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分类与分级

2024-07-18

建筑的分类与分级(共10篇)

1.建筑的分类与分级 篇一

xxxx精神病院不良事件管理及处置预案

一、目的:明确护理不良事件分级分类管理范筹,界定不同类别与不同性质的护理不良事件,讨论分析不良事件发生原因,改进防范措施、更好地做好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保障护理安全,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二、不良事件定义:伤害事件并非由原有疾病所致,而是由医疗护理行为造成患者死亡、伤害、功能障碍、住院时间延长,或出院时仍带有某种程度的失能。如:跌倒,用药错误,走失,烫伤,压疮等。

三、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护理不良事件是与护理活动相关的损伤,在诊疗护理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纠纷或事故的事件。为了便于不同事件的处理,参照卫生部关于印发《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卫医政发〔2009〕49号),《四川省二级精神病医院评审标准(2014年版)实施细则》,《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卫医管发〔2011〕4号)等文件的有关要求,结合我院精神专科医院的具体工作特点,制定我院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的具体规定。将护理不良事件分为六类五种性质。根据对病人的损伤程度和不良结果分为五度五级。

(一)、临床常见不良事件分类:

1类:治疗性的不良事件,如:医嘱执行错误、给药错误、输液错误、输液液体渗出、注射部位感染,应做皮试的抗生素或换批号后未做皮试,特殊治疗身份识别错误、术前准备不足等。

2类:护理服务不良事件,如:饮食、皮肤护理、院内压疮、医源性皮肤损伤、约束损伤、管道滑脱、病人自拔管道输液针等。3类: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如:病人出走、身份识别错误、危险物品进入病房、噎食、自残、自杀、烫伤、伤人、被伤等。

4类:医患沟通不良事件,如:病人及家属对精神专科护理特点的不理解,护患争吵、病家不满、投诉等。

5类:意外不良事件,如:无障碍病人跌倒、坠床,烧伤、咽入异物、突发冲动、猝死等。

6类:医疗设备器械事件,如:医疗设备故障、仪器故障、器械不符合要求等。

(二)、不良事件性质:责任、技术、疏忽、意外、其他

1、责任原因:工作人员消极怠慢,无责任心,违反技术操作规程,不按规章制度、规范、护理常规做事。交接班不严格,工作走过场,不履行岗位职责,擅离职守、脱岗离岗等原因引起的不良事件。

2、技术原因: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缺乏,临床经验不足,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临床护理基本操作技能水平不高;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很少涉及的其他专科护理操作,如;特殊穿刺、活检、特殊化验标本采集留取、精神障碍患者的孕期保健等跨专业情况,由于技术不足等原因引起的不良事件。

3、工作疏忽:因责任心不强,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或技术操作规程。工作粗疏,可预见、能防范的而未采取积极的有力的干预措施。如:肢体功能障碍病人跌倒,医嘱、记录遗漏签字,精神病性症状活跃病人没能及时汇报,保护性约束时对病人保护不足等原因引起的不良事件。

4、意外:正常的护理行为造成的不可预防的损伤。突然发生的、出乎预料的不可预防事件。如:猝死、康复期病人在康复活动中突然跌倒、病人突发危机行为等原因引起的不良事件。

5、其他:护理职业行为以外的其他原因。

(三)、根据不良事件的损伤程度以及所造成的后果分为五级:

1、一级(极重度度伤害):造成患者肢体残疾、永久功能障碍或造成死亡。

2、二级(重度伤害):非疾病本身造成病人组织器官损伤,严重功能障碍。除需要额外的照护、评估或观察外,还需要住院或延长住院时间或会诊等特别处理者。

3、三级(中度伤害):造成伤害,引发不安全隐患,需要通过相关检查、医疗等处置措施,需额外的照护、评估或观察。如:外出检查、缝合、冰敷、抽血检查、包扎等治疗手段。

4、四级(轻度伤害):造成伤害、但不需或仅需稍微的处理或观察措施无不良后果。

5、预警级(无伤害):隐患事件,未造成损伤,一旦实施将给患者引发伤害。

四、不良事件管理预案:

(一)、建立院科两级质量安全管理组织:略(见质量安全管理方案)

(二)、不良事件管理措施:

1、实施非惩罚与问责制相结合,要求护理人员积极主动的上报护理不良事件。不断的自我总结,改进工作,预防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

1、对科室发生的不良事件,护士长应及时(一周内)调查、组织科室人员认真分析、讨论、定性、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并做好详细记录,及时上报。

2、各科室质量安全管理小组建立不良事件登记本,对科内发生的不良事件以及平时工作和质量安全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风险、隐患等预警事件即时指出,即时改进,并登记记录。

3、不良事件有原因分析,改进措施,事件有追踪,措施落实有效。

4、每月的质量安全工作会议上对本月出现的差错、缺陷等安全风险(不良事件)做阶段性的原因分析、总结,提出改进措施,积极的整改。每季度进行汇总总结,针对不良事件、安全隐患、风险汇总结果,完善和优化安全管理措施。

5、每日护士长利用晨会等时间对发现安全风险、隐患等预警事件提出警示,重点强调,落实防范措施,做好相应的记录。

6、科室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每半年进行小结,年终总结,并形成资料,年底统一交质控科存档。

7、院护理质量安全管理部门根据病区上报的材料进行调查核实,根据不良事件的性质以及对患者的损伤程度和结果等情况,组织召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对发生的差错认真分析、讨论、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

8、院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一次质量安全工作会议,对各科室发生的不良事件以及平时质量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做阶段性的总结分析,讨论改进措施,并监督落实,每半年进行小结,年终总结汇总,根据总结结果,优化改进安全工作方案。

(三)、发生护理不良事件补救处置:

处置:凡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当班者或责任人应迅速采取补救措施,并即刻向当班医生汇报。本着病人安全第一的原则,尽量避免和减轻对病人健康的损害,或将损害降到最低程度。根据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及时向科主任、护士长汇报或向院行政值班汇报(中午、夜间、清晨等工作人员少时),以调配人员参与补救工作。护士长核实情况,根据不良事件的程度即时汇报护理部,以便及时协调相关部门参与补救处置工作。护理部核实事件后,根据不良事件的损伤程度指导补救,并将(二度及以上的伤害)有关情况如实向主管院长汇报,同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解释工作。事后责任人(或发现人)对事件及时做好详细的记录。

对于严重的不良事件,科室主任、护士长应按卫生部《病历管理规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指定专人妥善保管相关的原始资料及物品,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病历资料,因输液、输血、注射、服药等引起的不良后果,医患双方应当场封存,保留现场实物,以备检验

(四)、护理不良事件报告:

1、一级(极重度伤害):不良事件发生后,科室即刻口头(电话)报告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24小时内书面报告(不良事件报告表)。

2、二级(重度伤害):根据补救措施处置情况2小时内口头报告相关科室负责人,24小时内书面报告(不良事件报告表)。

3、三级(中度伤害):根据补救措施处置情况及纠纷隐患等及时报告科室负责人,48小时内书面报告(不良事件报告表)。

4、四级、五级(轻度伤害、(预警级)无伤害):当班者或当事人立即汇报科室负责人,采取必要的补救处置。

严重不良事件紧急汇报流程图:(附件一)

(五)、临床常见的不良事件:(附件二)

(六)、不良事件的防范:(附件三)

五、处理

不良事件处理实行非惩罚与问责相结合,鼓励科室工作人员及时汇报不良事件。根据不良事件的性质以及对患者的损伤程度和结果,调查核实后按院、科两级考核细则相关规定进行问责;对及时主动汇报者,三、四级中轻度伤害,根据性质及不良后果,免于或减轻处罚,一、二级重度伤害,根据性质减轻处罚;严禁隐瞒不报,若出现隐瞒者,一经查实,除不良事件处罚外,另扣责任科室管理质量分20分,处理结果纳入当事人和责任科室年终考评。有不良后果者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严重的护理不良事件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处理。

广x市精神病院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

二0一三年一月

精神科临床常见的不良事件:(附件二)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常称为护理差错和护理事故。临床工作中常见不良事件:

1、坠床:患者翻身时从一侧坠床,谵妄病人约束不良无床挡等。

2、烫伤:患者喝水、无工作人员监护进入配餐室接水或在消毒柜取碗筷时被烫伤。

3、跌倒:下肢功能障碍患者,更换体位过快,服用精神科药物剂量较大患者等。

4、自杀自伤:严重的抑郁、焦虑症患者,明显的妄想、幻觉、行为紊乱等患者。

5、噎食:年老体弱病人,卧床病人,谵妄、服用精神科药物较大、药物不良反应明显的病人等。

6、病人兴奋躁动,冲动伤人等危机行为未及时汇报、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导致病人或其他人员损伤。

7、给药对象识别错误,(错发药物)剂量或方式错误。

8、特殊治疗术前准备疏忽。如:电疗术前准备遗漏或识别错误。

9、危险物品进入住院环境。长带背包、鞋带、有线充电器、剃须刀等。

10、危机行为干预保护不良造成损伤。

11、设备故障:常常发生在急症抢救时,不会操作医疗设备、错误操作,设备找不到或者维护不良等。

12、查对制度不认真落实,医嘱执行错误,遗漏医嘱或执行医嘱不及时(给药时间延后或提前超过2小时者)。

13、护患沟通交流、知情告知不足(入院、住院告知)。

14、护理记录缺陷(缺项、漏项、字迹不清,与医疗记录不一致)。

15、青霉素、头孢类等应做皮试的药品,无皮试阴、阳性标示或更换配号后不仔细核对,遗漏皮试环节。

16、输液治疗未按医嘱要求控制滴数;患者自行调节输液速度或自行拔出输液针头、静脉液体外渗外漏等未及时发现;病人暂停输液进行其它处置后继续输液无记录显示,致使单位时间补液量与医嘱不一致。

17、褥疮发生。

18、病人出走。

19、交接班清点物品,只签字,不清点。如:插线板等(有登记,无实物)。交接病人不仔细清点人数。

20、服药牌涂改含糊不清,导致剂量有误。

不良事件的防范:(附件三)

1、工作时间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不擅自离岗、脱岗,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落实各项护理常规。

2、病房管理应用“五常法”(即常自查、常整顿、常反省、常规范、常自律),使各类物品、药品放置有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3、按护理级别要求巡视患者,认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和当班(值班)医生联系,及时汇报不良隐患。

4、对新入院病人、年老、体弱、合并其他疾病、进食差、服用精神科药物剂量较大、兴奋躁动、谵妄状态、行为紊乱等病人做到身份识别标识明确,心中有数,置视线范围内,重点观察。

5、电休克等特殊治疗病人,术前准备,术中、术后的观察护理落实到位。

6、按要求及时、规范书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及巡视、监护等护理记录。

7、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要严格按医疗护理常规进行,必须落实查对制度。对病人施行危机行为干预时做到尊重病人,以保护病人安全为目的,执业行为规范。

8、在病人床旁、活动厅等场所进行护理操作处置时,所用治疗护理用具清点数量,用后即时如数收回。

9、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每日安全检查、每周两次的安全排查、新病人入院(病人外出反院)的安全检查,以及病人陪护、外来探视人员所带物品必须认真仔细检查,并做好沟通告知工作,杜绝危险物品进入住院环境。

10、护理人员应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院科两级定期考核。

11、对专科开展的新项目、新技术应及时制定护理常规,并使护理人员能够遵照执行。

12、护理用具、抢救仪器要定期检查,保证处于备用状态。护理人员必须熟悉放置位置,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方法。

13、按有关规定使用的一次性物品,并定期检查,防止过期、包装破裂、潮湿、污染等现象发生。

14、认真落实交接班制度,危重患者、新入患者、年老体弱、特殊治疗及突然发生病情变化等患者要床头交接班。

15、按合疗医保有关规定及四川省医疗项目收费价格规定合理收取费用。不得多收、漏收、私自分解项目收费。

16、若出现护理不良事件、护理纠纷,按规定及时上报科室领导。

不良事件紧急补救汇报流程图:(附件一)

发生不良事件

判定不良事件损伤程度

即刻采取补救措施 汇报值班(当班)医生

根据损伤情况及时汇报科主任、护士长,(中午、夜间、清晨

同时汇报院行政值班,二线值班医生)组织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

科室护士长根据事件的损伤程度及时汇报护理部,组织采取进一 步的补救措施。

2.建筑的分类与分级 篇二

X.509标准将证书策略(Certificate Policy,CP)定义为“表明一个证书对于具有相同安全需求的某类应用的能力的一组指定规则”,即适合于某类应用的一组共同的安全规则要求。它体现了电子认证服务机构针对特定数字证书所提供的安全保障情况,表明公钥所对应的用户的安全属性,指导应用程序的开发商或证书的依赖方识别证书的安全级别,以便正确信赖、使用该证书。

伴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空间的安全性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行业信息化等领域,电子认证的应用范围正不断扩大,服务模式、内容也不断创新。然而,与此不相适应的是,各合法电子认证服务机构(CA)大都围绕业务开展,根据证书使用对象的不同对证书类型进行简单划分,制定相应的证书策略,并未形成国家层面的、全局的证书策略体系,难以充分发挥证书策略在交叉认证、规范服务、引导市场、方便监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严重阻碍了电子认证服务的进一步推广。

本文针对证书策略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在分析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立足国内合法CA机构的现有情况,从订户类型、安全等级、服务能力三个维度对证书进行划分,提出了渐进的分类分级证书策略体系建设方法,设计了配套的对象标识符(Object Identifier,OID)结构。

2 国内外证书策略发展概况

证书策略的发展伴随着各国公钥基础设施(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PKI)的建设。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世界各主要国家相继开展了PKI体系的研究和建设工作,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国家级PKI体系和相应的证书策略体系。

2.1 美国联邦PK I的证书策略

美国联邦PKI(FPKI)体系始建于1996年,致力于支持在开放的网络如Internet上的安全交易,用于保障电子政务、电子采购的信息安全和实现对关键网络设备的保护。整个FPKI的证书策略体系共有四类证书策略,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范围,并根据一定的划分依据细分为多个证书策略。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FPKI证书策略体系是目前国际上最为完善的证书策略体系。它支撑了整个FPKI体系的有效运作,对我国证书策略体系的建设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2.2 欧洲的证书策略

欧洲也是PKI体系较为成熟的地区,许多机构和组织也围绕其PKI体系制定了相应的证书策略,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可以看到,由于未能清晰地认识证书策略的含义和作用,欧洲在证书策略的制定、实施和应用上与美国差距较大,并未形成完整的证书策略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欧洲电子认证应用的进一步推广。

2.3 国内的证书策略

从我国《电子签名法》颁布以来,经过几年时间,我国电子认证服务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依法取得电子认证服务许可资质的机构已达32家,截至2012年3月底,经许可的32家CA签发的有效电子证书持有量超过4100万张。与电子认证服务迅猛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证书策略体系建设严重滞后。目前,我国32家合法CA机构中,仅中国金融认证中心、陕西省数字证书认证中心等少数几家机构在其网站上公布了通用或针对特定应用的证书策略文档。各策略文档相互孤立且内容雷同严重,无法起到规范电子认证服务、引导用户合理选择数字证书的目的。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证书策略体系研究日益关注。中国科学院数据与通信保护研究教育中心在对国内外证书策略发展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基线证书策略的分级分类体系,将用于电子商务和公共服务的数字证书分为设备、商业交易、公众服务三种类型共7个等级[3]。该体系研究设计了策略体系的整体架构,提出了基线策略和通用证书策略,明确了不同类型不同等级证书策略的共性和个性化内容,对于建立我国的国家级证书策略体系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然而作为国家级证书策略体系,基于基线证书策略的分级分类体系还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

(1)体系的证书分类与国内CA机构现行的证书分类差异较大,全面推行面临较大困难。

(2)体现分级的策略要素过多,分级要求过于细化,给评估和监管工作带来困难。

(3)将证书策略体系建设作为一个静态的过程,一次性设计出完整的体系架构和策略文档内容,这将带来较大的建设风险,也难以满足电子认证服务不断创新的需要。因此需要结合国内CA机构的实际情况,在保证策略体系的科学性的同时,兼顾可操作性和易推广性,制定我国的国家级证书策略体系。

3 分类分级的证书策略体系建设

3.1 策略体系的建设原则

分类分级的证书策略体系建设将遵循三个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充分参考国内外证书策略体系研究成果,遵循相关标准规范,设计策略体系架构、策略文档内容,确保电子认证服务的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满足电子认证服务模式、服务内容持续创新的需要。

(2)可操作性原则

尊重国内CA机构的电子认证服务现有模式和内容,确定证书策略分级要素和具体分级要求,使我国电子认证服务业能够以最小的代价完成分类分级的证书策略体系的建设和推广,确保体系的可操作性和易推广性。

(3)循序渐进原则

全面设计、分步实施,制定有效的策略体系建设方法,分阶段、分重点的逐步推出不同类型数字证书的分级证书策略,推出一个、落实一个、成熟一个,降低策略体系建设风险,满足电子认证服务持续创新的需要。

3.2 策略体系的建设方法

建设分类分级的证书策略体系面临着三个方面的困难。

(1)分类的复杂性

数字证书分类需要满足全面性和高可扩展性,以适应不断丰富的证书应用。

(2)分级的复杂性

证书策略涉及证书生命周期管理、访问控制措施、物理安全措施、技术控制措施、网络安全措施、审计和评估要求、赔偿和责任等共200多个要素,证书策略空间复杂度高,难以找到合适的要素进行分级。

(3)内容的复杂性

可分级的策略要素涉及多个领域的问题,各CA机构的具体操作情况各不相同,要素分级缺乏权威标准。

针对上述三个方面的困难,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循序渐进原则,提出如下的策略体系建设方法。

(1)证书分类

遵循当前数字证书的分类习惯,选择“订户类型”要素对数字证书进行分类,可分为自然人证书、法人证书、服务器证书等。

(2)证书分级

选择某类数字证书,汇总该类证书的各种应用场景,从规范市场、引导应用、方便监管角度出发,分析各应用场景在“安全等级”和“服务能力”上的不同需求,对该类证书进行分级,从高到低依次为A级、B级、C级……

(3)要素分级

收集、整理国内各合法CA机构该类证书的CP和电子认证业务规则(Certification Practice Statement,CPS),识别“安全等级”、“服务能力”所涉及的策略分级要素,基于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和各CA机构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级,确定分级要素在不同等级上的具体要求。

3.3 对象标识符结构设计

对象标识符(OID)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信联盟ITU联合制定的标识规则,用于规定信息处理系统及网络通信中的数字对象唯一标识方法,其描述对象是具有名称标识的信息、定义或者规范。

分类分级的证书策略体系以OID作为贯彻落实证书策略的技术保障手段,为每类证书的每级证书策略分配了OID号,作为证书策略的唯一标识。CA机构可以将经过核配的OID号包含在数字证书中,用以标识证书的等级,方便用户选择符合应用需要的证书;主管部门可以通过验证证书中的OID号,实现对电子认证服务的有效监管;证书中的OID号也可以作为证书交叉认证的依据。

基于分类分级策略体系的整体设计思路,相应的OID结构设计如图1所示,这也从一个侧面描绘了策略体系的整体架构。

4 自然人分级证书策略

本节以自然人分级证书策略的编制为例,介绍上述策略体系建设方法的具体实现。

首先是证书分级。汇总当前自然人(个人)证书的各种应用,基于“安全等级”和“服务能力”上的不同,总结出三种应用场景,将自然人证书分为三个等级(见表1),并参考IETF PKIX工作组关于证书策略和电子认证业务规则的规范RFC 3647 Internet X.509 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Certificate Policy and Certification Practices Framework编写自然人证书策略,确定策略内容框架和非分级要素的具体要求。

其次是要素分级。收集、分析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天威诚信等国内29家合法CA机构的CP和CPS,识别“安全等级”分级要素(见表2)和“服务能力”分级要素(见表3)。

针对这些分级要素,依据自然人数字证书应用的实际安全和服务需求,遵循几个原则进行分级。

*C级:现有相关标准、规范所要求的最低安全、服务水平,对于标准规范未明确要求的要素,选择当前各CA机构的自然人证书应用都能达到的安全、服务水平。

*B级:现有技术、管理水平下所能实现的较高安全、服务水平,也是当前少数CA机构的自然人证书应用所能达到的水平。

*A级:现有技术、管理水平下所能实现的最高安全、服务水平。

例如,要素“自然人身份的鉴别”可分为三个等级。

根据实际需要,某些要素虽然分为三个等级,但只包括两级具体要求,即B级要求可能与C级或A级相同。

5 结论

分类分级的证书策略体系建设是电子认证服务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在总结国内外证书策略体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渐进的分类分级证书策略体系建设方法。通过该方法,科学的、易于推广的国家级证书策略体系有望被建立。标准化的证书策略将改善认证质量、保户消费者利益、促进认证技术提升、引导企业发展,促进我国电子认证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和电子签名法的贯彻实施。

参考文献

[1]任金强,刘海龙.美国联邦PKI(FPKI)的发展与现状[J].电子政务,2005年,第23期,9-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http://www.gov.cn/flfg/2005-06/27/content_9785.htm.

[3]荆继武,高能,王展.证书策略路在何方?[J].计算机世界,2011年2月,第6期..

[4]吴东亚.对象标识符(OID)技术和应用分析[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0年,第8期.

3.浅议税务稽查分级分类模式的构建 篇三

随着我国税收征管模式的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税收征管模式。税源管理的模式不断科学化、精细化,同时也在客观上要求税务稽查能够更具有针对性,准确性。近年来,鹰潭市国税局稽查局本着“合理分类、分级稽查、确定比例”的分级分类稽查原则,结合鹰潭税收征管现状,对分级分类稽查模式的构建进行着有益的尝试。

一、税务稽查分级分类管理的定义

稽查分级分类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稽查工作模式。分级是指省、市、县不同层级的税务稽查局,分类是指按规模区分不同类别的纳税人:分级分类稽查就是不同层级的税务稽查局分别将不同类别纳税人列为稽查监控对象,并对其分别开展稽查工作的一种组织方式。推行分级分类稽查,就是要引入风险管理概念,强化对重点税源的监控力度,减少重大税收流失,提高稽查对完成税收中心任务的保障力度。

二、实施税务稽查分级分类管理的必要性

(一)推行分级分类稽查将有助于提升税务稽查执法的质效。分级分类稽查采用集中检查、交叉检查等组织方式,抽调各级稽查部门

人员组成检查组实施检查活动,从机制上突破了稽查工作的地域界限,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省、市、县(市)三级稽查部门之间的互动,形成分级负责,职责明确的工作格局,有利于整合现有稽查资源,提高稽查工作效能,实现省、市、县(市)三级稽查之间的信息共享,建立一个规范互动、协调高效的稽查网络平台。同时,也有利于上级稽查部门对下级部门的管理、监督和考核,规范下级稽查部门的规范执法,提高案件查处质量,同时减轻当地执法部门的压力,减少执法过程中的人为干扰,有效推进依法治税的进程。

(二)推行分级分类稽查有助于以查促管、以查促查。通过对重点税源企业实施分类查处,有利于深入分析、总结和研究稽查过程中发现的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征管问题,提出加强税收征管的建议和意见,促进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通过对查处案件的剖析,有利于发现偷税、骗税的手段和规律,总结和提炼案件查处的方法、手段和经验,促进税务案件查处质量和水平的提高。通过对重点税源企业的查处,特别是对大要案的查处,有利于发挥稽查的震慑作用,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规范税收秩序。通过在重点税源企业检查过程中,稽查与征管部门查前、查中、查后的沟通和反馈,有利于征管和稽查良性互动机制的建立。

(三)推行分级分类稽查有助于提升税务稽查干部业务水平。通过对重点税源企业的检查,有助于税务稽查干部人员政策业务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企业规模比较小的县(市)的稽查干部,参加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检查,对提高政策业务水平和查帐技能有很

大帮助。集中检查、异地检查、省市联动和市县联动等稽查工作方法,为税务稽查干部创造了交流、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有助于提高税务稽查干部应对各类涉税违法行为的能力。

三、实施税务稽查分级分类管理的组织模式

(一)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企业经营特点,按照一定的标准,确定稽查分级分类的实施范围。对税务稽查和被查对象进行分级和分类,税务稽查按照行政管理级次分为三个层次,即:省、市和县(市)稽查局。被查对象按照重点税源户划分标准分为三种类型,被查对象的划分要充分考虑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重点税源的确定标准以及稽查局的人员状况等因素,规定相对合理的分类标准。

鹰潭市主要的税源构成是铜加工业与再生资源行业。在推动分级分类管理时,应根据行业特点进行划分。

(1)特大重点龙头型企业。江铜及其下属的18家企业组成的江铜集团,其2011年共入库增值税5.46亿元,企业所得税8.13亿元。此类企业,由于经营规模较大,纳税数额较大,且企业自身内部存在一定的内部交易结算关系,建议由省、市两级稽查联动,重点进行针对性的稽查管理。

(2)集中特色行业型企业。鹰潭市以再生资源行业为其特色产业。2011年全市共有再生资源企业132户,其中一一对应再生资源企业92户。再生资源企业2011年合计缴纳税款25.33亿元,其中“一对一“再生资源企业缴纳15.47亿元。此类企业,拥有相同的经营模式和大致相同的工艺流程,在税务稽查的方法上,有较强的共同性,建

议由市县两级联动,采用异地交叉稽查的方式,开展重点行业的分类稽查。

(3)除特色行业外的其他大型企业。根据鹰潭市经济发展规模的实际情况,年纳税在2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可以划分为大型企业,2011年此类企业合计缴纳税款3.3亿元。此类企业行业涉及较为广泛,生产经营情况各不相同。建议采用市县两级联动,重点由县一级的稽查局组织对企业的个案的稽查。

(二)建立省、市、县(市)稽查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上级稽查部门要加强对分级分类稽查工作的管理、指导和监督,实现对分级分类稽查从方案制定、检查实施到成果实现的全过程监控,并及时通报分级分类稽查工作开展情况。

(三)建立分级分类稽查的分析制度。总结分析稽查过程中发现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建议并反馈给征管部门,通过加强重点税源企业的监控,规范整个行业的税收征管。建立案件解剖制度,认真总结查处的经验,研究发案规律,形成工作指南,并有意识地收集、制作和保存典型案例素材,加大对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

四、推行税务稽查分级分类管理的制约因素

(一)“四位一体”的联动机制欠缺。“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的“四位一体”良性互动机制既是稽查职责要求,又是提升稽查效率和稽查执行力的有效途径;既是以查促管、提高征管质量的有效手段,又是规避执法风险的有效渠道。目前,征收、管理、稽查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业务衔接不够通畅,主要表现在信息交流共享

层次不高、利用水平较低、协作运转效率不高、协作范围不宽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分级分类稽查的全面推行。

(二)征管信息质量整体不高。由于上级税务机关对下级税务机关所管辖重点税源户的涉税信息不能及时掌握,只能通过征管系统信息了解重点税源户的涉税变动情况,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征管信息内容不完整,更新不及时,审核不严格,重点不突出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征管数据分析的质量和稽查选案的准确。

4.建筑的分类与分级 篇四

通风

A级:

1、小煤井与矿井贯通造成通风系统紊乱的。

B级:

1、2、巷道严重失修,进回风巷道断面不足而未及时处理的。

高瓦斯矿井的每一个采区、低瓦斯矿井开采煤层群和分层开采联合布置的采区没有专用回风巷的;

3、采区进、回风巷道没有贯穿整个采区的长度和高度,一条上山、下山风巷分为两段(或多段),其中一段为进风巷,另一段为回风巷的;

4、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布置3个(含3个)以上回采工作面或5个(含5个)以上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的;

5、采区变电所没有实现独立通风系统的。

C级:

1、局部通风机发生循环风;随意停电停风;随意拆开风筒;风筒距离超过规定;临时停风地点不立即撤人、断电;不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的;

2、3、通风系统中出现同时打开风门造成风流短路的;

一台局部通风机同时向两个作业的掘进工作面供风或使用3台(含3台)以上的局部通风机同时各1个掘进工作面供风的;

4、利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的工作面不能实现“双局扇、又电源、自动切换、自动分风”的;5、6、7、通风系统不合理或工作地点风量不足的; 巷道贯通未按规定编制贯通措施的; 巷道风速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

8、存在违反《煤矿安全规程》和集团公司《矿井“一通三防”管理制度》规定的串联通风。

瓦斯

A级:

1、高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及瓦斯涌出异常区域。

B级:

1、2、备的;

3、4、瓦斯检查点的设置不符合标准规定的;

高瓦斯矿井、高瓦斯区、低瓦斯矿井的瓦斯涌出异常区监控中心站瓦斯检查人员数量不足的;

种类通防仪器仪表未按规定配齐的;仪器仪表维修人员未按规定配没有设在调度室并专人值班的;

5、具备瓦斯抽放条件而没有采取瓦斯抽放措施的。

C级:

1、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域及瓦斯涌出异常区域布置独头工作面回采的;低瓦斯矿井独头工作面开采未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同意的;2、3、4、5、6、巷道停风24小时以上不按规定建立正式密闭的;

高瓦斯区域、瓦斯异常区域未编制防治瓦斯措施或执行不严的; 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掘进工作面没有按规定使用便携仪的。排放瓦斯、巷道贯通不按规定执行的;

仪器仪表显示不准确、使用不正常而没有在8小时内采取安全措施进行处理的;

7、8、瓦斯超限作业或瓦斯报警后不认真分析的、未采取措施的; 瓦斯检查员未按规定检查瓦斯,存在假检、漏检行为的。煤尘

B级:1、2、3、采掘工作面及主要运输巷道未安设防尘管路的; 防尘供水量、水压不足的;

符合注水条件的采煤工作面未采取煤层注水措施的,煤巷、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没有进行短壁煤层注水的。

C级:1、2、3、煤尘堆积超过规定的;

防尘、隔爆设施没有按规定安设的; 采掘作业地点综合防尘措施不落实的。

火灾

A级:

1、2、煤层有自然发火倾向的; 采区或工作面存有火区的。

B级:1、2、3、4、束管检测、注浆、注氨系统不完善的;

不按规定建立井上、下消防材料库或消防器材不按规定配备的; 巷道未按防火要求布置施工的;

烧焊地点违反《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范围的。

C级:1、2、3、井下烧焊未制定专项措施的;不按措施执行烧焊作业的; 一氧化碳超限作业的;

采掘工作面未编制防灭火措施或的按措施施工的。

放炮

B级:

1、井下火药库及火药发放硐室火药、雷管超量储存的。

C级:

1、放炮不执行“一炮三检”制度的;不执行“三级信号”、“三保险”、“三人连锁”放炮制度的;

2、放炮拉线距离不足的;高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及瓦斯异常区放炮母线有明接头的;放炮器不符合规定或失爆的;

3、4、违章装、放炮的;

高瓦斯矿井、瓦斯涌出异常区采掘工作地点不执行停电制度的。

水害

A级:

1、相邻矿井有突水可能,矿井之间的隔水煤(岩)柱被破坏,未建水闸墙隔离的;

2、3、相邻矿井有超层越界开采行为尚未查明开采情况妥善处理的; 开采受高承压水严重威胁的煤层,未采取“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和“防、堵、疏、排、截”综合防治水措施的;

4、5、提高开采上限开采未经主管部门批准的;

开采区域周边采空区内有积水,受开采影响有倒灌的可能,未对老空水进行疏放或在水淹区积水面以下的煤、岩层中采掘作业的;隔水煤(岩)柱达不到规定要求的;

6、未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采空区、相邻矿井及废弃老窖积水等情况而组织生产的。

B级:

1、受承压水威胁的采区或工作面未按规程规定设置防水设施,未完成防治水工程而强行生产的;

2、受老空水威胁的采、掘工作面进入警戒线、探水线,未按规定探放水;掘进或回采超出批准范围的;

3、受含水层、陷落柱、断层、表土松散等水体威胁的采、掘工作面,未按规定进行探、放水的;4、5、6、7、受水威胁煤层的采、留宽度不执行设计规定的;

对开采影响范围内的封闭不良钻孔未按规定采取不效处理措施的; 图纸、资料与实际严重不符,图纸、台帐超过正常填绘周期一倍的; 矿井涌水量、含水层水位等水动态观测系统不健全或不按规定观测或水位动态自动化监测报警系统出现故障超过10天未恢复正常监测的;

8、防治水设施和有关仪器装备未按规定设置,防治水资金计划与实际投入达不到吨煤一元钱的;

9、没有按规定设立防治水机构或配足地测防治水人员的。

C级:

1、采区以上水仓,容量达不到规定要求或清捞不及时,淤积厚度超过水仓高度的30%的;

2、对本矿的老空积水情况及相邻煤矿的开采、积水情况不按规定周期调查核定的;3、4、5、6、7、8、不按规定对水闸门、水闸墙检查维修的; 各类防治水工程未规定要求进行竣工验收的; 避水灾路标不全、位置不当的; 发现突水预兆不及时汇报处理的;

不按规定填绘图纸、台帐或填绘周期超过规定一倍的; 不按时组织水害隐患排查或向集团公司提供错误资料的;

9、的。未制定防治水应急预案或每年雨季前未组织水害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运输

B级:

1、2、斜巷防跑车和跑车防护装置不按规定设置的; 运输安全设备、设施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

C级:1、2、3、的;

4、5、斜巷运输信号装置不按规定设置;声光信号不齐全有效的; 斜巷各摘挂车场无躲避所或位置不当及有障碍物影响出入的;摘挂斜巷防跑车和跑车防护装置不正常使用或不起作用的; 小绞车不按规定固定;制动装置失效的;

使用不合格、磨损严重的联接环和肖子;超挂车辆;不使用保安绳安全间隙不符合规定的;

6、规定的;7、8、9、在行人巷道内架空线吊挂高度连续20M低于1.8M的; 保险链(绳)、连接装置不按规定设置或不起作用的; 电机车闸、灯、铃、撒砂装置等安全设置不定的; 电机车、人车、矿车与巷道的行车、行人安全间隙连续10M达不到

10、轨道质量严重低劣,连续3个接头扣件不全、内外错和高低差严重超过规定;连续3搭轨道的铺设不符合规定的;

11、一处矿车3辆无防脱销装置的;运送物料不使用专用车盘的;

12、运输巷两侧与运输设备最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不符合规程规定的;

13、斜巷人车防坠器不灵活可靠,不按规定进行试验的。

机电

A级:1、2、3、矿井主要泵房排水能力达不到《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 主扇风机备用风机起不到备用作用的; 矿井未使用双回路供电的。

B级:

1、回路的;2、3、4、提升系统存在有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严重缺陷的; 主、副井绞车及提人绞车不按规程规定设置各种保护装置的; 排水系统、设施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井下各水平中央变(配)电所、主排水泵房和采区泵房供电线路单C级:

1、主提升装置各种保护试验失效;立井罐笼防坠装置不按规程规定试验、各种闭锁不起作用;没有按照规定及时进行技术测定的;

2、提升钢丝绳磨损、断丝、锈蚀埋单超过规程规定未更换或未按规定检验和检查的;3、4、5、主要排水设备提引水装置不起作用的; 主扇在规定时间内达不到换机运行的;

压风机(包括风包)安全阀、压力表、断水、断油、超温、超压保护安设不全或不起作用的;

6、承压锅炉本体和压力容器上的安全阀或压力表全部失效,常压锅炉做承压锅炉使用;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各种保护、闭锁装置不按规定设置或不起作用的;

7、在特种设备的设计、安装、制造、使用、检修、改造等方面违反国家规程规定的;

8、9、井下下使用的高低压开关操作机构失灵或闭锁装置不起作用的; 井下隔爆电气设备(包括小型电气)出现失爆的;

10、皮带防滑保护、堆煤保护、防跑偏装置、温度保护、烟雾保护、自动洒水装置设置不全或不起作用的;

11、检漏(包括煤电钻综保、照明信号综保)、接地、过流三大保护和电动机综保不按规定使用、保护不起作用或没有按规定进行试验的;

12、井下未使用阻燃电缆和皮带或接头不合格的;

13、不按规程规定进行井下电气作业的;

14、机采面采煤机与运输机无停开闭锁装置;煤层倾角15度以上采煤机无防滑装置的;工作面转载机上安装有破碎机时,未设置防止人员进入的安全防护装置或防护装置不起作用的;采煤机内、外喷雾水压不足的;

15、耙装机固定卡子不齐全有效或稳绳固定不合格;未使用封闭式金属挡绳栅栏和防耙斗出槽的护栏;耙装机无照明的;

16、机械传动装置防护不全或横过皮带、溜子的行人地点未设置过桥的;

17、矿灯的闭锁、保护装置不起作用或不使用双光源矿灯的;

18、架空乘人装置保护装置设置不齐全或不起作用的;

19、不按规定制定提升运输设备检修计划或不按计划检修的。

顶板

B级:

1、据的; 开采的煤层无矿压观测资料,设计的支护强度和支护密度无科学依2、3、采区无设计方案、采区设计、作业规程生产的; 新采区、新工艺工作面投产未经集团公司验收的。

C级:

1、综采(放)工作面泵站压力达不到30MPa,普采工作面(泵站额定压力20 MPa)达不到18 MPa的;抽检初撑力时有相邻两架或3棵及以上达不到规定要求和合格率低于70%的(综采、综放工作面支架初撑力达不到24 MPa,普采工作面单柱初撑力,¢100mm达不到11.5 MPa,¢80mm达不到12 MPa,普产工作面超前支护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100mm达不到6.5 MPa的,¢80mm达不到10 MPa,综采(放)工作面超前支护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达不到11.5 MPa,);

2、超前支护、端头支护不按规定支设或支设不合格的;断层处、顶板破碎处控制不力的;

3、4、工作面缺柱或缺梁超过5%或出现空顶作业的;

工作面出现5棵失效支柱;5条及以上顶梁不铰接或损坏;一处3棵及以上支柱钻底达100mm未穿鞋;3处及以上支柱顶梁空肩或足顶不实未及时进行整改处理的;

5、6、工作面后部悬顶距离超过作业规程规定,未采取强制放顶措施的; 高瓦斯矿井或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域,采煤工作面上下出口拖后放顶3m未回撤;低瓦斯矿井采煤工作面上下出口拖后放顶线6米未回撤或回撤后支密集截柱的;

7、8、支架顶梁与顶梁接顶不严密或相邻两架错距超过侧护板高度2/3的; 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过断层、过老空、跨巷道、托伪顶开采及收尾不按措施施工的;

9、高档普采工作面上伞檐超过1m时,凸出宽度超过0.25m未处理或面前不按作业规程规定支设临时支柱的;

10、采煤工作面安全出口与巷道连接处20m范围内巷道高度,综采(放)工作面达不到1.8m,其他采煤工作面达不到1.6m;人行道宽度小于规定要求及巷道连续3m严重失修的;

11、溜头、溜尾未按规定打压或支设压柱不合格的;

12、工作面倾角大于150时,液压支架未采取防倒、防滑措施或工作面倾角大于250时,工作地点上下未采取安全、可靠、有效防滑、防矸等措施的;

13、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域的采煤工作面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的;

14、架棚巷道不使用前探梁、联棚器、抗棚镢;连续3架及以上棚子背顶不实或严重歪斜不正、棚腿高吊的;

15、锚喷巷道不按措施规定使用前探梁;一处有3棵及以上锚杆失效;抽检锚杆角度低于750或锚固力达不到规定要求的;

16、前探梁、架棚、锚杆支护不及时,出现空顶作业的;

17、遇有地质构造、围岩破碎、压力大未及时改变支护方式或加强支护的;巷道过交叉点、贯通以及处理巷道高冒时,无安全措施或不按安全措施施工的;

18、巷道三岔口、四岔门口等特殊地点未采取锚杆、锚索等特殊加固的;

19、锚喷巷道锚杆的间排距连续3组超过规定;喷浆厚度连续20m达不到设计规定;巷道成型较差、连续2m出现0.3m以上的片帮、工程质量严重低劣的; 20、裸体巷道不按规定进行临时支护或不打顶板岩性厚度探测眼的;

21、巷道支护不符合作业规程规定的;

22、采用锚杆支护的煤巷未按规定对顶板进行监测的。

其他

B级:

1、2、C级:

1、2、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数量不足的;

“三下”开采设计未报批或未按批准的采、留比组织生产的。

5.建筑的分类与分级 篇五

矿业固体废物是工业固体废物的.主要来源,仅尾矿产生量就占到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总量的30%左右.当前,我国矿业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存在着分类模糊、分级不清晰等问题,导致潜在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研究了俄罗斯、欧盟在矿业固体废物分类分级方面的经验,提出了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以物质属性分级的矿业固体废物分类分级体系的建议.

作 者:郝永利 温雪峰 罗庆明 何绪文 胡华龙 作者单位:郝永利(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100083;环境保护部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北京,100029)

温雪峰,罗庆明,胡华龙(环境保护部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北京,100029)

何绪文(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6.建筑的分类与分级 篇六

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在意外伤害保险中,当被保险人因遭受意外伤害导致残废时,保险人将按照伤残程度计算应给付被保险人的残废保险金金额。残废保险金的计算公式是()。

A.残废保险金=保险利益×残废程度(%)

B.残废保险金=赔偿限额×残废程度(%)

C.残废保险金=保险责任×残废程度(%)

D.残废保险金=保险金额×残废程度(%)

2.保险车辆X的新车购置价为20万元,保险金额为12万元,该车在保险期限内,因驾驶不慎撞上一辆货车Y的尾部,X负事故全部责任,损失6万元,Y没有损失,若按绝对免赔率20%计算,保险公司赔偿金额应为__万元。

A.60000 B.48000 C.36000 D.28800

3.勤勉尽责要求保险经纪从业人员在业务活动中以__利益为上。

A.保险公司

B.保险行业协会

C.保险中介机构

D.客户

4.张三将自己的一艘船向保险公司投保了船舶保险,保险金额为2000万元,保险期限一年。投保5个月后,张三将船舶的30%转让给李四,保险公司同意并对俣同进行了批改。投保8个月后船舶触礁沉没,在保险赔偿上,保险人的正确处理方式是____ A:中国保监会可以在现场检查中,委托社会中介机构提供相关服务的,无须将委托事项告知被检查的保险专业代理机构

B:中国保监会在现场检查中,委托社会中介机构提供相关服务的,应当签订书面委托协议

C:现场检查的内容包括计算机配置状况和信息系统运行状况是否良好

D:保险专业代理机构应当按照要求配合中国保监会的现场检查工作

5.再保险的作用是__。

A.分散风险、控制损失和扩大保险人承保能力

B.避免风险扩大和扩大保险人承保能力

C.稳定经营、减少风险和扩大保险人承保能力

D.分散风险、控制损失和扩大保险人处理风险能力

6.分析新险种成本和利润最复杂的方法是____ A:低价策略

B:高价策略

C:优惠策略

D:差异性策略

7.保险中介人与保险企业之间构成的关系是一种()

A.领导关系

B.协作关系

C.对立关系

D.雇佣关系

8.以下叙述中,符合保险代理人诚信行为的是__:①保险代理人不能越权代理;②保险代理人不能串通被保险人欺骗保险公司;③保险代理人应将了解到的有关投保人的情况通报保险公司;④保险代理人不得利用行政权力、职务或职业便利引诱或限制投保人转换保险公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保险公司成立后依法提取的保证金,除用于__外,不得动用。

A.清偿债务

B.对外投资

C.对外担保

D.清算时用于清偿债务

10.道德风险因素和心理风险因素合并称为。

A:有形风险因素

B:损失风险因素

C:人为风险因素

D:实质风险因素

11.保险公司在选择营销渠道时,__应作为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A.是否能够将竞争对手排挤出市场

B.是否能够满足顾客需求

C.是否能以最小的代价最有效地将保险商品推销出去

D.是否能最迅速地占领市场

12.执业证书记载的内容不包括__。

A.执业证书有效期

B.资格证书有效期

C.执业证书编号

D.资格证书编号

13.是被保证人不履行合同义务而造成权利人经济损失时,由保险人代替被保证人进行赔偿的一种保险。

A:合同担保保险

B:合同保证保险

C:信用保险

D:责任保险

14.在海洋运输货物保险中,对于投保人的保险利益的时效规定是。

A:在投保时,投保人必须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

B:在订立保险合同时,投保人必须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

C:在损失发生时,投保人必须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

D:在运输时,投保人必须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

15.国家对保险兼业代理的执业管理分为对____两个方面。

A:保险公司和个人代理人

B:专门代理人和个人代理人

C:保险兼业代理人和个人代理人

D:保险公司和保险兼业代理人

16.根据我国现行的团体保险监管政策,保险公司可以对同一团体在不同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成员统一承保。关于这种承保方式的保单签发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

A.投保人为法人,可以由法人所在地保险公司签发

B.投保人为法人,可以由核算单位所在地保险公司签发

C.投保人为非法人的,只能由大多数被保险人所在地保险公司签发

D.投保人为非法人的,可以由保险公司总公司签发

17.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所承保的商业风险包括等。

A:买方被宣告破产

B:买方国家禁止货物进口

C:买方国家撤销进口许可证

D:买方国家外汇管制

18.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__。

A.合理性

B.合法性

C.系统性

D.一致性

19.《资格证书》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持有人应当持和《资格证书》原件,向中国保监会办理相关变更手续。

A:变更事项的证明材料

B:本人身份证

C:变更申请书 D:变更后的具体工作安排报告书

20.随着资本市场发展和竞争日益激烈,保险市场出现了灵活可变的新型个人养老保险产品,包括__。①分红年金②可变年金③万能型年金④可变万能年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1.__是指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是造成损失的间接原因。

A.风险事件

B.风险事故

C.风险客体

D.风险因素

22.治疗精血不足之肠燥便秘,宜选用

A.淫羊藿

B.杜仲

C.肉苁蓉

D.续断

E.补骨脂

23.我国海洋货物运输保险基本险的保险责任包括____和一切险。

A:最后仓库

B:海关仓库

C:最后码头

D:最后回购地

24.企业在确定企业年金计划类型时,需要考虑企业自身因素以及市场发展环境。相比较而言,DC计划较之DB计划更适合于:()。

A.财力基础好,经营稳定,风险承担能力强的企业

B.年龄结构老化,历史负担重的企业

C.人员流动性较弱的企业

D.主要目的是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吸引人才,提高员工积极性的企业

25.国家对保险兼业代理的执业管理分为对____两个方面。

A:保险公司和个人代理人

B:专门代理人和个人代理人

C:保险兼业代理人和个人代理人

D:保险公司和保险兼业代理人

26.{单选26}

27.{单选27}

28.{单选28}

29.{单选29}

30.{单选30}

31.{单选31}

32.{单选32}

33.{单选33}

34.{单选34}

35.{单选35}

36.{单选36}

37.{单选37}

38.{单选38}

39.{单选39}

40.{单选40}

41.{单选41}

42.{单选42}

43.{单选43}

44.{单选44}

45.{单选45}

46.{单选46}

47.{单选47}

48.{单选48}

49.{单选49}

7.建筑的分类与分级 篇七

XX监狱在开展规范化建设、推行二级管理和监区管理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合理设置警察专业岗位,对警察职业化分工进行了探索研讨。在最近开展的“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学习讨论活动中,不论是机关还是基层的同志,不管是中层领导还是一线警察,对当前监狱警察职位管理体制提出了些意见和看法,普遍认为,当前监狱警察职位管理体制存在种种弊端,已经成为影响警察工作积极性、影响监狱职能发挥,影响监狱事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如果说,过去“皇粮”“囚粮”问题是影响和制约监狱发展的主要瓶颈,那么,监狱警察职位管理体制就是当前监狱工作发展的新瓶颈。

一、当前监狱警察职位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㈠监狱警察职位定位长期模糊,缺乏合理定位。我们的警察曾长期定位为“老师”“医生”“父母”这三个角色,除此之外,根据不同的时段和不同的场合,还有“企业管理者”“狱政管理者”“裁判员”“刑罚执行者”等角色。罪犯参加生产劳动时警察要扮演“企业管理者”角色,罪犯开展文体娱乐比赛警察要扮演“裁判员”角色,罪犯违纪时警察要扮演“老师”和“刑罚执行者”角色,罪犯生病时警察要扮演“医生”、“父母”角色。这些角色在具体的工作中不断转换,甚至一天内要扮演不同的角色,俗话说“角色不稳,心理没谱”。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角色转换太频繁,造成警察心理迷茫、心态疲惫,遇事不知所措,影响监狱警察“刑罚执行者”这一主要角色的发挥主要原因。

㈡监狱警察职位缺乏明确分工,缺少专业人才。目前,监狱警察的职位分工主要从行政管理角度上考虑,特别是监区一线警察,如果没有行政职务,一律称为管教员。机关20个科室部门做出的决策,最终都靠管教员去实施,形成“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局面。作为直接面对罪犯的管教员,不得不成为“万金油”,什么事都学一点、什么事都懂一点,什么事都做一点,却什么事都不精,不专,导致监狱长期处于粗放式管理局面,专业人才和专门人才总量不足,制约监狱事业长远发展。

㈢监区警察学非所用,用非所长情况普遍,压制了积极性发挥。在现实工作中,警察之间的性格、爱好、能力差异较大,按照目前的管理体制,由于没有对管教员进行分工,无法考虑警察个体情况,区别能力大小,区分主次合理使用,产生新的“吃大锅饭”局面。由于缺乏合理的定位和缺少合适的分工,占全体警察总数50%的监区管教员,不得不面临学非所用、用非所长的局面。一项非自己所长,所喜欢的工作,难于让管教员从中产生荣誉感、归属感,监区管教员普遍反映在工作中找不到乐趣,工作提不起劲。成为警察队伍工作积极性不佳,工作缺少热情的主要原因之一。

㈣现有管理体制,难于衡量警察业务能力高低,业绩贡献大小。按照现行的管理体制,担任行政职务的警察约占全体警察总数的20%,占80%的警察,只能担任非领导职务。这80%里面,他们的职务和级别主要体现在工龄的长短。即他们的职务级别与工龄存在密切的关系,与个人业务能力的高低,对单位贡献的大小关系不大。这也意味着,只要不犯严重错误,跟着混,一样能得到相同的级别待遇。造成能力强的不想多干,能力差的则滥竽充数,警察之间缺乏健康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

㈤监区架构呈倒金字塔结构,削弱了管区优势和力量。按照目前的架构,监区领导、干事多达10人,占监区警察总数的1/4至1/3之间。每个管区5-7人,占监区警察总数的1/8至1/6。加上管区警察以轮值方式上班,管区管教员每天在现场仅有2-3人,这种警力安排只能让管教员充当“看守员”的角色,使管教员无法再扮演其他角色。削弱了管区的力量,影响管区功能的发挥,也与当前加强“三基”工作的要求不相符。

二、监狱监区警察职位分类及分级管理的构想

㈠监区警察职位分类及分工。首先,需要控制监区和管区规模。一个监区规模控制在300-400人左右,设3-4个管区为宜。第二,减少监区职数。监区保留五名领导职数,保留内勤、政工、生产干事,在男犯监狱,该干事尽可能由女性监狱人民警察担任。第三,增加管区职数,管区设警长、干事、管教员。管区干事专门负责制定心理咨询、个别教育方案,负责罪犯违纪处理及教育,负责减刑假释工作等。警长、管教员主要负责三大改造秩序的维护,实施对罪犯的日常管理、考核。

㈡对管区警察职位实行分级管理。一是对管区警察职位实行分级制。以管教员为例,可根据管教员的工作经验、工作能力,由省监狱局统一组织考试、考核,分为1-5级。警长、干事参照管教员设1-5级。二是实行考核评定制。对老警察可以通过省局统一组织的定级考核,根据考核成绩直接评定为1-3级。新警察则在其工作满一年时,参加省监狱局统一组织的转正定级考核,通过者可定为1级,未通过者,延长见习期。然后根据管教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实绩表现,定期提供考核升级的机会,通过考核逐级晋升。只有达到3级以上管教员才能担任警长或干事。警长、干事的考核评定参照管教员进行。三是完善各级别与其非领导职务、工资级别的对应关系。我们认为,5级警长、干事、管教员最高可以享受副处级现职领导待遇;4级警长、干事、管教员可享受正科级现职领导待遇;3级管教员可享受副科级现职领导待遇。四是对警长、干事、管教员实行定期复核制。对2级以上警长、干事、管教员,定期进行考核,对工作能力水平下降、工作业绩倒退的同志,根据考核的实际水平,降低到与实际能力水平相适应的级别,工资待遇根据新级别浮动。

㈢管区、监区与机关科室之间的工作衔接。监区保留原有职能不变,监区分管领导履行监督指导职责。管区干事按照分工,不参与直接对罪犯的日常管理和考核,专门负责心理矫治、个别教育、刑罚执行、处理刑罚执行工作,直接与机关相应职能科室联系。

三、监狱警察职位分类及分级管理的必要性

㈠监狱警察职位分类及分级管理是监狱“三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形式。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分工,职业分类越来越细,必然要求监狱职位分类不断细化,过去那种“小社会”式监狱,已经难于适应时代发展。司法部提高监狱实行“三化”建设的思路,就是要改变监狱过去大包大揽的局面。同时,监狱“三化”建设也离不开分工细致的专业化警察队伍。

㈡监狱警察职位分类及分级管理是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的必然要求。新形势下,提高教育改造质量需要提高教育手段的针对性和多样,随着一些新技术和前沿科学不断运用到教育改造中,要求相关岗位具有专业人才。特别是心理咨询、心理矫治、个别化教育、职业技术、电化教育等手段在监狱教育改造中大面积使用,对监区岗位分类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监区岗位专业化便于管区干事与科室对口直接联系,有利于罪犯出入监队下监区后的衔接,心理测试情况交接,危险程序评估等,使管区干事能够有效掌握犯情况,因人施教,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改造质量。

8.建筑的分类与分级 篇八

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王某投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一份,保险金额为50万元,保险期限为2001年1月2日至2002年1月1日,且合同规定的责任期限为180天。王某于2001年3月1日遭受意外伤害事故,于2001年6月1日治疗结束,并被鉴定为中度伤残,伤残程度为45%。则保险人对此事故的理赔意见是()。

A.承担保险责任,给付保险金50万元 B.承担保险责任,给付保险金27.5万元 C.承担保险责任,给付保险金22.5万元 D.不承担保险责任,因责任期限未满期

2.企业的行业性质影响着企业的福利类型和水平。下列行业类型中,最有可能提供较高福利水平的是__行业。A.完全垄断 B.寡头垄断 C.垄断竞争 D.完全竞争

3.我国保险实务中普遍推行的一种合同生效制度是____ A:解除 B:失效 C:终止

D:自动贷款

4.健康保险为被保险人提供医疗费用和残疾收入补偿,且无须__,是健康保险合同条款特殊性的表现之一。A.指定受益人 B.确定被保险人 C.确定保险金额 D.缴纳足额保费

5.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赔偿的对象是____ A:投保人 B:受益人

C:被保险人本人

D:被保险人的继承人 6.2010 年,若丁公司的营业收入为2000 万元,当年发生的招待费用为10 万元,如果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则该公司因发生的招待费需调增的应纳税所得为__万元。A.8 B.4 C.1 D.0

7.__是被保证人不履行合同义务而造成权利人经济损失时,由保险人代替被保证人进行赔偿的一种保险。A.合同担保保险 B.合同保证保险 C.信用保险 D.责任保险

8.在我国,__是指包含保险保障功能并至少在一个投资账户拥有一定资产价值的人身保险产品。

A.分红保险 B.投资连结保险 C.两全保险 D.万能险

9.机构投资者通常不能通过频繁的交易来实现投资组合的调整,其主要制约因素是()。A.交易成本 B.监管限制

C.投资期限的限制 D.税收的限制

10.__的保险关系,是当事人之间自由决定、彼此合意后所建立的合同关系。投保人可以自由决定是否投保、向谁投保、中途退保等,也可以自由选择保险金额、保障范围、保障程度和保险期限等。A.自愿保险 B.财产保险 C.强制保险 D.责任保险

11.是受保险人委托,在从事自身业务的同时,指定专人为保险人代办保险业务的单位。A:专业代理人 B:兼业代理人 C:个人代理人 D:专属代理人

12.若在人寿保险中发生重复保险的情况,则保险事故发生时。A: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不能获得多重给付

B: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只能获得第一份保单给付 C: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只能获得最后一份保单给付 D: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可以获得多重给付

13.在保险市场上占有市场最高份额的保险企业是____ A:优惠价策略 B:低价策略 C:高价策略 D:差异价策略

14.甲厂获悉其竞争对手乙厂发明出了一种新型产品后,组织人员借参观的名义进入乙厂偷偷拍下该产品的照片。甲厂通过对照片进行分析制造出了与乙厂相同的机器,并投入大规模生产,给乙厂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乙厂向法院起诉,要求甲厂停止生产,并赔偿相应的损失,关于该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厂不构成不正当竞争,因为偷拍照片的技术人员并不能代表甲厂 B:甲厂构成不正当竞争,但只能停止生产这种机器,而不能赔偿损失 C:人民法院无权管辖此案 D:乙厂的诉讼请求应予支持

15.保险事故发生后,对索赔应当承担举证责任的不包括__。A.投保人 B.被保险人 C.保险人 D.受益人

16.下列各项中,__不属于营销观念的主要特征。A.盈利能力

B.主动地去推动销售 C.有独自的目标市场 D.整合营销

17.绝大多数寿险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和直线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上存在着差异,以下管理活动中一般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的是__。A.与求职者面谈,做出最后的录用决策

B.领导并建立有效的工作小组,并进行适当的授权 C.制定职业发展计划和晋升制度

D.根据奖励的性质决定支付给员工的奖金数量

18.对保险人而言,新型寿险产品克服了传统寿险产品__的弊端。A.经营管理成本高 B.难以被投保人理解

C.利率风险全部由保险人承担 D.费率测算复杂

19.大多数财产保险公司的国内水路、陆路货物运输保险的保险金额是按照__确定的。A.起运地市价 B.离岸价 C.到岸价

D.目的地市价

20.()人是保险公司之间的中介人,他们的任务是为原保险人安排分保,为再保险人介绍分人业务。再保险经纪人受原保险人的委托,为原保险人与再保险人安排再保险业务,办理相关手续,代委托人结算账务和收取赔款等。A.保险公司 B.保险公估人 C.投保人

D.再保险经纪人

21.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形能够及时到达要约人,但因其他原因承诺到达要约人时超过承诺期限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期限不接受该承诺的以外,__。A.该承诺无效 B.该承诺有效 C.需双方协商 D.需重新要约

22.刘荣将一批货物交由仓库储存,仓库收到货物以后,向刘荣出具一张纸条,上书:“今收到刘荣交由我仓库储存的货物20件。”该纸条为__。A.保管合同 B.仓储合同 C.仓单 D.收条

23.“孤儿”保单服务不包括__。A.保全服务 B.契约保全服务 C.保单收展服务 D.全面收展服务

24.____是保险合同成立的前提。A:成立 B:生效 C:变更

D:约至事故发生

25.保险事故发生后,对索赔应当承担举证责任的不包括__。A.投保人 B.被保险人 C.保险人 D.受益人

26.{单选26}

27.{单选27}

28.{单选28}

29.{单选29}

30.{单选30}

31.{单选31}

32.{单选32}

33.{单选33}

34.{单选34}

35.{单选35}

36.{单选36}

37.{单选37}

38.{单选38}

39.{单选39}

40.{单选40}

41.{单选41}

42.{单选42}

43.{单选43}

44.{单选44}

45.{单选45}

46.{单选46} 47.{单选47}

48.{单选48}

49.{单选49}

9.建筑的分类与分级 篇九

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按照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可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一定的罚款,罚款金额是()。

A.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B.违法所得五倍以上的罚款

C.违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

D.违法所得十倍以上的罚款

2.__通过养老金收益担保公司对给付确定型计划提供收益担保。

A. 智利

B.美国

C.新家坡

D.香港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公民个人财产的是____ A:依合同取得

B:依法取得

C:协商取得

D:调解取得

4.关于团体保险客户服务的重要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①有利于保险公司塑造良好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

②有利于提高客户满意度,培育忠诚客户群③有利于保险公司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差异化经营

④有利于保险公司贴近和了解市场,增强应变能力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5.保险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是__。

A.股东资金

B.客户资金

C.国有资金

D.银行资金

6.保险公司对有实际推销经验的业务员进行强化训练的培训属于__。

A.岗前培训 B.跟进培训

C.资深培训

D.封闭培训

7.美国401k计划的投资方向由__指定。

A.计划参与者

B.受托人

C.投资管理人

D.雇主

8.自杀条款可防止风险的发生。

A:政治

B:社会

C:道德

D:心理

9.保险公司养老保险产品的信息披露方式包括__。①产品说明书②保险利益测算书③保险建议书④保险宣传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确认某一项利益是否构成保险利益必须看它是否具有保险利益的构成要件。若投保人按照法律、法规、有效合同对保险标的具有所有权,则说明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

A:合法的利益

B:确定的利益

C:经济上有价的利益

D:合理的预期利益

11.某人购买了一张变额延期年金保险单,月缴保费3000元,并选择某投资账户作为年金的投资工具,假设该账户的累积单位价格在一、二、三月初分别为1.19元、1.25元和1.21元,则单月购买累积单位数最少的是()。

A. 一月

B.二月

C.三月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12.在人寿保险投保中,投保人交费必须遵循__。

A.公开原则

B.公平原则

C.减信原则

D.均衡原则

13.下列关于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

A.是社会道德在保险代理职业生活中的暂时反映

B.是保险代理从业人员在履行其职业责任、从事保险代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C.是保险代理从业人员普遍遵守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

D.是社会对从事保险代理工作的人员的一种特殊道德要求

14.根据建筑工程保险的规定,仅适用于物质损失部分的除外责任有()。

A.设计错误引起的损失和费用

B.地震、洪水造成的损失

C.必要的清理场地费用

D.因火灾延误造成的直接损失

15.保险公司在确定退保金时,需要参考实际责任准备金。__ A.对

B.错

16.古语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请问以下哪种人力资源管理办法体现了对这一规律的运用?__ A.岗位轮换

B.动作分析

C.人才本土化

D.团队工作

17.保险监管公示方式是一种比较宽松的监督管理形式,国家只是将保险经纪机构的经营状况、服务质量和其他有关事项予以公布,而对其经营不加任何直接监管。对于公示方式实施条件下列选项描述错误的是__。

A.经济高度发展,拥有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B.社会各界具有较强的保险意识和较丰富的保险知识

C.保险经纪机构自身具有一定的自律能力和良好的商业道德

D.我国目前的状况已经达到这些条件

18.保险代理关系主体是__。

A.保险公司与被保险人

B.保险专业代理机构与投保人

C.保险公司与保险专业代理机构

D.保险专业代理机构与保监会

19.下列属于财产保险基本险所承保风险的是。

A:台风

B:盗窃

C:地震

D:雷击

20.中国保监会有权解释保险合同条款中有关规章类或视同规章部分,其对保险条款的解释属于____ A:857 B:1000 C:1143 D:2000

21.根据以往一定时期内各个年龄人的死亡统计资料编制的统计表被称为()。

A.生命表

B.调查表

C.抽样表

D.测算表

22.机动车辆保险的保险期限通常为(),自保险单载明之日起,到保险期满日24时止。对于当天投保的车辆,起保时间应为次日零时,保险人按照保险单上约定的时间承担保险责任。

A.2年

B.3年

C.1年

D.5年

23.下列选项不属于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的设置的要求的是__。

A.清晰

B.醒目

C.准确

D.独一无二

24.在顺序赔付方式下,如被保险人A分别参加了两个团体医疗费用保险计划B和C,这两个团体医疗费用保险计划都包含了调整保险金条款。被保险人A发生的6000元医疗费用,按规定应当全部得到赔付。结合调整保险金条款对第一和第二赔付人的规定,B首先赔付了医疗费用3500元,余下的2500元______。

A.由A自行承担赔付责任

B.由B继续承担赔付责任

C.由C承担赔付责任

D.由A所在的团体承担赔付责任

25.保险公司在确定退保金时,需要参考实际责任准备金。__ A.对

B.错

26.{单选26}

27.{单选27}

28.{单选28} 29.{单选29}

30.{单选30}

31.{单选31}

32.{单选32}

33.{单选33}

34.{单选34}

35.{单选35}

36.{单选36}

37.{单选37}

38.{单选38}

39.{单选39}

40.{单选40}

41.{单选41}

42.{单选42}

43.{单选43}

44.{单选44}

45.{单选45}

46.{单选46}

47.{单选47}

48.{单选48}

49.{单选49}

10.建筑的分类与分级 篇十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落实监管责任,保障医疗器械安全有效,根据国务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分类分级监督管理规定》等法规、规章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分类分级管理,是指根据医疗器械的风险程度、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结合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企业监管信用及产品投诉状况等因素,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分为不同的级别,并按照属地监管原则,实施分级动态管理的活动。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江苏省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开展监督管理活动的全过程。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四条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省局”)负责指导和检查全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分类分级监督管理工作。

省辖市及以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分类分级监督管理的具体工作。

上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下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生产企业分级分类负有督促、指导职责。

第五条

省局负责制定《江苏省生产环节重点监管医疗器械目录》,并根据省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监管级别,编制全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计划,确定医疗器械监管的重点、检查频次和覆盖率,并监督实施。

第六条

省辖市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局”)根据本规定确定辖区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监管级别,并结合全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计划,制定本辖区监督检查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三章

监管分级

第七条

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监管分为四个级别。四级监管是对《国家重点监管医疗器械目录》涉及的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信用等级差,存在较大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的生产企业进行的监管活动。三级监管是对《江苏省生产环节重点监管医疗器械目录》涉及的生产企业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信用等级较差、存在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的生产企业进行的监管活动。

二级监管是对除《国家重点监管医疗器械目录》和《江苏省生产环节重点监管医疗器械目录》以外的第二、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进行的监管活动。

一级监管是对除《国家重点监管医疗器械目录》和《江苏省生产环节重点监管医疗器械目录》以外的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进行的监管活动。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涉及多个监管级别的,按最高级别进行监管。

第八条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出现新增高风险产品等情形时,监管部门应即时评定并调整企业监管级别。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九条

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监管级别确定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监督检查的层级、方式、频次和其他管理措施,并综合运用全项目检查、飞行检查、日常检查、跟踪检查、监督抽验、责任约谈等多种形式强化监督管理。第十条

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评定的级别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进行相应的监督管理。

为防控质量管理风险,对实施三级、四级监管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分别采取严格和特别严格的监督管理措施。

第十一条

对实施四级监管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进行重点监管,省局或市局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项目检查。

对实施三级监管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省局或市局每两年至少组织一次全项目检查。

对实施二级监管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市局每四年至少组织一次全项目检查。

对实施一级监管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市局应当在企业备案后三个月内组织一次全项目检查,并每年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抽查。

第十二条

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于监管中发现的共性问题、突出问题或企业质量管理薄弱环节,要结合本辖区监管实际,制定加强监管的措施并组织实施。涉及重大问题的,应当及时向上一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第十三条 对处于停产状态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约谈企业负责人,了解相关情况,以便开展后续监管工作。医疗器械产品连续停产一年以上且无同类产品在产的,重新生产时,一类、二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提前书面报告所在地市局,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提前书面报告省局,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现场核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恢复生产。

第十四条 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督促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加强风险管理,做好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预防系统性风险,防止发生重大医疗器械质量事故。

第十五条 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抽验不合格处置程序,监督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采取必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消除不合格或潜在的不合格。

第十六条

对于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发生产品重大质量事故并造成严重后果的,省局及时组织检查,检查结果上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一般质量事故由市局组织检查。

第十七条 对于未按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组织生产,生产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差,擅自降低生产条件,不能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可视其情节依法责令其整改、限期整改、停产整改,直至注销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

第十八条

对监督检查发现的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部门应责令企业按照《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及时召回,必要时应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规定采取紧急控制措施。

第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企业负责人进行责任约谈:

(一)生产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

(二)生产产品因质量问题被多次举报投诉或者媒体曝光的;

(三)信用等级评定为失信企业的;

(四)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开展责任约谈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条 市局及以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本区域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分类监督管理档案。监督管理档案应当包括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产品注册和备案、生产许可和备案、委托生产、监督检查、监督抽验、不良事件监测、产品召回、处罚情况、不良行为记录和投诉举报等信息,同时应当按规定将相关信息录入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监管信息系统并定期更新,确保相关信息及时、准确。

第二十一条

市局应当根据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监督管理的有关记录,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进行信用评价,建立信用档案。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应当增加检查频次。对列入“黑名单”的企业,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市局应于每年12月31日前完成本辖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监管级别的调整及上报工作。

市局应当按规定及时完成本辖区监督检查计划编制和上报工作。

市局应当按照监督管理统计报表制度或相关规定上报本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监督管理情况。

第二十三条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自查,并将自查报告于每年12月20日前报企业所在地市局,其中四级监管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同时向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报告。逾期不报,应记入监管档案并按规定予以处理。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四条

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实施的监督检查主要包括全项目检查、飞行检查、日常检查和跟踪检查等。

全项目检查是指按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逐条开展的检查。飞行检查是指根据监管工作需要,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开展的突击性有因检查。

日常检查是指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开展的一般性监督检查或有侧重的单项监督检查。

跟踪检查是指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有关问题的整改措施与整改效果的复核性检查。

第二十五条

监督检查应当对企业执行法规、规章、规范、技术标准等情况进行检查,并对下列事项进行重点检查:

(一)是否按照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组织生产;

(二)质量管理体系是否保持有效运行;

(三)生产条件是否持续符合法定要求。

第二十六条

日常检查或跟踪检查应当结合既往监管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检查项目,重点检查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以往检查不合格项目的整改情况;

(二)企业组织机构、生产企业负责人、质量管理关键岗位的人员变动情况;

(三)企业生产场地、环境条件、主要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变更、维护与使用情况;

(四)关键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检验放行情况;

(五)医疗器械产品设计变更和生产工艺变更情况;

(六)质量管理体系重大变化情况;

(七)产品执行相关标准与技术法规情况;

(八)监督抽验不合格产品的纠正与预防措施实施情况;

(九)顾客投诉、不良事件监测与产品召回等处理情况;

(十)委托生产或受托生产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第二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局或市局应当及时组织飞行检查,对企业的生产和质量管理体系情况进行现场检查:

(一)投诉举报或者其他信息显示以及日常监督检查发现可能存在产品安全隐患的;

(二)涉嫌严重违法违规的;

(三)近两年内发生重大产品质量事故的;

(四)国家质量监督抽验产品有重要质量指标不合格的;

(五)质量管理体系存在严重缺陷的;

(六)生产企业信用管理评定为失信的;

(七)存在其他违法违规或质量安全隐患的有因检查。第二十八条

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监督检查,应当制定检查方案,明确检查标准,如实记录现场检查情况,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被检查企业。需要整改的,应当明确整改内容及整改期限,并实施跟踪检查。必要时,监督检查同时可以按规定进行监督抽验。第二十九条

监督检查人员应当熟悉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定,具有医疗器械相关专业知识,遵守廉政纪律,认真履行检查职责,公正文明执法,自觉接受监督,并对知悉的企业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保密。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上一篇:医院企划部工作计划-医院工作计划下一篇:经济发展局2021年工作总结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