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25-01-29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精选12篇)

1.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篇一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

一、填空

(1)要准确的测量物体的长度,就要用()的长度单位

(2)测量较短的物体长度,一般用()作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长度,一般用()作单位。

(3)厘米用字母()表示,分米用字母()表示,米用字母()表示。

(4)测量物体的重量一般用()和()作单位,用字母表示分别是()和()。

(5)1米=()分米1分米=()厘米

1米=()厘米 1千克=()克

4分米=()厘米

6千克=()克

3米70厘米=()米()分米 5dm=()cm

9200g=()kg()g 8kg=()g

(6)从右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位。

(7)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位,一个三位数最高位是()位。(8)读书和写数都要从()位起。

(9)与50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390前面的数是()后面的是()。(10)6592是()位数,是由()个千,()个百,()个十,()个一组成的。(11)长方形两组()长度相等,正方形()条边长度一样,四个角都是()角。

二、判断对错

(1)38除以7商是5余数是2。()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

(2)王海高12分米()

(3)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4)54÷9=5…9()

三、填正确单位

房子高3()

小红重30()

铅笔长18()

语文书厚()

黄瓜重200(一根粉笔重10()

四、竖式计算

54÷6= 53÷7= 42÷8= 28÷4= 35÷6= 18÷5= 24÷6=

五、画线段

(1)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比3厘米长4厘米的线段

六、比较大小,用>、<或=

456○654 205○199 1米○10厘米 70cm102)

一袋奶150(○8dm 9米○90分米 3○)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

七、解决问题

(1)一本故事书厚3厘米,8本摞(luò)起来有多厚?

(2)金钟国的体重是68千克,郑凯比他轻12千克,郑凯有多重?

(3)梁庄小学二年级有42人要参加长跑比赛,每5人一组,可分成几组?还剩几人?

(4)奔跑吧兄弟节目中的20个人要坐船横渡漳河,每条小船限坐6人,至少要租多少条小船?

(5)某缝纫店买来26米的布准备做床单,每个床单需3米布,能做多少个床单?

(6)用6米长的彩带包装蛋糕盒子,每个盒子需要用7分米,能包装多少个蛋糕盒?

2.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篇二

英语试卷讲评课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的是让学生对一个阶段内学习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找出错误形成的原因, 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总结好的学习经验, 拓宽思路, 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课改专家余文森教授说过:“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通俗地说,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 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 有提高, 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 从不懂到懂, 从少知到多知, 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 从不喜欢到喜欢, 从不热爱到热爱, 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余文森, 2010) 。但是在目前的英语试卷讲评课中, 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法比较单一, 就事论事, 一张试卷从头讲到尾, 学生易产生厌倦情绪。学生往往关注习题本身以及是否得分, 而不是关注深层次语言的使用, 试卷讲评课的效率很低。因此, 如何提高英语试卷讲评课的课堂教学效率, 值得探讨。

二、理论基础

1.《课程标准》所体现的学习观。教师要创设各种学习活动, 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 发展合作精神, 建立融洽的师生交流渠道, 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应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人本主义学习观。学习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 是人格的发展, 是自我的发展。学习的实质在于意义学习。意义学习包括四个要素:

(1) 学习具有个人参与 (personal involvement) 的性质, 即整个人 (情感与认知) 都投入到学习活动。

(2) 学习是自我发起的 (self-initiated) , 即便推动力或刺激来自外界, 但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来自内部。

(3) 学习是渗透性的 (pervasive) , 也就是说, 它会使学习者的行为、态度, 乃至个性都发生变化。

(4) 学习是由学习者自我评价的 (evaluated by the learner) , 因为学习者最清楚这种学习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是否有助于导致他想要的东西、是否明了自己原来不太清楚的某些知识。

3.建构主义学习观。知识不是客观存在的东西, 而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的暂定性的解释和假设。

(1)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

(2) 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 借助他人 (教师、学习伙伴)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3) 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情景、协作、绘画、意义建构。

三、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高一英语期中考试试卷, 考查牛津教材模块三的知识及学生知识的运用。

2.教材处理。本课为高一英语期中考试试卷分析。笔者教学这一课时, 围绕试卷分析设计教学步骤。旨在通过分析试卷活动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以及掌握一些阅读技能, 找出错误形成的原因, 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总结好的学习经验, 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3.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自由讨论正确或者错误的理由。

(2) 通过设计各种活动, 解决试卷中所反映的问题。

(3) 通过探讨总结提升, 提高英语的运用能力。

4.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并进行总结。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设计过程

Step 1单项选择分析

1.给出单项选择答案, 让学生核对, 自己考虑并努力找出错误所在。

2.分小组讨论, 研讨并交流各自对错题的理解。在此过程中,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全班错误率在70%以上的几题 (23、25、27、31、35) 。

3.小组汇报对错题的理解, 其他同学加以补充说明。部分难题教师做总结和拓展, 并当堂练习巩固。

单项选择部分, 主要采用的是学生自我讲解的方法, 先小组集体讨论困惑和疑难点, 然后由学生自我阐述答题思路, 通过几位同学的思路融合以及教师必要的补充, 学生加深了对题干的理解与把握, 提高了课堂的针对性和效率。

Step 2.完形填空分析

1 . 先给出相关答案, 学生自己核对并重新梳理理解文章。

2.分小组讨论, 共同探讨对文章的理解, 教师在一旁进行提示。

3.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这篇文章, 分析篇章结构, 部分难题教师做分析拓展。例如:Though she sang off-key, ____made me excited that she was here. (A. which B. that C.it D.but) 此题涉及语法和对句子结构的理解。很多学生看成了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选择C, 实际上是it代替主语从句做形式主语。

此次考查的完形填空是一篇记叙文, 讲述我放学回到家, 很累很困, 但还得撑着完成作业。后来听到在服装厂上班的母亲下班回家, 快乐的唱着歌。想到母亲工作持家的艰辛, 却总能如此乐观快乐, 我深深的懂得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文章较容易理解, 学生的错误涉及到一些词汇含义和部分难句理解,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大部分错误点学生都能够自我纠正, 疑难句式通过教师和一些学生的剖析, 学生均能快速理解。最后通过类似句式的巩固练习, 将学生引到正确的理解路径上来。

Step 3.阅读理解分析

1.学生核对答案, 然后针对错题迅速浏览文章, 再次理解文章并寻找相关信息源。

2.小组讨论, 努力解决各自存在的困惑。

3.小组汇报对相关题目的理解, 其他学生做补充。

4.教师针对学生的理解做提示说明, 并侧重分析解题方法, 针对细节题的错误, 引导学生进行答案查找。针对深层理解题, 带学生回到原文, 引导学生看文章结构, 寻找总结文章中的主题句。

5.给出三小段文章, 当堂练习寻找主题句或总结大意。

阅读理解部分共计四篇文章, 难易程度相当, 大部分学生基本能理解文章大意。但是错误率还是很高, 尤其是每篇文章后的深层理解题。因此配备了几段小文章, 训练学生寻找主题句和总结大意, 努力掌握相关的阅读技能。

Step 4. 回顾总结本节课并布置课后作业

五、教学启示

1.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增强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许多教师都会注意到学生一拿到试卷, 就忙着交头接耳讨论, 核对答案。这时学生对自己是否掌握知识点最在意了。因此, 教师应该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在试卷讲评课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使得每位学生都加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研究为什么这个答案正确、那个答案错误, 通过自觉的探究掌握知识, 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前, 教师要分好学习小组, 各组要有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 这样可以起到互相帮助的作用。

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 教师要巡视教室, 保证所有的学生切实投入到合作学习中, 同时了解合作学习的进程, 及时发现小组所争论的问题, 提供信息和线索, 指出产生错误的根源, 启发学生的思路, 介绍方法, 帮助小组内的学生及时有效的解决相关问题。

2.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根据事先对学生错误率的统计, 请一些学生做小老师, 给大家讲解。这时, 教师要有意识的请做错的学生讲解, 以讲解的清晰程度来给合作小组打分。也可以给补充说明要点的小组打分。由于是在小组中进行讨论, 平时胆小的学生也能参与活动, 教师在讲解时可能会忽略的问题, 也能在合作学习中得到解决。由于还可能要在全班讲解, 学生在合作学习时也明确了自己的任务, 并且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这样,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了学生思维,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而且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 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3.授人以“渔”, 传授与运用学习技巧和学习策略。在试卷讲评课中, 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技巧和学习策略, 也要让学生自己学着总结、推广经验。例如, 完形填空是词汇、语法和阅读能力的综合体现, 是学生做题时很薄弱的一环。“为了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完形填空题目通常针对与语篇话题相关的核心词的语义辨析和组合用法以及逻辑联系语等衔接成分设题”。不少学生在做完形填空题时, 不能在语篇背景下进行分析, 仅以句子为单位进行语法语义分析, 因此难以选择正确的答案。在分析试卷时, 教师可以从语境、词汇、语法、语义逻辑等几个方面进行语篇分析, 引导学生学会通读全文抓大意、上下求索找信息、左顾右盼选最佳、瞻前顾后扣主题的几个步骤和技巧, 同时重心放在对文章的整体理解上, 从而帮助学生培养提高语篇分析能力。

总之, 试卷讲评课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应该起到查漏补缺、归纳总结的作用。教师要以试卷讲评为载体, 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目的, 精心备课, 改进并完善讲评方法, 切实提高试卷讲评的有效性。

摘要:试卷讲评课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课型之一, 本文就一节试卷讲评课进行案例分析, 探讨提高英语试卷讲评课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策略, 以有效开展高中英语试卷讲评课。

关键词:试卷讲评课,策略,小组合作,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综合试卷 篇三

300 + 400 =32 =880-800 =

50 =30 + 90 =70 =

80 + 50 =620 - 20 =50 + 500 =

1000- 700 = 41 = 30 =

40 =5 + 38 = 150-90 =

140 -70 = 82-4 =24 =

二、用竖式计算

48 =69 =57 =

35 + 254 = 636-276 = 387 + 378 =

503-196 =297 + 66 + 343 =

三、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408 + 297 =414-87 =

四、填空

1.计数器上表示的数是( ),如果在个位上再拨上 1 粒珠,这时的数是( )。

2.四百零八写作( ),六百六十写作( )。

3.○○○○○○

△△△△△△△△△△△△

△的个数是○的()倍,△的个数是的()倍,○的个数是的()倍。

4.在○ 里填上“>”“<”或“=”。

10 个一百○一千760○706

20 毫米○1 分米

5.给三角尺上的直角标上记号。

三角尺上的另两个角是锐角还是钝角?()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课桌的高度大约是8()。

(2)右边线段的长是35()。

(3)小玲的身高是138()。

7.先把下面的数按不同要求分类,再把表格填写完整。

五、选择正确的答案,在它后面的□里画“√”

1.(1)416 + 388 的和大约是几百?

700 □ 800 □900 □

(2)592-209 的差大约是几百?

400 □300 □200 □

2.小军从家去学校往西北方向走,他从学校回家往什么方向走?

东北 □东南 □ 西南 □

3.从自己家到学校,小红走的路比小芳多得多,比小英多一些。谁家离学校最近?

小红家 □小芳家 □ 小英家 □

六、解决实际问题

1.每支8元,50 元最多能买几支这样的钢笔?还剩多少元?

2.四个小朋友拍皮球,小明说:“我拍了36下。”小军说:“我比小芳多拍2下。”小芳说:“我拍了9下。”小丽说:“我拍的下数是小芳的2倍。”

(1)小军拍了多少下?

(2)小丽拍了多少下?

(3)小明拍的下数是小芳的几倍?

4.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分析 篇四

下团城学校

一、学情分析:

期末考试刚刚结束,从总体来看,试卷并不难。以教材为主要依据,在紧扣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展,让孩子在考试的过程中将知识又经历了一次循序渐进的学习和梳理的过程。这份试卷还是注重了出卷的比重,既考虑到了大多数孩子,也照顾到了两头。题目有了一定的拔高,这本身也是符合知识规律的。我班学生36人,合格率为91.98%,良好率85.29%。优秀率67.65%。

二、试卷的特点:

这张试卷含盖了我们二年级所学的所有知识,重点突出,难点也比较分明。就知识点而言,考察的还是比较全面的,题型上有填空、判断、计算(包括笔算、直接写出得数、)、看口诀写算式、统计表、解决问题。

卷面试题具体分析:(本试卷共计六道大题)

(1)细心计算:这个题包括用脱式计算、口算。学生对计算教学予以了高度重视,大多数学生计算能力较强。也有少量学生在计算时马虎出错,还有的学生忘了脱式还是列竖式,这反映了学生太粗心。

(2)给“<、>、=”找家,大部分学生完成得较好,但还有极少数学生理解的不够好。

(3)选择题:选择题共计三道小题,我发现学生常出错在第3题。值得反思的问题有:一是对教材中有关阅读材料教学的认识、分析方法有误区;二是学生掌握知识太死板、不灵活。

(4)看口决写算式,本题没有错误,学生全对。

(5)统计表,第四小题学生不知道填什么信息,导致扣分。(6)解决问题:共4道题,4题出现错误最多,多数学生只会方法一,没有真正理解题意。想不出方法二,导致了扣分。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

2、学生的数学能力特别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存在错误的类型:

1、书写不规范出现的错误

2、读题与思维不合拍造成错误

3、题目的开放性与学生思维的连贯性造成失误

四、改进措施

针对本次统考评卷存在的问题,反思我们的教学,以后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加强基础训练,提高教学质量。

多关注学生,找准学生的“弱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加强基础训练,努力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

(1)重视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每天坚持口算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正确率和速度。

(2)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既是教学中的重点,又是难点。今后在教学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情境进行分析,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并理清解题思路,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到“补心”与补课相结合,及时与学生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加强对“后进生”的基础知识训练和学习方法指导,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2、让学生亲历操作过程,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重视养成教育,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5.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篇五

一、基本情况

本次参考人数54人,总分4993.5分,平均分92.47分,优秀率81.48﹪,及格率100﹪。

这张试卷的基本题占90%以上,难度适中,绝大部分是学生应该达到且能达到的水平。

二、试题分析:

这次考试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四年级下册第一至第四单元所学的内容,包括小四册运算,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等。本张试卷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教材内容为主,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测试内容生活化,情景化,关注学生思考、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让学生轻松作答。

从卷面上看,学生的书写认真,卷面整洁,乱涂乱抹现象极少,说明学生形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从答题情况上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比较令人满意。比如,小数的意义,四则运算,运算定律等等诸方面,可以看出多数学生已经理解并会运用。

三、存在问题

此次考试,从总体上看,学生基础知识学生掌握较好,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单位之间的换算错误较多。

在试卷第二大题第4小题有这样两个题目:23厘米=()米,这本是考查学生在学过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之后,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情况,没想到的是,学生在这两道题错误较多,如:5080千克=()吨()千克,23厘米=(2.3)米。从学生的错误分析,有些学生换算的方法错误,有些学生对单位间的进率不清楚,有些学生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不准确。

2、计算能力差。

在本张试卷中,单纯的计算(包括口算、列竖式计算、简便计算)就占了36分,连同填空、解决问题中的计算,计算的分值应当占据60分之多,但不失分的学生少之又少。分析其原因,与计算方法掌握不够牢固,练习量不足因而没有形成灵活的计算技能,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如计算后的检验习惯)都有很大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错误而失分的问题较为严重。主要是因为学生过于自信,不能做到细心的计算,本该笔算的题目也心算,还有抄错数的现象。这从第五大题计算题较为严重,学生基本能掌握方法,但因为计算错误而失分的较多。

(2)计算失误除了粗心之外,学生对于小数点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理解不透彻,导致直接写出得数里出现的一个数乘除整十整百的错误。

(3)关于简算。对于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还不能很好的掌握。今后教学对策:加强简便计算的练习,引导学生多加观察,培养学生的数感,从乘法分配律的意义上帮助学生理解,多加应用,直到学生能理解和正确应用为止。

(4)关于解决问题。原因分析:学生没有认真审题;导致列式错误。对策: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5)个别学生的空间观念、抽象思维及动手能力不强。如;第六大题的操作与实践,画出各场所的位置。许多学生出错,原因是学生对位置的相对关系掌握不牢固。

四、改进的措施

1、针对学生计算能力相对薄弱,加强口算练习,每天利用课余时间做4道计算题,有针对性地抓住学生在计算中的典型错误加强练习,形式多样,时间不超过5分钟。同时加强鼓励,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2.针对大部分学生解题缺少方法或方法不够灵活的问题,在重视基础教学的同时,适当增加一些开放性题目的练习,以开阔学生的思路,期望能以此提高学生解题的灵活性。

3、要加强数学知识与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要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进一步改变课堂教学的学习方式,创设一个最佳的学习情境,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调整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李桂钆

6.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篇六

刘瑞平

本次测试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年段标准,重在考查学生对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灵活计算能力、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1--6乘法口诀的简单运用。现将试卷情况分析如下:

一、试题分析

1、课程标准指出:人人获得必须的数学知识,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本卷注重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也适当考查了学生学习过程。试题内容全面,共计六个大题。试题整体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其中:基础题占85%,稍难题占15%。参加考试的21人,及格21人,及格率100%,优秀率为50%,成绩较理想。

2、题型上反映有:

一、计算下面各题,占12% 12道口算题,较简单;多数同学全对,只有个别学生错一个。因此在教学时应该加强口算、要求学生认真,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

二、我会填。分9个小题,占31%。

多数学生做的很好,个别学生有点粗心出错。

三、选一选。分5个小题,占10%。

其中出错较多的是3小题。表的时针分针成角见的少。

四、列竖式计算。分5个小题,占10%。多数学生做的很好,个别学生马虎出错。

五、画一画,1道操作题,占9%,练习较多个别出错。

六、解决问题。4道题,占28% 有好多学生列算式挺对,但是计算结果学生粗心,算错,其中第3第4小题题意弄错出现错误较多,还需强化训练。

三、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建议:

1、低年级学生加强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

2、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与能力发展并重。

3、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练习到位、练习多样的训练。

4、老师要十分重视书本上的每一个例题和习题,老师要善于研究这些题目,要学会分门别类。

5、师首先要学会用抽象和逆向思维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不应拘泥于一个题目,一个类型,一份试卷,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7.二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 篇七

绝句(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日丽,风草香。

融燕子,睡鸳鸯。

二、读一读,用“√”在下面画出各加点字的正确读音。(6分)

乐(lù yuè)曲 弹(tán dàn)奏 感觉(jué jiào)

软(yuǎn ruǎn)和 模(mó mú)样成长(cháng zhǎng)

三、拼一拼,认认真真写词语。(8分)

kè zhuō shā dí yán céng bá diào

kū qì jīng xǐng liǔ sī yuán yě

四、查字典,完成表格。(8分)

生字部首再查几画音节组一个词

五、选字组词。(8分)

1、饶 晓 富()拂()

2、胳 络 脉()()膊

3、泳 咏 歌()游()

4、挺 蜓 蜻()()立

六、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8分)

程()立雪日积()累 温故知()()晒雨淋

一()不染 深入()出 削铁如()()然有序

七、照样子,填一填。(11分)

1、一(支)神笔 一()大象 一()书

2、(飞快)地跑()地走()地流

3、张开――(开张)回来――()()――()

4、轰(隆)(隆)笑()()胖()()

八、用句中加点词的反义词填空。(4分)

1、面对()敌,她毫不示弱,终于赢得了胜利。

2、小明做数学题时,总是把()号当减号,所以经常做错题目。老师指出来后,他改正了,后来再做就做()了。

3、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想获得(),必须要有面对失败的勇气。

九、按要求写句子。(6分)

1、把括号中的词语填入句中恰当的地方。

(1)笋芽儿嚷:“我要出去,我要出去!”(高声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班是木匠。(我国 古代 著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给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

例:大象被人们赶到了船上。人们把大象赶到了船上。

(1)游人被雨淋得四处躲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竹笋从地下长出来了。竹笋从地下探出头来了。

(2)柳条儿摆动,桃花儿红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梨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你有这个耐心吗?(用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树林里 捉迷藏 小白兔 可爱的(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课文回顾室。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共12分,其中第2、第4小题

各2分,其它每小题每空各1分)

1、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枝头上,__________上、__________里、田野里。我认为春天还在__________里。(《春天在哪里》)

2、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__似剪刀。([唐]贺知章 《咏柳》)

3、我想把手儿变成__________的枝,带着一串串花苞,随着_________飘荡。(《我想》)

4、猴子种的树一棵也没有成活,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猴子种树》)

5、嫩绿的树梢闪着__________,广场上成了一片__________!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快乐得好像__________一样。(《雨后》)

十一、阅读芳草园。(共13分)

谁 愿 意

河马老师问:“谁愿意给大家唱支歌?”小朋友们争着举手:“我愿意!”小黄鹂生怕老师叫别人,抢先站起来唱歌。

吃课间餐了,河马老师说:“谁愿意帮我发点心?”小胖猪的手举得最高:“我愿意!”小胖猪一边发点心,一边啊呜啊呜地自己吃起来。

放学了,地上不干净,河马老师问:“谁愿意打扫卫生?”小黄鹂和小胖猪都不做声,只有小刺猬举手:“我愿意!”

小刺猬在地上打个滚,把那些碎纸片扎在刺上,送到垃圾箱里。扫啊,擦啊,教室变得干干净净。河马老师笑了:“小刺猬真棒。”

小黄鹂和小胖猪都噘着嘴巴:“河马老师偏心!”

1、照样子,写词语。(2分)

干干净净(AABB式)__________ __________

2、遇到下面的事情,短文中小朋友们是怎么表现的?请把相关的内容用直线连一 连。(6分)

老师找同学唱歌老师找同学发点心老师找同学打扫卫生

小胖猪 小刺猬 小黄鹂

打扫得干干净净抢先唱起来一边发一边吃

3、小刺猬是个怎样的孩子?()(2分)

A、不爱逞强的孩子。

B、不怕脏不怕累,是个爱劳动的孩子。

C、三心二意,半途而废的孩子。

4、你来评评,河马老师偏心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写话大舞台。(12分)

图上画了哪些动物?它们在干什么?仔细看图,把下面的故事补充完整。

动物运动会开始啦!看,场地中间,__________________,小松鼠是裁判。河道里,__________________,小鹅遥遥领先。远处,__________________,扬起了漫天的尘土……

8.二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篇八

二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再用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每字1分,写话3分,计21分。)

yōu yáng qín láo róng yì

lì shǐ fù ráo sū xǐng

zhǔn bèi chéng qún jié duì

二、比一比,组成词语。(每空1分,计12分。)

蜜( ) 唤( ) 根( )

密( ) 换( ) 跟( )

史( ) 要( ) 坪( )

使( ) 耍( ) 评( )

三、填上恰当的词语。(每空1分,共计6分。)

欢喜的( ) 平坦的( )

( )地观察 ( )的时装

小心地( ) 使劲地( )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每空1分,共计12分。)

( )水( )石 一( )不( )

( )花( )艳 ( )回( )地

各( )各( ) ( )嘴( )舌

五、划去( )里错误的读音。(18分)

称赞(chēnɡ chēn) 仍旧(rénɡ rēnɡ ) 脊背(jí jǐ)

喝彩(hè hē) 散步(sàn sǎn) 乐曲(yuè lè)

好奇心(hào hǎo)转身(zhuǎn zhuàn)立即(jí jì)

六、在横线上给下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8分)

1、星期天 妈妈带我去长城

2、路边的桃花真漂亮啊

3、你喜欢和我一起玩吗

七、照样子写句子。(8分)

例、小鸟在树上歌唱。

可爱的小鸟在树上歌唱。

1、弟弟在写大字。

2、花儿向我们点头。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乌鸦和百灵鸟

乌鸦真不明白,百灵鸟为什么能够唱出那么动听的`歌来。人们一谈起百灵鸟,都会称赞它。

乌鸦想:我要是能像百灵鸟那样,有一副天生的嗓子,那该有多好啊!乌鸦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好去找百灵鸟请教,求百灵鸟帮它达到目的。

百灵鸟告诉乌鸦:“要想有一副好嗓子,唱出美妙动听的歌声,得每天清早起得早早的,不管春夏秋冬都要坚持练习,这样长期不断地练下去,一定会获得成功。”

乌鸦还没听完百灵鸟的话,就不满意地飞走了。

害怕困难的人,什么也不会得到。

1、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3分)

2、怎样才能有副好嗓子呢?百灵鸟是怎么说的,用“ ”在文中画下来。 (3分)

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把这句话找出来,画上“﹏﹏”。(4分)

4、你想对乌鸦说些什么?请写下来。(5分)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再用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悠扬 勤劳 容易 历史 富饶 苏醒

准备 成群结队

(写话略) 每字1分,写话3分,计21分。书写不规范酌情扣分。

二、比一比,组成词语。 答案略。

每词1分,有错字不给分,共12分。

三、填上恰当的词语。 答案略。

每空1分,有错字不给分,共计6分。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 答案略 每空1分,共计12分。

五、划去( )里错误的读音。(18分)

答案略 每小题2分,共18分。

六、在横线上给下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8分)

1、星期天,妈妈带我去长城。

2、路边的桃花真漂亮啊!

3、你喜欢和我一起玩吗? (每空2分,共8分。)

七、照样子写句子。(8分) 答案略。

每小题4分,共计8分。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5)个自然段。

2. “要想有一副好嗓子,唱出美妙动听的歌声,得每天清早起得早早的,不管春夏秋冬都要坚持练习,这样长期不断地练下去,一定会获得成功。”

3.害怕困难的人,什么也不会得到。

4.略 1.题3分,

2.题3分

3.题4分

9.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3 篇九

学校 班别 姓名 考号_____________

二年级数学试卷

一、填空。(26分)1、36÷4=9,这个算式读作(),其中除数是(),商是()。2、8+22=30,54-30=24,把这两道算式改写成一道算式应该是()。

3、把9个面包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个面包,列成算式是()。

4、计算54÷9=()时,用到的乘法口诀是()。5、6个百、7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读作()。

6、一个直角三角板中有一个()角,两个()角。

7、风扇转动是()现象,推拉抽屉(tì)是()现象。8、49、50、51、52、()、()

9、一架钢琴的售价是998元,约是()元;一台冰箱的售价是 203元,约是()。

10、将下列算式填在合适的()里。

35÷7 42÷6 7×7 72÷8 36÷6

()>()>()>()>()11、9的3倍是(),8是2的()倍。

12、有12个苹果,每3个分一份,可以分()份。

二、判断下面的话对吗?对的画“√ ”,错的画“ ×”。(10分)

1、计算35-(23-12)时,先算23-12。()2、12÷4=3,这道算式表示把12分成4份,每份是3。()

3、风车转动是平移现象。()

4、计算7×8和56÷7用同一句乘法口诀。()

5、比锐角大的角一定是钝角。()

三、选择。将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10分)1、8的4倍是()。

① 32 ② 2 ③ 12 2、96-32+28= ,正确答案是()。

① 29 ② 60 ③ 92 3、36+28()6×9比较,括号内应填()。

① < ② > ③ = 4、12÷4读作:()

①12除4

②12除以4

③4除以12

5、唱歌的有45人,跳舞的有9人,唱歌的是跳舞的()倍。

①3

②4

③5

四、计算。(31分)

1、直接写得数。(10分)

54÷9=

5×8=

54+6=

7÷7+5= 50+60= 64-8=

7×3=

32÷8=

36-36÷6= 98-80= 16÷2= 1×1= 63-7= 3×8-9= 150+10= 72÷8= 6÷6= 5×9= 16÷2+2= 12-6=

2、在○里填上“>”、“<”或“=”。(3分)

42÷ 7 ○ 7 48 -30 ○ 8 36 ÷ 4 ○ 50 6 × 9 ○ 45 35÷ 5 ○ 7 8 × 6 ○ 48

3、在○里填上“+”、“-”、“×”或“÷”。(8分)

42○6=7

20○5=15

98○8=90 80○40=40 35○5=40 3○6=18 60○40=20 31○2=334、()里最大能填几。(6分)()×4 <30 7 ×()< 60 4×()< 21 5×()< 45()× 8 < 53 6 ×()< 38

5、列式计算:(4分)(1)比54多29的数是多少?

(2)52与39相差多少?

(3)8的6倍是多少?

(4)甲数是40,甲数是乙数的5倍,乙数是多少?

五、动手操作。(3分)

1、画一个直角。

2、画一个钝角。

六、解决问题。(20分)

1、一捆电线长510米,用去243米,还剩多少米?(3分)

2、有30个萝卜,平均分给5只小兔,每只小兔能分得几个萝卜?(3分)

3、二年级有男生36人,女生12人要租船去黑龙滩春游。每条船坐6人,要租多少条船?(3分)

4、粮店原来有90千克面粉,运走50千克,又运进30千克,现在粮店有多少千克面粉?(3分)

5、动物园里有4只黑鸽子,8只白鸽子。

(1)白鸽子的只数是黑鸽子的几倍?(2分)

(2)每2只鸽子一个窝,一共需要多少个窝?(2分)

(3)你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并列式解答。(4分)

附参考答案:

一、1、36除以4等于9,4,39.2、54-(8+22)=24.3、3,9÷3=3.4、6,六九五十四。5、675,六百七十五。

6、直角,锐角

7、旋转,平移。8、53,54。9、1000,200。10、7×7,72÷8,42÷6,36÷6,35÷7。11、27,4。12、4。

二、1、√

2、×

3、×

4、√

5、×

三、1、①

2、③

3、②

4、②

5、③

四、1、6,40,60,6,110,56,21,4,30,18,8,1,56,15,160,9,1,45,10,6

2、< > < > = =

3、÷ - - - + × - + 4、7,8,5,8,6,6.5、1、54+29=83, 2、52-39=13, 3、8×6=48, 4、40÷5=8

五、略

六、1、510-243=267(米)2、30÷5=6(个)

3、(36+12)÷6=8(条)4、90-50+30=70(千克)

5、(1)8÷4=2

(2)(4+8)÷2=6(个)

10.初中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篇十

1. 的相反数是 ( )

A. B. C. D. +1

2. 下列图形中,不能通过其中一个四边形平移得到的是 ( )

3. 若 <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 b.=“”>C. < D. >

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若点 在第四象限,且点 到 轴的距离为1,到 轴的距离为 ,则点 的坐标为( )

A. ( ) B. ( ) C. (1, ) D. ( )

5. 如图,AB∥CD∥EF,AF∥CG,则图中与∠A

(不包括∠A)相等的角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 在坐标平面上两点A(-a+2,-b+1)、B(3a, b),若点A向右移动2个单位长度后,再向下移动3个单位长度后与点B重合,则点B所在的象限为(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7. 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个数是( )

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③两个无理数的积一定是无理数

④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如图,∠ACB=90,CD⊥AB于D,则下面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①AC与BC互相垂直

②CD和BC互相垂直

③点B到AC的垂线段是线段CA

④点C到AB的距离是线段CD

⑤线段AC的长度是点A到BC的距离.

A.①⑤ B.①④ C.③⑤ D.④⑤

9. 车库的电动门栏杆如图所示,BA垂直于地面AE于A,

CD平行于地面AE,则∠ABC+∠BCD的大小是( )

A.150° B.180° C.270° D.360°

10. 对于不等式组 ( 、是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 < 时无解 B.当 ≥ 时无解 C.当 ≥ 时有解 D.当 时有解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1. 在下列各数 、、、、、、、中,

无理数有 .

12. 若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与它的立方根相同,则这个数是 .

13. 当x_________时, 有意义

14. 如图所示,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EO⊥AB,

∠EOD=25°,则∠AOC=__________,∠BOC=__________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学号_____ 分层班级_____

15. 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 的解集为 ,则 的值为__________

16. 把命题“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改写成“如果……,

那么……”的形式:

17. 已知点M (3a 8, a 1).

(1) 若点M在第二象限, 并且a为整数, 则点M的坐标为 _________________;

(2) 若N点坐标为 (3, 6), 并且直线MN∥x轴, 则点M的坐标为 ___________ .

18. 如图,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拐 弯绕湖而过;

如果第一次拐角∠A是120 °,第二次拐角∠B

是150°,第三次拐角是∠C,这时的道路恰好和

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则∠C是__________

19. 如图,点A(1,0)第一次跳动至点A1(-1,1),

第二次跳动至点A2(2,1),第三次跳动至点

A3(-2,2),第四次跳动至点A4(3,2),…,

依此规律跳动下去,点A第100次跳动至

点A100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

20.如图a, ABCD是长方形纸带(AD∥BC), ∠DEF =19°, 将纸带沿EF折叠成图b, 再沿BF折叠成图c, 则图c中的∠CFE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如果按照这样的方式再继续折叠下去,直到不能折叠为止,那么先后一共折叠的次数是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21-23每题4分,24-25每题5分,26-29每题6分,30题3分,共49分)

21. 计算: + .

22.解方程:

23. 解不等式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4. 解不等式组 ,并写出该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25. 已知: , ,点 在 轴上, .

(1)直接写出点 的坐标;

(2)若 ,求点 的坐标.

26. 某地为更好治理湖水水质,治污部门决定购买10台污水处理设备.现有 两种型号的设备,其中每台的价格,月处理污水量如下表:

价格(万元/台)

处理污水量(吨/月) 240 200

经调查:购买一台 型设备比购买一台 型设备多2万元,购买2台 型设备比购买3台 型设备少6万元.

(1)求 的值.

(2)经预算:治污部门购买污水处理设备的资金不超过105万元,你认为该部门有哪几种购买方案.

(3)在(2)问的条件下,若每月要求处理的污水量不低于2040吨,为了节约资金,请你为治污部门设计一种最省钱的购买方案.

7. 如图,点A在∠O的一边OA上.按要求画图并填空:

(1)过点A画直线AB ⊥OA,与∠O的另一边相交于点B;

(2)过点A画OB的垂线段AC,垂足为点C;

(3)过点C画直线CD∥OA ,交直线AB于点D;

(4)∠CDB= °;

(5)如果OA=8,AB=6,OB=10,则点A到直线OB的距离为 .

28. 完成证明并写出推理根据:

已知,如图,∠1=132o,∠ =48o,∠2=∠3, ⊥ 于 ,

求证: ⊥ .

证明:∵∠1=132o,∠ACB=48o,

∴∠1+∠ACB=180°

∴DE∥BC

∴∠2=∠DC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2=∠3

∴∠3=∠DCB

∴HF∥D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DB=∠FH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FH⊥AB,

∴∠FHB=9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DB=________°.

∴CD⊥A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6, 7)、(-3,0)、(0,3).

(1)画出△ABC,则△ABC的面积为___________;

(2)在△ABC中,点C经过平移后的对应点为

C’(5,4),将△ABC作同样的平移得到△A’B’C’,

画出平移后的△A’B’C’,写出点A’,B’的坐标为

A’ (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

(3)P(-3, m)为△ABC中一点,将点P向右平移4个单位后,再向下平移6个单位得到点Q(n,-3),则m= ,n= .

30.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的点到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定义:平面内的直线 与 相交于点O,对于该平面内任意一点M,点M到直线 , 的距离分别为a、b,则称有序非负实数对(a,b)是点M的“距离坐标”.

根据上述定义,距离坐标为(2,3)的点的个数是 .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学号_____ 分层班级_____

四、解答题(每题7分,共21分)

31. 已知:如图, AE⊥BC, FG⊥BC, ∠1=∠2, ∠D =∠3+60, ∠CBD=70.

(1)求证:AB∥CD ;

(2)求∠C的度数.

32. 已知非负数x、y、z满足 ,设 ,

求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3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1,0),(3,0),现同时

将点A,B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点A,B的对应点分别是C,D,连接AC,BD,CD.

(1)求点C,D的坐标及四边形ABDC的面积 .

(2)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连接PA,PB,使 = ,若存在这样的点,

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3)点P是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C,PO,当点P在BD上移动时(不与B,D

重合)给出下列结论:

① 的值不变

② 的值不变

③ 的值可以等于

④ 的值可以等于

以上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BDCAD DAACB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1. 无理数有 、、、

12. 若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与它的立方根相同,则这个数是 0和1 .

13. 当 时, 有意义

14. 如图所示,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EO⊥AB,

∠EOD=25°,则∠AOC=____65°___,∠BOC=___115°____

15. 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 的解集为 ,则 的值为___-2_____

16. “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直线,那么这两直线互相平行”

17. 已知点M (3a 8, a 1). (1)点M _(-2,1)__; (2)点M ___(-23,-6)_ .

18. 如图,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拐 弯绕湖而过;如果第一次拐角

∠A是120 °,第二次拐角∠B是150°,第三次拐角是∠C,这时

的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则∠C是__150°_

19. 如图,点A(1,0)第一次跳动至点A1(-1,1),

第二次跳动至点A2(2,1),第三次跳动至点

A3(-2,2),第四次跳动至点A4(3,2),…,

依此规律跳动下去,点A第100次跳动至

点A100的坐标是(51,50)

20.图c中的∠CFE的度数是___123°____;如果按照这样的方式再继续折叠下去,直到不能折叠为止,那么先后一共折叠的次数是 __ 9________.

三、解答题(21-23每题4分,24-25每题5分,26-29每题6分,30题3分,共49分)

21. 计算: + .

解:原式=7-3+

= ……………………4分

22.解方程:

解: -----1分

------2分

------4分

23. 解不等式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解:去括号,得 .

移项,得 .…………………………………1分

合并,得 . …………………………………………2分

系数化为1,得 …………………………………………3分

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4分

24. 解不等式组 ,并写出该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解:由不等式 ,得 ;………………1分

由不等式 得: x>-5;………………2分

画出数轴: ………………3分

所以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5

所以该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是-4,-3,-2,-1,0,1.………………5分

25. 已知: , ,点 在 轴上, .

(1)直接写出点 的坐标;

(2)若 ,求点 的坐标.

解:∵A(4,0),点C在x轴上,AC=5,所以点C的坐标是(-1,0)或(9,0). ……………2分

②S△ABC= =10

解得y=4或-4………………………4分

所以点B坐标是B(3,-4)或(3,4)………………………5分

26. 某地为更好治理湖水水质,治污部门决定购买10台污水处理设备.现有 两种型号的设备,其中每台的价格,月处理污水量如下表:

价格(万元/台)

处理污水量(吨/月) 240 200

经调查:购买一台 型设备比购买一台 型设备多2万元,购买2台 型设备比购买3台 型设备少6万元.

(1)求 的值.

(2)经预算:治污部门购买污水处理设备的资金不超过105万元,你认为该部门有哪几种购买方案.

(3)在(2)问的条件下,若每月要求处理的污水量不低于2040吨,为了节约资金,请你为治污部门设计一种最省钱的购买方案.

解:(1)由题意得, ,解得 .………………2分

(2)设买x台A型,则买 (10-x)台B型,有

解得: ………………3分

答:可买10台B型;或 1台A型,9台B型;或2台A型,8台B型. ………………4分

(3) 设买x台A型,则由题意可得

………………5分

解得

当x=1时,花费 (万元)

当x=2时,花费 (万元)

答:买1台A型,9台B型设备时最省钱. ………………6分

27. 如图,点A在∠O的一边OA上.按要求画图并填空:

(1)过点A画直线AB ⊥OA,与∠O的另一边相交于点B;

(2)过点A画OB的垂线段AC,垂足为点C;

(3)过点C画直线CD∥OA ,交直线AB于点D;

(4)∠CDB= °;

(5)如果OA=8,AB=6,OB=10,则点A到直线OB的距离为 .

解:(1)如图; ……………………………1分

(2)如图; ………………… ………2分

(3)如图; ………………… ………3分

(4)90; ………………………………4分

(5)4.8. …………………………………6分

28. 完成证明并写出推理根据:

已知,如图,∠1=132o,∠ =48o,∠2=∠3, ⊥ 于 ,求证: ⊥ .

证明:∵∠1=132o,∠ACB=48o,

∴∠1+∠ACB=180°

∴DE∥BC

∴∠2=∠DCB(__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__)

又∵∠2=∠3

∴∠3=∠DCB

∴HF∥DC(__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__)

∴∠CDB=∠FHB. (_____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___)

又∵FH⊥AB,

∴∠FHB=90°(___垂直定义_______)

∴∠CDB=__90_°.

∴CD⊥AB. (____垂直定义_________)

2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6, 7)、(-3,0)、(0,3).

(1)画出△ABC,则△ABC的面积为___________;

(2)在△ABC中,点C经过平移后的对应点为C’(5,4),将△ABC作同样的平移得到△A’B’C’,画出平移后的△A’B’C’,并写出点A’,B’的坐标;

(3)P(-3, m)为△ABC中一点,将点P向右平移4个单位后,再向下平移6个单位得到点Q(n,-3),则m= ,n= .

解:(1)如图,过A作AH⊥x轴于点H.

.……1分

(2)画图△A’B’C’, , ; 4分

(3)m =3,n =1. ……6分

30.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的点到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定义:平面内的直线 与 相交于点O,对于该平面内任意一点M,点M到直线 , 的距离分别为a、b,则称有序非负实数对(a,b)是点M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定义,距离坐标为(2,3)的点的个数是 4个 .

四、解答题(每题7分,共21分)

31. 已知:如图, AE⊥BC, FG⊥BC, ∠1=∠2, ∠D =∠3+60, ∠CBD=70.

(1)求证:AB∥CD ;

(2)求∠C的度数.

(1)证明:

∵AE⊥BC, FG⊥BC,

∴∠4=∠5=90o.………………………1分

∴AE∥FG.∴∠2=∠A.

∵∠1=∠2,∴∠1=∠A.………………………2分

∴AB∥CD.………………………3分

(2)解:设∠3=xo,由(1)知:AB∥CD,∴∠C=∠3=xo.

∵∠D =∠3+60,∴∠D = xo+60.………………………4分

∵AB∥CD∴∠D+∠3+∠CBD=180o,………………………5分

∵∠CBD=70,∴x+60+x+70=180.………………………6分

∴x=25.∴∠C=25o.………………………7分

32. 已知非负数x、y、z满足 ,设 ,

求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1分 …2分 5分 …7分

3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1,0),(3,0),现同时

将点A,B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点A,B的对应点分别是C,D,连接AC,BD,CD.

(1)求点C,D的坐标及四边形ABDC的面积 .

解:(1) C(0,2) D(4,2) =8…………3分

(2)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连接PA,PB,使 = ,若存在这样的点,

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解: 存在。P点坐标为(0,4)或(0,-4)………5分

(3)点P是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C,PO,当点P在BD上移动时(不与B,D

重合)给出下列结论:

① 的值不变

② 的值不变

③ 的值可以等于

④ 的值可以等于

以上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②④_______ ………………………7分

11.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篇十一

一、请你想一想,填一填。(21分)

1.一个直角三角板中有一个角,两个()角。

2.486=8读作( ),被除数是(),除数是( ),商是()。

3.在直角、钝角、锐角中,度数最大的是(),度数最小的是( )。

4.把16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个。

5.根据四九三十六写出乘法算式(),()。除法算式(),( )。

6.9的5倍是(),12是4的()倍。

7.将下列算式填在合适的( )里。

366

44

819

729

55

( )<( )<( )<()<()

二、我是小小裁判员。(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推拉门属于平移现象,风扇转动属于旋转现象。 ()

2.64是8的5倍。 ( )

3.慢羊羊把28支铅笔分给7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得4支。()

4.计算37和213用同一句乘法口诀。 ( )

5.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应该用除法。 ()

三、在○里填>、<或=。(12分)

65-30○84

426○7

53-20○50

18+30○77

637○9

69○45-0

四、请你算一算。(12分)

49=

255=

77-40=

17+9=

38=

459=

567=

67-7=

364=

63=

284=

54+40=

五、我是小画家。(4分+6分,共10分)

1.按照从大到小的规律画三个不同大小的角。

2.分别画出下面图形向上平移2格,再向左平移7格后得到的.图形。

六、我喜欢列算式。(1小题4分,其余小题各3分,共13分)

1.用三个卡片上的数字编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2分)

2.一包圆珠笔要5元钱,买6包需要多少元 ?(4分)

(1)动物园有长颈鹿多少只?(4分)

(2)猴子、孔雀、长颈鹿一共多少只?(5分)

12.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篇十二

质 量 分 析

二年级数学:张一鸣

一、总体情况:

此次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共分为五道大题,就总体而言,题量适中,试题类型比较灵活。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一题:计算(32分)。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口算能力,主要包括整数的加、减、乘法三种口算;第二部分用喜欢的方式计算,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方法列竖式计算或列脱式计算,主要考察的是一百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第二题:填空(共23分)。主要围绕前四单元的基础知识出的题,包括一百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角的认识、表内1-6的乘法的知识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第三题:判断(共5分)。主要考查了对角的认识方面的知识点和易错点。

第四题:操作题(共10分)。主要包括三方面知识点:一是数角,二是画角,三是观察物体。

第五题:解决问题(共30分)。前两道题考察的是简单的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三、四小题

是关于表内1-6 的乘法部分解决问题,第五小题考查的是连加的知识和表内乘法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答题情况:

本次考试,我班应考24人,实考24人,平均分81.98分;最高分99分,最低分5分;80分以上有20人,优秀率83.33;60分以上有22人,及格率91.67%;不及格2人。

三、存在问题:

(一)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还不够,非常粗心。数抄错;简单口算也会计算错;算完结果会抄错等等。

(二)我们班有些学生解题分析思路不够清晰,不能很好联系实际进行答卷。

(三)学生答题习惯和技巧没有掌握,老师日常课堂中反复强调部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没有运用到解题当中,老师应当再加以强调。

(四)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为欠缺。

(五)通过这次测试,还反映出学生中一个非常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审题能力和检查验算的习惯比较差,做完后不能认认真真的检查试卷。

问题主要体现在:

第一题:计算(32分)。有20%的同学全对。出错最多的是第2题,错误率高达35%从这个题说明老师在平常学生

对计算训练中学生的计算细心方面、能力方面都需要训练,知识的技能培养方面重视度不够。

第二题:填空(共23分)。75%的学生出错在10分以内。出错率最高的原因是读题不清和不会做。总体来说这部分学生做的不是很好。1题应该填算式学生填的先算减法再计算加法,没理解题意要干什么就写失分严重;5题补充口诀并连线,大部分学生只连了后半部分,没连中间部分,失分最严重。

第三题:判断(共5分)。有20%同学全对,出错最多的是第1题和第 3题、第5题,不少同学没有仔细思考就打了对,学生不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读题也不够细,其他题做的还算可以。

第四题:操作题共(10分)。学生掌握的较好。只有少部分学生会做的题马虎不认真读题导致出错忘了标注。

第五题:解决问题(共30分)。错误率较高,个别做错的原因是读题不清,审题不准。还有的根本就没读懂题就做题了。题出错的也较多,主要是不会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

四、今后教学措施注意下几点:

1.培养学生读题、仔细审题、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做到拿到题目先浏览,清楚已知条件和要求问题,然后再进习分析、解答。

2.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例如口算、速算、计算中的巧算等。

3.培养学生对题目的分析能力。特别是一些题目比较长、字数比较多的问题,先理清思路,酌句分析。

4.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他们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5.培优辅差,让所有学生都有发展有进步。针对部分学困生,要经常和他们的个别交流,平时要多给他们开小灶,查漏补缺,及时进行辅导。

上一篇:横店秦王宫的导游词下一篇:中班个别化学习