虎分别,然后是与其他老虎的区别等等。可以说,这不仅费力,而且又费时,并且没有收到任何效果,一课语文课被导入占去好长一段时间,所以,导入应该遵循时效性原则。
2、从学生实际出发
教育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教育必须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学生的身心发展既有一定的顺序性,又有一定的阶段性。如思维的发展,总是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的逻辑思维。课堂的导入设计要有明显的针对性,要从学生家庭生活环境,社会生活阅历,文学艺术修养,接受心理水平出发,适应学生身心发展客观规律,有的放矢。
3、导入要遵循目标性原则。
导入设计,是围绕教材,引起学生注意和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开场,是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而设计的,不能偏离教材,更不能背离课堂教学目标,也就是说,导入设计为完成教学任务服务的,有效的导入设计往往是紧扣教材重点和难点的,往往是为课堂教学重点难点的出现做铺垫或蓄势的。
二、课堂导入的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作为授课者要让学生喜欢上我们的课,要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每次上课都要给他们新的感觉,所以每堂课的开头非常重要。我们要用自己丰厚的知识积淀设计好每节课的开头,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记得曾有学生对我说过,他们每天上学来最期待的就是上语文课。而且总感觉语文课上时间过得太快。我听后倍感欣慰,我知道这是学生对我授课的最大认可。之所以会收到这样的效果,精彩的课堂导入当然是功不可没的。
1、音乐导入法。
教学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时,我没有从惯用的介绍苏东坡着手,播放了一首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长久》,教室里几个王菲的“粉丝”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了起来,大家都知道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水调歌头》了。教学《荷叶 母亲》时可以播放阎维文的《母亲》。到教学进入尾声时再让学生齐唱《母亲》。利用音乐引入,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培养他们对音乐对艺术的爱好,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2、故事导入法。
即针对学生爱听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时引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趣闻,从而使学生思路开拓,兴趣变浓。教师若能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因素,变学生的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信客》这篇课文时,文章主旨是为了突出诚信的重要性。因此,在课前导入的时候,我选取了曾子杀猪①这段故事。通过曾子言而有信教育孩子这一点来切入主题。还有在讲授《唐雎不辱使命》时,我先让学生复述小学时学过的晏子使楚②的故事。晏子与对方针锋相对的较量以及巧妙的回答,不仅捍卫了自己国家的尊严,还让对方自取其辱,成功完成出使任务。晏子的机智幽默让学生开怀大笑,在学生愉快的笑声中,我顺便告诉学生老师今天要再向大家介绍一位凭借三寸之舌战胜虎狼之国的外交官他就是——唐雎,很自然引出课文题目。
又如教《愚公移山》时我先生动形象地讲述李白小时候“铁杵成针”的故事——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
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
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
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
然后引导学生:“从这个故事中同学们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绝大部分同学能够回答:“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艰苦奋斗,持之以恒。”下面请同学们读课文看文中谁具有这种精神,由此导入课文。
故事导入,不仅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既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又渲染了整个课堂氛围。故事导入容易将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起来,积极地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索中去。但要注意:故事的内容与课题要紧密相联,做到贴切、典型。
3、古诗对联导入法
中国古典诗词是一座丰富的宝库,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高超的艺术手法,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运用古诗导入,可以积累名句,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如《我爱这土地》的导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陆游),“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这些不朽的诗篇,都是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爱国志士发自内心的呼喊。今天,我们来学习同一题材的现代诗歌名篇《我爱这土地》。
又如《出师表》的导入:杜甫的《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对联上: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下: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令土木金刚卦爻,水面偏能用火攻。这些对联都是写谁的?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出师表》
4、设置悬念导入法
设置悬念导入法是指教师在导入语段即将结束时造成悬念,让学生急于知道下面要讲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如在教学《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时,我事先出示了几道数学算式题让学生计算,学生饶有兴趣,然后问学生:这些计算的结果可能更改吗?学生说:不可能。老师问:那么,事物的正确答案为什么不止一个呢?你想知道吗?请同学们再看一幅图。这样的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也体现了学生的文体地
5、图片导入法
图片具有可视性,直觉性。图片导入可使学生具体直观地感受到所学课文的内容,尤其是对于难以理解的课文,运用图片导入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又生动形象,容易激发学习兴趣,驱遣他们的想象。
如教读《苏州园林》,可用课件展示苏州园林的有关图片导入;教读《三峡》可以展示三峡图片。
6、背景导入法。
让历史作载体,让岁月作纽带,让历史见证昨天,让时空启迪今天,从而借助历史作语文课堂的导入,学生脑中再现了历史,既加深了印象,也激活了课堂。例如,有关战争题材的文章,或许现在的中学生接触的并不多,但从历史课本上他们都了解到了古今中外的许多战争,从现在的新闻上也了解到了还在进行的战争,战争场面大多是刀光剑影,血流成河,是硝烟,是战火,是哀嚎,大部分学生都知道这样的战争场面。教学《蜡烛》时,我先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战争的场面和自己对战争的看法,让他们说说战争的场面是不是总是那样:风烟滚滚,枪声四起等。而后进入文章,让他们领略与他们的想象相距较远另一种战争的场面,这样就能启发他们的思考,进入新的文章。战争题材的文章很多,战争的自然环境、场面、人物等都可以作为一个导入的切入点。如教学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时,我们可以从普法战争入手,在学生了解历史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以便为学生理解作品主题打下基础。
7、文体导入法
文体导入有利于学生掌握文体知识,更好的把握课文。如《爱莲说》的导入:同学们,我们学过了《马说》,知道“说”是一种文体。《马说》是一篇议论性文章,相当于今天的杂文。吴纳《文体辩体序说》中道:“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从中可知,“说”作为一种古代文体,既可以说明事物,又可以发表言论,还可以叙事抒情。《爱莲说》就是一篇融多种表达方式于一体的百字散文。
8、名言警句导入法。
名言警句导入法就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句名言,或引用一句名句,可以起到直奔主题,及时导入课堂教学内容的作用。如在教学《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时,我首先出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让学生说出与珍惜学习时光有关的诗词名句,再让学生读课文,说说文中是谁珍惜学习时光,热爱学习,从哪些情节可以看出来。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引出《岳阳楼记》。
9、图画导入法
在教学有的景物描写类的文章或诗词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课前根据自己的预习给诗文画图,上课伊始让学生展示自己所画的图。这样既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绘画能力。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一文时,我让根据课文内容给每一个自然段画一幅图画,有的《百花盛开》,有的画《小草风长》有的画《春雨如汁》有的画《春风拂面》有的画《春早人勤》。在展示这些图画的同时,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有感情的进行描述。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的诗词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导入,如教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可以先让学生给诗歌做画,学生兴趣盎然,兴奋不已,有的画《胡天八月》有的画《千树万树梨花开》有的《将军置酒饮归客》有的画《风掣辕门》有的画《雪上空留马行处》,这样一首情深意浓的诗,用学生的图画展示导入课堂,既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也引导学生理解的朋友间那种依依不舍之情
10、问题导入法
紧扣课文设计一些问题,最好能总领全文,或从侧面入手,对理解课文将起关键性的作用。
例如《公输》的导入:同学们,你们是否听人讲过战斗的故事呢?是否在影视节目中见过大大小小的战争场面呢?是否体会到某些不义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沉重灾难呢?相信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大家是否相信一个人会单凭自己雄辩的口才,巧妙的词锋以及勇敢和机智就可以阻止一场不义战争呢?历史上的确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公输就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解说:连续提问,唤起学生对战争信息的一些回忆和思考,转而引导学生思维直奔课文主题,诱发学习兴趣。
11、诗词导入法。
这一方法是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巧引诗词名句,引出新课。教学何其芳《秋天》时的导入:“对于秋天,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与感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是张继的忧国伤己;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王维的清静无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王勃的少年壮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刘禹锡的人生感慨。那么,大家心中的秋天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欣赏何其芳《秋天》。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尽情说出有关写春的诗句,让学生把自己想到的有关春的诗词句写在黑板上——“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连雨不知春早去,一晴方觉夏更深。”“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然后再让学生读课文,再从诗词中选一句为每一个自然段贴上标签
12、成语导入法。
用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成语导入,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学《陈涉世家》时,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成语“揭竿而起”,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成语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吗?马上大家开始翻阅成语词典,然后举手回答: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我就接着这个话题说下去:大家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什么起义吗?(同学们纷纷回答:陈胜、吴广起义。)是的,今天我们要来了解一下陈胜吴广是如何发动、如何组织这次起义的。自然引出《陈涉世家》。其他还有用“黔驴技穷”引出《黔之驴》,用“醉翁之意不在酒”引出《醉翁亭记》,用“世外桃源”引出《桃花源记》,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三、结语
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还有许多,如悬念导入法、谜语导入法、、温故知新导入法、引用警句法等。无论使用哪种导入方法,我们都要根据课文学习目标、学生实际和我们自己的教学风格择善而用。但是导入的时间一定不能过长,一般应控制在课堂开始的两三分钟之内。另外,课堂导入还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发展与情感体验。总之,导入是一课堂要走好的第一步,是整堂课情绪感染的开始,是气氛的调和剂。所以我们在进行导语设计时,只有做到目标明确,短小精悍,生动有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洞开思维的大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课堂的导入就像那春天里的花园,奇葩朵朵,争奇斗妍。但是学无止境,教无定法,要做好课堂导入这门功课,我们的探究之路依然任重道远,还望各位同仁不吝指教,让我们共同携手为课堂导入这个花园增色添彩。
参考文献:
1、李山林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案例教程》,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朱慕菊汇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陈玉秋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彭小明著:《语文教学专题研究》,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
13.技术支持的高中数学课堂导入方法 篇十三
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运用一定的方式,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注意力,关心上课主题内容,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设计的课堂导入,可以起到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凝聚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提前与学生建立联系;达到与学生进行感情沟通等方面的作用。在技术支持课堂背景下,常见的高中数学课堂导入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温故知新导入法
知识绝不是孤立的、割裂的。旧知识往往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续。温故知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这也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
二、情境导入法
情境导入法是指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运用语言、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入新课学习的一种导入方法。这种导入类型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起到渗透教学目标的作用。
三、案例导入法
案例导入是选取与所授内容有关的生活实例或某种经历,通过对其分析,引申,演绎归纳出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规律来导入新课.这种导入强调了实践性,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起到触类旁通之功效。同时让学生感觉到现实世界中处处充满数学。这种导入类型也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尤其对于抽象概念的讲解,采用这种方法更显得优越。
四、悬念、游戏导入法
悬念、游戏导入法是在引入新课时,提出看起来与本课内容无多大联系,而实质上却紧密相连的典型问题,迅速激发学生思维的一种导入方法。设计悬念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激发兴趣,二是活跃思维。悬念一般是出乎人们预料,或展示矛盾,或让人迷惑不解,常能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和兴奋,只想打破砂锅问到底,尽快知道究竟,而这种心态正是教学所需要的“愤”和“悱”的状态。一般来讲,数学中的悬念需要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与分析学生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进行精心设计、精心准备。
五、实验导入法
实验导入法是指教师通过直观教具演示引导学生一动手试验而巧妙的引入新课的一种方法。通过实验演示导入能将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自己动手试验,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很快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六、故事导入法
故事导入法就是通过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趣味知识,即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典故、数学史、歌曲、游戏、谜语等来导入新课。故事导入可以避免平铺直叙之弊,可以创设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从无意注意迅速过渡到有意注意.
数学课堂导入,除了上述介绍的导入方法,还有任务导入法、衔接导入法、直接导入法、类比导入法、审题导入法等多种导入方法。总之,“导入有法,导无定法”,不论以哪种方法和手段引入新课,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但数学课堂导入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课堂导入必须要用趣味性:课堂导入的趣味性可以吸引和集中学生心理活动的朝向。
2、课堂导入要有激发性:课堂导入要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情绪反应。
3、课堂导入要与主题相吻合:课堂导入的内容与形式要尽量与教学主题有直接联系,在形式上浑然一体。
4、课堂导入走向要明确:课堂导入的各种操作要蕴含或指明后来教学的方向与趋势,甚至结果。
5、课堂导入要注意时间控制:课堂导入的作用时间要有所把握,并根据需要可控。
14.初中数学新课导入技巧 篇十四
一、课堂导入的原则和要求
所谓课堂导入, 是指教师在新课或教学内容开始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 是教学过程中的开始环节, 也是创设良好课堂教学情境的重要一环。良好的课堂导入, 可以铺设桥梁, 衔接旧知识与新知识, 以旧知识带动理解新知识。有效的新课导入可以揭示课题, 体现教学意图。
1. 导入必须服务于既定的教学目标。新课导入一定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 并服务于教学目标。
2. 导入必须服从于教学内容。新课导入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进行的设计。
3. 导入必须符合于学生的实际。《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教学内容的好坏, 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来体现, 在教学过程中宜采用形象直观、趣味性强的导入方式。
4. 导入必须简洁、紧凑。教学中有许多老师, 尤其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 只图表现气氛热烈, 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都引到看热闹上去, 一堂课下来, 费时不少, 收效甚微。导入是新课中的一个过渡环节, 要简洁、短小精炼。
二、新课导入的方法
新课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 笔者就自身教学过程中的实践, 将常用的几种导入方式进行说明。
( 一) 以旧引新导入
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表现出极强的系统性。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 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发展和延伸。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导入时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使学生感到新知识不新, 难又不十分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导入, 先让学生计算:
①4+2=
② (+4) + (+2) =
再提出计算:
③ (+4) + (-2) =
④ (-4) + (+2) =
⑤ (-4) + (-2) =
并提问: ②③④⑤题与①题比较的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比较后回答: 五题都是加法运算, ②③④⑤题的加数含有符号;①②两题实际上是相同的。进而引出: 像②③④⑤这样的加法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有理数的加法”, 它和小学的加法运算有着密切联系。这样从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引入, 不仅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需要, 唤起学习的内驱动力, 也为在新的学习中调动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发展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基础。
( 二) 开门见山导入
开门见山的直接导入是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导入方式, 上课一开始, 教师就直接揭示课题, 将有关内容直接呈现给学生, 要求教师语言精炼、简短、生动、明确、富有鼓动性, 使学生产生一种需要感、紧迫感,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例如, 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 第一课时) 时, 可以在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般式等基本知识后, 直接提出问题:“对于形如ax2+ bx + c = 0 ( a≠0) 的方程, 如何求解?”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特殊情形“AX2= B的解法”, 然后导出新课题: “直接开平方法”。
( 三) 联系生活导入
《新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 数学是人类用于交流的语言; 数学能赋予人创造性; 数学是一种人类文化。”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或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学习材料, 把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材料, 导入课题, 不仅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能尽快唤起学生的认知行为, 促成学生主动思考。
如在“用正多边形拼地板”的教学导入。我先让学生分组去收集生活中可以见到的地砖和墙砖的图案, 介绍生活中的一个例子: 一天, 小新到他爸爸开的瓷砖厂里参观, 他走到样品展览区, 发现各种不同形状的地板砖由三角形、正六边形、四边形铺成的样板。小新心想, 怎么不见由正五边形, 正八边形等其他形状的地板拼成的样板呢? 学完本节课, 你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了。这样的引入, 让学生从生活中的事例入题, 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想弄清楚到底是什么道理, 带着这样的疑问进行学习, 达到设问、设疑的目的。
( 四) 数学故事导入
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先生说过: “喜欢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导入新课时讲点与新课有关的数学历史或故事或利用多媒体播放数学家的事迹, 可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甚至可给学生树立数学学习的榜样, 增强探究精神和学习数学的毅力。
例如, 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时, 先以下面的数学故事导入。我国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一首打油诗:
李白提壶去买酒,
遇店加一倍, 见花喝一斗,
三遇店与花, 喝光壶中酒。
试问壶中原有多少酒?
学生对此会产生很大的兴趣, 都跃跃欲试这样的引入, 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又有利于学生从小学的学习模式向初中的学习模式进行转化。
三、结束语
15.初中数学课堂导入方法与技巧 篇十五
【关键词】初中语文;导入教学;方法;《夏感》
一堂课实施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导入好坏。所以,一个成功的课堂导入教学往往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语文这门学科于学生已经非常熟悉,如何更好地调动起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更加需要依靠于课堂导入教学的实施。下面,就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并结合《夏感》这篇课文的具体教学实施来简要论述一下应当如何做好初中语文的课堂导入教学。
一、温故知新导入法
所谓温故知新就是在教学导入环节首先将新课之前的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温习,然后再导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这样的一种导入方式自然而且水到渠成,也是较为常用的导入方式之一。
因为初中语文的课文编排是将具有相关关联性的主题归结在一起,然后进行课文的编排。而这样的教材编排方式也就为初中语文温故知新的导入教学方法奠定了客观性的基础。
例如:在《夏感》这篇课文的导入教学环节中,教师就可以借助温故知新的方法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在之前所学习的朱自清的《春》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两篇课文。
教师可以这样说:“我们的一年有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在之前的学习之中,我们已经对春季和冬季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我们就要简要回顾一下朱自清笔下的‘春天和老舍笔下的‘冬天是怎样的。”随后,教师带领学生对这两篇课文进行一个简单的回忆,教师再说:“下面,我们就进入到下一个季节的学习‘夏季。接下来让我们共同走进梁衡的《夏感》这篇文章。”
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就在导入环节利用几分钟的实施很好地帮助学生温故知新,也较为顺畅地导入到了新课的学习。
二、故事背景导入法
导入环节的教学实施一般是要在教学开始阶段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个目标,笔者认为教师还可以借助故事背景导入法这一方式来做好初中语文的导入教学。
故事背景导入这一教学方法主要借助与课文主旨相关的背景或者是与课文作者相关的故事、背景来导入教学。这样的方式往往通过其故事性、情节的丰富性以及不同于课文内容的异类性来吸引学生,并且也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夏感》这篇课文的导入教学环节中,笔者认为教师就可以采取故事背景导入这一方法。因为《夏感》这篇文章的作者为梁衡,梁衡本身的认识经历就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学生通过了解梁衡的故事、经历等就会对《夏感》这篇文章产生学习的兴趣。
因此,在教学导入过程中,教师往往可以这样来说:“我们即将学习的《夏感》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梁衡。梁衡是当代作家,同时他还是一个著名的新闻人。早前在《光明日报》任职,现在为《人民日报》的副总编辑,还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这是一个传奇的人物,他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并且在他足迹遍布的地方也都留下了他的散文。《夏感》这篇散文就是梁衡作为中央报纸的记者多年驻节在黄河流域时经历的夏天,然后写下的文章。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领略一下记者所感受到的黄河流域的夏天。”
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借助人物丰富的经历和特点以及其传奇化的经历来吸引学生,而这样的导入教学也往往能够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三、多媒体协助导入法
多媒体设备是教学实施的重要助手和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多媒体设备进入到课堂也为教学的多样性带来了极大的可能。
在初中语文的导入教学环节,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做好导入环节的教学工作。这一方式主要要求教师能够依凭多媒体设备的优势,通过一些音频、视频、图片的播放,从而借助色彩的变化、音调的变化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夏感》这篇课文的导入环节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展现夏天“炎热、热情、急促、紧张”这样一些主题的视频文件或者是播放一些充满夏天特色的图片来引导学生进入到具体的教学情景之中。
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很好地让学生在视频、图片的吸引下迅速地过渡到课文中的“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这句话,继而更好地进入到课文的学习。
四、巧设问题导入法
设置问题的方式往往可以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调动起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初中语文的导入教学环节中,教师也可以采取巧设问题的方式来导入教学实施。
但是,借助巧设问题的方式来导入初中语文教学的方式提出的问题一定要与教学相关,同时也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夏感》这篇文章的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借助巧设问题的方式来导入教学就可以设置以下几个问题:
1.一年中的四个季节,大家最喜欢哪个季节?
2.大家喜欢夏天吗?为什么?
3.你们眼中的夏天是什么样的?
在结束了这些简单的问题讨论后,教师就可以这样说:“在大家的眼中,夏天是炎热的,夏天是冰爽的。这些都是你们对夏天的感受。那么作家眼中的夏天和笔下的夏天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梁衡的《夏感》。”
通过这样的方式则很好地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做好了教学导入工作。这样的方式也将为有效性的初中语文教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许勤芳.初中语文课导入教学例谈[J].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3年第10期
[2]闫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导入教学模式探究[J].中旬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3年第4期
16.初中数学命题方法技巧 篇十六
根据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数学应用题都从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角度出发. 因此,初中数学的应用题的题型,基本上都是在对生活中实际的问题进行加工,其中省略那些复杂的内容,进而编写成的. 所以,初中学生在解答数学应用题的时候,首要问题就要了解这题目的背景条件,这就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要多多的了解国家的大事小情,关心本地的大事要事. 这样,在遇见以此为背景的应用题,其内容就很容易被理解,学生也很快的适应此题目,同时,也就避免了抵触心理的产生.
此外,数学应用题本身就具有说明文的性质,字数较多,信息量也比较大,这就需要学生在作答时要多多的审题,在审题中了解这题目的大致意思,抓主干,以便解答题目.
归纳数学应用题类型的分类
初中数学应用题不仅是对学生数学解答技巧的考核,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分析和理解文字内涵的考核. 数学题中的文字就是解题的关键,但总的来说,数学应用题的类型无非就是那几类,比如,行程问题(匀速运动)、相遇问题(同时出发)、追及问题(同时出发)、水中航行、工程问题、配料问题以及增长率的问题,等等. 初中生在作答应用题时,首先要看清属于哪类问题,然后脑子里形成解答此类问题所需要的内容条件是什么,带着这样的问题进行解答,可以很快的完成这道应用题.
17.初中数学课堂导入方法与技巧 篇十七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 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古往今来, 很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和利用. 孔子曰: “知之者, 不如好之者.”说明“好学”对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教师要做到以“趣”引路, 以“情”导航.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感情色彩, 即教育情感性. 任何学生对教师的第一节课都会产生期待心情, 这种期待主要表现为: 对教师外表形象的期待; 对教师言谈举止的期待; 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期待.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发现有许多学生对于自己喜爱的教师, 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等都会表现出极大的投入, 其学习思维就会与教师的教学保持着和谐、完美的统一. 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学会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从而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学生的这种心理倾向, 并通过这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 要充分相信每一名学生的潜能, 鼓励每一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 改革教学方式,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长期以来, 许多学校的课堂教学都存在一个严重问题, 即只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 而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 表现为: 教师权威高于一切, 对学生要求太严; 课堂气氛紧张、沉闷, 缺乏应有的活力; 形成了教师教多少, 学生学多少, 教师“主讲”, 学生“主听”的单一教学模式, 违背了“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的原则.因此,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就必须课堂上多给学生留出一些让他们自主学习和讨论的空间, 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独立思考、相互讨论, 并发表各自的意见,利用教师的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教学中, 在教师的主导下, 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 引导学生对知识发生、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 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并逐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让学生从思想上产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真正实现主动参与.
3. 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8.高中数学课堂导入技巧探微 篇十八
1. 直接导入
直接导入是指在开始新课程的教学时教师用简洁的语言叙述将要学习的内容, 并将新旧知识进行衔接, 帮助学生实现新旧知识的过渡.这种方法是课堂导入教学最简洁、最直接的一种方式, 虽然传统, 但由于能够开门见山地阐释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而深得教师的广泛使用.在学习高中数学第八章《三角函数》时, 教师可以给学生来一段顺口溜:“边角角边细推算, 弧长面积巧周旋.小小三角多奥妙, 品味佳酿越千年.近测高塔远看山, 量天度海只等闲.古有九章勾股法, 今看函数正余弦.”既将三角函数的性质囊括其中, 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缩小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
2. 温故知新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每一项新内容都是和旧知识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地探索, 只有学生熟练地掌握基础, 才能一步步跟着老师的教学节奏进行其他知识的学习, 如果没有注意课程内容之间的衔接很容易就会出现知识的断层.在教学中, 要求老师在课堂导入时特别注意将新知识与学过的知识结合起来, 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新知识.
例如, 在高一第二章《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中, 在开始对数函数的学习前, 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函数的基本方法, 也对指数函数进行了深入学习, 教师可以将两个函数进行对比, 帮学生认识这两个函数之间的不同, 从而达到对对数函数的性质的理解.具体做法, 可以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 提出问题, 让学生去回忆指数函数的相关知识, 回忆之前学过的指数函数所具有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特点,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可以给予适当的表扬, 赞赏他们对函数五个性质的熟练掌握, 然后开始导入重点.在即将开始的对数函数的学习中也是离不开这五个基本知识的, 这样新旧知识就有效地串联到一起, 不仅让学生明白了函数非常重要的五个性质, 还让学生很轻易地就接受了对数函数的学习内容, 教学难度减小了, 学生也意识到只有奠定了牢固的基础知识才可以达到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 自觉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 开始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注重举一反三的能力.
3. 生活经验导入
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接触很紧密、应用很强的学科,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影子, 在教学中教师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经验, 去引导学生探索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 能够拉近学生和数学的距离, 贴近学生的生活, 对新知识的接受更加通俗易懂,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高一数学第一章就是对“集合”的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上体育课经常听到的集合、解散等指令来导入将要学习的集合知识.这样就将原本枯燥、抽象的集合概念通过具体、形象的事例表现了出来, 学生感觉到与数学概念的距离缩小了, 理解数学概念的难度也降低了, 在以后的实际生活中就能够主动去思考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 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 实验导入
实验导入是高中数学教学中重要的课堂导入新课的方法, 它与物理、化学实验不同, 是进行数学学习的一种方式.进行数学实验的重点在于: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数学现象和规律.抽象的数学概念很枯燥, 学生理解起来困难, 但是通过直观的教具演示或者是学生自己动手去发现, 就能将原本枯燥的数学知识直观地展示出来, 使之具体化、形象化.例如, 在讲解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三章《立体几何初步》中, 在学习棱柱、棱锥的体积之前, 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两个等底等高的三棱锥、三棱柱体, 进行装水实验, 在装水的过程中, 让学生去观察它们两个之间的体积关系, 通过进行简单棱锥棱柱体的体积关系实验, 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思考其他的等底等高多面棱锥棱柱, 让学生上课之初就对将要进行的棱柱棱锥的体积充满好奇.在这里运用的是教师实验法, 由教师演示实验, 学生去观察并思考.实验导入中还可以让学生来亲自做实验, 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
在课堂教学环节中, 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引导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然而, 目前在高中数学的课堂上还是以复习旧知识这种单一的方式开始课堂教学, 这种传统的讲课模式没有将课堂导入教学与其他课堂教学内容有效地结合起来, 不能快速地把学生的吸引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佳, 教学效果不明显.本文首先探讨在实际教学中, 几种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 进而探讨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策略, 希望能为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提供一些借鉴, 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好数学.
参考文献
[1]刘家访.课堂管理理论研究述评[J].课程·教材·教法, 2002 (10) .
[2]庞华.试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技能[J].中学数学教学, 1997 (5) .
[3]王焕义.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巧妙导入[J].山西教育, 2002 (2) .
19.初中数学课堂导入方法与技巧 篇十九
关键词:中学数学;导入新课;方法与技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各地展开,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理念如缕缕清风吹进校园。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笔者很重视新课导入的设计,下面拟对中学数学新课导入的方法与技巧谈点体会。
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当新课题与已学过的旧知识联系不大或者比较简单时,新课一开始教师就直接说明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点明教学目标,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迅速集中并有意导向教学内容,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叫做开门见山法。
如在讲授选修2-1“求曲线方程”一节时可这样引入:“我们学习了曲线方程的概念,知道如何证明一个二元方程是给定曲线方程的方法,但是并没有指出如何求曲线的方程,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寥寥数语,点明了课题。
二、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数学知识前后内容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内部联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已有旧知识建立联系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精选那些学习新知识必备的以及与新知识有着密切联系的旧知识作为复习内容,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
此及彼地“以旧带新”“温故知新”,这样导入新课的方法叫做复习旧知法。
本方法可以使学生在自然、亲切的气氛中进入新课。如必修四第一章三角函数“弧度制”第一节课的引入可作如下设计:提问:(1)1度的角是怎样规定的?(2)如果把整个圆周分成360等
份,每一等份是多长的弧?其所对的圆心角多大?教师板书:1度的角=1/360圆周角=长为1/360圆周的弧所对的圆心角,接着指出:长为1/360圆周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这种设计紧紧扣住了“1度的角”和“1弧度的角”的联系,以“1度的角可视为一条弧所对的圆心角”作铺垫,恰当地引入“1弧度的角”,从而使“弧度”这一令许多学生糊涂的教学难点获得突破,使概念变得容易理解与接受。
三、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数学。将生活实际与数学实际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从感性认识跨入到理性认识。
联系学生熟知的实际现象或实际问题,为新知提供感性材料,在课堂上开展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名副其实地交流,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叫做联系实际法。
如在讲“近似数”时,教师可以从班里有多少学生讲起。当老师发问时,学生一方面会感到奇怪,另一方面又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全班学生的准确数字。教师再根据”国新办就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举行发布会,指出我国的总人口数为13.705亿。”提问“我国现有人口是多少呢?”大家会很快地回答“十三点七零五亿”。教师进一步问“我国人口恰好是十三点七零五亿吗?一个也不多,一个也不少吗?如果不是这样,为什么大家又常常这样说呢?”这一连串的问题大家一时会答不上来,抓住时机教师很自然地点明课题,就会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这是发展思维的最好途径。
四、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疑”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及教材的内容和形式,提出探索性问题或设置疑问,上课一开始就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这样导入新课的方法叫做设置疑问法。
五、简述故事,导入新课
在新课的开始,不急于揭示课题,而是根据具体的情况先讲述一个与该课题有关的数学典故来揭示课题,使学生在好奇中思索、探究问题的答案,这样可使学生在情绪饱满、兴趣盎然的氛围中学习,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叫做简述故事导入法。
如讲授必修五“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先讲高斯小时候解一道算术题的故事,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题:“把从1到100的自然数相加,和是多少?”当其他同学忙于将这100个数逐个相加时,年仅10岁的小高斯稍加思索就得到了正确答案5050,这使老师和同学非常吃惊。你们也感到吃惊吗?高斯是用什么方法巧妙地算出来的呢?该问题直接激发了学生探求等差数列求和规律的强烈愿望,急切地盼望与等候老师把“谜底”解开,这样就巧妙地导入了新课。
六、动手操作,导入新课
心理学研究表明,通过动手操作,不但能增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巩固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上课一开始,教师就布置学生动手操作的任务,让学生动手、动脑,在极短的时间内牢牢抓住学生注意力,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叫做动手操作导入法。
新课导入的方法和技巧还有很多。笔者认为无论哪种导入的方法与技巧,都应达到同一个目的:新课的开始想磁铁吸铁屑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的认知注意力,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带给学生理智上的挑战、认知上的冲突,内心的震撼和无言的感动。
【初中数学课堂导入方法与技巧】推荐阅读: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要体现“四性”08-14
初中数学空间与图形课堂教学设计研修日志10-27
初中数学答题技巧11-29
学好数学的方法与技巧11-29
初中生物导入方法09-13
初中数学课堂效率08-19
初中数学复习方法09-12
小学数学课堂情景导入10-15
初中数学教学技巧论文08-08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现状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