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设计基础考试试题(精选12篇)
1.程序设计基础考试试题 篇一
一、(1)填空题(每空格1.5 分,共30分)
1.摆动导杆机构中,以曲柄为原动件时,最大压力角等于 0 度,最小传动角等于 90 度。2.四杆机构是否存在止点,取决于 连杆 是否与 从动件 共线。
3.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当最短杆和最长杆长度之和大于其他两杆长度之和时,只能获得 双摇杆 机构。4.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连续传动条件是 重合度大于1。
5.圆柱普通螺纹的牙型角是指在 轴向 截面内,螺纹牙形两侧边 的夹角。6.双线螺纹的导程等于螺距的___2_____倍。
7.通过蜗杆轴线并与蜗轮轴线垂直的平面称为 主平面,在此平面,阿基米德蜗杆与蜗轮 的啮合可视为渐开线 齿条 与 齿轮 的啮合。
8.在铣床上用铣刀加工斜齿圆柱齿轮时,刀号据 当量齿数 选取。
9.用齿条型刀具按范成法加工齿轮,如果切齿结束时,刀具的中线与轮坯分度圆相切,则加工 出来的齿轮是 标准 齿轮,刀具的中线与轮坯分度圆不相切,则加工出来的齿轮称为
变位 齿轮。
10.我国规定齿轮标准压力角为 20 度;模数的单位是 mm。
11.齿轮加工方法可分为仿形法和范成法,用成形铣刀加工齿形的方法属 仿形法 法,用滚刀加工 齿形的方法属 范成法 法
12.平面连杆机构各构件以 低 副连接。
1.(2)蜗杆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胶合、点烛 和磨损。2.圆柱普通螺纹的牙型角为____60____度。
3.在曲柄摇杆机构中, 只有___摇杆_ 为主动件时, 才会出现止点位置。
4.平面四杆机构中,如果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小于其余两杆的长度之和,最短杆为机架,这个机构叫__ 双曲柄 机构。
阿 5。阿基米德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蜗杆的轴向模数应等于蜗轮的 端面模数 ,蜗杆 轴向压力角 应等于蜗轮的端面压力角,蜗杆分度圆导程角应等于蜗轮 分度圆 角,且两者 旋向相同。
6.渐开线齿轮 不因中心距的变化而改变转动比 的特性称为中心距可分性。
7.圆柱普通螺纹的公称直径是指 大 径。
8.直齿圆锥齿轮的标准模数规定在__大__端的 分度圆 圆上。
9.对于正确安装的一对渐开线圆柱齿轮,其啮合角等于 分度 圆上的 压力角 角。10.规定渐开线标准斜齿圆柱齿轮_法___ 面上的参数为标准值。
11.在渐开线标准圆柱齿轮分度圆上,相邻两齿同侧齿廓间的弧长称为_齿距___。12.从动件位移与凸轮转角的关系曲线称为___从动件位移线图_。13.平面连杆机构急回特性系数K_大于___1时,机构有急回特性。14.以滑块为主动件的曲柄滑块机构有__2__个止点位置。
1.(3)牛头刨床滑枕往复运动的实现是应用了平面四杆机构中的 摆动导杆 机构。2.平面四杆机构的压力角愈 小,传力性能愈好。
有些平面四杆机构是具有急回特性的,其中两种的名称是 摆动导杆 机构、曲柄摇杆 机构。
3.凸轮机构主要由 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三个基本构件组成。
盘形凸轮的基圆,是指以凸轮理论轮廓的 最小向径 值为半径所作的圆。4.在平面四杆机构中,用 行程速比 系数来描述急回运动特性。5.凸轮机构若按凸轮形状分类,有 盘形 凸轮、圆柱 凸轮和移动凸轮。
6.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是指 从动件 的运动方向和 接触轮廓法线 方向之间所夹的锐角。7.圆柱普通螺纹的导程L与螺距P的关系式为 L=nP。
8.在实际设计和制造中,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两齿轮的 模数 相等、压力角 相等。
9.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重合度比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重合度 大,因而承载能力 强。10.渐开线上各点的压力角不等,向径越大,则压力角 大,基 圆上的压力角为零。11.用范成法加工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正常齿)时,为了避免 根切 现象,最少齿数 为17齿。
1.(4)标准平键静联接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2.根据工作原理不同,带传动可分为 带传动和 带传动两类。
3..滚子链的节数一般选用偶数以避免。
4.对一般工作条件下的闭式齿轮传动,如果是硬齿面齿轮,应按 强度进行设计计算,按 强度进行校核。
5.一对蜗杆蜗轮传动, 在其啮合处,蜗杆所受圆周力与蜗轮所受 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6.V带传动工作时,传动带受有 应力、离心应力和 应力、三种应力
叠加后,最大应力发生在紧边绕入 处。
7.在相同张紧力条件下,V带传动的承载能力比平带传动的承载能力。8.既承受 又承受 的轴称为转轴。
9.普通V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带在 上打滑和带发生 破坏。10.滚子链条上 的距离称为节距。
二、是非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1)1.圆柱普通螺纹的公称直径就是螺纹的最大直径。(V)
2.相啮合的一对齿数不等的渐开线齿轮,因为两轮压力角相等,模数相等,所以齿形相同。(X)
3.平面四杆机构中的死点位置,就是采用任何方法都不能使机构运动的位置。(X)4.平面四杆机构中的极位夹角就是从动件在两个极限位置的夹角。(X)5.一般蜗轮的材料常选用45钢。(X)6.设计闭式蜗杆传动时,应进行热平衡计算。(V)7.凸轮机构压力角的大小影响从动杆的正常工作。(V)8.用仿形法加工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正常齿)时,当齿数少于17时产生根切。(X)9.一对外啮合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轮齿的螺旋角相等,旋向相同。(X)10.渐开线齿轮传动的瞬时传动比恒定。(V)(2)1.在实际生产中,平面四杆机构的止点位置对工作都是不利的。(X)2.仿形法加工的齿轮比范成法加工的齿轮精度低。(V)3.负传动齿轮也就是负变位齿轮。(X)
4.在平面四杆机构中,以最短杆为机架,就能得到双曲柄机构。(X)
5.滚子半径的大小对滚子从动杆的凸轮机构的外凸部分的预定运动规律是有影响的。(V)6.盘形凸轮轮廓曲线上各点的压力角是不变的。(X)7.一个凸轮只有一种预定的运动规律。(V)
8.斜齿轮的承载能力没有直齿轮高。(X)9.蜗杆的螺旋线有左旋和右旋两种,在传动中多用右旋。(V)10.蜗杆的螺旋方向与蜗轮的螺旋方向相反。(X)
1.(3)对心曲柄滑块机构具有急回特性。(X)2.在铰链四杆机构中,曲柄一定是最短杆。(X)3.在设计平底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时,从动件平底的长度可以任意选取(X)4.在设计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时,滚子的半径可以任意选取。(X)5.在设计平面四杆机构时,一定要避免死点位置。(X)6.凸轮机构压力角的大小对机构运动无影响。(X)7.仿形法加工的齿轮比范成法加工的齿轮精度高。(X)
8.普通螺纹主要用于联接。(V)9.梯形螺纹主要用于传动。(V)10.正传动齿轮也就是正变位齿轮。(X)(4)1.轮系的传动比,是指轮系中首末两齿轮的齿数比。()2.开式传动中的齿轮,疲劳点蚀是常见的失效形式。()3.普通平键联接能够使轴上零件周向固定和轴向固定()4.键联接和花键联接是最常用轴向固定方法。()5.滚子链传动是依靠啮合力传动的,所以它的瞬时传动比很准确。()6.摩擦带传动具有过载保护作用,可避免其他零件的损坏。()7.摩擦带的弹性滑动是由于带的弹性变形而引起的,可以避免。()8.设计闭式蜗杆传动时,应作热平衡核算。()9.一般蜗轮的材料常选用45钢。()
10.在中心距不变情况下,两带轮的基准直径之差越大,则小带轮包角也越大。()
三、图(a)所示为直齿圆锥—斜齿圆柱齿轮两级减速器。
在图(b)中(1)分别标出这三个齿轮受力的作用点和三个分力(圆周力Ft、径向力Fr、轴向力Fa)字说明斜齿圆柱齿轮是左旋齿轮还是右旋齿轮。(2分)
(a)(b)(1)
主动锥齿轮Ft的作用线垂直纸面箭头朝里,从动锥齿轮Ft的作用线垂直纸面箭头朝外,主动斜齿轮Ft的作用线垂直纸面箭头朝外。
(2)右旋齿轮。
四、某机加工车间只能加工m=3、4、5mm三种模数的齿轮。现打算在齿轮机构中心距为180mm 不变的条件下,选配一对i=3 的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机构。试确定在此车间能加工的齿轮模数和 齿数。(14分)1)由中心距a = m(Z1 +Z2)/2 得Z1 +Z2 = 2a/m 当 m = 3 时 Z1 +Z2 = 120 m = 4 时 Z1 +Z2 = 90 m = 5 时 Z1 +Z2 = 72(2)题意需满足i = 3 即Z2 = 3 Z1
当 m = 3 取Z1 = 30 Z2 = 90 能满足,m = 5取Z1 = 18 Z2 =54 能满足。
∴加工的齿轮模数为3,齿数为30、90和模数为3,齿数为18、54。
五、已知一对直齿圆锥齿轮传动,其主动轮所受三个分力的大小为圆周力Ft = 2220N , 径向力
Fr = 640N , 轴向力Fa = 320 N , 求从动轮三个分力的大小。(5分)
五、根据主、从动轮上三个分力之间的关系:
Ft1 =-Ft2、Fr1=-Fa2、Fa1= - Fr2 得从动轮所受圆周力Ft = 2220N、径向力Fr = 320N、轴向力Fa = 640 N。
六、计算下列运动链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须明确指出)。(16分)
(a)(b)
六、(a)n = 7 PL = 10 PH = 0 F = 3n – 2PL – PH = 3*7-2*10 = 1(b)n = 3 PL =3 PH = 2 F = 3n – 2PL – PH = 3*3-2*3-2 =1
三、据图(a)斜齿轮传动、直齿锥齿轮传动,分别在图(b)、(c)中标出两个斜齿轮、两个 锥齿轮在啮合点处三个分力(圆周力Ft、径向力Fr、轴向力Fa)的方向。(若某力作用线垂直纸面,则说明垂直纸面朝里或朝外)。
(18分)
图(a)n1为主动 图(b)图(c)
(b)(c)图(b)中Ft1的作用线垂直纸面箭头朝外,Ft2的作用线垂直纸面箭头朝里。
中图(c)Ft1的作用线垂直纸面箭头朝里,Ft2的作用线垂直纸面箭头朝外。
四、如图示,已知两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标准中心距a1=a2=160 mm, 轮1与轮3的模数相同,齿数Z2 = 20,Z3 = 30,Z4 = 50,求这四个齿轮的模数及轮1的齿数Z1。(15)
(1)据a2 = m(z3+z4)/2 = 160 得 m = 2*160/(30+50)= 4 又据一对齿轮的模数相等及已知轮1与轮3模数相等,∴m1 = m2 = m3 = m4 = 4(2)由已知a1 = a2 即 m(z1+z2)/2 = m(z3+z4)/2 得z1 = 60
五、有一个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测量其齿顶圆直径d a =106.40 mm , 齿数Z = 25,问是哪一 种齿制的齿轮,模数为多少?压力角为多少?(8分)、m = da/(z+2ha*)若为正常齿制,ha* = 1 m = 106.4/(25+2)= 3.9407 若为短齿制 ha* = 0.8 m = 106.4/(25+1.6)= 4 m = 4 符合标准模数值。
又因为是标准齿轮,所以压力角α= 20°。∴是短齿制的齿轮, 模数为4mm, 压力角为20度
六、计算下列运动链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须明确指出)。(14分)
(a)(b)a)n = 5 PL = 7 PH = 0 F = 3n – 2PL – PH = 3*5-2*7 = 1(b)n = 3 PL =4 PH = 0 F = 3n – 2PL – PH = 3*3-2*4 =1
三、有一铰链四杆机构,尺寸如图示,AB为主动件,顺时针转动,CD为从动件;请写出该机构具体
名称并用图解法求:(1)机构极位夹角;(2)从动件摆角;(取作图比例为0.001 m/mm)(15分)
最短杆AB=20 最长杆AD=75 ∵20+75<65+55且以最短杆为连架杆
∴该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
由图得结果:(1)机构极位夹角为7°
(2)从动件摆角为42°
四、计算下列机构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须明确指出)。(共12分)
左图 n = 3 PL = 3 PH = 2 F = 3n – 2PL – PH = 3*3-2*3-2= 1 两个滚子处均为局部自由度。右图 n = 5 PL =7 PH = 0 F = 3n – 2PL – PH = 3*5-2*7 =1
B处为复合铰链。C或D处为虚约束
五、两个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已测得齿数Z1 = 22,Z2 = 98,小齿轮齿顶圆直径da1 = 240㎜,大齿轮 全齿高h = 22.5㎜ , 试判断这两个齿轮能否正确啮合传动 ?(12分)
五、正常齿制齿轮:ha* = 1 c*= = 0.25 小齿轮:da1 =(z1+ha*)m =(22+2*1)m = 240 mm
得m = 240/(22+2*1)= 10 大齿轮:h = ha + hf = ha*m +(ha* + hf)m =(1+1+0.25)m = 22.5 mm 得m = 22.5/(1+1+0.25)= 10 大小齿轮模数相等,又因为是标准齿轮,压力角相等,∴符合齿轮正确啮合条件,∴这对齿轮能啮合传动。
六、如图示,已知两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标准中心距a1=a2, 轮1与轮3的模数m1= m3 = 4, 齿数Z1=60,Z3=30,Z4=50,求(1)轮2的模数m2 ;(1)轮2的齿数Z2 ;
(3)当轮2的转速n2=1440 r / min时,轮4的转速n4。(16分)
六、(1)据齿轮正确啮合条件得 m2 = m1= 4(2)已知 a1=a2 m1=m3 即 m1(z1+z2)/2=m3(z3+z4)/2 z1+z2= z3+z4 所以z2= z3+z4-z1=30+50-60=20(3)z1与z4同轴,所以n4=n1 又据n1/n2=z2/z1 得 n1=n2*z2/z1=1440*20/60=480 r/min 所以n4=n1=480 r/min
(3)
一、填空题
1、摆动导杆
2、小 摆动导杆 曲柄摇杆 偏置曲柄滑块
3、凸轮 从动件 最小向径
4、行程速比
5、盘形 圆柱
6、从动件 接触轮廓法线
7、L=nP
8、模数 压力角
9、大 强
10、越大 基
11、根切
二、是非题
1× 2× 3× 4× 5× 6× 7× 8√ 9(4)
一、填空题
1、较弱工作面的压溃
2、摩擦 啮合
3、采用过渡链节
4、齿根弯曲疲劳 齿面接触疲劳
5、轴向
6、拉 弯曲 小带轮
7、强
8、转矩 弯矩
9、带轮 疲劳
10、相邻两销轴中心
二、是非题
1× 2× 3× 4× 5× 6√ 7× 8√ 9
√ 10× × 10×
(答任意两种机构即可)
2.程序设计基础考试试题 篇二
关键词:ASP.NET,在线考试系统,基础工程
随着网络技术发展,高校校园网建设逐步完善,已具备利用网络进行考试的条件。但部分高校基础工程实训理论考试仍采用传统考试方式, 每个工种组织一次考试至少要经过人工出卷、考生考试、人工阅卷、成绩评估分析等环节,特别是实训人数较多时,批改试卷和统计成绩将十分烦琐且易出错,指导教师的工作量越来越大, 可以说传统考试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需要。
为此, 利用网络和数据库技术——ASP.NET应用程序开发了基础工程训练理论在线考试系统。它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效率很高,具有试题(卷)录入、修改和查询,手工组卷与自动组卷及进行在线考试等重要功能。在线考试系统实现了真正的无纸化考试, 满足任何授权的实训人员随时随地考试并迅速获得成绩,并给出其详细的成绩分析与试卷评估,同时大大减轻教师出题、组卷和改卷等工作量。
一、系统简介
本系统最大特点是开放性、方便性和灵活性。授权的各工种教师不仅可以轻松地向题库添加、修改和删除试题,而且可以自动新增科目并建立相应数据表, 允许考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取考试科目。
(一 )ASP.NET技 术
ASP.NET是.NETFrame Work的一部分 ,是一项微软公司的技术, 是一种使嵌入网页中的脚本可由因特网服务器执行的服务器端脚本技术, 它可以在通过HTTP请求文档时再在Web服务器上动态创建它们。
(二 )系 统结构模型
系统主要采用B / S的三层结构:表示层、应用层、数据层。表示层是客户端的浏览器; 应用层是具有应用程序扩展功能的Web服务器,包括事务处理逻辑,位于服务器端;数据层即数据库服务器。B / S的三层结构是基于Web服务的体系结构,采用三层结构可实现应用服务器级和数据库级的全面分布,较好实现负载上的平衡,因为有了中间层,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三层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三 )系统总体设计
1.系统总体结构
考虑到系统完整性和实用性, 在线考试系统根据要实现的功能,分成考务管理子系统和在线考试子系统两部分。系统总体结构框架如图2所示。
2.系统模块功能描述
(1)学生在线考试子系统主要功能
1考生登录:系统接受考生输入的个人身份信息,通过验证,允许合法考生进入考试系统。若考生忘记密码,则可由管理员对其进行密码重置,重置后的密码为六位随机数字。
2选择实训工种:进入系统出现实训工种选择界面,选择实训工种,将显示考生的姓名、题型、题数等。
3考生在线答卷:创建考生答卷的各种资料和配置,保存考生的答题结果。考生通过题型按钮可以浏览试题,或有选择地做题,对于未做题要做标记,可以返回再做此题。
为了防止考生的误操作将考试界面关闭、刷新及后退等,在调用考试界面时使用全屏显示方法, 使考生无法看到和使用关闭按钮。
4试卷提交: 包括考生在规定时间内主动提交试卷和考试时间已到系统强迫提交试卷。考生在答题过程中系统会自动将答题结果暂时保存到数据库的考试状态信息表中, 当考生完成试卷后,可以按提交按钮实现主动交卷。如果在规定时间内考生没有完成试卷,考试时间到,系统将自动执行保存和提交操作。
5查询成绩: 成绩查询是在线考试系统必不可少的功能模块,考生输入学号和密码登录后,即可查询已考过的试卷成绩,同时可看到参考答案,与自己的答题内容进行对照,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使考试成绩更加透明化。
(2)考务管理子系统的主要功能
1题库管理:在管理上,题库一般以计算机管理软件为技术平台,包括试题录入和浏览试题;多功能查询:可以按照管理要求按科目、题型、关键字查询现有题库;可以在已有科目按照题型添加新的题目;类似的,可以删除题目,也可以选中题目列表实现修改题目的功能。
2考试规则:为了便于智能组卷,对某课程试卷整体控制参数进行设定,如题目总数、题目类型、分值、章节及难度系数。
3考试管理:发布考试信息,如考试课目、考试名称、开始时间、考试地点及考试规则。
4试卷生成:根据用户的需要,从题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题目组成试卷,同时生成相对应的答案供评阅试卷时使用。
5考试监控:为监考教师提供一个用于监考的环境,主要提供查询和记录功能。监考教师可利用查询功能对未交卷和被记录有违纪行为的考生进行查询, 同时可以利用记录功能对有违纪现象的考生进行记录。
6阅卷评分:试卷的审阅功能,其中客观题部分实现自动判分,主观题部分实现手动打分,评阅结果交由系统记录。
7考试分析:可以实现对于考生考试结果的简单分析,并将结果以图形方式较为直观地显示出来。
在线考试系统中的各个功能模块并不是孤立的, 而是一条主线贯穿始终, 整个系统有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 如图所示,所有操作都是围绕这个流程展开的。
(四 )智能组卷的实现
在组卷过程中, 我们肯定会遇到许多题目是关于同一个教学内容的,这里称之为关于同一考核点的试题。因此,组装一份试卷时,对于同一考核点的试题只能出一道题。这里设计一种快速选题算法,该算法只需经一次比较,便可判定是否已选过该考核点的试题, 又可以有针对性地重点选取某个考核点的试题。即每一道题都设有一个相关码,对于同一章、同一节、同一考核点的题,则相关码相同,显然,前面章节的相关码都要小于后面章节的相关码。故组卷时,同一试卷中不允许出现相关码相同的试题。所以,选题过程中每选出一题,就要与已经选出的题的相关码逐一比较, 若该题的相关码与已选各题的相关码均不相同,则可将该题加入试卷中,否则,放弃该题,重新选题。
在只考虑最佳情况下, 即每次选出的题都恰好是尚未选过的,每选一道题都要与已选出的各题逐一比较,假设已选出了m题,再选下一题时,则需比较m次。
系统采用随即生成题目的形式,好处关键在于:选题随机性强、成卷速度较快、试卷质量高,知识考核点分布均匀,且内容覆盖面容易控制。
二、结语
3.程序设计基础考试试题 篇三
【摘要】计算机应用于考试,使得阅卷有可能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于是,自动阅卷技术成为研究的重点。在计算机上最容易实现的是选择题等客观题的测试和评阅。可以自动实现立即评阅,立即给出测试结果。
【关键词】在线考试系统;计算机基础课程;C/S模式;.NET;平台
一、研发计算机基础考试系统的意义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应用课程体系中最基本的内容,该课程的特点是:
1、内容涉及面广。
2、实践操作性强。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该课程内容主要是操作性的,如果仅仅通过笔试考核理论知识是不全面的,所以考试形式宜采用上机考试。
二、系统要实现的目标
① 对教师来说,系统应包括试卷管理、题库管理、成绩管理、基本资料管理等功能。试卷管理指:在学生考试时,由系统根据试卷规则自动组卷生成满足教师要求的试卷,而不用手工组卷。题库管理应允许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对题库中的试题进行三种基本操作:添加新的考题、删除旧有考题、修改原有考题,其中试题类型包括判断题、单选题,Microsoft Office 操作题(包括 Word 文档操作、Excel 文档操作)、Web 操作、Windows 文件操作题和打字测试(中文,英文)。成绩管理是指:教师可以查看考生的考试成绩,管理基本资料(包括教师、学生资料的增、删、改以及个人资料修改)。
② 对学生来说,有如下要求:登陆、答题、交卷、评分、二次登陆。
三、本系统具备功能
1)可以创立电子题库,方便地实现试题的数字化管理。
2)按照科学的策略智能组卷,从而提高出卷效率。
3)具有操作性和交互性。
4)使考试和判卷更具规范性和合理性。
5)实现自动判卷和数据的有效保存。
6)具有较强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
四、需求分析
经过对该课程的考试环节的分析,系统要能完成如下要求:
1、笔试与操作考试一体化对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考试集中在计算机上完成,理论题采用选择题(单项选择)、判断题,以利用计算机自动评分。这样减少了笔试环节,节省了笔试、制卷、纸张、印刷等费用。
2、考试试卷随机化。采用题库技术,考试时从题量很大的题库中随机生成试卷,每位考生的试题均不一样,可以有效地防止试卷泄密、考生作弊等情况的出现。
3、评分自动化。考生在客户端计算机上提交试卷后,即由服务器端计算机自动完成试卷的评分,成绩可以马上评出。节省了教师的大量时间、精力,避免了考生长时间等分数、阅卷工作中的暗箱操作等情况的出现。
4、试卷分析科学化。在整次考试完成后,可以自动完成成绩的登记、统计、分析等工作,且可以做到精确地分析出考试中均方差、信度、效度等数据,可科学指导以后的教学工作。
五、开发语言ASP.NET的优势
系统采用Visual Studio 2012+Sql Server 2008为平台开发ASP.NET Web應用程序。ASP.NET是在服务器上运行的编译好的公共语言运行库代码,它可利用早期绑定、实时编译、本机优化和盒外缓存服务。这相当于在编写代码行之前便显著提高了性能。
(1)世界级的工具支持。ASP.NET框架补充了Visual Studio集成开发环境中的大量工具箱和设计器。WYSIWYG编辑、拖放服务器控件和自动部署只是这个强大的工具所提供功能中的少数几种。
(2)可管理性。ASP.NET采用基于文本的分层配置系统,简化了将设置应用于服务器环境和Web应用程序。由于配置信息是以纯文本形式存储的,因此可以在没有本地 管理工具帮助的情况下应用新设置。此“零本地管理”哲学也扩展到了ASP.NET框架应用程序的部署。只需将必要的文件复制到服务器,即可将 ASP.NET框架应用程序部署到服务器。不需要重新启动服务器,即使是在部署或替换运行的编译代码时。
(3)可缩放性和可用性。ASP.NET在设计时考虑了可缩放性,增加了专门用于在聚集环境和多处理器环境中提高性能的功能。另外,进程受到ASP.NET运行库的密切监视和管理,以便当进程行为不正常(泄漏、死锁)时,可就地创建新进程,以帮助保持应用程序始终可用于处理请求。
(4)自定义性和扩展性。ASP.NET随附了一个设计周到的结构,它使开发人员可以在适当的级别“插入”代码。实际上,可以用自己编写的自定义组件扩展或替换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SP.NET运行库的任何子组件。
(5)威力和灵活性。由于ASP.NET基于公共语言运行库,因此Web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可以利用整个平台的威力和灵活性。Microsoft.NET框架类库、消息处理 和数据访问解决方案都可从Web无缝访问。ASP.NET也和语言无关,所以可以选择最适合应用程序的语言,或跨多种语言分割应用程序。另外,公共语言运 行库的交互性保证在迁移到ASP.NET时保留基于COM的开发中的现有投资。
(6)简易性。ASP.NET使执行常见任务变得轻易,从简单的窗体提交和客户端身份验证到部署和站点配置。例如,ASP.NET页框架使您可以生成将应用程序逻辑 和表示代码清楚分开的用户界面,和在类似Visual Basic的简单窗体处理模型中处理事件并不相同。另外,公共语言运行库利用托管代码服务(如自动引用计数和垃圾回收)简化了开发。
(7)安全性。借助内置的Windows身份验证和基于每个应用程序的配置,可以保证应用程序是安全的。
六、考试系统设计目标
系统采用ASP.NET三层架构,实现基于B/S架构的中小型在线考试系统,可以从数据库中随机抽取试题,并且可以自动对考生的答案评分。系统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1)系统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界面美观友好,信息查询灵活、方便,数据存储安全可靠。
(2)实现从数据库中随机抽取试题。
(3)对用户输入的数据进行严格的数据检验,尽可能避免人为错误。
(4)实现对考试结果自动评分。
(5)实现教师和后台管理员对试题信息单独管理。
(6)系统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易维护性和易操作性。
七、考试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通过对系统进行的需求分析、功能结构以及业务流程的确定,规划出系统使用的数据库实体对象及实体E-R图。主要的数据库表包括:考试科目信息表、考试记录信息表、试题信息表、考生信息表、教师信息表、管理员信息表等。
结束语:本系统的研发,可有效地解决传统考试的弊端,推动教学改革,实现无纸化考试,节省人力物力,确保了试卷的覆盖范围和正确性。在线考试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考试过程中的工作量大、效率低、反馈周期长、反馈能力弱、资源浪费等缺陷,成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与研究的方向。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采用网络化在线考试系统对学生进行考试测评是学校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尝试。通过在线考试系统有针对性地随机抽取试题库中的试题进行考试和评卷,可以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容易评测出学生的实际应用水平,对节省教学管理资源、提升教育评价的理念水平,以及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实际研究价值和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素香,基于.NET 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12年。
[2]乔显亮,基于 B/S 和 C/S 混合模式计算机基础考试系统的实现:[硕士学位论文],青岛大学,2010 年。
[3]张量,詹国华,一种基于 Internet 的远程考试系统,计算机应用,2010。
4.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及答案 篇四
1.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
2.满足曲柄存在条件的铰链四杆机构,取与最短杆相邻的杆为机架时,为曲柄摇杆机构,取最短杆为机架时,为双曲柄机构。
3.在凸轮机构中,常见的从动件运动规律为匀速运动时,将出现刚性冲击。
4.直齿圆柱齿轮作接触强度计算时,取节线处的接触应力为计算依据,其载荷由一对对齿轮承担。5.为使两对直齿圆柱齿轮能正确啮合,它们的模数m 和压力角必须分别相等。
6.两齿数不等的一对齿轮传动,其弯曲应力6.相等等;两轮硬度不等,其许用弯曲应力不相等等。
7.V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打滑和疲劳断裂。
8.在设计V带传动时,V带的型号是根据计算功率Pc 和小轮转速n1 选取的。
9.链传动中的节距越大,链条中各零件尺寸越大,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增大。
10.工作时只受弯矩不承受转矩的轴称为心轴。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二、选择题 C B D B D
1.渐开线标准齿轮的根切现象发生在。A.模数较大时 B.模数较小时 C.齿数较少时 D.齿数较多时
2.在下列四种型号的滚动轴承中,必须成对使用。A.深沟球轴承 B.圆锥滚子轴承 C.推力球轴承 D.圆柱滚子轴承
3.在下列四种类型的联轴器中,能补偿两轴的相对位移以及可以缓和冲击、吸收振动的是。
A.凸缘联轴器 B.齿式联轴器
C.万向联轴器 D.弹性套柱销联轴器
4.在铰链四杆机构中,机构的传动角 和压力角 的关系是。
A.B.C.D.5.对于普通螺栓联接,在拧紧螺母时,螺栓所受的载荷是。
A.拉力 B.扭矩 C.压力 D.拉力和扭矩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每小题1分,共8分)
三、判断提 X X V X X X X V
1.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当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时,为双曲柄机构。()2.在凸轮机构中,基圆半径取得较大时,其压力角也较大。(3.在平键联接中,平键的两侧面是工作面。()4.斜齿圆柱齿轮的标准模数是大端模数。()5.带传动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传动过载。()6.转轴弯曲应力的应力循环特性为脉动循环变应力。()7.向心推力轴承既能承受径向载荷,又能承受轴向载荷。()
8.圆盘摩擦离合器靠在主、从动摩擦盘的接触表面间产生的摩擦力矩来传递转矩。(四、问答题(每小题3分,共9分)1.试述齿廓啮合基本定律。2.试述螺纹联接防松的方法。
3.试分析影响带传动承载能力的因素?
四、问答题
1.所谓齿廓啮合基本定律是指:作平面啮合的一对齿廓,它们的瞬时接触点的公法线,必于两齿轮的连心线交于相应的节点C,该节点将齿轮的连心线所分的两个线段的与齿轮的角速成反比。
2.螺纹连接的防松方法按工作原理可分为摩擦防松、机械防松及破坏螺纹副防松。
摩擦防松有:弹簧垫圈、双螺母、椭圆口自锁螺母、横向切口螺母
机械防松有:开口销与槽形螺母、止动垫圈、圆螺母止动垫圈、串连钢丝
破坏螺纹副防松有:冲点法、端焊法、黏结法。
3.初拉力Fo? 包角a? 摩擦系数f? 带的单位长度质量q? 速度v
36.某锥齿轮减速器主动轴选用外圈窄边相对安装的30206轴承支承,已知轴上的轴向外载荷FA=560N,方向如图所示,两轴承的径向载荷分别为FrI=1500N,FrII=3500N,内部轴向力为Fs=Fr/2Y,Y=1.6,判别系数e=0.37(当Fa/Fr≤e时,X=1,Y=0;当Fa/Fr>e时,X=0.4,Y=1.6)。试画出内部轴向力FSI、FSII的方向,并计算轴承当量动载荷PI、PII。
题36图
(1)内部轴向力
…………(2分)
FsFr1500469N
2Y21.6
FsFr35001094N 2Y21.6
(2)轴向力
…………(2分)
FSⅡ+FA=1094+560=1654N>FSⅠ
轴承Ⅰ被压紧
FaⅠ=FSⅡ+FA=1654N
轴承Ⅱ被放松
FaⅡ=FSⅡ=1094N
(3)当量动载荷
…………(2分)
FaⅠ/FrⅠ=1654/1500>e
XⅠ=0.4
YⅠ=1.6
PⅠ=XⅠFrⅠ+YⅠFaⅠ=0.4×1500+1.6×1654=2646.4N
FaⅡ/FrⅡ=1094/3500 XⅡ=1 YⅡ=0 PⅡ=XⅡFYⅡ=1×3500=3500N 31.已知在某二级直齿锥齿轮——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中,1轮为驱动轮,3轮的螺旋线方向如题31图所示。为了使II轴轴承上所受的轴向力抵消一部分,试确 定1轮的转动方向。并将各轮轴向力Fa1、Fa2、Fa3、Fa4的方向、4轮的螺旋线方向和1轮的转动方向标在图中。 题31图 31.轴向力Fa1、Fa2、Fa3、Fa4的方向、4轮的螺旋线方向和1轮的转动方向,答对一个给1分 1、请简述连杆机构存在急回特性的条件,并举例说明; 2、X=0的齿轮是否一定为变位齿轮; 3、在使用斜齿轮传动时,为什么不常采用角度变位的方式,而是多使用标准斜齿轮传动; 4、通过曲柄滑块机构说明,机构的部分平衡与完全平衡的区别; 5、一个滚子凸轮的滚子损坏,现更换一个半径大于原半径的滚子,试问对凸轮运动规律有何影响; 6、若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的滚子转速W1,与摆杆转速W2,速度方向相反,是否会影响该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7、试推证,在何种情况下,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根圆直径小于基圆直径。 二、机构设计题(3题、30分) 1、创新设计 (1)、要在一个长10m,直径5m,厚度10mm的铁制管道上切割出一个孔,请选择打孔方式(含激光切割、等离子切割、机械切割、水切割等方式,提示可在管道上方先焊接一个细长的圆形管道,再进行割。。。。。。这是大致意思,没看懂,猜了一个机械切割); (2)、请设计一个可以使上述切割机构作前后运动和整周回转运动的机构。 2、内燃机(有图) (1)、说明内燃机的冲程运动(对心曲柄滑块,以滑块为主动件)是否存在死点; (2)、图示机构采用的是什么平衡方式,有何特点(飞轮); (3)、图示进气机构是什么机构(平底直动凸轮)?压力角多大?可否换为滚子从动件? 3、缝纫机(有个缝纫机的图,跟没有一样) (1)、缝纫机在设计时,其工作原理为什么与人缝衣服的工作原理不一样?这对我们的创新设计过程有何启示? (2)、缝纫机运动过程有无死点,是如何避免死点的? (3)、试根据缝纫机的工作原理,设计一个代步机构,代步 三、分析题(只记得第一题,应该不难,没什么印象,分值也不多) 1、给出四个机构,类似12年的牛头刨床机构,分别计算四个机构的自由度,并说明机构等级 四、计算题(3题,21分) 轮齿数分别为Z1=33、Z2=36,模数m=2,变位系数X1=-0.235X2=1.335。 (1)、求标准中心距和安装中心距 (2)、计算齿轮1的p、s、e、d、db、df、dh 2、直齿圆柱齿轮传动,i12=2.6(传动比允许有少量误差),安装中心距为100mm,模数m=2,α=20° (1)、试选取较为合适的设计方案,选取该对齿轮的齿轮; (2)、是否可通过斜齿轮达到该对齿轮传动的要求,通过计算说明。 3、传动比计算题,由于很简单,大致口述一下。题目要求计算的是一个二级减速箱输出轴的转动速度,给出了输入轴的转动速度为n1=3000r/min,经过两个齿数和配合方式完全相同的差动轮系(第一个差动轮系的行星架与第二个差动轮系的输入轴固结,第二个差动轮系的行星架与输出轴固结),求第二个差动轮系行星架的转速。废话太多,很简单,指南上有一样的题目 五、多选题(共5题,10分;每题有5-7个选项,其中正确选项2-4个,多选或错选不得分,漏选得一部分分数) 说明:这个题和创新设计题一样坑,简而言之就是把判断题全部融合到这五个选择题里面,相当于做20多道判断题,但是只有10分,还不一定全对。 内容具体也记不住,主要涉及: 1、带传动承载能力及寿命影响因素; 2、链传动的多边形效应、轴受力问题; 3、蜗轮蜗杆的变位、强度校核; 4、偏心距、相对间隙、宽径比、粘度等因素对轴承转动精度、承载能力、运动平稳性、温升的影响; 5、闭式软、硬齿面齿轮的失效形式,小齿轮与大齿轮齿数选择,齿宽选择等 六、简答题(3题、15分) 1、图示的传动布置中,有哪些不合理之处,为什么?(布置顺序转速由高到低依次为电机、链传动、直齿轮传动、斜齿轮传动、输出件,齿轮布置在靠近转矩输入端) 2、在齿轮传动中,在满足弯曲强度的条件下,为什么在d不变的情况下,m应取小值;而m不变时,z应取小值,而对于标准直齿圆柱齿轮,Z>Zvmin=17? 3、记不住了…… 七、卷扬机(蜗杆受力方向,齿轮受力方向,计算功率,螺栓直径,20分左右) 八、轴承计算题(10分) 九、轴结构改错(15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构件是机器的____单元体;零件是机器的_____单元体;部件是机器的_____单元体。 2、平面运动副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低副又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 3、轮系运动时,所有齿轮几何轴线都固定不动的,称_______轮系,至少有一个齿轮几何轴线不固定的,称_________轮系。 4、为保证带传动的工作能力,一般规定小带轮的包角α≥__________。 5、若键的标记为键B20×70GB1096-79,则该键为______平键,b=______,L=________。 6、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轴的承载情况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凸轮机构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基本构件组成的。 8、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当曲柄等速转动时,____________。 9、在蜗轮齿数不变的情况下,蜗杆的头数越少,则传动比就越 10、齿轮啮合时,当主动齿轮的______推动从动齿轮的合点应为____________与啮合线的交点;当主动齿轮的合,所以终止啮合点为____________与啮合线的交点。 11、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采用______制,外圈与轴承孔的配合采用制。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基圆以内有渐开线。() 2、极位夹角是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两极限位置的夹角。 3、螺纹联接是不可拆联接。() 4、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其传动角等于90°。(5、凸轮轮廓的形状取决于从动件的运动规律。(6、蜗杆传动一般用于大速比的场合。() 7、楔键的两侧面是工作面。() 8、普通车床变速箱内齿轮的润滑方式时油雾润滑。 9、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载荷C值越大,则轴承的承载能力越高。 10、带传动的弹性滑动是不可避免的,打滑是可以避免的。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为使机构顺利通过死点,常采用在高速轴上装什么轮增大惯性?A、齿轮 B、飞轮 C、凸轮 2、为了使相啮合的一对齿轮其强度和寿命接近,通常A、齿轮的硬度大于小齿轮的硬度 B、小齿轮的硬度大于大齿轮的硬度 C、大、小齿轮的硬度相同 3、下列哪一种普通平键用于轴端。()。 A、A型 B、B型 C、C型 4、渐开线在基圆上的压力角为多大?() A、0° B、20° C、90° 5、下列螺纹用于传动的是()。 A、梯形螺纹 B、管螺纹 C、普通螺纹 6、在下列平面四杆机构中,无论以哪一构件为主动件,都不存在死点位置A、曲柄摇杆机构 B、双摇杆机构 C、双曲柄机构 7、在螺栓联接中,当有一个被联接件较厚,而且需要经常拆卸时,宜选用的联接类型是杆往复摆______,一对轮齿开始进入啮合,所以开始啮推动从动齿轮的())() (()。的平均速度不______ _______)()) () (同的运动特性称为,两轮齿即将脱离啮)。 摇动____________。______ ()联接。 A、双头螺柱 B、紧定螺栓 C、普通螺栓 8、用来传递双向转矩的一对切向键,在轴上相隔多少度为宜? ()A、90°~120° B、135°~150° C、120°~135° 9、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带的()。 A、疲劳断裂和打滑 B、磨损和打滑 C、磨损和疲劳断裂 10、当凸轮机构的从动件选用摆线运动规律时,其从动件的运动()。 A、将产生刚性冲击 B、将产生柔性冲击 C、没有冲击 四、简答题(每题3分,共 1、简述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2、说明螺纹连接的基本类型及应用。 3、轴上零件的周向及轴向固定各有哪些方法?分别适用于什么场合?(各举出两种及四种以上方法) 4、说明带的弹性滑动与打滑的区别。 五、计算题(共20分) 1、说明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并判断机构运动是否确定?(2.3 计算图示平面机构自由度;机构中的原动件用圆弧箭头表示。 12分) 6分) 2、已知一对外啮合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标准中心距a=150mm,齿数Z1=20,Z2=80,齿顶高系数ha* =1,压力角=20°。试求这对齿轮的模数m,传动比i12,节圆直径及啮合角。(8分) 3、如下图所示轮系中,已知Z1=16,Z2=32,Z3=20,Z4=40,Z5=4,Z6=40,若转速n6及各轮的转向。(6分) 六、分析齿轮轴系上的错误结构,并改正。轴承采用油润滑。(8分)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二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运动、制造、装配 n1=800r/min,求蜗轮的2、低副、高副、转动副、移动副 3、定轴轮系、行星轮系 4、120° 5、B、20、70 6、支承轴上的旋转零件,传递运动和转矩,心轴、转轴、传动轴 7、机架、凸轮、从动件 8、急回特性 9、大 10、齿根、齿顶、从动轮齿顶圆、齿顶、齿根、主动轮齿顶圆 11、基孔制、基轴制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B 2、B 3、C 4、A 5、A 6、C 7、A 8、C 9、A 10、C 四、简答题(每题3分,共12分) 1、简述齿廓啮合的基本定律。 不论齿廓在任何位置接触,过接触点所做的公法线一定通过连心线上一定点,才能保证传动比恒定不变。 2、螺栓连接、双头螺柱连接、螺钉连接、紧定螺钉连接。螺栓连接用于被连接件不厚、通孔且经常拆卸的场合;双头螺柱连接用于被连接件之一较厚、盲孔且经常拆卸的场合;螺钉连接用于被连接件之一较厚、盲孔且不经常拆卸的场合。 3、周向固定:键连接、花键连接、过盈配合连接 轴向固定:轴肩、轴环、轴套、轴端挡板、弹性档圈 4、说明带的弹性滑动与打滑的区别 弹性滑动是由于带传动时的拉力差引起的,只要传递圆周力,就存在着拉力差,所以弹性滑动是不可避免的;而打滑是由于过载引起的,只要不过载,就可以避免打滑,所以,打滑是可以避免的。 五、计算题(第一题6分,第二题8分,第三题6分,共20分) 1、解: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自由度数等于机构中接受外界给定运动规律的原动件的个数。 n=3,PL=3,PH=2 机构自由度 F=3n-2PL-PH=1,因为W=1=F,所以机构的运动确定。 2、解: 节圆直径=分度圆直径 3、解: 六、分析 1 系统开发技术介绍 1.1 B/S开发模式介绍 B/S(Browser/Server)模式即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所谓的三层结构。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计算机负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与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B/S模式最大的优点是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只要在用户的机器上安装浏览器软件即可,客户端零维护。B/S(Browser/Server)结构有以下特点。 (1)数据安全性高。 对B/S结构的软件来说,其数据集中存放于总部的数据库服务器,客户端不保存任何业务数据和数据库连接信息,也无需进行数据同步,所以相对于C/S结构来说就相当安全了。 (2)数据一致性。 对于B/S结构来说,其数据是集中存放的,客户端发生的每一笔业务单据都直接进入中央数据库,所以相对于C/S结构来说不存在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3)数据溯源性。 由于B/S结构的数据是集中存放的,所以总服务器可以直接追溯到各级分支机构的原始业务单据,也就是说看到的结果可溯源。 (4)服务响应及时性。 对于B/S结构来说,其应用都集中于总部服务器上,各应用节点并没有任何程序,一个地方更新则全部应用程序更新,可以做到快速服务响应。 1.2 ASP.NET技术 ASP.NE T是.NET框架中的一个应用模型,运行于具有.NET框架环境的服务器中,能被用于一台Web服务器来建立强大的Web应用程序。ASP.NET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执行效率高。 ASP.NET是把基于通用语言的程序在服务器上运行。比以前的ASP即时解释程序的执行效果高很多。 (2)可管理性效率高。 ASP.NET使用一种字符基础的、分级的配置系统,使服务器环境和应用程序的设置更加简单。因为配置信息都保存在简单文本中,新的设置都不需要启动本地的管理员工具就能实现。 (3)安全性。 ASP.NET语法在很大程度上与ASP兼容,同时它还提供一种新的编程模型和结构,可生成伸缩性和稳定性更好的应用程序,并提供了更好的安全保护。 1.3 C#技术 C#(C Sharp)语言是由C和C++衍生出来的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它已成为在.NET平台上进行开发的首选语言,微软甚至用C#编写了.NET框架的大部分代码。C#功能强大且具有以下特点。 (1)简单。 虽然C#源自于C和C++,但它却没有在设计思路中加入前辈语言某种遗传的新事物,并且设计时考虑了实际应用的需要。 (2)彻底的面向对象设计。 C#是彻底的面向对象语言,每种类型都可以看作一个对象。C#具有面向对象语言所应有的一切特称:封装、继承和多态,并且经过精心设计。 (3)与Web应用紧密结合。 C#与Web应用紧密结合,支持绝大多数Web标准,如HTML、XML、SOAP等。利用简单的C#组件,开发者能够快速的开发Web服务,并通过Internet使这些服务能够被运行于任何操作系统上的编程语言所调用,从而扩充了Web功能。 (4)完善的错误、异常处理机制。 对错误的处理能力是评价一种语言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在程序开发中,即使最优秀的程序员也会出现错误。C#提供了完善错误和异常处理机制,使程序在交付使用时能够更加健壮。 (5)兼容性。 C#遵守.NET的公共语言规范,从而保证能够与其他语言开发的组件兼容。 (6)灵活的版本处理技术。 在大型的工程开发中,升级系统的组件非常容易出现错误。为了处理这个问题,C#语言本省内置了版本控制功能,使开发人员开发和维护各种商业应用更加容易。1.4 SQL Server 2005 SQL Server 2005是微软在SQL Server2000推出后经过五年来研究开发的成果,已经成为软件行业必不可少的一个数据操作软件,其具有在线恢复、在线检索操作、高效的安全性、专门的管理员连接以及与Web紧密结合等特点。 2 系统设计 2.1 系统总体设计 本系统是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把考试内容分为理论和实操两个部分。理论部分全是单选题,实操部分为对Office的操作。学生考试的时候根据题库进行抽取,自动生成考卷。理论试题直接在网上解答和提交,实操题在机器上进行操作,操作完成后上传到Web服务器。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进度和教学的情况对题库加以修改。整个系统包括用户管理、试题库管理、试卷生成、在线考试和自动评分五个模块。 (1)用户管理:教师可以对自己上课的班级学生信息进行新增、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2)试题库管理: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情况选择相应的题目,能对题库进行修改、删除和添加等操作。 (3)试卷生成:教师根据试题库提供的题型选择相应的题量,自动生成试卷。 (4)在线考试:系统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控制学生的考试时间。 (5)自动评分:系统对理论题的单选题,在服务器端自动批改,并将成绩存储在数据库中。 2.2 系统的技术方案 本系统采用了B/S模式和多层结构系统架构的设计,利用SQL Server 2005作为后台数据库管理工具,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作为前台开发工具,利用C#语言进行Web应用程序的开发。 3 结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系统是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而开发的一款考试系统,对考试的组织和管理、提高教师的课程教学水平和工作效率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冠军,马翠翠.Web程序设计_ASP.NET[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 3. [2]谢云,李志中.Visual C#2005程序设计基础与实例教程[M].北京:研究出版社,2010. 陷阱一:因果混淆或多因混杂 此类题目考查角度主要有两种:一是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形式是题干为果、选项为因。常出现“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源、内因、外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等词语。二是由原因推断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形式为题干是因、选项是果。在这类题中,命题者往往将原因和结果倒置,或将多种原因混杂在一起。 例1(2007文基)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蒸汽机的推广 B. 相对论的提出 C. 内燃机的出现 D. 发电机的发明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注意题干和选项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其次必须准确把握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要在选项中找出题目所要求的“原因”,即直接原因或主要原因等。本题中的“果”是煤炭消费量猛增,要求找出“主要原因”。BCD都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无法与其过程因果关系。而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蒸汽机大量推广,导致用煤量大增。答案为A。 陷阱二:答非所问 在这类题中,命题者有意设置一些说法正确,但和题干无关的选项作干扰,即答非所问。考生如果不认真对照题干,仔细辨析,就会误选。 例2(2007文基)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宋朝 A. 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B. 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C. 政治和理学思想紧密结合 D. 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解析:解答这类题,只能选择和题干存在联系且意思一致的选项。对那些与题干无关的选项,不论其说法多么正确也不能选。在本题中,若不看题干,BCD都可能是正确的。但从题干来看,主语是“本朝”即宋朝,中心内容是“夺权”“收兵”“收财”“收赏罚刑政”。因此BC与题干不符合;D中虽然有“藩镇割据”的字眼,但与题中“夺藩镇之权”违背。答案选A。 陷阱三:正逆颠倒 这类题目往往出现在试卷的中间部分,命题者一改正向思维的模式,安排一两道逆向思维的试题。题干有“不是”“不属于”“不符合”“不正确”“错误的”“与……无关”等词,有时会在这些词下面加着重号。 例3(2008文基)关于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不符合史实的是 A. 确保了学术文化事业此后十多年的繁荣 B. 吸取了我国历史上学术、文化发展的经验 C. 纠正了科学文化领域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 D. 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文化事业的教训 解析:解答这类题目,关键在于判明题干的方向。在确认题目是逆向选择题的前提下,只要将说法正确的选项舍去即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于1956年提出,它吸取了我国历史上学术、文化发展的经验,纠正了科学文化领域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文化事业的教训。但它提出不到两年,就出现了“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反右倾的斗争等错误。答案选A。 陷阱四:添枝加叶 这类题目的陷阱往往是在备选项中增加一些修饰、限制成分,使观点趋向绝对化。在选项中一般会出现“所有”“彻底”“一定”“都”“最”“没有”等字眼。 例4(2008文基)下列有关16世纪宗教改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宗教改革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没有关联 B. 宗教改革运动受到所有世俗贵族的镇压 C. 宗教改革家与启蒙思想家都抨击宗教愚昧 D. 宗教改革家认为教徒自己可以通过信仰得救 解析:解答这类题,首先要抓住题干或选项中的主干成分,然后再对那些修饰、限制成分反复琢磨,看其是否和原来观点一致。若不一致,则必须舍去。A错在“没有关联”;B应该是受到教会的镇压,但“所有”也太过绝对;C错在修饰词“都”;D印证了“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原则。答案为D。 陷阱五:鱼目混珠 这类题目通常会以相近、相似、易混的知识作为干扰项,在四个选项中通常都会有几个共同的字眼,以达到鱼目混珠的效果。这种陷阱的设置主要是考查考生的判别能力。 例5 (2008文基)如果我们把经济全球化看作是一个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加强的过程,那么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A. 经济全球化是新航路开辟以来就存在的现象 B. 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同样的经济发展结果 C. 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建立加速了经济全球化 D. 各国间人口迁移增多不是经济全球化的标志 解析:解答这类题,必须对相关、相近、易混、易错的知识进行比较和辨析,才能排除干扰。四个选项都出现了共同的字眼“经济全球化”。B错在“同样的经济发展结果”;两极结束后经济全球化才加速,C错误;各国之间人口迁移的增多是经济全球化的标志之一。随着新航路的开辟,经济全球化过程开始,答案选A。 考核方式:开卷 适用班级:计网1231、1232、1233班 考核截止时间:本学期第17周最后一次课 作品提交:请用自己的“学号”+“姓名”命名自己要提交的考核作品文件夹(注:特别提示2位数的学号在前,姓名在后),在考核作品文件夹中分别创建名称为“1”和“2”的两个文件夹,用以放置考题1和考题2的文件。 一、设计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2013年新版网站首页效果图(70分) 具体要求: 1、尺寸:宽度1000像素,高度不限; 2、分辨率:72像素/英寸; 3、颜色模式:RGB 8位; 4、提交作品的格式:.JPG和.PSD格式,一共须提交2个文件,按原始尺寸提交; 5、在首页中必须包含“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字样和民政学院logo; 6、网页的banner中须突出“软件学院”字样,软件学院的院训 “德智并重,软硬求精”应有所体现; 7、首页中必须包含的栏目版块有:新闻版块、通知版块、学院图片展示版块、友情链接版块; 8、在页面下方的版权信息中必须含有作者本人的真实姓名; 9、原官方网站中的图片,仅软件学院的师生人物或场景照片允许使用,其他图片不得使用; 10、栏目导航项目与原官方网站一致。 评分标准: 1、不符合题目规定的要求,每一项扣5分计; 2、设计创意 20% 3、制作精细度 20% 4、软件的使用技术与技巧运用 20% 5、整体的美感 20% 6、工作量(按标准工作量10小时计算)20% 7、抄袭计0分,部分抄袭视情况按比例扣分。 二、模仿(图1)中的网页,使用DIV+CSS进行网页设计(30分) 具体要求: 1、使用DIV+CSS进行网页布局,布局结构与下图一致,网页在浏览器中居中显示,背景颜色、宽度、边框尺寸颜色不限; 2、最上方两个DIV(红色数字1、2标示的)须设置背景图片,导航条中须加入导航链接(红色数字2处); 3、其他DIV须设置边框线,并在DIV容器中加入合适的文本或图片; 4、提交方式:提交站点文件夹(可将站点文件夹打包成.rar或.zip文件)。 评分标准: 1、符合题目要求第1条,15分; 2、符合题目要求第2条,5分; 3、符合题目要求第3条,5分; 4、整体上下左右都完全对齐,各DIV之间的间距相同,5分; 5、抄袭计0分,部分抄袭按比例扣分; 学生数 100 印数100 考核方式 闭 考核时间 120 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40分,选错倒扣0.5分) 1、在曲柄摇杆机构中,为提高机构的传力性能,应该。 A.增大传动角 B.减少传动角 C.增大压力角 D.减少极位夹角 2、当凸轮机构的从动件推程按等加速等减速规律运动时,推程开始和结束位置存在。 A、柔性冲击; B、刚性冲击; C、不存在冲击 D、柔刚冲击都可能存在 3、对心曲柄滑块机构,若要增加滑块行程,则应。 A、增加连杆长度 B、增加曲柄长度 C、减少连杆长度 D、减少曲柄长度 4、平面连杆机构的活动件数为n,则可构成的机构瞬心数是。A、n(n+1)/2 B、(n+1)(n+2)/2 C、n(n-1)/2 D、(n-1)(n-2)/2 5、铰链四杆机构的死点位置发生在()A.从动件与连杆共线位置 B.从动件与机架共线位置 C.主动件与连杆共线位置 D.主动件与机架共线位置 6、蜗杆传动中,若二轴交错90度,蜗轮螺旋角为左旋8度,那么蜗杆导程角为。 A、左旋8度 B、右旋8度 C、左旋82度 D、右旋82度 7、一对标准渐开线斜齿轮,螺旋角β,端面模数m1,法面模数m2,两轮的齿数为z1和z2,则中心距为 A、m1(z1+ z2)/2 B、m2(z1+ z2)/2 C、m2(z1+ z2)/2sinβ C、m1(z1+ z2)/2cosβ 8、一对直齿圆柱齿轮的的重合度为1.2,则二对齿啮合的时间比例为 A、1/3 B、1/6 C、1/2 D、1/4 9、构件1、2间的平面摩擦的总反力R12的方向与构件2对构件1的相对运动方向所成角度恒为。 A、0o B、90o C、钝角 D、锐角。 10、一机构共有5个构件,该机构中有5个低副,1个高副,则机构的自由度为。 A、0 B、1 C、2 D、3 11、下列机构中,图示的瞬时,哥氏加速度akc2c3不为零的机构是。A、a与b B、b与c C、a与c D、只有b 12、作刚性转子动平衡实验时,至少应选择个平衡基面来加减配重。A、1 B、2 C、3 D、4 13、斜齿轮的当量齿数是用来。 A、计算传动比 B、计算重合度 C、选择盘形铣刀 D、计算螺旋角 14、作连续往复移动的构件,在行程的两端极限位置处,其运动状态必定是。A、v=0,a=0; B、v=0,a=max; C、v=0,a≠0 ; D、v≠0,a≠0。 15、机械在周期性速度波动中,一个循环内驱动功阻抗功。A、大于;B、等于;C、小于 D、大于或小于。 16、一个机器的能量指示图如图所示,最大盈亏功为。A、70;B、50;C、120 D、60。 17、如果作用在轴颈上的的外力加大,那么轴颈上的摩擦 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变大或变小 18、一标准直准圆柱齿轮的周节(齿距)P=15.7mm,齿顶圆的 直径为d=400mm,则该齿轮的齿数为_______。A、82 B、78 C、80 D、76 19、有三个机械系统,它们主轴的ωmax和ωmin分别如下,运转最均匀的是 A、1025rad/s,975rad/s;B、512.5rad/s,487.5rad/s;C、525rad/s,475rad/s;20、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中,基圆、分度圆和齿顶圆上的压力角分别为α系为。A、α1<α2<α3 1、α 2、α3三者之间的关B、α1>α2>α3 C、α1>α2=α3 D、α1=α2<α3 二、计算题(共34分) 1、(10分)在图示插床用转动导杆机构中(导杆AC作整周转动),已知lAB=50mm,lAD=40mm,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2。求曲柄BC 的长度 lBC 及插刀P的行程s。 2、(12分).若已知蜗杆Z1=1(右旋),Z2=30,Z2’=18,Z3=32,Z3’=30,各轮均是模数相等的标准齿轮,试求: 1)齿轮4的齿数Z4; 2)当n1=1000r/min时nB的大小和方向。 3、(12分)已知图示偏心圆盘凸轮机构的圆盘半径为R,凸轮偏心距OC为e,滚子半径为r,摆杆AB长度a,摆杆与凸轮的中心距为b,试求:(1)画出凸轮机构在图示位置时的压力角α;(2)凸轮的基圆半径为rb; (3)从动件从最低位置摆到最高位置时所摆过的角度ψ; (4)从动件从最低位置摆到最高位置时凸轮相应转过的角度ϕ。 三、证明题(6分) 证明一对渐开线齿轮正确的啮合条件是模数相等和压力角相等。 四、名词解释(2分)当量摩擦系数 四、综合题(共18分) 在图示机构中,已知已知AB与机架的夹角ϕ =45︒,AB=H,杆1以ω匀速运转。,构件2、3的质量分别为m2、m3,生产阻力为P,杆1的转动惯量为J1,其余构件的重量和惯性力不计,试求: 1、机构的自由度。(1分) 2、作出瞬心P24,P13,并用瞬心法求构件3的速度。(4分) 3、写出求解构件3的速度和加速度向量方程式,并作出速度和加速度多边形,并计算图示位置时构件3的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10分)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评分策略;自动评分系统 在当今这个时代,随着计算机在社会上的普及,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就使计算机的使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目前在我国计算机教育正在不断的进行普及同时在计算机上进行考试已经被广大高校认同,这样对于考试的难度就会有所提高,同时考试的规模正在不断的扩大,因此,在计算机基础考试中采用自动评分是必然的选择。在对计算机考试中的理论题进行自动的评分是非常很容易的实现,但是对于其中的操作进行自动评分是有着相当大的难度。在各个高校中的计算机基础考试主要有理论选择题、Windows操作题、文字处理Word、电子表格excel、演示文稿PowerPoint和上网题等的考察。 一、计算机基础考试自动评分系统研究背景 计算机基础目前是我国各个高校当中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程,在传统的考试中进行评分存在很大的不足,比如在进行评分的时候没有利用网络的优点,增加了评卷教师的压力,在很多的情况下也没有办法禁止学生作弊。同时在考试的时间上没有办法做到很好的监控。因此对于在各个高校中计算机基础考试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中进行自动评分,在很大的程度上就可以促使在广大高校计算机考试中实现无纸化,同时也就可以促进我国的高校教育的发展,促进了计算机试题形式的多样性,主要是由单一的试题到目前的自由组合的题库,就可以使在教学中扩展诸多的教学内容,也可以促进教师改变教师方式,改变传统形式的教育观念。在计算机基础考试进行自动评分,这样在一定的程度对于计算机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计算机考试中进行无纸化考试在一方面不仅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对于计算机爱好与兴趣被激发出来,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二、计算机基础考试自动考试评分系统 1.计算机基础考试自动评分系统开发的特点 在对计算机基础考试自动评分系统中进行开发应该是要选择较为成熟的工业技术的标准,这样才能够使在考试中所涉及到一些操作系统等与进行开发的工具进行连接起来,这样有利于计算机基础考试自动评分的开发。 在计算机基础考试中要是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时候开发,技术人员就应该使分布式的处理方法充分的体现出来。 2.计算机基础考试自动评分系统开发模型 在针对于软件的开发,不同的软件开发都是有着不同的模型。因此,要针对不同的题型进行开发适合它所需要的自动评分系统。 3.计算机基础考试自动评分系统设计的原则 (1)实用性原则 在对软件工程进行开发的时候,一般都是要应用到生活当中,因此在开发的时候要考虑到软件在计算机上是否能够应用。 (2)可靠性原则 在软件开发的时候,要保证在断电、死机、恶意攻击的时候应该可以正常的进行处理考试内容,要保证计算机系统中数据的安全性。 (3)安全性原则 在进行软件的开发的时候,技术人员要建立在安全管理机构的体系上,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会使计算机系统减少受到攻击的次数。 (4)可扩展性原则 技术人员在进行设计软件开发的时候要考虑到将来科技的发展中,对于这个系统是否可以进行扩展与减少。 4.计算机基础考试系统需求的分析 (1)无纸化,在进行考试中的试题要通过计算机系统表现出来。 (2)自动化,主要就是要针对学生进行操作的内容进行收集与自动的评分。 (3)考试时间上的限制,考试的时间一旦达到规定的时间内,系统就会自动的关闭。 (4)网络上的限制,在进行考试的时候要隔离网络。 (5)建立数据库,主要就是把传统上的试题组合成一套存入系统当中。 三、自动评分系统的分析与实现 就自动评分系统来说,主要就是计算机通过把广大考生的答案与正确答案就行对比之后,给出分数。但是针对不同的题型每个考生的答案就会有着诸多的不同,因此要针对这种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进行评分。 1.计算机基础考试理论题的评分策略 计算机基础考试中理论题主要就是指选择题这类题型,考生在做完答案之后就会保存到系统当中,这类题都是具有唯一性的,因此,在考试之后只要将他们与标准答案进行匹配就可以了。只有答案与标准一样才能够得到分。 2.计算机基础考试中操作题的评分策略 在这里主要就是要尽最大可能要模拟人工阅卷的方式 (1)文字输入题的评分 文字输入题主要就是对考生在输入中英文、特殊与表达符号的能力的考察,这里只需要把考生的答案与标准的答案进行对比进行给出相应的分数即可。 (2)计算机基础考试中Windows操作题评分 这种类型主要就是有关文件夹与为文件的操作,这个操作一般都会使考生目录中的文件有所改变,因此,这类题的评分就可以通过搜索考生所有的目录即可。 (3)计算机基础考试中Word操作题的评分 在这一类型中主要就是针对其文档进行文字的编辑、排版等操作,考生所做的答案和这道题的标准答案一般都是以.docx的形式在系统中所存在的。在根据其中的不同操作类型给出相应的评分。 (4)计算机基础考试中Excel操作题的评分 这类题主要就是针对工作表格中的一些数据进行处理,最后考生的最终结果会存在.xlsx当中。这一类型的评分标准是与Words文档的处理方式是完全一样的。 (5)计算机基础考试PowerPoint的评分 在这类型题中,主要就是对PowerPoint这部分的操作题进行批阅,但是在进行批阅的时候还应该要判断学生所做的文件是否存在。 四、总结 在计算机基础考试中采用自动阅卷评分是必然的选择,因此,在针对计算机基础考试软件在开发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就要针对不同题型的诸多不同的特点来设计出最为适合这类型题的评分系统,这样在很大的程度上就会准确的,快速的评出相应的分数,在一定新的程度上也是可以减少其中人员的使用。因此,在进行自动化评分的时候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可以促进计算机教育发展,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可以促进我国计算机在各个高校中的普及。 参考文献 [1]丁淑香,徐汀荣.基于COM技术的Office自动评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7. [2]周凤石.大学计算机系信息技术课程无纸化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苏州大学,2006. [3]王鑫.计算机基础考试中Office操作题自动阅卷及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4]李峤.计算机考试系统自动阅卷的研究与实现[D].东北师范大学,2012. 《基础会计》是高职高专科教育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各有关专业的一门统设必修课, 是阐明会计学基本原理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会计核算方法, 包括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学习《基础会计》要为学习该专业其他有关管理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基础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 大家在复习时应着重掌握会计核算的各种基本方法和与之相关的基本原理。即不仅要学会运用各种方法处理问题, 还要弄清各种方法的基本道理, 进而能够独立地进行操作演算。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 大家要通过课程的学习概括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 初步掌握会计的基本技能, 以便在后续课程中进一步深入理解和运用。 针对《基础会计》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特点, 《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必须改变目前的教学观念, 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应逐步改变过去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的传统做法, 采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从提倡案例教学的角度看, 在考核内容中应紧密结合基础会计课程增加考核分析能力的题目, 以增强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感性认识, 提高考试效果。从实践教学的角度看, 在考核过程中, 应围绕课程内容设计不同类型的考核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题目, 为学生加深对所学的会计基本理论的理解, 应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为锻炼实际动手能力提供有利条件。 多年来, 《基础会计》考试采取的都是比较单一的形式, 考试范围几乎以课本上理论知识为主。这种考试模式较充分地考虑了知识本身的逻辑性, 并将其与学生的认识发展过程相结合, 易于组织教学, 但它由于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的完整性, 容易使理论脱离实际, 学科之间联系性不强。这种静态的、单一的考试模式不能真实地反映学员的学习水平。在“纯考试”的指挥捧指导下, 任课教师为了能让学员通过考试, 课堂教学一般都是以课本为本, 教学重点只能与考试命题相关。教学中教师若想对理论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 或结合实际展开分析, 学员对此并不感兴趣, 他们只希望教师上课围绕考试重点讲解, 最终能让他们通过考试就行。而学员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与考试, 他们了解到考试形式:是以课本理论知识为主, 考的是学员死记硬背的本事, 至于学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 很难通过考试反映出来。因此他们认为一些理论课自己看得懂, 听不听老师讲无所谓, 反正最终死记硬背总会通过考试。所以也就出现了一些班级”到课率”不高的现象。其实这也是学员在摸清现行考试规律后才出现的。也就是说在这样的考试模式下无法反映出学员的真实学习水平, 相反容易使学员在考试中产生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行为。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 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考评, 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基础会计》考试模式改革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是在考试的题型上进行变革, 根据《基础会计》课程内容的特点, 采用标准化命题方式, 精心设计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正误题、计算题、业务处理题和编表题等基本题型, 这些题型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所学知识内容, 有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业务素质。 二、《基础会计》考试改革常规卷面考试内容, 加大对技能的考核。考试内容的变化, 可以起到导向教学的作用, 促进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实践性教学的思想, 重视技能教学, 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基础会计》考试, 增加了业务核算题的题量和分值, 引入了计算分析题目, 分值比重占60%以上, 通过期中考试实践, 师生欢迎这种考试模式, 学习兴趣显著提高。 三、是在考核内容上注意知识的涵盖面, 考试的内容既有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 也有要求学生自学的内容,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考核成绩, 使学员真正觉得学有所用, 用有所专, 所以应建立内容宽泛、形式多样、具有动态性的教育考核制度。在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 高职的教学考核制度改革更应走在前面, 对他们应着重从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及创造能力方面进行考核, 确实做到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应彻底改变目前以死记硬背为主的单一考试模式, 建立形式多样、内容广泛、动态的考核制度。 【程序设计基础考试试题】推荐阅读: 《Java程序设计基础》教学总结06-25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总结01-22 C语言程序设计考试题答案10-11 c语言程序设计试题四08-06 c语言程序设计试题集07-28 机械设计基础考试大纲09-23 机械设计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07-30 剪发的基础知识,修剪的操作程序01-17 程序设计课堂08-125.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试题 篇五
6.3《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和答案 篇六
7.程序设计基础考试试题 篇七
8.文科基础历史试题常见陷阱举隅 篇八
9.网页设计美工基础期末考核试题 篇九
10.程序设计基础考试试题 篇十
11.计算机基础考试自动评分系统研究 篇十一
12.基础会计考试改革初探 篇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