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

2024-07-01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共8篇)

1.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 篇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大纲

本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学习毛泽东和邓小平哲学思想,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为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上火的理想信念,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打下扎实的哲学理论基础。

复习大纲及要求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的基本问题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哲学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哲学的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第一次伟大发现。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科技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代哲学中的主导地位。现代西方哲学的两大流派: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

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普遍真理。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利于从世界观高度提高人们的政治素质、思维水平和人生境界,增强人们的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

思考题: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3.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怎样才能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1.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客观实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形杰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层次性。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及其哲学意义。

2.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实践是以改造物质世界为目的的对象化活动。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的目的性、物质性和社会制约性。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实事求是

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及其对人类社会的现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意识与人工职能的关系。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和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的辩证统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的联系和区别? 2.如何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

3.为什么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

三、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及其核心

1.联系的普遍性和发展的规律性

世界处在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之中。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整体观。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关系。必然和偶然的辩证关系。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对立统一的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中国传统哲学中“凡物莫不有对”。“独中有对”的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矛盾论与系统论的关系。

3.辩证思维方法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哲学与思想方法、工作方法。

思考题:

1.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2.什么是矛盾的普运性和特殊性?正确地把握二者关系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是什么?

3.怎样才能把客观辩证法变为自己的思维方法?试举例分析一个矛盾事例。

四、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1.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 反映。反映与信息、选择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基本特征。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导向作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价值。

2.认识过程中的辩证运动

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现象与本质范畴的认识论意义。正确理解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认识到实践的能动飞跃。认识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认以的真理性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标准与逻辑证明的关系。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思考题:

1.七。何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2.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何理解这一原则在当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中的伟大意义?

3.在科学研究和实际生活中全。何才能从现象进到本质?

五、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勇本结构

1.社会的本质和社会规律的特点

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及其特点。物质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有机体及其结构。人与社会的关系。

2.社会的经济结构

生产力的构成。科学技术是现代第一生产力。生产力的物质性和社会性。生产关系的构成和类型。阶级是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

3.社会的政治结构

政治结构及其核心。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的类型和职能。

4.社会的观念结构

观念形态的构成。精神生产的社会制约性及其相村独立性,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文化的本质和功能。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思考题:

1.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现代第一生产力? 2.国家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3.如何理解精神生产及其相对独立性?

六、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1.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的基本特征。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与改革。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标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和社会功能。从科学革命到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变革。科技革命与“全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哲学意义。

3. 历史的创造者

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离不开人的活动。历史的参与者与创造者。人民 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原则。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思考题:

1.为什么说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如何理解科技革命的社会作用?

2.如何理解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七、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1.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社会进步存在于社会形态的更替中。

2.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人的生活目的和意义。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理想人格的塑造和培养的现代意义。

3.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向和共产党人的最终奋斗目标。自由和必然。自由的实现和人类的解放。人类解放与人的全面发展。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求得个人发展。理想与现实。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和人的行为的选择性及其关系? 2.为什么说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3.如何理解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如何摆正祖国前途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阅读书目

1.马克思:《关于爱尔巴哈的提纲》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二)2.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二、四节

《致约〃布洛赫的信》(1890.9.21~22)3.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 4.毛泽东:《实践论)》

《矛盾论》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5.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二)《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第四点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五、六)

2.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 篇二

一、中国传统哲学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 “天下一气”。这种思想已经直观地猜测到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古代思想家则从这一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 力求用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来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阴阳学说既显示了中国古代辩证法的民族特色, 又显示了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内在相通性。其他如《孙子兵法》等中国传统的军事典籍更是闪耀着朴素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辉。中国哲学的重视习行践履、强调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认识论也有某种相通之处。《管子》云: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这肯定了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韩非子、王充等也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物质生活条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这些虽还不能称为唯物史观, 但与它有相通之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产劳动观点与中国传统哲学生生之德观点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产劳动观点与中国传统哲学生生之德观点的契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的根本相通处。中国传统哲学有着“贵生”的传统, 《周易》说“生生之谓易”, “天地之大德曰生”。宋代将“生”和“仁”联系起来, 例如:杏仁, 桃仁等。“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契合之处在“生产劳动”思想上, 生产劳动是实践的基本形式,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 最显著的特征, 生产劳动是人的本质, 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同时, 生产劳动与生生之德的相异处也使我们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新。

三、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大同思想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的一种均平思想, 其核心就是社会公平。《礼记·礼运》设想了一个财富均平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洪秀全以“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 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 无处不均匀, 无处不饱暖”为理想天国。康有为则认为大同社会无家界、无国界、无产界、一切财产归公。孙中山要求“国民之权利义务, 无有贵贱之差, 贫富之别, 轻重厚薄, 无稍不均”。马克思主义认为, 共产主义社会, 产品“一方面由社会直接占有, 作为维持和扩大生产的资料, 另一方面由个人直接占有, 作为生活和享乐的资料”;实行“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的原则;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体之间的差别, 消灭阶级和国家, 等等。可见, 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公平、公正的大同世界, 在许多中国人看来, 这种共产主义社会追求的也就是平均财富、社会公平和公正, 因此与中国“天下为公”的大同构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本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的人本思想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 未来社会的原则就是“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而且“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就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科学的、革命的爱民、重民学说。中国传统人学思想的特点之一, 就是绵延不绝的重民、爱民, 以民为本的思想。从《尚书·夏书·五子之歌》的“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左传·桓公六年》的“夫民, 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荀子》的“君者舟也, 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孟子》的“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管子·治国》的“凡治国之道, 必先富民”;贾谊《新书·大政上》的“闻之于政也, 民无不为本也”;到唐太宗李世民认定的“君依于国, 国依于民”、《宋史·朱熹传》的“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 这一重民贵民的精神不断得到丰富和强化, 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等观点容易产生共鸣。中国传统人学思想的特点之二, 就是以家族为本位追求人的社会价值。每个人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类。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强调人的社会性而反对把人理解为“孤独的个体”。中国传统人学思想的特点之三, 是对人的现实生活的关注。人, 是马克思主义的真实主题和核心内容, 是它的出发点和归宿。马克思主义的宗旨就是要通过对社会的批判改造, 最终达到解放全人类。而中国哲学“主要关心的是社会, 而不是宇宙, 关心的是人际关系的日常功能, 而不是关心地狱或天堂, 关心人的今生, 而不是它的来生”。对人的现实生活的关注, 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结合点。

五、经世致用、敢于斗争的传统与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特点和阶级斗争思想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积极入世、求真务实的人生观。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 以治国、平天下为落脚点, 时刻关注国事民瘼、天下苍生, 力求通过经世致用, 使“民以安, 物以阜”。孔子在《礼记》中明确表示:“诵诗三百, 授之以政, 不达;使于四方, 不能专对;虽多, 亦奚以为?”《荀子》要求人们“凡言议期命, 是非以圣王为师”。历代思想家无不倡经世, 重教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同时代其他理论思潮或哲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其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力图通过活生生的实践去最大限度地争取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要经世救国, 光靠重教是不够的。所以, 传统文化又赋予了中国人民敢于斗争、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因此,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的学说在近代中国的历史条件下最容易获得先进的中国人的认同。

六、结语

综上所述,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 有着许多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融、相通之处, 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民族文化底蕴。如果没有这种哲学传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不可能实现的。正如李鼎民所言:“以中国哲学的唯物论体系来介绍马列主义, 乃是使马列主义中国化, 使马列主义通过中国民族形式得到真正实现的唯一途径。”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与中国传统哲学有着许多相融、相通之处。共产主义理想与“大同理想”的共鸣,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人格培养模式的相似等理论契合点, 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内在根据和历史渊源。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契合点

参考文献

[1]黄克剑.由“命”而“道”——先行诸子十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2]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4.

3.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 篇三

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19世纪70年代后,自然科学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开始了自然科学革命。自然科学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工业生产从棉纺织时代进入到钢铁时代。世界资本主义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进入了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1]。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加速了资本的集中,使得拥巨额资本的大企业、大公司不断出现,逐渐形成了各种形式的垄断组织。开始了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

于此同时,世界工人运动出现了新情况,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学说广泛传播,推动了各国工人运动的不断发展,工人阶级当纷纷成立,并通过罢工等手段,积极开展同资产阶级的斗争,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关系和工人运动的形势发生了新变化,各国资产阶级不同程度地调整了统治策略,并利用垄断利润的一小部分收买本国工人的上层分子,致使一些国家的和工人革命意识减弱。在此情况下,如何解答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成为各国马克思主义者面临的新考验。

列宁认为,正确把握时代特征,要从整个世界的范围去考察,不能只局限于个别国家的特点。如何科学认识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正确把握新时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这是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回答的重要课题。

二、《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发展

列宁哲学思想是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发展、俄国革命形势发展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概括和总结。《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列宁系统阐述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重要哲学著作。列宁在批判以波哥丹诺夫为代表的俄国马赫主义者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和总结马克思、恩格斯以来哲学发展新成果的基础上,对一系列重要哲学问题进行了新的概括和阐述,从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列宁在对马赫主义的物质概念和经验概念的批判中,进一步指明这两个概念的不同定义关系到两条哲学基本路线。马赫主义者认为,世界的本源就是“感觉”、“要素”。“感觉”和“要素”就是经验或“纯粹经验”。他们把自己的哲学叫做经验批判主义,就是为了否定经验中包含的客观内容,主张唯一存在的只是感觉、经验,从而否定了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列宁指出,经验“这个概念的各种不同的‘定义’,只是表现着被恩格斯十分鲜明地揭示出的哲学上的两条基本路线”。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即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能不能在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这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作了肯定回答,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但是,某些哲学家否认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俄国马赫主义者切尔诺夫歪曲和攻击恩格斯对不可知论的批评,把恩格斯对康德的“自在之物”不可认识的批评歪曲为对“自在之物”的存在的批评。列宁在关于休谟和康德的不可知论的比较中,驳斥了这个观点,指出休谟和康德这两个哲学家的共同点是把现象和显现者、感觉和被感觉者、为我之物和“自在之物”根本分开。恩格斯所批评的不是承认“自在之物”存在的观点,而是关于“自在之物”不可认识的观点[3]。

在此基础上,列宁提出了“三个重要的认识论的结论”:“(1)物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在我们之外存在的……(2)在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决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任何原则的差别。差别仅仅存在于已经认识的东西和尚未认识的东西之间。……(3)在认识论上和在科学的其他一切领域中一样,我们应该辩证地思考,也就是说,不要以为我们的认识是一成不变的,而要去分析怎样从不知到知,怎样从不完全的不确切的知到比较完全比较确切的知。”第一个结论是关于认识的唯物主义前提,肯定了认识对象的客观性,是对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的思想在认识论中的贯彻和发挥;第二个结论是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个结论是关于认识论的辩证法[4]。这三个重要结论,准确概括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贡献。

三、《哲学笔记》对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和发展

《哲学笔记》是列宁在1895—1916年间研读哲学著作和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时所写的摘要、短文、札记和批语[5]。这本笔记体著作在关于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方面,在关于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之间的关系方面,在关于唯物辩证法体系构想方面,以及在马克思主義认识论等方面,发展了马克思哲学特别是辩证法。

在《哲学笔记》中,列宁对一般与个别的辩证法作了充分阐述。在列宁看来,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首先,一般与个别是对立着的两个方面,一般不是个别,个别不是一般。个别是指现实存在的具体的单一的事物,又指事物的个性;一般指具体的单一的事物所属的一类事物,它是在许多个别事物中重复出现的东西,是把许多个别事物联系起来的相似点、共同点,因而他有事事物的共性。但是,一般与个别又是同一的,个别与一般相连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般与个别的辩证法具有普遍性,任何一个命题,即使是最简单的、最普通的命题,“就已有辩证法:个别就是一般”。

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事物到抽象的一般概念,是一个过程,一个认识和思维的辩证过程。按照认识发展的规律,一般、概念以及关于任何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所以,在认识的发展中,人们在认识一种新的具体事物时所具有的或遇到的关于该类事物的既定概念,“它是僵死的,它是不纯粹的、不完全的”,“一般的含义是矛盾的”[6]。这些概念一定会在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的实践和认识的过程中,得到检验、修正、充实和发展。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提出了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三者是“同一个东西”的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贡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辩证法规律的论述是列宁作出者结论的思想资源。列宁正是通过对《资本论》的阅读和评价作出了三者是“同一个东西”的结论。他指出:“虽说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逻辑来来解决问题。在《资本论》中,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都应用于一门科学,这种唯物主义从黑格尔那里吸取了全部有价值的东西并发展了这些有价值的东西。”

《哲学笔记》是列宁为解决时代提出的迫切问题所作的哲学理论准备。虽然一个完整而严密的科学的辩证法体系还没有呈现,还仅仅是以种计划、构想,并且它的有些内容还有待补充,有的表述有待精确化,还有些原则有待彻底贯彻,但是距离这样一个体系建构的实际完成,已经不远了。列宁通过对哲学史的考察以及对黑格尔哲学的研究,特别是通过对《资本论》等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的研读,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哲学见解,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辩证法的思想。(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 篇四

1.下面漫画表明()

饥饿时只有一个烦恼

吃饱后生出无数烦恼

A.存在决定思维 B.世界统一于物质 C.思维具有反作用 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解析:“饥饿时只有一个烦恼,吃饱后生出无数烦恼”,这说明不同的条件下人的想法不同,故选A。答案:A 2.《庄子》中惠子认为:“子(指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从哲学基本问题角度看,惠子的观点()A.认为思维与存在不具有同一性 B.体现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分歧 C.表明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D.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解析:材料中惠子认为你不是鱼,怎么会知道鱼的乐趣,因此是不可知论,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分歧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C不符合题意,这是可知论;D与题意无关。答案:A 3.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也日益突显,如借助网络实施诈骗、犯罪等。这些现象促使人们反思如何在虚拟世界当中实现伦理道德的重新建构。这说明()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②哲学思想的形成离不开批判和反思精神 ③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④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A.③④ C.①②

B.①③ D.②③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中日益突显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促使人们反思,这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哲学思想的形成离不开批判和反思精神,①②符合题意,答案为C;③④本身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答案:C 4.随着人类实践及科学的不断发展,目前对日全食、流星雨等天文现象发生的时间及最佳 1 观测点,全球及我国许多天文机构和专家都能及早进行精确的预报,与古时人们对其现象与本质不能认识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体现了哲学基本问题上的()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 B.思维与存在何者是本原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有关知识。古人认为日全食等天文现象不可知,而现代人对其能做出精确预报,从而说明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不同回答,故选D。A、B、C均不符合题意。答案:D 5.中医是我国独有的传统医学,它借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用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肺、肝、肾、心、脾等人体五脏,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体,它们通过经络相互联结,通过相生相克而相互调节,维持整体水平的协调和平衡。中医思想的合理性在于()①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②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③总结近代自然科学成就,丰富了唯物主义

④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做出了科学回答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②④

解析:中医五行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是正确的;它看到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或“看到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①②正确;③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而中医五行学说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选项与题意不符;④说法错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具体的物质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对世界的本原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故选A。答案:A 6.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世界上有棕色熊猫吗?有人说,没有,因为我至今只看到过黑白熊猫,从未见过棕色熊猫。下列说法与这种判断在世界观上一致的是()①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②存在即被感知 ③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④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A.①② C.②③

B.②④ D.①④

解析:“因为我至今只看到过黑白熊猫,从未见过棕色熊猫”,实际是认为人的感觉、认识决定着世界,是主观唯心主义,①②符合题意。③是不可知论,④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答案:A 7.孔子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这两种观点的主要区别在于()A.前者强调客观条件,后者强调主观条件 B.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 C.前者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D.前者是封建迷信,后者强调意识反映物质

解析:孔子观点中的“命”“天”支配人的一切,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孟子把认识世界离不开感觉,夸大为世界的存在依赖于人的感觉,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故选B项。答案:B

8.对右图漫画中的人所坚持的哲学基本立场,评价正确的是()A.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值得肯定 B.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C.根本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是一种夸大了人的主观精神的唯心主义观点

解析:“你若不听,便没有闲言”的观点否认了世界的客观性,把外部世界的存在依赖于自己的主观精神,是一种夸大了人的主观精神的唯心主义观点,故选D。A与题意不符;漫画中人的观点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错误;C错误,漫画中人的观点夸大了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而不是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不选。答案:D 9.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③ C.②③

B.②④ D.①④

解析:本题以灵活的方式设置背景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信息的准确提取。题中英语儿歌突出“上帝”创造客观事物,体现了宗教精神,从哲学上看,属客观唯心主义;题中科普作家对儿歌的改动表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体现了科学精神,从哲学上看属于唯物主义,①③正确,答案为A。②④不为材料所反映。答案:A 10.孔子提出“获罪于天,无可祷也”,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两种观点分别是()A.客观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B.客观唯心主义 辩证法 C.主观唯心主义 辩证法 D.朴素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

解析:“获罪于天,无可祷也”的意思是得罪了上天,就不能向上天祷求了,迷信“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所谓“法”意思是效法、学习的意思,人要遵从大地的规律,大地要遵从天的规律,天要遵从道,道要遵从自然,此观点属于辩证法,故选B。答案:B 11.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这表明()①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③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④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A.① C.①②③

B.①②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以科学发展观的社会功能为切入点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等知识,综合性强,①②③④均可入选,故选D项。答案:D 12.哲人日已远,古道照颜色。孟子留下了“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的经典名言。下列哲人名言蕴含哲理与其相同的是()A.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B.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朱熹)C.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D.一切皆流、一切皆变(欧布里德)解析:本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与A体现的哲理一致;B是客观唯心主义;C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D否认了事物的静止,过分强调了事物的运动。答案:A 13.下列与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观点相一致的有()A.万物产生于水,且复归于水 B.宇宙是由“气”组成的物质实体 C.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D.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派别。材料中的观点为客观唯心主义,答案为D;A、B、C均属朴素唯物主义。答案:D 14.哲学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与“两个对子”对应正确的是()①理在事先—断章取义 ②形存神存—心外无物 ③掩耳盗铃—削足适履 ④沧海桑田—刻舟求剑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哲学上的“两个对子”。①中的“理在事先”是唯心主义观点,“断章取义”是形而上学的观点,不是一对;②中的“形存神存”是唯物主义观点,“心外无物”是唯心主义观点;③中的“掩耳盗铃”和“削足适履”都是形而上学的观点,不是一对;④中的“沧海桑田”强调运动变化,是辩证法的观点,“刻舟求剑”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故②④体现了哲学上的“两个对子”。故选D。答案:D 15.马克思说:“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这说明()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②哲学是对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的正确反映 ③哲学能够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哲学的产生始终离不开人们的实践活动 A.①② C.③④

B.②④ D.①④

解析:②错误,哲学有不同的流派,只有进步的、科学的哲学是对时代的正确反映。③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哲学的产生,不是哲学的作用。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D。答案:D 16.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辨的观念”和“书斋里的学问”,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这表明()①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 ②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 ③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标志 ④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 A.①② C.②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②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实践性,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在于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革命性,①错误;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③错误。故选C。答案:C 17.马克思提出的科学论断: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建立人人平等、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的大思路,仍然是当代世界进步发展的先锋潮流和方向。新世纪以来新一轮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运动再次表明,在21世纪的世界,马克思仍然“在场”!材料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①具有科学性 ②具有革命性 ③是普世价值 ④中国化成果丰硕 A.①③ C.①②

B.③④ D.②④

解析:材料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正确的,并对改造当代世界仍然具有积极意义,①②入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并非适用一切人、一切时代,故③说法有误;材料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④不选。故选C。答案:C 18.剑桥大学政治学教授加里斯特·琼斯曾经感慨:“《共产党宣言》虽然出版于1848年,但我们现在经常谈到的全球化、裁员、跨国公司、世界经济朝这个或那个方向发展,所有这些内容在书中都能找到,它有令人惊讶的现实意义,任何其他文献都没有这个力量。”这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A.有其自然科学基础 B.是人类思想智慧的结晶 C.能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 D.是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结合

解析:材料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能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故选C。A、B、D均不符合题意。答案:C 19.下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错误的是()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的过程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翻译成汉语的过程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相结合,带有本民族的特点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 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A、C、D三项均为正确观点,与题意不符。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翻译成汉语,不等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B项认识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答案:B 20.下列正确地揭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联系的是()①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②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交织在一起 ③哲学的基本派别可以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④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从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③④ D.①②④

5.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 篇五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区别

? 虽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都是在对西方哲学传统,特别是对近代西方哲学的批判和超越,共同开创了现代哲学,并且具有其时代的哲学共同特征和理论特质,但是他们是从各自不同的哲学立场、原则和方法出发开创现代哲学的,因此,他们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是不容忽视的,不能因为其共性而混淆他们之间的原则性界限。

? 1.社会阶级基础不同

? 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就其理论的社会阶级基础来说,是以作为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形态的新哲学来取代作为资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形态的旧哲学,其根本目的是促进无产阶级推翻旧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斗争,由此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获得解放的思想武器。无产阶级只有把哲学作为精神武器,才能消灭一切剥削和奴役,才能实现自身和一切人的解放放。哲学只有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才能成为改造世界的真正现实的哲学。

? 马克思在哲学上实现的革命变革的上述伟大意义,是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由近代到现当代的转型所无法比拟的。后者尽管也属于西方哲学史上具有根本性意义的思维方式转型,但它是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范围内发生的,西方哲学家们推动这次转型的动机并不是为了反对和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而是“改进”(改良)资本主义制度,或者说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一定的自我调整,将其从已经陷入的危机和困境中暂时解脱出来。他们批判和要求取代各种形态的近代哲学的原因 只是由于这种哲学思维方式本身也已陷入了深重的危机和困境,难以起到维护已经陷入危机和困境的资本主义制度的作用。同样需要作具有根本性意义的转型。

?2.社会影响程度不同

?在对待社会现实问题时,作为改造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强调批判的武器,而且更强调武器的批判,把哲学引向感性的物质实践活动,从而使哲学成为真正现实的哲学,是哲学走出了象牙塔。正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理论特质,从它诞生之后,就传播到全世界,成为被压迫民族和阶级获得解放的思想武器。哲学不再只是哲学,而是投身于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实践活动之中。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深远影响是其他哲学所望尘莫及的。现代西方哲学虽然也关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问题,但他们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不能触及到社会的根基,也不主张废除资本主义社会来建立新的更理想的社会制度。所以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无论多么激烈尖锐,但却是在资本主义所许可的范围之内。现代西方哲学作为哲学仍是哲学,即他们只是哲学理论而没有把自己的理论变成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没有超出理论的范围变为真正的物质力量。他们也强调实践,但并不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感性的物质实践活动,而是生物的行为主义实践,正因为这一点,现代西方哲学无法变为彻底的哲学理论,也没有可能成为像马克思主义哲学那样对社会现实产生那么深远影响的哲学理论,所以他们对近代哲学的超越并不彻底,这是二者根本区别的关键之一。

?3.对待近代西方哲学的态度不同

?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了以前哲学的“科学之科学”的哲学观、思辨形而上学、传统本体论,但并不是全盘否定西方哲学传统,而是吸收并改造其精华和合理成果,丰富自己的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继承人类优秀成果基础上加以创新。例如:他坚持了唯物主义立场,但吸收并改造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建立了自己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批判思辨理性主义形而上学,又继承了理性主义传统;在吸收人本主义精神实质的前提下,批判了资产阶级抽象的人本主义人性论,把人本主义建立在现实社会生活的基础上,从社会经济结构和人的社会关系去看人、去解放人,从而使人本主义脱胎换骨,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有机成分。

?现代西方哲学在批判和超越近代西方哲学的态度上,为了创造现代哲学理论形态,而把自己的哲学与近代西方哲学对立起来,并对其全盘否定,从而使他们的理论导向了反对形而上学,反对理性主义。由于反对无所不包的形而上学的哲学体系,因此他们的哲学具有偏激的唯心主义的非理性主义、相对主义、虚无主义、悲观主义的特征,从而不能真正彻底的完成对近代哲学的批判和超越。

参考文献:

?[1]梁景时.论现代西方哲学的特征及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扬弃[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01) .

?[2]陈明.西方哲学史的历史走势[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3) .

?[3]王良铭.马克思对近代西方哲学主体性思想的扬弃[J].江苏社会科学,,(06) .

?[4]张传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J].学术界,,(03) .

6.马克思主义哲学 篇六

如何理解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

引言

如何理解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一直都是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日本学者广松涉虽然肯定了恩格斯在第一次思想转变中的主导作用,但他无形地放大了这种主导作用,抹杀了马克思应有的贡献。西方马克思主义则以辩证法为突破口,撕裂了马克思恩格斯形象的一致性,制造出“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的尖锐对立,扭曲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地位及其精神实质。这种对立到了西方“马克思学”那里,则演化为两种哲学原则的对立,彻底撕碎了恩格斯的光辉形象。因此,只有在尊重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独特性及其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才能准确理解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摘要

如何理解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一直都是国内外学界研究的焦点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形成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主要以日本学者广松涉为代表,他认为,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过程中,恩格斯始终走在马克思的前面,前者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一小提琴手”,由此提出了“恩格斯主导论”;第二种主要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为代表,他们认为,在辩证法的理解上,恩格斯陷入到形而上学的窠臼之中,创立了一种与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完全相对的“自然辩证法”,背离了马克思的哲学精神;第三种主要以西方“马克思学”学者吕贝尔和诺曼•莱文为代表,他们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差异无限放大为两种范式的对立,扭曲了马克思恩格斯之间的真实思想关系。恩格斯的形象在其逝世之后的一个多世纪中遭遇了种种误解和扭曲,澄清这些误解,重新理解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理论贡献,无疑具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关键词: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

一、恩格斯是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主导者吗?

在第二国际正统派和苏东马克思主义学者那里,马克思恩格斯始终被视为一个内在一致的整体,而奏响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一小提琴手”始终是与马克思的名字联系在一起。针对这种解读模式,日本学者广松涉认为,它完全贬低了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形成过程中的历史作用及其理论独创性。为弥补这一理论缺陷,他主张抛弃传统研究的这种“依附论”假设,通过对恩格斯文本思想的细致研究,来客观揭示和评价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形成过程中的真实作用。他的这一主张的理论结晶主要体现在《青年恩格斯的思想形成》(1966)一文中。在这篇文章中,他通过文献学分析,详细对比了1843—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上的差异,最终得出了“恩格斯主导论”的观点:“我们的观点与至今为止的一般说法相反:在确立历史唯物主义以及与之融为一体的共产主义理论之际,拉响第一小提琴的,限于合奏的初期而言,毋宁是恩格斯。”[1]358

首先,必须肯定的是,广松涉提出了一个长期被学界忽视的重大问题,即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到底起了何种作用。在正统马克思主义那里,这一问题的答案始终是自明的,即马克思始终走在恩格斯的前面,马克思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主导者,虽然他们也承认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始终是附带性的,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澄清。而到了后来的西方“马克思学”那里,他们为了彻底反对传统的“马克思恩格斯一致论”,就刻意制造出“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将他们之间的思想差异放大为两种哲学原则的对立,即“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的对立,彻底抹杀了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形成过程的历史作用。这两种做法都各自固执于形而上学的偏见之中,漠视了恩格斯的真实作用。基于此,广松涉主张抛弃形而上学偏见,力图通过科学的文献学考证方法,客观揭示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形成过程中的真实作用。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论文

其次,广松涉更为重要的学术贡献在于,他详细“深化了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发展中‘第一次转变’和马克思主义形成史中‘恩格斯独特道路’的研究”[2]。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他客观揭示了马克思恩格斯在转变方式上的差异。广松涉认为,恩格斯一开始是以青年黑格尔派的形象登上历史舞台的,他在理论和政治立场上分别信奉哲学唯心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但由于受到赫斯的影响以及与英国工人运动的接触和对英国社会的经验性研究,促使恩格斯首先在政治立场上发生了转变,即由原来的社会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1842年底)[1]361。然后,在政治立场转变的影响下,逐渐实现了理论立场上的转变:由原初的哲学唯心主义转向了唯物主义。与此相比,马克思的转变历程则较为曲折得多,他首先在理论立场上实现转变(1843),然后通过一系列的理论探索,最终完成政治立场上的转变(1844)。第二,广松涉准确揭示了恩格斯在“第一次思想转变”中的主导作用。他客观分析了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对马克思的影响,并认为,正是在恩格斯的影响下,马克思才实现政治立场的转变,从而提出了恩格斯在第一次转变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然而,当他把恩格斯的这种主导作用无限放大到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甚至是《共产党宣言》时,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首先,他错误地坚持了“一次转变”论,而没有看到他们世界观的“第二次转变”。1843—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立场和政治立场上都还处于一般唯物主义和哲学共产主义上,这与后来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还存在很大差距。而广松涉却完全忽视了这一点,直接将这次转变视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这显然是错误的。这也告诫我们,在评价马克思恩格斯的学术思想关系时,必须破除传统“依附论”和“一次转变”论的思想残余,遵守“两次转变”、“两条道路”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揭示马克思恩格斯的学术关系。

其次,广松涉完全颠倒了他们在第二次转变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广松涉通过三个方面的考证:(1)马克思恩格斯在1844—1845年对费尔巴哈的态度;(2)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的理解;(3)马克思恩格斯对施蒂纳的态度,进而得出结论认为,无论在哪一方面恩格斯都走在马克思前面,从而断定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过程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我以为,他这三个方面的考证都存在着严重问题。第一,广松涉指出,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还像早期那样全面肯定费尔巴哈的革命意义,而恩格斯早在1844年11月就已经对费尔巴哈采取彻底的批判态度了,由此认为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理解上落后于恩格斯[1]365。这一观点显然忽视了马克思后面的思想转变。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的确全面肯定了费尔巴哈的历史功绩,但就在此后不久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彻底转变了对费尔巴哈的态度,在肯定费尔巴哈贡献的同时(第四条),指出了费尔巴哈的缺陷所在,这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费尔巴哈的定位是内在一致的。相反,在1845年的“费尔巴哈札记”中,恩格斯仍然对费尔巴哈持全面批判态度,这显然是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基调不一致的。这也表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费尔巴哈部分的主导思想应属于马克思。第二,广松涉认为,恩格斯早就把共产主义理解为一种社会制度了,而马克思直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还把共产主义理解为一种运动,由此认为,马克思在共产主义的理解上也落后于恩格斯[1]367。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这恰恰证明恩格斯落后于马克思。在第二次思想转变中,马克思不是“还没有”而是始终反对把共产主义理解为一种“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或社会制度,始终坚持从历史矛盾运动来阐释共产主义的现实运动。相反,恩格斯仍未摆脱“真正社会主义”的思想残余,把共产主义理解为一种建立于人性基础之上的社会理想,这点到了《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中仍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这也表明,在第二次思想转变中,恩格斯在共产主义的理解上恰恰是落后于马克思的。第三,在对施蒂纳的评价上,广松涉也犯了相同的错误。恩格斯在1844年11月19日致马克思的一封信中指出,施蒂纳的哲学还是存在着一些值得吸收的“正确东西”,进而主张“在它上面继续进行建设”[3]12。以此来看,此时恩格斯在总体上对施蒂纳还是持肯定态度的。而到了1845年1月20日在致马克思的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论文

另一封信中,恩格斯则彻底改变了这一态度:“说到施蒂纳的书,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我以前给你写信的时候,还受到对该书直接印象的很大影响,而在我把它放在一边,能多多地思考以后,我也发现了你所发现的问题。”[3]16在此,我们可以推断,1844年11月到1845年1月间,马克思肯定给恩格斯回过一封信,并且对他关于施蒂纳的态度提出了不同意见。结合后来《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施蒂纳的部分来看,这些论点恰恰与恩格斯的原有态度截然相反。这也表明,正是在马克思的影响之下,恩格斯才抛弃原有观点,形成后来的论点的。这也从反面证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施蒂纳部分的主导思想应属于马克思。

从上述分析来看,在第二次思想转变中,恩格斯不仅不是主导者,相反,正是他在马克思的帮助下不断克服“真正社会主义”影响,逐渐由哲学共产主义转变为科学共产主义的过程。以此来看,广松涉在肯定恩格斯贡献的同时,也过分扩大了恩格斯的主导作用,这显然是不足取的。

二、“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的对立:西方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恩格斯问题”

如果说,广松涉主要讨论青年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史上的历史贡献,那么,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这里,问题则转变为晚年恩格斯与马克思关于辩证法的不同理解。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伯恩斯坦首先撕裂了恩格斯的光辉形象,直接预示了后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学”的未来走向。从第二国际到西方马克思主义,恩格斯的整个形象发生了惊人的转变:从“党的首脑”转变为“理论的教唆犯”。[4]27无论是卢卡奇、施密特还是科莱蒂,他们都严厉控诉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认为恩格斯试图建立一种脱离人而独立存在的“自然辩证法”,进而将其指责为背叛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空洞玩物[5]。由此引出两个问题:第一,如何理解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第二,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历史地位?

我认为,在这些问题上,不论是卢卡奇、施密特还是科莱蒂,都没有真正理解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地位及其精髓。

首先,他们完全误解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虽然论述到了“先在自然”,但这里的“先在自然”绝不是人类无法认识的“先在自然”,相反,而是在人类实践作用下进入人类认识视阈中的“自然”。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恩格斯绝非像卢卡奇、施密特和科莱蒂所断言的那样,要建立一种完全独立于人之外的、人类无法认识的“纯粹自然哲学”,恰恰相反,他是要在人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来考察自然科学(自然史)的演变历程,这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辩证法。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恰恰是与马克思历史辩证法内在一致的。

其次,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不仅不是对历史辩证法的背叛,相反,更是对历史唯物主义论域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6]66以此来看,自然史与人类史并不是相互分割的,而是内在统一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论域。因此,要想真正把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推进到底,仅仅停留在人类史的层面上还是不够的,除此之外,还必须从自然史的维度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然而,出于当时意识形态斗争的需要,马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论文

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并没有对自然史给予过多的关注,而是主要集中于人类史的探讨,就像他们自己指出的那样:“自然史,即所谓自然科学,我们在这里不谈;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是人类史,因为几乎整个意识形态不是曲解人类史,就是完全撇开人类史。”[6]66这在某种程度上留下了一个理论伏笔。在后来的研究中,马克思虽然写下了许多关于自然史的经典论述,但他并没有留下关于“自然辩证法”的系统理论,从此意义上来说,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恰恰弥补了这一理论缺憾,是他们原初计划的延续,也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因此,卢卡奇和科莱蒂,仅仅依据论域的不同就将二者简单地对立起来是完全错误的。

再次,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最终落脚点,绝不是为了建构一种抽象的自然哲学体系,相反,而是为人的自由服务的。恩格斯全面考察了“自然与工商业实践”之间的关系,客观分析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行为,论证了自然运动的客观规律性,而所有这些都是围绕“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辩证法展开的。因此,他的目的不在于建构一种抽象的空洞体系,相反,而是为人类认识自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类自由服务的。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西方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真正领会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真谛,那种单纯地依据论域的差异,就将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对立起来的做法,是非常荒谬的。

三、恩格斯背叛马克思:两种哲学原则的对立?

如果说,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马克思—恩格斯问题”的讨论还停留在辩证法上,那么,到了西方“马克思学”这里,则演变为两种哲学原则的对立。他们主张摒弃传统意识形态的影响,以一种“价值中立”的态度来全面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学术关系,最终将马克思恩格斯之间的思想差异夸大为两种哲学原则的彻底对立,开启了恩格斯全面背叛马克思的“马克思学”路径。吕贝尔认为,“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是恩格斯“发明”的,因此他要为近一个世纪的歪曲负全责[7]。诺曼•莱文则进一步将其夸大为“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之间的彻底对立[8]。我以为,这些论点都严重放大了马克思恩格斯之间的思想差异,忽视了他们在哲学观和政治身份上的内在一致性。

首先,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序言)中指出:“自从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批判经济学范畴的天才大纲(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以后,我同他不断通讯交换意见,他从另一条道路(参见他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得出同我一样的结果。”[9]这段话清晰地表明,马克思与恩格斯走的的确是两条不同的道路,但这只是一种道路上的差异,而在哲学原则上二者是内在一致的。我以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恩格斯始终强调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意义。在恩格斯看来,历史唯物主义绝不是一种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更不是一种仅仅关注人生问题的道德哲学或爱的哲学,而是一种科学的历史方法,“我们的历史观首先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如果不把唯物主义方法当做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做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那它就会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10]第二,恩格斯始终强调历史唯物主义的革命意义,并自觉运用这种方法来分析社会历史问题,在一些问题上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哲学。第三,恩格斯始终强调,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科学社会主义三者是有机统一的整体,脱离了前两者,科学社会主义便会丧失其存在的合法性根基,沦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幻象。以此来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上是内在一致的。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论文

其次,从身份政治学来看,恩格斯存在着多重身份:他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者,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者,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者,同时更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这几重身份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之下形成的,共同服务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因而在本质上是内在统一的[4]27。然而,在吕贝尔和莱文这里,恩格斯的形象出现了严重分裂:在吕贝尔看来,恩格斯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者和宣传者,也正是在解释和宣传的过程中,恩格斯篡改了马克思的本意,私自杜撰出了与后者完全相反的“马克思主义”,这就把马克思完全排除在马克思主义之外,割裂了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事实。同样,诺曼•莱文也割裂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历史事实,将恩格斯排除在“马克思主义”之外,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的对立。这种解读模式完全否定了下述事实,即马克思或恩格斯都真实参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当他们这样做的时候,完全抹杀了恩格斯的历史功绩。

最后,“恩格斯的形象”问题绝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从伯恩斯坦到西方马克思主义再到后来的西方“马克思学”,他们正是通过对恩格斯“学术”形象的建构,来实现他们的政治目的的,即力图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危机寻找替罪羊,以此解构和颠覆“马克思主义”的合法性。在这方面,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那种简单地把这一问题从历史的原初背景中剥离出来,进而通过扭曲的方式将其还原为一个学术命题的做法,是完全非法的,因为它已经完全阉割了这一问题背后的政治意蕴。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马克思学”所主张的“价值中立”,是根本不可能解决“马克思—恩格斯问题”的。

总之,我们在评价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时,必须要尊重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独特性和发展规律,既不能过分贬低恩格斯的历史贡献,也不能过分夸大恩格斯的历史功绩,更不能阉割他与马克思之间的内在关系。相反,只有在尊重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的历史前提下,我们才能准确地理解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历史贡献。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论文

参考文献

7.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省思 篇七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长期在意识形态领域推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出现了新情况。面对受教育者, 是主动适应, 还是坚持“灌输”?成了当今不可回避的问题。有人主张让马克思走入当代, 结合现实问题或中国思想传统诠释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有人主张回到马克思, 把马克思主义原来真实的东西全面贯彻下来[1];也有人坐视马克思主义理论边缘化, 以实用、经济上升为目的, 不用理论指导。这些观点的分歧, 说明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的正确性。正是这种社会存在才导致了人们的不同认识, 而对现实的不同认识却能代表不同的社会走向及各自的教育观点。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不多见的情况, 也与国家整个经济形势有着密切联系。政治要为经济服务, 而经济是一定要表现政治的。法国哲人拉法格说:“是经济的必然性而不是正义观念引导人类前进。”[2]他的话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写道:“不是意识决定生活, 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它们有主次之分, 不是并列的。最终起关键作用的, 还是社会经济, 而不是我们的善良和正义观念。

那么, 作为党和国家统一的社会意识形态, 出现了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情况, 或迟或早总是要调整的。这是必然趋势。要么使社会意识适应经济基础, 要么使经济基础发生改变去适应社会意识。中国的现实使得这两种情况出现都有可能。面对这样的状况, 学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实施就不能说是很轻松的事了。回避不讲, 就意味着放弃理论的传播;坚持灌输又缺少去认真倾听品味者;要结合现实, 学生很有兴趣却又与理论问题有距离。目前哲学教育总体上采取的办法是, 先让哲学适用起来, 增加生活性、联系人生遭际, 以促进学生对哲学理论的理解。它的好处是改良, 既能强化吸引力, 又能避开哲学的庸俗化。但它的不足是折衷, 没有针对现实把马克思主义实践意义说透。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 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 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 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3]从本质上讲, 马克思主义有没有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还具不具备真理性?这应该是根本。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 把真理想办法讲出来就可以了。因为真理不怕实践检验。中国共产党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 就是要用理论指导社会实践、指导人生实践。在这样的基础上谈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就业、医疗、教育, 谈道德、信仰, 怎么不行呢?联系现实, 对照理论, 是能深化人们的认识, 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

英国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科恩在谈社会主义问题时, 就讲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正义、道德, 它比资本主义优越得多。他认为:“平等、共享及人的自我实现, 这些信念无疑也都是马克思主义者的社会主义信念的组成部分。”[4]分配不公、贫富分化、人的根本权利无从实现, 这些资本主义的产物滋生了种种的社会丑恶, 是人能看得见摸得着的。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以盈利为目的、劳动的异化、非理性及丧失人性, 包括目前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 都不能证明资本主义的完美。“富裕与贫穷、饱足与饥饿、有望与无望之间的对比, 巨大强烈, 无法抵抗。”[5]这是资本主义自身无法解决的社会矛盾造成的。还有国内, 全民搞经济的大气候把整个社会意识调动起来了, 金钱、富裕, 成了人生乃至社会的总目标。为其可以舍弃原则、信仰、正义、道德。把精神生活降到了物欲的快乐, 只要高兴就行, 不要思考和稍微归纳一些的思想。理性的内容受到排斥, 实用主义、形式主义、个人主义横行;道德失范、环境污染、假冒伪劣充斥市场。这些现实的东西,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是能够辨识清楚的。它的实用价值很明显, 教育的针对性也很强。中华民族要前进, 是必须要有科学理论支撑的。它是国家众志成城、兴旺发达的基础。

联系现实生活, 我们也能够清楚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正义性;但是, 为什么有的人却会把它当教条, 不去作为方法论的依据呢?主要原因:一是主观因素, 不愿思考, 特别是不愿联系实际地思考。时常让理论与实际脱节, 不注意触及现实问题。相当于把正确的理论束之高阁, 这就是教育者的失误。二是国家重心在经济上, 这是大气候, 教育者片面强调实用哲学, 以物欲替代精神性。实惠突出了, 理论、信仰淡化了。认为讲究精神追求出力不讨好, 自找没趣。三是社会不倡导。虽说有人对现实问题已产生了哲学方面的困惑, 个人解决不了, 语言权也没有, 随大流, 不愿苦苦探寻。认为有能力显示在经济利益上, 这才是人的价值。探索人类解放, 追求人生意义似乎已经过时。四是缺乏献身精神。对真理的追求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的, 怕权势、怕孤立、怕失去既得利益, 说到底是有“私”。这样的结果就难以出现“舍我其谁”的气魄和理性的节操。五是还没有形成整个社会的困惑氛围。困惑如果成为社会的共识, 改变的氛围也就形成, 人们探寻解除困惑的办法也就随之出现。对困惑的深入思考形成一定的观念, 这就是社会变革的思想基础。

那么, 我们在哲学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进而改进呢?第一, 对“灌输”要重新思考。真理不怕灌输, 让人理解了才会让人服。但是, 我们又不能以灌输为理由不改进教学方法、不去触及现实问题, 或者说与学生的心灵有很远的距离。接近现实社会和人生, 才能解答学生的心灵之惑。这就是学生的需要和他们主动学习的渴求。因为哲学就是在探寻真理的过程中, 培养的不受外在左右的独立思考精神。所以, 把基本理论框架弱化而附和生活内容, 其实也就把指导做虚了。不掌握理论又怎样指导生活实践?话又说回来, 我们整个的教育已经使学生很实际了。他们对政治、理想、信仰渐趋淡漠, 他们所关心的大多是眼前的生活实利了。对理论的东西因缺少自身的体验而感到没用。教育者如不结合实际讲理论, 学生更觉得没意思, 不喜欢。人们知识的获得主要还是靠间接经验, 其次才是直接经验。要使学生去等直接经验是不现实的。这就是说, 提高教育者的讲课艺术, 才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需要社会和自身的参与。共同努力, 效果才好。第二, 哲学的功利性问题。学医学、计算机等技术, 是就业的实用东西, 而哲学是抽象思维, 似乎没有实用价值。这是从哲学诞生那天起就存在的老问题, 但现在又突出了。甚至有人欲抛弃哲学的价值, 用学习技能来代替精神性。这种偏差是不可忽视的。现在社会上宗教、帮会、迷信盛行, 已经能够说明人是离不开精神寄托的。难道这不是精神信仰么?人的一生中是离不开哲学的。民族素质的提高, 对真善美的追求, 都需要哲学来甄陶滋养。我们又怎能放着做人和振兴民族的大功利不讲, 而短视到把虚假当真理、把物欲当崇高的精神追求呢?第三, 不是哲学没有用, 不是因上了哲学课才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才使学生淡漠信仰, 而应从整个社会大环境中找原因。假如我们的社会有信仰淡漠的通病, 是否能企盼学生上一堂课就马上把信仰建树起来, 而且没有反复十分坚定?会这样吗?人的成长是有规律的, 不可能这么简单。

一个时期以来, 我们的理论界存在一种倾向:过度鼓吹经济的魅力, 夸大经济的无限作用, 神话西方的现代化。教育界也以今后有多少学生从政获得高位、成了企业老总、挣了多少钱之类的内容为主要的荣誉熏陶。学生的攀比、虚荣、急功近利与整个社会的浮躁、麻木、压抑、缺乏精神信仰汇成了一股浊流, 浸淫泛滥。这些现象的存在绝不是无端的。现实告诉我们, 这是中国社会最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候。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先进政党, 必须用先进的理论指导思想;民族的凝聚力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脱离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的发展及生产力的进步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维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生产关系需要马克思主义来协调;社会道德风尚、文化艺术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升华。中国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离开了,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理论基础也就不存在了。一个政党不要了当初成功的执政理念, 退出历史舞台或和平演变也就成了必然。这也是当前中国需要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着力之处。

参考文献

[1]皮家胜.当前马哲中国化的几种不同形态[J].哲学文摘卡, 2008 (4) :8.

[2]郝士钊.西方先哲思想[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11 (4) :24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23.

[4]G·A·科恩.为什么不要社会主义[M].段忠桥, 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3) :5.

8.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 篇八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历程;经验;前景展望

中图分类号:B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2)01-0050-005お

2011年11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安徽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第22届中国社会科学系统哲学大会”在安徽合肥召开。来自全国社会科学系统和高校、党校、军校从事哲学研究教学的专家学者110余人出席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90年的回顾与展望”。与会代表围绕主题,回顾总结90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历程、经验,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规律和创新成果,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未来走向和科学方法,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建设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历程与路径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武装,中国共产党90年的理论建设史,就是不断把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历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的历程。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阶段,与会代表都认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实现了两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对于第一次飞跃和理论成果,学界意见基本一致,但对两次飞跃及其理论成果间的关系、第二次飞跃过程中若干阶段的划分和理论成果间的关系,与会学者给予了更多关注。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覃志红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整体推进过程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的不懈努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历程,就是我们逐步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中国问题、不断解决中国问题的历程。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会学者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入研讨。上海财经大学沈广明梳理了从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到毛泽东“实事求是”的理论嬗变,认为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和传统文化“实事求是”的诸多同质性,是毛泽东将两者融合起来的前提;毛泽东创造性地将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本体论转换为实践认识论,是“实事求是”能够从传统文化概念衍变、升级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原因;大革命失败后认识中国国情、探索中国革命规律和道路,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形成的源动力。安徽师范大学方芳指出,在新文化运动、民主革命、社会主义探索和改革开放的不同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秉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开启并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我们要继续发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与会代表高度评价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的贡献。上海师范大学张允熠认为,20世纪的中国哲学离不开毛泽东的哲学,毛泽东的哲学首先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毛泽东在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取得了人所共知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失误。总结毛泽东,对于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进一步的中国化,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与会代表还对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的贡献得失进行了评说。河北省社会科学院郭强指出,李大钊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先驱,他将马克思主义置于新文化运动的语境中,解决了异质文化间的文本互动难题;他抓住了“中国多数人共同的时代问题”这一关键节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与近代中国大众之间的“视界融合”;他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从实践上抓住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关键一环。中国社会科学院单继刚指出,陈独秀提出的“二次革命论”在很长时间内都被误解,被认为是其右倾机会主义的理论根源。其实,“二次革命论”是在他接受唯物史观之后提出的,虽然有失误,也要做具体分析。“二次革命论”的哲学基础是唯物史观的“强纲领”,即特定的生产力状况严格地决定着生产关系的类型,某一类型的生产关系严格对应特定的生产力状况。但是,马克思晚年通过研究非西欧地区的历史和现实,提出了唯物史观的“弱纲领”,即某种生产力状况决定了生产关系的一定范围,但并不要求唯一的生产关系类型和它相对应。原有的“强纲领”明确适用于西欧,对其他地区未必适用;而新的“弱纲领”则适用于所有地区,尤其是非西欧地区。陈独秀没有机会了解马克思晚年的探索成果,这是导致他走向机械唯物主义与教条主义的重要原因之一。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同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们一脉相承,也呈现出阶段性。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权文荣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理论结晶,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崭新成果,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种特殊理论形态。这个理论体系,不仅以其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普遍科学真理的理论包含成为经济全球一体化、世界政治多极化历史条件下一种特殊总体的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形式,而且以其植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生活世界的客观实践本性,科学表现了这个社会生活生成及发展的客观实在规律,考察并阐明这个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贡献,就是我们对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的最好纪念。

不少代表对邓小平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尤其是他拨乱返正、重新恢复和确立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表现出极大兴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越发显示出它的威力和作用。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陶清指出,邓小平哲学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理论基础;实事求是则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实事求是的基本前提是解放思想,它的最高目标是开拓进取,而富民强国则是实事求是的最终目的。只有全面、准确、完整地理解和把握邓小平哲学思想尤其是其核心要义,才能够全面、准确、完整地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理论,也才能够全面而且深刻地落实和实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邓小平理论、尤其是邓小平的哲学思想、特别是作为其思想路线和理论原则的实事求是真正地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停留在抽象的理论体系和政治学说来谈论邓小平理论,有可能变成口头上的空洞说教、停留在书本上的本本教条,从而背离邓小平理论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指导实践和注重实际、注重实干、注重实效的精神实质和理论特色。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李季林认为,邓小平的人生哲学以实用、实践、实际为原则,饱含目的性、人民性和现实性。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实践,达到一定的效果即实用的目的,是邓小平一贯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吴冬梅认为,“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科学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法宝”,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科学性、革命性、发展性、开放性”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南京师范大学黄建军也认为,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把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

与会代表对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表示乐观:我们党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工程,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坚持以人为本,提出了关于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领导全国人民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与会代表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理论联系实际,实际地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质性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也不仅是用群众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向群众宣传灌输,更要从群众呼声、群众利益、群众实践、群众语言全方位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要求我们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理论与群众、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杨根乔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问题。她认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特征、时代主题、时代精神相结合,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使马克思主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此基础上形成富有时代内容和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成果,从而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客观要求,也是时代主题转换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实质上就是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创新,对于增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要求我们紧扣时代主题,把握时代特征,立足中国国情,回答时代问题。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安徽师范大学彭启福认为,目前,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研究成果虽然丰硕,却带有某种局限性:强于历史回顾,弱于现实建构。这一缺憾弱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不同的诉求与进路:第一阶段(20世纪上半叶)是政治诉求阶段,政治解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诉求,其基本特征是走暴力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国家;第二阶段(20世纪下半叶)是经济诉求阶段,经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诉求,其特征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第三阶段(21世纪初开始)是文化诉求阶段,文化培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诉求,其特征是努力使马克思主义融入到当代中国人的实际生活,植根于本土文化的土壤,培育出新时代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山东社会科学院涂可国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角度指出,对中国传统文化,毛泽东采取的是辩证的、客观的、历史的科学态度。一方面,毛泽东主张破除封建旧文化、建立新文化;另一方面,又认为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包含民主性精华,必须继承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以来的珍贵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源泉,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毛泽东思想,也使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能够赋予它以民族气派、民族风格。在毛泽东看来,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必须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之所以可能结合,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相似相通,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发展的双重需要也要求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以毛泽东为杰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致力于中外文化有机整合的自觉意识和实践,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由可能变为现实。上海师范大学张允熠总结了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与得失,指出毛泽东用中国传统文化解释马克思哲学,形成了他的实践观和辩证的方法论等,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建国后,由于党内外斗争的需要和中国哲学本身就具有的简约化特征,毛泽东的哲学思考有了明显的对中西哲学史和哲学家评价的简单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简约化趋向。安徽大学王国良认为,中国哲学在经历过近现代的转化变迁、与西方哲学思想的冲突融汇,以及经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理改造之后,她本身具有的自然意识、民本意识、忧患意识和天下主义等传统依然薪火相传,持续不断地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并将进一步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度融合,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充分彰显中国特色。

上海社会科学院余治平从儒学的现代困境与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贡献角度谈论中国现代化的精神准备。马克思主义自被确立为国家主导意识形态之后,唯物论与辩证法越来越成为中国人吸纳与发展西方现代科学最得心应手的方法、工具。这不但及时克服了中国传统哲学资源的有限性,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在目前及今后中国的发展开拓了崭新的存活空间。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王伟还从佛教中国化的过程探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效模式。佛教的中国化是佛教从思想到行为、从理论到实践等方面的全部中国化,仅从人们对佛教典籍由拒斥到主动引进的巨大转变来考察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以此为鉴,可凸显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天津社会科学院王伟凯以《共产党》月刊为例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生成机制和实现方式,他认为大众化的目的就是让大众理解理论、信服理论,从而赢得大众。《共产党》月刊正是运用了科学的大众化手段把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了通俗性阐释,从而为当时中国百姓接受马克思主义观点奠定了基础。解放军陆军军官学院鲁世山介绍了军队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基本做法和经验,主要是军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内容、以走在社会前列为己任、以学以致用为目标、以紧贴部队实际为原则。皖西学院漆仲明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工作提出了“结合当代实践、创新理论宣传、解决实际问题”三大战略任务。因此,要直面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存在的问题,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识人手,探讨在社会科学知识普及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途径方法。

与会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多维度和全面的中国化。当代中国的发展正处在新的起点上,面临诸多的国内国际矛盾,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还没有达到我们的需要。“解释世界”是否正确,也必须在“改变世界”的实践中去寻找答案。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化”前景展望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的到来,也展示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美好前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谢地坤在《使命与责任》的主题演讲中指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把我国由一个文化大国建设成文化强国”。这对哲学工作者来说既是一次机遇,更是一个挑战。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在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一个时代的精神总是通过它的哲学而表现出来;哲学也是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一个民族的发展或衰退都与它的哲学思想有关。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就是引领时代潮流、推动社会发展和提升人的境界以最终实现和确证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当下,中国的哲学工作者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融汇人类文明精华、凝聚民族智慧结晶,真正担当起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取得的成果。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中国必将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更为成熟的社会主义迈进。如何使人民更幸福,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的问题就会更进一步地迫近。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未来的发展也必须探索如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更好地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的科学方法。复旦大学魏海燕认为,“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思想与实践目标,在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过程中,我们逐步认识到,“政治图解式”、“经济增长式”的共产主义都是对共产主义思想的误解与片面化,惟有积极扬弃私有财产即资本,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才是共产主义积极的自我意识与能动的发展道路。空军空降兵学院刘东国认为,“自由人联合体”或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和最高理想,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指出了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当代中国发展应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的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只有社会发展成熟,经济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手段,社会发展成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手段时,社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联合体”。

如何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会代表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化”过程中,要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解读,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最重要的还是要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中国政法大学李德顺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例,强调社会实践对于理论创新的重要意义,反对少数理论家“闭门造车”,拼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表述。

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化”,还要求我们重视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研究。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庆跃先认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理论特征和优秀品格,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发展、超越自身的内在动力。与时俱进是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前提,是开创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新境界的法宝,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着的理论,必须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把理论创新同治党治国联系在一起。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已经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先后开创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继续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以宽广的视野观察世界、观察中国,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理论,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在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过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更大发展。

安徽大学裴德海在讨论中提出,哲学家要以自己的精神还原哲学,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派。他认为,中国哲学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变革时期的时代精神非常丰富,而哲学却很“贫困”,这必将造成整个社会的精神贫困。缺少学派建构,限制其发展,乃是掣肘哲学繁荣的最重要原因;缺少具有时代精神的本土哲学家则是导致哲学“贫困”的根本。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事实上存在着不同的样式和方法。他以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派为例,说明中国哲学只有哲学家真正在场才是哲学的还原。有代表则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学派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人为的去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派,可能会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宗派的东西,窒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唐忠宝批评了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去马克思化”倾向。唐忠宝认为,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去马克思化”,是指在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呈现出的一种不重视马克思本人的学说、观点的倾向,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些重要思想、范畴的研究中,马克思本人的解读被严重边缘化了。这种“去马克思化”的倾向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失去了思想来源,也必然导致其理论自身合法性的消解。“去马克思化”倾向首先表现在“去共产主义化”;其次是哲学科学化而忽视哲学的价值性;再者是对“实践”的滥用、误读及泛化理解。因此,要构建一种时刻观照现实的实践哲学,必须在思维模式上实现从理论哲学思维向实践思维的转换,准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实践观,把实践观内化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领域。同时,也只有从马克思的“实践”范畴出发,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之间的真正对话。

本次会议共收到应征论文140余篇,评审出入选论文68篇。

上一篇:实习薪酬现状调查报告下一篇:公司趣味运动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