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安全监管工作指导

2024-08-16

社区安全监管工作指导(精选20篇)

1.社区安全监管工作指导 篇一

巴南区鱼洞街道秦家院社区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员工作职责

一、认真贯彻执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等涉及食品药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街道、社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办公室和相关职能部门有关食品药品安全的决策部署。

二、及时收集社区内食品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及畜禽屠宰和药品生产、经营等各环节相关信息,了解掌握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为街道、社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办公室和相关职能部门制定食品安全工作机制、计划、政策、措施做好参谋。

三、在社区内开展经常性食品药品安全巡查,监督和指导食品药品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行为。

四、负责建立社区管理相对人档案,负责收集涉及食品药品安全的相关信息,并及时上报街道、社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办公室和相关职能部门。

五、负责收集上报社区内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群众意见,经常开展社区内食品药品安全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和制止违反食品药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并及时上报,防止和减少食品药品安全事故,防范和杜绝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六、督促社区食品药品从业人员参加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开展的教育培训和有关法律规定的年度健康检查。

七、大力宣传食品药品安全、消费者权益等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药品安全科普知识,为社区居民提供相关政策法规的咨询服务。

八、协助相关执法部门开展食品药品执法稽查和食品药品重大事故、违法案件的查处。

九、积极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服务,配合社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办公室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示范社区创建工作。

十、完成街道、社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和相关职能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2.社区安全监管工作指导 篇二

一、监管模式构建

1. 设计目标。

在项目前期调研基础上,基于“网格化管理”和“网络综合安监”平台,以安全社区建设和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集成安全监管功能,创新安全监管机制,形成安全监管模式,实现社会安全监管目标。第一,建立政府安委会及成员单位与企业、社区大安全体系内互通渠道,通过两平台构建覆盖省(市、自治区)、区(县、经开区)、镇乡(街道)、企业(社区)、车间(班组、社区楼栋及居民)五级执行主体间信息及时互通,协调联动,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体系内部大融合。第二,通过网格化管理和网络综合安监平台,实现社区和企业分级分类,按照安全社区建设和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要求进行全覆盖、全透明、全掌握,有限开放安委会成员单位相关平台,实现数据适时共享和信息系统高效利用,推进跨界联合监管,及时无缝对接。第三,各单位信息公告、企业(社区)信息填报、安全社区和企业标准化建设分类分级动态管理、优化监督检查、隐患自查治理、应急管理培训、专家指导、绩效考核等实现线上线下整体集成,实现公开公正、联合执法、分类指导、重点帮扶、热情服务的目的。第四,通过互联网思维,充分运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在全面掌握区域内动态数据基础上,加强安全监管周期性、关联性特征分析,做到检索、查询及时便捷、归纳分析系统科学,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规律可循”(国办发[2015]20号)。

2. 构建理念。

抓住大融合体系内部各单位安全监管队伍关键少数中的关键少数,转变传统安全监督检查方式,充分发挥在安全社区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企业、社区主体责任,落实各项建设标准和问责条例,形成安全监管执行理念。五级执行主体依据国家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隐患排查标准、安全社区和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标准,结合近期推出的应急预案优化范本,各司其职,不断建立健全社区、企业基础管理、应急准备、隐患排查、安全评估报告制度,优化形成安全监管防范理念。

3. 模式构架。

12233系统化安全监管模式:1个协调指挥机构——各级安委会;2个网络——网格化管理和网络综合监管,线下线上两张网;2个抓手——安全社区建设和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3个重点——抓好基础管理、隐患排查治理、安全评估报告;3大功能——拓展整合社会治理、社会服务、应急救援功能;通过适当的体制机制,跨界联动,及时无缝对接。具体如图1所示。

二、模式运行机制

为保证系统化安全监管模式设计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必须要有全方位的运行管理机制来保障工作顺利进行,在项目调研基础上,研究分析认为采取“一个中心,两条主线”的运行机制比较合适。

1. 整合成立一个中心。

以各级政府安委会及其成员单位相关职能部门为基础,整合设立五级应急指挥及社会服务管理联动协调中心,理清职责边界,在纵向上实现与上下级安委会及成员单位间的联动,在横向上就拓展整合3大功能与同级级各部门之间存在信息沟通、问题发现、问题处置、考核反馈(正向机制)等方面的联动,政令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抓好关键少数中的关键少数,畅通“条”“块”力量结合、专业与社会力量结合的渠道,便于整合和集中各类资源优势,创新社会系统化安全监管工作格局。

2. 抓好两条主线。

一是积极投入资金,有限开放安委会成员单位相关平台,实现数据适时共享和信息系统高效利用,考虑用户群体特殊性,积极开发PC端和手机APP,根据不同对象采用不同方式实现不同功能,形成社会安全监管业务全覆盖的网络综合监管系统,实现线上智慧安全监管;二是积极整合网格化管理平台线下各类资源,充分利用循环业务流程的梳理,优化工作流程,调动各类人员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的、及时的社会治理、社会服务、应急救援网络,实现线下跨界联动、群策群力、群防联保。同时将二者实现无缝对接,极大地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社会安全监管效能。

三、结语

在充分调研现有网格化管理和智慧城市实施情况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科学理论的诠释与指导,结合北京、上海、成都、重庆等安全社区建设和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实践,提出基于安全社区和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的“12233”系统化安全监管模式,这种模式对当前的工作环境适应性较强,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有利于整合各条块职能,提升政府社会治理、社会服务与应急救援水平和行政效能。

“12233”系统化安全监管模式,创设五级应急指挥及社会服务管理联动协调中心,抓住关键少数中的关键少数,以全社区建设和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高效调动整合资源,形成“跨界融合两抓手、线上线下大联动”的特点,通过大数据信息技术对多源数据、各条块职能、全流程闭环业务、多向考核问责、多向协调联动等整合与分析,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同步推进,有效解决安全监管中的诸多疑难杂症,具有一定的战略价值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柏瑛,于扬铭.网格化管理模式再审视[J].南京社会科学,2015(4).

[2]张泽根,赵振宇.关于海淀区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工作的思考[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2(4).

3.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创新机制探讨 篇三

关键词:安全生产优胜劣汰安全管理法律法规

煤矿企业中安全生产监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因素都和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新形势中,怎样才能将其做好,是社会中一项紧迫的任务,本文将针对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创新机制进行论述。

1 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创新理念

最近几年中,煤矿生产有了新的特点和变化,相关的部门确立了创新管理理念,实行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中心思想。加大投资引进先进的设备和高科技人才。实行优胜劣汰,将现有的科学技术进行推广应用,将落后和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技术及时淘汰。将各项安全生产治本的策略落实,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起长效的安全管理机制。

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落实各项措施,将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宣传。选择适当的时间,组织相关的宣传咨询活动,将平安创建,安全理念,相关的安全知识深入到企业、乡村和人民意识中。可以设立曝光台和舆论监督台,邀请社会中安全工作的代表来进行评论。

2 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创新机制

进行日常安全监管工作的时候,也许需要把企业主体的责任明确,利于监管工作可持续发展。

2.1 煤矿企业需要把自身的安全监管工作机制进行完善,把其中所有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机构都健全,安全科必须挂牌进行办公。煤矿中都需要至少有一名通风、机电和采煤的专业人员,对领导跟班入井的制度进行严格执行,对相关的数据做好记录。煤矿企业需要经常展开矿井透水事故的模拟演戏,并且邀请公安、电力、医护和矿山救护相关联的部门来一起参加,将施工人员实战的能力提高,防患于未然。

2.2 建立煤矿安全监管双委派机制。切合乡镇煤矿实际的管理技术,抓住源头进行管理,利用互联网、电视等媒体,在全国进行招聘高薪煤矿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进行考核、筛选。可以适当的制订一些规定:委派矿长如果连续两个月的绩效考核不合格,将会有相应的处罚甚至是辞退,考核出来的优秀员工给予奖励,在一年最后总考核中表现优秀的员工应该给予重奖。

2.3 建立煤矿安全管理联合执法机制。很多地方煤矿在管理中,会出现职责交叉不清的情况,工作中出现你推我攘的现象,给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都带来不良的影响。建立起煤矿安全管理联合执法队,在发现煤矿中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或违法违规的行为时候,都可以现在立即执行直查直办,利于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将煤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提高。

3 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创新措施

在意识满足,机制健全的情况下,还要加上高效的监管措施,才能使煤矿安全工作得以奏效。坚持以严教、严管、严处、严关来落实措施,将效果明显的体现出来。第一点:对煤矿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需要十分的重视,在每次长假之后,待员工返还工作时,要进行全员工的培训。展开面对面的安全教育培训,对相关的数据进行记录保存。培训中聘请煤矿行业中的专家、教授等,使用现代媒体教学,进行现场指导,施工人员相互帮助等一些教学方式,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二点:近几年中,水、火和瓦斯等一些因素都是引起煤矿发生事故的重点。这些安全隐患的存在,时刻的提示着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此进行预防和消除。①根据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方针,对水灾进行防护。煤矿按照水灾的性质和危害分类,制定相对应的措施进行治理。危害程度大的水害作为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加大对煤矿安全的投资,引进先进的防探水技术,使预防工作能够高效的开展。②完善矿井中火灾的防治系统和队伍,配备性能良好的消防水池和多种设施。对煤矿施工人员定期进行火灾防护、治理、自救和呼救方面的知识培训。对容易引起火灾的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查,例如:电气、电缆、放炮等环节,在煤矿工作中做到防患于未然。③在煤矿中建立起完善的瓦斯监控中心,并且每个煤矿中的瓦斯监控都要进行联网运行。如果有一个煤矿中的作业地点瓦斯超限预警,监控中心会快速的作出防御,指示现场人员撤离该地点,与此同时,反映给相关管理者及时采取治理措施。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对回采工作中的通风瓦斯管理加强,杜绝瓦斯出现集聚的现象。

4 结语

煤矿工作中排查安全隐患的方面,要组织相关的专业人员,制定出全面的方案,将责任明确落实。专业技术人员要根据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销号的原则,对现场进行监督和指导,煤矿整改治理按期完成,把引发事故发生的源头完全隔离切断了事。对于有效的引起事故发生的因素进行遏止,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相关部门会出台一系列的规定。如果煤矿企业的采矿许可证已经超过有效期限,自行私下接通电源,进行违规整改和生产的煤矿,需要立即执行关闭处理。严厉的打击违法违规的煤矿,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煤矿业平稳运行安全高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申晓辉.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2]梅剑萱.河南煤监局郑州分局对登封市政府二季度煤矿安全监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J].决策探索,2011(16):76-76.

[3]梅剑萱.河南煤矿安监局局长牛森营带队监督检查商丘市煤矿安全监管工作[J].决策探索,2011(12):80-80.

[4]彭朝晖.当前我国乡镇煤矿安全监管问题研究——以平顶山市为例[D].郑州大学,2009.

4.社区安全监管工作指导 篇四

为加强社区服刑人员管控,提升社区矫正监管水平,严防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情况的发生,切实把社区矫正各项监管工作措施落到实处。根据我市社区矫正工作实际,决定从2014年8月18日起,在全市开展为期2个月的社区矫正监管工作自查活动。具体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开展社区矫正监管工作自查活动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落实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坚持把教育改造社区服刑人员作为社区矫正工作的中心任务,切实做好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和适应性帮扶工作,提高教育矫正质量。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日常工作的规范化,不断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质量,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活动时间及目标

1、自查时间从2014年8月18日开始到2014年10月18日结束。

2、主要目标:

(1)分析和查找服刑人员周电话汇报、月思想汇报、公

益劳动、学习教育和外出请销假五项监管措施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制定措施,完善制度,根除和杜绝普遍存在的“软”、“弱”、“虚”现状,确保和规范社区矫正监管工作措施的落实。

(2)加强矫正对象手机定位监控工作,建立电子档案,手机GPS定位率达95%以上,杜绝矫正对象手机停机、换号和人机分离情况的发生,明确司法所长为定位监管第一责任人,负责对矫正人员手机定位工作进行审核把关,督促工作规范开展。安排人员每日登陆定位平台进行信息更新与轨迹跟踪,对严管级、有“前科”和有不良记录的社区矫正人员进行重点防控,对越界、关停机人员进行核查、警告,每日记录异常情况并上报市局矫正办,确保不脱管、不漏管,严防重新犯罪。

三、活动内容

自查活动要围绕五项监管措施落实的真实情况,紧紧抓

住查清问题、找准原因,严格程序、规范落实。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开展一次档案自查。主要查矫正对象的周电话汇报、教育学习、公益劳动、思想汇报、外出请销假等工作记录情况。

2、进行一次走访谈话。走村入户,对矫正对象进行一次

走访和谈话,和其亲属(家属)谈矫正对象遵守纪律情况,见面谈话率达100%,谈话要注意方式方法,内容要具有针对性,谈话内容要做好笔录;对在规定时限内未到司法所汇报思想、学习教育、公益劳动的,并进行思想教育和劝导。对多方联系仍无法确定其下落的或经多方教育仍不接受社区矫正的(包括脱管漏管),将有关情况进行详细记载,用书面形式通报当地公安派出所,给予警告等处罚,要求公安派出所进行查找,并报送市矫正办。

3、加强社区矫正对象的学习教育和公益劳动工作,确保

学习教育、公益劳动时间月不少于8小时。通过走访谈话后,各司法所举办一期社区矫正对象集中法制讲座一天,公益劳动一天,增强矫正对象的服刑意识,提高矫正对象的劳动意识和教育改造效果。讲座内容包括矫正对象应遵守的各项规定、《刑法修正案八》和《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

4、及时和移动和电信运营商联系(司法通运营群号

371907756),解决软件不能正常监控运行的问题。加大手机GPS定位率,及时录入矫正对象相关资料,掌握矫正对象行踪,使社区矫正管理工作更趋科学化、规范化和无缝化。

5、对于日常管理记载、谈话记录、考核记录月度小结,矫正方案、监护协议书、接受矫正保证书及期满鉴定表等内容不全或有缺项的,及时查补,提高档案的完整性。一是查

找社区服刑人员思想汇报和电话汇报方面存在的不按规定递交书面思想汇报、登记不及时或后补记录等问题,对于思想汇报过于简单、走过场的,要求矫正对象进行重新思想汇报,进一步规范思想汇报和电话汇报。二是查找社区服刑人员公益劳动方面存在的组织不严密、参加人数不齐、记载不规范等问题,进一步规范社区服刑人员公益劳动,保证每位矫正对象每月完成不少于8小时的公益劳动。三是查找社区服刑人员请销假制度落实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规范社区服刑人员外出请销假。对社区服刑人员外出、上学需要请假的,司法所要在规定范围内及时办理、提供方便。四是惩处严重违规违纪的社区服刑人员,凸显刑罚执行的严肃性。各司法所对在册社区服刑人员现实表现逐人进行分析排查,对长期不服从管理教育规定、屡教不改、情节严重的或者公开对抗管教、影响恶劣的社区服刑人员,根据相关文件规定坚决予以惩处,树立社区矫正严肃性和工作权威。

6、对原判罪名为抢劫、强奸、吸毒贩毒及故意伤害,精

神病杀人等矫正对象及矫正期间为精神病人、三无人员,有涉毒倾向人员及违反社会治安倾向人员进行重点摸排监管,并将情况报市局。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要把自查活动作为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周密安排、细致部署,确保自查活动取得实效。

2、明确工作责任。要结合实际,认真制定方案,精心组

织实施,强化责任分解,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3、建立长效机制。按照自查活动的目标要求,认真查

找社区矫正监管措施落实方面存在问题和不足,分析原因,大力整改,形成监管措施落实的长效机制,通过监管措施的落实,全面准确地掌握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状况、家庭状况和行为动态,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矫正,促进社区矫正工作的科学发展。

4、目前司法所人员较少,包抓司法所的科室,要积极参

与这次社区矫正自查工作当中,充分发挥各科室优势做好这次社区矫正工作自查、走访和再教育工作。

5、各司法所于8月25日前,把自查方案报社区矫正办

公室。2014年10月13日上报自查工作情况总结,市局在9月初对各司法所自查情况进行检查,并将于10月15日左右召开社区矫正工作汇报会,听取各司法所自查工作汇报。附:社区矫正对象走访笔录。

社区矫正对象走访笔录

时间:地点:谈话人:记录人:被谈话人信息

姓名:性别:矫正类别:罪名:家庭住址:电话:我们是本辖区司法所工作人员。今天,我们来家访,主要是了解你的近来的思想状况、行为表现、是否存在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困难,问你的有关问题请你如实回答。问:你近期从事什么工作?汇报一下你的工作情况。

问:最近有没有不良现象及重新违法犯罪行为的想法?

问:近期家庭情况怎么样?

问:汇报一下你的近期的思想情况?

问: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要求,每周电话汇报一次,每月来所报到书面汇报一次,每月组织的集体教育和社区组织的公益劳动,你都做到了吗?

问:你是否清楚的认识了以前自己所犯的罪行?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问:希望你能认真吸取教训。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学习有关法律法规,遵纪守法,你能否做到?

问:在社区矫正期间能保证移动手机号码不关机或欠费停机现象发生吗?

问:今后在生活中碰到问题时,要多和组织上进行沟通、交流,不要鲁莽行事,你能不能做到?

问:你还有什么需要补充说明的吗?所讲的是否属实?

5.安全监管工作措施 篇五

一是高度重视,加强领导。镇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组织领导,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作为日常重点工作来抓,特别是认真贯彻落实关于食品药品安全的“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重要指示。成立镇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全镇25个行政村居各确定一名食品安全员和一名信息员,定期报送各村食品安全和农村家宴等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二是强化宣传,提高意识。宣传形式以发放宣传资料,展示假劣食品,在单位显示屏、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农贸市场、超市、餐饮单位和学校门前悬挂宣传标语、条幅,利用广播、政府网站、手机短信平台等媒体宣传,开展食品安全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农村和进企业等活动多种形式宣传,大力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安全知识。截至目前,已发放传单3000余份,发送食品安全手机短信4000条,开展食品安全宣传8次。

6.水上安全监管工作特点 篇六

一是仔细评估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和执行情况,针对今冬明春特殊时期的监管特点进一步完善监管措施并确保能够落实到位,工作总结《水上安全监管工作特点》。

二是努力克服不良天气影响,加大现场巡查和船舶安全检查力度,仔细排查水上交通运输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及时予以纠正,着力消除大隐患、防范大事故。

三是突出抓好重点对象的安全监管,对载运钢材、精矿粉等特殊货物的船舶,进一步加强对货物积载和系固的现场抽查。

四是切实做好恶劣天气下的水上安全监管,通过多种渠道发布恶劣天气预警信息,严把船舶抗风等级关,避免船舶冒险航行。

五是积极做好防抗海冰工作,密切关注冰清的发展态势和影响范围,及时提醒船舶注意辖区冰情,合理编排船舶进出港次序。

六是着力夯实砂石船安全管理基础,进一步摸清辖区砂石作业船情况,完善管理措施。

七是加强应急防范和值班值守,加强与相关应急力量的沟通联系,切实做好预防预警和应急准备。

7.社区安全监管工作指导 篇七

一、我省“三品”发展的现状

从“三品”工作在我省开展以来, 我省一直把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作为推进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绿色食品的品牌优势, 抓大放小, 扶优扶强, 以龙头企业为重点, 抓名牌产品认证, 强化优势特色产品开发;突出有机农产品市场优势, 因地制宜发展。尤其是《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发展的意见》 (晋政发[2011]2号) 文件的出台, 使全省“三品”产业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当前, 全省绿色扶贫工程、名牌产品认证以及“三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等三大重点工作递次推进, 不断深化, 我省“三品”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喜人局面。截至2011年底, 全省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企业641家产品1506个, 认定无公害产地1966万亩, 认证绿色食品企业及产品分别达62家和123个, 经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有机企业40家产品144个, “三品”产品及原料生产基地面积2147万亩, 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35%。

二、“三品”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省“三品”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

(一) 宣传教育广泛性不够, 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有待加强。

近年来, 全省上下虽然对“三品”开展了一定规模的宣传, 但群众对于“三品”理解的广度和深度仍有待加强, 一些群众对“三品”相关知识了解还不够, 依法组织“三品”生产和加工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特别是部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对承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职责认识不够, 重视不够, 工作落实不够的问题, 缺乏责任意识;同时, 目前农产品生产禁用、限用农药品种尚且明确, 但国家推荐的农药品种群众知晓不多, 部分生产经营企业, 特别是小散生产经营户法律法规意识淡薄, 职业道德缺失, 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 置消费者的生命健康于不顾, 在果蔬及其它一些农产品上, 农业投入品使用不规范现象大量存在, 致使农药、化肥等使用不合理, 效果不佳、利用率低下, 严重影响“三品”质量安全。

(二) 分散经营, 制约了“三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

“三品”要求农作物进行标准化生产, 即“三品”生产的各个环节, 如生产、管理、采收、包装等采用统一的标准来组织实施, 才能生产出高标准、高质量的产品。但是, 目前我省认证“三品”主体大多是农民专业合作社, 经营主体是千家万户的农民, 这些众多的经营主体很难统一按照一个模式组织生产。分散、粗放、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方式, 给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产品质量认证、技术人员培训、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等方面都带来了不便, 同时, 将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放在生产链末端难以消除源头隐患, 从而影响了“三品”质量安全工作, 制约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 也更容易让消费者对农产品安全失去信心。

(三) 质量安全监管能力不足, 缺乏必要的监管手段。

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原因, 严重影响了我省认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一是我省各市、县农产品监管工作机构不完善, 缺乏必要的监管人员, 不能满足“三品”监管工作的要求和发展趋势。由于所对口科室大多身兼多项工作, 平常业务工作杂乱、不专业, 导致我省“三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不强。二是管理制度不规范、不健全。由于“三品”质量安全监管是一项全新的工作, 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技术支撑, 只能是摸索着前进。虽然《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制定了一些相关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 但有的在实际工作中可操作性不强, 仍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三是监管能力及范围有限。“三品”质量安全监管需要有必要的行政执法能力作为保障, 目前我省的“三品”监管还仅仅停留在产地投入品生产记录检查、农产品批发市场、经销门店的市场标志监察等, 没有行政执法能力, 对存在的一些违法行为我们只能借助其他执法部门对其做出处理。

三、建议与对策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的新要求, 在当今农产品生产领域缺少行业自律, 在生产过程中随意使用农药、激素、瘦肉精等非法投入品, 为此只有加强诚信意识, 提高道德底线, 依靠正确的政策、法律、法规和有效的监控管理, 最终才是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切实手段。

(一) 建立健全“三品”监管制度。

一是进一步规范认证及监管流程。努力推动“三品”企业生产及监管的规范化, 制度化、品牌化。二是建立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及应急处置制度。规范和指导应急处理工作, 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三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最大限度地减少“三品”质量安全事故的不良影响和危害。三是积极建立全程可追溯制度, 推进企业信用考核管理制度。通过严格的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和有效的证后监督, 基本上达到“三品”的“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目的, 进一步保证“三品”生产的规范化和产品的安全性。

(二) 加强“三品”质量安全监管。

在生产分散的现实条件下, 更需要将农产品安全监管重心向生产源头倾斜。要定期、不定期地对我省的“三品”进行全面检查, 督促其建立符合“三品”生产要求的全程质量管理体系, 特别是源头的监管, 普遍要做到“环境有监测、操作有规程、生产有记录”。同时, 监管部门要加大对企业现场检查力度, 并进一步加强日常例行检测和专项检查抽检力度。重点做好已认定的“三品”生产基地和已认证产品的质量监督, 加强对农资批发市场、农 (兽) 药和饲料经营门店监管, 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定期监测重点农资质量, 及时查处违法行为, 杜绝违禁和假冒伪劣农资流向市场, 从源头上杜绝农业投入品对“三品”质量安全带来的隐患。

(三) 加大对“三品”申报主体的政策指导与标志标识监管工作。

针对我省范围内的申报“三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开展《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宣传培训, 使“三品”的申报主体法律意识得到提高, 从源头上杜绝擅自转让或买卖标志、伪造或冒用标志的行为, 营造我省“三品”产业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同时, 对于申报“三品”成功的企业, 督促企业及时贴标和用标, 并指导企业规范用标, 提高企业用标积极性;提高“三品”标志的加贴使用率, 对伪造、冒用、超范围用标等违法违规行为与工商部门依法进行查处。鼓励各超市及市场设立“三品”销售专柜, 并组织人员定期在农贸市场、批发市场、超市进行市场监察工作, 尤其对标志与食物不符、标志与证书不符的行为要进行重点检查。

(四) 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 健全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支撑体系。

加快推行标准化生产, 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和监管体系, 逐步形成市、县、乡三级农产品质量检测和监管网络。在今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上,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强调要以“三品一标”为抓手, 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对“三品一标”要重点加强证后监管, 严格认证程序, 提高认证门槛, 严把认证质量审核关;要抓紧建立退出机制, 一旦发现问题, 坚决出局, 没有整改机会;要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创建, 不断扩大“三园两场”建设比例和规模。对标准制修订要依法加快农兽药残留标准清理步伐, 制定一批执法急需的安全标准和质量要求。

(五) 建立“三品”准入追溯, 探索长效监管机制。

为规范“三品”生产经营管理, 要加快“三品”质量追溯及市场准入工作。农产品质量追溯, 是一种管理制度, 更体现一个产业的发展水准, 同时倡导讲诚信、重责任的职业道德。面对大宗鲜活农产品, 进一步转变消费环节和消费方式, 建立一套完整、严密的质量追溯体系。特别是要扩大“三品”质量安全追溯范围, 逐步实现全程可追溯制度。同时, 对进入超市、批发市场销售的“三品”采取凭证入市和检测入市两种办法, 在批发市场建立索证索票和进销货台账制度, 对“三品”和基地自检的产品, 实行质量安全检测合格证明准入制度。在强化市场监管的同时, 还要强化对兽药、饲料生产经营单位诚信档案的建立。在市场准入上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推进、不断完善”的原则, 本着“先易后难、先常规后特殊、先大宗后个别、先示范后推广”的思路, 从蔬菜、水果类、猪肉等“三品”开始, 从批发市场、超市逐步向全省农产品市场的所有农产品延伸, 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进全省农产品市场准入及质量追溯工作。

(六) 加大宣传力度, 营造全社会关注“三品”质量安全良好氛围。

8.社区安全监管工作指导 篇八

【关键词】医疗安全监管工作;特点;完善策略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010—02

在卫生监督工作中,医疗安全监管是重中之重。在医疗安全监管工作中,完善的监管措施,有效的执行情况,能够有效防止由于医疗安全事件而引发的医疗纠纷,避免出现医疗差错,发生医源性疾病,并可以保障公民健康,同时对卫生监督部门的公信力,医院形象起到决定性作用,使医疗安全监管工作在卫生监督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分析医疗安全监管工作的特点,并探究完善策略,以此提高医疗安全监管工作水平。

1我国医疗安全监管工作的特点

1.1我国医疗安全监管工作注重机构、人员及技术的准入管理,未加强医疗行为的日常性管理。在医疗安全监管工作中,卫生监督部门加强对医务人员、医疗设备及医疗技术的管理工作,但没有加强对医疗行为的日常性管理。使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受到经济利益诱惑下,经常会导致医患信息无法做到平衡,监管工作不严,导致医疗机构出现超标准收费现象。

1.2注重处理医疗事故,忽视监管其他医疗质量安全。在处理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时,医方在认为自身行为存在过失和问题时,并可能构成医疗事故,医疗机构在解决纠纷时通常是采取协商方法进行处理。当问题不会构成医疗事故时,医疗机构就会让患者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在医疗安全安全监管工作中具备着这个特点后,会导致医方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

1.3医疗安全监管工作缺乏有效的处理手段。部分医疗机构不怕违反医疗规定,同时认为在出现医疗问题时,不会受到严重惩罚,并且也不会出现严重的行政处理,使卫生监管部门只是责罚,而被罚单位也只是放任,无法得到有效的监督效果。

1.4医疗安全监管工作有着较大的随意性。部分卫生监管部门在处理医疗安全事故时,行政干预工作有着较大的随意性。在出现医疗事故时,也愿意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并不会进行有效的行政处理,使医疗安全监管工作缺乏有力的问责机制。

2我国医疗安全监管工作的强化措施

2.1建立完善的法律标准体系。在医疗安全监管工作中,完善的法律标准体系是安全监管工作实施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医疗安全监管工作需要高度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当医疗安全监管工作中出现新问题后,可以及时进行处理。而且明确解释现有的法律标准体系,以此完善医疗服务标准,提高医疗安全监管技术水平。

2.2提高工作人员的监督和管理能力。卫生监督管理人员在对医疗安全进行监管时,为了完成医疗安全监管工作,必须要保证工作人员具备着执法能力。同时工作人员要对各項卫生政策和医疗机构管理制度进行全面了解,并掌握其中的知识。另外也要具备着临床专业知识,并熟悉法律知识,保证医疗安全监管工作可以顺利实施。

2.3完善监管运行机制。要对卫生行政部门、监管机构和医疗机构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处理,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责任,提高行政处理能力。同时卫生监管机构要提高监督水平,增强监管能力,科学落实保障机制。在安全监管工作中也能够配备相应的监管仪器,加强医疗安全监管人员的专业性,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有效增强监管人员的执法能力,提升工作效率。比如青岛市卫生局组织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安全生产培训工作,通过此次培训,加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管理,提高各卫生机构安全管理水平。

2.4创新监管方式。在医疗安全监管工作中,必须要全面完善和发展医疗安全监管模式,加强医疗安全监管水平,提高监管部门的监督效率。这就需要监管部门要创新监管方式,加强安全监管水平,提高监管效率。比如在医疗安全监管工作中,为了提高安全监管水平,增强监管效率,上海实行了医疗安全监控系统,将医疗安全监管模式可做到有效的事前预防和主动预防的监管模式。

2.5加大医疗安全监管力度。目前,我国部分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还正在深化改革中,正在有效调整职能,加强监管力度中。而在改革中,使监管人员编制出现严重短缺,导致监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地方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卫生监督工作执法政策和机制,而且监督设备和监督手段也无法顺应快速发展的社会水平。对医疗安全监管管理的顺利开展造成严重影响,这时就需要加大医疗安全监管力度,提高安全监管水平。

3 总结

在医疗安全监管工作中,为了提高医疗安全监管水平,增强安全监管能力,必须要全面分析现今我国医疗安全监管工作的特点,并找出相应的完善对策,提高监管水平。建立完善的法律标准体系、提高工作人员的监督和管理能力、完善监管运行机制、有效创新监管方式,并加大医疗安全监管力度,以此提高医疗安全监管水平,增强安全监管能力。

参考文献:

[1] 柴树锋.卫生监督在医疗安全监管中的问题与对策析[J]. 卫生监督管理,2012,17(12):556-559.

[2] 杨波,贾宏亮,丛晶,等. 医疗安全监控系统在卫生监督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11,34(05):113-115.

9.安全监管工作计划 篇九

一、落实工作任务

(一)加强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和食品卫生知识“五进”活动,做到家喻户晓,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和健康意识,努力营造人人重视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加强信息员与群众间的联系沟通,引导群众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管。

(二)加强日常监管。重点加强食品安全隐患排查、以及网格辖区内市场和餐饮耽误的监督管理、自办宴席登记,把日常监管落到实处,建立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良好秩序。

(三)加强队伍建设。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员队伍建设,提高责任意识和监管能力,确保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取得成效。

二、完善监管网络

村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抽调1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辖区内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开展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督促并指导一级网格开展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的日常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村食品安全协管员和信息员在镇食安办指导协调下开展工作。

三、强化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建设,监管网络、强化监管、签订年度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状,落实属地、行业和部门监管责任,严格按照时间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落实监管制度。建立健全各项监管制度,加强工作巡查和信息收集、报送,抓好食品安全宣教工作,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是直接责任人的意识,切实提高公众认知水平。

10.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汇报 篇十

2012年以来,食药监局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局正确领导下,认真履行餐饮服务及保健食品安全监管职能,依法行政、依法监管,大力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确保了我县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夯实基础,摸清了餐饮服务单位及保健食品经营企业的基本情况。今年以来,我们对全县的餐饮服务单位及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餐饮服务单位69家,其中学校及企事业机关食堂17家,保健食品经营企业18家。通过摸底调查,摸清了我县餐饮服务单位、保健食品经营企业的分布和基本情况,并对每个餐饮服务单位、保健食品经营企业进行登记建档,为今后的监管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对全县实行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一是我局对全县餐饮服务单位及保健食品经营企业网格化管理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细化了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将食品安全职责落实到每一个科室、落实到每一个监管人员,确保每个餐饮服务单位及保健食品经营企业都有专门的监管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有效解决监管存在盲区和空挡的问题。二是组织人员将全县的餐饮服务单位及保健食品经营企业信息全部录入到食品安全责任监管网格化平台,要求监管人员制定自己的检测计划,并将食品安全监管做为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三是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食品安全工作职责,给食品安全造成不良后果的工作人员,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

三、强化监管,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及狠抓重点时段的食品安全监管。一是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今年共召开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会议2次,召开专题培训会2次,对学校食堂监督频次平均达4次,同时对学校食堂所有人员进行了免费培训。二是开展了对企事业单位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的专项整治。具体做法是:分别召开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并开展执法检查,下达《监督意见书》二百余份。三是积极开展整治“小餐饮”行动。对小餐饮进行了全面排查,摸清了小餐饮的基本情况,加强了对小餐饮的监督指导,对5家无证小餐饮依法进行了取缔。四是确保重要节日食品安全,为确保五一等节日食品安全,我们及时召开了餐饮单位负责人会议,认真落实节日的食品安全工作,对承办酒席的餐饮服务单位实行备案制度。五是保障全县的两会、中高考及各项重大活动期间食品安全,我局派出监督人员提前介入供餐单位,对供餐单位食品原料、食品加工过程、餐具消毒等重点环节全程监督,特别是今年的中、高考期间我们对考点学校食堂和考点周边餐饮单位进行了监督检查,共检查餐饮服务单位300余家次,确保了师生的饮食安全。

四、强化应急处置,切实提高处置能力。为应对突发食品安全事故,我局制定了《广灵县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成立了以xx局长为组长的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下设两个监督科室,并明确了监督科室的职责,建立了一套“信息畅通、反应快捷、指挥有力、责任明确”的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体系。

五、严格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我局在召开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会议中指出,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的责任主体,向市场提供合格产品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必须依法取得行政许可,全面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严格程,及时消除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害与风险,企业法定代表人为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11.社区安全监管工作指导 篇十一

本文综合了野外石油物探施工生产发生事故的原因,总结起来可分为以下三点:第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第二是物的不安全的状态,第三是施工环境的不安全影响。发生一切的事故都反映了施工单位在安全管理上做的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没有做到位,针对的安全教育工作往往流于形式,使野外石油物探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不足,尤其是一线的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没有很好的自我保护能力。相关的安全责任制度也不是很到位,相关安全制度可操作性差,机器设备的检修不及时,有时会存在违规作业和违规施工等现象。安全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野外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不能被发现,使员工在不安全的状态下进行生产作业。因此本文就这些不安全的因素对提高野外石油物探施工提高基层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了以下几条建议:

不断强化法律、法规方面的教育,提高依法监督管理的技能和自觉性。基层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应具备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政治素质,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践行“三个代表”思想,能理论联系实际,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安全监督管理员要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等国家有关石油地质勘探安全监督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并能够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规范,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经得起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考验,更好地维护执法者的形象,做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

加大安全监督管理力度,提高监管工作技能。安全监管人员应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加大安全监管力度,严格把关,做到事事有标准、件件有依据。实行抽查和跟踪检查相结合,变事后反省为事前抓预防,事中抓控制,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之中。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施全程预防控制,特别对爆炸物品和事故高发部位进行重点检查、重点监控,消除安全隐患,从根本上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概率。在野外石油物探施工安全监督管理过程中要做到四个字:细、实、严、稳。细,就是深入细致;实,就是工作要落到实处;严,严把程序,把好质量;稳,就是要稳步推进,力保稳定。

加强自身素质修养,提高安全监督管理水平。在基层安全监督管理的实际工作中,有许多问题是书本上没有的,没有实际经验,就难以有效地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丰富自己的安全监督管理能力。安全监管人员在安全监督工作中既要坚持原则,严格执法,又要热情服务,即:态度要好,原则不放,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工作方法。一般来说,较强的安全监督管理能力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具有收集、整理、处理各类安全信息的能力,能正确理解和领会上级文件精神,并及时传达下去;二是具有逻辑推理、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能透过事物现象明察本质,通过小现象发现大问题,消除隐患于萌芽之中;三是具有协调关系、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加强沟通,形成安全生产的合力。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安全监管人员要经常与被监督管理员单位领导沟通,及时通报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高其安全意识,使其主动接受检查,变静态的事后反省为动态控制管理。针对野外施工中的爆炸物品管理、冰雪上作业、交通隐患、机械伤害、用电安全和防火安全等易出问题的部位采取经常的定向抽查、跟踪检查和专项治理,使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从而促使野外施工单位增强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野外生产一线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我们要鼓励、督促施工单位和个人做好创优达标工作,又要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使之形成一股凝聚力,共同抓好安全监督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总之,每个安全监督管理人员都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提高安全意识,认真按照“廉洁、高效、公正、优质”来履行野外石油物探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职责。在工作中要发扬团队精神,提倡团结友爱、相互尊重、相互谅解、相互协作,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力度,严格把关,这样才能提高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质量,树立良好的杜会信誉和企业形象,促进野外石油物探施工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本文对加强野外石油物探施工的基层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包括四个方面:不断强化法律、法规方面的教育,提高依法监督的自觉能力;加大安全监督管理力度,提高监督工作质量;加强自身素质修养,提高安全监督管理水平;加强沟通,形成安全生产的合力。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促进野外石油物探施工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和发展。

12.社区安全监管工作指导 篇十二

王浩水在讲话中指出, 今年以来, 各地、各有关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系列工作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系列讲话精神, 按照“五级五覆盖”“五落实五到位”的工作要求, 积极推动危化品、烟花爆竹、油气输送管道安全生产和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监管重点工作落实。扎实做好油气管道隐患治理、危化品各项专项整治, 重点治理烟花爆竹分包转包、“三超一改”问题, 推进烟花爆竹机械化工作和完善“三库四防”设施, 进一步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监管等工作, 有力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

王浩水强调, 今年上半年危化品和烟花爆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虽然取得积极进展, 但所面临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化工、危化品较大事故多发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烟花爆竹分包转包、“三超一改”非法违法事故时有发生, 危化品领域和烟花爆竹行业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和政府安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还普遍存在。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 增强做好危化品、烟花爆竹、油气输送管道和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不断改进和强化安全监管工作, 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

王浩水要求, 下半年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积极推进政府“五级五覆盖”和企业“五落实五到位”, 牢固树立“零死亡”理念, 坚决打好油气输送管道隐患整治攻坚战和重点县攻坚战, 深入整治烟花爆竹许可证过期生产、分包转包和“三超一改”等违法违规行为, 强化烟花爆竹“三库四防”和机械化建设, 加强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行业安全管理, 开展特殊作业安全管理专项治理和安全仪表系统仪表功能安全管理试点, 进一步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监管。同时要联合有关高校, 重点做好化工安全生产人才培养。王浩水还针对季节特点就如何做好当前危化品、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工作做了部署。

13.建筑安全监管工作研讨文章 篇十三

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不仅解决了大量的劳动力就业,也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而建筑业的安全监管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当前,全国各地建筑业的安全形势总体是好的,但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安全监管不严、安全措施不力、施工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致使建筑行业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制约着建筑业的发展。为此,如何进一步抓好建筑业的安全监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必须认识上再提高,增强抓好安全监管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思想是行动的指导。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是抓好建筑安全监管的前提。一是要统一思想认识。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不仅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造成群死群伤,引发许多社会问题。因此,各级党政组织,尤其是各企业、单位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建筑安全监管,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性,将建筑安全监管工作摆上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二是要加强组织领导。要切实落实各级安全监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落实安全监管具体责任人员。要经常召开会议,研究分析建筑安全生产形势,落实安全监管措施。要抓好对 安全监管的考核,实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一票否决制”。三是要抓好教育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网络、板报等工具,广泛宣传抓好安全监管的重要性,通过典型建筑生产事故、事例的剖析分析,教育广大群众,特别是教育从业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要经常组织安全知识教育培训,让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深入人心。近三年来,我们举办了区内建筑行业安全管理人员、监理人员管理知识培训班15期,培训人员达1000余人,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必须机制上更完善,不断规范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制度

健全的监管机制是抓好安全监管的有力保障。近年来,我们从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监管制度入手,切实加大建筑企业安全排查、整改力度,有效地防止了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是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要求监管部门、企业做到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健全,班子成员安全生产责任明确,乡镇有从事安全生产的专职人员,同时要求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村委会、社区的重要工作内容,把安全生产责任延伸到村、社区。二是完善安全生产工作制度。要求各企业切实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隐患排查制度、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安全生产值班制度等,并上墙公布,完善台帐。三是强化安全生产形势分析通报制度。政府有关监管部门定期听取安全生产工作专题汇报,定期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及时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各企业单位也要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分析会议,研究、布置、督促本企业内部搞好安全生产工作,保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四是加强安全生产制度创新建设。针对安全生产管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新的管理方法,助推安全管理迈上新的水平。

三、必须监管上勤排查,切实将安全隐患清除在萌芽状态

安全生产无小事,小小的疏忽往往会引发重大的事故。因此,在安全监管上必须做到勤排查,快整改,确保安全隐患无处遁形,安全措施全面覆盖。一是口要勤。要将安全生产监管作为政府责任部门和企业的常态工作,逢会必讲、逢会强调。要针对不同时期的监管重点,引导、教育企业及施工人员注意安全防范的重点。如雨季要特别注意护坡、围挡的安全,夏季和秋季要特别注意防火、用电的安全。二是腿要勤。由政府责任部门牵头,经常组织好项目监理、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班组安全员下到企业、工地、现场,对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各处现场,进行全覆盖式检查,包括各项目组织施工程序,施工组织安排,个体防护措施等。三是手要勤。对发现并查出的安全隐患,责任单位的主要领导要高 度重视,克服侥幸心理,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整改。对于一时难以整改的,企业要自觉停工整改,直到落实整改措施后才能恢复生产。近两年来,我们累计开展了33次建筑工程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检查工程1260 项,下发事故隐患通知书371份,排查、整改安全隐患 517处。

四、必须经费上大投入,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

安全经费的大投入,必将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为此,要进一步创新方法,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安全生产经费投入,夯实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一是政府要舍得投入。要将安全生产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适当增加。二是企业要加大投入。各企业正确看待安全投入与回报关系,科学合理地安排安全投入结构,在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和劳动防护与保健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要重点加大安全生产科技进步的投入,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大力推广安全适用、先进可靠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全面提高企业安全生产能力和水平。三是全社会要大力支持。全社会都要关心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积极筹措资金支持企业安全生产设备的升级、改造。各社会团体要积极通过举办培训、讲座等途径,免费为企业从业人员开展安全生产培训,为提高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操作能力作出积极的贡献。

五、必须奖惩上更严格,加大违规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14.学校安全监管工作汇报材料 篇十四

——示范引领推进安全文化全面发展。一是加强校园安全文化、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等三类示范点建设,已通过评估验收的示范点共36个。

二是指导部分县区编写安全教育地方教材,开展安全教育课题研究,宁陕县《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读本》已邀请教材出版机构编审。

三是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专题培训和经验交流,打造了汉滨区铁路九年制学校等一批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典型,努力做到“我的安全我负责、他人安全我关心、集体安全我尽责”,逐步实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内涵转变,全市各县区、各学校安全文化建设氛围逐步形成。去年12月底组织开展了“全市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管理现场会”,观摩了市第二幼儿园、汉滨区铁路九年制学校现场点,邀请全国学校安全管理知名学者崔祥烈开展了《点亮生命安全之树》的专题讲座。四是加强工作调研,每年围绕一个主题,深入开展综治平安建设调研工作,形成了一批调研成果。

15.如何抓好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篇十五

1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明确职责, 建立安全监管机制

充分认识畜产品安全工作对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以及对维护公共卫生的重要性, 做好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工作是保障动物公共卫生安全的关键措施。加强组织领导, 明确工作职责, 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 做到责任到位、人员到位、监管到位。

2 加强检疫监督队伍建设, 加大执法力度

2.1 健全检疫执法队伍

截止2013年, 全县各个乡镇都成立了动物卫生监督分所, 经过严格培训, 县乡镇配备执法人员42人, 为了确保村一级产地检疫工作需要, 还建立了以村级动物防疫员为依托的动物检疫协检队伍, 全县已聘用协检员217人。形成了涵盖县、乡、村三级的畜产品安全监管网络, 在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2 加强检疫执法人员培训

结合工作实际, 通过采取集中培训和分级培训等多种有效的培训方式, 组织检疫员认真学习法律法规以及业务知识, 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严明工作纪律, 增强工作责任性, 认真遵守检疫操作程序, 努力打造出一支业务精通、政治合格的动物检疫执法队伍, 为动物检疫工作的稳步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建立健全检疫人员管理制度

除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外, 还制定了《渭源县动物检疫员管理制度》、《动物检疫申报制度》、《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和《渭源县畜牧兽医局行政执法六条禁令》等制度, 并制作成框子牌子, 悬挂在墙。经常派出动物卫生监督人员对基层站检疫执法人员的检疫工作情况进行监督, 对执法的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规范了全系统检疫执法行为。

2.4 层层签订责任书

县畜牧兽医局与乡镇兽医站;兽医站与每位检疫员;动物卫生监督所与养殖企业、小区、养殖专业合作社、动物贩运户等层层签订了动物防疫、畜产品安全责任书。对防疫、检疫监督的各个环节提出了具体的责任要求和义务。

3 加强饲养场监管

严把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办理, 不符合条件绝不办证, 符合条件的迅速办证。并对全县养殖企业、小区、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进行划片, 责任到人。分管领导包片, 检疫监督人员包企业、小区、合作社。检查动物防疫、检疫等工作, 并指导建立健全购销台账, 健全用料、用药、消毒、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等畜禽养殖档案。加大对饲养畜禽的监管力度, 切实掌握饲养场的饲养情况, 严把产地检疫关, 检疫人员严格落实生猪宰前“瘦肉精”尿样检测制度, 凭尿样检测报告出具检疫合格证明, 对符合规定要求的畜禽凭产地检疫证明方可进入流通环节。规范了动物饲养, 有效控制了药物残留和疫病的发生与传播, 保证了畜产品质量安全。

4 实行报检制度, 及时到场检疫

检疫人员分片包干, 对所辖区域畜禽的进出及时登记发放建议报告通知书, 明确报检时间及报检电话, 养殖户在畜禽出栏前, 向检疫人员报检, 检疫人员按时到现场进行检疫消毒, 并将检疫情况记入档案。对不报检而私自出栏的推行了社会举报制度, 鼓励当地群众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分所或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举报。由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会同当地动物卫生监督分所对责任人依法查处。为了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 我们总结推广了一些站所的新做法, 注重发挥协检员、养殖场、大户的作用, 让他们及早提供一些有关畜禽进出的时间、数量、以及出栏时间、地点、销售对象等情况。同时县局设立动物检疫报检点16处, 本着方便群众, 高效快捷的原则, 合理布局每个报检点, 设立公示牌进行公示, 并注明保健和监督电话、负责人以及职责。有力的促进了产地检疫工作的开展, 有效防止产地检疫漏逃现象的发生, 提高检疫密度, 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

5 强化证照管理, 加强检疫工作, 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

制定了《渭源县动物检疫证章标志的管理制度》, 对动物卫生证、章、标志的领取、发放、缴销作了明确规定。实行专人、专柜、转档管理, 动物卫生证、章、标志的每个环节都做了详细记录, 领取人经签字方可领取, 杜绝了“三乱”现象的发生, 保证了全县检疫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6 加大宣传力度, 普及动物检疫知识

16.社区安全监管工作指导 篇十六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工作事关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农业部高度重视,不断健全制度,强化监管。目前,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规范有序,总体可控,但在一些地方偶有发生违规扩散现象,引起社会关注。各级农业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通知要求,各地农业部门要强化全产业链监管,对研究试验、品种管理、种子生产经营、加工、标识等环节摸底 排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判断准。明确了各环节的监管重点、监管措施和工作要求。同时,强调进一步强化应急管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把握主动权;规范科 研单位开展转基因技术研究的资质条件,提高准入门槛。

  通知明确,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工作的责任主体,要按照法规要求切实履行监管职能。研发单位和研发人是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健全管理制度,落实控制措施,杜绝非法扩散。

通知强调,各地要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充实工作力量,构建人财物支持体系,建立转基因生物安全監管长效机制。加强风险监测,提高主动发现、事前干预的防范能力。严厉打击违规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以上摘自《农民日报》

17.浅谈如何做好安全监管工作 篇十七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漂浮,这就要求我们安监工作者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和执法能力,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下面就安监工作者如何做好安全监管工作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是要善于开道凿渠“寻路子”。针对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及工企业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作为安全监管工作者,要时刻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开拓安全监管监察工作的新路子。首先要善于探寻新的理论,用以指导工作开展;其次要善于探寻新的管理方法,使管理工作更科学,更严密,更有效;第三要善于探寻新的工作实践方法,让企业和群众易于接受,共同努力,促进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是要经常开阔思路“想点子”。针对安全监管工作点多、面广、线长,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作为安全监管工作者必须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要做好经常性分析预测,始终做到有应对的办法;要善于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等手段,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安全监管,让安全管理真正成为各级管理者第一位的管理,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

三是要自觉固本思源“学本子”。针对安全监管必须以法为依据、执法必严的特点,作为安全监管工作者不掌握了

解和正确运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汇编及各种规章制度,就不能正确执法,无法为安全生产带来法的保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舍得时间,腾出工夫,潜下身来,熟读、熟记“安全法规”,深刻理解其中内涵,坚持把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四是要勇于严格执法“找岔子”。针对在安全隐患的排查和安监执法实践中,常常遇到个别企业的“冷遇”,认为安全检查是“找岔子”、鸡蛋里挑骨头”、一时不理解的特点,作为安全监管工作者,要有耐心,学会细致地做工作;要有信心,讲明利害,持之以恒,取得理解和支持;同时更要有勇气,继续在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中不气馁,不厌战,不退缩。勇于“找岔子”,就是要在看似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现隐患和问题,尽好安全监管职责。

五是要学会剖析麻雀“开方子”。针对安全监管对象繁杂的特点,作为安全监管工作者,不但要有能够发现安全隐患的本领,同时也应有象医生开处方一样为隐患治理开方子的能力,首先要学会超前思维开“预防处方”,及时开出预防各类隐患发生的“方子”,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其次针对一些小问题开“快治处方”,配合帮助企业现场解决,尽快解决;第三针对较大的问题开“根治处方”,督促企业停产治理,不让企业带着大隐患生产经营。

六是要时刻严于律己“照镜子”。针对利益驱使易范错

18.季度安全监管工作汇报 篇十八

一强化宣传教育。以宣传教育为出发点,通过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安全文化进乡村、安全文化进校园、安全文化进社区及举办各类安全知识培训班等活动,大力宣传安全知识,讲解安全法律法规,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自我安全防范意识,营造全民参与、共建安全的浓厚氛围。

二加强执法检查。紧抓重点时节、重点时段,认真组织开展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同时,不断强化部门联合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和打击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严抓严管、力求实效,全面规范和净化生产经营环境。

三狠抓隐患治理。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为着力点,采取政府挂牌督办等形式,认真扎实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每处安全隐患整改工作有措施、有落实、有监督。

19.社区安全监管工作指导 篇十九

1 严把动物防疫条件审核关

从填写申请表的时候, 首先让企业对照农业部规定标准进行自查, 自查合格后再认真填写申请表, 县动监所并当场告知申请人需补正的内容, 自收到申请书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材料和现场审查, 审查合格的, 颁发《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审查不合格的, 详细说明原因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对基本符合条件的提出不合格项目, 并下发《动物防疫条件审核整改通知书》, 经整改合格后, 依法发放合格证件。

通过发证这一程序, 我们除了依法宣传贯彻国家相关政策, 还根据《办法》形成一系列相关制度, 统一了养殖档案 (由县所统一印制) 。审查过程中, 更注重为养殖场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指导他们依法办场, 依法生产经营, 完善制度, 建立健全软件资料, 改善加强硬件建设。

2 建立三级“一对一”监管网络

由5个乡镇动物防疫检疫所所长担任一级畜产品监督员, 指派在编在岗官方兽医19名作为乡镇二级畜产品监管员, 聘用116名村级动物防疫员担任三级畜产品监管协管员, 形成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的监管网络, 对列入名册的规模养殖场实行“一对一”监管。县监督所与乡镇动物防疫检疫所、监管员、养殖场负责人之间层层签订了动物防疫责任与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状, 规定监管员每月到场巡查不少于4次, 并要形成有可供考查的巡查记录, 监管员针对在巡查中发现的问题, 及时提出限期整改书面通知。年终, 县主管部门还把监管员的工作情况纳入绩效考核目标内容中。

3 加大重点场所监管力度

县动监所的监督员结合阶段性工作, 通过行政许可发证、专项整治、示范创建、抽样监测等方式对规模养殖场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巡查, 加大对规模养殖场的巡查力度, 制发巡查通知, 明确限期整改内容, 使规模养殖场的养殖行为得到有效改善。同时, 结合工作重点对规模养殖场 (户) 采取印发明白纸的方式, 宣传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法律责任与义务, 努力寻求管理相对人对监督执法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确保依法行政。

通过努力, 大部分规模场主能够积极配合我们的管理, 被监管相对人依法生产经营的自觉性也大大提高。两年来, 灌南县已达到省畜牧业转型升级“六项创建”标准示范场27家, 其中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场创建场17家, 无公害畜禽产地认定62家, 产品认证104个。

20.社区安全监管工作指导 篇二十

关键词:果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建议

文章编号:1005345X(2015)03001602 中图分类号:S66 文献标识码:B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各级林业部门对果品质量安全工作引起了高度重视。山东林业部门自2013年以来开展了果品质量安全省级抽检工作,2014年又制定了《山东果品质量安全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德州林业部门也制定了 《德州市果品质量安全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取得了一定成效,对果品质量安全已形成一定的共识。但是目前在县级果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普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很有必要进行改进和提高。

1 存在的问题

1.1 无专业检测机构

县级林业部门没有专业检测机构,现有技术服务力量不能适应点多面宽的果品安全生产的需要,目前没有形成有效的检测体系。经济林生产监管涉及千家万户,县乡基层林业部门人员区区只有几十人,与庞大而广泛的监管面和对象不相适应,监管力量明显不足。同时没有专门的检测设备与机构,使执法缺乏依据,只能凭眼观、鼻闻等直观经验判断,没有科学有力的检测数据支撑。

1.2 没有有效的监督管理手续

现有管理部门只有责任,没有有效的监督管理手段。依据《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德政办发[2014]6号)规定,德州市林业部门负责食用林产品从种植、收购、贮存环节到进入批发、零售或生产加工企业前的质量安全监督,以及职责范围内的农药、肥料等其他农业投入品质量及使用的监督管理,但没有定编定人。依据当前现状,林业部门对生产中质量安全问题管理只具指导性管理,因为林业果业机构属于经济部门无法定执法监督职权,没有强制措施。

1.3 生产者安全质量意识淡薄

现有林产品生产者安全质量意识淡薄,应用安全生产技术的积极性不高。如在经济林生产领域,现有果农90%以上是50岁以上的老果农,带有上世纪90年代果品生产老管理模式的惯性,在病虫害的防治上仍然倚重化学农药,在肥水的管理上倚重化肥,对生物防治、生物源农药、有机肥、菌肥、水质量等安全的经济林生产投入品使用认识程度低。

1.4 缺乏有效的安全评价体系

果品安全生产国家标准少,无法建立有效的果品安全评价体系。 例如在经济林领域,目前绿色、无公害、有机等国标的安全生产标准只有苹果、葡萄等树种,梨、桃、杏、李等大多数树种还没有具体国标,在生产中没有直接标准可依。

2 改进建议

2.1 构建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从体系建设层面,组队伍,建平台。首先是构建县、乡、村果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设备,建设强有力的执法监测队伍,协同配合县农品质量管理机构,做好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管理,从源头上治理。县级林业部门以果树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设立果品质量执法、检测机构,对全县经济林产品安全生产进行监督、检测、指导;乡镇由林业站负责本辖区内经济林产品安全生产;村或企业、合作组织设立经济林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监督员或监督点,负责每户或每个园区生产过程记录上报。其次是建设林产品电子管理平台,林产品进入市场有产地标签,做到网上产品可追溯。由村级监管员或监管点 收集本村或合作社范围内每日情况,登录经济林生产电子平台上传相关信息,乡级审核上报,县级监督管理,网上可查。

从立法层面,建议人大通过立法赋予林业等相关部门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权限,组建执法体系,对经济林生产各环节的监管有法可依,执法有力。

2.2 改变经营模式

从经营模式层面,建议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整合土地资源,吸引、鼓励更多的像平原县张进军、安华瓷业等民间企业资本进入经济林生产领域,建设大果园、大基地、生态园,推进林产品生产标准化。因为林产品生产领域主要是以一家一户生产模式为主,采用何种种植技术标准,农户说了算,而林业部门管理只是指导性的,对生产者没有约束力,制约了安全生产技术快速、大面积推广。而民营企业资本掌控者市场、意识超前,食品安全意识强,对新生事物接受快,建设的园区基地有规模,使安全、新优的生产技术大面积应用推广成为可能。

2.3 大力开展质量安全培训工程

从培训层面,建议大力开展果品生产质量安全培训工程,长期、长效培训,以此来培育具有较高安全质量意识的新型林产品生产者、职业生产者,将费用列入财政预算。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一法一条例和相关林产品生产加工技术标准、规范等。

2.4 制定质量安全生产标准与规范

从技术层面,建议上级部门尽快制定出台各类林产品安全生产标准和规范,使生产者有章可循、有标准可依,建立果园生产档案制度,设立果园生产安全质量预警评警评价体系,各果园评价结果在相关媒体公布,将评价结果作为果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登记标签发放的重要依据。

从政策层面,建议政府设立应用标准化、品牌化、“三品一标”产品安全生产技术扶持补助基金等,调动农民在生产中采用相关技术的积极性,在生产流通环节全面推行安全食品产地登记标签等市场准入制度。

2.5 从根源上治理高毒农药

上一篇:决定的写法下一篇:工作日志管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