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总结(精选11篇)
1.人教版高中地理总结 篇一
人口增长类型及特点、分布
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其中经济因素的具体内容)及例子
人口迁移对迁出地、迁入地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人口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影响人口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
城市功能分区的特点
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因素
商业区在市中心的原因
工业区分布的影响因素
城市形态的类型及优缺点
城市等级及服务范围的影响因素
城市的区位因素(形成城市的原因)
城市化的含义(标志)
城市化的特点,逆城市化的原因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措施
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我国主要的农业类型及分布、特点、区位因素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特点、区位因素
传统工业区的区位因素
新兴工业区的区位因素
新兴工业产品的特点,新兴工业生产的特点
鲁尔工业区形成的原因、衰落的原因、整治的措施
美国硅谷形成的原因
工业集聚的优点(原因)
工业分散的原因
工业主导因素划分的工业类型的特点和部门
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特点)
铁路或公路选线的影响因素
修建铁路的意义
影响港口的区位因素
影响航空港的区位因素
交通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交通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分布
人地关系三个阶段的观点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具体内容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及具体内容
可持续发展的途径(道路、方法)
工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及优点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我国三大自然带,三大经济地带,三大工业地带,四大工业基地的概念
我国三大自然带的特点
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范围和发展经济的优缺点
跨区域资源调配对调出地和调入地的影响
解决资源短缺的途径
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产业转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1、旅游资源的类型,
旅游资源的分布:记住我国主要的世界遗产
2、旅游资源的内涵:
3、旅游资源的特点:
4、旅游活动的三要素:
5、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
6、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7、中外著名旅游景观的特点和形成的地理原因
黄山四绝及其成因
夏威夷主要的旅游资源及成因
大堡礁的成因
云南元阳梯田的成因和特点
长城是那些地理事物的界线,及各部位的作用
巴黎城市景观主要具有历史文化价值
8、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及相互作用
9、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
10、旅游点的确定及旅游线路的合理选择
11、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
12、旅游安全防范措施
13、旅游业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
14、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5、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东亚
1、日本多火山地震的成因
2、日本气候特点及成因
3、日本冬季西北多雪灾的成因
4、北海道渔场的成因
5、日本城市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的成因
6、日本农业类型及特点
7、日本主要的自然灾害
东南亚
1、东南亚被称为“十字路”的成因
2、东南亚多火山地震海啸的成因
3、马来群岛的主要农业类型及发展的区位优势
4、东南亚发展出口加工型工业的区位优势
5、克拉地峡的作用
6、泛亚铁路选择东线的原因
7、泛亚铁路的意义
南亚
1、喜马拉雅山,此处多地震的成因
2、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3、岂拉朋齐作为世界雨极的成因
4、印度河平原5月气温最高的成因
5、印度西北部热带沙漠的成因
6、恒河三角洲多洪涝的成因
7、孟加拉湾沿岸多海啸的成因(6、7题对比记忆)
8、印度发展农业的区位优势、不足
中亚
1、中亚位置重要的表现
2、中亚东南山区降水多的原因
3、“白风暴”的成因、措施
4、咸海面积缩小的原因(3、4题对比记)
西亚和北非
1、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的表现
2、死海的成因
3、红海的成因(2、3题对比记)
4、西亚气候干旱的成因
5、两河流域农业发达的成因、问题
6、石油输出线路(尽量细)
7、苏伊士运河的作用
8、阿斯旺大坝的利与弊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1、东非大裂谷的成因
2、非洲大陆气候特点及成因
3、马达加斯加东热带雨林气候成因
4、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
5、南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
6、非洲西海岸多沙漠的成因
7、非洲三大问题及成因、措施
欧洲西部
1、欧洲西部地区内外力作用的表现
2、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的成因
3、欧洲内河航运发达的成因
4、欧洲西部不同地区的农业类型
5、乳畜业发达的成因
6、德国的地理位置重要性
7、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区位优势、问题、措施
欧洲东部和北亚
1、俄罗斯气候类型,成因和特点
2、俄罗斯地形特点
3、俄罗斯河流的水文特征
4、贝加尔湖的成因
5、俄罗斯的资源类型
6、俄罗斯农业集中在本国西南的成因
7、俄罗斯工业集中在本国西南的成因
8、俄罗斯交通以铁路为主的成因
北美
1、北美内外力作用的表现
2、北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气温和降水)
3、密西西比河的水文特征
4、纽芬兰渔场的成因
5、美国农业的特点
6、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优势
7、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发展优势
8、美国西、南部工业区发展优势
拉丁美洲
1、安第斯山脉成因(地震火山)
2、两小块热带雨林的成因
3、热带沙漠成条带状延伸到赤道的成因
4、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成因
5、人口、城市、工业集中在西南的成因
6、热带雨林的作用、问题和措施
7、巴西迁都的成因
2.人教版高中地理总结 篇二
关键词:地理图像,图像类型,发展趋势
地理教科书中的图像系统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标准的分类, 根据地理图像的表现形式和性质, 地理图像可包括:地图、地理示意图、地理景观图、地理统计图、卡通图及漫画。地图按内容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如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矿产资源分布图、主要农作物分布图等。地理示意图按其表现形式分为地理剖面图、地理过程图、地理关联图和地理概念图。在地理教材中如:东西半球分界线、冷暖锋、褶皱、断层示意图等。地理景观图是按内容可分为自然地理景观和人文地理景观。人教版《高中地理 (必修一)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地理教材以各幅自然带景观图片与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展现。地理统计图分为柱状图、扇形图、曲线图等。地理统计图多出现在教材“活动”环节之中。地理教材中漫画表示某种地理概念、地理现象、地理规律, 有利于学生对地理事物和本质的认识, 但地理教材中对漫画的使用越来越少。
一、地理图像系统在地理教材中的分布现状
俗话说“无图不成地理”, 可见地理图像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从人教版《高中地理 (必修一) 》教材中统计得出:该教材共103页, 共5章16节内容, 含有各类图像合计151幅, 平均每章含有图幅31幅。各类图像的数量及分布见下表:
1. 地图在本册书中的比重偏小, 分布不均。
从表1可以看出, 地图在必修一中的比重偏小, 共有21幅, 只占全书图像总数的13.9%, 其中21幅地图中有12幅出现在《地球上的大气》一章, 由于其他章节教学内容的不同, 地图出现的次数较少。如: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表示全球气候分布规律及特点。专题地图一般反映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及分布规律, 以普通地图作为地理基础, 突出表示某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要素的地图。
(单位:幅)
2. 地理示意图和景观图数量多, 分布广。
表1中地理示意图的数量在地理图像的总数中最多, 共有59幅, 主要分布在“太阳系的层次”、“岩石圈物质循环”、“水循环示意”等内容, 约占39%。地理示意图是用来说明某种地理原理或某种地理原理现象成因、发展演化过程及演化规律的比较简明形象的图形。“水循环示意”反映海洋水和陆地水之间通过一系列过程所进行的相互转换运动。使用示意图代替文字阐述, 使地理过程具体、形象、直观,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读图技能。地理景观图有56幅, 主要分布在侵蚀地貌景观、堆积地貌景观、黄土高原景观图, 约占37%。由于地理的综合性、区域性等特点, 不能直接观察到地理事物。地理景观图的使用把地理现象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 地理统计图篇幅少, 分布均匀。
统计图表广泛应用于地理教学及地理考试中, 认识和阅读统计图表是学生必备的地理技能之一。在必修一教材中地理统计图共15幅, 约占10%, 较多出现在“活动”环节, 几乎在各章中都有使用, 地理统计图反映地理事物数量变化、地理事物间数量关系的各种抽象的地理数据。地理统计图反映的地理事物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直观性的特点。地理统计图的在地理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4. 卡通图及漫画在本册书中未使用。
根据初中生和高中生个性心理差异性, 在高中地理教材中, 卡通图及漫画没有使用。从感性地了解地理现象上升到理性地认识地理规律成因, 所以较多出现地图、示意图及统计图表, 更具有理性特点和地理逻辑思维的培养。
二、人教版《高中地理 (必修一) 》图像系统的发展趋势
地理知识的图像化已成为一种趋势, 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21世纪初新课程改革, 经历三十年的发展, 人教版地理教科书的图像体系正在逐步完善, 地理图像系统也呈现不同的特点。
1.地理图像由单幅地图向同一原理的多幅地图趋势发展, 增大地理图像的图幅, 丰富图像的类型, 降低图片的难度, 减少了单幅图载的信息量, 突出了所要表达的地理信息。
2.在上世纪80年代的地理教材中图像色彩主体内容全是黑白色, 从90年代到现在使用的人教版《高中地理 (必修一) 》中的图像全是彩色图像, 教材中的地理图像清晰、布局科学、美观, 更加形象直观性。
3.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电子地图的使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已成为趋势, 尤其是以GIS为技术的电子地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实验) 》已经把地理信息技术纳入必修课程内容, 并在选修课程中设置以GIS为主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课程。以GIS技术为基础的电子地图, 比传统的纸质地图有着更大的优势:GIS精确的空间定位和空间分析功能, 灵活、方便的地图缩放和综合图解, 有利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把GIS引入课堂教学, 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效率, 电子地图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清晰展现地图空间思维认知过程, 使学生对地理事物空间关系认识更加直观、具体, 提高学生的认知结构。
4.地理学具有空间性和地域性的特点, 学生要学好地理需要具备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三维立体图就是培养这一能力的重要的方法。地理教科书的图像系统都是采用平面图的组合, 缺乏与立体图的组合, 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因此增设立体图与平面图组合或立体图的组合是地理教科书发展的必然趋势。
5.人教版《高中地理 (必修一) 》不同于其他版的地理教科书, 其新增了“阅读、活动、案例、读图思考”四个板块, 地理图像贯穿于地理教材中的各个板块。图像功能加强, 图文结合、以图代文、以图释文, 用图像分析地理现象、地理空间分布及要素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
三、结语
地理图像是中学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图像系统在各章节的分布状况是由于各种地理图像的特点和功能决定。地理图像是传递知识和辅助理解教材的工具,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将地理图像与教学内容紧密配合, 二者在教学中相辅相成, 共同阐明地理特征、地理现象、地理成因和地理规律等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读图、技能, 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 培养学生素养、培养学生地理科学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袁孝亭, 王向东.重视地理学科的核心能力与地理观点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 2003, (10) .
[2]王仕莲.试论新编初中地理图像系统[J].楚雄师专学报, 1997, (03) .
[3]刘枫.高中地理新教材图像系统的运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1998, (Z1) .
[4]苏小兵.中学地理电子教学地图设计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1.
[5]唐根宝, 骆菊玲.新课标下地理图像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政史地教学, 2004, (12) .
[6]章玉明.浅议地理图像及其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J].池州师专学报, 2006, (03) .
3.人教版高中地理总结 篇三
一、用词不恰当
1P18,“而山区或丘陵地区的城市用地比较破碎,往往形成分散发展的城市形态。”这段内容中的“破碎”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破成碎块的;零碎的”,日常使用时更多地是指立体的大块东西变成零碎的小块的东西。而城市用地是平面的,用“破碎”一词来描述城市用地不太恰如其分。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而山区或丘陵地区的城市用地往往比较零散,形成分散发展的城市形态。”
2P20,“在有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还会形成一个特殊的商业区中心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District,简称CBD)”。这段内容中的“一个”一词使用不恰当。这是因为在一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可能会形成一个特殊的商业区CBD,但也可能会形成多个特殊的商业区CBD,例如上海就形成了陆家嘴、淮海中路、徐家汇、人民广场中心区、虹桥、南京西路静安寺、五角场新江湾城等七个风格明晰、个性迥然的CBD。建议将这段内容中的“一个”修改为“一种”。
二、定义不确切
3P8,“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这一定义对“人口迁移”的概念内涵上缺少具体的明确的质的规定,造成了外延过宽,使“人口迁移”的概念等同于“人口移动”。建议把原定义修改为:“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长期性的改变。”
4P41。“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这就是农业。”这一“农业”定义外延过窄。这是因为:(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可以不直接利用土地而通过无土栽培技术获得农产品;(2)现在人们已广泛通过栽培木耳、香菇、平菇等菌类作物获取农产品,而菌类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而是属于微生物。因此,建议把上述“农业”的定义修改为:“人类利用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农业。”
三、概念不明确
5P4,“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保持在较低水平,人口增长缓慢。……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减少,例如俄罗斯、德国和日本。”根据前后语意,这里把“俄罗斯”作为了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情形的典型代表,是不正确的。这是因为,从经济上来讲,俄罗斯不属于发达国家;再者,俄罗斯人口数量减少和一些发达国家人口数量减少原因不一样。发达国家的人口减少是因为发达国家经济发达,社会福利制度健全,人们衣食无忧,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不愿意要孩子,所以生育率低。而俄罗斯人口数量减少是因为俄罗斯经济相对落后。住房、医疗、教育等没有社会保障,人们生活比较紧蹙,养不起孩子,所以人们不愿意要孩子;再加上气候寒冷。酗酒成风,平均寿命短,离婚高等原因,造成生育率低。因此,建议把这段内容中的“俄罗斯”删除掉。
6P5,“阅读”中,文字说明有三句话,前两句讲的是“人口大国”怎样,后一句讲的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大国”怎样,前两句里的“人口大国”是属概念,后一句里的“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大国”是种概念,前后概念游移不定,易引起人们思维上的混乱。为了前后概念统一,语意连贯,建议在“所以,”后添加“人口大国、尤其是”。
7P10,“案例2”介绍到:“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从16世纪起,欧洲人开始移居美国,……目前,在美国人口中,白人占82□,黑人占12.7□;华人有100多万,印第安人有100多万。”我们都知道,美国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因此,对于美国来讲,除去100多万印第安人外,都是移民或移民的后裔。而P24“案例1”介绍到:“纽约市内约有1/4的人口是国外移民的后裔,……”言外之意,纽约市内约有3/4的人口是土著居民即印第安人。据资料表明,纽约市现有人口1800万以上。据此推算,现在纽约市约有1350万印第安人。显然,P24“案例1”介绍的内容与P10“案例2”介绍的内容相矛盾。造成两处内容相矛盾的原因是两处“移民”的标准不同,即两处“移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同。建议编者将两部分内容统一起来。
8P15,“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源源不断的农民工。大批农民离开家乡,来到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成为城市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这段内容中,“东南沿海地区”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后表述概念不同,容易造成人们理解上的混乱。因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概念外延大于“东南沿海地区”。而且,事实上农民工在向东南沿海地区流动的同时,也在向其他沿海地区流动,尤其是环渤海地区。所以,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民离开田地,走出家乡,源源不断地来到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成为城市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9P50,“案例3”介绍到:“玉米带面积不到美国耕地总面积的1/10,玉米产量却占全国的4/5。”这段内容中的上一句是“玉米带面积”与“美国耕地总面积”作比较,从逻辑上来讲,下一句就应该是玉米带的玉米产量与全国粮食总产量作比较,但根据教材内容中的数据,实际上却是在与全国玉米总产量作比较。因为,玉米带的玉米产量不可能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5。由此可以看出,这段内容前后比较对象不统一、不清晰,易引起人们理解上的混乱。为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建议编者将这段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
10P53~54,“活动”的标题为“西欧的乳畜业”,内容介绍的也都是西欧乳畜业的情况,但在第一句中却冒出“和中欧一些地区”。为了表述上的清晰,前后概念的统一,建议把“和中欧一些地区”删除。
11P83,图5.7的标题“浙江嘉兴略图”语意表达模糊,所指范围不明确。容易让人产生歧义。这是因为浙江省实行的是市管县的行政管理体制,所以,“嘉兴”有狭义的概念与广义的概念之分。狭义的“嘉兴”仅指嘉兴城区,广义的“嘉兴”除所辖城区的2个市辖区外,还辖2个县、3个代管县级市。因此,根据图中所绘内容,建议图的标题修改为“浙江嘉兴城市略图”
12P91,“但是人类对人地关系还是有了科学的萌芽。”这句话表达不够明确。因为,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人地关系,但是人类是不是意识到了这种关系的存在,是否对人地关系有了正确的认识,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建议把这句话修改为:“但是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还是有了科学的萌芽。”
四、判断不准确,推理不合理
13P83,“在我们居住的社区中。至少有一个商店。”这一判断不符合实际情况。这是因为,所谓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的相互联系、相互交往的人群形成的具有共同生活特征的相对独立的地域性社会。这种相对独立的地域性社会可能是集聚几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也可能是只有几十人的小村庄,可能是法定性的城市中的区政府辖区共同体、街道办事处辖区共同体、居委会辖区共同体,也可能是世代繁衍、自然形成的小山村。现实社会情形是,这些小村庄小山村可能有商店也可能没有商店。因此,建议把这句话修改为“在我们居住的社区中,一般会有一个商店。”
14P83,正文第2自然节介绍到:“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交通的影响至关重要。”这一判断缺少前提条件,不够准确、恰当。因为,影响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密度的因素有多种,如人口密度、交通运输、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在人口密度、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条件一定的前提下,交通运输就决定着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但是,当交通运输、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条件一定的前提下,人口密度就决定着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的影响依此类推。因此,不好无任何前提条件地断定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交通的影响至关重要”。所以,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交通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再者,这节内容从P84图5.8“山区商业网点示意”与图5.9“平原商业网点示意”的比较中,得出因山区比平原“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而“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结论,推理上不合乎逻辑。因为从图中观察可以看到,山区与平原相比不仅“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而且人口少,因受地形、河流、耕地面积等条件制约,居住分散,人口密度小;还有,一般来讲,山区比平原地区经济落后,人们不得不节衣缩食,省吃俭用,购买力弱。由此可以看出,山区比平原“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不是造成“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的唯一原因,而是还有其他原因,如人口密度、交通运输、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所以,把“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的原因归结为山区比平原“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未免以偏概全,牵强附会。建议编者调整图5.8、图5.9的绘制内容,调整到两图人口密度、可能具有的购买力等因素大致相当的情况,再来比较交通的差异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15P84,“……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城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这段表述不完整、不全面,甚至可以说是以偏概全。因为,自然是“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那么,一般来讲,商业网点就应首选市中心交通便捷的地方,其次选择市区交通干线的两侧,然后选择市区环城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因此,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中心交通便捷的地方、市区交通干线的两侧、环城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16P86,“集镇也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建议修改为:“大部分集镇也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由全称量项改为特称量项更符合集镇形成的客观实际。
17P91,“从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以来,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人类攫取自然资源的能力空前提高,极大地刺激着生产力的发展。”这段内容语序上存在问题。一般来讲,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会促进生产能力的提高。所以,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从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以来,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极大地刺激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攫取自然资源的能力空前提高。”
五、文图内容不统一
18P8,正文介绍的我国人口迁移的时间是起始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即可理解为1949年10月1日以来,分为两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P9图1.8绘制的我国的人口迁移是从“1949年以来……”(图的标题),即可理解为1949年1月1日以来,也分为两个阶段:“1949~1986年期间”和“80年代后期”。图像内容和文字内容表述不一致,时间有差异,容易造成人们理解和认知上的混乱和困难。因此,建议图像和文字上的时间规定和表述要统一,都统一为文字介绍中的时间划分和表述。
再者,图中把“80年代后期”人口的迁移仅仅认定为是“民工潮”,这是狭隘的、不全面的。因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人口迁移除了民工外,还有大量的科技人才、工人和大学生等迁移到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因此,建议把图例的文字说明由“有组织和自发的人口迁移(1949~1986年期间)和“民工潮(80年代后期)”,修改为“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
19P27,“案例2”介绍到“上海市能够成为我国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的原因时讲:“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但是,在P31图2.17“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中,上海市并不是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而是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的东部中间位置。所以,为了避免前后文图表述上的矛盾,建议P27“案例2”对上海市的位置表述修改为“上海市位于长江人海口的南岸、长江三角洲的中东部……”
20在P44、P46、P48、P49、P50、P51等多处文字内容中涉及“科学技术”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P49图3.13“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中也已经把“科学技术”作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一种因素,但是,P42图3.3“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中却没有“科学技术”。文字与图像、图像与图像之间内容不统一,显然不妥。为了体现出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使教材内容前后对应、统一,建议把“科学技术”作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一项主要因素添加在图3.3中。
21P58~59,教材文字内容“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中把“技术导向型工业”单独列为一种工业类型,强调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P59教材文字内容“工业区位的选择”中特意强调:“近年来,科学技术进步很快,工业区位的选择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因素。”同时,在P61还特意强调:“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质量已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而对环境十分敏感的一些高技术产品及食品等企业,则应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但是,图4.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中,没有标注“科学技术”和“环境质量”。教材文字中十分重要十分突出的内容图4.2中却没有对应标注,显然有失偏颇。所以,建议把“科学技术”和“环境质量”标注到图4.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中。
4.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学建议 篇四
一、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
课标中对必修3有三个大的要求: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侧重于区域发展基本理论的阐述。“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核心内容,是一切持续发展研究成果的落实与检验”。“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 是区域发展研究的支持系统,是地理科学发展的研究手段和技术支撑。
2.教材如何落实课标
二、教学注意点
1.处理好与初中区域地理知识的差异
初中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使学生了解区域差异,接触区域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必修三也属于区域地理,但与初中区域地理的不同在于,通过必修3的学习,要教会学生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剖析,提取出解决某类区域问题的地理基本原理,掌握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法,最终在实际工作中因地制宜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处理好与必修1、2 间的关系
必修1和2属于系统地理,讲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地理原理,必修3教学时一定要引领学生用学过的原理分析具体的区域问题,让学生感受知识间的联系。如荒漠化的成因分析可以联系必修1中的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又如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可以联系必修2中的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的变化。
3.抓主干,突重点
必修3知识内容庞杂,涉及区域地理中的一些事实性的知识,教学时要有所选择,千万不要面面俱到。要运用有用的事实性知识提炼出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这才是必修3教学的根本。
三、策略建议 1.做好案例教学知识铺垫
教材所举案例中涉及到大量的区域地理的知识,学习必修三之前应储备的区域背景知识有: 中国地理:(1)中国行政区划图(2)中国地形图(3)中国的气候分布图;
世界地理(1)世界海陆分布与主要国家图(2)世界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分布图(3)世界洋流分布图。上述背景知识是对整个“必修3”学习进行知识的铺垫。但如果落实到具体案例学习的时候,教师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在整体知识铺垫的基础上对该区域某一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区域知识的补充与拓展,以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
2.注重对学生分析方法、抽取地理原理能力培养
综观“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各条标准,基本都要求“以„„为例,分析„„”来进行范例教学。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该借助教材中精选的示范性案例,使学生在分析具体案例中注重方法的培养和抽取地理原理能力的培养。
如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一章的课标要求是“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教学过程中有几点注意:①要注意学生对问题的看法是否全面、思路是否清晰、是否总结了基本的规律 ? ②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环境问题的共性。如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而且自然原因往往是基础,例如荒漠化的基础是水源问题。而在人为原因中追其根源往往与“人口激增带来的环境压力”和“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对资源的 不合理和过度使用”有关。③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各种环境问题的产生有着必然的联系,要把造成环境问题的因素联系起来,有针对性的寻找治理措施。④最后师生总结探究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一般研究规律:介绍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危害→治理措施
3.评价方式
对学生学习地理“必修3”情况进行评价,重点不在于对教材案例的重现,而在于考查学生能否运用地理基本原理来解决新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进行学生评价的时候,一般需要引入新的案例来进行。如在学习“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节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案例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材料一: 30年前,位于北京东南的留民营村与国内环保机构合作,首开生态农业试验的先河,在中国探索生态农业的道路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北京市
图一 北京市的位置
图二 北京市的地形和留民营村位置
【探究一】结合材料一,思考留民营村发展农业生产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材料二:
1982年,由于国家政策支持,并委派环保科学院研究所一批专家到留民营村开创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农业。村里投资修建水利和购买农机,使农田实现水利喷灌化和全过程的农业机械化。优美的生态环境、整齐的现代农业温室、系统的能源利用设施和淳朴的乡风为观光农业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
件。
图三1982年前留民营村示意图
图四1982年后留民营村示意图
【探究二】结合材料二,观察留民营1982年前后生产结构发生了什么改变?这些改变说明了什么?试评价这种改变。
材料三:通过循环利用,留民营村不仅农业产量增大,还降低了污染,保护了土地资源。通过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不仅节省了以往购煤的开支,还净化了空气。
图五 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综合循环利用关系示意图
【探究三】结合图五,思考以下问题:
① 该地农民使用沼气为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是()A.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净化环境
B.由于杂草填入沼气池减少了秸秆还田,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C.饲料、肥料、燃料之间相争激烈,农民需要根据实际调整三者关系 D.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但不利于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
5.人教版高中地理总结 篇五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2、当今交通运输方式正在朝着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3
、最终目的: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保证运输安全。
二、交通运输布局
1、概念:各种胶用运输线、点纵横交织而成的网络。
2、形式:单一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和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 3、层次:省级综合运输网、大区级综合运输网、国家级综合运输网。
4、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和线是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点:港口、车站、航空港;线:铁路、公路、航道。 5、影响因素:
山地:“之”字形分布的公路,避开陡坡
平原:少占用耕地
自然
技术(保证)
地形
地质:避开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多发地区 水文:尽量避开河流、沼泽地
意
义
经济:促进资源的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加强区域联系;带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旅游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对外贸易和边境贸易的发展。
6、港口建设条件:
自然:水域:港阔水深、避风条件好、不冻不淤; 陆域:地形平坦开阔
社会经济:依托城市;经济腹地广阔,经济发达。
第二节、交通布局变化的影响
1. 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表现在聚落空间形态上往往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道等)扩展,
这些交通干线也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2. 湖南株洲是沿铁路发展起来的―――“火车拉来的城市”。
日本科学城―――筑波市,决定了城市形态呈南北狭长的带状。
第13 / 15页
3. 商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大城市中,往往形成多个商业中心。这些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
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4. 相邻社区的若干个商店组成商业网点。交通最优为原则的商业网点,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
高速公路沿线。沈大高速公路边的服装市场以交通最优为布局原则。
5. 集镇也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交通线路的改变也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人地关系 1、历史回顾:
采猎时代—人类崇拜自然—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农业文明—人类改造自然—人地关系紧张—生态破坏 工业革命时期—人类征服自然—人地关系恶化—环境问题严重 后工业化时期-谋求人地协调 2、关系: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一方面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环境对人的影响:反馈作用
二、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发生,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
2、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酸雨、热带雨林的破坏、国际河流等 三、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1、环境问题的是发展问题。
2、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4.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三个原则:公平性原则(人与物种)、共同性原则(共同治理)、持续性原则(资源、
环境承载力)。
5.途径:①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②公众积极参与
第14 / 15页
清洁生产:A、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B、提高经济效益;C、促进资源 的综合利用,提高利用率;D、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机会
措施:调整产业机构;实行综合循环利用;开发利用
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
③循环经济 意义:改善、保护农业生态系统,保护土地资源;调 生态农业
整农村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缓 解农村能源紧张状况;合理开发农业资源,实现社会 经济、环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6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①必要性: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深刻的环境危机
6.人教版高中地理总结 篇六
《城市化》的第一个小知识点“城市化”
【课标要求与分析】 课标要求: 在新课标中,对《城市化》的第一个小知识点“城市化”有如下要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对于上述内容,课标还提出了活动建议: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或进行走访,讨论城市的变化,交流感想。
课标分析: 本次课程内容主要学习四个内容,根据上面课标的要求,本节课不仅要求学生对城市化有理性的概念及特点的认识,还要求学生在感性上去感知城市化。同时,课标说明了本节内容的教学方法,运用图片对比及学生参与活动来让学生对城市化形成更深的认识。
【教科书分析】
本次课包括四个内容:一是城市化的概念及其过程;二是衡量城市化的标志;三是推动城市化的的动力;四是城市化的影响。重点为城市化的概念及其过程;城市化的特点;推动城市化的的动力。难点是城市化特点的概括。对于“城市化的影响”这一内容,只要求简单了解。
【学情分析】
“城市化”研究是我们身边的地理现象,从学生的已有基础知识来看,他们对城市化有一定的了解,但这种了解往往是粗浅的、片面的,本节教学将以图片、讲解及分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更加理性、深入地了解城市化相关问题。
在前两节从静态的角度分析了城市化的空间结构与服务功能的特征之后,本节教材主要从动态的角度探讨城市化。
【设计理念与思路】
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学习。主要以讲解+小组讨论为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影像与教材的学习,能准确的说出城市化的定义及其衡量标志。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学习推动城市化的动力。
3、理解城市化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展示武汉的一些照片,让学生从感知上认识城市。
2、展示课本图片,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城市化的定义。
3、以城市化的概念入手,讲解衡量城市化的标志。
4、小组讨论推动城市化的动力。
5、展示城市化前后的建筑、交通、生活方式等的不同图片,让学生理解城市化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对城市化有更深刻的了解,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小组讨论实验法
【教学媒体】 黑板、多媒体
【教学过程】
1、学生观看有关武汉的一些照片,让学生从感知上对城市有个大概印象。
2、课件展示伦敦1801年、1851年和1981年的城市扩展图
提问:伦敦市的区域范围呈现一种什么趋势?
3、课件展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
先引导学生看图例,并提出问题“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等级及数量上有哪些变化?”,然后让学生观察图片并进行思考,在此期间,将我国城市等级分类标准补充到板书上,最后请一位学生进行回答,并对其回答进行判断和补充。
4、由上面的环节归纳出城市化的概念。
5、由城市化的概念,引导学生分析、学习衡量城市化的标志。
6、通过练习题目对刚才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题目一:城市化最主要的标志是:(C)
A、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B、城市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D、城市数量增加
题目二: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对城市化的理解正确的是:(D)
A.大批的农民迁移到城市,由农民变为市民
B.农民进城的数量越多,就说明城市化率越高
C.农民进城越多,这个地方的社会发展越先进
D.农民生产方式的工业化、生活方式的城市化
7、由上面的题目二,提出“我国最近几年出现的大量农民工涌进城市与城市化的关系”这一问题,并进行解释,解释时说明这只代表老师个人观点。
8、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推动向农民工等农村人涌向城市,推动城市化的动力有哪些?”,根据班级学生情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别分析使农业人口离开农村的原因有哪些,吸引农业人口进入城市的原因有哪些,并结合自己身边的事例进行说明分析。
总结学生讨论结果,并不断进行解释、补充。
展示课本上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驱动示意图》,以比较形象的方式让学生对推动城市化的动力进行学习。
9、展示城市化前后的建筑、交通、生活方式等的不同图片,让学生理解城市化的影响。
7.人教版高中地理总结 篇七
一、Google Earth 的相关概述
Goole Earth软件的推出主要来源于谷歌公司, 其作为虚拟地球仪软件, 可将许多卫星影像与航空图像融入其中, 并将具体图像信息在三维模型中体现出来, 以此应用中能够三维浏览如建筑物、河流、山地等各方面信息。将其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功能主要包括: 1软件中的三维地形显示功能, 可使学生通过三维模型的显示对世界许多山脉特征进行认识如高度或走向等; 2经纬网的显示。该软件应用下可改变传统完全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 其中的纬度或经度可直接为学生所理解; 3星际模式的应用。软件中该模式的应用主要指星空图、星座变化以及月相变化等被浏览; 4软件中的分层显示。该功能主要相关的如道路、河流或边界等信息以层次的形式进行显示。综合这些功能, 都与地理教学保持紧密联系, 有利于地理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高[1]。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 Google Earth 的应用分析
Google Earth软件的应用为地理教师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 许多传统教学中如Flash教学、图片展示等教学手段都包含在该软件中, 教师无需在信息选择方面耗费过多的时间, 且抽象性较强的地理信息内容都可以图片信息的形式显示出来, 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Google Earth软件的应用具体体现在两面。
( 一) 从自然地理教学方面
首先,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中的宇宙教学为例, 如 “宇宙中的地球”, 以往教学中多采用向学生呈现电子地图的方式, 而Google Earth应用下可直接将宇宙界面、天体系统以较高的清晰度展示出来, 学生能够直接体会到宇宙的画面。再如教学活动中对月球基地的分析方面, 若完全依托于教材中的书面知识很难使学生受到启发并发挥想象, 此时便可利用Google Earth为学生进行引导, 通过点击工具栏中的 “月球”, 便可获取相应的视图。其次, 以教学内容中的晨昏线为例, 软件的应用具体体现在能够培养学生利用晨昏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晨昏线在软件中展示的情况下, 可将演示时间在控制面板中进行设置, 相应的太阳光照示意图将显示出来, 此时通过对时间滑杆的移动将地球昼夜变化以及晨昏线变化情况向学生展示, 保证学生对晨昏线、交替现象等有所了解。最后, 通过日期的设置使学生掌握昼夜交替变化、晨昏线纬线变化等教学内容。最后, 以教学中的经纬网为例。Google Earth的应用包括: 1通过对软件的操作可将经纬网地球模型进行描述, 其中涵盖的如南北极圈、回归线以及纬线等都与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相适应; 2俯视图、测试图教学中可充分利用Goole Earth对地球的描述, 其主要以黄线对纬线如回归线与赤道进行表示, 有利于全方位观察地球。3通过鼠标的移动可使东西半球与南北半球的纬度范围进行界定, 学生因此掌握纬线精度范围与海陆分别情况。
( 二) 从人文地理教学方面
Google Earth软件在人文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也较为明显, 如区域地理部分、城市化教学内容、区位因素以及环保意识等。以其中的区位因素为例, 高中地理教学中涉及的 《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内容, 其主要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了解传统工业区衰落的现状、原因与解决策略。软件应用下可直接将传统工业区如辽中南工业区等以及以中关村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区进行展示, 学生同归对比分析便可判断工业区位的影响因素。再如, 以教学中 《荒漠化的防治》为例, 可利用Google Earth对西北地区气候类型、地形特征进行展示, 引导学生对形成荒漠化的自然、人为原因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便可提出如何防治荒漠化等内容[2]。
三、高中地理教学应用 Google Earth 需注意的问题
不可否认该软件在应用中对改善课堂教学质量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等方面都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实际应用还需注意三方面的问题, 即: 第一, 可用的范围。人教版地理教材中许多内容并不适宜引入Google Earth, 如锋面的气候或环境差异性等内容。因此需在应用中保证软件与教材内容存在契合点, 才可使软件应用效果得以提高。第二, 版权问题。现行大多电子地图的应用都需考虑到发行权问题, 若教学中应用Google Earth忽视对地图版权的考虑, 易产生一定的纠纷。第三, 注重软件应用的环境。该软件的产生主要得益于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 这就要求其在应用环境下应保证可利用多媒体, 若受客观条件影响难以有效运用软件, 也可引入传统地图, 确保学习环境满足要求[3]。
结论: 高中地理教学中Google Earth的应用是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实际应用中应正视该软件应用的内涵, 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其应用的优势, 但需注重做好可用范围、版权问题与软件应用环境的分析, 以此为高中地理教学带来更多的便利。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对高中地理教学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从现行地理教学活动看, 多存在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不高且教学质量较低等现状, 对此便引入Goole Earth的软件, 通过实践教学发现, 该软件以其自身传递信息量较多、模拟功能较强等优势可使课堂教学效果得以提高。对此, 本文主要对Google Earth的相关概述、高中地理教学中Google Earth的应用以及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进行探析。
关键词:Google Earth,高中地理教学,实践运用
参考文献
[1]庞敏.Google Earth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13.
[2]戴洪圣.Google Earth在高中地理必修3教学应用中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12.
8.人教版高中地理总结 篇八
一、有特色导入的新课
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同时利用班班通展示我国各大地形区和河流图片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跟随音乐一起唱这首歌。激昂的旋律,壮丽的景色,会平息学生一切杂念,会让学生激动,也会让学生对我国地势地形更加了解。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地形
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理图形,展示我国各种地形的图片,让学生在看图的同时,首先可以快速掌握我国地形有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等地形類型,其次还可以让学生照图片记忆山脉名称,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读图、识图,发现和总结规律
地势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可以直观地从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得出“西高东低”的特点,但不容易形成“阶梯状”分布的认识。因此,让学生观察分析“中国地形图”,和沿北纬36°线中国地势剖面图,并请学生在黑板上画示意图,通过一步一步教学引导,特别是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活动——绘图,直观地把这一特点展示在黑板上,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比学生直接地从书本得到结论效果要好得多,从中也培养了学生读图和分析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图的能力。
在学习地势特点的同时,认真分析课本图2.9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让学生掌握阶梯分界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总之,本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使学生通过读图、绘图、填图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加深学生的记忆,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剖面图的分析,直观性强,使得学生很容易掌握地理知识。不足之处:课堂设计还有待完善。如,分析地势对交通的影响时,还可以增加一些视频资料,效果会更好,更有助于学生理解。
9.人教版高中地理总结 篇九
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本条课标的目的是了解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如何形成的。课堂中利用案例或史实,让学生在分析或思考等活动中,能够说出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大致分为几个阶段,及明白各阶段的主要人地关系特点。
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本条标准是以正确的地理观念和地理思想形成为主要目的,认识到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注重对世界主要环境问题的系统归纳,加强分析材料并从中归纳出结论的能力训练。为突出这种能力,基于学生初中已经接受的各种环境问题的基础,设计了小海解秘的活动,让学生能根据图文材料分析环境问题,并对此进行归纳分类。
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本条“标准” 要求学生明白人类应该用什么样的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人类行为,才能解决当代的环境问题,并能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具体的途径。为了让学生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原则,设计小海解秘的活动,让学生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具体的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途径。对学生的要求是使他们“领悟”到“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初步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并落实在学生个人行为的变化上。
二、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 2 第六单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该教学设计为本节的第 1 课时。本章编排在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之后、区域地理之前,既是对之前知识的总结升华,又对后续知识起到引导作用,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内容体现了“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地理核心思想,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必然。本节内容追溯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从过去、现在、未来不同历史时期阐述人地关系,列举人地矛盾引发的环境问题,试图探索未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三、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通过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学习,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具备一定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图文材料,希望学生能通过合作学习归纳并总结相关知识。历史时期人地关系对学生来讲较陌生,教师运用图文材料予以说明。学生对可持续发展观内涵的理解有点困难,因此通过具体的案例,提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做法,帮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说出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能根据资料分析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并说出问题产生的原因
(3)通过具体案例,领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原则。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文材料,能够说出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通过阅读小海地区图文材料,分析小海面临的环境问题,提高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海的案例学习,了解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必然性。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地关系思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产生原因。
难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
六、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图示法等
七、教学过程
1.教学流程图
2.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为主的活动 学生为主
的活动 设计意图
一、直面环境问题
二、可持续发展—走向人地协调
三、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总结全课 1.
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
3.
学生活动
4.展示
图文材料
5.课堂小结 展示:和乐蟹图片、和乐蟹生活的地方——万宁小海、和乐蟹几近绝迹的新闻
导入语:生活在万宁小海的和乐蟹,以其膏满肉肥而名,可是如今想要吃到美味的野生和乐蟹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为何和乐蟹几近绝迹呢?我让们一起走进和乐蟹生活的地方——小海,去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活动】小海解秘
展示:20世纪70年代前和20世纪70年代后小海示意图
一、根据资料,分析小海及其周边地区现在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并对它们归纳分类。
10.人教版高中地理总结 篇十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工业革命后,人类对人地关系的不正确认识,导致人与环境尖锐对立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三个原则
3.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必然 [过程与方法] 1.分析各历史时期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经验,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 2.鼓励学生思考环境问题对人的威胁,引发学生分析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 3.以讨论案例的方式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
可持续发展理论
●教学难点
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的分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生产力的重 大变化。都使人类影响和改变自然生态系统的能力大大提高。从狩猎采集到培育作物、饲养家畜、工业化生产,从洞居穴隐到造屋而居,人类作用于环境的范围和程度逐步扩 大,但是,地理环境在提供资源、容纳污染、承受破坏等方面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并不 总是能够满足人类的主观要求。因此,要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就必须解决人类 同环境对立的矛盾,促进人类与环境的统一。人类的发展历史伴随着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历程,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师: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空间。人类不停地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向环境中排放废 弃物,所以说人类繁衍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同大自然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和不断进 化的历史。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的程度,不仅取决 于技术手段,也受到“人地关系”思想的制约。那么人类对“地”的认识究竟经历了怎 样的认识历程呢?(看课本图6.1“朝拜太阳神”)师:同学们看了这幅图.请说一说它反映了当时人对“地”的认识处于一种怎样的阶段。生:此时处于人类早期的采集渔猎时代,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且发展缓慢,改造环境的能 力非常微弱,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在这一时期,人类与环境保持着一种原始的平衡关系,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把一切自然现象及其对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影响归结为 某种超自然力量的作用。师:对。这一时期人类对自然处于一种崇拜状态。那么图6.2反映的是人类的什么时期? 这一时期人对“地”又具有怎样的认识呢? 生:反映了我国东汉时期人们生产劳动的场景。这一时期人类处于农业文明时期,生产力 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耕作和灌溉技术得到了发展,使食物供应变得稳定可靠,人口开始 迅速增长。师:对。这一时期,人类开始大规模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环境遭到破坏。但这时,人类还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只能机械地迁移,以此 来逃避大自然的惩罚。(让学生用图解的形式来表达以上两个生产力时代的人地关系)采猎时代——人类崇拜自然——人地基本协调
农业社会——利用自然——局部出现环境问题(阅读案例1:玛雅文明的消失)师:阅读案例l,你认为玛雅文明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生:(讨论回答)这个案例说明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破坏、人地关系出 现矛盾,甚至危及人类生存。师:对。玛雅文明的消失除了与人类自身的不合理生产活动有关系,与其当地的自然地理 环境有无关系? 生:有。玛雅社会所处的环境是热带雨林。森林砍伐后,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加剧了生态破 坏的速度。
师:对。请同学们把农业文明时期的人地关系绘成概念图。(生绘图,师总结): 农业文明——人类改造自然——人地关系紧张——生态破坏
过渡:18世纪中叶,人类进入了工业革命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攫取自然资 源的能力空前提高,极大地刺激着生产力的发展。在工业文明时期,人类为了满足不 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不惜一切代价,改变自然面貌,喊出了“征服自然”的口号,试 图成为自然的主宰。而正当人们陶醉于自我所创造的物质文明的时候,大自然也在 开始向人类实施报复——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逐渐从局部扩展到全球,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这一时期,人地关系越来越呈现出不协调,人地关系迅速激化。下面让我们来完成P92“活动’,1.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后,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人们开矿山、修水坝、建城市,创造了一个个奇迹。然而在这些人类创造的奇迹背后,会隐藏着什么环境问题呢?为什么? 师:这个活动从几个侧面说明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请大家讨论思考环境问题的根源是什么。(生分组讨论)
生l:矿山开采会引起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还可能引发泥石流、污染河流等。师:对,图中隐藏的环境问题可能有矿山开采地区的土地资源、植被破坏。开采出来的废矿 石堆积对土地和地表水、地下水会造成污染。师:请大家看图“高峡出平湖”,修大坝、建电站是人类对自然改造的又一大奇迹。修建三 峡大坝,是中国几代人的梦想,大坝的建成,能带来一系列的好处:防洪、灌溉、航运、发 电、养殖等。但是,在大坝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环境问题呢? 生:修水坝对整个河流来说,改变了河流的水文特征;对生活在河水中的生物来说,阻断 了它们的生存空间,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对水坝上游,地下水水位抬高,库区水位提 高容易引起滑坡等;对水坝下游,减少河流流量,泥沙淤积减少,河流人海口地区容易发 生海水倒灌、侵蚀海岸,地下水水质变差等。
师:大坝的修建,虽然得到了一系列的好处,但也给生态带来了灾难,值得我们去深深地 思考。让我们再来看图“现代都市”,在都市的繁华背后,隐藏着哪些问题? 生:城市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交通拥 挤、住房紧张、失业问题等。师:不错。众多的城市环境对整个自然环境变化会起什么作用,目前还存在一些未知领 域。我们再来看看第2题。
2、仔细观察两幅景观图,讨论以下问题:(1)两幅图所反映的生产活动有什么不同?(2)两种不同的生产活动对土地利用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分别会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3)如果你生活在乡村,你所能看到的生产活动会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如果你生活在城市里,你所能了解到的生产活动会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生讨论,分别回答第3题)生1:图6.5反映的是农业生产,图6.6反映的是工业生产。
生2:图6.5的农业生产将土地开垦为耕地,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肥力下降等生态破 坏问题,但它作用范围小。若干年后自然景观还有可能恢复。图6.6发展大规模、集约化 的工业化生产,不仅造成生态破坏,还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破坏面积大、程度深,被破 坏的环境短期内是很难恢复的。
生3: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答案。如:水稻种植区可能会因大水漫灌而导致土壤盐渍化,山区过度放牧导致草地退化,采挖甘草、发菜、牧养山羊会导致沙化面积扩大。
二、直面环境问题
师:人类来自于环境,本身就是环境的一部分。人和环境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生: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发展必须占据一定的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的新陈代谢和人类消费活动要排放废弃物到环境中。
师:对。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会得到环境不同的 响应。让我们来完成“读图思考”。1.人们为什么要不断地扩大耕地面积? 2.人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扩大耕地面积的?你能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吗? 3.这些扩大耕地面积的方法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4.耕地面积扩大了,但并没有解决吃饭问题,反而越来越贫穷。为什么?(生讨论)生1:单产不高,粮食不足,所以人们要扩大耕地面积。生2:毁林开荒、开垦草场、围垦湖海、填塘塞河。
例:19世纪初,洞庭湖面积广达6000平方千米。在1949年,面积缩减至4350平方千米的洞庭湖仍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但在这40年间,洞庭湖每年淤积在湖底内的泥沙已达1.5亿吨,湖底普遍淤高1~3米,最高时达7~9米,再加上周围居民的围湖造田使其面积与湖容锐减。洞庭湖在此后又经历了40年左右水土流失的折磨。1984年,它的面积大约只有2145平方千米,还不到1949年时面积的一半。八百里洞庭湖徒有虚名。生3:围垦湖海、填塘塞河——破坏水利、水产减少。
开垦草场、牧业缩小——草场过载、植被破坏。
毁林开荒、破坏植被——风沙侵蚀、水土流失——水旱灾害日益频繁。这些影响在短时期内并不能得到消除。
生4:耕地面积的扩大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是杀鸡取卵的短期行为。环境被破坏,最 终会对人类进行惩罚,人类陷入了恶性循环,所以反而越来越贫穷了。
师:通过对图6.7的分析,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 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便会出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如20世纪以 来,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都纷纷告急,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 破坏的表现主要是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还表现在环境质量的高低上。
师:对。环境可以对人类排放的污染物进行自我净化,即环境的自净能力。所谓自净能 力,就是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废弃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人类如果向环境排放废 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环境质量就会下降,造成环境污染。
师:对。图6.8向我们展示了污染的形成,看图说明主要有哪些污染的种类?它们是如何造成的? 生l: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是由工业三废和有害农药排放到江河湖海和土壤中造成的。
生2:固体废弃物污染是由人们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大量垃圾,堆积在城市中或郊区造成的。
生3:噪声污染是由工厂和交通造成的。
生4:放射性污染是由放射性物质泄漏产生的。
生5:海洋污染是由陆地上的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污染物排人海洋及海上运输、海上钻井平台造成的。
师:对。污染的种类越来越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了直接的危害。
师:环境污染的产生,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谈你对这种模式的认识。生:(讨论回答)人们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认识不到或者不承认环境本身所具有的价 值,随意向环境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导致各种污染的产生。发达国家走过了一个“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这个教训是惨痛的。这种经济增长既没有考虑资源的长远价值,也没有 充分考虑污染给整个社会所造成的实际代价,是不足取的。我们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本国 经济时应吸取教训,走绿色经济的道路。
师:对。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全 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等,已经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局部性的环境问题,如 环境污染已成为社会公害,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师:不同区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是不尽相同的,即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请同学们说一 说,在城市和乡村两类聚落地区,环境问题的表现有何不同。生:在城市地区,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过度聚集,污染集中,因而环境问题主要表现 为环境污染。在乡村地区,主要是因为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环境问题主要表 现为生态破坏。
师:从全球范围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表现也不一样,你能说说其中的 原因吗?
生:(讨论回答)发达国家工业技术发达,消耗了世界上绝大部分资源,排放的污染物也占 绝对多数,对全球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发展中国家基本都处于经济发展初级阶段,而人口增长却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此外,发达国家利用一些发展 中国家急于发展经济的需求,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些都使得发展中 国家的环境问题更加严峻。
师:对。请看Pgs图6.11"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举例”,完成读图思考。
1.列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并分析其中的差异。
生1: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环境污染,如海洋污染、河流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 染等。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破坏,如非洲的森林砍伐和草原的过度放牧,导致沙漠化的加剧,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南美洲的热带雨林大规模砍伐。导致野生生物 物种灭绝。
2.分析图中的案例,哪一个地区的环境问题有可能影响到其他地区甚至全球? 生1:北海和地中海的污染可能影响到其他海域,甚至全球的海洋。生2:加利福尼亚的烟雾会影响到其他地区甚至全球。生3:南美洲的热带雨林砍伐,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人类在饱受了环境的报复惩罚之后,已逐渐认识到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板书设计
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直面环境问题
●教学反思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本节课了解本持续发展的内涵与意义
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师:发达国家走过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但是人们逐渐认识到,如果仅仅依靠科学 技术手段和工业文明的思维定式去修复遭到破坏的环境,是治标不治本的。人类必须 从自己的行为中找到答案,必须调控自己的社会行为以及改变支配自己社会行为的思 想。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环境问题,也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 解决。人们迫切需要找到一条正确的处理环境与发展关系的出路,使人地关系走向和谐。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们开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使之逐步完善,得到公认。那么,究竟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呢? 生: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师:对。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通过了以可持续 发展为核心的《21世纪议程》,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从理论探讨走向实际行动,并为全 球开展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合作提供指导性框架。
读图6.12,谈谈你对可持续发展思想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生1:可持续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三者相 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
生2: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 力相协调;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质量改善,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它强调 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师: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三个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问:如何理解这三个原则? 生1: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要公平,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 家与地区之间也要公平。
生2:持续性原则——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 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
生3:共同性原则——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全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需要各国的共同 参与。同时,地球作为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变为全球性问题,所以地区的决策和 行动,应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活动与探究:
2·阅读下面一篇新闻报道,你认为“给蛇让道”有没有必要? 答:有必要·人类在森林区内修筑公路,已经侵占和破坏了蛇的生存环境,如果再不对蛇的迁移进行保护,蛇数量的减少以至灭绝将不可避免。这种做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3·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作为衡量标准,对下列观点作出评价。
(1)人类有义务保护地球上所有的物种,人类的发展不应该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
答:正确。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2)自然资源应当被充分利用来发展经济,而不应当被闲置。
答:不正确。对可再生资源可充分利用,对非可再生资源要节约,综合利用。(3)如果砍伐森林是当地人目前主要的经济来源,那么砍伐森林的做法是合理的。
答:不正确。可以砍,但要砍、育结合才能持续发展。
(4)对于全球共有的大气、海洋、生物资源等,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答:正确。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则。
(5)保护自然很重要,因为它为我们提供食品、药品和其他生活用品。答:正确。
(6)即使绝大多数人从不光顾,保护野生自然区域也是重要的。
答:正确。保护野生自然区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方式,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
(7)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是同时必须考虑环境因素。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不是对立的,关键是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答:正确。用可持续发展系统来解释,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环境属于生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二者协调发展,才能达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板书设计
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
11.比较分析人教版初中高中教材 篇十一
【关键词】人教版 初中高中教材 文艺复兴 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017-02
“文艺复兴”是初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之一,内容十分丰富。因此本文以同一出版社(人教版),初高中教材的同一课“文艺复兴”为例进行比较,以期在中学教育阶段为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一、对“文艺复兴”的整体认知
1.新课标的解读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课的内容标准要求如下:“知道《神曲》,复述达·芬奇、哥伦布的主要活动,初步认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课的标准为: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很明显初高中使用的课标不同,使得教学内容也有所不同。初中课标对本课的要求主要可以从几个关键词体现:知道、复述和初步认识这三个词,非常清晰地表明教材在初中这个层次还是以了解为主。而高中的课标则是“知道”和“认识”这个层面,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要求要更深一些。
2.课程所在单元的比较
在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中,“文艺复兴”作为世界通史的内容放在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开篇(实际第10课),单元主题是“步入近代”。内容涉及7各方面,包括政治革命、经济变革和思想文化运动。高中历史教材由于是板块结构,体现中西历史的横向比较,“文艺复兴”放在第二单元的第二课(实际第6课),单元主题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导言还设计了“学习建议”,可见高中教材强调对一个问题的深入探讨和理解,不过这也造成了对历史一定程度的切割,在授课过程中无疑加大了教师和学生的难度。
3.课程的标题比较
初中教材将该单元命名为“步入近代”。高中教材的单元名称为“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在课文标题上,初中的由于是通史性质的编纂模式,因此标题较为概括,实际上这一单元名称的命名非常重要,它体现出人类在从古代跨入近代的重要分水岭。
在这一课的课程小标题上,初高中教材的着眼点也不尽相同。初中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两大内容合为一课。高中版则是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设为一课来叙述则体现了紧扣“人文主义”这一核心内容的编写要求。
二、课程内容比较
1.导入部分的比较
初高中教材都设置了导入部分,并配有插图,这也是人教版的传统。初中教材是以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作为开篇的介绍。并非常直观地介绍了这幅图使用的是“微笑”、“温柔”“宁静”“期待”“生命力”等几个体现的人文精神的词汇。让初中学生一下子就能对课文内容充满好奇和阅读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高中版的导入框采用的图片是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应该说它比《蒙拉丽莎》所体现的信息量更大,也更为准确地体现了文艺复兴的基本内涵。所以高中教材无论是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的都较为明显的变化趋势。
2.人物举例比较
人教版初高中教材的人物列举人数都一样,为7人次。但是很明显,初中版的人物涵盖面更广。涉及了文艺复兴成就最突出的几个方面:文学、艺术、科学。应该说是对文艺复兴成果的一个较为全面的介绍。
初中的新课标没有对“文艺复兴”这一课的人物进行规定和限制。第一位介绍的人物是但丁,对他的评价教材抓住了但丁的历史地位。高中教材因为新课标的原因,主要对薄伽丘和《十日谈》进行了介绍,并引述了《十日谈》中的一个故事,以此来说明教会的黑暗和腐败。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怎么都绕不开的人物,所以两版教材都作了说明,但初中版的内容较详细。教材详尽分析了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这幅画作,并配有插图和一段话。高中教材用一个段落对他的成就作了评价。
三、插图和问题设置比较
1.插图比较
初中版在选图上与高中有较大区别。初中版选择了达芬奇的两幅作品,高中版的选图面较广。两版插图有两处雷同之处,一是都使用了相同一幅莎士比亚的肖像画,只是初中版为彩色图,高中版为黑白画。二是对佛罗伦萨的介绍图也一样,初中版用了全景图,高中版则是局部图。新课标并没有具体规定使用插图的情况,这就给教材的编著者较大的空间。不过,作为普及性的基础教材,应该在插图的说明上有所考虑。两版教材在涉及到大师们的作品建议署名和标上创作时间。
2.问题的设置比较
初中教材在特别强调了问题的设置。就这一课一共出现了三个问题。其中两个在文中,以设问形式出现;另一个是连线练习题,放在课文正文之后。两个问题是需要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平时阅读才能回答的。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
高中教材同样对学生的课堂听课情况进行了考察。在文中一共设置了3个问题插入了一个问题。其中一个是“学思之窗”插入的问题,让学生消化本节课的内容外,更强调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另外两个问题是课后习题,以“探究学习总结”的形式出现:分为“本课测评”和“学习延伸”,针对本课的内容有都所涉及。“本课测评”的问题是“14~16世纪,欧洲有哪些事件促进了人文主义发展,结合史实具体说明。”这道题很明显是一个跨度性较高的问题。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对教学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既利于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的能力,也要求学生拓展知识面,理解所学内容。
总体而言,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都体现了对问题的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地空间维度,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高中课本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内容的选择上初中教材更贴近现实,设置的师生互动环节更多。
参考文献:
[1][美]丹尼斯·谢尔曼:《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从古代城邦到现代都市》,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439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总结】推荐阅读: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实验总结09-29
人教版高中绘画教案06-21
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08-15
高中历史教案人教版08-21
高中美术人教版教案09-29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12-28
高中英语必修5人教版09-28
高中计算机教案人教版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