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的历程

2024-07-02

中国城镇化的历程(11篇)

1.中国城镇化的历程 篇一

最佳答案 1990年10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开业。该批发市场以现货交易起步,逐渐引入期货交易机制,迈出了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第一步,标志着中国期货市场的诞生。

1991年5月28日上海金属商品交易所开业

1991年6月10日,深圳有色金属期货交易所宣告成立,这是国内第一家以期货交易所形式进行期货交易的交易所,同年9月28日推出的我国第一个商品期货标准合约——特级铝期货合约。

1992年9月,第一家期货经纪公司——广东万通期货经纪公司成立,同年底中国国际期货经纪公司开业。标志中国期货市场中断了40多年后重新在中国恢复。

1993年5月28日,郑州商品交易所推出标准化期货合约,实现由现货到期货的过渡。

1993年11月4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的通知》,要求坚决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中国期货市场规范整顿工作由此开始。

1994年3月30日,国务院发文,禁止境外期货代理业务,并将期货经纪公司的审批权由国家工商局转移到中国证监会,从严控制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参与期货交易。

1994年4月6日,国务院开始关停一些大品种,停止钢材、食糖、煤炭期货交易。同年9月29日暂停粳米、菜籽油期货交易。

1994年4月28日,第一部地方期货法规——《河南省期货市场管理条例》出台。

1994年5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批转国务院证券委《关于坚决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若干意见的请示》,开始了对期货交易所的全面审核、对国有企事业单位参与期货交易的严格控制、对各种非法期货经纪活动有严格查处。

1994年10月,国务院授权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准11家期货试点交易所。1995年1月,天津、长春两家联合试点期货交易所诞生。1995年4月19日,上海商品交易所成为第14家试点交易所。

1995年5月,国债期货“3·27事件”和“3·19**”导致国债期货交易被暂停。

1995年4月,上海物贸因在上海商交所9505和9507胶板合约中严重违规成为第一个被中国证监会处罚的会员单位。

1995年9月,中国证监会要求各期货交易所着手进行会员制改造。

1995年10月24日,中国证监会要求各期货交易所控制风险,禁止资金T+0结算。

1995年10月31日,中国证监会责令长春联合期货交易所停业整顿半年。

1996年2月23日,国务院发文加强期市监管,金融机构退出期市。

1997年2月底,中国证监会严厉查处天津红期货操纵案。

1997年3月1日,李鹏在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规范证券、期货市场,增强风险意识”。由此1997年被中国证监会确定为“证券期货市场防范风险年”。

1997年7月上旬,中国证监会对期货经纪公司开始进行年检工作,并公布第一批不予通过1996年度年检的11家期货经纪公司名单。

1998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期货市场的通知》,要求中国证监会对期货市场再次进行力度较大的治理整顿,对期货交易所、期货经纪公司进行了数量、质量上的调整,改变了整个期货市场的格局,将原来的14家期货交易所合并为大连、郑州、上海三家。

1998年8月,国务院批转中国证监会《证券监管机构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确立中国证监会统一负责对全国证券、期货业的监管,一个集中统一的证券市场监管体制初步形成。1998年11月24日,中国证监会批准重新修订后的大豆、小麦、绿豆、铜、铝、天然橡胶等六个合约,11月27日新修订后的小麦、绿豆合约上市交易。

1999年6月2日,国务院颁布了《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与之相配套的《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期货经纪公司管理办法》、《期货经纪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和《期货业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办法》也相继发布实施,从而加强了对期货市场的监管,为期货市场的进一步清理整顿和规范运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期货市场由此进入了试点新阶段。

1999年12月,大连、郑州、上海三家期货交易所分别召开会员大会。

2.中国城镇化的历程 篇二

(一) 城镇化进程阶段性明显。

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可以视为世界现代城镇化的发展开端, 所以世界城镇化发展至今已经历了两个世纪有余, 整个进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第一阶段是1800~1900年, 这100年是欧洲工业革命的初期, 城市人口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逐渐增加, 但增速非常缓慢, 世界城镇化率由1800年的5.3%提高到1900年的13.6%, 100年仅提高了8.3个百分点。这一阶段也没有形成城市体系。第二阶段是1900年至今, 可视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 世界城镇化率为46.6%, 比1900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 这100年城镇化增速是上100年的3倍。进入21世纪, 世界城镇化保持快速发展, 2008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超过50%, 到2011年, 世界城镇化率提高到52%。

(二) 城镇化发展不平衡。

城镇化在地域和发展上的不平衡性也是伴随世界城镇化进程的显著特征。工业化起步于欧洲国家, 所以欧洲国家的城镇化进程也较其他国家快, 随着时间的推进, 城镇化在各地域的差异明显。根据2011年版《世界城市化展望》数据, 2011年较发达地区居住在城市的居民比例为78%, 而这一比例在欠发达地区只有47%。从国家的城镇化率的比较上也可看出这种不平衡, 新加坡很早就实现了城镇化, 2000年以后其城镇化率即为100%, 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在2011年分别达到82.4%、79.6%和91.1%, 而孟加拉国、柬埔寨和斯里兰卡的城镇化率还都在30%以下。

二、典型国家城镇化进程

由于国情、发展环境和发展战略的不同, 各国城镇化进程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甚至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城镇化模式。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剖析国外典型的城镇化进程, 从中可以总结出经验和教训。

(一) 英国。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现代工业的国家, 产生了一批最早的工商业城镇。1851年英国城镇化率达到50%,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城镇化的国家, 从1760年产业革命算起, 用了90年的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 当时的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仅为6.5%。英国在早期实行的是自由放任式的城镇化模式, 随着社会矛盾和不同利益集团的冲突骤然加剧, 产生了地区间和社会内部发展严重的不均衡和大小城市的发展比例严重失调等问题, 阻碍了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英国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法律和建立相应组织机构的方式对城镇化的负面影响进行干预, 并创造了一种用城市规划来合理布局城市的新方式。

(二) 美国。

相比较西欧国家, 美国的城镇化起步较晚, 1790年美国在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城镇化水平仅为5%, 到20世纪70年代, 其城镇化水平稳定达到70%。大都市区在美国经济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以大纽约区、五大湖区和大洛杉矶区为代表的三大都市带的GDP占全美国份额的76%, 这是美国多年推行大都市区经济的结果。美国大都市区产业发展代表了产业转型的方向, 大都市区的产业转型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 造就了美国“新经济”的奇迹。20世纪五十年代, 美国出现了“逆城镇化”现象。美国城市人口由紧凑型向分散型转变, 形成了蔓延式扩张的城镇化方式。这种方式降低了人口的密度, 对缩小城乡差距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是人口在地域上的扩张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 比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20世纪90年代以后, 美国提出了“精明增长”的概念强调减少盲目扩张, 保护开放空间和创造舒适的环境, 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

(三) 日本。

日本城镇化进程比西方国家晚了百余年, 但其只用了几十年时间就达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城镇化水平从1920年的18%增长到1946年的53%, 到2011年, 日本城镇化率已达91.1%。日本城镇化在空间上采取的是高度集中型模式, 即首先对少数几个都市圈进行集中开发。这也是由日本的国情决定的, 其国土面积小, 人口密度大, 可供开发的空间有限。高度集中的城镇化模式有力地促进了日本的工业化进程, 也使战后日本的经济迅速复苏和增长。但由于存在人口和经济在地域分布上有过密与过疏的问题, 使得日本大都市和农村在发展上都有乏力的表现:一是大都市内人口拥挤、住房紧张、地价昂贵、居民生活压力大等;二是农村存在劳动力不足、空心化、人口老龄化严重等。针对这些问题, 日本大规模地发展卫星城市, 引导人口与经济要素向都市圈外疏散。

(四) 韩国。

与日本模式相似, 韩国也是以大城市为主导来推动城镇化。1965年韩国城镇化率仅为32.4%, 到1980年就达到56.9%, 到1990年城镇化率为73.8%, 到2011年城镇化率达到83.2%。以“工业为主、大企业为主、大城市为主”的政策是韩国为了追赶发达国家采取的办法, 优先发展大城市, 使得人口和产业向少数大城市高度集聚。目前, 韩国城市人口的近60%集中在8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特别是以首尔为核心的首都圈, 国土面积仅占全国的12%, 但一度集中了韩国近一半的人口、近60%的制造业和70%的国内生产总值。这种过度集聚发展也成为韩国城镇化的主要问题, 韩国政府通过实施地方都市圈战略, 形成能够与首都圈相抗衡的区域, 来达到扩散人口、产业和机构的作用, 从现实情况看, 这种战略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五) 拉美地区。

拉美地区的城镇化是从19世纪殖民地时代开始的, 1930年城镇化率达到32%。20世纪50年代后, 拉美地区就进入了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 城镇化率从40%提高到目前的80%, 比欧洲水平还高, 位居世界第二。拉美国家城镇化是典型的过度城镇化类型。“过度城镇化”对拉美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多年来, 很多学者将“过度城镇化”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称为“拉美陷阱”或“拉美化”。这些问题包括:城镇化率远远高于工业化率, 导致就业岗位严重不足, 失业率居高不下;收入分配严重不公和两极分化情况严重;住房紧张与贫民窟问题突出;医疗和教育资源不足;政府服务不均等。这些社会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反作用于经济政策和经济增长, 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成为“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案例。

三、世界城镇化经验与教训

纵观欧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历史, 已达到高度城镇化的国家, 在城镇化的区域推进上都有自己成功的经验, 也都有或大或小的失误, 我们应当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一) 城镇化不能脱离农业现代化。

城镇化不但要以工业化为推动力, 还要以农业的现代化为基础。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 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社会, 是所有发达国家都在进行的事情。一是有利于三次产业合理构成, 是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始终立于坚实、发达的农业基础之上, 这对国家的粮食安全、居民生活质量的稳定, 都是至关重要的;二是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 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安定和谐。拉美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之所以不理想, 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在城镇化进程中忽略了农业的基础地位。牺牲农业的城镇化, 不能有效地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反还产生了严重的“城市病”。

(二) 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要相适应。

城镇化的国际经验表明:过度城镇化不能带来社会经济的现代化, 也不能改变农村的落后面目, 还会产生严重的“城市病”, 是不健康的城镇化;滞后城镇化也不利于现代化的实现, 因为它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发育不全的城镇化;只有同步城镇化, 才是实现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有序、良性发展的模式, 可以避免或缓解、消除“城市病”。

(三) 城镇化要遵从市场调节, 也要在政府合理有效的宏观调控下推进。

市场机制对于城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美国城镇化发展的巨大动力就来源于市场机制。城市空间形态的转变、城市规模体系的升级都是在市场力量推动下形成的。但是城镇化的国际经验也显示出:城镇化完全由市场调节, 会使农村人口无序地涌入城市, 大城市人口恶性膨胀, 造成严重的“城市病”, 城镇化是盲目的且缺乏控制力的;市场的作用还不能保证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和非盈利性自然垄断部门的发展。作为社会经济的一项大变革, 城镇化过程应该有合理的防治人口过度膨胀的机制。而宏观调控是避免和消除“城市病”的良药。在欧洲城镇化进程中, 法律先行得到政府重视。英国在很早的时候就通过了制定法律来管理环境, 之后还在公共卫生、治安以及贫民聚居等方面制定相应法律法规, 这样就使得政府进行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是有法可依的。

(四) 城镇化应集约利用土地, 避免过度郊区化。

国际经验表明:城市不是越大越好、越集中越好、越多越好。城市过少、过大、过于集中, 容易产生“城市病”;城市过多、过小、过于分散, 就会影响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 占用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 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因此, 城市必须正确布局, 集中与分散必须恰当结合, 使大、中、小城市结构合理、搭配适当。即使是美国这样一个土地等各种资源条件较好的国家也在反思其占地多、能耗高的城镇发展模式。对于我国来说, 应根据各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 走集约型、可持续的城市化道路, 在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调控下做大较密集的城市开发布局, 城市必须成为紧凑的城市, 与开放的生态空间相结合。

摘要:从世界城镇化发展历程看, 城镇化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不平衡性, 各国城镇化动力机制也不尽相同。从中总结的经验教训有:城镇化不能脱离农业现代化;城镇化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城镇化要遵从市场调节, 也要在政府合理有效的宏观调控下推进;城镇化应集约利用土地, 避免过度郊区化。

关键词:世界,城镇化,历程,经验

参考文献

[1]魏后凯.东亚国家城镇化模式及其得失[N].人民日报, 2013.1.20.

3.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篇三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1919年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21年7月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22年7月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3年6月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作用,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924年1月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5年6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代表大会提出无产阶级纲领,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 1925年5月 上海爆发五洲运动,发帝爱国运动 第一次大革命

1926年7月-1927年7月 国共合作 北洋军阀战争的胜利

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集团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4月27日至5月10日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

1927年8月1日 中国共产党领导举行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1927年8月7日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1982年6月至7月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争取群众路线,制定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十大政纲,走上了农村保卫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4.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 篇四

初创时期(1990年底—1993年)

1990年10月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立,以现货为主,首次引入期货交易机制。由于没有明确的行政主管部门,期货市场的配套法律法规严重滞后,期货市场出现了盲目发展的势头,国内各类交易所大量涌现,达50多家,期货经纪机构达到1000多家,大多为兼营机构。一些单位和个人对期货市场缺乏基本了解,盲目参与境内外的期货交易,损失严重,造成了国家外汇的流失,境外地下交易层出不穷,期货市场虚假繁荣,引发了一些经济纠纷和社会问题。

规范整顿(1993年底—2000年)

1993年11月国务院下达《关于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的通知》。第一阶段:交易所从50余家减为15家,经纪公司从上千家减为330家。第二阶段:交易所从14家(96年关1家)减为3家: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经纪公司从330家减为目前的180余家,交易品种保留12个。1999年国务院颁布了《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规范期货交易所、期货经纪公司及其高管人员的四个管理办法陆续颁布实施,使中国期货市场正式纳入法制轨道。

规范发展(2001年—至今)

朱镕基总理在2001年九届人大会议上明确提出,要重点培育和发展要素市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正式拉开了期货市场规范发展的序幕。2004年2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我国要“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逐步推出为大宗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功能的商品期货品种”。2004年期货市场扩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棉花、燃料油、玉米、黄大豆2号等品种先后上市交易。2006年初期货品种又增加了豆油,白糖两大品种,使期货品种达到14个。

2006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上海金融衍生品期货交易所获准筹建。2006年4月,沪深300指数被定为首个股指期货标的。2007年3月16日,中国国务院第489号令,公布了《期货交易管理条例》,新条例自2007年4月15日起施行。新《条例》最突出的特点是将规范的内容由商品期货扩展到金融期货和期权交易,为中国推出外汇期货和外汇期权以及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等金融衍生品奠定了法律基础。

5.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历程论文 篇五

(一)1928-1976年的资料积累期

在1928—1976年期间,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大体上处于资料积累的初始阶段。1928年由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对安阳殷墟的发掘,可作为这一阶段开始的标志。其中又可以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旭生为探索夏文化而开展的豫西考古调查为标志,将这时期区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在这时期的前一阶段中,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主要成果,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为探索商代文明,对安阳殷墟进行了10年15次的发掘。发现了商代后期王都的宫殿宗庙建筑基址群、甲骨档案库、王陵和千余座为祭祀王陵而牺牲的小墓或祭祀坑,出土了一批反映商文明特点的甲骨文、青铜礼器、兵器、车饰等。这些发掘研究成果,使当时的一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如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翦伯赞等,开始认识到商殷时期已经出现国家。1954年,曾多次主持安阳殷墟发掘的李济,依据安阳殷墟15次发掘的收获,首次探讨了中国文明的开始和特征,并于1957年在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出版了《中国文明的开始》(TheBeginningofChineseCivilization)。

另一方面是追寻殷墟商文化的源头,在山东、河南等地探索龙山期文化遗存。至1939年,梁思永研究龙山期文化遗存,在提交第6届太平洋学术会议的《龙山文化——中国文明的史前期之一》一文中,总结了龙山文化的特征,并将龙山文化分为山东沿海区、豫北区和杭州湾区;他认为龙山文化与殷文化在10个方面有着共同点,后岗二层是豫北殷文化的直接前驱。该文实际上点明了龙山文化时期是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阶段。

在这时期的后一阶段中,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主要成果,主要是围绕对二里头遗址的发掘与二里头文化的研究来探讨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以及探索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经济形态和私有制起源问题。

对二里头遗址的发掘,至1973年全面揭露出一座面积约1万平方米的宫殿建筑基址,以及一批铜器、玉器和大型石磬等,并将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堆积分为四期,宫殿基址、铜器、玉器属第三、四期。这些发掘资料公布后,围绕夏文化探索或早商文化研究,对中国国家起源问题展开了初步探索。

对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经济形态和私有制起源问题的探讨,主要是伴随着对各地龙山文化和齐家文化以及大汶口文化研究的深入而展开的。其中,对大汶口文化研究的深入及有关问题的讨论,是引发对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蓬勃开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1977—1985年的初步探索期

标志这一阶段开始的研究工作有两项。一项是唐兰对大汶口文化陶器刻划符号的研究,提出中国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另一项是由安金槐率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展的夏文化探索过程中,在登封告成镇西发现“王城岗”城址。

1977—1985年期间,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尚属初步探索阶段,其特点仍然是考古探索为主导,在局部领域展开。形成的对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有显著推动作用的成果,主要有以下几项:

1、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的发掘与研究;

2、对环太湖地区良渚文化在中国文明起源中作用的初步认识;

3、史前城址的发现与研究;

4、辽西红山文化的新发现及其研究的新进展;

5、夏文化探索中有关研究热点的形成;

6、田昌五对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的新的认识;

7、李学勤提出重新估价中国古代文明;

8、夏鼐对中国文明起源的系统研究。

其中,夏鼐的《中国文明的起源》一文,是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史上一篇划时代的文献。他在理论上澄清了以往对文明概念的模糊认识,明确了解决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方法与途径,以及探索的对象与范围,初步解决了中国文明的形成问题。他指出:现今史学界一般把“文明”一词用来以指一个社会已由氏族制度解体而进入有了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的阶段;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应该由考古学研究来解决;二里头文化,至少是它的晚期,已达到了文明的阶段;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主要对象是新石器时代末期或铜石并用时代的各种文明要素的起源和发展;中国文明是在中国土地上土生土长的。这些论述,为以后的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在该文发表之后,才开始全面的展开。

(三)1986—2000年的全面开展期

标志这一阶段开始的研究工作,主要是苏秉琦全面介入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并提出:辽西发现的红山文化晚期的“坛、庙、冢”等遗存,是中华文明的新曙光;这一发现把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000年。他还提出了:“要复原中华5000年文明古国历史的本来面貌,复原中华民族历史在世界史上的地位”的奋斗目标。苏秉琦提出这些新观点的直接后果,一方面是在学术界引起了争论,另一方面却促动了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全面展开。198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还在时任所长徐苹芳主持下组成了文明起源课题组,开始了有组织、有计划的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工作。

1986—2000年期间,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最大特点是:广大学者积极参与,学术思想十分活跃,涉及的研究领域与时空范围空前广泛,突出地展示了与中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相适应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景观,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史前考古和夏商周考古学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先秦史的研究。

如在1986—2000年发表的有关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论文,数量很大,约有800多篇。还出版了《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苏秉琦著)、《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李学勤主编)、《农业发生与文明起源》(严文明著)、《中国早期国家》(谢维杨著)等10多部研究专著。对中国文明起源模式的认识,初步形成了以苏秉琦、安志敏、严文明等人分别代表的几种学术研究流派。并在前一阶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本形成了四种有关中国何时进入文明时代的主流看法。

第一种观点认为,在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国进入了文明时代。这是因为目前从考古学上能够将中国文明社会形成说得比较清楚的,仍然是二里头文化。第二种观点认为,在龙山文化晚期中国进入文明时代。这主要是众多的考古发现表明,许多文明因素在各地的龙山文化晚期已经形成。第三种观点认为,在距今四五千年间中国进入了文明时代。这大致是以中原、海岱等各个主要区域内龙山文化形成的年代为依据。其中,中原地区的陶寺文化开始出现高层次的文化内涵应是一个重要的界线。第四种观点认为,在距今5000年前中国进入文明时代。这主要是以红山文化晚期、良渚文化早期、仰韶文化晚期等发现的高层次的文化遗存为主要依据。

1986—2000年对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在宏观上获得的重大进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发现了一大批距今四五千年或5000多年的高层次的文化遗存,丰富了中国远古文化的内涵。如果说这还不够将中国文明的形成时间向前推进了几百年,那么这至少是将中国的一些文化成就向前推进了几百年,甚至是上千年。

2、对几个主要区域,即自然地理环境条件比较优越的区域,其文明化进程,看得越来越清楚了。其中,中原地区在中国文明起源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也越来越明显,对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龙山时代形成的以中原为中心的文化分布格局,龙山时代中原的陶寺文化及年代晚于它的二里头文化所显示出来的在中国文明进程中的作用等,都是不可能被低估的。

3、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特点,尤其是公元前1万年以来或者是距今6000年以来至秦统一前的社会特征与特点,发展阶段等问题,加深了认识。还形成了有关中国国家起源与发展的新的学术体系。即苏秉琦探索提出的中国国家起源经历了古国、方国、帝国三个发展阶段和原生型、次生型、续生型三种发展模式,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特点等新的认识。

4、进一步确立了1983年由夏鼐指明的中国文明是土生土长的文明,并得到举世公认。

5、确立了中国文明是世界东方最早的文明。

6.《现代中国的历程》读书心得文档 篇六

我选读的是黄仁宇的《现代中国的历程》,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以其宏阔的视野,独到的见解来解析中国历史。

本书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不是从道德的角度检讨历史,它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黄仁宇先生在历史学中展示出来的眼光无疑是值得钦佩的。在本书中他以地理条件来发展历史,尤其不同于传统历史书写方法,将历史事件以宏观的角度、综合条理,使读者随之眼界开阔,纵横千年。他是以一种全新的手法,从长远的社会、经济、财政、社会思想、官僚制度、地理环境等多种视角来观察中国历史的脉动。在历史的图景中为我们描绘出了历朝历代的大政治,大财政,大文化,大军事,大法令,而这些都是我们历朝历代兴衰的根本所在。在著作的意图上,作者先确立起一个大意向,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的压缩,构成一个简明而又前后连贯的纲领。在文字中,他还加了很多与欧美历史的比较,然后去做进一步的研究。可见这种大历史的著述方式,注重的是对历史宏观线条的勾画,注重的是历史本身相沿成型的状态描述,并且是在区域历史的相互比较中凸现其历史特质。因此,我们不必要将历史读作资治通鉴,不必要将历史认作弘扬某种道德理念的工具。跳出历史的价值旋流,满足今天人们对历史的好奇心。同时也能够在其中给我们更多的借鉴。

其次,作者是有趣的,之所以说他有趣?是因为在这本书中,有很多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他认为明朝是内向的;整个华夏古代史,就像是一部完整的农业文明;16世纪末的中国就像玉制的装饰品,表面光鲜但内在异常脆弱。纷繁错综的社会现实,经他这么一说,就清晰而简单了。

第三,作者是相当理性的。他没有落于俗套,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在一般的历史评价中,显得更有新意和见解。他认为国家的法纪堪为根本,法纪废弛,则变乱陡生。所以,在他写的这本大历史中,他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文字中穿插了政治经济学的知识做深入分析,是可以为我们提供治国的借鉴的。历史是不断前进的,但变乱,分裂乃至亡国的原因往往都是一样的。这些道理对当今企业管理也同样适用。企业若想生存,就必须要有一套严格的财务管理体系,不能糊涂;规章制度的健全与执行力的好坏更是关系到企业能否持续健康的展和在发展中能否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现代中国的历程》仍然保持着黄仁宇先生一贯的“大历史”观点;从小件看大道理,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查历史的脉动;从中西的比较提示中国历史的特殊问题;注重人物与时势的交互作用、理念与制度的差距、行政技术与经济组织的冲突,以及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的分合。看了黄仁宇先生的书,就再接受一次历史的教育,他的书不同于我在以往教科书上学到的,令人受益非浅,他不会以一种民族狭隘的心理去看待中国历史上所发生的事件,而是将中国的历史放在一个庞大的历史背景下来探讨,或者放在西方观点下来评价。作者一直在西方研究我们自己,因此它能更用接近西方的方式和观点来思考我们自己的问题,这也许就是这本书不同于传统历史书籍的原因所在。

这种方式对于我们读者来说是新颖的,这当然与作者的人生阅历有着很大的关系,作者早期就读于南开,然后随“国军”入缅作战,抗战胜利后曾在东北参与过短时“内战”,而后就读于美国的一个陆军参谋大学,最终选择了他终生的事业:历史。作为处于具体历史情境的治史者,所面对的毕竟不是冷冰冰的科学模型,而是还在续写着某种历史主题的真实生活。他直接牵扯着我们的神经,连接着我们的血肉。所以,黄仁宇先生的文字里不但有着很浓厚的传统气息,而且散发出很多西方的味道。除了能够学习历史知识之外,黄仁宇先生以另一种角度解读历史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深入细致的研究方式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历史不是偶然的,每一次历史转向的背后,都是政治、社会等诸多因素相互交融的结果。历史是需要客观评价的,这点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尤难做到,因为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添加自己的主观成分,但是当你读了这篇书以后你就会有一种异样的感觉。生动,形象,打破了以往教科书式的罗列,将历史又一次展现在我们面前,对今日的现实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相对于今,当代的许多重要事件,在宏观历史来看都显得微不足道。如果将视野拉开,许多历史上经历之事在今日仍然存在或发生。尤其是中国人的政治、官僚体然依然存在,读古验今、令人惊诧。

7.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历程 篇七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征

1.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当年价)大幅度提高,但可比价比重升幅很小

2.第三产业迅速增长,增长速度呈现前期峰谷交替、后期平缓的态势

3.第三产业绝对发展水平迅速提高,与世界的差距正在缩小

4.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呈现明显的升级趋势

5.第三产业成为劳动力增长最快的产业

6.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在曲折中上升,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二推动力

7.现代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传统服务业

8.中国城镇化的历程 篇八

摘要:关注当代住宅的发展,不仅应该关注其中的建筑文化,还应关注折射出的社会形态,观察社会导向发生的转变。因此,本文抓住一类群体——青年人,一种居住建筑——青年住宅,以点带面,探寻住宅的发展。青年住宅的演变体现了多层面的内容,居住文化的发展,时代的变迁,青年需求的改变,社会主体的转化等等。

关键词:青年住宅 居住行为 套型 演变

1 前言

青年住宅是精神寄托的地方——是感觉,是意象,是时尚享受的地方——一个真实的回应。青年住宅除了要满足基本的住房需求外,还需提供符合青年需要的场所感。在这里,它能给予青年安全感的、提供仿佛父母或爱人角色的物业管理公司等;同时它应该是青年脱离世俗商业气息的精神高地,提供诸如现代艺术展览馆、小剧院、摇滚练习室、画室等等的文化活动设施。甚至是建立数个回应青年对儿时最爱的小吃、游戏、夜市,往日校园的一角的特色场所。

2青年人居住行为分析

2.1 青年期与青年

青年期这个术语,来源于拉丁文动词“adolescere”,意思是“向成熟发展”。在这个意义上,青年期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时期,是一个获得有效参与社会所必需的态度和信念的过程。一般认为18~35周岁以内的未婚或已婚男女均属青年。

2.2 青年住宅

青年住宅指为了解决城市青年(C18-35周岁)居住问题设计的小套型住宅,它既有一般小户型住宅的户内生活基本条件,又具备青年人活动的配套设施(可在裙房中解决,也可在住区中提供)。

2.3 青年行为模式研究

在社会生活消费方式的影响下,实际上人们的生活行为对套型模式起着主导作用。人们的生活行为主要是由生活方式决定的。形成生活方式的原因不仅涉及人们的职业情况、文化教育程度、社会交往范围、经济收入水平,还有个人的年龄、性格、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多种因素,因而生活方式的千差万别是必然的。与之相适应的居住行为模式也必然呈现多元性。

2.4 青年人的居住需求

在探索居住者的需求状况时,虽然各年龄阶段的具体需求可能各不相同,但其中必然存在着居住者需求规律性的东西,即人有我有。

2.4.1 居住生理需求

生理需求是为保持人体内的平衡,满足生命有机体正常运行而产生的需要,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它包括了人对光、空气、太阳和一般居住安全的.需求。在现代的住宅建筑中,适当的厨房卫生设备、良好的采光通风、合理的日照时间及日照间距、方便的交通等等都是居住需求的重要内容。

2.4.2 领域和领域感

它包括安全防卫、部分私密需求以及活动和玩的需求。领域也是空间对人形成的心理作用,也就是领域感。在城市住宅中,领域和领域感体现在个人、邻里、组团、社区等方面,像住宅阳台、露台、庭院、单元整理入口、廊道、公共交通空间、组团绿地、组群院落等形成的空间都具有较强的领域感,人们在此活动会感到安全可靠。

2.4.3 私密性的要求

住宅私密性主要包括睡、休息、卫生活动和其他私密要求。青年住宅适用于单身青年或二人世界,对私密性要求不高,主要表现为防止户外视线和噪声干扰,但同时青年人的特点又决定了这一群体喜欢受人注目,如何处理好“看”与“被看”的关系是设计人员应该考虑的。

2.4.4 人际交往的需求

包括家庭内的个体交往及家庭外的社会交往,如邻里交往。人在与周围人的接触过程中,一般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及归属需要,并希望加入以友情为纽带的某种组织群体中去。针对青年对同辈群体具有强烈归属感的心理特点,在住宅室内和室外设计中,应着力于交往场所的形成和使用。

3青年住宅的发展演变

居住建筑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形式,住宅的发展从有人类就开始,并随精神、物质两大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变化,居住功能从栖身之所的单一胜向生活、娱乐、学习等多种功能多种行为发展。青年住宅作为我国住宅产业的一部分,是我国住宅发展的缩影,经历了从生存型的宿舍到居住条件舒适、配套设施完备的白领公寓的发展演变,直至今天,它已发展成为居住建筑的主体。

3.1 筒子楼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为了解决职工和工作人员的居住问题陆续兴建了一批集体宿舍。这些集体宿舍的型式与学生宿舍并无两样,都是典型的筒子楼建筑。

3.2 经济适用小套型

随着国家重点经济建设的大转移,迎来了国家推行小康住宅的繁荣时期,这是我国住宅建设的又一个里程碑,在住宅的面积标准、设备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住宅面积也逐步提高,1977年提出平均每套建筑面积为38平方米,1978年提高至42~45平方米,后期又增至50平方米;此时的小套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设计布局合理,增加有效使用面积,更多地考虑住户的方便,注意内部装修美观等:开始注意室内外居住环境质量。

3.3 小套型社区

此时的小套型已达到小康住宅的要求,功能更加合理,空间更加完备,设施更加齐全,以物质上已满足青年人的生活需要,适应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模式的变化。作为青年住宅,但此时的住宅无法满足新生代对于交往的渴求,社会的认同、自我发展等高层次精神需求,于是住宅还要发展。

3.4 分户式产权公寓

分户式产权公寓的特征在于它是一个集合的社区,大家共有一个共享的公共部分,而公共部分有完善的生活配套和休闲设施,从而使生活简易轻松,方便自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在社会上所说的白领公寓、单身公寓、分户式产权公寓都是服务式公寓的一种形式。都具有面积偏小(35~50平方米)、总价偏低(20~30万元之间)、功能齐全(厅、卫、厨皆有)、生活配套完善(提着皮箱即可入住)、地段靠近市中心和投资、自用两相宜等特点。

4总结青年住宅的历史演变

4.1 住房消费观念的变化

①从起初“住得下”到今日追求“舒适、安全、文明、个性”。

②从“盼分房”到“盼买房”,住宅的商品化使个人在住房上的积极胜得到极大的提高。

③从“重面积”到“重质量”,住房理性消费进一步回升。

4.2 住宅套型设计的变化

①注重青年人的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因素,使住宅设计尽可能地满足适用、安全、卫生、舒适、经济、美观、长效的要求。

②注重功能分区,做到寝食分离、洁污分离、动静分离,结构合理。

③开始注重套型适应性与可变胜设计整理,同时按照开放、灵活、流动的原则设计。

4.3 住房消费型态的变化

①以市场需求为目标,社会各阶层青年,人尽有其屋。

②开始提倡“菜单式”一次装修到位,避免“二次装修”造成的各种污染。

③在室外环境上,公共配套和社区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居住环境更加优美。

④物业管理方式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做到优良服务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相结合。

4.4 住房消费水平的变化

①生活水平的改善使青年人的消费水平明显提高。

②住房的消费支出比例明显增加。

9.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 篇九

摘要:中国共产党90年辉煌史,是在对理想信念的执着坚守与不懈追求中铸就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救国救民为己任,铁骨铮铮向鬼魅,挥洒热血写忠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漫漫长路上百折不挠艰辛探索,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奠定了共同的思想基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光明前景。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一定能化为美好现实。

关键词:创新社会主义强盛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现在,已走过了九十年的光辉历程。我们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广大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冲破重重难关,夺取了革命斗争的胜利,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日益昌盛,人民的社会地位、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九十年的实践,我们深深感到: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党;是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党;是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深受全国各族人民拥护和爱戴的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二十世纪初,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无数先驱者上下求索、英勇奋斗,但始终未能找到一条正确道路,中华大地依然是列强横行、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中,看到了工人阶级的力量,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希望,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于1921年7月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本身就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我们党在战争时期,中心任务是干革命,但注意两手抓,在艰苦环境中做思想工作,抓文化建设,调动人的积极性,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在和平时期,中心任务是搞建设,也坚持两手抓,在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同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文化,提高民族综合素质。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的发展;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的世纪,党领导

人民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依靠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包括强大的文化力,也就必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总任务是领导人民推翻反动政权,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党的建设的目标就是“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正是由于确立了正确的党建目标,紧紧围绕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加强党的建设,开创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我们党才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明确提出了“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的问题,强调要把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核心,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进一步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机遇与挑战,以胡锦涛

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总目标。这个总目标,符合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对党的新要求,符合党的自身建设的实际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决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必须用马克思主义占领一切思想文化阵地;就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努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制相配套的思想道德体系,进一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就

要提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借鉴世界各国文明的优秀成果,占领科学文化的制高点,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历经沧桑,在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上树起了一座又一座不朽的丰碑。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仅是民主革命的领导者和新中国的创立者,而且是建设和改革的政治设计者、组织协调者、思想引导者和行动带领者。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教训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成败,关键在党。社会主义改革要靠党来领导,社会主义方向要靠党来把握,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图谋,也要通过党的坚强领导来击破。

九十年来,我们党始终致力于这一结合,并经过艰苦的探索一步一步地实现这一结合,开辟新的道路,取得新的胜利。正是坚持这一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开展武装斗争,发展统一战线,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正是坚持这一结合,创造性地找到了壮大国营经济,发展农村互助合作组织,实行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正是坚持这一结合,创造性地迈上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遵循四项基本原则,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在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即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

近些年来,一些人不顾我国国情,不顾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无视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和历史结论,鼓吹要搞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声称西方所说的民主、自由、人权是“普世价值”,我国的发展要以它们为准则。这些观点和社会思潮的实质,就是要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取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要看到,无论是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还是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都不会给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带来福祉,如果引进和盲从它们,必然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这方面,我们可以从近年来世界上发生的一些大事件中

得到警示:西方一些人在拉美、非洲等地区推行新自由主义,不仅没有给那里带来福音,而且它推行到哪里就把风险和灾难带到哪里,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又把灾难带给了全世界;苏联、东欧等一些国家的执政党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搞民主社会主义,不仅没有出现繁荣,反而导致了亡

党亡国的结局;西方把他们的“民主、自由、人权”等美化为所谓“普世价值”,使许多人上当,并成为策动一些国家“颜色革命”和一些地区**的思想武器,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干涉别国内政、实现自己战略图谋的工具。我们要深刻认识这些错误观点和思潮的危害性,决不能让它们干扰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事业。

我们党是一个拥有70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我们国家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面对深刻变动的国际国内环境,面对人们思想观念多样多元多变的新情况,我们只有坚持用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始终保持团结稳定,始终保持生机活力。

如果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仍然处于低潮,那么,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则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越来越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30年,弹指一挥间,中华民族却沧桑巨变,摆脱了贫困,告别了落后,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到底是什么推动了中国的腾飞?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亿万人民凝聚在这一旗帜下,开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成立之初,在各种势力的压迫下,中国共产党走得极为艰难。面对种种质疑与迫害,他们依旧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抛弃,不放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赢得民心,以自己独特的战斗形式,赢得天下。经过漫长的八年抗战历程,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了这片神圣的土地;有坚持与国民党对峙三年,将广大的人民群众从水深火热的生活中解救出来。这个时期,身为一名共产党员不是为了索取,而是随时准备牺牲的。漫漫长征路上,是共产党钢铁般意志的体现;八年抗日战争的血雨腥风之中,更是倒下了无数的革命英雄;三年的内战,面临着的更是国与家的抉择。但是,中国共产党员在这种情况下,硬是以五千年长夜中亘古未有的荣光,让历代风流人物黯然失色。这些仁人志士用鲜血染红了天边的云霞,那些革命先烈用自己的躯体,铸就了中华民族坚挺的脊梁。

走过那段血泪史,我们的祖国迎来了光明,我们的人民迎来了希望。看,两弹一星的成功,蘑菇云的绽放,让中国屹立于世界之林而不倒;神州系列飞船的一次次成功,更是让中国人民的智慧成果震撼了世人;“嫦娥”奔月了,实现了中国华民族千年的探月梦想;加入世贸、成功申请到奥运会的举办权并让世人看到一场华丽的体育盛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广州亚运会视觉震撼……太多太多,让我们这些华夏儿女无一不为自己的祖国而骄傲、自豪。在我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正以昂扬的姿态走向世界的前列!诚然如此,我们也不能忘记再一次次灾难面前,党为我们挡风遮雨,让灾难中的人们得到温暖,让失去家园的人们重现笑容!长江水泛滥,却挡不住人民子弟兵钢铁般的意志,驱走了洪魔;2001年,非典肆虐,又是共产党站在风口浪尖处,带领着全国人民战胜了困难;汶川、玉树地震,举国同哀,这个时候胡锦涛主席送来了问候,温家宝总理坚持在抗震救灾的一线上,他们带来的是党的关怀,是人民的希望。正是因为有了党这一主心骨,我们时时刻刻感受到我们国家的强大,我们人民的凝聚力。同样是太多太多的感慨

历史经验教训表明,什么时候我们党坚持了这一结合,革命和建设事业就能够顺利发展;什么时候背离了这一结合,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遭受损失。在

新世纪新的征途上,我们还可能会遇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只有始终坚持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发扬开拓创新精神,才能够找到适应新情况的新思路、新途径,找到解决新问题的新办法、新措施,继续把我们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10.中国共产党的90年的光辉历程. 篇十

革命战争的严峻考验,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改革开放的创新实践,展示着我们党领导人民英勇顽强、波澜壮阔的奋斗足迹。如同一幅逶迤而又气势磅礴、雄浑而又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打倒三大敌人,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

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连年混战,巧取豪夺,民不聊生。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我国无数仁人志士,浴血奋斗,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从林则徐到洪秀全,又到康有为、梁启超,一直到孙中山,斗争未停,但最终都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是这些斗争在痛击国外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同时,却又向西方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寻找出路,遭到一连串的失败。

从1840年至1920年这80年的历史告诫我们一条真理:要救中国,需要新的阶级和政党来领导,需要走新的路。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党成立后,明确提出第一步实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和第二步实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长远目标。党领导工人运动,发动农民运动,促成国共合作,掀起1924年至1927年的第一次大革命高潮,“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当时的响亮口号。我们党与孙中山的国民党合作,在北伐战争中,打倒了吴佩孚、孙传芳等军阀,国民革命军几乎占领了半个中国。但是,孙中山病逝后,隐藏在国民党内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代表蒋介石、汪精卫破坏革命。在1927年4月至7月,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先后叛变革命。中国共产党内由于陈独秀的右倾退让错误,没能组织有效地抵抗,于是,到处是白色恐怖,党员由原来的六万多人,剩下一万多人;许多工农群众也被惨杀,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了。

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征服。周恩来领导了1927年的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并向井冈山进军,举起了武装斗争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旗帜;张太雷、叶剑英领导了广州起义,还有

其他许多地方的共产党员也领导了起义,都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进行了有效的抵抗,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

党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领导者,根据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国情,看到敌人在城市的统治力量强大,在农村的统治力量薄弱,而农村又存在着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农民,于是决定走“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道路。由此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又取得很大发展。于是有了第二次革命高潮,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发展到15万人,建立了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但是,后来出现“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统治党中央的事件,使中国革命遭受第二次大挫折。

党吸取了以往经验和教训,逐步掌握了领导民主革命的规律,于是有了红军长征的胜利。1934年10月,党在困境中率领工农红军进行两万五千里长征,实行战略大转移。长征途中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又使革命转危为安,使党和红军变得更坚强,终于到达了陕北革命根据地。随后,党举起了抗日救国的大旗,正确处理了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的西安事变,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全民族进行抗日战争的序幕就此拉开。

在抗日战争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深刻影响,促使整个中华民族团结起来奋起抗敌。我们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它人民抗日武装,对敌作战十二万五千余次,消灭日伪军一百七十一万四千余人。由于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战场和受到共产党团结抗战深刻影响的国统区战场的共同努力,最终在1945年9 月,中国取得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以来第一次反对外国侵略斗争的重大胜利,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了中国。

在1945年9月以后的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真心实意地去争取和平民主。党的领袖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达成停战协定和旧政协决议,但是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和旧政协决议,以进攻我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内战。我党领导人民军队进行正义的自卫战争反击蒋介石的进攻,用三年多的时间消灭了国民党的800多万军队,解放了除台湾、港澳和沿海岛屿之外的全部大陆国土,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这是中国共产党带来的第一个历史跨越,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前进为独立、统一民主的新民主主义中国。第二个行程是在三大改造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初步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新中国诞生后,党和政府领导人民群众迅速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并且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同时进行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等其他斗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接着,又进行了“三大”改造,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于1956年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前提。

其后,以毛泽东1956年4月发表《论十大关系》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开始摆脱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由于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左”倾错误,在发展生产力上急于求成,发动了不切实际的“大跃进”运动;在政治上搞“以阶级斗争为纲”,发动了“打倒一切、全面内战”的“文化大革命”,破坏了生产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胜利才结束了“文化大革命”,并使经济得到恢复和一定的发展。

这其中的29年我们取得了三个重大成果:一是巩固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独立、统一、民主的新中国政权,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经济;二是建立了人类迄今历史上最进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三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建设,使我国开始有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朝气蓬勃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这个时期的最显著特征是改革开放。其开端是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这次全会上,邓小平同志总结建国以来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初步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又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等四项原则的基本路线。由于这条基本路线符合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反映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所以它指引我国经济和各项建设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震惊的光辉成就。其不仅体现在经济的快速发展,还表现在科学技术的新飞跃和国防现代化的重大进展。居于世界顶端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举如:两系法杂交水稻、正负电子对撞机、核潜艇水下发射、中子弹等许许多多重要成果,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特别值得提出的是,神舟五号、六号、七号载人宇宙飞船的发射成功,震动了世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和今年的上海世博会更是惊艳世界。

11.浅析中国人身保险的发展历程 篇十一

21浅析中国人身保险的发展历程

中国人身保险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期间可分为几个时期:建国前的人身保险业、建国后的人身保险业、加入WTO前的人身保险业、加入WTO后的人身保险业,下面将就各个时期的中国人身保险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建国前的人身保险业

近代人身保险制度是从国外传入我国的。1884年英国人首先在上海设立了永福和大东方两家寿险公司。其后又有美国的友邦、加拿大的永明、永康、宏利等寿险公司相继成立。1899年成立的永宁人寿保险公司是我国第一家民族人寿保险公司。

1912年设立的华安合群保险公司是早期华资人寿保险公司之一。其资金力量比较雄厚。经营也比较好,业务量比较大,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人寿保险公司。随着人身保险业务的发展,保险机构逐渐由上海、广州延伸到其他口岸和内地。1933年7月、1934年4月中国保险公司和太平保险公司分别设了寿险部,经营人身保险业务,后因当时政府法令不允许兼营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相继改组为人寿保险公司。同时期,福州、天津、北平等地还出现了许多人寿小保险公司,业务层次多样,保险市场前景看好。

1932年9月,中华人寿保险协进会成立。1935年8月3日,中国第一个保险学术团体——中国保险学会在上海成立。这两个组织的诞生,对宣传、普及保险知识,加强保险理论研究,推动民族保险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27年国民党政府开始拟定保险法。1935年,颁布《保险业法》,立法院通过了《简易人寿保险法》,并命令邮政局办理。同年,国民党政府的中央信托局设立保险部,除经营政府、机关、国营公用事业的财产保险外,还经营公务员和军人的人身保险。

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民党政府撤退到西南、西北地区,形成战时大后方。战争的特殊条件刺激了人身保险的发展,但同时也受到战时环境的制约。当时大后方主要的人身保险机构有中央信托局人寿保险处、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邮政储金汇业局人寿保险处等,还有一些地方、民办的保险公司,具有一定实力。抗战时的上海虽然处于“孤岛”时期,但在爱国入士的共同争取下,民族人身保险业得以保存并继续发展。与此同时,日本侵略者以我国东北为其侵略基地,曾在伪“满洲国”设立满洲生命保险会社,经营人身保险业务,但是“国将不国,何以聊生”,沦陷区、半沦陷区的人身保险业萧条冷清。

抗战胜利初期,上海又成为全国保险业中心,据统计,截至1947年3月底,全国保险业的分支机构达602家,保险业一片繁荣。但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恶性的通货膨胀严重摧残了保险业,尤其是人身保险业.机构锐减,还有相当部分已名存实亡。

近代人身保险制度虽然进入了中国,并产生了民族寿险公司,但由于经济落后,政治不独立,人民生活贫困,战火不断,所以人身保险业务发展缓慢,而且在较长时间内是为国外资本所垄断的。

二、建国之后的人身保险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原有的保险业进行了接管、改造,1949年10月20日成立了国营性质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经营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人保公司在建国初期主要经营的人身保险业务有: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各种个人人寿保险,如两全保险和终身保险、简易人身保险;职工团体

人身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后来还创立了综合福利保险、保健保险等许多适应群众要求的新险种。然而,人身保险业恢复的势头刚刚好转就被“左”的错误打击了。1958年开始,全国开展了人民公社运动,除涉外保险业务以外,国内保险业务均被停办。从1959年开始,铁路、轮船、飞机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分别移交给铁路、交通、民航部门办理,其他人身保险业务则清理停办。

据人保公司统计,在1949—1958年这l0年里共收保费16亿多元,其中人身保险费收人达1.4l亿元,占全部业务的8.81%。据不完全统计,10年间共有180万名职工参加了团体人身保险,300万人参加了简易人身保险。

但在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化浪潮开始后,中国保险业逐渐进入停办阶段,直到1979年才全面恢复。

(一)1980~1985年的恢复阶段。中国在1980年和1982年先后恢复国内财产险业务和人身险业务。这一阶段保险市场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垄断,产寿统一经营,险种单一,且保费收入中财产险份额大大高于人身险;

(二)1986~1991年的平稳发展阶段。以198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生产保险公司成立为标志,区别于前一阶段的突出特征是出现了包括新疆兵保、太平洋、平安等在内的4家保险公司,中国保险市场由中国人保独家垄断的格局在形式上被打破;

(三)1992年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以1992年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首家外资保险公司——美国友邦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成立为标志。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保险市场发展最为重要的阶段,明显区别于前两个阶段的特点,集中表现在:市场主体不断增加,多元化的市场格局初步形成;保险业实现产寿分业经营,保费收入结构发生变化,人身险份额超过财产险;保险险种迅速增加,保险服务改善;保险监管的组织体系和法规体系逐步建立,中国保险市场初步形成了以国有保险公司为主,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多家保险公司竞争的寡头垄断的市场竞争新格局。

三、加入WTO前的人身保险业

到1980年底,除西藏外,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全国各地都已恢复了分支机构。这一时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统天下,同时经营产险业务和寿险业务。从1986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逐步批准建立了较多的保险公司:1988年5月,平安保险公司在深圳蛇口成立,1991年批准成立了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这成为继人保之后的第二家全国性的保险公司。1992年9月,平安保险公司更名为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成为第三家全国性的保险公司。新成立的这两家保险公司属综合性保险公司,还是同时经营产险业务和寿险业务。

从1988年起,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四川省、大连市、沈阳市、长沙市和厦门市设立5家股份制人寿保险公司,开始探索寿险与财产险分业经营的路子。1991年后,中国人民银行又先后批准在珠海、本溪、湘潭、丹东、广州、太原、天津、福州、哈尔滨、南京、昆明等地组建股份制人寿保险公司。新建立的寿险公司除了办理商业保险外,还接受地方政府委托,代办社会保险业务。按照规定,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这些人寿保险公司中都持有一定的股份。1995年颁布的《保险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产、寿险分业经营的原则,此后国内各保险公司陆续开始实施分业经营体制改革。199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改组为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下设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中保再保险有限公司,实行产寿险分业经营。同时,国务院决定将17家地方寿险公司全部并入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但在1998年10月7日,国务院又批准《撤销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实施方案》,将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更

名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1996年,为继续探索寿险与财产险分业经营的发展思路,积极推动商业寿险业务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还批准设立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专业寿险公司。1992年9月,美国国际集团在上海设立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成为首家获批在国内经营寿险及非寿险业务的外资保险机构。1996年中国第一家合资寿险公司—中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成立。

从保费规模看.1987—1997年中国的人身保险费收人年平均增长率为35.8%,但保费规模仍低于财产保险。1997年,受当年降息的影响,人身保险保费收人开始超过财产保险.此后就—直保持着保费规模上的优势。2001年,我国保险费收入为2109.35亿元.同比增加513.85亿元,增幅高达32.21%。其中,人身保险业务保险费收人为1423.96亿元,同比增加426.46亿元.增幅42.75%;在全部保险费收入中,来自人身保险业务和财产保险业务的保险费收入分别占67.51%和32.49%。这是自1997年以来财产保险业务占全部业务比重持续下滑过程中首次跌破1/3的重要关口。

四、加入WTO后的人身保险业

中国加入WTO之后,人身保险业经历了入世的三年过渡时期之后,在更高领域和更深层次参与国际保险市场的竞争与合作,基本实现了全面对外开放。

2005年的中国保险市场依然是制度转型期间政策主导下的市场全面推进,而不是各种条件发育成熟后的自然演变。2005年人身保险业在结构调整、理性回归的基础上,开始沿着健康方向稳健发展。人身险保费收入为3697.48亿元,同比增长14.54%,占总保费收入的75%。在过去几年理性的结构调整基础上,人身保险业增速较2004年有所回升,增长质量和效益继续得到提高。可以说,2005年人身保险业在探索平稳、持续、健康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道路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对行业未来长期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006年,中国人身保险业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认真贯彻“速度、效益、诚信和规范经营”的指导方针,实现人身险保费收入4132.01亿元,占总保费收入的73.24%,盈利能力持续提高,取得了速度、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为行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新增4家人身保险经营主体,其中中资寿险公司2家,合资寿险公司1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1家。外资寿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240亿元,全国占比达5.91%。

截止2008年底,全国共有人身保险公司56家,其中中资公司30家,外资公司26家;综合性寿险公司47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4家,养老保险公司5家。目前,人身保险市场已形成了以国有保险公司和股份制公司为主体、综合型和专业型保险公司并存、中外资保险公司同场竞技、多家保险公司竞争发展的新市场格局。市场主体的增加降低了人身保险市场的集中度,逐步完善了国内保险市场的结构。

上一篇:职务任职资格推荐表下一篇:欢庆国庆节的五年级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